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教程2017版高中化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讲解
高中化学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1课时)教案 高二化学教案
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课时化学反应和反应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化学反应热效应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在定量的水平上重新认识与描述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联想.质疑”等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活动探究”等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定量实验的基本训练;通过“交流研讨”等学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获取、分析处理、归纳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拓展视野”“资料在线”“方法导引”“追根寻源”等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全面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能从能量角度比较深刻的了解化学科学对人类的贡献,通过进一步了解化学的研究特点,激发学习的兴趣,建立基本的化学科学思维。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走进化学反应原理初步体会:通过视频引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
初步介绍学科观念。
实验探究演示实验:1.点燃镁条;2.冰袋的奥秘:氯化铵氢氧化钡1.观察,思考能量的转化形式。
2.用手感觉塑料袋温度的变化情况。
把反应热这一抽象的概念以具体的实验展现出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知识回顾用结实的塑料袋代替烧杯,称取2 g氯化铵晶体倒人塑料袋中,从中间系扎。
再称4 g粉末状氢氧化钡晶体加人袋中用线绳扎紧密封备用(如上图所示)。
上课时解开中间的绳子,并用手轻轻搓揉使之混匀。
然后传给学生。
注意事项:所用塑料袋必须结实,不能在搓揉中弄破而腐蚀手臂。
思考:能量转化的形式与实验一的不同之处。
来,初步建立探究反应热的实验方法。
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指明困惑点,明确学习目标。
二、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提问引入【联想●质疑】化学反应中常伴随有能量变化,结合前面知识思考:1、化学反应中为什么有能量变化?2、哪些反应是放热反应?哪些反应是吸热反应?3、如何定量描述一个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4、用什么方法可以准确地测量这些热量?【投影】1.下列对化学反应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时不必加热B.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C.一般地说,吸热反应加热后才能发生D.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数值与参【归纳、回忆】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⑴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
《化学反应与能量》完整版人教1
答:因为该温度计还要用来测碱液的温度,若不冲洗, 温度计上的酸会和碱发生中和反应而使热量散失,故要 冲洗干净;冲洗后的溶液不能倒入小烧杯,若倒入,会 使溶液的总质量增加,而导致实验结果误差。
3.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 NaOH 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记入 下表。
注:单位中的每mol是与整个反应对应的, 即反应热表示每mol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3)表示方法
放热反应 (体系能量降低):∆H < 0,∆H为“-” 吸热反应 (体系能量升高):∆H > 0,∆H为“ + ”
所谓体系是指被研究的物质系统;而 体系以外的其他部分就称为环境。
4)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一、反应热和焓变 二、热化学方程式 三、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知识回顾
1.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
一是物质发生了变化, 即有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
二是能量发生了变化, 即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 质生成
断裂 吸收
形成
放出
有能量 变化
2、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吸收和放出),可
以 热能 、 光能 、 电能 及其它形式的能量
ΔH = – 890 kJ/mol ΔH = – 445 kJ/mol
小结:化学方程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比较
化学计 量数
状态
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
是整数,即表示微粒个数,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只
又表示物质的量
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
不要求表明
必须在分子式后表 明
正负 号及 单位
意义
无
必须表明
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 质变化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3课时)学案
-1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问题导学1•焓变与反应热=3活动与探究1下图是H2(g ) + Cl 2(g )===2HCI (g )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实验测得1 mol H 2与1 mol Cl 2反应生成2 mol HCl 时放出184.6 kJ 的热量。
请你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已知断开1 mol H — H 键吸收的能量为 436 kJ ,断开1 mol H — N 键吸收的能量为 491 kJ ,/高温、高AR根据化学方程式:2(g ) + 3H (g ): 催化制 2NH (g ) △ H =- 92.4 kJ•mo 「1,则断开1 molN^N 键吸收的能量是(Z 反应热(△ H 的计算方法△ H 三种表达式为:① △ Hk 吸收的能量一释放的能量;② △ Hh 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反应物的总能量;③ △ Hh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
三者的内在含义都是一样的,均为反应体系与外界环境之间能量交换的差值。
2•物质能量的高低、物质的稳定性与物质所含化学键的能量的关系 =3活动与探究2通过分析,你能形成什么样的规律?纠假想的中S3迁移与应用431 kJ * mo 能量* ◎键形成峠(Hr键形成W431 kJ・A. 431 kJ • mol 一1 C.649 kJ -mo. -i .945.6 kJ • mol.869 kJ • mol -已知由石墨制备金刚石的反应为:C(石墨,s)===C(金刚石,s)△ H= + 1.9 kJ • mol⑴质量相同的金刚石与石墨,哪种能量高?(2)金刚石与石墨,哪种稳定性高?⑶金刚石与石墨中,哪种物质中的C— C键的键能大?=3思考与交流能否根据化学反应的条件判断一个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比较类型比较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吸吸热量的庄学反应形咸原因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尢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与化学键强弱的关系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表示方法A/7>0圏示魁能ffi总能猷3反应物的主成物的、放用f\热虽1 t i反应过礼旧为7 ^AH<0生皈物的反应物的厂A吸收:* 丿热最电1 反应过程询U+H或实例①物质的燃烧;②申和反应;③多数化合反应;④港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①多数分解反应;②碳与CO"水蒸气的反应等;③盐的水解;④B a(OH)2-8H2O 与NH4CI 的反应活动与探究3(1)谈一谈你对热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的认识,及如何书写热化学方程式?(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为什么要注明物质的状态?化学计量数与△ H又有何关系?S3迁移与应用1. 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 1 mol气态水放热241.8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 在25 C、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Q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3 一A. CHOH(I) + 2Q(g)===CQ(g) + 2fO(l) △ H=+ 725.8 kJ •molB .2CHOH(I) + 3O(g)===2CQ(g)+ 4H2O(l)△H= —1 452kJ-mol 1C .2CHOH(I) + 3Q(g)===2CQ(g)+ 4H2O(l)△H= —725.8kJ-mol —1D.2CHOH(I) + 3Q(g)===2CQ(g)+ 4H2O(l)△H=+ 1 452 kJ-mol —1---------------- ■:::■g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1 •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压强(298 K , 101 kPa时一般不写);△ H的单位常用kJ • mol 一1。
001-002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一章 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2课时).doc
———————————————装————————————订—————————————线—————————————————————————————————————————————————————————————————————————课堂随记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总001-002课时设计人: 审核人: 暑假补课 第1、2课时 2016年08月16日 星期二学习目标:1、知道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
诊断补偿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铝片和稀盐酸反应B .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C .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D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乙醇燃烧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 .氧化钙溶于水 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 )A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 .硫在氧气中燃烧D .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 .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一定能发生反应C .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D .镁条需点燃时才能发生反应,表明反应为吸热反应新知导学一、课前导学(阅读教材完成下面的思考题)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表现形式(1)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发生物质变化,还有能量变化。
这种能量的变化常以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形式表现出来。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的变化。
对于化学反应,以反应过程中放热或吸热为标准划分,分为___________反应和_______反应两种类型,有热量________的反应叫作放热反应,需要_______热量的反应叫作吸热反应。
myh上课第一章化学反应及能量第一节焓变反应热ppt课件
△H= -92.0 kJ/mol ,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那么化学反应中能量到底怎样变化
问题探究一(宏观角度)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
为什么有的反应会放出热量,有的 需要吸收热量呢?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 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的变化,所以可以将化学反 应分为两类。分析反应热之前,先弄清楚两个概 念:环境和体系
放热反应:体系
环境
H
△H < 0 为“-” Q > 0 吸热反应
△H=反应物键能 - 生成物键能
键能与H的关系:键能越大,能量(焓H)越低,物质越稳定。
• 能够表示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化学方程式应怎样书写? 下面我们来讨论和研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2H2(g)+ O2(g)==2H2O(l) △H=- 5H2872(51g..68)+kkJJ12//mmO2oo(llg)==H2O(l) △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的测定A .与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关B .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有关C .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键有关D .与是否使用催化剂有关 答案 D解析 焓变取决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相对能量的大小,它等于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与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总能量的差,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与是否使用催化剂无关。
2.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ⅰ)I 2(g)+H 2(g)2HI(g) ΔH =-9.48 kJ·mol -1(ⅱ)I 2(s)+H 2(g)2HI(g)ΔH =+26.48 kJ·mol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254 g I 2(g)中通入2 g H 2(g),反应放热9.48 kJB .1 mol 固态碘与1 mol 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C .反应(ⅰ)的产物比反应(ⅱ)的产物稳定D .反应(ⅱ)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ⅰ)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答案 D解析 因H 2(g)+I 2(g)2HI(g)为可逆反应,故254 g I 2与2 g H 2不可能完全反应生成2 mol HI ,放出的热量小于9.48 kJ ,A 项错误;1 mol 固态碘与1 mol 气态碘所含的能量差为9.48 kJ -(-26.48 kJ)=35.96 kJ ,B 项错误;产物相同均为HI ,稳定性一致,C 项错误;因反应物中氢气相同,而固态碘比气态碘所含的能量低,故D 项正确。
3.以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2H 2(g)+52O 2(g)===2CO 2(g)+H 2O(l)ΔH =-1300 kJ·mol -1A .有N A 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放出1300 kJ 的能量B .有N A 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 kJ 的能量C .有2N A 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 kJ 的能量D .有8N A 个碳氧共用电子生成时,放出1300 kJ 的能量 答案 D解析 A 项,有N A 个电子转移时,只有0.1 mol 乙炔反应,反应放出130 kJ 的能量,锗误;B 项,有N A 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反应放出1300 kJ 的能量,错误;根据方程式放出1300 kJ的能量即生成2 mol CO2,含8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C错误,即D项正确。
4.[2016·洛阳联考]某实验小组学生按照课本实验要求,用50 mL 0.5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计算中和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B.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C.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D.酸或碱的物质的量越大,所测中和热的数值越大答案 B解析为了防止热量散失,大小烧杯之间应用碎泡沫塑料,A、C错误;酸或碱的物质的量越大,反应放热越多,但中和热数值不变,D错误。
5.已知:①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②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式表示25 ℃,101 kPa时,2 mol H2和1 mol O2完全燃烧生成2 mol H2O(l)放热571.6 kJB.2H2(g)+O2(g)===2H2O(g)中ΔH大于-571.6 kJ·mol-1C.将含1 mol NaOH的水溶液与50 g 98%的硫酸溶液混合后放出的热量为57.3 kJ D.将含1 mol NaOH的稀溶液与含1 mol CH3COOH的稀溶液混合后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答案 C解析C项过程在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之外,还伴随着浓硫酸稀释所放出的热量,故该项错。
6.将V1 mL 1.00 mol/L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 .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C .NaOH 溶液的浓度约为1.00 mol/LD .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答案 B解析 由图可知,在盐酸体积为30 mL 前,随着盐酸体积的增大,混合液的温度升高,而盐酸体积为5 mL 时,混合液温度为22 ℃,所以做该实验时的环境温度低于22 ℃,A 错;当V 1=30时,盐酸和NaOH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因V 1+V 2=50,则V 2=20,NaOH 溶液浓度为32mol·L -1,C 错;消石灰与NH 4Cl 反应有水生成,但该反应吸热,故D 错。
7.[2015·福建联考]在常温常压时,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C 4H 10)气体,放出热量Q kJ(Q >0),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通入足量NaOH 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CO 2+2NaOH===Na 2CO 3+H 2O ,共消耗了4 mol·L -1的NaOH 溶液200 mL 。
则此条件下,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 4H 10(g)+132O 2(g)===4CO 2(g)+5H 2O(l)ΔH =-Q kJ·mol -1B .C 4H 10(g)+132O 2(g)===4CO 2(g)+5H 2O(l)ΔH =-10Q kJ·mol -1C .C 4H 10(g)+132O 2(g)===4CO 2(g)+5H 2O(l)ΔH =+10Q kJ·mol -1D .C 4H 10(g)+132O 2(g)===4CO 2(g)+5H 2O(l)ΔH =-10Q kJ答案 B解析 利用方程式计算可知NaOH 溶液吸收的CO 2为0.4 mol ,即C 4H 10(g)燃烧,每产生0.4 mol CO 2,放出热量Q kJ ,利用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则,只有B 正确。
8.在36 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 占13体积,CO 2占23体积,且C(s)+12O 2(g)===CO(g)ΔH =-110.5 kJ·mol -1;CO(g)+12O 2(g)===CO 2(g) ΔH =-283 kJ·mol -1。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A .172.5 kJB .1149 kJC .283 kJD .566 kJ答案 C解析 36 g 碳的物质的量为3 mol ,所以生成物中含有1 mol CO 、2 mol CO 2。
损失的热量即1 mol CO 完全燃烧生成CO 2时放出的热量,即283 kJ 。
9.[2015·唐山一中期中]下列各组反应中的ΔH 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解析 在A 项中,S(s)变成S(g)需要吸热,故S(s)燃烧放热少,ΔH 大,A 正确;在B 项中H 2O(l)变成H 2O(g)要吸热,故生成H 2O(l)放热多,ΔH 小,即ΔH 1<ΔH 2,B 错误;在C 项中,CH 3COOH 电离要吸热,故CH 3COOH 与NaOH 溶液反应放热少,ΔH 大,即ΔH 1>ΔH 2,C 错误;在D 项中,Na 2O 生成Na 2O 2时要放热,故Na 与O 2生成Na 2O 2时放热多,ΔH 小,即ΔH 1<ΔH 2,D 错误。
10.红磷P(s)和Cl 2(g)发生反应生成PCl 3(g)和PCl 5(g)。
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ΔH 表示生成1 mol 产物的数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P 和Cl 2反应生成PCl 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P 和Cl 2分两步反应生成1 mol PCl 5的ΔH 3=________,P 和Cl 2一步反应生成1 molPCl 5的ΔH 4________ (填“>”“<”或“=”)ΔH 3。
(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 2(g)+12O 2(g)===H 2O(g) ΔH =-241.8 kJ·mol -1。
则将36 g水蒸气完全分解成氢气与氧气时的反应热为________。
答案 (1)P(s)+32Cl 2(g)===PCl 3(g)ΔH =-306 kJ·mol -1(2)-399 kJ·mol -1= (3)+483.6 kJ·mol -1解析 (1)由图象可知P 与氯气反应生成1 mol PCl 3(g)时,放出306 kJ 的热量,由此可写出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P(s)+32Cl 2(g)===PCl 3(g) ΔH =-306 kJ·mol -1。
(2)由图象可知,生成1 mol PCl 5(g)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两步完成,放出的热量一样,均为399 kJ 。
(3)根据题意可知:H 2O(g)===H 2(g)+12O 2(g) ΔH =+241.8 kJ·mol -1。
36 g H 2O 为2 mol ,则对应反应热为+483.6 kJ·mol -1。
11.[2015·兰州一中期中]学生甲用稀硫酸与稀烧碱溶液测定中和热装置如图。
(1)实验时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外还需:________。
(2)该装置中有一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该错误装置测定,结果会__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3)如果该生用50 mL 0.25 mol·L -1的稀硫酸与50 mL 0.55 mol·L -1的稀烧碱溶液,他用试剂的用量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在该实验中需要测定某种数据,完成一次实验,需要测定该数据的次数为________次。
使用正确的装置进行实验,取上述溶液在小烧杯中进行中和反应,三次实验温度平均升高 3.4 ℃。
已知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为 4.18 J·(g·℃)-1,溶液的密度均为1 g·cm -3。
通过计算可得中和热ΔH =________。
答案 (1)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2)未用硬纸板(或塑料板)盖住烧杯偏低 (3)保证硫酸完全反应3-56.8 kJ·mol -1解析 (1)依据量热计的结果和原理分析,测定中和热实验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
(2)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必须好,否则影响实验结果,所以装置缺少硬纸板,否则会使一部分热量散失,导致测得中和热数值会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