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休闲观光农业现状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泉州市休闲观光农业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从以休闲农业的发展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出发,以泉州市为例分析了泉州市发展休闲农业的自然、人文优势,介绍了泉州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其对城乡发展及城乡差距缩小的意义,讨论了泉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泉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农业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以及丰厚的农业文化底蕴。然而,时至今日中国仍不能称得上是一个农业强国,大而不强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国农业,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始终是摆在政府及人民面前的重大难题。我认为,要实现农村的现代化,首先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这样才有了农村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才能最终实现农村的现代化。而农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不仅可以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商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致富农民,因此可以作为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福建省泉州市的休闲观光农业虽然发展历史较短,但发展迅速,并已取得一定成效。下面我将以泉州市为例,分析其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一、泉州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

泉州,地处闽南三角洲,依山傍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山地1000多万亩,耕地217万亩,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海岸线总长541公里;大小港湾14个,岛屿208个。可见,泉州地形丰富多样,既有平原山地,又有港湾海岛,而在这些地形中有散布着数量众多的乡村,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旅游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改革开放以来,泉州的农村有了较大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农业发展基础。同时,泉州市整体经济较为发达,城镇化水平高已达60%,大量的城市人口为农村休闲旅游提供了丰富的客源。近年来,泉州市政府发起“美丽乡村”建设运动,各乡镇政府针对自身特点,将招商引资和鼓励农民自发建设并举,积极推进农村休闲观光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泉州市休闲观光农业的相关进展

据统计,2011年,全市62个休闲农业经营面积共计10.23万亩、床位3493个,年接待游客315.78万人次,约占全市接待游客总量的10%。休闲渔业产业方兴未艾,以水塘、水库为依托,带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地方民俗风情,综合观光、休闲、垂钓、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的休闲渔业产业正在兴起,2011年休闲渔业

产值1797万元。森林旅游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以德化石牛山、永春牛姆林、安溪凤山、南安灵应和惠安科山等森林公园为主体的森林旅游网络,并已成为厦—漳—泉的重要旅游场所。2011年接待人次459.6万人次,社会旅游从业人员22000人,森林旅游产值达5亿元以上。

目前,泉州市已初步建成多处大型综合休闲农庄和休闲农业观光景区。如大帽山将星休闲山庄和面望山景区。其中,面望山景区是泉州市5A级国家景区清源山中以湖塘河溪、田园果林、山谷佳荫为其主要风景特色,以山野健身、农事娱乐和科普教育为观赏主题的郊野休闲景区。景区中已建成武陵休闲农场、东方魅力林间闽式宅院群、主题农艺园等农业休闲区,大量向往乡村生活的城市人纷纷慕名而来。

农家乐已成为最为普遍的休闲农业模式,遍布泉州各县。永春县北溪村是个只有107户,455人的小山村,森林面积2677亩,森林覆盖率85.8%。村民积极利用当地特色,设置了农家住宿、餐饮购物、果蔬特产、旅游服务等旅游项目,并从中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2008年全村旅游收入80万元,其中村集体收入16.5万元,村民收入63.5万元。

同时,沿海县区充分利用临近海洋的优势,以传统渔家生活为核心,配以现代海上休闲娱乐设施,开发出以“水上人家”为主题的休闲农业模式。泉州市泉港区南埔镇肖厝的惠屿岛素有“泉州的鼓浪屿”之称,这里山林茂密,沙滩干净,海水碧蓝,目前已建起了现代化的游船码头、酒店、海水养殖场。游人可以在岛上的沙滩上嬉戏亦可爬上小岛北面的小山尽览小岛风光,钓鱼爱好者还可以在渔排上垂钓享受海钓的乐趣。2007年惠屿岛村全村年收入已超过1300万元,人均收入1万余元。

总的来说,在发展基础上,泉州市的自然地理条件优越,依托多样化的地形和农业经营模式能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农业基础。发展市场上,由于消费人群多,市场潜力巨大。发展方式上,政府招商引资和农民自发建设有机结合。发展模式上,基于环境的多样化,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也多种多样,能充分满足不同品味游客的需求。发展程度上,由于起步较晚,配套设施不完善、管理落后,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经济效益均远远落后于浙江、江苏、台湾等沿海省份。

(二)泉州市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意义

对农村来说,首先,有利于农业的转型与升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将现有农业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拓展和提升,实行区域化布局、设施化种养、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特色化动作、功能化配置、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营销。既优化了农业资源要素,提高了农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又拓展农业发展功能,提升了农业产业发展层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其次,休闲农业能带动农村相关服务业的发

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减轻农村就业压力。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利用农民自有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开展餐饮、采摘、休闲、避暑等经营服务,以踏踏水车、推推石磨、去田野、山林转转、去景点名胜逛逛等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自然生态作为卖点,对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要求相对较低,具有投资少、风险小、门槛低、经营活等特点,是农民创业和吸纳农村劳动力内部就业的良好载体,而且带动周边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农户增收致富,是一条创业富民、创新强农有效途径。最后,休闲农业的发展给农民带来了大量的客流人流,也带来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和盈利机会,这些都会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对城市来说,首先,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的旅游和休闲需求,缓解生活压力,提高生活幸福感。随着泉州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需求也不断攀升,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向往乡村美丽的风景、宁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淳朴的生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产生到农村大自然去观光、休闲、度假的强烈愿望。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将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休闲、自然景观、农耕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迎合了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理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其次,增加城乡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缩小城乡差距。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开放型产业,也是一项沟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农业与休闲旅游业的复合型产业。一方面为城市居民提供走进农村、亲近自然、体味田园之乐的机会,加深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接触,了解农艺知识,体现农家生活,享受田园风光;另一方面也给农村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再一方面大量城市居民前来观光旅游,将先进理念、城市文明、市场意识、生活方式融入农村,促进农民思想观念更新、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市场意识增强,文明程度提高,缩小城乡差距,形成城乡互动发展的局面。最后,休闲农业的发展建设会引发对水泥、建材、钢筋等一系列生产资料的需求,而这些生产资料主要由城市提供,因此会带动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很好地实现了城乡之间一、二、三产业的联动,有助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项目雷同,发展无序。目前,泉州市政府及社会各界对生态休闲农业的开发、管理和发展的具体职权和责任尚未明确,在经营运作中常存在着各自为政、独自经营的现象。生态休闲农业作为一个新的投资领域,由于缺乏明确的引导和科学的规划,导致一些地方就资源论资源,盲目开发,项目雷同。许多旅游项目提留在传统的观光旅游上,经营者未能针对游客的旅游需求和游客群体差异,设计一些新、奇、特的具有趣味性、参与性、知识性的旅游项目。产品单调、缺乏特色,不具竞争优势。

二是经营方式落后,服务意识薄弱。目前,泉州市农业仍是采用承包、私营、

分散、小规模为主的经营方式,以生产为中心,独自面对市场,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而且生态休闲农业的经营者大多数是农民,他们缺乏必要的培训,不注意环境卫生,服务意识淡薄,服务内容缺乏特色,造成游客的重游率低,旅游项目难以长期经营。

三是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的破坏,影响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游客自带的食物、烧烤等留下大量的垃圾,大量的汽车排放的尾气和嘈杂的噪音,村头的农田由于大量游客的践踏土壤已板结等都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而游客接待农户之间存在的竞争导致原来单纯友好的关系变复杂紧张了,包括淳朴的民风在内的社会文化因而受到很大的干扰。

四是休闲农业产业链条较短,经济效益较低。目前泉州的休闲农业仅仅停留在农业生产过程的一些采摘、观赏、休闲等活动,真正的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的产业体系尚未形成,农业生产活动和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的综合效能未得到有效发挥。以泉州市双芹村为例,在2008年的调查中,39%的游客总消费(含交通)在149元以下,28%的游客花费在150~249元之间,18%的游客花费在250~349元,还有16%的游客花费350元以上。总体消费偏低。

三、加快泉州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建议

一是明确泉州市政府及社会各界对休闲农业开发、管理和发展的具体职权和责任。政府应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在税收、土地、金融等方面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支持。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乡村旅游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同时,应利用媒体增加对泉州市休闲农业的整体宣传,提高其在省内及国内的知名度,吸引外地游客。

二是创新休闲农业发展方式。改变以往的私营、分散、小规模为主的经营方式,采用类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方法,以股份制的形势,以资金、房产、农田、技术、劳力等多种形式入股,扩大经营规模。通过表彰发展水平较高,发展效益较好,带动农业就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效果较显著的观光农业园区,发挥其引导示范作用,以供其他发展层次较低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借鉴。加强对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以此来提高休闲农业的服务水平。

三是要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维护农村社会文化的和谐。既要增强休闲观光农业从业者的环保意识,在经济开发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又要加强对游客的环保宣传,在观光的同时要爱护农村的一草一木。引导经营者公平竞争,避免恶性竞争,及时调解竞争中出现的冲突,维护农村社会环境的和谐。

四是要加强休闲农业与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的结合,充分发掘闽南文化的魅力,以此延长休闲农业的产业链,增强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互动,以此提高休闲农业的经济效益。发挥毗邻台湾的优势,台湾在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上是走在中国前列的,其相关机制体制均是较为成熟,各乡镇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与自

身相似的台湾乡镇结成“对子”,双方可在农业产业形态创意、品种改良、栽培技术、种植方法、管理经验、营销经验等方面做深入、细致的交流,优势互补,实现更高层次的合作。

以上,就是我对泉州休闲农业现状的一些观察和分析,由于所学有限,观点难免有不足之处,还请老师指正。希望能通过后续的学习增加对休闲农业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文献

[1] 林秋玲.泉台创意农业合作问题探析.台湾农业探索.2010,6:31-36

[2] 黄冲平,张帆,林丽娟.发展浙江休闲观光农业.浙江经济.2005,17:40-41

[3] 林明太.福建沿海地区乡村旅游游客旅游行为特征研究——以泉州双芹村旅游区为例.中国农学通报.2010,26(4):328-335

[4] 李子蓉,赵伟.休闲农业园主题创意设计——以泉州大帽山将星休闲山庄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80-135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