志愿服务基本理念

合集下载

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

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

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钱雪飞当前,志愿服务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志愿服务的成效。

社会工作对志愿服务可发挥促进作用,把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引入志愿服务,实现志愿服务对象与志愿者的双方成长,使志愿服务更具专业性与可持续性。

一、我们该如何理解社会工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王思斌教授认为,“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的助人自助的专业服务活动”。

2007年3月,中组部“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专题研究”课题组认为,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因此,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社会工作。

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107城市发展与民生第一,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活动。

社会工作者的职责首先是帮助那些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的人。

第二,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

为了培养具有专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许多国家都在大学里设立了社会工作系或社会工作学院,培养社会工作的学士、硕士和博士。

我国于1988年下半年设立了社会工作专业,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属于社会学学科下的一个分支学科。

第三,社会工作是一种职业。

美国的一位学者在《纽约时报》的一篇社论中说:“一种新的职业已经并且正在我们鼻子底下日渐成熟,这就是社会工作。

人们过去曾把社会工作想象成手挎菜篮去帮助穷人的活动,现在,社会工作已经是一种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艺术的手段去解决各种各样社会问题的职业。

”第四,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

社会工作已具备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一是有一套明确的理论作指导。

它是基于人的权利和尊严、社会的公平与进步等一系列理念而产生的理性的助人活动。

关于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

关于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

关于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志愿服务工作是一种无偿的、自愿参与的社会公益活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志愿服务工作所体现的精神包括奉献、无私、友爱、协作等,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在当代社会,随着人们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参与志愿服务工作,这对推动社会发展、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积极的作用。

志愿服务工作所体现的奉献精神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支撑。

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人们能够感受到奉献的快乐和幸福,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

志愿服务工作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实基础。

志愿服务工作具有无私精神,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和公义。

志愿者在参与服务的过程中,不计报酬,不图回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无私奉献的品质。

志愿服务工作能够帮助有需要的人群,扶持弱势群体,弥补社会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志愿服务工作所蕴含的友爱与协作精神,对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与志愿服务的人们在服务中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形成了良好的社会互助网络,增进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和理解,促进了社会各方面资源的共享与协作。

志愿服务工作促进了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志愿服务工作所体现的精神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与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

它鼓舞着人们为社会贡献爱心,促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尤其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志愿服务工作的精神更是意义重大。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传承和弘扬志愿服务工作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1.志愿服务文化

1.志愿服务文化

志愿服务文化一、志愿服务的起源志愿者(volunteer)一词来源于拉丁文中的“voluntas”,意为“希望、决心或渴望”。

一般认为,志愿者是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计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人员。

志愿服务(volunteer service)则是任何人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

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初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英国为了协调政府与民间各种慈善组织的活动,在伦敦成立了“慈善组织会社”;而为了反抗宗教迫害从欧洲来到北美大陆的移民们,为了克服面临的困难,相互之间互相帮助,逐渐养成了志愿帮助别人的群体精神,这种精神作为美国人民的美德而保存下来,一大批怀有慈善之心的各阶层人士成为了最早的志愿服务人员。

今天,志愿服务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

二、我国志愿服务与传统文化“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等外来词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长,但志愿精神却早就扎根于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志愿文化脱胎于慈善文化,而慈善关爱早已融入到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

儒家文化的“仁爱”思想构建了中国传统慈善思想。

“仁”字由“人”和“二”组成,表示人与人之间互存、互助、互爱的关系,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并强调用爱来解释仁。

孔子还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即说爱人、助人、利人要靠自己主动去做。

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亲情之仁爱的自然延伸,是对没有血缘关系的他人的关爱,超越了五服的同宗人、社区人乃至整个民族,它体现的正是“行善”、“助人为乐”的精神实质。

北宋张载提出“民胞物与”,指出人类与物皆是朋友,要爱一切人,爱一切物。

另外“义”也是儒家道德标准之一,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也就是说,只有君子才能超越眼前的利益而成为道德的典范。

儒家的仁爱观、义利观奠定了中国的慈善传统基础,客观存在所体现出的“行善”、“乐施助人”精神,与志愿服务的奉献、友爱精神是相通的。

志愿服务管理制度细则

志愿服务管理制度细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志愿服务活动,保障志愿者权益,提高志愿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志愿服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本单位的志愿服务活动,包括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考核、激励和保障等方面。

第三条本细则遵循以下原则:(一)自愿原则:志愿服务是基于志愿者的自愿参与,不得强迫;(二)公益原则:志愿服务活动应以社会公益为目的,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三)公开原则:志愿服务活动应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四)规范原则:志愿服务活动应遵循法律法规和本细则的规定。

第二章志愿者招募第四条志愿者招募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招募志愿者前,应明确志愿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服务地点等基本信息。

第六条招募志愿者可通过以下途径:(一)单位内部宣传;(二)社会公益组织推荐;(三)网络平台发布;(四)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合作招募。

第七条志愿者招募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二)热爱志愿服务事业,有奉献精神;(三)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或技能;(四)自愿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第三章志愿者培训第八条志愿者培训是提高志愿者服务能力和素质的重要环节。

第九条培训内容应包括:(一)志愿服务理念、宗旨和法规政策;(二)志愿服务项目和服务对象的特点;(三)志愿服务技巧和方法;(四)应急处理和自我保护知识;(五)志愿服务礼仪和团队协作。

第十条培训方式可包括:(一)集中培训;(二)在线培训;(三)现场观摩;(四)经验交流。

第四章志愿者管理第十一条志愿者管理应实行分级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志愿者管理部门负责:(一)制定志愿者管理制度;(二)组织志愿者招募、培训;(三)监督志愿者服务过程;(四)处理志愿者投诉;(五)开展志愿者表彰活动。

第十三条志愿者应遵守以下规定:(一)遵守志愿服务活动纪律,服从管理;(二)按时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不得无故缺席;(三)尊重服务对象,保护个人隐私;(四)维护志愿者形象,不得从事有损志愿者形象的活动;(五)对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知悉的信息保密。

志愿服务选择题答案

志愿服务选择题答案

志愿服务选择题答案单选题1、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和促进( A )进步而提供的服务。

A、社会B、自己C、他人D、城乡居民2、( D )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

A、友爱B、团结C、互助D、奉献3、国际志愿者日是每年的( D )。

A、2月12日B、9月13日C、12月20日D、12月5日4、目前,国外志愿服务的主要形式有( C )。

A、三种B、四种C、五种D、六种5、把( C )作为经常性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场所,精心设计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A、广场B、学校C、社区D、街道6、我国志愿服务是长期开展的( A )活动的发展和延续。

A、学习雷锋B、学习孔繁森C、学习焦裕禄D、学习郭明义7、( D )是最早倡导和推进志愿服务的机构。

A、民政部B、总工会C、红十字会D、共青团8、在台湾,志愿者被叫做( B )。

台湾的志愿活动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其宗旨是积极倡导公益精神。

A、义工B、志工C、社工D、无偿服务者9、通过( B )志愿服务,全省生态良好,人与环境实现了和谐,促进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A、关爱动物B、关爱自然C、关爱森林D、关爱地球10、目前,全省志愿者人数已达万人,注册志愿者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 A )。

A、8%B、10%C、11%D、16%11、长春市永兴街道所属社区共同成立了( B )志愿者联盟,成为全国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样板。

A、“红烛”B、“红细胞”C、“暧心驿站”D、“爱心社”12、我省每年坚持举办( A ),深化志愿服务实践理论思考。

A、吉林省志愿服务发展论坛B、吉林省志愿服务新闻发布会C、吉林省志愿服务讲座D、吉林省优秀志愿者评比13、注册机构应建立健全注册志愿者档案管理系统,建立(C ),并将信息反馈给志愿者所在单位或社区,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A、志愿者名册B、志愿服务项目信息库C、志愿服务人才信息库D、志愿服务组织信息库14、2013年以来,中央文明办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保护山川河流志愿服务活动,并确定了( A )重点项目。

志愿服务培训课件

志愿服务培训课件
2023
志愿服务培训PPT课 件
REPORTING
2023
目录
• 志愿服务概述 • 志愿服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 志愿服务的组织与管理 • 志愿服务的风险与应对 • 志愿服务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2023
PART 01
志愿服务概述
REPORTING
志愿服务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志愿服务是指个人自愿贡献时间 和技能,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无偿 帮助的行为。
2023
PART 04
志愿服务的风险与应对
REPORTING
志愿服务的风险识别与预防
风险识别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人身安全风险、财产安全风险、法律 风险等。志愿者应具备风险意识,了解可能面临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 施。
预防措施
针对不同风险,志愿者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安全意识、遵守法律法 规、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等。同时,组织方也应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和培训,确 保志愿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志愿服务项目的风险管理
分析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提出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影响。
志愿服务评估与改进
01
志愿服务评估的意义与目的
阐述评估的意义、目的,强调评估对组织发展的重要性。
02
志愿服务评估的方法与流程
介绍评估的常用方法、流程等,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03
志愿服务评估结果的应用与改进措施
分析评估结果的应用场景,提出改进措施,促进组织持续发展。
特点
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 性。
志愿服务的重要性
01
02
03
社会服务
志愿服务能够为社会提供 大量的服务,解决社会问 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志愿服务理念和知识

志愿服务理念和知识

志愿服务理念和知识首先,志愿服务的意义非常重大。

它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解决社会问题和改善社会环境。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丰富,更重要的是社会公平和精神幸福的实现。

志愿服务可以帮助弱势群体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公平。

同时,志愿服务还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增强社会凝聚力。

志愿者的参与可以传递社会关爱,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让每个人在社会中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此外,志愿服务还能培养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促进个人成长和价值实现。

其次,志愿服务有多种实施方式。

首先,可以通过参与社区活动来进行志愿服务。

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可以更好地了解社区的需求,为社区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比如,可以参加居民议事会,为社区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

其次,可以通过参与公益组织来进行志愿服务。

公益组织通常有专业的团队和项目,志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合适的项目参与。

比如,可以参与环保组织的植树造林活动,参与教育机构的义务教育支教活动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自发组织志愿队伍开展志愿服务。

志愿团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服务内容和对象,进行自发组织和实施。

最后,志愿服务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根据不同的志愿服务项目和对象,志愿者需要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比如,参与医疗志愿服务的志愿者需要具备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参与环保志愿服务的志愿者需要具备环保知识和技能。

其次,需要具备沟通和协调能力。

志愿者需要与服务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其需求和意愿,通过协调和组织,给予适当的帮助。

另外,还需要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

志愿服务往往是一个集体活动,团队的协作和组织能力对于服务的顺利进行起到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志愿服务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志愿服务可以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参与公益组织和自发组织志愿队伍等方式实施。

志愿服务基本理念

志愿服务基本理念

志愿服务基本理念志愿服务的基本理念,很重要的是跟人性和生活相联系来思考。

第一个问题,大家经常关注到志愿服务的五个基本观念。

第一,志愿服务。

三个含义:一是志愿奉献;二是不为任何物质报酬;三是服务社会、帮助群众。

这三点就是我们理解为什么要做志愿服务的关键。

首先就是奉献,不要问志愿者是什么动机,他的前提是在动机里面同时一定要有奉献。

第二,不为任何物质报酬。

开展志愿者志愿服务理念和素质拓展培训⑴克服片面、消极观点,树立积极理念①片面观点:认为从事志愿工作是慈善为怀,乐善好施的表现,把志愿工作看成一种单方面的施予;认为志愿工作只是为了减轻专职人员的工作负担,把志愿工作当作“廉价劳动力”;认为只有那些不愁衣食及有大量空余时间的人,才有资格或才会参加志愿工作。

②积极理念:每个人都有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和促进社会进步的能力,同样每个人都有促进社会繁荣进步的义务及公民责任。

参与志愿工作是表达这种“权利”及“义务”的积极和有效的形式;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自身也得到提高、完善和发展,精神和心灵得到满足,因此,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乐人”,同时也“乐己”;参与志愿工作,既是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同时也是在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志愿服务个人化、人性化的特征,可以有效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减少疏远感,对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⑵准确理解志愿服务工作的要旨志愿工作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

志愿者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自愿,就是主观上自主选择、自觉自愿参与,非强制、非行政命令;二是不图物质报酬,就是动机上不是为物质利益而为的,主要可得到精神愉悦、自我价值实现和人生的充实等;三是服务社会公益,就是服务的领域和项目涉及的是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而不是谋求个人私利。

志愿者扶贫工作、社区建设、环境生态保护等都是社会公益的范畴。

志愿服务手册

志愿服务手册

志愿服务手册志愿者服务手册一、志愿者服务理念:1、什么是志愿者?志愿者是指那些不受私人利益或法律强制驱使,为改进社会、提供福利而付出努力的人们。

在我国,XXX将“志愿者”定义为: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XXX的会标是一个心形图案,同时也是英语“青年”(YOUTH)的第一个字母Y;图案中央既是手,也是鸽子的造型。

这个标志寓意着中国青年志愿者向社会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奉献一片爱心,伸出友爱之手,面向世界、奔向未来,表现青年志愿者“热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主题。

国际志愿者日(XXX,IVD)是XXX于1985年规定的,每年的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

这个日子的目的是鼓励全球各地政府及团体,于当天共同表彰志愿工作人员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并借此提醒社会人士积极支持及参与志愿工作。

2、志愿精神志愿精神是一种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精神,指的是个人或团体,依其自由意志与兴趣,本着协助他人改善社会的宗旨,不求私利与报酬的社会理念。

在我国,志愿精神的表述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3、志愿者文明礼仪与行为规范礼仪是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惯的反映。

志愿者在服务中展现的礼仪是志愿者的风采,在特定的志愿者服务工作中展现的是工作人员的职业形象。

无论是何种身份,应当知道日常的基本礼仪并去做到,给自己的志愿服务工作和生活增添光彩。

基本要求:1) 仪容要求:志愿者应保持面部清洁、卫生;头发干净、整洁;男生应勤于剃须,不留怪异发型;女生应做到化妆淡雅简洁,避免刺激浓郁的香水。

2) 仪态要求:志愿者上岗期间应保持端庄得体的站姿、坐姿及步态。

3) 着装配备要求:如活动要求统一着装请务必按照统一标准穿戴志愿者服装及装备,无着装要求应穿着得体,不穿奇装异服。

基本文明用语:招呼语:您好!早上好!上午好!下午好!称呼语:您、先生、小姐、女士、小朋友。

志愿服务队工作方案

志愿服务队工作方案

志愿服务队工作方案志愿服务队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广泛传播志愿服务理念,积极发挥文化志愿者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作用,构建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营造健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基本原则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目的,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支持文化志愿服务,针对群众文化需求,以农村、社区为重点服务区域,以未成年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和残疾人为重点群体开展针对性服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建立健全文化志愿服务长效工作机制和活动运行机制,推动文化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推动文化志愿服务事业规范有序、持续健康发展。

三、活动内容1、开展传递书香见证成长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活动。

县图书馆要围绕图书馆业务工作,组织讲座培训、主题读书分享会、读书与成长、读者咨询、上网辅导、读书征文等各项服务年开展活动不少于10次。

(责任单位:图书馆)2、开展感受艺术美丽心灵美术馆志愿服务活动。

县美术馆举办书法、美术讲座,提高大众的审美水平和欣赏能力,吸引更多群众走进美术馆感受艺术的魅力,年开展活动次数不少于10次。

(责任单位:美术馆)3、开展精彩生活幸福使者文化馆主题培训活动。

文化馆根据市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开展合唱、广场舞、民俗舞、声乐、美术等艺术门类的免费培训课程,全年开展活动次数不少于10次。

(责任单位:文化馆)4、大力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活动。

利用邀请、联合、组织等形式,开展专业志愿服务队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2次。

(责任单位:剧团、博物馆)5、大力开展志愿服务党员先行活动。

党组织健全的单位,常态化开展党员志愿服务,不少于2次。

(责任单位:网络中心、局机关)6、常态化开展三关爱志愿服务,关爱他人活动。

如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不少于3次;关爱社会志愿活动,如文明礼仪、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文明餐桌等活动,不少于2次;关爱自然活动,如低碳环保、植树造绿、垃圾分类、禁燃禁放等活动,不少于1次。

成都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理念和精神

成都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理念和精神

成都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理念和精神一.理念经成都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成员一致讨论,最后得出统一意见。

我们理念的策划为:至诚求实,爱心永恒(SEEK TRUTH FROM THE FACT,BRING LOVE TO EVERYBODY )。

我们之所以提出“至诚”的理念,是因于中国青年志愿者工作“不计较报酬,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

只有至诚,我们成都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工作才能在正确的价值出发点上得到健康有序的开展;只有至诚,我们成都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工作才能在良好的舆论环境下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和尊重;只有至诚,我们成都大学青年志愿协会的工作才能在高尚的自我约束中得到品位的提升和层次的提高。

因此,我们提出“至诚”的理念,希望我们成都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每一位成员在工作的开展中,始终都保持一颗诚挚热情的心,一颗甘于奉献的心,一颗乐观向上的心,使我们的工作在整个我们所服务的社会发酵,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在得到我们实际上的服务和帮助的同时,也感受到我们所传播的精神,也让我们的志愿者们更加深切的体会到志愿服务工作的崇高与快乐,从而让我们的服务取得更好的社会影响,也让我们的成都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开拓更大的社会空间。

我们之所以提出“求实”的理念,是基于我们的成都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乃至与整个中国的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还仍然处于一个相对年轻的发展阶段和我们的成都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成员所受的包括平时正常的学业以及自身能力精力的限制的认识上的。

正是由于我们的青年志愿者工作还处于一个在社会利益多元化背景下的起步时期,我们的成员的主要时间及精力还是主要投入于学习,并且都能力有限,所受培训也有限,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在工作中保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作为的工作心态,才能真正把我们成都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工作落到实处,抓到要点。

这相比提出一些过高过大却又无法实现的目标和工作计划,具有实际性和可操做性。

我们也据此认为,提出“求实”的理念,更能表现出我们青年志愿者的先进性和我们成都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务实性及工作的踏实性。

2--志愿服务多选题100-第二部分

2--志愿服务多选题100-第二部分

多选题1、志愿服务的理念是:( ABC )。

A、学习雷锋,B、奉献他人,C、提升自己 D、回报社会2、志愿服务的主要特征是( ABCD )。

A、志愿性 B、无偿性 C、公益性 D、组织性3、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必将向着( ABCD )的方向发展。

A、法制化 B、全民化C、机制化D、社区化4、新时期,我国志愿服务的基本内容是“三关爱”,即( ACD )。

A、关爱他人 B、关爱生命 C、关爱社会 D、关爱自然5、( ABC )等生活困难,特别需要社会的关心关爱。

A、空巢老人B、留守儿童C、残疾人D、农民6、吉林省志愿者协会会标设计整体效果为“滴水穿石”后的水花,寓意:( ABCD) A、奉献 B、友爱 C、互助 D、进步7、2008年有两件大事,有力地推动了当代中国志愿服务事业。

一是( A )二是( C ) A、“5·12”汶川大地震, B、南方雪灾 C、百年盛事北京奥运会 D、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

8、我省在媒体上开辟了( BCD )专栏,开展志愿服务常态化宣传。

A、“吉林道德之星” B、“吉林志愿者在行动” C、“吉林好人榜” D、“道德模范榜”9、志愿服务( ABC )。

A、人人可为 B、处处可为 C、时时可为 D、事事可为10、志愿服务坚持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有利于提高群众( CD )的能力和水平。

A、自我创新 B、自我锻炼C、自我管理 D、自我服务11、( A )和( C )是社区建设的两根栋梁,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力量。

A、社工 B、党员 C、志愿者 D、居民12、建立志愿者星级认定和嘉许制度,根据志愿者的( B )和( D ),由社区进行星级认定,进行褒扬和嘉奖。

A、服务态度B、服务时间C、服务效率D、服务质量13、美国志愿服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ABCD ) A、志愿服务组织多。

B、志愿者素质较高。

C、志愿者人数众多 D、志愿服务领域广泛,作用突出。

劳动精神是志愿服务的基本价值追求

劳动精神是志愿服务的基本价值追求

劳动精神是志愿服务的基本价值追求志愿者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这种崇高性集中体现在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所凝结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

这种精神,是一种基于道德和良知的不图回报的精神,一种自觉自愿奉献社会的精神。

这种精神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

从2008年我们看到,每当国家需要的时候,这种精神便会熠熠生辉:抗震救灾,志愿者冲在第一线,将坚强和温暖带给灾区人民;北京奥运会,志愿者从最细致的工作入手,在每个环节上精益求精,以真诚的微笑服务赢得了世界各国宾朋的高度赞誉。

首先,志愿服务精神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传承。

国际志愿服务的历史已近百年,它起源于最初的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活动。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有勇敢者本着人道主义精神,自愿奔赴战场救死扶伤。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更多的志愿者活跃在反法西斯战场和大后方,中国人民所熟悉的白求恩大夫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更是谱写了一曲志愿大军的壮歌。

在和平时期,世界各地的志愿服务事业同样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涉及环境保护、扶弱助残、赈济贫困、救灾抢险、社区建设、公益活动等越来越广泛的领域,志愿者身上所洋溢着的自我牺牲的品格、奉献敬业的境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社会乃至人类进步的执着追求,深受敬仰和称颂。

其次,我国志愿服务精神体现了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

以自愿、无偿为前提的志愿精神,引导着我国大批志愿者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在做好事、献爱心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这有利于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落到实处。

志愿服务形式多种多样、方式灵活便捷,适应了目前我国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新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们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展示特长的愿望,有利于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志愿者服务体系考核试卷

志愿者服务体系考核试卷
1. B
2. C
3. C
4. C
5. C
6. A
7. D
8. D
9. C
10. C
11. D
12. D
13. C
14. D
15. D
16. A
17. D
18. D
19. C
20. C
二、多选题
1. ABC
2. ABC
3. ABC
4. ABC
5. ABC
6. ABC
7. ABCD
8. ABCD
9. ABC
4.在志愿者服务过程中,尊重服务对象,维护服务对象的权益是志愿者应遵守的______。
5.志愿者服务记录是评价志愿者服务效果和______的重要依据。
6.志愿者服务培训的内容应包括服务技能、服务理念以及______。
7.为了提高志愿者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应定期进行______,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服务。
B.活动结束后不进行总结
C.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
D.忽视团队合作
14.以下哪个不是志愿者服务记录的作用?()
A.反馈服务效果
B.评估志愿者表现
C.促进志愿者交流
D.提高志愿者待遇
15.以下哪个不属于志愿者服务的类型?()
A.常规服务
B.定向服务
C.临时服务
D.强制服务
16.在志愿者服务过程中,以下哪种行为是值得提倡的?()
A.建立应急预案
B.进行安全培训
C.购买保险
D.严格筛选志愿者
16.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具备哪些能力?()
A.沟通能力
B.自我管理能力
C.协调能力
D.创新能力
17.以下哪些情况适宜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岗前培训手册

志愿服务岗前培训手册

志愿服务理念与志愿者价值一、志愿服务理念“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高自己”二、志愿者价值(一)精神价值志愿服务具有崇高旳精神价值,这是超越物质追求旳。

对志愿者个人来说,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奉献精神得到彰显,社会责任感深入增强。

同步,志愿服务对整个社会旳精神追求也起到了积极旳作用。

无论是古老旳东方文明,还是悠久旳西方文明,都具有对至善至美旳社会精神旳追求。

(二)社会价值志愿服务有着巨大旳社会价值。

志愿服务以扶贫济困、扶弱助残为主体,在城镇发展、小区建设、抢险救灾以及大型社会活动等公益事业中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志愿者通过协助他人、服务社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旳交往与关怀,消除了彼此间旳疏远感,增进了社会旳友好。

志愿组织旳存在是政府和市场功能旳重要补充,它们以独特旳方式为社会提供了大量旳服务。

此外,通过共同参与志愿活动,不同样社会群体与阶层之间加强了互相理解和沟通,缓和了社会矛盾,增进了社会信任。

(三)经济价值志愿服务可以发明社会经济价值。

志愿服务不以获得直接旳工资、福利为目旳,因此许多社会公益活动和大量旳非营利组织乐意让志愿者参与其中,从而获得人力资源方面旳支持,大大地节省了成本,为社会直接或间接地发明出价值与效益。

除以上价值外,志愿服务对其直接受益者——服务对象,更具有特殊旳意义。

志愿者让服务对象感受到人间旳温情与关怀,协助服务对象融入社会,增强服务对象旳自信心和归属感。

志愿服务旳概念、价值和意义“志愿者”(英语Volunteers)是一种没有国界旳名称,指旳是在不为任何物质酬劳旳状况下,为改善社会而提供服务、奉献个人旳时间及精神旳人。

在西方较为普遍旳观点是:志愿者是职业之外旳“不受私人利益或强制法律驱使旳人们旳努力”,其目旳在于改善社会,提供福利。

志愿者协会给“志愿者”旳定义是:不为物质酬劳,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协助旳人。

在香港,志愿者被称为“义工”,志愿者行动叫做义务工作。

志愿服务基本理念

志愿服务基本理念

第一节志愿服务的概念及性质一.志愿服务的概念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活动。

在《全球志愿者宣言》中阐明:“志愿服务是公民社会的基石。

它可以激发人类最高贵的情操——追求全人类的和平自由机会安全和正义。

”“支持所有人们,不分文化背景种族宗教信仰年龄性别和生理社会或经济条件的差异,都享有自由参加志愿服务的权利。

全世界所有人都应该享有以个别行动或集体行动,自由贡献自己的时间才能或精力,不求物质报酬去帮助他人与社会的权利。

”参与社会事务和促进社会进步,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参与志愿工作是表达这种“权利”及“义务”的积极和有效的形式。

二.志愿服务的性质(一)志愿服务的自愿性志愿服务以激发基于道义良知,同情心和公民社会责任感等内心行为动机为主要动员手段,参加行动的动力来自于参加者本身,以自愿参加为前提,体现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志愿服务的无偿性志愿者活动的动机是非营利趋向的,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明显区分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

志愿服务的本质是奉献社会,服务社会。

就志愿服务者而言。

得到的回报是精神层面以及能力方面的,以利他和公益为基本目标。

对服务活动的组织者来说也具有无偿性,即志愿者的服务不应该被大量用来达到服务以外的目标,不论是经济目标还是其他政治目标或社会目标,否则就会损害志愿服务者的动机。

(三)志愿服务的社会性志愿服务体现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它不是存在于个人生活的私人领域,而是在一定的公共空间和特定的人群当中进行他助或互助。

公共福利和社会公益是志愿服务的价值目标,而是衡量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性和有用性的批判标准。

(四)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志愿服务应该是我们社会中的一种常规性的服务,而不应该只把它当成是一次性的和突击性的活动。

从发展目标来看,志愿服务要逐步成为社会成员的一种日常行为,成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一项社会事业。

志愿服务理念讲义

志愿服务理念讲义

志愿服务理念讲义谭建光:各位志愿者大家好,今天很高兴。

在这里一看,我看到有不少是老朋友,但是有更多的是新朋友,很多是新面孔。

每一次我不管是在北京、上海还是在哪里,反正给志愿者讲课的时候最高兴就是每次见到很多新面孔,说明志愿服务事业是越来越多人愿意参加。

关于今天的课我想解释一下,很有意思。

这两天在深圳讲的两个课是我讲课里面的极端,什么极端?我平常在很多地方讲课,要么是讲志愿服务技巧方法,要么是讲志愿组织能力建设的,但是在深圳讲的课正好是两个最极端的。

昨天的课是讲志愿服务的理论创新,我很少讲,这说明深圳的义务工作或者志愿服务其实在中国每个阶段转变的时候,深圳都在思考,所以昨天是讲一个最难讲的课——理论创新。

而今天的课为什么是另外一个极端呢?今天的课给我的课题和思考应该说是最简单,但是恰恰又最容易误解,就是志愿服务基本理念。

我们可以说如果讲的概念谁都知道,但是很容易产生似是而非的问题。

今天这个课既是给你们讲,也是我前一段亚运会志愿服务精品课程录制的专题,我也是负责这个专题的。

今天我想把大家熟悉的观念和概念重新反思、思考,看看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准确地判断和把握它?其实要讲到志愿服务的基本理念,很重要是要跟人性和生活相联系来思考。

今天我就从几个部分给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个问题,大家经常关注到志愿服务的五个基本观念。

其次每一个一看都好像似曾相识,谁都可能说出所以然。

但是面临2008年之后的中国,对这五个概念的认识中间恰恰产生了很多模糊的东西。

因为2008年以前,中国知道志愿者的人还是有限的,少数人知道可能就要去查资料,了解来参加志愿服务,所以他的认识反而准确一些。

2008年由于汶川地震和奥运会,现在号称中国是3.6亿人参加志愿活动,你想3.6亿是什么概念?如果是3.6亿人参加的话,很多人真的是模模糊糊,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参加了。

所以由于想当然就导致在概念方面会产生不少误解,因此我们回头讲理念,就是我们要梳理清楚本意应该怎么样理解。

志愿服务的九大原则

志愿服务的九大原则

志愿服务的九大原则一自愿性原则志愿服务必须是自愿参加的.这个自愿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是自觉的而不是强迫的.自愿性是志愿者服务的基本特征之一.可以通过有组织的方式去动员志愿者,但应该让每个志愿者都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自愿投入到志愿服务之中.相反,如果一些志愿服务不是每个人都自愿参加,而是在某些组织或个人的强迫和压力下去参与的,其社会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被迫参与到志愿者服务之中的人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志愿者,他们即使参加了志愿服务活动,也很难持续发挥积极的作用。

强制参与、强制“奉献”、募集摊派或变相摊派,对志愿者进行单位化管理,不符合公益活动的自愿性原则.二公益唯一性原则志愿服务不应该被当成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

志愿者服务的非工具性包括对志愿服务者的非工具性和对服务组织者的非工具性两个方面。

就志愿服务者而言,在提供志愿服务时应该始终坚持利他和公益为基本目标。

志愿者服务可以获得回报,但不应该以获得回报为基本目的,即使在完全没有回报的情况下也应该能坚持志愿服务.对服务活动的组织者来说也具有非工具性,即志愿者的服务不应该被大量用来达到服务以外的目标,不论是经济目标还是其他政治目标或社会目标,否则就会损害志愿服务者的动机。

公益唯一性还体现在,义工不能私自替服务对象进行工作计划以外的服务内容。

比如义工不得向服务对象作宗教传道的工作;不得在活动时间内宣传与公益活动无关的事物.三非牺牲原则“非牺牲原则”的内涵在于,我们并不要求志愿者或者公益的机构一定要以一种牺牲和剥削自己的形式来实现公益行为和目标。

大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能够提供的资源和服务,在不牺牲自己根本利益和基本影响自己生活的情况下,做好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

义工个人可以做出是否大量牺牲自己利益的决定,但公益组织不能强制或倡导义工大量牺牲个体利益去参加公益活动。

在社会整体效率和利益提高的同时,不以部分人的利益牺牲和社会冲突为代价,这种形式的社会发展是最健康的社会进步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志愿服务的概念及性质一.志愿服务的概念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活动。

在《全球志愿者宣言》中阐明:“志愿服务是公民社会的基石。

它可以激发人类最高贵的情操——追求全人类的和平自由机会安全和正义。

”“支持所有人们,不分文化背景种族宗教信仰年龄性别和生理社会或经济条件的差异,都享有自由参加志愿服务的权利。

全世界所有人都应该享有以个别行动或集体行动,自由贡献自己的时间才能或精力,不求物质报酬去帮助他人与社会的权利。

”参与社会事务和促进社会进步,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参与志愿工作是表达这种“权利”及“义务”的积极和有效的形式。

二.志愿服务的性质(一)志愿服务的自愿性志愿服务以激发基于道义良知,同情心和公民社会责任感等内心行为动机为主要动员手段,参加行动的动力来自于参加者本身,以自愿参加为前提,体现服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志愿服务的无偿性志愿者活动的动机是非营利趋向的,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明显区分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

志愿服务的本质是奉献社会,服务社会。

就志愿服务者而言。

得到的回报是精神层面以及能力方面的,以利他和公益为基本目标。

对服务活动的组织者来说也具有无偿性,即志愿者的服务不应该被大量用来达到服务以外的目标,不论是经济目标还是其他政治目标或社会目标,否则就会损害志愿服务者的动机。

(三)志愿服务的社会性志愿服务体现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它不是存在于个人生活的私人领域,而是在一定的公共空间和特定的人群当中进行他助或互助。

公共福利和社会公益是志愿服务的价值目标,而是衡量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性和有用性的批判标准。

(四)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志愿服务应该是我们社会中的一种常规性的服务,而不应该只把它当成是一次性的和突击性的活动。

从发展目标来看,志愿服务要逐步成为社会成员的一种日常行为,成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一项社会事业。

(五)志愿服务的开放性志愿服务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服务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极强的吸纳能力。

志愿者行动是一项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满勃勃生机和跨世纪事业,它鼓励和需要人们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创造,丰富和完善它的内容和形式;它充分尊重和大力提倡各地各类服务者组织在志愿服务方面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形成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和模式。

第二节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作用一志愿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志愿服务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并得到社会的重视,关键的一点是由于志愿服务符合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关键的一点是由于志愿服务符合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我们这个世界简单地说来其实可以说只存在两样东西,即是物质与心灵。

”在过去的世界,一直都是探索物质的时代,物以稀为贵,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最大限度地解决物质的供给与需求的问题。

然而当今世界最稀缺的不是物质,而是心灵的供给与需求。

新儒学家唐君毅说:“人总是要力图打破那原始的对峙关系的隔阂,试图与他人之精神性灵相通。

所以,人愿意了解,人也愿意被人了解。

由此,人与人之间才有同情,有爱,有人格之佩服,有人格之欣赏,有道义之相勉,这些都是人与人内部世界期求相通的象征。

”人是群居的物种,群的生存与发展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因此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很强的关心他人和关心集体的意识。

也就是说,社会成员应该具有社会关照和社会回报的精神,以及集体主义的意识。

只有共同承担起一定的责任才能建立起一个和谐,稳定的生存环境。

否则,整个社会就会陷入混乱,每个人的生存也将受到严重威胁。

人类之所以强大,之所以能够成为这个星球上万物之灵长,就是因为精神上的理解与安慰来自内心的关怀与付出。

和谐社会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志愿服务正是附近社会和谐的精神力量,是推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和谐社会就是充满志愿精神的社会,科学发展观就是充满志愿精神的发展观。

“助人”即是“乐人”,同时也是“乐己”。

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也是在传达爱心和传播文明,有效的拉近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志愿服务更好地体现了主动的社会责任。

在我们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要以特定的方式承担着特定的社会责任。

志愿服务和其他慈善行为更多地体现了一种主动的社会责任,调整国家税收和福利计划不奶奶感完善的社会分配,弥补政府不足和市场经济的缺陷。

志愿服务在提供大规模社会服务方面,相比国家福利具有更高的效率。

一方面,志愿服务可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提供服务,从而避免国家福利因过分的刚性而导致的福利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志愿服务可以更好地抑制不合理的福利依赖,从而节约社会服务资源;再一方面,志愿服务不需要复杂的组织体系,因此在社会服务运行过程中可以节省许多中间环节(如政府社会福利组织体系)的无效消耗。

二志愿服务促进了志愿者的自我成长志愿服务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所以志愿者在参加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本身也获得了发展。

主要表现下面几个方面:(一)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有机会为社会贡献自身的才学,能力,并在不同岗位上发挥自身的优势,满足了“自我实现”的最高需要。

不但为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弘扬勒令新风气,新风尚,而且人生的价值也在志愿活动当中得到体现,从中学会自觉地奉献精神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责任感,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二)充实业余时间,丰富生活体验志愿者利用空暇时间,参与不同形式的,有意义的志愿服务工作和活动,在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可以认识更多的来自于不同领域的,不同年龄的志愿者。

通过参与活动,彼此可以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不但扩大了自己的社交生活圈子,也可以让自己接触更多的新事物,新观念。

同时志愿者更可以通过服务活动,亲身体验和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不同层次和领域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志愿者自身的成长和提高必定有很大的帮助。

(三)提供学习机会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工作过程中,可能接触一些未知的事物,能够增加个人的课外知识,学习未知的东西。

此外,除了可以帮助他人,更可以培养自己的组织,协调,交际及领导能力,提高自身素质;还可以培养正确的工作态度和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有利于价值官的改变,使个人能充分认识和发挥自身的价值;掌握协同共走的方法,学会与他人融洽相处和解决冲突的办法。

此外,志愿者将参与志愿活动时所学的知识,运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也可用来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相似的问题,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使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加精彩,更加完美。

(四)促进自身发展在开展志愿者各项活动过程中,志愿者可通过对比,发狎昵别人的优点和自身的不足,并可以善加利用,取长补短,有助于自身的发展。

三志愿服务帮助弱势人群改变困境(一)提供特别需要的服务,创造解决困难的机会志愿服务体现了人类的真,善,美,更能根据服务对象的个人实际需要,发挥服务的人性化,个人化,专业化,全面化和实效化的功能,从而令服务对象通过服务活动能够真正地解决实际困难,获得切实的利益。

同时,还可以通过服务范例,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去认识和接受志愿服务活动,从而可以更大程度地为社会分担一定的负担,进一步促进志愿事业的发展。

(二)有助于融入社会,增强归属感通过志愿服务,能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扩大社交圈子,增长见识,扩展其对自然,社会等的认识,从而增强他们对生活,对他人,对社会的信心。

同时,志愿者以亲切的关怀和真诚的态度,使其更顺利地融入社会大家庭,增强归属感。

四志愿服务即或了志愿组织的活力志愿者的服务活动对于志愿者机构组织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志愿者素质的高低,服务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青年志愿者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其中体现出来的价值也是相当丰富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志愿服务活动是机构前进和发展的原动力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机构的前进和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是志愿者组织发展的基础,因此,机构必须重视每一位志愿者的服务活动,为起创造良好的条件,并尽一切可能为志愿者自身素质及活动的提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以及适当的意见,为志愿者解决在服务活动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难。

(二)有助于全面提升机构的服务通过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第一线的积极服务,以及大力宣传和事后反馈,使机构的服务得以逐渐地加强,改善和扩充,而且志愿者大都是来自机构以外的人士,不受机构过多的约束,有较大的自由向机构提出有建设性的批评与意见,从而使机构能通过多种途径全面地改善和加强服务。

(三)有助于提高机构的知名度通过来自不同领域的志愿者在一定程度上的工作,让更多的社会人士知晓,有助于加强社会对服务机构的支持。

通过传播和反馈各类信息,争取社会各界对于志愿者活动多方面的支持,有利于志愿者事业的发展。

此外,通过志愿者在服务时与各类服务对象的亲密接触,更加了解不同服务对象的具体需要,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向有关部门提出有效的改善意见。

并将服务对象那些不为人知的实际情况告之大众,使大众对此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争取更多人士对服务对象的关心及对专项服务的支持,在一个侧面有助于提高机构的知名度。

(五)有助于培养领导人才领导人才对机构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通过不同类型的志愿者活动,可以锻炼出一大批服务工作上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丰富志愿工作经验的志愿者,机构再对其加以适当和合理的运用,必定能使其成为讷讷感独当一面的志愿者领导人才。

他们在机构中发挥的模范作用,将有助于扩展及改良机构水平,使志愿者自觉地去参与推行志愿服务的改进和建设。

志愿活动对于志愿者机构的价值和意义,主要是通过志愿者组织的培训,交流,管理,宣传推广活动中实现,因而作为志愿者组织应对这些活动有一定的认识和重视,使得志愿者机构从中获得更大利益。

第九章志愿者应具备的能力和基本素质第一节自我认知能力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把镂刻在古希腊特尔斐神庙的名句“认识你自己”作为一生虚怀若谷认识自我的不懈追求。

这向世人昭示人对自我的认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一自我认知的内容认识自我也就是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是通过对自身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的形象和心理状态的认识,包括了饿队自己的动机,意图的验证和评价,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等。

具体来说,自我可以包括3个方面:即物质的我,指自己的年龄,身高,健康状况等;精神的我,指自己的智力,情绪,性格,气质,兴趣爱好,道德观和人生观等;社会的我,指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角色,与他人的关系等。

志愿者为了更好地适应志愿服务的需要,就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如服务的动机,心理情绪,智力体力,服务技能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