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面积教学设计优质课-人教版三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1-62页。
教学目标
1、要让学生在操作认识活动中自主建构面积的概念,
能区分周长与面积,不混淆;
2、让学生经历探究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
验策略的多样性,并理解测量面积可以用较小的图形来测量,
为面积单位的学习打下基础;
3、在课堂中营造轻松、积极的学习探究氛围,让学生
敢想敢做,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
与追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理解面积的概念
难点是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探究比较面积大小的不同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具袋(袋中装有大小不同的平面图形、剪刀、方格纸)、40张大小不同的树叶。
学生准备一只彩笔、尺、草稿本、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先来进行涂色比赛。老师手里请两位名同学上台来涂,最快涂完的获胜。(准备两片不一样大小的树叶))
师:最快涂完的是某某同学,但是同学们想想,这个比赛公平吗?
师:为什么不公平?(有的树叶大有的树叶小)是什么大一些?什么小一些?(面)
师:我们说的树叶大小不同其实就是指树叶表面的面积不一样,也就是涂色的部分的大小,那涂色的部分我们给起个名字叫什么?树叶的什么?生:面积。那什么是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面积。板书:面积
顾名思义,面积肯定跟什么有关?(面)对那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物体的表面板书:物体的表面
二、认识面积
1、摸一摸,感受面
(1)用手去摸一摸你的桌子的表面。你是怎样摸的?
预期:①摸了桌面的某些地方
②摸了桌面的四边
③一圈一圈缩小范围去摸
④横过去回来横过去回来
师:桌面的每个地方都要摸到,才是桌子的表面。
(2)(拿出数学书):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请摸一摸它的封面
学生动手摸,然后问: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摸数学书的封面的?
(3)每个物体都有面,你们还能指出其他物体的一个面吗?边摸边说。
(如果有人指出地面也是面,让他摸一摸,摸不完,反问为什么桌面我们能摸完,地面摸不完呢?因为太大了,是什么太大了?地面的大小太大了。那么你们口中的地面的大小就是地面的面积)比一比地面的大小比桌面的大小,谁大?地面的大小比桌面的大小要大,这里地面的大小就是地面的面积,桌面的大小就是桌面的面积。你们能仿照这样举个例子说一说吗?
2、建立面积概念(小组之间摸身边东西指出面积是那块)
(1)给学生充足的机会边摸边比较物体的面积
(2)摸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一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3)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得出面积是物体表面大小
3.从生活到实际出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让学生上台说出它们的面积是什么?还有没有闭合的图形让生说面积
生对于没有闭合图形说不出面积,所以得出,面积得是封闭图形的内部区域那块也就是面积是封闭平面图形大小是面积,
(2)我们再来看看这位同学的
这样看来,不仅是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我们画的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面积。
你还知道哪些平面图形也有面积?(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多边形等)老师画图:这个图形有面积吗?为什么?
请在草稿本上画出一个平面图形,用彩笔描出它的面积。
跟你的同桌比一比,谁的图形面积大?
三、比面积的大小师:
(1)重叠法
老师这儿也有两个图形,你们能比较出哪个面积大吗?(课件出示)
(正方形大,一样大…)
你怎么确定?(把圆放到正方形上面)你的意思是?(重叠)我这儿刚好有这两个图形,谁来比一比试试?谁的面积大?
(2)探究比大小的方法
那这两个图形呢?谁的面积大?
(正方形大;长方形大;需要动手操作….)
我们动手试试(拿出这两个图形),你们想怎样比呢?
(重叠;剪拼;尺子量….)
长度是用尺子量的,那么面积的大小能不能也找到这样的尺子?(提醒:这两个图形都很大,可不可以找一个小图形来量,看长方形里包含了几个这样的小图形,正方形里包含了几个这样的小图形,哪个多一些,是不是就知道哪个面积大了)
你想用什么来量?
(改正贴;橡皮擦….)
拿出学具袋,里面有黑板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也有很多小图形,你们可以用它们来量,也可以用你自己的图形来量。
学生汇报量的结果以及量的工具,引导比较哪种量法最合理。比较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三个图形哪个更合理,正方形没有空隙,铺满了,最合理。
四、练一练
1、格子图,谁的面积大?
补充提问:你们觉得周长一样大吗?
2、书64页第一题
3、不规则图,谁的面积大?
补充提问:周长呢?
4、猜一猜:我们教室里有个面的面积大约6本数学书的封面的面积那么大,可能是什么?
五、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