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操作讲解

合集下载

护理操作讲解 ppt课件

护理操作讲解 ppt课件
入院评估 各类给药方法(包括留置针) 导尿 灌肠 吸氧 吸痰 ✓心肺复苏 气管插管
操作演示、操作并发症、操作常见问题讲解
入院评估 各类给药方法(包括留置针) 导尿 灌肠 吸氧 吸痰 心肺复苏 ✓气管插管
护理不良事件4:
一病人输液后,护士忘记松压脉带,造成 病人截肢,最后死亡。
护理不良事件5:
• 医院停电后,护士把婴儿放在暖气片上, 后来电后婴儿被烤死。
• 分析原因:是护士不按规范流程操作;交 班内容不全不细。
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原因:
• 1、责任心不强,对病人关爱不够。 • 2、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欠缺。 • 3、违反护理制度(查对制度、执行医嘱制度、分级护理
(二)操作中 查对
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
标准预防
1.查对原则
什么是护理工作中的三查八对一注意? • 三查:服药、处置、操作前查;服药、处
置、操作中查;服药、处置、操作后查; • 八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时间、
剂量、用法、批号; • 一注意:用药后反应。
2.无菌操作原则
1. 在执行无菌操作时,必须明确物品的无菌区和非无菌区。 2. 执行无菌操作前,先戴帽子、口罩、洗手,并将手擦干,注意空
护理不良事件1:
患者自述排不出尿, 但做B超检查显示 有尿,于早晨7点行导尿术。晨会8点护士交 班说:患者行导尿术后无尿液排出。交班后 到患者床前查看,发现尿管和尿袋内无尿液。 检查后发现导尿管的管道开关未开,打开后, 尿液顺利排出。
请分析造成这次不良事件的原因
分析原因:
1. 护士未做好三查八对。 情况一护士未挂输液卡; 情况二护士悬挂输液卡但漏查对;
制度,交接班制度)操作规程(输液流程、吸氧,手卫生 等)。 • 4、医患沟通、护患沟通不到位。 • 5、其他因素。

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护理是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能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还能提供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一、床位转移1.确认病人的需求: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确定是否需要床位转移;2.组织准备工作:准备好移动的辅助工具,如护士站的帮助,轮椅、担架等;3.介绍操作过程:向病人解释转移操作的步骤,并告知病人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4.准备好环境:清除床边的物品,确保转移过程中没有阻碍;5.准备好人力:医护人员合作完成转移操作,确保病人的安全;6.转移病人: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移动方式,如侧翻、侧扶、应用机动床等;7.安置病人:将病人安放在新的床位上,确保舒适和安全;8.记录:及时将转移操作的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二、口腔护理1.准备工作:洗手、准备口腔护理所需用具,如滴管、口腔护理消毒液、漱口杯等;2.介绍操作过程:向病人解释口腔护理的步骤,并告知病人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3.保护病人:将毛巾等放置在病人的口腔外,防止水和清洁液流入病人的喉咙;4.清洁口腔:用湿纱布或棉签蘸取口腔护理消毒液,轻轻擦拭病人口腔的内侧、外侧和舌面,注意不要伤害口腔组织;5.漱口:使用漱口杯为病人提供含漱口液的开水,让病人漱口后吐出,重复数次;6.记录:及时将口腔护理的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三、皮肤护理1.准备工作:洗手、准备皮肤护理所需用具,如洗涤剂、洗盆、肤色座椅等;2.介绍操作过程:向病人解释皮肤护理的步骤,并告知病人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3.检查肌肤:观察病人的皮肤状况,如是否有湿疹、破损等;4.清洗皮肤:使用洗盆和温水,将洗涤剂稀释后涂抹到病人皮肤上,注意按摩和冲洗干净,并及时擦干皮肤;5.保护皮肤:涂抹保湿露或护肤霜等,在洗浴或更换尿布之后,及时保护病人的皮肤;6.记录:及时将皮肤护理的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四、静脉注射1.准备工作:洗手、准备注射所需材料,如注射器、针头、消毒棉球、药物等;2.确认注射方式:根据医嘱确定静脉注射的方式,如直接注射、插管注射等;3.规范操作: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对注射材料进行消毒处理;4.选择静脉注射部位: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如手背静脉、手臂静脉等;5.插管注射:先用消毒棉球按压注射部位的静脉,插入针头,然后注射药物;6.注射完成:将剩余的药液注射完毕,轻轻拔出针头,并用消毒棉球按压注射点;7.观察状况:观察病人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8.记录:及时将静脉注射的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护理基本操作16项技能

护理基本操作16项技能

护理基本操作16项技能护理基本操作是护理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它涉及到护士对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等方面的照料,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观察和记录等工作。

掌握好护理基本操作技能,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护理基本操作的16项技能。

1. 洗手。

洗手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操作之一,也是预防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

护士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都必须进行洗手,确保双手清洁。

2. 体温测量。

体温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护士需要掌握正确的体温测量方法,以确保准确性。

3. 脉搏测量。

脉搏是反映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护士需要掌握正确的脉搏测量方法,以及对异常脉搏的判断和处理。

4. 呼吸测量。

呼吸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功能,护士需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测量方法,以及对异常呼吸的判断和处理。

5. 血压测量。

血压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的重要指标,护士需要掌握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以确保准确性。

6. 饮食护理。

饮食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护士需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管理。

7. 安全护理。

安全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要求,护士需要对患者的安全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管理。

8. 皮肤护理。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皮肤进行观察和护理,预防和处理各种皮肤问题。

9. 尿液护理。

尿液是人体代谢产物的重要排泄物,护士需要对患者的尿液进行观察和护理,预防和处理尿液相关问题。

10. 排泄护理。

排泄是人体代谢产物的重要排泄途径,护士需要对患者的排泄进行观察和护理,预防和处理排泄相关问题。

11. 洗澡护理。

洗澡是人体个人卫生的重要环节,护士需要对患者的洗澡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管理。

12. 换床单护理。

床单是患者生活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需要对患者的床单进行定期更换和清洁。

13. 换衣护理。

衣服是患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需要对患者的衣服进行合理的更换和管理。

14. 睡眠护理。

睡眠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睡眠进行观察和管理,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睡眠质量。

护理技术操作方法与步骤

护理技术操作方法与步骤

护理技术操作方法与步骤护理技术操作方法与步骤会根据不同的护理操作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方法与步骤的示例:1. 洗手:- 打开水龙头,并调节水温到适宜温度。

- 用肥皂搓手,包括手背、手指间、指尖和手腕,搓洗至少20秒。

- 冲洗手,确保将肥皂完全冲洗干净。

- 用干净的纸巾或烘干器彻底擦干双手。

2. 换药:- 洗手,戴上手套。

- 打开包裹药品的消毒袋。

- 铺好无菌巾,将药品放在上面。

- 用消毒棉球沾取适量消毒液,擦拭伤口周围的皮肤。

- 将伤口上的旧敷料小心取下,使用无菌棉球湿润伤口周围的皮肤,并进行彻底清洁。

- 将新敷料放在伤口上,固定好。

3. 注射:- 要求患者提供合适的注射部位。

- 洗手,戴上手套。

- 准备好所需的注射器、药物和消毒液。

- 根据医生的指示把药物注入注射器中,排除空气泡。

- 将消毒液用棉球擦拭注射部位,让其干燥。

- 用一只手拉紧皮肤,用另一只手握住注射器,以30度-45度的角度将针头插入皮肤。

- 按照药物注射的速度将药物推入注射器,然后缓慢地将针头拔出。

- 用干净的棉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避免渗血。

4. 翻身:- 确保患者的床上有足够的护理人员参与翻身操作。

- 让患者屈膝,将一只手放在患者的肩膀上,另一只手放在患者的髋部。

- 护理人员一起用平稳的力量将患者翻到一侧,保持患者的身体直接,并保证患者的头和颈部处于正常位置。

- 放置一个垫子在患者背部,以减轻压力。

- 完成后,让患者直立或回到原始的仰卧位。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护理技术操作时,护士应遵守正确的操作方法、严格的消毒程序以及个人防护措施,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

同时,护士还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关注患者的舒适程度,并根据需要提供额外的护理上的支持和安慰。

每个护理操作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操作。

17项基础护理操作讲解

17项基础护理操作讲解
5
4
3
1
5
5.向患者解释、关门窗,态度和蔼
5
4
3
1
5
6.评估足部清洁状况
5
4
3
1
操作
5
1、患者体位舒适
5
4
3
1
5
2、盆内倒热水至2/3满,测试水温40-45
5
4
3
1
15
度。
3、对卧床患者铺中单于足下,双腿叉开支
15
12
9
6
8
起,将一只足放入盆中濅泡同时按摩足
部,注意各趾间及踝部的清洁
4、用剪刀修剪趾甲,擦拭润肤乳
人中t耳后t下颌t颈部。同法另一侧
8
5、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8
6
4
2
8
6、面部清洁彻底,耳后、耳廓处无污物残
8
6
4
2

整理
3
1、妥善清理用物,洗手
3
2
1
0
4
2、整理床单元
4
3
2
1
3
3、询冋有无其他需要,致谢
3
2
1
0
整体印象
8
1、动作轻柔,节力
8
6
4
2
5
2、时间不超过10min
5
4
3
1
3
3、床单兀整洁,患者清洁、舒适,无不适
3、根据患者要求编辫或扎成束
6
4、观祭病情变化,随时询冋患者感受
6
4
2
1
8
5、头发美观
8
6
4
2
整理
8
8

常用护理技能操作流程

常用护理技能操作流程

常用护理技能操作流程护理技能是医疗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护理操作流程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护理操作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护理技能操作流程。

一、给患者翻身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首先,提前告知患者翻身的时间和目的,让患者有心理准备。

准备好所需的物品,如洗漱用品、床单等。

2.术前准备首先,与患者确认身体状况,了解是否有不适感,是否有禁忌症等。

然后,将床边围护栏放下,确保患者在翻身过程中的安全。

3.操作步骤(1)解释操作:告知患者要翻身,并说明操作的具体步骤。

(2)调整体位:先将床头抬高,然后将床单整齐铺平,确保患者的舒适感。

(3)固定物品:将床单等固定在床上,避免在翻身时滑动。

(4)协助翻身:首先,将患者的手臂、腿部抬高,用手扶住患者的臀部,同时告知患者配合。

然后,将患者的身体转向一侧,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

最后,将床单移动到患者的背后,方便患者翻身。

(5)调整体位:翻身后,调整患者的体位,确保患者的舒适感。

4.术后处理将使用过的物品及时清理,为下一次操作做好准备。

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并安抚患者情绪。

二、给患者换衣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提前告知患者换衣时间和目的,让患者有心理准备,准备好所需的物品,如新衣服、洗漱用品等。

2.术前准备确认患者体力是否充足,并了解患者是否有皮肤敏感、禁忌症等情况。

3.操作步骤(1)解释操作:告知患者要换衣,并说明操作的具体步骤。

(2)调整体位:先将床头抬高,然后给患者脱掉衣服,要求患者保持尊严和隐私。

(3)协助更衣:将新衣服递给患者,告知患者如何穿戴。

如果患者无法协助,护士可以协助穿衣。

(4)调整体位:更衣完成后,调整患者的体位,确保患者的舒适感。

4.术后处理将使用过的物品及时清理,为下一次操作做好准备。

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并安抚患者情绪。

三、给患者打针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提前准备好所需的物品,如药品、注射器、消毒纱布等,并确认患者的个人信息和医嘱。

2.术前准备确认患者是否有禁忌症、药物过敏等情况,并告知患者需要打针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50项护理操作技术

50项护理操作技术

一、手卫生一般洗手(一)目的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

(二)实施要点1.洗手指征:(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2)无菌操作前后。

(3)处理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

(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5)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6)处理污染物品后。

(7)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皮肤或伤口敷料后。

2.洗手要点:(1)正确应用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也可以将洗手分为七步,即增加清洗手腕。

(2)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然后用一次性纸巾/毛巾彻底擦干,或者用干手机干燥双手。

(3)如水龙头为手拧式开关,则应采用防止手部再污染的方法关闭水龙头。

(三)注意事项1.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2.手部不佩带戒指等饰物。

3.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

4.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外科手消毒(一)目的1.清除指甲、手、前臂的污物和暂居菌。

2.将常居菌减少到最低程度。

3.抑制微生物的快速再生。

(二)实施要点1.外科手消毒指征:进行外科手术或者其他按外科手术洗手要求的操作之前。

2.操作要点:(1)修剪指甲、锉平甲缘,清除指甲下的污垢。

(2)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3)取适量皂液或其他清洗剂按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用无菌巾擦干。

(4)取适量手消毒剂按六步洗手法揉搓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至消毒剂干燥。

(三)注意事项1.冲洗双手时,避免水溅湿衣裤。

2.保持手指朝上,将双手悬空举在胸前,使水由指尖流向肘部,避免倒流。

3.使用后的海棉、刷子等,应当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一用一消毒。

4.手部皮肤无破损。

5.手部不佩带戒指、手镯等饰物。

二、无菌技术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一)目的取用或者传递无菌的敷料、器械等。

(二)实施要点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护理操作

护理操作

外科手消毒【目的】清除指甲、手部、手臂的污物和暂住菌,将常居菌减少到最低程度。

抑制微生物的快速再生。

【操作前准备】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取下手表、饰物,卷袖过肘。

2.环境准备清洁、宽敞。

3.用物准备洗手池、清洁用品、手消毒剂、干手物品、计时装置、洗手流程及说明图等。

【操作步骤】1.准备摘除手部饰物,修剪指甲2.洗手调节水流,湿润双手,取适量的清洁剂揉搓并刷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3.冲净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4.干手使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5.消毒* 免冲洗手消毒法①涂抹消毒剂取适量的免洗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②揉搓自干认真揉搓直至消毒剂干燥* 冲洗手消毒法①涂剂揉搓取适量的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认真揉搓2-6分钟②流水冲净流水冲净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③按序擦干无菌巾彻底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注意事项】1. 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①先洗手,后消毒;②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2. 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包括假指甲)和手表,修剪指甲时要求长度不超过指尖,保持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

3. 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始终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涂抹消毒剂并揉搓、流水冲洗、无菌巾擦干等都应从手部开始,然后再向前臂和上臂下1/3进行。

4. 用后的清洁指甲用具、揉搓用品如海绵、手刷等,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揉搓用品应每人使用后消毒或者一次性使用;清洁指甲用品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5. 术后摘除外科手套后,应用肥皂(皂液)清洁双手。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严密隔离【目的】对某些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疾病,对其飞沫、分泌物和排泄物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经空气、水、直接传播等途径向外传播。

【用物准备】帽子、口罩、隔离衣、隔离鞋、乳胶手套、消毒液、紫外线灯、手消毒液。

【方法及程序】1.患者住单间病室,关闭通向走廊的门窗。

护理18项操作技术

护理18项操作技术

护理18项操作技术护理18项操作技术涵盖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掌握的一系列基本技能,这些技能对于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1.手卫生:洗手: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按照六步洗手法彻底清洁双手。

手消毒: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或酒精湿巾进行手部消毒。

2.无菌技术:无菌操作:在无菌区域内进行各项操作,确保无菌物品不被污染。

无菌物品管理:正确存储、取用和处理无菌物品。

3.生命体征监测: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记录并报告异常生命体征。

4.口腔护理:评估患者口腔状况。

使用适当的口腔护理工具和技术进行口腔清洁。

5.鼻饲技术:评估患者鼻腔和消化道状况。

插入鼻胃管,确认位置后进行喂养。

6.导尿技术:评估患者泌尿系统状况。

无菌操作下插入导尿管,确保引流通畅。

7.灌肠技术:评估患者肠道状况。

使用灌肠液和灌肠器进行肠道清洁。

8.氧气吸入:评估患者呼吸状况。

选择合适的氧疗装置,调节氧流量。

9.雾化吸入:准备雾化吸入器和药物。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雾化吸入器。

10.血糖监测:使用血糖仪和试纸进行血糖测量。

记录并报告血糖值。

11.口服给药:核对药物和患者信息。

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反应。

12.注射技术: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

核对药物、剂量和注射部位,确保注射安全有效。

13.静脉采血:选择合适的静脉和采血器具。

无菌操作下采集静脉血样本。

14.动脉采血:选择合适的动脉和采血器具。

无菌操作下采集动脉血样本,通常用于血气分析。

15.心肺复苏:评估患者意识和呼吸状况。

按照CPR指南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16.心电图监测:放置电极片,连接心电图机。

观察并记录心电图波形,识别异常心律。

17.输液技术:准备输液器和药液。

无菌操作下建立静脉通道,调节输液速度。

18.穿脱隔离衣:在接触传染病患者或进入污染区域时穿隔离衣。

离开污染区域时脱去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处理。

以上是对护理18项操作技术的简要说明。

在实际操作中,每项技术都有详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需要遵循,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护理的质量。

50项护理基本操作

50项护理基本操作

注意:以下各项操作中口述内容均为卫生部下发的50项操作的相关理论知识
一般洗手
外科手消毒
无菌技术
体温监测技术
脉搏监测技术
呼吸监测技术
血压监测技术
口腔护理
灌肠技术
氧气吸入技术
导尿技术
口服给药法
静脉留置针技术
静脉采血技术(真空)
静脉注射技术
肌肉注射术
物理降温法
心肺复苏术
轴线翻身法
患者搬运法
患者约束法
痰标本采集法
患者跌倒的预防
入院护理
出院护理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皮肤护理)
输液泵/微量泵的使用技术
鼻饲技术
胃肠减压技术
换药技术
雾化吸入技术
血糖监测技术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技术
动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
经鼻/口腔吸痰法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
心电监测技术
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
除颤技术
咽拭子标本采集法
洗胃技术。

护理临床常用操作方法

护理临床常用操作方法

护理临床常用操作方法护理临床中常用的操作方法包括:1. 安全操作:护士在进行操作前需洗手,佩戴清洁手套等个人保护装备,确保操作环境的干净与安全。

同时,护士需要在操作前检查相关设备的完好性,如呼吸机、监护仪等,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避免潜在的风险。

2. 注射操作:常见的注射操作包括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

在进行注射操作前,护士需要准备药物,检查药物的名称、剂量和有效期等,并确认患者的身份。

在注射过程中,护士需要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采用正确的注射技术,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3. 导尿操作:导尿是护理临床中常见的操作之一,适用于排尿困难、膀胱残余等情况。

在导尿操作中,护士需要选择适当的导尿管规格,选定合适的导尿方法,如尿道插管或经皮穿刺导尿等。

在进行导尿操作时,需要注意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感染的风险。

4. 换药操作:换药是护理临床中常见的操作,适用于伤口、烧伤、压疮等情况。

在换药操作中,护士需要选择适当的敷料,如纱布、湿润敷料或特殊敷料等,并确保敷料的干净与无菌。

在更换敷料前,护士需要对伤口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的风险。

同时,护士需记录换药的时间和伤口的变化情况,以供后续观察和评估。

5. 护理评估操作:护理评估是护理工作的基础,通过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等进行观察和评估,以确定护理计划和干预措施。

在护理评估操作中,护士需要运用专业的技术和工具,如观察、测量、询问和记录等,准确、全面地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形成客观、可靠的评估结果。

6. 危重护理操作:危重护理是指对危重病患进行综合性、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监护。

在危重护理操作中,护士需要掌握监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如心电监护、呼吸机操作等,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同时,护士需要及时进行抢救和处理危急情况,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确保患者的安全与生命。

7. 管理性护理操作:管理性护理是对患者整体照顾和管理的过程。

在管理性护理操作中,护士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如协助患者洗澡、更换床单、换衣服等,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和环境整洁。

护理18项操作方法

护理18项操作方法

护理18项操作方法护理的18项操作方法是指在医疗护理中常用的18种基本操作方法。

这些操作方法包括:1. 洗手:正确洗手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需要使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洗手。

2. 戴手套:穿戴适当的手套,保护自己和患者。

在接触体液、分泌物或血液时要特别注意。

3. 测量体温:使用体温计测量患者的体温。

根据需要选择口腔、耳朵、腋窝或直肠测量方法。

4. 测量脉搏:使用手指或听诊器测量患者的脉搏。

记录脉搏的频率和节律。

5. 测量呼吸:观察患者的呼吸并计算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6. 记录血压:使用血压计测量患者的血压。

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

7. 定期翻身: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定期将其身体的一侧转动,以防止压疮的发生。

8. 给予口服药物:根据医嘱,正确给予患者口服药物。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时间。

9. 给予注射药物:根据医嘱,使用注射器和针头给予患者注射药物。

注意注射的部位和方法。

10. 换药:正确更换患者的伤口敷料。

注意清洁手术部位和使用无菌操作。

11. 食物喂养:帮助需要帮助进食的患者吃饭。

根据患者的喜好和需要,提供适当的饮食。

12. 注射静脉输液:根据医嘱,使用注射器和静脉导管给予患者静脉输液。

13. 导尿:使用导尿管帮助患者排尿。

注意导尿的步骤和无菌操作。

14. 给予呼吸辅助:根据需要,使用呼吸机或其他呼吸辅助设备帮助患者呼吸。

15. 行走辅助:使用助行器、拐杖或轮椅帮助需要行走的患者。

16. 协助换衣:协助患者穿脱衣物,保护患者的隐私。

17. 牙齿护理: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的口腔护理,包括刷牙和漱口。

18. 提供心理支持:与患者沟通,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护理基本操作

护理基本操作

护理基本操作
护理基本操作是指在给患者提供日常护理时所需采取的一系列基本步骤和技巧。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护理基本操作:
1. 清洁消毒:在任何护理操作之前,必须先对双手进行彻底的洗手,并且相关操作区域需要进行清洁和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 体位移动:在患者需要移动或转换体位时,护士需要采取正确的技巧和工具,以避免伤害患者和自己。

3. 饮食管理:根据患者的饮食指示,护士需要为患者提供合适的饮食,并确保其摄入足够的水分和营养。

4. 压疮预防:经常更换患者的体位,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使用床垫和垫子等辅助工具,以预防压疮的发生。

5. 尿液排泄管理:帮助患者正确使用尿壶、尿垫或尿袋等排尿工具,并定期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和质地,以及记录相关信息。

6. 口腔护理:协助患者刷牙、含漱和清洁口腔,定期观察口腔和牙齿的情况,预防口腔疾病和感染。

7. 卧床患者护理:定期更换患者的体位,防止压力损伤和肌肉萎缩,同时保持被褥的干燥和整洁。

8. 管路护理:定期清洗和更换导尿管、气管插管或胃管等管路,
确保其通畅和无菌,减少感染的风险。

这些只是护理基本操作中的一部分,每个具体的护理行为都需要护士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要,可能还有其他特定的护理操作需要采取。

50项基本护理操作

50项基本护理操作

50项基本护理操作操作概述基本护理操作是指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为患者提供的一系列基本护理服务。

这些操作包括了日常生活起居、个人卫生、营养摄入、体位转换等方面,旨在维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促进康复。

1. 洗手洗手是最基本的卫生操作,可有效预防疾病传播。

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用流水湿润双手,涂上适量肥皂,揉搓双手至起泡,彻底清洗指缝、指甲和手背,最后用流水冲洗干净并用干净纸巾或吹风机擦干。

2. 床位整理床位整理是确保患者舒适与安全的重要环节。

包括更换床单、整理枕头被褥、清洁床铺表面等。

在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确保使用消毒剂对相关物品进行消毒。

3. 饮食辅助饮食辅助是帮助患者进食的操作,常见于瘫痪、失能等患者。

操作前需确认患者的饮食要求和口腔卫生情况,选择适当的饮食辅助工具,如吸管、餐具适配器等。

在喂食过程中需要细心、耐心,并注意观察患者的进食情况。

4. 口腔护理口腔护理是保持口腔健康的重要环节。

操作包括用适量温开水润湿口腔,用牙刷或口腔湿巾清洁牙齿和口腔黏膜,并使用漱口杯漱口。

对于卧床患者,还需定期翻身并注意防止窒息。

5. 体位转换体位转换是为了避免长时间固定在同一姿势而引发的不适和并发症。

常见体位转换方式包括俯卧位、仰卧位、侧卧位等。

操作时需注意保护好患者的头颈部,并遵循正确的转身方法。

6. 小便盆使用小便盆使用是为不能自行排尿的患者提供方便。

在操作前需确认患者的大小便习惯,选择适当的小便盆,并注意保持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及时清理小便盆并消毒。

7. 大便排泄大便排泄是为不能自行排便的患者提供帮助。

操作前需确认患者的大小便习惯和排便时间,采用适当的辅助工具如床pan、坐式马桶等,并注意保持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及时清理并消毒使用过的辅助工具。

8. 换尿布换尿布是为不控制小便或失禁的患者提供卫生护理。

操作前需准备好干净的尿布、湿纸巾、床单等物品,并注意正确清洗和消毒双手。

在操作过程中要细心观察患者皮肤情况,并及时更换。

护理基本操作

护理基本操作

护理基本操作一、洗手洗手是护士工作中最基本的操作之一,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洗手前后必须使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洗净双手的前后、指间及指尖,同时还要注意清洁指甲和手腕。

二、佩戴手套在接触患者体液、分泌物或进行伤口护理时,护士应佩戴无菌手套,以防止交叉感染。

佩戴手套前应先洗手,选择合适尺寸的手套,并确保手套无破损。

三、测量体温体温是判断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护士在测量体温时应选择适当的体温计,并在使用前进行消毒处理。

测量体温时,护士应将体温计插入患者腋下或口腔,保持约3分钟,待体温计示数稳定后,即可读数。

四、测量血压血压是评估患者心血管状况的重要指标。

护士在测量血压时,应使用符合标准的血压计和袖带。

患者应保持坐位或卧位,护士将袖带套在患者的上臂上,然后用手动或自动血压计进行测量。

测量时,护士需注意袖带的松紧程度和放气速度。

五、给药护士在给药前需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和给药途径。

根据医嘱,护士需准备好相应的药品,并按照给药途径的要求进行给药。

给药时,护士应仔细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药物的副作用,并记录相关信息。

六、更换床单床单是患者生活环境中重要的一部分,保持床单的清洁和干燥对预防感染至关重要。

护士在更换床单时,应先将患者移到一侧或使用辅助设备,将床单从一侧向另一侧滚动,然后再将新的床单铺垫好。

更换床单后,还需将脏床单及时送至洗涤处进行清洗。

七、拍背拍背是帮助患者排痰的一种常用方法。

护士在拍背时,应先让患者保持适当的姿势,然后用手轻拍患者背部,以促进痰液的排出。

拍背时,护士需注意拍打的力度和频率,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

八、翻身翻身是卧床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操作之一,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压力和预防压疮的发生。

护士在翻身时,应先与患者沟通,并选择合适的翻身方式。

翻身时,护士需注意保持患者的身体稳定,逐步将患者翻转到另一侧,并及时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

九、口腔护理口腔护理是保持口腔清洁和预防口腔感染的重要措施。

护士在口腔护理时,应先了解患者的口腔情况,选择适当的口腔护理用具,如口腔刷、漱口杯等。

护理技能操作教学

护理技能操作教学

护理技能操作教学
一、体温测量
1. 选择适当的体温计。

常见的体温计有和。

2. 将体温计进正确的位置。

对儿童,通常是通过测量;成人可以通过口腔或耳朵测量。

3. 按标准操作步骤正确地使用体温计。

確保测量时间足够长,并精确读出体温数字或线。

4. 记录并报告体温读数。

二、血压测量
1. 选择血压计并检查是否工作正常。

2. 帮助患者放松,坐好或躺好。

3. 确保血压计蓖上的位置对齐患者的肘关节。

4. 操作血压计测量血压。

漫不经心地监测读数,直到听到两次“涟漪”声音。

5. 记录并报告血压高低值。

三、输液
1. 检查输液液体是否密闭无碎片。

2. 将针头正确连接静脉导管或针头。

3. 选择正确位置开启输液泵。

缓慢调节流速。

4. 监测针头是否渗出、输液是否顺畅。

必要时调整导管位置。

5. 记录输液速率和量。

以上就是一些基本的护理技能操作教学内容。

在实际操作中,还请参考标准作业规程,确保操作安全。

护理操作教学讲课教案模板

护理操作教学讲课教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例如:基础护理技能操作)二、授课对象:(例如:护理专业学生)三、授课时间:(例如:2023年X月X日)四、授课地点:(例如:护理实训室)五、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护理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 理解护理操作的目的和意义。

- 熟悉相关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规范。

2. 技能目标:- 能够独立完成指定的护理操作。

- 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护理操作。

- 能够在操作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协作。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和责任感。

- 增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

-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 护理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 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无菌操作原则。

2. 难点:- 操作技巧的掌握和实际操作中的应变能力。

- 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七、教学内容及环节:(一)导入新课1. 介绍本次课程的主题和目的。

2. 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程做好铺垫。

(二)讲解新课1. 理论讲解:- 详细讲解本次护理操作的理论知识,包括目的、意义、原理、操作步骤等。

- 强调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原则。

2. 示范操作:- 教师进行标准示范操作,边操作边讲解操作要领和技巧。

- 强调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分组练习:- 学生分组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课堂小结1. 回顾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

2. 强调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原则。

3.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练习。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次课程的内容,重点掌握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观看相关操作视频,加深对操作技巧的理解。

3. 针对本次课程内容,撰写一篇学习心得。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示范法:教师进行标准示范操作,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过程。

护理操作示教教案及反思

护理操作示教教案及反思

护理操作示教教案及反思一、教案内容。

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护理操作技能,了解护理操作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2.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重点讲解以下护理操作,洗患者的头发、更换尿布、测量体温、更换病人的床单等。

3. 教学过程:(1)洗患者的头发。

a. 准备工作,准备好洗发水、毛巾、洗发盆等洗发用具。

b. 操作步骤,先帮助患者坐好,用温水浸湿头发,涂抹适量的洗发水,轻轻按摩头皮,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后用毛巾擦干头发即可。

(2)更换尿布。

a. 准备工作,准备好干净的尿布、湿纸巾、尿布固定带等更换尿布的用具。

b. 操作步骤,先将患者翻身,将旧尿布取下,用湿纸巾清洁患者的下体,然后将新尿布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并用尿布固定带固定好即可。

(3)测量体温。

a. 准备工作,准备好电子体温计、酒精棉球等测量体温的用具。

b. 操作步骤,将电子体温计插入患者的口腔或腋下,等待一段时间后,读取体温数据,并用酒精棉球清洁体温计即可。

(4)更换病人的床单。

a. 准备工作,准备好干净的床单、枕套等更换床单的用具。

b. 操作步骤,先将患者移到一边,然后将旧床单取下,将新床单铺好,并将患者移到新床单上即可。

4.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检查学生对护理操作的掌握程度,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提出修改意见。

二、教案反思。

本次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护理操作时存在以下问题:1. 对于操作步骤的记忆不够清晰,容易出现遗漏或错误。

2. 在实际操作中,动作不够轻柔,容易造成患者的不适。

3. 对于护理操作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了解不够充分,缺乏对患者的关怀和尊重。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强化操作步骤的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对每个操作步骤都能够记忆清晰,避免遗漏或错误。

2. 加强实际操作训练,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轻柔的操作技巧,保证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3. 在教学中加强对护理操作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的讲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护理理念,培养对患者的关怀和尊重之心。

护理操作(1)

护理操作(1)

护理操作介绍护理操作是指为患者提供照顾和关怀的过程。

护理操作包括许多不同的技术,例如测量生命体征、给药、换药、患者转移等。

护理人员通过合适的护理操作,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

测量生命体征测量生命体征是护理操作中的基本步骤之一。

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通过测量生命体征,护理人员可以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并进行合适的护理干预。

体温测量体温是人体内部的温度。

常见的体温测量方法有口表温度计、耳温计和额温计。

在测量体温之前,护理人员应确保测量环境舒适,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

测量体温时,将温度计放置在患者的口腔、耳朵或额头,等待一段时间后读数。

脉搏测量脉搏是血液在患者体内通过动脉时的搏动。

常见的脉搏测量部位有脉搏动脉、颈动脉、股动脉等。

护理人员应在安静的环境中为患者测量脉搏,并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记录脉搏的频率和节律。

呼吸是人体呼吸系统的关键功能之一。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患者胸部的起伏、听取呼吸声音和计算呼吸频率来测量呼吸。

呼吸频率通常以每分钟呼吸次数来表示。

血压测量血压是心脏泵血时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

通常用两个数值来表示血压,分别是收缩压和舒张压。

护理人员可以使用血压计通过袖带压迫患者的上臂来测量血压。

测量血压之前,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休息并放松。

给药给药是将药物送入患者体内的过程。

给药方式包括口服、注射、静脉输液等。

给药时,护理人员应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确保药物能够被患者合理吸收和利用。

口服给药口服给药是最常见的给药方式之一。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提供药物,并告知正确的服药方法和剂量。

在给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观察患者是否能够咽下药物,并记录患者的服药情况。

注射给药注射给药是将药物通过注射器注入患者的皮下组织、肌肉或静脉中。

注射给药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技巧和知识。

在注射给药之前,护理人员应准备好注射器和药物,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并遵循无菌操作的要求。

静脉输液是将药物通过静脉注射到患者体内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不良事件5:
• 医院停电后,护士把婴儿放在暖气片上, 后来电后婴儿被烤死。
• 分析原因:是护士不按规范流程操作;交 班内容不全不细。
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原因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欠缺。 • 3、违反护理制度(查对制度、执行医嘱制度、分级护理
请分析原因
操作演示、操作并发症、操作常见问题讲解
入院评估 各类给药方法(包括留置针) ✓导尿 灌肠 吸氧 吸痰 心肺复苏 气管插管
操作演示、操作并发症、操作常见问题讲解
入院评估 各类给药方法(包括留置针) 导尿 ✓灌肠 吸氧 吸痰 心肺复苏 气管插管
操作演示、操作并发症、操作常见问题讲解
入院评估 各类给药方法(包括留置针) 导尿 灌肠 ✓吸氧 吸痰 心肺复苏 气管插管
操作演示、操作并发症、操作常见问题讲解
入院评估 各类给药方法(包括留置针) 导尿 灌肠 吸氧 ✓吸痰 心肺复苏 气管插管
操作演示、操作并发症、操作常见问题讲解
小 结:
规范操作是医疗护理质 量安全的基本保障,是一个 医院护理品牌的保障;更是 护士自我保护,体现自我价 值的保障。
提问:
• 1.男性导尿见尿后插入多少厘米? • 2.抢救的时机是几分钟?
请多看视频,多练习!!!
3.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是认定病人 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 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 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 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 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 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根据传 播途径采取接触隔离。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 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 离措施。其重点是洗手和洗 手的时机。
(三)操作后
护理不良事件1:
患者自述排不出尿, 但做B超检查显示 有尿,于早晨7点行导尿术。晨会8点护士交 班说:患者行导尿术后无尿液排出。交班后 到患者床前查看,发现尿管和尿袋内无尿液 。检查后发现导尿管的管道开关未开,打开 后,尿液顺利排出。
请分析造成这次不良事件的原因
分析原因:
1. 护士未做好三查八对。 2. 情况一护士未挂输液卡; 3. 情况二护士悬挂输液卡但漏查对; 4. 2. 护士未执行操作流程。
分析原因:
护士未做好三查八对。 提问:三查八对的内容有哪些?
护理不良事件3:
患者常规输液,液体未滴完,护士拔了 针发现还有液体后给患者解释,并重新进 行输液,但已引发患者的不满及投诉。
请分析原因
护理不良事件3:
2010年6月29日上午, 常州一家医院一 名护士在给病人挂盐水时,误将打入食道的 营养液当成了盐水输入了病人的静脉,虽经 医院积极救治,但病人还是不治而亡。
气和环境清洁。 3. 夹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 4. 进行无菌操作时,凡未经消毒的手、臂,均不可直接接触无菌物
品或超过无菌区取物。 5. 无菌物品必须保存在无菌包或灭菌容器内,不可暴露在空气中过
久。无菌物与非无菌物应分别放置。无菌包一经打开即不能视为 绝对无菌。应尽早使用。凡已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再 回收无菌容器内。 6. 无菌包应按消毒日期顺序放置在固定的柜橱内,并保持清洁干燥, 与非灭菌包分开放置,并经常检查无菌包或容器是否过期,其中 用物是否适量。 7. 无菌盐水及酒精。新洁尔灭棉球罐每周消毒一次,容器内敷料如 干棉球、纱布块等,不可装得过满,以免取用时碰在容器外面被 污染。
(二)操作中 查对
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
标准预防
1.查对原则
什么是护理工作中的三查八对一注意? • 三查:服药、处置、操作前查;服药、处
置、操作中查;服药、处置、操作后查; • 八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时间、
剂量、用法、批号; • 一注意:用药后反应。
2.无菌操作原则
1. 在执行无菌操作时,必须明确物品的无菌区和非无菌区。 2. 执行无菌操作前,先戴帽子、口罩、洗手,并将手擦干,注意空
入院评估 各类给药方法(包括留置针) 导尿 灌肠 吸氧 吸痰 ✓心肺复苏 气管插管
操作演示、操作并发症、操作常见问题讲解
入院评估 各类给药方法(包括留置针) 导尿 灌肠 吸氧 吸痰 心肺复苏 ✓气管插管
护理不良事件4:
一病人输液后,护士忘记松压脉带,造成 病人截肢,最后死亡。
制度,交接班制度)操作规程(输液流程、吸氧,手卫生 等)。 • 4、医患沟通、护患沟通不到位。 • 5、其他因素。
任何不良事件都 要防患于未然!
如何落实护士规范化培训?
• 科室培训与考核和院级培训与考核;医院有 针对性的进行急诊、急救知识的集中培训。
(一)操作前
• 仪表端庄,着装整洁→核对→自我介绍→ 评 估病人(了解病情),做好解释采取有针对性 的告知(告知此项操作的目的、名称、效果 及采取的方法可能引起的不适及挽救措施, 并耐心解答病人的质疑)→洗手→戴口罩→ 准备用物
谭敏 连州北山医院 2016年11月1日17:00
操作演示、操作并发症、操作常见问题讲解
✓入院评估 各类给药方法(包括留置针) 导尿 灌肠 吸氧 吸痰 心肺复苏 气管插管
操作演示、操作并发症、操作常见问题讲解
入院评估 ✓各类给药方法(包括留置针) 导尿 灌肠 吸氧 吸痰 心肺复苏 气管插管
分析原因:是护士没有按操作流程去做。
提问:静脉输液见回血后的“三松”指的 是什么?
海 恩
法 则
海恩法则
• 是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 出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
• 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 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 1000起事故隐患。
• 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 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 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 质和责任心。
• 妥善安置病人,助病人卧位→整理床单位→ 评价操作后效果→清注意事项的交待→医疗 废物的处理→洗手→记录
护患沟通
• 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需要相互信任、相互了解。试问: 谁会把生命交在一个冷漠无情的陌生人手里?娴熟的工作 技能也是一种良好的非语言交流。在护理工作中,如果我 们穿刺技术高,就是良好的说服力!反之,极易引起患者 的不信任,甚至反感。以至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得不到患 者的谅解,处处为难,甚至出现“群众效应”!在沟通过 程中,我们要学会看“脸色”,考虑患者及家属的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