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防臭助剂,杀菌剂,制菌加工剂,抗菌材料,抗菌药水,面料抗菌整理剂,抗菌卫生整理剂,布料抗菌消臭剂
纳米银抗菌剂_抗菌整理剂_纺织抗菌整理剂_抗菌除臭剂_纺织抗概要
纳米银抗菌整理剂SILV9700Anti-bacterial and Anti-odor Finishing Agent产品用途纳米技术出现,使银在纳米状态下的杀菌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纳米银是利用前沿纳米技术将银纳米化,在发挥银的抗菌功效的同时,由于颗粒极微小,表面积较大,具有超强的活性及更强的组织渗透性,其杀菌作用是普通银的数百倍。
纳米银杀菌的机理是:Ag+直接进入菌体与氧代谢酶(-SH)结合,使菌体窒息而死;能和细菌细胞壁上暴露的肽聚糖反应,产生可塑性化合物,组织病菌活动,杀死病菌;Ag+可以和病原体的DNA结合而导致细菌DNA结构变异,抑制了DNA复制,导致细菌失去了活力。
这种独特的作用机制,可杀死与其接触的大多数细菌、霉菌、孢子等有害微生物。
这些有害微生物举例如下: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霉菌和酵母菌 MRSA 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枯草杆菌肺炎杆菌絮状表皮癣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黑曲霉菌[Use]The anti-bacterial and anti-odor finishing agent H9000 is suitable for finishing cotton, and their blended fabrics, such as clothes, underwear, sheet and etc.The anti-bacteria and anti-odor finishing agent H9000 is non-dissolution agent, which durable resistant to wash and safe. The agent has highly efficient and extensive for bacteria, mould property, and keep the fabric clean to prevent the bacteria to grow again. H9000 can unit the fiber, so it is resistant to washing .It can destroy the cell wall and change permeability of cell membrane. The cytoplasts in the cell dropped out, and the result is that bacterium was killed. (In commercial, it is also called physical anti-bacteria or positive electricity field anti-bacteria.)All over the world, many authorized units prove: fiber treated by H9000 has excellent in anti-bacterial, anti-odor and anti-mould. It is non-toxic to the human body andnon-stimulation to the skin and formaldehyde-free. Furthermore, the fabric can provide prevention and cure of ringworm of the foot, eczema, odor from sweat, foot odor, and skin itches. H9000 is accord with American standard AATCC 100and Japanese standard JISL1902-2002. Anti-bacteria and anti-odor finishing agent H9000 has highly efficient and extensive for anti G+ or G-.基本性状组分 Ag+外观淡黄色澄清液体PH 值 6.0~7.0闪点﹥100℃密度(20℃) 1.02~1.05g/cm3离子性阳离子溶解性溶解于水相容性与阳离子、非离子产品有良好的相容稳定性,在实际大生产前须根据具体的配方进行试验牢度优异的耐洗牢度,及干洗,熨烫和汗渍牢度毒性、环保无毒、对人体安全。
抗菌防臭和除臭纤维
抗菌防臭和除臭纤维应091-4 刘敏(200921506220)摘要旨在介绍抗菌防臭、除臭纺织品的基本概念及机理、纳米无机抗菌防臭、除臭剂及其作用机理还有抗菌防臭除臭纤维和纺织品的制备与性能。
关键词纳米无机抗菌防臭除臭机理制备前言人类生存环境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细菌和霉菌,常见的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黄曲霉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另有一些是对人体汗液等代谢物起作用而滋生繁殖的“臭味菌”。
表皮葡萄球菌和棒状菌常见于内衣、内裤,导致外衣裤异味的菌类一般是杆菌孢子和少量表皮葡萄球菌。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这些微生物在衣物上大量繁殖时,纤维容易受到其酸性或者碱性代谢物的作用而发生降解、变色,并生成挥发性恶臭物质,如醋酸、氨气等,还容易引发人体某些皮肤病,因此,抗菌和防臭历来是息息相关的。
为满足人们对纺织品卫生功能的高要求,纤维制品的抗菌防臭、除臭加工也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一)抗菌防臭、除臭纺织品的基本概念及机理纺织品实际上上是一种多孔材料,容易吸附气相、液相和固相物质。
在穿用过程中容易沾上汗液、皮脂等人体分泌的物质,也容易吸附环境中的。
所以,纺织品是微生物繁殖和传递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和营养源。
而纺织品因受到微生物的酸性或者碱性代谢产物的作用会降解、变色,微生物能分解汗液中的糖分、脂肪酸和皮屑等物质,生成了不饱和脂肪酸和氨等有臭味的物质,产生异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了适应人们的需要,各种功能性纺织品应运而生。
抗菌防臭纺织品是在纺织品使用状态下,通过抑制微生物的繁殖,从而抑制微生物产生异味,达到避免纤维制品变质,从而保持卫生状态的效果。
根据不同的抗菌剂,纺织品的抗菌机理有:①使细菌内的各种代谢酶失活,从而杀死细菌;②与细胞内的蛋白酶发生化学变化,破坏其机能;③阻断细菌DNA 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④破坏细胞内的能量释放体系;⑤破坏蛋白质结构,产生代谢障碍;⑥通过静电场的吸附作用,使抗菌剂分子渗入细胞内部,使其破裂,内容物泄露而杀死细菌。
远红外纳米粉,抗紫外线吸收剂,抗菌除臭整理剂,纺织防螨助剂,香味加工剂
纳米远红外加工剂FRN396远红外线的频率与构成生物体细胞的分子的振动频率相近,其能量易被生物细胞吸收,使分子内的振动加大,活化组织细胞,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机体代谢,加速新陈代谢, 增加免疫功能,增加微循环血流量,有很好的温热疗效等作用。
纳米远红外整理剂FRN396为纳米远红外陶瓷粉与成膜性良好的阳离子聚合物的特殊加工剂,适用于棉、毛、腈/毛、T/C 等织物的远红外整理,经其处理后的织物可以吸收外界的能量,再向人体反馈发射远红外线,使体感温度上升,从而使人体有温热感。
多家权威检测机构一致证明: FRN396整理后的织物远红外发射率高达85%,具有很好的保暖性,并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洗涤60次后远红外发射率高达84%,对人体安全,对皮肤无刺激、透气舒适。
HERST公司主要产品有:防紫外整理剂、抗紫外线整理剂、抗菌整理剂、抗菌助剂、纺织抗菌剂、纳米银抗菌处理剂、吸湿排汗整理剂、吸汗速干加工剂、纳米香味微胶囊整理剂、香味加工剂、织物面料抗菌剂、纳米维生素微胶囊加工剂、阻燃整理剂、防火整理剂、纺织阻燃剂、阻燃涂层胶剂、阻燃助剂、甲壳素整理剂、防螨抗菌整理剂、抗菌防霉防螨整理剂、皮革防霉抗菌剂、防霉整理剂、抗静电整理剂、防静电剂、防蚊加工剂、防虫加工剂、防油防水整理剂,含氟拒油拒水防污整理剂、芦荟丝素胶原保湿剂、无甲醛免烫整理剂、纳米银抗菌剂、羽绒抗菌除臭剂、纺织品防霉剂、纳米负离子加工剂、纳米远红外加工剂、远红外负离子发生剂、高发泡印花浆、珠光印花浆、金粉印花浆、银粉印花浆、仿活性印花粘合剂、富锗整理剂、天然物(丝素蛋白、绿茶、艾蒿、卵磷脂、仙人掌)整理剂、舒适性(凉感、调温、唐辛子暖感、自发热)整理剂等精细化工产品。
韩笑远红外保健纺织品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广州市纺织工业研究所李达才刁伟军杨建国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卢永辉刘宇平【摘要】本文总结了采用远红外辐射体与特种印花和新型油墨印花相结合的丝网印花加工方法的新工艺技术,使纺织品不但有明显的远红外保健效果,能有效地局部改善人体的各种有关症状,而且有特种印花的立体感、弹性胶感等外观效果。
AOX — 一类应引起重视的纺织化学污染源
AOX —一类应引起重视的纺织化学污染源2008年1月14日纺织导报水中的卤化物具有致癌和致突变性,一般不存在于天然水体,是人为污染的标志。
美国环保局提出的129种优先污染物中,有机卤化物约占60 %,以AOX(Absorbable Organic Halogens)表征的有机卤化物已成为一项国际性水质指标。
纺织品的染整加工中常见的羊毛脱脂剂、杀虫剂、干洗剂、漂白剂等均属有机卤化物,AOX的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T he aquatic halogenide is an artificial polluting marking and generally nonexistent in natural water, which can turn a thing to have cancer-causing and with the result that gene mutation. 129 kinds that the Americ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puts forward have the initiative pollutant in, the organic halogenide accounts for 60 % of total amount around, the organic halogenide of AOX(the Halogens of the Absorbable Organic) ha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water quality index.AOX ——一类应引起重视的纺织化学污染源文/邢雷王柏华张辉当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主题的时候,特别是随着人们对生态和环境问题关注程度的加深,除市场驱动力外,“清洁生产”、“绿色产品”、“生态纺织品”、“生态学”等概念已经大范围进入了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领域。
抗菌防霉整理剂,防霉抗菌整理剂,抗菌防霉剂,防霉防腐剂,纺织品防霉剂
抗菌整理剂ATB9800适用于处理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及含有胺基纤维的纺织品,如棉、毛、丝、麻、腈纶等织物。
是一种具有良好安全性的非溶出型持久抗菌整理剂。
它可以高效完全去除织物上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霉菌,并能防止细菌再生和繁殖,从而防止运动装、内衣、袜子、鞋衬里、毛巾、地毯、过滤材料、装饰用布、家纺用纺织品等的霉变和臭味。
SGS、Intertek等全球多家权威检测机构一致证明: ATB9800符合美国AATCC100标准及日本JIS L 1902-2002标准等。
赫特公司提供世界著名的HERST吊牌,并免费提供织物抗菌性能测试。
韩笑纺织品卫生整理实际应用探讨山东纺织科学研究所刘学提要本文介绍了新近研究开发的、有机硅季胺盐类整理剂STU-AMlO1的主要性能及特点。
对其整理工艺和抗菌效果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其他类型卫生整理剂并不具有的加工质量简易检测方法,并对卫生整理的健康发展,提出了看法。
一、前言近年来,纺织品卫生整理(又称抗菌防臭整理或抗微生物整理)在国内引起重视,并取得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截止八六年底,上海、江苏、河北、山东及北京等地都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
可以赋予纺织品抗菌防臭(或抗微生物)性能的化学制剂品种很多,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1、有机重金属化合物,如β-羟基喹啉酮、二甲基苯基锡乙酸酯、苯基二辛汞、三丁基醋酸铅和烷酸锌等2、一些染料及助剂,如;三苯甲烷类染料、TMM-THPC等3、一些有机钛、有机铝、有机锆化合物与四环素等抗生素合用4、芳香族卤素化合物类,如;α-溴代肉桂醛、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5-氯-2-(2,4-二氯苯氧基)苯酚等5、有机硅季胺盐类化合物,如;日本信越化学公司的Polon MF5O,美国道康宁公司的DC-5700等[1][2][3][4][5][6]。
但是,虽然一些化学制剂可使纺织品具有抗微生物的性能。
2020新版广东省深圳整理剂工商企业公司名录名单黄页大全34家
韩笑 销售
深圳赫特化工有限 公司
广东
深圳
抗菌防臭整理剂,抗菌整理剂,织物
深圳市福田区新沙路 3号
抗菌剂,纺织抗菌剂,防霉抗菌剂, 抗紫外线整理剂,羽绒抗菌除臭剂, 防霉防腐剂,织物防霉抗菌剂,纺织
品织物防霉防腐剂
韩笑 销售
赫特国际集团
广东 深圳 深圳市福田区
防螨整理剂,抗螨整理剂,抗菌防螨 剂,防螨抗菌整理助剂,防螨抗菌整 理剂,抗菌防螨整理剂,防菌防螨整 理剂,防菌抗螨整理剂,防霉防腐 剂,防霉整理剂
纺织印染助剂,树脂整理剂,平滑 剂,精炼剂,漆酶,蓝光增白剂,涂 料处理剂,高锰酸钾中和剂,高效洗 涤剂,硅树脂软化剂
陈先生 销 售部销售
多乐健化工有限公 司
广东
深圳
广东 深圳市罗湖区 深圳市罗湖区宝岗北 路29号
平滑剂,防染剂,高锰酸钾中和剂, 高效洗涤剂,精练剂,蓝光增白剂, 硅树脂软化微化剂,树脂整理剂,中 性纤维素酶,漆酶
橡胶糊,101A生胶,万能胶,PU胶, 成型用药水胶,喷胶,防水胶,白乳 胶,贴合胶,绿色环保胶
李晓姗 售销售 任
销 主
深圳市利峰科技发 展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广东 深圳市宝安区 阻燃加工,阻燃布料,阻燃剂,pu,
龙华大浪赖屋山工业 pvc,EN71,BS5852,CA117,纺 孙燕
区
织品后整理加工,防水
剂,负离子远红外线剂
韩小姐 销 售
上海赫迪化工有限 公司
广东
赫特国际集团有限 公司
广东
深圳 深圳
抗紫外线整理剂,防紫外线整理剂,
广东 深圳市 福田区 新沙路3号
微胶囊香味加工剂,织物抗菌剂,纺 织抗菌整理剂,抗菌防霉整理剂,抗 菌防螨整理剂,吸湿排汗整理剂,纺
抗菌防霉整理剂,涂料防霉剂,塑料抗菌防霉剂,皮革防霉剂,防霉抗菌剂
纺织品抗菌性能测试方法及标准高春朋,高铭,刘雁雁(青岛大学化学化工和环境学院,山东青岛266071)董瑛(华润纺织集团公司,上海200086)作者简介:高春朋(1980-),男,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抗菌整理剂及纺织品上应用【摘要】综述了目前应用于纺织品抗菌测试的菌种种类及其性质,并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抗菌测试标准的要点、应用范围及其优缺点。
【关键词】抗菌;测试标准;纺织品【中图分类号】TS190·9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9350(2007)02-0038-05抗菌纺织品的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抗菌性。
测试抗菌性时,要求培养基浓度、温湿度、pH 值及试验时间与穿衣条件相一致,实验仪器应为微生物实验常用仪器,且对任何形状的纺织材料都能测试[1]。
抗菌性的测试方法中,发展较早的是日本和美国,最有代表性且应用较广的是美国的AATCC试验法100和日本的工业标准。
国内使用较多的评价方法一般都是参照AATCC(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extile Chemists and Colorists,美国纺织染色家和化学家协会)标准[2]和日本JAFET(日本纤维制品新功能协议会)批准的"SEK"标志认证标准的方法[3]。
我国于1992年颁布了纺织行业标准FZ/T01021-1992《织物抗菌性能试验方法》[4],1996年颁布了国家标准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5]。
但是抗菌性能评价的方法和标准还远末作到系统、统一、规范,尤其是抗菌纺织品的性能评价和产品规范在我国还有许多问题不明确,只能做到简单的定性检测。
鉴于当前我国对抗菌纺织品的全面评价还不能适应国内生产和对外贸易的需要,本文对目前世界上使用较多的抗菌测试方法及标准进行了对比,1 测试菌种的选择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体形细小、结构简单、肉眼无法直接看到,必须借助显微镜等设备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抗菌防臭纺织品加工方法的探讨
() 5 与其 他整 理 剂具 有 相容 性 ;
() 工方法 简单 , 本低廉 。 6加 成
2 抗 菌 防 臭 纺 织 品 的 加 工 方 法
抗 菌 防臭 纤 维 是 在 原 纤 维 制 造 或 后 处理
抗 菌 防臭 卫 生 整 理 是 指 在 纤 维制 品上 用 具 有 抗 菌 防 臭 作 用 的试 剂 进 行 处 理 , 予 抗 赋
过 程 中 , 入 具 有 抗 菌 防 臭 能 力 的 药 剂 的特 加
殊 纤 维 。利 用 抗 菌 防臭 纤 维 制 得 的纺 织 品称 为 抗 茵 防臭 纺 织 品 。对 纤 维 织 物 进 行 抗 菌 防 臭 处 理 , 为 了 防 止 微 生 物 对 纤 维 的 劣 化 及 是
菌 防 毒 性 能 , 防止 纤 维 因 微 生 物 引 起 的劣 以
茼 防 臭机 理 及 国 内外 对 抗 茵防 臭 纺 织 品 的应 用 。
[ 键 词] 抗 茵 防 臭 抗 茵 防 臭 纺 织 品 加 工 方 法 关
1 抗 菌 整 理
1 1 定 义 .
特别是进入 8 O年 代 以来 , 院病 房 中造 成 病 医
菌 的元 凶 MRS 耐 新 青 霉 素 金 黄 色 葡 萄球 A( 菌 ) 使 免 疫 力 弱 的病 人 、 人 及 婴 幼 儿 很 容 , 老 易被 感 染 上 , 一 旦 感 染 上 很 难 治 愈 , 且 由此对 抗 菌 防臭 整 理 便 提 出 了更 高 的 要 求 。
第 3 期
等。 2 2 化 学 改 性 法 。
研 究 探 讨
此 法 是 将 具 有 抗 菌 防臭 功 能 的化 学 助剂
通 过 化 学 反 应 将具 有 抗 菌 防臭 作 用 的 基
抗菌防臭纺织助剂应用和方案
抗菌防臭整理剂,为你营造清新环境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毛巾发臭,衣服或鞋子老是出现臭味的情况?其实这是细菌等微生物的“杰作”它们在这些场所生存繁殖,便使得这些生活用品有了难闻的臭味。
在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的今天,服用纺织品的舒适性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赋予抗菌防臭功能是纺织品性能提高的重要手段。
抗菌防臭功能纺织品能杀灭或抑制与其接触的细菌等微生物,从而起到卫生防臭的效果。
一般通过应用抗菌纤维或普通纺织品经后整理获得的功能性纺织品。
服装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最早应用在军事上,二战期间德军装备了经抗菌加工的军服减少了伤员的细菌感染。
20世纪60年代,抗菌后整理的卫生织物开始民用。
目前为止,对纯天然纤维制成的纺织品而言,后整理法是唯一解决抗菌功能的技术。
另外抗菌防臭功能性助剂还可以广泛应用在家纺,医疗用品等领域。
福尔普生抗菌防臭整理剂HOLPOSON®ABN抗菌防臭整理剂,是一种有机双胍类高分子抗菌整剂,适用于所有类型纤维,如:棉、黏胶、涤纶、尼龙等天然、合成及混纺织物,即可应用在针织物、梭织物、家纺产品。
本产品可以抑制以下细菌和真菌: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微真菌,抑制细菌、真菌和藻类的代谢和繁殖过程,终止细菌活动和生长。
经本产品整理可防止微生物繁殖引起的气味,使纺织品具有耐久的清新卫生感。
产品特性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成分:双胍类复合物溶解性:分散与水离子性:弱阳离子简易操作方法首先称取抗菌防臭整理剂,搅拌同时加水,然后稀释到所需要的浓度,按照如下工艺进行生产:1、浸轧法抗菌防臭整理剂:20-40g\L,pH值:6左右,轧液率:65-75%工艺:110℃烘干,然后150℃定型60-90秒。
2、浸渍法抗菌防臭整理剂:1-3%(owf),pH值:6左右工艺:浴比1:10,20℃浸渍处理20-30分钟,脱水(带液率60-110%),烘干。
3、喷洒法配制成50-60g\L(根据实际情况配制相应要求浓度)的溶液,喷洒在需要处理的产品表面,自然晾晒或烘干。
面料助剂的种类
面料助剂的种类
面料助剂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染料助剂:用于染料的溶解、分散、扩散和固着等过程中,改善染料的染色性能和效果。
2. 印花助剂:用于印花过程中,改善印花剂在织物上的扩散性、固定性和色彩鲜艳度。
3. 整理助剂:用于织物整理过程中,改善织物的手感、光泽度、抗皱性、防水性、防尘性等性能。
4. 精酿助剂:用于纤维素和纤维素衍生物的制备过程中,改善纤维素的溶解性、纯度和可加工性。
5. 纺织助剂:用于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中,改善纺织品的纺纱性能、织造性能和整理性能。
6. 抗菌助剂:用于织物中添加抗菌剂,改善织物的抗菌性能,防止织物滋生细菌和霉菌。
7. 阻燃助剂:用于织物中添加阻燃剂,提高织物的阻燃性能,减少火灾的发生和传播。
8. 抗静电助剂:用于织物中添加抗静电剂,改善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9. 软化剂:用于织物中添加软化剂,改善织物的柔软度和手感,提高穿着舒适度。
10. 等离子处理剂:用于织物表面等离子处理,提高织物的吸湿性、抗菌性和防污性。
抗菌防螨整理剂,防螨虫整理剂,面料防螨剂,抗菌防霉抗螨剂,防螨抗菌整理助剂
纯棉织物耐久防螨抗菌整理的研究山东巨龙化工有限公司商成杰青岛医学院邹承淑【摘要】本文对螨虫对人体的危害作了介绍,并重点介绍该公司开发的对织物具有亲合力的防螨抗菌整理剂的应用方法和其性能特点。
【关键词】螨广谱抗菌剂防螨抗菌整理剂〗0.前言防螨抗菌整理是用防螨抗菌剂处理织物,从而获得防螨、抗菌、防霉、除臭、保持纺织品清洁卫生的加工工艺。
其目的不仅是为了保持织物清洁,更重要的是为了防止传染疾病保证人体的安全健康和穿着舒适;降低公共环境的交叉感染率,使织物获得卫生保健的新功能。
防螨抗菌的织物可广泛用于人们的内衣、运动衣、袜子、鞋用布、尿布;医院、宾馆、家庭的床单、被套、毛毯、毛巾、装饰织物、地毯、医药和食品服务行业的工作服以及部队的服装等,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
1.国内外织物防螨抗菌整理研究的进展概况织物防螨抗菌整理技术是现代医学、精细化工与染整新技术相结合的边缘技术。
其关键问题是从化工方面如何进行抗菌防螨剂的分子结构设计和合成;从医学方面要研究该防螨抗菌剂的抗菌效果和安全性等;从染整方面要解决防螨抗菌剂和纤维的结合以及各项牢度、强力、白度和透气性等。
1.1螨及其危害性〗螨类体长通常在0.1-0.5mm,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其形态,幼螨有足3对,成螨有足4对,它能传播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和原虫等,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螨类的种类很多,其中与人们关系密切的有以下几种:(1)尘螨:全世界有许多人遭受尘螨过敏之苦,它普遍存在于家居环境中,如卧具、地毯、坐垫、衣物等。
它的最适宜生活温度为20-30℃,装备了空调、地毯的房间是其良好的环境。
它的分泌物、代泄产物和死亡虫体是强烈的致敏源,可引起过敏性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婴儿湿疹和慢性荨麻疹等。
其中尘螨性哮喘是一种呼吸系统顽固疾病,并且发病率较高,它是由于悬于空中的尘螨代谢产物(排谢物、脱落的皮壳等)被吸入粘在呼吸道粘膜上而引起。
表现为胸闷气急、呼吸困难,且反复发作。
织物防虫、防霉防腐及防臭整理技术进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织物防虫、防霉防腐及防臭整理技术进展
1.防虫整理
可分为织物的防蛀整理及防蚊整理两大类。
根据日本中岛照夫在
19851987年间对消费者在保管衣服中受蛀虫侵食的统计,其事故率约为7.7%,仅次于变色、褪色、沾污、缩水列第五位,因此不能不引起重视。
防蚊整理则是野外作业人员、军人、露营者等欢迎的功能整理。
1.1防蛀整理
毛织物易受虫蛀,蛀虫的幼虫在生长的过程中是以毛纤维为食料的。
食
毛的蛀虫很多,大致有两类,一类是鳞翅目蛾蝶类的衣蛾;另一类是鞘翅目甲虫类的皮蠢虫。
它们以角蛋白质为食料,每年410 月是最活跃时期,但其在干燥低温或阳光照射下则很难生存。
染整生产中最常用的防蛀整理是对毛织物进行化学处理,毒死蛀虫,或使羊毛纤维结构产生变化,不再是蛀虫的食粮,从而达到防蛀目的。
但防蛀剂必须无色无臭,对毛织物有针对性,比较耐洗又无损于毛织物的风格和服用性能,使用方便,对人体安全性高。
防蛀整理主要用于羊毛、蚕丝、羽绒、毛皮等的蛋白质纤维加工。
防蛀
方法有物理法及化学法两大类。
物理法常用的有紫外线照射及冷藏法两种。
后者是以一8℃一1O℃交
替冷却,杀死幼虫,再在一3℃到45℃温度下贮存衣服。
效果虽好,但只是临时的措施。
化学法整理使羊毛纤维直接带上对蛀虫有杀害作用的化学药品,这些药
品直接浸入蛀虫皮层,或通过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给毒而死。
目前使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抗菌整理剂在提高纺织品功能性中的应用
抗菌整理剂在提高纺织品功能性中的应用文/广东顺德淦亿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纺织品服装功能性和艺术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其要求也随即提高,纺织品服装、鞋袜、家纺等与身体密切接触,其卫生安全也时刻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服装不光要美观,更需要健康安全,抗菌除螨等更多功能性助剂在纺织服装及家纺、日用品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如何通过使用功能性助剂来提升纺织品的附加值也是印染行业面对的实际问题,靠低成本竞争的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
本文重点介绍几种抗菌剂在纺织品加工中的应用。
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会迅速繁殖,并通过接触等方式传播疾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纤维属于多孔性材料,叠加编织后又会形成无数空隙的多层体,因此织物较容易吸附菌类。
抗菌整理就是使织物具有抑制菌类生长的功能,维持卫生的衣着生活环境,保证人体健康。
老龄社会的到来,卧床老人和在家疗养者逐渐增多,防止褥疮的老人护理用品的需求也呈增加的趋势。
使纺织品的抗菌、防霉、防臭后整理加工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抗菌剂在纺织品中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家纺中窗帘、被单、日用毛巾、鞋袜、浴巾、酒店用品、因幼儿服饰、餐厅用品等,抗菌剂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要“防霉抗菌”?微生物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致病微生物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如日本的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医院内交叉感染和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英国的“疯牛病”和“口蹄役”、美国的“碳疽病”和2003年我国出现的严重呼吸道感染疾病“SARS”及其后的禽流感,近期流行的新冠肺炎等,这些传染病都和病原微生物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人们开始研究怎么隔离、抑制、消灭这些致病微生物的方法,抗菌加工的技术就应运而生了。
图1 图2纺织品抗菌的必要性纺织品中常见的霉菌种类有黑曲霉、青霉类型、球毛壳霉、绿色木霉等;常见的细菌种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氏肺炎菌、大肠杆菌(见图1)、螺旋杆菌(见图2)、白色念珠菌等,这些霉菌细菌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它就会大量地繁殖,这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银离子纺织整理助剂
银离子纺织整理助剂
银离子纺织整理助剂是一种添加剂,用于纺织品的整理和处理过程中,可以起到抗菌、防臭、防菌和抗菌的作用。
它通常通过将银离子嵌入到纺织品的纤维结构中,从而改善纺织品的功能性能。
银离子纺织整理助剂具有很高的抗菌效果,可以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有效减少纺织品上的细菌滋生,从而降低纺织品对人体的感染风险。
此外,银离子还具有较长的持久性,可以在多次清洗后仍保持抗菌效果。
除了抗菌功能,银离子纺织整理助剂还可以起到防臭作用。
由于银离子可以杀灭细菌,因此可以减少细菌在纺织品上的繁殖,从而降低纺织品产生异味的可能性。
另外,银离子纺织整理助剂还具有抗菌和防菌功能。
它可以抑制真菌和细菌的生长,从而减少纺织品上的霉菌和致病菌的滋生,提高纺织品的卫生性能。
总之,银离子纺织整理助剂是一种功能性添加剂,可以为纺织品提供抗菌、防臭和防菌的功能,提高纺织品的品质和卫生性能。
纺织品的抗菌性能与应用前景
纺织品的抗菌性能与应用前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纺织品无处不在,从我们贴身穿着的衣物到家居装饰的布料,从医疗领域的敷料到工业生产中的特殊防护材料。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纺织品的抗菌性能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
具有抗菌性能的纺织品不仅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加清洁、卫生的使用体验,还在医疗、卫生、运动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纺织品抗菌性能的实现方式要使纺织品具备抗菌性能,通常有以下几种主要的实现方式:1、抗菌剂整理这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之一。
通过在纺织品的后整理过程中,使用抗菌剂对织物进行处理,使其能够附着在纤维表面或渗透到纤维内部。
抗菌剂的种类繁多,包括有机抗菌剂(如季铵盐类、胍类等)、无机抗菌剂(如银离子、铜离子等金属离子)以及天然抗菌剂(如壳聚糖、艾草提取物等)。
有机抗菌剂具有杀菌速度快、抗菌效果显著的优点,但部分有机抗菌剂可能存在耐热性差、易分解等问题。
无机抗菌剂则具有稳定性好、抗菌持久等优点,但成本相对较高。
天然抗菌剂由于来源天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但抗菌效果可能相对较弱。
2、纤维改性通过对纤维进行化学或物理改性,使其本身具有抗菌性能。
例如,在纤维的聚合过程中添加具有抗菌功能的单体,或者对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引入抗菌基团。
这种方法可以使抗菌性能更加持久,但技术难度和成本相对较高。
3、混纺抗菌纤维将具有抗菌性能的纤维与普通纤维进行混纺,从而使纺织品获得一定的抗菌效果。
常见的抗菌纤维有银纤维、铜纤维等。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易行,但抗菌效果可能会受到混纺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二、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指标为了准确评估纺织品的抗菌性能,需要一系列科学的评价指标:1、抗菌率这是最常见的评价指标之一,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纺织品对特定细菌或真菌的抑制或杀灭能力。
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抗菌率越高,表明抗菌性能越好。
2、抑菌圈直径通过在培养基上观察抑菌圈的大小来评价抗菌性能。
纺织品功能整理应用资料
功能整理及染整新技术论文班级:xxx班学号:xxx姓名:xxx纺织品功能整理开展及应用摘要:通过一个学期以来对纺织品功能整理的学习,对纺织品功能整理技术有了初步和根本的了解。
纺织品功能整理是一门有趣的学问,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理论上可以赋予人类所希望纺织品所具有的一切功能!本文主要是阐述自己对于一个学期以来对纺织品功能整理学习的总结、体会、感想,参考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获得的学者教授们的珍贵的资料和实践经验来概括一下纺织品功能整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和开展的前景和趋势以及一些新技术在纺织品功能整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纺织品功能整理,概况,开展,应用,新技术。
正文:纺织品功能整理概况:纺织品的功能整理是为了满足纺织品的某些特殊使用要求而赋予纺织品优良的使用,平安,外观等性能的特殊整理加工方法。
拿服装用纺织品来举个例子,服装用纺织品的开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遮体,保暖。
第二阶段:织物延伸的穿着功能〔易保养功能〕,抗皱、防缩;防水、防油、防污、阻燃等。
第三阶段:具有医疗、保健和防护等功能,抗菌防臭、防霉、防蛀、防静电、防紫外线、防辐射、止血、香味整理、陶瓷〔保健〕整理等。
我国的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展与国际水平目前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1、印染企业受服装企业选择面料的要求制约;2、开发的功能性面料不能做到时尚性、舒适性和功能性的有机结合;3、根据印染之后的整理加工,很多情况下由于缺少从纤维的原材料、纺纱织造、印染、服装整条生产考虑,会出现产品技术含量低、功能性指标不高、功能性不耐久,很容易被山寨后而低价竞争;4、就目前而言,大多的功能性产品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功能性加工的环保和平安问题尚未解决;5在我国的一些功能性产品的开发,主要依赖于助剂加工,很少能做到多学科交叉研发,因此,这些产品会出现技术含量低、档次低,缺乏技术创新和价值创新;6、缺乏市场调研投入。
纺织品功能整理的一些应用:一:织物在生活中的根本整理。
纺织品抗菌卫生整理及抗菌性能测试标准
菌 种 用 于 检 测 。 目前 大 部 分抗 菌 产 品 的抗
菌 性 能 ,往 往 选 择 金 黄 色葡 萄 球 菌 、 大肠 杆 菌 和 白 色 念 珠 菌 分 别 作 为 革 兰 氏 阳 性
汗液 、 皮脂、 油垢等代谢废物和来 自外部的
食 品残迹 将 附着 于 纺织 品上 , 成 为微 生物 的
种代谢酶失活 , 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 ②与
细 菌细 胞 内 的蛋 白酶发 生 化学 反应 , 破 坏 其
营养源。 在皮肤上生活的细菌和外来附着的
微生物( 细菌类) ,将这些废物和污染物质作
白质 发 生 变 性 , 杀 死 细 胞 。 庚三烯 一 1 一 酮 等。
2 0 1 7 年第 3 期
( 总第 1 2 2 期)
一7一
常生 长体 系而消灭细菌 ;⑤ 破坏细胞 内的
大 芽 胞 杆 菌 、枯 草 杆 菌 ) 和 革 兰 氏 阴 性 菌 ( 大 肠杆 菌 、 荧 光 假 单 胞 杆 菌 ) ;真 菌 中主 要用霉菌( 黑 曲霉 、黄 曲霉 、变 色 曲霉 、桔 青 霉 、绿 色木 霉 、球 毛 壳 霉 、宛 氏拟 青霉 、
利用 表面 静 电吸 附 , 使微 生 物细胞 的组 织 烷 基二 甲基苄 基氯化铵 、聚氧 化
季 铵盐 类化 合物
发生变化 ( 其 中包 括 酶 障 碍 、 细胞 膜 损 乙烯三 甲基氯 化铵 、聚氧 烷基 三
伤 ) ,从而 使酶 蛋 白质 与核 酸 变性 。 烷 基氯 化铵 、十八 烷基 三 甲基氯
否 具 有 广 谱 抗 菌 效 果 ,较 合理 的 选 择是 按
一
定 的 比例 ,将 有 代 表 性 的 菌 种 配成 混合
制菌整理剂,地毯抗菌剂,皮革抗菌剂,防菌剂,抗菌加工剂
抗菌整理剂ATB9800适用于处理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及含有胺基纤维的纺织品,如棉、毛、丝、麻、腈纶等织物。
是一种具有良好安全性的非溶出型持久抗菌整理剂。
它可以高效完全去除织物上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霉菌,并能防止细菌再生和繁殖,从而防止运动装、内衣、袜子、鞋衬里、毛巾、地毯、过滤材料、装饰用布、家纺用纺织品等的霉变和臭味。
SGS、Intertek等全球多家权威检测机构一致证明: ATB9800符合美国AATCC100标准及日本JIS L 1902-2002标准等。
赫特公司提供世界著名的HERST吊牌,并免费提供织物抗菌性能测试。
韩笑医用棉/涤纺织物耐久性抗菌整理烟台北方装饰布有限公司马英华王健栾景玺陈义忠【摘要】本文介绍了棉/涤混纺织物耐久性抗菌整理及增白整理,并就抗菌剂的用量、工艺配方,工艺条件、交联剂、轧液率、焙烘条件等因素对织物抗菌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研究表明,该抗菌整理工艺大大改善了织物的抗菌性能。
【关键词】抗菌荧光增白剂棉/涤混纺织物0.前言众所周知,纺织品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然而如果细菌附着在织物表面,则所有纤维素纤维可被细菌分泌的外细胞酶降解生成可溶性葡萄糖而被吸入到细胞壁。
这样菌类在纤维的表面由表向里使纤维降解,即细菌可在纺织上繁殖进而传播。
公共场所中的纺织品成了细菌传播的途径,在医院中病菌的传播危害的后果更加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卫生条件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抗菌纺织品的问世格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目前,人们对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改善是通过两种方法实现的,第一种方法是将抗菌剂用于合成纤维的混融纺丝中的掺混法。
用这种方法合成的抗菌产品的特长,在于它是纤维内部混入抗菌剂,故其耐洗涤性能良好,但另一方面它产生抗菌效果所需的时间长。
第二种方法将有机抗菌剂用交联剂涂敷于织物上,而使之固着的方法。
根据坯布的状态,大多采用涂层、浸渍、喷雾等方法进行包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纤维用抗菌防臭整理剂杨栋梁全国染整新技术应用推广协作网(200042)原载:《浙江印染与技术》摘要介绍抗菌整理剂的种类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审查项目,重点阐述分析主要的抗菌整理剂及其抗菌机理,包括目前最流行的天然抗菌整理剂。
叙词抗微生物剂机理种类纤维1 前言现代抗菌防臭(又名卫生)整理剂的发展史,可追溯到1935年由G.Domak使用季铵盐处理的军服,以防止负伤士兵的二次感染。
1947年美国市场上出现了由季铵盐处理的尿布、绷带和毛巾等商品,可预防婴儿得氨性皮炎症[1]。
1952年英国Engel等人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处理毛毯和床(坐)垫面料,但由于季铵盐活性较低,不耐水洗和皂洗。
以后,曾一度使用有机汞、有机锡等高效杀菌剂作为纺织品的抗菌防臭整理剂。
但是,由于这类高效杀菌剂很容易引起人体皮肤的伤害,不久就被淘汰了。
以后抗菌防臭整理剂一直沿着安全、高效广谱抗菌和耐久性的方向开发。
直至1975年美国道康宁公司推出有机硅季铵盐(即商品名为DC-5700),可以说是现代抗菌防臭剂中最完美的代表性品种之一。
但最近十多年来,无机化合物、纤维配位结合的金属化合物和天然化合物等三方面的抗菌防臭整理剂的开发研究,其进展令人瞩目。
抗菌防臭整理剂的用途主要涉及化妆品、食品、医药、造纸和纺织品等。
本文就纤维用抗菌防臭剂作一简单介绍。
2 抗菌防臭整理剂的种类抗菌防臭整理剂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醇类、酚类、醛类、酯类、醚类、腈类、卤素类、吡啶、喹啉类、噻唑类、双胍类、二硫化合物、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多)糖类、表面活性剂类、无机化合物、金属类以及天然化合物等。
但有些抗菌防臭整理剂有不良的副作用,已禁止在服装面料方面使用。
如著名商品Irgasan DP300,其学名为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其整理产品与含氯漂白剂作用后,会生成三种有毒的氯化物,反应式如下:上述生成物经热或紫外线照射后,会进一步生成四氯二氧杂环己烷(即四氯二噁氧)的致癌物质[2、3],故早己禁用。
此外,如2-溴化肉桂醛,2-(3,5二甲基吡唑基)-4-羟基嘧啶和2-(4-噻唑基)苯并咪唑等也都列人禁用范围。
因此,抗菌防臭剂及其整理产品的安全性极为重要,必须经过严格的毒性审查,同时还要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
表1是日本规定的抗菌防臭剂及其产品的安全审查项目内容。
表1抗菌防臭剂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审查项目[4]目前,符合上述安全性要求的市售抗菌防臭剂主要品种如表2所示。
表2 市首抗菌防臭剂的主要品种[5]3 主要抗菌防臭剂及其抗菌机理并非所有具有安全性、高效广谱抗菌和耐久性的抗菌防臭剂都可用于纺织品,它需对染料色光、牢度以及纺织品的风格无负面影响,同时应与常用的纺织助剂有良好的配伍性。
兹将几种主要抗菌防臭剂及其抗菌机理简述如下。
3.1 无机化合物以无机化合物作抗菌防臭剂是近年开发较为成功的品种,它适宜添加于合成纤维熔融纺丝原液中,在应用中的变色问题已得到改进。
银、铜和锌有抗菌作用,而其载体主要是硅、磷灰石、泡沸石、磷酸锆、氧化钛等无机化合物,其最大优点是耐热性可达500℃以上,而且非常稳定和安全。
但加入合成纤维纺丝原液最大的困难是粉末或颗粒的粒径。
关于无机化合物的抗菌机理,目前众说纷纭,尚无最终的说法。
一般认为是银离子溶出机理,与光作用产生活性氧机理。
无机化合物类抗菌防臭剂以泡沸石为代表,有天然的或合成的,以及具有离子交换性能与银等金属离子结合而成的泡沸石(金属置换量约1%-2%)。
这类抗菌防臭剂大多混人熔融纺丝原液中,添加量为1%左右,如聚酯或聚酰胺等合成纤维。
代表性产品如日本钟纺的Bactekiller,泡沸石的示意式如下:xM2/n O·Al203·ySiO2·zH2O式中: x;金属氧化物;y:氧化硅;z;结晶冰的系数;n;金属的原子价;M;1~3价的金属,作为抗菌泡沸石,以Ag、Cu和Zn为多。
这类抗菌防臭剂的急性毒性LD50在5000mg/kg以上,变异原试验呈阴性,对皮肤刺激呈准阴性。
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即Environmemtal protection Agency)的毒性试验及环境影响均认为是安全的。
此外,最新资料表明[6],纳米级的超微粒子的锌氧粉(粒径为0.005-0.20μ)除可作熔融纺丝原液的添加剂外,也可加入涂层浆中,使涂层织物具有紫外线屏蔽功能和抗菌防臭功能。
超微细锌氧粉的安全性极高,其急性毒性LD50>2000mg/kg(经口与皮肤,小鼠),Ames变异原试验呈阴性,对皮肤也没有刺激性。
3·2 与纤维配位的金属化合物与纤维能形成配位的金属化合物,其代表性产品是阳离子可染聚酯与银离子结合的银磺酸酯,如下式所示:其制备方法是将阳离子可染聚酯织物,在浴比为1:5条件下,在0.002%浓度的硝酸银溶液中浸渍处理,于沸腾时搅拌处理2Omin;待冷却后,用水洗净烘干,使聚酯的可染性基团(SO3-)与银离子(Ag+)结合而固着,即具有抗菌性。
这种金属配位形成抗菌性机理,是利用银离子阻碍电子传导系统,以及与DNA反应,破坏细胞内蛋白质构造而产生代谢阻碍。
3.3 铜化合物以铜化合物作为抗菌剂的开发,当推由日本蚕毛染色株式会社的商品"Samdaron-SSN",它具有导电和抗菌两种性能;以及由旭化成公司开发的导电抗菌性粘胶纤维,其商品名为"AsahiBCY"。
前者将聚丙烯腈织物或纤维浸渍于含有铵及羟胺硫酸盐的硫酸铜溶液中(浓度为2%-3%),进行还原处理。
聚丙烯腈上的氰基与硫化亚铜产生络合反应,生成稳定的含铜配位高分子化合物。
经上述处理后,除抗菌性外,还具有导电性。
该产品耐洗性能卓越,对细菌和真菌具有强大的杀灭效果。
产品的安全性良好,急性毒性LD50=1320mg/kg(经口、小鼠),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Sallmonellatyphimusium)的变异原试验呈阴性,河合法的皮肤贴敷试验呈准阴性。
后者是在铜氨再生纤维素制造过程中控制硫化铜量,使铜化合物均匀分散于纤维中,之后经硫化处理(如硫化钾等),使纤维中硫化铜(CuS和Cu2S)含量为15%-20%。
这种改性粘胶除具有抗菌性外,同时有除臭、导电和阻燃性能。
以上两种导人铜化合物的纤维,其抗菌机理是藉铜离子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与细胞内酶的硫基结合,使酶活性降低,阻碍代谢机能抑制其成长,从而杀灭之。
此外,棉和羊毛等天然纤维,也可藉化学方法改性后,导人铜、锌等金属,同样可产生抗菌防臭性能。
3.4季铵盐季铵化合物是最常用的抗菌剂,由于其与纤维的结合力很差,故与反应性树脂并用,以提高其耐久性。
例如,日本可乐丽的Saniter与日清纺的Peachfresh,就是季铵盐与反应性树脂同浴整理而成的商品。
季铵盐抗菌剂系脂肪族季铵盐或聚烷氧基三烷基氯化铵(polyoxyalkytrialkylAmoniumChlorid),化学结构通式如下:R~脂肪烷基;X-~阴离子;R’~CH2CH2;R~CH3这类抗菌剂主要用于纯聚酯织物上。
急性毒性LD50= 6510mg/kg(经口、小鼠);对兔子的皮肤刺激试验、Ames变异试验及大肠杆菌变异试验呈阴性;鱼毒性Tl50=4lmL/L;对人的皮肤贴敷试验呈准阴性,故安全性很高。
季铵盐的抗菌机理是利用表面静电吸附,使微生物细胞的组织发生变化(酶阻碍细胞膜的损伤),从而使酶蛋白质与核酸变性。
3·5 有机硅季铵盐类这类抗菌剂中最著名的是美国道康宁公司的DC-5700,其活性成分的学名为3-(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物[3-(Trimethoxyriyl)propyloctadecyl d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其结构式如下:结构上的三个甲氧基能与纤维上的羟基进行脱甲醇反应,生成共价键而使抗菌剂牢固地附着在纤维表面;同时,三个甲氧基能水解聚合,在纤维表面上形成薄膜而坚牢地附着在纤维表面上;其阳离子(N+)部分与纤维表面上的负电荷会相互吸引形成离子结合(静电结合),使由它自身脱水缩合形成的薄膜与纤维具有坚牢的附着力,从而产生良好的耐久性。
该产品获得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的许可证,编号为34292-1,产品典型特性为:有效成分(%) 42(甲醇溶液)PH值7.5比重(25℃) 0.87闪点(℃) llDC-5700经美国环境保护局检验,其急性毒性LD50= 12.27g/kg(经口、老鼠);对兔子的皮肤刺激试验没有反应;对虹鳟鱼的毒性TL50=56mg/L,此外还进行了亚急性毒性、变异原试验、催畸试验、粘膜刺激试验等18项试验,以及袜子穿着试验,均证实安全性很好。
DC-5700抗菌剂另一个特点是其广谱抗菌,效力涉及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霉菌、酵母菌和藻类等,如表3所示。
表3对DC-5700敏感的微生物与DC-5700结构类似的商品3-(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二甲基十四烷基季铵盐,其性能也相类似。
这类抗菌剂的抗菌机理是藉季铵盐分子中阳离子,通过静电吸附微生物细胞表面的阴离子部位,以疏水性相互作用,使细胞内物质漏泄出来,使微生物呼吸机能停止而将其杀灭。
3·6胍类在医药的双胍类消毒剂中,选择在水中溶解度小而对纤维吸附能力高的品种,就可用于开发纤维的抗菌防臭整理的抗菌剂。
例如,医疗方面应用很广泛的GluconicChlorohexideice,即1,l’-六亚甲基双[5-(-4-氯苯基)双胍]葡萄糖酸盐(1,l’-Hexamethylenebio[5-(-4-chlorophenyl)ligxanide]digluconate),其杀菌的效力很高,但对真菌的杀伤作用不强,其耐热稳定性好,而耐光性较差。
抗菌机理是破坏细胞膜,经口服毒性LD50=1260mg/kg(老鼠),故其毒性很低。
葡萄糖盐改成盐酸盐后,溶解度可降低,从而可改善其抗菌效果的耐洗持续性。
在此基础上,Zeneca公司成功开发用于棉及其混纺织物的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polyhexamethylenebiguanidine hydrochloride简称PHMB),其化学结构式如下[7-9]:(n=12或16)商品名为Repulex,是含活性成分20%的水溶液,其主要物理性能如下(常温下);PHMB作为抗微生物制剂在世界上已使用多年,主要用于游泳池、化妆品、食品和酿造工业等方面。
PHMB广谱抗菌,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和酵母菌等均有杀伤能力。
对不同生物体的功效和有关作用方式,已有专门报道,其抑菌的最小浓度(MICs)如表4所示。
表4 PHMB的MICs用Reputex 2O整理的黄色纯棉毛巾,经英国家庭洗衣顾问理事会(UK Home Laundry Consultative Council,HLCC)的标准洗衣方法洗不同次数后,由AATCC试验方法100测定性能,结果如表5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