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缸修复技术

液压缸修复技术
液压缸修复技术

液压杆、油缸修复技术及其应用

1.前言

工程机械常见的破坏形式主要包括摩擦副的磨损和局部破坏(拉伤、电击伤、压坑等)。对于磨损件的修复,传统的修复方法包括:机械加工修理法(如修理尺寸法、附加零件法、局部更换法等)、焊接修理法(堆焊、补焊、钎焊等)和电镀修理法(低温镀铁、镀铬)等。对于结构简单的零部件也可以采用热喷涂(热喷焊)修复技术。对于重要零部件的局部破坏(如液压杆、油缸的拉伤、电击伤、压坑等),采用上述维修方法常常是费工、费时、费料,甚至无法修复。

本文主要介绍一些局部破坏的修理方法,并详细说明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以便从事工程机械维修的技术人员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可靠维修。2.焊修技术的优缺点

对于局部损伤,常用的焊修方法包括补焊、堆焊、钎焊等,每一种焊修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不足。

2.1 补焊

焊接技术用于修复零部件的局部缺陷时称之为补焊。补焊的最大特点是施工简便、修复成本低、时间短。补焊时应根据材质的种类选用恰当的补焊材料和补焊工艺。对于普通碳素钢,应根据材质的碳当量(而不是含碳量)确定补焊方法。对于不锈钢、铸铁、铝及铝合金应的补焊应特别注意材质的性能和工件的使用环境,做到基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好焊前处理、施焊、焊后处理方法及施工参数。

既然补焊是焊接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施焊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在焊修部位形成熔池(产生局部高温),从熔池到工件本体之间的不均匀加热必然造成焊区及热影响区产生热应力,导致焊修件变形、裂纹(如铸铁件、高碳钢件炸口等)、局部硬化、相组织变化、疲劳性能下降等缺陷。焊修过程中还会导致熔池及熔池附近产生气孔、相变、机械性能降低等问题。因此,用补焊方法修复局部缺陷,常常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2.2 钎焊

为了降低焊修时的施焊温度,人们使用熔点较低的焊料进行热熔焊——人们常称之为钎焊。补焊与钎焊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钎焊时在工件上不形成熔池,在钎焊过程中熔化的只是钎料(钎料的熔点较低),基体并未真正熔化,利用钎料熔化后的浸润作用粘附基体并在钎焊部位形成修复层。如果钎料、焊剂选择恰当,钎料与基体间的微扩散有助与提高钎焊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强度。因此,与熔化焊相比,钎焊时工件的热影响小,零件很少变形,机械性能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目前,很多人采用钎焊——电刷镀复合修复技术修补压坑,具体方法是先钎焊锡-铋合金钎料(钎料熔点135~140℃),经刮研后再刷镀一层耐磨镀层,从而实现对压坑的修复。

钎焊的最大缺点是焊层软、强度低,当钎料或助焊剂选用不当时,钎焊层与基体结合不牢。为了提高钎焊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对于铸造缺陷、易在金属表面形成氧化膜的材料(不锈钢、铝及其合金),应在钎焊之前,先刷镀铜,然后再钎焊锡-铋合金。镀铜的作用就是为了改善基材的可钎焊性。

2.3 冷焊修复技术之一(补片修复技术)

冷焊(补片)修复技术是利用电阻焊的原理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维修方法。当基体金属和补片金属之间有较高的接触电阻时,脉冲电源瞬间输出的大电流脉冲所产生的电阻热将金属片与基体粘结在一起。在单位面积上产生的电脉冲越多,粘结点越多,金属片与基体的粘结强度越高。这就如同传统的纳鞋底一样,针线越密,纳出的鞋底越结实。由于补片时只是在电极接触部位出现瞬间高温,在补片过程中工件本身不会升温,因此热影响小。

补片修复技术的缺点是,当凹坑深度远高于金属片厚度时,需要多次修磨、多次补修,施工效率低下。因为补片是局部粘结,而不是整体焊接,所以金属片与基体间的结合强度不高,层间夹杂很多空隙。另外,由于补片层与基体之间无法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所以对冷焊后的工件进行修磨时,在基体与补片部位之间不能形成平滑过渡。对于导电良好的基材(铜、铝等),由于其具有较低的表面接触电阻,无法用补片方法进行维修。

2.4 冷焊修复技术之二(气体保护熔丝焊修复技术)

气体保护熔丝焊修复技术有时也称之为微弧冷焊修复技术,它是在传统氩弧焊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一类新型焊修技术。设备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脉冲电源、保护气体(氩气等惰性气体)和用来填补缺陷的金属丝。利用焊枪产生的电弧(电弧温度一般在6000℃以上)将金属丝熔化,用保护气体(惰性气体)把熔化的金属液滴吹射到工件的局部缺陷处,从而填平工件表面的凹坑。与一般意义的气体保护焊技术不同,实施气体保护熔丝焊时被熔化的金属焊丝,不会在修复部位形成焊接熔池,所以在微弧冷焊的施工过程中,工件温升小,不会产生明显的热影响。气体保护熔丝焊技术的最大特点是焊层与基体结合牢固。

气体保护熔丝焊修复技术不足之处是生产效率低,焊层多孔,有微观缺陷,表面粗糙。一般采用对焊层修磨后再刷镀一层金属镀层的方法来提高表面光洁度。

2.4焊修技术的共性问题

实际焊修实践表明,用前面提到的焊修技术(软钎焊除外)修复镀铬液压支柱(油缸),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两类质量问题。

(1)焊区局部硬化,很难修平,焊修部位与完好部位难以实现平滑过渡,使用中焊区凸起部位很容易刮伤油封,在短期内就会出现漏油现象。

(2)即使焊修部位与完好部位能够实现平滑过渡,尺寸精度也符合要求,当时检测不出修复质量问题。但是,由于修复区(焊修区)与完好区(镀铬区)的材料性质存在差异,在使用环境中存在电偶腐蚀,导致近铬区边界(靠近镀铬层的区域)因腐蚀而下陷,使用不久便会出现渗油现象,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漏油现象越来越严重。在阴雨、潮湿环境中工作的油缸,这种电偶腐蚀现象很常见。

3.电镀修复技术

电镀修复技术是一种在低温条件下恢复零部件尺寸的传统修复技术,与焊修技术相比,不会出现因局部高温而带来的种种问题。电镀修复技术是利用电解的原理将镀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原子并沉积在金属表面形成具有较高结合力和一定厚度的修复层。虽然电镀的种类很多,但是可以用于修复的主要有两类,即低温镀铁和镀厚铬。由于镀铬时沉积速度很慢,生产效率低,人们多采用低温镀铁修复技术。为了提高镀铁层的耐腐蚀能力和耐磨性,通常在镀铁层表面再镀一层薄铬。对于液压杆、油缸这类在户外工作的部件,用低温镀铁恢复尺寸,经修磨后表面罩铬是最常用的修复方法。

电镀法修复局部压坑的一般工艺流程是:焊修法填坑→机械修磨(整体磨光)→低温镀铁→机械修磨(整体磨光)→镀铬照面→机械修磨(磨削加工至符合尺寸及光洁度要求)

电镀修复法的适合在专业化的电镀厂进行批量加工,不适合单件、异型件以及野外现场修复。

4.FJY电刷镀修复技术

电刷镀技术出现后,越来越多的维修工作者开始利用电刷镀技术修复液压杆、油缸。由于电刷镀维修技术简便易行、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在常温下就能实现修复层与基体之间的金属键结合,因此,在众多的现代维修方法中,电刷镀修复技术已逐渐成为修复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主要方法。

特别是在西北工业大学研制成功的FJY系列环保、快速、超厚、多功能刷镀技术以后,用超厚刷镀法修复局部缺陷非常方便。大量成功修复实例证明,在液压杆、油缸领域,FJY系列电刷镀技术已表现出替代常规修复技术的潜力。

4.1镀铬液压杆电刷镀工艺流程

机械整形(用电动磨头将缺陷处拓展至适合镀笔良好接触)→电净→水洗→去氧化膜(各种活化处理)→铬面活化→铬面底镍→水洗→高速厚铜填坑(镀厚能力3mm以上)→机械修磨(修磨至平滑过渡)→电净→水洗→铬面活化→铬面底镍→水洗→耐磨面层→水洗→机械修磨→表面抛光。

4.2修复工艺说明

均匀磨损的液压杆很容易修理,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先磨去表面的电镀层(主要是磨去镀铬层。如果直接在镀铬表面电镀,结合力难以保证。虽然有人采用阳极刻蚀的办法活化镀铬层,但常常因难以确保活化效果,修复可靠性不高),然后按常规电镀修复工艺进行电镀修复。对于在工作现场出现的点坑破坏、电击伤破坏、碰伤破坏等深度大(毫米级)、面积小的局部损坏的修复(如图1所示),不适合采用电镀修复法。FJY系列快速超厚电刷镀修复技术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选择,其工艺说明如下:

机械整形:用电动磨头打磨待修部位至弧形平滑过渡,保证镀笔能够接触到凹坑的底部(如图2所示)。

电净:电净的作用是出去工件表面的油污。为了防止油污污染镀液,镀液可能流过的地方都应该进行电净处理。电净的面积可以大一些、次数可以两次以上,确保经过此步骤后,工件上的油污能够彻底除尽。

活化:液压杆的材质多为经调质处理的碳素结构钢。一般用2号活化和3号活化去除钢铁表面的氧化膜、渗碳体和游离碳(过饱和碳)。用FJY全能铬面活化液去除镀铬层表面的氧化膜。如果不用铬面活化液处理镀铬面,铬面上的镀层与镀铬层结合不牢,镀后修磨时难以实现平滑过渡。使用时毛糙的边界会刮伤油封。

铬面底镍:镀铬面底镍的作用是在修复部位刷镀出结合牢固的底层(其作用与盖楼房时打地基的作用相似,只有把地基打牢了,楼房才能稳固),镀铬面底镍的时间不宜太长,以施镀面呈均匀的亮白色为宜。如果底层呈灰色(或暗灰色),应磨去底层,重新进行镀前处理和镀底镍工序。

高速厚铜填坑:液压杆的局部破坏深度一般在0.5~3mm之间,用FJY系列快速超厚高堆积厚铜填坑,刷镀时间约0.5~1小时(一般情况下,1mm的深度可以在15~20分钟内填平)。图3是刷镀快速厚铜照片。

机械修磨:用仿形磨具修磨刷镀面,按照由粗到细的顺序修磨至平滑过渡并符合公差要求。

镀耐磨面层:耐磨面层是为了提高表面硬度和耐腐蚀性,一般选用镍及其合金作面层。因面层是覆盖在铜层和铬层之上的,所以在镀面层之前,仍需要进行铬面活化、铬面底镍工序。

表面抛光:表面抛光的作用时精修刷镀面,用细砂纸蘸抛光膏抛磨刷镀面,是表面达到镜面光泽。表面抛光由双重作用,其一是提高密封性能,其二是防止磨伤油封。

高效MIG/MAG焊中焊接材料熔化效率的影响因素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以其高效、节能、操作简单方便、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等特点,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已成为焊条电弧焊的替代工艺。目前,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的MIG/MAG焊接工艺占所有焊接工作量的60%~80%。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高参数化、厚板、超厚板焊接金属结构的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各生产厂家为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越来越强烈的要求提高焊接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现有的调查结果表明,如果焊丝的熔敷速率达不到20%/min以上,则即难以满足焊接产品的生产效率要求,也不能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因此,提高MIG/MAG焊接工艺的生产效率,是提高焊接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提高焊接生产效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提高焊接速度为目的高速焊接,它的基本出发点是在提高焊接速度的同时提高焊接电流,以维持焊接热输入量大体上保持不变,主要用于薄板的焊接;二是以提高焊接材料的熔化速率为目的高熔敷率焊接,即要求在单位时间内熔化更多的焊接材料,本文主要针对第二方面进行研究讨论。

1.焊接材料的熔化效率

要想提高焊接材料的熔化效率,应该在一定的焊接规范的前提下提高焊接材料的熔化速率,因此凡是能够提高焊接材料熔化速率的方法和措施就可以提高焊接材料的熔敷效率。

熔化速率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熔化的焊接材料(填充金属和母材)的重量,它是实现高效焊接方法最重要的因素。对于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熔化焊接材料的能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电弧产生的能量C1;另一部分是在焊丝干伸长部分产生的电阻热C1,如图1所示。

2.焊接材料熔化效率的影响因素

(1)焊接电流要想提高熔化速率,增大焊接电流是必要的,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大,焊接材料的熔化速率会明显提高。但是对于一定直径的焊丝来讲,它的电流容量是有一定限制的。当焊接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焊接电弧形态以及熔滴过

渡形式将发生明显变化。采用细丝时,焊接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会进人不稳定的旋转射流过渡,此时熔滴往往是横向抛出成为飞溅,焊接过程非常不稳定。若采用粗丝大电流焊接如SAW,随着焊接电流的加大,焊丝的熔化速率提高,但是同时对工件的热输入也随之提高,焊接热输入量提高,这对于高强钢以及特殊用途材料的焊接是很不适应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焊接生产效率,必须在提高焊接电流的同时辅助其他的工艺措施。(2)焊丝干伸长度在相同的焊接电流情况下,增大焊丝的干伸长度也可以提高焊丝的熔化速率。图1中的C2表示在焊丝上产生的欧姆热与电流平方成正比,这一点对提高焊丝的熔化速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焊丝的电阻率也会随着焊丝温度的升高而提高,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加,焊丝的电阻率也会提高。图2为三种不同干伸长度时的焊丝熔敷效率与电流之间的关系曲线。由图2可以看出,在相同的焊接电流的情况下,随着干伸长度的增加,焊丝的熔敷效率明显提高。因此在大电流焊接时,在焊丝上产生的欧姆热对焊丝的熔化速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极性对熔敷效率的影响采用不同的极性进行焊接时,焊丝和母材的熔敷效率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采用DCEP(直流反接),因为DCEP可以实现较大的熔深和可以防止熔深不足的缺陷。图3和图4给出了极性与熔深以及焊丝的熔敷效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直流反接可以获得较大的熔深,但焊丝的熔敷效率较小;DCEN(直流正接)可以获得较高的焊丝熔敷效率,但母材的熔深较小。

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可以通过改变极性来调整母材的熔化速率以及焊丝的熔敷效率,从而满足不同的焊接工艺的要求。如果要求增大母材的熔深,则可以采用DCEP;如果焊接薄板时,可以采用DCEN,从而减少母材的熔深,而增大焊丝的熔化效率,最终实现高速高效焊接。

(4)焊丝直径的影响图5说明了不同直径的焊丝在不同焊接规范参数下熔敷效率。由此可以看出,在相同的焊接电流情况下,随着焊丝直径的减小,焊接电流密度上升,焊丝的熔敷效率也上升;相反,如果保持熔敷效率一定,随着焊丝直径的减小,焊接电流减小,相应的对工件的热输入也减少,即在相同的熔敷效率的前提下,可以减少对母材的热输入,这对高强钢以及特殊用途钢的焊接是非常有利的。所以,焊接工作者在研究高效MIG/MAG焊接工艺时,大多采用细丝大电流焊接,正是利用了上述优点。如TIME焊接工艺采用1.2mm的焊丝,最高送丝速度可达50m/min。LINFAST以及双丝TANDEM等焊接工艺均采用1.2mm的细丝。采用细丝焊接的另外一个优点就是在小电流焊接时电弧的稳定性提高,对熔池的冲击力减小,从而保持熔深的均匀一致。

(5)保护气体的影响针对MIG/MAG保护气体的研究已经开展许多年,保护气体在焊接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提高电弧稳定性。②改善熔滴过渡。③提高焊缝金属力学性能。④提高焊接生产效率。⑤减少焊接缺陷的可能性,诸如气孔、未熔合等。另外,由于不同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它在焊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因此对保护气体的选择,应该针对不同的工艺条件、不同的应用场合而有所不同。

图6说明了不同气体的电导率随着温度变化的规律。由图6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提高,气体的分解和电离更加容易,因此使气体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提高而提高。

图7所示是气体的热导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气体的热导率是保护气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它直接影响到焊接电弧的温度和形态以及焊缝成形。由图7可以看出,氢气、氧气、CO2气体在低温(大约3000K)时具有较高的热导率,而氦气和氩气在高温(大约9000K)时具有较高的热导率。

MIG/MAG焊接所采用的气体通常是在纯氚、CO2和Ar-He混合的基础上加入氧气或CO2气体,来增加气体中的氧化势。目前,焊接工作者对MIG/AG焊保护气体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尤其是在高效(高熔敷率)焊接的保护气体。如TIME气体(Ar/8%CO2/0.5%O2/26.5%He)、LINFAST气体Corgon He30(10%CO2/30%He/Ar)等。

上述气体虽然成分差异,但是都实现了高熔敷效率焊接工艺。那么,保护气体对焊丝的熔敷效率有什么影响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W.Lucas和M.Suban以及J.Tusek对不同介质保护的情况下的焊丝熔敷效率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图8a为W.Lucas 5种不同的保护气体保护的情况下得到的焊丝熔敷效率变化情况。图8b为M.Suban和J.T usek对不同的保护气体保护的情况下得到的焊丝熔化速率变化情况。研究表明,不同成分的气体对电弧的特性、熔滴过

渡的形式以及焊接熔池的特性有较大的影响,而对焊丝的熔化速率的影响是很有限的。基于上述结果,在选择保护气体时应该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焊接材料的成分、材料的厚度以及焊接位置等)选择不同的保护气体。

3.结语

(1)增大焊接电流可以明显提高焊接材料的熔化效率,但是在增大焊接电流的同时应该辅助其他的工艺措施,才能保证焊接工艺良好。

(2)增大焊丝的于伸长度,对提高焊丝的熔敷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选用细丝大电流焊接工艺,可以在提高焊丝熔敷效率的同时,减少对母材的热输入,有利于高强钢和有特殊用途的材料的焊接。

(4)选择DCEP可以获得较大的熔深,采用DCEN可以提高焊丝的熔敷效率,适于薄板的高速焊接。

(5)保护气体的成分对焊丝的熔敷效率的影响不大,但是,保护气体可以提高电弧的稳定性,改善熔滴过渡,拓展焊接规范的使用范围。选用少氦或者无氦的价格低廉的混合气体,取代三元或四元富氦气体,再辅助其他的工艺措施(磁场控制),可实现在细丝大电流情况下的稳定熔滴过渡,这对低成本高效MAG焊接新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MIG)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氩弧焊又称氩气体保护焊。就是在电弧焊的周围通上氩弧保护性气体,将空气隔离在焊区之外,防止焊区的氧化。

氩弧焊按照电极的不同分为熔化极氩弧焊和非熔化极氩弧焊两种。

1.非熔化极氩弧焊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非熔化极氩弧焊是电弧在非熔化极(通常是钨极)和工件之间燃烧,在焊接电弧周围流过一种不和金属起化学反应的惰性气体(常用氩气),形成一个保护气罩,使钨极端头,电弧和熔池及已处于高温的金属不与空气接触,能防止氧化和吸收有害气体。从而形成致密的焊接接头,其力学性能非常好。

2.熔化极氩弧焊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焊丝通过丝轮送进,导电嘴导电,在母材与焊丝之间产生电弧,使焊丝和母材熔化,并用惰性气体氩气保护电弧和熔融金属来进行焊接的。它和钨极氩弧焊的区别:一个是焊丝作电极,并被不断熔化填入熔池,冷凝后形成焊缝;另一个是采用保护气体,随着熔化极氩弧焊的技术应用,保护气体已由单一的氩气发展出多种混合气体的广泛应用,如Ar 80%+CO220%的富氩保护气。通常前者称为MIG,后者称为MAG。从其操作方式看,目前应用最广的是半自动熔化极氩弧焊和富氩混合气保护焊,其次是自动熔化极氩弧焊。

熔化极氩弧焊与钨极氩弧焊相比,有如下特点。

(1)效率高因为它电流密度大,热量集中,熔敷率高,焊接速度快。另外,容易引弧。

(2)需加强防护因弧光强烈,烟气大,所以要加强防护。

3.保护气体

(1)最常用的惰性气体是氩气。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空气的含量为0.935%(按体积计算),氩的沸点为-186℃,介于氧和氦的沸点之间。氩气是氧气厂分馏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时的副产品。

我国均采用瓶装氩气用于焊接,在室温时,其充装压力为15MPa。钢瓶涂灰色漆,并标有“氩气”字样。纯氩的化学成分要求为:Ar≥99.99%;He≤0.01%;O2≤0.0015%;H2≤0.0005%;总碳量≤0.001%;水分≤30mg/m3。

氩气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保护气体,比空气密度大25%,在平焊时有利于对焊接电弧进行保护,降低了保护气体的消耗。氩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的气体,即使在高温下也不和金属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没有了合金元素氧化烧损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氩气也不溶于液态的金属,因而不会引起气孔。氩是一种单原子气体,以原子状态存在,在高温下

没有分子分解或原子吸热的现象。氩气的比热容和热传导能力小,即本身吸收量小,向外传热也少,电弧中的热量不易散失,使焊接电弧燃烧稳定,热量集中,有利于焊接的进行。

氩气的缺点是电离势较高。当电弧空间充满氩气时,电弧的引燃较为困难,但电弧一旦引燃后就非常稳定。

4. 氩弧焊的缺点:

(1)氩弧焊因为热影响区域大,工件在修补后常常会造成变形、硬度降低、砂眼、局部退火、开裂、针孔、磨损、划伤、咬边、或者是结合力不够及内应力损伤等缺点。尤其在精密铸造件细小缺陷的修补过程在表面突出。在精密铸件缺陷的修补领域可以使用冷焊机来替代氩弧焊,由于冷焊机放热量小,较好的克服了氩弧焊的缺点,弥补了精密铸件的修复难题。

(2)氩弧焊与焊条电弧焊相比对人身体的伤害程度要高一些,氩弧焊的电流密度大,发出的光比较强烈,它的电弧产生的紫外线辐射,约为普通焊条电弧焊的5~30倍,红外线约为焊条电弧焊的1~1.5倍,在焊接时产生的臭氧含量较高,因此,尽量选择空气流通较好的地方施工,不然对身体有很大的伤害。

氩弧焊的应用:

氩弧焊适用于焊接易氧化的有色金属和合金钢(目前主要用Al、Mg、Ti及其合金和不锈钢的焊接);适用于单面焊双面成形,如打底焊和管子焊接;钨极氩弧焊还适用于薄板焊接。

右图即为氩弧焊结构示意图

1—填充细棒2—喷嘴3—导电嘴4—焊枪5—钨极6—焊枪手柄

7—氩气流8—焊接电弧9—金属熔池10—焊丝盘11—送丝机构12—焊丝

液压缸的主要零件材料结构和技术要求

3.5.4确定液压泵的参数 1.确定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 1P p p p ≥+?∑ Pa (3-5) 式中1p ——液压缸的最大工作压力,根据 1122w m F F p A p A η==- (3-6) 可以求出211 0.270F A p MPa A +== p ?∑——从液压泵出口到液压缸入口总的管路损失。初算可按经验数据选取:管路简单、流速不大的取~;管路复杂,并且进油口有调速阀的,取~ MPa 。这里取。 即700.570.5P p MPa ≥+= 2.确定液压泵的流量P Q max P Q KQ ≥ 3/m s (3-7) K ——系统泄漏系数,一般取~,这里取 max Q ——液压缸的最大流量,对于采用节流调速方式的系统,还需要加上溢流阀的最小溢流量,一般取430.510m /s -? 在前面已经初步选定车辆被顶起的速度变化量v ?0.16m /s =,那么设定车辆被顶起的最大速度0.16m/s y v =,则活塞的运动速度: )2cos y v v l θαγα -+= (3-8) 00.22=0.04m/s y v v =(这是在车辆刚刚起升状态时,5α=o ) 所以4443max 1.2(6.28100.510)8.1410/P Q KQ m s ---≥=??+?=? 3.选择液压泵的规格

根据以上求得的液压泵最大工作压力和流量,依据系统中初步选定的液压泵,从手册中选择相应的液压泵产品。为了使液压泵相比于最大工作压力有一定的额外压力储备,所选泵的额定压力一般要比最大工作压力大25~60%。 查找液压缸设计手册P37-135选择CB-A F 型齿轮泵,其参数如下表 4.确定液压泵的驱动功率 在工作中,如果液压泵的压力和流量相对比较恒定,则 310P P P p Q P kW η= (3-9) 其中P η——液压泵的总效率,参考下表选择P η= 则4 3315.88.141018.410100.7 P P P p Q P kW η-??===?,据此可选择合适的电机型号。 3.5.5管道尺寸的确定 钢管能够承受较高的压力,并且价格低廉,有助于减少设备成本,但安装时需要弯曲半径不能太小,一般用于装配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这里采用钢管连接。 管道内径计算 d /s = m (3-10) 式中 Q ——通过管道内的流量3m /s v ——管道内允许流速 m /s ,推荐取值如下: 允许流速推荐值 取v 吸0.8m/s =,v 压4m /s =, v 回2m /s.=分别应用上述公式得 d 吸20.2mm =,d 压10.7mm =,d 回15.2mm =。根据钢管内径按标准系列选取相应的直径钢 管。经过圆整后分别选取d 吸20mm =,d 压10.7mm =, d 回15mm =。对应钢管壁厚 16.mm δ=。 3.5.6本系统油箱容量的确定 在确定液压系统油箱尺寸时,首先要满足系统供油的需求,然后保证执行元件即使在全部排油工况时,油箱也不能溢出,与此同时应满足系统处于最大可能充满油工况时,油箱的油位也不能低于最低限度。初设计时,按经验公式 4V P V aQ Q ==(3m ) (3-11)

液压缸技术标准

液压缸维修技术标准 编 张业建、赵春涛 制: 审 樊建成 核: 批 魏成文 准: 上海宝钢集团设备部 二OO八年八月

目录 1 总则 2 引用标准 3 各部分常用材料及技术要求3.1 缸筒的材料和技术要求3.2 活塞的材料和技术要求3.3 活塞杆的材料和技术要求 3.4 端盖的材料和技术要求 4 液压缸的检查 4.1 缸筒内表面 4.2 活塞杆的滑动面 4.3 密封 4.4 活塞杆导向套的内表面4.5 活塞的表面 4.6 其它

5 液压缸的装配 6 液压缸实验 附表1 检查项目和质量分等(摘录 JB/JQ20301-88) (16) 附表2 螺栓和螺母最大紧固力矩(仅供参考) (17) 附表3 螺纹的传动力和拧紧力矩................................ (18) 液压缸维修技术标准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本维修技术标准 规定了液压缸各组成部分的常 用材料和技术要求、液压缸的 检查、装配以及试验,适用于 宝钢股份公司宝钢分公司范围 内液压缸的维修,维修单位按 本标准执行; 1.2 密封选择密封件应选择宝 钢股份公司指定生产厂家的标 准产品,特殊情况需得到宝钢 相关技术部门审核同意; 1.3 螺纹防松液压缸的螺纹连 接在安装时应涂上宝钢股份公 司指定生产厂家的螺纹紧固 胶; 1.4 液压缸防腐修理好的液压 缸,若在仓库或现场存放时间 超过半年时间,需采用适当的 防腐措施;

1.5 螺栓选择 10.9级(包括 10.9级)以下的高强度螺栓可 以采用国内著名生产厂的产 品,10.9级(不包括10.9级)以上的高强度螺栓应采用国外 著名生产厂的产品; 1.6 本标准的解释权属宝钢股份 公司宝钢分公司设备部。

液压油缸使用说明

液压油缸使用说明 液压油缸的表面经烤漆、镀层防护处理,光泽亮丽不易生锈,液压油缸的全部原材料经过顶级热处理,制造精度较高,属于精密机械,具有有结构简单,质量稳定、机械效率高,容易实现自动化等诸多优点。但是液压技术也存在漏油,油温变化影响运行速度的控制、噪声、造价昂贵、维修成本高等缺点。所以日常使用过程中做到规范使用、及时全面的维保,对降低液压油缸的故障率、延长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一、液压油缸的质量指标 衡量液压油缸的性能好坏的各项试验指标主要有: 1、最低启动压力:是指液压缸在无负载状态下的最低工作压力,它是反映液压缸零件制造和装配精度以及密封摩擦力大小的综合指标; 2、最低稳定速度:是指液压油缸在满负荷运动时没有爬行现象的最低运动速度,它没有统一指标,承担不同工作的液压缸,对最低稳定速度要求也不相同。 3、外部泄漏:衡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4、内部泄漏:液压缸内部泄漏会降低容积效率,加剧油液的温升,影响液压缸的定位精度,使液压缸不能准确地、稳定地停在缸的某一位置,也因此它是液压油缸的主要指标之一。 5、镀锘层的损伤:将油缸完全伸出并仔细检查有无碰伤、拉伤、焊渣等表面损伤现象,如表面损伤位置,处于油缸缸体的<20cm处,并且损伤深度<5mm,应及时维修,防止时间长拉坏油缸密封。严禁油缸表面出现焊渣。 二、油液的清洁度要求 为保证液压缸的使用寿命,液压系统中必须设置有效的过滤以防止污染,油液的清洁度应符合ISO4406的标准,过滤的质量也应符合ISO 中相应的标准。过滤器的等级要求按照系统的实际工况需要执行,但最低要求不低于ISO4406中的19/15级,也即 ISO4572中的24μ(β10≥75)级别。 液压缸推荐使用工作油的粘度为10 ~110cSt(1.8~15E),ISO VG46液压油。正常工作油温在10 ~70℃,环境温度在-20 ~80℃范围内。在环境温度和使用温度较低时,可选择粘度较低液压油。 油液油使用注意事项:

液压缸零部件技术要求

(1) 缸体采用H8、H9配合。表面粗糙并:当活塞采用橡胶密封圈密封时,Ra为~μm,当活塞用活塞环密封时, Ra为~μm。 (2) 缸体内径D的圆度公差值可按9、10或11级精度选取,圆柱度公差值可按8能精度选取。 (3) 缸体端面T的垂直度公差值可按7级精度选取。 (4) 当缸体与缸头采用螺纹联接时,螺纹应取为6级精度的米制螺纹。 (5) 当缸体带有耳环或销轴时,孔径D1或轴径d2的中心线对缸体内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应按9级精度选取。 (6) 为了防止腐蚀和提高寿命,缸体内应镀以厚度为30~40μm的铬层,镀后进行珩磨或抛光。 (7)缸筒的材料:一般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冲击韧性,对焊接的缸筒还要求有良好的焊接性能。根据液压缸的参数、用途和毛坯的来源等可选用以下各种材料:25、S35、S45、2CrMo、35CrMo、38CrMoAl、 ZG200-400、ZG230-450、1Cr18Ni9、ZL105、LF3、LF6、ZQA19-4、等. 二、缸体端部联接型式 1.对于固定机械,若尺寸与质量没有特殊要求时,建议采用法兰联接或拉杆联接。 2.对于活动机械,若尺寸和质量有特殊要求时,推荐采用外螺纹联接或外半环联接。 三、缸盖

缸盖的材料 液压缸缸盖的常用材料为35、45号锻钢或ZG35、ZG45铸钢或HT200、HT300、HT350铸铁等材料。 缸盖的技术要求 1)直径D、D2、D3的圆柱度公差应按9、10、11级精度选取; 2)D2、D3与d同轴度公差值为; 3)端面A、B与直径d轴心线的垂直度公差值按7级精度选取; 4)导向孔的表面粗糙度Ra=μm 四、活塞的材料 液压缸活塞常用的材料为耐磨铸铁、灰铸铁(HT300、HT350)、钢(有的在外径上套有尼龙66、尼龙1010或夹布酚醛塑料的耐磨环)及铝合金等。 活塞的技术要求 1)活塞外径D对内径D1的径向跳动公差值,按7、8级精度选取。 2)端面T对内孔D1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值,应按7级精度选取。 3)外径D的圆柱度公差值,按9、10或11级精度选取。 五、活塞杆 端部结构

液压制动传动装置修理技术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汽车制动传动装置修理技术条件液压制动 GB/T 18275.2-2000 前言 本标准规范了汽车制动传动装置修理后应达到的技术要求,使修理后制动能量能够顺利有效地提供给制动器,确保制动安全可靠。为加强汽车修理行业技术管理提供依据。 本标准主要依据JT/T3101-1981《汽车修理技术标准》及相关汽车修理技术国家标准,结合我国多年来汽车制动传动装置的修理实践,并参考修理企业标准编制而成。 本标准分成《汽车制动传动装置修理技术条件气压制动》和《汽车制动传动装置修理技术条件--液压制动》两个分标准。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维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南京市汽车维修管理处。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天佑、徐通法。 本标准委托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液压制动传动装置修理的基本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液压制动传动装置的修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801—1999 极限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 HG/T 2865—1997 汽车液压制动橡胶皮碗 3 技术要求 3.1 液压制动主缸、轮缸

3.1.1 液压制动主缸,活塞与缸筒的配合间隙应符合原产品的规定,在一般情况下超过0.12 mrn,应进行修复或更新换件。 3.1.2 主缸、轮缸的缸筒在活塞行程内之表面粗糙度和活塞外圆柱面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R 0.8。 3.1.3 主缸、轮缸缸筒和活塞外径公差应符合GB/T 1801的规定,轮缸缸筒内孔尺寸公差应按表1选取。 表1 轮缸内孔直径D 29 mrn H9 轮缸内孔直径D 29 mrn H8 3.1.4 主缸、轮缸皮碗、皮圈应满足HG/T 1801的规定。如果出现磨损或老化现象,应更换。 3.1.5 主缸、轮缸的回位弹簧安装位置应正确,其弹性应符合该弹簧的技术条件。 3.1.6 零件在装配前应清洗干净,总成内部不允许有杂物存在,主缸补偿孔和加油盖的通气孔必须畅通。 3.1.7 主缸、轮缸总成密封性能 3.1.7.1 当制动液加至贮液室最高位置时,在制动过程中主缸总成不得发生渗油、溅油和溢油等现象。 3.1.7.2 按 4.1规定的试验方法,在制动回路中建立起最高工作压力,稳定后30 s各制动腔压力降不 大于0.3 MPa。 3.1.8 主缸、轮缸总成耐压性能 按4.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各部位无任何泄漏及异常现象。 3.2 真空增压器 3.2.1 加力缸 3.2.1.1 加力缸缸壁不应有刮伤、锈蚀及不正常的磨损现象。 3.2.1.2 活塞皮碗或膜片,如有磨损、裂纹、老化等现象应更换;盖端油封、皮碗发涨变形和损坏,应更换新件。 3.2.1.3 推杆不应有磨损、弯曲和锈蚀等现象,如有锈蚀应更换。推杆直线度误差超过0.2 mm应修理或更换。推杆在盖端中心孔内要松紧适度,保持滑动自如。

液压缸零部件应用技术要求

一、缸体的技术要求 (1) 缸体采用H8、H9配合。表面粗糙并:当活塞采用橡胶密封圈密封时,Ra为0.1~0.4μm,当活塞用活塞环密封时, Ra为0.2~0.4μm。 (2) 缸体内径D的圆度公差值可按9、10或11级精度选取,圆柱度公差值可按8能精度选取。 (3) 缸体端面T的垂直度公差值可按7级精度选取。 (4) 当缸体与缸头采用螺纹联接时,螺纹应取为6级精度的米制螺纹。 (5) 当缸体带有耳环或销轴时,孔径D1或轴径d2的中心线对缸体内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应按9级精度选取。 (6) 为了防止腐蚀和提高寿命,缸体内应镀以厚度为30~40μm的铬层,镀后进行珩磨或抛光。 (7)缸筒的材料:一般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冲击韧性,对焊接的缸筒还要求有良好的焊接性能。根据液压缸的参数、用途和毛坯的来源等可选用以下各种材料:25、S35、S45、2CrMo、35CrMo、38CrMoAl、 ZG200-400、ZG230-450、1Cr18Ni9、ZL105、LF3、LF6、ZQA19-4、ZQA10-3-1.5等.

二、缸体端部联接型式 1.对于固定机械,若尺寸与质量没有特殊要求时,建议采用法兰联接或拉杆联接。 2.对于活动机械,若尺寸和质量有特殊要求时,推荐采用外螺纹联接或外半环联接。 三、缸盖 缸盖的材料 液压缸缸盖的常用材料为35、45号锻钢或ZG35、ZG45铸钢或HT200、HT300、HT350铸铁等材料。 缸盖的技术要求 1)直径D、D2、D3的圆柱度公差应按9、10、11级精度选取; 2)D2、D3与d同轴度公差值为0.03mm; 3)端面A、B与直径d轴心线的垂直度公差值按7级精度选取; 4)导向孔的表面粗糙度Ra=1.25μm 四、活塞的材料 液压缸活塞常用的材料为耐磨铸铁、灰铸铁(HT300、HT350)、钢(有的在外径上套有尼龙66、尼龙1010或夹布酚醛塑料的耐磨环)及铝合金等。 活塞的技术要求 1)活塞外径D对内径D1的径向跳动公差值,按7、8级精度选取。 2)端面T对内孔D1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值,应按7级精度选取。 3)外径D的圆柱度公差值,按9、10或11级精度选取。

液压缸的故障诊断与使用维护

121203002 陈本铸 液压缸的故障诊断与使用维护 液压缸是液压系统中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执行元件。其故障可基本归纳为液压缸误动作、无力推动负载以及活塞滑移或爬行等。由于液压缸出现故障而导致设备停机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应重视液压缸的故障诊断与使用维护工作 一、故障诊断及处理 1、液压缸误动作或动作失灵 原因和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阀芯卡住或阀孔堵塞。当流量阀或方向阀阀芯卡住或阀孔堵塞时,液压缸易发生误动作或动作失灵。此时应检查油液的污染情况;检查脏物或胶质沉淀物是否卡住阀芯或堵塞阀孔;检查阀体的磨损情况。 (2)活塞杆与缸筒卡住或液压缸堵塞。此时无论如何操纵,液压缸都不动作或动作甚微。这时应检查活塞及活塞杆密封是否太紧,是否进入脏物及胶质沉淀物:活塞杆与缸筒的轴心线是否对中,易损件和密封件是否失效 (3)液压系统控制压力太低。控制管路中节流阻力可能过大,流量阀调节不当,控制压力不合适,压力源受到干扰。此时应检查控制压力源,保证压力调节到系统的规定值 (4)液压系统中进入空气。主要是因为系统中有泄漏发

生。此时应检查液压油箱的液位,液压泵吸油侧的密封件和 管接头,吸油粗滤器是否太脏。若如此,应补充液压油,处 理密封及管接头,清洗或更换粗滤芯 (5)液压缸初始动作缓慢。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液压油 黏度大,流动性差,导致液压缸动作缓慢。改善方法是,更 换黏温性能较好的液压油,在低温下可借助加热器或用机器 自身加热以提升启动时的油温。2、液压缸工作时不能 驱动负载 主要表现为活塞杆停位不准、推力不足、速度下降、工 作不稳定等其原因是: (6)液压缸内部泄漏。液压缸内部泄漏包括液压缸体密 封、活塞杆与密封盖密封及活塞密封均磨损过量等引起的泄 漏 活塞杆与密封盖密封泄漏的原因是,密封件折皱、挤压、撕裂、磨损、老化、变质、变形等,此时应更换新的密封件 (7)活塞密封过量磨损的主要原因是速度控制阀调节不 当,造成过高的背压以及密封件安装不当或液压油污染。其 次是装配时有异物进入及密封材料质量不好。其后果是动作 缓慢、无力,严重时还会造成活塞及缸筒的损坏,出现“拉 缸”现象。处理方法是调整速度控制阀,对照安装说明应做 必要的操作和改进;清洗过滤器或更换滤芯、液压油 (8)液压回路泄漏。包括阀及液压管路的泄漏。检修方法

锅炉中速磨煤机液压缸修理技术说明

锅炉中速磨煤机液压缸修理技术说明中电投东北电力有限公司抚顺热电分公司2*300MW机组锅炉磨煤机为长春发电设备总厂生产的MPS190HP-II型中速磨煤机,其液压油站系统配套的液压缸为贺德克液压缸,由于液压缸长时间运行导致密封件磨损并达到使用寿命,致使液压缸轴端漏油,为此对其进行修理,本次预计修理液压缸10台,修理提出要求如下: 磨煤机液压缸总成修理后必须保证性能满足新液压缸要求,并与磨煤机相匹配,安装接口及调节范围符合要求:磨煤机型号:MPS190HP-II;液压缸总成(含油缸及蓄能器)(ZH190 250/110*450)。 一、总则 1、本技术说明的使用范围,适用于磨煤机液压缸修理工作。 2、本技术说明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并没有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及规范的条文。乙方保证整个过程工艺及部件材质符合本技术说明和有关最新技术标准。 3、本技术说明在甲乙双方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经双方代表签字后生效。 4、在签定合同之后,甲方保留对技术说明提出补充要求和修改的权利,乙方承诺予以配合。如提出修改,具体项目和条件由供、需双方商定。 5、技术说明所使用的标准如与乙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6.液压缸设备运输、搬运等一切费用由乙方承担。 二、资质要求: 1.投标单位经营范围应具有液压行业设备生产、检修相关内容资质。 三、设备修理范围及结算方式: 本次修理范围为1、2号锅炉磨煤机液压缸,本次预计修理台数

请按预计修理10台液压缸总价进行报价。最终根据现场实际修理个数*折算报价单价给予结算。 四、工期要求: 修理工作分两次进行,具体时间由甲方根据两台锅炉磨煤机液压缸的实际情况而定。 工期要求:甲方通知乙方取设备后30天内将修理完成的设备运送到甲方现场。 五、技术要求: 1.更换液压缸全套密封件,双骨架密封件采用德国进口(提供进口证明),保证无漏泄。 2.油缸活塞杆的更换及涂镀,拉杆镀硬铬(镀层保证0.1mm以上),修理后后同心度配合尺寸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图纸尺寸要求,无砂眼,接口尺寸与现场相符。 3.蓄能器为进口HYDAC产品,本项目蓄能器皮囊全部更换,并打压试验合格。 4.防尘罩更新。 5.缸筒内壁划伤绗磨修理,若划痕过大,先采用激光焊接工艺修补划痕,然后修研绗磨。 6.更换所需全部备件均由投标方负责。 六、性能要求: 1.强度密封试验:10Mpa液压5分钟内无渗透。 2.经复压力行程试验:不少于5次往复中无爬行现象。 3.全行程试验轴杆无渗油。 4.行程内在10Mpa下无漏油。 5.泄漏试验在10Mpa下无渗漏。 6.静压密封试验:48小时内各接合处无渗漏,向甲方提供试验

液压缸的维护与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题目:液压缸的维护与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作者:学号: 系: 专业: 班级: 指导者:讲师 评阅者: 年月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 液压缸的维护与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摘要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液压技术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在机床、工程机械、冶金机械、塑料机械农林机械、汽车、船舶、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行业得到了普遍应用和大幅度的发展。液压传动相对于机械传动来说,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它是利用液体来传递力和运动。液压缸是液压系统的重要执行元件之一,它将从泵站输入的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本论文主要针对挖掘机液压缸各种故障产生的原因、现象、故障处理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并对液压缸的基本使用要求、包装、储存与运输、及液压缸的拆装、工作坏镜的要求、及液压缸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等事项也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论述。文章简洁易懂.使每一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都能读懂,并尽可能在实际操作中加深理解直至融会贯通。 关键词液压缸养护故障排除使用要求拆装

目次 1 引言 (1) 1.1 液压缸的工作原理 (1) 1.2 液压缸的分类 (1) 2液压缸的使用与防护 (4) 2.1 液压缸的使用 (4) 2.2 液压缸的包装、贮存与运输 (4) 2.3 不同工作环境下的防护 (5) 3 液压缸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 (6) 3.1 液压缸的常见故障 (6) 3.2 液压缸常见故障的原因分析与排除方法 (6) 3.2.1 爬行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 (6) 3.2.2 冲击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 (6) 3.2.3 推力不足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 (7) 3.2.4 液压缸漏油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 (7) 3.2.5 声响与噪声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 (9) 3.3维修液压缸故障时的注意事项 (10) 4 液压缸故障诊断 (12) 4.1液压缸故障诊断方法 (12) 4.2故障诊断技术发展趋势 (12)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油缸装配工艺规范

xxxxx有限公司 工艺规范 编号:xxxxxx 名称:液压油缸装配工艺规范(通用) 受控状态: 有效性: 持有部门: 日期:

一、准备 1、配套:按装配图上的“零件明细表”领取合格的零件成品、密封件标件等。未经检查合格的零配件不得进入装配。 2、清理: 检查并最终清除所有机加工零件、标准件上的飞边、毛刺、锈迹。清除时,零件不能有损伤,同时复查各零件外观是否合格; 3、清洁: A:用压缩空气吹净工作台及待装配零件各部位的异物,并用毛巾擦拭干净。要注意清除缸筒、沟槽、以及油口的铁屑、焊渣等细小异物; B:清洗后要用压缩空气将零件吹干; D:所有待装配的零件清理、清洁后都要放置在装配点的干净工位器具上; E:清理、清洗所有装配工具、工装。 4、零件检验 装配钳工做好自检工作,再向检验员提请检查。装配检验员必须按上述要求进行巡检和完工检查。 二、组装 1、组装活塞杆: A:活塞杆小端为卡键式:将活塞杆小端装上O型圈,然后装配活塞组件,再按图纸要求装轴用卡键、卡键帽、轴用挡圈及其它零件。整体焊接式活塞 杆,须先装导向套组件,再装活塞组件。 B:活塞杆小端为螺纹式:将活塞组件旋入活塞杆上拧紧到位,注意不能损伤O 形圈,然后装锁紧螺母压紧(装配前清除紧定螺钉孔的油脂),装钢球、紧定螺钉(装配前涂紧固胶)。整体焊接式活塞杆,须先装导向套组件,再装活塞组件。C:活塞杆杆端为叉头时,最后装叉头。 2、缸体组装: A:缸体为卡键式:将已组装好的活塞杆装入缸体,再按图纸要求装导向套、孔用卡键、挡环、轴用挡圈及其它零件(注意装配导向套时若O型圈过油口,必须用堵塞堵住油口以免损坏密封件)。 B:缸体为法兰式:将已组装好的活塞杆装入缸体,再按图纸要求装导向套、弹

液压缸技术标准

攀钢液压中心 二O一0年一月 目录 1、总则 2、引用标准 3、各部分常用材料及技术要求 3.1、缸筒的材料和技术要求 3.2、活塞的材料和技术要求 3.3、活塞杆的材料和技术要求 3.4、端盖的材料和技术要求 4、液压缸维修工艺流程 5、液压缸的检查 5.1、缸筒内表面 5.2、活塞杆的滑动面 5.3、密封

5.4、活塞杆导向套的内表面 5.5、活塞的表面 5.6、其它 6、液压缸的装配 7、液压缸试验 附表1:检查项目和质量分等(摘录JB/T10205-2000) 附表2:液压缸、气缸铭牌编号 附表3:螺栓和螺母最大紧固力矩(仅供参考) 附表4:螺纹的传动力和拧紧力矩 液压缸维修技术标准 1、总则 1.1 适用范围本维修技术标准规定了液压缸各组成部分的常用材料和技术要求、液压缸的检查、装配以及试验,适用于攀钢液压中心范围内液压缸的维修,维修用户单位按本标准执行。

1.2 密封选择密封件应选择攀钢液压中心指定生产厂家的标准产品,特殊情况需得到攀钢相关技术部门审核同意。 1.3 螺纹防松液压缸的螺纹连接在安装时应采用攀钢液压中心联接螺纹的防松结构型式,不能从结构上采取防松措施的,应涂上攀钢液压中心指定的螺纹紧固胶。 1.4 液压缸防腐修理好的液压缸,若在仓库或现场存放时间超过3个月时间,需采用适当的防腐措施。 1.5 螺栓选择一般采用8.8级、10.9级、1 2.9级的高强度螺栓(钉),应采用国内著名生产厂的产品。 1.6 气缸维修标准参照本标准执行。 1.7 本标准的解释权属攀钢液压中心。 2、引用标准 液压缸的维修应执行下列国家标准,允许采用要求更高的标准。

JBT10205液压缸技术条件

液压缸技术条件 (GJB/T10205-2000)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JB/T10205-2000 液压缸技术条件》 本标准归口单位: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批准人: 液压缸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单、双作用液压缸技术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以液压油或性能相当的其它矿物油为工作介质的双作用或单作用液压缸。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346—1988 液压气动系统及元件公称压力系列 GB/T 2348—1993 液压气动系统及元件缸内径及活塞杆外径

GB/T 2350—1980 液压气动系统及元件—活塞杆螺纹型式和尺寸系列 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 2878—1993 液压元件螺纹连接油口型式和尺寸 GB/T 2879—1986 液压缸活塞和活塞杆动密封沟槽型式、尺寸和公差 GB/T 2880—1981 液压缸活塞和活塞杆窄断面动密封沟槽尺寸系列和公差 GB/T 6577—1986 液压缸活塞用带支承环密封沟槽型式、尺寸和公差 GB/T 6578—1986 液压缸活塞杆用防尘圈沟槽型式、尺寸和公差 GB/T 7935—1987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 15622—1995 液压缸试验方法 GB/T 17446—1998 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术语 JB/T 7858—1995 液压元件清洁度评定方法及液压元件清洁度指标 3 定义 GB/T 17446 中所列定义及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公称压力 液压缸工作压力的名义值。即在规定条件下连续运行,并能保证设计寿命的工作压力。 最低起动压力 使液压缸起动的最低压力。 理论出力 作用在活塞或柱塞有效面积上的力,即油液压力和活塞或柱塞有效面积的乘积。 实际出力 液压缸实际输出的推(或拉)力。 负载效率 液压缸的实际出力和理论出力的百分比。 4 技术要求 一般要求 4. 1. 1 公称压力系列应符合GB/T 2346 的规定。 4. 1. 2 缸内径及活塞杆(柱塞杆)外径系列应符合GB/T 2348 的规定。 4. 1. 3 油口连接螺纹尺寸应符合GB/T 2878 的规定,活塞杆螺纹应符合GB/T 2350 的规定。 4. 1. 4 密封应符合GB/T 2879、GB/T 2880、GB/T 6577、GB/T 6578 的规定。 4. 1. 5 其它方面应符合GB/T 7935—1987 中~ 的规定。 4. 1. 6 有特殊要求的产品,由用户和制造厂商定。 4. 2 使用性能 4. 2. 1 最低起动压力 4. 2. 1. 1 双作用液压缸 双作用液压缸的最低起动压力不得大于表1 的规定。 表1 Mpa 4. 2. 1. 2 单作用液压缸 a) 活塞式单作用液压缸的最低起动压力不得大于表2 的规定。 表2 MP b) 柱塞式单作用液压缸的最低起动压力不得大于表3 的规定。 表3

液压缸维修故障案例

1 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 我厂生产的ZL04型轮式装载机,常出现空载大油门时动臂缓慢起升、重载时不动作的故障现象。该机液压系统为单泵串联回路,见图1。 我们在维修时从以下三点查找故障原因,并对系统进行了改进,现介绍如下。 (1)检查动臂油缸的内漏情况。最简单的方法是把动臂升起,看其是否有明显的自由下降。若下落明显则拆卸油缸检查,密封圈如已磨损应予更换。 (2)检查操纵阀。首先清洗安全阀,检查阀芯是否磨损,如磨损应更换。安全阀安装后若仍无变化,再检查操纵阀阀芯磨损情况,其间隙使用限度一般为0.06mm,磨损严重应更换。 (3)测量液压泵的压力。若压力偏低,则进行调整,加压力仍调不上去,则说明液压泵严重磨损。 经检查测量液压泵的压力仅为5-7MPa,明显低于液压系统的额定压力。拆卸液压泵后发现轴套已磨损,低压区泵壳内壁被齿轮严重“扫模”,侧壁也稍有磨损。由此可见,造成动臂带载不能提升的主要原因为: a. 液压泵严重磨损。在低速运转时泵内泄漏严重;高速运转时,泵压力稍有提高,但由于泵的磨损及内泄,容积效率显著下降,很难达到额定压力。液压泵长时间工作又加剧了磨损,油温升高,由此造成液压元件磨损及密封件的老化、损坏,丧失密封能力,液压油变质,最后导致故障发生。 b.液压元件选型不合理。动臂油缸规格为70/40非标准系列,密封件亦为非标准件,制造成本高且密封件更换不便。动臂油缸缸径小,势必使系统调定压力高。 c.液压系统设计不合理。可知,操纵阀与全液压转向器为单泵串联,安全阀调定压力分16MPa,而液压泵的额定工作压力也为16MPa。液压泵经常在满负载或长时间超负荷(高压)情况下工作,并且系统有液力冲击,长期不换油,液压油受污染,加剧液压泵磨损,以致液压泵泵壳炸裂(后曾发现此类故障)。 2 改进及效果 (l)改进液压系统设计。经过多次论证,最后采用先进的优先阀与负荷传感全液压转向器形式。新系统能够按照转向要求,优先向其分配流量,无论负载大小、方向盘转速高低

新版液压缸维修技术标准

液压缸维修技术标准编制:徐训忠 审核:亲国斌 批准:龚胜华 海南海航饮品有限公司工程维修部 二O一0年五月

目录 1 总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引用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各部分常用材料及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缸筒的材料和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活塞的材料和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活塞杆的材料和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端盖的材料和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液压缸的检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缸筒内表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活塞杆的滑动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密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活塞杆导向套的内表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活塞的表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 其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液压缸的装配.............................................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液压缸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1 检查项目和质量分等(摘录JB/JQ20301-88) . (16) 附表2 螺栓和螺母最大紧固力矩(仅供参考) (17) 附表3 螺纹的传动力和拧紧力矩 (18)

液压油缸更换维修讨论稿

液压油缸更换维修讨论稿 一.液压油缸装置的分类 为了满足各种车辆及主机的不同用途液压油缸有多种类型。 1.按供油方向分:可分为单向作用缸和双向作用缸,单作用缸只是往缸的一侧输入高压油,靠其他外力使活塞反向回程。双作用缸分别向缸两侧输入压力油,活塞的正反运动均靠液压力完成。 2.按缸的特殊用途分:可分为串联缸、增压缸、增速缸、进步缸等。此类缸都不是一个单纯的缸筒,而是和其他缸筒和构件组合而成。 3.按结构形式分为:活塞式、柱塞式、伸缩式、摆动式。 机动车大部分用柱塞式、伸缩式、活塞式三种形式。 下面就对车辆常用的柱塞式液压油缸和伸缩式油缸进行了解。 1.柱塞式。柱塞式液压缸是一种单作用式液压缸,靠液压力只能实现一个方向的运动,柱塞回程要靠其它外力或柱塞的自重;柱塞只靠缸套支承而不与缸套接触,这样缸套极易加工,故适于做长行程液压缸;工作时柱塞总受压,因而它必须有足够的刚度,柱塞重量往往较大,水平放置时容易因自重而下垂,造成密封件和导向单边磨损,故其垂直使用更有利。 如图:柱塞式。 2.伸缩式。伸缩式液压缸具有二级或多级活塞,伸缩式液压缸中活塞伸出的顺序从大到小,而空载缩回的顺序则一般是从小到大。伸缩缸可实现较长的行程,而缩回时长度较短,结构较为紧凑。此种液压缸用于车辆也较多。 如图:伸缩式。 3.活塞式。单活塞杆液压缸只有一端有活塞杆。其两进出口都可通压力油或回油,以实现双向运动,故称为双作用缸。 如图:活塞式。液压油缸多种用途图片. 见附件四 二.液压系统的组成: 机动车采用灵活力驱动液压举升结构五大机构组成,即:(变速器——取力器——液压泵——分派器——举升油缸),将车厢举升到必然角度卸货,并依托车厢自重使其复位的专用汽车。后方倾卸采用双缸直推式液压举升结构。该翻斗自卸车则由底盘、货箱、副梁、液压举升结构、液压系统等部件构成。 三.液压传动原理 以油液作为工作介质,通过密封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运动,通过油液内部的压力来传递动力。 1、动力部分-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油液的压力能(液压能)。例如:液压泵。 2、执行部分-将液压泵输入的油液压力能转换为带动工作机构的机械能。例如:液压缸、液压马达。 3、控制部分-用来控制和调节油液的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例如: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 4、辅助部分-将前面三部分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系统,起贮油、过滤、测量和密封等作用。例如:管路和接头、油箱、过滤器、蓄能器、密封件和控制仪表等。 在一定体积液体上的任意一点施加的压力,能够大小相等地向各个方向传递.这意味着当使用多个液压缸时,每个液压缸将按各自的速度拉或推,而这些速度取决于移动负载所需的压力.

液压缸修复技术及工艺流程 绝密

液压缸修复简介及工艺流程工程机械常见的破坏形式主要包括摩擦副的磨损和局部破坏(拉伤、电击伤、压坑等)。对于磨损件的修复,传统的修复方法包括:机械加工修理法(如修理尺寸法、附加零件法、局部更换法等)、焊接修理法(堆焊、补焊、钎焊等)和电镀修理法(低温镀铁、镀铬)等。对于结构简单的零部件也可以采用热喷涂(热喷焊)修复技术。对于重要零部件的局部破坏(如液压杆、油缸的拉伤、电击伤、压坑等),采用上述维修方法常常是费工、费时、费料甚至无法修复。以下主要介绍一些局部破坏的修理方法,并详细说明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一、焊修技术的优缺点对于局部损伤,常用的焊修方法包括补焊、堆焊、钎焊等,每一种焊修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不足。1。补焊焊接技术用于修复零部件的局部缺陷时称之为补焊。补焊的最大特点是施工简便、修复成本低、时间短。补焊时应根据材质的种类选用恰当的补焊材料和补焊工艺。对于普通碳素钢,应根据材质的碳当量(而不是含碳量)确定补焊方法。对于不锈钢、铸铁、铝及铝合金应的补焊应特别注意材质的性能和工件的使用环境,做到基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好焊前处理、施焊、焊后处理方法及施工参数。既然补焊是焊接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施焊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在焊修部位形成熔池(产生局部高温),从熔池到工件本体之间的不均匀加热必然造成焊区及热影响区产生热应力,导致焊修件变形、裂纹(如铸铁件、高碳钢件炸口等)、局部硬化、相组织变化、疲劳性能下降等缺陷。焊修过程中还会导致熔池及熔池附近产生气孔、相变、机械性能降低等问题。因此,用补焊方法修复局部缺陷,常常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2。钎焊为了降低焊修时的施焊温度,人们使用熔点较低的焊料进行热熔焊——人们常称之为钎焊。补焊与钎焊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钎焊时在工件上不形成熔池,在钎焊

液压缸装配出厂试验规范

工程液压缸装配 试验出厂工艺规范 一、设备及工量具、装配工装: 1、粗、精洗工作台;外滑环加热装置;无水空压机;烘干机等。 2、各引进套、装配器、整形器等装配工装。 3、各类清洗工具、去毛刺工具、砂纸、油石、抛光膏(粉)、面粉等。 二、准备 1、配套:按装配图上的“零件明细表”领取合格的零件成品、密封件标件等。未经检查合格的零配件不得进入装配。 2、清理: A:检查并最终清除所有机加工零件、标准件、塑料件、橡胶件飞边、毛刺、锈迹。活塞杆应擦拭干净并检查是否有掉铬、碰伤现象,缸筒油口倒角及毛刺应特别注意。清除时,零件不能有损伤,同时复查各零件外观是否合格; B:密封件应小心拆除保护装置; 3、清洁: A:清洗前用压缩空气吹净工作台及待装配零件各部位的异物,再用煤油(密封件不用燃油清洗)或清洗剂清洗干净。要注意缸筒内孔、缸头各内孔、活塞、导向套各油槽的细小异物;有螺纹的零件应用和好的面团进行粘连去除污物。B:清洗后要用压缩空气将零件吹干或烘干; C:采用干式装配的零件进行干燥处理; D:所有待装配的零件清洗、清理后都要放置在装配点的干净工位器具上; E:清理、清洗所有装配工具、工装。 4、要求: A:部装前、自检时严禁带线手套、帆布手套;部装中允许带绵质薄手套。 B:所有零部件必须先行自检,然后通知检验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组装。 5、零件检验 装配钳工做好自检工作,再向检验员提请检查。装配检验员必须按上述要求进行巡检和完工检查。 三、组装 1、组装活塞:分别装配活塞密封组件和支承环;活塞密封(材料为填充PTFE

必须在50°C~60°C的油温中浸泡后才可装配)装配后必须进行整形。活塞为螺纹式时,将0形圈装入内台阶孔的O形圈槽内。 2、组装导向套: 分别装配轴用组合密封、Y型密封圈、防尘圈(或支承环)和O型圈,组装导向套必须采用干式装配。 3、组装活塞杆: A:活塞杆小端为卡键式:将活塞杆小端装上O型圈,然后装配活塞组件,再按图纸要求装轴用卡键、卡键帽、轴用挡圈及其它零件。整体焊接式活塞 杆,须先装导向套组件,再装活塞组件。 B:活塞杆小端为螺纹式:将活塞组件旋入活塞杆上拧紧到位,注意不能损伤O 形圈,然后装锁紧螺母压紧(装配前清除紧定螺钉孔的油脂),装钢球、紧定螺钉(装配前涂紧固胶)。整体焊接式活塞杆,须先装导向套组件,再装活塞组件。C:活塞杆杆端为叉头时,最后装叉头。 4、缸体组装: A:缸体为卡键式:将已组装好的活塞杆装入缸体,再按图纸要求装导向套、孔用卡键、挡环、轴用挡圈及其它零件(注意装配导向套时若O型圈过油口,必须用堵塞堵住油口以免损坏密封件)。 B:缸体为法兰式:将已组装好的活塞杆装入缸体,再按图纸要求装导向套、弹垫、螺钉(螺栓),按装配图拧紧力矩要求拧紧螺钉(螺栓)。螺钉、螺栓须按拧紧力矩表的拧紧力矩紧固。特殊油缸按图纸的技术要求执行。 C:缸体为螺纹式:将已组装好的活塞杆装入缸体,再按图纸要求装螺纹式导向套,拧紧。配钻紧定螺钉孔,清除铁屑,抹紧固胶,装紧定螺钉拧紧。 5、装配过程中的要求 A:保护零件的已加工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夹持零件要加垫软金属垫块,装拆要用规定的装配工具,在装配的全过程中,不能对零件(组件、部件)进行有损锤击和切削加工,禁止使用如锉刀、刮刀、油石等切削刀具。个别需要进行配制、配研组装的零件完工后,要在指定的工位清洁被研制零件的各表面。B:保持各密封件在装配过程中的正确位置和形状,密封件的表面不得出现划伤、拉毛、切边等损伤。 C:保证零部件的配合性质,对过盈配合的固紧零件须注意公差要求,对间隙配合的运动零件要保证运动灵活。如:关节轴承须转动灵活、衬套须紧固等。 D:配合件和紧固件所用的螺钉、螺母、定位销等在装配时须涂上机油且保证按

液压油缸的一般设计步骤手册(精选.)

液压油缸的一般设计步骤 液压油缸的一般设计步骤 1)掌握原始资料和设计依据,主要包括:主机的用途和工作条件;工作机构的结构特点、负载状况、行程大小和动作要求;液压系统所选定的工作压力和流量;材料、配件和加工工艺的现实状况;有关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等。 2)根据主机的动作要求选择液压缸的类型和结构形式。 3)根据液压缸所承受的外部载荷作用力,如重力、外部机构运动磨擦力、惯性力和工作载荷,确定液压缸在行程各阶段上负载的变化规律以及必须提供的动力数值。 4)根据液压缸的工作负载和选定的油液工作压力,确定活塞和活塞杆的直径。 5)根据液压缸的运动速度、活塞和活塞杆的直径,确定液压泵的流量。 6)选择缸筒材料,计算外径。

7)选择缸盖的结构形式,计算缸盖与缸筒的连接强度。 8)根据工作行程要求,确定液压缸的最大工作长度L,通常L>=D,D为活塞杆直径。由于活塞杆细长,应进行纵向弯曲强度校核和液压缸的稳定性计算。 9)必要时设计缓冲、排气和防尘等装置。 10)绘制液压缸装配图和零件图。 11)整理设计计算书,审定图样及其它技术文件。 液压缸工作时出现爬行现象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1)缸内有空气侵入,应增设排气装置或使液压缸以最大行程快速运动,强迫排除空气。 2)液压缸的端盖处密封圈压得太紧或太松,应调整密封圈使之有适当的松紧度,保证活塞杆能用手来回平稳地拉动而无泄漏。 3)活塞与活塞杆同轴度不好,应校正、调整。 4)液压缸安装后与导轨不平行,应进行调整或重新安装。 5)活塞杆弯曲,应校直活塞杆。 6)活塞杆刚性差,加大活塞杆直径。 7)液压缸运动零件之间间隙过大,应减小配合间隙。 8)液压缸的安装位置偏移,应检查液压缸与导轨的平行度,并校正。

液压缸技术条件

Q/YXG 液压缸技术条件 (GJB/T10205-2000) 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JB/T10205-2000 液压缸技术条件》本标准归口单位:技术部 本标准起草单位:设备管理科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忠磊 本标准批准人:胡松 第2页共7页

液压缸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单、双作用液压缸技术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以液压油或性能相当的其它矿物油为工作介质的双作用或单作用液压缸。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346—1988 液压气动系统及元件公称压力系列 GB/T 2348—1993 液压气动系统及元件缸内径及活塞杆外径 GB/T 2350—1980 液压气动系统及元件—活塞杆螺纹型式和尺寸系列 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 2878—1993 液压元件螺纹连接油口型式和尺寸 GB/T 2879—1986 液压缸活塞和活塞杆动密封沟槽型式、尺寸和公差 GB/T 2880—1981 液压缸活塞和活塞杆窄断面动密封沟槽尺寸系列和公差 GB/T 6577—1986 液压缸活塞用带支承环密封沟槽型式、尺寸和公差 GB/T 6578—1986 液压缸活塞杆用防尘圈沟槽型式、尺寸和公差 GB/T 7935—1987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 15622—1995 液压缸试验方法 GB/T 17446—1998 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术语 JB/T 7858—1995 液压元件清洁度评定方法及液压元件清洁度指标 3 定义 GB/T 17446 中所列定义及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公称压力 液压缸工作压力的名义值。即在规定条件下连续运行,并能保证设计寿命的工作压力。 3.2 最低起动压力 使液压缸起动的最低压力。 3.3 理论出力 作用在活塞或柱塞有效面积上的力,即油液压力和活塞或柱塞有效面积的乘积。 3.4 实际出力 液压缸实际输出的推(或拉)力。 3.5 负载效率 液压缸的实际出力和理论出力的百分比。 4 技术要求 4.1 一般要求 4. 1. 1 公称压力系列应符合GB/T 2346 的规定。 4. 1. 2 缸内径及活塞杆(柱塞杆)外径系列应符合GB/T 2348 的规定。 4. 1. 3 油口连接螺纹尺寸应符合GB/T 2878 的规定,活塞杆螺纹应符合GB/T 2350 的规定。 4. 1. 4 密封应符合GB/T 2879、GB/T 2880、GB/T 6577、GB/T 6578 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