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狼》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狼》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狼》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49f496fc4ffe473368abae.png)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狼》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zhuì)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jiǒng),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
屠乃奔(bēn)倚其下,弛(chí)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dān)眈相向。
少(shǎo)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míng),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shù)刀毙(bì)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suì)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xiá)矣,而顷(qǐng)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教案学习目标:一、掌握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文学常识。
二、背诵翻译全文,掌握重点文言词语。
三、理清情节,分析形象,理解主旨。
四、正确认识狼的品格。
第一课时一、成语积累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
(引狼入室)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前怕狼,后怕虎)比喻坏人当权。
(豺狼当道)形容心肠象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
(狼心狗肺)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
(狼烟四起)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鬼哭狼嚎)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
(狼子野心)二、文学常识蒲松龄,明末清初人,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
创作出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相传蒲松龄曾摆过一个茶摊,为过往路人提供休息解渴之地,但是路人需要留下一个故事,久而久之,蒲松龄搜集了如此丰富的资料,写成了此书。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
蒲松龄《狼》知识点汇总(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蒲松龄《狼》知识点汇总(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https://img.taocdn.com/s3/m/f43c5c2d312b3169a551a459.png)
《狼》(蒲松龄)知识点【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只)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重点字解释】zhuì)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惧:恐惧。
投以骨:把骨头丢给狼。
从:跟随。
《狼》逐句翻译(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狼》逐句翻译(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https://img.taocdn.com/s3/m/2a17a064b8f67c1cfbd6b88c.png)
《狼》逐句翻译一屠晚归,——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惧,投以骨。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复投之,——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骨已尽矣。
——骨头已经扔完了。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大窘,——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前后受其敌。
——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顾野有麦场,——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积薪其中,——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苫蔽成丘。
——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乃奔倚其下,——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弛担持刀。
——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狼不敢前,——两只狼不敢上前,眈眈相向。
——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少时,——一会儿,一狼径去,——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其一犬坐于前。
——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久之,——时间长了,目似瞑,——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意暇甚。
——神情悠闲得很。
屠暴起,——屠夫突然跳起,以刀劈狼首,——用刀砍狼的脑袋,又数刀毙之。
——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方欲行,——屠夫刚想要走,转视积薪后,——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一狼洞其中,——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已半入,——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止露尻尾。
——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自后断其股,——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亦毙之。
——也把狼杀死了。
乃悟前狼假寐,——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盖以诱敌。
——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亦黠矣,——狼也太狡猾了,而顷刻两毙,——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止增笑耳。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4f77ad6bec0975f465e243.png)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三篇《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
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一〈一〉、教学目标、重难点。
1、熟读文章,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解释。
2、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复述故事3、正确认识人和动物的关系,多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过程本课的学习分2个课时完成。
程序一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自学课文,疏通文意。
程序二课堂教学一、情境导入二、作者作品简介三、自学成果展示学习文言文必须重视朗读,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针对初一学生的特点,朗读竞赛的形式效果较为显著。
1.朗读①2分钟自由大声朗读,准备小组流水读比赛;②小组流水读比赛,看哪个小组用最少的人数读完全文。
流水朗读指的是各小组同学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语句通畅,不漏字,不添字,不读破句子,不读错字音,一旦有误,由下一个同学跟上继续读。
2、难词难句交流,学生翻译课文①交流自学时遇到的难词难句,讨论。
②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教师进行指导。
③教师出示字词的有关投影片,进一步落实字词。
四、创造性复述故事1、概括故事内容。
这一问题,旨在帮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为后面的环节做铺垫。
学生很快就可以概括出主要情节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以上讲的是从屠夫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又提供了另一个考虑角度即狼的角度来复述故事:“狼”眼看世界。
主要情节是遇屠――追屠――诱屠――被杀。
2、实践要求:用第一人称复述故事。
用第一人称,能使学生能设身处地地进入想象,更好揣摩语言的精妙,体会情节的起伏。
方法指导:为展开铺叙,可用对课文“添枝加叶”的方法来展开想象。
如:设置环境、添加动静、加上声色、安排远近、配上衬景、表现心理。
第18课《狼》课件(共28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8课《狼》课件(共28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9ffaa16102de2bd970588c0.png)
7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注意读准下列字的读音
zhuì jiǒng shàn bì chí
缀 窘 苫蔽 弛
dān míng suì kāo xiá
眈 瞑 隧尻 黠
8
朗读课文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 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暇甚。屠暴起, 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 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 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盖以诱敌 (古:原来——今:覆盖,盖子) 3、几何 (古:多少——今:几何学的简称)
16
(三)、词类活用
1.狼不敢前
( 名作动,上前
)
2.一狼洞其中 ( 名作动,打洞 )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名作状,从隧道 ) 4.其一犬坐于前( 名词作状语,像) 狗一样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动词作名词,欺骗的) 手段
1
一、导入: 说一说你知道的有关狼的成 语、谚语或故事. 说说你心 目中狼的形象
2
有关狼的成语:
杯盘狼藉
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鬼哭狼嚎
虎狼之势
虎穴狼巢
狼狈为奸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
如狼似虎
《狼》课文原文及翻译
![《狼》课文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b76474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6e.png)
《狼》课文原文及翻译《狼》课文原文及翻译《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
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狼》课文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课文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初中文言文《狼》原文及翻译
![初中文言文《狼》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0d6933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7.png)
初中文言文《狼》原文及翻译在我们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中,有我们遇到不懂的是正常的。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初中文言文《狼》原文及翻译,欢迎借鉴!初中文言文《狼》原文及翻译篇1《狼》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翻译: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初一上册《狼》翻译
![初一上册《狼》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97fb72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7.png)
初一上册《狼》翻译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一个屠户在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
屠户在路上遇到了两只狼,紧随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把骨头投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他。
屠户又把骨头投给它,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脚步,但是之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上了。
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的处境很危急,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
屠户看见田野中有个麦场,场主在里面堆柴,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户于是奔向麦场,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着刀。
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户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头,又劈砍几刀杀死了狼。
屠户正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图想要钻洞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
屠户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
狼也是狡猾的动物,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文言文《狼》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狼》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22756a0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8.png)
世有狼,其性贪而狡。
常夜行于山间,伺机而食。
人患之,然狼亦畏人。
古有谚云:“狼行千里,改不了吃肉。
”盖言狼之性,终不可移也。
一日,有猎者入山,望见一狼,独踞于山石之上,目光如炬,似有所伺。
猎者心中窃喜,遂持弓矢,潜行而近。
狼见有人来,亦不慌不忙,仰首望天,若有所思。
猎者近至狼前,忽闻狼长啸一声,声震山谷。
猎者大惊,以为狼欲逃,遂放箭射之。
狼中箭而未死,转身欲逃。
猎者紧追不舍,狼走如飞,猎者亦疾驰,然终不能及。
狼逃至一深涧,涧水湍急,狼欲过涧,但涧中乱石林立,狼无法逾越。
猎者见状,以为狼必死,遂驻足观之。
未料狼跃入涧中,水性颇佳,顺水而下,转眼间已不见踪影。
猎者大失所望,怏怏而归。
归途中,忽见一狼,身负伤,缓缓而行。
猎者心中疑惑,遂上前询问。
狼言:“吾闻君善射,故欲试之。
然吾虽负伤,犹能逃命,君亦当知,狼性狡猾,非易与之敌也。
”猎者闻言,心中敬畏,遂不再言。
狼言罢,径自而去。
猎者归家,以此事告之家人。
家人皆叹曰:“狼之狡猾,竟如此哉!”自是之后,猎者不敢轻举妄动,常备弓箭,以防狼患。
然狼之性,终不可移。
人或遇之,往往丧命。
故人皆畏狼,狼亦畏人。
译文:世间有狼,其本性贪婪而狡猾。
它们常常在夜间行走在山林之间,寻找机会捕食。
人们都害怕狼,然而狼也害怕人。
古时候有谚语说:“狼行千里,改不了吃肉。
”这句话意思是说狼的本性,终究是无法改变的。
有一天,有一个猎人进入山林,看到一只狼独自蹲坐在一块山石上,目光如炬,似乎在等待什么。
猎人心中暗自高兴,于是拿起弓箭,悄悄地靠近。
狼看到有人靠近,却并不慌张,仰头望天,好像在思考什么。
猎人已经靠近狼的面前,突然听到狼发出一声长啸,声音震动山谷。
猎人非常惊恐,以为狼想要逃跑,于是放箭射它。
狼被箭射中却没有死,转身想要逃跑。
猎人紧紧追赶,狼奔跑如飞,猎人也在全力奔跑,但始终无法追上。
狼逃到了一个深涧,涧水湍急,狼想要过涧,但涧中乱石林立,狼无法跨越。
猎人看到这种情况,以为狼必死,于是停下来观看。
七上语文文言文翻译狼
![七上语文文言文翻译狼](https://img.taocdn.com/s3/m/275b526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d.png)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翻译:狼虽然也很狡猾,但最终却在一瞬间被杀死了两只,禽兽之间的欺诈手段又有什么区别呢?这只不过又增加了一些笑料罢了。
《狼》译文:狼虽然狡猾,但最终却在一瞬间被杀死了两只。
禽兽之间的欺诈手段又有多少区别呢?这不过又增加了一些笑料而已。
《狼》原文:太医令李时珍闻之,舍其业,遂浪迹江湖数十年,搜罗百氏,采析群言,聚徒讲习,洞明古训,融会新知,著成《本草纲目》一书,集我国明代医学之大成。
《狼》翻译:当时的太医令李时珍听说了这件事,便放弃了他的本职工作,于是四处游历江湖数十年,搜集整理了各种医书,分析了众多医学家的言论,聚集门徒进行讲学,深入理解古代医学经典,融会贯通古今医学知识,最终著成了《本草纲目》一书,集成了我国明代医学的精华。
《狼》译文:当时的太医令李时珍听说了这件事,便放弃了他的本职工作,于是四处游历江湖数十年,搜集整理了各种医书,分析了众多医学家的言论,聚集门徒进行讲学,深入理解古代医学经典,融会贯通古今医学知识,最终著成了《本草纲目》一书,汇集了我国明代医学的精华。
《狼》原文:然狼有父子之慈,闻之,殂然涕下,投袂而起,曰:“吾数年来,捐数百万家财,买人心也,今乃反遭此,吾何以面目见人?”《狼》翻译:然而狼有父子的慈爱之情,听后,悲伤得泪流满面,扔掉袖子站起来说:“我多年来,舍弃了数百万家财,用来收买人心,如今反而遭到这样的下场,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人呢?”《狼》译文:然而狼有父子的慈爱之情,听后,悲伤得泪流满面,扔掉袖子站起来说:“我多年来,舍弃了数百万家财,用来收买人心,如今反而遭到这样的下场,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人呢?”《狼》原文:遂归,以谢其子。
子曰:“子有父之志,我敢不孝?然吾闻之,为人父母者,不患人之不孝,患己之不慈也。
”《狼》翻译:于是狼回家去,向他的儿子道歉。
儿子说:“您有父亲的志向,我怎敢不孝顺?然而我听说,做父母的,不必担心别人不孝顺,而应该担心自己是否慈爱。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狼》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狼》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7c107e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3.png)
【导语】《狼》是清代⼩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说。
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
启⽰我们对待像狼⼀样的恶⼈,不能妥协退让,⽽要像屠夫⼀样勇敢⽃争、善于⽃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课⽂ ⼀屠晚归,担中⾁尽,⽌有剩⾻。
途中两狼,缀(zhuì)⾏甚远。
屠惧,投以⾻。
⼀狼得⾻⽌,⼀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前狼⼜⾄。
⾻已尽矣,⽽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窘(jiǒng),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
屠乃奔(bēn)倚其下,弛(chí)担持⼑。
狼不敢前,眈(dān)眈相向。
少(shǎo)时,⼀狼径去,其⼀⽝坐于前。
久之,⽬似瞑(míng),意暇甚。
屠暴起,以⼑劈狼⾸,⼜数(shù)⼑毙(bì)之。
⽅欲⾏,转视积薪后,⼀狼洞其中,意将隧(suì)⼊以攻其后也。
⾝已半⼊,⽌露尻(kāo)尾。
屠⾃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xiá)矣,⽽顷(qǐng)刻两毙,禽兽之变诈⼏何哉?⽌增笑⽿。
教案 学习⽬标: ⼀、掌握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学常识。
⼆、背诵翻译全⽂,掌握重点⽂⾔词语。
三、理清情节,分析形象,理解主旨。
四、正确认识狼的品格。
第⼀课时 ⼀、成语积累 ⽐喻把坏⼈或敌⼈引⼊内部。
(引狼⼊室) ⽐喻胆⼩怕事,顾虑太多。
(前怕狼,后怕虎) ⽐喻坏⼈当权。
(豺狼当道) 形容⼼肠象狼和狗⼀样凶恶狠毒。
(狼⼼狗肺) 四处都是报警的烟⽕,指边疆不平静。
(狼烟四起) 形容⼤声哭叫,声⾳凄厉。
(⿁哭狼嚎) ⽐喻凶暴的⼈居⼼狠毒,习性难改。
(狼⼦野⼼) ⼆、⽂学常识 蒲松龄,明末清初⼈,字留仙,⼜字剑⾂,号柳泉居⼠,世称聊斋先⽣,⾃称异史⽒,现⼭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镇蒲家庄⼈,汉族。
创作出的⽂⾔⽂短篇⼩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相传蒲松龄曾摆过⼀个茶摊,为过往路⼈提供休息解渴之地,但是路⼈需要留下⼀个故事,久⽽久之,蒲松龄搜集了如此丰富的资料,写成了此书。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狼》注释译文赏析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狼》注释译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f796a683c4bb4cf7ecd1ea.png)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狼》注释译文赏析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
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补博士弟子员。
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0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
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
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注释(1)屠:这里指屠户,宰杀牲畜卖肉的人。
(2)晚:夜晚,晚上。
(3)归:回家。
(4)止:通“只”,翻译为仅,只。
(5)缀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
甚,很。
(6)惧:害怕(7)投以骨:倒装,就是“以骨投之”,意为把骨头扔给狼。
以,把。
(8)从:跟从,跟随。
(9)复:又,再(10)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11)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并,一起。
故,旧、原来。
(12)窘(jiǒng):困窘,处境危急,困迫为难。
(13)恐:恐惧,担心。
(14)敌:意动用法。
这里是动词,指攻击的意思。
(15)顾:看,视。
这里指往旁边看。
(16)积薪:堆积柴草。
积,堆积。
文言文《狼》鉴赏-《狼》译文及解说
![文言文《狼》鉴赏-《狼》译文及解说](https://img.taocdn.com/s3/m/1df3b2c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9.png)
文言文《狼》鉴赏-《狼》译文及解说《狼》是由蒲松龄所创作的,作者指出狼的狡黠奸诈,而嘲笑其顷刻而毙的结局,也间接赞扬了屠户的勇敢机智,余味无穷。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狼》文言文解说,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狼》清代: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译文一个屠户傍晚回来,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
屠户半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感到害怕,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
屠户再次扔骨头,较晚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之前获得骨头的狼又跟上来了。
骨头已经没有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屠户感到处境危急,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
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不敢上前,眼瞪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过了一会儿,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
他刚刚想离开上路,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
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后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
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
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七年级课文《狼》的翻译
![七年级课文《狼》的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be83bd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6.png)
七年级课文《狼》的翻译七年级课文《狼》的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才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狼》课文翻译及注释(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狼》课文翻译及注释(人教版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ecf040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69.png)
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
路上有两只狼,紧随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用骨头投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了追赶,另一只狼仍旧跟从。
又投骨头给它,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止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来了。
骨头已经投完了,两只狼还是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屠户感到非常困窘急迫,担心受到狼的前后攻击。
环顾四周看到田野中有个麦场,场主在其中堆积了柴,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它的下面,卸下担子拿起刀。
狼不敢走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前面。
过了很久,那只狼似乎闭眼了,神情十分悠闲。
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户正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户的背后。
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也把这只狼杀死了。
屠户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人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注解1)屠:宰杀牲畜。
这里指屠户,即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生意人。
2)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3)投以骨:同于“以骨投之”,意为,(屠户)把骨头扔给狼之,指狼。
初一文言文《狼》全文翻译
![初一文言文《狼》全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4648b5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e.png)
初一文言文《狼》全文翻译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耽耽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睽,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黔矣,而质刻两毙,禽兽之变作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
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很急很怕,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
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
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扩展:蒲松龄简介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狼重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狼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86cb4f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a.png)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外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面前。
6、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过了很久,它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十分悠闲。
7、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屠户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
8、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问题归纳】
1.第①段交代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第①段交代了一个屠户,卖完肉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两只狼紧追不放。
简单几笔,勾画出屠户处境的危险,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扣人心弦,为后面描述屠户与狼做斗争作铺垫。
2.作者写“两狼并驱如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骨头被扔完了,两狼“并驱如故”,狼并没有满足,暴露了狼贪婪的本性。
屠户迁就妥协的策略失败,再没有可以引开狼的东西,处境更加危险。
情节引人入胜。
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在紧张的气氛中,两只狼的反常行为让人捉摸不透,设下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
和狼有关的成语
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鬼哭狼嚎 虎狼之势 狼狈不堪 狼狈为奸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狼眼鼠眉 狼子野心 引狼入室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前怕狼,后怕虎
实用文档
《狼》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 缀(zhuìì))行行\\甚甚远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之\并驱如故。
启示
这个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 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
面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要 存有幻想,妥协让步,要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实用文档
议狼
蒲松龄笔下的狼是如此的 贪婪凶恶, 可是大自然中的狼实用果文档 真如此吗?
《狼》
——蒲松龄
聪明的你会背了吗?
实用文档
遇 狼
一屠~~~~~~~止有~~~~~途 中~~~~~缀行~~~~~
❖ 蒲松龄(1864-1715),字留仙、剑臣,别号柳 泉居士,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清代文学家。 “聊斋”是他书屋的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 “异”指奇异的故事。
❖ 《聊斋志异》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大多来自 民间和下层知识分子的传说。多数故事通过描写 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惧 狼
屠惧~~~~~一狼~~~~~
复投之~~~~~骨已~~~~~~而
两狼~~~~
实用文档
御 狼
屠大窘~~~~~~顾野~~~~~~苫蔽
~~~~~~屠乃~~~~~~驰担~~~~~~眈眈
~~~~~
实用文档
杀 狼
少时~~~~~~其一~~~~~~目~~~~~~ 意~~~~~~屠暴起~~~~~~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胁迫,攻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看见 打麦子的场院 堆柴草(麦秸) 遮蔽 覆盖
屠乃 奔 倚
其下, 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于是 跑 倚靠
代词,指柴堆 放下
名词作动词 向 注视的样子
前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
瞑, 意
一会儿
暇
径直
调解音节,没有实在含义。
名词作状语,像狗那样
甚。
闭眼
神情
悠闲
非常
实用文档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哪?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实用文档
1、遇狼:
1、仔细看看图中屠户的眼睛,你可看出屠户 当时的神情是 怎样的?
2、为什么屠户会有这样的神情?你可设 想一下他的处境。
(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来说明)
一屠晚归, 担中肉尽, 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 缀行甚远。
实用文档
2、惧狼: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 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 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屠夫急中生智想出了什么办法? 此时他的心态是怎样的?
2、两狼有何表现?
实用文档
3、从“骨已尽矣,两狼 之并驱如故。”可以看出 狼此时的心态是怎样的?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
御 3、 狼: 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 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1、屠夫此时在想什么?他又采取了怎样的行动?可看出他怎样的 个性?
2、狼此时有何表现,可看出狼此时的心态是怎样的?
6、此节表现了狼的什么本性?
7、请结合图片说出屠夫杀两狼的经过, 从中可以看出屠夫的什么个性?
实用文档
总体感知,理清故事结构。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一个动词,概括 故事情节。
屠 遇__狼 _惧_狼 户
_御_狼 _杀_狼
实用文档
刺
写
贪
鬼
刺
写
虐
妖
入
高
骨
人
三 分
蒲松龄
一
等
郭沫若写蒲松龄的对联
实用文档
一、简介蒲松龄
突然
用
几 杀死
方 欲 行,转 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 将 隧入以攻 其后也。
正要
转身
名词作动词 打洞
企图 钻入 攻击 代词,指屠户
身已半入,止露 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同“只” 屁股
从
大腿
杀死
乃 悟前狼假寐, 盖
于是
睡觉
原来
以诱敌。
用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
狡猾
一会儿
作假,欺骗
几何哉?
实用文档
《狼》
三、译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
屠夫,宰杀牲畜卖肉的人。 同“只只”有
连结,这里是紧跟的意 害怕
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思而。前狼又至。
停止
跟随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一起 原来
紧张为难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苫蔽成丘。
实用文档
4、 杀狼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 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 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 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 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两狼的计谋是什么?
2、前狼假寐的姿势?3、前狼假寐的神 态?
4、后狼径去的目的?5、如果此时两狼 有一番对话,它们会说些什么?
止增笑耳。
多 少
通“只” 只是、仅仅
实用文档
这些你注意到了吗?
1 . 一狼洞其中 2 . 狼不敢前 3 . 其一犬坐于前 4 . 意将隧入……
“洞”,名词作动词,“打洞”
词
“前”,名词作动词,“上
类活 “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用 “隧”,名词作动词,“从柴草堆中打
洞”
1. 止有剩骨
“止”通“只”
屠\大窘(jiǒng),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 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chí)担\持 刀。狼\不敢前,眈眈(dān)相向。
少(shǎo)时,一狼\径(jìng)去,其一\犬坐于前。久 之,目\似瞑(míng),意\暇(xiá)甚。屠\暴起,以刀\劈 狼首,又\数刀毙(bì)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 洞其中,意将隧入 \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 (kāo)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 (mèi),盖以\诱敌。 狼亦\黠(xiá)矣,而\顷(qǐng)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 何哉?止增\笑耳。
一狼得骨止
停止
2. 恐前后受其敌
胁迫、攻击,名作动
一
盖以诱敌
敌方、对方,名词
词
3. 而前狼又至
前面
多
狼不敢前 4. 意暇甚
上前,名作动词 神情、态度
义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想、打算
实用文档
投以骨:
把一块骨头扔给它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的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