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复习大纲

移动通信复习大纲
移动通信复习大纲

《移动通信》复习大纲

问题一

[1]3G移动通信系统的三个正式标准是

[2]移动通信的运行环境十分复杂:电波不仅会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发生弥散损耗(或者:

路径损耗)。会受到地形、地物的遮蔽而发生“阴影效应”。

[3]信号经过多点反射,会从多条路径到达接收地点,这种多径信号的幅度、相位和到达时

间都不一样,它们相互叠加会产生电平衰落和时延扩展。其次,移动通信常常在快速移动中进行,这不仅会引起多普勒(Doppler)频移,产生随机调频,而且会使得电波传播特性发生快速的随机起伏,严重影响通信质量。

[4]如何提高通信系统的通信容量,始终是移动通信发展中的焦点。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一方面要开辟和启用新的频段;另一方面要研究各种新技术和新措施,以压缩信号所占的频带宽度和提高频谱利用率。

[5]移动通信有以下多种分类方法:

①按使用对象可分为民用设备和军用设备;

②按使用环境可分为陆地通信、海上通信和空中通信;

③按多址方式可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等;

④按覆盖范围可分为广域网和局域网;

⑤按业务类型可分为电话网、数据网和多媒体网;

⑥按工作方式可分为同频单工、异频单工、异频双工和半双工;

⑦按服务范围可分为专用网和公用网;

⑧按信号形式可分为模拟网和数字网。

[6]移动通信基本上围绕着两种主干网络在发展,这就是基于话音业务的通信网络和基于分

组数据传输的通信网络。

[7]分组是由若干比特组成的信息段,通常包含“包头”和“正文”两部分。(包头中含有该分组

的源地址(起始地址)、宿地址(目的地址)和有关的路由信息等;正文是真正需要传送的信息。

[8]第二代移动通信是数字移动通信,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数字调制技术。对数字调制技

术的主要要求是:已调信号的频谱窄和带外衰减快(即所占频带窄,或者说频谱利用率高);易于采用相干或非相干解调;抗噪声和抗干扰的能力强;以及适宜在衰落信道中传输。

[9]数字信号调制的基本类型:振幅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

[10]在移动信道中,发送到接收机的信号会受到传播环境中地形、地物的影响而产生绕射、

反射或散射,因而形成多径传播。多径传播将使接收端的合成信号在幅度、相位和到达时间上发生随机变化,严重地降低接收信号的传输质量,这就是所谓的多径衰落。

[11]通常认为:TDMA系统的通信容量大于FDMA系统,而CDMA系统的通信容量又大于

FDMA和TDMA系统。

[12]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的抗干扰措施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1)利用信道编码进行检

错和纠错(包括前向纠错FEC和自动请求重传ARQ)是降低通信传输的差错率,保证通信质量和可靠性的有效手段;(2)为克服由多径干扰所引起的多径衰落,广泛采用分集技术(包括空间分集、频率分集、时间分集以及RAKE接收技术等)、自适应均衡技术和选用具有抗码间干扰和时延扩展能力的调制技术(如多电平调制、多载波调制等)。(3)为提高通信系统的综合抗干扰能力而采用扩频和跳频技术;(4)为减少蜂窝网络中的共道干扰而采用扇区天线、多波束天线和自适应天线阵列等;(5)在CDMA通信系

统中,为了减少多址干扰而使用干扰抵消和多用户信号检测器技术。

[13]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组成部分为:移动交换中心(MSC),基站分系统(BSS)(含

基站控制器(BSC)、基站收发信台(BTS)),移动台(MS),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访问位置寄存器(VLR),设备标志寄存器(EIR),认证中心(AUC)和操作维护中心(OMC)。网络通过移动交换中心(MSC)还与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以及公共数据网(PDN)相连接。

[14]移动通信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基站、移动台、移动交换中心、网络控制中心、操

作维护中心等。

[15]移动通信网络由若干个基本部分(或称功能实体)组成。在用这些功能实体进行网络部署

时,为了相互之间交换信息,有关功能实体之间都要用接口进行连接。

[16]调制定义:把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高频信号的过程。该信号称

为已调信号。解调定义:在接收端将已调信号还原成要传输的原始信号的过程。调制可分:1、模拟调制:可得到调幅(AM)、调频(FM)或调相(PM)。2、数字调制:移频键控(FSK)和移相键控(PSK)等。

[17]移动通信信道的基本特征是:一、带宽有限。二、干扰和噪声影响大。三、存在着多

径衰落。

[18]正交振幅调制(QAM),通过相位和振幅的联合控制,可以得到更高频谱效率的调制方

式。

[19]扩展频谱(SS,Spread Spectrum)通信简称为扩频通信。

扩频通信的定义可简单表述如下:扩频通信技术是一种信息传输方式,在发端采用扩频码调制,使信号所占的频带宽度远大于所传信息必需的带宽,在收端采用相同的扩频码进行相关解扩以恢复所传信息数据。

特点:(1)信号的频谱被展宽了,(2)采用扩频码序列调制的方式来展宽频谱,(3)在接收端用同样的扩频码序列来解扩。

[20]扩频通信系统类型:1、直接序列扩频,简称直扩(DSSS,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2、跳频(FH, Frequency Hopping);

3、跳时(TH, Time Hopping);

4、各种混合方式

[21]扩频:直接用具有高码率的扩频码序列(伪随机序列),在发端,去扩展信号的频谱。

[22]解扩:在收端,用相同的扩频码序列去解扩,把展宽的扩频信号还原成原始的信息。

随机信号:不可预测的,它在将来时刻的取值只能从统计意义上去描述。

伪随机信号:实质上不是随机的,而是收发双方都知道的确定性周期信号。之所以称为伪随机序列,是因为它表现出似于白噪声的统计特性,在不知道其生成方法的侦听者看来就像真的随机序列一样。

[23]在移动信道中,由大量统计测试表明:多径信号服从瑞丽衰落。信号电平发生快衰落

的同时,其局部中值电平还随地点、时间以及移动台速度作比较平缓的变化,其衰落周期以秒级计,称作慢衰落或长期衰落。慢衰落近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所谓对数正态分布,是指以分贝数表示的信号电平为正态分布

[24]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可能用到两类分集方式:一类称为“宏分集”;另一类称为“微分集”。

“微分集”是一种减小快衰落影响的分集技术。微分集又可分为下列六种:

(1) 空间分集。空间分集的依据在于快衰落的空间独立性,即在任意两个不同的位置

上接收同一个信号,只要两个位置的距离大到一定程度,则两处所收信号的衰落是不相关的。

(2) 频率分集。由于频率间隔大于相关带宽的两个信号所遭受的衰落可以认为是不相关的,因此可以用两个以上不同的频率传输同一信息,以实现频率分集。

(3) 极化分集。(4) 场分量分集。(5) 角度分集。

(6) 时间分集:快衰落除了具有空间和频率独立性之外,还具有时间独立性,即同一信号在不同的时间区间多次重发,只要各次发送的时间间隔足够大,那么各次发送信号所出现的衰落将是彼此独立的,接收机将重复收到的同一信号进行合并,就能减小衰落的影响。

[25]分集技术的合并方式:

(1) 选择式合并。选择式合并是指检测所有分集支路的信号,以选择其中信噪比最高的那一个支路的信号作为合并器的输出。

(2) 最大比值合并。

(3) 等增益合并。等增益合并无需对信号加权,各支路的信号是等增益相加的,[26]一般分组码用符号(N, k)表示,其中k是每组二进制信息码元的数目,N是编码组的总

位数,又称为码组的长度(码长)。N-k=r为每码组中的监督码元数目,或称为监督位数目。

[27]一种编码的最小码距d0的大小直接关系着这种编码的检错和纠错能力。例如,上述

例子表明:d0=1时,没有检、纠错能力;d0=2时,具有检查一个差错的能力;d0=3时,用于检错时具有检查两个差错的能力,用于纠错时具有纠正一个差错的能力。

(1)为检测e个错码,要求最小码距:d0≥e+1。

换句话说,若要求检测e个错码,则最小码距d0应不小于(e+1)。一种编码的最小码距为d0,则将能检测(d0 -1)个错码。

(2)为纠正t个错码,要求最小码距:d0≥2t+1。即:为了纠正t个错码,最小码距应不

小于(2t+1)。

(3)为纠正t个错码,同时检测e个错码,要求最小码距:

d0≥e+t+1 (e>t)

[28]奇偶校验码

输入信息比特为{S1, S2, S3},校验比特为{C1, C2};校验的规则为C1=S1⊕S3,C2=S1⊕S2⊕S3。现在如果输入的发送信息比特为{101},那么经过奇偶校验码生成的校验序列中,C1=1,C2=0,则发送的信息序列为{10110}

[29]卷积码也是分组的,但它的监督元不仅与本组的信息元有关,而且还与前若干组的信

息元有关。(3,1)卷积码编码器,码长为3,其中信息元只占1 位,构成卷积码的一个分组(即1 个码字),称作(3,1)卷积码。

[30]图4 - 17 所示为(2,1)卷积码、约束长度k=2的编码器和解码器,它可在4 比特

范围内纠正一个差错。图 4 - 17(a)为编码器,每输入一个信息元(m j),编码输出为m j、p j,其中p j为:p j= m j⊕m j-1,式中m j-1为m j之前的信息元。

假定输入信息元序列为100(1为先输入),经过编码输出为110100(其中1 为最先输出)。下面具体分析它的编码过程。

编码开始前,先对移位寄存器进行复位(即置0)。当输入第1 个信息元“1”时,输出为1,由于p j=1⊕0=1,输出开关接到p j,输出又为1。输出端开关速率是信息元速率的两倍,即每输入一个信息元,开关同步地转换一次。因此,上述过程可写成:输入m j=1, p j=1⊕0=1, 所以输出为11;

输入m j+1=0,p j+1=m j+1⊕m j=0⊕1=1,所以输出为01;

输入m j+2=0, p j+2=m j+2⊕m j+1=0⊕0=0,所以输出为00。

{

{}

j

c

[31]交织编码主要用来纠正突发差错,即使突发差错分散成为随机差错而得到纠正。

[32]移动通信的空中接口协议和信令是按照分层的概念来设计的。空中接口包括:

1、无线物理层:确定无线电参数,负责数据的收发。

2、链路层:进一步分为:

1)介质接入控制层(MAC):介质访问管理和数据封装

2)数据链路层:为网络层提供可靠的数据链路

3、网络层:信令层。

[33]5.2.1 频分多址(FDMA)

频分多址是指将给定的频谱资源划分为若干个等间隔的频道(或称信道)供不同的用户使用。

[34]5.2.2 时分多址(TDMA)

时分多址是指把时间分割成周期性的帧,每一帧再分割成若干个时隙,无论帧或时隙都是互不重叠的

[35]码分多址CDMA

[36]5.2.4 空分多址(SDMA)

空分多址是通过空间的分割来区别不同的用户。在移动通信中,能实现空间分割的基本技术就是采用自适应阵列天线,在不同的用户方向上形成不同的波束,。[37]在话音通信中,业务量的大小用话务量来量度。话务量又分为流入话务量和完成话务量。可定义流入话务量A为:A = S·λ(5 - 1)

式中:λ的单位是(次/小时);S的单位是(小时/次);A应是一个无量纲的量,专门命名它的单位为“爱尔兰”(Erlang)。

“爱尔兰”的含意:已知1 小时内平均发生呼叫的次数为λ(次),用式(5 - 1)可求得

A(爱尔兰) = S(小时/次)·λ(次/小时)

A是平均1小时内所有呼叫需占用信道的总小时数。因此,1爱尔兰就表示平均每小时内用户要求通话的时间为1小时。

例如,全通信网平均每小时发生20次呼叫,即λ= 20(次/小时)

平均每次呼叫的通话时间为3分钟,即

代入式(5-1),可得

1

3(/)(/)

20

S==

分次小时次

1

201

20

A=?=爱尔兰

这就表示,1小时的平均呼叫20次所要求的总通话时间为1小时,所以流入话务量等于1爱尔兰。

-----------

[38] 4. 用户忙时的话务量与用户数

每个用户在24小时内的话务量分布是不均匀的, 网络设计应按最忙时的话务量来进行计算。 最忙1小时内的话务量与全天话务量之比称为集中系数,用k 表示,一般k =10%~15%。

每个用户的忙时话务量需用统计的办法确定。

设通信网中每一用户每天平均呼叫次数为C (次/天), 每次呼叫的平均占用信道时间为T (秒/次), 集中系数为k , 则每用户的忙时话务量为

例如:某移动通信系统,每天每个用户平均呼叫10次,每次占用信道平均时间为80s ,呼损率要求10%,忙时集中率k=0.125,问给定8个信道能容纳多少用户?

解:(1) 利用爱尔兰损失概率表,查表求得:A=5.597Erl

(2) 求每个用户忙时话务量:

1110800.12536003600 0.0278/a C T k Erl =???=???=用户

(3) 每个信道能容纳的用户数: / 5.59725.186580.0278A n m a =

==? (4) 系统所能容纳的用户数:

25.18658201.492m n ?=?=

[39] 根据无线服务区的形状,可将服务区域划分为

? 带状服务区

? 面状服务区

[40] 2. 蜂窝网

(1) 小区的形状。

根据交叠情况不同,有效覆盖区可为正三角形、正方形或正六边形,小区形状如图 5 - 11 所示。可以证明,要用正多边形无空隙、无重叠地覆盖一个平面的区域, 可取的形状只有这三种。那么这三种形状中哪一种最好呢? 正六边形。

[41] (4) 中心激励与顶点激励。

在每个小区中, 基站可设在小区的中央, 用全向天线形成圆形覆盖区, 这就是所

谓“中心激励”方式, 如图 5 - 14(a )所示。

也可以将基站设计在每个小区六边形的三个顶点上, 每个基站采用三副120°扇形辐

射的定向天线, 分别覆盖三个相邻小区的各三分之一区域, 每个小区由三副120°扇形天线共同覆盖, 这就是所谓“顶点激励”方式, 如图 5 - 14(b)所示。

[42] (5) 小区的分裂。

? 用于提供蜂窝网容量及频谱效率。

[43] 一个典型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由下列组成:

移动台(MS)

13600

a C T k =???

基站分系统(BSS)(包括基站收发信机(BTS)和基站控制器(BSC))

移动交换中心(MSC)

原籍(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访问位置寄存器(VLR)

设备标识寄存器(EIR)

认证中心(AUC)

操作维护中心(OMC)。

MSC为移动交换中心,它是无线电系统与公众电话交换网之间的接口设备,完成全部必须的信令功能以建立与移动台的往来呼叫。

[44]信令是与通信有关的一系列控制信号。

诸如一般电话网中必不可少的摘机、挂机、忙音、拨号等以及无线通信网中所需的频道分配。用户登记管理、呼叫应答等信号。

信令的作用是保证用户信息有效而且可靠的传输。因此,信令可以看作时候整个通信网络的神经中枢,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能量和质量。

[45]常用的网络信令就是7号信令(SS7),它主要用于交换机之间、交换机与数据库(如HLR、

VLR、AUC)之间交换信息。

[46]越区(过区)切换(Handover或Handoff)是指将当前正在进行的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通信链

路从当前基站转移到另一个基站的过程。

[47]越区切换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硬切换——是指在新的连接建立以前,先中断旧的连接。

另一类是软切换——是指既维持旧的连接,又同时建立新的连接,并利用新旧链路的分集合并来改善通信质量,当与新基站建立可靠连接之后再中断旧链路。

[48]由图 6 - 1 可见,蜂窝网移动电话系统本身由三大部分组成,即移动电话交换局

(MTSO)、基站(BS)和移动台(MS)。其中,MTSO(或MSC)是基站与市话网之间的接口,是蜂窝网控制中心,它不仅具有一般程控交换机所具有的交换、控制功能,还具有适应移动通信特点的移动性管理功能,以完成移动用户主呼或被呼所必需的控制。

[49]G SM蜂窝系统的网络结构如图7-1 所示。由图可见,GSM蜂窝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可

分为移动台、基站子系统和网络子系统。基站子系统(简称基站BS)由基站收发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组成;网络子系统由移动交换中心(MSC)、操作维护中心(OMC)、原籍位置寄存器(HLR)、访问位置寄存器(VLR)、鉴权中心(AUC)和移动设备识别寄存器(EIR)等组成。一个MSC可管理多达几十个基站控制器,一个基站控制器最多可控制256个BTS。由MS、BS和网络子系统构成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该网络由MSC与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和公用数据网(PDN)进行互连。

[50]移动台通过无线接口接入GSM系统,具有无线传输与处理功能。

[51]2. 基站子系统(BSS)

基站子系统(BSS)是GSM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它通过无线接口与移动台相接,进行无线发送、接收及无线资源管理。另一方面,基站子系统与网络子系统(NSS)中的移动交换中心(MSC)相连,实现移动用户与固定网络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

[52]3. 网络子系统(NSS)

网络子系统对GSM移动用户之间通信和移动用户与其它通信网用户之间通信起着管理作用。其主要功能包括:交换、移动性管理与安全性管理等。NSS由很多功能实体构成,它们之间的信令传输都符合CCITT信令系统7 号协议。下面分别讨论各功能实体的主要功能。

[53]G 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54]8.1.1 码分多址的特征

在CDMA通信系统中,不同用户传输信息所用的信号不是靠频率不同或时隙不同来区分的,而是用各不相同的编码序列来区分的。换句话说,是靠信号的不同波形来区分的。如果从频域或时域来观察,多个CDMA信号是互相重叠的,接收机用相关器可以在多个CDMA信号中选出其中使用预定码型的信号。

(1) 根据理论分析,CDMA蜂窝系统与模拟蜂窝系统或TDMA数字蜂窝系统相比具有更大的通信容量。

(2) CDMA蜂窝系统以扩频技术为基础,因而它具有扩频通信系统所固有的优点,如抗干扰、抗多径衰落和具有保密性等。

[55]表9-4对WCDMA、TD-SCDMA和cdma 2000三种主流3G标准的主要技术性能进行了

比较。其中仅有TD-SCDMA使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和同步CDMA等先进技术,因此在系统容量、频谱利用率和抗干扰能力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56]移动通信的发展:

纵观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当代移动通信可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代移动通信以模拟调频、频分多址为主体技术,包括以蜂窝网系统为代表的公用移动通信系统、以集群系统为代表的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以及无绳电话, 主要向用户提供模拟话音业务。

(2) 第二代移动通信以数字传输、时分多址或码分多址为主体技术,简称数字移动通信,包括数字蜂窝系统、数字无绳电话系统和数字集群系统等,主要向用户提供数字话音业务和低速数据业务。

(3) 第三代(3G)移动通信以CDMA为主要技术,向用户提供2 Mb/s到10 Mb/s的多媒体业务。

(4) 超(后)三代(B3G)或第四代(4G)移动通信的研究和开发,采用OFDM和多天线等新技术,将向用户提供100 Mb/s甚至1 Gb/s的数据速率。

[57]5W:

长期以来,人们就有一种美好的愿望:未来总有一天会做到无论任何人(Whoever)在任何时候(Whenever)和任何地点(Wherever)都能和另一个人(Whomever)进行任何方式(Whatever)的通信。以往,人们曾把这种愿望称之为幻想,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愿望已经不是幻想,而是可以实现的了。人们把这种向往中的通信称为“个人通信”,而把实现个人通信的网络称之为个人通信网(PCN)。

10.3 未来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

10.3.1 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

2. 自适应编码调制

10.3.2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10.3.3 软件无线电

问题二

[1]所谓单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电台交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

[2]所谓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传输消息的工作方式,有时亦称全双工通信。

[3]在蜂窝移动通信中,任一小区所使用的频率组,在其它区群相应的小区中还可以再

用,这就是频率再用

[4]MSC:移动交换中心。移动通信网和公共电话交换网的接口单元,既保证网中移动

用户之间的通信,又保证移动用户和有线用户之间的通信。

[5]快速行驶的汽车在一次通话的时间内可能跨越多个小区。当移动台从一个小区进入

另一相邻的小区时,其工作频率及基站与移动交换中心所用的接续链路必须从它离开的小区转换到正在进入的小区,这一过程称为越区切换。

[6]分组无线网是一种利用无线信道进行分组交换的通信网络,即网络中传送的信息要以

“分组”或称“信包”(有时简称“包”)为基本单元。

[7]什么是复用:

在点到点通信方式中,在同一信道上,传输多路信号的复合信号。并且在接收端正确将各路信号分离,从而实现多路信号公用一个信道的技术。

[8]复用技术主要分为: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码分复用(CDM),其他

复用方式(空分复用、波分复用、OFDM等)

[9]频分复用:总带宽被分为多个正交频道,每个用户占用一个频道。

[10]时分复用:把时间分成周期性的帧,每一帧在分成若干个时隙。

[11]码分复用:利用不同的码型实现不同用户的信息传输

[12]调制定义:把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高频信号的过程。该信号称

为已调信号。

[13]解调定义:在接收端将已调信号还原成要传输的原始信号的过程。

[14]所谓分集接收,是指接收端对它收到的多个衰落特性互相独立(携带同一信息)的信号

进行特定的处理,以降低信号电平起伏的办法

分集有两重含义:一是分散传输,使接收端能获得多个统计独立的、携带同一信息的衰落信号;二是集中处理,即接收机把收到的多个统计独立的衰落信号进行合并(包括选择与组合)以降低衰落的影响。

[15]所谓R AKE接收机,就是利用多个并行相关器检测多径信号,按照一定的准则合成

一路信号供解调用的接收机。

问题三

1、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优点可归纳如下:

(1) 频谱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系统容量。

采用高效的信源编码技术、高频谱效率的数字调制解调技术、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和多址方式以及高效动态资源分配技术等,可以在不增加系统带宽的条件下增多系统同时通信的用户数。

(2) 能提供多种业务服务,提高通信系统的通用性。

数字系统传输的是“1”、“0”形式的数字信号。话音、图像、音乐或数据等数字信息在传输和交换设备中的表现形式都是相同的,信号的处理和控制方法也是相似的,因而用同一设备来传送任何类型的数字信息都是可能的。利用单一通信网络来提供综合业务服务正是未来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

(3) 抗噪声、抗干扰和抗多径衰落的能力强。

这些优点有利于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或者说保证通信质量。采用纠错编码、交织编码、自适应均衡、分集接收以及扩跳频技术等,可以控制由任何干扰和不良环境产生的损害,使传输差错率低于规定的阈值。

(4) 能实现更有效、灵活的网络管理和控制。

(5) 便于实现通信的安全保密。

(6) 可降低设备成本以及减小用户手机的体积和重量。

2、蜂窝通信网络:

把整个服务区域划分成若干个较小的区域(Cell, 在蜂窝系统中称为小区),各小区均用小功率的发射机(即基站发射机)进行覆盖,许多小区像蜂窝一样能布满(即覆盖)任意形状的服务地区。

根据同道干扰的影响,把若干相邻的小区按一定的数目划分成区群(Cluster), 并把可供使用的无线频道分成若干个(等于区群中的小区数)频率组,区群内各小区均使用不同的频率组。

而任一小区所使用的频率组,在其它区群相应的小区中还可以再用,这就是频率再用

2、无线接口Um,也称MS-BS接口,是人们最为关注的接口之一,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各层的主要功能:

第一层(最低层)L1是物理层。它为高层信息传输提供无线信道,能支持在物理媒介上传输信息所需要的全部功能,如频率配置、信道划分、传输定时、比特或时隙同步、功率设定、调制和解调等等。

第二层L 2是数据链路层。它向第三层提供服务, 并接受第一层的服务。其主要功能是为网络层提供必需的数据传输结构,并对数据传输进行控制。

第三层L 3是网络层。它的主要功能是管理链路连接, 控制呼叫过程,支持附加业务和短消息业务,以及进行移动管理和无线资源管理等。

例题:

1. GSM 系统是基于TDMA 多址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该系统总频段带宽:1.25MHz ;

频道间隔:200kHz ; 每载频时隙数:8;簇内小区数:4。

计算这种GSM 系统的系统容量(信道总数,每个小区的信道数)。

【解答】

因为,GSM 系统是基于DMA 多址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系统总频段带宽:1.25MHz ;频道间隔:200kHz ;每载频时隙数:8。

那么,信道总数:1.25MHz/200kHz*8=50。如果簇内小区数N=4,则系统容量:m=50/4=12.5信道/小区。

2. 若载波频率为1850MHz ,移动台沿电波传播方向运动,速度为60km/h ,求:

(1) 最大多谱勒频移;

(2) 平均衰落率。

【解答】

(1) 最大多谱勒频移:(4分)

【答】 因为载波频率1850c f Mhz =,因此,波长8

6

3100.162185010c c m f λ?===?。MS 的速度60,000/v m s =。 则最大多普勒频移为:560,000 3.710()0.162

m v

f Hz λ===?。 (2) 平均衰落率:(4分)

22600.0649()1850

v

A Hz λ?===。 其中,v (km/h), f (MHz), A (Hz)。

1.什么叫分集技术?在移动通信中主要采用哪些分集接收技术?

分集技术概念:多路相互独立(不相关)的衰落路径传送相同的信号并合并。包含两个重要含义:

a)分散传输, 使接收端能获得多个统计独立的携带同一信息的衰落信号;

b)集中处理,把接收的多个统计独立的衰落信号进行合并(选择与组合),以降低衰

落的影响。

分集的原理:各独立信号传播路径同时经历深度衰落的概率很低,因此合并后的信号的衰落程度会显著降低。条件:要求衰落信号是相互独立的。

分集方式:

空间分集:用两个以上天线或者同一天线的不同极化方向(或不同位置)上接收同一个信号,只要两个位置的距离大到一定程度,则不同位置的接收信号的衰落是不相关的。

频率分集:用两个以上载频传输同一个信号

时间分集:在不同时间接收同一个信号。

蜂窝移动网络由哪三大部分组成?分别简述各部分的基本功能。

蜂窝移动网络由MS, BSS, MSC组成。

(1)移动台(MS:Mobile Station)、基站子系统(BSS:Base Station Subsystem)、和构成网络节点的移动交换中心(MSC:Mobile service Switching Center)。移

动台一般由用户设备构成,用户使用这些设备可以接入蜂窝移动通信网得到所

需服务。每个移动台都包括一个移动终端(MT:Mobile Termination)。移动台

分为车载台、便携台和手持台等类型。

(2)基站子系统(BSS)由基站收发信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两部分组成。

一方面它通过无线接口直接与移动台相接,负责无线收发和无线资源管理。另

一方面,基站子系统与网络子系统(NSS)中的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相

连,实现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传送系统信号和用户信息等。

(3)移动交换中心(MSC)对位于其服务区内的移动台进行交换和控制,同时提供移动网与固定公众电信网的接口。

5G移动通信系统分析与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f5592772.html, 5G移动通信系统分析与研究 作者:周颖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9年第19期 摘要随着我国通信技术不断发展,4G技术的到来给人们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十三五”时期下,我国4G网络实现了全面覆盖,并逐渐朝向5G通信技术方向延伸,进一步提高移动通信服务质量。各大通信运营商近些年纷纷建立5G通信试点城市,在2020年实现部分地区普及。5G通信技术不仅能够提升信息传输效率,还可以提升移动网络的服务体验。基于此,本文提出5G移动通信含义,分析5G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并探究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5G移动通信系统;数据传输;核心技术;发展趋势 引言 在移动通信不断发展背景下,移动网络使用费用逐渐降低,提升了人们对移动通信的依赖性。在2012年移动终端数量首次超过PC端,截止到2018年12月末,我国智能手机普及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势必会带动移动通信发展,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1]。在4G网络全方位普及背景下,加强5G通信技术的研究是必然趋势,我国华为集团首次研发出5G移动通信技术,并在2020年逐渐推广使用(当即还处于试点阶段),实现移动通信技术的再次突破。由此可见,未来几年移动通信主要是朝向5G方向发展,加强5G通信系统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1 5G通信技术阐述 5G通信技术是指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理论上其传输速度能够达到1Gb/s,比4G网络传输速度高出百倍。如一部2G电影可以在8s之内完成下载。相比2G、GPRS(2.5G)、3G、 4G技术,5G技术有着巨大的差异。以上四种通信网络系统都是采用单一技术框架,而5G通信技术是上述四代技术结合,从而提升了通信网络的峰值速率,让5G移动通信网络在使用中更加稳定、安全。作为4G移动通信网络的升级,5G网络弥补了前代通信技术的漏洞与弊端,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人群对移动网络的追求,在未来“十四五”规划期间,5G网络势必会实现全面普及。 2 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2.1 大规模MIMO 在发射机和接收机端MIMO系统使用多个天线,首先可以有效提升无线链路频谱效率。MIMO系统提出了多用户理念,通过增加基站天线数量(比基站同时服务于相同时频块用户天线数量更多),用几百个天线同时为千万用户提供服务时,频谱效率理论上可以提升5~10倍,小区边缘用户也可以享受到理想的吞吐量[2]。再次,每个用户信号通过预编码处理降低

移动通信系统复习题和答案

2.3.1《GSM移动通信系统》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陆地公用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网GSM,采用(B)MHz频段。 A.600 B.900 C.1200 D.1500 2.移动通信网中的小区制是指将所要覆盖的地区划分为若干小区,在每个小区设 立一个基站为本小区范围内的用户服务,每个小区的半径可视用户的分布密度在1~(A)公里左右。 A.10 B.20 C.30 D.40 3.移动通信网小区制中小区和其它小区可重复使用频率,称为(B)。 A.频率重复 B.频率复用 C.频率覆盖 D.频率范围 4.由于移动台处于运动状态,(A)和移动台之间的电波传播状态随路径的不同而 发生变化。 A.基地台 B.发射台 C.基站 D.无线 5.蜂窝移动通信网,通常是先由若干个邻接的(B)组成一个无线区群,再由若 干个无线区群组成一个服务区。 A.小区 B.无线小区 C.同频小区 D.不同频小区 6.(C)是指基地台位于无线小区的中心,并采用全向天线实现无线小区的覆盖。 A.顶点激励 B.低点激励 C.中心激励 D.自由激励 7.手机正在通话状态下,它切换进入了一个新的位置区中的小区,那么:(C) A.它会在通话过程中进行位置更新。 B.它会在下次跨LAC区时进行位置更新。 C.它会在通话结束后马上进行位置更新。 8.小区的信号很强但用户不能起呼(可以切换进入)的原因:( D ) A.有强外部干扰 B.小区未在交换中定义 C.手机制式与GSM协议不匹配(如未升级的某些手机在开通DCS1800的区 域) D.小区未定义SDCCH信道。 9.WCDMA的功控速度是( C )次/秒。 A.200 B.800 C.1500 D.2000 10.TD-SCDMA系统中,如果只满足语音业务,时隙比例应选择( C )。

中国移动应用广告平台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4

本产品保密并受到版权法保护 Confidential and Protected by Copyright Laws 易观国际旗下 中国移动应用广告平台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4 易观智库 2014.08

报告目录 1 移动应用广告平台市场概况 1.1 中国移动应用广告市场发展背景 1.2 中国移动应用广告市场发展阶段 1.3 中国移动应用广告市场产业链分析 2 中国移动应用广告平台市场发展现状 2.1 中国移动应用广告平台典型商业模式分析 2.2 中国移动应用广告平台市场规模 2.3 中国移动应用广告市场竞争格局 3 典型厂商研究及案例分析 3.1 安沃 3.2 多盟 3.3 力美科技 3.4 威朋 3.5 有米科技 4 中国移动应用广告平台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研究定义 研究范畴 研究方法 易观发现和建议 易观国际版权说明2014 关于易观智库

研究定义及研究范畴 研究定义 移动应用广告:将广告主的促销或品牌信息投放到手机应用上的手机广告方式。应用广告运营企业通过将广告SDK插件内置于手机应用程序中,实现广告的海量投放及管理,同时使开发者的用户流量变现为广告收益。 移动应用广告平台:连接广告主和开发者的广告投放平台。通过在应用中插入SDK而展示图片广告。展示的广告形式分为屏幕顶端或底端的图形条、弹出的插屏广告、从图形条跳转的全屏广告、应用下载连接、企业网站连接等形式。国内企业如艾德思奇、安沃、多盟、力美等,国外进入中国的公司如谷歌Admob、inmobi等。 积分墙(Offer-wall):采用为用户提供激励的方式刺激用户下载推荐的应用。例如采用引导某移动游戏的用户通过下载积分墙里推荐的应用从而获取游戏道具的方式帮助广告主达成营销目的。这种模式的效果易衡量、转化率高。代表企业多盟、力美科技、有米传媒 原生广告:是一种从网站和APP用户体验出发的盈利模式,由广告内容所驱动,并整合了网站和APP本身的可视化设计,成为网站和APP的一部分。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视频、图片、文章、音乐或者其他媒体形式。 研究范畴 主要针对独立的移动应用广告平台进行行业市场研究,但不排除行业领先的巨头的移动应用广告平台及国外进军本土的移动应用广告平台。 通过对领先行业的移动应用广告平台的发展背景、发展现状的研究,对现有的移动应用广告平台进行评价,给广告主和开发者一个选择性的参考,并挖掘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给现有参与者进行自身发展的参考。

中国移动新员工培训

中国移动新员工培训 篇一:移动公司新员工培训考试题 新员工考试题 一、填空题: 1、2008年5月,中国通信业迎来第四次重组。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成为通信行业的三大运营商。 2、中国移动的三大品牌是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 3、SP是Service Provider的缩写,意思是服务提供商,又特指手机网络的服务和内容提供商。SP指移动互联网服务内容应用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负责根据用户的要求开发和提供适合手机用户使用的服务。从企业业务开展的角度来

看,目前SP可以分成三大类:门户型、专业型、专项型。 4、中央音乐平台(为用户提供音乐产品的体验和下载)四川站地址为:sc . 12530 . com ;新业务体验营销平台(用于数据业务体验、营销)地址为:;移动商店(用于数据业务自助订购)WAP 网站:;移动MM平台(为用户提供软件上传和下载的平台)地址为:; 二、选择题(单选): 1、中国移动的通信标准是(A) A、TD-SCDMA B、CDMA2000 C、WCDMA D、TD-CDMA 2、APRU值是指(A) A、二次批价收入/上次出帐月上网用户数;每人的月均消费 B、月度总计费时长//2) 每人的月均通话时长 C、与去年同期比较的值 D、(本年累计-去年同期)/ 去年同期 3、春季营销通常是(B),主要开展

年末客户回馈和春节返乡客户发展的营销活动; A、2月-7月 B、11月—3月 C、1月-3月 D、8月-12月 4、数据业务SA是指(C) A、内容提供商 B、服务提供商 C、移动数据业务销售代理商 三、选择题(多选): 1、乐山移动市场经营部的组织架构有哪些(B、D、E、F、G) A、网络优化中心 B、营销策划中心 C、网络维护中心 D、数据业务运营中心 E、业务支撑中心 F、渠道中心 G、客服中心 2、哪些属于中国移动数据业务(C、 D、E、F、G) A、神州行家园卡升级版 B、校讯通 C、计费彩铃 D、手机上网 E、短彩信 F、飞信 G、手机报 H、家庭宽带 3、营业厅作为四川移动直接面向客户的最为主要的窗口,具有(A、 B、C、D、E)等职能。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试题和答案

基础知识答案 一、选择题 1.E接口是指:(A) A.MSC与MSC间的接口 B.MSC和HLR的接口 C.HLR和VLR的接口 D.VLR和VLR的接口 2. 国内备用网的信令点编码为(B)位。 A.24 B.14 C.8 D.16 3. 在蜂窝通信系统中在满足同频保护比时,能够采用(A)技术,提高频谱利用率。 A.频率复用技术 B.时分技术 C.码分技术 4. 两台计算机通过以太网口用网线直接相连,网线制作时应该按照以下哪种方式(A) A.1和3交叉,2和6交叉 B.1和6交叉,2和3交叉 C.4和5交叉,2和3交叉 D.1和3交叉,4和5交叉 5. CCS7信令网脱离于通信网,是一种支撑网,其三要素是:(A) A.SP.STP和Signalling Link B. SP.LSTP和HSTP C.SP.LSTP和Signalling Link D. SP.HSTP和Signalling Link 6. 七号信令系统结构遵循OSI结构,以下部分那些不属于应用层:(D) A.BSSAP B.INAP C.MAP D.SCCP 7.既是MTP 的用户又是SCCP 的用户的功能实体是:(B) A.TUP B.ISUP C.TC D.MAP 8.当某局向对端局发送_____消息后,随即收到对端发送来的相同的消息,且两个消息的CIC都相同,此时意味着发生了同抢。(D) A.ANN B.ACM C.GSM D.IAM(IAI) 9.两信令点相邻是指:(A) A.两局间有直达的信令链路 B.两局间有直达的话路,不一定有直达的链路 C.两局间有直达的话路和链路 D.两局间话路和链路都不直达 10.哪一类业务的SCCP消息在传送时,SLS是随机选择的?(A) A.0类业务 B.1类业务 C.2类业务 D.3类业务 11. 在两个相邻七号交换局间最多可有_______根相邻链路( A ) A) 16

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 SM2000 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目录 一、系统概况 (1) 二、系统组成 (2) (一)硬件平台组成 (2) 1、基站 (3) 2、交换控制器 (3) 3、天馈线系统 (4) 4、配套设备 (4) 5、通信终端 (4) (二)软件平台组成 (5) 三、主要业务功能和技术指标 (5) (一)、主要业务功能 (5) 1、普通业务 (5) 2、集群业务 (5) (二)、主要技术指标 (5) 四、系统特点 (6) 五、系统应用 (8) (一)三种基本应用方式 (8) 1、单系统独立应用 (8) 2、与其他通信网组网应用 (8) 3、多系统组网应用 (9) (二)五项典型应用方式 (10) 1、伴随保障 (10) 2、在话务量密集区应用 (10) 3、应急通信 (10) 4.通信 (10) 5.专用系统 (10) (三)七大行业应用方式 (11) 1、移动运营商 (11) 2、军队、公安、武警 (11) 3、城市应急通信 (11) 4.行业专用通信系统 (10) 5.网络/设备出租服务 (12) 6.国家应急部门 (10) 7.通信定制服务 (12) 六、总结 (12)

一、系统概况 “应急机动通信系统”是凯讯()科技于2003年研制开发成功的一款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业务综合、开通迅速、使用灵活等特点的采用软交换技术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该系统符合国家有关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和标准,其核心设备具有多种接口,可与CDMA、GSM、WCDMA 、TD-SCDMA、TETRA数字集群等无线基站设备连接。目前该系统已经在军队、公安、武警、国家和行业应急通信部门等单位得到广泛的应用。该系统根据不同的无线模态及业务功能,具有多个型号产品,具体如下表: 下以SM2000-CDMA系统为例进行详细的介绍,其它型号的产品其业务功能基本类同。 二、系统组成 SM-2000系统由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组成,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一)硬件平台组成 一套完整的SM-2000系统硬件主要由基站、交换控制器、天馈线系统以及配套设备四部分组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第三方电商平台广告采购及管理规范V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第三方电商平台广告采购及管理规范(V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 电商筹备办 2013年1月 根据公司互联网市场发展规划,结合电商平台广告投放资源紧张、采购源单一,计费方式多样性等特点,为支持并规范我司他建自营旗舰店在第三方电商平台进行站内广告采购、使用等市场行为,制定本规范。 一、制定目的 支持并规范我司官方旗舰店在第三方电商平台进行站内广告采购、使用等市场行为,使之能适应电商平台市场规则同时达到资源使用规范化、高效化。 二、适用范围 本规范仅适用于第三方电商平台进行站内广告采购、使用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包括但不限于淘宝(含天猫)、当当、1号店、QQ商

城、亚马逊。 三、管理原则 1、高效化:适应电商平台管理规则,使我司他建自营旗舰店能适应市场需要高效、及时地开展站内平台广告资源采购。 2、规范化:站内平台广告资源采购及管理均通过流程规范进行明确。 四、站内广告采购管理 (一)站内广告类型 根据展现方式,分为按固定位置展现及按搜索展现; 根据收费方式,分为按展现收费及按点击收费; 根据定价方式,分为定价收费及竞价(即商家自行竞拍)收费。 各平台主要广告分类如下:

(二)采购方式 1、零星站内广告采购 ?定义:单次采购广告金额5万元以内。 ?限制条件:同一品平台同一类型广告采购当月累计不超过3次,累计不超过15万元;且同一品平台同一类型广告不得 连续超过2个月采用小金额采购方式的。 2、大额站内广告采购 超过以上小金额标准额度的站内广告采购均视为大额站内广告采购,按照公司采购管理办法相关规定,通过单一来源采购流程进行采购。根据采购需求,可签订年度框架协议和单次采购。在年度框架协议内,由电商办在相关项目请示获批后,直接下单采购。 (三)操作流程 1、采购流程 (1)零星站内广告采购 由电商办提交公司请示并经公司领导审批后直接采购。 (2)大额站内广告采购

《2016年中国移动营销发展研究报告》完整版解析

中国移动营销发展研究报告 全球领先的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挖掘和整合营销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了《2015-2016年中国移动营销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深度剖析了2015至2016年移动营销的具体情况,对移动营销的用户属性以及用户行为进行调查,整合中国移动营销行业在2015年的动态,分析并预测中国移动营销市场的发展趋势。 一、移动营销概论 移动营销是指面向可移动终端用户,通过对各种营销工具和手段的系统化结合,根据不同的移动场景进行即时性的动态修正,使得营销主客体双方在交互中实现价值增值。 1.主要分析对象——移动社会化媒体营销和移动电商营销 利用社会化网络,如微博、微信、贴吧或者其他互联网协作平台媒体来进行营销、是公共关系和客户服务维护开拓的一种方式。目前,由于移动端良好的社交性而逐渐向移动端发展。 利用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进行的B2B、B2C或C2C的电子商务活动。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线上线下的购物与交易、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等。 2.移动营销发展历程:营销形式多样化

现阶段,移动营销进入高速增长期,营销形式逐渐多样化,社会化媒体营销、移动整合营销、移动大数据营销及程序化购买成为关注重点。利用移动互联网的私人性和场景化等优势,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用户信息进行全面有效的利用,整合各种生态资源,构建更完整的移动营销生态链。 二、移动营销环境分析 1.相关法规逐步完善 2014年,政府密集出台移动互联网相关政策,对移动终端硬件进行规范化管理,设立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的管理规范。 2011年,移动互联网、LTE 、物联网、云计算、移动支付成“十二五”期间发展重点,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在“十二五”期间空前融合。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2014年底,MMA《移动视频广告投放标准协议》,成为国内首个规范移动视频广告投放的指导纲领。 新《广告法》2015年9月起正式施行。这是广告法实施20年来首次修订,对我国广告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2015年9月5日,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

中国第一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中国第一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天通一号详细透析 导读:多年以来,卫星通信以其覆盖范围广、组网灵活、不受地理环境限制等优势,在野外勘探、边境巡逻、抗争救灾等活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小型终端数量不足、设备种类多、无法互连互通等原因,依然未能满足救援队伍快速机动的通讯需求。因此,天通一号卫星移动系统开始应运而生。那么,天通一号卫星移动系统从诞生到发射,是如何一步一步走来的? 一、什么是卫星移动系统 移动通信卫星就是可以为移动和便携式终端提供通信的卫星。优势是可以为车辆、飞机、船舶和个人等移动用户提供语音、数据等通信服务,并可以实现用户终端的小型化、手机化。相对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地面移动通信系统由于受到地面基站覆盖区域的限制,一般在边远山区、沙漠戈戈壁、森林、边境等地区不能实现通信的全覆盖。而移动通信卫星系统就不存在这样的限制,可以自上而下实现区域的全覆盖,不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有人统计全国地面移动通信覆盖率不足国土陆地面积的10%,即使是像北京这样的大型城市,地面移动通信覆盖率也不足20%,像中国南海这样广阔的区域地面移动通信就更难以实现全覆盖。而我工作在的频段信号传输损耗小,雨衰小,可以实现地面终端设备的小型化,便于携带,同时保证通信质量。 二、天通一号开通运行背景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震区地面通信网络全面瘫痪,当时中国没有自己的移动通信卫星系统,只能租用国外的卫星电话抗震救灾。 而国际上的移动卫星系统已经形成了多个覆盖全球或区域性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铱星系统(Iridium)、欧星系统(Thuraya)和国际移动通信卫星系统(Inmarsat,international

移动通信系统论文

2010-2011学年第2 学期 考试科目移动通信系统 姓名 年级 专业 学号 2011年6 月12日

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自适应调制和编码的资源分配的控制消息传输 摘要:总的说来,链路自适应方案,如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以及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加强了时变无线信道的系统容量。为了应用这些链路自适应方案,必须对资源的每一帧进行自适应和动态的分配。因此,系统需要控制消息来发送关于动态资源分配的信息给用户。这些信息包括用户ID,资源位置,调制等级,以及编码和自动重复请求(ARQ)信息。然而,这些资源分配信息的传输,造成了控制开销。在这篇文献中,我们介绍了一种利用AMC来传输资源分配信息的方案,并分析了它在支持截断ARQ,如链路层ARQ和HARQ的系统中的性能。除此之外,我们还证明了使用AMC来传输控制消息是减少控制开销的一种好方法。特别是当每帧的用户数较大,如对于互联网语音服务协议(V oIP),这种方法非常有效。 关键字: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控制消息;控制开销;资源分配Adaptive-Modulation-and-Coding-Based Transmission of Control Message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Liu Zhihu S100131051 Keywords—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AMC), control messages, control overhead, resource allocation. 1.引言 最近的以分组为导向的系统,如移动WiMAX和高速数据分组接入(HSDPA),通过使用链路自适应技术提高了数据吞吐量。这些技术有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以及快速信道感知调度。AMC 方案能够通过选择信号星座图以及适合它的时变信道的信道编码来提高系统容量。自动重复请求(ARQ)有效地减轻了由于信道衰落造成的分组错误。除此之外,截短的ARQ通过限制在应用AMC时的最大重传次数以及在物理层只使用固定的调制和编码,改进了系统吞吐量。重传机制,特别是基于HARQ的机制,提供了一种改进由于信道测量和反馈延时错误造成的链路自适应误差的健壮性的好方法。为了应用这些链路自适应方案,系统必须对每帧资源进行自适应的和动态的分配。并且,目前开发的大多数业务都是基于分组的。所以,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无线资源能够在移动站之间得到有效共享。最后,自适应和动态资源分配要求逐帧链路自适应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对于动态资源分配的控制消息的设计非常重要。资源的链路自适应分配的控制消息应该与数据一块传输,以告

移动通信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概论 1、移动通信的特点。 1、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2、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 3、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 4、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 5、移动台必须适合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2、移动通信按多址方式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 )。按信号形式分为模拟网和数字网。 3、移动通信的传输方式分:单向传输(广播式)、双向方式(应答式)。双向传输工作方式有单工、双工、半双工。 4、单工通信:通信双方电台交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根据收、发频率的异同,又可分为同频单工和异频单工。例:寻呼系统。 5、双工通信:指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传输消息的工作方式。双工通信一般使用一对频道,以实施频分双工(FDD)工作方式,接受和发射可同时进行,故耗电量较大。为了缓解这个问题和减少对系统频带的要求,可在通信设备中采用同步的半双工通信方式,即时分双工(TDD)。故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相结合。例:手机。(FDD:用不同载频来区分两个通信方向。TDD:收、发采用同一载频,通过时间上的交替使用同一载频来区分两个通信方向。) 6、半双工通信,移动台采用类似单工的“按讲”方式,即按下按讲开关,发射机才工作,而接收机总是工作的。基站工作情况与双工方式完全相同。例:对讲机。 7、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有哪些优点? 答: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优点可归纳如下:(1)频谱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系统容量。(2)能提供多种业务服务,提高通信系统的通用性。(3)抗噪声、抗干扰和抗多径衰落的能力强(4)能实现更有效、灵活的网络管理和控制。(5)便于实现通信的安全保密。(6)可降低设备成本和减小用户手机的体积和重量。 8、若干年来,移动通信基本上围绕着两种主干网络在发展,这就是基于话音业务的通信网络和基于分组数据传输的通信网络。 9、蜂窝式组网的目的是解决常规移动通信系统的频谱匮乏,容量小,服务质量差,频谱利用率低等问题。 10、蜂窝式组网放弃了点对点传输和广播覆盖模式,将一个移动通信服务区划分成许多以正六边形为基本几何图形的覆盖区域,称为蜂窝小区。 11、频率复用:把若干相邻的小区按一定的数目划分成区群 (Cluster), 并把可供使用的无线频道分成若干个(等于区群中的小区数)频率组,区群内各小区均使用不同的频率组,而任一小区所使用的频率组,在其它区群相应的小区中还可以再用,这就是频率再用。 12、频率再用距离是和区群所含小区数有关的,区群所含的小区数越少,频率再用距离越短,相邻区群中使用相同频率的小区之间的同道干扰越强。 13、当移动台从一个小区进入另一相邻的小区时,其工作频率及基站与移动交换中心所用的接续链路必须从它离开的小区转换到正在进入的小区,这一过程称为越区切换。 14、无绳电话是一种以有线电话网为依托的通信方式,是有线电话网的无线延伸。 15、分组无线网(GPRS)是利用无线信道进行分组交换的通信网。分组:是由若干个比特组成的信息段,包括“包头”和“正文”两部分。分组传输方式是存储转发方式的一种,要产生额外的时间延迟,因此,分组无线网特别适用于实时性要求不严和短消息比较多的数据通信。如果要用分组无线网传输分组话音,则必须保证时间延迟不大于规定值。 16、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17、在调制方式上,泛欧GSM蜂窝网络采用GMSK。美国的IS-95蜂窝网络采用QPSK和OQPSK。 18、通常认为:TDMA系统的通信容量大于FDMA系统,而CDMA系统的通信容量又大于FDMA和TDMA系统。(CDMA>TDMA>FDMA)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及应用

第50卷 第6期2017年6月 通信技术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Vol.50 No.6 Jun.2017 ·1093· doi:10.3969/j.issn.1002-0802.2017.06.001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及应用* 肖龙龙1,梁晓娟2,李 信1 (1.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 航天指挥系,北京 怀柔 101406;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青海有限公司,青海 西宁 810008) 摘 要: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兼具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的特点,使其优于其他通信手段,保证了实时、灵活、高效的通信质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领域。分析卫星移动通信的特点,根据移动通信卫星的轨道类型,分别介绍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并详细阐述卫星移动通信在民用领域和军事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总结归纳卫星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卫星通信;通信领域;移动通信;轨道 中图分类号:TN927+.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02(2017)-06-1093-08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XIAO Long-long1, LIANG Xiao-juan2, LI Xin1 (1.Department of Space Command, PLA Academy of Equipment, Beijing 101416, China; 2.Qinghai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Xining Qinghai 810008, China) Abstract: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this makes it superior to other means of communication and b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of communic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are analyzed firstly, then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orbit,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GEO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MEO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LEO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is described. Secondly, the applications of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in civil and military fields are discussed, and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is summarized. Key word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field; mobile communication; orbit 0 引 言 卫星移动通信在通信业务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相对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它具有覆盖范围广、通信费用与距离无关、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等优点,能够实现对海洋、山区和高原等地区近乎无缝的覆盖,可满足各类用户对移动通信覆盖性的需求。卫星移动通信依靠卫星通信的特点,在移动载体上集成了卫星通信系统或者卫星通信终端,从而实现载体在移动中的不间断通信。移动载体既可以是飞行器和地面移动装备,也可以是海上移动载体和移动单兵,大大扩展了移动卫星通信的使用范围和环境适应性,使其在民用和军事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1]。本文从卫星移动通信的特点出发,介绍国内外主要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卫星移动通信在军民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 收稿日期:2017-02-22;修回日期:2017-05-20 Received date:2017-02-22;Revised date:2017-05-20

WCDMA移动通信系统分析报告

WCDMA移动通信系统分析报告 摘要 WCDMA作为3G的三大主流技术标准之一,已经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WCDMA从概念向产业化的进程正在加快.全球主要设备制造商都在积极跟踪和研发基于WCDMA技术的3G网络产品。本文对WCDMA的组网能力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组网结构和组网模式。BSC6900是BSC6000、BSC6810后的新一代控制器产品,是华为公司Single RAN解决方案重要组成部分。它采用业界领先的多制式、IP化、模块化设计理念,融合UMTS RNC 和GSM BSC业务功能,有效满足移动网络多制式融合发展的需求;BS3900为华为GSM新开发分布式基站,实现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独立安装,其应用更加灵活,广泛用于室内、楼宇、隧道等复杂环境,实现广覆盖,低成本等优势;本文对BSC6900设备原理及其在组网中的作用以及DBS3900设备原理及其在组网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宽带码分多址(WCDMA );组网;3G;BSC6900;DBS3900 WCDMA移动通信系统分析报告 一、WCDMA移动通信网组网结构及其关键技术 1.WCDMA发展进程 WCDMA是IMT一2000家族最主要的三种技术标准之一。从基本意义上来说,WCDMA版本的演进过程也是一个技术和业务需求不断提高的过程。WCDMA标准经过多年发展,已渐趋成熟,其标准化工作由3GPP组织完成。到目前为止,主要有五个版本,即3GPP R99、3GPP R4、3GPP R5、3GPP R6和3GPP R7,前四个版本已经完成并终结,目前正在进行R7版本的制定工作。不同版本间的功能划分并不是绝对和清晰的.而是按时间进度和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灵活划分.不一定某个功能必须在某个版本中完成,在修改版本时应遵守向后兼容的原则,各版本的演进时间如图所示 2.WCDMA 组网要求 为了打造综合价值最大化的WCDMA核心网络,在组网时需要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1)核心网综合成本最优原则。对于3G网络的建设,我们认为应该从长期、全局的角度进行规划,规划的网络应该满足大容量、少局所、广覆盖的原则,具有清晰的全IP演进路线,避免后续网络频繁调整;能够进一步融合移动固定业务能力,便于向NGN演进。 (2)建设3G网的版本选择。随着3G牌照进一步后续.3GPP R4版本标准已经成熟,各个厂家基于3GPP R4版本的设备也进一步成熟,作为3G核心网建设的关键环节,起点版本的选择越来越成为讨论的焦点。采用3GPP R99还是3GPP R4进行组网,主要取决于网络建设时间、多厂家供货环境的形成和网络功能定位等多种因素。根据目前网络情况,核心网的结构又有3GPP R99、类3GPP R4、全TDM一3GPP R4结构、全IP 3GPP R4结构和混合3GPP R4结构等多种选择。 (3)现网资源的整合。3G核心网建设应保证对现有网络的影响最小,对传统移动运营商应能保证GSM/GPRS设备的再利用,并考虑现有电路传输网络、分组数据网络和信令网的共享、利旧还是新建.短消息业务(SMS)、多媒体消息服务(uus)、智能网(IN)业务和数据业务管理平台(DSMP)争l 台的弛问瓯综合考虑以上几个问题,做好核心网规划,同时在3G网络建设过程中利用后发优势、吸取2G网络的建设经验.避免2G网络中现有的各种技术和应用弊端,从而建设一个高质量、具有长远发展潜力的3G核心网络是完全有可能的。 3.WCDMA R99组网结构

中国移动公司培训心得体会

中国移动公司培训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受训的同学,我想说,这样的入职培训是非常必要的。这次培训给我体会最深的是一个成语,学海无涯。也印证了一句俗语,活到老,学到老。 如果要问这次培训带给我的具体感受是什么,我想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中国移动的核心价值观。 其实,要理解核心价值观并不困难,即企业文化中的精髓。我知道中国移动的核心价值观是在成都的大学生就业实习启动仪式上,易拉宝上的“正德厚生臻于至善”。刚看到这八个字的时候,我仅了解了它的字面意思。 但是,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我明确了“正德厚生”意即“责任”,“臻于至善” 意即“卓越”。客观得评价,我认为中国移动的确在履行着社会公民的责任,也在一直不断得超越,超越对手,更多的是自己,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举两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例子。一是今年我参加了中国移动动感地带微笑重现计划,深切体验到了移动公司对地震中受灾民众,尤其是儿童的关怀与帮助;二是作为一名动感地带用户,能切身体验到它更新的快速以及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周到,记得刚进校时使用的是基本套餐,不长的时间,网聊套餐、音乐套餐相继推出。另外,作为学生来讲,通讯的便捷与资费的高低是最受关注的,为此,移动将原来的小班精英网拓展成为校园精英网。同时,飞信的问世也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

极大的便利。 第二,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非常有用的,这种知识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在课堂上、课本上学到的专业知识;二是在课堂外、在学生社团中学到的社会知识。 我就举一些比较具体的例子吧。比如,铁老师为我们讲《法律常识》,他为我们讲的主要是合同的相关知识。其中,合同签订这部分中的要约、要约邀请以及承诺。我记得在必修课《经济法》中是学到过的,当时觉得比较难理解,但是第二次学习,就变得容易很多。又如,喻梅老师的《管理沟通》,我曾在学生社团干部培训中听过人文院陈老师的《如何实现有效沟通》,若将两人进行比较,各有特点。另外,中国管理教育主讲师余世维先生也有关于有效沟通的视频,这足以证明沟通的重要性。对我自身而言,我的沟通能力是比较弱的,所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学会如何运用技巧,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是相当有必要的。 既然课本上的知识这么有用,作为学生的我现阶段就应该认真学习。但是,有一点也必须明确,那就是课本上的知识不是万能的。作为社会成员,每个公司都会有自身个性化的部分,比如财务管理方面。当黄英老师为我们做《财务基础知识》的培训时,我还暗自欢喜,因为学过会计基础知识以及财务成本管理,我猜这课程应该是比较简单的。可是当她打开她的课件时,我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sox 内部控制、boss系统等都是未曾接触的,学起来也很艰涩。这不禁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海无涯。我应抓住这次实习的机遇,多学一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会议记录 一移动通信常用的专业术语 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都是以主设备加基站天线的形式呈现,最直观的就是我们现实中看到的铁塔,抱杆,桅杆型的基站。 直放站:是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转设备。直放站的基本功能就是一个射频信号功率增强器。实际上基站在其覆盖范围内并不是100%的覆盖到每个角落,难免会由于某些原因而在有些地方出现信号弱,更甚者出现盲区的现象,这时候就需要直放站进行覆盖,达到消除弱信号或者盲区的目的。因此直放站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将基站信号接入并进行放大,进而改善信号不良区域。 天线(Antenna)——天线是将传输线中的电磁能转化成自由空间的电磁波,或将空间电磁波转化成传输线中的电磁能的专用设备。简单的理解,天线就是负责信号中转的无源器件。 室内分布系统:室内分布系统是将基站信号引入室内,解决室内盲区覆盖;它可以有效解决信号延伸和覆盖,改善室内通信质量;它将基站信号科学地分配到室内的各个房间、通道,而又不产生相互干扰。它是基站和微蜂窝的补充和延伸,有不能被基站和直放站所代替的优势,是大都市中移动通信不可缺少的组成

部分。 盲区:在移动通信中,盲区表示信号覆盖不到的地区,在这样的地区移动信号非常微弱,甚至是没有。由于建筑物的隔墙、楼层等障碍对电磁波产生阻挡、衰减和屏蔽作用,使得大型建筑物的底层、地下商场、停车场、地铁隧道等环境下,移动通信信号弱,手机无法正常使用,形成了移动通信的盲区。 通话质量:顾名思义,就是手机通话时的语言质量即清晰程度。在移动通信中通话质量是一个很重要的网络参数,按照语言的清晰程度将通话质量分为0到7不同的8个级别,0最好,客户通话时的感知最好;7最差,通话时的感知最好,客户。一般正常的通话质量应该为0-3。 信号场强:是指信号信号的强弱。在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强弱用具体的电平值表示,通过测试手机可以测得,一般-40~-90dBm为可正常通话的强度范围,也可直观的从普通手机的信号显示格数看出。 手机发射功率:手机发射功率是指,手机在寻呼基站时的功率。手机发射功率越高,说明上行越弱,客户感知为拨打电话上线慢。 切换:就是指当移动台(用户手机)在通话过程中从一个基站覆盖区移动到另一个基站覆盖区,或者由于外界干扰而造成通话质量下降时,必须改变原有的话音信道而转接到一条新的空闲话音信道上去,以继续保持通话的过程。 掉话:是指用户手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出现异常而自动挂断的现象。 单通:是指用户双方正在通话时,由于异常出现只有一方可以听见另一方的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趋势分析论文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趋势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现状,分析和比较了分别以日本、美国和欧洲为主提出的W-CDMA、CdmaOne和TD-CDMA系统的技术特点,最后探讨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码分多址IMT-2000 1引言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指能够满足国际电联提出的IMT-2000/FPLMTS系统要求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国际电联于1995年提出了IMT-2000/FPLMTS的评估标准,对未来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较详细的要求。 IMT-2000系统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 球范围设计的高度兼容性; MT-2000中的业务与固定网络的业务兼容; 质量; 机体积很小,具有全球漫游能力; 用的频谱为 885MHz~2025MHz,2110MHz~2200MHz(共230MHz) 1980MHz~2010MHz,2170MHz~2200MHz(限于卫星使用) 动终端可以连接地面网和卫星网,可移动使用也可固定使用; 线接口的类型应尽可能得少,而且具有高度的兼容性。 从而可以看出未来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要具有很好的网络兼容性,用户终端可在全球范围内几个不同的系统间实现漫游,不仅要为移动用户提供话音及低速数据业务,而且要提供广泛的多媒体业务,这就对无线接口提出了较高的要求。ITU已对IMT-2000的测试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给出了表征IMT-2000系统的最低限度的参数,包括:支持的数据率范围,误码率要求,单向的时延要求,激活因子和业务量模型。 根据ITU的要求,目前各大电信公司联盟均已提出了自己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方案,主要以日本DoCoMo公司为首提出的W-CDMA;美国Lucent、Motorola 等公司提出的CdmaOne;欧洲西门子、阿尔卡特等公司提出的TD-CDMA。总体来说,

移动通信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 1.移动通信的发展简述 主流标准编码典型特征 第一代AMPS、TACS FDMA频谱效率低,网络容量有限,保密性差 第二代GSM、CDMA TDMA 第三代WCDMA、CDMA2000、 CDMA TD-SCDMA 2.移动通信的分类 按多址方式可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 按工作方式可分为同频单工、异频单工、异频双工和半双工 Ps:SDMA 空分多址 第二章 1.电波传输的三大特性:多径衰落、阴影衰落、多普勒效应 2.三种电波传送机制:反射、绕射、散射 3.什么是阴影衰落? 阴影衰落时移动无线通信信道传播环境中的地形起伏、建筑物及其它障碍物对它的电波传输途径的阻挡而形成的电磁场阴影效应。 4.多普勒公式: (λ:电波访问与移动方向的夹角,0~180°) 5.相关带宽与信号带宽之间对传输特性的影响 P31 信号带宽 < 相关带宽平坦衰落信号波形不失真 信号带宽 > 相关带宽频率选择性衰落引起波形失真,造成码间干扰 6.平坦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 P39 平坦衰落(非选择性衰落) : 信号带宽 < 相关带宽条件: B 《B 、T 》σ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号带宽 > 相关带宽条件: B 》 B 、T 《σ Ps:T 信号周期(信号带宽B 的倒数);σ:信道的时延展宽;B :相关带宽 7.预测模型 适用范围 Okumura模型 150~1500MHz ,主要应用于GSM 900MHz COST-231模型 2GHz 用于GSM1800 以及3G系统 第三章 1.什么是信源编码,目的是什么? 信源编码位于从信源信宿的整个传输链路中的第一个环节,其基本目的是压缩信源产生的冗余信息,降低传递这些不必要的信息的开销,从而提高整个传输链路的有效性. 2.话音编码技术 2G/3G系统中的话音信源编码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都采用了矢量量化和参数编码的方式,它不同于PCM方式,没有直接传递话音信号的波形。而是对这些波形进行参数提取,传递的是这些参数。优点:一方面,传递这些参数本身需要数据量较小;另一方面,说话停止时,这种方式只允许用很少的带宽,只把描述背景噪声的参量发送到对方,从而大大提高了有效性。 3.调制解调的作用:实现频谱展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