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件检验标准

合集下载

焊接质量检测标准

焊接质量检测标准

质量检验标准PCB板部分1、检验要求与检验方法1.1 尺寸检验1.1.1 检验要求1。

1。

2 检验方法用测量精度小于等于0.02mm的游标卡尺检测外形尺寸、厚度,用量角器量角度。

1.2 外观检验1。

2.1 检验要求(2)已经氧化凹凸不平的或带钩的烙铁头应更新的:1、可以保证良好的热传导效果;2、保证被焊接物的品质。

如果换上新的烙铁嘴,受热后应将保养漆擦掉,立即加上锡保养。

烙铁的清洗要在焊锡作业前实施,如果5分钟以上不使用烙铁,需关闭电源。

海绵要清洗干净不干净的海绵中含有金属颗粒,或含硫的海绵都会损坏烙铁头。

(3)检查吸锡海绵是否有水和清洁,若没水,请加入适量的水(适量是指把海绵按到常态的一半厚时有水渗出,具体操作为:湿度要求海绵全部湿润后,握在手掌心,五指自然合拢即可),海绵要清洗干净,不干净的海绵中含有金属颗粒,或含硫的海绵都会损坏烙铁头。

二、操作要求1.0焊接过程中,一些元件的温度控制:(1)无铅SMD元件1)普通元件如0603,0805,3216的元件,电烙鉄温度的范围:330℃±20℃.2)SOP-IC,电烙鉄温度的范围:330℃±20℃3)含有金属材料的元件或元件接触面积较大散热较快的物料,电烙鉄温度范围: 350℃±50℃。

(2)无铅THD元件1)普通元件如1/4W.1/2W的电阻,小三极管,小容量内压低的电容,IC,二极管等小元件电烙鉄温度的范围:350℃±50℃。

2)含有金属材料的元件如散热器,内压高容量大的电解电容,高压二极管,变压器等较大的物料,电烙鉄温度的范围:380℃±50℃。

3)含有塑胶皮的连接线,烙鉄温度的范围:350℃±50℃(3)特殊元件:1)晶振温度控制在230℃±50℃1。

1 焊接过程不能对局部加热时间过长以至造成元件焊端脱离元件体或焊盘翘起等对元件或焊盘造成的过热冲击;1。

2 焊接过程不能过于用力以至造成元件引线(脚)变形甚至断裂、焊盘变形或断裂;1.3 焊接操作时必须避免产生多余的锡珠或焊渣,如有应清除干净。

焊接件检验标准

焊接件检验标准

焊接件检验标准焊接件检验标准是对焊接件进行评估、检验与鉴定的一项技术标准,它是对焊接工艺质量的保障和产品质量的保证。

焊接工艺是制造业中重要的连接工艺之一,在制造产品的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类型的焊接件,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整、严格的焊接件检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下面将对焊接件检验标准进行详细说明。

一、焊接件检验标准的简介焊接件检验标准通常是指ISO、GB、AWS、EN 等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涵盖了焊接件的质量、形状、尺寸、机械性能、化学成分、非破坏性检验以及焊缝等级等内容。

焊接件检验标准是为了保障焊接工艺、焊接质量、焊接部件及焊接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规范化焊接技术标准,提高焊接工艺的完善度,减少焊接瑕疵所带来的损失,为保证焊接件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奠定基础。

二、焊接件检验标准的种类根据检验对象的不同,焊接件检验标准可分为以下几类:1、焊接工艺评定标准。

是指对焊接工艺进行评估和检验的标准,主要包括焊接工艺规范、WPS、PQR 等。

2、焊接材料检测标准。

是指对不同焊接材料进行测试和检验的标准,主要包括焊接材料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物理性能、技术要求等内容。

3、焊接缺陷检测标准。

是指针对焊接件中产生的各种缺陷进行检验和鉴定的标准,主要包括焊接缺陷的种类、检验方法、评价标准等内容。

4、焊接件机械性能检验标准。

是指对焊缝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检验的标准,主要包括焊接拉力、压力、疲劳、强度、韧性等内容。

三、焊接件检验标准的具体内容焊接件检验标准涵盖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具体如下:1、焊接质量标准:包括焊缝表面质量和焊缝内部质量检验,检验焊接件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无缺陷、气孔、裂纹等。

2、焊接尺寸标准:包括焊缝的长度、宽度、高度、倾斜角度、角度等,应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3、焊接材料标准:主要包括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力学性能、技术要求等内容。

4、焊接缺陷标准:主要包括检验焊接件中缺陷的种类、位置、数量、大小等内容,并进行评价和判断。

焊接件检验标准

焊接件检验标准

焊接件检验标准焊接件是工程结构中常见的连接部件,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为了确保焊接件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以便及时发现和排除质量问题。

本文将介绍焊接件检验的标准和方法,以供参考。

一、外观检验。

外观检验是焊接件检验的第一步,通过目测检查焊缝的形态、均匀度、平整度、夹渣、气孔、裂纹等缺陷。

焊缝应平直、均匀,无夹渣、气孔和裂纹,焊缝与母材的过渡应平滑,无凹凸不平的现象。

二、尺寸检验。

尺寸检验是焊接件检验的重要环节,包括焊缝的宽度、高度、角度、长度等尺寸的测量。

焊缝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在允许的公差范围内。

三、力学性能检验。

力学性能检验是评定焊接件质量的重要手段,包括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冲击韧性等指标的测试。

焊接件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满足使用条件下的荷载要求。

四、非破坏检验。

非破坏检验是通过对焊接件进行超声波、射线、磁粉或液体渗透等方法的检测,来发现焊接件内部的缺陷和隐患。

非破坏检验可以及时发现焊接件的裂纹、气孔等缺陷,对于提高焊接件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五、化学成分检验。

焊接件的化学成分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焊接材料和母材的化学成分进行检验,可以确保焊接件的材料质量符合要求,从而保证焊接件的使用性能。

六、表面质量检验。

焊接件的表面质量直接影响其防腐性能和美观度,通过对焊接件表面的清洁度、平整度、氧化皮、锈蚀等方面进行检验,可以保证焊接件的质量和外观要求。

七、环境适应性检验。

焊接件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腐蚀介质等,通过对焊接件的环境适应性进行检验,可以确保焊接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使用性能。

综上所述,焊接件的检验标准涉及外观、尺寸、力学性能、非破坏检验、化学成分、表面质量和环境适应性等多个方面,只有通过全面、严格的检验,才能确保焊接件的质量符合要求,从而保证工程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焊接件检验工作有所帮助,提高焊接件的质量水平。

焊接件检验标准

焊接件检验标准

焊接件检验标准焊接件是工程中常见的零部件,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了保证焊接件的质量,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检验。

本文将介绍焊接件检验的标准和方法,以期为工程施工和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首先,焊接件的检验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在我国,焊接件的检验标准主要包括《焊接工艺评定规程》、《焊接质量等级》和《焊接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等。

这些标准和规定对焊接件的材料、工艺、质量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对于焊接件的检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其次,焊接件的检验应当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验、材料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等内容。

外观检查主要是对焊接件的表面质量进行检查,包括焊缝的形状、焊接变形、气孔和裂纹等情况。

尺寸检验则是对焊接件的尺寸进行精确的测量,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材料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则是对焊接件的材料成分和力学性能进行检验,以验证其质量和可靠性。

另外,焊接件的检验还应当根据其使用环境和作用要求进行相应的特殊检验。

例如,在高温、低温、腐蚀等特殊环境下使用的焊接件,需要进行相应的耐温、耐蚀性能测试;在受到冲击、振动等作用时需要进行冲击、振动试验等。

这些特殊的检验项目可以有效地评估焊接件在特殊环境和作用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最后,焊接件的检验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检验机构进行。

检验机构应当具有国家认可的检验资质和先进的检验设备,能够对焊接件进行全面、准确的检验。

同时,检验机构应当具有丰富的检验经验和专业的检验人员,能够为焊接件的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总之,焊接件的检验是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

通过外观检查、尺寸检验、材料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等多种手段,对焊接件的质量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

同时,应当根据其使用环境和作用要求进行特殊检验,并由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焊接件的质量和可靠性,为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提供可靠的保障。

焊接件检验标准

焊接件检验标准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规范焊接件的检验标准,以使产品的工艺要求和一致性得到有效控制。

2.0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种焊接件的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并同使用。

当有冲突时,以图纸要求为准。

3.0引用标准GB/19804-2005 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4.0检验标准4.1标识4.1.1 零部件必须分类摆放,不得混料;4.1.2 来料每种零件必须在外包装上或顶面第一件贴标识,标识内容包括:订单号,零件名称、零件图号、规格型号、数量、日期等,如标识不清或无标识,零件混放,一律不予验收。

4.2 外观质量4.2.1外观质量一般采用目测;4.2.2零部件表面无油污、明显灰尘、锈蚀现象;4.2.3零部件表面无敲击、磕碰痕迹,若有,须修磨平整;4.2.4所有锐角必须倒钝(除非有特殊要求)、飞边毛刺必须打磨(不能割手)。

4.3焊缝质量4.3.1 咬边:装机后外露的焊缝,不允许咬边,其他焊缝咬边深度h≤0.2+0.03t(较薄板厚度),且最深不得超过0.5mm,长度不超过焊缝全长的10%;4.3.2表面气孔:装机后外露的或要求密封的焊缝,不允许有气孔,其他焊缝50mm内允许有单个气孔,气孔直径Φ≤0.25t(较薄板厚度),最大不得超过1mm;4.3.3表面夹渣:装机后外露的或要求密封的焊缝,不允许有夹渣,其他焊缝50mm内允许有单个夹渣,夹渣直径Φ≤0.25t(较薄板厚度),最大不得超过2mm;4.3.4焊缝裂纹:表面或内部都不允许有裂纹;4.3.5错位:对接焊缝错位量h≤0.3t(较薄板厚度),最大不得超过0.5mm;4.3.6焊穿:不得有焊穿,焊穿部位必须补焊好;熔熬深度不得低于焊接母材的1/5。

焊接电流的选择Ø2.5≧70-95A, Ø3.2≧100-175A,Ø4≧200-300A......。

还有根据材质的厚薄和平焊,立焊,仰焊的实际情况需要灵活调节焊接电流。

不锈钢焊,铸铁焊,铝焊,二氧化碳保护焊,氩弧焊,埋弧焊,等。

焊接件检验标准

焊接件检验标准

焊接件检验标准当检查形状复杂、尺寸较多的零件时,测量前应先列一个清单,对图纸要求的尺寸写在一边,实际测量的尺寸写在另一边,按照清单一个尺寸一个尺寸的测量,并将测量结果直接填入实际尺寸一边。

待测量完后,根据清单汇总的尺寸判断零件合格与否,这样既不会漏掉一个尺寸,又能保证检测质量。

√3平面度平面度检验符合工艺图纸及行业标准要求;检验平台、刀口直尺、塞规平面度检测方法:将需要检测平面的产品放置检验平台上,将刀口形直尺与被测平面接触,用塞规在各个方向检测其中最大缝隙的读数值,或直接把被测面放在大理石平台上,用塞规在各个方向检测其中最大缝隙的读数值即为平面度误差。

√4垂直度垂直度应符合工艺图纸及行业标准要求;检验平台、刀口直尺、塞规、高度尺检验垂直度方法为:1.将被测零件的基准和宽度角尺放在检验平台上,并用塞规检验是否接触良好(以最薄的塞尺不能插入为准)。

2.移动宽度角尺,对着被测表面轻轻靠近,观察光隙部位的光隙大小,用塞尺检查最大和最小光隙尺寸值,并将其记录下来。

3.最大光隙值与最小光隙值之差即为垂直度误差。

√5对称度对称度应小于或等于工艺图纸及行业标准要求;百分表、指示器、工装治具检验平台通常是测长仪器检验对称的两个平面或圆柱面的两边素线各自到基准平面或圆柱面的两边素线的距离之差。

检验时用平板或定位块模拟基准滑块或槽面中心平面对机架、挂接框之类重点管制。

√6同轴度同轴度检验应小于或等于工艺图纸要求及行业标准要百分表、指示器、工装治具检验平台用V型架法检验零件的同轴度:1.将被测量零件放在V型架上;2.按选定的基准轴心方法确定基准轴线的位置;3测量实际被测要素各正截面轮廓的半径之差值,计算轮廓中心点的坐标;4.根据基准轴线的位置及实际被测轴线上的各点的测得值,确定被测要素是同轴度误差。

重点管制√7物理性能焊接牢固度、强度试验符合要求;小锤用手扳动焊合件检验是否松动,或轻轻敲击焊合件看是否裂开。

注意焊接的牢固度、强度。

焊接件检验标准

焊接件检验标准

焊接件检验标准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方式,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制造领域。

焊接件作为连接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标准,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焊接件检验标准的相关内容,包括检验方法、标准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焊接件的检验标准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查、力学性能检查等多个方面。

外观检查主要包括焊缝的表面质量、焊接件的外观形状等方面的检查,以确保焊接件外观无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

尺寸检查主要包括焊接件的尺寸精度、形位公差等方面的检查,以确保焊接件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力学性能检查主要包括焊接件的拉伸强度、冲击韧性等方面的检查,以确保焊接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其次,焊接件的检验标准需要参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执行。

国家标准是对焊接件检验的一般性规定,包括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焊接设备等方面的要求。

而行业标准是针对特定行业或特定产品的检验标准,通常是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细化和补充。

在执行焊接件检验标准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焊接件的检验标准还需要考虑焊接件的使用环境和使用要求。

不同的使用环境和使用要求对焊接件的质量和性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进行检验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例如,在海洋工程领域使用的焊接件,需要考虑其耐腐蚀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使用的焊接件,需要考虑其高温性能和轻量化要求等。

最后,焊接件的检验标准是确保焊接件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严格执行检验标准,可以有效地避免因焊接件质量问题导致的事故和损失,保障生产和使用的安全。

因此,各个相关行业和企业都应高度重视焊接件的检验工作,确保焊接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焊接件的检验标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查、力学性能检查等,需要参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执行,并需要考虑使用环境和使用要求的影响。

通过严格执行检验标准,可以有效地确保焊接件的质量和安全性,为生产和使用提供保障。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规范标准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规范标准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规范标准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本文旨在规定焊接产品的表面质量和焊接质量,以确保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并适用于焊接产品的质量认可。

生产部门和品质部门可参照本准则对焊接产品进行检验。

一、熔化极焊接表面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CO2保护焊的表面质量评价主要是对焊缝外观的评价,包括焊缝均匀性、假焊、飞溅、焊渣、裂纹、烧穿、缩孔、咬边等缺陷,以及焊缝数量、长度和位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具体评价标准详见下表:缺陷类型说明评价标准假焊未熔合、未连接焊缝中断等焊接缺陷(不能保证工艺要求的焊缝长度)不允许气孔焊点表面有气孔不允许穿孔焊缝表面不允许有穿孔裂纹焊缝中出现开裂现象不允许夹渣固体封入物不允许咬边焊缝与母材之间的过度太剧烈H≤0.5mm允许 H>0.5mm不允许烧穿母材被烧透不允许飞溅金属液滴飞出在有功能和外观要求的区域,不允许有焊接飞溅的存在此外,过高的焊缝凸起、焊缝太大H值不允许超过3mm,位置偏离焊缝位置不准不允许,配合不良板材间隙太大H值不允许超过2mm。

二、焊缝质量标准为保证焊接产品的质量,需要检查焊接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检查焊工的合格证和考核日期。

I、II级焊缝必须经过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检验焊缝探伤报告。

焊缝表面的I、II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

II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焊擦伤等缺陷,且I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焊缝外观方面,焊缝外形要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表面气孔方面,I、II级焊缝不允许,III级焊缝每50MM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0.4t,气孔2个,气孔间距≤6倍孔径。

咬边方面,I级焊缝不允许,II级焊缝咬边深度≤0.05t,且≤0.5mm,连续长度≤100mm,且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长度。

III级焊缝咬边深度≤0.1t,且≤1mm。

其中,t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

焊接件检验流程与标准规范

焊接件检验流程与标准规范

焊接件检验流程与标准规范English Answer:Welded component inspection process and standard specifications are crucial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integrity of welded joints. The inspection process typically involves several steps, including visual inspection, non-destructive testing (NDT), and destructive testing.Visual inspection is the first step in the inspection process, where the welder or inspector visually examines the welded joint to detect any visible defects such as cracks, porosity, or incomplete penetration. This inspection is done using various tools such as magnifying glasses, mirrors, and borescopes.Non-destructive testing (NDT) techniques are then employed to detect defects that may not be visible to the naked eye. Common NDT methods used in weld inspectioninclude ultrasonic testing (UT), radiographic testing (RT),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MT), and liquid penetranttesting (PT). These techniques can detect internal defects such as inclusions, lack of fusion, or weld discontinuities.Ultrasonic testing uses high-frequency sound waves to detect defects by analyzing the echo patterns produced when the sound waves encounter boundaries between different materials or internal defects. Radiographic testinginvolves passing X-rays or gamma rays through the weld and capturing the resulting image on a film or digital detector.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uses magnetic fields and iron particles to detect surface and near-surface defects.Liquid penetrant testing involves applying a liquid dye to the surface of the weld and observing if it seeps into any defects.In addition to NDT, destructive testing is also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welded joint. This includes tests such as tensile testing, bend testing, and impact testing. These tests help determine the strength, ductility, and toughness of the weld.The inspection process is guided by various standards and specification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standard for welding inspection is the American Welding Society (AWS)D1.1 Structural Welding Code – Steel. This standard provides guidelines for weld inspection criteria, acceptance criteria, and inspection methods. Other standards such as ISO 3834, ASME Boiler and Pressure Vessel Code, and EN 1090 also provide 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weld inspection.In conclusion, the inspection process for welded components involves visual inspection,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nd destructive testing. Various NDT techniques such as ultrasonic testing, radiographic testing,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and liquid penetrant testing are used to detect defects. The inspection process is guided by standards and specifications such as AWS D1.1, ISO 3834, ASME Boiler and Pressure Vessel Code, and EN 1090.中文回答:焊接件检验流程与标准规范对于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完整性至关重要。

焊接件检验标准

焊接件检验标准

焊接件检验标准焊接是一种常见的连接工艺,而焊接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对焊接件进行严格的检验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焊接件检验的标准和方法,以确保焊接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首先,焊接件的外观检验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外观检验主要包括焊缝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等方面。

焊缝的形状应该符合设计要求,焊接表面应该光滑平整,无裂纹、气孔和夹渣等缺陷。

此外,还需要检查焊接件的变形情况,确保焊接后的结构尺寸符合要求。

其次,焊接件的力学性能是焊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力学性能检验包括拉伸试验、冲击试验和硬度测试等。

拉伸试验可以检测焊接件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冲击试验可以检测焊接件的韧性和抗冲击能力,硬度测试可以检测焊接件的硬度值。

这些力学性能的检验可以全面评估焊接件的质量状况。

另外,焊接件的非破坏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

非破坏检测主要包括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和射线检测等。

这些方法可以检测焊接件内部的缺陷和疵点,如裂纹、气孔、夹渣等。

通过非破坏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焊接件的质量问题,确保焊接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最后,焊接件的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也需要进行检验。

焊接件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设计要求,金相组织应均匀致密。

通过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的检验,可以评估焊接件的材料质量和组织结构,为焊接件的使用提供可靠的保障。

综上所述,焊接件的检验标准涵盖了外观检验、力学性能检验、非破坏检测和化学成分及金相组织检验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验,才能确保焊接件的质量符合要求,从而保障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焊接件的检验工作有所帮助,提高焊接件质量,确保工程安全。

焊接件检验规范标准

焊接件检验规范标准

文件名称:焊接件检验规受控状态:生效日期:1 目的为规公司产品的焊接检验标准,确保检验的产品符合设计要求,从而达到保证被检测材料和部件的可靠性的目的,特制定本规。

2 定义本规所指产品包括承受动载或受力较大的箱体吊梁、悬挂件等有质量等级要求的焊接件,以及质量要求一般、受力较小、承受静载的焊接件。

3 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钢、镍、钛、铝及其合金的熔焊接头(不包括电子束焊接),厚度大于0.5mm以上的材料焊接。

4 焊接术语质量等级:基于给定的缺欠类型,对焊接的质量进行分级描述。

短缺欠:焊接部分任意100mm长度,一个或多个缺欠总长度不大于25mm,或者焊接部分短于100mm长度,缺欠总长度不超过该长度的25%。

系统缺欠:待查焊接部分总长度以,按照特定距离均匀分布的缺欠,单个缺欠的尺寸在允许围以。

焊接裂纹:在焊接应力及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下,焊接接头中局部位置的金属原子结合力遭到破坏而形成的新界面所产生的缝隙。

余高:焊缝表面两焊趾连线上的那部分金属高度。

角焊缝:沿两直交或近直交零件的交线所焊接的焊缝。

表面气孔:气孔是指焊接时,熔池中的气体未在金属凝固前逸出,残存于焊缝之中所形成的空穴。

当气体刚溢出表面而产生的孔洞未被填满金属液体凝固所形成的凹坑。

未焊透:焊缝金属没有进入接头根部的现象。

未熔合:焊缝金属与母材金属,或焊缝金属之间未熔化结合在一起的缺欠。

咬边:由于焊接参数选择不当,或操作方法不正确,沿焊趾的母材部位产生的沟槽或凹陷。

焊瘤:由于金属物在焊接过程中,通过电流造成金属焊点局部高温熔化,液体金属凝固时,在重力作用下金属流淌形成的微小疙瘩。

飞溅:熔化金属飞向熔池之外。

5 焊接符号本规中使用了以下符号:a:角焊标称焊缝厚度。

d:孔径。

h:缺欠的高度或宽度。

z:角焊的焊角尺寸。

t:壁厚或板厚。

b:焊缝宽度。

s:标称对接焊缝厚度(焊缝的有效厚度)。

6 要求本规必须经由培训合格的检验人员执行,为了方便检测产品的焊接品质,所有的待检产品应无表面涂层处理工序(如喷漆、喷塑等)。

焊接件检验规范以及注意事项

焊接件检验规范以及注意事项

焊接检验规范1.目的和适用范围1.1本标准仅限铆焊制作的产品,即焊接结构件,机加工产品并不适合。

1.2明确焊接结构件的尺寸检验顺序、各类尺寸重要级别以及各级别尺寸允许误差。

(注意:未标注级别的尺寸并非意味着不需要检验,而是指按照最低级别标准检验)1.3作为评审不合格报告单签署让步、返工、报废的尺寸依据。

2.测量的精确性如果所要求的尺寸精度不合格,那么工程人员应考虑下列问题:——图纸所要求的产品尺寸精度确实是该产品使用时所必须的?——如果不是,什么样的公差可以为该产品使用所接受?——按本标准所要求的公差尺寸确实需要吗?——如果不是,何类公差可为该产品的使用所接受?2.1 各等级公差具体数据本标准要求的尺寸公差为一般焊接结构件的通用公差,数据来自GBT 19804-2005。

若工程师有其他特殊要求,必须在图纸上注明。

长度尺寸公差角度尺寸公差应采用角度的短边作为基准边,其长度可以延长至某特定的基准点。

在这种情况下,基准点应标准在图样上。

下图为角度公差两种表示方法直线度、平面度、平行度公差t直线度、平面度、平行度的测量方法:以标准的直线或平面与待测的直线或平面靠紧,两者之间的最大距离即直线度、平面度、平行度公差。

直线度测量图示(t 即为所要测量的直线度公差)2.2 公差等级的确定在未特别指出的情况下,请按下表确定各尺寸公差等级。

如表中未列出,则按作最低标准即D 级。

注:若工程师需要更高精度尺寸等级,请提前给工艺和检验人员发邮件通知,并给出具体理由。

A级:与其他重要产品刚性连接的定位尺寸且不可更改的。

如泵支座、发动机支座、罐支座与泵、发动机、罐相连的螺栓孔、罐支脚间距尺寸。

B级:与其他产品刚性连接的定位尺寸但可以更改的。

如橇座、拖车座上的各类支架位置尺寸,以钢管连接的罐、泵油箱各类孔距。

C级:关系到产品外形的尺寸——如罐、防碰架的长宽高;与其他产品柔性连接或有各种方法消除误差的定位尺寸——如以腰形孔定位的支架、以软管连接的各类孔距,使用卡箍的各种管汇法兰的尺寸。

焊接质量检验标准

焊接质量检验标准

焊接质量检验标准1.原材料检验:在焊接前必须查明牌号和性能,要符合技术要求,牌号正确,性能合格。

2.焊接材料(电焊条)检验:根据原材料的特性选择正确的焊条焊接,做到合理选用,正确保管和使用。

3.对接接头的平面度要求:如下图所示对接接头的平面度f在200mm长度上不应超过板厚的10%,但不得大于4mm。

4.对接接头错边要求:如下图所示对接接头两板平面错边(即边缘偏差)h不应超过板厚的15%,但不得大于4mm。

5.工件需要热处理应在精加工以前进行。

6.加工好的工件表面应没有粗大的刀痕,工件尺寸应符合公差要求,不应有弯曲变形。

7.装配质量的检查:为了保证装配质量,焊接区应清理干净,特别是坡口的加工及其表面状况会严重影响焊缝质量。

①坡口尺寸在加工后应符合设计要求,而且在整条焊缝长度上应均匀一致;②坡口边缘在加工后应平整光洁,采用氧气切割时,坡口两侧的棱角不应熔化;③对于坡口上及其附近的污物,如:油漆、铁锈、油脂、水分、气割的熔渣等均应在焊前清理干净。

④点固焊时应注意检查焊缝的对口间隙、错口和中心线偏斜程度。

⑤只有在确保装配质量、符合设计规定的要求后才能进行焊接。

8.焊接质量评定标准根据《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87)的规定,焊接质量的分级根据缺陷的性质和数量、焊缝质量分为四级:Ⅰ级焊缝内应无裂纹、未溶合、未焊透和条状夹渣;Ⅱ级焊缝内应无裂纹、未溶合、未焊透;Ⅲ级焊缝内应无裂纹、未溶合以及双面焊和加垫板的单面中未焊透;焊缝缺陷超过Ⅲ级者为Ⅳ级。

①圆形缺陷分级长宽比小于或等于3的缺陷定义为圆形缺陷。

他们可以是圆形、椭圆形、锥形或带有尾巴(在测定尺寸时应包括尾部)等不规则的形状。

包括气孔、夹渣和夹钨。

圆形缺陷分级是根据评定区域内圆形缺陷存在的点数来决定的,评定区域的大小根据母材厚度(T)选定并应选在缺陷最严重的部位。

评定圆形缺陷时应将缺陷尺寸换算成缺陷点数,详见下表:缺陷点数换算表当圆形缺陷的长径在母材厚度T≤25mm时,小于0.5mm;25mm<T≤50mm时,小于0.7mm;T>50mm,缺陷的长径小于1.4%T时,可以不计点数。

焊接件检验标准

焊接件检验标准

焊接件检验标准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工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工程等领域。

为了确保焊接件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

本文将介绍焊接件检验的标准及相关内容。

一、焊接件检验的目的。

焊接件检验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焊接件的质量符合要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以及良好的外观质量。

通过检验,可以及时发现焊接件的缺陷和问题,保证焊接件的安全可靠性。

二、焊接件检验的内容。

1.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焊接件检验的首要内容,包括焊缝形状、焊接表面平整度、气孔、裂纹、夹渣等缺陷的检查。

外观检验可以直观地判断焊接件的质量状况。

2. 尺寸检验,尺寸检验是对焊接件的尺寸精度进行检查,包括焊缝的宽度、高度、长度等尺寸参数的测量,以确保焊接件符合设计要求。

3. 成分分析,通过成分分析,可以检测焊接件材料的化学成分,以确保焊接件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4. 机械性能测试,包括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硬度测试等,以检测焊接件的强度、韧性和硬度等机械性能指标。

5. 腐蚀性能测试,腐蚀性能测试是对焊接件在特定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进行检验,以确保焊接件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三、焊接件检验的标准。

焊接件的检验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包括焊接件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技术规范等内容。

行业标准是指由相关行业组织或协会颁布的针对特定行业的标准,包括焊接件的行业特性、技术要求等内容。

企业标准是指由企业自行制定并执行的标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制定,包括焊接件的企业内部管理、质量控制等内容。

四、焊接件检验的方法。

焊接件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目视检查、尺寸测量、化学分析、机械性能测试、腐蚀性能测试等。

其中,目视检查是最常用的检验方法,可以直观地判断焊接件的质量状况;尺寸测量和化学分析是对焊接件材料和尺寸精度进行检验的重要方法;机械性能测试和腐蚀性能测试则是对焊接件的强度、韧性和耐腐蚀性能进行检验的关键方法。

焊接件外观质量标准

焊接件外观质量标准

焊接件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1. 严格按图纸制作,加工件需预留加工量。

2. 角焊高要达到6mm。

平焊宽7mm,焊高3mm,直线宽1mm以内。

3。

工件外表打磨光滑、平整、锐边倒角。

4。

气割渣、焊渣必须清理干净。

5。

气割直线度,垂直度在1mm内。

6. 属于重型工件,必须开坡口焊接。

7。

工件不能有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

8。

焊缝成型美观正常,不允许有弧坑、焊缝间断、烧穿和裂纹存在.
9. 补焊件在补焊前,必须先把缺陷处彻底铲除干净,再进行补焊。

10. 所有焊接件的尺寸变形量不得大于加工余量的1/3—1/2。

11。

成品不允许有氧化皮,浮锈和其他杂物。

焊接质量检验标准

焊接质量检验标准

焊接质量检验标准Welding quality inspection standards一、焊接参数构造1.1 焊条型号:无论何种焊接方法,必须使用符合有关技术要求的焊条,焊条suitable类型必须根据执行标准的要求选择。

1.2 焊接电流、焊接ALT·:根据不同焊接材料,其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应适当调整,使其符合执行标准的要求。

1.3 间隙:未焊接焊条时,钢的焊接间隙按照我厂的要求进行调整,一般不得超过实际材料的大小。

1.4 焊接前处理:被焊件应经处理给其清洗,以消除表面杂质,增强焊接件的粘接性。

被焊件的接触面应保持平整、清洁,并保证两个接触面的温度均匀,以防止焊结缺陷。

2.1 焊接表面质量检验:检验焊接表面质量,必须排除破裂、裂缝、气泡、云状晶粒等缺陷,擦拭表面无明显油污、水分等缺陷,熔核应达到规定的形状大小。

2.2 焊接位置准确度检验:根据设定的尺寸原理,对焊缝的定位准确度进行检验,达到规定要求。

2.3 焊接强度检验:应检验焊缝强度,并达到规定的强度和承载能力,以保证其无破裂和拉出等严重缺陷。

2.4 焊接电气连接性检查:应检查焊接接头的电气连接性,确保不存在开路现象。

三、缺陷处理3.1 较严重的缺陷应立即就地修复,修复后仍应进行检验确认,修复质量符合要求才可以检验合格。

3.2 对涂层过厚的缺陷要采取清洗、修补。

3.3 对熔核缺陷一般应重新焊接,僻距过大的缺陷要采取断焊加拼接的方法处理。

四、记录4.1 焊接过程中应记录焊条型号、焊接电流、焊接时间、焊接电流使用量、原材料尺寸及焊接前处理记录。

4.2 对焊接质量检验合格的,应在焊接表面进行压字,记录其质量评定等级及完成日期。

4.3 记录内容应提供充分的证据,可经查询证明检验结果准确无误。

焊接质量试验及检验标准

焊接质量试验及检验标准

焊接质量试验及检验标准摘要:焊接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连接方法,在各种行业中广泛应用。

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连接件的强度和使用安全性。

本文将对焊接质量试验和检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读者了解焊接质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一、引言焊接是将两个或多个金属部件通过加热或压力的作用使其产生连续的金属结合。

焊接质量的好坏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都有直接影响,因此,在焊接过程中进行质量试验和检验是必不可少的。

二、焊接质量试验焊接质量试验是通过一系列试验项目来评估焊接质量的好坏。

以下是常见的焊接质量试验项目:1.外观检验:通过目视检查焊缝的表面质量,检查是否存在焊缝缺陷,如气孔、裂纹、夹渣等。

2.尺寸检验:测量焊缝的尺寸和形状,确保焊接符合设计要求。

3.力学性能测试:对焊接试样进行拉伸、弯曲、冲击等力学性能测试,评估焊接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4.金相组织分析: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和分析焊缝的组织结构,了解焊接过程中发生的相变和组织演变,评估焊接质量。

5.硬度测试:测量焊缝的硬度,评估焊接材料的硬度分布情况。

三、焊接质量检验标准焊接质量检验标准是规定焊接质量接受与否的参考依据。

以下是常见的焊接质量检验标准:1.国家标准:根据国家标准进行焊接质量的检验。

例如,对于钢结构,可使用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GB/T 12470)进行检验。

2.行业标准:不同行业有相应的焊接质量检验标准,根据行业需求进行选择和执行。

例如,对于航空航天行业的焊接,可使用行业标准《航空航天焊接技术规范》进行检验。

3.国际标准:根据国际标准进行焊接质量的检验。

例如,对于焊接材料的硬度测试,可使用国际标准《焊接材料硬度测试方法》(ISO 6507)进行检验。

四、焊接质量控制有效的焊接质量控制可以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并且减少焊接缺陷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焊接质量控制方法:1.焊接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焊接操作规程,包括焊接参数、焊接顺序、焊接工艺和焊接工装等,以确保焊接过程的标准化和一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接件检验标准
○ 程序文件● 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文件名称:焊接件
类版本 A/0 页码 OF 2 制订:审核:批准:
检验方法:目视√ 测量√ 测试√ 装配√ 抽样方式:抽检
□ 全检√ 免检□ 抽样计划: MIL—SID—105E正常检验II
级加严√ 正常□ 减量□ 特殊□ AQL基准: MAJ特殊特
性 0.65; MIN一般特性 2.5; CR关键特性 0收1退序号检验
项目检验及判定标准检验量具检验方法注意事项
及管制重点 AQL CR MA MI 0 0. 65 1. 5 1 外观依图纸、
标准样品检验;目测与标准样品或图纸比对是否相符,孔及焊接位置、焊接方向是否正确;√ 表面无明显毛刺、变形,无假焊、
虚焊、错焊;触摸无刮手,焊接应牢固可靠,无焊接时未溶合、未焊
透现象,焊缝成形均匀,无沙眼、气孔;注意焊接的牢固性√ 技
术要求所有焊接的焊缝必须连接到焊接件且焊缝均匀美观;√ 烤漆颜色与色板、标准样板比对一致;目测烤漆外观与色板、标准样
板比对:目测时先进距离看后远距离比对;注意烤漆的颜色及粉体里
的杂质√ 表面无裂痕、变形、缺损;无露底、气泡、针孔、麻点、杂漆、起皱、流痕、划伤等;目测检验表面无外观不良;特别
注意壳体及扶手架的烤漆外观√ 2 几何尺寸依图纸、标准样品对焊接件的结构规格、几何尺寸、形状位置公差进行检验,应符合图纸及国家标准要求;卡尺、百分表、高度尺、角度尺、刀口直尺、塞规根据来料批量依抽样计划表,对每批来料抽取相应数量的焊接产品参照图纸、标准样品进行确认,用卡尺测量焊接产品的规格、结构型式尺寸,如长、宽、高和其它定形、定位关键尺寸及孔的位置尺寸确认是否在允收范围之内,是否与样品及图纸要求尺寸一致。

当检查形状复杂、尺寸较多的零件时, 测量前应先列一个清单, 对图纸要求的尺寸写在一边, 实际测量的尺寸写在另一边, 按照清单一个尺寸一个尺寸的测量, 并将测量结果直接填入实际尺寸一边。

待测量完后, 根据清单汇总的尺寸判断零件合格与否,这样既不会漏掉一个尺寸, 又能保证检测质量。

√ 3 平面度平面度检验符合工艺图纸及行业标准要求;检验平台、刀口直尺、塞规平面度检测方法:将需要检测平面的产品放置检验平台上,将刀口形直尺与被测平面接触,用塞规在各个方向检测其中最大缝隙的读数值,或直接把被测面放在大理石平台上,用塞规在各个方向检测其中最大缝隙的读数值即为平面度误差。

√ 4 垂直度垂直度应符合工艺图纸及行业标准要求;检验平台、刀口直尺、塞规、高度尺检验垂直度方法为:1.将被测零件的基准和宽度角尺放在检验平台上,并用塞规检验是否接触良好(以最
薄的塞尺不能插入为准)。

2.移动宽度角尺,对着被测表面轻轻靠近,观察光隙部位的光隙大小,用塞尺检查最大和最小光隙尺寸值,并将其记录下来。

3.最大光隙值与最小光隙值之差即为垂直度误差。

√ 5 对称度对称度应小于或等于工艺图纸及行业标准要求;百分表、指示器、工装治具检验平台通常是测长仪器检验对称的两个平面或圆柱面的两边素线各自到基准平面或圆柱面的两边素线的距离之差。

检验时用平板或定位块模拟基准滑块或槽面中心平面对机架、挂接框之类重点管制。

√ 6 同轴度同轴度检验应小于或等于工艺图纸要求及行业标准要百分表、指示器、工装治具检验平台用V型架法检验零件的同轴度:1.将被测量零件放在V型架上;2.按选定的基准轴心方法确定基准轴线的位置;3测量实际被测要素各正截面轮廓的半径之差值,计算轮廓中心点的坐标;4.根据基准轴线的位置及实际被测轴线上的各点的测得值,确定被测要素是同轴度误差。

重点管制√ 7 物理性能焊接牢固度、强度试验符合要求;小锤用手扳动焊合件检验是否松动,或轻轻敲击焊合件看是否裂开。

注意焊接的牢固度、强度。

√ 附着力检验符合要求;百格刀、刀片、3M胶纸用刀片切割漆膜1mm x 1mm 的方格,切25格,画完后用毛刷刷几次,再用封口
胶纸粘附,从右角呈45度角迅速撕离,然后观察漆膜脱落现象。

附着力检验标准:在切割交叉处涂层允许有少许分离,划格区域影响
明显的方格比例
√ 8 颜色样板目测与样板参照对比;注意色差√
9 装配性能与相装配之零部件进行组装检验符合装配要求。

目测、相互组装检验与相配合之零部件装配检验,间隙、过渡配合
符合装配之标准要求。

实配组装时注意孔距、孔位,不可有偏孔、错位不良状况√ 10
焊接尺寸公差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按GB/T 4249 公差等级 2~30 >30~120 >120~400 >400~1000 精度要求高
尺寸公差±1 ±1 ±1 ±2 一般结构尺寸公差±3 ±4
±6 精度要求高尺寸公差一般结构,如箱型结构,焊接和矫
直产生的热变形大部位一般结构尺寸公差尺寸精度要求高、重要的
焊接件部位þ制订□修订日期:发行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