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课堂回归生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学生的现实生活就成了品德与生活课堂的立足点。教师应以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然而,怎么体现生活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满活力?

一、内容――源于儿童生活

儿童的品德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品德教育只有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起点,把蕴藏于儿童生活中的道德事件和问题作素材,让课程内容充满儿童文化,从中引发他们的体验和感悟,才能真正唤起儿童的共鸣与向往,才能培养出真正内化为属于学生自己的品德。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关注儿童外在的生活环境和内在的生活世界,创造生活化的、儿童喜爱的教学内容。

1.关注儿童外在的生活世界

《欢欢喜喜过新年》这一单元,教材编排的大部分内容背景是北方城乡过大年贴窗花、吃饺子的习俗。教学中,我们除了让孩子们了解北方过大年的有关习俗外,而且还应该联系近距离的生活世界,引导他们回忆过年时候搓汤圆、做年糕、燃烟花、放鞭炮等一家人和和美美、团团圆圆的生活场景,从而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激发

起他们对生活、对亲人、对和平的热爱。

2.关注儿童内在的心理世界

《品德与生活》第一册第一单元《我上学了》关注的就是儿童内在的心理世界。从幼儿园到小学,对儿童来讲是一个大的转折点。刚刚踏入小学校门的儿童,对学校这个陌生的环境、对小学生这样陌生的角色心里既充满新鲜与好奇、期盼与憧憬,也不免有一些担忧、不安甚至惶恐。为了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情绪稳定、心情愉快的学习。“我上学了”这一单元,配合小学的入学教育,通过“我背上了新书包”“我们的校园”“新同学新朋友”“校园铃声”这四个主题循序渐进地让儿童的心理得应有的储备,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向小学生的角色转换。

充分利用新课程教材“充满儿童气息,充满生活气息”的优势,加上教师对教材的再加工、再创造,这样的品德学习植根于生活的沃土中,等待开花和结果。

二、方式——贴近儿童生活

品德教育只有在一种和谐的、自然的、生活的、温情的、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下,才能真正触及儿童的情感和意志领域,才能真正内化为儿童自己的品德观念,外化为良好的品德行为。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克服“说教化、灌输化、简单化”的教学方式,从师生关系的转变、教学形式的转变入手,让儿童在生活化、生命化的课堂里得以成长、得以舒展。

1.师生关系的转变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以儿童的视角观察生活,审视社会,成为孩子们伙伴、朋友,创造生活化的课堂,创造平等对话的课堂,让儿童“实话实说”,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孩子们在欣赏了文中插图后,纷纷对城市的小区之整洁、广场之大、公园之美发出赞叹。我趁势引导:我们的小山村也很美,让我们夸夸自己的家乡吧!课堂上热闹开了――“绿色的小山坡很美丽。”“清清的小池塘很美丽。”“路边的野花很美丽。”……“可就是一堆堆的垃圾不美丽呀!”一个不同的声音说出了心里话。“对呀!垃圾就是不美丽。”孩子异口同声。“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丽?”我适时地提出了一个探究的主题。一番对话之后,在小小的心灵中已经埋下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的种子,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德育的目标在师生的平等对话和互动互补中如期而至。

2.教学形式的转变

再也不必是“插秧式”的正襟危坐,再也不必拘泥于狭小的空间,我们已经把课堂融于游戏、扮演、竞赛、观察、探索、访问、实践等各种活动中,把道理寓于满足儿童好动的天性的感性方式中。让儿童的感官和心理都处在积极活动的状态的时候,引领着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认识社会,用自己的言语交流表达,在交流、沟通、行动中明理。

《欢度国庆》一课,我通过“看国旗”“画国旗”“做国旗”“夸国旗”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由衷地感受国旗的庄严美丽。

《春天来了》一课,通过“寻找春天”“播种春天”“我是春天的花”“我是春天的树”“我是春天的小百灵”等形式去感受春天、歌颂春天。

三、目的——引导儿童生活

品德培养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最终意义在于引导儿童的生活、发展儿童的生活和生活中的儿童,促进他们生活的不断充盈,德育的不断发展,使他们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在不断完善自我中,实现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方面要注重做到几点:

1.激发儿童的主体意识

如果你生活在一群孩子当中,你会发现他们大多有爱“打小报告”的习惯,譬如做眼保健操的时候,他们居然会告诉你:

“老师,谁谁谁没做眼操”,让你忍俊不禁――“你自己也没做眼操,要做了,怎么还睁着眼睛?”再比如一位同学自己随意扔纸张,却振振有词地“报告”其它同学随意扔纸张。这就是儿童的特点,更多的时候,他们是以一种别人生活的模仿者、旁观者、评论者的状态生活的。应该适时地激发儿童的主体精神,引导儿童关注和“实践”他自己的生活,学会创造他自己的生活,让他们以主体的身份成为他自己生活的观察者、反思者、体验者、实践者和创造者,才能真正地重视、关注、观察、感受、体验、反思、调整、提高、创造和发展他自己的生活,实现由课堂教学的“价值世界”向儿童生

活的“事实世界”过渡,实现德育的终极目标。

2.遵循儿童的品德行为规律

从心理学、生理学的角度分析,儿童时期由于认识、知识、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对一些社会行为、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的认识往往出现片面、模糊甚至错误的看法。加上本身意志力的薄弱,常常导致道德行为的反复性,教师要把握规律,及时纠正、适时引导,才能发挥道德对生活的引领作用。

综上所述,在《品德与生活》的课程实践中,我们要树立起“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一方面让生活走向成长中的儿童,通过课堂教学,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另一方面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并用“美好生活”的目标去引导和提升自己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