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计算题
宏观经济学(计算题)

1.某国企业在本国的总收益为200亿元,
在外国的收益为50亿元; 该国国民收入的劳动收入为120亿元, 在外国的劳动收入为10亿元; 外国企业在该国的收益为80亿元, 外国人在该国的劳动收入为12亿元。 求该国的GDP与GNP。
GNP= 200 +50+120+10=380
2. I=300 ,Y=5200 I=500, Y=6000 Y1=5400; Y2=5550; Y3=5662.5 Y4=5746.87
3.设消费函数为C=120+075Y。试求: (1)消费水平达到1120时,收入应为多少? (2)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各部为多少? (3)收入为3000时,消费水平为多少?
利润 10-7.5=2.5 40-5-10=25 27.5
3.假设GDP为5000万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为4100万美 元,政府预算赤字为200万美元,消费为3800万美元, 贸易赤字为100万美元。 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 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4100-3800=300万 政府储蓄=预算盈余(或赤字)=-200万
6、(1)Y = 1837.5 (2)KI = 2.5
T = 267.5 Kg =2.5
C = 1337.5 Kt = -1.875
第六章: IS-LM模型
1.假设货币需求为L=0.2y-1000r,货币供给量为200美元, C=90+0.8Yd,t=50美元,i=140-300r美元,g=50美元。 (1)请写出IS和LM方程,并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它条件不变,g增加20美元,均衡收入、利率和 投资各为多少
(1)最终产品为项链售价为40万美元。故GDP为40万美元。 (2)增值法 第一阶段增值:10万美元—0万美元=10万美元 第二阶段增值:40万美元—10万美元=30万美元 合计增值 40万美元
微观经济学计算题02192

第二章需求、供给计算题1、假设X商品的需求曲线为直线,Q X=40 0。
5P X,,Y商品的需求曲线也为直线,X与Y的需求线在Px=8的那一点相交,在Px=8的那一点上,X的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只有的Y的需求弹性的绝对值的一半,请根据上述条件求Y的需求函数。
解:当P X=8时,Q X=36,且|E X|=1/9,故|E Y|=2/9,设Y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Y=a—bP Y, 由此可得b=1,由于36=a—8,得a=44,故Y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Y=44—P Y。
2、某人每周收入120元,全部花费在X和Y两种商品上,他的效用函数为U=XY,P X=2元,P Y=3元.求(1)为获得最大效用,他会购买几单位X和Y?(2)货币的边际效用和总效用各多少?(3)假如X的价格提高44%,Y的价格不变,为使他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收入必须增加多少?解:(1)由U=XY,得MU X=Y,MU Y=X,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得Y/2=X/3考虑到预算方程为2X+3Y=120解得X=30,Y=20(2)货币的边际效用λ=MU X/P X=Y/P X=10总效用TU=XY=600(3)提价后P X=2。
88 新的消费者均衡条件为Y/2。
88=X/3由题意知XY=600,解得X=25,Y=24将其代入预算方程M=2。
88×25+3×24=144元ΔM=144—120=24元因此,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收入必须增加24元。
3、证明需求曲线P=a/Q上的点均为单一弹性证明:dQ/dP=—aP-2, E d=(dQ/dP)(P/Q)=(-aP—2)(P/aP—1)=-1,故| E d|=1,为单一弹性。
4、1986年7月某外国城市公共汽车票价从32美元提高到40美元,1986年8月的乘客为880万次,与1985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2%,求需求的弧弹性.解:由题设, P1=32, P2=40, Q2=880Q1=880/(1—12%)=880/88%=1000于是,Ed=[(Q2-Q1)/( P2—P1)]×[(P1+P2)/(Q1+Q2)]≈—0。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进一步巩固有理数加法、减法法则和运算;能熟练地将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的意义;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算.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 计算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通常先把减法转化为,然后将正数、负数分别 .2. 4-5-1=-5-1+4的根据是 .3. 计算: (1) (-0.7)-(-0.8)+(-0.9)= ;(2)(−0.25)+(−34)−(+43)=¯.4. 把-6-(+7)+(-2)-(-9)写成省略括号的代数和形式为 .二、选择题5. 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 ( ).(A) -2-(-2)=0 (B) -3-4-5=-12(C) -7-(-3)=-10 (D) 12-15=-36. 如果三个数的和为零,那么这三个数一定是 ( ).(A) 两个正数,一个负数(B) 两个负数,一个正数(C) 三个都是零(D) 其中两个数之和等于第三个数的相反数7. 已知|m-3|+|n+2|=0, 则m+2n的值为 ( ).(A) -1 (B) 1 (C) 4 (D) 7三、计算题8. -8-8+6. 9.−312+4.4−2.4+312.10. -17+(-33)-10-(-16). 11. -2.1-1.1+(-16.2)-(-13.3).12.(−6.5)−(−414)+8.75−(+312)+5.13.(+235)+(−734)−(−3.75)−(+6.2).14.−4.4−(−0.1)−813+1123+(−113).综合·运用·诊断一、选择题15. 有理数a ,b ,c ,d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 ). (A )a <−4(B )b +d >0(C )−a −d <0(D )|a|<|d|16. 若|a|=4, |b|=3, 且a, b 异号, 则 |a −b|=( ).(A) 7 (B) ±1 (C) 1 (D) 1或7二、填空题17. 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用“>”或“<”填空: (1) |a| |b|; (2) a+b+c 0; (3) a-b+c 0; (4) a+c b; (5) c-b a.三、计算题18.13−12+56−12+56.19.−513+21112−1614−356.20. 1-2+3-4+5-6+…+99-100.拓展·探究·思考解答题21. 已知有若干个数,第1个数记为( a₁,第2个数记为a₂, 第3个数记为a₃, ……a₁,第n个数记为 an. 若a1=−13,从第2个数起,每个数都等于1与前面那个数的差的倒数.(1) 分别求出a₁,a₁,a₁的值;(2) 求a1+a2+a3+⋯+a36的值.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并且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堂学习检测一、选择题1. 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那么这两个数 ( ).(A) 都是负数 (B) 至少有一个是负数(C) 有一个是0 (D) 绝对值不相等2. 已知|x|=3,|y|=2,且x-y=-5,则x+y等于 ( ).(A) 5 (B) -5 (C) 1 (D) -13. 2, -7, -12的和比它们的绝对值的和小 ( ).(A) -38 (B) -4 (C) 4 (D) 38二、计算题4. (+132)-(+124)-(+16)+0+(-132)+(+16).5.(+325)+(−278)−(−535)−(+18).6.−357+15.5−627−512.7.−23−34+112+34−2+23.综合·运用·诊断解答题8. 计算:1-2-3+4+5-6-7+8+…+2 021-2022-2 023+2024.9. 阅读下面的计算方法. 计算: −556+(−923)+1712. 解:原式 =[(−5)+(−56)]+[(−9)+(−23)]+(17+12) =[(−5)+(−9)+17]+[(−56)+(−23)+12] =3+(--1)=2.上面的方法叫拆项法. 请参考上面的方法计算: −201056−201323+40023+102356.。
管理会计计算题及答案

第一份第二章计算分析题1.要求:用高低点法对产品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解:依题意,选择的高低点坐标分别为(31,84560)和(25, 71000)b= (84560-71000 )-( 31-25 ) =2260 元/ 件a= 84560-31 X 2260=14500所以,A产品的成本性态模型为y=14500+2260x2.表解:依题意,选择的高低点坐标分别为(350, 28000)和(150, 16000)b=(28000-16000) - (350-150)=60( 元/ 件)a=28000-350 X 60=7000(元)所以该企业制造费用的成本性态模型为y=7000+60x3.1. 用一元直线回归法对该企业的设备维修费进行分解。
n =12 , 刀x=118, 刀y=357000, 刀xy=3661000, 刀x2=1226 刀y2=109810000002 2r=(12 X 3661000-118 X 357000)十 (12X 1226-118 )x( 12X 10981000000-357000 )〜0.9785 T + 1 (x 与y 基本正相关)b=(12 X 3661000-118 X 357000) - (12 X 1226-118 2)=2292 元/ 小时a=(357000-2292 X 118) - 12=7212 元因此,该企业的成本性态模型为: y=7212+2292x第三章变动成本法计算成本题(注:计算变动非生产成本的业务量用销售量)1.已知:某公司从事单一产品生产, 连续三年销售量均为 1000件,而三年的产量分别为 1000件、1200件和800件。
单位产品售价为 200元,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均为固定成本,两项 费用各年总额均为50000元,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9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为 20000元,第一年的期初存货量为零。
(1) 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第一年的营业利润。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计算题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假定在某市场上A 、B 两厂商是生产同种有差异的产品的竞争者,A 厂商的需求曲线为PA=80-2QA ,B 厂商的需求曲线为为PB=100—QB,两厂商目前的销售量分别为 QA1=20, QB1=40, 求:(1)B 厂商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2)如果B 厂商降价后,B 厂商的需求量增加为QB2=60,同时使竞争对手A 厂商的销售量减少为 QA2=10,那么A 厂商对B 厂商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多少? 解答:(1)根据B 厂商的需求函数可知,当QB1=40时,PB1=60再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公式: 计算可得:eBd=—(-1)×1。
5=1.5 故当QB1=40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1.5. (2)根据B 厂商的需求函数可知,当QB2=60时,PB2=40根据A 厂商的需求函数可知,当QA1=20时,PA1=40; QA2=10时,PA2=60 再根据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公式:计算可得: eABd=(-10×100)/(—20×30)=5/32、已知需求函数Qd=14-3P,供给函数Qs=2+6P ,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解答:由供求均衡Qs=Qd 得14-3P=2+6P P=4/3 Q=10 所以3、某商品的价格由24元上升到30元后,需求量相应减少10%,问该商品的需求弧弹性是多少?该商品价格变化对总收益有何影响? 解答:ed 小于1,商品价格与总收益成正方向变动。
4、假定某消费者关于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Q 与收入M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M=100Q2,求:当收入M=6400时的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解答:由以知条件M=100 Q2,可得Q =于是有:112100Q Md d=0lim d P QPdQPe P Q dP Q∆→∆=-•=-•∆1212limA B B d P B A A Q P P e P Q Q ∆→∆+=•∆+3/430.410d dQ Pe dP Q =-•=⨯=3/460.810s dQ P e dP Q =•=⨯=212121210.9302490.9302419d Q Q p p Q Qe Q Q p p Q Q ----=-÷=-÷=++++进一步,可得:111100)21002Q m MM Q d e d=•=••=观察并分析以上计算过程即其结果,可以发现,当收入函数M=aQ2(其中a 〉0 为常数)时,则无论收入M 为多少,相应的需求的点弹性恒等于1/2。
管理会计第二章练习题

第二章练习题一、计算题1、A企业为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2008年各月的电费支出与产量的关系数据如下表所示:要求:(1)试分别采用高低点法和回归直线法对电费这一混合成本进行分解。
(2)根据回归直线法的分解结果预测2009年1月的电费支出,假定2009年1月计划产量为1700件。
2、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2007年和2008年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1)用完全成本法为该公司编制这两年的比较利润表,并说明为什么销售增加50%,营业净利反而大为减少。
(2)用变动成本法根据相同资料编制比较利润表,并将它同(1)中的比较利润表进行比较,指出哪一种成本法比较重视生产,哪一种比较重视销售。
3、已知A企业从事单一产品的生产,连续三年销量均为1000件,而这三年产量分别为1000件,1200件和800件,单位产品售价为200元/年;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均为固定费用,这两项费用各年总额均为50000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为90元;固定制造费用为20000元。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销售税金,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各年税前利润;(2)根据计算结果,简单分析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对损益计算的影响。
二、选择题1、下列费用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
A、厂房、机器设备的租赁费B、保险费C、不动产税D、业务招待费2、下列各种混合成本可以用模型y=a+bx表示的是()。
A、半变动成本B、半固定成本C、延伸变动成本D、变动成本3、假设每个质检员最多检验1000件产品,也就是说产量每增加1000件就必须增加一名质检员,且在产量一旦突破1000件的倍数时就必须增加。
那么,该质检员的工资成本属于()。
A、半变动成本B、半固定成本C、延伸变动成本D、变动成本4、当企业实行计时工资制时,其支付给职工的正常工作时间内的工资总额是固定不变的;但当职工的工作时间超过正常水平,企业须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且加班工资的多少与加班时间的长短存在正比例关系。
微观经济学课后题部分答案

第二章计算题2、某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 =a —bP ,这里a,b >0。
(1)求市场价格为P 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2)当a =3,b =1.5时,需求价格弹性为1。
5,求市场价格为多少? 并求此时的市场需求量.(3)求价格上升能带来市场销售额增加的市场价格范围。
解:(1)需求价格弹性:根据需求函数:Q =a -bP 可得:,所以当,所以(2)当a =3,b=0.5时,E d =1.5,即解此可得:P=1。
2,此时的市场需求为:(3)市场总的销售额为:TR -PQ =P (a —bP )=aP —bP 2对TR 求P 的一阶导数可得:要使价格上升能带来市场销售额的增加,就必须使>0,所以a-2bP >0即P <为价格上升能带来市场销售额增加的市场价格范围。
3、假定表1是供给函数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供给表。
(1)求出价格3元和5元之间的供给的价格的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供给函数,求P=4元时的供给价格点弹性。
(3)根据该供给函数或供给表做出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4元时的供给价格的点弹性。
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表1 某商品的供给表价格/元2 3 4 5 6 供给量 1 3 5 7 9解:(1)根据供给价格弧弹性的中点公式,根据商品供给表中的数据,可知价格3元和5元之间的供给价格弧弹性为(2)根据供给价格点弹性公式,根据供给函数和表中给出的数据,可知价格4元时的需求价格点弹性为(3)如上图所示,线性供给曲线与横坐标相交于A 点,B 点为该供给曲线上价格为4元时的点。
从几何意义看,根据点弹性的定义,C 点的供给的价格弹性可以表示为:Es=(dQ/dP)*P/Q=(AC /BC )*(BC/OC)=AC/OC=(5—(-3))/5=1。
6,结果相同。
5、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求:(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2%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提高5%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微观经济学计算题

微观经济学计算题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0+5P得P e=6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
如图2—1所示。
图2—1(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60-5P=-10+5P得P e=7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Q e=60-5×7=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s=-10+5P,得Q e=-10+5×7=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7,Q e=25。
如图2—2所示。
图2—2(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5+5P, 得P e=5.5将均衡价格P e=5。
5代入Q d=50-5P,得Q e=50-5×5。
5=2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5。
国民经济核算计算题

第二章GDP及GDP核算计算题1.某纺织厂2000年生产纱23万元,坯布41万元,细布(成品)67万元,在所产细布中有11万元的府绸系进出口公司委托,使用后者所供应的8万元的纱所织成,2000年该厂使用19万自产纱,35万自产坯布进行加工,并销售3万元。
2.某工厂报告期生产成品104万元,半成品73万元,其中有61万元用于本厂加工,报告期生产过程中共消耗工业性原材料22万元,其中来自本公司其他工厂者共5万元,另外还消耗农业原料32万元。
试以工厂法计算该企业的总产值。
若改用公司法、部门法及国民经济法来计算,所得总产值数值如何?3. 设棉花价值为15亿元,棉纱、棉布、服装的追加价值依次为4、6、10亿元,试计算:(1)这四种产品的总产值;(2)这四种产品产值包含的转移价值重复计量部分是多少?(3)重复计算部分所占比重?4. 某工厂企业某月生产情况如下表:项目产值(万元)1.用自备原料生产的已销售和准备150销售的成品价值2.自制设备的价值203.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成品价值30其中:料价184.对外承做的机器设备修理价值95.完成本企业机器、设备大修理价值146.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初结存价值157.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结存价值128.出售生产废料价值 4 要求:计算本月工业总产值5. 某工业企业全年生产活动统计为:销售收入25万元,期初成品库存16万元,期末成品库存10万元,半成品库存期初期末存货价值没有变化,在制品价值期初8万元,期末11万元,本年度购进原材料20万元,承做来料加工收入5万元,自建厂房施工产值15万元。
要求计算本年度工业总产出。
6.某企业全年总产出860万元,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费等物质消耗,各种服务投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劳动报酬)总计542万元,其中劳动报酬68万元,固定资产折旧25万元。
增值税52万元(销项抵扣进项增值税后的净额),购进200元以下小型工具支出5万元,所得税支出83万元。
财务管理计算题

第二章计算题1.某投资者将100 000元的资金购买某公司的债券,该债券采用单利制计息,利率为6%,期限为5年,试问该投资者在债券到期时收回的本金加利息为多少?如果采用复利法,每半年复利一次,则该投资者在债券到期时收回的本金加利息为多少?2.某居民打算在5年后从银行中取出300 000元人民币,银行利率为5%,试分别计算银行采用单利法和复利法两种不同方法的情况下,该居民现在需要存入银行多少元?3.某人自上班工作时起,在每年年底将全年收入节余中的20 000元存入银行,假设银行的利率为6%,每年计息一次,则该人上班后的10年年终,可以从银行中一次性拿出存款多少元?如果不是在年终,而是在每年年初存入,则第10年年终可以从银行中一次性拿出存款多少元?4.某企业准备在本地的一所高校中设立一项10年期的奖学金,自今年年底时每年奖励学生的奖学金金额为100 000元,假设银行的利率为5%,则该企业在今年年初需要存入银行多少元才能满足该项要求?5.某企业需要在第十年年终偿还一笔金额为50 000 000元的债券,该企业从今年年底开始建立偿债基金。
假设该项基金运作的预期收益率为20%,为了使企业到期恰好偿还债券,则每年需拿出多少元作为该项偿债基金?6.某人现购买住房一套,如付现金则需要一次性支付500 000元,如果通过商业银行贷款,则每年年末需偿还50 000元,15年还清,假设银行利率为6%,则哪一种方式更合算?7.某企业花费80 000 000元投资购买了一栋办公楼准备出租,该办公楼尚可使用20年。
假设该企业要求的资金回报率为12%,则每年至少应收取多少金额的租金才能达到该回报率?8.某企业投资一项工程,该工程于2000年动工,需要建设施工3年于2003年年初投产。
假设从投产之日起每年可获得100 000元的现金流量,如果该项工程自投产之日起经济寿命为10年。
则按照6%的年利率计算的10年现金流量于2000年年初的现值是多少?9.某投资者准备投资到一只业绩优良、经营稳健、股利分配稳定的股票上。
宏观经济学(计算题)

(1)最终产品为项链售价为40万美元。故GDP为40万美元。
(2)增值法
第一阶段增值:10万美元—0万美元=10万美元
第二阶段增值:40万美元—10万美元=30万美元
合计增值
40万美元
第一章 导论
(3)收入法
公司 金矿公司 金器制造商
合计
工资 7.5 5 12.5
利润 10-7.5=2.5 40-5-10=25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练习参考答案
1.某国企业在本国的总收益为200亿元, 在外国的收益为50亿元; 该国国民收入的劳动收入为120亿元, 在外国的劳动收入为10亿元; 外国企业在该国的收益为80亿元, 外国人在该国的劳动收入为12亿元。 求该国的GDP与GNP。
GNP= 200 +50+120+10=380
5.根据下列数据计算GNP、NNP、NI、PI、DPI。
消费
1732.0
统计误差
4.9
总投资
445.3
社会保险税
216.5.
政府购买
530.3
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205.6
净出口
32.1
未分配利润
91.0
折旧
303.8
公司利润税
77.7
企业间接税 213.3
个人所得税
340.0
5.GNP=2739.7 NI=2435.9 NNP=2227.5 PI=2047.9 DPI=1707.9
(1)y=750 c=700 s=I=50 (2)50 (3)y=1000 △y=250 (4)y”=1500 s=I=50 △y”=500 (5)K=5 K’=10
2.假设某经济社会储蓄函数为 s=-1000 + 0.25 y, 投资从 300增至500时(单位:10亿美元),均衡收入增加多少?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计算题1.假定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P=100-5Q,供给函数为P=40+10Q。
(1)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2)由于消费者收入上升导致对该商品的需求增加15,则求新的需求函数;(3)由于技术进步导致对商品的供给增加15,则求新的供给函数;(4)求供求变化后新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5)将(4)与(1)比较,并说明结果。
2。
某市的房租控制机构发现,住房的总需求是Qd=100—5P,其中数量Qd以万间套房为单位,而价格P(即平均月租金率)则以数百美元为单位。
该机构还注意到,P较低时,Qd的增加是因为有更多的三口之家迁入该市,且需要住房。
该市房地产经纪人委员会估算住房的供给函数为Qs=50+5P。
(1)如果该机构与委员会在需求和供给上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自由市场的价格是多少?(2)如果该机构设定一个100美元的最高平均月租金,且所有未找到住房的人都离开该市,那么城市人口将怎样变动?(3)假定该机构迎合委员会的愿望,对所有住房都设定900美元的月租金。
如果套房上市方面的任何长期性增长,其中的50%来自新建筑,那么需要新造多少住房?3.在某商品市场中,有10000个相同的消费者,每个消费者的需求函数均为Qd=12—2P;同时又有1000个相同的生产者,每个生产者的供给函数均为Qs=20P。
(1)推导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和市场供给函数;(2)求该商品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3)假设政府对售出的每单位商品征收2美元的销售税,而且1000名销售者一视同仁,这个决定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有什么影响?实际上是谁支付了税款?政府征收的税额为多少?(4)假设政府对产出的每单位商品给予1美元的补贴,而且1000名生产者一视同仁,这个决定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又有什么影响?该商品的消费者能从中获益吗?4.某君对商品x的需求函数为P=100—,求P=60和P=4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5.假定需求函数Qd=500一lOOP,试求:(1)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弧弹性;(2)分别求出价格为2元和4元时的点弹性。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计算典型题

第一节加减法1. 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加法是指对两个有理数进行相加运算的过程,其规则如下:a. 同号相加取相加数的绝对值,结果的符号与相加数相同;b. 异号相加取相加数绝对值之差,结果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
2. 有理数的减法有理数的减法是指对两个有理数进行相减运算的过程,其规则如下:a. 减去一个有理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b. 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上这个数对应的正数。
3. 计算题示例示例1:计算 (-5) + 3 的结果。
示例2:计算 (-7) - (-4) 的结果。
第二节乘除法1. 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的乘法是指对两个有理数进行相乘运算的过程,其规则如下:同号相乘得正,异号相乘得负。
2. 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的除法是指对两个有理数进行相除运算的过程,其规则如下:a. 同号相除得正,异号相除得负。
b. 任何非零的数除以0都是无意义的。
3. 计算题示例示例1:计算 (-3) * 4 的结果。
示例2:计算 (-10) ÷ 2 的结果。
第三节综合计算1. 综合计算题示例示例1:计算 (-3) + 5 - (-2) 的结果。
示例2:计算 (-4) * 3 + 2 ÷ 2 的结果。
2. 解题方法和注意事项a. 在综合计算时,可根据运算符号的优先级进行合理分步计算,注意括号内的优先运算;b. 多练习题目,在计算时注意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规则,避免混淆正负号,提高计算准确性。
结语通过对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等计算题目的学习和练习,相信同学们能够掌握有理数的计算方法,提高数学解题能力,为今后学习数学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保持耐心和细心,多多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
有理数的计算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和方法,对于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至关重要。
在进行有理数的计算时,我们需要理解有理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灵活运用其中的公式和方法,下面我们继续深入探讨有理数计算的典型题目。
物流学

第二章计算题1,某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1.5,当它降价8%时,需求量会增加多少?2,某商品原来的价格为10元,需求量为150件,后降为8元,降价后的需求量为180件。
该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多少?属于哪一类需求弹性?3,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1000-P,供给函数为Q s=200+P,问:(1)当价格为500时,需求量是多少?供给量是多少?(2)该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多少?此时的均衡产量又是多少?4,2001年,甲制衣公司的衬衫以每件200元的价格每月售出9000件,2002年6月,竞争企业将衬衫的价格从220元下降到180元,这个月甲公司只售出了8000件衬衫。
(1)计算甲公司衬衫与竞争企业衬衫的价格弹性。
(2)如果甲公司衬衫的需求价格弹性为2.0,又设竞争企业衬衫的价格保持在180元的水平上,要使甲公司的销售量恢复到每月9000件的水平,价格要降低多少?5,香烟的需求价格弹性是0.4,如果现在每盒香烟为12元,政府想减少20%的香烟消费,价格应提高多少?6,某商品原来价格为10元/千克,销量为1000千克,该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2.4,如果该商品降价至8元/千克,此时的销量为多少?降价后总收益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7、已知需求方程为Q d=40-P;供给方程为Q s= -8+2P;求均衡价格的大小。
第三章计算题1,填表:面包的消费量、总效用与边际效用2,某消费者收入为120元,用于购买X和Y两种商品,X商品的价格P X=20元,Y商品的价格P Y=10元。
(1)计算出该消费者所购买的X和Y有多少种数量组合,各种组合的X和Y各是多少?(2)做出该消费者的预算线。
(3)所购买的X商品为4,Y商品为6时,应该是哪一点?在不在消费可能线上?它说明了什么?(4)所购买的X商品为3,Y商品为3时,应该是哪一点?在不在消费可能线上?它说明了什么?3,当X商品的价格为20元,Y商品的价格为10元时,各种不同数量的X商品和Y商品的边际效用如表所示:试求实现效用最大化时X商品和Y商品的最佳购买量?这时货币的边际效用是多少?总效用是多少?第四章计算题1,已知短期生产函数为:Q=27L+12L2-L3;求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方程;说明最大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各是多少:2,已知资本价格P K为3,劳动价格P为2,成本为40元,求:(1)等成本线的方程和其斜率。
《证券投资分析》第2章 计算题答案

第2章有价证券的投资价值分析四、计算题1. 假设2011年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1年期中央银行票据,每张面值为100元。
(1)若发行当日的年贴现率为4.5%,该票据的理论价格为多少?(2)若2011年9月30日,年贴现率变为4%,该票据的理论价格为多少?2. 2011年3月31日,财政部发行的某期国债距到期日还有3年,面值100元,票面利率年息4%,每年付息一次,下次付息日在1年以后。
1年期、2年期、3年期贴现率分别为4.5%、5%、5.5%。
该债券的理论价格为多少?3. 2011年5月9日,财政部发行的3年期国债,面值100元,票面利率年息4%,按单利计息,到期利随本清。
3年期贴现率为5.5%。
该债券的理论价格为多少?4. 假设某投资者以960元的价格购买了面额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10%、剩余期限为5年的债券,那么该投资者的当期收益率为多少?5. 公司2005.6.16 平价发行新债券,票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为10%,5年期,每年6.15 付息,到期一次还本(计算过程中保留4 位小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要求:(1)计算2005.6.16的债券到期收益率。
(2)假定2005.6.16的市场利率为12%,债券发行价格低于多少时公司可能取消发行计划?(3)假定你期望的投资报酬率为8%, 2009.6.16 该债券市价为1031元,你是否购买?6. 一张面值为1000元的债券,票面收益率为12%,期限5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按单利法计息)。
甲企业于债券发行时以1050元购入并持有到期;乙企业于债券第三年年初以1300元购入,持有三年到期;丙企业于第二年年初以1170元购入,持有两年后,以1300元卖出。
要求(用单利法计算):(1)计算甲企业的最终实际收益率;(2)计算乙企业的到期收益率;(3)计算丙企业的持有期收益率。
7. 2009年7月1日某人打算购买大兴公司2008年1月1日以960元价格折价发行的、每张面值为1 000元的债券,票面利率为10%,4年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按单利法计息)。
第二章 年金计算题1

(一)有关年金的相关概念1.年金的含义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次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
具有两个特点:一是金额相等;二是时间间隔相等。
2.年金的种类年金包括:普通年金(后付年金)、即付年金(先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等形式。
在年金中,系列等额收付的间隔期间只需要满足“相等”的条件即可,间隔期间可以不是一年,例如每季末等额支付的债券利息也是年金。
【例题·判断题】年金是指每隔一年,金额相等的一系列现金流入或流出量。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在年金中,系列收付款项的时间间隔只要满足“相等”的条件即可。
注意如果本题改为“每隔一年,金额相等的一系列现金流入或流出量,是年金”则是正确的。
即间隔期为一年,只是年金的一种情况。
【总结】(1)这里的年金收付间隔的时间不一定是1年,可以是半年、一个季度或者一个月等。
(2)这里年金收付的起止时间可以是从任何时点开始,如一年的间隔期,不一定是从1月1日至12月31日,可以是从当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
【总结】在年金的四种类型中,最基本的是普通年金,其他类型的年金都可以看成是普通年金的转化形式。
普通年金和即付年金是年金的基本形式,都是从第一期开始发生等额收付,两者的区别是普通年金发生在期末,而即付年金发生在期初。
递延年金和永续年金是派生出来的年金。
递延年金是从第二期或第二期以后才发生,而永续年金的收付期趋向于无穷大。
【小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
在遗嘱中他提出,将部分遗产(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后添加了经济奖)5个奖项,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
【例题·单选题】(2010年考题)2007年1月1日,甲公司租用一层写字楼作为办公场所,租赁期限为3年,每年12月31日支付租金10万元,共支付3年。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计算题

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计算题、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法、收入法和支由法计算(单位:亿元)1、生产法:GDP总产生一中间消耗=61200—37180=24020(亿元)收入法:GDP折旧+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16200+14200+3950+4250=24020(亿元)支由法:GDP急消费+总投资+净由口=15170+8550+4700-4400=24020(亿元)1、生产法:GDP总产出一中间消耗=61200—37180=24020(亿元)收入法:GDP折旧+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162002.(1)农业总产值280亿元,其中农民自产自用粮食价值35亿元;中间投入62亿元。
(2)工业总产值960亿元,其中企业间重复计算价值为238亿元;中间投入340亿元。
(3)建筑业总产值326亿元;中间投入83亿元。
(4)运输邮电业总产值188亿元;中间投入35亿元。
(5)贸易及餐饮业总产值237亿元;中间投入68亿元。
(6)其他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营业收入452亿元;中间投入85亿元。
(7)其他非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经常性业务支由53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为经常性业务支由的10%H词投入76亿元。
(8)全地区最终消费支由1686亿元,资本形成总额为548亿元,自外地购入商品32亿元,向外地输生商品75亿分别用生产法和支由法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
2、生产法:GD电(各部门增加值)=2(各部门总产由-该部门中间投入)=(280-62)+(960-340)+(326-83)+(188-35)+(237-68)+(452-85)+(530+53010%-76)=2277(亿元)支由法: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由口-进口)=1686+548+(75-32)=2277(亿元)支出法: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进口)=1686+548+(75-32)=2277(亿元)3.(1)总产生8673亿元;(2)中间消耗4124亿元;3)最终消费3658亿元;(4)资本形成总额898亿元;(5)固定资本消耗259亿元;(6)货物和服务进口(含自外地购入)86亿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计算题1.有一绝热体系如图2.1所示,中间隔板为导热壁,右边容积为在左边容积的2倍,已知气体的C v,m =28.03J ·mol -1,请求: (1)不抽掉隔板达平衡后的ΔS 。
(2)抽去隔板达平衡后的ΔS 。
解:(1)不抽掉隔板最后达热平衡,温度为T ,设左边为室1,右边为室2: )298(2)283(1)()(2,1,22T T T T C n T T C n m v N m v o −×=−×−=−解出T=293(K )2,1,1122T Tn C n T T nC n S m v N m v O +=∆ 10248.0298293103.282283293103.281−⋅=××+××=K J n n(2)抽去隔板后的熵变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上述热熵变化,另一部分为等温混合熵变。
110248.0−⋅=∆K J SVV R n V V R n S N O 23ln 3ln222+=∆ 121191.1588.15231314.8231314.81−−⋅=∆+∆=∆⋅=××+××=K J S S S K J n n2. 体系经绝热不可逆过程由A 态变到B 态。
请论证不可能用一个绝热可逆过程使体系从B 态回到A 态。
解:体系经绝热不可逆过程由A 态变到B 态,据熵增加原理可知AB A B S S S S S >>−=∆即01图 2假设用一个绝热可逆过程使体系能够从B 态回到A 态,据熵增加原理得AB B A S S S S S >>−=∆即02此结果与S B >S A 矛盾,故作假设不真,因此此题结论得证。
3. 在298.15K 的等温情况下,两个瓶子中间有旋塞连通。
开始时,一个瓶中放0.2molO 2,压力为0.2×101325Pa ,另一个瓶中放0.8molN 2,压力为0.8×101325Pa ,打开旋塞后,两气互相混合。
计算。
(1)终了时瓶中的压力;(2)混合过程中的Q ,W ,ΔU ,ΔS ,ΔG ;(3)如设等温下可逆地使气体回到原状,计算机过程中的Q 和W 。
1013252.015.298314.82.0)1(:222×××==O O O p RT n V 解302447.0m =1013258.015.298314.88.0222×××==N N N p RT n V302447.0m =02447.0215.298314.81×××==总总终V RT n p (2)以两个球内气体为体系,混合过程没有对外做功,W=0,又是等温过程,ΔU=0,则Q=0。
22222211N N O O N O mix V Vn R n V V nR n S S S 总总+=∆+∆=∆ 176.5314.8]2ln 8.02ln 2.0[−⋅=××+×=K J S T S T H G mix mix mix mix ∆−=∆−∆=∆0 J K J K 1719)763.5)(2.298(1−=⋅−=− (3)等温可逆分离使气体各回原态JQ W U J K J K S T Q R mix R 1719,01719)763.5)(2.298(1=−==∆−=⋅−=∆−=−4.将一玻璃球放入真空容器中,球中已封入1mol 水(101325Pa ,373K ),真空容器内部恰好容纳1mol 的水蒸气(101325Pa ,373K ),若保持整个体系的温度为373K ,小球被击破后,水全部汽化成水蒸气,计算Q ,W ,ΔU ,ΔH ,ΔS ,ΔG ,ΔA 。
根据计算结果判断这一过程是否是自发过程;用哪一个热力学性质作为判据?已知水的蒸发热为40668.5J ·mol -1(条件是温度373K ,压力为101325Pa )解:ΔH =(1mol )(40668.5J ·mol -1)=40668.5J 向真空蒸发 W=0JJ J K mol KJ mol J nRT H pV H V V p H Vp H pV H Q W Q U g g 375671.31015.40668)373)(314.8)(1(5.40668)()(111=−=⋅⋅−=−∆=−∆=−−∆=∆−∆=∆−∆==+=∆−−JJ J S T U A G K J K J T Q S r301015.4066837567003.109373/5.406681−=−=∆−∆=∆=∆⋅===∆−该过程是恒温容过程,故可用∆A 作判据,因为∆A<0,故该过程自发。
5. 在298K ,101300Pa 下,若使1mol 铅与醋酸铜液在可逆情况下作用,可得电功91838.8J,同时吸热213635J ,试计算ΔU ,ΔH ,ΔS ,ΔA 和ΔG 。
解:W 体积功=0 W 电功= -91838.8J Q=213635JΔU=Q+W=213635J-91838.8J=121796J 对凝聚相反应,ΔH ≈ΔU=121796JJ W G J W A K J K J T Q S r 8.918388.918389.7162982136351−=′=∆−=′=∆⋅===∆−6.证明dV V T C dp p T C TdS p p vv ⎟⎠⎞⎜⎝⎛∂∂+⎟⎟⎠⎞⎜⎜⎝⎛∂∂= 解:设S=S (p,V ) dVV T C dp P T C TdS dV V T T C dp P T TC dV V T T S dp P T T S dV V S dp p S dS pp v v P p vvp p v v p v⎟⎠⎞⎜⎝⎛∂∂+⎟⎠⎞⎜⎝⎛∂∂==⎟⎠⎞⎜⎝⎛∂∂+⎟⎠⎞⎜⎝⎛∂∂=⎟⎠⎞⎜⎝⎛∂∂+⎟⎠⎞⎜⎝⎛∂∂+⎟⎠⎞⎜⎝⎛∂∂⎟⎠⎞⎜⎝⎛∂∂=⎟⎠⎞⎜⎝⎛∂∂+⎟⎟⎠⎞⎜⎜⎝⎛∂∂=则7.证明对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dG=(C P -S)dT 证明:由G 的定义G=H-TS 得dG=dH-TdS-SdT (1) 理想气体 dH=C P dT 绝热可逆过程 dS=0将上述二式代入(1),得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dG=(C P -S)dT8.甲苯正常沸点(383K )下气化热为3619J •g -1,现将1mol 甲苯在383K 等温等压完全气化,求该过程Q ,W ;并求甲苯的△U m ,△H m ,△S m ,△A m ,△G m ,若甲苯向真空气化(终态同上),上述各量又是什么?解析:正常沸点是指p 0下液-气可逆相变温度,是一种平衡相变,因此Q=△H m =361.9J •g -1×92.14g •mol -1=33.35kJ •mol -1kJ RT pV V V p pdV W gV vg m m g m 184.3)(11−=−=−=−−=−=∫△U m =Q+W=30.16kJ •mol -1 1106.87−−⋅⋅=∆=∆mol K J TH S mm △A m =△U m -T △S m =-3.184kJ •mol -1△G m =0若向真空气化,由于始终态相同,因此凡状态函数各改变量均不变,同上面所得。
W=0,Q=△U m =30.16kJ •mol -19.已知298K 时下列数据(见下表),求算298K 时甲醇的 饱和蒸气压。
物质)/(1−Θ⋅∆mol kJ H m f)/(11−−Θ⋅⋅mol K J S mH 2(g )0 130.57O 2(g) 0 205.03 C(石墨) 0 5.740 CH 3OH (1) -288.7 127.0 CH 3OH (g )-200.7 239.9解:提到饱和蒸气压,应联想到设计过程中要有包括在蒸气压的压力下的可逆相变。
此题解法很多,关键在于如何设计可逆过程,根据所设计的过程(图9-1,图9-2)作相应的求算。
方法1.令298K ,其饱和蒸气压力P(298K ,Θp )H 2(g )+O 2(g )+C(石墨CH 3OH (g )(298K,Θp )d Θp )CH 3OH (1) ge (298K ,p) CH3OH (1) 3OH (g )(298.K,p)图9-1反应c 与d 的S H ∆∆及可由已知数据求得,然后根据可求,S T H G ∆−∆=∆△1G=-16.11 kJ •mol -1 △2G=-166.47 kJ •mol -1△3G=0(压力对凝聚相的Gibbs 自由能影响很小) △4G=0(可逆相变))/ln(5p p RT G Θ=∆(令气相为理想气体)∴△1G=△2G+△5G 得kPa p p p 44.17,8112.5/==Θ方法2,298,1(3p K OH CH ),298,(p K g,298,13K CH ),298,(3p K g CH图9-2△S=△1S+△2S+△3S△1S=0(压力凝聚相熵的影响很小) △H=△1H+△2H+△3H△1H=0(压力对凝聚相焓的影响很小) △3H=0(理想气体焓只是温度函数) △H=△2H )/ln(,32Θ=∆∆=∆∴p p R S THS )/ln(32Θ+∆=∆+∆=∆p p R THS S S 可求。
方法3 过程同方法2∫Θ∆=∆−∆ΘppVdp p K G p K G ),298(),298(]0),298([/1=∆==−=∆p K G p RT V V V V gm m g m 代入积分10.证明绝热可逆过程的温度与压力的关系为PPS C T V T p T ⎟⎠⎞⎜⎝⎛∂∂=⎟⎟⎠⎞⎜⎜⎝⎛∂∂ 解析:证明方法很多,我们以此题为例介绍几种常用方法。
方法1 从热力学基本方程出发 dH=TdS+Vdp dp T V P H dT T H dp T V dH T dS T p −⎟⎠⎞⎜⎝⎛∂∂+⎟⎠⎞⎜⎝⎛∂∂=−=][1 dp V p H T dT T C T P ][1−⎟⎟⎠⎞⎜⎜⎝⎛∂∂+=由dH=TdS+Vdp 可得 V T V T V p S T p H P T T+⎟⎠⎞⎜⎝⎛∂∂−=+⎟⎟⎠⎞⎜⎜⎝⎛∂∂=⎟⎟⎠⎞⎜⎜⎝⎛∂∂ 将此式代入式,得 dp T V dT T C dS PP ⎟⎠⎞⎜⎝⎛∂∂−=即,1dp T V C T dS dS dT P P ⎟⎠⎞⎜⎝⎛∂∂+=PPS C T V T p T ⎟⎠⎞⎜⎝⎛∂∂=⎟⎟⎠⎞⎜⎜⎝⎛∂∂∴ 方法2 从Maxwell 关系式出发P PPP P P P S C T V T T S T T V T T S T V S V p T ⎟⎠⎞⎜⎝⎛∂∂=⎟⎠⎞⎜⎝⎛∂∂⎟⎠⎞⎜⎝⎛∂∂=⎟⎠⎞⎜⎝⎛∂∂⎟⎠⎞⎜⎝⎛∂∂=⎟⎠⎞⎜⎝⎛∂∂=⎟⎟⎠⎞⎜⎜⎝⎛∂∂ 方法3 从循环关系出发 1−=⎟⎠⎞⎜⎝⎛∂∂⎟⎠⎞⎜⎝⎛∂∂⎟⎟⎠⎞⎜⎜⎝⎛∂∂P T S T S S P p T P PP P PT SC T V T T S T V T S p S p T ⎟⎠⎞⎜⎝⎛∂∂=⎟⎠⎞⎜⎝⎛∂∂⎟⎠⎞⎜⎝⎛∂∂=⎟⎠⎞⎜⎝⎛∂∂⎟⎟⎠⎞⎜⎜⎝⎛∂∂−=⎟⎟⎠⎞⎜⎜⎝⎛∂∂ 方法4 应用Jacobi 行列式TP TP TT PP S p S T S p s T p p S p T T S T T p T pS p T S T S p S T P T ⎟⎟⎠⎞⎜⎜⎝⎛∂∂⎟⎠⎞⎜⎝⎛∂∂⎟⎟⎠⎞⎜⎜⎝⎛∂∂⎟⎠⎞⎜⎝⎛∂∂⎟⎟⎠⎞⎜⎜⎝⎛∂∂⎟⎟⎠⎞⎜⎜⎝⎛∂∂⎟⎠⎞⎜⎝⎛∂∂⎟⎠⎞⎜⎝⎛∂∂=∂∂∂=∂∂=⎟⎠⎞⎜⎝⎛∂∂,)(),(),(),(),(PPPP P S C T V T S p S T S p S ⎟⎠⎞⎜⎝⎛∂∂−=⎟⎠⎞⎜⎝⎛∂∂−⎟⎟⎠⎞⎜⎜⎝⎛∂∂−=⎟⎠⎞⎜⎝⎛∂∂−⎟⎟⎠⎞⎜⎜⎝⎛∂∂=11.乙烯蒸气压与温度关系为20421.810375.8lg 75.113.83413+×−+−=ΘK T K T T k pp g试求乙烯在正常沸点169.3K 时的摩尔气化焓和摩尔气化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