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心电图描记
人体心电图描记实验结果分析
心电图:“零基础”到有序阅读一.各波段含义(从P开始,依照字母顺序向后排,QRS T U)1.P波:心房除极【Ta波:心房复极,通常看不到,房室传导阻滞时可见】2.PR段(实为PQ段):心房复极、房室传导3.QRS波群:心室除极第一个向上的波为R波(不是说最高的波是R波),R波左边为Q波,右边为S波。
出现两个向上的波则第二个记为R’。
若无向上的波记为QS波超过0.5mV(竖5小格)大写,低于0.5mV小写4.ST段:心室早期缓慢复极【J点:QRS波群终末与ST段起始的交点】5.T波:心室晚期快速复极6.U波:产生机制未明7.PR间期:心房除极至心室除极的过程8.QT间期:心室除极至心室复极的过程【“间期”包括了“波”和“段”】【横小格为0.04s,横中格为0.2s,竖小格为0.1mV,竖中格为0.5mV】二.导联1.肢体导联:右臂(R)、左臂(L)、腿(F)组成了Ⅰ、Ⅱ、Ⅲ、aVR、aVL、aVF (aVR反映右心室,其余左心室)【aVF夹在Ⅱ、Ⅲ中间,因此图像介于Ⅱ、Ⅲ】2.胸导联:“红黄绿棕黑紫”的顺序,组成V1~V6V1:胸骨右缘第4肋间(平乳头)(右心室)V2:胸骨左缘第4肋间(右心室)V3:V2和V4的中点(室间隔、附近左右心室)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交点(室间隔、附近左右心室)V5:左腋前线与V4水平(左心室)V6:左腋中线与V4水平(左心室)V7:左腋后线与V4水平(后壁)V8:左肩胛线与V4水平(后壁)V9:左脊旁线与V4水平(后壁)V3R~V6R:V3~V6的右侧对称处(用于小儿右心病变)三.正常心电图(一)按波段1.P波:①方向:向量方向左、前、下,结合导联方向图,aVR向下,Ⅰ、Ⅱ、aVF、V4~6向上,其余均可。
V1可有双向P波,先右心房除极,再左心房除极②时间:<0.12s(3小格)③振幅:<0.3mV(3小格)2.QRS波群:①方向:Ⅰ、Ⅱ主波向上,aVR主波向下,其他肢体导联均可。
实验一 人体的体表心电图的描记
实验一人体的体表心电图的描记➢介绍1.背景信息生理学实验中,大都需要用电子技术,将生物体的各种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测量。
再应用信号处理的方法,将测量结果作为信息,根据不同目的进行处理,进行后续的研究。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实验仪器更加微机化、数字化、智能化。
如今,应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开发的集生物信号的放大、采集、显示、处理、存储和分析的机电一体化仪器已经普遍用于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实验,为实验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掌握此类仪器的使用,是进行生理学实验的基石。
心电描记术(Electrocardiography,ECG或者EKG)是一种经胸腔的以时间为单位记录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并通过皮肤上的电极捕捉并记录下来的诊疗技术。
这是一种无创性的记录方式。
在1872年,Alexander Muirhead报告其从连接到一个发烧病人手腕上的导线上获得了他心脏搏动的电信号并记录了下来。
1903年,荷兰医生、生理学家威廉·埃因托芬发明了弦线式检流计,从而带来了心电图历史上的第一次突破。
埃因托芬把心电图中的一系列波分别命名为P波,Q波,R波,S波和T波,并且描述了一些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心电图特点。
如今,心电图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是测量和诊断异常心脏节律的最好的方法,其是诊断心电传导组织受损时心脏的节律异常以及由于电解质平衡失调引起的心脏节律的改变。
2.相关资料生物信号的计算机采集,实验室采用RM6240 多道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在信号的采集过程中,需要对采集频率、通道模式、灵敏度、时间常数与滤波等参数进行调节,获得最佳的实验结果。
正常的人体内,由窦房结发出的兴奋传到左、右心房,在通过房室结、房室束、浦肯野纤维传播到左、右心室,先后引起心房和心室的收缩。
心脏各部分在兴奋过程中出现的生物电活动经由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传播到身体表面,利用固定于体表的测量电极可以记录到这一系统的电变化,描记为人体心电图(ECG)在正常的心电图的一图1-1正常人心电模式图个周期内,可见三组基本波形(图1-1):首先出现的P波代表心房的去极化,随后的QRS波群代表心室去极化,T波代表心室复极化。
六、心电图描记操作流程
六、心电图描记操作流程
(一)品物准备:
(1)心电图机导联线;(2)心电图机;(3)钢笔;(4)污杯;(5)生理盐水棉球、接线板(必要时)
(二)操作
1、说明检查目的、取下金属物,协助病人取平卧位,放松,保暖。
2、检查心电图机是否电源充足、性能良好,有无心电图纸。
3、接肢体导联:按红、黄、蓝、黑顺序用生理盐水棉球涂擦皮肤,接右手、左手、左脚、右脚电极板,接触部位为左右手腕内侧3横指处,左右内踝上3横指处。
4、按V1、V3、V5部位用生理盐水棉球涂擦皮肤,接上胸前导联电极。
胸导联位置:V1导联:胸骨右缘第4肋间;V2导联:胸骨左缘第4肋间;V3导联:V2与V4的中间位置;V4导联:左侧锁骨中线第5肋间;V5导联:左侧腋前线相当于V4的水平;V6导联:左侧腋中线相当于V4的水平。
5、打开电源开关,定下走速1/2秒,定标1mV。
6、按检查键,调节热笔上下移动电位器,使描笔置于记录线中间或所需位置,按下抗干扰键。
7、开走纸控制开关,定标,转换导联开关至所需导联位置,开机走纸,描记心电图,每一导联描记3~4个R波(异常心电图Ⅱ导联应延长)
8、描图完毕,于空格上标记好导联、患者姓名、描记日期、时间。
9、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10、整理用物。
心电图描记
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范围及其意 义
1.P波:代表左右心房除极的波形。 波 1)P波的振幅<0.25mv 2)P波的宽度<0.11秒 3)P波的方向II III AVFV4—V6导联直立 导联直立 AVR导联倒置 导联倒置(窦性心律) 导联倒置 2.P—R间期:代表自心房肌开始除极到心室肌开始除 间期: 间期 极的时间,时间为0.12—0.20秒。
前无P波 前无 波
宽大畸形
配对间期
代偿间期
2倍窦性间期 倍窦性间期
配对间期
V早 早
V早 早
1.提前出现、宽大畸形、前无P波的 提前出现、宽大畸形、前无 波的 波的QRS波群 提前出现 波群 2.配对间期相等 配对间期相等 3.代偿间期完全 代偿间期完全
异 常 心 电 图
小结
1.正常心电图的特点: (1).窦性P波存在(PⅠ、Ⅱ、avf、 V5、V6直立,PavR倒立). (2).P波、PR间期、QRS波、ST段、T 波、Q-T间期均正常。 (3).频率:60-100次/分。 (4).节律整齐。
窦性心动过缓
房性期前收缩
定义:房内异位起搏点突然提早发放激动, 定义:房内异位起搏点突然提早发放激动,或激动在 房内折返引起的早搏。 房内折返引起的早搏。 特征: 特征: 1.提早出现的房性 1.提早出现的房性P’波, P’波形态振幅方向和时间与 提早出现的房性P’波 P’波形态振幅方向和时间与 同导联上基本窦性心律的P波有或多或少的差别 波有或多或少的差别。 同导联上基本窦性心律的 波有或多或少的差别。 2. P’—R间期:房性早搏的 间期: 间期>0.12s。 间期 房性早搏的P’—R间期 间期 。 3.QRS波群:下传的 波群: 波群呈室上性。 波群 下传的QRS波群呈室上性。 波群呈室上性 4.配对间期相等,代偿间歇不完全。 配对间期相等, 配对间期相等 代偿间歇不完全。
临床心电图的描记方法
心电图的描记、分析和临床应用一、常规心电图操作标准一)环境要求(二)受检者准备(三)皮肤处理(四)电极安置(五)描记心电图(一)环境要求保持室内温暖检查床不宜过窄,床旁不要摆放电器心电图机电源线远离检查床和导联电线(二)受检者准备核对姓名嘱受检者休息片刻,取平卧位,最好避免饱餐或吸烟后检查做好解释,嘱受检者在检查中四肢平放、肌肉放松保持平静呼吸身体不要移动暴露受检者两手腕与两下肢内侧,解松衣纽(三)皮肤处理在受检者两手腕关节内侧上方约3cm处,及两内踝上部约7cm处,涂沫导电胶在受检者心前区导联V1~V6相应部位涂沫导电胶若放置电极部位的皮肤污垢或毛发过多,必须预先清洁皮肤或剃毛(四)电极安置安置肢体导联红色电极接右上肢黄色电极接左上肢绿色电极接左下肢黑色电极接右下肢安置心前区导联将红、黄、绿、褐、黑、紫电极分别安置于V1~V6的相应部位(五)描记心电图接通电源选择走纸速度25mm/s、定准电压1mV,记录笔调至记录纸的中心线若电压太高,选择定准电压1/2键,即lmV=5mm若存在交流电干扰,按下HUM键若受检者有肌颤,按下EMG键导联切换,依次描记各导联心电图一般各导联记录3~5个心室波若存在心律不齐,适当延长V1或Ⅱ导联的描记时间在心电图纸的前部注明受检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检查时间(年、月、日、时甚至分钟)等在各导联心电图波形上方标记各导联减少或消除伪差的方法操作前检查心电图机性能,做好环境准备和受检者的解释工作■操作时操作程序进行,及时识别并尽可能排除导致伪差的原因■呼吸■嘱受检者屏气■肌肉颤动■嘱受检者放松肢体,并按下去肌颤滤波键■交流电干扰■检查心电图机电极和地线是否连接妥当、导电胶是否涂抹充分、电极板有无不洁或生锈、环境中有无使用交流电的仪器等■按下抗交流电干扰键二、心电图的分析方法与步骤1 .一般浏览■检查定准电压和走纸速度,判断有无伪差2.判断主导心律■寻找并分析P波的形态和出现规律,确定是否为窦性心律3.计算心率4.判断心电轴和有无钟向转位5.分析P波与QRS波群及相互关系6.观察ST-T改变及其类型7.得出结论三、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分析与鉴别各种心律失常■了解有无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反映心房、心室肥大的情况■评价某些药物对心肌的影响程度及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为其他疾病(如心包炎等)和电解质紊乱(如血钙和血钾的过低或过高等)的诊断提供依据■心电图和心电监护用于手术麻醉及各种危重患者的抢救。
生理学实验报告1心电图
生理学实验报告1心电图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内容:一、人体的体表心电图的描记二、人体呼吸运动的描记课程名称:动物生理学实验指导老师:实验人:合作人:年月日实验内容一、人体的体表心电图的描记【实验目的】1、了解新电测量的原理,并学习用生理信号计算机采集系统记录人体心电图。
2、学习正常心电图中各波的命名与波形,了解其生理意义。
3、学习利用心电图计量心率,P-R间期、Q-T间期等各项数值。
【实验原理】在正常人体,有窦房结发出的兴奋传播到左、右心房,在传播到左、右心室,先后引起心房、心室收缩。
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脏各部分兴奋过程中出现的电变化传播方向、途径、次序和时间等都有一定的规律。
这种生物电变化通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容积导体),反映到身体表面,使身体各部位在每一心动周期中也都发生有规律的电变化。
将测量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就是临床上记录的心电图(ECG)。
心电图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而与心脏的机械收缩活动无直接关系。
心电图常被用于心动异常病例及心脏传导功能障碍的诊断。
【实验器械】RM6240生理信号计算机采集处理系统、数据输入连接线、电极夹、30%酒精、95%酒精、酒精棉球。
【实验对象】人【实验步骤】1、将连接线连好,打开计算机采集系统,选择“心电实验”。
确保及其妥善接地。
2、受试者摘下眼镜、手表等金属物品及微型电器,在安放电极夹的部位用95%酒精棉球洗脱去油脂,再用30%酒精擦湿以方便导电。
按照标准导联方式(左手接正极,右手接负极,右脚接地,这是标准导联方式之一)接好电极。
电极夹安放在肌肉较少的部分,手部在腕关节屈侧上方3-5cm处,足部在小队下端内踝上方约3-5cm 处。
3、调节基线位置、描记速度、信号增益及方向,使心电通道窗口中的波形易于观察。
4、开始观察并记录心电图,截取波形稳定的几个连续周期,保存文件,标明受试者姓名及实验时间。
实验5 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
实验4 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一、人体安静时心电图的描记【目的】能辨认人体体表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并了解其生理意义及正常范围。
初步学习心电图的记录、测量、分析方法及运动时心电图的描记方法。
【原理】人体是一个导体,心脏位于导体之中。
心脏兴奋时,其兴奋的产生、传导及恢复可通过心脏周围的组织和体液传播到体表。
利用表面电极从体表不同部位将心肌的电变化引导并放大到心电图机上所记录到的波形,即为心电图。
【对象】人【器材与药品】心电图机、导电膏、75%酒精棉球。
【内容】(一)人体安静时心电图的描记1、在心电图机妥善接地后接通电源,预热3-5分钟。
2、正确安放电极,连接导联线。
受试者静卧于检查床上,摘下眼镜、手表、手机和其它微型电器,全身肌肉放松。
在手腕、足踝和胸前放置引导电极。
一般手腕应在腕关节上方(屈侧)约3cm处,足踝应在小腿上方约3cm处,常用胸部电极的位置有六个(如图1所示)。
在放置引导电极前,应在相应部位皮肤上用酒精棉球反复擦试脱脂,以减少皮肤电阻,或涂上少许导电膏,保证导电良好。
接着,连接导联线。
一般以5种不同颜色的导联线插头与身体相应部位的电极连接,导线连接方式是:右手—红色、左手—黄色、左足—蓝色、右足—黑色(接地)、胸导联—白色。
3、将心电图机面板上各控制按钮置于适当位置。
将运转控制键置于“准备”档,导联选择开关置于“0”位。
旋转“调零位”旋纽,使描记笔居中,然后将运转控制键转换到“记录”档,开始走纸,走纸速度通常设定为25mm/s。
4、输入标准电压。
通过调节增益来调整心电图机的放大倍数。
按下“标准电压”按纽,使1mv电压推动描记笔向上移动10mm。
5、记录心电图检查基线平稳、无肌电等干扰后,即可旋动导联选择开关,依次记录肢体导联I、II、III、aVR、aVL、aVF,胸前导联V1、V3、V5等9个导联的心电图,同时记录标准电压。
每个导联记录时间约10秒,然后关闭运转控制键,使走纸停止。
机能实验学 人体心电图描记实验报告
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人体心电图描记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1了解人心电图各个波形的正常形态及其生理意义1.2学会使用心电图机和测量心电图波形的方法2.材料与方法2.1实验对象对象:人,20岁,65公斤2.2实验器材器材:心电图机、检测专用床、酒精棉球2.3实验方法与步骤(1)让受试者安静放松的平躺在检测用床上。
(2)用酒精棉球擦拭即将被电极覆盖的位置。
(3)将不同颜色的电极放置到正确的位置上:红电极夹-右手腕、黄电极夹-左手腕、绿电极夹-左脚踝、黑电极夹-右脚踝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隙 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隙V3-V2与V4之间中点 V4-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隙交点V5-V4水平与腋前线交点 V6-V4水平与腋中线交点(4)心电图机检测出受试者的心电图图像(5)描述各导联心电图。
(6)分析心电图A. 辨认三个波、两个间期(P-R、Q-T)、S-T段:B. 测量II导和V5导联的P波、R波、T波波幅、P-R、Q-T、R-R间期(心电图纸的每个小方格,横格为0.04s,纵格为0.1mv)C.计算心率(心率=60/P-P间隔时间):测量P-P或R-R 间期,测定5个或5个以上P-P或R-R间期,计算其平均值。
4 讨论4.1辨认三个波、两个间期(P-R、Q-T)、S-T段;如下图,已在Ⅱ导和V5导联中标注4.2 Ⅱ导和V5导联记录;4.3测心率;根据心率测量计算公式:心率 = 60/(R-R间期时间)其中受试者R-R间期时间的平均值为0.672,则受试者的心率为:心率 =89次/min5.结论实验测量可得,受试者心率为89次/分,为窦性心律,心率正常。
最新心电图的描记与分析
二、常规心电图的描记
1、环境要求 2、病人准备 3、皮肤处理: ➢ 两腕曲侧腕关节上方约3cm及两
踝上部约7cm处 ➢ 涂抹导电胶或盐水,也可用酒精
涂擦皮肤上的油脂,消除皮肤阻 力,减少伪差
二、常规心电图的描记
4、电极安置: ➢ 胸导联:
➢ 红接右上肢
➢ 红-V1
➢ 黄肢
➢ 测量向下波深度时 从等电位线下缘垂直量到该波的最低处。
➢ 所测量振幅可以mm(一小格)计。
各波时距的测量
➢ 自波形起点的内缘开始,至波形终点内缘 ➢ 向上的波从基线的下缘开始上升处量到终点 ➢ 向下的波则从基线上缘开始下降处量到终点
心率的计算
60 R-R间期(S)
=心率
如:0.6800S =75次/min
V1 V2 V3 V4 V5 V6
调节记录笔
二、常规心电图的描记
5、描记心电图: 1)接通电源及地线 2)选择走纸速度、定准电压、调节记录笔 3)导联切换:依次记录12导联
各导联记3~5个心室波 心律不齐可适当加长V1或Ⅱ导联
4)注明:
姓名、年龄、性别、记录时间、病区床号等 标记各导联(电压减半需注明)
心电图的描记与分析
【目 的】
1、心电图的定义 2、常规心电图描记方法 3、心电图阅读与分析的方法
一、什么是心电图
我们的心脏之所以能够进行收缩和舒张运动, 是因为心肌细胞能够产生生物电,当这种生物 电经人体组织传递到体表时,用心电图机把这 些生物电记录下来,描记成曲线,并给予适当的 解释,就是心电图。简单地说,就是用心电图机 将心脏激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电位变化,在体表 记录下来的曲线。
平均心电轴的检测和意义
平均心电轴:将心 房除极,心室除极 与复极过程中产生 的多个瞬间综合心 电向量,各自再综 合成一个主轴向量
人体心电图的描记PPT课件
对于心脏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射频消融等)和非药物 治疗(如运动康复、生活方式调整等),心电图可以评估其治疗效 果。
康复治疗效果评估
对于心脏康复治疗,心电图可以监测心脏的功能恢复情况,评估康复 治疗效果。
05
心电图的未来发展
高分辨率心电图
总结词
高分辨率心电图技术能够提供更精确的心电信号,有助于发现微小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
无创心电图监测技术采用传感器或电极贴 片,能够非接触地监测心电信号,无需插 导联线和放置电极。这种技术具有较高的 舒适性和便捷性,适用于长期监测和日常 生活中的心电监测。
心电图人工智能分析
总结词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心电信号,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详细描述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深度学习和模式识别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心电信号,提取关键特征并进行 分类。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提高心电图的分析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误差和漏诊率,为医生提供更 加可靠的诊断依据。
P波增高
可能提示心房肥大,常见于高 血压、心肌病等。
P波变宽
可能提示心房内传导阻滞或心 房率过快,常见于心肌梗死、
心肌炎等。
P波消失
可能提示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 。
QRS波群
QRS波群
QRS波群增宽
QRS波群畸形
QRS波群消失
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 变化,正常时限为0.06-
0.10秒。
可能提示心室肥大或束 支传导阻滞。
心衰患者监测
对于心衰患者,心电图可以监测心脏的收缩和舒 张功能,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3
急性心肌炎患者监测
对于急性心肌炎患者,心电图可以监测心脏的电 生理变化,有助于病情评估和治疗。
人体心音听诊、心电图描记及肱动脉血压测定
姓名*** 系年级********* 学号***********科目动物生理学实验同组者***、*** 日期*********** 人体心音听诊、心电图描记及肱动脉血压测定【实验目的】1. 学习心音听诊的方法,识别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
2. 学习心电图的记录方法和心电图波形的测量方法。
3. 了解人体正常心电图各波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
4. 学习人体血压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心音是由心脏瓣膜关闭和心肌收缩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
一般来说,用听诊器在胸壁前听诊,在每一心动周期可以听到两个心音。
第一心音:音调较低(音频为25~40次/s)而历时较长(0.12s),声音较响,是由房室瓣关闭和心肌收缩振动所产生的。
由于房室瓣的关闭与心室收缩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一心音是心室收缩的标志,其响度和性质变化,常可以反映心室肌收缩强、弱和房室瓣膜的机能状态。
第二心音:声调较高(音频为50次/s)而历时较短(0.08s),较清脆,主要是由半月瓣关闭产生振动造成的。
由于半月瓣关闭与心室舒张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二心音是心室舒张的标志,其响度常可反映动脉压的高低。
临床常用的心音听诊区见图:与心音完全不同,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GG)是记录的心脏电变化。
心脏在收缩之前,首先发生电位变化。
心电变化首先由心脏的起搏点——窦房结开始,经传导系统至心室,最后到达心肌,引起肌肉的收缩。
心脏兴奋活动的综合性电位变化可以通过体液传播到人体的表面,经体表电极引导并放大而成的波形为心电图。
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脏综合性电位变化的发生、传导和消失过程。
正常心电图包括P、QRS和T三组波形,它们代表心脏活不同的生理意义。
其中P波:心房去极化;QRS波群:心室去极化;T波:心室复极化;P-R间期:兴奋由心房至心室之间的传导时间。
P波:0.08-0.11 s ,<0.22 mvQRS波群:0.06-0.08 s,<0.10sT波:不低于R波的1/10,0.1-0.8mv与QRS波群主波同方向,时间0.05-0.25s T波倒置(心肌缺血)P-R间期:P波起始点至QRS起始点,0.12-0.20s延长(房室传导阻滞)P-R段:P波终点至QRS起点S-T段:升<0.1mv, 降<0.05mv,升高或降低(心肌有损伤,缺血)导联方式:标准肢体导联:Ⅰ左臂右臂Ⅱ左腿右臂Ⅲ左腿左臂单极肢体加压导联:aVR 右臂F+L+5000欧电阻aVL 左臂R+F+5000欧电阻aVF 左腿R+L+5000欧电阻单极胸导联:测量电极参考电极(负极)V1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R+L+F+5000欧电阻V2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R+L+F+5000欧电阻V3 V2-V4连线中间R+L+F+5000欧电阻V4 左胸乳头下方第五肋下缘V5 第五肋下缘水平延长线与左腋窝前缘垂线交点V6 第五肋下缘水平延长线与左腋窝中央垂线交点额切面心电图六轴系统心电向量轴(主心电轴)Ⅰ和Ⅲ导联的主波都向上,心电轴在0°~90°之间,表示电轴不偏;如Ⅰ导联的主波向上,Ⅲ导联的主波向下,为电轴左偏;如Ⅰ导联的主波向下,Ⅲ导联的主波向上,则为电轴右偏。
《人体心电图的描记》课件
心电图在远程医疗和移动医疗领域也有广阔的应用前 景,能够实现远程监测和诊断,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 和高效的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T波
PR间期
QT间期
代表左右心房的除极过 程,正常形态较小,时 限不超过0.12秒。
代表左右心室肌的除极 过程,正常形态由一个 正向波、一个负向波和 一个正向波组成,时限 不超过0.12秒。
代表心室肌的复极过程 ,正常形态两肢不对称 ,前半部斜度较平缓, 而后半部斜度较陡。
从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 点的间距,代表心房开 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 的时间。
心脏疾病的预后。
运动心电图的描记
运动心电图是在运动状态下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方法,用于评估心脏的耐力和功能。
通常需要在运动试验中逐步增加运动负荷,同时记录心电图数据。
运动心电图主要用于评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疾病,以及评估心脏疾病的康复情 况。
03
心电图的分析与解读
心电图的基本波形分析
P波
QRS波群
。
ST段异常
如ST段抬高、ST段压低等, 可能提示心肌梗死、心肌缺血
等。
心电图的解读与临床意义
心律失常诊断
通过心电图可诊断各种心律失 常,如房颤、室性早搏等。
心肌梗死诊断
心电图的异常波形可提示心肌 梗死的发生,为早期诊断和治 疗提供依据。
心肌缺血诊断
心电图的T波和ST段异常可提示 心肌缺血的存在,有助于预防 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心电图在心脏疾病的预防、监测 和康复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能够及时发现心脏异常,提高患
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心电图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学习心电图需要掌握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如解剖学、生理学等,有助于理解心电图的形成 机制。
心电图描记实验报告
心电图描记实验报告心电图描记实验报告引言:心电图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评估心脏功能及诊断心脏疾病。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心电图描记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并对心电图的特征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心电图描记的技巧,并通过对心电图的分析和解读,对心脏疾病做出初步的判断。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本实验所使用的材料和仪器包括心电图机、导联电缆、电极片、酒精棉球、导电胶等。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将电极片清洗干净,用酒精棉球擦拭患者的胸部和四肢,以确保导联的贴附和信号的传导良好。
2. 安装导联:将导联电缆连接到心电图机上的相应插槽,将电极片粘贴在患者的胸部和四肢上,确保导联正确连接。
3. 开始描记:打开心电图机的电源,调整增益和滤波器的设置,选择合适的描记速度。
按下开始描记按钮,开始记录心电图。
4. 描记结束:描记一段时间后,按下停止按钮,保存心电图数据。
5. 数据分析:使用心电图分析软件,对记录下来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和解读。
根据心电图的特征,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四、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成功地记录了一份心电图数据,并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根据心电图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到心脏电活动的不同波形和间距,进而对心脏功能和可能的疾病进行初步判断。
在正常的心电图中,我们可以观察到P波、QRS波群和T波等特征波形。
P波代表心房的收缩,QRS波群代表心室的收缩,T波代表心室的舒张。
这些波形之间的时间间隔和形态特征,可以反映心脏的节律和传导情况。
在异常的心电图中,我们可能观察到以下情况:心律不齐、心率过快或过慢、ST段抬高或压低、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等。
这些异常情况可能与心脏疾病有关,如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心电图的分析和解读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判断。
因此,在进行心电图描记和分析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得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实验15人体心电图描记【实验目的】学习人体心电图的描记和测量方法
实验15 人体心电图描记【实验目的】学习人体心电图的描记和测量方法,了解正常人体心电图基本波形及生理意义。
【实验原理】人体是个容积导体,心脏兴奋时的生物电变化,通过心脏周围容积导体传导到体表。
在体表的一定部位安放引导电极连接心电图机,可将心电位变化描记成曲线,即心电图。
心电图反映了心脏兴奋的产生、传播及恢复过程中的规律性的生物电位变化。
因引导电极位置和导联方式不同,心电图的波形可有所不同,但基本波形都包括P、QRS和T 三个波及P-R、Q-T两个间期(图4-9)。
P波代表心房去极化过程;QRS波群反映了心室去极化过程;T波则表示心室复极化过程。
P-R间期为心房兴奋传导至心室兴奋所需要的时间;Q-T间期表示心室开始去极化到完成复极,恢复到静息电位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对象】学生自愿者。
【实验用品】心电图机(或BL–生物机能实验系统、二道生理记录仪),检查床,分规、电极膏、75%酒精棉球。
【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一)描记前的准备1.将心电图机接好电源、地线,预热5min。
2.受试者静卧在检查床上,肌肉放松,裸露胸部。
用75%酒精擦拭安放电极的局部皮肤,然后涂上导电膏,再将电极固定在各相应部位。
3.连接导联线:按红色–右手;黄色–左手;绿色–左足;黑色–右足,白色–胸导线。
安放V1、V2、V3、V4、V5 、V6 6个胸导联电极。
(二)心电图描记1.描记前校正输入信号电压放大倍数:1mv标准电压使描笔振幅为10mm(记录纸上纵坐标为10小格),走纸速度定为25mm/s。
2.描记各导联心电图:先后描记标准肢体导联Ⅰ、Ⅱ、Ⅲ;加压单极肢导联aVR、aVL、aVF;和胸导联V1、V3、V5。
3.在心电图记录纸上注明各导联名称,受试者姓名、性别、年龄及记录日期。
(三)分析心电图(图4-9)1.辨认波形:辨认心电图的P波、QRS波群、T波及P—R、Q—T间期和S—T段。
2.测量波幅和时间:纵坐标表示电压,每小格代表0.1mV,测量波幅时,向上的波形,其波幅应从基线的上缘量至波峰的图4-9标准Ⅱ导联心电图顶点;向下的波形其波幅应从基线的下缘测量至波谷底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心电图描记
实验目的:
1.学习人体心电图的记录和分析方法,
2.了解正常人体心电图三个波形及两个间期的生理意义。
3.协助判断心跳频率、节律及心脏兴奋起源、传导和恢复过程中有无异常现象。
实验原理:人体是个容积导体,心脏兴奋时产生的生物电变化,通过心脏周围容积导体传导到体表。
如在体表按一定的引导方法,可将心脏电位变化记录下来,即心电图。
心电图反映了心脏兴奋的产生、传播及恢复过程中的规律性的生物电位变化。
由于引导电极位置和导联方式不同,心电图的波形可有所不同,但一般都有P、QRS和T三个波及P-R、Q-T两个间期。
P波代表心房去极化过程;QRS波群反映了心室去极化过程;T波则表示心室复极化过程。
P-R间期为心房兴奋传导至心室兴奋所需要的时间;Q-T间期表示心室开始去极化到完成复极,恢复到静息电位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对象:人体(学生自愿者)。
实验器材和药品:心电图仪、检查床、电极膏(或生理盐水)、75%酒精棉球。
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
(一)描记前的准备
1.复习《心电图机》使用方法
(1)连接好心电图机的电源线、地线和导联线,并接通电源,预热5min。
在此期间安放电极。
(2)让受试者去掉手表,舒适、放松地静卧在检查床上,裸露上半身。
(3)安放标准肢体导联和胸导联电极。
按规定连接好导联线:红色——右手;黄色——左手;绿色——左足;黑色——右足。
安放胸部V1、V2、V3、V4、V5 、V6 6个胸导联电极。
2.复习《心电图机》中心电图导联的基本原理。
(二)心电图描记
描记前校正输入信号电压放大倍数,使1mv标准电压使描笔振幅为10mm(记录纸上纵坐标为10小格)。
走纸速度定为25mm/s。
先后描记标准肢体导联Ⅰ、Ⅱ、Ⅲ;加压单极肢导联aVR、aVL、aVF;和胸导联V1、V3、V5。
在心电图记录纸上注明各导联名称,受试者姓名、性别、年龄及记录日期。
(三)心电图分析
1.辨认P波、QRS波群、T波及P—R、Q—T间期和S—T段。
2.测量P、QRS及T波的电压幅值和P—R、Q—T间期时间。
3.测定心率,将相邻两个心动周期的R—R间期测定值(秒)代入下述公式,以求得心率。
心率=60/[R—R间期(秒)]= 次/分
注意事项:
1.描记心电图时,受试者应尽量放松,冬季气温低时应注意保暖,避免寒冷产生肌电干扰。
电极要紧贴皮肤,防止记录过程中电极脱落。
2.记录心电图时,先将基线调至中央。
基线不稳或有干扰时,应排除后再进行描记。
在变换导联时,须先将输入开关关上,再操作导联选择开关。
3.测量波幅幅值时,注意向上波应测量基线上缘至波峰顶点距离;向下波为基线下缘至谷底距离。
4.记录完毕,将电极擦干净,把心电图面板各控制旋纽转回原处,最后切断电源。
思考题:
1.正常心电图有哪三个波和哪两个间期?它们各表示什么生理意义?
2.为什么不同导联引导出来的心电图波形有所不同?
3.为什么正常心电图中T波方向和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
4.试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QRS—T波的时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