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结课课题报告-浅谈发动机的热效率问题
利用热力学分析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利用热力学分析汽车发动机的效率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热力学作为研究热能转化和利用的学科,可以对汽车发动机的效率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
本文将从热力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利用热力学分析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热力学研究的是物质和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即能量不能被创造或销毁,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热力学第二定律则是关于能量转化的方向性的规律,它指出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总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在汽车发动机中,燃料的化学能被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汽车行驶。
而热力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发动机在这个能量转化过程中的效率。
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可以用热机效率来衡量,热机效率定义为发动机输出的有效功率与输入的燃料化学能之比。
热机效率越高,表示发动机在能量转化过程中的损失越少。
要分析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我们需要先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循环。
常见的汽车发动机工作循环有四冲程循环和二冲程循环。
四冲程循环包括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冲程,而二冲程循环只有进气和压缩两个冲程。
根据不同的工作循环,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热力学分析方法。
在四冲程循环中,热力学分析的重点是燃烧过程。
燃烧过程可以用热力学循环图来表示,其中包括等熵压缩、等熵膨胀和燃烧过程。
通过计算燃烧过程中的热量转化和功率输出,我们可以得到发动机的热机效率。
而在二冲程循环中,热力学分析的重点是压缩过程。
由于二冲程循环没有独立的排气冲程,热力学分析的难度较大。
我们需要考虑压缩比、燃烧室的形状和气缸的散热等因素,来评估发动机的效率。
此外,热力学还可以帮助我们优化发动机的设计和运行参数。
通过热力学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最佳的进气温度、压缩比和燃烧室形状等参数,以提高发动机的效率。
同时,热力学分析还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不同燃料的能量转化效率,从而选择更加环保和高效的燃料。
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学领域的热点课题总结与讨论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高超声速
高超声速动力装置能量管理技术 TBCC
多循环耦合预冷发动机的工作 循环主要由互相耦合的空气开式循 环、换热介质闭式循环、氢燃料流 路三部分组成。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优化问题
发动机总体设计的部件参数选优
Setting component parameter Setting Cooling air Ambient conditions Mass Flow Input Rotating component efficiency Design point
采用的超高压比民用大涵道比发动机性 能计算模型为基于 Gasturb平台开发的零 维变比热部件级模型。
N
Performance parameter meeting the requirement Y Outputting results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优化问题
发动机总体设计的部件参数选优
Parameter Net (20%) Thrust/ kN
ATF GTF-11 44.26 42.79
SFC SFC kg/(daN*h) Change Rate
0.518 0.546 -5.41% 0
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热点课题:优化问题
进气道的设计及进-发匹配
基本设计思想
• 设计工况下,具有较高的流量系数和总压恢 复系数,同时具有较低的阻力系数 • 在非设计工况下,具有相对高的总压恢复系
设计状态下匹配SR-72前体内乘波进气道流动三维波系结构图
二维吻切对称面马赫数和压力等值图
匹配飞行器前体的高外压缩内乘波进气道设计研究
热功现象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应用
热功现象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应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热功现象的基本原理,掌握汽车发动机中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2. 使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特别是与热功现象相关的部件和功能。
3. 引导学生掌握能量守恒定律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应用,并理解热效率的概念。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汽车发动机中的热功现象。
2. 提高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数据的能力,通过实验探究热功现象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具体表现。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讨论和分享,共同分析热功现象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认识到汽车发动机热效率提高对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污染的意义。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理学科的应用性课程,旨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中阶段,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善于探究和解决问题。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通过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学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热功现象基本原理:包括内能、热能、机械能的转化关系,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功现象中的应用。
2. 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介绍发动机的四大冲程,重点讲解与热功现象相关的压缩、燃烧、膨胀和排气过程。
3. 热功现象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应用:分析发动机中热效率的计算方法,探讨提高热效率的途径。
4. 教学实验: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热功现象,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热功现象基本原理,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功现象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重点讲解与热功现象相关的冲程。
工程热力学喷气发动机热效率的计算及改进方法
工程热力学喷气发动机热效率的计算及改进方法喷气发动机是现代飞机、火箭等航空航天器中广泛应用的动力装置。
在发动机的设计和改进过程中,热效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本文将探讨工程热力学中喷气发动机热效率计算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一些改进方法,以提高热效率。
热效率的定义是发动机输出功与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之比。
喷气发动机中,热效率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η = (W_j - W_c)/Q_f其中,η表示热效率,W_j表示喷气发动机的机械功输出,W_c表示喷气发动机的压缩功消耗,Q_f表示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量。
首先,我们来计算喷气发动机的机械功输出。
机械功输出可以通过引擎的推力和飞行速度计算得到。
推力可以通过推力方程计算,而飞行速度可以通过空气动力学原理和飞机的设计参数计算得到。
将推力和飞行速度代入计算公式,即可得到喷气发动机的机械功输出。
其次,我们需要计算喷气发动机的压缩功消耗。
压缩功消耗是由于喷气发动机中的压缩过程所产生的。
压缩功可以通过热力学公式计算得到,其中需要知道进口和出口的状态参数。
通过测量和实验,可以得到喷气发动机中压缩过程的参数,将这些参数代入计算公式,即可得到压缩功消耗。
最后,我们需要计算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量。
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燃料的燃烧热值计算得到。
燃烧热值是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所释放的热量。
将燃烧热值代入计算公式,即可得到燃烧产生的热量。
通过上述计算,我们可以得到喷气发动机的热效率。
然而,为了进一步提高热效率,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改进方法。
第一种改进方法是增加喷气发动机的压缩比。
增加压缩比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
然而,过高的压缩比可能导致过热和爆震等问题,所以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进行综合考虑。
第二种改进方法是改进燃烧室的设计。
燃烧室是喷气发动机中燃料燃烧的地方,燃烧室的设计直接影响燃烧效率和热效率。
通过优化燃烧室结构和燃料喷射方式,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和热效率。
第三种改进方法是改进涡轮的设计。
热功与热效率在汽车动力系统中的优化
热功与热效率在汽车动力系统中的优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成为了当今汽车工程领域的热点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热功和热效率成为了关键的指标。
热功指的是汽车动力系统所产生的热量,而热效率则是指动力系统将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能力。
如何在汽车动力系统中优化热功和热效率,成为了汽车工程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热功的优化在汽车动力系统中,热功的优化主要体现在如何降低热损失。
热损失是指汽车动力系统中由于摩擦、辐射和传导等因素导致的能量损失。
为了降低热损失,汽车工程师们采取了许多措施。
首先,采用高效的燃烧系统是降低热损失的关键。
现代汽车动力系统中,采用了直喷技术和涡轮增压技术,使得燃烧更加充分,减少了燃料的浪费,从而提高了热功的利用率。
其次,降低摩擦损失也是优化热功的重要手段。
现代汽车动力系统中,采用了先进的润滑技术和材料,减少了发动机内部各部件之间的摩擦,从而降低了热损失。
再次,减少辐射和传导损失也是优化热功的重要措施。
汽车工程师们采用了隔热材料和隔热层,将发动机和排气系统与周围环境隔离开来,减少了热量的辐射和传导,提高了热功的利用效率。
二、热效率的优化热效率是指汽车动力系统将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能力。
在汽车工程领域,提高热效率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为了优化热效率,汽车工程师们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提高燃烧效率是提高热效率的关键。
现代汽车动力系统中,采用了直喷技术和涡轮增压技术,使得燃烧更加充分,从而提高了热效率。
其次,降低排放是提高热效率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现代汽车动力系统中,采用了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如三元催化转化器和颗粒捕集器等,有效降低了废气的排放,提高了热效率。
再次,减少能量损失也是提高热效率的重要措施。
汽车工程师们通过优化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匹配,减少了能量的损失,提高了热效率。
三、热功与热效率的平衡在汽车动力系统的优化过程中,热功和热效率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关系。
提高热功往往会导致热效率的降低,而提高热效率则可能会导致热功的损失。
工程热力学上机实验报告
工程热力学上机实验报告第一篇:工程热力学上机实验报告工程热力学上机实验报告姓名:专业:能源与动力学号:朗肯循环对蒸汽动力循环的基本循环——朗肯循环,其工作原理是,从锅炉出来的高温T1,高压p1的过热水蒸气经汽轮机绝热膨胀做工至低压p2的乏汽,在冷凝器中凝结成饱和液体,经水泵升压至p1下的未饱和过冷液体,进入锅炉加热至过热蒸汽,再进入汽轮机绝热膨胀做功,周而复始的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图1为理想朗肯循环工作过程的水蒸气T—S图。
循环中:工质在锅炉中的加热量:q1=h1-h4 在冷凝器中的放热量:q2=h2-h3 在汽轮机中的做功量:w1=h1-h2 在水泵中的耗功量:w2=h4-h3 循环热效率n=(q1-q2)/q1=1-(h2-h3)/(h1-h4)如忽略泵功,h3=h4 则循环效率:n=(h1-h2)/(h1-h3)=1-(h2-h3)/(h1-h3)程序如右图1、实验初始参数:P1=4Mpa,t1=450摄氏度,p2=6kpa如下图P1,P2不变改变初温t1,结果如图t1,P2不变改变初温p1,结果如图t1,P1不变改变初温p2,结果如图当汽机绝热内效率nex=0.85,此时实际不可逆循环的热效率nt=0.33226925二,再热循环循环热效率:n=((h1-hb)+(ha-h2)-(h4-h3))/((h1-h4)+(ha-hb))如忽略泵功,h3=h4 则循环效率:n=((h1-hb)+(ha-h2))/((h1-h3)+(ha-hb))如果过分提高压力p1,而不响应提高t1,将引起乏汽敢赌x2减小,产生不利后果。
为此,将新蒸汽膨胀至某一中间压力pb 后撤出汽轮机,导入锅炉中的特设的再热器或其他换热设备中,使之再加热后,再倒入汽轮机继续膨胀至背压p2.即为再热循环。
图2为再热循环工作过程的T-S图。
程序如右下面3个图2、初始参数P1=12Mpa,t1=500摄氏度,终压p2=6kpa, 第一个再热循环的再热压力pa1=3Mpa, 另一个再热循环的压力为pa2=0.6Mpa 顺序1-32、初始参数P1=12Mpa,t1=500摄氏度,终压p2=6kpa, 第一个再热循环的再热压力pa1=3Mpa, 另一个再热循环的压力为pa2=0.6Mpa 结果如右图经程序运行,比较朗肯循环和在再热循环的效率发现:相同初始参数和相同背压下,再热循环效率较高。
工程热力学读书报告
工程热力学读书报告——火力发电的效率问题及引起的环境问题工程热力学是热力学的一个分支,是热力学理论在工程上的具体应用。
工程热力学主要研究热能和机械能及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规律。
而工程热力学在发电厂的应用是相当广泛的,本实验报告主要针对火力发电厂涉及到的相关热力学理论及火力发电所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展开讨论。
电力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能源的基础性行业,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公用性事业。
由于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炭为主,火力发电一直在我国的电力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还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继续保持这种状态。
然而火力发电的效率由于各种条件因素的限制,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有待提高,虽然我国的煤炭资源相对丰富,但其使用量也必须是有一定限制的。
并且火电燃煤还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给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带来了威胁。
因此我国火力发电能否解决其效率问题与环境问题,实现热量的高效转换和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提高火电厂发电效率的措施有:通过设置节流阀,减少热能的损失,提高气体的定向动能,从而达到较大程度提高火力发电的目的。
另外,火力发电过程中,各机件运动也是能量消耗的原因。
如汽轮机和磁极转动,它们本身没有能量,也是靠热能提供,有一部分不能转化为电能。
因此,还得尽量减小这些机件的质量或密度。
如汽轮机厂可把汽轮机的叶片尽可能做薄或用轻材料(如钛铝合金)代替钢铁部分。
对旋转磁极,也应该尽量让其减小质量。
当然,各生产线可综合各种情况,具体改进,从而提高火电效率。
火力发电厂的主要工作流程是,燃料燃烧的热能→锅炉→高温高压水蒸汽→汽轮机→机械能→发电机→电能→变压器→电力系统。
燃料的化学能在锅炉中转变为热能,加热锅炉中的水使之变为蒸汽,称为燃烧系统;锅炉产生的蒸汽进入汽轮机,推动汽轮机旋转,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称为汽水系统;由汽轮机旋转的机械能带动发电机发电,把机械能变为电能,称为电气系统。
朗肯循环是最简单的蒸汽动力循环由水泵、锅炉、汽轮机和冷凝器四个主要装置组成.水在水泵中被压缩升压;然后进入锅炉被加热汽化,直至成为过热蒸汽后,进入汽轮机膨胀作功,作功后的低压蒸汽进入冷凝器被冷却凝结成水。
论述汽车发动机与热力学的关系.doc
论述汽车发动机与热力学的关系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需要对发动机动力循环中的能量利用作出分析,可用能分析可以从质的方面对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利用作出评价。
该文利用发动机工作过程有限时间热力学模型,对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可用能损失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所得结论与发动机实际工作过程基本一致。
关键词: 内燃机循环;有限时间热力学;内可逆过程;不可逆过程;Diesel和Otto循环;热力学性能优化引言:传统的内燃机理论循环热力学分析对以下问题没有回答,不可逆过程热力学偏重于局域微分方程研究,也不能回答这些全局性问题,如:在时间周期S内,发动机产生给定的功所需要的能量为多少?给定输入能量,在时间S内给定的内燃机产生的最大功Wmax是多少?在有限时间内运行给定的热力过程的最有效方法(最佳路径)是什么?在有限时间内运行的内燃机的性能界限如何确定?热阻、内不可逆性、热漏等不同损失项对实际热力过程的影响有何特点?正文:有限时间热力学的简介19世纪中叶,法国人卡诺(Carnot)经过研究得出卡诺定理[1]:在温度不同的两个恒温热源(TL,TH)之间工作的任何热机中以可逆热机的效率为最高,而且在上述热源条件下工作的一切可逆热机具有相同的效率:GC=1-TL/TH,其中TL和TH分别代表低温和高温热源,此即为著名的卡诺效率。
由此开创的经典热力学这一科学领域,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经过科学家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在卡诺定理的基础上相继发现了热力学第一、二定律。
两个定理的建立和运用推动了热力学数学理论的发展,并使用数学及逻辑的方法建立了基于基本定律的完整的经典热力学体系。
它要求所有的实际过程都要与可逆过程进行比较加以研究,因为系统只有从一个状态可逆的变化到另一状态才能得到最大功,而不可逆过程总是要伴随着系统作功能力的损失。
因此经典热力学最优问题的解就是可逆热力过程,即在过程中系统保持内平衡,系统和环境的总熵不变,在此约束条件下,系统的热力过程必须进行的无限缓慢,从而使系统的功率输出为零。
工程热力学课程总结
1).工质经历一热力循环,吸热过程吸热40kJ,膨胀过程对外作功80kJ,放热过程对外放热20kJ,压缩过程外界对工质作功50kJ;该循环不违背热力学基本定律,可以实现。
()2).有一制冷循环,工质从温度为-20℃的恒温冷物体吸热180kJ,向温度为20℃的环境放热200kJ,该循环违背热力学基本定律,不能实现。
()3).对于开口系统,引起系统熵增的因素是系统吸热和过程的不可逆性二项。
()4).水蒸气的焓熵图上,湿蒸气区的等温线既为等压线,是一组斜率相同的倾斜直线。
()5).压缩比相同时,活塞式内燃机定容加热循环的热效率比定压加热循环的热效率高。
()6).mkg理想气体从压力P1(bar),容积V1(m3),以可逆定温过程膨胀到V2(m3),过程的容积功为:W=102mP1V1 n VV21kJ。
()7).不可逆过程无法在T-s图上表示,也无法计算其熵的变化。
()8).定比热理想气体CO2(绝热指数K=1.29)进行n=1.35的膨胀过程时,吸热,熵增加。
()9)理想气体的定压比热C P和定容比热C V的差值和比值在任何温度下都是常数。
()10).因为实际滞止过程是不可逆绝热过程,实际滞止温度一定高于定熵滞止温度。
()11).某制冷机消耗功率为5kw,每分钟可从0℃的恒温冷库中取出3600kJ的热量排给30℃的恒温环境。
()12)空气进行一多变过程,当多变指数n=1.2时,空气的比热为负值。
()13).在给定的初终态之间有一热力过程,过程中工质与环境发生热交换。
已知一切过程均为可逆时耗功400kJ,若实际过程耗功380kJ,则依热力学知识可判明该实际过程可以实现。
()14).水蒸气h-s图(焓熵图)上湿蒸气区域的等压线为倾斜直线,压力越高,斜率越大。
()15)若物体吸热,则该物体熵一定增加;反之,一物体放热,则该物体熵一定减少。
()16).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绝热滞止,一为可逆,一为不可逆,则不可逆滞止温度要比可逆高些。
工程热力学与发动机原理
2、热力系统
热力学系统(热力系统、热力系、系统)——人为选 定的某些确定的物质或某个确定空间中的物质 。 外界—系统之外与系统能量转换过程有关的一切其他 物质。 边界—分割系统与外界的界面。 闭口系统——与外界无质量交换的系统(控制质量)。 开口系统——与外界有质量交换的系统(控制容积、 控制体)。 绝热系统——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系统。 孤立系统——与外界既无能量(功量、热量)交换, 又无质量交换的系统。
⑵热力过程性质
热量是过程量。比热容与热力过程有关。 定容过程的比热容称为比定容热容cv, 定压过程的比热容称为比定压热容cp.
设比热比 k= cp/ cv . k又称绝热指数。
⑶加热时工质的状态 比热容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 2 3 c a a T a T a T 0 1 2 3 1)真实比热容 q1 2 t2 考虑温度对比热容的影响 cm t 1 2)平均比热容 t2 t1 考虑温度对比热容的影响 3)定值比热容 不考虑温度对比热容的影响,把比热容作为常量。
⑵温度T
表示气体的冷热程度 ,是描述系统热状况的参 数。 热力学温标的基本温度为热力学温度T。 热力学温标也用摄氏温度t来表示。单位为 ℃(摄氏度)。摄氏温度的定义为 t =T-273.15 K
⑶比体积v
单位质量物质占有的体积。描述系统内部物质 分布状况的参数。 V v m3/kg m 密度和比体积互为倒数,即
1、热量的定义 热力学系统和外界之间仅仅由于温度不同而通过边 界传递的能量。 2、 热量是过程量;热量是传递的能量。 热量是物体间通过紊乱的分子运动发生相互作用而 传递的能量;而功则是物体间通过有规则的微观运 动或宏观运动发生相互作用而传递的能量。 3、 热量符号:系统吸热时热量为正,系统放热时热 量为负。
工程热力学实习专题报告
摘要:本次工程热力学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加深对工程热力学基本原理和工程应用的理解。
通过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中。
本文将详细阐述实习的目的、内容、过程及收获。
一、实习目的1. 理解和掌握工程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2. 学会运用工程热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实习内容1. 理论课程复习:回顾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气体状态方程等理论知识。
2. 实验操作:进行热力学实验,包括气体绝热膨胀实验、热力学循环实验、热交换器实验等。
3.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运用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和验证。
4. 课程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热力学工程问题,如热泵系统、制冷剂循环等,并完成方案设计和计算。
三、实习过程1. 实验准备: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设备,制定实验方案。
2. 实验操作: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3.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4. 课程设计: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方案设计,完成计算和验证。
四、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深化:通过实验和课程设计,加深了对工程热力学基本原理的理解。
2. 实验技能提升:掌握了实验操作技巧,提高了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3. 工程实践能力: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团队协作精神:在实验和课程设计中,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五、实习总结本次工程热力学实习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通过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
以下是实习中的几点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习工程热力学的关键。
2. 实验是检验理论知识的有效手段。
3. 团队协作是完成复杂任务的重要保障。
4. 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工程实践至关重要。
《热机的效率》效率解析,热机课堂
《热机的效率》效率解析,热机课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热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汽车的发动机到发电厂的大型机组,热机的身影无处不在。
而热机的效率,则是衡量热机性能的关键指标。
今天,咱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热机的效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咱们得明白啥是热机。
简单来说,热机就是通过燃烧燃料等方式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比如汽车里的汽油燃烧产生热能,然后推动活塞运动,这就实现了热能向机械能的转化。
那热机的效率又是啥呢?热机的效率指的是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用公式表示就是:η = W有/ Q 总 × 100% 。
这里的 W 有是热机做的有用功,Q 总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总能量。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热机效率,咱们来举个例子。
假设一台汽车发动机燃烧 1 千克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是 46×10^7 焦耳。
但实际上这台发动机真正用来推动汽车前进做有用功的能量只有138×10^7 焦耳。
那么这台发动机的效率就是:η =(138×10^7 焦耳)/(46×10^7 焦耳)× 100% = 30% 。
也就是说,燃料燃烧放出的能量只有 30% 真正被有效利用了,剩下的 70% 都以各种形式浪费掉了。
那这些浪费的能量都去哪了呢?一部分能量随着废气排出,带走了大量的热能;还有一部分能量在热机内部由于摩擦等原因转化为了内能,无法被有效利用。
影响热机效率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就是燃料燃烧的充分程度。
如果燃料燃烧不充分,那就意味着没有完全释放出燃料所蕴含的能量,效率自然就低。
其次是热机部件之间的摩擦。
摩擦会产生热量,导致能量损失。
再者就是热量的散失。
热机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热量通过各种途径散失到周围环境中。
为了提高热机的效率,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可是想尽了办法。
比如改进燃烧系统,让燃料燃烧得更充分;使用更好的润滑材料,减少部件之间的摩擦;优化热机的结构,降低热量的散失。
发动机工作循环与热力学效率的优化技术要点与实际应用案例
发动机工作循环与热力学效率的优化技术要点与实际应用案例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循环和热力学效率的优化是提高发动机性能和节能减排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发动机工作循环与热力学效率的优化技术要点,并结合实际应用案例进行说明。
一、理论基础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发动机吸气、压缩、燃烧和排气等过程的循环。
常见的发动机工作循环包括奥托循环、柴油循环和达诺循环。
优化发动机工作循环有助于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
二、工作循环的优化技术要点1. 进气系统优化:通过对进气道长度、直径和气门开启时间的精确控制,实现增压效果和进气量的最大化。
利用可变长度进气道和进排气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提高气缸内的进气效率。
2. 压缩比优化:适当提高压缩比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和热力学效率,但过高的压缩比会导致爆震问题。
采用增压技术和燃烧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较高的压缩比,并避免爆震。
3. 燃烧优化:优化燃烧室结构和燃烧过程,提高燃烧效率和热力学效率。
采用喷射器多点喷油技术、预混合燃烧技术和燃烧室增湍流技术,有助于实现更充分、更完全的燃烧。
4. 排气系统优化:通过减小排气阻力、增加排气流量,提高排气效率。
采用可变排气道长度和可变进排气门正时系统,优化排气过程,减少能量损失。
5. 冷却系统优化:合理设计冷却系统,控制发动机工作温度。
冷却系统的优化可以减少能量损失和摩擦损失,提高发动机热力学效率。
三、实际应用案例1. 物理改进:在科技发展的进步下,通过利用数值计算模拟技术进行工作循环的优化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设计次数和成本。
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发动机部件,可以实现更精确的设计和更高的热力学效率。
2. 涡轮增压:涡轮增压是增加发动机输出功率的有效技术。
通过在进气道中增加涡轮增压器,将废气驱动的涡轮带动压缩空气进入气缸,增加气缸充气量,提高燃烧效率和热力学效率。
3. 电动机辅助:利用电动机辅助发动机工作,通过电机提供动力支援,可以在发动机低负荷运行时提高热力学效率。
工程热力学调研报告范文
工程热力学调研报告范文工程热力学调研报告一、引言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规律的学科,是工程学中一门基础而又重要的学科。
随着科技的发展,热力学在各个行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调研工程热力学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为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提供参考。
二、调研目的1. 了解工程热力学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情况;2. 分析各行业中工程热力学的应用特点;3. 探讨工程热力学在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三、调研方法1. 文献调研:查阅相关的学术论文、专业书籍和相关资料,了解工程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案例;2. 实地调研:参观相关企业、工厂或热力设备,与从业人员进行交流和访谈,了解他们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经验和问题。
四、调研结果1. 工程热力学在热能行业中的应用(1)电力行业:在发电厂中,通过利用燃煤、核能等能源,将能量转化为电能,满足社会的电力需求。
(2)石油化工行业:在炼油过程中,通过对原油的加热和蒸发,实现原油的分离和提纯,生产出各种石油产品。
(3)钢铁行业:在高炉和炼钢过程中,通过高温燃烧和冷却,使铁矿石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熔融的铁水,并进一步制成不同规格的钢材。
(4)建筑行业:在供暖和空调系统中,通过热能的传递和转换,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使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更加舒适。
2. 工程热力学在能源行业中的应用特点(1)工程热力学在能源转换中具有高效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不同的能源和工艺条件进行调整,实现能量的最大转化效率。
(2)工程热力学在能源传递中具有高效性和稳定性,能够经过长距离传递热能,满足远距离能源传输的需求。
(3)工程热力学在能源利用中具有可持续性和环保性,能够通过热能的循环和再生利用,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3. 工程热力学在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能源的损耗问题:在能源转换和传递过程中存在能量的损耗和浪费现象,应通过优化能源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减少能源的损耗。
(2)环境污染问题:在能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烟尘、废气和废水的排放,应通过采用清洁能源和净化技术,降低环境污染。
《《工程热力学》互动分析讨论课题》
《《工程热力学》互动分析讨论课题》一、课题内容1不同供暖方式节能性、舒适性互动分析讨论课题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分析并讨论电热膜辐射供暖、毛细管平面辐射空调供暖、散热器供暖、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四种供暖方式的散热机理、舒适性、节能性,画出四种供暖方式的流程图,并阅资料讨论各种供暖装置的产业技术现状及市场情况。
2核电站与火电站水蒸气参数、汽轮机差异互动分析讨论课题常规火电机组汽轮机中蒸汽大部分处于过热蒸汽状态,只有在低压缸未几级处于湿蒸汽状态下。
核电汽轮机只有低压缸前几级处于过热状态,其余部分都处于饱和线之下的湿蒸汽状态。
查资料,了解发电行业前沿知识,掌握新型汽轮机大致结构、核心部件特性与材料,并画出简图、示功图、热力循环温熵图,讨论图上每个热力过程在哪个装置完成。
依据教材上的再热、回热热力循环图,分组讨论该电汽轮机热力循环,对比火电机组汽轮机的全方位区别。
掌握我国及世界上主要厂最新汽轮机技术现状与产业争情。
3化学回热循环燃气轮机系统、热力过程互动分析讨论课题结合《工程热力学》教材回热循环理沦知识,查阅资料,了解化学回热循环的原理,燃气轮机循环装置流程图,画出热力循环温熵图,推导循环热效率,编程计算并阐述影响热效率的各项因素。
论证该项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4活塞式和螺杆式制冷压缩机节能互动分析讨论课题查阅资料,掌握活塞式和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结构,制冷工质产业应用现状,画出循环温熵图,并从节能的角度对比两种压缩机的各项性能指标,分析其工程应用现状、主要生产商之间的产业竞争情况。
二、课题目的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提高专业课程体整体学习能力与专业培养质量。
三、组织形式每个学生按照兴趣独立完成,1~2项课题,并选择1~2项课题自由组合成团队(所选题目可不在同一团队,每个团队3、5人),根据个人能力形成组长、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形式,分工合作完成互动讨论所需准备的各类资料,每名学生在与全组协同合作的基础上,独立完成一项分工,最终共同完成课题全部内容,并撰写侧重个人分工的课题报告。
工程热力学结课课题报告浅谈发动机的热效率问题-8页word资料
工程热力学结课课题报告——浅谈发动机的热效率问题一、内燃机发动机1.四冲程发动机的基本结构:1—油底壳2—机油3—曲轴4—曲轴同步带轮5—同步带6—曲轴箱7—连杆8—活塞9—水套10—汽缸11—汽缸盖12—排气管13—凸轮轴同步带轮14—摇臂15—排气门16—凸轮轴17—高压线18—分电器19—空气滤清器20—化油器21—进气管22—点火开关23—点火线圈24—火花塞25—进气门26—蓄电池27—飞轮28—启动机2.四冲程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1.进气行程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由上止点移至下止点。
此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曲轴转动180°。
在活塞移动过程中,汽缸容积逐渐增大,汽缸内气体压力从pr逐渐降低到pa,汽缸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汽缸,并在汽缸内进一步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由于进气系统存在阻力,进气终点(图中 a 点)汽缸内气体压力小于大气压力0 p ,即pa= (0.80~0.90) 0 p 。
进入汽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的温度,由于进气管、汽缸壁、活塞顶、气门和燃烧室壁等高温零件的加热以及与残余废气的混合而升高到340~400K。
2.压缩行程压缩行程时,进、排气门同时关闭。
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曲轴转动180°。
活塞上移时,工作容积逐渐缩小,缸内混合气受压缩后压力和温度不断升高,到达压缩终点时,其压力pc可达800~2 000kPa,温度达600~750K。
在示功图上,压缩行程为曲线a~c。
3.做功行程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由火花塞点燃可燃混合气,混合气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汽缸内气体的压力和温度迅速提高。
燃烧最高压力pZ达3 000~6 000kPa,温度TZ达2200~2 800K。
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并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对外输出机械能。
随着活塞下移,汽缸容积增加,气体压力和温度逐渐下降,到达b 点时,其压力降至300~500kPa,温度降至1 200~1 500K。
发动机的热效率为什么这么低
发动机的热效率为什么这么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你的汽车烧的汽油究竟有多少转化成了汽车的动力?我先来告诉你答案,你一定会很惊讶的: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汽油发动机,它的热效率也只有38%!那么汽油燃烧产生的能量都哪儿去了?老侯接下来就为大家揭秘:汽油燃烧产生的能量都哪儿去了?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来说说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用来表征发动机的性能特点,并作为评价各类发动机性能优劣的依据。
一般有动力性指标、经济性指标、强化指标、紧凑性指标、环境指标、可靠性指标、耐久性指标、工艺性指标、内燃机速度特性等。
有效转矩发动机对外输出的转矩称为有效转矩,即发动机的扭矩。
有效功率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对外输出的有效功称为有效功率,即发动机的功率,它等于有效转矩与曲轴角速度的乘积。
平均有效压力单位气缸工作容积发出的有效功称为平均有效压力,平均有效压力越大,发动机的作功能力越强。
有效热效率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转化为有效功的百分数称为有效热效率。
有效热效率越高,发动机的经济性越好。
有效燃油消耗率发动机每输出 1kW 的有效功所消耗的燃油量称为有效燃油消耗率,有效燃油消耗率越低,经济性越好。
升功率发动机在标定工况下,单位发动机排量输出的有效功率称为升功率。
升功率大,表明每升气缸工作容积发出的有效功率大,发动机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都高。
强化系数平均有效压力与活塞平均速度的乘积称为强化系数。
比容积发动机外廓体积与其标定功率的比值称为比容积。
比质量发动机的干质量与其标定功率的比值称为比质量。
干质量是指未加注燃油、机油和冷却液的发动机质量。
比容积和比质量越小,发动机结构越紧凑。
可靠性指标可靠性指标是表征发动机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正常持续工作能力的指标。
耐久性指标耐久性指标是指发动机主要零件磨损到不能继续正常工作的极限时间。
工艺性指标工艺性指标是指评价发动机制造工艺性和维修工艺性好坏的指标。
发动机结构工艺性好,则便于制造,便于维修,就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维修费用。
汽车电子技术:我们来谈谈发动机热效率
汽车电子技术:我们来谈谈发动机热效率
前两天笔者从朋友圈里看到丰田新车搭载的2NR-FKE 1.5L引擎有着高达38%的热效率,心里不自禁思考连世界热效率最高水平的发动机也不及一半的燃烧效率,是不是发动机太不会过了?
什么是热效率?
为什么要关注热效率?
为什么呢?
什么因素影响了发动机的热效率?
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没有全部转化为有用功,只有少部分热量参与推动活塞、带动曲轴旋转,其余热量一部分被发动机冷却系带走,叫做冷却损失;一部分以排气方式排到大气中去了,叫做排气损失,约占总能量的40%左右。
也就是说,燃料燃烧产生的有用能量只有不到1/3被有效利用,有超过2/3的热量被浪费掉了。
而发动机本身的热效率很难大幅度提高,因为这些过多的热量如果不被排出就会影响发动机工作。
发动机能耗分布
除此之外,不完全燃烧和机械损失也是导致热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由于进气量不够而导致的汽油不完全燃烧经常出现,现如今应对措施有很多,缸内直喷和涡轮增压都是将热效率提升的办法。
汽车发动机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机器,转换的过程中有热损失和机械损失,热损失主要是燃料先燃烧产生热能,燃烧爆发的高温气体推动活塞运行做功,这时相当一部分的热量会传到发动机的机体和缸盖上,并通过冷却系统散发掉,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热能随排气排出;机械部分的损失包括摩擦损失和运动损失,曲轴、活塞等运动机构的摩擦阻力要消耗功率,众所周知,发动机4个冲程中只有一个冲程是做功的,其他3个冲程是要消耗功率的。
为什么柴油机的热效率比汽油机高?
柴油发动机透视图
未来汽油机会怎样改善热效率?
刚刚我们提到了引擎的几种循环方式,下期我们将为您介绍奥托循环、米勒循环和阿特金森循环的区别,敬请期待。
发动机的热效率
发动机的热效率简介发动机热效率是指发动机将燃料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能力。
通过优化发动机的热效率,可以提高动力输出、降低燃料消耗以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文将探讨影响发动机热效率的因素以及改善热效率的方法。
影响发动机热效率的因素1. 热损失发动机热效率受到各种热损失的影响,包括排气热损失、冷却液和机油散失的热损失以及辐射热损失等。
这些热损失将干扰燃料的完全燃烧,并减少可转化为机械能的热能。
2. 压缩比压缩比是指发动机缸内最高与最低压力之间的比值。
较高的压缩比意味着更高的压缩温度和更高的燃料燃烧温度,从而提高了热效率。
然而,过高的压缩比可能导致爆震问题,需要平衡相关因素。
3. 燃烧效率燃烧效率指的是燃料在发动机中的完全燃烧程度。
优化燃烧室的设计、燃油喷射系统以及配合合适的点火正时等因素,可以提高燃烧效率,从而提高热效率。
4. 摩擦和热损失发动机内部的运动部件之间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部分热量被视为摩擦和机械损耗。
减少摩擦和机械损耗,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
使用合适的润滑油以及采用先进的润滑技术是减少摩擦损耗的有效方法。
改善发动机热效率的方法1. 高效燃烧室设计优化燃烧室的设计可以改善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程度,提高燃烧效率。
采用喷油嘴和进气道优化设计,可以实现更好的混合效果,减少不完全燃烧产物的生成。
2. 先进的点火系统先进的点火系统可以提供更精确的点火正时,并借助于电子控制单元(ECU)实现智能点火。
适时的点火正时可以促进燃料的完全燃烧,从而提高热效率。
3. 使用高效润滑油选择低粘度、高润滑性能的润滑油,可以减少内部运动部件的摩擦损耗,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
同时,定期保养发动机,保持润滑油清洁和充足,也是提高热效率的重要措施。
4. 应用新技术利用先进的技术,如涡轮增压、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缸内直喷技术等,可以更好地控制燃烧过程,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
这些技术可以使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都能保持高效率的运行。
结论发动机的热效率是衡量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热力学结课课题报告——浅谈发动机的热效率问题一、内燃机发动机1.四冲程发动机的基本结构:1—油底壳2—机油3—曲轴4—曲轴同步带轮5—同步带6—曲轴箱7—连杆8—活塞9—水套10—汽缸11—汽缸盖12—排气管13—凸轮轴同步带轮14—摇臂15—排气门16—凸轮轴17—高压线18—分电器19—空气滤清器20—化油器21—进气管22—点火开关23—点火线圈24—火花塞25—进气门26—蓄电池27—飞轮28—启动机2.四冲程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1.进气行程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由上止点移至下止点。
此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曲轴转动180°。
在活塞移动过程中,汽缸容积逐渐增大,汽缸内气体压力从pr逐渐降低到pa,汽缸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汽缸,并在汽缸内进一步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由于进气系统存在阻力,进气终点(图中 a 点)汽缸内气体压力小于大气压力0 p ,即pa= (0.80~0.90) 0 p 。
进入汽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的温度,由于进气管、汽缸壁、活塞顶、气门和燃烧室壁等高温零件的加热以及与残余废气的混合而升高到340~400K。
2.压缩行程压缩行程时,进、排气门同时关闭。
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曲轴转动180°。
活塞上移时,工作容积逐渐缩小,缸内混合气受压缩后压力和温度不断升高,到达压缩终点时,其压力pc可达800~2 000kPa,温度达600~750K。
在示功图上,压缩行程为曲线a~c。
3.做功行程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由火花塞点燃可燃混合气,混合气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汽缸内气体的压力和温度迅速提高。
燃烧最高压力pZ达3 000~6 000kPa,温度TZ达2200~2 800K。
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并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对外输出机械能。
随着活塞下移,汽缸容积增加,气体压力和温度逐渐下降,到达 b 点时,其压力降至300~500kPa,温度降至1 200~1 500K。
在做功行程,进气门、排气门均关闭,曲轴转动180°。
在示功图上,做功行程为曲线c-Z-b。
4.排气行程排气行程时,排气门开启,进气门仍然关闭,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曲轴转动180°。
排气门开启时,燃烧后的废气一方面在汽缸内外压差作用下向缸外排出,另一方面通过活塞的排挤作用向缸外排气。
由于排气系统的阻力作用,排气终点r 点的压力稍高于大气压力,即pr=(1.05~1.20)p0。
排气终点温度Tr=900~1100K。
活塞运动到上止点时,燃烧室中仍留有一定容积的废气无法排出,这部分废气叫残余废气。
二、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奥托循环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其实是一种热力循环,其理想状态是定容加热的热力循环,又叫四冲程循环。
四冲程循环原理1862年由法国的一位工程师首先提出,1876年德国工程师奥托利用这个原理发明了发动机,因这种发动机具有转动平稳、噪声小等优良性能,对工业影响很大,就把这种循环命名为奥托循环。
①吸气(01→) 这是一个等压膨胀的过程,空气和汽油混合气体进入气缸②压缩(12→) 这是一个绝热压缩的过程,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从1(11,T V )状态变化到2(22,T V )。
③爆炸(23→) 这是一个等体吸热过程,压缩到体积2V 时点火,混合气体从状态2(22,T V )急剧升温到(32,T V )。
④做功(34→) 这是一个绝热膨胀过程,气体从3(32,T V )变化到(41,T V )。
⑤排气(410→→) 这是一个放热过程,相当于气体从4(41,T V )状态回到1(11,T V )。
3、奥托循环的效率在23→的等体积过程中,气体的吸热量1,32()V m Q C T T ν=-在41→的等体积过程中,气体的放热量2,41()V m Q C T T ν=-其他两个过程为绝热过程,因此奥托循环的效率为24113211Q T T Q T T η-=-=-- 分别代入1321142T T V T T V γ-⎛⎫== ⎪⎝⎭,可得奥托循环的效率为()11121211111/T T r V V γγη--=-=-=- 其中,12/r V V =为气体的压缩比,γ为理想气体的泊松比实际中,内燃机的压缩比r 不超过7,去空气的γ=1.4,根据上式可以得到,汽油机的理论工作效率为1.411155%7η-=-=但是由于各种不理想的状况,实际工作中汽油机的功率比这要小得多。
三、发动机工作中的卡诺循环1、背景:卡诺循环可以想象为是工作与两个恒温热源之间的准静态过程,其高温热源的温度为T1,低温热源的温度为T2。
这一概念是1824年N.L.S.卡诺在对热机的最大可能效 率问题作理论研究时提出的。
卡诺假设工作物质只与两个恒温热源交换热量,没有散热、漏气、摩擦等损耗。
为使过程是准静态过程,工作物质从高温热源吸热应是无温度差的等温膨胀过程,同样,向低温热源放热应是等温压缩过程。
因限制只与两热源交换热量,脱离热源后只能是绝热过程。
作卡诺循环的热机叫做卡诺热机。
卡诺定理阐明了热机效率的限制,指出了提高热机效率的方向(提高T1,降低T3,减少散热、漏气、摩擦等不可逆损耗,使循环尽量接近卡诺循环)。
成为热机研究的理论依据、热机效率的限制。
2、条件:a.准静态循环,可以正逆循环。
b.工质为理想气体。
c.工质只和两个温度不同的恒温热库交换热量。
3、组成:有两个等温过程,有两个绝热过程组成。
4、特点:a.卡诺循环热机效率只与两个恒温热库温度 T1 和 T2 有关,与工质无关。
b.它指明提高热机效率的方向,即提高 T1 值或降低 T2 值。
实际降低 T2 是困难的,热电厂尽可能地提高 T1 温度。
c.卡诺循环是理想循环,实际循环效率要小很多。
5、卡诺循环的四个步骤:1→2过程,等温膨胀,在这个过程中系统从环境中吸收热量;2→3过程,绝热膨胀,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对环境作功;3→4过程,等温压缩,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向环境中放出热量;4→1过程,绝热压缩,系统恢复原来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对环境作负功。
四、热机的效率为什么低众所周知,热机就是能够利用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来做机械功的机器。
热机应用很广,但是它的效率低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使用者。
那为什么热机的效率会这么低呢?首先,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工作部分中转变为机械功的热量和工质从发热器得到的热量的比。
如果用η表示,则有η从式中很明显地看出Q1越大,Q2越小,热效率越高,这是热机效率中的主要部分,它表明了热机中热量的利用程度。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是守恒的。
而在热机工作的过程中,会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无用能量的散失,比如:由于机械传动等克服摩擦说消耗的能量、废弃带走的能量等。
故其效率会很低。
而有些热机是利用卡诺循环制成的,其工作过程如图:卡诺循环在p-v图上的过程曲线:故其效率还可写成:η(这里的温度指的是绝对温度。
)在目前普遍运行的燃煤电厂利用的高温蒸汽的温度约为500℃,蒸汽冷凝的温度一般在环境温度,约为30℃。
若按卡诺循环效率公式计算,其可能达到的理想效率为η而实际电厂的效率约为40%左右,比卡诺循环的效率低很多。
这是因为实际电厂在其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工质是水和水蒸气,而不是理想气体,他们不可能工作在理想卡诺循环中的两条等温线之间(水吸收热量升温,蒸发及产生的水蒸汽的升温过程中温度在不断变化)。
而且循环过程不可能是准静态的,期间不可避免地存在能量损耗。
同时,从公式中不难看出,提高效率的方式无非就是降低T2或升高T1,但实际中要将冷凝温度降低到环境温度以下是很不经济的,而不断提高工质工作的最高温度状态会对容器、保温、冷却等方面都带来挑战,这些都是效率低下的原因。
五、如何提高热机的工作效率1、降低缸体温度,使η=1-T1/T2 中T1尽量减小,提高效率。
发动机缸体的冷却原理如下图所示,发动机输出轴带动水泵工作,将低温的冷却水泵入发动机缸体的水套中,冷水和汽缸壁发生热交换,将热量带到散热器中排除车外。
缸体内水套的形状有多种,如下图所示⑴将水套截面设计成曲面状,能增加冷却水和缸体的接触面积,就能更好地吸收热量,降低T1,提高效率。
⑵加快冷却水的流动速度,使单位时间内有更多的冷却水与缸体接触,同样能改善吸热效果,以降低T1。
2、排出的废气回收利用,或使其循环对进入热机的空气加温将排出的围棋导到进气门处,对进入气缸的空气进行加热,进一步增大T2,同样能提高热机的工作效率。
3、燃料雾化促进充分燃烧改进雾化器和喷油嘴,改进油气混合方式,使得燃料在气缸内燃烧更充分,较少损失,提高效率。
油气混合方式:下面三种混合方式不同,效率也不同。
2、加强润滑,减少摩擦损耗的能量选用合适的润滑油和润滑方式,减小摩擦损失,并定期对发动机进行保养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