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之死与元明之际文学思潮的转折

合集下载

美的爱恋者和殉情者——论高启生命悲剧的美学意义

美的爱恋者和殉情者——论高启生命悲剧的美学意义

苏 轼 是 古 文 大 家 .唐 宋 八 大 家 ” 一 。 的 古 文 呈 现 出 多 “ 之 他 姿 多 彩 的艺 术 面 貌 。 有 极高 的表现 能 力 . 他 的 笔下 几 他 在 乎 没 有 不 能 再 现 的 客 观 事 物 和 内 心 情 思 .且 能 随 着 表 现 对 象 的 不 同 而 变 化 自如 ,连 他 自 己 都 说 :吾 文 如 万 斛 泉 “ 涌 , 择 地 而 出 , 平 地 滔 滔 洄 洄 , 一 日千 里 无 难 。 其 不 在 虽 及
成 就 的取 得 与诗 人 对 关的 执 著追 求 密 不 可分 。 用诗 歌 表 现 关 、 生 命 捍 卫 美 既 构 成 了 高 启 人 生 的 核 心 主 题 , 演 用 又
绎 了他 生 命 悲 剧 的 关 学 意 义 。 高 启 短 暂 的 生 命 旅 程 折 射 着人 类追 求 美 的理 想 光辉 。 关 键 词 : 启 美 生 命 悲 剧 美 学 意 义 高 高 启 (3 6 l 7 ) 字 季 迪 , 元 明 之 际 世 所 公 认 的 13 一 3 4 , 是
也 ; 姬、 嫱, 夏 王 如其 丽 也 ; 文 、 胜 , 其 豪 也 ; 鹤翔 田 赵 如 呜
云 , 其 逸 也 。” 嗍 真 是 美 不 胜 收 。这 一 美 的 特 征 的 形 成 如 [ z
源 自诗 人 内 心 强 烈 的 美 的 意 识 。 启 的 一 生 是 迷 恋 美 、 高 歌 颂 美 、 卫美 的 一生 , 生 命 之美 、 捍 对 自然 之 美 、 情 之 美 、 人 时 像 写 诗 一 样 大 量 采 用 标 题 和 小 序 的 形 式 ,使 词 的 题 序
《 苑 卮 言 》 说 : 当 胜 国 时 , 网 宽 , 不 必 仕 宦 。 浙 中 艺 中 “ 法 人

“明诗第一人”高启误用“龙蟠虎踞”被判腰斩

“明诗第一人”高启误用“龙蟠虎踞”被判腰斩

“明诗第一人”高启误用“龙蟠虎踞”被判腰斩导读:高启在南京也留下了不少不朽的诗作,代表作为《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明代建国之初,青年诗人高启还是十分兴奋的。

毕竟,战乱之苦是不用再受的了。

今天的人们恐怕难以想象,被誉为“明诗第一人”的高启竟因为“龙蟠虎踞”这4个字而被腰斩。

其实,这个曾在南京留诗大赞明朝一统天下的年轻人的悲惨下场,和他在南京做官一年多后突然拒绝明太祖亲封高官却选择隐居一样,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的。

明初,高启曾在南京写诗盛赞开国皇帝高启,生于1336年,长洲(今苏州西南)人。

元代末年,他隐居在吴淞江边的青丘,自号为青丘子。

高启学识渊博,尤其酷爱吟诗,一直以“谪仙在世”自许。

他在青年时代即有诗名,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为“吴中四杰”。

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高启的诗歌,雄健有力、富有才情,改变了元末以来华丽的诗风。

他众体兼长,写诗摹拟取法不限于一代一家。

清人赵翼的《瓯北诗话》说:“高青丘(即高启)才气超迈,音节响亮,宗派唐人,而自出新意”,“推为开国诗人第一,信不虚也”。

更有后世评论者认为高启是“明诗第一人”。

高启在南京也留下了不少不朽的诗作,代表作为《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明代建国之初,青年诗人高启还是十分兴奋的。

毕竟,战乱之苦是不用再受的了。

虽然元末的社会现实使高启写出了不少诗歌,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是也,但他肯定还是向往着过上太平日子的。

对于开国皇帝朱元璋,高启一开始也是表现出赞佩的。

他在《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写道: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高启生平简介

高启生平简介

在中国文学史上,唐宋时期是被大家公认的中国是个发展的顶峰,甚至唐诗已经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代名词,无数的诗人和诗作被人们广泛的赞扬和传唱,而明代的诗歌在文学史上似乎一直处于边缘地带。

但是纵观明代诗坛,诗歌成就虽然不及唐宋,但却并非没有创作高手。

钱谦益《列朝诗集》收集明代诗人1600余家,陈田《明诗纪事》收集明代诗人4000余家。

其间不乏有才气有成就的诗人,尤其在诗歌理论方面,更是不乏名家。

仅明初就有著名的“吴中四杰”、“北郭十友”、越中、闽中等创作群体。

高启无疑也是明初诗歌创作成就较高的诗人之一。

高启生平简介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晚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高启是元末吴中诗派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也是元明之际最著名的诗人之一。

高启生于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至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年)被腰斩。

他的生命虽然只有短暂的三十九年,却享有“明三百年诗人之冠冕”的盛誉。

清人赵翼说:“青丘子才气超迈,音节响亮,宗法唐人而自远胸臆。

一出笔即有博大昌明气象,亦有明一代文运,论者推为明初诗人第一,信不虚也。

”1[①]陈田则给予高启更高的评价:“季迪诸体并工,天才绝物,允为明三百年诗人称首,不只冠绝一时也。

”2[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高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

”3[③]顾玄言也说:“高侍郎始变元季之体,首昌明初之音,发端沉郁,入趣幽远,得风人激刺微旨,足以嗣响盛唐。

”这些都是实评,肯定了高启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高启所处的时代正值群雄并起,天下大乱的元末,这也造就了诗人一生坎坷的经历。

高启一生的履历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少年时期、离乱士气、入明一伙、归田至死。

高启的先世为汴梁人,后南渡到临安,又迁徙吴郡。

“世居吴之北郭”,4[④]“祖本凝,父一元”。

5[⑤]高启自称“我家本出渤海王,子孙散落来南方”(《送高二文学游钱塘》),又称“我祖昔都邺,神武为世雄”(《赠铜台李壮士》)。

再论高启之死

再论高启之死
发也 。及归居青丘 ,授 书 自 给。知府魏观为移其家
郡 中,旦 夕延见甚欢。观以改修府治获谴 ,帝见启所作 上梁文 因发怒 ,腰斩于市。
收稿 日期 :2 1.70 0 00 .9 基 金项 目:浙江教育厅课题 ( 2 0 0 3 7 Y 0 9 99 ) 作者简介 :贾继用 (9 0 ) 17 一 ,男 ,山东枣庄人 ,讲师,博士 ,研究方 向: 中国古典文献学
因,于是又有了 “ 苏州人身份说”【、“ 4 政治斗争牺牲品说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以上诸说 J 5 】
往 往 以推测 代替 实证 ,结果 使 问题更 加 复杂 。为 了廓 清高 启之 死 ,同时 了解 高启之 死所 折射 的 明 初 诗人 处境 ,有 必要 对高 启之 死作 进一 步 的辨证 ,尽 可 能地终 结这 场争 论 。
中图分类号 :10 . 2 62 文献标志 ̄ -A f q - 文章编号 :1 7 .5 52 1)30 1.6 6 43 5 (0 1 .1 1 0 0 本文的 P F文件可以从 x ea . Ue u n D u boWZ. . 获得 dc
DO :1.8 5 .s. 7 .5 52 1.3 1 I 03 7  ̄i n1 43 5 . 1 . 6 s 6 0 00
高 启是 明初杰 出的诗人 之一 ,四库 馆 臣评 价 :“ 高启 )天 才 高逸 ,实据 明一 代诗 人之 上 。 1 ( ”[ 】 然而 , 启之死 却 是 明初 政 治 的悬 案 ,同时也是 中国文 学史上 的一 个难 解之 谜 。自明初 迄 于当代 , 高 关于 高启 之死 ,议论 和猜 测纷 纷 。至清 初 ,高启 死后三 百 年 ,钱 谦益 《 列朝 诗集 》始据 吴 中地 区 民间 传 闻 ,欲 印证 高启 “ 以诗得 罪 ”而死 L。2 2 0世 纪 8 J O年代 初 ,钱伯 城 《 诗人 高启 之死 及其诗 歌评 价 》口认 为高 启死 因是 他与 明朝 政府 不合 作 ,此说 开 “ 官得罪 说 ”之先 河 ,此后 附和 者 甚 】 辞 众 ,以至于 被许 多人 认为 是确 论而 写进 文学 史 。近 年来 ,许多研 究 者欲 从不 同角度 揭示 高启 的死

明代文学发展概况--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明代文学发展概况--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明代文学发展概况明代文学呈现波浪形态势,大致可分成2个阶段:一.前期作为元文学馀波和明中后期文学突变的准备,可视为中古文学最后阶段;二.嘉靖(1522~1566)后,文学变革迅猛异常,步入近古新时代。

(一)明中叶到鸦片战争是近古期第一段。

(二)元明际社会动荡,形成人心思治、崇拜英雄的思潮,涌现一批精神上较解放且富时代使命感的文人,文学作品尚酣畅雄健的阳刚之美,浸透忧患意识,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游传》;南戏中兴和宋濂、刘基、高启等诗文作家。

(三)明初经济复苏,士人忧患意识消蚀;思想文化专制和特务统治,平添不安全感,知识分子转而欣赏平稳和谐、雍容典雅美:小说、戏曲创作受限,“台阁体”诗歌和讴歌富贵、道德、神仙的戏剧泛滥,文学倾向贵族化、御用化而滑入低谷。

(四)明中叶,商业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统治集团腐朽、思想控制松动、王阳明心学流行,嘉靖后文学复苏:1.文学创作随接受对象下层化、市民化而更加面向现实,创作主体精神高扬,突出个性和人欲的表露。

2.叙事文学全面成熟,向近代化变革:(1)《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问世;(2)戏曲:从《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等三大传奇问世,传奇定型和昆腔改革,到汤显祖写“临川四梦”,戏曲创作推向继元杂剧后的又一高峰;(3)诗文:继前七子在弘治年间(1488~1505)以“复古”开展文学革新运动后,相继出现唐家派、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等。

(4)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白话短篇小说繁荣,(5)“挂枝儿”、“山歌”等民间文学的流行和整理。

3.明末天启、崇祯(1621~1644)间,国事多艰、经世实学思潮抬头,向理性回归,重新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开启清文学思潮的转变。

三.明中期后,文学向世俗化、个性化、趣味化流动。

第一节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一.工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壮大,新读者群形成。

二.新内容与新形象:市民生活、市民情趣、市民形象。

朱元璋与元末明初文风嬗变

朱元璋与元末明初文风嬗变

朱元璋还改革唐宋以来的科考制度,注意实用知识 趣的作品。洪武四年 ( 1 1 7 1 年) ,他批阅翰林学士所撰
和实际 技能的 传授与考察, 倡导务实学风, 以纠元代学 《 武臣诰文》的时 候强 调:“ 自 今措词务在平实, 毋事夸 张” [ ] ‘ 獬’ ; 洪武六年 ( 1 3 7 3 年) , 朱元璋又云:“ 唐 风浮 泛、 学者多流为文人之弊。 洪武三年 ( 1 3 7 0 年)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自古至今,文学很难摆脱政治的羁绊,封建帝王作 人, 使民以时’ , 真治国 之良 规, 孔子之言, 诚万世之师 『 2 ] ( p . 2 8 7 ) ,明初实施的重农桑、敦教化、轻徭薄赋 、 为政治文化环境的核心主导力量, 可以 凭借其至高无上 也” 的政治优势左右文坛风尚,在文学演进中扮演着举足轻 节用爱人等一系列休养生息政策皆从求真务实、 体恤民
的 局面, 他大力宣扬儒家的崇实贱虚、 节用爱民 思想: 百姓子弟为教育对象的 社学, 传 授《 四书》 、 《 五经》等
“ 吾每于宫中无事, 辄取孔子之言观之,如 ‘ 节用而爱 儒家经典, 并且严格规定: “ 在学生员,当以 孝悌忠信礼
[ 收稿 1 3期 ]2 0 1 2— 1 0- 2 0
[ 摘
蚌埠 2 3 3 0 3 0 )
要 ] 明初 文学,界 于元 末 文学 与盛 明文 学之 间,作 为过 渡阶段 ,有 着重教 化 而轻 审美 的特征 ,
但其文学理论和创作都有一 定历 史贡献。开 国帝王朱元璋 在元 末明初 的文风嬗 变 中起到 重要 作用 。他通 过 以儒 治 国、倡 导质朴文风 、改造士人精神 风貌 和 自身创作 垂范 ,有 力促 进 明初雅 正 文风的回 归,但 其 实行

古代文学明清篇

古代文学明清篇

明代诗文1、明代诗文发展特点:①作品繁多,成就不高。

②流派林立,主张众多。

2、明代诗文衰落的原因:思想文化上实行专制主义,大力提倡程朱理学,采用八股取士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就箝制了文人的思想,对文学的创作极为不利。

黄宗羲:“三百年人士之精神,专注于场屋之业,割其余以为古文,其不能如前代之盛者无足怪也。

”一、明初诗文明初诗坛活跃着以高启、杨基、袁凯等人为代表的作家群,他们大多生活在元明交替时期,经历过元末动荡的战乱与明初整饬政策下的高压统治,不少作品表现了时代的创伤以及作家个人在特殊环境中所产生的愁苦郁闷的心态与反思人生的内容,格调凝重悲怆。

(一)高启高启是最有成就的诗人,被推为“海内诗宗”。

主张取法汉魏晋唐各代,已开明中叶复古派先声。

作品抒写时代与个人命运的孤吟,流露出忧郁苦闷、彷徨孤独的情绪。

诗风雄健奔放,气象昌明博大,对转变元末纤秾缛丽的诗风实为有力,为明诗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开端。

(二)宋濂、刘基宋濂的散文以传记文最为出色,如《秦士录》、《王冕传》等,赠序《送东阳马生序》。

刘基的散文继承了密切关心现实的传统,多触及世风时弊,包孕着抑郁不平之气。

以寓言体散文最为出色,代表作《卖柑者言》。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

浙江浦江人,明初文学家。

他家境贫寒,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等,元顺帝曾召为翰林院编修,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

至正二十年(1360),与刘基、章溢、叶琛同受朱元璋礼聘,尊为“五经”师。

洪武初主修《元史》,后因其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谪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

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

刘基(1311 - 1375),字伯温,青田(今属浙江)人,元至顺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等,因受排挤弃官归隐。

诗人高启之死与明初江南文祸

诗人高启之死与明初江南文祸

The Death of the Poet Gao Qi and the Writing Cases of South Yangtze River in Ming Dynasty 作者: 吴士勇[1]
作者机构: [1]淮阴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江苏淮安223001
出版物刊名: 史学月刊
页码: 33-37页
主题词: 诗人高启;朱元璋;“魏观案”;江南士子;文祸
摘要:诗人高启死于非命有多方面原因。

世谓其诗作《宫女图》暗讽宫闱密事而招来杀身之祸,纯属穿凿之谈。

明初复杂的政治环境让诗人产生了惶恐无助的心态,随之其辞官不就的行为,被朱元璋视为不与新王朝合作的举措。

“魏观案”事发后,高启诗文中某些触犯忌讳的语
句让明太祖动了杀机。

朱元璋制造这起骇人听闻的惨案,还希望警告那些仍然感怀于元朝与张
士诚政权仁泽的江南士子。

此心愿落空后,明太祖屡兴文祸,使用暴力手段镇压不与新王朝合
作的士子。

从这个意义上讲,高启之死可谓明初江南文祸的滥觞。

明清

明清
明代文学的分期和各期概括情况
元明至中叶,中古最后一段
时代背景:明代中期,历史潮流上整个农业文明向着工商文明迅速转变,文学向世俗化、个性化、趣味化流动。从内在精神到审美形式,转变色彩鲜明。
元明之际 社会动荡,人心思治、崇拜英雄,有阳刚之美有忧患意识,文学作品繁华《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南戏的中兴和宋濂、刘基、高启。
将各个空间分头展开的故事化成以时间为序的线性流程:顺序为时间,中心为蜀汉,三国矛盾斗争为主线,大小事件联成线,结构成篇。全书五条线,隆重决策是关键,结构宏伟又严整,脉络分明不惧繁。
顺倒插叙补叙笔法不同,实明正详<虚暗侧略>描写各样,摇曳多姿详略得当。
战争:《三国志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是一部“全景性军事文学”作品。战争时间长、次数多、形式多样、规模大,世界文学史中罕见。战役四十多,场面一百多,火攻水淹乃至徒手搏。
连环勾锁、百川入海的结构:情节结构单线纵向,上半部以人为单元,下半部以事为顺序,连环勾锁,层层推进。集中几回,然后引出……连环列传体,环环相扣,一个个、一批批英雄人物串联起来。七十一回后,就以时间为顺序,写两赢童贯,三败高俅,受招安,征辽国,平方腊,以报效朝廷为主干,将故事贯串始终。
前半部犹如长江百川汇聚,形成主干,各部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前半部分虽有改造民间故事的痕迹,但集中了笔墨、淋漓酣畅地描写一些主要的英雄豪杰:鲁智深、林冲、武松等“千古若活”。下半部如长江的主流奔腾而下,直泻东海。
多层次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将性格相近的一类人物写得各各不同,塑造超伦绝群而又神态各异的英雄形象,是英雄传奇体小说的典范。
具体写法上,创造类型相同的人物,描写冲突相似的情节,犯中求避,相互映衬。武松打虎后,又写李逵杀虎,又写二解争虎。

试论元明之际戴良诗歌之美

试论元明之际戴良诗歌之美
之盛 世 , 于元末 动荡 中 , 为元遗 民却 于 明初 生活 长 虽 时 间最 长 , 证 了战 火 中 朱 明政 权 的 统 一 和 巩 固 。 见 他 的一 生几乎 就 是漂 泊和 避难 的一 生 。元 明之 际的 世事 变迁 , 深影 响 了戴 良的诗 歌创 作 , 深 并使 之呈 现 出独 特 的美学 形 态 。
后人 对 戴 良诗 歌 多 有 评 论 。王 袜 称 : 九 灵 之 “
诗 , 而 敷 , 而 密 , 游 而不 迫 , 质 简 优 冲澹 而 不 携 , 几 庶
上追汉 魏 之遗 音 , 其复 自成 一 家 者欤 ”1 [3 ] _ 。揭 泫 序
则 日。 “ 而 悠 清逸则 类 灵运 、 明远 ; 蔚 则类 嗣宗 、 冲”1踮。四 沉 太 _3 ]
郁之 美与 悲壮 之美 。
清丽 之 美 首先 与 审 美 主体 的 内在心 态 有 关 系 。 当审美 主 体 以隐逸 之 士 的 清高 情 怀 和 清逸 、 静 的 清 清 明心境 去观 照 世 间 万 物 时 , 观照 的结 果—— 诗 其
歌 , 多会 呈现 出清 丽之美 。 也
基 本 可概 括 为 三 种 : 丽 之 美 、 郁 之 美 与 悲 壮 之 美 。 它 们 既 作 为 中 国 诗 歌 美 的 一 部 分 而 存 在 , 清 沉 同 时 又 将 其 丰 富 并使 之 趋 向 多元 化 。
关 键 词 : 末 世 变 ; 良 ; 歌 ; 学 形 态 元 戴 诗 美 中 图 分 类 号 :2 7 2 I0 . 2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9 5 3 ( 0 1 0 — 0 30 1 0 —8 7 2 1 )20 5 —4
“ 变染 乎世 情 , 废 系乎 时序 。原 始 以要 终 , 文 兴 虽百世 可 知也 ” 《 心 雕 龙 ・时 序 》 。刘 勰 一 语 揭 (文 )

元明清三代之正统文学

元明清三代之正统文学

元明清三代之正统文学元明清三代在历史长河中已经到了封建统治裂变期。

随着商业发展社会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俗文学获得巨大发展,但作为长期以来正统文学的雅文学,虽然没有俗文学夺目,却也有它自身的发展轨道,仍不可忽视。

在本文中,我将着重介绍元明清三代的诗,词和古文。

元诗创作趋向活跃大致是在忽必烈称帝以后,期间经历了灭宋战争,中国归于统一。

再经元贞、大德时代,到了延佑年间,形成繁荣局面。

元代诗歌总数,目前尚难做统计○1和杂剧散曲相比,元诗显得逊色,但较之于元词和元文又显得比较生气。

在元诗的发展过程中,宗唐得古(即古体宗汉魏两晋,近体宗唐)成为潮流和风气○2元代便是古典主义道路的第一阶段。

对于元人的学唐,后人多有批评○3元初诗坛承继的是金诗传统。

元好问的尚壮美,重豪迈之旨几乎成为文坛的指导思想。

刘秉忠,郝经,许衡等人追求豪迈清放,但欠缺诗人的才情,诗作流于平庸。

成宗大德年间和以后活跃的作家把这些作家的缺点归结为“金人余习”。

刘因诗歌见解虽不执“复古”之见,但创作大有唐风,歌行,古乐府又深受李贺诗风影响,晚年极力学陶潜○4这样,诗歌宗汉魏晋唐的风气就在北方文坛上出现并形成了。

与此同时,南方诗坛也有了新动向○5戴表元提倡宗唐得古,赵孟頫在画论方面也是刻意学唐,提倡“复古”。

虞集在他们之上采取更为通达转益多师的态度。

论诗的主要倾向是尊陶渊明,柳宗元和韦应物,实际上也适应了宗汉魏两晋和宗唐得复古思潮。

元诗的发展以延佑年间为界分作前后两期,延佑以前宗唐得古诗风由兴起到旺盛,延佑以后继续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后期的成就超过了前期。

如果就局部来说,元代作家也有继续坚持江西诗派的创作之风的,也有主张兼学唐宋的○6但就整体而言,宗唐得古成为支配元代诗坛的潮流。

因此元末人有“举世宗唐”之说○7元诗宗唐的结果,不仅使它本身有一个相对繁荣的局面,同时使它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一定地位○8到了清代人的评论中,“纤弱”和“秾缛”成了“元风”的全部。

中国古代文学第四部分(明清文学试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第四部分(明清文学试题库)

第四部分明清文学试题库一、填空1.被正史推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的文学家是宋濂。

2.刘基寓言体散文集集名是《郁离子》。

3.刘基的散文体裁多样,而最出色的是寓言体散文。

4.明初诗坛并称的“吴中四杰”指高启、杨基、徐贲、张羽。

5.明初“吴中四杰”中,以高启、杨基的诗成就最高。

6.被清赵翼推为明代“开国诗人第一”的诗人是高启。

7.“青丘子”是高启的自号。

8.“袁白燕”指明初诗人袁凯。

9.明弘治年间茶陵诗派的领袖人物是李东阳。

10.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诗歌派别是茶陵派。

11.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文学群体是前七子。

12.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文学群体是后七子。

13.“前七子”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后七子”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

14.明中叶《唐宋八大家文钞》的编选者是茅坤。

15.归有光的文集是《震川集》。

16.明中叶取得重大成果的散文流派是唐宋派。

17.“童心说”的提出者是李贽。

18.明后期思想与文学革新的旗手是李贽。

19.“公安三袁”指明代湖北公安县诗人袁宗道、袁宏道和袁中道兄弟。

20.公安派在诗歌理论上提出的核心口号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21.公安派诗歌理论核心口号的提出者是袁宏道。

22.竟陵派诗人大力提倡的诗歌风格是“幽深孤峭”。

23.“竟陵派”诗人的代表人物是钟惺、谭元春。

24.公安派中,小品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袁宏道。

25.晚明小品的集大成者是张岱。

26.明末复社最主要的领袖是张溥,其散文的代表作是《七录斋集》。

27.大抵论明诗者,都推陈子龙为明代最后一位大诗人。

28.明末小品文《西湖七月半》的作者是张岱。

29.《三国演义》今存最早的刊本的书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刻于明嘉靖壬午年。

30.最早径称书名为《三国演义》的修订评点者是毛纶、毛宗岗。

31.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明代代表性的历史演义小说还有《列国志传》。

32.《水浒传》初刻全名《忠义水浒传》。

33.《水浒传》今存最早的刊本是清康熙五年石渠阁补修的万历己丑天都外臣序100回本。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册---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册---笔记

第七编明代文学绪论明代文学呈现波浪形态势,大致可分成2个阶段:一.前期作为元文学馀波和明中后期文学突变的准备,可视为中古文学最后阶段;二.嘉靖(1522~1566)后,文学变革迅猛异常,步入近古新时代。

(一)明中叶到鸦片战争是近古期第一段。

(二)元明际社会动荡,形成人心思治、崇拜英雄的思潮,涌现一批精神上较解放且富时代使命感的文人,文学作品尚酣畅雄健的阳刚之美,浸透忧患意识,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游传》;南戏中兴和宋濂、刘基、高启等诗文作家。

(三)明初经济复苏,士人忧患意识消蚀;思想文化专制和特务统治,平添不安全感,知识分子转而欣赏平稳和谐、雍容典雅美:小说、戏曲创作受限,“台阁体”诗歌和讴歌富贵、道德、神仙的戏剧泛滥,文学倾向贵族化、御用化而滑入低谷。

(四)明中叶,商业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统治集团腐朽、思想控制松动、王阳明心学流行,嘉靖后文学复苏:1.文学创作随接受对象下层化、市民化而更加面向现实,创作主体精神高扬,突出个性和人欲的表露。

2.叙事文学全面成熟,向近代化变革:(1)《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问世;(2)戏曲:从《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等三大传奇问世,传奇定型和昆腔改革,到汤显祖写“临川四梦”,戏曲创作推向继元杂剧后的又一高峰;(3)诗文:继前七子在弘治年间(1488~1505)以“复古”开展文学革新运动后,相继出现唐家派、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等。

(4)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白话短篇小说繁荣,(5)“挂枝儿”、“山歌”等民间文学的流行和整理。

3.明末天启、崇祯(1621~1644)间,国事多艰、经世实学思潮抬头,向理性回归,重新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开启清文学思潮的转变。

三.明中期后,文学向世俗化、个性化、趣味化流动。

第一节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一.工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壮大,新读者群形成。

二.新内容与新形象:市民生活、市民情趣、市民形象。

古代文学考研名词解释第六卷——明代文学

古代文学考研名词解释第六卷——明代文学

古代文学考研名词解释第六弹——明代文学明代文学“历史演义”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廷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衍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了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这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民的喜爱,所以自明代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以来,后世仿效者众多,形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

章回体小说分章回叙事的长篇小说就是章回体小说,一回叙述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段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承上启下。

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

章回体小说由宋元时期“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经宋元两代长期的积淀,元末明初出现了一批较为成熟的章回体小说,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等。

到明代中期,章回小说更趋成熟,出现《西游记》、《金瓶梅》等作品。

清代,章回小说继续发展,《红楼梦》是其艺术高峰。

这类小说段落整齐,叙事清楚,符合民众的欣赏习惯,便于读者间歇阅读,故其形式为明、清两代长篇小说所普遍采用。

吴中四杰指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四人都是吴人,人称“吴中四杰”。

四人中以高启和杨基的成就最大,高启生活在元明交替之际,其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的诗多反映战乱的生活,以及表达自己的生活志趣,散发着浓烈的个性化气息。

杨基也是一位在明初诗坛较有影响的作家,他的诗多反映自己的生活际遇,诗风艳丽纤巧。

张羽的诗神思凝练,朴实含华。

徐贲的诗律法谨严,情喻幽深,于三家别为一格,有《四杰集》传世。

台阁体指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出现的一种诗体,其倡导人号称“三杨”,即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都是“台阁重臣”,故称其诗为“台阁体”。

其形式以诗歌为主,散文也可以包容在内,风格雍容典雅,粉饰太平。

它的出现,体现了洪武朝以后较长一段时期里上层官僚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意趣,并作为典范而广泛地影响文坛。

但它是诗歌创作的一种倒退,故而从李东阳的“茶陵派”到“前后七子”都以实际创作和诗歌理论反对“台阁体”。

明代诗文笔记中国古代文学史

明代诗文笔记中国古代文学史

明代诗文笔记中国古代文学史<i>明代诗文中国文学史</i>明代诗文整理笔记第三章明代前期诗文时间:明初,明太祖洪武元年至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368―1487)概况:明代前期指洪武元年至宪宗成化年间,共一百多年。

明初诗坛上活跃着以高启、杨基、袁凯为代表的作家群,他们大都生活在元明交替的时期,经历元末动荡的战乱与明初整饬政策下的高压统治,不少作品表现了时代的创伤与个人遭际,以及诗人在特殊环境中所产生的忧郁彷徨的心态,格调凝重悲怆;在散文创作领域,宋濂、刘基是两位较有影响的作家。

他们尤以传记和寓言散文的创作成就著称。

与明初创作态势相比,明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学的发展步入了低潮,文坛风行的是“台阁体”。

它的盛行,与作家的生活遭际和当时相对安定繁荣的时局等因素有关。

成化至弘治年间,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诗派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台阁体”的创作风气。

明初诗文作家大多由元入明,经历了元末大动乱,对民生疾苦、社会疮痍有着较深的感触,写了一些揭露黑暗、抨击暴政的作品。

如宋濂、刘基的作品即是这样。

但他们在入明之后,文风都趋于保守,对重大社会问题的反映大为削弱,而更关心文学如何为巩固新王朝服务,强调文学的教化作用。

宋濂、刘基和高启都是一代宗师,他们的创作对明代诗文的影响甚大。

线索整理:诗吴中四杰高启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他们在明初都遭受到惨重的打击,四人都因为政治原因而死,造成了吴中文学的急速凋零,而且使得许多幸存者心怀恐惧,竭力压制自我以适应新的政治环境。

高启――书写时代与个人命运的孤吟者【生平概况】吴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是高启,他也是明初最有成就的诗人,元明两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

他生活在元明交替之际,不少作品烙上了某些鲜明的时代特征,诗歌风格多种多样。

【作品内容及特征】高启的文学思想,主张取法于汉魏晋唐各代。

高启的大部分文学活动是在元末,许多诗歌都体现了这个时代的文学特点。

如他的《青丘子歌》直接表达自己的生活志趣,体现了脱离伦理的羁绊、自由发展的个性化要求,体现出强烈的个人主体意识。

论高启的情感立场与人生选择_潘海东

论高启的情感立场与人生选择_潘海东
[ 2] [ 1]
; 陈田 明
, 都肯定了高启在诗
高启盛年殒折是中国诗史上的一种遗憾。纵观高启一生, 有过历代文人所抱持的经世治国的心愿, 有过壮志未酬的悲哀 , 有过穷苦困顿的凄凉, 有过一醉方休的狂放, 亦有过安贫乐道的自适。高启短暂 的一生, 是中国历史上众多郁郁不得志的文人的缩影。正如我们从嵇康身上看到魏晋风度, 从李白身上 看到大唐气象一样, 我们了解高启一生的情感立场与人生选择, 亦可窥见元末明初乱世中文人们的普遍 悲凉。 寸心犹愿时早平, 重为河清作歌颂 高启的情感立场
洪武七年九月, 元明之际杰出文学家高启 ( 1336- 1374) 在南京弃市, 年仅三十九岁。在元明诗歌史 上, 高启是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四库全书提要 谓高启 天才高逸 , 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 诗纪事 评其为 诸体并工 , 天才绝特, 允为明三百年诗人称首, 不止冠绝一时也 史上的地位及其诗歌价值。
收稿日期 : 2007- 04- 20 作者简介 : 潘海东 , 男 , 1954 年生 , 江西宜黄人 ,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副编审 , 从事古代文学研究。 龚霞 , 女 ,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
53
了元末的苛政暴敛及民生的艰辛: 前年乱兵来, 杀戮存几人。崎岖垦旧田, 欲活未死身。官府事征索, 书版日下频。点丁不遗孤 , 输谷不待新。屋中儿啼嗥, 门外吏怒嗔。 至正十九年七月, 张士诚大发浙西 诸郡百姓筑杭州城。高启目睹其状 , 借乐府旧题感写时事, 其 筑城词 辛辣地讽刺了统治者的懦弱和愚 妄, 同时揭露了无休止的徭役给民众带来的深重灾难。吴越之行 , 诗人对于战争的感受是触目惊心 , 到 张士诚与朱元璋之间在平江决一死战的时候 , 高启对于战争的体会就是切肤之痛了。 至正二十七年, 朱元璋采用叶兑的锁城法 , 命各路人马分兵攻平江各门 , 四周筑长围困之 , 设襄阳炮 日夜袭击。张士诚死命坚守, 城中粮草不济, 出现饥困的局面。在长达十个月的围城期间 , 高启亲身体 验到了战争带来的创伤, 生活难以为继 , 北郭结社宣告结束 , 友人各奔东西 , 而次女的夭折更是诗人心中 的一记重创。高启在 悼女 诗中自责未能给家人提供衣食 , 心中充满愧疚不安 , 而女儿临死时的话在他 耳际萦绕不去, 全诗一片悲凉 , 读之凄怆心伤。 高启对于战争的痛恨在加深、 对民生的同情也在加深、 对太平的渴望也在加深。诗人曾在诗中质 问: 并吞何时休 , 百骨易寸土 ( 登西城门 ) ; 也曾在诗中疾呼: 寸心犹愿时早平, 重为河清作歌颂。万 国同看化日长, 生能养亲死能送 ( 广陵孙孝子爱日堂 ) 。战争的阴影在高启心中挥抹不去, 即使朱元 璋统一天下之后 , 诗人依然屡次指责豪强为一己之私利而发动战争 , 致使生灵涂炭。高启认为, 无论战 争的哪一方获胜 , 受难的都是老百姓 , 自古争中原, 白骨遍荆榛。乾坤动杀机, 流祸及蒸民。 ( 寓感其 三 ) 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高启以民生为念的情感立场, 而这一立场也是导致高启一生矛盾与痛苦的 重要原因之一。 张士诚据吴期间 , 表面上也曾礼贤下士, 多方招揽人才 , 吴中地区不少文人被其笼络。他 以淮南行 省参政饶介为咨议参军事 , 介有文学喜士 [ 5] , 并视高启为上客, 但高启虽与饶介有所交往 , 却始终没有 入张士诚麾下。高启之所以在 群彦多从仕

高启之死与元明之际文学思潮的转折

高启之死与元明之际文学思潮的转折

【内容提要】本文纠正了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来对高启之死的长期误解,即认为死亡是造成其未成为一流诗人的原因。

文章深入探讨了高启入明之后的创作变化及衰竭原因,认为他之所以没有取得理想的创作成就,是由于他已经不具备原来的创作条件与创作心境,并指出了其文学思想史的意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评价高启时说:“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

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

振元末纤浓缛丽之习而返之于古,启实为有力。

然行世太早,殒折太速,未能熔铸变化,自成一家,故备有古人之格,而反不能名启为何格。

此则天实限之,非启过也。

特其摹仿古调之中,自有精神意象存乎其间。

”①此处既肯定了高启在明代诗歌史上的崇高地位,又指出其模拟的不足,更进一步剖析其摹仿中而又有自我精神意象存在的独特性,因而此段话历来被学者视为是高启评价的权威结论,从而屡屡被后人所征引。

同样对后世造成深刻影响的,还有如下的看法,即高启之未能做到自成一家而取得更大的创作成就,其原因则在于过早地死于非命。

此种看法使学者们在谈起高启时一方面惋惜其早逝,一方面痛恨朱元璋对于文学的扼杀。

其实,四库馆臣的此种感叹只具备同情的情感倾向而并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学术判断。

高启所以没有取得理想的创作成就,是由于他已经不具备原来的创作条件与创作心境,换句话说,就是整个文学思潮已经发生转折,高启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在创作上有什么新的进展与新的成就,即使他不被腰斩而依然存活在世,也照样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高启之死的价值在于它鲜明地体现了元明之际文学思潮的转折,从而成为文学思潮发生转向的一个标志。

一关于高启的死因,学术界已经有过许多的考辨与推测,应该说都有一定的根据与道理。

但本文要指出的是,高启肉体生命的存在或毁灭也许会有种种的意外与机缘,而其精神世界的苦闷与文人个性的摧折则是无可避免的。

高启最得意的时期恰恰是元代末年的战乱频仍之时,当时他或在吴中之北郭与杨基、张羽、徐贲等朋友赋诗饮酒,或在松江之青丘啸傲自乐,用他诗中经常用到的话说就叫做“闲”与“懒”,其有诗曰:“移家到渚滨,沙鸟便相亲。

明代诗词的发展脉络

明代诗词的发展脉络

明代诗词的发展脉络文史不分家,在介绍明代诗词曲的发展脉络时,历史背景是无法回避的。

而在明代文学的分期上,我对照了几个文学史的版本,觉得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的分期比较科学。

姑且采用之。

诗一、明代前期诗(明初到成化末年1368-1487)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统一的明朝政权。

朱元璋早年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对元朝被推翻的历史教训有较深认识。

因此,建国之初,一方面采取了某些与民生息、恢复生产的措施,如招抚流亡,奖励垦荒,兴修水利,免租减税和严惩贪污等,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

另一方面,又在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里进一步加强统治。

如在政治上建立了一套严密的里甲制度,并设立了锦衣卫、东厂西厂之类的特务组织,对广大人民进行监视、侦察和镇压。

在思想领域里推崇儒学,把孔子封为“至圣先师”,明令规定《四书》《五经》为国子监功课,并要全国府、州、县及闾里私塾作为经书教育学生,同时还把程朱理学定为官方哲学,作为统治阶级进行思想统治的工具。

特别是为了消除元蒙的一些异俗影响,又积极恢复汉制,提倡传统的礼乐制度,“于是百有余年之胡俗,尽复中国之旧。

”朱元璋的这些措施,使中国社会继续沿着封建制的旧轨向前发展,在文化思想领域里掀起了一场复古思潮,深刻地影响了明代的诗歌创作。

明初统治者对待知识分子,在采取高压政策、大兴文字狱、进行严密统治的同时,又实行以八股文取士的制度,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

外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经唐、宋,到明代,距离开科取士的本意愈来愈远。

如若说在开初还多少选拔了一些人才,到明代就完全变成泯灭人们一致的一种手段了。

明代统治者把科举考试的范围限于《四书》、《五经》之内,并以朱熹的传注为标准答案。

考试时从《四书》、《五经》中选取一句或数字为题目,要人们“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

这样的科举制度,不过是钳制读书人思想,实行文化专制注意的一种手段罢了。

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分子的思想受到严重禁锢,影响到诗文,使得明代的诗歌比起唐宋就逊色得多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要】本文纠正了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来对高启之死的长期误解,即认为死亡是造成其未成为一流诗人的原因。

文章深入探讨了高启入明之后的创作变化及衰竭原因,认为他之所以没有取得理想的创作成就,是由于他已经不具备原来的创作条件与创作心境,并指出了其文学思想史的意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评价高启时说:“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

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

振元末纤浓缛丽之习而返之于古,启实为有力。

然行世太早,殒折太速,未能熔铸变化,自成一家,故备有古人之格,而反不能名启为何格。

此则天实限之,非启过也。

特其摹仿古调之中,自有精神意象存乎其间。

”①此处既肯定了高启在明代诗歌史上的崇高地位,又指出其模拟的不足,更进一步剖析其摹仿中而又有自我精神意象存在的独特性,因而此段话历来被学者视为是高启评价的权威结论,从而屡屡被后人所征引。

同样对后世造成深刻影响的,还有如下的看法,即高启之未能做到自成一家而取得更大的创作成就,其原因则在于过早地死于非命。

此种看法使学者们在谈起高启时一方面惋惜其早逝,一方面痛恨朱元璋对于文学的扼杀。

其实,四库馆臣的此种感叹只具备同情的情感倾向而并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学术判断。

高启所以没有取得理想的创作成就,是由于他已经不具备原来的创作条件与创作心境,换句话说,就是整个文学思潮已经发生转折,高启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在创作上有什么新的进展与新的成就,即使他不被腰斩而依然存活在世,也照样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高启之死的价值在于它鲜明地体现了元明之际文学思潮的转折,从而成为文学思潮发生转向的一个标志。

一关于高启的死因,学术界已经有过许多的考辨与推测,应该说都有一定的根据与道理。

但本文要指出的是,高启肉体生命的存在或毁灭也许会有种种的意外与机缘,而其精神世界的苦闷与文人个性的摧折则是无可避免的。

高启最得意的时期恰恰是元代末年的战乱频仍之时,当时他或在吴中之北郭与杨基、张羽、徐贲等朋友赋诗饮酒,或在松江之青丘啸傲自乐,用他诗中经常用到的话说就叫做“闲”与“懒”,其有诗曰:“移家到渚滨,沙鸟便相亲。

地僻偏容懒,村荒却称贫。

犬随春 女,鸡唤晓耕人。

愿得无愁事,闲眠老此身。

”②但这种“闲懒”只是相对于功名利禄的进取而言的,而并不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慵散。

与闲懒密切相联的是孤高的个性、自由的心境、雅致的情趣与饱满的诗思。

像高启这样的闲淡超然之士在元代绝不是少数,而是作为一个有异于其他朝代的文人群体而出现的,尤其是在元末,出现了以顾瑛为首的玉山雅会的文人集团,出现了像杨维桢那样的怪异之人,出现了像王冕那样的隐逸高士。

以高启为代表的所谓“吴中四杰”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而已。

文人出现此种特性乃是元代诸多复杂历史因素融汇的结果。

元代少数民族统治的民族隔阂与尚武重吏的政治现实,使得原本在政治生活中占据中心位置的儒士群体迅速地边缘化,从而造成了所谓“九儒十丐”的说法。

文人中的大多数当然还没有放弃对于功名的追求与济世经国的自期,同时也不乏仕途上的成功者,但成功者的数量已大为减少,追求的过程又充满挫折与烦恼,于是许多元代文人都经历过一个求取功名——挫折失败——归于隐逸的人生历程,从而在整体处于政治边缘化的位置。

此种边缘化的现实逐渐孕育出一种旁观者的心态,所谓“不占龙头选,不入名贤传。

时时酒圣,处处诗禅。

烟霞状元,江湖醉仙。

笑谈便是编修院。

留连,批风抹月四十年”③。

这种旁观者的心态在元末达到极致,比如从至正八年至十六年,在周围到处都是烽火战乱的环境中,顾瑛依然可以在其玉山草堂组织一次又一次的诗酒雅会,而数以十计的文坛名流竟然也可以心安理得地吟诗作赋,高谈阔论。

诗人兼画家的王冕则更绝妙:“著作郎李孝光数荐之府吏。

冕詈曰:‘吾有田可耕,有书可读,肯朝夕抱案立庭下,备奴使哉?'”④然后就隐居山中专心致志地写诗作画去了。

而且他是在预知天下将乱,“不满十年,此中狐兔游”的情况下归隐山中的,可知他对元政权是以旁观者自居而不愿担负任何的政治责任。

吴中四杰则更突出,至正二十七年,当朱元璋大军围攻苏州时,高启等人竟“聚首辄啜茗树下,哦诗论文以为乐”⑤。

在他们看来,腐败透顶的朝廷,庸碌无能的张士诚与气势汹汹的朱元璋,都没有必要过于亲近,都没有他们饮茶作诗更重要。

在中国历史上,文人的个性伸张与精神自由,往往是与对政治的疏离相伴而来的,在此又一次得到了证实。

高启也经历了一个从壮志满怀到失望隐居的人生历程,其《赠薛相士》一诗对此总结说:“可少喜功名,轻事勇且狂。

顾影每自奇,磊落七尺长。

要将二三策,为君致时康。

公卿可俯拾,岂数尚书郎?回头几何年,突兀将老苍。

始图竟无成,艰险嗟备尝。

归来省昨非,我耕妇自桑。

”⑥与其前辈不同的是,身处元末动乱之中的高启并非没有机会出仕,当时的张士诚、朱元璋和元朝朝廷都急于网罗才能智勇之士以为己用,高启本人就曾明确指出:“今天下崩离,征伐四出,可谓有事之时也。

其决策于帷幄之中,扬武于军旅之间,奉命于疆场之外者,皆上之所需而有待乎智勇能辨之士也。

”⑦但高启依然坚持不出,尽管吴中四杰的其他成员在当时或主动或被动地任职于张士诚政权中,高启却依然啸歌于吴凇之青丘。

究其原因,则其(摸鱼儿)“自适”一词言之甚明:“近年稍谙时事,旁人休笑头缩。

赌棋几局输赢注,正似世情翻覆。

思算熟。

向前去不如,退后无羞辱。

三般检束。

莫恃微才,莫夸高论,莫趁闲追逐。

虽都道,富贵人之所欲。

天曾付几多福。

倘来入手还须做,底用看人眉目。

聊自足。

见放著有田可种有书堪读。

这后段行藏,从天发付,何须问龟卜”⑧。

在此,他指出了两点归隐的理由,一是群雄相争,世情反复,未知最终鹿死谁手;二是替人当差,受人指使,须要看人眉目,从而失去了自我的独立性。

关于后一点,他在《瞻目轩》诗中有过更直率的表白,即所谓“君子贵独立,依附非端良”⑨。

可知高启所以选择隐居的生活而做诗人,除了对于诗歌的酷爱之外,最重要的还在于他能够保持自我的独立与自由,从而守住文人的人格节操。

当然,能够闲散自由地隐居、赋诗、饮酒而保持自我的独立,不仅需要具备文人的主观条件,同时还要拥有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在元代则恰好为其提供了此一机遇。

文人们在被朝廷边缘化之后,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一群无人管束的自由阶层。

遵循宋代以来的传统,文人们主要从事讲学与作诗两大行当,尤其是在江南地区就更是如此。

有元一代,书院林立,诗社迭起,与此种既轻视文人又放纵文人的政治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后来王世贞曾带着羡慕的语气追忆说:“当胜国时,法网宽,人不必仕宦。

浙中每岁有诗社,聘一二名宿如廉夫辈主之,刻其尤者以为式。

饶介之仕伪吴,求诸彦作《醉樵歌》,以张仲简第一,季迪次之。

赠仲简黄金十两,季迪白金三斤。

”⑩当时的吴越一带曾先后有两个文人集团最可瞩目,一个是以顾瑛的玉山草堂为中心的松散诗人群体,他们体现了元代文人处于政治边缘的自由闲散的生活方式;另一个是以吴中四杰为核心的文人群体,他们处于张士诚的实力范围之内。

张士诚在政治上缺乏远大目光而只图自保,但对文人则较为优待,为其所用则予以优厚待遇,不为其所用亦听其自便,所以当时的文坛盟主杨维桢与年轻新秀高启都曾拒绝其征召而得以安然隐居。

正是在如此环境中,高启才能享受那一份潇洒与自由,他在《青丘子歌》中自我描绘说:“蹑履厌远游,荷锄懒躬耕。

有剑任锈涩,有书任纵横,不肯折腰为五斗米,不肯掉舍下七十城。

但好觅诗句,自吟自酬庚。

”“朝吟忘其饥,暮吟散不平。

当其苦吟时,兀兀如被酲。

头发不暇栉,家事不及营。

儿啼不知怜,客至不果迎。

不忧回也空,不慕猗氏盈。

不惭被宽褐,不羡垂革缨。

不问龙虎苦战斗,不管乌兔忙奔倾。

”“世间无物为我娱,自出金石相轰铿。

江边茅屋风雨晴,闭门睡足诗初成。

叩壶自高歌,不顾俗耳惊。

”11尽管这是带有极大的夸张与想象的文学描绘,不等于现实中的作者,但考诸高启生平,还是大致能够体现其当时的人生行为与精神状态的。

但是在入明之后,文人们在元代所拥有的环境全都改变了。

朱元璋总结元朝灭亡的原因,认为官吏贪污与法网松弛是主要因素,故曰:“建国之初,当先正纲纪。

元氏昏乱,威福下移,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致天下骚动。

”12《明史?刑法志》则曰:“太祖开国之初,惩元季贪冒,重绳贪吏。

”面对在元代社会中闲散自由惯了的文人群体,朱元璋必须解决两个问题,既要让他们出山为朝廷服务,又要在规定的体制内规规矩矩地服务。

明初朝廷曾充满热情地连续下诏书征召山林隐逸之士,却同时又连连摧折儒士名流。

对此钱穆先生曾总结说:“元政大弊,端在重吏而轻儒。

明祖之起,其敬礼而罗致之者固多儒,且亦以儒道而罗致之。

然其所以录用之者,则仍未免循元之弊。

盖以旧之用吏者用儒,儒有不能吏事者,亦有不愿自屈为吏者。

方其未仕,敬礼之,优渥之,皆所以崇儒也。

及其既仕,束缚之,驰骤之,皆所以驭吏也。

在上者心切望治,有其可谅。

而在下者之不安不乐,宁求隐退以自全,亦有未可一概而议者。

”13儒召之而吏用之,这是元明易代之际文化变迁与承袭相混合的典型特征,钱先生之概括基本准确。

说基本准确是因为朱元璋之视儒为吏除却望治心切外,更要通过各种手段将文人纳入既定的规范秩序之中,而要守规矩,其前提即在摧折其个性与限制其野性。

高启不幸遭遇到这样的时代,从而使他无论在朝与在野都感到严重的不适应:在朝时不仅具有京城做客的孤独感,更有种种礼节制度对其闲散自由个性的限制,其他种种不便不必多言,单是早出晚归的朝参就使之苦不堪言:“官吏收鱼钥,朝趋阻向晨。

忘鸣鸡睡熟,倦立马嘶频。

柝静霜飞堞,钟来月堕津。

可怜同候者,多是未闲人!”14在高启的眼中,他不如那些熟睡的鸡,他们可以忘记打鸣而熟睡,却不会被朝廷追究罪过,可自己立在宫门前,连马都等得不耐烦了,却还得耐着性子等下去。

由己及彼,他看到周围乃是一群再做不得闲人的同僚。

于是他想到了退隐,他认为自己就是一只草野养成的大雁,根本不适宜养于宫中:“野性不受畜,逍遥恋江渚。

冥飞惜未高,偶为弋者取。

幸来君园中,华池得游处。

虽蒙惠养恩,饱饲贷庖煮。

终焉怀惭惊,不复少容与。

”15做官当然有好处,比如宫廷的华贵,生活的优裕,但无论如何他就是感到再没有以前的从容自在,还是更留恋那逍遥自在的江浒生涯。

然而当高启真正回到他梦寐以求的隐居之地时,他依然感受不到原有的愉快。

朋友已经星散,世事已经变迁,诗酒优游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

尽管有人曾考证出洪武时期北郭诗社还一度存在16,但在高启的诗中却很少再出现集中的高谈阔论、饮酒赋诗的场面,所谓“去年秋,余解官归江上,故旧凋散,朋徒殆空”17。

高启的确又可以享受其懒与闲的生活了,但此时的懒散已经主要不是潇洒而是无聊了。

于是,高启真正陷入了一种“居闲厌寂寞,从仕愁羁束”18的两难境地。

在一个新王朝中,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还在按原有的惯性生活,于是就有了与魏观的交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