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

合集下载

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实施细则(4篇)

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实施细则(4篇)

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实施细则一、考核目的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地测防治水安全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地测防治水安全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二、考核范围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范围包括以下方面:1. 防治水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规范化情况;2. 防治水工作的组织架构、责任分工和人员配备等管理体制建设情况;3. 防治水设备和设施的配置、运维和维护等技术支撑保障情况;4. 防治水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情况;5. 防治水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预案等工作的实施情况;6. 防治水安全教育和培训等工作的开展情况。

三、考核标准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防治水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各项指标的合规情况;2. 防治水工作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人员配备等管理体制建设的完善程度;3. 防治水设备和设施的配置水平、运维和维护工作的规范程度;4. 防治水信息管理系统的健全程度和运行效果;5. 防治水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预案的编制和实施情况;6. 防治水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的内容和效果。

四、考核流程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的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制定考核计划: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制定考核计划,明确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和考核对象等。

2. 组织考核实施:组织考核人员,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实施考核工作。

3. 收集考核材料:收集相关的文件资料、工作记录等,清理整理相关数据。

4. 进行现场考核:对考核对象进行现场勘察和检查,了解其工作情况和管理实施情况。

5. 进行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考核材料进行数据分析,评估考核对象的绩效情况。

6. 编制考核报告:根据考核结果,编制考核报告,提出问题和改进建议。

7. 通报考核结果:将考核报告呈报相关部门,并通报考核结果给考核对象,要求其整改和改进。

8. 跟踪督促整改:对考核对象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促,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标准及评分办法

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标准及评分办法

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标准及评分办法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标准及评分办法一.技术管理及装备8分技术管理5分1.检查内容及标准:1.地测部门应每年修订必备的六种制度(1)科、组及个人岗位责任制;(2)生产安全联系制度;(3)地测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制度;(4)资料质量责任人、定期分析、保管、提供制度;(5)设备、工具使用、保管、发放制度;(6)地测资料、技术报告等审批制度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检查所有制度,并用抽查、询问等方式检查执行情况,缺一个大项扣0.3分,执行不好者扣0.1-0.2分,未修订扣0.1-0.2分2.检查内容及标准:2.具备各项技术规程的实施细则或技术补充规定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缺一种技术规程实施细则或技术补充规定扣0.2分3.检查内容及标准:3.坚持定期科务会议制度,各时期工作有目标、任务、措施并落实到人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检查科务会议记录,没有记录或坚持不好者扣0.2分4.检查内容及标准:4.必须具备经过上级部门批准的年度工作计划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检查工作计划,无计划或未经批准者扣0.2分5.检查内容及标准:5.地测资料管理应达到标准:(1)分门别类保管,有索引,有目录,查找方便;(2)相对集中,符合防火、保密要求;(3)文字、基础数据一致;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资料管理不当,每存在一个问题扣0.1分;图、文、数有矛盾者,每发现一处扣0.1分6.检查内容及标准:6.每个技术人员在三年内都经过一次以上的技术培训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查个人培训证或培训记录、报告等,每发现1人超过3年未经培训者扣0.3分,矿以上部门发放的培训证有效7.检查内容及标准:7.加强内部培训,要求有计划、有记录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无计划、无记录扣0.2分技术装备3分8.检查内容及标准:1.地测常规装备的品种和数量满足工作需求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查现有设备,每缺一种扣0.5分;台数不够者,每缺一台扣0.2分;该使用未使用者,酌情扣0.5-1分9.检查内容及标准:2.仪器使用:(1)采用全站仪和陀螺定向测量技术;(2)采用2种以上物探手段,并得到有效使用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应采用新技术却未采用的,每一项扣0.5分;该使用未使用扣1分10.检查内容及标准:3.进行计算机数据处理,并建立数字化成图系统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各种地测成果图件均实现微机处理和数字化,不符合规定,发现一处扣0.2分;在地测远程管理信息系统中,各种地测图件、文档、数据库未按规定及时更新上传,发现一处扣0.3分;临时需上传的资料,未及时上传扣0.5分,不符合要求者,发现一处扣0.1分11.检查内容及标准:4.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室、仪器保管室、资料室、制图室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四室达不到要求酌情扣0.2~0.5分二.矿井测量15分测量基础成果4分12.检查内容及标准:1.有健全、完整、精度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井上、下控制测量成果和图件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②记录手簿中详细记录工作地点、测量日期、观测者、记录者、前后视人名、仪器型号、编号等,缺一项扣0.1分;③每一项测量工作,记录本中均应绘制草图,缺一处扣0.2分;④观测中各项限差超限一处扣0.5分;⑤工作面导线形成闭合后,应有完整的导线成果资料、精度评定、闭合差分配、附图等,缺一项扣0.2分;闭合差超限一处扣0.5分;⑥井下导线计算簿应注明工作地点、计算日期、计算者,检查、审核者签字,每缺一项扣0.1分;⑦未对算的发现一次扣0.5分;⑧未按规定时间上传测量基础成果资料的,每项扣0.3分13.检查内容及标准:2.井下平面、高程控制测量成果符合《煤矿测量规程》3.按规定上报各种测量基础成果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标准及评分办法矿井测量5分14.检查内容及标准:1.地面近井点、井下控制点的布设,井下基本控制导线的延长,高程点的设置符合《煤矿测量规程》(1)每一井口近井点数不得少于3个,点位、高程精度应满足规定;(2)井下永久导线点应按级别统一编号,用油漆标记;(3)井下基本控制导线应每隔300~500m设置一组,每组3个点,高程点间距30~80m;(4)延长导线前应对上次最后一个水平角进行检测;检查方法及评分方法:地面近井点及井下控制:①近井点数、点位精度、高程精度应满足规定,每发现一处点数不够或精度不符合规定,扣0.3分;②井下导线点未统一编号或编号混乱、未用油漆标记或点位设置不牢固者,发现一处扣0.2分;③井下基本控制导线、采区控制导线未按规定及时延长的,基本控制导线扣0.3分,采区控制导线扣0.2分。

煤矿地测防治水制度新标准化

煤矿地测防治水制度新标准化

煤矿地测防治水制度新标准化煤矿地测防治水制度是为了确保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新的标准化制度旨在进一步规范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并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以下是关于煤矿地测防治水制度新标准化的____字详细介绍。

一、背景和意义煤矿地测防治水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工作,涉及到矿井排水系统、防治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文地质勘查等方面。

如何保证矿井内的排水设施的正常运行,防治水设施的有效性,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虽然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定和措施,但由于各地的地质条件和煤矿开采方式等因素的不同,导致煤矿地测防治水制度缺乏标准化、统一的规范。

因此,制定一套煤矿地测防治水制度新标准化,对于提高煤矿防治水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二、制定过程和方法制定煤矿地测防治水制度新标准化的过程和方法需要充分考虑煤矿地质条件、煤矿开采方式和水文地质特点等因素。

具体步骤如下:1. 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

收集各地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的相关资料、实际案例和经验教训等数据,为制定新的标准化提供依据。

2. 组织专家进行研讨。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研讨会,对现有的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进行评估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 制定标准细则。

根据专家研讨的结果和资料数据,制定煤矿地测防治水制度的标准化细则,包括煤矿地质条件的分类和评估、矿井排水系统的设计和管理、防治水设施的建设和维修等方面。

4. 公开征求意见。

将制定的标准细则公开征求意见,特别是向煤矿生产企业、地方政府和相关行业协会等单位征求意见,并根据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

5. 发布和推广。

完成制定的标准细则后,对外发布并推广,要求各煤矿生产企业和相关单位按照标准化制度进行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三、主要内容煤矿地测防治水制度新标准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煤矿地质条件的分类和评估。

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3篇)

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3篇)

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地测防治水安全工作,确保水安全质量,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管理要求第二条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范要求,确保工作合法合规。

第三条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工作应坚持科学防治、综合施策的原则,全面推进水资源科学利用和生态修复。

第四条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工作应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义务,确保工作责任到位。

第五条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工作应注重工作标准化,建立完善的制度和规范,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

第三章组织机构第六条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工作由地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各级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具体实施。

第七条地测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评估工作。

第八条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地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任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任成员。

第九条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工作应设立水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管理。

第十条水安全管理办公室设立水安全技术与监测、水安全规划与预警、水安全救援与应急等职能部门。

各职能部门根据需要设立相应的处(室)。

第四章工作流程第十一条地测防治水安全工作应按照科学规划、依法管理、综合防治的原则,分四个阶段实施:调查评估、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监测评估。

第十二条调查评估阶段应开展水资源调查、水环境评估、水灾风险评估等工作,确定工程建设需求和实施方案。

第十三条规划设计阶段应编制水资源规划、水环境规划等专项规划,明确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第十四条工程建设阶段应按照规划设计要求进行工程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第十五条监测评估阶段应对工程建设进行监测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工程问题,确保工程安全和效果。

第五章质量控制第十六条地测防治水安全管理工作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工作质量。

第十七条质量控制体系主要包括组织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监测评估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和绩效评估体系等。

煤矿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

煤矿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

煤矿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地测防治水一、基本条件生产矿井不应存在以下情况:(1)有冲击地压危险,未采取措施。

(2)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措施二、基本要求1.机构设置机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复杂的矿井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2)冲击地压矿井设立专门的防治冲击地压(以下简称“防冲”)机构。

(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复杂、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矿井应设地测部门、地测副总工程师,有分管负责人;(4)地测防治水部门配备矿井地质、水文地质、瓦斯地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矿井储量管理、矿井测量、井下钻探、物探、制图绘图等方面满足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

2.煤矿地质煤矿地质应符合以下要求:(1)在不同生产阶段,按期完成报告修编、提交、审批及采后总结等基础工作;(2)成果资料、原始记录、地质图纸等基础资料齐全,内容规范;(3)地质预报内容完整,档案管理规范.3.煤矿测量煤矿测量应符合以下要求:(1)建立健全测量控制系统,测量工作执行通知单制度,贯通精度、中腰线标定符合要求,原始记录齐全规范;(2)基本矿图种类、内容、填绘、存档符合《煤矿测量规程》规定;(3)沉陷治理手段合理,台账资料齐全;(4)储量计算图纸、台账、统计管理符合《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试行)》规定.4。

煤矿防治水煤矿防治水应符合以下要求:(1)井上、下和不同观测内容的专用原始记录及防治水基础台账、数据管理规范,水文地质图纸、水害预报内容齐全,符合要求;(2)建立健全防排水系统,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措施、工程质量符合规定;(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复杂的矿井应建立水文动态观测系统和水害监测预警系统,对构成威胁的水害进行检测、诊断和预控,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5.防治冲击地压防治冲击地压应符合以下要求:(1)进行冲击倾向性鉴定,冲击危险采区、工作面有规范的防冲专项设计,防冲措施科学有效;(2)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监测系统。

三、评分方法按表3—1、表3—2、表3-3、表3-4、表3-5评分,每个表总分为100分.各小项分数扣完为止。

煤矿地测防治水制度新标准化

煤矿地测防治水制度新标准化

煤矿地测防治水制度新标准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煤矿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其安全生产显得尤为重要。

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提高矿井防治水水平,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标准化制度。

本文将对这些新标准化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一、新标准化制度概述新标准化制度主要包括《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防治水技术规范》和《煤矿防治水质量标准》等。

这些规定和标准对煤矿防治水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防治水的基础工作、防治水设计、防治水施工、防治水监测等。

二、防治水基础工作防治水基础工作是新标准化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矿井水文地质调查:要求煤矿企业对矿区内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全面调查,掌握矿井涌水来源、涌水量、水质等信息。

2. 矿井水害预测:根据矿井水文地质调查结果,对矿井可能发生的水害进行预测,为防治水工作提供依据。

3. 防治水措施制定:根据水害预测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水措施,包括防水、排水、堵水、截水等。

4. 防治水技术培训:加强对煤矿职工的防治水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防治水意识和能力。

三、防治水设计防治水设计是新标准化制度的重要环节。

要求煤矿企业在矿井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防治水措施,确保矿井设计符合防治水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根据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合理划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防治水工作提供依据。

2. 防治水工程设计:根据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和防治水措施,设计相应的防治水工程,包括防水、排水、堵水、截水等工程。

3. 防治水设施配置:根据防治水工程设计,合理配置防治水设施,确保矿井防治水设施齐全、有效。

四、防治水施工防治水施工是新标准化制度的关键环节。

要求煤矿企业在防治水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防治水工程质量。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防治水工程施工方案制定:根据防治水工程设计,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要求等。

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管理冀中能源

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管理冀中能源

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煤矿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管理及考核办法矿井地测防治水工作是煤矿生产建设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集团公司做大做强的大好形势下,地测工作要从资源管理、防治水管理等方面全方位做好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矿井地测防治水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调动全体地测防治水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特制定本考核奖励办法。

一、公司成立考核评比领导小组顾问:祁泽民宋全保组长:杜丙申副组长:张党育郝宝生毕锦明王玺瑞郑温雅杨绿刚梁建民陈振安成员:蒋勤明刘金峰张春武奚树旺周如虹周志军苏维涛张现辉张书坤高春芳宫灿杨绿茹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地质测量部办公室主任:王玺瑞二、煤矿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考核得分为90分以上。

二级:考核得分为80分以上。

低于80分为不达标。

三、煤矿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考核,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采掘关系正常,“三量”符合国家规定。

2.按计划完成年、季度地测工作计划和公司批准的防治水计划。

3.地测部门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能够较好地完成日常业务工作,满足生产需要。

4.考核期内未发生地测防治水重大工程责任事故,如严重的透水责任事故及透巷伤亡责任事故等。

四、考核依据1.有关上级部门和煤炭行业所颁布的各种现行的有关规程、规定、条例、图例等。

2.煤炭工业技术政策3.各类工程设计、任务通知书4.其它有关的、经过上级部门批准的技术文件五、考核奖励办法1.以矿(井)为单位对地测防治水工作进行考核(考核标准见附表)。

2.公司对各矿每季度考评奖励一次。

3.考核计分采用扣分办法,各单项及小项的最低分为零,不出现负分。

4.奖励等级对公司各矿:综合考核得分90分以上(含90分)奖10000元,综合考核得分80-90分(含80分)奖5000元;综合考核得分75-80(含75分)罚10000元;综合考核得分75分以下罚20000元。

对公司有关部室管理人员给予适当奖励。

资金来源:由公司列出专项奖励资金五、本考核奖励办法解释权属于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六、本考核奖励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考核评分办法。

煤矿地测防治水制度新标准化范文(3篇)

煤矿地测防治水制度新标准化范文(3篇)

煤矿地测防治水制度新标准化范文一、引言本标准旨在规范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确保煤矿地下水安全和煤矿生产的正常进行。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地下水测量、监测、分析与防治水措施的制定和执行。

二、术语和定义2.1 煤矿地下水:指煤矿井下或采煤工作面等地点存在的水体。

2.2 地测防治水:指对煤矿地下水进行测量、监测、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地下水对矿井和工作面的影响。

2.3 超标:指地下水中特定污染物的浓度超过相关标准的情况。

2.4 防治水措施:指为防止地下水发生突发事件或者超标现象而采取的预防措施。

三、地下水测量与监测3.1 水位测量3.1.1 煤矿地下水水位应定期测量,频率不低于每日一次。

3.1.2 水位测量结果应及时记录,包括测量时间、水位高度等信息。

3.1.3 水位测量应使用精密水位计或其他准确可靠的测量仪器。

3.2 地下水流速测量3.2.1 煤矿地下水的流速应定期测量,频率不低于每周一次。

3.2.2 流速测量结果应及时记录,包括测量时间、流速大小等信息。

3.2.3 流速测量应采用流速计等专业设备,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3.3 水质监测3.3.1 煤矿地下水的水质应定期监测,频率不低于每月一次。

3.3.2 水质监测结果应记录,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3.3.3 水质监测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质监测方法和设备。

四、地下水分析与评估4.1 水文地质分析4.1.1 对煤矿地下水的水文地质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地下水产生机制、运动规律等。

4.1.2 水文地质分析结果应包括地下水水位、水流速度、地下水层厚度等信息。

4.2 水质分析与评估4.2.1 对煤矿地下水的水质进行分析与评估,包括水质指标、超标情况等。

4.2.2 水质分析与评估结果应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评估地下水的安全性。

四、防治水措施的制定与执行5.1 预防性措施5.1.1 根据地下水水位和流速等数据,制定相应的防治水措施。

5.1.2 防治水措施的制定应考虑保障矿井和工作面的安全,并减少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分办法

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分办法

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分办

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分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矿井地测工作管理,增强矿井防治水害的能力,更好地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根据国家煤矿安监局印发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结合湖南省乡镇煤矿实际,特制定本标准及其考核评级办法。

第二条矿井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必须具备的条件:
1.应有经培训合格的专职或兼职地测和防治水技术人员。

2.有必需的地测用具和用品(地质罗盘、挂罗盘、皮尺等),遇有重大地测任务及时聘请专业技术服务队。

3.有符合技术规范的八种矿图(井田区域地形图、工业广场平面图、井底车场平面图、采掘工程平面图、主要巷道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井筒(包括立井和主副井)断面图、主要保护煤柱图)。

4.有水害威胁的矿井必须具有符合本矿探放水措施的探水设备。

5.在考核期内未发生因地测人员失误而导致发生责任事
故及水害造成死亡1人的安全事故。

第三条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考核评分90分以上
二级:考核评分80分以上三级:考核评分70分以上。

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分办法

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分办法
缺原始资料、台帐,此项不得分。
台帐每缺一种扣1分。
观测资料超过3个月未填写台帐的,每有一种扣0.5分,与原始资料不符的每发现一处扣0.2分。
3
十二、防治水工程
13
1、技术要求
⑴防治水工程有方案设计、施工设计,并按规定程序审批,工作结束后有验收、总结报告。
⑵坚持“有疑必探”,凡不清楚或有怀疑的地段,都必须安排探放水,并有探放水工程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1
3、“三书”必须做到文字、原始资料、图纸等数字相符,内容符合《矿井地质规程》要求。
说明书的内容不全或有错、漏,以及互相间有矛盾等现象,每发现一次扣0.2分。
2
八、地质图纸及技术成果资料
4
1、地质图纸:(1)矿井地质剖面图(1:5000或2000);(2)矿井煤(岩)层对比图;(3)矿井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
矿图未根据情况变化按规定时间及时填绘、修改、补充,每发现一次扣0.5分。
4
五、开采沉陷治理
4
1、各类防水(砂)、建(构)筑物保护煤柱设计合理,未出现差错。
各类保护煤柱设计不合理或随意变动,未经上级批准的发现一处扣2分。
2
2、各种“三下”工程,如建(构)筑物保护、维修、复垦、迁村购地、塌陷区治理等未出现差错,效果明显。各类“三下”压煤开采须有方案设计、批复、相对的治理工程须有施工组织设计、观测站设计、安全措施。“三下”采煤工程采后应用总结。
5、贯通通知单应提前(岩巷20~30m,煤巷30~40m,综掘煤巷50米以上)发送施工单位、矿分管领导及生产、安全、通防等单位。
贯通通知单提前量达不到要求,每发现一次扣0.5分;
巷道掘进到特殊地段时,漏发安全隐患通知单,每发现一处扣1分。
2
6、各种计算成果台账、原始记录等资料必须符合《煤矿测量规程》的要求。

煤矿安全(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问题选编

煤矿安全(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问题选编

煤矿安全(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问题选编煤矿安全(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问题选编一、矿井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山西省)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答:矿井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必须具备的条件有:1、有足够的经过正规学习或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满足正常工作的装备,矿井必须有2台以上完好的探水钻;2、地测部门有健全严格的规章制度;3、在考核期内未发生重大工程责任事故(如影响一个采区以上的透水事故、重大井巷工程事故及透巷伤亡事故等)。

二、煤矿必须具备八种基本矿图有哪些?比例尺的规定要求如何?(可单独挑选1~2种提问)答:有以下八种基本矿图:1、井田区域地形图比例尺1:2000或1:50002、工业广场平面图比例尺1:500或1:10003、采掘工程平面图比例尺1:2000或1:50004、井上下对照图比例尺1:2000或1:50005、主要保安煤柱图比例尺1:1000或1:20006、井筒断面图比例尺1:200或1:5007、井底车场平面图比例尺1:200或1:5008、主要巷道平面图比例尺1:2000或1:5000三、同一幅图内,等高线愈密,表示地面的坡度怎样?答:越陡四、井下经伟仪导线点分为哪两种?答:井下经伟仪导线点分为永久点和临时点两种。

五、矿区范围内的建筑物和构建物依其重要性、用途及受开采的影响程度,其保护等级分为几级?答:矿区范围内的建筑物和构建物依其重要性、用途及受开采的影响程度,其保护等级分为四级。

六、巷道开工通知单应由什么部门提出、由谁签发,并提前几天发送到地测部门?答:由生产技术部门或掘进队组提出,由矿总工或矿分管领导签发,提前3天发送地测部门。

七、多少米以上的贯通工程应有正规的设计?答:3000米以上的贯通工程应有正规的设计。

八、贯通通知单发放提前量是如何规定的?答:贯通通知单发放的提前量煤巷、岩巷分别为煤巷30~40m 岩巷20~30m突出煤层60m机掘提前2天。

九、煤矿在不同的生产阶段,必须具备哪些地质报告?答:煤矿在不同的生产阶段,必须具备精查或最终地质勘探报告、建井地质报告、补充勘探地质报告、开拓延深地质报告和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报告等。

煤矿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分办法

煤矿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分办法
(1)防治水工程无设计或未经审批扣2分;因未探水发生透水事故,每有一次扣2分。
(2)无防探水钻孔设计及说明书扣3分。
(3)无单孔设计,扣2分;钻孔设计达不到《条例》要求,扣2分。
(4)水害隐患不清或危害情况反映不及时,发现一处扣2分。
⑸没有定期进行防治水检查,每缺一次扣2分;没有按期提交书面整改意见者,每缺一次扣2分。
(2)、内容、精度符合《矿井地质规程》、《矿井测量规程》的要求;
(3)采用微机绘制,图上符号、线条、注记等,符合现行《煤矿地质测量图例》规定的要求。
(4)每3—6个月填绘一次。
检查全部矿图(重点检查采掘工程平面图)
(1)图种不全、内容不符合要求、比例尺小于规程规定均视为缺图,每缺一种扣3分。
(2)每一种图中,图幅不全或图纸错漏严重,图面严重破损、污染、质量不合格,扣2分。
3、工作面采后总结应采用一图、一表、一台帐装订成册的形式,并妥善保存。
4、“三大煤量”可采期及矿井、采区、工作面回采率达到规定要求。
1、图种不全,每缺1种扣1分,内容不全,每发现1处扣0.2分。
2、成果台账缺1种扣0.5分;原始记录保管不善,缺1本扣0.5分,记录本不按工作面分的扣0.5。各类报表迟报1次扣0.2分。
(3)防探水钻孔必须有单孔设计,设计必须符合《煤旷防治水工作条例》的要求。
(4)对旧巷积水区、相邻报废积水的煤矿、导水断层、陷落柱、富水带等范围、补给途径等清楚,并有专门资料。
⑸矿井每月进行一次防防治水隐患排查,并有书面排查分析记录,由局(集团、公司)组织每季度进行一次防治水安全检查,并有书面整改意见。
1、每缺少1种制度或规程,扣0.2分。
2、会议及学习记录缺1种,扣1分;未定期召开会议及业务学习,每缺1次扣0.2分。

煤矿地测防治水制度新标准化范文

煤矿地测防治水制度新标准化范文

煤矿地测防治水制度新标准化范文为了确保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制定新的标准化制度是必要的。

下面是一份可参考的范文,供参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标准化目的为加强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管理,规范防治水工作流程,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制定本标准化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标准化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单位。

第三条防治水工作职责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单位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计划,负责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第四条术语定义(一)煤矿地测防治水:指通过地质勘探和水文地质调查,预防和控制煤矿井下积水和涌水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活动。

(二)地质勘探:指对煤矿井下及附近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获取地质信息的活动。

(三)水文地质调查:指对煤矿井下地下水系统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获取地下水信息的活动。

(四)积水和涌水事故:指煤矿井下因地质条件、矿井施工等原因,导致煤矿井下积水或涌水的突发情况。

第五条工作原则(一)科学性原则:根据煤矿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系统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水措施。

(二)规范性原则: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执行,确保防治水工作的规范性。

(三)效益性原则:确保投入产出合理,有效预防和控制煤矿积水和涌水事故,保障安全生产。

第二章防治水工作流程第六条规划阶段(一)编制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规划。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水目标。

(三)确定防治水工作计划和预警方案。

第七条调查阶段(一)进行地质勘探和水文地质调查,获取地质和地下水信息。

(二)分析评估防治水工程风险。

(三)制定防治水施工方案。

第八条施工阶段(一)按照防治水工作计划进行施工。

(二)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施工。

(三)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治水设施。

第九条监测阶段(一)建立煤矿地下水监测系统。

(二)定期监测地下水位和水质。

(三)及时处理监测数据异常情况。

第十条预警阶段(一)建立煤矿地下水预警系统。

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及考核评级办法(标准版)

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及考核评级办法(标准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及考核评级办法(标准版)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及考核评级办法(标准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

"安全第一"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第一条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矿井必须按规定和程序完成水温地质类型划分和审批。

2.有中长期和年度地测防治水工作规划,并能按计划组织实施,直到矿井安全生产工作。

3.所有矿井必须建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地测防治水技术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地测科和专门的探放水队伍,水文地质类型为复杂、极复杂以及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且进入承压区开采和400万吨/年以上的矿井还应配备地测(水文)副总工程师或地测(水文)副矿长(地质或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在地测科设专门分管防治水的副科长。

4.地测防治水部门必须配备矿井地质、水文地质、瓦斯地质(瓦斯矿井不配)、储量管理、测量、钻探及物探、制图绘图等方面的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必须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5.地测防治水部门配备满足地测防治水工作需要的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防爆型)、计算机、打印机、流速仪、绘图仪、激光导向仪(防爆型)、GPS、物探仪器、无线电透视仪、满足矿井探放水需要的专业探放水设备和相应的钻探设备等仪器。

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实施细则(3篇)

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实施细则(3篇)

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地测防治水工作的质量管理,推动地测防治水工作向全面规范、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调查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地测防治水工作,包括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勘探、灾害评估等工作的质量管理和考核。

第三条坚持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分类管理的原则,将地测防治水工作划分为多个专业领域,依据实际情况明确职责,确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考核指标。

第四条地测防治水工作质量考核的目标是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保障防治水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质量标准第五条地测防治水工作的质量标准应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制定,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规划设计标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地测防治水工作的规划设计标准,确保工作符合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二)技术标准:明确各个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包括勘探、实验、监测等,保证地测防治水工作的技术水平达到要求。

(三)施工标准:确定地灾隐患点治理、防汛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施工标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四)数据标准:规范地测防治水工作的数据管理和交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第六条地测防治水工作的质量标准应与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行业标准相衔接,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质量管理和考核。

第三章考核制度第七条地测防治水工作的考核主要分为绩效考核和质量评估两个方面。

第八条绩效考核主要衡量地测防治水工作的工作量、进度、质量等方面的绩效,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任务完成情况: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和任务书,评估地测防治水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二)工作效益:评估地测防治水工作对防治水工作的贡献和效益。

(三)资金利用情况:评估地测防治水工作的资金利用效果和财务状况。

(四)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评估地测防治水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九条质量评估主要对地测防治水工作的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工作质量:评估地测防治水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可行性和合理性。

煤矿地测防治水制度新标准化模版

煤矿地测防治水制度新标准化模版

煤矿地测防治水制度新标准化模版煤矿地测防治水制度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

为了提高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的标准化水平,制定了新的模版,以便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指导和规范工作的开展。

以下是煤矿地测防治水制度新标准化模版的内容:1. 概述煤矿地测防治水是对煤矿地下水体进行监测、预测和防治的工作。

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和统一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的标准化要求,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2. 职责和权限2.1 煤矿企业负责人应当高度重视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制定明确的工作责任和权限制度;2.2 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的具体责任由地测部门负责,并向煤矿企业负责人报告工作进展;2.3 地测部门应当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并定期进行培训和技术交流。

3. 工作流程3.1 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应当按照“监测-预测-防治”的流程开展;3.2 监测工作包括地下水位、水质和水压的实时监测,以及地质构造和井下工作面涌水情况的监测;3.3 预测工作应当结合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趋势预测,及时发现和预警地下水突发事件的可能性;3.4 防治工作应当根据预测结果制定具体的防治措施,并组织实施和监督。

4. 风险评估和安全措施4.1 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应当根据地质条件、矿井开采状况和监测预测数据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安全措施;4.2 安全措施包括加固巷道支护、密封工作面和井筒、安装排水设备等,以防止井下涌水事故的发生;4.3 安全措施应当具体、可行,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5. 文件管理5.1 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文件应当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管理,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可查阅性;5.2 文件包括工作计划、监测数据报告、防治措施方案、工作总结等;5.3 文件应当保存至少五年,并定期进行备份和归档。

6. 监督检查6.1 煤矿安监部门应当对煤矿地测防治水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6.2 地测部门应当配合安监部门的监督检查,并积极整改不足之处;6.3 监督检查结果应当及时向煤矿企业负责人和地测部门反馈,并进行整改督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
地测防治水
一、基本条件
生产矿井不应存在以下情况:
(1)有冲击地压危险,未采取措施。

(2)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措施
二、基本要求
1.机构设置
机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复杂的矿井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
(2)冲击地压矿井设立专门的防治冲击地压(以下简称“防冲”)机构。

(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复杂、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矿井应设地测部门、
地测副总工程师,有分管负责人;
(4)地测防治水部门配备矿井地质、水文地质、瓦斯地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矿
井储量管理、矿井测量、井下钻探、物探、制图绘图等方面满足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

2.煤矿地质
煤矿地质应符合以下要求:
(1)在不同生产阶段,按期完成报告修编、提交、审批及采后总结等基础工作;
(2)成果资料、原始记录、地质图纸等基础资料齐全,内容规范;
(3)地质预报内容完整,档案管理规范。

3.煤矿测量
煤矿测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1)建立健全测量控制系统,测量工作执行通知单制度,贯通精度、中腰线标定符合要求,原始记录齐全规范;
(2)基本矿图种类、内容、填绘、存档符合《煤矿测量规程》规定;
(3)沉陷治理手段合理,台账资料齐全;
(4)储量计算图纸、台账、统计管理符合《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试行)》规定。

4.煤矿防治水
煤矿防治水应符合以下要求:
(1)井上、下和不同观测内容的专用原始记录及防治水基础台账、数据管理规范,水文地质图纸、水害预报内容齐全,符合要求;
(2)建立健全防排水系统,防治水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措施、工程质量符合规定;
(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极复杂的矿井应建立水文动态观测系统和水害监测预警系统,对构成威胁的水害进行检测、诊断和预控,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5.防治冲击地压
防治冲击地压应符合以下要求:
(1)进行冲击倾向性鉴定,冲击危险采区、工作面有规范的防冲专项设计,防冲措施科学有效;
(2)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监测系统。

三、评分方法
按表3-1、表3-2、表3-3、表3-4、表3-5评分,每个表总分为100分。

各小项分数扣完为止。

煤矿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20
10
10
25
25
25
15
⨯+⨯+⨯+⨯+⨯=F F C D J P
式中 P ---煤矿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
J ---煤矿地测防治水(含防冲)技术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 D ---煤矿地质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 C ---煤矿测量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 F 1--煤矿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
F 2--煤矿防治冲击地压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得分(无冲击地压矿井F 2分值为
100)。

表3-1煤矿地测防治水(含防冲)技术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
表3-4煤矿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
表3-5 煤矿防治冲击地压安全质量标准化评分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