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

合集下载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管段配水 管段沿线
节点设计流量计算(L/s)
长度(m) 流量(L/s) 集中流量 沿线流量 供水流量 节点流量
257
6.83
3.41
544.11 -540.70
997
4.17 4.76 5.15 -0.59 5.94 -0.98 6.71
4.17 4.76 4.92 -0.59 5.35 -0.75 5.96
4.16 4.76 4.77 -0.60 4.75 -0.61 5.35
4.17 4.76 4.70 -0.59 4.16 -0.53 4.82
4.17 4.76 4.62 -0.59 3.57 -0.45 4.37
不设水塔
(2) (3) (4) (2)(- 3) Σ (2)-(4) Σ
4.17 2.39 2.28 1.78 1.78 1.89
1.89
4.17 2.38 2.28 1.79 3.57 1.89
3.78
4.16 2.39 2.20 1.77 5.34 1.96
5.74
4.17 2.39 2.27 1.78 7.12 1.90
0.92 -0.66
22~23 4.17 4.76 3.51 -0.59 -1.77 0.66
-1.18
1.25 0.59
23~24 4.16 2.39 2.98 1.77 0.00 1.18
0.00 -0.59 0.00
累计 100 100 100 调节容积=10.68 调节容积=12.44 调节容积=4.17
7.64
4.17 2.38 2.31 1.79 8.91 1.86
9.50
4.16 4.76 3.39 -0.60 8.31 0.77 10.27

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一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1)1总论 (1)1.1 设计依据 (1)1.2 城市概况原始资料 (1)1.3 设计原则 (3)1.4 设计范围和任务 (3)2方案选择和确定 (4)2.1 排水体制的确定 (4)2.2 工业废水与城市排水系统的关系选择 (5)2.3 污水处理方式的选择 (5)3污水管网工程设计 (8)3.1 污水管网定线 (8)3.2 污水设计流量 (10)3.3 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13)3.4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成果 (19)3.5 污水管网工程量统计 (20)4雨水管网工程设计 (21)4.1 雨水管网定线 (21)4.2 雨水设计流量 (22)4.3 雨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24)4.4 雨水管道水力计算成果 (26)4.5 雨水管道工程量统计 (27)5结论 (28)附:一张A3总平面布置图 (29)二排水管网设计计算书 (30)1污水管道设计计算 (30)1.1 污水设计流量公式 (30)1.2 计算举例 (30)1.3 街区编号及面积计算 (31)1.4 居住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31)1.5 工业污水设计流量和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及淋浴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33)1.6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34)1.7 污水厂规模的确定 (43)2 雨水管水力计算 (44)2.1 暴雨强度公式 (44)2.2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 (44)2.3 雨水管渠的降雨历时 (44)2.4 径流系数 (45)2.5 雨水管道一般规定 (46)2.6 划分设计管段和汇水面积、汇水面积编号 (46)2.7 雨水管道设计流量和水力计算 (47)三个人体会 (50)四参考书籍 (52)一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1总论1.1 设计依据1.1.1 主要规范(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国家计委、建设部(3)《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1.1.2 主要标准(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1.1.3 参考书籍(1)《水泵机水泵站》(第四版)(1998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姜乃昌主编(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5)》(第二版)(2000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2、5)》(第一版)(1996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1、S2)》(1996年)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5)《水工业工程设计手册水工业工程设备》(第一版)(2000年)聂梅生主编(6)《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1999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孙慧修主编1.2 城市概况原始资料(1) 城市(包括工业区)总平面图一张,比例为1:10000,等高线间距1m。

给水排水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课程设计

目录目录 (1)第一章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2)设计题目 (3)基本资料 (3)设计任务 (3)设计要求 (4)第二章给水排水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1.给水管网设计计算书 (5)1.1用水量计算 (5)1.2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 (8)1.3管网平差 (12)1.4消防时管网核算 (15)1.5水塔转输工况核算 (17)1.6事故工况管网核算 (18)2、排水管网设计计算书 (20)第二章 给水排水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1、给水排水管网设计计算书1.1、用水量计算最大日用水量计算(采用分类估算法) (1)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按照《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并参照类似城市的用水标准,取最高日用水定额为181L/ cap ·d ,且最高日格式生活用水量变化过程见任务书表1。

则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为3.8651100055006.81811=⨯⨯=Q d m 3(2)工业企业用水量 1)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为水泥厂最高日生产用水量2400d m 3,一天24小时均匀用水。

东风矿最高日生产用水1800d m 3,从8点至24点均匀用水。

Q2=2400+1800=4200d m 3(2)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和淋浴用水量计算两工业企业生活用水人数见表2,生活用水班内变化过程见表1。

表2 企业生活用水人数简要资料表工 人 水泥厂(三班制)东风矿(二班制)热车间的人数(共计) 450人 280人 冷车间的人数(共计)90人50人各班淋浴人数150人(仅热车间)140人(仅热车间)注:①各班淋浴用水在下班后一小时内使用。

(2)对于单水源给水管网系统,采用设水塔的方案比较合适和安全,且将管网供水泵站的设计供水量一般分两级或三级,高峰供水时段分一级,低峰供水时段分一级 ,共两级供水。

22时——6时为一级供水,供水流量为最高日流量的2.5%,6时——22时为一级供水,供水流量为最高日流量的5%。

直接由表3得, 3.各构筑物设计流量的确定采用分级供水,供水泵站设计流量为:s L Q /68.21836001000%97.415.15840=÷⨯⨯=1)取水工程一级泵站设计流量,取水厂自用水系数为20%S L Q /55.24068.2181.16=⨯= 2)调节容积计算取水和给水处理系统按日平均流量设计和运行,供水泵站2级供水流量工作,这使给水处理系统与给水管网之间存在流量差。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

前言水是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科学用水和排水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内容之一。

特别是在近代历史中,随着人类居住和生产的程式化进程,给水排水工程已经发展成为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成为人类生命健康安全和工农业科技与生产发展的基础保障。

给水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消防提供用水和排除废水的设施的总称。

它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城市化聚集居住的产物,是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社会文明、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尤其是在面临全球水资源极其缺乏的今天,给排水管网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城市给排水系统在新的时期赋予了新的内涵,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看似平凡的规划设计却有着不平凡的现实意义,在满足规范和其它技术要求的条件下,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科学规划设计城市给排水管网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课程设计是学习计划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是对前期所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

通过课程设计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们走向实际工作岗位,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设计为玉树囊谦县香达镇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

整个设计包括三大部分:给水管网设计、排水管网设计。

给水管网的设计主要包括管网的定线、流量的设计计算、清水池容积的确定、管网的水力计算、管网平差和消防校核。

排水管网设计主要包括排水管网定线、设计流量计算和设计水力计算。

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4)第二章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与计算 (6)2.1给水管网的设计说明 (6)2.1.1 给水系统的类型 (6)2.1.2 给水管网布置的影响因素 (6)2.1.3 管网系统布置原则 (7)2.1.4 配水管网布置 (7)2.2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8)2.2.1 设计用水量的组成 (8)2.2.2 设计用水量的计算 (8)2.2.3 管网水力计算 (12)2.3二级泵站的设计 (20)2.3.1 水泵选型的原则 (20)2.3.2 二级泵站流量计算 (21)2.3.3二级泵站扬程的确定 (21)2.3.4 水泵校核 (22)第三章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与计算 (23)3.1排水系统的体制及其选择 (23)3.2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24)3.3污水管网的布置 (24)3.4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 (24)3.4.1 污水管道的定线 (24)3.4.2 控制点的确定 (25)3.4.3 污水管道系统设计参数 (25)3.4.4 污水管道上的主要构筑物 (26)3.5污水管道系统水力计算 (27)3.5.1 污水流量的计算 (27)3.5.2 集中流量计算 (27)3.5.3 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 (27)3.5.4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29)3.6管道平面图及剖面图的绘制 (31)3.6.1 管道平面图的绘制 (34)3.6.2 管道剖面图的绘制 (35)结论 (35)总结与体会 (36)参考文献 (37)第一章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囊谦县香达镇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设计。

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计算书一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1)1总论 (1)1.1 设计依据 (1)1.2 城市概况原始资料 (1)1.3 设计原则 (3)1.4 设计范围和任务 (3)2方案选择和确定 (4)2.1 排水体制的确定 (4)2.2 工业废水与城市排水系统的关系选择 (5) 2.3 污水处理方式的选择 (5)3污水管网工程设计 (8)3.1 污水管网定线 (8)3.2 污水设计流量 (10)3.3 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13)3.4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成果 (19)3.5 污水管网工程量统计 (20)4雨水管网工程设计 (21)4.1 雨水管网定线 (21)4.2 雨水设计流量 (22)4.3 雨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24)4.4 雨水管道水力计算成果 (26)4.5 雨水管道工程量统计 (27)5结论 (28)附:一张A3总平面布置图 (29)二排水管网设计计算书 (30)1污水管道设计计算 (30)1.1 污水设计流量公式 (30)1.2 计算举例 (30)1.3 街区编号及面积计算 (31)1.4 居住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31)1.5 工业污水设计流量和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及淋浴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33)1.6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34)1.7 污水厂规模的确定 (43)2 雨水管水力计算 (44)2.1 暴雨强度公式 (44)2.2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 (44)2.3 雨水管渠的降雨历时 (44)2.4 径流系数 (45)2.5 雨水管道一般规定 (46)2.6 划分设计管段和汇水面积、汇水面积编号 (46)2.7 雨水管道设计流量和水力计算 (47)三个人体会 (50)四参考书籍 (52)一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1总论1.1 设计依据1.1.1 主要规范(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国家计委、建设部(3)《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1.1.2 主要标准(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1.1.3 参考书籍(1)《水泵机水泵站》(第四版)(1998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姜乃昌主编(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5)》(第二版)(2000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2、5)》(第一版)(1996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1、S2)》(1996年)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5)《水工业工程设计手册水工业工程设备》(第一版)(2000年)聂梅生主编(6)《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1999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孙慧修主编1.2 城市概况原始资料(1) 城市(包括工业区)总平面图一张,比例为1:10000,等高线间距1m。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

目录一排水管网设计规划书排水管网设计规划书 (3)二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1、排水方案选择和确定 (8)2、管道定线 (10)2.1污水管道定线 (10)2.2雨水管道定线 (10)3、排水管渠接口、基础及附属构筑物 (11)3.1管道,接口及基础 (11)3.2排水管渠系统上的附属构筑物 (11)4、工程量统计 (11)三排水管网设计计算书1、污水管网设计计算书 (12)1.1街区编号及面积 (13)1.2计算生活污水流量及设计集中流量 (13)1.3计算设计流量 (15)1.4绘制管道平面图和主干管剖面图 (18)2、雨水管网设计计算书 (18)2.1暴雨强度公式 (18)2.2雨水管渠的降雨历时 (18)2.3单位面积径流量 (19)2.4雨水设计流量 (19)2.5雨水管渠设计参数 (19)2.6雨水管道设计流量和水力计算 (21)2.7绘制管道平面图和主干管剖面图 (22)四课程设计体会与总结五附图长安通讯产业园雨水管网规划图(A区)长安通讯产业园污水管网规划图(A区)长安通讯产业园雨水主干管A剖面图(A区)长安通讯产业园雨水主干管B剖面图(A区)长安通讯产业园雨水主干管C剖面图(A区)长安通讯产业园污水主干管A剖面图(A区)长安通讯产业园污水主干管B剖面图(A区)一排水管网设计规划1规划依据1.1关于“西安污水工程专项规划”的设计委托书。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

1.3 建设部关于《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1.4 建设部《建设事业技术政策纲要》建科[2004]72号。

1.5《西安总体规划》(西安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8年11月)。

1.6《西安道路竖向专项规划》(西安市市政设计研究院,2009年11月)1.7《西安给水专项规划》(西安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1.8提供的规划区1:1000现状地形图(2008年11月)。

1.9规划区路网图(2008年11月)。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d19420m =83*101600+83*102500 +83*102000+83*1010000=f q ∑=Q 3i i 2)()()()(++++第一章 水量计算1.1最高日设计用水量d Q1)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为1Q :/d 28500m 95%/1000*100000*300f/1000*N *q Q 31===式中:q —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定额[L/(cap*d)],其中q=300L/(人*d );N —设计年限城市用水的计划人口数(cap ),其中N=10万人; f —城市生活用水量用水普及率,其中f=95%; 2)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Q 2式中:i q —各工业企业最高日生产用水量定额[m 3/d];i q = k q +10Y,Y 为学号的末两位,取Y=83;i f —各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取i f =1.工业企业用水情况汇总表 表1.1注:其中Y 为学号的末2位。

1.2消防用水量6Qs L f q Q /702*35*666===式中:6q --消防用水量定额(L/s ),查规范当城市人口数≤10时取6q =35L/s ;6f --同时火灾次数,查规范当城市人口数≤10时取6f =2 1.3最高时用水量h Q1)综合生活用水量与工业企业最高时用水量式中:1Q --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 i q --各工业企业用水量; 1T --综合生活日用水时间; i t --各工业企业日用水时间;1F --综合生活用水量时变化系数,查规范其取值范围为1.2~1.6,故可取1F =1.5;i f --各工业企业用水量时变化系数,资料已给,分别为3.11=f ,2.12=f ,5.13=f ,6.14=f .2)浇洒道路与绿化最高时用水量2h Q h m N Q Q h h /61.111%5.3*81.3188*3112=== 3)未遇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最高时用水量3h Qh m N Q Q Q h h h /08.660%20*)61.11181.3188(*)(32213=+=+=4)最高时用水量h Qh m Q Q hi h /51.396008.66061.11181.31883=++==∑hm t f q T Q Q i i i /81.31888/6.1*243016/5.1*333024/2.1*283024/3.1*1083024/5.1*28500/*/F *31111h =++++=+=∑第二章管网平差计算2.1管网定线根据整个市区居民分布和地形特征进行给水管网定线,在定线过程当中要按规范布置各管段位置及各管段之间的距离,结合规范和管网环数6环以上要求,管网定线见绘图①2.2管段长度及管段配水长度管段长度和管段配水长度表2.12.3比流量计算)/(s L q l)/(056521.03600/8/1000*16003600/16/1000*25003600/24/1000*20003600/24/1000*100003600/1000*796.3697(/)(4321s L l q q q q Q q i h l =----=----=∑式中:i l --各管段长度;4321q q q q 、、、 ——见下表2.22.4 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计算 1)沿线流量)/(s L q mi i l mi l q q *=式中 mi q --各管段沿线流量(L/s ); 计算结果见下表2.3 2)节点设计流量)/(s L Q jN j q q q Q mi sj i j ,.....,3,2,1)*2/(1=+-=∑式中 N —管网图节点总数;j Q --节点j 的节点设计流量(L/s );sj q --位于节点j 的(泵站或水塔)供水设计流量(L/s );mi q --各管段沿线流量(L/s );利用上式计算出各节点的流量见下表2.3。

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一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1)1总论 (1)1.1 设计依据 (1)1.2 城市概况原始资料 (1)1.3 设计原则 (3)1.4 设计范围和任务 (3)2方案选择和确定 (4)2.1 排水体制的确定 (4)2.2 工业废水与城市排水系统的关系选择 (5)2.3 污水处理方式的选择 (5)3污水管网工程设计 (8)3.1 污水管网定线 (8)3.2 污水设计流量 (10)3.3 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13)3.4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成果 (19)3.5 污水管网工程量统计 (20)4雨水管网工程设计 (21)4.1 雨水管网定线 (21)4.2 雨水设计流量 (22)4.3 雨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24)4.4 雨水管道水力计算成果 (26)4.5 雨水管道工程量统计 (27)5结论 (28)附:一张A3总平面布置图 (29)二排水管网设计计算书 (30)1污水管道设计计算 (30)1.1 污水设计流量公式 (30)1.2 计算举例 (30)1.3 街区编号及面积计算 (31)1.4 居住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32)1.5 工业污水设计流量和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及淋浴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33)1.6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34)1.7 污水厂规模的确定 (43)2 雨水管水力计算 (44)2.1 暴雨强度公式 (44)2.2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 (44)2.3 雨水管渠的降雨历时 (44)2.4 径流系数 (45)2.5 雨水管道一般规定 (46)2.6 划分设计管段和汇水面积、汇水面积编号 (46)2.7 雨水管道设计流量和水力计算 (47)三个人体会 (50)四参考书籍 (52)一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1总论1.1 设计依据1.1.1 主要规范(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国家计委、建设部(3)《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1.1.2 主要标准(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1.1.3 参考书籍(1)《水泵机水泵站》(第四版)(1998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姜乃昌主编(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5)》(第二版)(2000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2、5)》(第一版)(1996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1、S2)》(1996年)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5)《水工业工程设计手册水工业工程设备》(第一版)(2000年)聂梅生主编(6)《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1999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孙慧修主编1.2 城市概况原始资料(1) 城市(包括工业区)总平面图一张,比例为1:10000,等高线间距1m。

给水排水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给水排水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给⽔排⽔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给⽔管⽹计算说明书⼀⽤⽔量计算基本数据:由原始资料该城镇位于福建,⼈⼝数2.8万,查《室外排⽔设计规范》可知该城市位于⼀分区,为中⼩城市。

远期规划⽤⽔单位数如下:从设计规范查出:居民综合⽣活⽤⽔定额采⽤350L/cap.d;浇洒道路⽤⽔量按每平⽅路⾯每次2.5L,每⽇2次计算;绿化⽤⽔量按2L/次.m2 计算;城市的未预见⽔量和管⽹漏失⽔量按最⾼⽇⽤⽔量的25%计算;消防⽤⽔量按同⼀时间内的⽕灾次数2次,⼀次灭⽕⽤⽔量25L/S计算;最⾼⽇城市综合⽤⽔的时变化系数按1.5计算。

:1.1居民最⾼⽇⽣活⽤⽔量Q1Q=qN/1000=350×2.8×104/1000=9800 m3/d1―—城市最⾼综合⽣活⽤⽔,m3/d;式中 Q1q――城市综合⽤⽔量定额,L/(cap.d);N――城市设计年限内计划⽤⽔⼈⼝数;:1.2绿化⽤⽔量Q3Q=qN/1000=2.0×8.26×104/1000=165.2 m3/d3―—城市绿化⽤⽔,m3/d;式中 Q3q――城市绿化⽤⽔量定额,L/(m2.d);N――城市最⾼⽇绿化⽤⽔⾯积,(m2)。

:1.3浇洒道路⽤⽔量Q2Q=qNf/1000=2.5×42.75×2×104/1000=2137.5m3/d2式中 Q2―—城市浇洒道路⽤⽔,m3/d;q――城市浇洒道路⽤⽔量定额,L/(m2.次);N――城市最⾼⽇浇洒道路⾯积,(m2);f――城市最⾼⽇浇洒道路次数。

1.4 未预见⽔量和管⽹漏失⽔量Q4:Q4=0.25×(Q1+Q2+Q3)=0.25×(9800+165.2+2137.5)=3025.675 m3/d 1.5 最⾼⽇设计⽤⽔量:Q d =Q1+Q2+Q3+Q4=9800+165.2+2137.5+3025.675= 15128.375 m3/d (取15200 m3/d)1.7 最⾼⽇最⾼时⽤⽔量Q h = Kh×Qd/24= Qd×1.5/24=950(m3/h)=263.89(L/s)⼆管段设计流量计算管⽹定线取决于城市平⾯布置,供⽔区地形,⽔源和调节⽔池位置,街区和⼤⼯业集中⽤⽔等。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第一篇设计原始资料与任务第一部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给水部分)1、名称某市城北区给水管道的设计。

2、设计任务根据该市设计资料和平面图进行给水管网工程设计,包括:1、给水管道系统设计;2、调节构筑物设计。

3、基础资料(1)城市总体规划概况:某市近期规划人口为12万,其中城北区近期规划人口8万人,用水普及率预计100%,综合用水量标准采用300L/cap·d,城区大部分建筑在6层,屋内有给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区内有工业企业甲。

(2)城市用水情况:城市生活用水量变化情况如下表:(3)工业企业基本情况甲企业用水量(含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为3000立方米/日,均匀使用,工业用水要求水压不小于24米,水质同生活饮用水:工厂房屋最大体积为5000立方米(厂房),房屋耐火等级为三,生产品危险等级为乙。

(4)其他平面图见附图(按照A4版幅打印,比例尺为1:20000)。

4、设计内容(1)进行给水管网的布线,确定给水系统布置形式、给水管网布置形式、调节构筑物位置;(2)选择管材;(3)计算最高日用水量,二泵站、管网、输水管设计流量;(4)确定水塔的容积、设置高度:(5)计算管网各管道的管径;(6)计算管网各节点的水压标高、自由水头;(7)确定二泵站流量及扬程;(8)进行校核。

5、设计步骤(1)给水系统布置确定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如统一给水、分系统给水,地表水给水、地下水给水,说明原因;确定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如有水塔给水管网、无水塔给水管网,枝状给水管网、环状给水管网,说明原因;确定调节构筑物位置;确定一泵房、二泵房供水方式,如一级供水、二级供水,说明原因。

(2)给水管网布线包括干管及干管之间的联络管;根据平面布置图确定管线布置方向;按照布管原则进行:干管的延伸和二泵房输水到水塔、大用水户的水流方向一致,以水流方向为基准平行布置干管,以最短的距离到达用水户;干管间距500-800米,联络管间距800-1000米;枝状和环状相结合;单管和双管相结合;绘制给水管网定线草图(管线、节点、管长)。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摘要给水管网在整个工程总投资中占有很大比重一般约为50~80%,因为给水管网设计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供水安全,也直接影响到给水工程的造价。

本次设计任务是对B市进行给水管道系统的初步设计。

按照城市规划平面图布置为环状管网,布置时保证供水安全可靠,且保证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布置无误后,进行给水管网的设计计算,其中包括用水量计算、二泵站设计计算、管网定线、管网水力计算、节点水压计算和消防事故校核等。

在进行了管网平差之后,确定管长、管径。

绘制出管网的平面布置图,纵剖面图等。

关键词:给水管网、管网布置、管网平差、控制点、管网核算目录1.前言------------------------------------------------------------------------------------62.设计任务与资料---------------------------------------------------------------------63.设计要求-------------------------------------------------------------------------------74.用水量计算----------------------------------------------------------------------------84.1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84.1.1确定城市规划人口数及给水人---------------------------------------84.1.2 确定用水量标准-------------------------------------------------------84.2 工厂用水量----------------------------------------------------------------------84.3 其他用水量----------------------------------------------------------------------94.3.1浇洒道路用水量----------------------------------------------------------94.3.2 绿地用水量-------------------------------------------------------------104.4 设计用水量----------------------------------------------------------------------104.5 消防用水量----------------------------------------------------------------------115.一、二泵站供水方案设计及清水池容量计算------------------------------------115.1 一泵站供水方案设计-----------------------------------------------------------115.2二泵站供水方案设计-----------------------------------------------------------125.3 清水池容积计算-----------------------------------------------------------------136.管网定线--------------------------------------------------------------------------------157.管网水力计算--------------------------------------------------------------------------167.1 求比流量--------------------------------------------------------------------------167.2求沿线流量-----------------------------------------------------------------------167.3 求节点流量----------------------------------------------------------------------187.4 初分流量-------------------------------------------------------------------------198.管网核算--------------------------------------------------------------------------------208.1 最高时正常供水-----------------------------------------------------------------208.1.1最高用水时环状管网手工平差----------------------------------------208.1.2 改用平差软件进行最高时电算管网平差-------------------------218.1.3 计算水泵扬程----------------------------------------------------------218.2 消防流量核算--------------------------------------------------------------------228.2.1加消防集中流量---------------------------------------------------------228.2.2 消防平差核算----------------------------------------------------------228.2.3 验证消防校核结-------------------------------------------------------228.3 事故校核--------------------------------------------------------------------------238.3.1事故断水------------------------------------------------------------------238.3.2 事故平差核算---------------------------------------------------------268.3.2 验证事故校核结果----------------------------------------------------269.给水系统的水压关系-----------------------------------------------------------------279.1 最高日最高时的水压关系-----------------------------------------------------279.2消防校核时的水压关系--------------------------------------------------------289.3事故校核时的水压关系---------------------------------------------------------2810.最终平面布置图与干管水力坡线图----------------------------------------------2911.管材、接口、基础形式及构筑物的选用-----------------------------------------2912. 结束语---------------------------------------------------------------------------------29 参考文献----------------------------------------------------------------------------------30 致谢辞-------------------------------------------------------------------------------------31 附录----------------------------------------------------------------------------------------311 前言给水管网设计的目的是掌握给水管网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学会应用所学的理论、公式、标准、规范等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给排水管道系统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一、设计目的本文档旨在对给排水管道系统进行课程设计计算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包括设计的基本原则、计算方法、相关公式和实例等内容,旨在帮助设计人员更好地进行管道系统设计,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二、设计原则1.符合规范要求:设计过程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等标准。

2.安全可靠:管道系统设计必须保证其安全可靠,承受得住设计工况下的压力和流量等作用。

3.经济合理:在保证系统安全性的前提下,设计应尽可能做到经济合理,节约材料和能源等资源。

三、设计计算方法1. 给水管道设计计算•单位水量流量计算公式:$$ Q = A \\times v $$•其中,Q为流量,A为管道横截面积,v为流速。

•管道流速计算公式:$$ v = \\frac{Q}{A} $$2. 排水管道设计计算•污水管道流量计算公式:$$ Q = n \\times A \\times v $$•其中,Q为流量,n为污水单位体积流量,A为截面积,v为流速。

•管道坡度计算公式:$$ i = \\frac{h}{L} \\times 100\\% $$•其中,i为坡度,ℎ为高差,L为管道水平长度。

四、设计实例1. 给水管道设计计算实例假设某给水管道横截面积为0.1 m2,流速为0.3 m/s,求流量。

根据单位水量流量计算公式,可得:$$ Q = 0.1 \\times 0.3 = 0.03 m^3/s $$2. 排水管道设计计算实例假设某污水管道截面积为0.05 m2,流速为0.2 m/s,单位污水流量为0.002m3/s,求流量。

根据污水管道流量计算公式,可得:$$ Q = 0.002 \\times 0.05 \\times 0.2 = 0.0002 m^3/s $$五、总结通过以上设计计算方法和实例的介绍,希望读者能够对给排水管道系统的设计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能够灵活运用相关计算方法进行设计工作。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2012年12月31日目录一、布置给水管网 (3)二、设计用水量及流量计算 (5)1、计算设计用水量 (5)2、计算实际管长和有效管长 (5)3、计算比流量、沿线流量、节点流量 (7)三、管网平差计算 (9)1、初步分配管段流量和设定水流方向 (9)2、选择管径 (9)3、初步分配各管段最高时流量以及管长、管径的选取 (9)4、哈代-克罗斯法校核环状管网 (12)5、确定水泵扬程H p并求出各节点水压和自由水头 (15)四、管网核算 (17)1、消防时的管网校核 (17)2、确定消防校核后水泵扬程H p及各节点水压和自由水头··203、最不利管段发生故障时的管网校核 (21)4、确定事故校核后水泵扬程H p及各节点水压和自由水头··24五、成果图绘制 (26)1、绘制给水管网平面布置图及节点详图和消火栓布置 (26)2、绘制最高时给水管网平面布置图 (26)3、绘制消防时给水管网平面布置图 (26)4、绘制事故时管网平面布置图 (26)六、总结 (27)七、参考文献 (28)一、布置给水管网1、水源与取水点的选择所选水源为D县南面的潇水河,取水点选在水质良好的河段即河流的上游,并且靠近用水区。

2、取水泵站和水厂厂址的选择:取水泵站选在取水点附近,用以抽取原水。

水厂选在不受洪水威胁,卫生条件好的河段上游。

由于取水点距离用水区较近,可以考虑水厂与取水泵站合建。

3、给水管网布置(1)原则:符合城市规划,考虑远期发展保证供水安全、可靠管网遍布整个供水区域力求管线短捷(2)布置形式:该设计区域为D县中心城区,不允许间断供水,适宜布置成环状网,可靠性高,水锤危害小。

(3)选取控制点:根据D县规划平面图,选择最高最远点最为控制点。

(4)定线:干管:先布干管,延伸方向应和二级泵站输水到水池、水塔、大用户的水流方向一致,线路最短,遍布供水区域,干管平行间距为500—800m左右,沿规划道路,靠近大用户。

雨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雨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给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雨水管网系统设计计算说明书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通过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完成某城镇排水管网的初步设计,以达到巩固基本理论,提高设计与绘图能力,熟悉查阅和使用技术资料,了解设计的方法与步骤,进一步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教学要求。

二、设计要求按完全分流制设计,达到初步设计程度,设计成果应为:1.污水和雨水排水系统的总平面布置图各一张2.污水总干管纵剖面图一张、某一雨水干管纵剖面图一张3.设计计算与说明书三、基本设计资料(一)城镇规划资料:1.某城镇规划图2.人口分布、房屋建筑、卫生状况:(见下表)3.各种性质地面所占百分比: (见下表)4. 工、企业规划表:(见下表)5. 工业企业的污水经局部处理后允许排入城镇下水道。

(二)气象资料:1.土壤冰冻深度0.1m 左右;2.年平均降雨量1400mm ;3.暴雨公式:nb t p C A q )()lg 1(167++=,其中A=20 , C=0.7 , b=19 , n=0.86 (三)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1. 河流水位:Max:101m , Min:95m , Average:97m .2. 地下水位:离地面7-8m.3. 地质:砂质粘土.(四)电力供应:有三相电源可供选择,电力供应正常。

(五)污水不用作农田灌溉。

(六)、设计参考资料1.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教材2.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5册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雨水管网设计计算径流系数的确定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在沿地面流行的过程中,形成地面径流,地面径流的流量称为雨水地面径流量。

因此将雨水管道系统汇水面积上的地面雨水径流与总降水量的比值称为径流系数,用符号ψ表示,即:目前再设计计算中径流系数根据地面覆盖情况按经验来定,《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有关径流系数的规定见下表。

由于在同一个汇水面积上,兼有多种地面覆盖的情况,根据本设计中各中地面的覆盖情况,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可以求出整个城镇的平均地表径流系数,该城镇的各种地面的覆盖率等具体数据见下表雨强度随着重现度p值的不同而不同,p值越大,暴雨强度越大,p值越小,暴雨强度越小。

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

管网设计计算说明书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课程设计计算书一、用水量计算1、居民生活用水量Q1:设计城市人口10万,自来水普及率按100%计算,居民综合用水定额310L/(人·d),Q1=100000×0.31=31000m3每小时用水量用最高日用水量乘以该小时占全天用水量的百分比。

2、工业区用水量Q2(1)工业区一用水量Q2a高温车间生活用水量:高温车间三班的总人数为0.9万,用水定额取35L/(人•班),Q`2a=9000×35/1000=315m3,然后分成三班,用每班的用水量乘以小时的变化数即得该小时的用水量。

一般车间生活用水量:一般车间的总人数为0.6万,用水定额取25/(人•班),Q``2a=6000×25/1000=150m3,然后分成三班,用每班的用水量乘以小时的变化数即得该小时的用水量。

淋浴用水量:分为两部分,高温车间淋浴用水量取60L/(人•班),高温车间100%淋浴,一般车间的淋浴用水量取40L/(人•班),一般车间60%,所以Q```2a =9000×60/1000×100%+6000×40/1000×60%=684m3,然后分为三班,每班的淋浴用水量为228m3,且淋浴时间分别在0~1、8~9、16~17.生产用水量Q````2a为21000m3,每小时的生产用水量用总生产用水量除以24工业一区的用水量Q2a=Q`2a+Q``2a+Q```2a+Q````2a(2)工业区二的用水量Q2b高温车间生活用水量:高温车间三班的总人数为0.9万,用水定额取35L/(人•班),Q`2b=9000×35/1000=315m3,然后分成三班,用每班的用水量乘以小时的变化数即得该小时的用水量。

一般车间生活用水量:一般车间的总人数为0.9万,用水定额取25/(人•班),Q``2b =9000×25/1000=225m3,然后分成三班,用每班的用水量乘以小时的变化数即得该小时的用水量。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摘要 (1)前言 (2)第一章县城概况 (3)第二章给水管网 (3)2.1 给水系统的类型 (3)2.2 给水管网布置的影响因素 (4)2.3管网系统布置原则 (4)2.4 配水管网布置 (5)2.5给水管网定线 (5)2.6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6)2.6.1最高日用水量计算 (6)2.6.2比流量计算 (7)2.7.2沿线流量计算 (7)2.7.3节点流量计算 (8)2.7管网平差 (9)2.8管网核算 (10)2.8.1消防核算 (10)第三章污水管网 (11)3.1 管道定线 (11)3.2街区编号及街区面积计算 (11)3.3污水管网设计 (12)3.3.1划分设计管段 (12)3.3.2比流量计算 (12)13.3.3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13)3.4污水管网水力计算 (15)第四章雨水管网 (16)4.1 雨水管网定线 (16)4.1.1雨水管道定线的基本原则 (16)4.2各项参数的确定 (16)4.1.2划分排水流域和管道定线 (16)4.1.2划分排水面积,设计管段 (16)4.2.1径流系数 (17)4.2.2重现期,地面积水时间 (17)4.2.3暴雨强度公式 (18)4.2.4 集水时间选取数值 (18)4.2.5雨水设计流量计算 (19)4.4雨水管网水力计算 (20)4.4.1 根据确定设计参数求单位面积径流量Q (20)4.4.3管径、管道坡度、流速的选取 (20)4.4.4管段1-2水力计算 (21)总结 (24)参考文献 (25)摘要本设计是彭祖新区进行市政管网课程设计,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给水管网与设计,污水管网设计与计算,雨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给水管网的设计主要,包括管网的定线,流量的设计与计算,管网的水力计算和管网平差计算;排水管网设计主要包括排水管网定线。

设计流量计算和水力计算等。

确认管网设计排放无误后,进行设计管段的水力计算,包括管长、设计流量、标高、埋深等。

给排水管网综合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

给排水管网综合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

给排水管网综合设计说明书第一篇 给排水管网综合设计说明书第1章 设计原始资料与设计任务1.1 设计原始资料(一)城市总平面图一张,比例1∶3000。

(二)城市基础资料1. 城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重庆,给水水源位置见城市总平面图。

2. 城区地质情况良好,土壤为砂质粘土,冰冻深度不加考虑,地下水位距地表8m ;该市的地貌属丘陵地区,海拔标高一般为270~320m 。

3. 城市居住区面积115公顷,老城区占人口2.1万,新城区占人口3.4万。

给水人口普及率为95%,污水收集率90%。

4. 居住区建筑为六层及六层以下的混合建筑;城市卫生设备情况,室内有给排水设备和淋浴设备。

5. 暴雨强度公式:两个不同的城镇分别选用如下不同的暴雨强度公式。

0.56)64.6()lg 63.01(8.1272q ++=t p (L/s·ha);城市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和西北风,夏季平均风速1.6m/s ;冬季平均风速1.4m/s 。

6. 本市附近某江穿城而过,在支流与干流交汇处,河流历史最高洪水位283.4m ,二十年一遇洪水位281.8m ,95%保证率的枯水位278.2m ,常水位279.5m ,河床标高277.8m ,平均水面坡降3‰。

7. 由城市管网供水的工厂为造纸厂,生产能力为2吨/日(每吨纸耗水量为500m 3),该厂按三班制工作,每班人数为300人,每班淋浴人数25%;该厂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三级,厂房火灾危险性为丙级,建筑物体积约为2500m 3;对水压无特殊要求,个别生产车间压力不足,自行加压解决。

8. 城市管网供水的车站用水量480米3/日;浇洒道路及绿地用水量100米3/日。

9. 未预见水及管漏系数取K=1.2。

10. 老城区中有部分合流制管渠,但多为石砌暗沟,设在人行道下面,盖板裸露地面。

由于断面较小,加以年久失修,有的已堵塞或断裂。

新城区中建有一些分流制排水管网,但未真正分流。

由于排水管道长度短,覆盖率低,城区中未有形成排水管网,致使城区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水体,对某江造成严重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3
4.17
-0.21
0.14
11~12
4.16
5.00
5.21
-0.84
3.33
-0.21
-0.09
12~13
4.17
5.00
5.09
⑤最高日用水量
(2)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
(3)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
已知资料中给出该县城居住区每小时综合生活用水量变化如下表:
时间
0-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
10-11
11-12
用水量
2.53
2.45
2.50
2.53
2.57
3.09
5.31
4.92
5.17
5.10
5.21

水是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科学用水和排水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内容之一。特别是在近代历史中,随着人类居住和生产的程式化进程,给水排水工程已经发展成为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成为人类生命健康安全和工农业科技与生产发展的基础保障。给水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消防提供用水和排除废水的设施的总称。它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城市化聚集居住的产物,是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社会文明、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在面临全球水资源极其缺乏的今天,给排水管网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6、县城地面覆盖情况:
地面种类
面积(%)
屋面
50
混凝土路面
25
草地
25
7、该县城居住区每小时综合生活用水量变化如下表:
时间
0-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
10-11
11-12
用水量
2.53
2.45
2.50
2.53
2.57
3.09
5.31
4.92
5.17
5.10
5.21
5.21
1~2
4.17
2.78
2.45
1.39
2.78
0.33
0.58
2~3
4.16
2.78
2.50
1.38
4.16
0.28
0.86
3~4
4.17
2.78
2.53
1.39
5.55
0.25
1.11
4~5
4.17
2.78
2.57
1.39
6.94
0.21
1.32
5~6
4.16
2.78
3.09
1.38
8.32
-0.31
5.21
时间
12-13
13-14
14-15
15-16
16-17
17-18
18-9
19-0
20-1
21-22
22-23
23-24
用水量
5.09
4.81
4.994.704.来自24.975.18
4.89
4.39
4.17
3.12
2.48
绘制如下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
从上表可以看出,6-7点为用水最高时,所以时变化系数为
(1)城市规划的影响:给水系统的设置,应密切配合城市和工业区的建设规划,做到统盘考虑分期建设,既能及时供应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又能适应今后发展的需要
(2)水源的影响:本设计采用地表水并从河流上游取水。
2.1.3管网系统布置原则
给水管网包括输水管渠和配水管网两大部分。要求能够供给用户所需水量,保证不间断供水,同时要保证配水管网足够的水压。
按照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有统一管网供给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
(2)分质给水系统
对个别用量大,水质要求较低或特殊的工业用水,可单独设置管网供应。
(3)分压给水系统
根据给水区压力的不同,可采用分压给水系统。
(4)分区给水系统
地形条件对给水系统的布置很有影响。将给水管网系统划分为多个区域,各区域管网具有独立的供水泵站,供水具有不同的水压。分区给水管网系统可以降低平均供水压力,避免局部水压过高的现象,减少爆管的概率和泵站能量的浪费。
(1)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给水系统服务范围和建设规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布置给水管网,压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2)分清主次,先进行输水管渠与主干管布置,然后布置一般管线与设施。
(3)尽量缩短管线长度,尽量减少拆迁,少占农田,节约工程投资与运行管理费用。
(4)协调好与其它管道、电缆和道路等工程的关系。
(5)保证供水具有安全可靠性。
(6)管渠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7)远近期结合,留有发展余地,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
2.1.4 配水管网布置
给水管网遍布整个给水区,根据管道的功能,可划分为干管、分配管、接户管三类。干管的主要作用是输水至城市各用水地区,同时也为沿线用户配水,起管径一般在100mm以上,分配管的主要作用是把干管输送来的谁配给接户管和消火栓,起管径一般不予计算,均由消防流量来确定。干管和分配管的管径并无明确的界限,应视规模确定。
2、《给排水管网系统》教材。
五、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前言、目录、设计说明、设计计算过程、总结);
2、县城给水排水管道总平面布置图各1张,比例尺为1:5000(1号图);
3、污水总干管纵剖面图1张(由指导教师指定某一段,长度大约1000米左右)(2号图)。
六、要求
1、设计说明书要求条理清楚,书写端正,无错别字;图纸线条、符号、字体符合专业制图规范);
(5)工业给水系统
综上所述,结合实际情况,该县城有一条水量充沛的河流穿城而过,其水质良好,可以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该县城地形较为平坦,街区分布比较均匀,各工业企业对水质无特殊要求,因而采用统一给水管网系统。
2.1.2 给水管网布置的影响因素
城市给水管网的布置取决于城市的平面布置、水源、调节构筑物的位置、大用户的分布。考虑的要点有下:
q2=60+86=146m3/d=1.69L/s
工业生产用水量q3:
q3=10000+4000=14000m3/d
汽车站用水量q4:
q4=10L/s=864m3/d
3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
查《给排水管网系统》教材P118页可知:浇洒道路用水量为每平方米路面每次1.0~2.0L,每日2~3次。大面积绿化用水量采用1.5~4.0L/(m²·d)
干管通常遵循下列原则进行布置:
(1)干管布置的主要方向应按供水主要流向眼神,而供水的流向则取决于最大用水户或水塔等调节构筑物的位置。
(2)为了保证过供水可靠,通常按照主要流向布置几条平行的干管,其间用连接管连接,这些管线在道路下以最短的距离到达用水量大的主要用户。
(3)干管一般按规划道路布置,尽量避免在高级路面或重要道路下敷设。管线在道路下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应符合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设计的要求。
(4)干管的高处应布置排气阀,低处应设泄水阀,干管上应为安装消火栓预留直观,消火栓的兼具不应大于120m。
(5)干管的布置应考虑发展和分期建设的要求,并留有余地。
配水管网的布置形式,根据城市规划、用户分布以及用户对用水的安全可靠
性的要求程度等,分成树状网和环状网。在本设计中采用的是环状网,当任意一段管线损坏时,闸阀可以将它与其余管线隔开进行检修,不影响其余管线的供水,使供水的地区大为缩小,同时,环状网还可以大大减轻因水锤现象所产生的危害。
该设计中浇洒道路用水量取1.5L,每天浇洒2次,大面积绿地用水量取2.0L/(m²·d)。
根据设计平面图中计算可得:道路面积20.3万平方米,绿地面积20.3万平方米
浇洒道路和大面积绿化所需的水量
Q3=(1.5×203000×2+2×203000)÷1000=1015(m³/d)
4管网漏失水量
城市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5%-25%计。本设计取未预见水量系数为20%
1综合生活用水量
式中 q——最高日生活用水量定额m³/(d·cap)
N——设计年限内计划人口数
f——自来水普及率,%。

2工业生产用水量
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用水量q1:
工厂职工生活用水量采用一般车间每人每班25L,高温车间每人每班35L计算,淋浴用水按一般车间每人每班40L,高温车间每人每班60L计算.
二、原始资料
1、囊谦县香达镇规划平面图1张,比例为1:5000。
2、县城各区人口密度、平均楼层和居住区房屋卫生设备情况:
分区
人口密度(人/公顷)
平均楼层
给排水设备
淋浴设备
集中热
水供应

160
4
+
+
3、县城中有下列工业企业,其具体位置见平面图:
1)A工厂,日用水量10000吨/天,最大班用水量:4000吨/班,工人总数3000人,分三班工作,最大班1200人,其中热车间占30%,使用淋浴者占80%;一般车间使用淋浴者占20%。
1.01
6~7
4.17
5.00
5.31
-0.83
7.49
-0.31
0.70
7~8
4.17
5.00
4.92
-0.83
6.66
0.08
0.62
8~9
4.16
5.00
5.17
-0.84
5.82
-0.17
0.45
9~10
4.17
4.99
5.10
-0.82
5.00
-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