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语言简述
简述公文写作的流程
![简述公文写作的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969e15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c.png)
简述公文写作的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公文写作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明确写作目的和主题:在开始写作之前,需要明确公文的写作目的和主题。
公文写作简述
![公文写作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323795af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5.png)
公文写作简述公文写作是一种正式的书面表达方式,广泛应用于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机构。
它以准确、简明、规范的语言风格,旨在传达明确的信息和指示。
本文将从公文写作的基本要素、格式、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简述。
一、公文写作的基本要素1. 标题:公文的标题应简明扼要,能够准确概括文档的主题内容,具有辨识度。
通常位于文档的首行居中位置。
2. 发文单位和日期:公文应明确署名发文单位,以显示发文的权威性和责任。
同时,还需标注发文日期,以便于对文档的时效性进行把握。
3. 收文单位和主题词:公文的收文单位应明确指出,以确保文档能够准确传达给特定的对象。
同时,为了方便读者快速理解文档内容,还需给出主题词,以起到概括和引导作用。
4. 正文:公文的正文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应按照事实逻辑、条理清晰的原则进行组织。
内容要准确、简明扼要,语句通顺。
可以使用恰当的段落和标题,使文章结构清晰,易于阅读。
5. 签名和盖章:公文的签名是发文单位对文档内容的认可和责任的体现,应由相关负责人签名并注明职务。
同时,为了确保文档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还需加盖单位印章。
二、公文写作的格式1. 纸张规格:通常采用A4纸张,横向打印。
2. 页边距:上、下边距为2.5厘米,左、右边距为2厘米。
3. 字体和字号:正文一般采用宋体或仿宋字体,字号为小四(12号),标题可适当加大。
4. 行距和段落间距:正文行距为1.5倍,段落间距为0.5行。
5. 对齐方式:标题、发文单位、收文单位等一般采用居中对齐,正文采用左对齐。
三、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1. 正式规范:公文写作要求使用正式、规范的语言,避免使用口语化、随意的表达方式。
2. 简练明确:公文要求准确传达信息,避免冗长和废话。
语句应简练明确,有力地表达要点。
3. 避免主观色彩:公文要客观、中立地描述事实和问题,避免主观色彩的介入。
4. 使用词汇丰富:公文要求使用词汇准确、丰富,避免重复使用相同词汇。
5. 注意语法和标点:公文要求语法准确,标点规范。
简述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简述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55a661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3.png)
简述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是一项重要工作,用于传达信息的正式文件。
以下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1. 准确性:公文必须准确表达信息,避免使用模糊或不准确的词语和语言。
2. 简洁性:公文应该简明扼要,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和段落。
3. 权威性:公文应该传达明确的信息和权威的观点,使用专业术语和适当的格式来增强说服力。
4. 可靠性:公文应该可靠,避免使用虚假信息或夸大事实。
5. 可访问性:公文应该易于理解和阅读,使用简单的语言和格式。
6. 适应性:公文应该适应不同的场合和情况,具有灵活性。
7. 规范性:公文应该遵循规范和标准格式,避免使用不规范的语言和格式。
8. 可读性:公文应该易于阅读和理解,使用清晰简洁的语言和格式。
9. 紧急性:公文应该传达紧急信息,以应对突发事件。
10. 保密性:公文应该遵守保密规定,避免泄露重要信息。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准确、简洁、权威、可靠、易于理解和阅读、适应性、规范性、可读性、紧急性和保密性。
公文写作的一些简答题_20150625_165757
![公文写作的一些简答题_20150625_165757](https://img.taocdn.com/s3/m/c8cfae146bd97f192279e9d3.png)
简述公文写作的特点及行文关系
![简述公文写作的特点及行文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b44b89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9.png)
简述公文写作的特点及行文关系
公文写作是一种通过表达思想、意见来实现具体沟通目的的文字记录
方式。
它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考虑全面,言辞准确,结构紧凑,处理简明,文采新奇,逻辑严谨,为文字记录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下面我将介绍一
下公文写作的特点及行文关系。
一、公文写作的特点
1、客观性强。
公文写作是一种文字记录的形式,它以客观实事求是
的态度为准则,以准确的文字表达内容,达到客观的表达要求。
2、全面性强。
公文是文字记录形式,因此应考虑到文件的全面性,
把内容涉及到的各个方面都进行描述,以确保文件的详尽性。
3、语言准确性。
公文写作的语言应该准确无误,不能夸张,过细,
而要以恰当严谨的语言表达内容,以准确传达要点。
4、结构紧凑性。
公文写作是一种文字记录的形式,因此其段落间的
衔接要求特别严格,保证文章的清晰流畅,章及节间的关系紧密,缩减篇幅,以减少阅读的负担。
5、逻辑严谨性。
公文写作要求内容的逻辑方面很强,思路要明晰,
逻辑关系清晰,每一段都应该有主要内容,明确思路,不能模棱两可,以
准确把握要点,以免影响文章的质量。
6、文采新奇性。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f8123d360cba1aa911da77.png)
公文写作根底知识试题及答案现代公文主要指党政机关在实施领导和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标准体式的文书,是进行领导管理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也泛指各级各类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制订、使用的公务文书。
公文写作的根本要求不同种类的公文,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和写作方法,但是,不管哪一种类的公文,都必须做到以下同点:一、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和上级机关的有关规定。
二、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工作规律。
三、公文的撰写和修改必须及时、迅速,反对拖拉、积压。
四、词章必须准确、严密、鲜明、生动。
五、要符合保密制度的要求。
一、单项选择题1.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 1 )。
2.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 2 )。
3.公文中的祈使句常常依靠( 2)。
4.为了维护政令一致,凡下行公文( 3 )。
5.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标准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 3 )。
6.公文区别于其他信息记录的特点是( 4 )。
7.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的公文是( 3 )。
8.当问题重大,确急需直接上级和更高层次的上级机关同时了解公文内容时,可采用( 3 )的方式。
A.越级行文B.直接行文C.多级行文D,同时行文9.公文要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 3 )。
10.公文的形成与发挥作用须依赖于( 2)。
111.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 4 )。
12.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 1 )。
A.标题、导语、正文、结语B.标题、正文、落款 c.开头、导语、主体、结尾D.标题、正文、结语13.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定各种行为标准的法规、规章属于( 1 )。
14.内容重要并紧急需要打破常规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叫作( 4 )。
A.平行B.加急件C.特急件D,急件15.决定必须由( 4)。
A.党政机关联合发文B.会议讨论之后才能发文c.政府部门制发D.党、政府领导机关制发16.通报情况使用( 3 )。
简述公文的格式
![简述公文的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8ec0cf1e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9.png)
公文是一种正式的文件形式,用于传达政府部门、公司和其他组织之间的信息。
公文格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发文机关标志:公文的正式名称。
2. 发文字号:用来标识公文的编号,通常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等。
3. 签发人:批准该公文的人的姓名。
4. 标题:公文的主题。
5. 主送机关:公文的主要接收者。
6. 正文:公文的内容,分为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7. 附件说明:如果公文包含任何附件,则在这里列出。
8. 发文机关署名:发出公文的部门的名称。
9. 成文日期:公文完成并签署的时间。
10. 印章:公文的有效性证明。
11. 附注:附加信息,例如说明、提示等。
12. 附件:与公文内容有关的额外文档或其他材料。
13. 抄送机关:将副本发送至的其他接收者。
14.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负责印刷和发布公文的机构以及发布的日期。
这些都是公文的基本格式要素,具体格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略有不同。
公文格式的标准可以参照相关规定。
简述公文主体部分的构成
![简述公文主体部分的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160fa39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a.png)
简述公文主体部分的构成
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事实陈述:公文主体部分首先要陈述事实,包括事件的经过、发生的原因、相关的背景信息等。
要确保事实的客观准确,避免主观色彩。
2. 问题分析:公文主体部分要对问题进行详细的剖析和分析,明确问题的本质和关键点。
通过分析,可以清晰地描述问题的性质、规模、影响及可能的解决途径。
3. 调查研究:如果相关问题需要进行调查研究,公文主体部分可以包括对相关数据、情况的详细调查和研究结果的描述。
这其中要注重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及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4. 观点陈述:公文主体部分要对问题提出清晰明确的观点、立场和建议。
观点要明确、准确,建议要实用、可行。
同时,要合理运用论证手法,增加观点的说服力。
5. 论证论据:为了支持观点,公文主体部分可以给出相关的论证论据,如实例、数据、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
这些论证论据要贴近问题、具有说服力,有助于增强公文主体部分的可信度。
6. 结论与建议:公文主体部分最后要进行总结,并给出明确的结论和建议。
结论要简明扼要,建议要具体可行。
同时,要注意结论和建议的界限,不要扩大或混淆问题的范围。
总之,公文主体部分的构成要求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论述有力。
要围绕问题展开,以事实为依据,运用论证手法,提出明确的观点和建议,最终给出准确、实用的结论。
俩篇关于简述应用文的语言特点
![俩篇关于简述应用文的语言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dc7e69910a6f524ccbf85aa.png)
俩篇关于简述应用文的语言特点
一、简练——言简意赅、文约事丰
应用文写得简炼是高速传递信息的需要,是节省时间、提高办事效率的需要,也是朴实、明确特征在“文字量”上的体现。
简练技巧:
1、应用文语体保留部分文言词
兹:现在;悉:全部;为荷:感激帮助;逾期:超过规定日期如,兹定于本月19日召开全院教师大会。
望函告为荷!
来信收到,详情知悉,勿念!
逾期不予办理。
2、运用节缩词语
如:经贸——经济贸易
三无产品——无商标、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三个代表、入世、三农
3、习惯用语:本、贵、该、根据、按照等
二、朴实——开门见山、自然质朴
应用文中不宜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
三、得体——说话讲究分寸、适度
如:请示公文,用语要谦虚,讲究礼貌,结尾多用”望“、”请“、”给予指示“,以表示下级对上级的尊重。
切勿用”必须“、”如此“之类词语。
注意事项
应用文标题:除法规、规章加书名号,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可加引号。
公文式标题“关于”的用法,表求对事由在中心词语起关涉、介绍、提示、隔离的作用,与事由部分组成介宾结构,大多数情况下不能省略。
标题常用黑体或宋体,字号在三号至二号之间。
应用文的开头:概述情况;说明根据,常用“根据”、“遵照”等领起;介绍目的,常用“为了”、“为”等领出下文;交代原因,常用“由于”、“因于”、“鉴于”等;阐明观点;表明态度;提出问题;慰问祝贺;引述来文;列序号开头等。
应用文正文结构层次: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第五层为“①”。
公文写作与处理-;历年主观题汇总
![公文写作与处理-;历年主观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bbb29732af90242a995e511.png)
2019.10简述各级党组织之间行文关系的主要内容。
简答题:简述公告和通告写作的注意事项。
简答题:简述表彰先进通报正文的写作结构。
简答题:简述如何加强公文处理工作,集中统一管理。
简答题:简述公文处理时限性的主要表现。
论述题:试述机关行文中如何确定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
论述题:试述传阅文件的注意事项。
2019.4简述公布文件的概念及公布方式。
简述公告、通告写作注意事项。
简述公文登记的概念及作用。
简述编制归档文件目录的意义。
简述国家规定必须整理归档的上级机关文件材料范围。
试述公文的语言特点和应用。
论述通报标题和正文的写作方法。
2018.10简述公文的特定效用。
简述附件说明的含义及其形成的原因。
简述公文语言运用的得体要求。
简述归档文件材料的质量要求。
简述归档文件的整理及其基本原则。
论述题:联系实际,试述报告写作的方法要点。
论述题:试述公文分发的原则和具体要求。
2018.4简述公文特定用语的形成及其作用。
简述上行文的常用行文方式。
简述决定和决议的不同。
简述公文登记的作用及原则。
简述我国归档文件概念的理解。
论述题:试述条例和规定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论述题:试述公文核发及核发工作内容要求。
2017.10简述公文的特点简述公文成文时间的依据。
简述平行文的含义和使用范围。
简述表彰先进型通报正文的主要内容。
简述公文核发的内容。
论述题:试述公文写作人员应具有的修养。
论述题:试述公文处理工作的具体要求。
2017.4简述公文的作用。
简述确定抄送机关要掌握的原则。
简述下行文的行文方式。
简述通知标题的写作要求。
简述公文批办的主要内容。
论述题:试述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论述题:试述公文处理工作的基本任务。
2016.10简述公文写作的一般步骤。
简述公文排版形式的含义及其各种标印格式的形式要素名称。
简述指挥型决定正文的写法。
发文办理程序由哪些环节组成?简述指示性通知的写法。
论述题:试述公告和通告的特点和差异。
论述题:试述报告的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简述公文的概念
![简述公文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8189434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8.png)
公文的概念
公文是一种书面沟通方式,广泛应用于政府、组织或企业之间的正式交流。
它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通常用于法规、政策、决定的传达和执行。
公文也是一种行政管理工具,用于发布命令、通知、报告等重要信息。
此外,公文还是一种记录和保存信息的方式,用于记录事件、活动或决策。
公文在行政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政府机构通过公文来发布政策、法规和决定,以确保全国范围内的统一执行。
企业或组织则使用公文来传达内部信息和指令,以及与外部机构进行正式交流。
公文的法律效力使得其具有强制执行的性质,对于规范社会秩序和推动政策实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公文也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传递手段。
通过公文,政府、组织或企业可以向其成员、员工或合作伙伴传递重要的通知、公告或决定。
这种正式的书面交流方式有助于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口头传达可能产生的误解或混淆。
此外,公文还是一种记录和保存信息的方式。
每一份公文都是对特定事件、活动或决策的记录。
这些记录可以提供历史数据和参考信息,为未来的决策和规划提供依据。
同时,公文的保存也有助于确保信息的持久性和可追溯性,为组织
或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支持。
总之,公文是一种重要的行政管理工具,具有法律效力、信息传递和记录保存等多重功能。
在政府、组织或企业的日常运营中,公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正式交流、政策执行和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简述公文特点
![简述公文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c79df8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b.png)
简述公文特点
公文是指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等行政组织发出的以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正式文件,具有以下特点:
1. 正式性:公文是一种正式的文件,必须符合一定的格式和规范,并用正式的语言来表达。
它具有法律效力,要求准确、明确、严谨,不能含糊、随意或夸大。
2. 共性:公文主要用于处理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事务,通常是为了解决公共问题或传达政府政策、政令和决策结果。
它的内容是公众要了解和知晓的,不涉及个人私密信息。
3. 标准化:公文具有一定的格式和规范,包括标题、编号、成文日期、签发单位、正文、落款等内容。
每个组成部分都有特定的排列顺序和语言表达方式,以便于组织和管理。
4. 行政性:公文主要是由政府机关或其他行政组织发出,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
它们用于传达和实施行政命令、决策和措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5. 保密性:公文涉及的内容可能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等,需要严格保密。
公文的传输、存档和处理都需要保证信息安全性。
总之,公文是一种正式、标准、行政性的文件,用于传达政府政策和行政命令,以及处理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事务。
它具有形式上的规范性和内容上的公开性,是行政管理中的重要工具。
公文语言简述
![公文语言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349fa9fac8d376eeaeaa31b4.png)
公文语言简述一、公文语言特点(一)大量运用介词结构介词结构即介词词组,它在公文中的使用是常见的、大量的,并由此形成较为稳定的、程式化的表达句式。
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表达根据、方式的,如“根据”、“遵照”、“按照”、“依照”、“通过”等;二是表达对象、范围的,如“对”、“对于”、“关于”、“将”等,其中“关于”的使用在公文标题中已经成为定型化的词素;三是表目的、原因的,如“为”、“为了”、“由于”等。
这些介词通常与其后面的宾语并连使用而构成介词结构,在句子中充当定语或状语。
(二)专用词语和文言词语的广泛运用如前所述,公文写作中要经常使用专用词语,主要有如下几类:1.称谓语。
即公文中对不同的行文对象的特定称谓用语。
常见的有“贵”、“该”、“各”、“本”、“我”、“你”、“他”等。
写作时,应当根据不同的行文方向和隶属关系,恰当选用,不可随意为之。
2.起首语。
即公文的开篇语,它在文中的位置,关系重大。
公文写作不可不重视起首语的运用,因为它是行文先锋(开头)的“尖兵”,直接关系到全篇公文的命运。
公文中常用的起首语大体上可分为四类:其一,表目的的,如“为”、“为了”等;其二,表根据的,如“根据”、“遵照”、“按照”、“依照”等;其三,表原因的,如“鉴于”、由于”、“随着”等;其四,表态度、方式的,如“兹定于”、“兹有”、“兹派”、“兹将”、“兹介绍”、“欣闻”、“欣悉”等。
3.经办语。
常用的有“拟”、“拟定”、“拟于”、“拟子”、“草拟”;“布置”、“部署”、“计划”、“决定”、“安排”、“审定”、“审核”、“审批”、“审签”、“批阅”、“批复”;“出示”、“出具”、“赋予”、“付诸”、“会同”、“会签”、“会审”、“会晤”;“实施”、“施行”、“公布”、”颁布”、“发布”、“颁发”、“颁行”;“报请”、“报告”、“报批”、“报呈”、“呈请”、“呈阅”、“旱签”;“递交”、“申报”、“递送”、“送审”、“传阅”、“提请”;“准予”、“签发”、“签署”、“签证”、“签字”;“业已”、“业经”、“报经”、“业于”,等等。
公文的种类
![公文的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b7e21903a2161479171128e8.png)
公文种类是国家机关为适应公务管理的需要,在长期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公文文种。
法定公文的文种体现着公文的性质,反映行文的方向,各有着特定的适用范围。
机关公文种类较多,按其性质及使用范围,在广义上公文可分为专用公文和通用公文两大类。
专用公文。
指具有专门职能的机关,根据特殊需要而使用的具有特定内容和格式的公文。
如外交领域使用的国书、照会等;司法机关使用的起诉书、判决书等;这类公文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
通用公文。
指各级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普遍使用的公文。
它由党和国家以法规形式公布,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的体式,又称“法定公文”,俗称“红头文件”。
我们通常所说的公文,一般就是指通用公文。
我国党的机关公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和军事机关公文都属此类。
目前,我国党、政、军机关法定的公文文种有十几种。
2000年8月20日国务院发布的新《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现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文种主要为13类13种: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公文的结构是指公文正文部分的谋篇布局。
普通文章的结构追求婉延曲折,即像古人所说的“文似看山不喜平”。
公文的结构则要求按约定俗成的模式,做到开门见山,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构严谨,首尾呼应,内容鲜明醒目。
这里就公文结构中的篇章形式、层次和段落、照应和过渡、开头和结尾作简要介绍。
一、篇章形式公文的篇章形式是指公文的结构形式。
常见的公文篇章形式有以下几种:篇段合一式。
即全篇的结构为一段,篇段合一。
这种形式多用于内容集中单一、篇幅简短的公文,如发布令、呈报性报告、转发和印发通知,以及简短的公告、任免通知和批复等。
分项式。
即开头先说明目的、依据、原因,或阐明主旨,然后分项表述有关内容。
分述内容的一个方面或一个问题列为一项,以数字序数标示,逐项排列,项下列示具体内容。
为使分项层次分明,一般加小标题或以序号形式直接分项表述。
简述公务文书的分类 -回复
![简述公务文书的分类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e5661a3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08.png)
简述公务文书的分类-回复公务文书指的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业务运作等方面使用的正式文件和书面材料。
公务文书对于公务活动的规范化、科学化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不同的内容和用途,公务文书可分为多个类别。
下面将一步一步回答问题,简述公务文书的分类。
一、公文类公文是指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事业单位为了行政管理、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等目的而形成的正式文件。
按照不同的用途和表述方式,公文可分为:1. 公文函件:用于发出通知、询问、约见和索取资料等事项。
2. 公文禀报:用于向上级报告工作、请示请决等事项。
3. 公文答复:用于对他人提出的问题或要求进行回应和答复。
4. 公文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或通告相关议事结果。
二、报告类报告是指在工作、调研、研究等过程中形成的对某一问题、活动或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分析和评估的文件。
报告的分类主要根据内容和用途进行:1. 工作报告:对工作进展、成果、问题和建议等进行总结和汇报。
2. 调研报告:对社会、经济、技术等领域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进行阐述和分析。
3. 统计报告: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报告,以供决策参考。
4. 情况报告:对特定事件、活动或项目的情况进行详细叙述和分析,通常用于信息传递和业务决策。
三、决策类决策类文书是指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事业单位的决策过程中使用的文件。
根据不同的领域和用途,决策类文书可以分为:1. 决议:是会议或研究小组根据讨论和协商达成的共识或决策,具有法律效力。
2. 决定:是在特定事项上作出的具体决策,通常由领导部门或个人签署并下发。
3. 规章制度:是为了规范某一领域的行为和活动而制定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规范性文件。
四、合同类合同是民事主体为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书面协议。
而在公务活动中,公务合同是规范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权益关系、工作关系和业务合作的重要文件。
公务合同的分类主要根据不同合作的对象和业务关系进行划分,包括政府采购合同、服务合同、劳动合同等。
简述公文语言运用的得体要求
![简述公文语言运用的得体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4db4e5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6.png)
简述公文语言运用的得体要求
公文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运用方式,它具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
在书写公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得体要求。
公文语言要求准确、严谨。
公文的目的是传递信息,因此语句应该清晰明了,避免歧义或错误信息的出现。
在表达时应注意使用准确的词汇和句式,避免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的表达。
公文语言要求简练、精炼。
公文是一种正式的文件,因此语言应该简明扼要,尽量避免使用冗长的句子和啰嗦的修饰语。
在表达时应该突出重点,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以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
第三,公文语言要求规范、整洁。
公文的格式应该符合一定的规范,包括标题、段落、标点等的使用。
标题应该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文章的主题,段落应该分明,内容之间要有适当的空行分隔。
标点的使用应准确无误,避免出现错位或缺失的情况。
第四,公文语言要求客观、中立。
公文是一种正式的文件,应该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不带个人感情色彩。
在表达时应避免使用主观性的评价或情感化的语言,而是应该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进行准确的描述。
第五,公文语言要求正式、庄重。
公文是一种正式的文件,因此语言应该具有一定的庄重感。
在表达时应使用正式的词汇和句式,避
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同时,还要注意措辞的得体,避免使用不恰当或不文明的词语。
公文语言运用的得体要求包括准确、严谨、简练、精炼、规范、整洁、客观、中立、正式、庄重等方面。
在书写公文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要求,以确保公文的质量和效果。
只有在语言运用上做到得体,才能更好地传递信息,达到公文的预期目的。
自考“公文写作与处理”思考题(第三章)
![自考“公文写作与处理”思考题(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d12d7c4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9.png)
第三章公⽂的体式与稿本 1 什么是公⽂体式?为什么公⽂要有⼀定的体式? 答:⑴公⽂的体式是指公⽂的⽂体、构成要素及其在格式上的安排。
⑵公⽂之所以要有⼀定的体式,主要是为了保证公⽂的完整性、正确性与有效性,提⾼办事效率并为公⽂处理⼯作提供⽅便。
2 什么是公⽂⽂体?公⽂⽂体在表达⽅式和语⾔运⽤上有哪些特点? 答:公⽂的⽂体,是指在公⽂写作中运⽤语⾔陈述事情、说明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法和特点,即公⽂的表达⽅式和语体特征。
公⽂⽂体与⼀般的应⽤问题不同,在表达⽅式和语⾔运⽤上有它⾃⾝的特点。
⑴公⽂的表达⽅式。
表达⽅式是指在写作中运⽤语⾔的⽅法和⼿段,它是辨别⽂章体裁的重要标志。
在公⽂写作中,兼⽤叙述、说明和议论三种表达⽅式,并以说明为主,⽽⼀般不宜使⽤描写和抒情。
⑵公⽂的语⾔特点。
语体⽂具有通俗易懂、语义确切等优点。
由于公⽂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现实效⽤性,所以,公⽂运⽤语⾔应当做到准确、简明、庄重、得体。
3 简述公⽂写作中怎样才能做到语⾔简明。
答:在公⽂写作中,做到语⾔简明,绝⾮易事。
要写得简短明⽩,既需要⼀定的思想理论⽔平,⼜要思路清晰,有⼀定的分析概括能⼒,还要有较⾼的⽂字修养。
在此基础上,⽅能做到叙述平直,说明扼要,逻辑严密,议论精当。
要⼒戒空话、套话,不要使⽤⼀些⽣僻的词语。
4 什么是公⽂的书⾯格式?它在公⽂的⽂⾯上分成哪⼏个部分? 答:公⽂的⽂⾯格式即公⽂的规格样式,是指公⽂的各个要素在公⽂⽂⾯上标识的位置和书写的样式。
公⽂讲求⽂⾯格式,这是公⽂在形式上区别于⼀般⽂章的重要标志。
《国家⾏政机关公⽂格式》将公⽂各个要素划分为眉⾸、主体、版记三个部分。
5 什么是公⽂的构成要素?眉⾸、主体、版记三个部分各有哪些构成要素。
答:⼀份完整的公⽂是由⼀些规定的项⽬构成的,如发⽂机关标识、发⽂字号、公⽂标题、主送机关、正⽂、印章、成⽂时间、主题词等。
这些项⽬就是公⽂的构成要素,或称公⽂的组成部分。
俩篇关于简述应用文的语言特点
![俩篇关于简述应用文的语言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dc7e69910a6f524ccbf85aa.png)
俩篇关于简述应用文的语言特点
一、简练——言简意赅、文约事丰
应用文写得简炼是高速传递信息的需要,是节省时间、提高办事效率的需要,也是朴实、明确特征在“文字量”上的体现。
简练技巧:
1、应用文语体保留部分文言词
兹:现在;悉:全部;为荷:感激帮助;逾期:超过规定日期如,兹定于本月19日召开全院教师大会。
望函告为荷!
来信收到,详情知悉,勿念!
逾期不予办理。
2、运用节缩词语
如:经贸——经济贸易
三无产品——无商标、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三个代表、入世、三农
3、习惯用语:本、贵、该、根据、按照等
二、朴实——开门见山、自然质朴
应用文中不宜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
三、得体——说话讲究分寸、适度
如:请示公文,用语要谦虚,讲究礼貌,结尾多用”望“、”请“、”给予指示“,以表示下级对上级的尊重。
切勿用”必须“、”如此“之类词语。
注意事项
应用文标题:除法规、规章加书名号,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可加引号。
公文式标题“关于”的用法,表求对事由在中心词语起关涉、介绍、提示、隔离的作用,与事由部分组成介宾结构,大多数情况下不能省略。
标题常用黑体或宋体,字号在三号至二号之间。
应用文的开头:概述情况;说明根据,常用“根据”、“遵照”等领起;介绍目的,常用“为了”、“为”等领出下文;交代原因,常用“由于”、“因于”、“鉴于”等;阐明观点;表明态度;提出问题;慰问祝贺;引述来文;列序号开头等。
应用文正文结构层次: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第五层为“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文语言简述一、公文语言特点(一)大量运用介词结构介词结构即介词词组,它在公文中的使用是常见的、大量的,并由此形成较为稳定的、程式化的表达句式。
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表达根据、方式的,如“根据”、“遵照”、“按照”、“依照”、“通过”等;二是表达对象、范围的,如“对”、“对于”、“关于”、“将”等,其中“关于”的使用在公文标题中已经成为定型化的词素;三是表目的、原因的,如“为”、“为了”、“由于”等。
这些介词通常与其后面的宾语并连使用而构成介词结构,在句子中充当定语或状语。
(二)专用词语和文言词语的广泛运用如前所述,公文写作中要经常使用专用词语,主要有如下几类:1.称谓语。
即公文中对不同的行文对象的特定称谓用语。
常见的有“贵”、“该”、“各”、“本”、“我”、“你”、“他”等。
写作时,应当根据不同的行文方向和隶属关系,恰当选用,不可随意为之。
2.起首语。
即公文的开篇语,它在文中的位置,关系重大。
公文写作不可不重视起首语的运用,因为它是行文先锋(开头)的“尖兵”,直接关系到全篇公文的命运。
公文中常用的起首语大体上可分为四类:其一,表目的的,如“为”、“为了”等;其二,表根据的,如“根据”、“遵照”、“按照”、“依照”等;其三,表原因的,如“鉴于”、由于”、“随着”等;其四,表态度、方式的,如“兹定于”、“兹有”、“兹派”、“兹将”、“兹介绍”、“欣闻”、“欣悉”等。
3.经办语。
常用的有“拟”、“拟定”、“拟于”、“拟子”、“草拟”;“布置”、“部署”、“计划”、“决定”、“安排”、“审定”、“审核”、“审批”、“审签”、“批阅”、“批复”;“出示”、“出具”、“赋予”、“付诸”、“会同”、“会签”、“会审”、“会晤”;“实施”、“施行”、“公布”、”颁布”、“发布”、“颁发”、“颁行”;“报请”、“报告”、“报批”、“报呈”、“呈请”、“呈阅”、“旱签”;“递交”、“申报”、“递送”、“送审”、“传阅”、“提请”;“准予”、“签发”、“签署”、“签证”、“签字”;“业已”、“业经”、“报经”、“业于”,等等。
这类专业术语数量颇多,不胜枚举。
4.时间语。
常用的有“最近”、“目前”、“不久前”、“迅即”、“时限”、“时效”、“时宜”、“顷刻”、”过去”、“现在”等等。
这些时间语,多系表量模糊而表意准确的模糊语言。
5.期清浯。
常用的有“请”、“务请”、“恳请”、“即请”、“请子”、“请示”;“希”、“希望”、“务希”、“即希”、“尚希”、”尚祈”、“尚盼”、“尚望”;“接洽”、“商洽”、“商定”、“商议”、“商酌”;“须即”、“须经”、“务须”、“应子”、“应当”、“悉力”、“悉心”等。
6.向问浯。
常用的有“当否”、“妥否”、“可否”、“是否可行”、“是否同意”、“是否妥当”、“意见如何”等。
7.表意语。
常用的有“应”、“拟”、“责成”、“批准”、“同意”、“欠妥”、“不妥”、“照办”、“禁止”、“取消”、“力戒”、“力避”、“切勿”、“切记”、“严惩”、“严厉”、“查询”、“查勘”、“查证”、“酌定”、“酌办”等。
8.谦敬语。
常用的有“承”、“承蒙”、“不胜”、“大力”、“通力”等。
9.过渡语。
即公文层次或段落以及语句前后之间的连缀语。
常用的有“为此”、“现将”、“特作”、“基于”、“对此”、“据此”、“总之”、“由此观之”等。
10.结尾语。
即位于公文结尾部分的固定性语句,具有使行文显得简洁凝炼、典雅庄重的功用。
常用的有“此令”、“此复”、“特此通知”、“特此报告”、“希照此办理”、“请即遵照执行”、“现予公布”,“妥否,请批示”、“请予函复”、“为荷”等。
除此之外,公文中还要运用大量的文言词语,如“拟请”、“承蒙”、“为荷”、“兹有”、“值此”、“经由”、“贵(厂)”、“此布”、“是否”、“为此”、“尚”、“悉”、“若干”等,不胜枚举。
这些文言词语多是由古汉语发展演变而成,并且经过长期发展,在公文中使用广泛,且具有专门性。
(三)句式的灵活多样这是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的又一显着特征。
主要有以下四类:1.文言句式。
现行公文中文言句式的类型不是很多,但其使用频率相当高,最常用的是“凡……者(的)”。
例如:(1)“这些人员中,凡有一技之长,而无反动行为或严重劣迹者,民主政府准予分别录用。
”(《平津前线司令部约法八章》)(2)“凡进入或者经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人和外国的航空器、船舶、车辆、物资、生物等,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环境条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上述两例中的“凡……者(的)”是文言句式的一种,从逻辑角度讲,具有表“全称判断”的功用,表明所有这一类型的人或事物全部包括在内,毫无例外。
同时,它还使行文具有庄严色彩。
此外,应当注意,“凡—…·的”除具有表全称判断的作用外,还往往带有贬义。
2.非名词性词语充当宾语的句式。
一般来讲,作动词宾语的应当是名词性宾语,但公文语体中却有一些带非名词性宾语的动词,如“严禁”、“予以”、“禁止”、“给予”、“严加”等。
它们与被支配动词组成动宾结构,如“严禁公款私存”、“给予适当奖励”等。
如果动词性宾语不止一个,使用时应注意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以使表达趋于周密、庄重。
例如“分别予以教育、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语意由轻至重依次递增,视违法行为的具体情况和严重程度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
3.无主句。
无主句也属常用的句式,它多见之于法规性文种之中,如条例、规定、办法、章程、守则等。
其作用在于既能明确表义,又能使文字表达简洁凝练。
这些文书的执行主体或遵行者通常是不言而喻的,例如“对于涉及国家机密的证据,应当保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其执行主体显然系国家机关及有关人员,不言自明。
’4.长句。
长句是指字数多、形体长、内涵丰富、结构复杂的句子。
公文中长句的使用频率颇高,主要能使语意表达详尽充实,准确严谨、气势畅达;还可使全文结构紧凑,语势坚定有力。
例如:“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中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衷心敬爱的领导人,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保卫世界和平事业的久经考验的前驱,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宋庆龄同志。
”此例中宾语的中心词“宋庆龄同志”之前是由六个部分组成的大联合词组,全面、具体而又高度概括地对宋庆龄同志的伟大一生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使用长句要注意句中各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既要按恰当顺序排列,又不能彼此包容和交叉,同时,还要避免顾此失彼,照应失周,搭配不当。
(四)大量使用联合词组充当句子成分联合词组是现代汉语词组的基本结构类型之一,一般由两个或几部分构成,各部分之间有并列、顺承或选择关系,它在公文中尤其是在法规性文种中被广泛使用,不仅能使论述周全、严密,而且还能使表意明确、简要。
联合词语在公文中可以充当下列各种句子成分:1.作主语。
例如“工厂、企业、机关、学校、街道里弄都有责任积极宣传禁止赌博的法律、法令”。
(XX市公安局《关于禁止赌博的通告》)2.作宾语。
例如“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野生植物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作宾语。
例如“严禁非法制造、私藏、贩卖和携带枪支、弹药、雷管、炸药、土枪、匕首、刮刀等凶器。
”(XX市公安局《关于收缴犯罪凶器的通告》)4.作定语。
例如“严禁食品在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存储、销售过程中的污染。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通过上述,可以看出,充当不同句子成分的各个联合词组,其内容各组成部分都按一定范围依一定逻辑顺序排列,由“类义词”组成;同时,它又是作为一个整体充当句子成分的,从而在句子成分配合关系上改变了该词组各成分跟组外其余成分分别配合的状况,简省了句子的重复成分,使表意简洁精炼,概括性强。
(五)“的”字词组的广泛使用“的”字词组的多用是公文语体词语运用的明显特征之一。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2.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本条所列四项内容,均在句末省略了中心语“行为”,褒贬分明且用语简洁,因而被大量使用。
二、公文写作中的简称用语简称又称缩略语,是现代汉语中词组的基本结构形式之一。
它是事物的名称或固定词组简化了的称谓。
简称不单纯是全称在数量上的减少,而是全称的科学概括和浓缩。
使用简称以后,丝毫不影响全称的特定含义。
在公文写作中,为使语言表达简洁凝练,富于概括性和表现力,往往要使用简称。
特别是那些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公文,诸如会议纪要、工作报告、工作总结、综合性简报等,更是如此。
一般来讲,公文写作中使用的简称,其构成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标数概括。
这种简称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其总的特点是由数词加名词或名词化的词、词组这样两部分组成,如“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简称为“三讲”,“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为“一国两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简称为“四项基本原则”等;在这一总的特点之下又可将其划分为如下三种类型:一是单重式。
这种标数概括简称通常由一个数词加名词或名词化的词、词组构成,例如“两个务必”、“五条禁令”、“三个代表”等;二是双重式,即由两个数词加名词或名词化的词、词组构成,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双增双减”、“一国两制”、“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八荣八耻”等;三是多重式,即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词加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构成,如“五讲四美三热爱”、“两参一改三结合”、“五有六定七不准”等。
(二)取前舍后。
如“清华大学”简称为“清华”、“蹲点调查”简称为“蹲点”;“蹲坑守候”简称为“蹲坑”、“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等。
(三)舍前取后。
如“中国人民解放军”简称为“解放军”、“高致病性禽流感”简称为“禽流感”等。
(四)选取全称中有代表性的语素或词。
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简称为“中共中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为“全国人大”,“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简称为“国家语委”,“科学技术”简称为“科技”、“调查研究”简称为“调研”、“中央电视台”简称“央视”、“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等。
(五)合并相同成分。
亦即省略两个词中的一个相同的语素,如"32业、农业”简称“工农业”,“企业、事业”简称为“企事业”,“三反、五反”简称为“三五反”,“离休、退休干部”简称为“离退休于部”,“复员军人、转业军人、退伍军人”简称为“复转退军人”;“病害、虫害”简称为“病虫害”、“敌情、社情”简称为“敌社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