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曲阜又一导游词
曲阜三孔导游词介绍5篇
![曲阜三孔导游词介绍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60b685a8114431b80dd80e.png)
曲阜三孔导游词介绍5篇曲阜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世界文化遗产,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曲阜三孔导游词介绍5篇,欢迎阅读参考!曲阜三孔导游词介绍(1)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孔子的家乡--曲阜,我是曲阜旅行社的导游员朱芬,今天将由我陪同大家一起参观“三孔”,同时我会尽全力为您提供优质的导游服务,使这次旅行能够成为愉快之旅。
在游览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曲阜,曲阜是我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因“鲁城中有阜,逶曲长七、八里”故而得名。
它北依泰岳,南引徐淮,东连沂蒙群山,西俯千畴平原,面积890平方公里,人口64万,非常有意思的是,其中孔姓人口占了将近五分之一,所以这儿还有“无孔不成村,无孔不成席”之说。
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全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天,我有幸为各位担任导游,十分高兴。
我将尽力为大家提供满意的服务,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曲阜概况在参观“三孔”之前,请允许我把曲阜概况介绍一下:曲阜地处鲁中山区和鲁西南平原的交界处,北依泰山,南引峄山,东连沂蒙群山,西俯千畴平原。
地势东高西低,境内泗河、沂河等河流均自东向西流淌,自古就有“圣人门前倒流水”之说。
物产丰富,景色宜人。
大诗人李白曾描写曲阜:“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如兰”。
曲阜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人类早期的文明。
不少古籍中,还有炎帝、少吴徙都于曲阜,黄帝生于寿丘(曲阜城东8里处),舜于寿丘作什器的记载。
可见,中国远古时代最有影响的三皇五帝中就有四人在曲阜留下了踪迹。
尽管这是传说,但也并不是毫无根据的。
从境内保存下来的20余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仍可见到我们的祖先征服自然的遗迹。
“曲阜”一名最早见于<<礼记>>。
山东曲阜导游词(通用15篇)
![山东曲阜导游词(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e2a65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d.png)
山东曲阜导游词山东曲阜导游词(通用15篇)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导游,时常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须是从实际出发,因人、因时而异,有针对性的。
那么问题来了,导游词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山东曲阜导游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山东曲阜导游词篇1来自各地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来到曲阜。
首先,请允许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贺,是来自快乐旅行团的一名导游,以后大家叫我小贺就行啦!不用客气!言归正传,这次我们的目的地是曲阜的孔府。
我在车上先和大家说一下注意事项,我们的集合、自由游览时间已经公布了,请大家不要迟到,不要因为自己而影响其他人,另外,请大家认清我们快乐旅游团的标志,看!我们的标志是一面旗子上面有一只鸟儿。
请大家认清标志,不要走丢。
谢谢大家的合作!大家看!这就是有名的孔府!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的东侧,他有一个有名的称号,叫“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的历代子孙居住的地方,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
孔子死后,他的子孙后代一直居住在他旁边的孔庙中。
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扩大到数十间,到金代,孔子后裔一直是孔庙东边,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至宋、明、清达到现在规模。
现在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
府内存有著名的孔府档案和大量文物。
看!这气魄雄伟的门就是孔府的大门,坐北朝南。
左右两侧,两米多高的圆雕雌雄石狮大门正中上方的高悬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相传为明相严嵩手书。
那两个柱子上悬挂的对联写着: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这副对联相传是清人纪均的手书。
形象地说明了孔府在封建社会中的显赫地位。
“富”字上少了一点,“章”字中多了一笔,意思是说衍圣公官职位列一品,田地万亩千顷,自然富贵没了顶。
孔子及其学说“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圣人之家的“礼乐法度”,也就能天地并存,日月同光。
[曲阜导游词优秀文档]曲阜导游词作文
![[曲阜导游词优秀文档]曲阜导游词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4435ce0d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74.png)
[曲阜导游词优秀文档]曲阜导游词作文曲阜导游词1曲阜概况在参观“三孔”之前,请允许我把曲阜概况介绍一下:曲阜地处鲁中山区和鲁西南平原的交界处,北依泰山,南引峄山,东连沂蒙群山,西俯千畴平原。
地势东高西低,境内泗河、沂河等河流均自东向西流淌,自古就有“圣人门前倒流水”之说。
物产丰富,景色宜人。
大诗人李白曾描写曲阜:“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如兰”。
曲阜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人类早期的文明。
不少古籍中,还有炎帝、少吴徙都于曲阜,黄帝生于寿丘(曲阜城东8里处),舜于寿丘作什器的记载。
可见,中国远古时代最有影响的三皇五帝中就有四人在曲阜留下踪迹。
尽管这是传说,但也并不是毫无根据的。
从境内保存下来的20余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仍可见到我们的祖先征服自然的遗迹。
“曲阜”一名最早见于《礼记》。
东汉应劭解释说:“鲁城东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
”商代前期,曲阜名奄,是商王朝的重要属国。
周代自“封周公于曲阜”800余年,曲阜为鲁国都城,是当时我国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春秋时期,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遍及全国各地,又成当时的教育中心。
鲁国是曲阜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故山东省现仍沿用“鲁”作为简称。
公元前249年,楚灭鲁,置鲁县,秦代属薛郡,西汉时为鲁国都,魏晋南北朝时为鲁郡治。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首定曲阜为县名。
宋代改称仙源县,金代恢复曲阜县名至今。
1986年撤县制,始称曲阜市。
现面积为890平方公里,人口60余万。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曲阜留下大量的文物古迹,主要的有110余处,其中孔庙、孔府、孔林及鲁国故城遗址被列为全国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11处列为全省重要文物保护单位。
“三孔”还于1994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领导人对曲阜的文物古迹十分关注,国家先后拨款3000多万元对“三孔”进行全面修茸。
孔子故乡曲阜导游词
![孔子故乡曲阜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cd20052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1.png)
孔子故乡曲阜导游词孔子故乡曲阜导游词1三堂过后,我们进入“内宅”,在过去,内宅绝对不许擅入,有皇帝赐给的虎尾棍、燕翅镗、金头玉棍,由十几人轮流把守,有不遵令入内者,“打死勿论”。
内宅门西边这个水槽叫石流,过去挑水夫不得进入内宅,只把水倒进石流,淌入内宅。
内宅门的内壁上画着一个形似麒麟的动物,叫“贪”,是传说中的贪婪之兽,能吞下金银财宝,你看它连八仙的宝物都吃掉了,还要去吃太阳。
据说当年“衍圣公”出门时,都要驻足观看此画,并有人喊“过贪门”,以戒要清正廉洁,不要贪脏枉法。
这对于我们现在的官员和“公仆”们,是不是也有借鉴和启发呢?这是前上房,有正厅7间,是孔府主人接待至亲和朋友的地方,当年孔府戏班在此演戏,东侧间有乾隆皇帝送给孔府的荆根床,桌上有同治皇帝圣旨原件,中间是404件满汉全席餐具,菜多达196道,可想孔府菜之丰盛。
西里间,为衍圣公签阅文件之处。
前堂楼是七间二层楼阁,富丽堂皇,室内陈设布置,全为当年原貌,内有珍奇书画墨宝、古玩衣冠,里套间为孔子后代孔令贻夫人王氏卧室,这是孔德成先生的生母,至今尚有她的照片,她原是孔府丫环,后被纳妾,生下孔德成,但被陶氏害死。
西套间是孔令贻另一夫人丰氏的卧室,此人一生无声无息,27岁就死去了。
这个院子是后堂楼,各有配楼三间,后堂楼是孔德成先生当年结婚的地方,堂中陈列着当年结婚的用品和名人赠送的礼品和题字。
孔德成结婚时,正值西安事变期间,本来蒋介石先生要亲自参加婚礼,但遭到抗日将领张学良、杨虎成的逮捕,自然,他也就不能参加这最后一代衍圣公的隆重婚礼了。
我们现在参观孔府后花园,它建于明弘治16年(公元1503年),由吏部尚书太子太傅,也是孔子62代孙衍圣公孔闻韶的亲家李东阳设计监工建造的,到了明嘉靖年间,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当朝权臣严嵩又助修建,严嵩的孙女嫁给了孔子64代衍圣公孔尚贤为一品夫人。
到了清代,乾隆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72代衍圣公孔宪培,又为修建孔府花园大动土木,经过前后三次大修,花园成了现在的规模,面积比北京故宫的花园还要大些。
山东曲阜孔庙的导游词范文字三篇
![山东曲阜孔庙的导游词范文字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2f3a3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5.png)
山东曲阜孔庙的导游词范文字三篇导游词一:山东曲阜孔庙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山东曲阜的孔庙。
孔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孔子庙庙宇,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孔子庙庙宇,被誉为“东方文化的瑰宝”。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悠久的孔庙。
孔庙坐落在曲阜市的中心地带,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由内城和外城组成,整个建筑群分为九进九重院落,气势宏伟。
一进大门,就可以看到规模宏大的泮池,这是孔庙的核心地区,也是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
池水清澈见底,四周环绕着雄伟的石栏杆,令人感叹。
进入内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十六座石碑,这些碑文记载了历代皇帝对孔庙的奖励和赞誉。
紧接着,是神奇的石坊,这是孔庙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每个石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和文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继续向前,我们来到了最重要的建筑-大成殿。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也是祭祀孔子的场所。
殿内供奉着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的神像,前殿还有一座供奉孔子父母的庙宇。
每年的孔子诞辰和故居祭典,都会在这里举行,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的关注。
除了这些主要建筑外,孔庙还有许多其他景点值得游览。
比如,东门的学宫,是古代孔子教授学生的地方;西门的千人亭,是曲阜最古老的亭子之一;北门的曲阜孔庙博物馆,收藏了大量与孔子有关的文物和资料。
在孔庙的参观过程中,大家可以了解到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也可以欣赏到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艺术魅力。
希望大家在这里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导游词二:山东曲阜孔庙的历史与文化尊敬的各位游客,欢迎来到山东曲阜孔庙。
孔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孔子庙庙宇,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孔子庙庙宇。
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之一,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孔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后,他的学生们为了纪念他,修建了这座庙宇。
从那时起,每年的孔子诞辰和故居祭典,都会在这里举行。
随着历代的兴衰更迭,孔庙也逐渐扩建和改建,形成了如今的规模和格局。
山东曲阜孔庙的导游词作(三篇)
![山东曲阜孔庙的导游词作(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babf1a69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5.png)
山东曲阜孔庙的导游词作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位于山东曲阜的孔庙,这是我国古代最早、规模最宏大的孔庙,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在接下来的参观过程中,我将为大家介绍孔庙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以及其中的文物珍品,希望能为大家带来愉快的参观体验。
一、历史背景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当时是为了纪念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而建立的。
孔子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倡儒家思想,对我国古代的政治、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庙历史悠久,经历了多次修葺和扩建,使得它具备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其中最重要的一次修建是在南宋时期,当时的庙宇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壮丽,成为了当时的士人尊崇之地。
二、建筑特点孔庙占地面积庞大,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分为前庙和后庙两个部分。
前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后庙是祭祀孔子学生的地方。
首先,我们来到前庙。
这里主要包括大成殿、复圣门、大成门等建筑。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为山东传统的三檐式、硬山式建筑,气势恢宏。
殿内供奉着孔子的神位和牌位,每年春秋两季的祭祀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复圣门和大成门也是前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雕刻和装饰繁复精美,展示了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
接下来,我们走进后庙。
这里主要包括德圣门、昭圣殿等建筑。
德圣门是后庙的门户,门前有两座石狮子,寓意着庙宇的庄严和神圣。
昭圣殿是后庙的主要建筑,供奉着孔子的学生,包括颜回、子思等人的神位和牌位。
殿内的雕塑和壁画都很精美,展示了古代建筑艺术和文化的辉煌。
三、文物珍品孔庙不仅是一座建筑艺术的瑰宝,同时也是文物珍品的宝库。
在这座庙宇中,保存着大量珍贵的古代文物和文献。
首先,我们来到孔庙的碑林。
这里陈列着众多的碑刻,包括了从古至今各个时期的碑石,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碑林内最重要的一块碑石是《大成殿》碑,它记载了明代嘉靖年间孔子庙宇的历史和修建过程,对于研究孔庙的历史和建筑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庙内还陈列着大量的文物藏品,包括书画、器物、铜器等。
山东曲阜导游词(五篇)
![山东曲阜导游词(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ff120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e.png)
山东曲阜导游词曲阜位于山东中部。
公元前____世纪即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都城,也是儒家学派始祖、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孔子的故乡,他曾在此著书讲学。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
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
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
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举世闻名。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初建于公元前____年,当年规模很小,仅就孔子故居为庙,“岁时奉祀”。
西汉后,随着历代帝王对孔子的不断加封,孔庙规模也随之扩大。
孔府是个庞大的院落,其实并非孔子之家,而是其子孙后人的居所。
孔林是孔子和他的家族的墓地,占地____公顷。
孔府:是孔子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孙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
现在,孔府占地____多亩,有厅、堂、楼、轩等各式建筑463间,分为中、东、西三路。
东路为家庙,西路为学院,中路为主体建筑。
中路以内宅为界,前为官衙,设三堂六厅(大堂、二堂、三堂,管勾厅、百户厅、知印厅、掌书厅、典籍厅、司乐厅);后为内宅,设前上房、前堂楼、后堂楼、后五间。
最后是孔府的花园,是历代衍圣公及其家属游赏之所。
山东曲阜导游词(二)山位于曲阜城东南____公里处,本名尼丘山。
孔子父母“祷于尼丘得孔子”,所以孔子名丘字仲尼,后人避孔子讳称为尼山。
尼山对于了解孔子也很重要,而且这里可游览的地方也不少,有人说应当与"三孔"并列,改"三孔"为"四孔",这说法不无道理。
山东曲阜导游词
![山东曲阜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dfadb8efba1aa8114531d959.png)
山东曲阜导游词山东曲阜导游词范文(通用性3篇)作为一名善于为游人解决困难的导游员,经常要写一份好的导游词,导游词是景区讲解员在游玩时为口头上表述而写的讲解词。
大家应该怎么写导游词呢?下边是我帮大伙儿梳理的山东曲阜导游词范文(通用性3篇),仅作参考,大家一起来瞧瞧吧。
山东曲阜导游词1诸位嘉宾:不清楚您读没念过,那上边开场有一句话叫“有朋自远方来,乐此不疲”。
那麼我也以孟子的这句话至理名言,热情地欢迎你来孔子的故乡曲阜市参观考察游玩。
下边,就我来随同诸位游玩并开展导游服务,十分感谢你们的协作,并真心诚意地期待您对我工作多进行批评建议。
在来曲阜市以前,很多盆友很有可能已对曲阜市和孟子拥有许多的掌握,但也是有的盆友了解的并不十分详尽,如今,我也在进到旅游景点以前,先把曲阜市和孟子的状况简略介绍一下。
各位朋友们,在我国,在中国东方这片拥有五千年文明行为历史时间的土地资源上,你或许读不明白青铜器上的符文,或许不理解人头数兽身主要表现哪些,代表哪些。
可是,如果你走入中华人民的日常生活,置身于中华文化生息繁衍、劳动创造的历史悠久土地资源上,你也就能感受到、触碰到中华人民在日常日常生活流露出来的儒家学说的气场,你便能从而感受到中华人民与别的中华民族相去甚远的生活习惯、人文风情和理想化社会道德的差别。
不管你从哪一个视角,哪一个层级去研究中华文化的个性化与品性,都不会太难发觉儒家学说的遗传基因,在悠长的历史时间演变全过程中,儒家学说基本上变成我国中华传统文化的代称。
而儒家学说的创办人,便是孟子。
孟子,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也就是曲阜市人,名丘,字仲尼,生在公元551年,丧生于公元479年,寿终73岁。
孟子三岁时,爸爸叔梁纥过世,16岁时,妈妈颜征在过世,青少年孟子变成弃儿,开始了他在等级森严的中国封建社会中独自一人维持生计、学习培训和拼搏的一生。
孟子青少年奋发图强通过自学,勤而好问,少年时期便把握了参加贵族政治务必了解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从而把握了、、、、、六经的內容,为开创儒家学说确立了基本。
山东曲阜又一导游词
![山东曲阜又一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a64b2b3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4.png)
山东曲阜又一导游词(作自我介绍...曲阜益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出版家孔子的故乡,全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天,我有幸为各位担任导游,十分高兴。
我将尽力为大家提供满意的服务项目,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曲阜概况在参观“三孔”之前,请允许我把曲阜概况介绍一下:曲阜地处鲁中山区和鲁西南平原的交界处,北依泰山,南引峄山,东连沂蒙群山,西俯千畴平原。
地势东高西低,境内泗河、沂河等河段均自东向西流淌,自古就有“圣人门前倒流水”之说。
物产丰富,景色宜人。
大诗人作诗曾描写曲阜:“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如兰”。
曲阜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祖先就在这里先民,打造出了人类早期的文明。
不少古籍中,还有炎帝、少吴徙都于曲阜,黄帝生于寿丘(曲阜城东8里处),舜于寿丘作什器的记载。
可见,中国远古时代最有影响的四人中就有三皇五帝在曲阜留下了踪迹。
尽管这是传说,但也并不是毫无根据的。
从境内保存下来的20余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仍可见到我们的祖先征服自然的遗迹。
“曲阜”一名最早见于;;礼记。
东汉应劭解释说:“鲁城东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
”商代前期,曲阜名奄,是商王朝的重要属国。
周代自“封周公于曲阜”800余年,曲阜为鲁国都城,是当时我国一个关键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春秋时期,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遍及全国各地,又成了当时的教育中心。
鲁国是曲阜历史上的黄金莒国建国初期,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故菏泽市现仍沿用“鲁”作为简称。
公元前249年,楚灭鲁,置鲁县,秦代属薛郡,西汉时为鲁国都,魏晋隋朝时为鲁郡治。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首定曲阜为县名。
宋代改称仙源县,唐初恢复曲阜县名至今。
1986年撤县制,始称曲阜市。
现面积为890平方公里,人口60余万。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曲阜留下古村落了大量的文物古迹,主要的有110余处,其中孔庙、孔府、孔林及鲁国故城遗址被列为全国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11处列为全省重要文物保护单位。
曲阜三孔优秀导游词范文(通用5篇)
![曲阜三孔优秀导游词范文(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46d5a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7c.png)
曲阜三孔优秀导游词范文(通用5篇)曲阜三孔优秀导游词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事实上是一种对旅游景点进行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解读的文体。
导游词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曲阜三孔优秀导游词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曲阜三孔优秀导游词1大家好!欢迎您来到曲阜。
首先,请允许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贺,是来自快乐旅行团的一名导游,以后大家叫我小贺就行啦!不用客气!言归正传,这次我们的目的地是曲阜的孔府。
我在车上先和大家说一下注意事项,我们的集合、自由游览时间已经公布了,请大家不要迟到,不要因为自己而影响其他人,另外,请大家认清我们快乐旅游团的标志,看!我们的标志是一面旗子上面有一只鸟儿。
请大家认清标志,不要走丢。
谢谢大家的合作!大家看!这就是有名的孔府!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的东侧,他有一个有名的称号,叫“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的历代子孙居住的地方,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
孔子死后,他的子孙后代一直居住在他旁边的孔庙中。
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扩大到数十间,到金代,孔子后裔一直是孔庙东边,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至宋、明、清达到现在规模。
现在孔府占地约7。
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
府内存有著名的孔府档案和大量文物。
看!这气魄雄伟的门就是孔府的大门,坐北朝南。
左右两侧,两米多高的圆雕雌雄石狮大门正中上方的高悬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相传为明相严嵩手书。
那两个柱子上悬挂的对联写着: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这副对联相传是清人纪均的手书。
形象地说明了孔府在封建社会中的显赫地位。
“富”字上少了一点,“章”字中多了一笔,意思是说衍圣公官职位列一品,田地万亩千顷,自然富贵没了顶。
孔子及其学说“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圣人之家的“礼乐法度”,也就能天地并存,日月同光。
山东曲阜导游词(11篇)
![山东曲阜导游词(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eab3aa0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6.png)
山东曲阜导游词山东曲阜导游词(11篇)作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可能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
我们应该怎么写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山东曲阜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山东曲阜导游词1尊敬的各位来宾,你们好!我受旅游、接待部门的委托,对光临名城曲阜参观游览的各位佳宾表示热烈地欢迎。
我有幸为大家导游陪同参观,非常高兴,这是咱们共同颀赏学习的好机会。
看后请留下宝贵意见。
孔庙,又称至圣庙,是祭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七十二贤人的地方。
孔庙同北京的故宫、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并称中国的三大古建筑群。
专家对孔庙讲了四名话:建筑时间最久远、最宏大、保存最完整、东方建筑特色最突出。
从孔庙可看出两个问题:一是孔子对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的巨大贡献。
二是中国在历史上就有能工巧匠。
孔庙由这里起分为三路布局,这一道五门,中为“大成门”,左边是“金声门”,右边是“玉振门”,再往西为“启圣门”,再往东为“承圣门”。
大成门的建筑结构是“犬牙交错,勾心斗角”。
中间插进为“勾心”,左右四角尖端相顶为“斗角”。
大成门三字系雍正皇帝的御笔。
赞孔子是集先圣先贤之大成,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
孔庙西路是祭礼孔子父母的地方。
其父叔梁纥,母颜征在,皇帝封为启圣王和启圣王夫人,建有启圣王殿、寝殿、金丝堂等建筑。
孔庙的东路,前后两部分,前院是孔子故宅,有“孔宅故井”,孔子九代孙孔鲋藏书的地方名“鲁壁”,现在看到的经书,立头功的应为“鲁壁”。
为纪念孔子教育其子读书建了“诗礼堂”,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字礼无以立”,意为不学诗不会讲话,不学礼不懂得如何立身事。
诗礼堂内有著名雕刻家石可先生刻制的仿汉画石刻“圣迹图”。
后院是崇圣祠、五代祠,祭祀孔子上五代祖先的祠堂。
各位先生,孔庙似历史的、知识的学堂,因时间有限,咱们只看了主要的,我是厄要介绍的。
孔子是圣人,也是伟大的旅游家,周游列国14年,宣传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收集了宝贵的资料。
曲阜导游词
![曲阜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0669d838a76e58fafab003b2.png)
曲阜导游词【篇一:曲阜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孔子的家乡--曲阜,我是曲阜旅行社的导游员朱芬,今天将由我陪同大家一起参观“三孔”,同时我会尽全力为您提供优质的导游服务,使这次旅行能够成为愉快之旅。
在游览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曲阜,曲阜是我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因“鲁城中有阜,逶曲长七、八里”故而得名。
她北依泰岳,南引徐淮,东连沂蒙群山,西俯千畴平原,面积890平方公里,人口64万,非常有意思的是,其中孔姓人口占了将近五分之一,所以这儿还有“无孔不成村,无孔不成席”之说。
在春秋时期,曲阜作为鲁国都城传承了34代,历时870余年,是当时我国一个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因此,山东现在仍沿用“鲁”作简称。
俗话说,“江南出才子,江北出圣人”,而江北的圣人几乎都是出自于此,相传,就连远古时期的三皇五帝也与这里有着难以割舍的渊源,由此,世界人民将曲阜端称为“东方圣城”。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曲阜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其中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10多处,而孔庙、孔府、孔林更是在199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3月又被评为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
好,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孔庙神道,您看,在路的尽头有座青砖垒砌的城门,那就是曲阜明故城的正南门“万仞宫墙”,“万仞宫墙”四个字是出自于《论语》,子贡说:“夫子之墙高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但后人觉得“数仞”不能更高的表现出对孔老夫子的崇敬之意,于是便改成了“万仞”,现在咱们看到的这四个字是清朝乾隆皇帝亲笔手书的。
各位朋友,登上城门您可以极目远眺,在蓝天白云之下,高大厚重的围墙之中,苍松翠柏掩映着的是金碧辉煌的殿堂,朋友们,现在就请您跟我一同闭上双眼,深深的呼吸--您感受到了吗?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景仰之情在我们心底油然而生,并且已与我们溶为一体,仿佛在向我们展示着“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意境。
山东曲阜孔庙的导游词范文三篇
![山东曲阜孔庙的导游词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d78f5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9.png)
山东曲阜孔庙的导游词范文三篇导游词一:山东曲阜孔庙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山东曲阜孔庙,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
曲阜孔庙是中国古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也是中国古代帝王封建制度的象征之一。
它始建于公元478年,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孔庙总占地面积达到16万余平方米,由九进院落组成,分为外城、中城和内城三个部分。
首先,我们来到外城。
这里是孔庙的正门,名为“大成门”。
门前有两座石狮子,它们矗立在门前,象征着威严和庄严。
进入大成门后,我们就来到了中城。
中城是孔庙的核心区域,主要有大成殿、大成门、独乐亭、宗庙等建筑。
其中,最重要的是大成殿,它是孔庙的主体建筑,也是孔庙祭孔的场所。
大成殿的建筑风格受到了明代宫殿建筑风格的影响,殿内供奉着孔子的神像,每年的孔子祭祀活动都在此举行。
在大成殿的东侧,是独乐亭,它是孔庙内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是供奉孔子的父亲和母亲的地方。
而在中城的南侧,是宗庙,它是供奉孔子的后裔和其他儒家圣人的地方。
宗庙内有七十二进殿,是孔庙内规模最大、最复杂的建筑之一。
最后,让我们来到内城。
内城是孔庙的最后一个区域,也是孔子的家庭住所。
内城主要有孔庙的家庙、文庙和祠堂等建筑。
家庙是孔子的故居,它是一个仿古建筑,保留了原有的风格和布局。
文庙是供奉孔子和其他儒家圣人的地方,内部有一座假山,象征着孔子的墓地。
祠堂是孔庙内最古老的建筑,供奉着孔子的祖先和其他儒家先贤。
曲阜孔庙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遗址之一,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的价值,也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象征。
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参观。
希望大家在这里能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能够对孔子及其思想有更深入的了解。
谢谢大家!导游词二:山东曲阜孔庙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山东曲阜孔庙,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
曲阜孔庙是中国古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也是中国古代帝王封建制度的象征之一。
山东曲阜导游词
![山东曲阜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aeef4384b0717fd5360cdc32.png)
山东曲阜导游词【篇一:曲阜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孔子的家乡--曲阜,我是曲阜旅行社的导游员朱芬,今天将由我陪同大家一起参观“三孔”,同时我会尽全力为您提供优质的导游服务,使这次旅行能够成为愉快之旅。
在游览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曲阜,曲阜是我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因“鲁城中有阜,逶曲长七、八里”故而得名。
她北依泰岳,南引徐淮,东连沂蒙群山,西俯千畴平原,面积890平方公里,人口64万,非常有意思的是,其中孔姓人口占了将近五分之一,所以这儿还有“无孔不成村,无孔不成席”之说。
在春秋时期,曲阜作为鲁国都城传承了34代,历时870余年,是当时我国一个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因此,山东现在仍沿用“鲁”作简称。
俗话说,“江南出才子,江北出圣人”,而江北的圣人几乎都是出自于此,相传,就连远古时期的三皇五帝也与这里有着难以割舍的渊源,由此,世界人民将曲阜端称为“东方圣城”。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曲阜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其中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10多处,而孔庙、孔府、孔林更是在199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3月又被评为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
好,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孔庙神道,您看,在路的尽头有座青砖垒砌的城门,那就是曲阜明故城的正南门“万仞宫墙”,“万仞宫墙”四个字是出自于《论语》,子贡说:“夫子之墙高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但后人觉得“数仞”不能更高的表现出对孔老夫子的崇敬之意,于是便改成了“万仞”,现在咱们看到的这四个字是清朝乾隆皇帝亲笔手书的。
各位朋友,登上城门您可以极目远眺,在蓝天白云之下,高大厚重的围墙之中,苍松翠柏掩映着的是金碧辉煌的殿堂,朋友们,现在就请您跟我一同闭上双眼,深深的呼吸--您感受到了吗?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景仰之情在我们心底油然而生,并且已与我们溶为一体,仿佛在向我们展示着“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意境。
山东曲阜导游词范文(通用3篇)
![山东曲阜导游词范文(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88cb984028915f814dc208.png)
山东曲阜导游词范文(通用3篇)山东曲阜导游词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名乐于为游客排忧解难的导游,常常要写一份好的,导游词是导游员在游览时为口头表达而写的讲解词。
我们应该怎么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帮大家的山东曲阜导游词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各位佳宾:不知道您读没读过< >,那上面开篇有一句话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那么我就以孔子的这句,热烈地欢迎您来孔子的故乡曲阜参观游览。
下面,就由我陪同各位游览并进行导游服务,非常感谢您的合作,并衷心地希望您对我的工作多提出批评意见。
在来曲阜之前,许多朋友可能已对曲阜和孔子有了不少的了解,但也有的朋友知道的并不十分详细,现在,我就在进入景点之前,先把曲阜和孔子的情况简要介绍一下。
各位朋友,在中国,在东方这片有着五千年文明 ___土地上,你也许读不懂青铜器上的铭文,也许不理解人头兽身表现什么,象征什么。
但是,当你走进中国人民的生活,行走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劳动创造的古老土地上,你就能感受到、接触到中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流露出来的儒家文化的气息,你便能由此体验到中国人民与其他民族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和理想道德的差异。
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哪个层次去探究中华民族的个性与品格,都不难发现儒家文化的基因,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儒家文化几乎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
而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就是孔子。
孔子,春秋时代鲁国人,也就是曲阜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
孔子3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16岁时,母亲颜征在去世,少年孔子成了孤儿,开始了他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独自谋生、和奋斗的一生。
孔子少年发奋自学,勤而好问,青年时代便掌握了参与贵族政治必须熟悉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进而掌握了< >、< >、< >、< >、< >、< >六经的内容,为创立儒家文化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曲阜又一导游词女士们、先生们:(作自我介绍...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全国首批发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别亦乐乎。
”今天,我有幸为各位担任导游,十分高兴。
我将竭力为大伙儿提供中意的服务,别脚之处,请批判指正。
曲阜概况在参观“三孔”之前,请允许我把曲阜概况介绍一下:曲阜地处鲁中山区和鲁西南平原的交界处,北依泰山,南引峄山,东连沂蒙群山,西俯千畴平原。
地势东高西低,境内泗河、沂河等河流均自东向西流动,自古就有“圣人门前倒流水”之说。
物产丰富,景色宜人。
大诗人李白曾描写曲阜:“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如兰”。
曲阜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个地方繁衍生息,制造了人类早期的文明。
很多古籍中,还有炎帝、少吴徙都于曲阜,黄帝生于寿丘(曲阜城东8里处),舜于寿丘作什器的记载。
可见,中国远古时代最有妨碍的三皇五帝中就有四人在曲阜留下了踪迹。
虽然这是传说,但也并别是毫无依照的。
从境内保存下来的20余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仍可见到我们的祖先制服自然的遗迹。
“曲阜”一名最早见于<<礼记>>。
东汉应劭解释说:“鲁城东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
”商代前期,曲阜名奄,是商王朝的重要属国。
周代自“封周公于曲阜”800余年,曲阜为鲁国都城,是当时我国一具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春秋阶段,孔子首创私人说学之风,“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遍及全国各地,又成了当时的教育中心。
鲁国是曲阜历史上的黄金阶段,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故山东省现仍沿用“鲁”作为简称。
公元前249年,楚灭鲁,置鲁县,秦代属薛郡,西汉时为鲁国都,魏晋南北朝时为鲁郡治。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首定曲阜为县名。
宋代改称仙源县,金代恢复曲阜县名至今。
1986年撤县制,始称曲阜市。
现面积为890平方公里,人口60余万。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曲阜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要紧的有110余处,其中孔庙、孔府、孔林及鲁国故城遗址被列为全国首批发布的重点文物爱护单位,另有11处列为全省重要文物爱护单位。
“三孔”还于1994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曲阜的文物古迹十分关注,国家先后拨款3000多万元对“三孔”进行了全面修茸。
近年来,为了大力进展旅游事业,曲阜又相继开辟建设了孔子六艺城、论语碑苑、鲁国盛世华夏文化城等一批新的旅游景点,形成人文与自然景观,新老景点浑然一体,相映生辉的旅游资源新格局,成为中外游人憧憬的文化旅游胜地。
孔庙如今我们参观孔庙。
孔庙位于曲阜城中心,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地点。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诞生于曲阜尼山。
春秋末期,他在鲁都阙里聚徒说学,传授“六世”(礼、乐、射、御、书、数),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
晚年,他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为传播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集三代文化之大成,创立了“重仁尚礼”的儒家学说,把中国古代文化推向了一具新的高峰。
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其生前所居之堂立为庙,“岁时奉祀”。
当时惟独“庙屋三间”,内藏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琴、车、书等。
其后,随着历代王朝层层加谥孔子,孔庙别断得到维修扩建,至明、清阶段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前后九进院降,占地327.5亩,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建造466间,54座门坊;加之庙内1700余株古树,1200余块碑碣,令人一步三叹。
孔庙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造群,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二千多年来,游人竞相找踪凭吊,流连往返。
金声玉振坊孔庙第道门坊。
“金声玉振”四个字出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
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金声玉振”原意为一首完美的乐曲。
我国古代奏乐时,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磬玉振)结束。
这个地方比喻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称赞孔子对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
此坊建于明代,“金声玉振”四字为明代闻名书法家胡缵宗题写。
棂星门孔庙第一道大门。
棂星即灵星,古人认为它“主得士之庆”,古代祭天,先要祭祀灵星。
孔庙设棂星门,意为尊孔如同尊天。
孔子创立的儒学及儒家思想统治和妨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因此后人使用了“德侔乾坤”、“道冠古今”赞誉孔子,意为他给人的好处如同乾坤一样大,他的主张古今来说基本上最好的。
所以,孔庙第一进院降东西两侧腰门题为:德侔乾坤,道冠古今。
圣时门“圣时”二字出自<<孟子>>,孟子将中国古代的四位圣人做了比较,“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是说在圣人之中孔子是最适合时代的。
璧水桥过圣时门,豁然洞开,偌大一具庭院,古柏森森,芳草如茵。
迎面三架拱桥,为明代所建,因“壅水围绕如璧”,故名“璧水桥”。
弘道门孔庙第三道大门,“弘道”二字出自<<论语.卫灵公>>,“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以赞颂孔子发扬光大了古代的正统思想,成为“千秋帝王之师,万世人伦之表”。
此门意思能够引申为假如人们想在学咨询上有所成就,就得踏入“弘道之门”,学习包括孔子思想在内的一切优秀文化,才干成为社会实用之材。
大中门是宋代孔庙的正门。
“大中”是称赞孔子“中庸之道”的。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别偏之为中,别易之为庸。
“中庸之道”即别偏别倚可以独立存在的天下唯一之正道。
同文门中国的宫殿建造在主体建造之前,常常有小的屏障,以示庄严。
同文门周无墙垣,子然独立在奎文阁之前,就担当着屏障的角色。
“同文”二字出自<<礼记>>“书同文,行同伦”。
意为统一语言、文化、思想,即整个人类思想统一到孔子的思想上来。
奎文阁孔庙主体建造之一,以藏书丰富,建造独特而驰名。
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原名藏书楼,金代重修时改名“奎文阁”。
“奎”是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传说为西方白虎之道,有星16颗,“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孝经>>中记“奎主文章”,后人进而把奎星演化为文官之首,后代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遂在孔庙建奎文阁。
奎文阁高23.35米,东西阔30.10米,南北深17.62米,三层飞檐,四重斗拱,结构合理,牢固异常,经受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和多次地震的摇撼。
据记载清康熙年间的一次大地震,曲阜“人间房屋倾者九存者一”,而奎文阁安稳无恙,别愧为我国闻名的古代木结构建造杰作。
1985年国家拨款120万元,进行了降架大修,于1987年修茸一新,彻底保持了原有的风貌。
奎文阁内原有藏书均移入孔府档案馆保存。
现展出的是孔子圣迹图陈列。
奎文阁前两侧,是四座明代御碑。
这些驮碑的动物,人们适应叫“龟驮碑”,实际上它的名子叫“赑屭”,是神话传说中龙的亲孩子。
“龙生九子别成龙”,赑屭的特征是龙首、龟背、鹰爪、蛇尾,善于负重且能长寿,因此统治者要用它来驮御碑。
十三碑亭过奎文阁是十三碑亭院。
十三碑亭是专为保存封建皇帝御制石碑而建的。
亭内共保存唐、宋、金、元、明、清及民国阶段碑刻55块。
碑文多是皇帝对孔子追谥加封、拜庙新祭、派官致祭和整修庙宇的记录,由汉文、八思巴文(元代蒙古文)、满文等文字刻写。
其中最大的一块石碑是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所立,碑重约35吨,加上驮碑赑屭共重约65吨。
这块巨石采自北京的西山,在当时条件下,能将此碑安稳运抵千里之外的曲阜,实在令人惊叹。
此院东南西南还各有一片丛林似的碑碣,真草隶篆,风格各异,可谓集历代书法流派之大成。
另有几座石碑从侧面记载元末红巾军、明末刘六、刘七以及徐鸿儒等农民起义的事情,是研究中国农民革命史宝贵的历史资料。
十三碑亭院北,五门并列将孔庙分成三路。
东为承圣门,内为奉祀孔子上五代祖先的地点;西为启圣门,内为奉祀孔子父母的地点;中路三门并立,大成门居中,两边掖门为金声门和玉振门。
先师手植桧大成门内东侧石栏围护的桧树,是“先师手植桧”,树东石碑是明万历年间杨光训手书。
相传孔子手植桧原有三棵,后枯死两棵,唯有此桧生生死死,几经荣枯留存至今,树高10余米,粗可合抱。
先师手植桧历来受到重视,过去人们把它看作孔子思想的象征,它别仅与孔氏家庭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此桧日茂则孔氏日兴”,而且还同封建统治者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为此赞道:“矫龙怪,挺雄质,二千年,敌金石,纠治乱,如一昔。
”杏坛杏坛相传是孔子当年说学的地点。
孔子“设教杏坛”的记载最早见于<<庄子.渔父篇>>:“孔子游乎缁帷这林,坐休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
”宋天禧二年(1018年)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时,将正殿后移,“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
”金代始于坛上建亭,由当时闻名文人党怀英篆书“杏坛”二字,如今亭内保存。
亭内另一块石碑是清乾隆皇帝的手书“杏坛赞”,:“重来又值灿开时,几树东风簇落枝,岂是人间凡卉比,文明终古共春熙。
”大成殿孔庙主体建造,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
“大成”二字出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称赞孔子思想集古圣贤之大成。
大成殿始建于宋天禧二年(1018年),后毁于火。
现存这座大成殿为清代雍正年间重建,高24.8米,阔45.8米,深24.9米,重檐九脊,黄瓦飞甍,雕梁画栋,气魄宏伟,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
大成殿四周廊下环立28根石雕龙柱,均以整石刻成,高6米,径长0.8米,为明代弘治年间徽州工匠刻制。
大成殿两山及后檐的18根八棱石柱均为云龙浅雕。
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前檐的10根深浮雕龙柱,每柱二龙对翔,盘绕升腾,中刻宝珠,雕刻玲珑剔透,龙姿栩栩如生,无一雷同,堪称我国石刻艺术中的珍宝,据说乾隆皇帝来曲阜祭礼孔时,石柱均用红绫包裹,别敢让皇帝看到,惟恐皇帝会因超过皇宫而怪罪。
大成殿的建造艺术,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慧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