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发展的原因_高2政治教案完整篇.doc
高二教案(第四课《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复习教案)_高二政治教案_1.doc
观点,黑格尔认为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的观点,都是正确的,符合辩证法的观点。
郭象认为人与人是彼此孤立的、毫不相干的观点,董仲舒认为天不变、道亦不变(指封建制度的一切原则永恒不变)的观点,杜林认为事物中没有矛盾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而在现实生活中,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对人们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
如看问题办事情习惯于孤立地就事论事,看人看事一成不变,只看到眼前利益看不到长远利益,把自己成才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学校师长和机遇等外
部条件上。
7.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种不同的发展观到底有哪些分歧?
请同学们在阅读教材第139页第3自然段至第141页第2自然段的基础上,自己归纳出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三个分歧,并着重思考和理解二者最根本的分歧是什么?
(可出示下列表格,在同学阅读的基础上,边提问,边归纳,边填写。
)。
人教版高二政治上册事物发展的原因教案
事物发展的原因一、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板书)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纲阅读教材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
(在学生阅读、讨论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分析讲解。
)阅读提纲:(l)鸡蛋变成小鸡的过程是不是发展?(是)(2)要实现这个发展过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种蛋和适宜的温度)(3)这些条件在孵小鸡的过程中是什么关系?(缺一不可)(4)这些条件在孵小鸡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是相同的?若不相同,它们各起了什么作用?哪个条件是最根本的,为什么?(前三个问题的答案肯定比较一致,教师随着发言、讨论的进行在黑板上逐步写出。
最后肯定会集中到种蛋和适宜的温度在孵小鸡过程中哪个是最根本的,也就是说哪个更为重要的问题上;在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情况下,教师指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教材第l15页第4自然段至第l16页第4自然段,然后进行重点分析讲解)从大家的看书思考和讨论中,可以得出一个没有争议的结论:要孵出小鸡来,没有种蛋不行,没有适宜的温度也不行。
种蛋就是受精卵,种蛋之所以在适宜的温度下能而且只能孵出小鸡来,是因为种蛋已经发育成多细胞的胚胎,胚胎本身存在着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的矛盾,在胚胎的遗传基因中存在着未来小鸡所有的性状的遗传信息,种蛋内部的这种矛盾是决定种蛋能够变成而且只能变成小鸡的根本的、第一位的原因。
但是,没有适宜的温度,种蛋中的胚胎就无法正常发育,种蛋还是种蛋,而时间过长,胚胎就会死亡,就更谈不上孵出小鸡来。
可见,种蛋与温度之间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是鸡蛋变小鸡过程中的外部矛盾。
适宜的温度是种蛋孵出小鸡的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
(可绘制孵化示意图,以利讲解。
)1.内因和外因(教书)(1)什么是内因?(板书)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板书)所谓内因即内部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2)什么是外因?(板书)外因就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板书)所谓外因即外部矛盾,是指一事物同其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高二教案(第四课《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复习教案)_高二政治教案_2.doc
高二教案(第四课《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复习教案)_高二政治教案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点击]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
它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时要着重抓中心、抓关键。
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有许多事情要做,但关键在于处于执政地位、起着领导作用的中国共产党。
[热点]2003年11月27日,台湾“立法院”进行“公民投票法”表决,三读通过。
此次台湾“立法院”的“公民投票法”表决进一步显示出台湾岛内台独政治影响势力上涨的状况。
2003年12月9日,正在美国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白宫与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会谈,双方就中美关系和一些重大国际问题深入交换了看法。
关于台湾问题,温家宝指出: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我们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我们尊重台湾人民的民主诉求,但台湾当局假借民主,搞所谓“防卫性公投”,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对这种分裂活动,我们绝不能容忍。
维护台海地区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两岸人民的利益。
只有坚定不移地反对“台独”,才能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会放弃和平的努力。
布什表示:美国方面理解中方的关切。
美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恪守美中三个联合公报,反对台湾独立,这一政策不会改变。
最近从台湾传出一些试图改变现状的信息,令人不安,美方不赞成。
我们反对单方面试图改变台湾现状的做法。
[点击]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任何人、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的历史潮流。
高二政治事物发展原因教案
高二政治事物发展原因教案1. 引言本教案旨在教导高二学生关于政治事物发展原因的知识和理解。
本教案将帮助学生理解政治事物的本质以及其发展的原因。
通过活动和讨论,学生将能够分析和评估政治事物发展的原因,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的案例。
2. 学习目标通过完成本教案的学习活动,学生将能够:•理解政治事物的定义和本质。
•掌握政治事物发展的一般原因。
•分析和评估不同政治事物发展的具体原因。
•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的政治事物案例。
3. 教学过程本教案将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介绍政治事物•向学生介绍政治事物的定义和本质。
解释政治事物与政治力量和影响力之间的关系。
•提供一些实际的政治事物案例,如领导人的选举、政党的竞争等。
步骤2:政治事物发展的一般原因•讲解政治事物发展的一般原因,如社会经济变化、意识形态冲突、权力争夺等。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原因对政治事物发展的影响。
步骤3:具体政治事物发展的原因分析与评估•提供一些具体的政治事物案例,如某国政权更迭、某地区的冲突等。
•分组让学生分析和评估这些案例的发展原因。
鼓励学生之间的讨论和辩论。
•引导学生思考政治事物发展的多重原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步骤4: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的政治事物案例•让学生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政治事物案例,如国际冲突、法律变革等。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评估该案例的发展原因。
学生可以使用图表、图像等辅助工具。
•学生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辩论和交流。
步骤5:总结和评估•对学生进行一次小测验,检查他们对政治事物发展原因的理解。
•进行一次小结,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以促进进一步的思考和学习。
4. 学生评估学生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估:•参与课堂活动和讨论的程度。
•对政治事物发展原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评估能力。
5. 扩展活动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可以进行以下扩展活动:•邀请专业人士或相关领域的研究者进行讲座或座谈会。
高二政治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高二政治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哲学第四课教案第四课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课题: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目的:1、理解内、外因的含义及作用,并能运用这一观点,分析具体生活、社会问题。
(知识)2、提高辨证思维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高考解题能力。
(能力)3、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如正确对待个人成长中的挫折。
(德育)重点:内外因相互关系原理难点: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方法:教师创设多元互动教学情景(如新闻、动画、故事情景)--学生讨论--教师总结--高考真题针对练习--解题方法总结。
【易用错点】外因有时也起决定作用;内因决定外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或根本动力。
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都是错误的)教程:【复旧】唯物辩证法有三个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
两个总特征是什么?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是矛盾的观点。
因为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发展的动力。
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今天我们学习事物发展的原因。
【导新】分析许多超级女生成功的原因,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导学检测】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阅读教材第一段至四段回答:(1) 哲学上把事物的①矛盾叫做内因, 把事物的②矛盾叫做外因。
阅读教材第五段至十六段回答:(2) 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但内因在事物发展中的③ 和作用是不同的。
1)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④。
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
事物的内部矛盾决定着事物的⑤和发展方向。
2)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⑥( 必要条件 )。
外因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能够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3)外因通过⑦起作用。
外因通过促使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从而椎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阅读教材第后一段得出结论:综上所述,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而事物的外部矛盾,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事物发展的原因高二政治教案2.doc
事物发展的原因_高二政治教案人生道路上,顺利的境遇能为个人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逆境会给个人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那么,如何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能不能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都归结为顺境和逆境的作用、影响呢?(设置情景,媒体显示)小明的成绩在原来的学校是数一数二的,长期以来,他习惯了老师的赞扬、家长的宠同学们的羡慕,因而对自己一直有着较高的评价。
进入重点高中以后,小明才发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同学们的成绩都不比他差,有的甚至还比他好。
由原来的学校尖子变成默默无闻之辈,这种学习位置的变换造成小明内心极大的落差,上课不专心听课,下课就和所谓的“游戏高手”在网吧留恋忘返,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期中考试6门有4门不及格,小明认为这次是自己“运气”不好,同桌劝小明不要跟那些“游戏高手”交往就能提高学习成绩……请大家议一议:你能帮助小明找出他这次考得不好的原因吗?假如下次小明的“运气”真的到来了,你认为小明能把握它,考出好成绩吗?你认为同桌劝小明不要跟那些“游戏高手”交往就能提高学习成绩的说法有道理吗?(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顺境、逆境都是外因。
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都归结为顺境和逆境的作用属于外因论。
外因论完全到事物的外部去找原因,是完全错误的。
关于外因论的错误,我们可以用地理环境决定论为例来说明。
(媒体显示)地理环境决定论主张,地理环境(包括气候、土壤、地形、水源、矿藏等)直接决定人类的体质、心理和道德,决定人口的分布、种族的优劣、文化的高低、经济的盛衰、国家的强弱,并由此决定各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和变化。
沙俄时代的一位学者叫做列夫·梅尼科夫的就曾经说:”水是历史的动力”。
其实不管是水,还是气候,还是资源,任何地理环境都不可能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原因。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国家的地理环境差不多一样,但有的是社会主义国家,有的是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经济发达,有的不发达,差别非常大,用地理环境是无法解释这种差别的。
就在同一个国家,社会的变化是几千年、几百年、甚至几年或几个月就很显著的,而地理位置的显著变化却需要若干万年。
高二教案第四课《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复习教案
高二教案第四课《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的基本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如何运用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分析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分别是什么?2.知识点讲解(1)事物发展的原因内因:指事物内部的因素,如事物的内部矛盾、内部规律等。
外因:指事物外部的因素,如环境、条件、外部矛盾等。
讲解示例:以植物生长为例,内因是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外因是土壤、水分、阳光等条件。
(2)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指事物在数量上的变化,如数量的增减、程度的深浅等。
质变:指事物在性质上的变化,如从液体变为气体、从有序变为无序等。
讲解示例:以水为例,从0℃到100℃是量变,从液体变为气体是质变。
(3)事物发展的趋势前进性:指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是向前发展的,如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等。
曲折性: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反复,如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
讲解示例:以我国改革开放为例,虽然经历了曲折,但总体趋势是向前发展的。
3.实例分析实例一:为什么我国在短时间内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胜利?实例二: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例三:为什么我国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4.课堂小结(2)强调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简述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
实例一: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例二:为什么我国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实例三:为什么说“少年强则国强”?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1.学生对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的理解是否到位?2.学生是否能运用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分析实际问题?3.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高二政治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教案2人教版
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一、高考考点1、内因和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2、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
3、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4、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二、知识结构三、重点、难点剖析1、外因是不是“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1)树立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明确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是“同时存在”、“共同起作用”、“二者缺一不可”的。
(2)明确外因对于事物的发展不仅是不可缺少的,有时还会起“非常重大”的作用,但是,“外因的作用再大,也是影响性的,第二位的,也必须通过内因,而决不可撇开内因而单独起作用。
适当的温度、湿度能使种子发芽,而不能使石头发芽,原因在于它没有内因,缺乏发展变化的内在根据。
2、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质从不同的角度看、以不同的标准衡量同一事物,我们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于是可知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质。
比如一个人,我们以性别为划分标准,他可以是男人或女人,以是否健康为标准,他可以是健康或不健康的人;以职业的标准,他可以是教师,或是司机、医生等等。
3、如何理解.变引起质变的第二种形式?量变引起质变的第一种形式:由于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上变化引起质变,另一种是事物在总体数量上不变,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而引起的质变。
第二种形式属于“内涵”的变化。
例如石墨和金刚石是分子结构变化;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是经济组织方式的变化;同样人数和素质的军队,组成方式也可引起变化;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等。
这种变化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因此,这也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一种形式。
4、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①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高二上第四课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教案
第四课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重点难点剖析(一)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原理与自力更生对外开放的关系。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运用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来指导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是一个具有十二亿多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
在人类历史上,中国人民靠是着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曾为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几千年的历史证明:中国的发展史,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历史。
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中国近百年来落伍了,中国要赶超世界先进国家,要建设现代化的祖国,靠什么力量?要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继续发扬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试想,一个具有十二亿多人口的央央大国,世界上那个国家能将其养活,那个国家又能承受得了援助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巨额资金和技术,即便有某个国家能承受得了这个重任,那中国人的主权,地位又何在,岂不是只能受命于人。
倘若中国有点不顺借贷、援助国之意,他们一卡你的脖子,你不就是命在旦夕吗?1959—1962年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我们的老大哥,“苏联专家”不是演了一场“罢援”的戏吗?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我们必须将力量的基点放在自己的身上,努力提高自身的“抗变”能力。
正是坚持了以自力更生为主,接受外援为辅的方针,我们才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
面对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国际贸易不景气,由于我们坚持了自力更生的方针,采取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才使我国的国民经济顶住了世界金融危机的风浪。
使我国挺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行列之中。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整个世界的经济逐步融为整体。
欧共体的形成,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加速建立,都加强了世界经济的联系,在这个开放的时代里,中国也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为了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国与世界上近两百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大胆地吸收国外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加快了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二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等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政治教案事物发展的原因
政治教案-事物发展的原因教学目标关于“事物发展的原因”一、知识与技术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内因、外因的含义,能列举事例别离说明内因和外因在事物转变发展中的作用,并能运用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分析在个人成长中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有关现实问题。
二、进程与方式目标由于本节承担着与第二、三课衔接的任务,因此在大体概念和原理的教学,培育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由于本节内容的难度和容量不是很大,因此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就自己熟悉的问题发表观点,培育学生的综合分析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内因外因彼此关系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观点分析和解决个人成长中碰到的如主观尽力与外部环境的问题的进程当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与全面素质;本框题主要讲述大体原理,为下一框题的方式论、人生观教育奠定基础,但在原理和事实的分析中,蕴涵着丰硕的思维教育的内容,属于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学中要针对学生思想上存在的实际问题或模糊观点及热点问题,增强教育引导,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
教学建议关于“事物发展的原因”的教材分析一、结构:第一节“事物发展的原因”,共2框。
第一框《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直接、明确地表现了本节内容与第三课的关系,突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的思想,具体讲述了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偏重于大体原理的教育。
第二框《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从个人成长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方面,分析了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观点的方式论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原因剖析] 这一问题是本框题的教学重点,也是全课教学的难点。
因为,只有理解了这一唯物辩证法的大体原理,才能真正理解事物转变发展的原因,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处置内外因的彼此关系,增进事物的发展。
[理论剖析] 唯物辩证法以为,事物的转变发展是内因和外因一路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转变发展的按照,外因是事物转变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高考政治总复习《事物发展的原因》教案
高考政治总复习《事物发展的原因》教案◆教学目标和要求:内因和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重点: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难点: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学方法:自学法讨论法讲解法结网法◆教学过程:◇启发引导,析考纲金题评析1.“有志者, 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 天不负,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
〞请指出蒲松龄的这幅落弟自勉联蕴涵的哲学道理〔D〕A.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B.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D.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假设干意见》指出,要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建设、使用和管理;坚决查处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加强对网吧、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艺厅、录像厅等社会文化场所的管理,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1)上述材料反映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2)试用这些道理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解析]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使未成年人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表达了对内因作用的重视。
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表达了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材料中“要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建设、使用和管理;坚决查处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加强对网吧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艺厅、录像厅等社会文化场所的管理,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正是重视了外在环境的作用,即重视外因的作用的表达。
[参考答案](1)①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和周围事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②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高三政治教案:复习教案(24)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2
§第24讲: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教学目的:深入进行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教育,具体地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使学生能从整体上初步把握二、三、四课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分析各种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观察和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识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2、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教学重点3、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教学难点量变和质变的区别联系2、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为什么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教学方法:讨论法和讲授法相结合教学过程:一、事物发展的原因——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促使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2、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含义:内因是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指事物的外部矛盾。
(2)作用: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原理)①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
事物的发展是在种种外部条件的作用影响下,促使其内部矛盾双方在力量上不断彼此消长,从而引起双方地位的变化实现的,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等同的。
首先,我们必须充分肯定内因的决定作用。
其次,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外因是必要条件。
内因是根据: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内因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外因也只有作用于内因才能发挥作用。
外因是条件: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
注意:A、外因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要的,对事物发展起加速和延缓的作用。
B、外因不可撇开内因单独起作用。
C、尽管外因的作用有时很大,但仍然是第二位的。
3、方法论:总——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反对割裂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教师的建议运用各种方式使学生理解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原理,并能运用这一原理观察和分析问题评价重点1、学生是否对社会就业问题产生探究兴趣,并在活动中与同学合作,积极参与调查与讨论。
2、是否能有目的地收集资料,提出有事实依据的见解。
3、是否能较完整地整理、归纳探究成果。
4、是否能运用哲理对职工下岗、社会再就业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5、是否能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提出国家、个人解决就业问题的具体措施。
事物发展的原因_高二政治教案是贫穷到无法忍受的程度,然而还是经常为金钱而自卑,最后终于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对于类似这样的例子,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引用,通过学生自己探究获得结论,要比教师的讲解来得深刻。
②善于启发。
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和存在的问题,要善于启发诱导,使他们真懂真信,才能收到教学实效。
如关于正确对待机遇的问题,教材第7段的三个反问句,就是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的。
特别第三句,现实感、说服力更强。
经过启发,学生完全可以举一反三,得出正确的结论。
需要注意的是,机遇是指好的机会、好的境遇,可以说是一种幸运,但决不是什么”命运”。
机遇虽然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偶然之中又有必然。
抓住机遇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具有抓住机遇的准备和穷追不舍的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和开拓进取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有广博的知识和聪明才智。
不具备这些条件,即使千百次地遇到良机也无济于事。
古往今来,抓住机遇获得成功和失去机遇悔之莫及的事例,都不少见,如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虽然机遇使他当上了赵国大将,但在与秦国的长平之战中,仍逃脱不了全军覆没的结局。
教材中的漫画(机遇为什么总是擦身而过?),就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道理,教师可多加利用。
③正反对照。
教学实践证明,采用正反比较对照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说明道理,会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生更透彻的理解和接受。
④搞好分析。
要使学生对方法论要求懂、信、会、用,必须进行细致、透彻的分析。
如本框教学难点是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个人成长中的外部环境问题,教材中首先把外部条件分为不能自由选择的和可以自由选择的两大类,然后讲要对这些外部条件?quot;一分为二”的分析。
前者是大同中的小异,如家庭、学校条件的差别问题,仍属于正确对待顺境逆境的问题;而后者则涉及择友、交往和选择学习榜样的问题,学生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较多,应联系实际搞好分析。
教材中设置了”议一议”栏目,可以作为突破难点的辅助手段。
3、处理好深化改革、坚持自力更生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系问题,没有作为教学重点来处理,并不是说不重要,而是从中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现实针对性出发来考虑的。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坚持对外开放的关系,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方针,也是哲学教学中传统的内容。
应当注意的是,新教材中突出了两点:一是突出了深化改革和坚持自力更生的一致性;二是突出“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观点。
教材中引用了邓小平的两段语录,说明处理好深化改革、坚持自力更生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系,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江泽民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也把它作为十二个重大关系之一,作了精辟的论述。
4、关于教学方法。
讲个人成长中的问题时,可采用讨论法,以便于交流和启发,机动灵活地解答疑难问题;讲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扩大开放的关系时,可采用讲读法,以便于学生理清思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深理解。
关于“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的教学设计示例复习提问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别起什么作用?(媒体显示)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图导入新课(媒体显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的照片哪位同学能把袁隆平先生的事迹介绍一下?成功后的袁隆平在介绍“成材经”时说,和艺术家一样,科学家也需要灵感。
所谓灵感并不神秘,它是在知识、经验和思索结合后,由外界因素诱发而形成的创造性思维。
我培养灵感有四个字:就是知识+汗水。
由此可见,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是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的。
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就要既看到内因,又看到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二)、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板书)讲授新课现在请大家听说说一个真实的故事:神童的沦落(教师教学用书152页)1981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什么是真正的理想幸福》为题征稿,在应征的2万余篇高见中被采用的只有16篇,作者年龄最小的李尊省是初中一年级学生,一个普通农民的孩子,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吸收为编外记者。
然而在他以作文全县第一、总分全镇第八的优异成绩被重点高中录取时,由于哥哥因第二次高考落榜导致精神分裂症死了,母亲坚决不让他去上学的情况下,他放弃了学业……工作后的李尊省出众的才能受到了人们的赞赏,可是受到“大款”亲戚的嘲讽后,回家养蘑菇,分文没赚,想去学开车,却没有学费,最后,他在连续几十次盗窃后被抓获……这则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学生讨论)一、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内因和外因(板书)与李尊省相反的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媒体显示)弗莱明与青霉素弗莱明(1881一1955),英国细菌学家,曾任伦敦大学细菌学教授和瑞特·弗莱明研究所所长。
1922年发现溶菌酶,1928年发现青霉素。
l945年获诺贝尔奖。
弗莱明19O6年开始做细菌学研究工作。
1928年发现青霉素。
但由于难于提取和生产,一直未能用于医学。
直到1935年,他的助手钱恩和佛罗理也参加了研制,最后终于在美国姑娘丽找到的烂甜瓜上采到了青霉素。
自从发现和提取出青霉素之后,人类掌握了杀死葡萄球菌、链状球菌等多种病菌的有力武器。
据统计,那时每年有近2000万人患肺炎,而给他们注射食霉素之后,很快就可以康复。
另外,用青霉素治疗转染性脑膜炎、白喉、腥红热等也非常有效。
往常战场上的伤员伤口化脓发烧之后,护士们总是赶紧拿来纸笔,叫他们给亲人留下遗言。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青霉素的出现,不知挽救了多少伤兵的性命。
(媒体显示)青霉素的发现是不是纯属”偶然”?弗莱明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l、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板书)袁隆平、弗莱明正是正确地看待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坚持不懈努力,取得今天的成就的,而李尊省却不能善待自己的贫穷,走上邪路,因此,①个人的成长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
(板书)一个人的成长进步过程中如何充分重视内因的作用?大家先说说一个人进步的内因有哪些?(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归纳)一个人进步过程中的内因主要是指本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具体表现在理想、志向、进取精神、意志、毅力、勤奋、战胜困难。
挫折、逆境的勇气等。
一个人的进步快慢和程度主要取决于本人的主观努力。
在相同的条件下,个人主观努力的程度不同,所取得的成绩和做出的贡献就会有很大的差别。
因此,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即内在动力,才能不断进步,取得更大的成绩。
即使是孪生兄弟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里学习,外因虽相同,但进步的情况也会有所不同,进步有先有后,有快有慢,成绩有好有差。
其关键就在于每个人的基础、动力、进取精神、努力程度等内因不同。
所以,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内因。
(媒体显示)想一想: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说的,”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这是为什么呢?事物发展的原因_高二政治教案人生道路上,顺利的境遇能为个人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逆境会给个人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那么,如何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能不能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都归结为顺境和逆境的作用、影响呢?(设置情景,媒体显示)小明的成绩在原来的学校是数一数二的,长期以来,他习惯了老师的赞扬、家长的宠同学们的羡慕,因而对自己一直有着较高的评价。
进入重点高中以后,小明才发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同学们的成绩都不比他差,有的甚至还比他好。
由原来的学校尖子变成默默无闻之辈,这种学习位置的变换造成小明内心极大的落差,上课不专心听课,下课就和所谓的“游戏高手”在网吧留恋忘返,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期中考试6门有4门不及格,小明认为这次是自己“运气”不好,同桌劝小明不要跟那些“游戏高手”交往就能提高学习成绩……请大家议一议:你能帮助小明找出他这次考得不好的原因吗?假如下次小明的“运气”真的到来了,你认为小明能把握它,考出好成绩吗?你认为同桌劝小明不要跟那些“游戏高手”交往就能提高学习成绩的说法有道理吗?(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顺境、逆境都是外因。
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都归结为顺境和逆境的作用属于外因论。
外因论完全到事物的外部去找原因,是完全错误的。
关于外因论的错误,我们可以用地理环境决定论为例来说明。
(媒体显示)地理环境决定论主张,地理环境(包括气候、土壤、地形、水源、矿藏等)直接决定人类的体质、心理和道德,决定人口的分布、种族的优劣、文化的高低、经济的盛衰、国家的强弱,并由此决定各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和变化。
沙俄时代的一位学者叫做列夫·梅尼科夫的就曾经说:”水是历史的动力”。
其实不管是水,还是气候,还是资源,任何地理环境都不可能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原因。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国家的地理环境差不多一样,但有的是社会主义国家,有的是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经济发达,有的不发达,差别非常大,用地理环境是无法解释这种差别的。
就在同一个国家,社会的变化是几千年、几百年、甚至几年或几个月就很显著的,而地理位置的显著变化却需要若干万年。
在若干万年内没有多大变化的地理环境,怎么能解释很短时间内的社会巨大变化呢?我国一百多年前是封建性的大清帝国,1840年后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在这短短的一百多年中,我国的地理环境没有什么重大变化,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一样奔流,珠穆朗玛峰照样屹立在西藏高原上,硬说这一百多年中国社会性质的巨大变化,根本原因在于地理环境的变化,岂不是天大的谎话?因此,无论顺境或逆境,都只是一种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因此当身处顺境时,我们应头脑清醒,抓住有利时机争取早日成才。
遇到逆境时,我们也决不能悲观、消沉,而要以坚强的毅力,去迎接各种困难的挑战,并学会扬长避短,变不利为有利,坚定地走向成功的未来。
所以,小明首先应该全面科学地分析自己,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评估,然后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为之努力不懈,这样,小明才能学好知识,为将来做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做贡献。
③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
(板书)前面我们强调了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重视内因的作用,但是,外因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是不是就不重要,可以忽视呢?2、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板书)(媒体显示)咸鸭蛋的故事据说古代有一个人,他不知道鸭蛋从何而来,别人告诉他说是鸭子生下来的。
某一天,他吃到咸鸭蛋,便赶快向人说;“你知道咸鸭蛋是什么生的吗?我告诉你,那是咸鸭子生的。
”请同学们分析,这个人的思想方法有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从思想方法上说,这个人完全不考虑外因,不能理解鸭蛋可以由于外部矛盾的作用而变为咸鸭蛋,他单纯从鸭蛋的内因去考虑,所以认为咸鸭蛋是咸鸭子生的,闹出了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