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中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实施报告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一、引言室外风环境模拟是对特定区域内的风场进行模拟和分析,从而了解该区域的风速、风向和风流规律,为后续的建筑设计、环境污染评估和风电场规划等提供依据。
本报告通过对地区的室外风环境进行模拟分析,旨在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为相关研究和规划工作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本次模拟分析使用风场模拟软件进行,包括基于数学模型和大量实测数据进行的室外流体仿真。
根据该地区的地形和气象数据,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风场进行模拟,并得出相应的风速、风向和风流规律等数据。
三、模拟分析结果根据模拟分析的结果,本地区的风环境特点如下:1.风速分布:通过模拟分析,我们得到了本地区不同位置的平均风速分布图。
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平均风速在5-8m/s之间,风速较为适中。
同时,分析结果还显示,地形起伏和建筑物的干扰对风速分布有较大的影响,局部区域可能会存在阻挡风的现象。
2.风向分布: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通过模拟分析,我们得到了本地区不同位置的风向分布图。
结果显示,该地区的风向主要集中在东北风和西南风,分别占总风量的40%和30%,其余的风向占比较小。
3.高低空风流规律:根据模拟分析,我们得知该地区在高空存在风流的现象。
高空风流主要受大气环流系统、地球自转和地形因素的综合影响,平均风速较大,风向相对一致。
而在低空,地形和建筑物的干扰导致风流较为复杂,且平均风速较低。
因此,在建筑设计和规划风电场时,需要考虑风流规律的差异性。
四、影响因素分析本模拟分析还对影响该地区风环境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形因素:本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山脉和平原交错分布,对风的流动产生一定的阻挡和导流作用,使得风速和风向存在差异性。
2.建筑因素:大型建筑物和高楼大厦对风流产生阻挡和干扰作用,使得风速分布不均匀,风向变化不定。
3.气象因素:季风、气压和温度等气象要素对风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如季风的方向和强度会直接影响风向和风速的分布。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目录1项目概况 (3)1.1总平面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三维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模拟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室外风环境 (3)2.2自然通风 (3)3技术路线 (4)3.1分析方法 (4)3.2软件介绍 (4)3.3紊流模型 (4)3.4模拟工况 (5)4参考依据 (6)5评价说明 (6)6室外风环境模拟建模 (7)6.1物理模型 (7)6.2参数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1来流边界条件 (7)6.2.2出流边界条件 (8)6.2.3收敛判断 (8)7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结果 (9)7.1工况1(冬季最盛行风,E) (9)7.1.1流场与风速 (9)7.1.2风压 (10)7.2工况2(夏季盛行风,SW) (11)7.2.1风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深圳某项目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
深圳某项目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摘要:城市中高大建筑的数量和高度与日俱增,这些建筑的建成显著改变了城市的风环境。
一方面高大密集的建筑群,降低了城市的通风、自净能力,加剧了在低风速条件下城市的空气污染和热岛效应;而另一方面在风速较大时,高大建筑周围会产生局部强风,影响到行人的舒适与安全,引出行人风环境问题。
本文采用基于CFD原理的计算模拟软件PHOENICS作为模拟工具,分析和评价本项目小区的室外风环境现状与室内自然通风的潜力。
关键词:室外风;坏境模拟;风速;1.概况1.1项目概况本工程为深圳某医院项目。
总用地面积20844.4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9084.35平方米,计容积率面积61567.01平方米,框架结构。
地上18层,地下3层。
本项目主要有医疗综合楼、行政后勤楼、发热感染楼及高压氧仓综合楼、门卫等。
其中医疗综合楼、行政后勤楼、发热感染楼及高压氧仓综合楼为一级耐火等级,门卫为二级耐火等级。
根据深圳市多年的气象资料,深圳的地面风向存在非常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冬季偏北风为主,春、夏季则以偏东风为主;根据深圳市近多年风向观测记录,深圳市全年的风向频率以东北风最高,秋季与冬季盛行东北风,春季与夏季盛行东南风。
2风速边界条件2.1入口边界条件:由于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会增大,因此,模拟中采用沿高度方向梯度风设置。
考虑实测存在的周围遮挡情况,城市梯度风按照以下公式计算:2.2出流面的边界条件:假定出流面上的流动已充分发展,流动已恢复为无建筑物阻碍时的正常流动,故其出口边界相对压力为零;建筑物表面为有摩擦的平滑墙壁。
3.风环境模拟分析根据报告前面的项目地点气象特点分析,项目的室外风环境研究分为三部分进行:夏季主导风:风速为2.7m/s,风向为东南;冬季主导风:风速为3.4 m/s,风向为东北;过渡季主导风:风速为3.0m/s,风向为东南偏南。
3.1夏季风工况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平均风速2.7m/s。
图3-1~图3-3为夏季东南风向情况下室外风环境模拟计算结果。
场地环境调查分析报告模板
场地环境调查分析报告模板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场地的环境情况,包括空气质量、噪音情况、水质状况以及周边环境等,为后续使用该场地做出合理的决策,保障使用者的健康与安全。
二、调查方法1.空气质量调查:通过在场地周围设置空气质量监测仪器,测量空气中的PM2.5、PM10、CO2等污染物的浓度,并结合相关的环境标准进行评估。
2.噪音情况调查:在不同时间段在场地内外进行噪音测量,综合评估噪音的强度和频率。
3.水质状况调查:采集场地周边水源样本,并送往实验室进行水质分析,重点检测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含量。
4.周边环境调查:对场地周边的建筑物、道路交通、园林绿化等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周围环境的整体卫生和安全情况。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1.空气质量:根据测量结果,场地周围的空气质量处于良好水平,各项污染物的浓度均在环境标准范围内,未发现明显的污染问题。
2.噪音情况:在日常运营期间,场地内噪音较低,噪音水平符合相关的环境标准。
然而,在周末或特定活动期间,场地会有人声和音乐等噪音产生,需要合理控制噪音强度,以避免对周边居民产生干扰。
3.水质状况:经过实验室分析,场地周边水源的水质情况良好,未检测出有害物质,符合相关的饮用水标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周边水体存在部分农业污水排放的问题,需加强排污管控工作,以确保水源的长期稳定。
4.周边环境:场地周边建筑物的整体卫生状况良好,周围道路交通流量较大,但路面平整,交通安全问题较少。
园林绿化的情况较好,植被覆盖率较高,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
四、建议与措施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措施:1.周期性监测:定期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污染问题。
2.噪音控制:对于高峰期或特定活动时段的噪音,应采取合适的控制措施,例如设置隔音措施、合理规划活动时间等,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干扰。
3.治理周边污水:加强农田污水的排放管控工作,避免对周边水源的污染。
校园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报告书
校园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报告书一、引言校园大气环境质量是指学校内部或周边的空气质量状况,直接影响师生的健康和学习工作效率。
为了解校园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并提出改善措施,本文通过详细调查和分析,对校园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观察、数据采集和问卷调查。
实地观察主要针对校园内各个区域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数据采集通过大气监测设备获取空气质量数据,问卷调查则是对师生的意见和感受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三、校园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根据实地观察和数据采集,我们对校园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
1. PM2.5浓度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
调查结果显示,校园内PM2.5浓度整体较低,远低于国家标准。
但在某些特定区域,如停车场和建筑工地附近,PM2.5浓度较高,需要加强管理和治理。
2. 有害气体排放校园内存在少量的有害气体排放源,如化学实验室和锅炉房等。
但经过监测和管理,这些排放源对校园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未超过相关标准。
3. 绿化覆盖率校园内绿化覆盖率较高,植被密度较大,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有效改善了空气质量。
4. 噪音污染校园内部分区域存在噪音污染问题,如机动车辆和施工噪音。
这些噪音对师生的学习和工作造成一定干扰,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四、改进建议根据对校园大气环境现状的评价,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加强PM2.5治理针对PM2.5浓度较高的区域,加强空气净化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加强建筑工地和停车场的扬尘治理,提高校园内部的空气质量。
2. 控制有害气体排放加强化学实验室和锅炉房等有害气体排放源的管理,确保排放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监测和检测。
3. 提高绿化覆盖率加大对校园绿化的投入力度,增加植被的种植密度,提高校园绿化覆盖率,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
4. 控制噪音污染采取措施减少机动车辆和施工噪音的产生,如设置限制行驶区域和施工时间段,同时加强噪音隔离设施的建设,保障师生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安静。
0-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总结要点
一、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正文要点①由于建筑体量较大,因此,背风区较大,建筑背风处整体风速较低,约1-1.5m/s,可通过增加建筑间隙或架空增加通风道,改善风环境。
②在地块周边无其他建筑的情况下,风速较大,建议结合景观设计绿化植物,以减缓来流风速。
③室内门窗设计中,建议采用穿堂风或错位通风方式,避免采用侧穿堂方式。
④建议外窗采用平开窗或推拉窗,能够增加有效通风面积;如选用悬窗,建议可开启角度应尽量大,可开启角度应大于45度,悬窗较平开窗或推拉窗的有效通风面积小,通风阻力大,因此,自然通风效果较平开窗、推拉窗差;⑤迎背风面风压差是实现室内自然通风的先决条件,可在风压差较大的立面上设置外窗,以实现较好的室内自然通风;但冬季应注意防风保暖,在迎背风面风压差较大的立面安装气密性好的门窗;⑥从夏季和冬季1.5米处人行高度风速图可以看出,建筑外场人行高度没有发现较大涡流风场,也没有出现风速大于5m/s的区域。
整个建筑流场区域没有出现大面积风景区,滞留区,风速大小适宜,对行人没有不利影响。
⑦从夏季和冬季1.5米处人行高度风压图可以看出,由于建筑遮挡,风压分布不均,东侧风压较小,而西侧风压较大。
从15米和30米风压图可以看出,西侧建筑风压差较大,需做好冬季防风措施。
其余大多数建筑迎风面和背风面能够形成3-5pa左右的压力差,能够较好的满足建筑队自然通风的要求,适宜采用开窗进行自然通风。
⑧从夏季和冬季1.5米人行高度空气龄分布图可以看出,建筑周围人行区域的空气龄大多在300~450区间,没有出现滞留区和涡旋区,空气质量良好,适宜自然通风和人户外运动。
⑨冬季建筑北墙的风压值较大,其余面较为均匀,所以应加强北外墙的构造设计,尤其是提高门窗密闭性能,减小寒风渗透侵袭影响。
⑩夏季,建筑周围人行活动处绝大部分位置风速不超过5米/秒,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室外风环境的要求。
但因建筑较多外廊和形体变化,在局部存在低风区和涡旋区,污染物不易扩散,在极端风环境下会形成风漩涡,影响人员活动。
中学生气象活动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严重,气象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中学生对气象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激发他们对气象科学的兴趣,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气象活动实践。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实践报告。
二、活动背景本次气象活动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知识讲座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气象科学,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活动时间:2021年5月20日-22日,活动地点:XX气象局。
三、活动内容1. 实地考察5月20日,我们一行人来到了XX气象局。
在气象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气象观测场、气象预警中心等场所。
气象局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气象观测仪器、气象预警系统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我们还亲身体验了气象观测仪器的使用,了解了气象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过程。
2. 实验操作5月21日,我们在气象局实验室进行了气象实验操作。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大气压力的测量、气温的测量、相对湿度的测量等。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气象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了气象数据的测量原理。
3. 知识讲座5月22日,我们邀请了气象局专家为我们进行气象知识讲座。
专家从气象学的基本概念、气象灾害的成因及预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讲座结束后,我们还进行了互动问答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专家耐心解答。
四、活动成果1. 提高了对气象科学的认识通过本次气象活动实践,我们对气象科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气象学在日常生活、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性。
2. 培养了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气象仪器,了解了气象数据的测量原理。
这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3.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在活动中,我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活动总结本次气象活动实践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活动中,我们不仅学到了气象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几点启示:1. 气象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形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掌握气象知识。
XX工程室外风环境模拟
室外自然通风模拟分析报告项目名称:XX工程(棚户区改造工程)委托单位:咨询单位:计算人:核对人:审核人:报告日期声明:l、本报告咨询单位未盖章无效;2、本报告经涂改和复印均无效:3、本报告仅用于指定项目,非本项目无效目录一、项目概述…………………………………………………………l l项目概况………………………………………………………1 2项目气象资料………………………………………………1 3评价标准……………………………………………………1 4参考依据……………………………………………………二、技术路线………………………………………………………2 1分折方法……………………………………………………2 2集合建模及网格划分………………………………………2 2 l来流风速分布……………………………………………2 2 2平均风速的指数律分布…………………………………2 3 3出流面的边界条件…………………………………………2 3 4壁面的边界条件…………………………………………2 3 5控制方程的选取…………………………………………三、模拟结果………………………………………………………3 1夏季工况……………………………………………………3 l_l风速评价。
………………………………………………3 1 2风压评价…………………………………………………3 2冬季工况……………………………………………………3 2.1风速评价…………………………………………………3.2 2风压评价…………………………………………………四、结论……………………………………………………………一、项目概述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XX工程(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单位:威海临港区XXXXXXXX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本项目用地位于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位置,地理条件优越。
本项目整体用地四面临路,北临XX路,南临XX路,东向是XX路,西向是XX路,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交通环境,地块中间有水系穿过,增加了地块的景观要素。
风雨操场可行性报告
风雨操场可行性报告1. 简介在学校教育体系中,体育运动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而操场作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在学校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操场常常受到天气的限制,尤其是在风雨天气,学生们往往无法进行正常的体育活动。
因此,本报告将探讨在风雨天气下操场的可行性,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2. 风雨天气对操场的影响风雨天气给操场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扰。
首先,大风可能会将操场上的设施和器材吹倒或损坏,对学生和教职工的安全构成威胁。
其次,雨水会使得操场变得湿滑,增加了学生跌倒受伤的风险。
而且,在雨水浸泡的情况下,操场容易出现积水,导致部分区域无法正常使用。
这些因素大大影响了学生进行户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安全性。
3. 可行性解决方案3.1 设立室内体育设施考虑到风雨天气对操场使用的限制,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在学校内部建立室内体育设施,如室内篮球场、乒乓球室等。
这样,学生在恶劣天气下仍然能够进行体育锻炼,保证了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效率。
3.2 搭建遮阳棚和雨篷另一种解决方案是在操场上搭建遮阳棚和雨篷。
这些设施可以有效地遮挡阳光和雨水,保护学生在操场上的活动。
同时,遮阳棚还可以在夏季为学生提供凉爽的休息场所,增强了操场的实用性和舒适性。
3.3 使用防滑材料和排水系统为了减少雨水对操场使用的影响,可以在操场表面铺设防滑材料,并建立良好的排水系统,及时将积水排除。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操场的使用率,并减少学生在运动中受伤的可能性。
4. 综合评估综合考虑以上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施成本,可以采取综合措施来改善风雨天气下操场的使用情况。
例如,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先搭建遮阳棚和雨篷,然后逐步引入室内体育设施和改善排水系统。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操场的可用性,为学生提供更安全、舒适的体育锻炼环境。
5. 结论风雨天气对操场使用造成了一定的限制,但通过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案,可以改善操场的可行性,提高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安全性。
十七中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北京市第十七中学分校改扩建工程建筑专业主持人:(设计总负责人)审定人:校审人:计算人:北京中帝恒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16年02月18日目录1.建筑概况 (2)2.评价依据 (2)3.分析方法 (2)3.1原理概述 (2)3.2模拟软件 (3)3.3计算原理 (3)3.4模型设置 (4)3.5参数设置 (5)4.评价标准 (6)5.模拟结果和分析 (6)5.1风环境模拟模型 (6)5.2工况1(冬季平均风速工况) (6)5.3工况2(夏季平均风速工况) (8)5.4工况3(过渡季平均风速工况) (9)6.结论 (10)1建筑概况工程名称北京市第十七中学分校改扩建工程工程地点北京市朝阳区第十七中学百子湾校区内气候子区寒冷建筑面积地上5861.93㎡地下3321.8㎡建筑层数地上5 地下2建筑高度地上18.0m 地下8.4m北向角度0°2评价依据1. 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T825-2011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3.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4.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3分析方法3.1原理概述建筑群和高大建筑物会显著改变城市近地面层风场结构。
近地风的状况与建筑物的外形、尺寸、建筑物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周围地形地貌有着很复杂的关系。
在有较强来流时,建筑物周围某些地区会出现强风;如果这些强风区出现在建筑物入口、通道、露台等行人频繁活动的区域,则可能使行人感到不舒适、甚至带来伤害,形成恶劣的风环境问题。
在一般的气候条件下,他们直接影响着城市环境的小气候和环境的舒适性;一旦遇到大风,这种影响往往会变成灾害,使建筑外墙局部的玻璃幕墙、窗扇、雨棚等受到破坏,威胁着室内外的安全。
高层建筑群室外人行区域最容易形成再生风和二次风问题,导致冬季室外风速过大,行人难以停留。
图1 室外空气流动与建筑之间所产生的效用示意图建筑合理布局是改善室外行人区热舒适的关键;主要是避免在寒冷冬季室外行人区风速加速,如风巷效应,同时在与冬季主导风向垂直方向最好增加裙房,加大底座尺寸,避免冲刷效应和边角效应等,如图1所示。
模拟气流实验室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和掌握模拟气流实验室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分析模拟气流在实验室环境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3. 评估模拟气流对实验室安全性能的影响。
4. 为实验室环境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模拟气流实验室是一种模拟真实实验室环境的技术,通过模拟气流在实验室内的分布和变化,分析气流对实验室环境的影响。
实验中,采用泛美实验气流模拟测试平台,对实验室洁净度环境、气流组织、温度湿度环境进行模拟分析。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泛美实验气流模拟测试平台2. 高效送风口3. 排风口4. 安全柜(A2型,功率1800w)5. 温湿度传感器6. 压力传感器7. 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四、实验步骤1. 搭建模拟气流实验室:将泛美实验气流模拟测试平台放置于实验室中央,连接高效送风口、排风口、安全柜等设备。
2. 设置实验参数:预设场景中的安全柜为A2型,功率为1800w;高效送风口温度为20℃;初始温度为26℃。
3. 测量气流组织:在实验室A、B、C三个截面位置测量气流组织分布,分析送风口、排风口附近的气流流速。
4. 分析安全柜气流组织:在实验室安全柜附近取A、B两个截面,分析周边气流由四周到前窗操作口/由低到高定向均匀流动的情况。
5. 测量实验室温度:从A截面和B截面测量安全柜开启前后实验室温度变化。
6. 分析实验室压力梯度:在实验室压力取样,分析B截面压力梯度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气流组织分析:A、B、C三个截面位置气流组织分布均匀稳定,送风口、排风口附近的气流流速相对较快。
安全柜附近周边气流由四周到前窗操作口/由低到高定向均匀流动,有效地防止生物危害物质的泄漏和扩散。
2. 温度分析:安全柜开启后,安全柜附近温度升高约为24℃,其他空间温度约为22℃。
送风处附近温度约为20-21℃,排风口附近温度约为22.5℃。
3. 压力梯度分析:B截面压力梯度为-25.4pa至-24.6pa,符合BSL-2实验室标准。
室外声环境模拟分析报告
4、室内背景噪声计算
4.1. 室外环境噪声
通过对室外环境噪声的实测及模拟分析可知,建筑立面噪声受道路交通噪声影响最 大的靠近高速公路侧建筑, 。如图 8、9 为噪声声压分布图。
最不利房间
图 8 白天
图9
夜间
4.2 含窗外墙隔声量 1) 计算公式
不同隔声量构件组合的隔声量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0
S S
清林畔山项目 室外声环境模拟分析
1、评估标准 1.1 评价依据
本项目主要参照资料为: (1)《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3)《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2标准要求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环境噪声最高限值:如表1-1 类别 0 1 昼间 50 55 夜间 40 45 使用范围 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 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 60 50 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 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 65 55 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 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a 70 55 4a 类为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城市快速路、 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 、 内河航道两侧区域; 4b 70 60 4b 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P P L p 10 lg 1 2 2 P0
4.4 计算结果
室内背景噪声计算简化公式如下所示:
2
2
公式 10
D R 10 lg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某小区室外风环境CFD模拟分析报告(详细版)含软件操作过程
某小区项目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模板)项目名称:委托单位:咨询单位:设计单位负责人:审核人:编制人:报告日期:20XX-10-10目录1模拟概述 (1)1.1项目概况 (1)1.2风环境简述 (1)1.3参考依据 (3)1.4评价说明 (3)2技术路线 (4)2.1分析方法 (4)2.2湍流模型 (5)2.3几何模型 (7)2.4参数设置 (8)2.5气候状况 (10)3 模拟结果分析 (11)3.1夏季及过渡季 (11)3.2冬季 (15)4 结论 (19)1模拟概述1.1项目概况本工程位于XX市XX街道XX北路以东、新北路以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拟建10栋高层住宅、商业及配套用房,地下非机动车库及地下机动车库。
该地块总用地面积为20万m2,总建筑面积15万m2,计容面积2万m2,总建筑占地18万m2,容积率2.2,建筑密度30.3%,绿地率25.3%。
1.2风环境简述建筑群和高大建筑物会显著改变城市近地面层风场结构。
近地风的状况与建筑物的外形、尺寸、建筑物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周围地形地貌有着很复杂的关系。
在有较强来流时,建筑物周围某些地区会出现强风;如果这些强风区出现在建筑物入口、通道、露台等行人频繁活动的区域,则可能使行人感到不舒适、甚至带来伤害,形成恶劣的风环境问题。
在一般的气候条件下,他们直接影响着城市环境的小气候和环境的舒适性;一旦遇到大风,这种影响往往会变成灾害,使建筑外墙局部的玻璃幕墙、窗扇、雨棚等受到破坏,威胁着室内外的安全。
建筑合理布局是改善室外行人区热舒适的关键;主要是避免在寒冷冬季室外行人区风速加速(西北风情况下),如风巷效应,同时在与西北风垂直方向最好增加裙房,加大底座尺寸,避免冲刷效应和边角效应等,如图2所示。
调查统计显示:在建筑周围行人区,若平均风速V>5 m/s的出现频率小于10 %,行人不会有什么抱怨(在10 %大风情况下建筑周围行人区风速小于5 m/s,即可认为建筑周围行人区是舒适的);频率在10%~20%之间,抱怨将增多;频率大于20 %,则应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小风速。
中学风洞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桥梁等大型结构物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中。
这些结构物的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风荷载的作用不容忽视。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预测风荷载对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开展了中风洞实验,旨在研究风场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影响,为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目的1. 研究风场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影响,包括风荷载大小、方向、频率等。
2. 分析不同风向、不同高度、不同体型结构的风荷载特性。
3. 评估现有风荷载计算方法的适用性,提出改进建议。
三、实验方法1. 实验模型:采用1:200比例的模型,模拟实际高层建筑结构。
2. 风洞实验:在实验室风洞中进行,模拟不同风向、不同风速条件下的风荷载。
3. 测试仪器:采用压力传感器、风速仪、风向仪等设备,测量风荷载、风速、风向等参数。
四、实验过程1. 模型准备:将模型放置在风洞实验台上,确保模型稳定。
2. 风场模拟:设置不同风向、不同风速条件,模拟实际风场。
3. 数据采集:启动测试仪器,记录风荷载、风速、风向等参数。
4.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风荷载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风荷载大小与风速、风向、建筑体型等因素有关。
在顺风向,风荷载较大;在横风向,风荷载较小。
建筑体型对风荷载影响较大,高宽比、长宽比等参数对风荷载有显著影响。
2. 风荷载计算方法:通过对比实验结果与现有风荷载计算方法,发现现有方法在部分情况下存在误差。
针对不同建筑体型,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计算精度。
3. 风洞实验优点:风洞实验能较好地模拟实际风场,为结构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实验过程中,可以精确控制实验条件,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六、结论与建议1. 风荷载对高层建筑结构有显著影响,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风荷载的作用。
2. 针对不同建筑体型,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以提高风荷载计算精度。
3. 风洞实验是研究风荷载的有效手段,建议在结构设计中广泛应用。
环境仿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仿真软件对某一特定环境进行模拟,了解该环境的基本特征、影响因素以及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提高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二、实验内容1. 环境选择:选择一个具体的自然或人工环境,如森林、湖泊、农田等。
2. 仿真软件:选用合适的仿真软件,如MATLAB、Simulink等。
3. 环境参数:收集并整理该环境的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等参数。
4. 模拟实验:根据收集到的环境参数,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实验。
5.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三、实验步骤1. 环境参数收集:通过网络、文献资料等途径收集实验所需的环境参数。
2. 仿真软件安装与设置:下载并安装仿真软件,根据实验需求设置相关参数。
3. 模拟实验: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模拟实验方案。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a. 气候模拟:设置温度、湿度、风速等气候参数,观察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b. 地形模拟:设置地形坡度、起伏等参数,分析地形对植被分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c. 植被模拟:设置植被类型、生长周期、生物量等参数,研究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d. 土壤模拟:设置土壤类型、养分含量、水分等参数,探讨土壤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 数据分析:对模拟实验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图表展示、统计分析等。
5. 结论总结: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结论,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气候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模拟实验结果显示,温度和湿度对植被生长有显著影响。
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植被生长旺盛,生物多样性丰富;反之,植被生长缓慢,生物多样性降低。
2. 地形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模拟实验表明,地形起伏对植被分布和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
在适宜的地形条件下,植被分布均匀,生物多样性较高;而在陡峭地形上,植被分布不均,生物多样性较低。
3. 植被对环境的影响:模拟实验发现,植被对土壤水分、养分含量等环境因素有显著影响。
室外风环境模拟计算报告123
新项目室外风环境模拟报告新项目室外风环境模拟计算报告PKPM-CFD 风模拟件分析软计:件算软科院学研究国中建筑单位:开发份技建研科股有司限公Software Cradle Co., Ltd.作:单位合能海上韵建司公限技筑科有2015.10.19 Ver1.00 用应:版本1.新项目室外风环境模拟报告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项目名称:新项目项目地址: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参与单位:规范标准参考依据: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3、《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2.新项目室外风环境模拟报告一、项目概述1.1计算模型概况1.2建筑物概况图 1 建筑群平面图,红线内建筑为目标建筑3.新项目室外风环境模拟报告二、指标要求)中有关室外风GB/T 50378-2014针对室外风环境评价依据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环境的条目要求。
2.1规范的评价要求)中有关室外风环境的具体要求如下:《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
评分规则如下:4.2.6 ,且室外风速放大系5m/s1 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再分;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不超过5Pa数小于2,得2 1分。
得22 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得分。
0.5Pa,得150%分;以上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 2.2模拟条件设置要求、室外风环境模拟的边界条件和基本设置需满足以下规定:1范;以目标建筑为中心,半径5H3%1)计算区域:建筑覆盖区域小于整个计算域面积 H为建筑主体高度;围内为水平计算域。
建筑上方计算区域要大于3H; 10高度应划分个网格或以上;1.5m2)网格划分:建筑的每一边人行高度区或2m 模型。
MMKDurbinε)湍流模型选择:标准3k-模型。
室外风环境分析
室外风环境分析在校园环境的尺度上,合理的单体设计和群体布局可以形成良好的室外风环境。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建筑设计方案对室外风环境的影响。
本节利用CFD软件,对江南大学数媒学院楼和商学院楼建筑方案的室外风环境进行数值模拟,并对其他几种布局方案进行比对分析。
4.1 室外风环境评价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建筑物周围人行区1.5m高处风速宜低于5m/s,以保证人们在室外的正常活动,但通风不畅也会严重的阻碍空气的流动,在某些区域形成无风区和涡旋区,不利于室外散热和污染物消散,因此应尽量避免风速过大或形成静风区。
此外,室外风环境是室外环境舒适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人的舒适感与风速之间的关系如表4-1所示。
现阶段主要关注由数媒学院和商学院围合庭院室外人活动区域的风速和流场,以及不同楼层高度临外墙面的夏季风速分布,以利于夏季利用自然通风降温。
根据建筑设计方案可分为三部分:(1)室外地面人行区高度(标高1.5m)的风速分布;(2)标高7m(可能的连廊及群楼影响)南墙临界面的风速分布。
(3)标高12m的南墙临界面的风速分布4.2 模型及计算边界条件基于不同的规划布局,建立室外风场计算模型,建模时尽量遵循建筑实体形状,并做适当简化。
两栋学院楼所处的校园东面有较好的夏季通风条件。
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由于原来方案在东面有裙房的布局使其风口收窄,另外数媒学院高度为8层,可能会阻挡夏季东南风。
模拟分析旨在验证是否这两个因素会导致夏季通风不畅。
另外也进行了其他可能布局的模拟分析,比对其优劣。
根据相关气象资料,计算时将近地层(10m 高度内)来流风速设置如下:夏季—东南偏东向(25度),平均风速2.1m/s;4.3 模拟结果分析、图1、原方案夏季室外1.5m高风速色阶图(风速范围1 m/s—3m/s)图2、原方案夏季室外7.0m高风速色阶图(风速范围1 m/s—3m/s)图3、原方案夏季室外12.0m高风速色阶图(风速范围1 m/s—3m/s)由图可知,原来方案在东面的裙房对于夏季地面风环境有一定影响,但留出的风口使大部分地面环境风速保持在1.5m/s,只是在裙房和主楼的转角处有风影区,通风受到一定阻碍。
中学校园气候管理与调节方案
中学校园气候管理与调节方案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而校园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其气候环境的管理与调节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中学校园气候管理与调节方案,以期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措施。
一、室内温度调控室内温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校园应采取措施确保室内温度在适宜范围内,避免过热或过冷。
首先,可以通过安装空调系统、中央供暖等设施,自动调节室内温度。
此外,合理利用建筑结构和装饰材料,如采用隔热材料和调控窗户通风等措施,减少室内外温度传导和热量损失。
二、外部环境优化中学校园外部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校园应注重绿地建设,增加植被覆盖面积,以吸收并分解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并提供自然气候调节。
此外,建立半封闭式的室外活动空间,既能享受阳光、呼吸新鲜空气,又不受极端天气的影响。
三、室内空气质量管理中学校园内室内空气质量对学生的健康和学习效果影响巨大。
校园应注重室内通风和空气净化工作。
为了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可以设置自然通风系统、安装空气净化器和植物等,以吸附和分解有害物质。
同时,校园应加强室内清洁工作,定期清理灰尘、消毒等,确保室内环境清洁卫生。
四、学生自律与节能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节能意识,可以有效管理和调节校园气候。
学校可以开展节能宣传活动,教育学生节约用电、用水,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此外,设置节能设备或使用智能化系统,实现室内环境和设备的自动调节,进一步减少能源消耗。
五、科学规划与建设校园气候管理与调节方案的制定应基于科学规划,充分考虑校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学校应考虑校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建筑设计等要素,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
同时,学校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利用专业技术和咨询,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调节方案。
六、应急预案与管理随着气候变化的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增加,校园应建立应急预案与管理机制,及时应对极端天气和异常气候状况。
学校应加强对校园危险区域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人身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北京市第十七中学分校改扩建工程建筑专业主持人:(设计总负责人)审定人:校审人:计算人:北京中帝恒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16年02月18日目录1建筑概况 (2)2评价依据 (2)3分析法 (2)3.1 原理概述 (2)3.2 模拟软件 (4)3.3 计算原理 (4)3.4 模型设置 (5)3.5 参数设置 (6)4评价标准 (7)5模拟结果和分析 (8)5.1 风环境模拟模型 (8)5.2 工况1(冬季平均风速工况) (8)5.3 工况2(夏季平均风速工况) (10)5.4 工况3(过渡季平均风速工况) (11)6结论 (12)1建筑概况2评价依据1. 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T825-2011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3.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GB50736-20124.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3分析法3.1原理概述建筑群和高大建筑物会显著改变城市近地面层风场结构。
近地风的状况与建筑物的外形、尺寸、建筑物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围地形地貌有着很复杂的关系。
在有较强来流时,建筑物围某些地区会出现强风;如果这些强风区出现在建筑物入口、通道、露台等行人频繁活动的区域,则可能使行人感到不舒适、甚至带来伤害,形成恶劣的风环境问题。
在一般的气候条件下,他们直接影响着城市环境的小气候和环境的舒适性;一旦遇到大风,这种影响往往会变成灾害,使建筑外墙局部的玻璃幕墙、窗扇、雨棚等受到破坏,威胁着室外的安全。
高层建筑群室外人行区域最容易形成再生风和二次风问题,导致冬季室外风速过大,行人难以停留。
图1 室外空气流动与建筑之间所产生的效用示意图建筑合理布局是改善室外行人区热舒适的关键;主要是避免在寒冷冬季室外行人区风速加速,如风巷效应,同时在与冬季主导风向垂直向最好增加裙房,加大底座尺寸,避免冲刷效应和边角效应等,如图1所示。
调查统计显示:在建筑围行人区,若平均风速V>5 m/s的出现频率小于10%,行人不会有什么抱怨(在10%大风情况下建筑围行人区风速小于5 m/s,即可认为建筑围行人区是舒适的);频率在10%~20%之间,抱怨将增多;频率大于20%则应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小风速。
另外,行人在风速分布不均区域活动时,若在小于2m的距离平均风速变化达70%,即从低风速区突然进入高风速区,人对风的适应能力将大减。
因此在设计阶段,应对建筑物的室外风环境做出评价,分析建筑之间位置关系对室外风环境的影响。
同时,室外风环境深刻影响建筑室风环境,特别对建筑防风与自然通风有着决定性影响。
冬季建筑防风,有效减少气流渗透,降低采暖能耗,而夏季与过渡季节的自然通风则能降低建筑空调能耗。
自然通风主要有以下3 种作用:舒适通风、降温通风、健康通风。
通过通风增加人的舒适度,从而提高人体热舒适感觉;通过建筑围气流将建筑边以及房间里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去;同时通过通风,为室提供新鲜空气,降低室二氧化碳浓度。
建筑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主要考虑室外风场以及室外风环境对室环境影响两面容。
3.2 模拟软件本项目采用 CFD 手段对建筑及围的微环境进行模拟分析,评价室外流场分布状况。
模拟计算采用的Phoenics 软件可以对三维稳态或非稳态的可压缩流或不可压缩流进行模拟,包括非牛顿流、多介质中的流动,并且可以考虑粘度、密度、温度变化的影响。
在流体模型上面,Phoenics 置了22种适合于各种Re 数场合的湍流模型,包括雷诺应力模型、多流体湍流模型和通量模型及k -e 模型的各种变异,共计21个湍流模型,8个多相流模型,10多个差分格式,由于较好的结构化网格的适应性,使得Phoenics 能达到较佳的收敛速度和求解精度。
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动力、船舶水利、暖通空调、建筑、油化工、冶金及核工业领域。
3.3 计算原理CFD 法是针对流体流动的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建立数学控制程,其一般形式如下所示:()()()φφφρρφS grad div U div t+Γ=+∂∂该式中的φ可以是速度、湍流动能、湍流耗散率以及温度等。
针对不同的程,其具体表现形式如表1。
表1 计算流体力学的控制程表1中的常数如下:2S G t k μ=, ijij S S S 2=,⎪⎪⎭⎫ ⎝⎛∂∂+∂∂=ji i j ij x u x u S 21, y T g G T t T B ∂∂=σμβ, ερμμ2k C t =,0845.0=μC , 42.11=εC , 68.12=εC , 223tanhwu vC +=ε, 85.0=T σ, 7.0=C σ, εαα=k 由effμμαααα=++--3679.006321.003929.23929.23929.13929.1计算其中0.10=α。
如果 effμμ<<,则393.1≈=εααk()()k C R 23031/1εβηηηρημε⨯+-=, 其中 εη/Sk =, 38.40=η, 012.0=β3.4 模型设置本报告根据建筑总平面图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建立本项目的室外风环境模拟模型,分析模型中包括本项目的建筑物及其边建筑物。
模型外场尺寸选择主要以不影响建筑群边界气流流动为准,外场计算尺寸为298m ×292m ×90 m (宽×长×高)。
划分工具采用PHOENICS软件自带网格工具进行网格划分,此过程中考虑了多种网格划分式,如果网格划分过细,会造成计算速度降低过大,局部网格畸变重等问题,如果网格划分过大,会造成计算精度下降,局部无法识别等问题,在综合考虑网格质量、计算速度和精度,以及充分考虑了建筑体量和建筑物所在基地大小的基础上,选择X×Y×Z=102×110×40,共448800个网格进行计算,主要区域网格尺寸为2m。
网格效果如图2所示。
图2 网格效果图3.5参数设置1) 梯度风设置建筑来流向风速为均匀分布,不同高度平面上的来流风速大小沿建筑高度向按梯度递增。
模拟分析时按大气边界层理论设置来流风速,不同地形的风速梯度不同。
根据相关标准,不同地貌情况下入口梯度风的指数α取值如表2所示。
根据项目边情况,模拟中梯度风指数取城市郊区类的α值。
表2 大气边界层不同地貌的α值类别空旷平坦地面城市郊区大城市中心α0.14 0.22 0.282) 模拟说明鉴于此项目主要分析人行高度处的风环境质量,因此,可以选取人行高度1.5m处的风速矢量图、云图、建筑整体表面压力分布图来说明其围的风环境状况,并给予分析及评价。
3) 出流边界条件建筑出流面上空气流动按湍流充分发展考虑,边界条件按自由出口设定。
4) 计算曲线Phoenics数值模拟代数程的终止标准按连续性程与动量程残差为1.0E-2,但由于计算量较大,根据经验,监测点值变化不大时,就可认为计算准确,本次模拟所有工况迭代次数均在2000次以上。
5) 模拟工况本项目位于北京市,根据《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确定模拟工况,各工况的具体风向和风速设置如表3所示。
表3 模拟工况4评价标准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T825-2011第5.1.9条规定:优化场地风环境,保证室外活动区域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控制建筑物围人行区域距地面1.5m 高处的风速低于5m/s。
5模拟结果和分析5.1风环境模拟模型参评建筑5.2工况1(冬季平均风速工况)模拟冬季平均风速情况下的建筑边流场分布状况时,设定风向为NE,风速为2.6m/s。
1. 风速矢量图解析:由图可以看到,项目东向为操场,较为开阔,气流主要从东北向角进入参评区,北侧和西侧的边建筑起到了一定的挡风作用,有利于参评区的冬季防风。
参评建筑边风速均小于5m/s。
2. 风速云图最大风速2.3m/s解析:风速分布在0.02 ~2.3m/s之间,最大风速出现在宿舍楼东南角,风速放大系数约为1.2。
冬季室外风速适宜,不影响室外行人的正常活动的同时,有利于排除参评区产生的污浊气体。
5.3工况2(夏季平均风速工况)模拟夏季平均风速情况下的建筑边流场分布状况时,设定风向为SSW,风速为2.2m/s。
1. 风速矢量图解析:西南向边建筑布局相对稀疏,气流阻力小。
故夏季室外气流组织顺畅,可以促进参评区污浊空气的扩散。
参评建筑边风速均小于5m/s。
2. 风速云图最大风速2.5m/s解析:参评区受到边建筑的遮挡影响小,人行高度处的风速分布在0.5 ~2.5m/s之间,风速大小适宜,最大风速出现在宿舍楼的西侧,风速放大系数1.3。
故本项目夏季室外风速大小适宜,气流组织顺畅,可以促进夏季参评区的散热,且不会对行人的室外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5.4工况3(过渡季平均风速工况)模拟过渡季平均风速情况下的建筑边流场分布状况时,设定风向为NW,风速为2.2m/s。
1. 风速矢量图解析:过渡季室外气流组织顺畅,可以促进参评区污浊空气的扩散。
参评建筑边风速均小于5m/s 。
2. 风速云图解析:人行高度处的风速处于合理的围之,风速分布在0.2 ~3m/s 之间,最大风速出现在宿舍楼的东北角,风速放大系数1.4。
参评区过渡季风速大小适宜,气流组织非常顺畅,可以保证参评区与外界的空气有效交换,故过渡季室外风环境良好。
6 结论本报告主要对十七中学宿舍楼室外风环境状况进行模拟,选取了夏季、冬季和过渡季平均风速工况对建筑边人行区域环境的舒适性进行分析,室外风环境模拟风速及其放大系数汇总如表4所示。
表4 本项目室外风速状况序号相应工况需分析的容最大风速(m/s )最大风速放大系数 达标判断工况1 冬季平均风速条件下的防风状况 2.3 1.2 √ 工况2夏季平均风速条件下的自然通风状况2.5 1.3 √ 工况3 过渡季平均风速条件下的自然通风状况31.4√最大风速3m/s不同季节不同来流风速工况下,参评区场地1.5m高处的室外风速均小于5m/s,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
风速大小适宜,分布均匀,冬季不会影响室外行人的活动,且有利于夏季和过渡季室外通风散热和排除污染物。
根据上述分析,本项目室外风环境满足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T825-2011第5.1.9条评分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