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智能信息处理导论

合集下载

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课件第1章

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课件第1章
不同学科学者对人工智能给出了各自的理解,产生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的主要有符号主 义、联结主义和行为主义三大学派,不同学派采取不同的技术路线模拟人类(自然)的智能。
1)功能模拟。功能模拟方式亦称为符号主义(逻辑主义)。符号主义认为人类认知的基元是符号,认知 过程是符号表示上的一种运算。智能的基础是知识,其核心是知识表示和知识推理,知识可用符号表示,也 可用符号进行推理,由此建立了基于知识的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的统一的理论体系。
6)蓬勃发展期。2011年至今。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 以深度神经网络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从“不能用、不好用”到“可以用” 的技术突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的新高潮。
1.1 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
1.1.3 机器智能模拟
2.智能模拟技术路线
2)反思发展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人们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研发目标,多次的失败和预期目 标的落空使人工智能的发展走入低谷。
3)应用发展期。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专家系统模拟人类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解决特定领域问题, 实现了人工智能从理论研究走向实际应用。例如,专家系统在医疗、化学、地质等领域取得成功。
3.智能谱
对于地球上的生物来说,只要其具有自适应地调整 自身或调控各种资源达到目标的能力,这种生物就具有 智能,或称该生物就具有自然智能。
如果一个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表现出自适应地调 整或控制各种资源尽可能地实现预定目标的能力,就说 该系统具有一定的智能。如果该系统为机器时,那就是 一种机器智能。
不同的生物体或系统,依据其智能水平高低在智能 谱中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
1.2 智能科学与技术
1.2.1 科学、技术与工程

《人工智能导论》第1章-绪论

《人工智能导论》第1章-绪论
萧条波折期
20世纪80年代 中期至今
稳步增长期
形成及第一个兴旺期
20世纪50年代中 期至60年代中期
第二个兴旺期
20世纪70年代中 期至80年代中期
1.2.1 孕育期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
人工智能的孕育期大致可以认为是1956年以前的时期。这个 时期的主要成就是数理逻辑、自动机理论、控制论、信息论、神 经计算、电子计算机等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为人工智能的诞生准 备了理论和物质的基础。
1.1.2 人工智能的定义
人工智能(AI)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综合性前沿学科,它由 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 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
人工智能研究的近期目标是:使现有的计算机不仅能做一般 的数值计算及非数值信息的数据处理,而且能运用知识处理问 题,能模拟人类的部分智能行为。
过高预言的失败,给AI造成重大伤害
“20 年内,机器将能做人所能做的一切。”
——西蒙,1965
“在3~8年时间里,我们将研制出具有普通人智力的计算机。这 样的机器能读懂莎士比亚的著作,会给汽车上润滑油,会玩弄政治 权术,能讲笑话,会争吵。……它的智力将无以伦比。”
——明斯基,1977
1.2.3 萧条波折期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
➢ 1955 年年末,纽厄尔和西蒙编写了一个 名为“逻辑专家”的程序,被许多人认为 是第一个人工智能程序。它将问题表示成 一个树形模型,然后选择最可能得到正确 结论的那一支来求解问题。
1.2.2 形成及第一个兴旺期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
AI诞生于一次历史性的聚会——达特茅斯会议
1956年夏季,由美国学者麦卡锡、 明斯基、朗彻斯特和香农共同发起,在 美国达特茅斯大学举办了一次长达2个 多月的研讨会,讨论用机器模拟人类智 能的问题。会上,首次使用了“人工智 能”这一术语。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 人工智能研讨会,标志着人工智能学科 的诞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新一代信息技术导论 第1章 绪

新一代信息技术导论 第1章 绪
信息 技术
导论
























































新一代信息技术导论
新一代信 绪论
新一代信息技术
随着我国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物联 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加速渗透经济和社会 生活各个领域,融合化趋势更加明显。
第一章 绪论
2.大数据拥抱云计算 云计算PaaS平台中的一个复杂的应用是大数据平台。大数据是如何 一步一步融入云计算的呢?大数据中的数据分为3种类型:结构化的数 据、非结构化的数据和半结构化的数据。 其实数据本身并不是有用的,必须要经过一定的处理。例如,人们 每天跑步时运动手环所收集的就是数据,网络上的网页也是数据。虽然 数据本身没有什么用处,但数据中包含一种很重要的东西,即信息 (Information)。 数据十分杂乱,必须经过梳理和筛选才能够称为信息。
信息就是信息,它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小 组提出了著名的资源三角形: 没有物质,什么也不存在;没有能量,什么也不会发生;没
有信息,任何事物都没有意义。 信息与物质、能量是客观世界的三大构成要素。
1.1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章 绪论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第一章 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导论) 《人工智能》课件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第一章  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导论) 《人工智能》课件
认为智能行为只能在现实世界中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而 表现出来,因此用符号主义和联接主义来进行模拟。智能显得 有些不和事实相吻合。
第三节 人工智能的研究目标
AI的研究目标分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近期目标: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那些过去只有靠
人的智力才能完成的工作。
远期目标:研究如何利用自动机去模拟人的某些思
可用模型 进行评价
2.智能的要素:
最重要的要素包括:适应环境、适应偶然性事件、能分 辩模糊的或矛盾的信息,在孤立的情况中找出相似性,产生新 概念和新思想。
3.智能的分类:
自然智能 有规律的智能行为:计算机能解决
人工智能 无规律的智能行为:如洞察力、创造力。 关于这些问题:计算机还不能解决。
三、如何判定智能?
第五节 AI的发展简史
第一阶段:孕育期(1956年以前) 第 二 阶 段 : AI 的 基 础 技 术 的 研 究 和 形 成 时 期 1956— 1970 第 三 阶 段 : AI 发 展 和 实 用 阶 段 ( 专 家 系 统 ) 1971— 1980 第四阶段:知识工程与机器学习发展阶段1981—1990 第五阶段:智能综合集成阶段,二十世纪90年代至今,
英国自然杂志主编坎贝尔博士说:目前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 有交叉融合的趋势,比如AI的研究就需要从生命科学的角度揭 开大脑思维的机理,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实现这种机理。 (参考文献:李凡长、佘玉梅:Agent的遗传算法研究,《计 算机科学》)
3.行为主义(Actionism):
又 称 进 化 主 义 ( Evolutionism ) 或 控 制 论 学 派 (Cyberneticisism)。其原理为控制论及感知再到动作型控 制系统。主要进行行为模拟,代表人物:布鲁克斯等。

人工智能导论 第1章 绪论(导论) [兼容模式]1-24

人工智能导论 第1章 绪论(导论) [兼容模式]1-24

Introduc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导论教材:王万良《人工智能导论》(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7第1 章绪论教材:王万良《人工智能导论》(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7人工智能导论第1章绪论☐1956年正式提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这个术语并把它作为一门新兴科学的名称。

☐20世纪三大科学技术成就:空间技术原子能技术人工智能☐1.1 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1.2 人工智能的发展简史☐1.3 人工智能研究的基本内容☐1.4 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领域✓1.1 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1.2 人工智能的发展简史☐1.3 人工智能研究的基本内容☐1.4 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领域▪自然界四大奥秘:物质的本质、宇宙的起源、生命的本质、智能的发生。

▪对智能还没有确切的定义,主要流派有:(1)思维理论:智能的核心是思维(2)知识阈值理论:智能取决于知识的数量及一般化程度(3)进化理论:用控制取代知识的表示▪智能是知识与智力的总和知识是一切智能行为的基础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求解问题的能力1.感知能力: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器官感知外部世界的能力。

80%以上信息通过视觉得到,10%信息通过听觉得到。

存储由感知器官感知到的外部信息以及由思维所产生的知识对记忆的信息进行处理2.记忆与思维能力(1)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依靠逻辑进行思维。

思维过程是串行的。

容易形式化。

思维过程具有严密性、可靠性。

(2)形象思维(直感思维)o依据直觉。

o思维过程是并行协同式的。

o形式化困难。

o在信息变形或缺少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4. 行为能力(表达能力)(3)顿悟思维(灵感思维)不定期的突发性。

非线性的独创性及模糊性。

穿插于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之中。

3. 学习能力学习既可能是自觉的、有意识的,也可能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既可以是有教师指导的,也可以是通过自己实践的。

人工智能导论--第一章_绪论

人工智能导论--第一章_绪论

1.1 智能

从工程上讲,人工智能就是人造智能,不清楚什 么是智能,就难以真正理解和实现人工智能。 智能是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综合能力,是 人类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 智能是多种能力的综合:

感知能力: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基本途径 行为能力:对感知到的外界信息的反应,包含:

人工智能导论
骆炎民 lym@
为什么要研究人工智能

普通计算机智能低下,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研究人工智能也是当前信息化社会的迫切 需求。 智能化是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研究人工智能,对人类自身智能的奥秘也 提供有益帮助。


第一章绪论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一门关 于理解人类智能内在机制,并在机器上予 以实现的科学。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具有重 要意义,与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并称为三 大尖端技术。 人类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刚刚起步,有很多 关于人工智能根本性问题还有待于探索。
简单的直接反应 复杂情况通过大脑思维反应


推理能力:根据当前掌握的信息,得出适当结论的能 力 问题求解能力: 学习与自适应能力—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社交能力: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创造力:智能中最难以理解和实现的部分
1.2 人工智能

一般性概念:人工智能是关于理解人类智 能内在机制,并在机器上予以实现的科学。 具有能力和科学两方面的含义:
人工智能的学科范畴
当前的人工智能既属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 个前沿领域,也属于信息处理和自动化技术的一 个前沿领域。还涉及到智能科学、认知科学、心 理科学、脑及神经科学、生命科学、语言学、逻 辑学、行为科学、教育科学、系统科学、数理科 学以及控制论、科学方法论、哲学甚至经济学等 众多学科领域。 人工智能实际上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和边缘学科。

人工智能导论-各章习题答案

人工智能导论-各章习题答案
第五章习题答案
习题
答案:神经网络是一种模仿人脑神经元之间相互连接和传递信息的网络模型。神经网络通常由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组成,每一层都包含多个神经元,通过不同层之间的连接和权重,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习题
答案: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方法,通过多层次的网络结构和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从而实现高效的模式识别和特征提取。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第二章习题答案
习题
答案:符号推理是一种基于逻辑和推理规则的方法,通过对符号和符号之间的关系进行操作和推理,从而实现问题的求解。符号推理通常涉及到语义、句法和语法的处理,需要对问题进行符号化表示。
习题
答案:决策树是一种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用于解决分类问题。它基于树形结构,通过一系列的判断节点将数据进行分类。决策树的构建过程是一个递归的过程,每次选择一个最优的判断节点,并将数据分割为不同的子集,直到达到终止条件。
习题
答案:人工智能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各个领域。例如,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可以用于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决策;在金融领域,人工智能可以用于风险评估和投资建议;在交通领域,人工智能可以用于智能交通管理和无人驾驶等。
习题
答案:人工智能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人工智能的算法和模型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提高其性能和准确度。其次,人工智能系统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但数据的获取和处理也面临一些困难。另外,还需要解决人工智能系统的安全和隐私问题,以保护用户的信息和权益。
以上是《人工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导论》各章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学习人工智能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1.Russell, S., & Norvig, P. (2016).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 Pearson.

新一代信息技术导论第1章.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概述

新一代信息技术导论第1章.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概述
(1)半导体、微电子等信息材料技术。 (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 (3)通信技术。 (4)信息应用技术。
什么是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
物联网
人工智能
云计算
区块链
大数据
虚拟现实
1.2.1 物联网
物联网的含义
物联网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如传感器网络、射频标签阅读装置、条 形码与二维码设备、全球定位系统和其他基于物与物通信模式的短距离无线自组 织网络,通过各种接入网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智能网络,即“物 物相连的互联网”。其目的是让所有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系统可以自动、 实时地对物体进行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并触发相应事件。如果说互联网实现 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那么物联网就实现了人与物之间的沟通和对话,也可以说 实现了物与物之间的连接和交互
度的执行
助力高校安全稳定及师 生人身财产安全
AI监测
• 应用大数据+AI学习算法和物联网技术 • 在实际监测中,根据人的肢体运动轨迹,
计算出各种异常动作行为,向监控中心发 出预警
智慧食堂
• 基于物联网+云端存储技术 • 预定点餐、后厨管控、食品安全管理、采
购库存、成本核算、食堂经营数据
全过程、全流程管理
特征
数据量大、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速度快、时效高
大数据的特征
1.数据量大: 大数据的起始计量单位至少是 PB(约 1 000 个 TB)、EB(约 100 万个 TB)或 ZB(约 10 亿个 TB)。 2.类型繁多: 大数据的类型包括交易数据、移动通信数据、用户行为数据、机器数据和传感器数据等,多种类型的数据对 大数据技术的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价值密度低: 随着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感知无处不在,收集的数据海量,但价值密度较低,如何通过强大的计算机算 法更快捷地完成数据的价值提纯,是大数据时代亟待解决的难题。 4.速度快且时效高: 大数据中的数据处理遵循“1 秒定律”,即大数据对数据处理速度有要求,一般要在 1 秒内处理所有数 据并得出数据的分析结果。时间太长数据就失去了本身的价值,成为过期的或无效的数据。这个速度要求 是大数据处理技术和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最大的区别。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导论 第1章 人工智能概述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导论 第1章 人工智能概述

01 人工智能发展现状
1.2021年,根据统计数据评分,全球人工智能排名
01 人工智能发展现状
2.人工智能企业城市分布
01 人工智能发展现状
3.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三步战略
① 第一步,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 同步
② 第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 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0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然语言处理
03 自然语言处理
自然语言处理面临四大挑战: 一是在词法、句法、语义、语用和语音等不同层面存在不确定性; 二是新的词汇、术语、语义和语法导致未知语言现象的不可预测性; 三是数据资源的不充分使其难以覆盖复杂的语言现象; 四是语义知识的模糊性和错综复杂的关联性难以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描 述,语义计算需要参数庞大的非线性计算
3)产业智能互联
产业互联网实现了产业链各环节的数据打通。人工智能的应用将从企业内部智能 化延伸到产业智能化。
03 人们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担忧
1)绝大多数人相信富人会从人工智能中获益,而近一半的人预计穷人会受到伤 害。
2)近一半受访者预计人工智能生成的“深度伪造(Deepfake)”音频和视频将削 弱公众对真实事物的信任。
05 计算机视觉
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是一门研究如何使机器“看”的科学,更进一步 的说,就是指用摄影机和电脑代替人眼对目标进行识别、跟踪和测量等机器视 觉,并进一步做图形处理,使电脑处理成为更适合人眼观察或传送给仪器检测的 图像。
06 生物特征识别
①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指通过个体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对个体身份进行识别认证 的技术。从应用流程看,生物特征识别通常分为注册和识别两个阶段。

人工智能导论-各章习题答案

人工智能导论-各章习题答案

人工智能导论-各章习题答案第一章习题解答1. 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指使机器具有类似或超过人类智能的能力。

人工智能研究的目标是使计算机能够进行人类智力活动,例如学习、理解、推理和决策等。

2. 人工智能的基本分类人工智能可以分为弱人工智能(Narrow AI)和强人工智能(General AI)两类。

弱人工智能是指针对特定任务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比如语音识别、图像处理和机器翻译等。

弱人工智能系统有特定的输入和输出,其能力局限于特定任务。

强人工智能是指能够在各种智力活动中与人类媲美或超越人类的人工智能系统。

强人工智能拥有自主学习、理解、推理和决策的能力,可以应对复杂的问题和情境。

3.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人工智能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机器学习:基于数据和统计方法,让计算机自动学习并改进性能。

•自然语言处理:使计算机能够理解和处理人类语言。

•机器视觉:使计算机能够理解和处理图像和视频。

•专家系统:建立基于规则和知识的推理系统,用于解决复杂的问题和决策。

•智能机器人:让机器拥有感知、决策和执行的能力,用于自主操作和交互。

•数据挖掘: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和关联,用于预测和决策支持。

4.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算法的进步,人工智能开始逐渐崭露头角。

在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举行,标志着人工智能的诞生。

随后,人工智能经历了繁荣期、低谷期和复兴期等不同的发展阶段。

繁荣期(1956-1974)中,很多初期的人工智能算法被提出,比如逻辑推理、机器学习和专家系统等。

然而,由于计算能力限制和算法的局限性,人工智能在这个时期受到了限制。

低谷期(1975-1980)是由于在之前的繁荣期中,人们对人工智能过于乐观,但实际应用和成果不如预期,导致了人工智能的寒冬。

复兴期(1980-至今)是人工智能的复苏和突破阶段。

人工智能导论第1章人工智能概述

人工智能导论第1章人工智能概述

星蓝海学习网
近年人工智能主要事件
2011年 2013年 2014年
• IBM Waston参加智力游戏《危险边缘》,击败最高奖 金得主Brad Rutter和连胜纪录保持者Ken Jennings;
• 苹果发布语音个人助手Siri
• 深度学习算法在语音和视觉识别率获得突破性进展
微软亚洲研究院发布人工智能小冰聊天机器人和语音助手 Cortana 发布Deep Speech语音识别系统
星蓝海学习网
人工智能的未来与展望
人工智能的发展的终极目标是类人脑思考。目前的人工智能 已经具备学习和储存记忆的能力,人工智能最难突破的是人脑的 创造能力。而创造力的产生需要以神经元和突触递质传递为基础 的一种化学环境。目前的人工智能是以芯片和算法框架为基础。 若在未来能再模拟出类似于大脑突触传递的化学环境,计算机与 化学结合后的人工智能,将很可能带来另一番难以想象的未来世 界。
人工智能概述
第一部分 人工智能概述
第二部分 人工智能的社会
价值
第三部分 人工智能的应用
领域
第四部分 人工智能的未来
与展望
星蓝海学习网
星蓝海学习网
人工智能概述
案例引入
人工智能时代即将来 临,你准备好了吗?
阿尔法鹰眼,情绪识别的 人工智能,让谎言无处可藏
阿里鹿班让设计更美好!
星蓝海学习网
厦门无人驾驶巴士 在软件园上路!
• 苹果在WWDC上发统,无人驾
驶平台Apollo1.0自动驾驶平台
• 华为发布全球第一款AI移动芯片麒麟970 • iPhone X配备前置 3D 感应摄像头(TrueDepth),脸
部识别点达到3W个,具备人脸识别、解锁和支付等功 能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第1章人工智能概述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第1章人工智能概述

1.6.6 自动程序设计 自动程序设计就是让计算机设计程序。具体来讲,就
是只要给出关于某程序要求的非常高级的描述,计算机就 会自动生成一个能完成这个要求目标的具体程序。所以, 这相当于给机器配置了一个“超级编译系统”,它能够对高 级描述进行处理,通过规划过程,生成所需的程序。但这 只是自动程序设计的主要内容,它实际是程序的自动综合 。自动程序设计还包括程序自动验证,即自动证明所设计 程序的正确性。
但在现有机器上无法实施或无法完成的困难问题,包括 智力性问题中的难题和现实中复杂的实际问题和工程问 题。在这些难题中,有些是组合数学理论中所称的NP( 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 非确定型多项式)问题或 NP完全(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 Complete, NPC )问题。NP问题是指那些既不能证明其算法复杂度超出 多项式界,但又未找到有效算法的一类问题。而NP完全 问题又是NP问题中最困难的一种问题。
1.1.5 统计智能和交互智能 1. 统计智能(Statistical Intelligence) 利用样例数据并采用统计、概率和其他数学方法
而实现的人工智能称为统计智能。 2. 交互智能(Interactional Intelligence) 通过交互方式而实现的人工智能称为交互智能。
1.2 为什么要研究人工智能
从人脑的宏观心理层面入手,以智能行为的心理模型为依据,将 问题或知识表示成某种逻辑网络,采用符号推演的方法,模 拟人脑的逻辑思维过程,实现人工智能。
1.5.2 生理模拟,神经计算
从人脑的生理层面,即微观结构和工作机理入手,以智能行 为的生理模型为依据,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模拟脑神经网 络的工作过程,实现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第1章第2节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第1章第2节
现代计算机之父,博弈论之父——冯·诺依曼
1.2.1 大师与通用机器
• 电子计算机通称电脑,简称计算机,是一种通用的信息处理机器,它能执行可 以充分详细描述的任何过程。用于描述解决特定问题的步骤序列称为算法,算 法可以变成软件(程序),确定硬件(物理机)能做什么和做了什么。创建软 件的过程称为编程。
1.2.2 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
• 人工智能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信息存储和处理的各个 方面都发生了革命,计算机理论的发展产生了计算机科学并最终促使了人工智 能的出现。计算机这个用电子方式处理数据的发明,为人工智能的可能实现提 供了一种媒介。
1.2.2 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
• 虽然计算机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但人们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早 期才注意到人类智能与机器之间的联系。诺伯特·维纳是最早研究反馈理论的美 国人之一,反馈控制的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是自动调温器,它将收集到的房间 温度与人们希望的温度比较并做出反应,将加热器开大或关小,从而控制环境 温度。这项对反馈回路的研究重要性在于:维纳从理论上指出,所有的智能活 动都是反馈机制的结果,而反馈机制是有可能用机器模拟的。这项发现对早期 人工智能的发展影响很大。
1.2.4 人工智能的社会必然性
•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它的产生有其必要性。 – (1)人工智能是工具进化的结果。与以前的劳动工具相比,人工智能的进 步之一是它可以对大脑模拟。人工智能技术超越以往的技术,推动了生产 力的发展。此外,与之前的生产工具相比,人工智能丰富了人的内心,强 壮了人类的身体。人工智能比以前的工具吸收了更多的肢体功能,它高度 模仿人类技能,拟人性强,具有拟人装置的特征。
• 二是反思发展期:60 ~70年代初。人工智能发展初期的突破性进展大大提升了 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期望,人们开始尝试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并提出了一些不切 实际的研发目标。然而,接二连三的失败和预期目标的落空(例如无法用机器 证明两个连续函数之和还是连续函数、机器翻译闹出笑话等),使人工智能的 发展走入了低谷。

人工智能导论复习

人工智能导论复习

⼈⼯智能导论复习⼈⼯智能导论复习题⼈⼯智能导论复习题第⼀章绪论1.智能是()和()的总和。

正确答案:(1) 知识,智⼒2.()是⼀切智能⾏为的基础正确答案:(1) 知识3.()是获取知识并应⽤知识求解问题的能⼒。

正确答案:(1) 智⼒4.智能的特征有()、()、()、()。

正确答案:(1) 具有感知能⼒(2) 具有记忆与思维能⼒(3) 具有学习能⼒(4) 具有⾏为能⼒5.(填空题)⼈⼯智能的长期⽬标是()正确答案:(1) 实现⼈类⽔平的机器智能6.⼈⼯智能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正确答案:(1) 知识表⽰(2) 机器感知(3) 机器思维(4) 机器学习(5) 机器⾏为7.⼈⼯智能的定义是什么?正确答案:⼈⼯智能主要研究⽤⼈⼯的⽅法和技术,模拟、延伸和扩展⼈的智能,实现机器智能。

8.简述“图灵测试”?正确答案:让⼈与机器分别在两个房间⾥,两者之间可以通话,但彼此看不到对⽅,如果通过对话,⼈的⼀⽅不能分辨对⽅是⼈还是机器,那么就可以认为对⽅的那台机器达到了⼈类智能的⽔平。

第⼆章知识表⽰与知识图谱1.造成知识具有不确定性的原因主要有()、()、()、()。

正确答案:随机性模糊性经验不完全性2.知识的特性有()、()、()。

正确答案:(1) 相对正确性(2) 不确定性(3) 可表⽰性与可利⽤性3.在⼈⼯智能领域内显式的知识表⽰⽅法主要有()、()、()、()。

正确答案:(1) ⼀阶谓词逻辑表⽰法(2) 产⽣式表⽰法(3) 语义⽹络表⽰法(4) 框架表⽰法4.谓词的⼀般形式是()。

(1) P(x1,x2,...,xn)5.⼀个产⽣式系统由()、()和()三部分组成正确答案:(1) 规则库(2) 推理机(3) 综合数据库6.位于量词后⾯的单个谓词或者⽤括弧括起来的谓词公式称为量词的(),域内与量词中同名的变元称为(),不受约束的变元称为()。

正确答案:(1) 辖域(2) 约束变元(3) ⾃由变元7.在谓词公式中,连接词的优先级别从⾼到低排列是(),(),(),(),()。

人工智能导论-第1章 人工智能概述

人工智能导论-第1章 人工智能概述
思考:
第一、二节课:
1、阅读案例:人工智能时代即将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1阿尔法鹰眼,情绪识别的人工智能,让谎言无处可藏;
2阿里鹿班让设计更美好!
⑶厦门无人驾驶巴士在软件园上路!
2、什年,AI将怎样影响人们的生活?
⑴交通出行;⑵医疗健康;
3家庭生活;⑷公共安全;
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
人工智能研究的目的是利用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这些机器主要是电子设备。其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如图1-4所示几个方面。

人工智能发展的四个阶段:
(三)任务实施
通过搜索引擎或者科技电影等方式探寻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四)归纳总结
通过案例阅读,了解人工智能的定义和四个发展阶段,知道人工智能的简单应用。
第一章人工智能概述
课题名称:人工智能概述
学习过程:
课程名称
人工智能导论
教学内容
人工智能概述
学时
6课时
翻转课时
第1、2、5、6课时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讲练结合法、小组讨论教学法
一、学习内容分析
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把人类社会带入一个全新的、智能化的、自动化的时代。人们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便捷生活的同时,需要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与研究领域,以便更好地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把握未来的民展机会。
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没有专业限制。通过AI产品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相融合,对于改善传统环节流程、提高效率、提升效能、降低成本等方面提供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大幅提升业务体验,有效提升各领域的智能化水平,给传统领域带来变革。
(三)任务实施

920092-人工智能导论(第4版)-第1章 绪论(导论)

920092-人工智能导论(第4版)-第1章 绪论(导论)
15
1.2.3 发展(1970年- )
20世纪60年代末,人工智能研究遇到困难,如机器翻译。 1966年美国顾问委员会的报告裁定:还不存在通用的科学文 本机器翻译,也没有很近的实现前景。英国、美国中断了大 部分机器翻译项目的资助。
1977年,费根鲍姆在第五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上提出了 “知识工程”概念,推动了知识为中心的研究。
5
1.1.1 智能的概念
▪ 自然界四大奥秘:物质的本质、宇宙的起源、生命的本 质、智能的发生。
▪ 对智能还没有确切的定义,主要流派有: (1)思维理论:智能的核心是思维 (2)知识阈值理论:智能取决于知识的数量及一般化程度 (3)进化理论:用控制取代知识的表示 ▪ 智能是知识与智力的总和
知识是一切智能行为的基础
30
1.4 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领域
9. 自动程序设计
程序综合:用户只需要告诉计算机要“做什么”, 无须说明“怎么做”,计算机就可自动实现程序的设计。 程序正确性的验证:研究出一套理论和方法,通过运 用这套理论和方法就可以证明程序的正确性。 2014年2月新闻:麻省理工教授 Armando Solar-Lezama 开发的一种智能化编程语言“Sketch”,可以自动填补、 修正代码内容,在几毫秒内修复代码,让程序员可以忽 略许多繁琐的细节。
不定期的突发性。 非线性的独创性及模糊性。 穿插于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之中。
3. 学习能力
学习既可能是自觉的、有意识的,也可能是不自觉的、无意识 的;既可以是有教师指导的,也可以是通过自己实践的。
4. 行为能力(表达能力)
人们的感知能力:用于信息的输入。
行为能力:信息的输出。
9
1.1.3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用人工的方法在机器(计算机)上实现的智能; 或者说是人们使机器具有类似于人的智能。

《人工智能导论》教学教案

《人工智能导论》教学教案

《导论》教学教案第一章: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让学生理解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1.2 教学内容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的应用领域和挑战。

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的应用领域和挑战。

采用讨论法,探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机器学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器学习的定义、分类和应用。

让学生理解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的基本原理。

2.2 教学内容机器学习的定义和分类。

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的基本原理。

机器学习应用案例。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机器学习的定义和分类。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的基本原理。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机器学习算法。

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机器学习的理解程度。

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个简单的机器学习项目。

第三章:深度学习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深度学习的定义、原理和应用。

让学生理解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

3.2 教学内容深度学习的定义和原理。

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

深度学习应用案例。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深度学习的定义和原理。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深度学习算法。

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深度学习的理解程度。

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个简单的深度学习项目。

第四章:自然语言处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语言处理的定义、原理和应用。

让学生理解词性标注、句法分析和机器翻译的基本概念。

4.2 教学内容自然语言处理的定义和原理。

词性标注、句法分析和机器翻译的基本概念。

自然语言处理应用案例。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自然语言处理的定义和原理。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词性标注、句法分析和机器翻译的基本概念。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自然语言处理算法。

人工智能导论PPT第一章人工智能导引

人工智能导论PPT第一章人工智能导引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
外推:它是在原始观测范围之外,根测:它包括标识不符合预期模 式的识别数据项、事件或观测,或数据集中的其它项。异 常检测可以识别诸如银行欺诈之类的事件。它也适用于几 个其它领域,包括:故障检测、系统健康监测、传感器网 络和生态系统干扰。
深度学习也很好的实现了各种任务,使得似乎所有的机器辅 助功能都变为可能。无人驾驶汽车,预防性医疗保健,甚至 是更好的电影推荐,都即将实现。
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 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活动,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研究分支, 是研究发展的结晶。人工智能是一门基于计算机科学,生物学,心理学, 神经科学,数学和哲学等学科的科学和技术。
(WIKI)In computer scienc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sometimes called machine intelligence, is intelligence demonstrated by machines, in contrast to the natural intelligence displayed by humans and animals. Leading AI textbooks define the field as the study of "intelligent agents": any device that perceives its environment and takes actions that maximize its chance of successfully achieving its goals. Colloquially, the ter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machines (or computers) that mimic "cognitive" functions that humans associate with the human mind, such as "learning" and "problem solving".

第01讲 《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课程引论

第01讲  《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课程引论

福建省仿脑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
2
1、学科基本内涵
智能概念界定:神经、认知与智能,研究问 题的角度与目标不同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界定。可 选的智能定义(对于情境有很灵活的反应;充分 利用机遇;弄懂含糊不清或彼此矛盾的信息;分 清重要和次要;发现不同事物的相似性;从相似 之处找出差异;用旧概念综合新概念;提出全新 的观念。)请诸位同学,也给出自己心目中的 “智能”定义。
福建省仿脑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
11
2、学科作用地位
对社会进步的作用: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社 会,而信息社会的高级阶段就是智能社会。就像 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的核心支撑技术一样,智能 社会的核心支撑技术就是智能技术。我们这个时 代也称为第二轴心时代,而从技术层面最终表现 形式,就是智能社会。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未 来的社会必将是智能社会。
13
3、本门课程介绍
课程内容及进度安排:整个课程内
容分为三个部分:基础知识(第1章概 述、第2章算法运用、第9章展望)、 智能科学(第3章环境感知、第4章思 维运作、第5章行为表现)、智能技术 (第6章智能接口、第7章智能系统、 第8章智能社会)。具体讲课进度安排 如下。
福建省仿脑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
5
1、学科基本内涵
(2)智能科学:涉及狭义认知科学,人工智 能理论研究。所谓狭义的认知科学就是“心智计 算理论”,其核心假设就是:“对思维最恰当的 理解,是将其视为心智中的表征结构以及在这些 结构上进行操作的计算程序。”(参见萨伽德, 《心智:认知科学导论》,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2年版,第11页)这样智能科学涉及的范围, 就可以用下面示意图来说明了。
福建省仿脑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
12
3、本门课程介绍
课程的培养目标:(1)了解学科的基 本内容,包括概念、思想、方法、前沿及难 题等;(2)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介绍主要 相关学科的基本情况;(3)提高学生的思 维能力,转变学生的思想境界。毛泽东指 出:“学校的全部工作在于转变学生的思 想。”

第一章 信息系统导论

第一章    信息系统导论

第一章 信息系统导论
三、信息系统的功能
1、信息处理:是其他三个功能的基础。包括信息的收集和 输入、传输、储存、处理及输出等。 2、信息传输 3、业务处理: (1)联机事务处理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包括信息处理与事务处理同时进行、及时 进行事务处理两种; (2)脱机事务处理OFTP(OFf-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 。 4、组织管理 5、辅助决策 返回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章 信息系统导论目的要求
从信息系统的概念引出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特征 和分类。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之 前,首先掌握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 为以后这方面的学习、研究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
1、信息系统的结构; 2、信息系统的类型。
第一章 信息系统导论
内容提要
一、信息系统在信息科学中 的地位和作用 二、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1、信息系统的概念 2、信息系统的特征 三、信息系统的功能 四、信息系统结构 五、信息系统类型 1、信息处理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 3、决策支持系统 4、主管信息系统 5、办公信息系统
第一章 信息系统导论
一、信息系统在信息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信息系统是信息科学技术中重要的研究对象。 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是在各种信息系统中的信息过程及 其一般规律。通过对信息系统中的运动过程和一般规律 的研究,来认识和把握信息的本质和规律。 其次,信息系统是信息科学技术重要的研究方法。 信息系统要求人们从系统的观点和角度来把握信息的存 在及活动规律,把信息置于系统中,用系统的方法进行 研究。同时,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也为进一步 研究信息的内涵和本质提供了条件和方法。 第三,信息系统是信息科学技术学科的重要内容。 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要探讨信息系统的存在和 活动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南开大学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 西南交通大学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智能信息处
理联合实验室、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
主要研究方向 复旦大学:知识科学、文本处理、算法分析、语义网、认知科学、网格计算、
量子计算、图像识别、机器学习; 南开大学:图像/视频处理、音频/语音信息处理、信息检索、计算语言学
智能信息处理可蕴含多种理论和方法, 如何运用计算机来实现信息处理的智能化,如:研究和模
拟人的认知和推理能力; 如何将信息处理以便于人的分析和理解, 如何从大量信息中挖掘和发现有价值的知识; 如何利用不同信息的互补性和冗余性来提高信息处理和决
策的可靠性和精确性等。
12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3
14
不完全:“生物学中的基因”; 不可靠:“中奖短信息”; 不一致:“医疗诊断,不同医生对同一病症有不同结 论”; 不精确(模糊性):其含义不够确切,“小王是高个 子” 2、智能的涵义非常广泛,包括: 知识如何获取、表达和存储; 智能行为如何产生和学习; 传感器信号如何转换成各种符号; 怎样利用各种符号执行逻辑运算,进行推理及规划; 110 甚至包括动机、情感如何发展和运用;
(自然语言处理); 中科院:知识网格、智能科学、大规模知识处理、自然语言理解和翻译、基
于图像的人机交互、多媒体信息的编码与理解、大规模高维数据可视化等。 大连理工:互联网科学、智能计算、搜索引擎、数据挖掘、优化算法、机器
学习。
5
四、研究内容 智能信息处理方法 不确定性信息处理(模糊集与粗糙集理论)、 人工神经网络、进化计算(遗传算法)、 群体智能(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 人工免疫、量子算法、 数据挖掘(分类、聚类分析)、 混沌信息处理、分形信息处理、 信息融合技术; 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智能通信、机器人、模式识别、图像处理、工业控制、聚类 分析、计算机视觉、目标识别、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
7
五、课程设置 理论课16学时,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实验课16学时,实验报告; 成绩:平时、考试、实验。
书籍 《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 2010年电子工业出版社 李明 《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基础》2008年天津大学出版社 张炳达 《智能信息处理技术》200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王耀南 《智能信息处理》2012年国防工业出版社,熊和金等编著 《智能信息处理导论》 2013年清华大学出版社 孙红主编 《智能信息处理方法导论》 2004年机械工业出版社 高隽编著
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涵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究与 应用研究等多个层次。
二、开设智能信息处理课程的必要性:
(1) 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国家《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 略》规划中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促进信息交流和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 历史进程。
智能信息理导论
1
2
• 随着计算机技术全面融入社会生活,信息爆炸已经累积到了一个开始引 发变革的程度。
• 移动互联(微博)、社交网络(facebook)、电子商务(淘宝)、物联网、车 联网、GPS等极大的拓展了互联网的边界和应用范围,各种数据正在迅速 膨胀变大。————大数据
特点: 海量的; 类型繁多(异构的,不同形式,如文本、图像、视频等); 用途多样(渗透到多领域,金融、食品、医疗、交通、军事等); 快速获得(实时信息多).
价值: 数据处理; 统计和分析; 数据挖掘:关联规则分析、分类、聚类; 对未来趋势与模式的可预测分析:模型预测、机器学习等。
应用: 淘宝用户行为分析——推荐商品;移动互联网分析上网记录——热门
话题;
3
课程说明
一、智能信息处理
智能信息处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前沿交叉学科,是应用导向的综合性 学科,其目标是处理海量和复杂信息,研究新的、先进的理论和技 术。
(2) 信息学科理论发展的需要:计算机处理的知识显现出不确定、不完 全、不精确的特性,传统信息处理技术无法满足信息处理的需要。
(3) 培养高素质信息处理人才的需要
43
三、国内主要科研机构 吉林大学智能信息处理、知识工程、计算智能; 中国科学院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上海市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
65
实例
高速公路限速控制器 (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 雷达天线对复杂背景下的雷达目标进行扫描搜索时,可能
出现只有一个真实目标却检测到多个目标点迹的情形,即 目标冗余。目标冗余处理可以准确提取目标数目和目标位 置,是目标识别的关键技术之一。(模糊聚类分析) 手写文字识别 (粗糙集理论) 仿真试验:两个移动机器人,一个扮演猎手的角色,另一 个扮演猎物的角色,猎手对猎物进行跟踪和捕捉。(机器 人的控制系统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控制结构,机器人之间 的竞争进化采用基于复数的遗传算法实现)
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就是将不完全、不可靠、不精确、不一致和不确
定的知识和信息逐步改变为完全、可靠、精确、一致和确定的知识
和信息的过程和方法,就是利用对不精确性、不确定性的容忍来达
到问题的可处理和鲁棒性。
190
不确定性:真实性不能完全肯定,而只能对其为真的可 能性给出某种估计,“如果头疼发烧,则大概患了感冒”
87
第1章 概述
智能信息处理概念 智能信息处理的产生与发展 研究内容 本课程讲述的主要技术 展望
98
1.1 智能信息处理概念
1、信息处理:
数 信息 据 源 抽取
信息 传输
信息 处理
知识 应用
随着人类认识世界过程的深入,人类的知识也在不断丰富和更新, 出现不完全、不可靠和不确定的特性,传统技术无法满足信息处理 的需求。
文字识别
指纹识别
智能机器人NAO 世博会法国馆吉祥物
15
3. 智能信息处理的特点 ① 智能信息处理涉及到信息科学的多个领域,是现代信
号处理、人工智能和计算智能等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应 用。 ② 智能信息处理的基础理论:信息融合、神经网络、模 糊计算、进化计算、协同计算等 ③ 智能信息处理的对象:广泛地模拟人的智能来处理各 种复杂信息,包括非结构化信息、海量信息、不完全 信息、不确定信息、不精确信息、不一致信息、多媒 体信息、时间空间信息、认知信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