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古镇空间形成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庄古镇空间形成机制研究

作者:范天竞

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29期

摘要:李庄古镇是研究四川地区历史文化名镇的良好模型,至今为止,李庄古镇依然保留着明末清初时期形成的基本格局,具备四川地区传统古镇共有的发展历程和空间形态,但不同于单一因素形成的传统场镇,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因而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空间形态。因而,以古镇空间的内在形成机制为线索,可将李庄古镇剖解成若干个发展阶段,其在各个阶段呈现出各具特色的线性街道空间,空间节点,场镇的边界和范围也经历了变动和拓展,并最终形成了统一协调的古镇空间形态。

关键词:李庄古镇;空间形成;机制研究

李庄自明代建镇以来,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在其发展和形成的各个阶段,李庄古镇空间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机制不同,从而使得李庄演变出多样的空间形态。从形成早期的交易集散型场镇,至道光年间形成的现存的带有移民特性的空间格局。后虽伴随现代化与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镇规模扩大,但古镇格局基本被保留下来。根据古镇空间的内在形成机制,可将李庄的形成与发展分为四个历史阶段:街市形成期(明代设镇-张献忠屠川),移民扩展期(明末清初-清宣统二年“筹备立宪”),近代变迁期(清末民国-新中国早期)以及现代更新期(改革开放至今)。

交通贸易形成的自然场镇

四川地区作为巴蜀文化的发源地,农业经济发达,物资交换频繁,又因地理环境的相对隔绝,少经战乱纷扰,少受宗法礼教的限制,因而场镇的分布更多以经济联系为纽带,空间布局更多的考虑交通、地形、气候等因素,空间形态的内在结构遵从自然规则,往往显得大巧不工,自然和谐。

李庄,又名李家庄、李庄驿。关于李庄名称的由来有两个传说:

一说源自姓氏,由原李氏兄弟聚居而成的渔村李家村演变而来。长江李庄段水流平缓,水温适中,盛产河鲜(江团、水篦子、岩鲤、黄辣丁、鲇鱼、鲤鱼、油鱼子等)①。时至今日,小春市街后仍保留有“打渔村巷子”这一古老的场镇名称,可见丰富的渔业资源是李家庄早期居民定居于此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说源自航运,由里程桩界②——“里桩”演变而来。清代年间的益州地图上李庄仍标为李庄驿,可见在传统的航运时代,李庄是重要的航运节点和交通要处。时至今日,仍有七处古老的渡口③(志城、三江碛、桂轮场、大石包、涪溪口、凉亭子、罗龙)尚在营运,李庄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是场镇形成的基础条件之一。(见图1)

虽属自然形成的场镇,李庄的选址却符合风水布局的基本原则。背靠景山为其主要依托,可使水气在山前循环,促进降水。对面的桂轮山则成为村镇的对景山,避免村镇一览无余。场镇位于水流拐弯处的河流凸岸,宽阔平缓的冲击扇平原为村镇提供大面积的居住用地和生活用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从古镇的形成要素来看,在早期,李庄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引人定居,又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周边村落的交易集散以及长江水运的航运节点。为满足小规模,低层次的交易需要,产生了街市的空间形态,不同于经过规划的古城,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区,街市既是生活的场所,又因交易需要而自发的产生了市场的功能。

从街道的空间组合特点来看,因集市交易而形成的古镇往往规模较小,也叫做场镇。比较典型的就是望鱼镇,受限于狭窄地形而形成了“一”字形通过式的街道格局,街道较为宽敞,街边的建筑设有廊子以满足交易需要。李庄最古老的街道老场街亦是单线延伸的街道,而由于没有望鱼镇狭小的地形带来的限制,平缓宽阔的场地为李庄提供了空间扩展的可能,随着人口水平和交易需求的增多,李庄古镇的街道空间也由老场街开始扩展,形成多线综合的街道空间。早期的场镇交易以农产品为主,不同的街道分别承载着不同的交易类型,这点可以从场镇街道的命名看出,诸如交易家禽的鸡市上街,交易家畜的杀巷与羊街。

遵从自然、自由的发展脉络,李庄古镇早期并没有明确的边界,街道的扩展也没有既定的规则,也并不存在明确的场镇核心,重要的空间节点也是场镇赖以生存的所在——河流和双眼水井,作为古镇生活用水的两处主要来源,二者共同界定了场镇的大致范围和空间格局。场镇的边界受河流影响,东西向街道的走向大致平行于河流的走向,南北向垂直于河流的街道分布要远多于东西向平行于河流的街道,因而最终形成了枣核型的总体平面;而枣核的另一条边界则受古井的影响,街道并不会向远离古井的方位延伸,而水井街与文鼎祠街直接同古井相连,也界定了场镇早期的边界。

从古镇的建筑特征来看,李庄作为典型的四川古镇,受气候影响而诞生的穿斗式民居也是最显著的建筑特征,而作为交易型的古镇,建筑的分布也多为沿街线性延伸,依山傍水形成的街道格局也使得建筑的分布显得错落有致,但由于处于冲积扇地带,总体高差不大,李庄的建筑并没有采用山地古镇的吊脚楼形式。

李莊古镇早期的空间格局得到了较好的保留,通过历史记载和空间特征进行推断,不难得出以老场街为发源的自然形成的街道网络,早期的街道空间随地形延伸,边界受河流和古井的限制,街道延伸较为直接,建筑形式单一。

移民浪潮下的场镇拓展

明末清初,受战乱和屠杀的影响,人口锐减,经济萧条,清朝前期,开始实施移民政策,从康熙年间的奉旨入川到乾隆时期的经商入蜀,前后百余年,共接纳移民达623万人,经济繁荣的同时带来了文化的交流,古镇的空间形态发生不同的转变,产生了大量的会馆建筑(广东、福建、江西、湖广),并在此时形成了现存的古镇格局。

从形成要素上看,移民的涌入在带来新的经济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拓展场镇规模的需求。在建造新的民居建筑时,移民文化也对建筑特征和空间形态提出了新的要求,防御性的古栅门开始出现,并再次界定了古镇的边界。此外,以地域所属为纽带的会馆文化也使得会馆建筑形成了古镇新的街道空间节点,同原本民居建筑之间自然形成的广场空间共同形成了街道的空间节点。

道光年间修建的正街是李庄古镇经济繁荣的象征,正街不同于自然延伸的街道,是经过了前人的堪舆规划而形成的,为防财气外露,正街南端有一弯曲的弧度,街道宽敞大气,坡面平整而没有阶梯,道路两侧抬高形成交易区,建筑也形制相仿,成为了李庄古镇的核心轴线,成为李庄交易最繁忙的街道。

从街道的形成机制上看,移民拓展期的古镇街道除了要满足市场交易的功能,还进一步同承载移民精神的会馆建筑相结合,从原本的市场型转变为移民型的空间结构。正街以东的街道不再进行线状的自然延伸,而是依据会馆建筑的点位进行街道的拓展,比如天上宫(福建会馆)所在的线子市街,禹王宫(湖广会馆)所在的惠光寺街。

移民文化的介入使得古镇产生了新的端点和边界,作为防御性空间的标志,夜间关闭的古栅门使得李庄从开放的交易型场镇转变为较为封闭和独立的移民型场镇,而十二个古栅门也代替原本模糊的河流和古井重新界定了古镇的边界——西起羊街,东至麻柳坪,北起滨江路,南至石燕街。

李庄古镇具备少有的保留较为完好的宫庙建制,这得益于移民会馆、帮会会馆同宫庙的结合,诸如同禹王宫结合的湖广会馆,同南华宫结合的广东会馆。宫庙建筑的分布吸引了民居建筑,并产生了新的街道空间。部分宫庙建筑沿河分布,比如南华宫(广东会馆)、禹王宫、王爷庙,而受限李庄原有的街道格局和民居分布,部分宫庙建筑受限于经济实力或是修建时场地的限制,只能修建在正街以西,诸如真武宫、王爷庙。此外,部分庙宇都不在古镇范围内,诸如东岳庙、文昌宫,而大部分修建在场镇外部的庙宇都没有留存。(见图2)

从古镇的建筑空间上看,移民拓展期的民居建筑可大致分为场镇内和场镇之外两类,场镇内的建筑形制基本延续了四川地区穿斗式建筑的一贯风貌;而伴随移民程度的加深古栅门内的场镇街道格局已发展成熟,民居密度较高,于是移民后期的新建民居就只能向场地充足的羊街以西进行拓展,由于位于场镇外围,出于防御性的考量,并受到移民文化的影响,建筑不在沿街横向延伸,而是形成了一个个以氏族为联系纽带的民居院落,以羊街为代表的民居建筑呈现出高墙院落的特征。此外受宗法礼制的影响,李庄产生了颇具中原特色的宗祠建筑——张家祠,由于修建时间晚,资金有限,张家祠并没有修建于古栅栏内的场镇里,而是由宗族集资购买了小羊街滨江的院落,重新修建成为了宗族祠堂,因而虽然类似北方的合院空间,张家祠却要比北方的院落布局自由一些。

至此,李庄古镇已基本形成以正街为核心轴线,由东部(正街以东)的经济繁荣区,中部(正街-羊街)的古镇发源区,以及西部(羊街以西)的移民拓展区组成的场镇基本格局。④

清末民国的空间变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