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定义的道路包括以下几种
交通安全法道路定义

交通安全法道路定义道路在交通安全法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准确的道路定义对于维护交通秩序和保障行人、驾驶员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交通安全法中对道路的定义进行探讨和解析。
一、交通安全法中的道路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交通安全法》)第14条的规定,道路是指供车辆通行的、幅员较小的道路,包括公路、城市道路、农村道路和其他道路。
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交通安全法》对道路的定义较为广泛。
首先,“供车辆通行”的限定了道路的基本属性,只有供车辆通行的道路才能被归为道路范畴。
其次,“幅员较小”的要求强调了道路的狭窄性,与高速公路等规模较大的道路相对应。
最后,明确列举了公路、城市道路、农村道路和其他道路,对道路的分类进行了具体说明。
二、道路分类及特点1. 公路公路是指由国家、地方实行统一管理的、供车辆通行的道路。
公路是我国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高速公路、高级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和三级公路等不同等级。
公路通常具备平整宽阔、标志完善、交通流量较大等特点。
2. 城市道路城市道路是城市内供车辆通行的道路。
城市道路一般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
主干道交通流量大,车速较快,连接城市不同区域;次干道是连接主干道与支路的中间通道;支路是连接住宅区、商业区等的小路。
城市道路通常具备繁忙、复杂的交通流量和车辆多搁行,行人和非机动车辆比较集中等特点。
3. 农村道路农村道路是农村地区供车辆通行的道路,包括农村公路和乡村小道。
农村道路一般较窄,交通流量较小,但在农村地区连接重要的行政单位和居民点,具有重要的作用。
4. 其他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对其他道路未作具体定义,可以理解为包括一些特殊的道路,如高速铁路、轻轨道等。
这些道路具有特定的功能和特点,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实施相应的交通管理措施。
三、道路的重要性和意义道路作为交通系统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合理规划道路建设、加强道路维护和交通管理,能够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事故发生率、缓解交通拥堵等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适
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道路交通活动的基本法律,该法规定了道路交通参与者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以及国家对道路交通活动的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章总则第二条,该法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道路类型:法律适用于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比如广场、公共停车场等。
2. 交通参与者:涵盖所有驾驶员、行人、乘车人员以及其他与道路交通安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
3. 车辆类型:包括各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如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
4. 活动类型:涉及行驶、停放、行走以及其他与交通安全直接相关的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特殊领域域的交通活动,如铁路、民航、水上交通等,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管理体系和技术标准,往往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而是由专门的法律、行政法规来规范。
另外,军队在非战争状态下的交通管理,也有专门的规定,不完全适用该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是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保护道路交通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性法律,对违反该法规定的行为设有相应的法律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测试题及答案我国的道路安全事故有下降的趋势,但是道路安全问题还是居高不下,需要参与交通的人员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与知识。
下面就让店铺告诉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所称的“道路”是指:( B )A.高速公路、普通公路B.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C.沥青公路、水泥公路、砂石公路D.二级公路、林荫小道2.( B )周岁以下儿童不能骑自行车上街。
A.10B.12C.14D.163.全国统一规定的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B)。
A.119B.122C.110D.1204.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是:( D )A.12月2日B.4月30日C.6月1日D.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5.自行车在没有划分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靠右侧道路边缘( A )范围内通行。
A.1.5米B.2米C.2.5米D.3米6.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档汽车准驾车型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年龄应在( C )周岁以上,70周岁以下。
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2周岁7.当机动车停在机动车道上时,乘客应当( D )。
A.从机动车右侧上下车B.从机动车左侧上下车C.如何方便如何上下车D.不应该上下车8.行人通过人行横道,要按人行横道灯的指示通行。
小明在通过人行横道线前,看到人行横道红灯亮时,应该( B )。
A.迅速通过人行横道B.在人行横道线前等待C.缓慢通过人行横道D.绕开人行横道通过9.小磊天黑骑自行车,迎面开来灯光耀眼的汽车,该学生应该( B )。
A.打铃铛示意司机关灯B.下车靠边避让C.凭感觉会车D.低头避光,继续骑行10.交通参与者在道路上通行时,应遵循各行其道的原则。
小璐步行外出应当在( B )上行走。
A.城市快速路B.人行道C.封闭的机动车道D.非机动车道11.某学生乘坐长途客车,看到车已满员,乘务员招呼上车,正确的做法是:( A )A.不上车,等下一班B.上车,并要求座位C.上车,然后报警D.直接报警12.驾驶自行车出行是环保、健康的交通参与方式。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所指的道路是哪些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所指的道路是哪些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所指的道路是哪些?店铺⼩编在下⽂就为⼤家带来问题的解答,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所指的道路是哪些
法律规定的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的地⽅,包括⼴场、公共停车场等⽤于公众通⾏的场所。
《中华⼈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百⼀⼗九条本法中下列⽤语的含义:
(⼀)“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的地⽅,包括⼴场、公共停车场等⽤于公众通⾏的场所。
(⼆)“车辆”,是指机动车和⾮机动车。
(三)“机动车”,是指以动⼒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驶的供⼈员乘⽤或者⽤于运送物品以及进⾏⼯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四)“⾮机动车”,是指以⼈⼒或者畜⼒驱动,上道路⾏驶的交通⼯具,以及虽有动⼒装置驱动但设计最⾼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机动轮椅车、电动⾃⾏车等交通⼯具。
(五)“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读者如果需要法律⽅⾯的帮助,欢迎到店铺进⾏法律咨询。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释义第一章总则总则是一部法律、法规纲领性、概括性的规定,为其他各章的具体规范奠定基础。
其他各章的内容必须体现总则确定的基本原则,具体运用时也必须符合总则确定的原则和精神。
《道路交通安全法》总则共七条,分别规定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原则,各级政府的交通安全管理职责,道路交通安全主管部门,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义务以及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科技工作等内容。
第一条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
[释义] 本条是关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立法目的的规定。
立法目的又称立法宗旨,是制定一部法律、法规的主要意图。
在有的法律、法规中,还往往同时明确规定制定法律、法规的立法依据。
我们在这里将主要结合立法的起草和论证,向大家介绍一下制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必要性和立法过程,便于大家理解和了解这部法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加深对本法立法目的的了解。
一、制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必要性。
在现代社会,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十分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道路交通法制取得了较大进展。
国务院从1988年开始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等行政法规。
与之相配套,公安部陆续制订了《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机动车驾驶证管理办法》、《交通违章处理程序》和《机动车登记办法》等15个部门规章。
另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一批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上述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的贯彻落实,为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道路交通的需求迅猛增长,机动车和交通流量大幅度增加,而城乡道路建设相对滞后,再加上道路交通参与者的法制观念普遍淡薄,交通违法现象十分严重,致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一是,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的重特大交通事故逐年上升,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害。
道路定义规范标准最新

道路定义规范标准最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道路的定义规范标准也在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交通环境。
以下是最新道路定义规范标准的主要内容:1. 道路分类:道路根据其功能、设计速度、交通量和路基宽度被分为若干类别,包括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农村公路等。
2. 设计速度:设计速度是道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影响着道路的几何设计、交通控制设施的配置等。
设计速度应根据道路的功能、交通量和地形地貌等因素综合确定。
3. 车道宽度:车道宽度应满足不同类型车辆的通行需求,并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一般车道宽度为3.5米至3.75米。
4. 路基与路面:路基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以适应各种气候条件和交通荷载。
路面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抗滑性和抗变形能力。
5. 交通控制设施: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等,应根据道路的交通流量、交叉口类型和行人通行需求合理设置。
6. 人行道与自行车道: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应与机动车道分离,以保障行人和骑行者的安全。
人行道宽度一般不小于1.5米,自行车道宽度不小于2.5米。
7. 绿化与照明:道路两侧应设置绿化带,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并提供遮荫。
照明设施应保证夜间行车的安全,同时考虑节能和环保。
8. 排水系统:道路设计应包括有效的排水系统,以防止积水和水浸,确保道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正常使用。
9. 无障碍设施:道路应提供无障碍设施,如坡道、盲道等,以方便残疾人士的通行。
10. 应急救援通道:在必要时,道路应预留应急救援通道,以便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响应。
结束语:道路定义规范标准的更新旨在提高道路的安全性、效率和可持续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变化,这些规范标准将继续演进,以满足未来的交通挑战。
道路类型标准

道路类型标准
一、城市道路类型
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道路,根据其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快速路:快速路是城市道路中的高等级道路,主要承担长距离的交通流动,通常不设置红绿灯,采用立交桥和隧道等方式连接其他道路。
2.主干道:主干道是城市道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城市中的各个区域,承担大量的交通流量,通常设置红绿灯控制交通流。
3.次干道:次干道是城市道路中的辅助道路,主要承担区域内的交通流动,通常采用平面交叉的形式连接支路和其他道路。
4.支路:支路是城市道路中的末端道路,主要承担短距离的交通流动,通常采用平面交叉的形式连接次干道和街坊路。
二、农村道路类型
农村道路是指位于农村地区的道路,根据其使用情况和地理环境,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村村通:村村通是指连接农村居民点之间的道路,通常为单车道或双车道,路面宽度较窄,一般不设置红绿灯。
2.乡村道:乡村道是指连接农村居民点和乡镇、村庄的道路,通常为单车道或双车道,路面宽度较窄,一般不设置红绿灯。
3.县道:县道是指连接县城和各乡镇、村庄的道路,通常为双车道或单车道,路面宽度较窄,一般不设置红绿灯。
4.乡道:乡道是指连接各乡镇、村庄和农田、厂矿等地的道路,通常为单车道或双车道,路面宽度较窄,一般不设置红绿灯。
三、高速公路类型
高速公路是指连接城市之间或城乡之间,提供高速度、大容量的交通服务的道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国家高速公路:国家高速公路是指由国家投资建设的高速公路,通常采用双向四车道或六车道的形式建设。
2.省级高速公路:省级高速公路是指由省政府投资建设的高速公路。
公路的定义及分类

公路的定义及分类公路是指连接不同地点的道路系统,由柏油、水泥等材料铺设而成,供车辆通行的交通设施。
公路是城市和乡村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便利人民出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用途和特点,公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城市道路城市道路是连接城市内部各个区域的道路,主要用于城市内部交通。
城市道路通常比较繁忙,车流量大,需要考虑到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需求。
城市道路可以细分为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和城市支路。
城市主干道一般是城市交通的骨干,承担着大量的交通流量,连接城市的不同区域。
城市次干道连接主干道和支路,起到承载交通流量的作用。
城市支路则连接城市内部的各个小区域,主要用于居民出行和货物配送。
二、乡村公路乡村公路是连接农村地区的道路,主要用于农村居民的出行和农产品的运输。
乡村公路通常比较狭窄,路况相对较差,也缺乏交通设施和服务设施。
乡村公路可以分为乡村主干道和乡村支路。
乡村主干道连接乡镇和村庄,承载着农产品的运输和农民的出行。
乡村支路连接村庄内部的小道和农田,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日常生活。
三、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连接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快速道路,具有较高的通行能力和行车速度。
高速公路通常是多车道、分隔带和匝道等交通设施齐全,安全性能较高。
高速公路主要用于长途客运和货物运输,可以大大缩短行车时间,提高交通效率。
四、边远地区公路边远地区公路是连接偏远地区和边境地区的道路,通常地势复杂、气候恶劣,路况较差。
边远地区公路的建设对于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边远地区公路通常需要考虑到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等因素,建设难度较大。
五、特殊用途公路特殊用途公路是指满足特定需求的道路,如机场高速公路、港口公路、旅游公路等。
这些公路通常是为了满足特定场所或特定活动的交通需求而建设的,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
公路是连接不同地点的道路系统,根据用途和特点可以分为城市道路、乡村公路、高速公路、边远地区公路和特殊用途公路。
城市道路分类分级

城市道路分类分级之蔡仲巾千创作依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以下四类:1、快速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
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前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取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快速路两侧不该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中、小城市不设快速道)。
2、主干路(全市性干道):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为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以交通功能为主。
自行交通量大时,宜采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
主干路两侧不该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的进出口。
一般红线宽度为30~45m。
3、次干路(区级干道):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性交通路线,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一般红线宽度为25~40m。
4、支路(街坊道路):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一般红线宽度为12~25m左右。
城市道路的分级:除上列快速路外,每类道路依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Ⅰ、Ⅱ、Ⅲ级,大城市应采取各类道路中的Ⅰ级尺度;中等城市应采取Ⅱ级尺度;小城市应采取Ⅲ级尺度。
有特殊情况需变动级别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规划审批部分批准。
居住区道路分级根据功能要求和居住区规模的大小,居住区级道路一般可分为三级或四级。
居住区道路是解决居住区的内外联系。
车行道宽度不该小于9米,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居住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次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部的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7米,红线宽度12~14米;居住组团级道路是居住区内的支路,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为4~6米;通向各户或各单元门前的小路,一般宽度为3米。
此外,在居住区内还可能有专供步行的林荫步道。
北京目前车道宽度为3.75米,这个宽度是依照当时大挂车的宽度设计的,现在一般小汽车的宽度都在两米之内,而国外一般的车道只有2.5米宽。
道路分类七大类

道路分类七大类
道路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七大类:
1. 高速公路:也称为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或高速公路。
这种道路专门用于快速、长距离的汽车行驶,最高限速一般为每小时100公里或以上。
2. 快速路:这是一种较高速公路低速度的道路,主要用于城市之间或城市内部交通。
最高限速一般在每小时60到80公里之间。
3. 城市道路:这种道路主要用于城市内的交通,连接市区的不同部分。
它们通常比高速公路和快速路狭窄,限速较低,并且可能有红绿灯、人行道和交通控制措施。
4. 乡村道路:这种道路通常位于城市边缘或农村地区,连接农村社区和城市之间的道路。
它们可能是单一车道,有限速限制,可以有一定的转弯区域和农田。
5. 居民区道路:这些道路位于住宅区,主要用于居民的进出和内部交通。
它们通常很狭窄,限速较低,可能有许多拐角和停车位置。
6. 山区道路:这种道路通常位于山区或山脉之间,有时称为山路。
由于地形的起伏和弯曲,这些道路可能是狭窄、崎岖和陡峭的,需要特别小心驾驶。
7. 沿海/湖畔道路:这些道路沿着海岸线或湖泊周围延伸,提供美景和景点。
这些道路可能是崎岖的,由于靠近水体,可能受到波浪或潮汐的影响。
这些道路也可能需要特别小心驾驶。
道路交通安全与管理

1. 2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职能与管理方 法
• (4)禁止 • 禁止指对特定事项予以禁止的决定。如设置单行线、禁行线。 • (5)管制 • 管制指对于特殊事件或活动,设定交通限制的决定。 • (6)登记 • 登记指对个人或单位所申请的事项,予以记载备案的决定。 • (7)取缔 • 取缔指对违法行为予以禁止和取消的决定。 • (8)许可 • 许可指对特定事项解除禁止的决定。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 2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职能与管理方 法
• (2)行政强制措施 •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交通违法行为人所采取的必要
限制措施。包括暂扣、滞留车辆、暂扣机动车驾驶证、拖曳违法停放 的车辆和故障车等。 • (3)刑事强制措施 • 刑事强制措施主要用于办理交通肇事案件。对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行为 人所采取的刑事强制措施包括拘传、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逮 捕。 • 2.行政管理方法
第1章道路交通安全与管理
• 1.1道路交通安全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 1. 2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职能与管理方法 • 1. 3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
返回
1. 1道路交通安全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 1.1.1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相关概念
• 1.道路 • 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 2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职能与管理方 法
• (9)命令 • 命令指依法让个人或组织采取或不采取一定行为的决定。 • (10)批准 • 批准指对个人或单位的申请予以同意的决定。 • (11)受理 • 受理指对个人或单位提出的申请要求予以接受并办理的决定。 • (12)拒绝 • 拒绝指对个人或单位的申请不予同意的决定。 • (13)免除 • 免除指在特定条件下,对特定的人或单位取消其作为义务的决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1000题

机动车驾驶人交通安全法及相关知识辅导1000题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目的是为了:(3)①使车辆按规定的速度行驶;②圆满完成运输任务;③保障道路交通的有序、安全和畅通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所称的“道路”是指:(2)①高速公路、普通公路;②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③沥青公路、水泥公路、砂石公路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所称的“车辆”,是指:(3)①各种客车、货车、三轮车;②各种货运汽车、客运汽车、公共汽车;③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道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所称的“机动车”是指:(3)①各种客车、货车、三轮车;②各种货运汽车、客运汽车、公共汽车;③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5、凡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1)①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②不时可以不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③中有车辆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6、车辆、行人必须各行其道。
借道通行辆和行人:(2)①具有优先通行权;②应当让在其本道内行驶的车辆或行人优先通行;③不管在其本道内行驶的车辆或行人7、下列哪项属于非机动车:(1)①处行车、人力车、畜力车、残疾人专用车;②三轮汽车;③轻便摩托车8、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2)①交通管理人员都可以进行处罚;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应当及时纠正;③都应该被处罚。
9、驾驶车辆,必须遵守:(1)①右侧通行的原则;②左侧通行的原则;③中间通行的原则。
10、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应当遵循的原是:(2)①严厉处罚的原则;②依法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③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智慧树答案关注道路交通安全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以下哪种道路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定义的“道路”?答案:开放小区内道路2.按照交通环境面向对象的不同,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交通环境?答案:非意义性交通环境3.以下哪一项属于驾驶环境的内容?答案:车辆乘坐舒适度4.道路交通四要素包括答案:车辆;交通环境;人;道路5.汽车上道路行驶的主要作用包括答案:运载人员、货物;牵引运载货物的车辆或有其他特殊用途;从事专项作业6.城市道路包括那些类型答案:支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7.平衡车属于非机动车答案:错8.激动车身喷涂、粘贴文字、图案面积不得超过车身面积的30%答案:对9.车辆速度越快,驾驶人视野越宽答案:错10.高速公路属于全封闭管理的道路答案:对第二章1.对车辆驾驶人进行管理的主体是?答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2.关于机动车驾驶人科目一考试描述正确的是?答案:注重考察驾驶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识3.初次申领的机动车驾驶证有效期为几年?答案:6年4.初次申领机动车驾驶证能够申请的准驾车型包括答案:大型货车;普通二轮摩托车;公交车;小型汽车5.可以通过增驾申请驾驶的车型包括答案:大型客车;有轨电车;小型汽车;公交车;牵引车6.我国机动车驾驶人累积记分中,一次记分分值包括答案:2分;1分;3分7.申请小型载客汽车准驾车型的驾驶人需要年满20周岁答案:错8.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规定,年满70周岁以上的,不能再驾驶小型载客汽车了答案:错9.患有癫痫症的人不可以申请机动车驾驶证答案:对10.某考生在科目一考试中取得80分的好成绩,顺利通过科目一考试答案:错第三章1.波箱油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什么油答案:变速箱液2.这是什么灯答案:冷却液指示灯3.当车辆发生“开锅”现象应及时停车,关闭汽车发动机等待温度下降答案:错4.出现喷油器雾化不良或滴油使部分汽油不燃烧故障,尾气通常为什么颜色答案:白烟5.高速行驶时方向盘震颤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答案:传动系统零部件安装松动;前轮定位角失准,前束过大;减震器故障6.车辆日常维护时机油加得越多越好答案:错7.车辆不应长时间停放,应经常使用并短途、长途都要跑跑答案:对8.车辆使用时只有等到油箱空了再加油对车辆才好。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

城市道路交通名词解释1.道路:是由起、终两个端点和一些中间控制点连接而成的带状构筑物,是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工程设施。
2.国道:在国家公路网中,具有全国性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并经确定定义为国家干线的公路,简称国道。
3.省道:在省公路网中,具有全省性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并经确定定义为省级干线的公路,简称省道。
4.县道:具有全县性的政治、经济意义,并确定为县级的公路。
5.乡道:主要为乡村生产、生活服务并经确定为乡级的公路。
6.高速公路: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干线公路。
7.一级公路: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干线公路。
8.快速路: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交与控制出入,供车辆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
9.主干路:在城市道路网中起骨架作用的道路,以交通功能为主(小城市沿线或兼具服务功能,交叉口间距以800—1200米为宜)。
10.次干路:是联系主干路之间的辅助性干道,与主干路连接组成道路网,起到广泛连接城市各部分和集散交通的作用。
11.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12.交通性道路:以满足机动交通运输的要求为主要功能,承担城市主要的交通流量及与对外交通的联系,特点为车速大、车辆多,道路两侧要求避免布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
13.生活性道路:以满足城市生活性交通要求为主要功能,主要为城市居民购物、社交、游憩等活动服务,以非机动交通为主,道路两侧多布置人流较多的公共建筑及居住建筑,要求有较好的公共交通服务条件。
14.设计车速:道路几何设计所采用的车速。
它是在气候条件良好,车辆行驶只受道路本身的条件影响时,具有中等驾驶技术人员能安全、顺适驾驶车辆的速度。
同一条道路上的设计车速应该一致。
以使车辆行驶平稳。
也称为计算行车速度。
15.瞬时平均车速:即点平均车速,路段上的一小段在某特定时间车辆通过时的车速平均值。
城市道路的构成和基本类型

城市道路的构成和基本类型以城市道路的构成和基本类型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城市道路的特点和分类。
一、城市道路的构成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构成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 车行道:车行道是供机动车辆行驶的部分,通常由沥青或混凝土铺设而成。
车行道的宽度根据道路的等级和交通流量而定,一般而言,城市主干道的车行道宽度较大,而支路或小巷的车行道宽度较小。
2. 人行道:人行道是供行人通行的部分,通常位于车行道的两侧或沿着道路的一侧。
人行道的宽度应足够容纳行人的通行需求,同时要考虑到行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安全。
3. 路缘石:路缘石是将车行道和人行道分隔开的边界线,通常由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制成。
路缘石的作用是保护人行道免受车辆侵入并引导雨水流入雨水口。
4. 路灯和交通信号灯:路灯和交通信号灯是城市道路上的重要设施,用于照明和引导交通。
路灯可以提供夜间照明,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交通信号灯用于指示车辆和行人的通行顺序,维持道路交通秩序。
5. 绿化带和景观设施:为了美化城市道路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城市道路上通常会设置绿化带和景观设施,如花坛、草坪、树木等。
二、城市道路的基本类型根据道路的用途和等级,城市道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1. 主干道:主干道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城市的主要区域和重要交通枢纽。
主干道的车行道宽度较大,交通流量较大,通常设有多车道和交通信号灯。
2. 支路或次干道:支路或次干道是连接主干道和住宅区、商业区等的道路,交通流量较小,车行道宽度较小。
支路通常没有交通信号灯,但会设置停车位和人行道,以满足居民和商业活动的需求。
3. 快速路:快速路是城市道路中的高速公路,通常设有分隔带和匝道,限制非机动车和行人进入。
快速路主要用于快速通行,连接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通常设置较高的速度限制。
4. 步行街:步行街是专门供行人通行的道路,通常位于市中心或商业区,不允许机动车进入。
交通安全法中对“道路”的定义是什么

交通安全法中对“道路”的定义是什么交通安全法是指中国政府颁布的一部法律,用于管理和协调交通和运输,维护社会的交通秩序和安全。
在交通安全法中,对“道路”的定义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道路是交通系统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也是人们出行和交通运输的重要场所,因此定义清晰准确的道路可以有效地指导和规范交通行为,维护行车安全和交通秩序。
一、道路的概念和定义交通安全法中对“道路”的定义如下:定义一:广义上的道路是指供行人、车辆、动物等通行的地面、楼梯、桥梁、隧道等交通场所。
定义二:狭义上的道路是指供车辆通行的公路、城市道路、农村道路等交通场所。
二、道路分类根据其功能和路权的不同,道路可分为不同类型,包括:1. 公路:由国家、省、市政府或它们授权的单位负责管理的道路,其管理权限和职责依法规定。
公路可分为高速公路(包括城市快速路)、普通公路等。
2. 市政道路:由城市的政府或其授权的单位负责管理的道路,通常用于城市区域内的交通管理和交通流动。
3. 农村道路:由县、乡政府或其授权的单位负责管理的道路,通常用于农村地区的交通管理和交通流动。
4. 自行车道:供自行车行驶的专用道路,通常是在城市区域内设立的。
5. 步行街:限制机动车行驶的道路,通常是城市中心的步行商业街或商业区。
三、道路的主要特征道路是交通系统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其特征主要有:1. 通行性:道路是供行人、车辆等交通工具通行的地方,具有通行性。
2. 连通性:道路是连接不同地点的交通通道,具有连接性。
3. 指示性:道路上的交通标志和标线等指示性设施起到指示和引导行车方向的作用。
4. 安全性:道路是人们出行和交通运输的主要场所,因此必须具备足够的安全性要求。
5. 稳定性:道路的稳定性和服役年限必须符合相应的规定和标准。
四、道路的管理责任和义务道路管理人应当按照法律和规定,承担以下管理责任和义务:1. 建设和维护道路,依法保障道路的安全、顺畅、畅通和清洁,规范道路使用和交通秩序。
道路、公路的定义及分级

道路、公路的定义及分级一、道路:1、定义: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
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主乡村道路等(公路工程名词术语〈JTJ 002—87>)。
城市道路与公路以城市规划区的边线分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2、分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四类.(1)快速路快速路应为城市中大1、长距离,快速文通服务.快速路对向车行道之间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翻或部分控制;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t车流、人沈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2)主干路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自行车交通皿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帆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3)次干路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起集散交通作用,兼有服务功能。
(4)支路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5)除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I、II、III级,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I级标堆,中等城市应采用II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III级标准。
二、公路1、定义:联结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等,主要供汽车行驶、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公路工程名词术语<JTJ 002-87>).2、分级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以下五个等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 55000辆;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 80000辆;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 100000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定义的道路包括以下几种:
公路:根据《公路法》的规定,公路按照其在公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
包括陆面道路和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和公路渡口。
城市道路:根据《城市道路管理条例》〖BFQ〗的规定,城市道路是指城市供车辆、行人通行,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道路、桥梁及其附属设施。
属于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道路。
如厂矿道路、机场道路、港区道路等,凡是社会机动车可以自由通行的,均按照道路进行管理。
广场:指城市规划在道路用地范围内,专供公众集会、游嬉、步行和交通集散的场地。
公共停车场:指在规划的道路用地范围内专门划设出供车辆停放的车辆集散地,是道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不属于“道路”?
除《道路交通安全法》定义的“道路”以外的其他道路,如矿区、厂区、林区、农场等单位自建的不通行社会车辆的专用道路、乡间小道、田野机耕道、城市楼群或排房之间的甬道以及机关、学校、住宅小区内的甬道等均不属于《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道路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