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及2019年物理中考备考建议-精选文档
2019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9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我仔细阅读并分析了近几年中考物理试卷。
对比以往中考试卷,2019年中考物理试卷。
有以下特点。
1.试卷整体情况和梯形分布情况基本不变,更加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规律,基本方法,涵盖知识面广。
2. 需要进行语言叙述的内容,要求更高了。
3.对于实验的设计实验的,实验的步骤依然要求较高,要求学生自主设计。
通过分析试卷特点,对今后物理教学的几点想法:
1.加强双基教学,重点训练注重落实,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兴趣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总结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3.紧扣课本,认真阅读教材中的所有栏目。
重视课本中的小资料中的数据,留意其条件。
4.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理论联系实际。
从生活生产实际出发,贴近生活,关注时政要闻,关注社会热点,结合地域特点。
5.帮助每一位学生,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层落实,努力提高学生的及格率。
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中考物理试卷分析2019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一、试卷的基本情况1.试卷的结构(表一)2.分数分布符合考试说明要求,大致为:力学25分,电与磁学24分,光学5分,热学8分,声学2分,能量与能源4分,方法2分。
3.试题的基本特点(1)注意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中进行考查。
试题在考试的内容上约有80%以上的试题是通过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小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
特别是试题重视来自学生的生活体验,注意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中,通过学生对问题情景的分析和解决的过程来考查学生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能力,考查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和进一步学习的潜质。
(2)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反映物理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影响。
试题注重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努力创设能引起学生兴趣和联系实际的情景,试卷取材广泛,处处散发出浓郁的生和途径,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设计、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的探究思想。
旨在提倡试题回归实验教学,但又高于实验教学的思想,力图改变那些“老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题海战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5)坚持设置开放性试题,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
试卷中进一步加大了试题的开放程度,题目的答案极具开放性,完全取决于学生的构思,给学生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同时,也为展示优秀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6)体现初高中知识衔接,拉开梯度注重选拔例如试题中涉及的“图象”、能量转化问题、电功率问题,既综合了初二的实验现象和初三的理论内容,还涉及到定量计算,为今后的高中学习打下了基础。
同时,各种试题都有梯度,尤其是关注考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能力的考查,反映在试卷上,就是给考生一段信息,让考生现学现用,这些试题的解答需要对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读、筛选、整合,进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运算、作图、分析推理,说明解决问题办法,或提出自己的建议,可以拉开考生档次,有利于各层次学校选拔人才。
安徽2019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暨教学建议
(一)2019年初高中知识点衔接
第7题:三力平衡的计算(2分); 第9题:混联电路中求电阻产生的热量(2分); 第11题:质量是惯性的量度(0.75分); 第12题:弹簧振子系统能量守恒(3分); 第13题:密封气体中的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3分); 第14题:连接体中涉及三力平衡的力的关系分析(3分); 第15题:直线电流周围的磁场(3分); 第23题:滑动变阻器分压式接法+混联电路计算(9分)。
交流主题 主题一:近五年中考试卷结构分析 主题二:2019年中考试卷分析 主题三:教学中的一些建议
主题一:近五年中考试卷结构分析
2019年与2018年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分析表 2019年与2018年各题型得分及总均分对比分析表
主题二:2019年中考试卷分析
(一)初高中知识点衔接 (二)核心知识卷内反复考 (三)试卷逐题分析
共计:25.75分,占比28.6%
(二)核心知识卷内反复考
(三)2019年试卷逐题分析
主题三:教学中的一些建议
附学生答题 示例分析
1、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做到理解题意,应用物理规律 正确解题。
2、加强对物理核心概念的理解及相关概念的区分
验现象分析原因
4、力学计算题的关键要把握好受力分析
4、力学计算题的关键要把握好受力分析
4、力学计算题的关键要把握好受力分析
5、电学计算题的关键要把握好电路分析
5、电学计算题的关键要把握好电路分析
5、电学计算题的关键要把握好电路分析
6、认真研读考纲、中考试题,研究试题的演变, 体会命题意图,把握出题高频的核心知识。
7、熟悉高中课本,结合我省中考命题特点,根 据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 伸,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2019年物理试卷分析及备考建议
可知大小为 ( 2 1)BIL ,方向根据左手定则.A正确。
(2019年)20.矩形导线框abcd固定在匀强磁 场中,磁感线的方向与导线框所在平面垂直, 规定磁场的正方向垂直低面向里,磁感应强度 B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若规定 顺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I的 正方向,下列各图中正确 的是
考查知识点:B-t图象 i-t图象
(2019年)17、从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
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
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圆
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
圆锥的轴重合。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
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
r
A.r
B.1.5r
C.2r
29×10-3 kg/mol,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0×105 Pa.利用以上数据可估
算出地球表面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4×1016 m3
B.4×1018 m3
C. 4×1020 m3
D. 4×1022 m3
答案:B
分析:
1.热学中的重点知识反复考查
2.研究两个相关联的气体对象问题 和热学估算问题要引起重视。
D.2.5r
答案:C
桌面
(2019年)21.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
板玻璃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θ射入,穿过玻璃砖自下表射
出.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5.设红光与蓝光穿过玻
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在θ从0°逐渐增大至 90°的过程中
A.t1始终大于t2 C.t1先大于后小于t2 答案:B
个像是物体在右镜所成像的像,第3个像是第
一个像在右镜中的像在左镜中的像距离物体
2019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分析及备考策略
2019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分析及备考策略1. 引言1.1 2019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分析及备考策略的重要性通过对2019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试题的命题特点和考点分布情况,有利于学生把握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分析试题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各章节知识点的考查方式,为备考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了解2019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的命题趋势,可以帮助学生预测可能出现的题型和题量,从而更好地调整复习策略,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提高应试能力。
对2019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备考策略,对学生备战中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际帮助,可以帮助他们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备战中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对2019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的分析及备考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2. 正文2.1 2019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的试题特点分析1. 知识点覆盖广泛:2019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包括力学、光学、电学等多个领域,考察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全面掌握程度。
2. 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试题中既有涉及理论知识的题目,也有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 难易适中:整体来看,2019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的难度适中,题目设计合理,考查内容符合教材要求,适合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4. 注重思维能力:试题中不乏需要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题目,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
5. 实用性强:部分试题设计灵活,与日常生活和实际情境结合紧密,旨在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学习兴趣。
2019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的试题特点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和培养,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注重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考过程中,学生应注重对各个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注重思维拓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2 2019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的命题趋势分析在2019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的命题中,可以发现几个明显的趋势。
2019中考物理试题试卷分析与应对
2019中考物理试题试卷分析
2019河北省中考物理试题整体 体现如下特点:
1.保持稳定 2.知识分布合理,学科重点突出 3.联系实际,回归教材,再创造
2019中考物理试题试卷分析
23.针对图9所示的实验装置及探究过程中涉及的 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问题:为什么要使小车从同一高度自由滑下?
2019中考物理试题试卷分析
2019河北省中考物理试题整体 体现如下特点:
1.保持稳定 2.知识分布合理,学科重点突出 3.联系实际,回归教材,再创造 4.突出能力考查,体现学科思想 5.试题结构合理梯级分布
2019中考物理试题试卷分析
第一层次:1~5题、15~18题、23题、29~30 题,32题。 第二层次:6~14题、19~21题、24~27题、33、 36、37题; 第三层次:22、28、31、34、35、38题.
36
12
27 28 9
分值
60
40
20
2019中考物理试题试卷分析 表二、试题考查知识分布情况
力学部分26.5分,为物理试题部分的44%。 电学部分21分,为物理试题部分的35%。 光学部分5分,为物理试题部分的8.3%。 热学部分4.5分,为物理试题部分的7.5%。 声学部分3分,为物理试题部分的5%。
2019中考物理试题典型试题分析
25、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 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甲、乙两瓶中装有质量与初温 相同的煤油,甲瓶中铜丝的电阻比乙瓶中镍铬合金丝的 小。 (1)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小明选用 煤油而不用水做实验,主要是由于_________。 (2)实验中,乙瓶中的温度计示数升高的快,由此得出的 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乙瓶中的温度计示数变化了10℃,镍铬合金丝消耗 了3.3×10-3kW·h的电能, 烧瓶中煤油的质量是__。 [已知 c煤油=2.1×103J/(kg·℃), 不计热损失]
2019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
问题主要表现在:⑴ 学生整体掌控时间的能力达不到,做题速度慢,有部分学生题 没有做完;⑵ 计算能力差,平时课下作业遇到计算时,往往会认为自己会做,懒得 动手计算,导致考试时很简单的计算都做不对;⑶ 公式多分不清,字母表示的量不 清楚,例如22题第一问计算压强,很多学生写出了压强公式,但是把质量当成压力 直接代入公式的大有人在;⑷ 体积单位换算不熟练,有部分学生不知道“L”为何物。 导致后面消耗的电能也出问题了。⑸ 对生活中的家用电器或生活用品的效率问题掌 握不到位,导致很多人在计算燃油质量时丢掉了热机的效率。
一模物理试题分析
试卷基本情况
六、压强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的公式进
行简单的计算。 七、浮力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八、简单机械
2.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会画力臂。 九、功和功率
1.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会用公式P=W/t进行简单计算。
3.加强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有机渗透对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与 科学方法的体验与应用,引导物理教学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科学的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物理规律的能力。
4.充分发挥不同题型的功能,不断优化试题结构,有效控制试题 的难度与区分度,以有利于全省初中物理教学。
一模物理试题分析
试卷基本特点
题型
分值 平均得分
得分率
填空题
14
9.02 0.64
选择题
16
9.37 0.59
作图题
4
2.35 0.59
实验探究题 综合应用题
18
18
9.69
7.51
0.54
0.42
一模物理试题分析
试卷基本特点
2019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及2019年物理中考备考建议
二、试题基本特点
总之,今年物理中考试题内容涉及知识面广、分 布合理,科学性强,与科技、生产、生活联系紧密, 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兼顾到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生 的实际情况,语言简明,图文并茂,结构合理;试 题的文字阅读量及试题难度适中,无偏题、怪题, 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特别是基础题到位,试题有较 好的梯度。符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的基本要 求,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要求。
2. 注重物理试题素材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试题贴近生活,关注海南特色资源和社会热点, 涉及环保、能源、生态等方面题材。如第1题“鲜榨 椰子汁”,第12题“煮咖啡”,第12题“高压锅”, 第14题“端午节的赛龙舟”,第16题“农民使用沼气 烧水”,第18题“我省可开发用于发电的再生能源” ,第22题简答题,以海南的“海上日出”为背景,让 学生在阅读材料中,感受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椰风海 韵,题型综合开放,场景熟悉,学生可选择自己熟 悉的内容解答。
四、2019年中考备考建议
1、研究课标、注重双基
2、重视和加强实验与“科学探究”教学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提 高对实验能力的正确理解并且目标明确。各级各类学 校要想方设法配足相关实验仪器,开足基本实验。实 施探究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和体验,学会思考, 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把探究变成一种学习习 惯、学习方法,变成一种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途径,
6、调动各种资源, 提升社会、家庭对学习的认识
面对当前不断滋生的学校教育的极端功利主义 色彩,初中教育严重的两级分化,以及部分学生厌 学、弃学现象。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和媒体需 要发挥积极的宣传和科学的导向作用,通过各种活 动,强化对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作用的认识,强化对 学习意义的认识。只有政府、教育部门、社会和家 庭同抓共管,我们才能全面、健康推进义务教育, 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2019年广东中考物理试卷分析点评
2019年广东中考物理试卷分析点评一、试题结构2019年广东中考物理试题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能力题六大类,共23道题目,全卷100分。
具体分布如下: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能力题题号1-78-141516-1819-2021-23分值21217191319题类分值分布整体基本和2018年一样。
不同的是,2018年的实验题为20分,2019年变为19分。
2018的综合能力题为18分,2019年变为19分。
其他题型分值保持一致。
二、试卷分析初中物理知识内容主要分为声、光、力、热、电、磁六大板块。
综合今年的试卷考察内容分类可以得出一下的比例:我们来对比一下近三年的试题考点的详细分布:题型题号2017年2018年2019年选择题1声音的频率;次声波与超声波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常识估算2光年;原子大小;摩擦起电牛顿第一定律;理想实验的理解和应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原因、相互作用力、惯性、参照物3光现象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三要素电荷、原子结构4力与运动;参照物熔化和凝固图象;内能;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质量与密度、比热容、晶体5欧姆定律摩擦力的大小;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声音三要素、声音的传播快慢6功与功率欧姆定律的应用欧姆定律,串联电路7浮力;压强密度公式的应用;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家庭电路故障填空题8原子构成;分子热运动物态变化动能、势能9机械能分子和原子组成物质;分子间的作用力;扩散现象内燃机、能量转化10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光的反射11比热容电压表读数;电路的动态分析通电导体在磁场受到安培力12电磁感应原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温度计13物态变化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弹簧测力计、浮力、密度14电阻电压;电功率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浮力大小的计算焦耳定律作图题15(1)凸透镜成像杠杆力臂的画法杠杆画图15(2)杠杆作光的反射光路图;透镜的光路图光的反射与折射15(3)电路连接家庭电路的连接电路设计实验题16(1)螺线管磁极判断时间的测量;长度的测量刻度尺读数、弹簧测力计读数、秒表读数16(2)温度计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电流表与电压表的读数16(3)电流表;弹簧测力计与天平的读数凸透镜成像电能表的读数、电功计算17凸透镜成像规律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密度测量18天平的使用;读数;体积计算;密度计算;密度偏差分析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计算题19力的计算;功杠杆的平衡条件;机械效率的计算;功率的计算.固体压强、摩擦力大小、功率、滑轮组20电阻;电功的计算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压、电阻、电能计算综合能力题21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惯性;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磁浮列车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凸透镜成像原理22电功率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功率的计算新能源、比热容、浮力、压强、内能23热量;物态变化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热量的计算;燃料的热值及其计算能量转化、电路图、功率计算、电能从试卷考点分布来看,考点的分值还是偏重于电学和力学板块,重点的考查的内容为欧姆定律、焦耳定律、光、电能电功率、浮力、密度、机械能、内能。
2019年初中毕业考试物理试卷分析
九年级物理毕业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特点:1、试卷结构全卷共分三部分,20小题,共80分.其中选择题10题,占30分;实验探究题6题,占28分;综合应用题4题,占22分。
2、试题特点(1)基础题仍占较大的比例。
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基本规律的简单应用。
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的第一题考查的都是学生基础掌握情况,第二题是通过实际应用考察学生计算能力。
(2)重视理解能力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选择题中考查的知识内容主要是:质量和密度,力和运动,压强浮力,这些都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重视实验能力、实验方法的考查。
联系实际,以实际社会生活作为题目的背景,创设情境。
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从成绩来看优秀率偏低,由此暴露出我们教学中的不足,我们知道处于优秀线和及格线之间的学生提升最有潜力;处于及格线以下的学生是下阶段教学的关键和难点。
各位物理老师在摸清学生分布状况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进行培优补差,总结经验,找出教学中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制定对策。
力求在教学中把分层教学落到实处。
同时为今后的学习明确了重点和方向。
例如:(1)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不过关,识别图景能力较差,应在实验题方面增加练习。
(2)运用语言叙述实验过程的能力较差,物理语言的连贯性较差,物理语言的使用较差,分不清大、小、高、低的含义。
(3)解答表格、图像题、作图的能力较差,阅读能力欠缺,曲解了题目的意思。
1、答题错误较多的题是:出现错误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能正确运用基础知识,盲目死记概念,不能灵活运用。
2、填空题中出现的错误主要是具体分析,说明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物理知识和概念,实际应用能力也较差。
3、作图、探究、实验与设计题出现的错误主要是学生对实验还停留在书本上不能自主进行实验探究的设计,以至于大面积丢分。
2019中考物理试卷答题技巧分析精品教育.doc.doc
2019中考物理试卷答题技巧分析物理学是人们对无生命自然界中物质的转变的知识做出规律性的总结。
接下来,与小编一起来了解中考物理试卷答题技巧分析。
2019中考物理试卷答题技巧分析一、选择题选择题对考查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的准确性有较强的监别作用,也便于评卷适于标准化的考试,在中考试卷占着相当的比例(约24%)。
几个选择题对学生选答有迷惑,干扰作用,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此类题解答不,常因考虑不周而致错,所以要答选择题除了平时对物理概念掌握清楚牢固外,还要懂得在选答时应用选择性推理的方法来判断答案的正确与否。
总之,对于选择题应注意审题,平时在学习中要养成对一个问题多进行反思,都必须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只有对其批驳得全面,深刻,才能对所学知识全面掌握和透彻理解。
二、填空题填空题是物理命题考试中最常采用的一种形式,在去年中考试卷中约占24%,常见有以下几种类型:1、直接填空题这类填空题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因为它可以根据自己对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熟记程度直接填题。
2、推理填空题这类填空题比直接填空题难。
它必须根据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经过分析,判断才能填题。
3、计算填空这类填空题在这几年中考试卷中,在填空题出现都比较容易。
4、用图题填空题覆盖面广,它涉及物理知识的各个领域,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应懂得归纳二年来所学物理基本知识,规律使之系统化,(这在老师的帮助下),平时应注意培养自己的理解能力,提高自身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做备考复习工作,提高复习效率,争取在中考上考出较的成绩。
三、简答题随着课改的深入,简答题要求学生进行对物理问题的全面表述少了,本题题目主要来源于考生身边较为熟悉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相关问题。
让学生从学物理的角度对物理现象或物理知识进行分析,此类题目往往较为简单,考生不要放弃。
题目中用到的知识一定是平时已学过的知识,平时多留意我们身边的一些物理问题,多思考。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在整张试卷中占的比例是最重的之一,考生应该给于足够的重视。
2019年中考物理试卷阅卷分析及教学建议
• 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分
• 水的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2分
• 液体压强与深度成正比
2分
• p=ρgh
2分
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2分
水的深度越高,压强越大,
1分
※①没写水的给分
②写“有关”不给分 ×
③压强越大,水越深,不给分×
• (2)如图-3所示实验,将一根塑料吸管弯成
2.试题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注重 考察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对结论的准确描述; 且试题的呈现都有具体的问题情境形式,体现了生 活处处有物理。
例如:选择题8以国家重点工程——青藏交 直流联网工程的“公路列车”为背景,考 察学生对平均速度、压强、二力平衡、惯 性等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实验探究30题,以课本基本实验为依托考 察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对实验结论的 掌握。
机械都不可能没有能量
A B C 损D失 无 平均 难
有环保意识
选分 度
2 2. 7 2. 0. 1.4 0.
启示3:注3 重0基3本概9念1的理解7 ,抓住基本概念 的关. 键词和. 内涵,像热值、1 效率、功率、比 热容7等概念9
3.有关光学元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
A.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光通过三棱镜时不发生偏折 D.平面镜不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二.学生答题情况及失分原因分 析与启示
关注社会
1.下列热估点 测图, 长片能 度和文字对应正确的是(了B解)乐音的特点,
知道改变物体的 粗细、长短能改 变音调。能区分 音调和响度
A
B
CD
无选 平均分 难度
4.1 75.2 13.8 6.1 0.9 1.51 0.75
2019年物理中考试卷分析
第三大题解答题,得分率最低的是第36题, 3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 验中 (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 、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 ▲ .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 像.此时物距为 ▲ cm,像的大小比物 ▲ . (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左右移动光屏均接收不到像,接着应 该(▲) A.上下移动光屏去接收
B.将光屏放到凸透镜左侧去接收 C.取走光屏,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 其中第3问最低仅为36%, 它反映了我们的学生实验能力不够,提醒我们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 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在教学中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培养。
今年计算题没有绕弯的。但学生解题依然不理想,只要是计算题失分都很高, 说明学生基本运算功底较弱。提醒我们教师应注意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
6
88
4
5
4
7
4
4
88
3
8
50
30
10
10
9
5
78
13
4
10
15
1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得分率 0.74 0.71 0.60 0.74 0.79 0.68 0.57 0.73 0.62 0.55 0.54 0.77 0.58
题号 33.1 33.2 36.1 36.2 36.3 37.1 37.2 37.3 37.4 38.1 38.2 38.3 38.4
人数 764 839 864 893 916 959 983
1074 1162 1181 1161 1181 1197 1261 1265 1268 1291 1349 1274 1239
2019中考物理试题分析-14页精选文档
等了好长时间中考试题终于下来了,在下来的第一时间给大家做一个总结,同时也是我对初中物理的一个告别吧!以后要去教高中了.不过我依然会关注初中物理的,和大家一起加油! 今年的中考试题相对于去年来说难度是有些降低的,不过作为一次毕业生考试当然也不简单,考试内容和结构基本上不变.创新题不算多,一套规规矩矩的试题.相对今年高考题的变化来说大家幸运多了!不过提醒下一届的学生,对于刚刚教程改革的你们,明年的试题非常有可能有极大的变动!好了废话不多说,直接看看今年的道题吧!2019年山西中考物理试题分析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 .教室的高约6mB .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电流约10AC .洗热水澡时的水温约42℃D .中学生在体测中跑完1000m 用时2min这道题是对生活常识的考查,随着试题的更新,这种题的难度会越来越不好做,但是解题思路是不变的!这种题主要考擦学生的常识,单位变换和简单的估算能力.A 答案是对常识的考擦,我们知道一层楼的高度是三米,那么答案显然是错误的,B 答案就需要简单的估算能力了,我们知道的常识是电冰箱的功率大约在1000w 左右,那么选择的公式当然是I=Uw 带入就可以求出电流越为5A 左右,当然在计算时U 不必用220V 来计算,直接用200V 来估算就好了,这样在考试中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C 答案是常识了比37摄氏度高一些就好.D 答案也是简单的估算,根据V=ts 可计算V=1000m ÷120s ≈1000m ÷100s=10m/s,显然不对,你能一秒跑十米啊?答案C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 .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地球离月球的距离C .“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D.学校周围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这是声的考查.主要考察基本知识的掌握熟练程度.基础差不多的学生很容易能够做出来.难度较低.A考查听到声音的三个条件,振动,传播和健全的耳朵,显然选项只具备第一个条件,条件不足B考查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地球和月球之间真空,不满足C考查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音色,响度.“闻其声,知其人”是对音色的考查D考查防止噪声的三个方面,学校周围禁止机动车鸣笛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答案C3、图1是内燃机的某冲程工作示意图,以下改变内能方式与此相同的是( )A.烤火取暖 B.搓手取暖C.向手“呵气”取暖 D.用热水袋取暖综合考查题,结合内燃机考查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要想作对这道题必须知道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工作原理和改变内能的两个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先说一说传统的解题思路:根据图一可以知道这是压缩冲程,是将空气和汽油压缩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活塞对气体压缩做功来增加气体的内能,选项中A,C,D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只有B是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如果你忘记了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或者说你就没学会这方面的知识,怎么办?...........蒙!是的,你没看错,需要你蒙的能力!蒙的解题思路:阅读题干,问的是改变内能方式,观察选项,A,C,D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只有B是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那么你会蒙哪个选项?????答案B4、如图2所示,将鸡蛋下的硬纸片用手指突然弹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鸡蛋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纸片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弹纸片时手指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鸡蛋受到惯性作用落入杯中这是一道考查力的作用效果,机械能转化,相互作用力和惯性的综合试题,难度较小,主要看你能不能看见题干中的选着错误选项这几个字.A考查机械能的转化,下落过程中随着鸡蛋下落,鸡蛋的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加,动能变大,所以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纸片由静止变为运动是由于手给了它力的作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弹纸片时手指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不解释D鸡蛋受到重力的作用落入杯中,不是受到惯性落入杯中.用你那聪明的大脑想一想,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的,那么鸡蛋以前是静止的,由于惯性鸡蛋在纸片弹出后由于惯性的话还应该静止才对,怎么会下落??????这就从反面的角度证明了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答案D5、生活中许多物品都用到了物理知识,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该题主要考查压强和简单机械以及声的应用,难度不大A喷雾器利用的是气体压强,怎么会和联通器联系起来B这个选项可能有人会选择,那你就有在以后克服你的惯性思维了,看清题,那是粘贴式的挂钩,不要一看见挂钩就是吸盘那种的!!C也需要你认真读题,b超是超声波不是电磁波!!!D这个选项很明显利用的是滑轮组,很容易选出来答案D6、下列词语中涉及的光现象与“小孔成像”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凿壁偷光 B.海市蜃楼 c.猴子捞月 D.杯弓蛇影光现象,很传统的题型,学过光的一定会作对根据题干中的“小孔成像”可以知道考查的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D光的反射其他不解释答案A7、小明小组利用如图4所示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个数的钩码,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三次实验后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2019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分析及备考策略
2019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分析及备考策略【摘要】本文主要对2019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进行分析及备考策略进行探讨。
在试卷结构分析部分,我们将深入剖析试卷的题型和难易程度,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考试要求。
常考知识点总结将列举出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重点知识,帮助考生有针对性地复习。
解题技巧指导将提供一些解题方法和技巧,帮助考生更高效地应对考试。
备考策略建议将为考生提供备考计划和复习安排的建议,以及如何管理好考试前的紧张情绪。
本文还会介绍提高复习效率的方法,帮助考生更好地利用时间。
结论部分将总结出制定复习计划、重点突破和备考持续性的重要性,为考生提供复习和备考的指导建议。
希望本文能对考生在备考中起到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中考、物理、2019年、河南、试卷、分析、备考、策略、结构、知识点、技巧、指导、复习计划、突破、持续性、提高效率、方法、引言、正文、结论。
1. 引言1.1 2019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分析及备考策略2019年河南中考是学生们备战的重要考试之一,物理作为其中的一科不可忽视。
分析近几年的中考物理试卷可以发现,试卷结构为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难度适中,涉及到基础知识的考查较多。
考生在备考中需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在备考过程中,常考知识点总结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对往年试卷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常考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解题技巧指导也是备考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可以帮助考生更加高效地应对试卷。
为了提高备考效率,考生可以根据备考策略建议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重点突破,将精力集中在重要知识点上,同时保持备考持续性,做到每天都有一定的学习任务。
通过以上的努力,相信考生们一定能在中考物理科目上取得不错的成绩。
2. 正文2.1 试卷结构分析2019年河南中考物理试卷通常由选择题和解答题两部分组成。
选择题占据了试卷的绝大部分,通常包括了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试题基本特点 2. 注重物理试题素材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试题贴近生活,关注海南特色资源和社会热点, 涉及环保、能源、生态等方面题材。如第1题“鲜榨 椰子汁”,第12题“煮咖啡”,第12题“高压锅”, 第14题“端午节的赛龙舟”,第16题“农民使用沼气 烧水”,第18题“我省可开发用于发电的再生能源” ,第22题简答题,以海南的“海上日出”为背景,让 学生在阅读材料中,感受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椰风海 韵,题型综合开放,场景熟悉,学生可选择自己熟 悉的内容解答。
二、试题基本特点
突出物理学科特点,重视实验探究的考核。第15题 涉及了教材上的两个小实验,大气压存在,光的直线传 播实验,希望教师在点点滴滴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实验 教学,不要用讲实验代替做实验。第20题是贯穿电学的 一个综合实验,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学生很熟悉,试 题涉及到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仪表的连接读数、实验 结果的评估等,试题由浅到深,层层递进,突出能力。 关注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考生,充满人文关怀。第21 题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是从教材实验中挖 掘新的探究元素,提出问题让学生设计实验,考查设计 实验的能力及科学探究方法和思想。
二、试题基本特点
7、积极发挥中考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通过试题题首语的提示和制定详尽的试题参考答案 和评分标准,对计算(或简答)过程中条件和结论的 规范、科学的描述,对作图等提出更具体和明确的要 求。如:“作图画线必须使用直尺;解答计算题必须 要有具体步骤,有公式,有文字说明”等等。在规范 答卷的同时,影响和规范日常的教学行为,促使学生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 下良好的基础。
二、试题基本特点
6、试题体现开放性
在设计试卷时,部分试题通过开放性很好地关 注了学生思维特点的差异。如第21题的第(3)小 题,答案可以有很多种——可以利用甲图实验, 将木块侧放、竖放,分别测出摩擦力做对比;也 可以取两块质量相同,但底面积不同的木块在长 木板上分别匀速运动,测得摩擦力做比较;还可 以先横着拉长木板,然后再竖着拉,并记下它们 的拉力,然后比较——如此一来,就可让学生有 了相对自由的发挥空间,兼顾了不同学生。
3. 关注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二、试题基本特点
4.关注考试内容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
第23题取材于《海南日报》关于汽车超载问题的 报道,考查知识点速度、密度、压力压强的计算, 第24题收集生活中电热饮水机的说明书,既有表格 又有电路图,考查学生阅读说明书获取信息的能力 ,基本电路识别分析能力及电功、电功率、电阻的 相关计算。着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和 数学知识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二、试题基本特点
总之,今年物理中考试题内容涉及知识面广、分 布合理,科学性强,与科技、生产、生活联系紧密, 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兼顾到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生 的实际情况,语言简明,图文并茂,结构合理;试 题的文字阅读量及试题难度适中,无偏题、怪题, 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特别是基础题到位,试题有较 好的梯度。符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的基本要 求,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要求。
三、学生答题情况(对比)分析
类型 人数(×1000) 29.584 38.826 54.832 43.497 百分比 24.9717 32.7729 46.2834 36.7156
全 省
优秀率 良好率 及格率 低分率
类型
人数(×100) 17.53 23.28
百分比 22.7781 30.2495
三 亚 市
优秀率 良好率
及格率
低分率
33.08
29.09
42.9834
37.7989
三、学生答题情况(对比)分析
全 省
三 亚 市
三、学生答题情况(对比)分析
全省考生分段数据情况
分段 0--9 10--19 20--29 30--39 40--49 50--59 60--69 70--79 80--89 90--99 100--110 人数(×1000) 6.942 13.052 13.1 11.553 9.961 9.03 8.204 7.802 9.242 12.279 17.305 百分比 5.8597 11.0171 11.0577 9.7518 8.408 7.6222 6.925 6.5856 7.8011 10.3646 14.6071
0d58b4b8 溜达啦小说网 68la 绿茵教父 68la/read/1/1211/ 武道丹尊 68la/read/1/1108/ 三界独尊 68la/read/1/1965/ 最近更新 68la/top/lastupdate_1.shtml 网站地图 68la/sitemap/sitemap.xml
一、试卷内容分布
二、试题基本特点 三、学生答题情况(对比)分析 四、2019年中考备考建议
一、试卷内容分布
知识内 物 容主题 质 运动和 相互作用 能 量 科学 探究
题目 1、2、6、 3、4、5、7、 8 、 9 、 11 、 20、21、 呈现 12、13、 10、14、15、 16、18、19(3) 22、
二、试题基本特点 5.试题关注安全、能源、环保意识的教育 功能
第4题噪声的防止、第8、11、19题涉及家庭电路 安全用电,第22题交通安全教育,目的让学生热爱 社会,关注生命;第16 、17、 18、22题的能源环保 教育,激励学生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 发展表现出责任感并作出贡献。这些都突出了三维 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17、22、 19(1.2) 21、22、 20、24、 23、
分值
27
43
38
24
二、试题基本特点 1. 立足双基、强调能力、加大知识覆盖面
试题设置以《标准》中科学内容具体条目 和要求的认知层次及目标为依据,注重基础 知识的考查,加大考查 内容覆盖面,面向全体学生。全卷试题涉 及的知识内容涵盖《标准》中三个一级主题 中的14个二级主题。
三、学省原始分平均分(难度) 56.9683(0.518) 全省等级分平均分 4.45 全省最高原始分 110 全省原始分0分人数 1814 三亚原始分平均分(难度) 55.5196(0.505) 三亚等级分平均分 4.239 最高原始分 110 三亚原始分0分人数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