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分析:依恋理论(一)
如何处理依恋性的教育案例分析
如何处理依恋性的教育案例分析一、基本情况学生姓名:沫沫家庭住址:校东门对面小区家庭情况:哥哥住校,一星期回一次家;爸爸在外地工作,也是一周回来一次,周五晚回,周日走。
家里老人有时过来帮帮忙,常常是妈妈陪伴左右。
二、事件描述我们班里有个叫沫沫的小女孩,一双大眼睛一眨一眨地,水灵灵这个人看起来像一个布娃娃,脸上总挂着灿烂的微笑。
但就是这样看似开朗活动的孩子,一到中午放学,就变成了个哭鼻子的小猫,缠着你不停地追问:“老师,我妈妈呢?她怎么还没来?”记得那是周一中午,我们第一次在校午餐。
当老师组织站队时,沫沫就开始流眼泪,哭声与眼泪交织在一起,响在大家耳边。
我问她:“为什么哭啊?”她一边哭一边小声告诉我:“我要回家。
”“有什么事情吗?妈妈不是给你报名,在校参与午餐午休了吗?”她没有说什么,只是在一旁继续哭着。
后来,经过安抚和与孩子耐心的沟通交流,孩子同意暂时留下先吃饭,边吃饭边等妈妈。
午餐时,她也基本没有动碗筷,当其他同学看到是排骨高兴时,她的脸上却没有浮现出喜悦,而是一脸的焦急,和对妈妈快点来接她的期待。
我们正要站队离开餐厅时,她的妈妈来了。
在经过与孩子妈妈简单交流后,沫沫妈妈带着孩子离开了。
在离开前,我还特意嘱咐沫沫,回去后要好好休息,下午才能有精神学习。
她也答应了老师与家长,不会有下一次了。
第二天中午放学站队,虽然脸上还有一些不开心,但直到午餐时,她都没有像第一天那样哭着要回家。
于是,午餐时我特意把分水果的任务交给她。
一个班里安排一人负责分水果。
我觉得此时的她很合适这项任务。
因为,分水果可以和更多的小朋友接触,便于今后她交朋友。
而且给其安排事,才能让她忙起来,忘记回家的烦恼。
你看,她拎着水果桶高高兴兴地给班里每一位同学分发。
无论是靠近自己这边还是远离自己这边,她都会把水果小心地摆放在同学餐盘上。
但是,就在我为其高兴,真的能融入到大家时,她又向我提出想回家了。
此时的我,首先表扬了她今天午餐时的表现,其次开始引导她体验一次午休,万事都有开头难,今天的分餐不就是一个例子吗?但她怎样劝说都不答应,昨天的承诺也不管用,就是一心想回家。
儿童三种依恋的案例分析题
儿童三种依恋的案例分析题儿童三种依恋的案例分析题「篇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案例分析题汇总一、小一班的毛毛从幼儿园回家一直噘着小嘴,一副可怜的样子。
妈妈一问才知道,今天幼儿园小朋友画画比赛,很多小朋友都得了五角星,可毛毛没有。
毛毛越说越委屈,“哇”地一声哭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毛毛的心理,并为毛毛妈妈提供教育孩子的建议。
参考答案:1.这是毛毛在幼儿园受挫后自尊心受到伤害后的正常表现。
说明毛毛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了。
2.挫折最容易损伤孩子的自信,但也可以增强孩子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教育孩子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4.以过多的赞美和无条件地接受的方式来提高孩子自尊的做法是错误的;孩子自尊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真实的成就为基础。
二、琳琳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楚楚动人,但是个性内向,各方面能力都很弱。
一次,班里开展“好朋友”主题活动,琳琳的“朋友树”上挂着许多好朋友的名字,老师问琳琳,你的好朋友是谁?琳琳说是明明,可明明却说:“我不是琳琳的好朋友”琳琳又说嘟嘟是她的好朋友,嘟嘟又说:“我不是琳琳的好朋友”……琳琳一连说了几个小朋友的名字,小朋友都否定了。
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1.影响同伴交往的因素:教养方式;身体吸引力;行为特征;认知能力;教师的影响。
2.同伴关系的功能:发展社会能力的功能;帮助发展自我的功能;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
三、强强对妈妈提出了一个要求,让他独自在洗衣机中洗自己的一双袜子,并且要把手伸到洗衣机里去操作,他说大人都是这样做的,他也要这样做。
妈妈告诉他小孩子是不可以去弄洗衣机的,这样很危险的。
强强不愿意听,偏要去弄,妈妈只得拔掉了洗衣机的电源插头。
强强折腾了半天,这边扳扳摸摸,那边敲敲打打,发现洗衣机没能转动起来,于是他大怒了,哭闹着:“我自己来”、“我要”。
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学前儿童性格特征表现为:好动;好奇、好问;好模仿;作为家长要充分了解学前儿童在此阶段的性格特征,在教育过程中让孩子多动,激发他的好奇心,对孩子冲动的不良行为要有耐心,并晓之以理。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依恋理论第一节婴儿期的依恋弗洛伊德有句名言: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作为最早,也是最稳固的爱的对象,以及今后所有爱的关系的模式,母婴关系一旦建立,就一生不变”。
一、母亲──婴幼儿的“第一重要他人”当一个小生命诞生以后,成人便开始扮演起特定的角色,人们情感生活的价值亦由此得到了提升。
这个小生命不久就会变成一个合作者,他既是属于家庭的,又是属于我们的祖先的,更是人类的一分子。
婴儿诞生后,母亲给了孩子无数个“第一次”。
她们第一次喂养孩子、抚摸孩子,使孩子获得了被人关爱的快感;她们第一次逗孩子,与孩子嬉戏,使孩子体验到了与人同乐的愉悦;她们第一次倾听孩子、解读孩子,使孩子感受到了被人理解的幸福……这无限的抚育与关爱构成了母婴间的天然联系且连绵不断。
在通常情况下,母亲是婴儿的主要抚养者。
科捷尔丘克(Kotelchuck,1976)基于对6~12个月婴儿父母的采访,报告母亲每天平均花费9小时与婴儿接触,而父亲平均每天花3.2小时与婴儿接触。
研究也发现,父亲主要是通过游戏对儿童发生影响。
母亲不仅与婴儿的相处时间最长,并且与婴儿的接触空间最广,这种时空关系决定了母亲必然承担着“第一重要他人”的角色。
首先,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刺激源,母亲提供视觉的、听觉的、动作的、身体的等大量刺激,极大地满足了婴儿生长的需要,为婴儿早期认知结构的发展建构起了基本的图式。
其次,母亲是婴儿最丰富的影响源,母亲对婴儿的影响是立体的、全方位的。
比如有关母子正常交往和母亲缺失对婴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及对婴儿语言发展的作用的比较研究表明,母亲对婴儿语言发展影响极大,母子正常交往有助于婴儿语言正常、顺利地发展,而母亲缺失,即使父亲健在,也会使婴儿的语言发展受损。
最后,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情感源,母亲给予婴儿的日常照料和抚育,成为最有效的情感刺激,提供了最丰富的社会性情感反应。
因此,母亲在婴儿积极情感的发展中起着发动和保障的作用,同时,母亲又是婴儿社会性行为和社会交往发展的重要基础。
下列与依恋理论有关的实验或案例
下列与依恋理论有关的实验或案例
依恋理论是一种理论,用于探索个体如何形成,保持和维持人际关系。
它有助于解释个体如何选择、建立和撤销爱情关系,以及为什么他们会倾向于形成另一种特定类型的爱情关系,而不是其他类型的爱情关系。
一种常见的实验,就是检验‘依恋类型’模型,(称为“吉尔-斯坦米勒的依恋类
型模型”)该模型把依恋分为四种类型:安全性型、防御型、类慷慨型和注重意志的型。
实验通过问卷或采访来筛选依恋类型,并评估出一种明显的典型,以确定当前和未来的人际关系。
一个有名的案例是2011年关于新加坡的研究。
该研究对325个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他们的年龄在18至26岁之间。
研究人员发现,安全型的受访者倾向于产生更积极的个人际关系,与他们合作的人倾向于报告更佳的合作体验。
考虑到安全类型由一组负性情绪和行为特点,这一发现表明安全型受访者可以更好地处理情绪摩擦,并根据对方的需求寻找最佳解决方案,从而促进良好的个人际关系。
依恋理论也可以用来说明触发人际冲突的触发器。
大多数冲突归根结底是失败的或不良的社会联系的结果。
斯特伦-布洛克在他的研究中检查了受访者的依恋类型和
他们正在遇到的冲突的严重性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当受访者拥有防御性或自我中心的依恋类型时,他们报告的冲突更加严重。
研究结果表明,受访者越有可能拥有防御性的依恋类型,就越有可能面临严重的冲突。
虽然依恋理论有助于解释我们形成和维持人际关系的机制,然而,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在这种以特定层面衡量爱情关系的理论下,有必要更多考虑不同文化及其价值观。
虽然依恋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际关系,但在很大程度上,它尚未被广泛探索和详尽研究。
依恋理论人际关系中的依恋类型与影响
依恋理论人际关系中的依恋类型与影响依恋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人际关系研究领域,它着重研究了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依恋类型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依恋理论中的依恋类型及其在人际关系中的影响。
一、依恋理论简介依恋理论是由约翰·鲍尔比和玛丽·艾恩斯沃思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婴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互动经验对个体的依恋类型产生重要影响。
依恋类型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不同的依恋类型能够预测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和情感反应。
二、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是一种健康的依恋类型。
安全型依恋者在童年时期能够体验到稳定的照顾和关注,他们对他人的信任感较强,能够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安全型依恋者通常表现出稳定的人际关系,能够积极面对挑战和冲突,寻求支持和共享情感。
安全型依恋者在人际关系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更好的沟通与解决冲突能力:由于安全型依恋者对于他人的信任感较强,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并且能够有效地解决冲突,避免争吵和紧张局面的发生。
2. 更高的自尊与自信:安全型依恋者在童年时期得到良好的关爱与支持,他们往往对自己持有积极的态度,并且对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较高的认知,这种积极的自我感受可以在人际关系中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3. 更多的亲密关系:安全型依恋者能够与他人建立稳定而亲密的关系,他们通常能够更好地满足他人的情感需求,并且也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关爱和支持。
三、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是一种不安全的依恋类型。
回避型依恋者在童年时期可能经历缺乏稳定的照顾和情感支持,他们通常倾向于避免与他人建立过度的亲密关系,对他人的依赖性较低,有时候甚至会表现出冷漠和疏离。
回避型依恋者在人际关系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难以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回避型依恋者对于亲密关系感到不舒服,他们往往避免与他人建立过于亲密的关系,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无法与他人建立稳定的依赖关系。
幼儿园学生过度依恋问题案例解析
幼儿园学生过度依恋问题案例解析幼儿园学生过度依恋问题案例解析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学生过度依恋的问题,这不仅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困扰,也给老师和家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本文将针对幼儿园学生过度依恋问题展开详细解析,并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进行评估和探讨。
一、案例分析1.1 案例一:小明的过度依恋小明是一名幼儿园三年级学生,自他入园以来,就表现出明显的过度依恋行为。
每当父母离开,小明便会情绪低落,拒绝吃饭或参加游戏活动,甚至大哭不止,一直盼望父母能够回来接他回家。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小明的学习和生活,也给老师和同学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1.2 案例二:小花的过度依恋与小明不同,小花是一个外向活泼的女孩,但她也有过度依恋的问题。
每当父母要离开幼儿园,小花便会拼命抓住父母,哭喊不让他们离开。
即使老师和同学安慰她,她也无法平复情绪,总要等到父母回来后才能恢复正常。
二、问题解析2.1 原因分析过度依恋问题的产生往往与孩子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方式等因素有关。
父母过度溺爱、缺乏独立性培养、过分关注等都会导致孩子产生依恋问题。
幼儿园教育和交往方式也可能对孩子的依恋产生影响,例如老师和同学的态度、教学方法等。
2.2 影响分析过度依恋问题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还可能影响其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往,孩子可能形成依恋性格,对未来的独立生活和社交交往带来不利影响。
三、解决建议3.1 家庭教育家长应该适当引导孩子,让他们明白独立性的重要性,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不要过度溺爱或过分宠爱孩子。
3.2 幼儿园教育教师应该在日常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分离与重聚的过程,使他们能够理解、接受并适应这种变化。
3.3 个人成长孩子自身也需要在成长过程中不断适应和磨练,通过参与各种活动,结交朋友,逐渐适应独立生活和学习,并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四、个人观点我个人认为,过度依恋问题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教育问题。
(完整版)鲍尔比依恋理论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别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
鲍尔比观察到,被别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别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
在当时,精神分析著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
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
鲍尔比依据行为理论做出假定:这些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与原有依恋对象〔即提供支持、保护和照顾的人〕相别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响。
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响,是因为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幼儿都不能自己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都依赖于“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供照顾和保护。
鲍尔比认为,在进化的历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关系〔通过看起来可爱或借助依恋行为来维持〕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到生殖年龄。
在鲍尔比看来,自然选择渐渐地“设计〞出一套他称之为“依恋行为系统〞的动机控制系统,用以调整与所依恋对象的亲近关系。
依恋行为系统是依恋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因为它从总体上使这两者联系起来:人类开展的行为模式、情感调节和人格的现代理论。
在鲍尔比看来,依恋系统在实质上是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如果孩子发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那么孩子会感到被爱、平安、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
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那么孩子会体验到焦虑,并且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从用眼睛搜寻到主动跟随和呼喊。
这些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与所依恋对象的足够的身体或心理亲近水平,或者直到孩子“精疲力竭〞,后者会出现在长时间的别离或失踪的情境中。
鲍尔比相信,在这种无助的情境中孩子会体验到失望和抑郁。
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鲍尔比相信以上所述的根本动力机制概括了依恋行为系统的常模动力过程,但他也认识到,在儿童如何评价依恋对象的可亲近性、以及儿童面临威胁时如何调整自己的依恋行为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
依恋理论
金·巴塞洛缪认为每个人的依恋风格都是不相同的,他把成人的依恋模式分为安全型、多虑型、超脱型与恐惧型。
安全型的人对亲密关系和相互依赖感觉很自在,他们乐观外向,并且愿意参加社交活动;多虑型的人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时刻都会保持高度的警惕,他们很希望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但是一旦自己的亲密对象与其他人有密切关系,他们就会心生嫉妒;超脱型的人喜欢依赖自己,对亲密关系没有多大的兴趣,往往表现得冷漠而独立;而恐惧型的人则总是担心遭人拒绝,不能相信别人,同时他们也不信任自己,多疑而害羞。
依恋理论有时被称为依附理论,只是翻译的不同,有时候称之为依附,有时候称之为依恋。
我觉得依附要合适一些,特别当我们将...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探询成人的依附模式,反推其幼年亲子关系中的依附模式。
如通过面谈,或问卷。
背景:鲍尔比的依恋理论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
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
在当时,精神分析著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
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
鲍尔比依据行为理论做出假定:这些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与原有依恋对象(即提供支持、保护和照顾的人)相分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应,是因为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幼儿都不能自己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都依赖于“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供尔照顾和保护。
鲍比认为,在进化的历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关系(通过看起来可爱或借助依恋行为来维持)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到生殖年龄。
在鲍尔比看来,自然选择渐渐地“设计”出一套他称之为“依恋行为系统”的动机控制系统,用以调整与所依恋对象的亲近关系。
依恋案例与问题
依恋案例与问题
一、题目。
案例:小敏是一个3岁的小女孩,在幼儿园里,她总是紧紧地跟着老师,当老师去照顾其他小朋友时,她就会表现得很不安,甚至哭泣。
回到家里,小敏也总是黏着妈妈,妈妈一离开她的视线她就会非常紧张。
问题:根据小敏的表现,小敏可能属于哪种依恋类型?这种依恋类型有什么特点?(出自人教版幼儿心理学相关知识)
二、解析。
1. 依恋类型判断。
根据案例中小敏的表现,她可能属于不安全抵抗型依恋(也叫矛盾型依恋)。
理由是:小敏对主要照顾者(老师和妈妈)有很强的依赖,当照顾者离开时表现出极度的不安(妈妈一离开视线就紧张,老师离开去照顾别人就哭泣),这种过度依赖和对分离的强烈反应是不安全抵抗型依恋的典型表现。
2. 依恋类型特点。
这种依恋类型的特点包括:
与母亲分离时表现出极度的痛苦和反抗,小敏在妈妈和老师离开时表现出的紧张、哭泣就是这种痛苦和反抗的体现。
当母亲回来时,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表现出愤怒、反抗等矛盾的情绪。
例如小敏可能在妈妈回来后会紧紧抱住妈妈,但又可能对妈妈之前的离开表示生气,通过哭闹或者不理妈妈一小会儿等方式来表达这种矛盾情绪。
个案分析:依恋理论(一)
; 理论简介依照依恋理论,依恋的出现,并不只是由于需要满足各种内驱力,如弗洛伊德所说。
例如,儿童并不只是因为父母提供食物,而依恋于父母;儿童的依恋行为中也包括与儿童的直接需要无关的行为。
依恋理论认为,人类是社会性存在;人类不只是利用他人来满足自己的内驱力。
在这方面,依恋理论类似于客体关系理论。
幼猴对母猴的依恋对幼猴的一系列实验(Harlow & Harlow, 1969)表明,依恋并不是对内部驱力如饥饿的简单反应。
在这些实验中,幼猴在出生后不久即被与母猴分离。
然后,向幼猴提供两个玩具母猴做为母猴替代物。
第一个玩具母猴是由铁丝网做成。
第二个玩具母猴由毛巾布和泡沫橡胶做成。
两个玩具母猴都可以在胸部附加奶瓶,供幼猴取食。
实验的目标是要观察:什么因素决定着幼猴会依附哪个玩具母猴——毛巾布的柔软触感、或食物的获取。
实验结果表明,幼猴会依附于软布做的玩具母猴,而无论它是否提供食物。
并且当软布玩具母猴在附近时,幼猴有更多的探索活动。
显然,玩具母猴向幼猴提供了一种安全感。
不过,毫无生机的玩具不足以替代真实的母猴。
在成长过程中隔绝于其它猴子的幼猴在社会情境中会表现出反常行为。
当遇到其它猴子时,它们或者非常恐惧于其它猴子、或者无缘无故地攻击其它猴子。
在隔离状态中长大的母猴经常会忽视或虐待自己的幼猴。
这种反常行为被认为显示出:进一步的社会性成长依赖于与母亲的纽带。
儿童对照看者的依恋依恋理论使人们不仅越来越关注做为心理过程的依恋,它还引发对儿童成长的全新理解。
弗洛伊德理论认为随着力比多驱力固定在不同客体上,旧有的依恋会被打破;旧有依恋如果未能被有效打破,就会成为一种心理创伤,并会在将来导致心理疾患。
而依恋理论则认为,成长中的儿童并不打破旧有的依恋,而是(1)学会在已经建立的依恋中变得更主动(或自主),(2)增加新的依恋,而这并不一定要求与旧有依恋决裂,新依恋也不一定要替代旧依恋。
陌生情境发展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设计了一种被称为“陌生情境”的实验过程,以观察人类母亲和儿童间的依恋关系。
(完整版)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从:四点声明B:创始人:约翰•鲍比C:依恋学说的演变D:依恋理论的三个主要因素一、依恋;二、非语言沟通;三、自我对体验的态度。
E、依恋关系JohnBowlbyF、非语言沟通MaryMainG:如何改变心理的依恋(自我对于依恋的态度)H:内心体验的模式I:怎样达成依恋关系呢?J:依恋关系塑造自我K:表征性自我:L:父母情感镜映的品质决定依恋类型:M:合作性沟通:沟通形式——合作性沟通从:四点声明:第一点:依恋是第三次冲出离精神分析更远的学说。
依恋理论超越了精神分析,超越了心理学。
依恋学说很重要,它把内在的机理说的很清晰。
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学,学院派的心理学只是把它作为人格心理学的一种流派。
心理学并没有明确承认它是心理学,但在整个体系中它的分量不多。
人、经典精神分析B、动力学C、依恋理论(有精神分析的根,有许多行为主义优点的东西。
理论推论不多,实验观察很多。
)第二点:求证。
不以人际为评估。
来访者一般是人际为求访。
依恋学说告诉我们,所有问题是由于早期对母亲、或者对第一对象情感依附的受阻。
这种受阻出现问题,就产生了问题。
这种观点很偏激——任何问题都是母亲的问题——家里有个精神病,一定有一个精神病的妈妈。
重要的是婴儿与妈妈真实的母婴关系,而不是幻想的母婴关系——这是一种救出苦海的理论。
第三点:6-18个月的关键期。
依恋理论说:依恋受阻说人在早年要与人发生关系。
这是人际的模版,6-18个月的关键期。
第四点:依恋的发展大量涵盖行为认知理论,加入了元认知的理论。
这种理论与主体问题论都在系统之中。
(这是比较难的)B:创始人:约翰•鲍比好的父母与治疗师是一样的。
童年早期的真实关系是塑造我们的基础,而非内在驱动力下的对关系的幻想。
督导:通过语言找到非语言。
非语言层面的交流能唤起非语言相应的情感。
两人情感的激活就能呈现当年的事件,这就展现了当年的具身。
具身:a两个人男与女T父女关系(唤起)b女T正在于爸爸的人,男T正在于女儿般的人,活动(活现)两个人的关系(主体的)c最终两个人的关系就产生了(具身)两人双方的活现就具身了,是在一瞬之间完成的。
如何应对幼儿园儿童的过度依恋情况:案例分析
如何应对幼儿园儿童的过度依恋情况:案例分析如何应对幼儿园儿童的过度依恋情况:案例分析过度依恋是指幼儿在与父母或照顾者分离时表现出超过正常水平的不安和抗拒情绪。
在幼儿园中,儿童过度依恋表现为不愿离开父母,常常哭闹,拒绝与陌生人交往,无法适应园所生活等。
以下是一位幼儿园儿童过度依恋的案例分析:小明(化名),3岁,性别男,幼儿园大班。
小明入园后一直表现出过度依恋的情况,每天早上到幼儿园时会紧紧抱住妈妈不肯放手,眼泪汪汪,还会哭得很伤心很久。
妈妈只能在安抚他一段时间后才离开,但小明很快就开始焦虑、抗拒和哭泣,导致他无法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幼儿园老师采取了以下措施应对小明的过度依恋情况:1.建立信任关系。
老师与小明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通过表扬、关心和鼓励,让小明感受到幼儿园是一个安全、温馨的地方。
2.加强家园沟通。
老师及时与小明的家长沟通,告诉他们小明在园里的表现、情绪及社交能力等,与家长共同探讨应对策略。
3.逐渐减少陪伴时间。
老师建议小明的父母逐渐缩短陪伴的时间,在送小明来幼儿园后,适当地和他道别,然后离开。
这样可以慢慢减少小明对父母的依赖,培养他自主适应能力。
4.通过游戏培养亲子分离的能力。
老师在游戏中渐进式地分离小明和他的家长,让他适应亲子分离,学习自主探索,增加他的安全感和独立性。
通过这些措施,小明的过度依恋情况得到了良好的缓解,在慢慢适应园所生活,能够与小伙伴愉快地玩耍、交流。
在家长的陪贴下小明继续保持专注,并且情绪稳定。
团队更注重关注小明,帮助他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并且在在他面临新的挑战时给与鼓励帮助他克服困难。
爱情心理学实践报告范文(2篇)
第1篇一、引言爱情,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情感之一,自古以来就是文学、艺术和心理学研究的焦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爱情的认知和理解也在不断深化。
本报告旨在通过爱情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探讨爱情中的心理现象,分析影响爱情关系的因素,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维护爱情关系。
二、研究背景与目的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情感困惑和关系问题。
爱情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爱情本质、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的学科,对于指导人们处理爱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的目的在于:1. 了解爱情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分析影响爱情关系的心理因素。
3. 提出促进爱情关系健康发展的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报告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书籍、论文和报告,了解爱情心理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爱情案例,分析其中的心理现象和影响因素。
3. 实践探索:结合自身经历和周围人的案例,进行反思和总结。
四、爱情心理学基本理论1. 亲密关系理论:亲密关系是指个体之间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的紧密联系。
爱情作为一种亲密关系,包含情感联系、认知联系和行为联系三个方面。
2. 依恋理论:依恋理论认为,个体在童年时期与父母的关系模式会影响其成年后的爱情关系。
安全型依恋者更容易建立健康稳定的爱情关系。
3. 进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认为,爱情和婚姻是人类为了繁衍后代而进化出的心理机制。
五、影响爱情关系的心理因素1. 认知因素:包括个体对爱情的认知、对伴侣的认知以及自我认知。
2. 情感因素:包括爱情中的激情、亲密和承诺三种成分。
3. 行为因素:包括沟通、互动、解决问题等行为模式。
4. 个性因素:包括个体的性格、价值观、成长背景等。
5. 社会文化因素:包括社会规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
六、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案例分析:案例:张先生和李女士相识于大学,两人相恋多年,最终步入婚姻殿堂。
然而,婚后不久,两人开始出现矛盾。
学前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
学前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本案例分析涉及一所城市幼儿园,旨在探讨学前教育环境中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我们希望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心理学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指导。
二、案例描述小明,五岁,是一名幼儿园中班的学生。
近期,老师发现小明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明显的孤僻行为,不愿意与其他孩子交流,甚至在课堂上也常常走神。
此外,小明在完成作业时显得焦虑,对新知识的接受速度比其他孩子慢。
三、心理学理论应用1. 依恋理论:考虑到小明的行为可能是由于缺乏安全感导致的,教师可以尝试建立与小明之间的依恋关系,通过持续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建立信任感。
2. 社会学习理论: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合作学习环境,鼓励小明观察和模仿同伴的积极行为,从而逐渐参与到集体活动中。
3. 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应关注小明在其他领域的潜能,如音乐、美术等,通过发展他的强项来增强自信心,并促进其社交技能的提升。
四、实施策略1. 个别辅导:安排定期的个别辅导时间,为小明提供额外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解决学习和社交上的困难。
2. 小组活动:组织小组活动,让小明在小组中担任特定角色,通过完成任务来提高他的参与度和责任感。
3. 家庭参与:与小明的家长沟通,了解家庭环境对其行为的影响,并寻求家长的支持和合作,共同促进小明的心理健康发展。
五、评估与反思在实施上述策略后,教师需要定期评估小明的行为变化,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方法。
同时,教师应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确保教育活动能够满足不同儿童的心理发展需求。
通过本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学理论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对于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学习和运用心理学知识,以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每一个儿童的成长。
幼儿依恋案例及依恋的重要性
丰南区幼儿教师全员岗位培训幼儿心理学基础作业理论幼儿依恋案例1.雪娜去年秋天升入中班,这个小女孩还是念念不忘以前的小班老师和活动室。
课间上厕所回来路过小班门口她总是伸着头使劲的向里面张望,眼里流露出对小班的依恋,户外活动时遇到小班的小朋友,她总是主动的友好的亲近她们,给他们做为中班姐姐的特别关照。
每天,雪娜妈妈接她都要比其他小朋友晚很长时间,每当这时候,她一点也不心急,而是恳求我让她去小班活动室玩一会儿。
上小班时,小班老师善待孩子,对孩子付出了自己的一片真爱,日久天长,雪娜对小班产生了感情,直到升入中班后还依恋着。
2.今天是升入中班的第一天,早上很多孩子都早早地来了教室,很多幼儿的家长都陆续离开了,只有荣荣不让奶奶走,哭了起来(荣荣是早产儿,虽然年龄4周,但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给人感觉不到3周)。
我笑着迎了上去,可是荣荣看到我却哭的声音更大了,“这是你的新老师,赵老师啊,你早就认识的!”可是荣荣根本没听进去,奶奶着急地说“奶奶还有很多事要做呢,荣荣听话,和老师待着。
”说完奶奶走了,荣荣哭的更伤心了……3.翘翘是个内向的小女孩,每天她都会第一个到幼儿园,只是为了把好朋友小颖的小椅子放在自己座位旁边。
和小颖坐在一起,她就会很满足,在园的一天中生活、游戏她们都是形影不离,翘翘一天的心情都非常愉快。
如果小颖没有到园,翘翘的话就很少,默默无语,组织游戏也不愿参加,一天的情绪也明显低落。
有一次翘翘因事来晚了,小颖旁边没有空位,翘翘虽然不吵闹,但就是不坐下,最后还是把她和小颖安排在一起她才坐好,让妈妈回家。
4.菲菲到园的第三天带了个布娃娃,奶奶告诉我说,有布娃娃菲菲就不会太吵的。
果然,有娃娃在,几天来菲菲没有哭闹,只是无论上课、游戏、还是上厕所的时候娃娃从没有离开她的手,有几次早操时候我试图让菲菲把娃娃放下去做操,但是刚把娃娃放下她就哭了起来,怎么劝都不行。
最后,把娃娃还给她,她立刻就不哭了。
5.刚到园的两天,菲菲是一步也不准奶奶离开的,两天的心理疏导加一个布娃娃,奶奶终于可以回家了,菲菲就变成了我的“小尾巴”,我走到哪她就会跟到哪,攥着我的上衣底边紧跟在我的身后,像是怕我突然消失一样。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依恋理论第一节婴儿期的依恋弗洛伊德有句名言: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作为最早,也是最稳固的爱的对象,以及今后所有爱的关系的模式,母婴关系一旦建立,就一生不变”。
一、母亲──婴幼儿的“第一重要他人”当一个小生命诞生以后,成人便开始扮演起特定的角色,人们情感生活的价值亦由此得到了提升。
这个小生命不久就会变成一个合作者,他既是属于家庭的,又是属于我们的祖先的,更是人类的一分子。
婴儿诞生后,母亲给了孩子无数个“第一次”。
她们第一次喂养孩子、抚摸孩子,使孩子获得了被人关爱的快感;她们第一次逗孩子,与孩子嬉戏,使孩子体验到了与人同乐的愉悦;她们第一次倾听孩子、解读孩子,使孩子感受到了被人理解的幸福……这无限的抚育与关爱构成了母婴间的天然联系且连绵不断。
在通常情况下,母亲是婴儿的主要抚养者。
科捷尔丘克(Kotelchuck,1976)基于对6~12个月婴儿父母的采访,报告母亲每天平均花费9小时与婴儿接触,而父亲平均每天花3.2小时与婴儿接触。
研究也发现,父亲主要是通过游戏对儿童发生影响。
母亲不仅与婴儿的相处时间最长,并且与婴儿的接触空间最广,这种时空关系决定了母亲必然承担着“第一重要他人”的角色。
首先,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刺激源,母亲提供视觉的、听觉的、动作的、身体的等大量刺激,极大地满足了婴儿生长的需要,为婴儿早期认知结构的发展建构起了基本的图式。
其次,母亲是婴儿最丰富的影响源,母亲对婴儿的影响是立体的、全方位的。
比如有关母子正常交往和母亲缺失对婴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及对婴儿语言发展的作用的比较研究表明,母亲对婴儿语言发展影响极大,母子正常交往有助于婴儿语言正常、顺利地发展,而母亲缺失,即使父亲健在,也会使婴儿的语言发展受损。
最后,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情感源,母亲给予婴儿的日常照料和抚育,成为最有效的情感刺激,提供了最丰富的社会性情感反应。
因此,母亲在婴儿积极情感的发展中起着发动和保障的作用,同时,母亲又是婴儿社会性行为和社会交往发展的重要基础。
心理咨询——依恋理论
心理咨询——依恋理论来访者和治疗师之间的关系,就像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
是纠结的、难解的关系、亲密的、血肉相联来访者内化的亲密关系。
这样的温暖,做一个善解人意的人。
嗷嗷待哺的追求妈妈的乳房,是温暖的、有乳汁的、让我长大。
为仅是给奶水而且是给精神营养的。
妈妈的心跳、温暖的态度、吃饱了,妈妈给他笑。
妈妈高兴、孩子就高兴。
妈妈不高兴,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就不高兴。
所以婴儿追求妈妈的乳房,有了孩子来证明他的存在,到了老了就怀念、相信孙子。
随着这个追求这个客体这个过程,也就是证明自我的存在。
越需要证明自己成功,需要另外一个人证明自己成功。
长大了是恋人、爱人、随着这个追求这个客体这个过程,也就是证明自我的存在。
妻子来证明我们的存在治疗师和父母都需要学习、体察。
治疗师当病人、学理论,都是自己能力的提高来保护自己。
我们学这么多的理论就是让我们提升、不受病人的攻击和伤害的影响。
当我们知道病人对我们的攻击、不愉快的事情是来自父母的时候,那我就知道他不是针对我的,是对父母的愤怒移置对我们身上(移情)。
这样的工作,我们就会保护我们自己,不受伤害。
就舒服多了,不要然总是受一些明枪暗剑的伤害。
这个病人是依恋没有、这个是爸爸妈妈的伤害。
我们给他命名,这是口欲期的问题,那个肛欲期的问题,这样既保护我们自己又保护来访者我举个反移情的例子,有一个强迫症的病人,当时心理治疗住院的时候,20岁。
强迫症的表现是:从高中考上大学就得了强迫症,环境的变化了。
强迫症是因为环境的变化,一个矛盾冲突。
刚才下午的那个丛教授的第4页。
一个小县城考上一个大城市读书。
在县城读书时是住校的。
他不想住校和同学关系不好,回到父母家。
因为离家很近。
和他同学发生矛盾的时候,回家从爸爸妈妈弟弟那里找到温暖。
高中很快就度过了。
后来考上重点大学,他高中的恋人考上北京的大学。
他在沈阳的重点大学。
他在大学宿舍4个同学,他对同学要求比较高。
同学不叠被子,他说什么:你把裤子叠好,我看着难受。
地方依恋 案例
地方依恋案例
案例一:小明是一个来自乡村的年轻人,他长大的地方是一个小山村,生活简单且自足。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明意识到他在村庄的发展机会有限,并对城市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尽管如此,小明对家乡的依恋仍然存在。
他珍惜与家人和朋友在村里度过的宝贵时光,同时也依赖于家乡的社区支持和亲密的人际关系网络。
他常常回乡探望家人,并积极参与当地的活动和庆祝活动,以保持与家乡的联系。
案例二:小芳在大学期间留在了外地求职,在一个繁华的城市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尽管如此,她仍然对她的家乡产生了深深的依恋。
小芳经常回家看望父母和亲戚,并与他们保持紧密的联系。
她对家乡的风土人情、美食和文化非常自豪,经常与朋友分享她的宝贵家乡经历。
小芳还积极参与家乡的公益事业和社区活动,以回馈她成长和受益的地方。
案例三:李先生在一家外企工作,经常需要到全国各地出差。
然而,他对自己的家乡情有独钟。
李先生深深热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宁静的生活方式。
他喜欢在周末回到家乡,在乡间小道散步、爬山,享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他也非常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时光,特别是在重要的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中。
尽管李先生有时会出国旅游或前往其他城市工作,他对家乡的依恋始终没有改变。
他认为无论他到哪里,家乡永远是他最温暖和安心的归宿。
艾斯沃斯:依恋理论
理论篇之玛丽.艾斯沃斯玛丽.艾斯沃斯☆MaryAinsworth.(玛丽.艾斯沃斯),1913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著名心理学家☆在1989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对心理学的最重要的贡献是早期情感依恋方面的研究鲍尔比(John Bowlby,1969),是第一个提出“依恋”的学者,他将依恋定义为“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的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能为个体提供安全和安慰”,用来解释婴儿与其养育者之间的情感联系。
鲍尔比的研究是从母婴分离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影响开始的,阐述母婴分离对于孩子人格和心理各方面的重要影响。
艾斯沃斯( Ainsworth,1978)在鲍尔比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依恋关系中个体间的重要差异在于依恋的安全性或不安全性。
于是,她与同事设计了陌生情境测验( strange situation test),评定 1岁婴儿对其母亲的依恋的安全性。
艾斯沃斯(M.Ainsworth)设计的“陌生情境”实验是研究儿童分离焦虑、陌生焦虑的经典实验。
艾斯沃斯设计的实验得出结论:在陌生情境下。
婴儿的依恋关系分为三类:安全型(Secure)(约占65%的宝宝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insecure-avoidant)(约占 21%的宝宝为回避性依恋)矛盾型( insecure-ambivalent)(还有约 14%为回避性依恋婴儿依恋理论拓展到成人领域以哈赞( Hazan)和谢弗(Shaver),《浪漫的爱可以看成是依恋过程》一文的发表为标志。
这也意味着依恋理论从儿童研究领域,拓展到成人领域。
哈赞和谢弗开发了一种自评工具,目的用来区分情侣关系中的依恋类型他们要求被测试者读下列三段内容,并指出哪段内容最好地描述了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所思、所感和行为:◆第一句话是:与别人亲密令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发现自己难以完全信任他们、难以让自己依赖他们。
当别人与我太亲密时我会紧张,别人想让我更加亲密,这使我感到不舒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理论简介
依照依恋理论,依恋的出现,并不只是由于需要满足各种内驱力,如弗洛伊德所说。
例如,儿童并不只是因为父母提供食物,而依恋于父母;儿童的依恋行为中也包括与儿童的直接需要无关的行为。
依恋理论认为,人类是社会性存在;人类不只是利用他人来满足自己的内驱力。
在这方面,依恋理论类似于客体关系理论。
幼猴对母猴的依恋
对幼猴的一系列实验(Harlow & Harlow, 1969)表明,依恋并不是对内部驱力如饥饿的简单反应。
在这些实验中,幼猴在出生后不久即被与母猴分离。
然后,向幼猴提供两个玩具母猴做为母猴替代物。
第一个玩具母猴是由铁丝网做成。
第二个玩具母猴由毛巾布和泡沫橡胶做成。
两个玩具母猴都可以在胸部附加奶瓶,供幼猴取食。
实验的目标是要观察:什么因素决定着幼猴会依附哪个玩具母猴——毛巾布的柔软触感、或食物的获取。
实验结果表明,幼猴会依附于软布做的玩具母猴,而无论它是否提供食物。
并且当软布玩具母猴在附近时,幼猴有更多的探索活动。
显然,玩具母猴向幼猴提供了一种安全感。
不过,毫无生机的玩具不足以替代真实的母猴。
在成长过程中隔绝于其它猴子的幼猴在社会情境中会表现出反常行为。
当遇到其它猴子时,它们或者非常恐惧于其它猴子、或者无缘无故地攻击其它猴子。
在隔离状态中长大的母猴经常会忽视或虐待自己的幼猴。
这种反常行为被认为显示出:进一步的社会性成长依赖于与母亲的纽带。
儿童对照看者的依恋
依恋理论使人们不仅越来越关注做为心理过程的依恋,它还引发对儿童成长的全新理解。
弗洛伊德理论认为随着力比多驱力固定在不同客体上,旧有的依恋会被打破;旧有依恋如果未能被有效打破,就会成为一种心理创伤,并会在将来导致心理疾患。
而依恋理论则认为,成长中的儿童并不打破旧有的依恋,而是(1)学会在已经建立的依恋中变得更主动(或自主),(2)增加新的依恋,而这并不一定要求与旧有依恋决裂,新依恋也不一定要替代旧依恋。
陌生情境
发展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设计了一种被称为“陌生情境”的实验过程,以观察人类母亲和儿童间的依恋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进行20分钟的游戏,并使照看者及陌生人进出房间,从而再现出大多数儿童在生活中会遇到的熟人、陌生人情境变换。
情境中的心理压力发生变换,对儿童的反应加以观察。
儿童体验到如下情境:
1.与母亲一起留在游戏室中。
2.陌生人进来,加入他们。
3.母亲离开,留下孩子与陌生人留在房间中。
4.陌生人离开,留下孩子单独呆在房间中。
5.陌生人返回房间,与孩子一起留在房间中。
6.母亲返回,与儿童重聚。
观察儿童行为的两个方面:
7.儿童从事的探索行为(即,玩新玩具)的总量。
8.儿童对母亲行为的反应。
依恋风格
基于其行为表现,可把儿童分为三类。
每一类反映一种不同的与母亲的依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