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教案(完整)
《鹊桥仙》教案
《鹊桥仙》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鹊桥仙》的背景、意境及情感表达。
2.分析《鹊桥仙》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3.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鹊桥仙》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鹊桥仙》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鹊桥仙》的审美意蕴。
2.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欣赏。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鹊桥仙》的作者秦观及其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古典诗词中的爱情主题,激发学生对《鹊桥仙》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鹊桥仙》,初步感知诗词内容。
(三)课堂讲解1.教师逐句讲解《鹊桥仙》,分析诗词的意境、情感和修辞手法。
2.学生跟随教师讲解,做好笔记。
1.学生分组讨论《鹊桥仙》中的关键词句,探讨其含义和作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简要回顾《鹊桥仙》的内容和意境。
2.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二)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鹊桥仙》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2.分析《鹊桥仙》的艺术特色,如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等。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鹊桥仙》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四)实践活动1.学生创作以《鹊桥仙》为主题的诗歌或散文。
2.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简要回顾《鹊桥仙》的内容、意境和修辞手法。
2.引导学生关注古典诗词的审美价值。
(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鹊桥仙》的审美意蕴,如爱情、人生哲理等。
2.分析《鹊桥仙》在古典诗词中的地位和影响。
1.学生分组讨论《鹊桥仙》的审美价值,探讨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古典诗词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作业布置1.学生熟读并背诵《鹊桥仙》。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了《鹊桥仙》的内容、意境、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鹊桥仙教案完整
鹊桥仙教案完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宋词精选》,主要讲解《鹊桥仙》这首词。
详细内容包括:词的背景、作者简介、词牌解释、词的字词解释、句意解读、全文翻译、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鹊桥仙》的背景、作者及词牌特点;掌握词中的生僻字、词义;能翻译全文,理解词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激发他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中的生僻字词、句意解读、艺术特色分析。
2. 教学重点:《鹊桥仙》的主题思想、艺术手法及诗词鉴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宋词精选》辅助资料、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引出《鹊桥仙》这首词。
2. 背景介绍:介绍作者秦观及词牌《鹊桥仙》的来历。
3. 诗词朗读:全班同学齐读《鹊桥仙》,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4. 字词解释:讲解词中的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词意。
5. 句意解读:逐句分析词的句意,解读全文。
6. 例题讲解:分析《鹊桥仙》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诗词。
六、板书设计1. 《鹊桥仙》2. 作者:秦观3. 诗词背景:牛郎织女传说4. 教学重点:主题思想、艺术特色5. 教学难点:生僻字词、句意解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鹊桥仙》的艺术特色,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诗词内容,从艺术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阐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牛郎织女的诗词、故事,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词中的生僻字词、句意解读、艺术特色分析。
2. 教学过程:字词解释、句意解读、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2024年鹊桥仙教案完整
2024年鹊桥仙教案完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章《宋词》。
教学内容为《鹊桥仙》,通过分析词的背景、词牌、作者、意象、情感等方面,让学生领略古典诗词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鹊桥仙》的词牌、作者、背景,掌握词中的生僻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词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词中的意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道德修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鹊桥仙》的意象、情感。
难点:理解词中的隐喻、借代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鹊桥仙》,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背景介绍:介绍词牌、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词的背景。
3. 朗读课文: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词的节奏、韵律。
4. 逐句解析:分析词中的生僻字词、意象,理解词的内涵。
5.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分析思路,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词中的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7.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9.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背诵词作,并完成相关练习。
六、板书设计1. 《鹊桥仙》2. 内容:词牌:鹊桥仙作者:秦观背景知识:牛郎织女传说意象:银河、鹊桥、牵牛、织女情感: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鹊桥仙》词作。
(2)分析词中的意象,并说明其作用。
(3)谈谈你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2. 答案:(1)略。
(2)意象如银河、鹊桥等,寓意着牛郎织女的相会,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3)作者通过对牛郎织女相会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赞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逐句解析、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鹊桥仙》的内容。
《鹊桥仙》秦观教案
《鹊桥仙》秦观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鹊桥仙》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爱情的美好,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1.2 教学内容1.2.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秦观及其创作《鹊桥仙》的背景。
1.2.2 诗歌意象分析: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鹊桥”、“银河”、“桂花”等。
1.2.3 诗歌意境感受: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1.2.4 表达技巧探讨:探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对仗、比喻、拟人等。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1.2 诗歌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2.2 教学难点2.2.1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
2.2.2 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和隐喻。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方法3.1 教学过程3.1.1 导入:通过介绍秦观的生平和对诗歌的赞美,激发学生的兴趣。
3.1.2 朗读诗歌: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语言的美。
3.1.3 讨论分析: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3.1.4 总结讲解:教师对诗歌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3.1.5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鹊桥仙》的鉴赏文章。
3.2 教学方法3.2.1 朗读法: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3.2.2 讨论法: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3.2.3 讲解法:通过讲解,传授知识和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过程评价4.1.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
4.1.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作业,看是否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4.2 结果评价4.2.1 诗歌鉴赏能力:通过学生的鉴赏文章,评估其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资料5.1.1 秦观的生平介绍。
鹊桥仙教案秦观
鹊桥仙教案秦观这是鹊桥仙教案秦观,是优秀的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鹊桥仙教案秦观第1篇【教学目标】秦观《鹊桥仙》教学设计1、引导学生理解本词情、景、理交融的特点。
2、引导学生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3、让学生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诗词欣赏能力。
【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析意境,理解情、景、理交融的特点,背诵《鹊桥仙》。
难点:以短暂与永恒为欣赏要点,体会古人对爱情的态度。
【学生情况分析】职一学生缺乏诗词欣赏能力,不善于背诵。
【教学内容分析】秦观的《鹊桥仙》是中职语文试验教材上册第五单元“唐诗宋词”中的课文。
本单元要求学生了解古诗词的知识,培养诗词欣赏能力,并能熟读成诵。
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讴歌了美好的爱情,提升人的认识,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教学手段及策略】针对学生的情况,本设计运用思维导图。
它通过整体把握,条理分析,抓住关键词来整理大脑混乱的思维,帮助学生品读揣摩,理解课文,熟练背诵,从而增强学习的有效性。
【课前准备】从所学的诗词中找出自己欣赏的爱情名句,说说里面包含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明确学习目的。
请学生看星座图。
教师运用想象性的语言结合图片描述这首词的情景。
二、整体感知教师要求学生听多媒体范读,并齐声朗读此词。
三、品读揣摩教师抓住关键词从情、景、理三方面引导学生品读这首词,并逐一显示思维导图。
三、拓展交流请学生结合所学的诗词说说自己欣赏的爱情名句中包含的思想情感。
教师适当补充。
并指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将朝夕相处的世俗爱情观升华到一种极为崇高的精神境界。
最后显示思维导图的全貌:景情理上阕纤云飞星银汉相会前:传恨一相逢与人间无数金风玉露短暂与永恒下阕水鹊桥相会时:如梦久长与朝暮临别前:忍顾四、熟读成诵在朗读的基础上请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背诵。
教师给予指导。
五、总结归纳教师请学生回忆一下这节课是怎么学习的。
《鹊桥仙》教学设计(精选2篇)
《鹊桥仙》教学设计(精选2篇)《鹊桥仙》篇1一、背景材料这是宋代词人秦观以牛郎织妇鹊桥相会的传说,歌颂永恒而坚贞不渝的爱情。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人。
少举进士,不中,曾见苏轼于徐州,苏轼以为有屈、宋之才,王安石亦谓其诗清新似鲍、谢。
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擅诗文,词为北宋大家,与黄庭坚并称“秦七黄九”。
有《淮海词》。
《鹊桥仙》,词调名,出《风俗记》:“七夕,织女当渡河,使鹊为桥口。
”多以咏牛郎织女相会事。
二、这首词以七夕织女渡银河与牛郎相会的古老传说为题材,歌颂永恒而坚贞不渝的爱情。
三、层次结构上阕写织女与牛郎相会。
下阕抒依依不舍之情。
四、写作特点语言清新凝练,织女的形象虽然着墨不多,但通过环境的渲染,心情的刻画,而写得鲜明优美,浓厚深挚的情意表达得委婉含蓄。
五、重点难点分析如何理解“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人的爱情若是坚贞不移的,又哪在乎朝夕相聚呢?这两句歌颂真挚不渝的爱情,立意新。
牛郎织女虽然一年一度相会,毕竟地久天长;人世夫妻虽然朝暮相聚,却是百年顷刻,于此补充说明“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产间无数”之意。
这一反常人爱情观的看法,使词的意境为之一新。
《鹊桥仙》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的:1把握秦观词婉约清丽的艺术风格。
2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解读文句,分析意境,比较秦观与舒婷的“爱情观”。
教学难点:意境的品味。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七夕”是一个美好而充满神话色彩的浪漫节日,自南北朝至今,已缠绵悱恻地流传千年,永无休止。
民间传说:牛郎因父母早逝与兄嫂共处,经常遭受虐待,后来兄弟分家,牛郎仅得一头老牛。
此牛原是天上金牛星,因触犯天规被贬下凡。
一日老牛开口告知牛郎,黄昏时将有七仙女于湖中沐浴,到时可趁机取走一套衣服,使衣服主人无法返回天庭。
牛郎依计行事,果然取得织女为妻,后来育有一对儿女。
王母娘娘得知织女私嫁凡夫,乃令天神将其押回。
鹊桥仙教案完整
鹊桥仙教案完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鹊桥仙》这一古诗文。
该诗出自宋代诗人秦观之手,描绘了牛郎织女相会的美丽传说。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四章《宋词》中的《鹊桥仙》词作品,详细解析词中的意象、韵律、表现手法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鹊桥仙》的背景故事,感受古人的浪漫情怀。
2. 掌握《鹊桥仙》的词牌格律,了解其文学特点。
3. 领悟诗词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鹊桥仙》的词牌格律,把握词中的意象。
教学重点:感悟诗词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引发学生对《鹊桥仙》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鹊桥仙》的全文。
3. 诗词解析:a. 解析词牌:介绍《鹊桥仙》的词牌特点,如平仄、韵脚等。
b. 解析词意:详细讲解词中的意象、表现手法,如“银汉”、“鹊桥”等。
4. 例题讲解:以《鹊桥仙》中的一句为例,讲解诗词鉴赏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分析《鹊桥仙》中的其他句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要介绍《鹊桥仙》的背景故事。
b. 请分析《鹊桥仙》中的意象,并说明其作用。
2. 答案:a. 《鹊桥仙》讲述了牛郎织女相会的传说。
b. 《鹊桥仙》中的意象如“银汉”、“鹊桥”等,既表现了牛郎织女相会的艰辛,又展现了他们坚定的爱情信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词意境的理解,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a. 了解其他关于牛郎织女的诗词作品。
b. 比较不同诗人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鹊桥仙》的词牌格律,把握词中的意象。
2. 教学重点:感悟诗词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秦观《鹊桥仙》教案
秦观《鹊桥仙》教案第一篇:秦观《鹊桥仙》教案鹊桥仙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思想意识2.把握词中经典名句的文本含义及其延伸内涵。
3.理解词人表达的爱情观,并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导入:爱情是人类最珍贵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对爱情的传诵古今中外皆有,外国我们比较熟悉的有《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国的则有四大爱情传说(白蛇传、孟姜女、梁祝、牛郎织女)。
其中牛郎织女出现在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中,而最早以此为题材的诗歌应该是《古诗十九首》里边的《迢迢牵牛星》,但是流传最为广泛、经久不衰的应该要算秦观的《鹊桥仙》了。
在咏牛郎织女的诗词作品中,诗人们更多的是将眼光投注在牛郎织女的不幸上,对此倾注了他们的同情。
而在这首《鹊桥仙》中,秦观却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看待牛郎织女的爱情,并表达了他对牛郎织女纯洁高尚的爱情的热情赞颂,写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千古绝句。
一、秦观简介:秦观,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
北宋著名词人,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的交谊很深,但词风与苏轼大不相同。
虽然也有少数具有豪放特色的作品,但从总体来看,他是一个标准的婉约词人。
他流传下来的词作,只有90首左右,但名篇佳作不少,所以他历来被视为婉约派的大家之一。
从内容看,秦观词所反映的生活面比较窄,直接表现国计民生的重大题材几乎没有,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情”、“愁”二字。
秦观词表现爱情,大多真挚而高雅,揭示出心灵深处的共鸣,在一定程度上,把爱情升华到美的高度来审视。
二、解题:《鹊桥仙》,词牌名,此调专咏七夕。
鹊桥,据说牛郎织女长年分隔银河两岸,只有七夕这一天才能相会。
在这一天,多情善良的喜鹊从四方涌来,自觉搭成一座桥,牛郎织女由此桥渡河相会。
三、基本解读:1.“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这两句点出了织女会牛郎时的情景。
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纤云”“飞星”是相会的景物描写。
“纤云弄巧”纤薄轻盈的云彩,变幻出优美巧妙的图案,不仅暗示织女精巧绝伦的手艺,而且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初秋夜空图。
《鹊桥仙》教案完美版
《鹊桥仙》教案完美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并背诵《鹊桥仙》。
2. 能够分析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
3. 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 学会欣赏古典诗歌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中国古代爱情的美好与忠贞,培养正确的爱情观。
2. 体会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增强对自然的热爱。
3.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歌背景介绍1. 介绍作者秦观及其创作背景。
2. 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动机。
2.2 诗歌内容分析1. 解读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3 诗歌翻译与朗读1. 提供诗歌的翻译,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2.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典诗歌,为新课做铺垫。
2. 提问学生对爱情的看法,引发对《鹊桥仙》的思考。
3.2 诗歌讲解与分析1. 讲解诗歌的背景和创作动机。
2. 分析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3.3 诗歌翻译与朗读1. 提供诗歌的翻译,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2.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2 诗歌创作1. 让学生根据《鹊桥仙》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
2. 评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诗歌欣赏1. 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古典诗歌,提高审美能力。
2. 组织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才华。
5.2 文化探索1.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对国家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鹊桥仙》秦观优秀教案
《鹊桥仙》秦观优秀教案《鹊桥仙》秦观优秀教案「篇一」一、《鹊桥仙》(秦观)教学设计课题:一样别离另样情——《鹊桥仙》(秦观)时间:20xx-3-7周四第六节授课班级:高二(20)班教学目标:1、了解词人秦观和他的创作。
2、赏析《鹊桥仙》词,认识秦观反传统的爱情观。
3、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赏析《鹊桥仙》的独特之处。
教学难点: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朗读、鉴赏、比较、引导、讨论。
二、教学构想:《鹊桥仙》(秦观)一词是一首叙写牛郎织女神话歌颂永恒爱情的七夕词。
关于本词教学,首先确定宋词鉴赏的依据:1、“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 (王国维《人间词话》) ;2、“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结合。
”(朱光潜《诗论》)。
再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确定教学重难点。
因为教授的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已经在高一学过《迢迢牵牛星》一首七夕诗,教材又是选修教材,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赏析秦观的这首词的独特的情趣上。
教学过程按照“读一读、议一议、比一比”的程序进行。
在朗读中感知全文,酝酿情感,在讨论中赏析内容,体味情感,在对比中深化思维,提高品位。
本节课力图在课堂上呈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状态,运用材料比较讨论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运用文章精要之处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设置引读性的疑问,设置探索性的疑难,促使学生思维深化,引导学生对语言形式进行揣摩、比较、分析、综合,提炼出语言的要点,由浅入深、层层设问,以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这样最大限度地给学生以思维的启迪和感情的碰撞。
在教学方法上,侧重于朗诵教学和比较阅读。
选取几首有代表性的七夕诗词对照,从意象和情感两方面比较阅读。
由此水道渠成地小结秦观在本词中所体现出来的轻松的笔调、缠绵的感情和高远的格调等不一样的情趣。
另外,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就是拓展讨论对比古今爱情观,不仅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课时安排:1课时。
《鹊桥仙》教案完美版
《鹊桥仙》教案完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宋词二首》中的《鹊桥仙》。
全文包括词牌、题目、上片、下片四个部分,详细内容如下:1. 词牌:《鹊桥仙》2. 题目: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3. 上片:描写牛郎织女相会的美丽传说,以及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
4. 下片:表达作者对美好爱情的赞美和感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鹊桥仙》的背景知识,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词的意境美。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词牌知识,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珍惜真挚感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词牌、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内容,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课堂讲解:(1)介绍词牌《鹊桥仙》的背景知识;(2)分析课文内容,讲解词句;(3)讲解课文中的难点、重点;(4)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体会词的意境美。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类似的古诗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鉴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一首古诗词的鉴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鹊桥仙》2. 内容:(1)词牌:《鹊桥仙》(2)题目: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3)上片:牛郎织女传说,忠贞不渝爱情。
(4)下片:赞美爱情,感慨人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鹊桥仙》的意境,并对其进行鉴赏。
2. 答案要求:内容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阅读其他古典诗词,提高鉴赏能力。
推荐阅读《长恨歌》、《雨霖铃》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读;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板书设计的逻辑结构;6. 作业设计的深度和广度;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鹊桥仙》教案完美版
《鹊桥仙》教案完美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鹊桥仙》。
(2)了解词的格律特点,分析《鹊桥仙》的韵律美。
(3)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分析作品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鹊桥仙》。
(2)学会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评价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诗词的韵味,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2)体会作品中表达的爱情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高雅的生活品味。
二、教学重点1. 《鹊桥仙》的诗意和韵味。
2. 古代词的格律特点及鉴赏方法。
3. 体会作品中所表达的爱情观念。
三、教学难点1. 《鹊桥仙》的韵律美及词的格律特点。
2.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3. 将作品中的爱情观念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古代诗词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词的兴趣。
(2)简要介绍《鹊桥仙》的背景及作者信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鹊桥仙》,感受作品的韵味。
(2)引导学生分析词的格律特点,如平仄、对仗、韵脚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鹊桥仙》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朗读《鹊桥仙》,体会作品中的意境美。
(2)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所表达的爱情观念,分享自己的感悟。
5. 艺术欣赏:(1)欣赏历代画家创作的《鹊桥仙》题材画作,感受艺术创作的魅力。
(2)邀请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或绘画创作,展示自己的才华。
6. 小结与作业:(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鹊桥仙》的诗意和韵味。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代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大学语文鹊桥仙教案
教学目标:1. 理解《鹊桥仙》这首诗的意境和主题。
2. 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艺术风格。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2. 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2. 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艺术风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鹊桥仙》的作者秦观及其生平事迹。
2. 提问:同学们对这首诗有什么了解?二、阅读诗歌1. 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分析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三、分析诗歌1. 意境分析:(1)诗歌描绘了牛郎织女相会的场景,表现了他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2)诗歌通过描绘银河、鹊桥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浪漫、神秘的氛围。
2. 主题分析:(1)诗歌赞美了牛郎织女的爱情,表达了对真爱的向往。
(2)诗歌揭示了封建社会对爱情的束缚,表现了作者对自由恋爱的渴望。
四、语言特点分析1. 诗歌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歌更具表现力。
2. 诗歌语言优美,富有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五、艺术风格分析1. 诗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了作者对爱情的赞美和向往。
2. 诗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风格。
六、课堂小结1. 总结诗歌的意境、主题、语言特点和艺术风格。
2. 强调诗歌对爱情的赞美和对真爱的向往。
七、课后作业1. 深入阅读《鹊桥仙》,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爱情的看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鹊桥仙》这首诗,让学生了解了诗歌的意境、主题、语言特点和艺术风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教师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鹊桥仙教案
鹊桥仙教案(共5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鹊桥仙》教案【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理解背诵《鹊桥仙》【教学难点】鉴赏本词的情致理趣【教学方法】组织阅读对话,引导朗读感悟,合作探究质疑。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播放乐曲《鹊桥仙》。
)导入:舒婷"在《神女峰》中写道"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这是一种"不求天长地久,只愿曾经拥有"带有反叛和挑战时代精神观念的爱情观;今天就让我们听着这优美的旋律,来欣赏另一种爱情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的情致理趣。
(投影秦观生平简介及画像,要求学生了解秦观词的风格特点)师: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这样评价他:“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P3他的词为什么会得到这样高的评价?还是让我们一起来听下面这首词,边听边品吧。
(1)组织阅读对话。
(了解故事背景)(学生欣赏多媒体配乐朗诵全词。
)师:有一句话说得好: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在和大师进行意味深长对话。
阅读的过程,应成为对话的过程。
如何开展阅读对话呢?我们可以尝试从三天途径入手: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
A与文本对话。
(多媒体投影:与文本对话.)师:听了课文朗读后,我们了解了词的大致内容,现在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一起来再现这首词的情景,就这首词中句子的理解展开讨论。
(学生以两人为单位展开讨论。
)(多媒体投影:画面配上对词句的理解,帮助学生在现本词的写作情景。
)师:解决了词句的障碍,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一下词的内容和结构:上下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联系(多媒体投影板书。
师生共同讨论。
)师:词总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因此对其中的精美词句要学会赏析品味。
你最欣赏此中的哪一句?(投影本词归纳主题思想。
)师:让我们一起朗读这首词,整体感知词的内容,仔细品味精美的语言。
(教师领读,男生阅读上阕,女生阅读下阕。
《鹊桥仙》教案
《鹊桥仙》教案《鹊桥仙》教案《鹊桥仙》教案1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及词作的艺术风格。
2.通过诵读品味、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欣赏能力教学重点:解读文句,分析意境,在品读中欣赏教学难点:意境的品味。
比较两首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教学设想比较法:阅读欣赏、品味理解两首词的内容、感情基调。
拓展训练:课外阅读、摘录、收集与这两首词的内容、境界相似的诗词句。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中国文学史源远流长,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文学作家灿若繁星,秦汉文章、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无不令读者陶醉。
其中,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枝奇葩,无论他的豪放还是他的婉约,都以它独有的风格闪烁在中国文学史的殿堂里。
今天我们将欣赏这座文学殿堂里具有代表性的两位婉约派作家秦观和李清照的词作----《鹊桥仙》和《声声慢》《鹊桥仙》和《声声慢》都是词牌名,不是词题。
《鹊桥仙》多以咏牛郎织女相会之事。
《声声慢》原来的曲调,韵脚押平声字,调子相应的比较平缓,李清照却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便变舒缓为急促,变哀婉为凄厉。
二、作者简介:1.秦观(1049~1100)北宋后期词人,字少游。
他擅长诗文,词更享有盛誉,被苏轼誉为“屈宋之才”,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而其词则在“四学士”中影响最大。
词作风调凄迷幽婉,清丽典雅,属婉约派。
2.李清照(1084-1155)自号易安居士,济南人,是北宋向南宋过渡时期的词人。
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
李清照在其家庭的熏陶下,从小就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
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她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明诚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学修养。
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幸福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夫妻恩爱尤佳。
后因北宋新、旧党之争,而回到家乡度过了近十年时光。
南渡后,赵明诚因病去世,李清照辗转流浪于浙江金华与临安一带,郁郁而终。
《鹊桥仙》教案完美版
《鹊桥仙》教案完美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背景介绍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唐宋诗词的繁荣时期。
强调诗歌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2 诗人简介简述秦观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强调秦观在婉约派词风中的贡献。
1.3 作品概述简介《鹊桥仙》的创作背景和流传情况。
概括《鹊桥仙》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第二章:诗歌解析2.1 诗歌结构分析讲解《鹊桥仙》的格律特点,包括词牌、韵脚等。
分析诗句的节奏、对仗和修辞手法。
2.2 词语解释解释诗中出现的生僻词汇和意象。
阐述关键词语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2.3 情感与意境解读诗中的意象组合及其表达的情感。
分析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意象构建浪漫主义意境。
第三章:文化探讨3.1 古代七夕节的文化意义介绍七夕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习俗。
强调七夕节与爱情、婚姻的关联。
3.2 牛郎织女神话与《鹊桥仙》讲解牛郎织女神话的起源和演变。
分析《鹊桥仙》如何借鉴和改编这一神话。
第四章:创作启示4.1 诗歌创作技巧分析《鹊桥仙》中的创意和构思。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运用意象、修辞等技巧进行诗歌创作。
4.2 文学价值观探讨《鹊桥仙》所体现的文学价值观。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古典文学中汲取灵感,丰富现代文学创作。
第五章:教学活动设计5.1 朗读与鉴赏组织学生朗读《鹊桥仙》,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指导学生鉴赏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5.2 写作练习设计一个以“七夕节”为主题的写作练习,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
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牛郎织女为背景的小诗。
5.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鹊桥仙》在现代社会的文化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古典文学融入现代生活和创作中。
第六章:拓展阅读6.1 相关诗词推荐推荐几首与《鹊桥仙》主题相关的其他古代诗词。
让学生通过拓展阅读,加深对《鹊桥仙》主题的理解。
6.2 现代文学改编介绍一些以《鹊桥仙》为灵感来源的现代文学作品。
分析现代文学作品如何重新诠释古典题材。
第七章:艺术欣赏7.1 绘画与音乐介绍一些以《鹊桥仙》为题材的古代绘画和音乐作品。
秦观《鹊桥仙》教学设计(通用9篇)
秦观《鹊桥仙》教学设计秦观《鹊桥仙》教学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秦观《鹊桥仙》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秦观《鹊桥仙》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鹊桥仙》是选自高中新课标语文读本中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
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唯美的爱情。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
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字字珠玑、落地若金石声的警策之语,扫古来悲吟寻恨之腐朽,显豁达理性之神奇,呈现了词人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
同时,这首词闪现了一种亮丽的文化色彩,可以说是一部文化的经典之作。
词作比较短,词的内容理解起来难度不大,学生对词作里面的一些重要词句熟记成诵。
而各类教参中对这首词作的解读角度基本一致。
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思路,寻找到新的角度,是鉴赏这首词作的关键。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词作的“美”入手,挖掘“美”的具体内容以及内涵;知人论世,感受词人的“不圆”与“圆”,获取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和人生体悟。
【教学设计】一、导入十多年前,和你们一样,坐在这样端正的课堂,却痴迷着抽屉里满是风花雪月的诗词,因为里面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愁别恨,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悲欢离合,我为她而喜,为她而悲。
浪漫的爱情和经典的诗词一结合,便仿佛有了一种魔力,可以让人深陷其中,魂牵梦萦。
这种感觉或许能在今天这节课上和同学们产生共鸣。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北宋婉约词人秦观的一首《鹊桥仙》二、诵读词作,整体感知示范诵读学生读先读顺(扫字词障碍),再读懂意思(扫词句障碍),把握词的内容学生自由诵读了1-2遍后,然后请一个同学们起来示范读齐读(参照老师的节奏、快慢、情感的起伏)设问:词作里面有故事,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可以提示:抓写事情的词语:暗度;归)(板书: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哪几句是写相会的情景的?(景: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情:柔情似水)(板书:纤云飞星金风玉露;柔情)词人对牛郎织女的相会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和评价?(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三、具体鉴赏(一)鹊桥上的爱情——唯美学生在读懂句子的基础上再读一遍,然后思考问题:词人说牛郎织女“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你觉得他们的“一相逢”,“胜”在哪呢?(提示学生上一步的板书中切入,即抓住写景和写情的诗句分析)预设生成:“纤云弄巧”:“纤”,言云之轻柔;“弄”,言云之变幻多姿态。
2024年《鹊桥仙》教案完美版
2024年《鹊桥仙》教案完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诗词五首》中的《鹊桥仙》。
详细内容包括:1. 诗歌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 词语解析:解析生字词,如“梭”、“渡”、“脉”等。
3. 诗句赏析:分析诗句的意境、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
4. 诗人背景:了解诗人秦观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5. 课文解读:深入解读课文内容,探讨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鹊桥仙》,理解并掌握生字词,分析诗句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赏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培养珍惜亲情、友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句的意境赏析,如“银汉无声转玉梭”等。
2. 教学重点:朗读诗歌,掌握生字词,理解诗句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引发学生对爱情主题的兴趣。
2. 朗读诗歌:学生自读、齐读,教师指导并评价。
3. 词语解析: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主学习生字词。
4. 诗句赏析:(1)分析“银汉无声转玉梭”的意境。
(2)探讨“渡”字的修辞手法。
(3)解读“脉脉此情谁诉”的表达技巧。
5. 诗人背景:介绍秦观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6. 课文解读:讨论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忠贞不渝的爱情。
7. 随堂练习:根据课堂内容,设计填空、翻译等练习。
六、板书设计1. 《鹊桥仙》2. 诗句赏析:银汉无声转玉梭:拟人、比喻渡:借代脉脉此情谁诉:设问3. 诗人:秦观4. 教学难点与重点:诗句意境赏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鹊桥仙》。
(2)根据诗句意境,绘制一幅画。
(3)仿写一首以爱情为主题的诗歌。
2. 答案:(1)课文原文。
秦观《鹊桥仙》教案
秦观《鹊桥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秦观的《鹊桥仙》,使学生了解古代诗词的基本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赏析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激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鹊桥仙》的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难点:把握诗词中的意象,理解诗词中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秦观及其作品《鹊桥仙》。
2. 诗词朗诵:让学生朗读《鹊桥仙》,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3. 诗词解析:讲解诗词的意象、修辞手法,分析诗人的情感。
4. 讨论与赏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鹊桥仙》的理解程度,包括诗文内容、意象、情感等方面的掌握。
2. 学生在讨论和赏析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
3. 学生作业的质量,包括文章结构、内容丰富度、文笔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秦观《鹊桥仙》原文。
2. 参考资料:关于秦观及其作品的介绍、诗词鉴赏方面的资料。
3. 教学工具: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六、教学内容1. 回顾《鹊桥仙》的诗意,巩固所学内容。
2. 分析《鹊桥仙》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探讨诗词中的爱情观,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爱情。
七、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鹊桥仙》的掌握程度。
2. 修辞分析:详细讲解诗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领略诗词的美感。
3. 爱情探讨:引导学生从诗词中汲取爱情智慧,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爱情观的正确性。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鹊桥仙》中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学生对诗词中所体现的爱情观的认识和理解。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观点阐述的准确性。
九、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秦观的其他诗词作品,扩大阅读面。
2. 组织学生进行诗词创作,提高写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迢迢牵牛星》与《鹊桥仙》对比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再现想象体会《迢迢牵牛星》的情趣2朗读鉴赏《鹊桥仙》淡而不伤的风格3比较两首诗在写法和情感抒发上的异同点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过程:迢迢牵牛星一、新课导入:在《孔雀东南飞》一诗中,我们学过“初七及下九”这个文化知识,其中“初七”是指农历七月初七,也称之为“七夕”。
“七夕”是一个美好而又充满神话色彩的节日。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牵涉到一个美丽传说,它就是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
故事内容是怎样的呢?(投影1,共4张)相传牛郎织女相恋而结合,触怒天帝,先是牛郎被逐下凡尘,后夫妻分居在银河两侧。
每年七月初七晚上是他们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
这天晚上会有无数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成一座长桥,便于他们相会,人称“鹊桥相会”。
传说织女精于纺织,能将天上的云织成锦缎,是织造云锦的巧手,所以,这天夜晚天空的云彩特别好看。
旧时风俗,少女们要于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
这个美丽神话,引起了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的咏叹。
那么最早传唱这一神话题材的诗作是什么?(最早是见于汉魏时的古诗:《迢迢牵牛星》。
投影2,标题)但最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绝唱,则当推北宋秦观的《鹊桥仙》一词了。
(投影3,标题)今天这堂课,我们就共同学习这一诗一词。
据传说,这年的七夕,喜鹊们不知什么原因,忘了到天上搭桥去。
害得我们的织女啊,还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一、初步感知文章:1.录音示范(听后不作评价,只求留下初步印象)(投影4,定格画面,原幻灯片1)2.自读《迢》诗三遍要求:第一遍正字正音,第二遍疏通字面意思,第三遍想象画面3.重点词句疏通迢迢皎皎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4.根据文章的思路,自选视角,复述故事提示:(根据原诗思路和视角) 远远地望着那颗耀眼的牵牛星,再看看旁边那颗皎洁的织女星。
仿佛看到一个美丽的少女正伸着纤纤细手,噼里啪啦、毫无心思地拨弄着那织布的梭子。
眼泪伴随泪水,叹息声伴随机杼声。
一天了,没织成一匹完整的布。
银河的水又清又浅,我和她相隔又有多远呢?咫尺见,却只能隔河相望。
(3、4问题显示在投影上,投影5)5.请学生根据描述的画面,朗读诗歌。
同时出现有错的诗歌原文。
(投影6)三、鉴赏品味“默默”与“脉脉”比较默默无语:一个词,一种心理状态。
画面:夜空月光下,河水滔滔。
女子立于河边,默默无语。
她在想什么呢?一年来的苦苦煎熬还是过去短暂相会的蜜甜与温柔?可是那个狠心的人怎么还不来?看着这样的女子,不禁让我们心生悲情。
小结:相见不得的别恨。
脉脉无语:两个词语,一种神态,一种心理画面:咫尺也成天涯,银银月光下,你的眼睛是那样明亮动人,你的脸庞是那样清晰迷人。
仿佛伸手可及,却只能隔河相望。
有情人不能执手相伴,让人同情。
小结:相见而不能相会的离愁。
四、咀嚼回味根据意境,齐读诗歌。
提示:语调、语速、节奏等鹊桥仙一、过渡导入新课那年的七夕,牛郎织女因故没能相会,只能脉脉无语。
又一个七夕来了,经过漫长的两个春秋的苦苦等待,这一次,有情人终于鹊桥上相会了。
这又是怎样的一幅怎样的天堂相会图呢?请欣赏风流才子,婉约词代表——秦观的《鹊桥仙》二、朗读示范(录音)(投影7,题目,原词,声音,画面,)三、感知文章1.根据学习《迢》诗的步骤,自学此词。
2.问题:假如男女生分成两组配合诵读,分别应读哪些句子?该读出怎样的语气?(投影8)(提示)上下两片,每片五句,结构近似。
五句话中,上下片前三句侧重写景抒情,应读得柔缓些;后两句侧重议论,应读得稍重有力些。
四、品悟意境[引]刚才我们反复诵读一诗一词,不知大家感觉如何? 19世纪初英国著名的诗人济慈曾说:“诗歌中,听得到的声调是优美的,听不见的声调更优美。
”诗中也有“听不见的声调”吗?它们在哪里呢?它就在诗的意境中。
那何谓意境?所谓意境,是合景和情而言的,能够把握景与情,才能入境。
下面,我们就从景和情入手,运用联想和想象,来探究它的意境。
分析过程[引]刚才,男女分组朗诵了这首词,词的上下片1---3句是属写景抒情句,4、5 句则属于议论句。
下面,我们就先疏通。
分析每片的1---3句,然后再体会4、5句的议论句,怎么样?(先疏通每片1---3句,然后一起拟定四字语的小标题,得出该词的板书设计)五、点拨升华由“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探讨词人的爱情理想“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虽天各一方,但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才是最珍贵的。
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
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
六、歌曲欣赏鉴赏比较问题:比较两首诗词的异同点同:都根据传说,通过联想和想象,表达作者对爱情的看法,曲折的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情景交融,以情动人。
异:《迢》诗表现的是离愁别恨;《鹊》词却是对纯洁、高尚、忠贞不逾爱情的赞颂。
拓展延伸“七夕”已演化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许多传统的节日赋予了许多新的内容。
请以“‘七夕’与当代文化”为课题。
收集资料,完成一篇小论文。
附:板书设计佳期相会两情久长相见难别亦难不在朝暮依依惜别《迢迢牵牛星》、《鹊桥仙》比较赏析课一、教学目标:1.通过《迢》诗感受汉五言诗的节奏,领会“古诗十九首’’ “一诗止于一时一事”, “深衷浅貌,短语长情”的风格;2.通过《鹊》词感受秦观“长于议论,文丽而思深”的词风,以及词的平仄诵读要领;3.体会《迢》诗的叠词妙用,感知《鹊》词的音韵之美;4.探究《迢》诗和《鹊》词的意境。
二、重点难点:诗词的意境。
三、教学方式:配乐范读与自读---赏析---比较感知。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在《孔雀东南飞》一诗中,我们学过“初七及下九”这个文化知识,其中“初七”是指农历七月初七,也称之为“七夕”。
“七夕”是一个美好而又充满神话色彩的节日。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牵涉到一个美丽传说,它就是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
故事内容是怎样的呢?相传牛郎织女相恋而结合,触怒天帝,先是牛郎被逐下凡尘,后夫妻分居在银河两侧。
每年七月初七晚上是他们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
这天晚上会有无数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成一座长桥,便于他们相会,人称“鹊桥相会”。
传说织女精于纺织,能将天上的云织成锦缎,是织造云锦的巧手,所以,这天夜晚天空的云彩特别好看。
旧时风俗,少女们要于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
这个美丽神话,引起了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的咏叹。
那么最早传唱这一神话题材的诗作是什么?(最早是见于汉魏时的古诗:《迢迢牵牛星》。
板书题目一)那么能长久地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绝唱,则当推北宋秦观的《鹊桥仙》一词了。
(板书题目二)今天这堂课,我们就共同学习这一诗一词。
2.诵读、品味意境〈1〉自读《迢》诗三遍。
〈2〉问:《迢》诗在语言形式上与我们前面学过的《诗经》有什么不同?[引导]《诗经》以四言为主,每两个字为一个节拍,重叠起来构成一句,音节整齐,节奏匀称,少变化,有板滞感。
《迢》作为五言诗,虽然也是两个节拍,但却是上一个节拍是两个字,而下一个节拍则是三个字,由不同字数构成的两个节拍交错起来而组成一句的五言诗,在节奏上就远胜于板滞的四言诗。
另外,该诗句句押韵(u韵)。
〈3〉教师范读。
请学生按五言诗的节奏,将《迢》诗再读两遍,感受它的节奏和意境。
〈4〉自读〈〈鹊〉〉词三遍。
[讲解]中国诗词的声韵,最妙处在平仄中,这是汉语独有而其它语言难以望其项背的。
诗词的韵,也都是以平仄声为基础的,韵不能离开平仄而独立存在。
我们来看看《鹊》词的平仄声韵。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表平声●表仄声◎表可平可仄▲表韵脚)〈5〉配乐朗诵。
播放配乐磁带,要求学生注意词的声韵美。
〈6〉按词谱试读一遍。
(分男女两组配合诵读,女生读词上下片1—3句,男生则读其4、5句。
1--3句为写景抒情句,要读得柔婉;上下片4、5为议论句,要读得铿锵有力)3推想、品悟意境刚才我们反复诵读一诗一词,不知大家感觉如何?好不好?美不美?19世纪初英国著名的诗人济慈曾说:“诗歌中,听得到的声调是优美的,听不见的声调更优美。
”诗中也有“听不见的声调”吗?它们在哪里呢?它就在诗的意境中。
那何谓意境?所谓意境,是合景和情而言的,能够把握景与情,才能入境。
下面,我们就从景和情入手,运用联想和想象,来探究它的意境。
《迢》诗:全诗五句十行。
诵读一句,疏通一句。
“迢迢”,写距离之远;“皎皎”,写星光之亮。
二叠字会使人产生什么样的视觉感受?(询问学生)-----它兼写两颗星,使人产生一种夜空广大、星光灿烂的视觉感受。
这分明是作者在遥望银河中的牵牛星、织女星,是从远景写起。
诗作者将视线移到织女星,写织女织布。
“纤纤”状素手之修美,“札札”状织布之繁忙。
一个状形,一个摹声。
由远而近,先人后物。
“纤纤”和“札札”,形、声生情。
生什么“情”呢?织女织成布,才能同牛郎相会。
可是,终日织不出,直哭得泪如雨下。
银河水清且浅,又能相隔多远呢?可是不能相会。
揭示出现实与愿望的矛盾。
这里由上句“事”(“不成章”)而“人”(“零如雨”),再到人之忧思。
“盈盈”写水之物貌,清澈的样子;“脉脉”写人之情貌,相视而含情不语的样子。
“盈盈”和“脉脉”,水貌和情貌都很美。
可是一水相隔,却“不得语”,只能含情脉脉,隔河相望。
景情并生,哀怨动人。
这两句揭示矛盾之鲜明,表情之深切,景情之交融,声情之并茂,雅俗之兼得,历来堪称诗歌之上乘。
(板书设计见附录)《鹊》词:上一诗写的是牛郎和织女相隔一水,却不得语的情景,下一词则写的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情形;上一诗抒写的是哀怨的相思之情,下一词抒写的又是什么情呢?让我们疏通《鹊》词。
〈7〉刚才,男女分组朗诵了这首词,词的上下片1---3句是属写景抒情句,4、5 句则属于议论句。
下面,我们就先疏通。
分析每片的1---3句,然后再体会4、5句的议论句,怎么样?(先疏通每片1---3句,然后一起拟定四字语的小标题,得出该词的板书设计)〈8〉词句句写天上双星,又似句句写人间人情。
这种“天人合一”,靠的是“议论”的贯通。
如“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把天上相逢与人间无数相会作比,让人自然产生人情的联想。
〈9〉另外,上下片“议论”遥相呼应,首尾圆合。
上片的“议论”已显示胜却人间的高尚纯洁的爱情,这样,下片的“两情”两句的出现才自然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