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含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合集下载

课件6: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课件6: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含义
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 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 机关代表的权利。
地位
我国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 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 标志。
内容
言论、出版、机会、结社、 游行、示威的自由。
地位
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重 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 具体表现
含义
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 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 以及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 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
中国有大约1300万人口没有户籍,这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公平、和谐的重大问题,为了解 决这个问题,公安部要求切实落实无户口人员落户政策,着力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 问题,切实维护每个公民依法登记常住户口的合法权益。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2课时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第一课 第二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政治生活
1 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PART
第一课第二框之 SHEN SHENG DE QUAN LI ZHUANG YAN DE YI WU
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01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
作业
ZUOYE
完成91淘课网本课练习 预习第二课第一框知识
谢谢观看

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删除等 方式处理网络信息为由,威胁、 要挟他人,索取公私财物,数 额较大,或者多次实施上述行 为的。
法律是自由的保障,公 民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 围内行使政治自由
共同犯罪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 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 法经营等犯罪,为其提供资金、 场所、技术支持等帮助的

1.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1.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2.政治自由
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集会自由。公民有依照法律规定聚集在一定场所, 研究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并发表意见、举行某种 活动的自由。 游行自由。公民有依照法律规定持标语、旗帜等 标志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示 某种庆祝、纪念或者抗议、声讨等强烈的共同意 愿的自由。 示威自由。公民有依照法律规定聚集在公共道路、 露天公共场所,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 示某种抗议、义愤的情绪并表示自己的力量和决 心的自由。
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法律
言论自由
网络谣言
如何理解政治自由
观点一:政治 自由就是人们 能够无拘无束, 想干什么就干 什么。
观点二:政治 自由是做法律 所许可的一切 事情的权利
• ⑴观点一是错误的,观点二是正确的。 • ⑵观点一把自由绝对化了,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不 受任何约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是相对的,政 治自由也不例外。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 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自由与法律是对立统一的。 • ⑶因此,公民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 只要不超出法律所约束的范围,就不受任何非法干预。
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创造各种条件, 保障公民真正享有和行使政治自由
3、监督权
监督主体(谁在监督?) ——公民 ①含义:
监督对象(监督谁?)——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②内容: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名词解释
批评权是指公民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工作中 的缺点和错误提出批评意见的权利; 建议权则指公民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 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权利。 控告权是指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 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机关进行揭发和指控的权利, 请求依法处理的权利; 检举权是指公民对于违法失职的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 人员,有向有关机关揭发事实,。 申诉权就是指公民的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或司法机 关作出的错误的、违法的决定或判决,或者因国家工 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而受到侵害时,受害公民有向 有关机关申诉理由,要求重新处理的权利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共20张PPT)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共20张PPT)
③政治自由的特点:相对 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3) 监督权
①含义:(谁监督,监督谁) ②内容: 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等
2、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重要性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顺利进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第一课 生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2框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一、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权力与权利
权力
▪ 一种是政治上 的强制力量, 如国家权力;
▪ 另一种是职责 范围内的支配 力量,即职权, 如行使大会主 席的权力。
权利
▪ 法律概念
▪ 相对于义务而言
▪ 公民依法享有权 利
▪ 是宪法和法律赋 予公民享有的某 种权益
行使政治性权利,履行政治性 义务是公民政治生活的基础。 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
1、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01
政治自由 02
公民的 权CSW利ADI
03 监督权
两名高一学生针对选举权和被选 举权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同学甲:“选举权是全体公民的权 利,但我活了这么久,怎么还不让 我行使这庄严的权利?”
法律面前一 权利与义 个人利益与国
律平等
务的统一 家利益相结合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高校网站论坛上一篇谴责浪费的文章引起强烈共 鸣。文章说,有些同学早晨洗漱时任凭自来水哗哗地流 个不停;在该校餐厅门口的两个泔水桶里,装着将满的 剩余饭菜,不少同学还在将大半碗拉面、大半个馒头往 里丢,而食堂窗口上方赫然写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自从党中央提出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目标 和任务后,全国正在展开一场旨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活 动。大学生从反思浪费开始学习节约、注意节约了。

课件15: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课件15: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2课时
第1 页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第2 页
学习目标 1.理解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重点、难点) 2.识记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特别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重点) 3.深入理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重点、难点)
(2)遵守宪法和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
法律
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维护国家安 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爱国主义精 全、荣誉和利益 神的具体体现,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4)服兵役和 是保卫祖国的需要 参加民兵组织
合格公民养成记
第 14 页
第 三 步 : 把 握 基 本 原 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第 18 页
我国国家与 公民个人的
国家
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利益在根本
个人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上是一致的
个人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 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第 19 页
谢谢观看

第 16 页
〖特别提示〗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①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守法平等、司法平等),不是讲立法上的 平等。一律平等≠立法平等; ②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 理论平等≠ 现实平等; ③不要把平等理解为享有同样的权利和履行同样的义务 平等≠相同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在我国公 民的权利 与义务是 统一的, 二者不可 分离。
(1) 相互 依存
(2) 相互 促进
①权利与义务在法律 关系上相对应而存在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共)-PPT精美课件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共)-PPT精美课件


10.是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 则的要 求。坚 持为人 民服务 的工作 态度, 坚持求 真务实 的工作 作风, 坚持从 群众中 来到群 众中去 的工作 方法.

11在现代政治生活中,要实现“让市场主体和人民 群众有真 真切切的 感受”, 必须要完 善决策机 制,促进 政府科学 决策民主 决策,同 时加强对 权力的制 约,完善 法律法规 约束行政 权力,一 定要把每 一笔钱都 用在刀刃 上紧要处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1 . 每 个 人的 童年, 都是一 片宽阔 的原野 ,在这 上面, 你可以 栽植世 界上所 有的花 草,可 以放飞 所有的 希望, 可以撒 播一生 的幸福 ,可以 荡漾一 生的笑 意。

2 . 好 玩 是孩 子的天 性,三 味书屋 后面的 小园, 虽远不 如百草 园那样 多彩有 趣,却 也是孩 子们开 心的好 去处, 在这里 ,孩子 们同样 玩得有 滋有味
感谢聆听,欢迎指导!
A.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 原则
B.公民可以通过行使言论自由权利来表达自己 意愿
C.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D.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总是属于统治阶级 的
5.近两年,我国发生多起“闹访”事件,极少数人 借“上访”之名无休止地提出无理要求,以闹事制 造“压力”要挟地方政府。“闹访”违背了( ) ①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②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③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准则 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自主学习】
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 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哪些政治义务? 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地位 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 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有人说:“政治自由就是人们在政治上可以无拘无束,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如何看待
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与自由 (2)政治自由 内容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 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判断: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表明 公民享有的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公民 人民
〖特别提示〗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①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守法平等、司法平等),不包括立法上 的平等。 ②不要把平等理解为享有同样的权利和履行同样的义务 平等≠相同
你如何看待、评价这种行为呢?
(2017.4)4.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利益根本上一致,
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各种利益。 ×
14.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需要国家
①完善法律法规,使公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②提供制度和物质保障,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③坚持和完善各项政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④履行专政职能,依法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④实现了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 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请运用“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尊 重和保障人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必要性: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 主,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重要性: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切实保障人民当 家作主,能充分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 性,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原创3: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原创3: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第 15 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 犯罪事件的三起重大犯罪案件7名被告人进行一审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6名 罪行极其严重的被告人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人塔衣热江·阿布力 米提因具有重大立功表现,被依法从轻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第 17 页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 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坚持个人利益、集
坚持公民权利和义 务相一致的原则
体利益和国家利益 相结合的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第 18 页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内涵是什么 第一、平等地享有权利; 第二、平等地履行义务; 第三、平等地适用法律。
(2)如何正确理解这一原则?
第6 页
法律保障 我国选举法第52条规定:为保障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有下 列违法行为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刑事处分:用暴力、威胁、欺骗、贿 赂等非法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2)伪 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的;(3)对于控告、检举选举中违 法行为的人,或者对于提出要求罢免代表的人进行压制、报复的。 我国刑法第256条规定了破坏选举法律责任,即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 夺政治权利。
第7 页
(2)政治自由 ①、法律依据 ②、意义: ③、保障: 思考:书本P9自由与法律的关系,辨析观点一和观点二。
自由是法律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确认权利维护自由式法律的根本内容
(2)、政治自由(依照法律规定进行)
第8 页
政治自由
言论自由 出版自由 结社自由 集会自由 游行自由 示威自由
含义
通过语言表达意思

课件2: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课件2: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举行游行示威时要注意:时间限于早6时至晚10时(特 殊除外);要按事先批准的事项进行,不得进行擅自变更; 不得进行犯罪活动。
辨 析: 观点一:“人们能够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就是自由。”
观点二:“自由是做法律所允许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政治自由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表达自己意愿,行使当家 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表现。我国公民享 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查处日程:1999年4月20日中央纪委开除成克杰党籍 1999年7月31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成 克杰死刑。
胡长清 曾任职务:江西省副
省长。2000年2月15日南昌市 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胡长清 死刑。
慕绥新 曾任职务:沈阳市市委 副书记、市长。 2001年6月15日 中央纪委宣布给予慕绥新开除党 籍处分。2001年10月10日辽宁审 判机关一审判处其死刑,缓期二 年执行。
1、阅读课本第8页的六幅图片,能分别说说它们反 映我国公民在行使或履行什么权利和义务?
2、简要说明公民的政治权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不可非法剥夺
不容推卸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与政治生活的关系:
我们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最基本、最重要)。
余振东
2001年卷款外逃,涉嫌侵吞国有资产4.85亿美元 的原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行长2004年4月16日被美 国司法部门遣返回国 ,2005年8月18日在广东省江门 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最终也难逃法网。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含义
第一、平等地享有权利; 第二、平等地履行义务; 第三、平等地适用法律。
A、必须具备的条件
国籍条件:中国公 民 年龄条件:年满18周岁 政治条件: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 能力条件:具有行为能力的公民。

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1.2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重要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的表现,是每个公 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2018国际田联室内巡回赛男子60米决 赛,广东仔苏炳添6秒50夺冠,勇夺2018 国际田联室内巡回赛总冠军。
中国选手武大靖在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 赛中打破世界纪录并且为中国代表团夺得 平昌冬奥会首枚金牌。
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河南省淮阳中学 孙婷婷
自主 学习
1 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 我国公民应履行的政治义务 3 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国家 新型的关系
公民
参与 政治 生活
知道权利 明确义务 把握原则
权力VS权利
权力(power) ▪ 政治概念
▪ 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在我国,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 ▪ 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
维护国家安全、荣 誉和利益
中国选手武大靖在短道速滑男子500 米决赛中打破世界纪录并且为中国 代表团夺得平昌冬奥会首枚金牌。
一 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地位:我国公民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 义务为基础的。
(一)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 的权利和自由。
一 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一)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政治自由
言论 自由
通过语言表达观点
出版 以出版物形式表达
自由
结社 组织、参加某社团
自由
集会 聚集在一定场所
自由
游行 列队行进表达庆祝、纪念或者抗议
自由
示威 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抗议、 自由 义愤
(1)内容: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 示威的自由。

高中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第四单元思维导图

高中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第四单元思维导图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宗教政策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走近国际社会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和宗旨。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_课件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_课件

(二)政治性义务 含义: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内容: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二、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 政治生活的基础
一、生活中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阅读图片,能分别说说它们反映我国公民在 行使或履行什么权利和义务?
2、简要说明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与政治 生活的关系。
二、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
不可非法剥夺 不容推卸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与政治生活的关系:
我们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最基本、最重要)。
(2)如何坚持这一原则?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 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②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 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谢谢
公民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
(3)监督权
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 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 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 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 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内容: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B、含义
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 关代表(人大代表)的权利
C、重要性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
①内容: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含政治生活:自觉参与)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含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走进生活目标导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博等传播平台成为人们“网络问政”的新宠。

“微博保定”上线3个月来,共发布微博700多条,粉丝3万余人,累计访问量达1 600余次。

为市民提供更加权威、简便、迅捷的服务。

但是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某些人员散布谣言的途径。

湖南省郴州市警方2014年3月19日依法查处一起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案件,对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李某依法予以行政拘留。

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培养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增强参与政治生活的自觉性。

思考:材料体现了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该遵循哪些原则?提示:体现了我国公民享有言论等政治自由,对国家及其工作人员享有监督权。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该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议一议:公民的政治自由就是自由地表达政治意愿吗?提示:①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础,让人民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②公民的政治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受任何约束。

世界上没有脱离法律的绝对自由,法律是政治自由的体现和保障,自由与法律是统一的。

因此,公民只能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

(3)监督权:公民有监督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等。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二、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想一想: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提示: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法律实施上的平等,而不是立法上的平等。

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是指绝对的平均主义。

③公民平等享有权利但不是每个人都享有同样的权利。

④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⑤我国宪法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根据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

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判断:公民应先行使权利,后履行义务。

提示:错误。

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无先后之分,二者是同一个过程的不同方面。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三、政治生活:自觉参与1.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1)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

这是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我们总要参与,我们总会参与(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

四、简要回顾探究点一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背景材料某市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工作于2014年9月份启动。

选举工作启动前,市人大常委会就“优化代表结构,增加透明度”等问题,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

问题探究(1)该地区有位中学生小可,非常想参加这次选举,但对选举权不太清楚,也不知选举人大代表需具备哪些条件。

你能告诉他吗?答案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年满十八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2)假如你是本市公民,你能就“公正选举问题”发表意见吗?为什么?答案可以。

因为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政治自由。

(3)如果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中出现了贿选、徇私舞弊等现象,你该怎么办?答案勇于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对选举中出现的违法现象进行积极检举和揭发。

(4)你在针对此次选举发表意见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若国外有人诋毁我国的选举制度,你该怎么办?答案在发表意见时,应遵守宪法和法律,不能捏造谣言;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等义务,当国外诋毁我国的选举制度时,应坚决维护我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抨击谣言。

核心归纳1.关于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几个误区错误认识正确认识2.全面理解公民的监督权(1)“谁监督”,即行使监督权的主体。

公民是行使监督权的主体。

(2)“监督谁”,即监督的对象。

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包括人民代表大会、政府、法院、检察院等国家机关及其所有工作人员。

(3)“怎样监督”,即监督的内容。

公民通过行使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进行监督。

典题训练1.最近,网络“晒客”中的“晒黑族”异军突起,他们热衷于揭露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黑幕,监督政府的行为,并向政府提出一些改进意见,成为“晒客”中最抱团、发展最快的人群之一。

“晒黑族”的行为是我国公民( )A.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表现B.直接参与对国家事务管理的表现C.享有监督权、言论自由的表现D.享有集会、结社自由的表现答案 C探究点二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坚持的原则背景材料2014年4月17日,备受关注的秦志晖(网名“秦火火”)因散布谣言被以诽谤、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

2013年8月,北京警方打掉一个在互联网蓄意制造传播谣言、恶意侵害他人名誉、非法攫取经济利益的网络推手公司,抓获秦志晖(网名“秦火火”)、杨秀宇(网名“立二拆四”)及公司其他两名成员。

警方调查发现,秦、杨等人先后策划、制造了一系列网络热点事件,无中生有编造故事,恶意造谣抹黑中伤。

如利用“郭美美个人炫富事件”蓄意炒作,编造了一些地方公务员被要求必须向红十字会捐款的谣言,恶意攻击中国的慈善救援制度,并将著名军事专家、资深媒体记者、社会名人和一些普通民众作为攻击对象。

问题探究谈谈上述材料对我们参与政治生活有何启示?答案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行使政治权利时,要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即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同时,应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的原则,不能为一己私利而损害他人、甚至国家的利益;公民还应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会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核心归纳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法律实施上的平等,而不是立法上的平等。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是指绝对的平均主义。

(3)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但不是每个人都享有同样的权利。

(4)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5)我国宪法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

典题训练2.(2013·新课标全国Ⅰ)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修改通过新的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在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中增加指纹信息,同时加大对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惩罚力度。

身份证法的这些修改( )①扩大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范围②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③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④是坚持依法行政的必要保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①中强调扩大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范围,不符合题意;人大常委会对身份证法的修改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②当选;题干规定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中增加指纹信息体现公民的义务,同时加大对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惩罚力度体现公民的权利,③当选;依法行政是对政府的要求,人大常委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故不选④。

方法指导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应注意(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是法定的,不存在扩大或缩小的问题,只存在有或没有的问题。

(2)某些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

(3)权利与义务没有先后之分,也没有轻重之分。

先行使权利后履行义务是错误的,行使权利比履行义务重要也是错误的。

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以下行使这一权利的是( ) A.团员选举团支部书记B.村民选举村委会成员C.工人选举职代会代表D.选民选举区人大代表答案 D解析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或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而A、B、C的组织都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故选D。

2.国务院办公厅多次发出通知,要求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必须全部关闭。

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其地方利益,把国家政令当耳边风,致使非法小煤矿屡关不尽,煤矿伤亡事故频频发生。

这说明“国家意识”不可不强化。

作为公民,强化“国家意识”就应该( )①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②对国家履行义务,不可强调自身利益③只强调个人利益④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 B3.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以下行为属于公民行使这一权利的是( ) A.村民监督村干部B.公民对行政机关的监督C.学生监督班干部D.国家权力机关对司法机关的监督答案 B解析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对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B正确。

4.2014年7月1日,《侵权责任法》实施四周年。

《侵权责任法》将网络责任主体界定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网络用户,每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侵权的主体,言论自由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这个“度”,就要承担侵权责任。

因此,作为网民( )①在虚拟空间里可以无拘无束地发表言论②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③要敢于行使权利④要加强网络的管理和监督A.①② B.② C.①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自由是相对的,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①错误,②正确。

材料强调的不是要敢于行使权利,而是要负责任地行使权利,排除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