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报纸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d204c1d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7.png)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6年的秦朝。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新闻业也逐渐壮大起来。
以下是中国新闻事业的一些重要历史时期:
1.清朝(1644~1911):
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正式开展报刊业。
最早的报纸是位于上海的《上海字林洋行大报》,该报刊于1872年。
2.民国时期(1912~1949):
1912年,清政府被推翻,中国进入民国时期。
这一时期,中
国的报刊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有很多著名的报纸和杂志在这一时期创立,如《民国日报》、《燕京日报》、《新民报》等。
3.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新闻事业开始
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开始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并成立了一系列国营报纸和新闻机构,如《人民日报》、新华社等。
4.改革开放以来(1978至今):
1978年中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的新闻事业也进入
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媒体形式不断丰富,电视、广
播、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
总的来说,中国新闻事业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
不断推陈出新,创新发展,既见证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兴起和发展,也为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宣传和支持。
报纸是怎么做成的1
![报纸是怎么做成的1](https://img.taocdn.com/s3/m/c176f005f12d2af90242e691.png)
报纸是怎么做成的
报纸概述
报纸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信息传媒之一。很多人养成了看报 的习惯,读报已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了。和纸的发明一 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报纸的国家,中国的邸报可以说是世界上 第一种报纸,它出现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西汉王朝实行郡县制,各 郡在长安设立办事处,称为邸。邸传送的奏章起到了传递信息的作 用,是萌芽中的报纸。唐朝时驻邸官员通称为邸吏,中国原始报纸 的雏形就在邸吏向藩镇传抄消息的过程中应运而生了,邸吏是最早 的新闻报道者。现存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的一份中国唐朝时的 邸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它产生于唐僖宗光启三年(887 年),距今已1100年了。这份邸报长97厘米,宽28.5厘米,由手工 抄写在质地坚韧的白色宣纸上。这份报纸是通过传抄官方文书的形 式来传播新闻消息。唐朝已有了传递官方文书的庞大交通网,报纸 通过邮驿发送到全国各地,这和现在的报纸发行网很相似,传送速 度也较快。中国最早的报纸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
这个报纸 有多少个 栏目
多长时间出一期, 报纸名含义
为什么会 有这么多 种楼不同 的报纸
1.分组设计并制作报纸 2.老师指导 3.多关注发生在身边的事情 4.多拍摄照片
报纸编辑的一般流程
• • • • • 策划内容, 安排时间 记者采写 征集稿件 编辑加工 校队 排版 编辑审阅 发行宣传
中国最早的报纸——邸报
![中国最早的报纸——邸报](https://img.taocdn.com/s3/m/0adc5a0079563c1ec5da7177.png)
暮 ,同职 皆 报之物 , 唐代可资征引的材料 只有《 开元 读
不 举 庶几可信 。至于《 事诗 》 留邸状 本 中“ 邸报是 中国最早 的报 纸。邸报是指 由 新 进 后 生 , 能 知 韩 , 目为 恶 诗 。韩 邑 邑 杂报》 报 ” 语则不足 为凭 , 一 尽管看 上去 “ 留邸状 邸吏向地方传 达朝政的官方文书“ 报告 ” 或 殊不得 意 , 多辞疾在家 。唯末 职韦巡 官者 ,
是 文末多出一节韩翎在开封李勉幕府 中任 何 也?《 ’曹辅 传》 政和后 , 多徽行 。始 民 : 帝 职的逸 闻 ,而正是此段文字 由于涉及 邸报 间犹未知 , 及蔡 京谢表 有 ‘ 轻车小 辇 , 赐 七 而为新 闻史 家所关注 。“ 后事罢 , 闲居将 十 临幸 ’ 自是 邸报 闻四方。邸报字见于史 书, ,
“ 邸报 ” 中国新 闻事业 通史 》 邸报 在《 “
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 名称的 出现” 中记载 邸报这 一名称 , : 最早 住所 , 后来作为地方官员驻京 的办事机构 , 无处不飞花 , 出现于宋朝 。这是古代人对封建官报最经 是地方 和中央之 间沟通信息 、传播 信息 的 蜡烛 , 轻烟散人五侯家。 又批 日: 与此韩掬 。
与“ 似 “ “ 情报” 总称【 l 时也 叫“ 】 。有 朝报 ” “ 、 杂报” 亦知名士 , 、 与韩独善 。 日, 一 夜将半 , 韦扣 门 报 ” 邸报 ” 乎相类 。事实上 ,开元 杂 韩 贺 ‘ 知 报 ” 不管算不算 邸报 , 作为封建官报之当形 “ 条报 ” “ 、 邸抄 ” “ 、 阁钞 ” “ 奏 院状报 ” 急 , 出见之 , 日 : 员外 除驾部 郎 中 、 、进 、 “ ”“ 状 、报状 ” “ 、京报 ” 等。邸报的主要 内容 制浩 。’ 韩大愕然 日:必无此事 , ‘ 定误矣 。’ 都 与后世 的正规 邸报 具有 最直接 、最亲近 而韩翊除宫一事 中提到的 “ 留 为皇帝谕 旨 、 谕书 , 朝廷 的法令 、 公报 , 臣僚 韦就座 曰: 留邸状报 制诰阙人 .中书两进 的血缘关系 ; ‘
最早可回溯到1949年的报纸是什么
![最早可回溯到1949年的报纸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944a101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0.png)
最早可回溯到1949年的报纸是什么
在70年前的今天,1949年6月16日(农历1949年5月20日),《光明日报》创刊。
1949年6月16日,中国民主同盟的机关报--《光明日报》在北京创刊。
毛泽东题词:“团结起来,光明在望”。
章伯钧任社长,胡愈之任总编
创刊背景是我国经过了30年的解放运动,特别是3年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打垮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取得了震撼全世界的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胜利。
在建国的前夕,《光明日报》诞生了。
光明日报初由中国民主同盟主办。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都为光明日报创刊题词。
1949年7月起,光明日报就陆续开始创办《经济》、《文学》、《文学评论》、《学术》、《新语文》等各种专刊,开始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
1953年起由中国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合办。
1957年改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中央统战部领导。
1978年以来,光明日报几次调整办报方针,但以知识分子为主的读者对象始终没有改变。
1982年11月,光明日报明确为中共中央领导和主办。
1994年8月,经党中央批准的光明日报社编制方案明确规定:光明日报社是中共中央直属事业单位,是中央宣传部代管的新闻机构。
此报的顺序号从创刊第一号“号”的称谓一直延续至今,区别于其他某些报纸“期”的称谓。
此报当时的零售价为旧币制20元,后升至200元一份。
在发刊词《团结一致建设民主新中国》中阐述办报方针为:“第一是负责的态度”,“第二是服务的精神”,“第三是建设的批评”,“第四是忠实的报道”。
该报以科学、教育、理论等为主要内容,反映国内外科学、教育、文化、学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中国最早的报纸
![中国最早的报纸](https://img.taocdn.com/s3/m/8c0231d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14.png)
中国最早的报纸过去我们在互联网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一直通过报纸关注时事,但你们知道中国最早的报纸是什么吗?店铺现在分享有关资料。
中国最早的报纸邸报”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四者皆用“报”字,可见它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邸报”是否最早出现于汉朝,目前在新闻史研究工作者中还有不同的看法。
邸报”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四者皆用“报”字,可见它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
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办事处,这个住处叫做“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
但有史可依的中国最早的报纸,起源于唐朝的邸报。
邸报是中国古代报纸的统称,但这个称呼出现,是从宋朝开始的。
中国的报业中国的《邸报》是世界最古老的报纸。
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报纸却是舶来品。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诸多机构出于方便传教的目的,在中国建立报馆。
但当时的报纸多为宗教性质的。
并无太多新闻性质。
直到19世纪末,中国官办、民办的报纸才逐渐多了起来。
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是中国报业的鼎盛时期,仅北京就有报馆一百多家,发行报纸三百多种。
也一时间正处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时期,民主思想,人文精神通过大大小小的报纸被人们深入理解,渐入人心。
其中共产主义的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得以传播,其中报纸功不可没。
《新青年》、《国民》、《每周评论》、《京报》、《新生活》等报刊为中国的革命点燃了最初的星火。
《晨报》每期的发行量更是创记录的达到了一万份。
今天,中国的报业发展已经不仅仅用迅猛就可以形容。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 中国最早的报纸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 中国最早的报纸](https://img.taocdn.com/s3/m/5952120da32d7375a41780aa.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世界上最早的报纸】中国最早的报纸报纸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能让人们随时了解最新的消息与社会舆论。
小编收集整理了世界上最早的报纸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四者皆用“报”字,可见它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邸报”最早出现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期(约公元前二世纪左右)(一说源于唐代进奏院状报)。
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在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
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驻京机构,这个住处叫作“邸”(类似现在各省市的驻京办事处),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连接全国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
“邸报”之称即由此而来。
“邸报”最初是由朝廷内部传抄,后遂张贴于宫门,公诸传抄,故又称“宫门抄”“辕门抄”,这实际上就是最早的一种新闻发布方式。
自汉、唐、宋、元、明直到清代,《邸报》的名称虽屡有改变,但发行却一直没有中断过,其性质和内容也没有多大变动。
大约到了宋代,出现了专门抄录邸报以售卖的牟利商人。
官员们为求省事,都乐于花些钱去购买。
大概后来由于花钱即能购到,无须再去缮抄,因此到了清代末期邸抄之外又有了“京报”,“京报”已有了专门的报房来管理经营,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发行部门了,开始有了初步的报纸的雏形。
明代,官报由通政司负责传发,16世纪中叶以后,明朝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在封建政府的监督下,编选一部分从内阁有关部门抄来的一部分邸报的稿件公开发售,这一类报房大多设在北京。
它们所发行的报纸,通称“京报”(有时也混称“邸报”。
报房在京城,又从京城向外传发。
内容由皇帝谕旨,朝廷政事,官吏的奏折三部分组成)。
报纸简史
![报纸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807655362e3f5727a5e962bf.png)
报纸简史
报纸从诞生到今天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公元前60年,古政治家把罗马市以及国家发生的事件书写在白色的木板上,告示市民。
这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
汉代的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
1450年,欧洲的德国人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技术,于是印刷的报纸开始发行。
1493年,罗马发行的报纸上刊登了哥伦布航海的消息。
当时的报纸只是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大事件时才发行。
1609年,德国率先发行定期报纸,虽是周报,但很快波及整个欧洲。
世界上第一张日报在1650年发行于德国,法国1631年才出现报纸,而英国由于当时发生了政治事件,报纸才得以发行。
美国的第一张报纸是独立前的1704年,由邮局局长发行的《波士顿通讯》。
历史发展到欧洲时期,报纸已在欧洲各国相继发行,并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和接受。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报纸实现了从“小众”到“大众”的过程,经历了一次较大的“飞跃”。
这一时期,报纸的发行量直线上升,由过去的几万份增加到十几万份,几十万份乃至上百万份:读者的范围也不断扩大,由过去的政界,工商界等上层人士到中下层人士。
这种由量的积累而产生的质的飞跃,宣告了一个时代——时代的来临。
这一次“飞跃”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顶峰。
我国最早的报纸
![我国最早的报纸](https://img.taocdn.com/s3/m/68fbb40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e.png)
我国最早的报纸填空(10*2)名解(4*5)简答(4*)论述(1*)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1、我国最早的报纸——唐朝官报2、小报始见于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
3、检查制度(定本制度):所谓定本,指的是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料,经过本院监官编好,送请枢密院或当权的宰相们审查通过后产生的“邸报”样本。
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定本进行发报。
宋代的定本制度,起始于真宗咸平二年,一直沿用到宋末。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业的产生与初步发展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刊物,创刊于1815年8月5日地点为马来半岛的马六甲。
报道内容——1 带宗教性质,以传教为宗旨,主要介绍《圣经》;2 宣讲伦理道德,如《论仁》;3 介绍天文学等科学文学知识,如《论日食》;4 后增辟专栏,介绍世界各国概况,涉及时政;5 体裁:有论说,短论,杂句,书信,编者按,插图,也有故事,寓言等。
2、中文商业报纸的崛起:《香港船头货价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和最早的单页报纸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
除《香港华字日报》、《香港中外新报》外,还有其他中文报纸。
3、在传教士所办的中文报刊中,历史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前身是《中国教会新报》,1968年9月5日创刊,由传教士林乐知主编。
4、《上海新报》是上海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
其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重信息的商业化阶段;重教化的综合化阶段;重经营的娱乐化阶段。
《上海新报》是国内最先使用白纸印刷的报纸。
其所刊登的新闻大多译载或转载自沪、穗、港等地出版的中外文报纸,有时也摘录一些《京报》上的消息。
5、《申报》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由英国商人美查同伍华德、普莱尔、麦基洛等人合资创办,最后产权归美查一人所有。
是上海的第二份中文商业报纸。
为提高新闻的实效性,《申报》在国内报纸中最早使用了电报。
1876年后,《申报》开始使用新闻图片。
中传广电新、国新考研复习重要资料-新闻学基础考题新闻史部分汇总
![中传广电新、国新考研复习重要资料-新闻学基础考题新闻史部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a90b08b02d276a200292eab.png)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攻略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国新、广播电视新闻学、舆论学、编辑出版学专业考研初试新闻学基础试题新闻史部分总汇一、名词解释部分1、邸报(90、98):我国最早的报纸。
始于唐,盛于宋,衰于元,复兴于明,结束于晚清。
“邸报”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四者皆用“报”字,可见它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2、新华通讯社(90、9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讯社,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简称新华社。
前身为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
1931 年11月7日成立于江西瑞金,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通讯社。
1937年1月在延安改名为新华社。
3、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90):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
1949年12月5日,正式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从诞生之日起,就担负起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使命,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壮大,如今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已成为世界知名的重要媒体之一。
4、Radio Beijing(1990):即北京电台。
其前身是1949年2月2日诞生的“北平新华广播电台”,1951年其更名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从陕北迁往北平,同时利用接收国民党北平电台的设备开始广播,即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5、北京电视台(1990):新闻史上的北京电视台是中央电视台的前身。
1958年5月1日开始试播,中国的第一座电视台,同年9月2日正式广播,1978年改名为中央电视台。
北京电视台的建立,标志我国的电视事业开始加入世界电视发展的行列;也标志中国的广播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现在的北京电视台是以北京市观众为服务对象的电视台,1977年筹建并开播。
6、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1992):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前身。
1937年11月8日在上海诞生。
在中国共产党和周恩来同志的直接关怀下,由《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和新闻界同仁夏衍等人共同发起成立,60多年来,伴随中国革命的成长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中国新闻史复习资料(附答案)
![中国新闻史复习资料(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5d6ca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11.png)
中国新闻史复习资料(附答案)一.填空题1.中国最早的报纸:唐朝的官报;唐代起,一种通称为“邸报”的古代报纸。
2.中国最早的外文报纸:《蜜蜂华报》,1822年在澳门创办,周刊,葡萄牙文。
3.《申报》:1872年创刊于上海,美查创办,创刊时聘请中国人主笔,标榜要为中国兴利除弊,对清末基层官吏有所揭露,政治上持亲英立场,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大的中文日报。
4.《时务报》:1896年创办于上海,梁启超任总撰述,以宣传维新思想的变法主张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为其宗旨,是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机关报。
5.《大江报》两篇著名时评:一篇是署名“海”的《亡中国者和平也》,另一篇是署名“奇谈”的《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
6.我党(在中共苏维埃时期)最早的通讯社:1931年,江西瑞金,红色中华社。
7.最早书报检查制度:宋朝的“定本”制度。
8.我国近代最早的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1833年在广州由郭立士创办、主编,是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9.《国闻报》:1897年创办于天津,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北的重要舆论阵地,也是维新派的第一份日报,主要创办人是严复。
10.《向导》:中国共产党第一个中央政治机关报,1922年9月在上海创刊,1927年终刊,主编先是蔡和森,后是瞿秋白,始终把宣传党的纲领和政策放在首要地位,是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报纸。
11.我党最早的日报:在五卅运动中,我党1925年在上海创刊的《热血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张日报。
12.白话运动开始于谁的文章,发表于哪一年哪本书刊: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发表于1917年《新青年》。
13.最早的民间小报:《游戏报》,1897年创刊于上海,这是中国最早的小报。
14.最早的中文商业报纸:《香港船头货价纸》,香港孖剌报馆创办的一种商业周刊,后改名为《香港中外新报》。
15.《大公报》:1902年在天津创刊,创办人英华,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
中国历史上的老报纸集合
![中国历史上的老报纸集合](https://img.taocdn.com/s3/m/bb3b461fb7360b4c2e3f64ca.png)
中国历史上的老报纸* 《申报》简介1872年4月30日,英国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申报》。
《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久的报纸。
最初,隔日出版一张,4个月后改为日报后,成为著名大报。
该报立场保守。
但对时政偶有批评。
“九•一八”、“一•二八”后,态度趋向激烈,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主张实行“宪政”,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抗日要求,发表宋庆龄严厉批评国民党的文章,登载有关人权保障同盟的报导。
鲁迅、茅盾、陶行知、巴金等常有文章。
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停刊。
* 《新民报》简介作为《新民晚报》的前身和“母本”、1929年创刊于南京的《新民报》,已经有七十多年历史了。
创办人陈铭德、邓季惺。
报纸定名《新民报》有两层意思:一是继承孙中山在东京创立同盟会时的机关报《民报》革命传统;二是取《诗经》“大雅”篇作育新民之意。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新民报》积极宣传抗日,主张抗敌御侮的言论和宣传报道,大得人心。
《新民报》发表《请对日绝交》等社论,极力主张抗日,1938年7月7日,周恩来同志为《新民报》抗战周年纪念特刊题词:“全民团结,持久斗争。
抗战必胜,建国必成”.1943年6月18日,成都版《新民报》创刊,出四开小型报晚刊,1945年2月1日,《新民报》成都版增出日刊。
重庆、成都日晚刊都受到欢迎。
日销数共达十万份。
解放后《新民晚报》获得了长足发展,报纸发行量和报业经济效益连续多年位居全国晚报之首。
•*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报纸--《大公报》•《大公报》创刊于一九○二年六月十七日,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一家报纸,是中国报纸中的老寿星。
(已经超过《申报》和《字林西报》)。
《大公报》以「忘我之为大」的「大」字,和「无私之为公」的「公」字作为报名,这是一个响当当的报名。
在旧中国,《大公报》曾经出过天津、上海、武汉、重庆、桂林、香港等六个版,日总发行量接近二十万份,这在当时,是一个空前的数字。
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唯一的一名长驻欧洲的中国的战地记者,就是《大公报》的萧乾,第一个派记者(范长江)深入边区,发表系列通讯,向全国公众报道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各方面情况的,也是《大公报》。
中国古代报纸特点的结语
![中国古代报纸特点的结语](https://img.taocdn.com/s3/m/909b518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e6.png)
中国古代报纸特点的结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报纸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在中国古代,由于技术、经济及政治环境的限制,报纸的产生与发展相对较晚,直到清朝才出现了最早的报纸,《士林清话》。
与如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报纸相比,中国古代报纸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中国古代报纸的数量相对较少。
由于受到技术和经济的限制,印刷技术在古代并不发达,使得报纸的印刷与分发困难重重。
因此,中国古代的报纸限于一些特定的社会阶层或地区,无法普及到广大民众之间。
这也导致了古代报纸传承的问题,很多报纸只是一时的产物,很难形成连续发行的长期媒体。
其次,中国古代报纸的内容相对较局限。
由于言论的限制以及政治和经济的因素,中国古代的报纸内容大多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新闻为主。
政治新闻包括各种政治事件的传达与报道,经济新闻则主要关注商业贸易、税收等方面的信息。
军事新闻则与战争、军队相关的消息有关。
而文化新闻则包括诗词歌赋、科举考试及学术研究等内容。
总体而言,中国古代报纸的内容相对较少丰富多样,更多关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
再次,中国古代报纸的形式较为简单。
由于印刷技术的限制,古代报纸的印刷质量并不高,图文混合、排版凌乱的现象普遍存在。
同时,由于手工制作而非机器印刷,古代报纸的发行量相对较少,造成了传播范围的有限。
报纸的排版也比较简单,常常只有一页或者几页,以文字和简单图表为主。
此外,报纸的版式也相对统一,没有如今多样化的版式设计。
最后,中国古代报纸的读者群体相对较小。
由于受到技术、经济以及政治环境的限制,古代报纸的读者主要是社会精英、知识分子和官员等有一定阅读、阐述能力的人群。
与如今广大民众普遍能够阅读报纸不同,古代民众由于识字率低以及报纸的有限发行范围,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报纸,从而缺乏获取和传播信息的途径。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报纸具有数量少、内容局限、形式简单和读者群体有限的特点。
尽管与现代报纸相比较,古代报纸显得比较落后,但它们仍然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对于了解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中外新闻史概要
![中外新闻史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8bbf13b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f.png)
以下是中外新闻史的简要概述:
中国新闻史:
古代: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主要依靠官府的文书和公告,以及民间的流言和传说。
近代:19 世纪末,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报纸开始在中国出现。
最早的报纸是1872 年创刊的《申报》。
现代:20 世纪初,中国的新闻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报纸和记者,如《大公报》、《申报》、《中央日报》等。
当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新闻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媒体形式,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
外国新闻史:
古代:在古代,人们通过口头传播、信件和公告等方式传递信息。
中世纪:在中世纪,欧洲出现了一些早期的新闻出版物,如《罗马公报》等。
近代:16 世纪至17 世纪,随着印刷术的发展,报纸开始在欧洲出现。
最早的报纸是1566 年创刊的《威尼斯公报》。
现代: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初,外国的新闻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报纸和记者,如《纽约时报》、《泰晤士报》、《华盛顿邮报》等。
当代: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方式。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https://img.taocdn.com/s3/m/37d2ae1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6c.png)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报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了解信息最为简单也是最为日常的方式之一,那你知道报纸最早出现是在哪个国家吗,以下是小编为你搜集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出现在古老的中国《邸报》是世界上发行最早,时间最久的报纸。
西汉时期,为加强皇权,汉王朝实行有利于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把全国分为三十六个大郡,在郡下一级又分若干县,由中央统一管理。
各郡在首都长安都设有办事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各省驻京办事处,这个办事处称为“邸”。
“邸”内派驻有办事员,负责将上峰的信息收集起来,写在竹简或绢帛上,通过驿站传送给各郡的太守参阅。
而这一写有信息的竹帛就称之为《邸报》。
伴随着古代中央王权的不断加强,“邸报”也一直得以很好的发展,自汉、唐、宋、元、明直到清代,《邸报》的名称虽屡有改变,发行却一直没有中断过,其性质和内容也没有多大变动。
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纸张的出现使得“邸报”的书写与发行更加的容易,到了唐代,由于雕版印刷的广泛运用,同时,中国中央王朝的版图扩大,《邸报》的运用就更加数量化、规范化。
第一份用纸印刷的报纸,投递这份报纸的机构, 当时叫邮驿,投递人员为唐朝兵部军卒,腰束革袋,带上铃铛,骑着快马传邮,听到铃声,行人都远离避让。
唐玄宗时期,《邸报》又称为《开元杂报》。
到了明代,中央已有专门的机构通政司进行《邸报》的编发工作,发行日期和发行对象也日趋稳定,形成国家性新闻刊物。
已经初步具有了现在报纸的某些元素。
1638年( 明崇祯11 年),《邸报》开始使用活字排版,报纸的发行量增大, 但因战争频繁, 交通堵塞等情况, 江南一带当天的报纸要个一个月后才能看到。
清代《邸报》发行量更多了,后来改名为《京报》,成为广大官吏、学者、甚至平民都能阅读的报纸了。
一直出版到清朝皇帝退位,《邸报》才正告寿终。
西方人一直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报纸是罗马共和国在公元前60年创建的《每日纪闻》,他最早是一块树立在罗马元老院门口的木牌,用于向广大罗马市民发布元老院的最新决策。
中国新闻传播史
![中国新闻传播史](https://img.taocdn.com/s3/m/eace6fcd0508763231121279.png)
《中国新闻传播史》一、名词解释:○1《昭文新报》:《昭文新报》是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中文报纸,1873年8月8日在汉口创刊,艾小梅创办.初为日报,装订如书册状用白鹿纸印刷三个月后以阅者较少而改为5日刊内容以奇闻轶事,诗文杂作为主。
○2“设报达聪”:“设报达聪”是维新运动的基本方式,在康有为看来,办报之所以能起到”达聪”之目的,在于它能达民隐,表达民心民情;能解蔽隔,上下通畅,政通人和;能通敌情,外情内达,知己知彼;能使皇上知四海,察世俗,耳聪目明。
○3“时务文体”:“时务文体”是维新派在办报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新颖报刊论说文体,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是《时务报》上发表的梁启超等人的论说,最先引起文坛的注意,故被称为“时务文体”,也被称为“新文体”或“报章文体”。
时务文体是一种在中文报刊上发展起来的文体,是维新派在文风上维新的结果,突破了八股文、桐城派古文的束缚,实施应当是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要求产生的。
○4“苏报案”:“苏报案”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的著名报案。
1903年5月,邹容《革命军》出版后,在上海租界出版的《苏报》连续发表文章,介绍《革命军》内容,盛赞该书。
6月底,该报又刊登章太炎《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矛头直指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
《苏报》这样毫无忌惮的鼓吹革命,在社会上引起空前的震动。
清政府会同租界逮捕章太炎、邹容等人,查封《苏报》。
1904年5月章太炎、邹容分别被判监禁三年和两年,《苏报》永久停刊。
○5《民报》发刊词:1905年11月26日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于日本东京创刊。
孙中山具体指导了该报的创办和先期的编撰工作。
亲自撰写了《发刊词》。
在《发刊词》中,孙中山第一次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
○6“癸丑报灾”:袁世凯用残暴的手段对报界实行专制统治。
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反袁报刊进行了大扫荡。
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比1912年的500家少了三分之二。
“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的性质如何?为什么称它们是中国最早的报纸?
![“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的性质如何?为什么称它们是中国最早的报纸?](https://img.taocdn.com/s3/m/f9b79ed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4.png)
“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的性质如何?为什么称它们是中国最早的报纸?"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都属于唐代的报纸形式,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报纸,其性质如下:1."开元杂报"(公元713年):由唐玄宗时期官员魏徵主持编纂。
它是一份较为完整的报纸,内容涵盖政令、文告、奏状、律令、诏书、官制、人事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通过它,人们可以了解到各地的政务动态、官员任免等重要消息。
2."敦煌进奏院状"(公元751年):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敦煌的进奏院是一个特殊的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将边疆地区的情报和状况上报朝廷。
"敦煌进奏院状"是由该机构编写的一种报告形式,用于报告边疆地区的情况、灾情、边疆军情等。
它也被视为古代报纸的一种形式。
这两种报纸之所以被称为中国最早的报纸,是因为它们具备了许多现代报纸的特征:1.定期出版:开元杂报是每ten days,敦煌进奏院状则是每年出版。
这样的定期出版模式使得人们可以期待每次新出版物的到来,并随之了解到最新的信息。
2.多样化的信息:这些报纸涵盖了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信息。
它们不仅传达官方政策和命令,还包含了对各种重要事件和现象的描述和分析。
3.宛如现代报纸的功能:这些报纸不仅向官员们提供了重要的官方信息,还为民众提供了政府政策、决策、重大事件的知识和了解渠道。
这些特征使得"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报纸。
它们的诞生和发展,为后来的报纸形式和新闻传播事业在中国奠定了基础。
“新闻”一词的由来
![“新闻”一词的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b1c93d0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c.png)
“新闻”一词最早源于北宋末年出现的小报。
中国最早的报纸——部报,大约起始于唐朝,它纯属官方报纸,主要登载皇帝的命令文告,臣下的奏章和官吏任免消息之类的政治文件。
邸报发表的内容要经过严格审查,这就延误了传递的时间,读起来也枯燥无味,不能满足一些官僚和地
主阶级知识分子想更多地知道宫延内幕消息和政治动态的要求。
于是小报便应运而生。
北宋末年,一些中下级政府官员和书铺主人秘密合作,将未经官方审 查的、邸报未发表或不准备发表的消息,私自“以小报书之,飞报远近”。
当时人问私下称此种小服务为“新闻”。
从此“新闻”一词便与报纸联系来了。
报纸的作用手抄报
![报纸的作用手抄报](https://img.taocdn.com/s3/m/bed3256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0.png)
报纸的作用手抄报
2、报纸newspaper(s)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
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3、报纸从诞生到今天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公元前60年,古罗马政治家恺撒把罗马市以及国家发生的事件书写在白色的木板上,告示市民。
这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
汉代的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
4、早在距今2000年前,中国就出现过类似的文书抄本。
它是当时的官府用以抄发皇帝谕旨和臣僚奏议等文件及有关政治情况的刊物,称为《邸报》。
它具有报刊的某些特点。
可认为是最早形式的“政府公报”。
原藏于敦煌莫高窟的唐代《进奏院状》,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一份手抄邸报,距今已有1000多年了。
5、新闻出版业认为“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
“邸”本来是指古代朝觐京师的官员在京的住所,早在战国时就出现了,也有人说始于西汉。
颜师古说:“郡国朝宿之舍,在京师者率名邸。
邸,至也,言所归至也。
”“邸”后来作为地方高官驻京的办事机构,为传递沟通消息而设,由此而有“邸报”之称。
“邸报”又称“邸抄”,另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属于新闻文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最早的报纸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国最早的报纸》的内容,具体内容:过去我们在互联网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一直通过报纸关注时事,但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我现在分享有关资料。
邸报"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
过去我们在互联网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一直通过报纸关注时事,但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我现在分享有关资料。
邸报"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四者皆用"报"字,可见它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邸报"是否最早出现于汉朝,目前在新闻史研究工作者中还有不同的看法。
邸报"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四者皆用"报"字,可见它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
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办事处,这个住处叫做"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
但有史可依的,起源于唐朝的邸报。
邸报是中国古代报纸的统称,但这个称呼出现,是从宋朝开始的。
中国的报业
中国的《邸报》是世界最古老的报纸。
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报纸却是舶来品。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诸多机构出于方便传教的目的,在中国建立报馆。
但当时的报纸多为宗教性质的。
并无太多新闻性质。
直到19
世纪末,中国官办、民办的报纸才逐渐多了起来。
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是中国报业的鼎盛时期,仅北京就有报馆一百多家,发行报纸三百多种。
也一时间正处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时期,民主思想,人文精神通过大大小小的报纸被人们深入理解,渐入人心。
其中共产主义的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得以传播,其中报纸功不可没。
《新青年》、《国民》、《每周评论》、《京报》、《新生活》等报刊为中国的革命点燃了最初的星火。
《晨报》每期的发行量更是创记录的达到了一万份。
今天,中国的报业发展已经不仅仅用迅猛就可以形容。
据权威机构测定,北京每天的报纸印刷量超过了700万份。
平均不到两个人就拥有一份报纸。
以北京最为著名的《北京晚报》为例,其每日都有百万份的定额。
2005年,全国拥有报纸近2000种,年用纸量也超过了三百万吨,这一数字达到了世界之最。
报纸2000年以前起源于中国,2000以后,中国是世界第一报纸大国。
邸报发行
邸报编订后,经由驿递"传之四方"。
驿递的方式分为步递、马递、急脚递、水运递等几种。
南渡以后,为适应国防上的需要,又创设了摆铺制度,用于传送军机要务和赦书。
邸报发出以后,允许传抄和复制,并允许复制件以邸报的名义在社会上公开发售。
宋代的邸报是否印刷,没有明确的记载,也缺乏留存下来的实物作为佐证。
但至少有一部分邸报或邸报中的一部分材料是用雕版印刷的。
邸报的读者主要是政府官员和士大夫知识分
子。
现存的宋代文献资料中,保存了不少有关这些人读报情况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