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也是世界最高的教堂之一。
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
位于科隆市中心,莱茵河畔。
科隆大教堂又称圣彼得大教堂,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
始建于1248年,1880年建成。
占地8000平方米。
内有礼拜堂10个。
中央大礼堂穹顶高达43.35米,中央双尖塔高161米,直插云霄。
大教堂四壁上方共10000多平方米的窗户上,全部绘有《圣经》人物,在阳光反射下,金光四射,多彩多姿。
教堂钟楼上有5座响钟,最大的重24吨,响钟齐鸣时,洪亮深沉。
21世纪的古文物被存放在教堂的金神龛中,被视为中世纪金饰艺术代表作。
简介:1 概述科隆大教堂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也是世界最高的教堂之一。
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
位于科隆市中心,莱茵河畔。
由16万吨石头堆积而成的如同石笋般林立的科隆大教堂,从奠基之始直到形成今日之规模,其中所蕴涵的德意志民族的精神是其他建筑所无法比拟的。
科隆大教堂和它的157米的两个尖顶已经成为科隆这个城市最著名的标志,而且也是众所周知的德国建筑的纪念碑。
科隆大教堂又称圣彼得大教堂,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
始建于1248年,1880年建成。
占地8000平方米,建面6000多平方米。
内有礼拜堂10个。
中央大礼堂穹顶高达43.35米,中央双尖塔高161米,直插云霄。
大教堂四壁上方共10000多平方米的窗户上,全部绘有《圣经》人物,在阳光反射下,金光四射,多彩多姿。
教堂钟楼上有5座响钟,最大的重24吨,响钟齐鸣时,洪亮深沉。
21世纪的古文物被存放在教堂的金神龛中,被视为中世纪金饰艺术代表作。
登上钟楼可以眺望科隆市貌和风光。
每到夜晚,装在四周建筑物上的聚光灯向教堂射出光柱,为它罩上一层淡兰色荧光。
站在莱茵河对岸欣赏河水中教堂的倒影,更是神秘莫测。
2 地理位置科隆主教座堂(Kölner Dom,全名Hohe Domkirche St. Peter und Maria),是位于德国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它是科隆市毫无争议的标志性建筑物。
中世纪教堂建筑风格及演变
中世纪教堂建筑风格及演变艺术设计07-2班李慧15075759中世纪教堂建筑的形式主要有四种一﹑罗马式罗马式教堂建筑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它是从古罗马时代的巴西利卡式演变而来.罗马式教堂的雏形是具有山形墙和石头的坡屋顶并使用圆拱.它的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1) 建筑结构:罗马式建筑风格继承了古罗马建筑券拱结构,构成筒形或隧道性的拱顶和肋状拱顶.(2) 外部造型:教堂墙壁厚实坚固,只开很小的窗,而且离地面很高,门与窗采用半圆的券拱结构.高耸的塔楼(塔是罗马式建筑的标志)平面布局为拉丁十字,两厅交叉处一般还有高大的穹隆顶.(3) 内部装饰:有大量的浮雕(宗教内容)作装饰.罗马式教堂具有浓厚的宗教肃穆感和压迫感.教堂内部光线幽暗,门廊和柱头装饰雕刻的宗教内容更加强了阴郁和神秘的气氛公元12世纪罗马式建筑样式遍及全欧洲,但在不同民族和地区又有其独特的表现.在法国有各种地方学派;德国以形式质朴为特色;英国和西班牙都是接近法国罗马式的;意大利的罗马式发展对西欧建筑样式的发展有巨大影响.罗马式教堂建筑艺术早出现的一种叫“罗马式”,它是由更早的“巴西里卡式”演变而来,其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其坚固、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如意大利的比萨教堂。
自公元1096年开始的十字军东侵,使欧洲兴起宗教的热潮,封建主对宗教的狂热达到如醉如痴境地,他们全力为自己领地兴建规模壮观的教堂和修道院,建筑史上称这种新形制为“罗曼内斯克”即罗马式。
而这个时期的其他造型艺术如雕塑、绘画等都成为与教堂不可分割的装饰部分,因此在美术史上统称为“罗马式”。
罗马式教堂建筑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
它是从古罗马时代的巴西利卡式演变而来。
罗马式教堂的雏形是具有山形墙和石头的坡屋顶并使用圆拱。
它的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
教堂的一侧或中间往往建有钟塔。
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风格介绍
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风格介绍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风格介绍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以后,各自的教堂建筑风格都发生了一些变化.除了继承古罗马的建筑风以外, 两个新帝国的教堂建筑都体现了很好的创新精神,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风格有哪些吧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风格介绍一、拜占庭(Byzantine)建筑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东部以君士坦丁堡(即拜占庭)为中心,称东正教.拜占庭教堂外观呈现敦厚、内部则十分奢华,主要有四个特点:1. 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2. 整体造型中心突出。
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
3. 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4. 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建筑特点: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
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
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第四个特点是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代表建筑物:圣彼得堡的康斯坦丁堡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基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二、罗马风格(Romanesque)建筑古罗马的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
西欧中世纪建筑(哥特式教堂)
意大利
拜占庭帝国于 15世纪被奥斯 曼土耳其帝国 灭亡
德意志
基督教的发展
西欧社会又古典奴隶时代向中世纪封建时代的转变,也 是罗马文化向基督教文化演变的过程,基督教文化逐渐 成为西欧的文化核心
--313AD,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确立基督教的合法地位。成 为罗马 帝国国教 . --496AD,法兰克国王率亲兵洗礼,成为西欧最早的正统基督教 徒,从此基督教便在西欧地区广泛传播。
彩色玻璃窗
彩色玻璃窗
玫瑰窗
玫瑰花窗玻璃以
红蓝两色为主。蓝 色代表天国的颜色, 又表现忠诚、信念、 真实、贞洁,因此 它也象征着圣母玛 利亚,红色在教义 中象征上帝之爱与 圣徒的流血牺牲。 耶稣和圣徒的衣着 均以红色为主,就 体现了这种象征性。
(三)内部特点
内部特点: 基本形制:巴西利卡&拉丁十字式 1、中厅一般不宽但很长,两侧支柱的间距不
夏特尔教堂内的高窗和迷宫
迷宫是拯救的象征,只有 站到迷宫中心,才能看到大 教堂的奇观, 才能与上帝 对话。
夏特尔教堂内部
夏特尔教堂内部
德国的哥特式建筑
德国最大的教堂。它与巴黎圣母 院大教堂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 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
科隆大教堂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成为科隆城的象征,也
是世界第三高的教堂。(塔尖157m)
圣塞南主教堂
三.哥特时期.12-15世纪
• 手工业的发展,使反封建领主 的斗争高涨,城市有较大的自 治权,城市教堂取代修道院成 为主导的建筑物.
• 世俗文化文化进一步渗透教 堂建筑,对基督教的信仰产生 改变,而教堂亦不在纯粹用于 基督教仪式 .
• 技术上,解决了 罗马式十字拱 的结构问题,骨架券,两圆心尖 拱的应用为 歌特是教堂提供 了技术保障.
世界风景名胜纵览-圣马可教堂
世界风景名胜纵览-圣马可教堂圣马可教堂位于意大利威尼斯市圣马可广场东面。
它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同时也是集拜占廷式、伊斯兰式和文艺复兴式各种风格于一体的综合建筑艺术的杰作。
这座教堂是威尼斯执政官米斯蒂纳诺。
帕尔蒂西帕齐奥于公元829年开始兴建的,原为存放耶稣圣徒、同时也是威尼斯庇护神的圣马可的遗体的纪念建筑,故名圣马可教堂。
当时的建筑豪华显赫,宏伟壮观,有“金色大堂”之称。
公元927年毁于大火,后又于1043~1071年由多米尼克。
孔塔里尼执政官重建,1807年改为威尼斯主教座堂。
现存的教堂平面呈希腊十字形,上覆5座半球形圆顶,正面宽达51.8米,有5座棱拱形的罗马式大门。
顶部建有东方式与哥特式尖塔和各种大理石塑像、浮雕与花饰。
中间大门的穹顶阳台上,高高耸立着手持《马可福音》的圣马可塑像,6尊飞翔的天使簇拥在塑像之下。
此外,还有著名的4匹古代鎏金铜马和3根悬旗的青铜塔柱,其装饰之繁富,如缨珞缤纷,不胜枚举,因此使圣马可教堂有了“世界上最美的教堂”之美誉。
教堂的中心部位有高廓的正厅和隆起的内殿,两侧翼廊另建有小礼拜堂,以及由壁柱与圆柱支撑而成、供妇女专用的廊台。
内殿正中有一块巨大的希腊大理石,因其呈波浪状纹理,被威尼斯人称之为“海石”。
主祭坛之下是圣马可墓。
祭坛后方高处,置有宽3.4米,高1.4米的金色围屏,它包括80幅描绘耶稣和圣母、门徒马可行事的瓷片,瓷片上用约2500块钻石、翡翠、宝玉和水晶等堆叠成有立体感的天使、先知、福音书作者和东方帝王像,这些都是中世纪金匠的不朽之作。
浸礼所建筑辉煌华美,中心是大圣水盆,上面站着施洗者圣约翰的青铜塑象。
教堂内外,还布满了描绘着圣经故事与宗教圣迹的镶嵌画,总面积达4000平方米,它们以黄金颜色为主调,把整座大教堂装点得金光灿烂,四壁生辉。
最值得一书的,还有那4匹闻名遐迩的古代鎏金铜马。
这几匹马的躯体与真马一般高大,神形毕具,维妙维肖。
它们是1204年威尼斯执政官丹多洛参加十字军东征,从君士坦丁堡掠夺而归的大批“战利品”中的著名文物。
大教堂时代赏析
大教堂时代赏析大教堂时代是欧洲中世纪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时间跨越约从12世纪末到16世纪初。
这一时期的建筑和艺术风格被广泛应用于教堂和其他宗教建筑,传达着宗教信仰和精神力量。
大教堂时代的建筑风格主要体现在哥特式建筑、罗曼式建筑和拜占庭式建筑中,这些建筑风格展示了中世纪人们的信仰和智慧。
哥特式建筑是大教堂时代的主要建筑风格,它以大教堂的尖塔、高耸的拱顶和窗户为特点,这种建筑风格代表了中世纪人对上帝的虔诚和敬畏。
哥特式建筑的建筑结构复杂,建筑师们通过精心设计和工艺技术将这些建筑物建造得宏伟壮观,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哥特式建筑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之一是法国巴黎圣母院,它是哥特式建筑的杰作之一,展示了中世纪人对上帝的虔诚和敬畏。
而罗曼式建筑是大教堂时代的另一种建筑风格,它以拱形窗户、圆拱门和花岗石墙体为特色,这种建筑风格代表了中世纪人对上帝的信仰和忠诚。
罗曼式建筑的建筑结构简单,建筑师们通过自然材料和简洁设计来展现中世纪人对上帝的信仰和敬畏。
罗曼式建筑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之一是意大利比萨大教堂,它是罗曼式建筑的典范,展示了中世纪人对上帝的信仰和敬畏。
拜占庭式建筑是大教堂时代的另一种建筑风格,它以金色圆顶、华丽的壁画和宗教雕刻为特点,这种建筑风格代表了中世纪人对上帝的崇拜和敬畏。
拜占庭式建筑的建筑结构复杂,建筑师们通过金色、彩色大理石等材料和精美设计来展现中世纪人对上帝的崇拜和敬畏。
拜占庭式建筑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之一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它是拜占庭式建筑的杰作之一,展示了中世纪人对上帝的崇拜和敬畏。
大教堂时代的建筑风格不仅展示了中世纪人对上帝的信仰和敬畏,还展示了他们对建筑艺术的追求和创造力。
这一时期的建筑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成为欧洲中世纪艺术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教堂时代的建筑风格对后世的建筑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继承和发展了中世纪建筑的传统,为欧洲建筑艺术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世纪三种典型的建筑风格
中世纪三种典型的建筑风格中世纪三种典型的建筑风格1.拜占庭风格特征: (1)以集中式布局,往往以一个大厅为中心,以纵横两条中轴线布局(2)穹隆顶,大厅用半圆形的穹隆顶,四周有用半个及¼个穹窿顶对称布置,在高度上层层跌落,形成庄重、辉煌的造型效果。
(3)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圣索菲亚大教堂此建筑位于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建成于公园537年,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这座建筑东西长77m,南北宽72m,是一教堂矗立于威尼斯市中心的圣马可广场上。
始建于公元829年,重建于1043~10711年,它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它同时也是一座收藏丰富艺术品的宝库。
教堂建筑循拜占庭风格,呈希腊十字形,上覆5座半球形圆顶。
2.罗马风格特征:(1)罗马式半圆形的拱券结构深受基督教宇宙观的影响,罗马式教堂在窗户、门、拱廊上都采取了这种结构,甚至屋顶也是低矮的圆屋顶。
这样,整个建筑让我们感到圆拱形的天空一方面与大地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同时又以向上隆起的形式表现出它与现实大地分离(2)罗马风建筑还常采用扶壁和肋骨拱来平衡拱顶的横推力,罗马风建筑的另一个创新是钟楼组合到教堂建筑中。
从这时起在西方无论是市镇还是乡村,钟塔都是当地最显著的建筑。
(3)罗马式建筑的窗户很小而且离地面较高,采光少,里面光线昏暗,使其显示出神秘与超世的意境。
门窗上方均为半圆形。
在艺术风格上,罗马式教堂表现为堂内占有较大的空间,横厅宽阔、中殿纵深,在外观上构成十字架形。
比萨大教堂比萨大堂是意大利罗马式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
位于意大利比萨。
大教堂始建于1063年,由雕塑家布斯凯托·皮萨谨主持设计。
教堂平面呈长方的拉丁十字形,长95米,纵向四排68根科林斯式圆柱。
纵深的中堂与宽阔的耳堂相交处为一椭圆形拱顶所覆盖,中堂用轻巧的列柱支撑着木架结构屋顶。
杜勒姆教堂是罗马式建筑形成的标志,又称为达兰姆大教堂。
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介绍
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介绍
斯特拉斯堡大教堂建于1189年,是天主教斯特拉斯堡大教堂,是巴黎圣母院的姐妹教堂。
它在哥特式建筑中独树一帜,是
一座地地道道的哥特式建筑,它的尖塔直插云霄,气势非常雄伟。
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的外表充满了欧洲中世纪建筑的典型风格,白色大理石的外墙与红褐色的墙壁形成了鲜明对比。
高大的拱门
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一座四层高的圆顶教堂出现在斯特拉斯堡老
城的中心。
这座大教堂是整个城市最辉煌、最有特色、最美丽的建筑。
它不仅是一座大型哥特式教堂,也是斯特拉斯堡城市地标。
它见
证了斯特拉斯堡从一个小镇发展为今天欧洲第二大城市和世界上
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同时也是斯特拉斯堡最著名、最壮观、最吸引人、最值得一看的景点之一。
斯特拉斯堡大教堂又名“圣母升天教堂”,位于斯特拉斯堡
市中心,是一座天主教堂。
始建于公元12世纪,至今已有800
多年历史。
在15世纪中叶到18世纪初,它是欧洲乃至全世界最
为辉煌、最为美丽的天主教堂之一。
—— 1 —1 —。
西欧中世纪建筑(哥特式教堂)
正面门楣上因有著耶穌基督 的石雕,故以“王者之门 (Portal Royal)”著称。北面 大門上雕有聖母和舊約聖經中 的人物,而南面翼殿大门的浮 雕則描述了基督的一生。因此 沙特尔主教座堂被称为“石雕 圣经教堂”。
夏特尔主教堂
夏特尔大教堂雕刻群像是法国哥特式雕刻艺术的典型作品, 其特点是形体修长,姿态拘谨,雕像以其头部前仰后合、左 顾右盼来生动的表现人物的神态和动作。
“ 使我们感到不自在”
第二点 建筑本身相对比例关系 垂直方向与纵深的同时存在于无
声的尖锐对立之中,既剖面的长方形与 平面的长方形的相互关系。
亚眠主教堂 中厅 宽15m 高43m 科隆主教堂 中厅宽12.6m 高46m
亚眠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
空间----建筑的“主角”
“凡没有内部空间的,都不能算作是 建筑。”
彩色玻璃窗
彩色玻璃窗
玫瑰窗
玫瑰花窗玻璃以
红蓝两色为主。 蓝色代表天国的 颜色,又表现忠 诚、信念、真实、 贞洁,因此它也 象征着圣母玛利 亚,红色在教义 中象征上帝之爱 与圣徒的流血牺 牲。耶稣和圣徒 的衣着均以红色 为主,就体现了 这种象征性。
(三)内部特点
内部特点: 基本形制:巴西利卡&拉丁十字式 1、中厅一般不宽但很长,两侧支柱的间距
意大利
德意志
拜占庭帝国于 15世纪被奥斯 曼土耳其帝国 灭亡
基督教的发展
西欧社会又古典奴隶时代向中世纪封建时代的转变,也 是罗马文化向基督教文化演变的过程,基督教文化逐 渐成为西欧的文化核心
--313AD,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确立基督教的合法地位。成 为罗马 帝国国教 . --496AD,法兰克国王率亲兵洗礼,成为西欧最早的正统基督教 徒,从此基督教便在西欧地区广泛传播。
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鉴赏
广播影视学院
08数码影视制作
黄子谦 281507107
哥特式教堂结构变化,造成一种火 焰式的冲力,把人们的意念带向 “天国”,成功地体现了宗教观念, 人们的视觉和情绪随着向上升华的 尖塔,有一种接近上帝和天堂的感 觉。从审美的层面看,罗马式建筑 较宽大雄浑,但显得闭关自守,而 哥特式建筑表现出一种人的意念的 冲动,它不再是纯粹的宗教建筑物, 也不再是军事堡垒,而是城市的文 化标志,标明在最黑暗的中世纪获 得一点有限的自由,人们会发现一 丝现实世界的阳光透进了黑暗的中 世纪。与哥特建筑一起应运而生的 是优美的彩色玻璃窗画。这种画也 成为不识字信徒们的圣经。圆形的 玫瑰窗象征天堂,各式圣者登上了 色彩绚丽的玻璃窗,酷似丰富多彩 的舞台画面。
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 鉴赏
中世纪教堂建筑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中世纪教堂建筑的形式主要有两种:早出现的一种叫 罗马式” 它是由更早的“巴西里卡式”演变而来, “罗马式”,它是由更早的“巴西里卡式”演变而来, 其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其坚固、敦厚、 其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其坚固、敦厚、牢不可破的 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如意大利的比萨教堂。 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如意大利的比萨教堂。较后一种 称为“哥特式” 它的形式比“罗马式” 称为“哥特式”,它的形式比“罗马式”轻巧而更富于 装饰意味,采用很多矢状卷的构造和尖塔式的装饰, 装饰意味,采用很多矢状卷的构造和尖塔式的装饰,以 高耸入天与上帝接近的感觉 控制人们的精神感情。 与上帝接近的感觉, 其高耸入天与上帝接近的感觉,控制人们的精神感情。 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和法国的巴黎圣母院 兰大教堂和法国的巴黎圣母院。 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和法国的巴黎圣母院。
自公元12世纪到公元15世纪,城市已成为各个封建王国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 化中心,这一时期兴起了封建社会大发展的产物——哥特式艺术。“哥特”是指野 蛮人,哥特艺术是野蛮艺术之义,是一个贬义词。在欧洲人眼里罗马式是正统艺术, 继而兴起的新的建筑形式就被贬为“哥特”(野蛮)了。
西班牙巴伦西亚圣索菲亚大教堂攻略
西班牙巴伦西亚圣索菲亚大教堂攻略巴伦西亚圣索菲亚大教堂是西班牙宏伟壮丽的中世纪教堂建筑之一,被誉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哥特式建筑之一。
它位于西班牙巴伦西亚市中心,是该市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本篇攻略将为您详细介绍巴伦西亚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历史、建筑特色及参观要点。
一、历史背景巴伦西亚圣索菲亚大教堂兴建于13世纪,是西班牙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之一。
起初,这座教堂是一座穆斯林清真寺,但在基督教复兴运动期间被改造成了天主教堂,并于1238年重新祝圣。
大教堂的建造历时数百年,融合了不同的建筑风格,象征着巴伦西亚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二、建筑特色1. 哥特式风格:巴伦西亚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其雄伟壮丽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而闻名。
高耸的尖顶及细致的尖拱窗户成为了巴伦西亚城市天际线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2. 几何壁画:教堂内部的壁画是一个令人惊叹的艺术细节。
这些建筑绘画描绘了宗教和历史事件,形成了绝妙的几何形状和图案。
3. 石雕细节:巴伦西亚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石雕细节精美绝伦,显示了艺术家高超的技巧。
游客可以欣赏到各种复杂的花纹、雕像和浮雕,其中有些描绘了圣经故事和圣人传记。
三、参观要点1. 游览时间:游览巴伦西亚圣索菲亚大教堂的最佳时间是上午早些时候,因为游客较少,可以更好地享受建筑的壮丽与宁静。
2. 预约指南:由于巴伦西亚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一处热门景点,为了避免排队等待,建议提前在官方网站或旅游平台上预约门票。
3. 导览服务:在参观过程中,可以选择租用导游服务,他们将向您介绍教堂的历史和建筑细节,让您对巴伦西亚圣索菲亚大教堂有更深入的了解。
4. 观光顺序:参观教堂时,建议按照指定的游览路线,逐步探索不同的区域。
您可以先参观主堂,欣赏教堂内部的壮丽和宏伟氛围,然后沿着导览线路逐渐向侧殿和小堂移动。
5. 注意事项:进入巴伦西亚圣索菲亚大教堂时,请遵守宗教礼仪,保持安静和尊重。
此外,不要触摸或破坏任何艺术品或建筑构件,以维护教堂的原始面貌。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欧洲中世纪最大的教堂,可供4万人举行宗教活动,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
这个教堂有一个高达107米的尖塔,出于15世纪意大利建筑巨匠伯鲁诺列斯基之手。
塔顶上有金色圣母玛利亚雕像,在阳光下显得光辉夺目,神奇而又壮丽。
巴黎凯旋门,欧洲100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一座,四面各有一门,中心拱门宽14。
6米。
门上有许多精美的雕刻。
内壁刻的是曾经跟随拿破仑东征西讨的数百名将军的名字和宣扬拿破仑赫赫战功的上百个胜利战役的浮雕。
外墙上刻有取材于1792~1815年间法国战史的巨幅雕像。
埃菲尔铁塔,法国首都的象征,好像一个钢铁巨人高高地耸立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畔,它是为了纪念法国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100周年之际举行轰动世界的国际博览会而建的,以其设计人—著名建筑工程师居斯塔。
埃菲尔的名字命名。
塔高320米,重9000吨。
悉尼歌剧院,外型犹如即将乘风出海的白色风帆,与周围景色相映成趣。
全界最大的表演艺术中心之一。
歌剧院白色屋顶是由一百多万片瑞典陶瓦铺成,并经过特殊处理,因此不怕海风的侵袭。
埃及金字塔,被列为七大奇观之首,在没有先进的科技协助下,单靠一些原始工具及人力,建成如此宏伟的建筑。
甚至现今最先进科技也未能做到。
那金字塔的神秘至今仍是一个谜。
芸芸的金字塔中,以基沙的三大金字塔最为闻名於世,包括古夫王(Khufu)、卡夫拉王(Khafre)及孟卡拉王(Menkaure)三座最为宏伟及完整的。
德国科隆大教堂中世纪建筑的奇迹
德国科隆大教堂中世纪建筑的奇迹德国科隆大教堂(Cologne Cathedral)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也是科隆市的标志性建筑。
它位于莱茵河畔,是德国最大的教堂,也是世界上第三高的教堂。
科隆大教堂的建造始于1248年,历经几个世纪的建设,直到1880年才完工。
它的建造过程不仅是一项技术壮举,更是中世纪建筑的奇迹。
科隆大教堂的建造始于13世纪,当时的科隆市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重要城市,教堂的建造是为了展示城市的繁荣和权力。
教堂的设计师是哥特式建筑的大师,他们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术,创造了这座壮丽的建筑。
科隆大教堂的建筑风格是哥特式,这是中世纪欧洲最重要的建筑风格之一。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耸的尖顶、细长的尖拱和精美的花窗玻璃而闻名。
科隆大教堂的尖顶高达157米,是科隆市的地标之一。
它的尖拱和花窗玻璃展示了中世纪建筑师的精湛技艺和创造力。
科隆大教堂的建造过程非常漫长,历时600多年。
由于建造过程中的技术和经济问题,工程多次中断。
直到19世纪末,科隆大教堂才得以完工。
这个漫长的建造过程是中世纪建筑的奇迹之一,也是科隆大教堂的独特之处。
科隆大教堂的建造过程中,使用了许多创新的建筑技术。
其中最重要的是使用了大量的石头和砖块来建造教堂的结构。
这些石头和砖块不仅使教堂更加坚固,还赋予了它独特的外观。
此外,科隆大教堂还使用了许多复杂的建筑技术,如拱顶和飞扶壁,使教堂更加稳固和美观。
科隆大教堂的内部也是令人惊叹的。
教堂的内部装饰充满了宗教和艺术的元素。
尤其是教堂的花窗玻璃,它们以其精美的图案和色彩,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此外,教堂内还有许多雕塑和壁画,展示了中世纪艺术的精髓。
科隆大教堂不仅是一座宗教建筑,也是一座历史的见证。
它见证了科隆市的繁荣和衰落,见证了德国的历史变迁。
如今,科隆大教堂已成为德国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着数百万的游客。
总之,科隆大教堂是中世纪建筑的奇迹,它以其壮丽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历史价值,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世界十大著名教堂-世界十大教堂介绍
世界十大著名教堂-世界十大教堂介绍世界十大著名教堂世界十大教堂介绍1、意大利米兰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是欧洲中世纪最大的教堂,可供4万人举行宗教活动。
它始建于公元1386年,到公元1485年才完成。
这座教堂全由白色大理石筑成,大厅宽达59米,长130米,中间拱顶最高45米。
教堂的特点在它的外形。
尖拱、壁柱、花窗棂,有135个尖塔,像浓密的塔林刺向天空,并且在每个塔尖上有神的雕像。
教堂的外部总共有2000多个雕像,甚为奇特。
如果连内部雕像总共有6000多个雕像,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
因此教堂建筑格外显得华丽热闹,具有世俗气氛。
这个教堂有一个高达107米的尖塔,出于公元15世纪意大利建筑巨匠伯鲁诺列斯基之手。
塔顶上有圣母玛利亚雕像,金色,在阳光下显得光辉夺目,神奇而又壮丽。
2、法国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大教堂(CathdraleNotreDamedeParis)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
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歌特式"教堂,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因为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圣母院的正外立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1953年6月2日英国女王伊丽沙白二世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
3、俄罗斯圣彼得堡滴血大教堂圣彼得堡滴血大教堂也叫复活教堂或喋血教堂,1883年-1907年由巴尔兰德建造,是为纪念亚历山大二世沙皇被革命激进分子杀害而建,是1881年3月1日,恐怖份子格涅维斯基暗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案发地点。
4、美国纽约圣约翰大教堂纽约圣约翰大教堂,英文全称(TheCathedralChurchofSt.JohntheDivine)。
这座逾百年历史的圣约翰教堂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岛阿姆斯特丹大道和112街交界处。
是世界最大的哥特式基督教堂。
中世纪欧洲的教堂建筑
中世纪欧洲的教堂建筑中世纪欧洲的教堂建筑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不仅在建筑技术上突破了当时的局限,还体现了宗教与文化的交融。
这些教堂不仅是信仰的场所,更是艺术的杰作,为后世建筑师提供了灵感和启迪。
一、罗曼式教堂建筑罗曼式教堂建筑是中世纪欧洲最早期的教堂建筑风格之一。
它以厚重的墙体、圆拱形的拱顶和小窗户为特征。
这些教堂的建筑风格受到了古罗马建筑的影响,因此被称为“罗曼式”。
这种建筑风格在欧洲各地都有所体现,尤其在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等地。
在罗曼式教堂建筑中,最著名的要数法国的圣索菲亚教堂。
它是一座庄严而宏伟的教堂,拥有巨大的拱顶和壮丽的彩色玻璃窗。
这座教堂的建筑风格代表了当时的技术水平和艺术造诣,也成为了后来哥特式建筑的先驱。
二、哥特式教堂建筑哥特式教堂建筑是中世纪欧洲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之一。
它以高耸的尖塔、尖拱形的拱顶和大型的彩色玻璃窗为特征。
哥特式教堂建筑在12世纪末至16世纪初达到了巅峰,成为当时欧洲建筑界的主流。
巴黎的圣母院是哥特式教堂建筑的代表之一。
它是一座宏伟而庄严的教堂,拥有复杂的拱顶结构和高大的尖塔。
圣母院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当时的建筑技术和审美观念,成为了后来哥特式建筑的典范。
哥特式教堂建筑不仅在建筑技术上有所突破,还在艺术上有所创新。
它采用了大量的彩色玻璃窗,使阳光透过玻璃散发出五彩斑斓的光芒,营造出神圣而庄严的氛围。
这种建筑风格不仅在欧洲各地流行,还对后世的建筑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建筑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建筑是中世纪欧洲建筑风格的转折点。
它摒弃了哥特式教堂建筑的高耸尖塔和复杂拱顶,回归到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简洁和谐。
意大利的圣彼得大教堂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之一。
它采用了圆顶和大理石装饰,展现了当时建筑师对古典建筑的向往和追求。
这座教堂的建筑风格成为了后来欧洲教堂建筑的新潮流,影响了整个建筑界。
总结中世纪欧洲的教堂建筑是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它不仅在技术上突破了当时的局限,还体现了宗教与文化的交融。
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
从天花板上吊下一盏青铜吊灯,
就是伽利略发现“钟摆等时性” 原理的那盏吊灯,著名的“伽利 略”吊灯
华丽,精美的布道坛
精致的雕刻
洗礼堂中央
从上层看洗礼堂内部。 中央是大洗礼盆
洗 礼 堂 上 部 圆 形 环 廊
室内的光线来自侧间上方的窗子,在涂有灰面的
墙上镶嵌彩色大理石或金银珠玉等装饰图案,这 些壁饰在烛光与窗口采光的反射下,显得神奇眩 目。
三、哥特式建筑
(12-15世纪)Fra bibliotek特式由来1、哥特式这一术语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家 首先提出,他们用典型的“蛮族”--哥特人的名称 来称呼中世纪的尖拱建筑,揶揄它野蛮怪诞,缺乏艺 术趣味
2、11世纪下半叶,哥特式建筑首先在法国兴起 , 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 天主教堂。哥特式建筑以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 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平面、剖面
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圣索菲亚大教堂 • 结构体系
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圣索菲亚大教堂 • 结构体系
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圣索菲亚大教堂 • 结构体系
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圣索菲亚大教堂 • 远景
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圣索菲亚大教堂 • 外部形态
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圣索菲亚大教堂 • 内部空间
2、为了追求更加壮观的效果,这些建筑普遍采 用类似古罗马的拱顶和梁柱结合的体系,并大 量采用希腊罗马时代的“纪念碑式”雕刻来装 饰教堂。因此,这个时代的风格被称为“罗马 式”。
3、罗马式教堂是从巴西里卡式演变过来的,并 开始用石头屋顶替代过去的木顶,而且广泛使 用雕塑装饰。封建割据时期,还在教堂的西面 正门两侧筑造塔楼,如比萨大教堂,在比萨广 场上有大教堂、洗礼室、比萨斜塔。
黑暗中的光芒——中世纪各国哥特式教堂比较赏析
黑暗中的光芒-----中世纪各国哥特式教堂比较与赏析概述:欧洲建筑史上不可不提到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便是中世纪。
中世纪在历史上是指从西罗马帝国灭亡至十三世纪末文艺复兴之前这段时间,这期间由于基督教会的严酷统治和束缚,外加战争频繁,科技与文化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因此在欧美,中世纪被普遍被称为“黑暗的一千年”、“黑暗世纪”。
但在这黑暗的时间里,欧洲的建筑却还是在缓慢的发展中。
其中,在12世纪左右兴起的哥特式风格建筑以其高超的建造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哥特式建筑及哥特式风格最初被形容是野蛮的、陈旧的风格,但在12世纪以后,哥特式建筑作为一种充满了基督教神秘主义意蕴的新颖的建筑形式风靡了欧洲大陆,成为一种典雅高贵的建筑形式,被广泛运用。
在欧洲各国都有哥特式风格的代表名作,以教堂为主要代表。
哥特式教堂在艺术造型上有着显著特点,首先,在体量和高度上创造了之前建筑所没有的新纪录,教堂的中厅和尖塔的高度即使在现在看来也是十分宏大的;其次是整个形体向上的动势十分强烈,轻灵的垂直线直贯全身。
无论是塔或是墙都是越往上分划越细,装饰越多,也越玲珑,顶上都有着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小尖顶。
不仅顶是尖的,建筑局部和细节的上端也是尖的,整个教堂处处充满着向上的冲力。
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的风格是当时教会所宣扬的宗教思想的体现,体现了教堂的神圣精神。
下面对不同国家的哥特风格建筑代表做一些罗列对比。
<一>、法国—巴黎圣母院、亚眠主教堂。
哥特式建筑最早出现于11世纪下半叶的法国,而其中,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早期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
伫立在塞纳河畔的巴黎圣母院,法文原意是“我们的女士”,是为了纪念耶稣的母亲玛利亚而修建的。
巴黎圣母院平面呈横翼较短的十字形,主立面被认为是世界哥特式教堂里最美妙、最和谐的,水平与竖直的比例接近黄金比,立柱和装饰把立面分为九块小的黄金比矩形,十分匀称,富有美感。
另外,其立面上还有很多令人津津乐道的元素,如一个直径长达九公尺的玫瑰窗,拱门上方的28位国王雕像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眠的圣经”
法国兰斯主教堂 101m
公元498年圣诞节,圣雷米主教在兰斯主持了法兰克第一个国王克罗维 的受洗仪式。以后这里成为历代国王加冕、证明法国王室合法权力的圣地, 先后有25位国王在此加冕。惟一例外的是自封为皇帝的拿破仑在巴黎圣母 院加冕。为纪念圣雷米主教为克罗维受洗,兰斯从1211年开始建造大教堂, 1241年落成。和兰斯大教堂一起成为历代国王举行加冕仪式的地方还有圣 雷米教堂和圣雷米修道院。 兰斯大教堂和巴黎圣母院同属哥特式教堂建筑,但其雄浑的建筑形态 和建筑尺度都在巴黎圣母院之上。
法国亚眠主教堂
亚眠大教堂从1220年起一次性建成,工程没有中断,集中汲取了近一个 世纪的先进建筑技术,是最高、最长、最大的教堂。与之毗邻的博韦大教堂 试图创造新高,但遭失败,加之百年战争的爆发,使亚眠大教堂保持最完美 的境界。1981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亚眠大教堂由三座殿堂,一个宽阔的十字厅和一座有七个小礼拜堂的环 形后殿组成,是13世纪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之一。尖形肋骨交叉拱代替了罗马 风时期的半圆形拱券,柱墩为束柱样式。教堂内遍布12米高的彩色玻璃窗, 采用花色窗棂,几乎看不到墙面,开创了建筑学上强调采光的新阶段,亦是 哥特式教堂彩色玻璃窗的典范。教堂正立面饰有直径11米的巨型火焰纹玻璃 圆窗,入口大门上方两层连拱相叠,两侧塔楼分别高67米和62米。教堂内的 雕塑群体——《亚眠圣经》闻名于世,皆为宗教题材:如《最后的审判》、 《圣母生平》、《金身圣母》等,至今保存完好。 亚眠大教堂始建于1152年,最初是罗马式建筑风格;1218年由于遭受雷 击而摧毁。重建工作开始于1220年,中央广场的修建工程于大约1245年完成。 唱诗班的修复是于1238年开始的,完成于1269年之前,而教堂的绝大部分, 包括十字形的翼部部分,直到1288年才得以竣工。1366年修建了南部的塔楼 (高62米),而北部的塔楼(高67米)则是在1401年修筑的。
如果说罗马式以其坚厚、敦实、不可动摇的形体来显示教会的权威,形 式上带有复古继承传统的意味,那么哥特式则以粗犷奔放、灵巧、上升的力 量体现教会的神圣精神力量。它的直升的线条,奇突的空间推移,透过彩色 玻璃窗的色彩斑斓的光线和各式各样轻巧玲珑的雕刻的装饰,综合地造成一 个 “非人间”的境界,给人以神秘感。有人说罗马建筑是地上的宫殿,哥特 建筑则是天堂里的神宫。 哥特式教堂结构变化,造成一种火焰式的冲力,把人们的意念带向“天 国”,成功地体现了宗教观念,人们的视觉和情绪随着向上升华的尖塔,有 一种接近上帝和天堂的感觉。 从审美的层面看,罗马式建筑较宽大雄浑,但显得闭关自守,而哥特式 建筑表现出一种人的意念的冲动,它不再是纯粹的宗教建筑物,也不再是军 事堡垒,而是城市的文化标志,标明在最黑暗的中世纪获得一点有限的自由, 人们会发现一丝现实世界的阳光透进了黑暗的中世纪。 哥特式艺术接近生活和写实,遍布欧洲,因此也称国际哥特式风格。晚 期的哥特式艺术已明显孕育着文艺复兴的到来。 文艺复兴时期,随着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哥特式教堂不再受到建筑 师的青睐,教堂更加成为一种建筑师为自己树碑立传的好机会,追求宏大的 穹顶成为建筑师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由于当时的建筑力学和建筑材料不够 先进,真正能成功建成并保留至今的穹顶教堂为数不多。
沙特尔大教堂被称为「石砌圣经」,历经多次宗教战争、法国大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丝毫无损,大教堂一直超然于乱世之外,因此被称为 “理性之寺院”,罗丹甚至称它为法兰西的卫城。 大教堂原本属于罗马式建筑,1194年毁于火灾,全村不分尊卑,努力 重建,此时风格转向哥特式。教堂旁有两座高耸的塔楼,南侧钟楼是早期 法国哥特式的八角形建筑,建于公元1145年至1170年间,其风格庄重朴实; 北侧钟楼始建于12世纪初期,但当时没有建造尖塔,这个火焰式镂空尖塔 于16世纪才开始建筑,其风格精巧而华美,塔顶高为111米。 沙特尔大教堂的中殿长为130米,正面宽16.4米,高达32米,是法国教 堂中最宽的中殿。 公元1600年以来,沙特尔大教堂一直是重要的朝圣中心,同时也是祭 祀圣母玛利亚的圣地。远处观看,两个不对称的尖塔特别醒目。走近教堂, 又会被教堂中细腻的雕刻、精美的绘画所折服。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看 到罗马建筑常用的青蓝色向哥特式的多彩形式的演变过程。“沙特尔风格” 曾经风靡于欧洲各地,成为后来许多著名教堂的样本;教堂自身也成为法 国著名的四大哥特式教堂之一。
哥特式建筑
它们腾空而起,像一株崇高壮观、浓荫广覆的上帝之 树,千枝纷呈,万梢涌现,树叶多如海中的沙砾。它把上 帝——它的主人——的光荣向周围的人们诉说。……直到 细枝末节,都经过剪裁,一切都与整体贴切。 ——歌德 凝视物质的美丽能导致对神的理解
阴暗的心灵通过物质接近真理,而且在看见光亮时, 阴暗的心灵就从过去的沉沦中复活。
这里只要考察一下欧洲基督教建筑艺术——东方伟大营造艺术的妹妹, 那便一目了然,它像一个广大的生成层,分成三个既分明又重叠的晶带: 罗曼带,峨特带,文艺复兴带——我们宁可称之为希腊—罗马带。罗曼 带最古老、最深层,为半圆穹窿所占据,而这种半圆穹窿通过希腊式圆 柱,又重新出现在最上面的现代层即文艺复兴带中。尖形穹窿介于两者 之间。分别各属于这三带之任何一带的建筑物,都各自是界限清楚的, 统一的,完整的。朱米埃日寺院是一例,兰斯大教堂是一例,奥尔良圣 十字教堂也是一例。然而,这三带的各自边缘又相互混合,相互渗透, 就像太阳光谱的各种颜色那样。由此产生了复合式建筑物,产生了过渡 性的、细微差别的建筑物。其中有一座,脚是罗曼式的,身是峨特式的, 首是希腊—罗马式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用了六百年时间才建成。这 种变化是罕见的。埃唐普城堡的主塔便是一个样品。但是更常见的是两 种生成带结合的建筑物。那就是巴黎圣母院,尖拱建筑物,但从其早期 那些柱子来说,深深根植于罗曼带。圣德尼教堂的正门和圣日耳曼— 德—普瑞教堂的中殿也都如此。属于这种情况的还有博舍维尔那半峨特 式的迷人的教士会议厅,罗曼层一直到它的半腰上;还有卢昂主教堂, 如果其中央尖塔的顶端不沉浸在文艺复兴带的话,那会是完完全全峨特 式的。 维克多 雨果 《巴黎圣母院》
罗曼式
Le Style Roman
法国罗曼式建筑
法国韦兹莱教堂 Vezelay, Church
罗曼式建筑与哥特式建筑
十世纪、十一世纪时,罗马式教堂建筑采用典型的罗马式拱券结构。它 是从古罗马时代的巴西利卡式演变而来。罗马式教堂具有山形墙和石头的坡 屋顶并使用罗马式圆拱。它的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坚固、沉重、敦厚、 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教堂的一侧或中间往往建有钟塔。屋顶上 设一采光的高楼,从室内看,这是唯一能够射进光线的地方。教堂内光线幽 暗,给人一种神秘宗教气氛和肃穆感及压迫感。教堂内部装饰主要使用壁画 和雕塑,教堂外表的正面墙和内部柱头多用浮雕装饰。 公元12世纪到公元15世纪,城市已成为各个封建王国的政治、宗教、经 济和文化中心。教堂成为城市中最高大雄伟、富丽堂皇的建筑,这一时期兴 起了封建社会大发展的产物——哥特式艺术。 哥特式教堂建筑在艺术造型上的特点:首先在体量和高度上创造了新纪 录,从教堂中厅的高度看,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中厅高达48米;从教堂的钟塔 高度看德国的乌尔姆市教堂高达161米。其次是形体向上的动势十分强烈,轻 灵的垂直线直贯全身。不论是墙和塔都是越往上分划越细,装饰越多,也越 玲珑,而且顶上都有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小尖顶。不仅所有的券是尖的,而 且建筑局部和细节的上端也都是尖的,整个教堂处处充满向上的冲力。这种 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寰的宗 教思想的体现,也是城市显示 其强大向上蓬勃生机的精神反映。
/大主教所在、或为有特殊宗教事迹发生的地点。仅有天主 教设此等级。
艺术家、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对这种混合建筑物仍不无兴趣。人们 可以从中体会到建筑艺术是何等原始的东西,并从这种混合建筑物所表明 的事实中,体会到建筑艺术最伟大的成果并非纯属个人的创造,而是社会 创造的结晶;与其说是天才人物妙笔生花之作,不如说是劳动人民孕育的 宁馨儿;它是一个民族留下的沉淀物,是历史长河所形成的堆积物,是人 类社会不断升华的结晶,总之,是多种多样的生成层。时间的每一波涛都 将其冲积土堆放起来,每一种族都将其沉淀层安放在文物上面,每个人都 添上一块石头。海狸是这样做的,蜜蜂是这样做的,人也是这样做的。被 誉为建筑艺术伟大象征的巴比塔,就是一座蜂房。 伟大的建筑物,如同巍峨的山峦,是需要多少世纪的功夫才形成的。艺 术变化了,建筑物犹存,这是常有的事:停顿招致中断 ;建筑物根据变化 了的艺术而平平静静地延续下去。新艺术一旦找到了建筑物,便牢牢揪住, 紧紧依附,将其同化,随心所欲加以发展,一有可能就把它了结。受某种 平静的自然法则的支配,这个过程不会引起混乱,无须付出努力,没有任 何反作用。这是一种突如其来的移植,是一种循环不已的元气,是一种周 而复始的再生。诚然,多种不同的艺术以多种不同的高度先后焊接在同一 建筑物上面,其中必有许多材料可供写出一部部巨著,甚至往往可供写出 人类的通史。人类,艺术家,个人,在这一座座没有作者姓名的庞然大物 上都消失了,唯有人类的智慧却概括在其中,总结在其中。时间是建筑师, 人民是泥水匠。 维克多 雨果 《巴黎圣母院》
天主教/基督教教堂的四个等级: 小堂/礼拜堂(Chapel):有驻堂神父/主理牧师一位。 圣堂/礼拜堂(Church):通常为传道区/牧区所在,有 主任司铎/主任牧师,教友/会友多的教堂甚至有执事/助理圣
品。
座堂、主教堂、大教堂(Cathedral):教区主教驻在 地。
大殿、巴西利卡(Basilica):又称圣殿,通常为总主教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特点—— (1)使用肋架券作为拱顶的承重构件,十字拱成了 框架式的,填充围护部分减薄,拱顶重量和侧推力变 小,垂直承重的墩子也随之变细;
(2)全部使用两圆心的尖券和尖拱来代替半圆券, 有效减小了侧推力;
(3)使用飞扶券来抵抗中舱拱顶的侧推力。
111m
法国沙特尔主教堂 La 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Chartres
在被感知时令人得到满足的东西就是美。 ——托马斯· 阿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