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吸虫纲
28.中护微生物-吸虫纲
![28.中护微生物-吸虫纲](https://img.taocdn.com/s3/m/242002106bd97f192279e930.png)
血吸虫雌雄合抱
雌虫发育成熟的条件
雌虫发育成熟必 需有雄虫的存在 和合抱 促进雌虫生长发 育的物质可能是 来自雄虫的一种 性信息素
2.虫卵
平均89×67µm ; 椭圆形 ; 淡黄色; 卵壳厚薄均匀,无 盖,壳一侧有一侧 刺,表面常附有宿 主组织残留物 ; 含一毛蚴,毛蚴与 壳间常有圆形或长 圆形油滴状的头腺 分泌物
二、生活史
过程: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童 虫→成虫。 卵由痰、粪排出入水 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如石蟹、溪蟹)和蝲蛄 终宿主:人、 保虫宿主:野生动物如狼、虎,家畜:狗、猫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方式:经口 致病期:童虫→成虫
第一中间宿主: 淡水螺(如川卷螺)
电镜观察成熟虫卵
卵壳表面呈网状, 可见囊样微孔,贯 通内外,毛蚴分泌 的可溶性虫卵抗原 (SEA)可经微孔释 出卵外。
3.毛蚴
呈梨形,左右对称, 平均大小99×35µm, 周身被有纤毛,是其 活动器官。 体内前部中央有一个 顶腺,两个侧腺,均 开口于顶突。
4 . 胞蚴
5 . 尾蚴
* 由体部及尾部组成,尾部又分尾干和尾叉。尾叉 不及尾干的一半 ,是日本血吸虫的特征之一。
• 卵盖 • 肩峰 • 小疣 • 毛蚴
二、生活史
寄生部位(成虫):肝胆管内; 中间宿主:1st淡水螺、2nd宿主为淡水 鱼或虾;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感染,食入含囊 蚴的鱼、虾肉而感染; 成虫寿命:一般20~30年 ; 保虫宿主:猫、狗。
成虫寄生于肝胆管内
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
6 . 虫卵必须入水才能发育;
7. 基本发育过程相似:卵 →多种幼虫(毛蚴→胞蚴 ≡﹥雷蚴≡ ﹥尾蚴→囊蚴) →成虫。 8.进行世代交替:有性生殖 (终宿主) +无性生殖(中 间宿主)。
吸虫纲实验报告结论
![吸虫纲实验报告结论](https://img.taocdn.com/s3/m/a0987c4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0.png)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吸虫纲动物形态学特征的观察,深入了解吸虫纲的分类、形态结构及其与寄生生活的关系。
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对吸虫纲动物有了以下结论:一、吸虫纲动物的分类与形态结构1. 吸虫纲动物隶属于扁形动物门,是一类具有特殊适应寄生生活的动物。
根据寄生部位的不同,吸虫纲可分为肠道吸虫、肝胆吸虫、肺吸虫、皮肤吸虫等。
2. 吸虫纲动物身体扁平,两侧对称,具有三胚层结构。
体表无纤毛和杆状体,但有保护性的皮层。
消化系统简单,趋于退化,部分种类消化系统完全消失。
3. 吸虫纲动物具有发达的生殖系统,繁殖量大。
雌雄同体或异体,生殖器官高度分化。
部分种类具有多个幼虫期,完成复杂的发育过程。
4. 吸虫纲动物具有吸附器官,如吸盘、小钩和小刺等,用以固着于寄主的组织上。
这些吸附器官在吸虫纲动物的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吸虫纲动物的寄生生活1. 吸虫纲动物适应寄生生活,具有以下特点:(1)环境相对稳定、有局限,营养丰富。
为适应这类环境,其运动机能退化,体表无纤毛、无杆状体,也无一般的上皮细胞。
(2)神经、感觉器官趋于退化,除外寄生种类有些尚有眼点外,内寄的种类眼点感觉器官消失。
(3)吸附器官如吸盘、小钩等发达,用以固着于寄主的组织上。
2. 吸虫纲动物的生活史复杂,通常需要两个以上寄主。
例如,华枝睾吸虫的生活史需要两个中间寄主,分别是淡水螺和鱼、虾等水生动物。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观察了多种吸虫纲动物,包括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等。
通过观察,我们了解到这些吸虫纲动物的形态特征,如睾丸分枝、卵黄腺、肠管等。
2. 实验结果显示,吸虫纲动物具有明显的适应寄生生活的形态特征。
例如,吸盘、小钩等吸附器官的发达,以及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的退化等。
3.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吸虫纲动物的生活史复杂,需要两个以上寄主。
例如,肝吸虫的生活史需要淡水螺和鱼、虾等水生动物作为中间寄主。
四、结论本次实验通过对吸虫纲动物形态学特征的观察,验证了吸虫纲动物的分类、形态结构及其与寄生生活的关系。
吸虫绦虫线虫实验报告(3篇)
![吸虫绦虫线虫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13dff3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b.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吸虫、绦虫、线虫代表虫种的一般形态,熟悉吸虫、绦虫、线虫的形态构造特征。
2. 掌握显微镜使用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吸虫、绦虫、线虫是常见的寄生虫,它们在宿主体内寄生,引起各种疾病。
了解这些寄生虫的形态构造特征,有助于准确诊断和防治寄生虫病。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吸虫、绦虫、线虫的虫体标本。
2. 仪器:显微镜、投影仪、多媒体设备、培养皿、镊子、吸管、酒精灯、酒精、蒸馏水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吸虫一般形态构造观察(1)将吸虫虫体标本置于培养皿中,用镊子轻轻挑取。
(2)在显微镜下观察吸虫虫体的一般形态,包括形状、大小、口腹吸盘的位置和大小、肠管的形状和构造等。
(3)记录观察结果。
2. 绦虫一般形态构造观察(1)将绦虫虫体标本置于培养皿中,用镊子轻轻挑取。
(2)在显微镜下观察绦虫虫体的一般形态,包括形状、大小、节片、生殖器官等。
(3)记录观察结果。
3. 线虫一般形态构造观察(1)将线虫虫体标本置于培养皿中,用镊子轻轻挑取。
(2)在显微镜下观察线虫虫体的一般形态,包括形状、大小、口器、生殖器官等。
(3)记录观察结果。
4. 内部形态构造观察(1)将代表虫种的染色标本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2)主要观察口、腹吸盘的位置和大小;口、咽、食道和肠管的形态;睾丸数目、形状、位置;卵巢和子宫的形状和位置等。
(3)记录观察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吸虫虫体标本观察结果吸虫虫体扁平叶状,雌雄同体,有口腹吸盘。
消化系统由口、咽、食管和左右分枝的肠管组成,肠管终于盲端。
生殖系统构造复杂,雄性生殖系统一般有两个睾丸,输精管合并为输精总管后通入雄茎囊,雌性生殖系统有一个卵巢,通过输卵管连接卵膜,卵膜还与受精囊、劳氏管、子宫和卵黄管相通。
2. 绦虫虫体标本观察结果绦虫虫体扁平,由多个节片组成,生殖器官发达。
节片包括生殖节、生殖带、未成熟节、成熟节等。
生殖器官包括睾丸、卵巢、生殖孔等。
寄生虫实验(吸虫)
![寄生虫实验(吸虫)](https://img.taocdn.com/s3/m/3fd870e99b89680203d8254a.png)
日本血虫中间宿主
作业及思考题
• 作业:绘日本血吸虫卵图
• 思考题:
• 1、虫卵是如何沉积在肠壁或肝脏的?为什么在 粪便中可查到虫卵?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
蠕虫
线虫、吸虫、绦虫
吸虫
成虫形态:
背腹扁平,叶片状(血吸
虫除外)
消化系统: 不完整,有口无肛
雌雄同体(血吸虫除外)
华枝睾吸虫(肝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目的要求
1、掌握虫卵的形态特征 2、了解成外形和内部结构 3、认识中间宿主和吸虫纲生活史各期形态
肠吸虫中间宿主
第一中间宿主,扁卷螺
第二中间宿主,水生植物
荸荠
菱角
茭白
作业
• 作业:绘肠吸虫卵图
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目的要求
1、掌握虫卵的形态特征 2、了解成虫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3、认识中间宿主和媒介植物
肺吸虫成虫
口吸盘
口腹吸盘大小比例相近;
肝吸虫 成虫
吸盘:口吸盘和腹吸盘
消化器官:有口无肛
口吸盘 腹吸盘 子宫
排泄器官:排泄囊
生殖器官: ♀卵巢一个,分三叶,位于近体中部 ♂睾丸两个,高度分支
睾丸
肝吸虫卵
形态:卵圆形,一端较窄,一端钝圆较宽大 颜色:棕黄色或淡黄色 大小:29μ m×17μ m(人体寄生虫卵中最小的) 卵壳:较薄,一端有卵盖,另一端有疣状突起 内含物:毛蚴(保存标本一般不易看清)
肝吸虫卵
肝吸虫中间宿主
第一中间宿主,豆螺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
作业及思考题
• 作业:绘肝吸虫卵图
• 思考题:
2.线虫纲、吸虫纲虫体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2.线虫纲、吸虫纲虫体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df545d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a.png)
2.线虫纲、吸虫纲虫体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2线虫纲和吸虫纲是动物界中两个重要的寄生虫纲,它们引起了许多人类和动物的疾病。
为了研究和了解这些寄生虫的特征和生活史,实验室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关于2线虫纲和吸虫纲虫体常用的10种实验室检查方法的详细描述。
1. 显微镜检查显微镜检查是识别和观察线虫纲和吸虫纲虫体最常用的方法。
寄生虫标本通过制备透明或染色的片片检查,可以观察到虫体的结构特征、外骨骼、体内器官以及其他相关特征。
2. 漂浮法漂浮法是一种用于寄生虫卵的检查方法。
将宿主体液或粪便样本离心,沉淀后上清液上层取出,将其置于载玻片上,然后加盖滴液,并用显微镜观察虫卵的形态、大小和数量。
3. 粪便检查线虫纲和吸虫纲虫体通常通过对宿主的粪便样本进行检查来确认感染。
采集新鲜的宿主粪便样本,制备湿涂片或浓缩片,并用显微镜检查虫卵、虫幼体或虫体。
4. 血液检查某些线虫纲和吸虫纲寄生虫可以通过检查宿主的血液样本来确定感染情况。
这通常涉及到制备薄片或涂片,并使用显微镜检查寄生虫的成虫、幼虫或虫卵。
5. 组织切片对一些感染的组织进行切片是观察和确定寄生虫存在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取得组织样本,将其固定、制片,然后用染色剂染色,最后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6. 生活史研究为了了解线虫纲和吸虫纲的生活史和生活循环,可以进行相关的实验室研究。
这包括培养和观察幼虫、产卵和孵化的过程,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7. DNA分析DNA分析是确认和鉴定线虫纲和吸虫纲寄生虫的一种有力方法。
通过提取寄生虫的DNA,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DNA测序等进行分析,可以确定物种的身份和遗传特征。
8. 宿主动物感染实验为了研究线虫纲和吸虫纲寄生虫的传播和病原性,可以进行宿主动物感染实验。
选择适当的实验动物,将感染源注入宿主体内,然后观察和记录感染后的症状、病程和寄生虫的存在。
9. 免疫学检测免疫学检测是一种用于检测和分析线虫纲和吸虫纲寄生虫感染的方法。
吸虫实验报告
![吸虫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195bd8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f.png)
吸虫实验报告吸虫实验报告引言:吸虫是一类寄生虫,广泛分布于水体中,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深入了解吸虫的生活习性和危害程度,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吸虫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以及对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实验设计:为了探究吸虫的生命周期和寄生特性,我们选择了一种常见的吸虫作为实验对象。
实验分为三个阶段:吸虫的寄生、吸虫的繁殖和吸虫的影响。
实验过程:第一阶段,我们将吸虫接种于实验动物体内,观察其寄生过程。
实验动物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注射了吸虫;另一组为对照组,未注射吸虫。
通过对比两组实验动物的行为变化、体重变化和血液检测结果,我们得出了吸虫寄生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第二阶段,我们观察吸虫的繁殖过程。
将已寄生吸虫的实验动物分为两组,一组为雌性吸虫组,另一组为雄性吸虫组。
通过观察两组实验动物的产卵情况、卵的孵化率以及幼虫的发育情况,我们对吸虫的繁殖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三阶段,我们研究了吸虫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将已寄生吸虫的实验动物与未寄生吸虫的对照组进行比较,通过观察两组实验动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器官功能和免疫系统指标,我们得出了吸虫寄生对实验动物健康的影响程度。
实验结果:在第一阶段的寄生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实验组动物出现了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以及贫血等症状,而对照组动物没有明显异常。
这表明吸虫的寄生对实验动物的健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第二阶段的繁殖实验中,我们发现雌性吸虫组产卵数量较多,卵的孵化率也较高;而雄性吸虫组卵的数量和孵化率均较低。
这表明吸虫的繁殖能力与性别有关,雌性吸虫具有更强的繁殖能力。
在第三阶段的影响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实验组动物的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器官功能异常,免疫系统指标下降。
这进一步证实了吸虫寄生对实验动物健康的严重影响。
分析和讨论:通过这一系列的吸虫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吸虫的生命周期、繁殖特性以及对宿主的影响。
吸虫寄生会导致宿主的营养摄取减少、免疫系统受损,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贫血等疾病。
吸虫纲概述
![吸虫纲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140e0c10508763230121203.png)
华支睾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一、形态 (Morphology) (一)成虫(adult)
(10-25)μ m×(3-5)μ m
雌雄同体(hermaphrodite) 雄性生殖器官(male organ) 具两个分支状的睾丸(在体 后1/3处,前后排列) 雌性生殖器官female organ) 卵巢边缘分叶(位于睾丸与年龄关系分两种类 型
流行区类型
①平原水网型 (地方性流行区)
成年人为主
②山地丘陵型(散在性流行区) 青少年为主
3、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
我国某些地区人、猫、狗华支睾吸虫感染率(%) 地区 人 广东(22县、市,1982) 17.3 黑龙江(40县、市,1986) 15.78 山东(47县、市,1975) 2.8 江西(19县、市,1986) 11.4 四川(南充地区,1985) 11.48 吉林(1984) 11.48 江苏(扬州地区,1985) 0.56 猫 狗 47.2 23.7 100.0 60.6 50.32 27.33 60.0 42.75 61.1 46.80 97.0 70.0
华支睾吸虫成虫玻片染色标本
华支睾吸虫活成虫
(二)虫卵(eggs)
黄褐色,形似芝麻粒 27~35μm× 12~20μm
肝吸虫卵口诀:
肝吸虫卵象芝麻, 最小虫卵就是它; 卵盖肩峰小尾巴, 毛蚴在里安了家。
卵盖
肩峰
毛 蚴
小突起
囊蚴(encysted metacercaria) 感染期(infective stage,感染阶段): 指寄生虫能使人感染的阶段。
广东省部分地区华支睾吸虫感染调查 (1990)
地区 粪检人数 阳性率(%) 中间宿主(+)(%)
吸虫纲主要特点和形态特征
![吸虫纲主要特点和形态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b8edf3066bec0975f565e246.png)
口吸盘近体前端, 直径约0.5mm, 腹吸盘靠近口吸 盘,漏斗状,肌 肉发达,较口吸 盘大4~5倍,肉 眼可见。
2. 虫卵
最大的蠕虫卵,130~ 140µm×80~85µm ;
呈椭圆形 ; 淡黄色; 卵壳薄,均匀,卵盖较
小不明显; 内含卵细胞1个,卵黄
细胞20~40个 。
姜 片 吸 虫 生 活 史
•成节近方形, 每一成节具雌 雄生殖器官各 一套。睾丸约 150~200个, 卵巢分左中右 三叶,中叶小。
1.4 孕节 Gravid proglottid
子宫向两侧分 支,每侧约7~ 13支,每一支 又继续分支, 呈不规则的树 枝状;每一孕节 中约含4万个虫 卵。
猪带绦虫活动孕节
Note : less than 13 lateral uterine branches (one side).
2. 虫 卵
虫卵直径平均34µm; 呈球形或近似球形; 卵壳很薄,易脱落; 壳内为胚膜,较厚,
棕黄色,在光镜下呈 放射状条纹; 内含球形的六钩蚴, 有3对小钩 。
卵壳很薄,在虫卵自孕 节散出后,卵壳多已脱 落。
胚膜较厚,棕黄色,在 光镜下呈放射状的条纹。 内含球形的六钩蚴,有3 对小钩
五、流行防治
1. 分布 亚洲东部、东南亚。我国除东北、内蒙、 新疆、西藏、青海和宁夏外,18个省、区有报道。 我国江南水乡流行,与水生植物的生长和养猪有关。 2. 流行原因 (1)生食水生植物的习惯:啃菱角的外皮而生食。
有人在一个菱的外皮上检到688个囊蚴。猪的感染 率高(青饲料喂猪)。
2.流行原因
二、生活史特点
1、 生活史复杂, 间接发育型;
2、 需要1-2个中间 宿主,是生物源 性蠕虫
吸虫的基本构造及家禽吸虫的形态学观察
![吸虫的基本构造及家禽吸虫的形态学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84eb548fcc22bcd126ff0c04.png)
吸虫的基本构造及家禽吸虫的形态学观察一、实验目的要求掌握寄生于畜禽体内常见吸虫的基本构造,并且能够在显微镜下或肉眼观察识别寄生于家禽体内的寄生虫的种类,寄生部位及中间宿主的种类,正确地诊断家禽的吸虫病。
二、实验器材显微镜、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病理标本、挂图或投影仪、解剖针、虫体染色封片、虫卵等。
三、实验方法、步骤和操作要领(一)虫体的观察对于虫体比较小的染色封片应在显微镜下用低倍镜观察,而较大的虫体染色封片应用放大镜观察。
(二)虫卵的观察取洁净的载玻片,在其中央滴一小滴虫卵保存液(内含有虫卵),在虫卵保存液上盖以盖玻片,置显微镜下一暗视野检查。
必要时,用解剖针轻轻移动盖玻片,以便能清晰辨认虫卵结构。
四、注意事项1.观察虫体时一定要识别其内部结构;2.观察虫卵时要注意调节显微镜光圈的大小或灯的亮度,使视野的亮度适中。
五、实验报告1.绘出卵圆前殖吸虫及楔形前殖吸虫虫体形态图。
2.绘出卷棘口吸虫及虫卵形态图。
附:参考资料一、吸虫的基本构造描述及插图吸虫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的动物,包括单殖吸虫、盾殖吸虫和复殖吸虫三大类。
寄生于畜禽的吸虫以复殖吸虫为主,可寄生于肠道、结膜囊、肠系膜静脉、肾和输尿管、输卵管及皮下部位。
(一)、外部形态复殖吸虫具有扁形动物所有的主要特征。
虫体多背腹扁平,呈叶状、舌状;有的似圆形或圆柱状;只有血吸虫为线状。
虫体随种类不同,大小在0.3~75.0mm之间。
体表常由具皮棘的外皮层所覆盖,体色一般为乳白色、淡红色或棕色。
通常具有两个肌肉质杯状吸盘,一为环绕口的口吸盘(oral sucker),另一为位于虫体腹部某处的腹吸盘(ventral sucker)。
腹吸盘的位置前后不定或缺失。
生殖孔(genital pore)通常位于腹吸盘的前缘或后缘处。
排泄孔位于虫体的末端。
无肛门(anus)。
虫体背面常有劳氏管的开口。
复殖吸虫通常区分为七种基本体形。
1.双盘类(distom)。
双盘类为最常见的类型,有一个口吸盘和一个位于腹面某处但不是后端的腹吸盘。
实验一吸虫纲
![实验一吸虫纲](https://img.taocdn.com/s3/m/34a6f7f8aef8941ea76e05a4.png)
实验内容
1.各种吸虫的成虫大体与玻片标本 2.肝吸虫、卫氏肺吸虫、姜片虫卵标本 3.吸虫生活史示教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1、成虫
(1)外形特征 (2)吸盘 (3)消化系统 (4)生殖系统
口吸盘
肠支 腹吸盘 子宫 卵黄腺 卵巢 受精囊 睾丸
2 虫 卵
卵盖
(1)外形、大小、颜色
肩峰 卵壳
卵黄 细胞
生活史
随大便排出 入水发育, 孵出
扁卷螺
成虫
猪人 小肠
卵
毛蚴
胞蚴
母 雷 蚴
子 雷蚴
尾蚴
被人、猪吞吃 逸出螺体
成虫
童虫
在小肠内脱囊
囊蚴
附在水生植物表面
荸荠、菱角、茭白、水葫芦、水浮莲、空心菜等 (植物媒介)
卫氏并殖吸虫
1、成
虫
(1)外形特征: 大小、形状似半粒 黄豆,腹面扁平,背 面隆起,半透明。
人体寄生虫学 实 验
期评成绩评定方法
1.不安排段考。 2.实验课结束后参加标本考试。 3.期评成绩 = 期考成绩*70% + (平时成绩+实验考试成绩)*30%
实验一
吸 虫 纲
目的要求:
1.掌握肝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和日本血吸虫的成 虫及虫卵的形态特征。 2.熟悉人体吸虫的生长发育规律。 3.了解姜片吸虫的成虫与虫卵特征。
(2)卵壳特征
(3)内含物
毛蚴
小疣
肝 吸 虫 胞 蚴
肝 吸 虫 雷 蚴
肝 吸 虫 尾 蚴
肝 吸 虫 囊 蚴
姜 片 虫
活的姜片吸虫成虫
1、成虫பைடு நூலகம்
(1)外形特征
双语寄生虫实验一吸虫
![双语寄生虫实验一吸虫](https://img.taocdn.com/s3/m/1c703e5a8bd63186bdebbc51.png)
观察寄生虫标本注意事项
玻片标本是学习寄生虫要求观察和掌握的主要标本,在观察过程 中:
1.必须按上、下、左、右顺序进行观察,以免遗漏(如图1); 2.由于寄生虫标本的大小、厚薄和着色的深浅程度不同,观 察时所要求的放大倍数和光线强弱也不相同,应在观察过程中随 时作出相应调整,以达到最佳观察效果; 3.原则要求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并移至视野中央,然后转 换高倍镜观察其细微结构,原虫标本则需转到油镜。
Flukes
Purpose and Requirements:
-Master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eggs of Clonorchis sinensis, Fasciolopsis buski, Paragonimus westermani, and Schistosoma japonicum.
4. Excretory system: excretory bladder and excretory pore.
Oral sucker
口吸盘
Intestine 肠支
Ventral sucker
腹吸盘
Uterus 子宫
Vitelline gland 卵
黄腺
Ovary 卵巢 Seminal receptacle
6.实验动物尸体、玻片、器皿、垃圾等放到指定地点。
7.每次课后安排值日生清扫地面、清洁桌面、关好水、 电、门窗等。
寄生虫标本类别
寄生虫标本一般分为三大类,即大体标本、针插标本和玻片标本。 观察时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
1.大体标本:主要为较大的寄生虫虫体及其所引起的器官病理标本, 可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观察时,首先要辨认是何种寄生虫,何阶段, 然后仔细观察其形态、大小、颜色和结构,再结合致病与诊断,达到系 统掌握;如为病理标本,则应联系寄生虫的致病机制,掌握其病理改变 的特征。
吸虫纲主要特点与形态特征
![吸虫纲主要特点与形态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85489db231b765ce04081421.png)
吸虫纲主要特点和形态特征
二、生活史
寄生部位(成虫):小肠; 中间宿主:扁卷螺,水生植物为媒介; 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入水孵化为毛蚴;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感染,人或猪因生食
含活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 成虫寿命:一般1年; 保虫宿主:猪。
呈椭圆形 ; 淡黄色; 卵壳薄,均匀,卵盖较
小不明显; 内含卵细胞1个,卵黄
细胞20~40个 。
吸虫纲主要特点和形态特征
吸虫纲主要特点和形态特征
姜 片 吸 虫 生 活 史
吸虫纲主要特点和形态特征
中间宿主:扁卷螺
吸虫纲主要特点和形态特征
水生植物媒介
菱角 茭白
吸虫纲主要特点和形态特征
布氏姜片吸虫活囊蚴
吸虫纲主要特点和形态特征
布氏姜片吸虫属肠道寄生大 型吸虫,俗称姜片虫或肠吸虫。 人感染是因生食水生植物(茭白、 荸荠和菱角等)所致。感染主要 引起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 泻,营养不良等。
吸虫纲主要特点和形态特征
一、形态
1. 成虫 长椭圆形,背腹扁
平,姜片状;活体 为肉红色;长2- 7cm, 宽1-2cm。 睾丸两个,高度分 支。子宫盘曲在卵 巢和腹吸盘之间。
圆叶目 假叶目
三、分类
吸虫纲主要特点和形态特征
链状带绦虫
Taenia solium
(猪带绦虫、猪肉绦虫、有钩绦虫)
吸虫纲主要特点和形态特征
一、形态
1.成虫:
头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颈部
链体:①幼节 。②成节 。③孕 节。
2. 幼虫称为猪囊尾蚴,又称囊 虫
3. 虫卵
吸虫纲主要特点和形态特征
寄生虫检验4-吸虫纲课件
![寄生虫检验4-吸虫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052080360cba1aa811dacf.png)
血吸虫的感染阶段
学习交流PPT
4
主要种类
肝吸虫 肠吸虫 肺吸虫 血吸虫
学习交流PPT
5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 寄生部位: 肝胆管
• 排出途径: 虫卵随粪便排出
• 第一中间宿主: 沼螺、豆螺
• 第二中间宿主: 淡水鱼、虾
• 感染阶段: 囊蚴
• 感染方式: 食入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
• 病原检查: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虫卵
学习交流PPT
10
布氏姜片吸虫 (姜片虫或肠吸虫)
一、形态:
• 成虫: 虫体扁平
肥厚,形似姜片,
是寄生于人体的最
大吸虫。口吸盘小,
腹吸盘比其大4-5
倍。
学习交流PPT
11
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或肠吸虫)
一、形态:
• 虫卵:
1、人体寄生虫 卵中最大的。
2、卵盖小而不 明显。
学习交流PPT
12
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或肠吸虫)
寄生虫检验技术
学习交流PPT
1
吸虫纲
学习交流PPT
2
吸虫纲特征
• 成虫:多数背腹扁平,左右对称; 有口吸盘和腹吸盘;消化系统不完 整;有口无肛门;除血吸虫外,均 为雌雄同体。
• 虫卵:多数有卵盖。
学习交流PPT
3
吸虫纲生活史
虫卵 毛蚴 胞蚴 雷蚴
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
尾蚴 囊蚴 童虫 成虫
第二中间宿主:水生动/植物 感染阶段
学习交流PPT
24
吸虫纲小结
2、生活史:
虫卵 毛蚴 胞蚴 雷蚴
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
尾蚴 囊蚴 童虫 成虫
第二中间宿主:水生动物/水生植物
08寄生虫实验
![08寄生虫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f31977202f60ddccda38a04e.png)
19:46
二、吸虫纲
(一)肉眼观察或用解剖显微镜观察成虫标本
姜片虫
肺吸虫
日本血吸虫 (雌雄合抱) 雌雄合抱)
19:46
(二)显微镜下观察
肝 吸虫 卵 低 倍
姜片虫卵 低 倍
姜片虫卵 高 倍 肝 吸虫 卵 高 倍
19:46
肺吸虫卵(低倍) 肺吸虫卵(低倍)
日本血吸虫卵(低倍) 日本血吸虫卵(低倍)
19:46
第五篇 寄生虫学实验
实验一 医学蠕虫实验
19:46
学习目标
• 肉眼能描述医学蠕虫成虫,镜下能描 肉眼能描述医学蠕虫成虫,镜下能描 描述医学蠕虫成虫 述常见寄生虫虫卵 • 能说出吸虫中间宿主及感染阶段的形 说出吸虫中间宿主及感染阶段的形 态 • 记住粪便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漂浮 记住粪便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漂浮 法、透明胶纸法的操作方法
19:46
③ 用滴管继续滴加饱和盐水,至液面略 用滴管继续滴加饱和盐水, 高出杯口而又不外溢为止。 高出杯口而又不外溢为止。 取一张洁净无油的载玻片盖在杯口上, ④ 取一张洁净无油的载玻片盖在杯口上, 使其与液面完全接触,勿留气泡, 使其与液面完全接触,勿留气泡,静 10~20分钟 分钟。 置10~20分钟。 平提玻片,迅速反转,覆以盖玻片, ⑤ 平提玻片,迅速反转,覆以盖玻片, 置显微镜下检查虫卵。 置显微镜下检查虫卵。
19:46
3.肛门周围检查法(透明胶纸法) 3.肛门周围检查法(透明胶纸法) 肛门周围检查法 • 取自与载玻片宽度略窄些的透明胶纸 平整粘贴于载玻片上, 带,平整粘贴于载玻片上,一端粘住 而另一端则粘贴上标签带。 而另一端则粘贴上标签带。 • 用时将标签带的一端揭起,在肛门周 用时将标签带的一端揭起, 围粘几下。 围粘几下。 • 将胶面平铺于载玻片上,并做好标记, 将胶面平铺于载玻片上,并做好标记, 置低倍显微镜下检查。 置低倍显微镜下检查。
蠕虫-吸虫和绦虫
![蠕虫-吸虫和绦虫](https://img.taocdn.com/s3/m/f60c997d1711cc7931b7161b.png)
吸虫纲主要特点
1. 成虫呈叶状或长舌状,两侧对称,背腹扁平, 成虫呈叶状或长舌状,两侧对称,背腹扁平, 不分节,具口、腹吸盘; 不分节,具口、腹吸盘;
2 消化系统退化,有口无 消化系统退化, 食管→左 肛;口→咽→食管 左 咽 食管 右两个肠支;无体腔; 右两个肠支;无体腔; 3 除血吸虫外,均为雌雄 除血吸虫外, 同体(hermaphrodite)生 ) 殖系统最发达, 殖系统最发达,代谢最 旺盛; 旺盛;
成节 头节
孕节
tapeworm主要特点
• 无消化道,缺体腔; 无消化道,缺体腔; • 皮层表面有微毛,靠体壁吸收营养; 皮层表面有微毛,靠体壁吸收营养; • ♀♂同体,每一节片有一套♀♂生殖器官; ♀♂同体,每一节片有一套♀♂生殖器官; 同体 ♀♂生殖器官 • 成虫寄生于脊椎动物的消化道中,虫卵自子宫孔排 成虫寄生于脊椎动物的消化道中, 出或随孕节脱落排出; 出或随孕节脱落排出; • 生活史需 ~2个中间宿主,属于生物源性蠕虫; 生活史需1~ 个中间宿主 属于生物源性蠕虫; 个中间宿主, • 绦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的时期称为中绦期 绦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的时期称为中绦期 (metacestode) ,有多种幼虫形式。 ) 有多种幼虫形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虫纲主要特点
8. 在大多吸虫囊蚴为感染期,经口感染; 在大多吸虫囊蚴为感染期,经口感染; 9. 保虫宿主广泛存在,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保虫宿主广泛存在,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10. 血吸虫例外(生活史中无雷蚴和囊蚴阶段;尾蚴为 生活史中无雷蚴和囊蚴阶段;
吸虫纲的主要特征
![吸虫纲的主要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3fbac0c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d.png)
吸虫纲的主要特征《吸虫纲的主要特征》吸虫纲(学名:Trematoda)是一类寄生在其他动物体内的扁形动物,具有独特的形态和生活方式。
下面我们将介绍吸虫纲的主要特征。
一、体型特征:吸虫纲的成体形态多呈扁平状,长条形或椭圆形。
其体长一般在几毫米到几十厘米之间,较大的种类可达数米。
吸虫纲的体表通常由外皮覆盖,外皮上布满颗粒状或鳞状的体表突起,有助于其附着在寄主的体表或内脏壁上。
二、消化系统:吸虫纲的消化系统非常简单,通常只具有单口。
它们通过附着在寄主体内,吸取寄主体液和细胞渣滓,从而供给自身养分。
三、生殖系统:吸虫纲的生殖系统非常复杂,具有雌雄异体。
通常一个个体同时具有雌雄生殖器官。
雌性生殖器官通常包括子宫、输卵管和卵泡等部分,雄性生殖器官则包括睾丸和输精管等组织。
吸虫纲的生殖细胞会在寄主内或外产生发育,并通过寄主体外环境或其他生物体携带而传播。
四、复杂的生活史:吸虫纲的生活史非常复杂,常涉及两个或多个寄主。
一般来说,吸虫纲的发育需要经历孤性和配子两个阶段。
孤成虫寄生在第一中间宿主体内,通过繁殖产生无性繁殖阶段(即俗称的“囊尾蚴”),然后通过第一中间宿主的捕食或其他途径进入第二中间宿主体内。
在第二中间宿主体内,无性繁殖阶段经过发育,形成性成虫,然后寄生在最终宿主体内。
五、对宿主的危害:吸虫纲是一类寄生虫,对宿主产生一定的危害。
它们通过摄取寄主体液和细胞渣滓来滋养自身,同时也会吸取宿主身体中的养分,使宿主营养不良,并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
某些吸虫纲的成虫或其卵会对寄主的内部器官产生机械损伤,导致器官结构的破坏和功能障碍。
总结起来,吸虫纲主要特征包括扁平的体型、简单的消化系统、复杂的生殖系统、复杂的生活史以及对宿主的危害。
这些特征使吸虫纲成为一个独特的生物群体,对我们了解寄生虫学和生态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蠕虫-吸虫和绦虫
![蠕虫-吸虫和绦虫](https://img.taocdn.com/s3/m/fb5e49eb856a561252d36f79.png)
耳缘静脉注射空气处死 腹部剃毛, 腹部剃毛,分层切开腹壁 观察肝 脏表面
拎起肠袢, 拎起肠袢,观 察成虫寄生部 位 切取肝、 切取肝、直肠上段 组织, 组织,压片观察虫 卵沉积 清理动物尸 体、器械
成节 头节
孕节
tapeworm主要特点
• 无消化道,缺体腔; 无消化道,缺体腔; • 皮层表面有微毛,靠体壁吸收营养; 皮层表面有微毛,靠体壁吸收营养; • ♀♂同体,每一节片有一套♀♂生殖器官; ♀♂同体,每一节片有一套♀♂生殖器官; 同体 ♀♂生殖器官 • 成虫寄生于脊椎动物的消化道中,虫卵自子宫孔排 成虫寄生于脊椎动物的消化道中, 出或随孕节脱落排出; 出或随孕节脱落排出; • 生活史需 ~2个中间宿主,属于生物源性蠕虫; 生活史需1~ 个中间宿主 属于生物源性蠕虫; 个中间宿主, • 绦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的时期称为中绦期 绦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的时期称为中绦期 (metacestode) ,有多种幼虫形式。 ) 有多种幼虫形式。
子宫分支每侧7-13支 支 子宫分支每侧
牛带绦虫 4-8米 米 1000-2000节 节 无顶突和小钩 卵巢2叶 卵巢 叶
每侧约15-30支 支 每侧约
不整齐
整齐
寄生人体,引起囊虫病 囊尾蚴 寄生人体 引起囊虫病 不寄生人体
绘图) 实验报告(绘图)
四种吸虫卵和带绦虫卵
日本血吸虫病兔的解剖
感染日本血吸虫后7 感染日本血吸虫后7周家兔
4. 生活史复杂,间接发育型; 生活史复杂,间接发育型; 5. 需要1-2个中间宿主,是生物源性蠕虫; 需要 个中间宿主,是生物源性蠕虫; 个中间宿主 第一中间宿主多为淡水螺
6. 虫卵必须入水才能发育; 虫卵必须入水才能发育; 7. 基本发育过程相似:卵→多 基本发育过程相似: 多 种幼虫(毛蚴 胞蚴 胞蚴≡﹥ 种幼虫(毛蚴→胞蚴 ﹥雷 囊蚴) 成虫 蚴≡﹥尾蚴 囊蚴)→成虫 ﹥尾蚴→囊蚴 进行世代交替:有性生殖/ 进行世代交替:有性生殖/ 成虫寄生(终宿主) 无性 成虫寄生(终宿主)+无性 生殖/幼虫寄生(中间宿主) 生殖/幼虫寄生(中间宿主)
吸虫纲主要特点和形态特征
![吸虫纲主要特点和形态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b8edf3066bec0975f565e246.png)
五、流行防治
1. 分布 亚洲东部、东南亚。我国除东北、内蒙、 新疆、西藏、青海和宁夏外,18个省、区有报道。 我国江南水乡流行,与水生植物的生长和养猪有关。 2. 流行原因 (1)生食水生植物的习惯:啃菱角的外皮而生食。
有人在一个菱的外皮上检到688个囊蚴。猪的感染 率高(青饲料喂猪)。
2.流行原因
囊蚴可浮在水面,饮用生水也可能感染。 (2)中间宿主(扁卷螺)及媒介植物广泛存在。 (3)粪便污染水源:新鲜人粪,猪粪施肥于水 塘和水田。 (4)传染源:带虫者、病人、猪。
生食水生植物:菱角、茭白
3.防治
关键抓住经口感染这个环节。 1、饮食卫生:不生吃水生植物。 2、治疗药物:吡喹酮、硫双二氯酚、
•头节无顶突及小钩,不寄生于人体
牛肉中的囊尾蚴
二、生活史:
牛带绦虫生活史 成虫
幼虫
囊尾蚴 六钩蚴
虫 孕卵 节
终宿主:人 中间宿主:牛 感染期:牛囊尾蚴 感染方式:食入含有活囊尾蚴的牛肉 寄生部位:小肠 成虫寿命:20—30年
四.致病
本虫只引起人体得牛带绦虫病,致病机理同猪带 绦虫成虫。 1. 几乎所有患者均有自排节片史。 2. 消化道症状、肛门搔痒为主要症状。 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仅时有腹部不适,饥痛、消化 不良、腹泻或体重减轻等症状。 3. 孕节异位寄生,有子宫腔、耳咽管处寄生的报道。
异位寄生:阑尾炎病理切片
五.实验诊断
1.粪便中查看孕节 靠孕节子宫分支数和头节有无顶突和
小钩与猪带绦虫鉴别。
2.肛周查找虫卵 透明胶纸法、棉签拭子法。
六. 流行与防治
1.分布: 世界性分布。 2.流行因素:主要是粪便污染牧草和水源,牛 的放牧和食用牛肉的方法不当。 3.防治:与猪带绦虫病的防治基本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雄性生殖系统:
无射精管; 有阴茎、前列腺、 阴茎袋; 其它结构与肝吸虫 相似。
(4)雌性生殖系统:
无受精囊; 卵黄腺发达; 其余结构与肝吸虫相 似。
姜片吸虫虫卵
2、虫卵
(1)外形、大小、 颜色
(2)卵壳特征: (3)内含物
卵细胞1个, 卵黄细胞约20 - 40个。
卵盖 卵细胞 卵壳
(2)卵壳特征
(3)内含物
毛蚴
小疣
肝 吸 虫 胞 蚴
肝 吸 虫 雷 蚴
肝 吸 虫 尾 蚴
肝 吸 虫 囊 蚴
姜 片 虫
活的姜片吸虫成虫
1、成虫
(1)外形特征
(肉眼观察)
(2)吸盘:
口吸盘在前端; 腹吸盘在近口吸盘 下方,比口吸盘大 4-5 倍。
(3)消化系统
口、咽、食道、肠管 肠管分2支,弯曲下行
卵壳
(3)内含物:
卵细胞
卵黄细 胞
肺 吸 虫 寄 生 于 肺 脏
卫氏并殖吸虫囊蚴
异盘并殖吸虫成虫
斯氏狸殖吸虫成虫的形态结构
日本血吸虫
1. 成 虫
异体; 呈合抱状态
日本血吸虫雄虫
:
睾丸:
5-7 个, 排列成串珠状
日本血吸虫雌虫
卵巢:
椭圆形, 位于虫体 中部
2. 虫 卵
(1) 卵壳特征 (2) 内含物
侧 刺 卵 壳 毛 蚴
日本血吸虫毛蚴
日本血吸虫尾蚴
4. 尾蚴 3. 毛蚴
(叉尾尾蚴)
包氏毛毕 吸虫尾蚴
土耳其斯坦东 毕吸虫尾蚴
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
粪便沉淀孵化法操作(示教)
吸虫纲复习
一、共同点
1、生活史一般经历:虫卵、毛蚴、胞蚴、
雷蚴、尾蚴、 囊蚴、童虫、成虫
2、生活史需要淡水螺作为中间宿主
(2)吸盘:
口吸盘位于顶端,
腹吸盘位于体中部 稍前; 口、腹吸盘大小略 同。
(3)消化系统
肠管分2支,
弯曲下行。
(4)雄性生殖系统:
睾丸分支,左 右并列约在虫体后 端1/3处。
(5)雌性生殖系统:
卵巢与子宫左 右并列于腹吸盘 之后。
肺吸虫虫卵
2、虫 卵
(1)外形、大小 、颜色:
卵盖
(2)卵壳特征:
实验内容
1.各种吸虫的成虫大体与玻片标本 2.肝吸虫、卫氏肺吸虫、姜片虫卵标本 3.吸虫生活史示教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1、成虫
(1)外形特征 (2)吸盘 (3)消化系统 (4)生殖系统
口吸盘
肠支 腹吸盘 子宫 卵黄腺 卵巢 受精囊 睾丸
2 虫 卵
卵盖
(1)外形、大小、颜色
肩峰 卵壳
卵黄 细胞
生活史
随大便排出 入水发育, 孵出
扁卷螺
成虫
猪人 小肠
卵
毛蚴
胞蚴
母 雷 蚴
子 雷蚴
尾蚴
被人、猪吞吃 逸出螺体
成虫
童虫
在小肠内脱囊
囊蚴
附在水生植物表面
荸荠、菱角、茭白、水葫芦、水浮莲、空心菜等 (植物媒介)
卫氏并殖吸虫
1、成
虫
(1)外形特征: 大小、形状似半粒 黄豆,腹面扁平,背 面隆起,半透明。
第二中 淡水 间宿主 鱼虾
肝
姜
囊蚴
肺
囊蚴
斯
囊蚴
血
尾蚴
感染 囊蚴 阶段
感染 吃鱼 方式 生…
生吃水 生植物
生吃溪 生吃溪 蟹喇蛄 蟹喇蛄
接触疫水, 经皮肤粘 膜侵入
肝
姜
小肠
肺
肺脏
斯
内脏 肌肉 皮下
血
肠系 膜下 静脉
寄生 部位
异位 寄生
肝胆 管
—
—
肝眼脑 脊髓 皮下
—
肺脑
病例讨论一
病人,男性,47岁,广东珠江人,渔民。因“上腹胀痛,食欲 下降,厌油腻6月,黄疸15天”人院。曾在当地医院检查,按病毒性 肝炎给予治疗,但疗效不佳。有经常生食鱼肉的历史。 体格检查:体温37.4℃脉搏72次/min。一般情况可,皮肤、 巩膜黄染。心肺检查(一),腹软,肝肋下1cm,剑突下3.5cm,有 轻微压痛,脾未触及。 实验室检查:粪便检查未发现虫卵和阿米巴包囊。白细胞7.2 × 109/L, 嗜酸性粒细胞0.15。总胆红素118 μmol/L。 B超检查:肝脏轻度肿大,肝内粗密欠均,肝内小胆管有轻度扩张。
广西医科大学 寄生虫学教研室全体教师
人体寄生虫学 实 验
期评成绩评定方法
1.不安排段考。 2.实验课结束后参加标本考试。 3.期评成绩 = 期考成绩*70% + (平时成绩+实验考试成绩)*30%
实验一
吸 虫 纲
目的要求:
1.掌握肝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和日本血吸虫的成 虫及虫卵的形态特征。 2.熟悉人体吸虫的生长发育规律。 3.了解姜片吸虫的成虫与虫卵特征。
问题: 1.本病例应诊断为那种寄生虫病? 2,为明确诊断最好应选用哪些检查? 3.治疗病人首选哪种药物? 4.对本病预防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思
考
题
1 肝吸病为什么会形成地方性流行? 2 卫氏并殖吸虫有哪些致病时期?分别引 起哪些疾病? 3 日本血吸虫的主要致病时期是什么?其 致病机理如何? 4 吸虫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3、都是人兽共患疾病
二、不同点
寄生部位、 宿主、
感染阶段、
感染方式
肝 终宿主 保虫 宿主
人 鼠犬 猫 —
姜
人 猪
肺
人 虎豹 狐狸 猫… 野猪
斯
血
虎豹狐 人 狸猫… 牛鼠 — 羊… — —
转续 宿主
—
肝
姜
扁卷 螺
肺
斯
血
钉螺
中间宿主
第一中 豆螺 间宿主 沼螺
川卷 螺 溪蟹 喇蛄
拟钉 螺 溪蟹 喇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