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法 操作流程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经口鼻吸痰法通常用于清除气管、支气管和肺部中的分泌物,以减轻呼吸困难和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流程:步骤一:准备工作患者应该先坐起来或半躺在床上,口腔应该清洁干净,如果患者喉咙有炎症或者感染,应该提前吸入一些雾化药物以减轻炎症和分泌物的影响。
护士应该准备好以下工具:•吸痰管•氧气或呼吸机•抹布或面纸•消毒液步骤二:前期准备护士应该把吸痰管从包装中取出并检查是否损坏,如果有损坏应该立即更换。
接下来,护士应该仔细洗手并戴上手套。
步骤三:插入吸痰管护士应该先告诉患者需要进行吸痰,并说明操作步骤。
接着,护士应该拿起吸痰管,用消毒液消毒后,握住两端将管子插入患者口腔或鼻腔。
在插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管子的插入要缓慢,让患者能够适应•插入时应该避免对喉部和喉结造成压力•对于口腔插管,您可以让患者深呼吸,然后在呼气时插入管子;对于鼻腔插管,您可以向上抬起患者的鼻子,然后插入管子•插好后,应该待患者适应后慢慢往管子中注入氧气或连接呼吸机,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步骤四:吸出分泌物当插入管子并连接好氧气或呼吸机后,可以开始吸出气管、支气管和肺部中的分泌物了。
操作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吸痰器前端先吸出口腔,然后吸取支气管;手握吸痰器前端,调节吸力,缓慢快速吸痰,一方面吸痰,一方面轻拍背部帮助排除分泌物。
•吸痰时间通常为5-10秒钟,可以根据患者状况选择适当的时间。
•在吸痰过程中,应该注意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如果有必须立即停止吸痰。
吸痰完成后,护士应该将吸痰管从患者嘴或鼻中取出并用消毒液彻底清洗消毒。
步骤五:整理操作环境操作完毕后,需要整理一下操作环境,包括:•把使用过的吸痰器和面纸放到污染盒中•清理吸痰器,涂上消毒液并放入消毒柜中消毒•清洁手套和其他工具•记录吸痰的时间和吸痰的状态经口鼻吸痰法是一项重要的呼吸系统护理工作,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需要仔细、严谨地操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经鼻口腔吸痰法操作流程
经鼻口腔吸痰法是一种辅助排出呼吸道分泌物的方式,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操作者准备:包括洗手、戴口罩、准备吸痰所需要的器械等。
同时要检查吸痰管包装是否完好,接通吸引器电源后检查仪器是否能够正常建立负压,将检查无误的吸痰管连接至吸引器橡胶管,试吸生理盐水检查是否通畅。
2. 评估患者:核对患者信息,评估患者的病情及有无缺氧等。
如果是清醒的患者,要向其解释做该操作的目的,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对于昏迷状态或难以配合的患者可以使用压舌板或开口器打开口腔,头偏向一侧。
同时要做好监测,包括血氧饱和度、脉搏、血压、心率以及呼吸音等。
3. 吸痰操作:打开吸引器开关,戴手套,接吸引器,试吸生理盐水测试管道是否通畅。
再将吸痰管插入患者鼻腔或者口腔吸净分泌物。
注意每次吸痰不超过15秒,避免患者窒息。
如果一次未能吸净全部痰液,应休息3~5分钟后再次吸痰,不要连续进行操作。
4. 吸痰完毕:关闭吸引器,取下吸痰管,观察患者病情。
同时清洁患者口鼻,观察患者口腔或鼻腔粘膜有无损伤。
5. 整理器具:将用过的吸痰管及玻璃接头进行消毒处理。
以上就是经鼻口腔吸痰法的基本操作流程,应在有专业知识、经过相关培训的医疗工作者指导下完成,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切口吸痰操作流程
吸痰术操作流程包括4方面:
1.评估患者情况:吸痰的方法一般用于痰多不易咳出或者呼吸乏力的重症患者,因而选取该方法时,要先评估患者的呼吸及痰液阻塞情况。
2.准备吸痰工具:操作者做好物品准备,将吸痰器接通电源,检查吸痰装置是否通畅,各种连接管连接是否严密、正确,调节好负压吸引装置的压力。
操作者也需要洗手、戴好口罩和手套。
3.吸痰操作:将患者头转向操作者一侧,让患者张口配合或者用压舌板帮助患者打开口腔,一手将导管末端折叠,用无菌持物钳将吸痰管插入患者口咽部,打开负压,先将口腔咽喉部分泌物吸净,然后更换吸痰管,在患者吸气时顺势将吸痰管经咽喉插入气管达到一定深度,然后将吸痰管自深部向上提拉,左右旋转,吸净痰液。
4.吸痰后护理:吸痰结束后应关闭负压吸引装置,并对吸痰管进行消毒。
观察患者呼吸是否改善,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物品,并帮助患者做好护理。
经胃管插管胃管切开吸痰法技术操作流程
经胃管插管胃管切开吸痰法技术操作流程概述经胃管插管胃管切开吸痰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技术,用于清除胃部积液或异物,并保持胃通畅。
本文档将介绍胃管切开吸痰法的技术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1. 检查器材和胃管:- 确保所需器材齐全,并进行必要的消毒。
- 选择合适尺寸的胃管,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和需要进行选择。
- 检查胃管完整性和通畅性,确保没有弯曲或其他损坏。
2. 准备患者:- 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操作目的和过程,并获得其同意。
- 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以便操作更加方便。
-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清洁口腔和腹部。
3. 术前准备:- 洗手并戴好手套。
- 准备好必要的器材和药物,如吸痰器、吸痰管、洗胃器、生理盐水等。
4. 操作步骤:- 按正常插胃管的方法将胃管插入患者的口腔,通过食管进入胃部。
- 切开胃管:在胃管接近胃的位置处,用手指轻轻固定胃管,然后用手术刀小心切开胃管,确保胃内内容物能够通过胃管顺利排出。
5. 吸痰操作:- 将吸痰管连接到胃管上,并将其引出患者嘴巴外。
- 利用吸痰器吸取胃内积液或异物,注意操作时要轻柔并避免刺激患者。
- 对于积液较多或异物较大的情况,可使用洗胃器进行冲洗清理。
6. 操作后护理:- 完成吸痰操作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以保持其通畅。
- 将吸痰管护理好,避免扯拽或受潮。
- 将患者处于适当的体位,并进行观察,以确保没有不适或并发症发生。
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要保持温柔和轻柔,尽量避免刺激患者。
- 注意洗手和佩戴手套,确保操作环境清洁和卫生。
- 在任何时候,如果患者出现窒息、呼吸困难或其他严重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寻求医生帮助。
- 操作前请确认患者没有食管破损或食管狭窄等禁忌症,以免造成损伤或加重病情。
以上就是经胃管插管胃管切开吸痰法的技术操作流程。
如有问题或不确定的地方,请随时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的意见。
吸痰的操作流程
吸痰的操作流程吸痰,这个听起来有点吓人的过程,其实是很多病人在治疗中必须经历的一环。
没错,它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但却能帮助患者缓解呼吸道的压力。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过程,看看背后的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1.1 环境准备首先,吸痰之前,得确保环境干净、安静。
医院的病房里,常常人来人往,但这时候,我们得尽量减少干扰。
把窗帘拉上,保持私密性,给患者一个安心的空间。
毕竟,这时候患者的情绪也很重要,太多的噪音会让他们感到紧张。
1.2 工具准备接下来,工具也得准备好。
吸痰需要的设备有吸引器、吸引管、消毒液,还有手套和口罩。
哎呀,这些东西看似简单,但都得准备齐全。
用消毒液把手洗干净,带上手套,再戴上口罩,确保在操作过程中不会引入感染。
安全第一,这可不是小事。
二、实施过程2.1 患者沟通在开始之前,一定要和患者好好沟通。
用温暖的语气告诉他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可以说:“嘿,接下来我们要帮你把肺里的痰吸出来,这样你会觉得轻松很多。
”别小看这一步,沟通能让患者放松,心情也会变好。
2.2 吸痰操作然后就是吸痰的核心操作了。
先让患者坐好,最好是稍微向前倾,能让痰更容易被吸出来。
将吸引管轻轻插入患者的气道,注意深度,不要太用力,以免伤到他们。
轻轻吸引,保持几秒钟,再慢慢拔出来。
这个过程可能会让患者感到不适,但要耐心,让他们知道这只是暂时的。
2.3 观察反应在操作的过程中,得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果他们感到窒息或者不适,要立即停止。
时刻关注患者的面部表情,了解他们的感受。
如果需要,可以适时调整吸引力度。
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得灵活应对。
三、结束和清理3.1 清理工具吸完痰,别急着放松。
要认真清理工具,把吸引管和其他一次性物品丢掉,确保没有任何感染的隐患。
用消毒液把手和设备都清理干净,保持环境卫生,这样才算是完成了整个过程。
3.2 患者安抚清理完毕,别忘了再去安抚患者。
可以说:“你做得很好,刚才的过程让你舒服多了。
”给他们一点鼓励,让他们知道自己没有经历这一切的孤单。
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吸痰法操作流程图吸痰技术操作流程一、用物准备;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无菌盘内放置无菌吸痰管、治疗巾、无菌盐水、一次性无菌手套、遵医嘱备湿化液。
二、步骤1携带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2接通电源,打开吸引器,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根据患者情况及痰粘稠度调节负压。
(40-53KPA)3吸引器胶管与吸痰管相接,试吸NS 检查是否通畅。
4患者平卧或侧卧头转向操作者并略后仰并张口,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者张口器辅助。
5一手持导管末端(玻璃管连接处)并折叠,以免损伤粘膜,一手戴手套持导管头。
6轻轻插入口腔或鼻腔,吸出口鼻分泌物。
7换管,折叠插入适宜深度(个人认为要过第一个狭窄即15-25CM)。
放开导管末端,轻柔灵巧迅速左右旋转提起8拔出吸痰管吸生理盐水冲洗管子.9每次吸痰不超过15S 若未吸尽,等待3—5MIN可继续操作.10清理患者口鼻.11关闭电源,观察口鼻黏膜有无损伤及患者反应,协助其取合适卧位。
12清理用物,洗手,作好记录。
三、注意事项1、吸痰前后给予患者100%的纯氧2分钟,以提高患者的SPO2(经皮血氧饱和度)至所能达到的最高值,从而避免吸痰时发生严重的低氧血症2、注意无菌操作:吸痰过程中对吸痰管及气道的污染会造成患者的肺部感染,必须严格无菌操作,现吸痰管内多配有无菌手套,进行吸痰操作前必须做好用物准备,要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能被污染,一根吸痰管只限用一次,冲洗吸痰管的生理盐水瓶应注明吸引气管插管及口鼻腔之用,不得混用3、吸痰动作要轻快,吸引负压不得超过—6.67Kpa,以免损伤气道粘膜,尤其对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则更应注意,以免诱发支气管痉挛4、吸痰时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要盲目插入5、如欲吸引左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应将患者头部尽量转向右侧,因吸痰管比较容易插入左侧支气管6、操作者动作宜轻柔迅速,吸痰时间不要超过15秒7、吸引完插管内的痰液后,可用同一根吸痰管吸引口鼻腔的分泌物。
吸痰操作流程
吸痰操作流程吸痰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通常用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或者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
正确的吸痰操作可以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下面将介绍吸痰操作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1.准备工作。
在进行吸痰操作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洗手并戴上手套,以避免交叉感染。
另外,还需要准备好吸痰器、生理盐水、护理垫、口腔护理用品等工具和物品。
2.告知患者。
在进行吸痰操作之前,需要向患者进行详细的告知,告知他们吸痰的目的、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不适感。
并征得患者的同意,以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3.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
在进行吸痰操作之前,需要协助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通常是半坐位或侧卧位,以便于分泌物的排出。
在协助患者取体位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移动患者,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
4.吸痰操作。
在进行吸痰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 用生理盐水滴鼻法,让患者先滴入生理盐水,以软化分泌物,有助于分泌物的排出。
b. 选择合适的吸痰器,通常有口腔吸引器和气管切开吸引器两种类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吸痰器。
c. 用吸痰器轻柔地插入患者口腔或气管切开处,吸出分泌物,注意力度要轻,避免刺激患者呼吸道。
d. 吸痰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吸痰并及时处理。
e. 吸痰结束后,要及时给患者口腔护理,以保持口腔清洁,并帮助患者重新取适当体位。
5.记录和观察。
吸痰操作结束后,要及时记录吸痰的时间、吸出的分泌物量以及患者的呼吸情况等信息。
并且要继续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一般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6.清理和消毒。
吸痰操作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和消毒使用过的吸痰器等工具,并将护理垫等物品进行妥善处理,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总结。
吸痰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操作,正确的吸痰操作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在进行吸痰操作时,护士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和告知,并且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力度和技巧,以确保吸痰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一、准备工作1.检查电动吸引器的状态,确认设备完好无损。
检查电源线、电源插头及连接线,确保安全可靠。
2.检查吸痰管,确认无裂纹或异常情况。
二、准备场地1.环境整洁、通风良好。
2.准备清洁工具,如一次性吸痰袋、纸巾等。
三、准备病患1.告知病患将进行吸痰操作,并征得其同意。
2.将患者侧卧或半卧位,保持舒适。
3.佩戴手套,做好个人防护。
4.将病患的面部清洁干净。
四、操作步骤1.打开电动吸引器开关,确认吸痰管连接正确。
2.调节吸痰管上的负压控制旋钮,设置合适的负压力。
3.将吸痰管的一端插入口腔或鼻腔,深度约为7-8厘米。
对于吸痰管插入到气管或支气管内,注意插入深度应根据患者情况慎重把握。
4.吸痰过程中,保持轻柔且平稳的吸力,避免过强或过弱的吸力。
5.吸痰管吸引分泌物或异物后,分泌物会被吸入吸痰管内,此时应及时关闭电动吸引器开关。
6.用一次性吸痰袋装收集的分泌物,防止交叉感染,注意丢弃过程中的卫生。
7.操作结束后,将吸痰管取出,用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并用消毒液浸泡清洗。
五、收尾工作1.清洁电动吸引器的外部表面,使用消毒液擦拭。
2.清洁吸痰管,如使用重复使用的吸痰管,应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3.定期对电动吸引器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六、注意事项1.操作前应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患者是否适合吸痰。
3.注意个人防护,佩戴手套等防护用具。
4.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患者的舒适感和安全,避免伤害患者。
5.吸痰过程中应注意负压的控制,避免过大的负压对患者造成不适。
6.注意吸痰管的插入深度和角度,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7.吸痰后需要及时关闭电动吸引器开关,以避免对患者带来不适。
8.吸痰操作完成后要及时清洁设备和消毒,以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卫生安全。
总结。
吸痰操作流程范文
吸痰操作流程范文吸痰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护理技术,常用于协助呼吸困难或无法自主咳痰的患者排痰。
下面是一篇关于吸痰操作流程的范文,供参考。
一、患者准备1.安全环境:在操作吸痰之前,要先确保病房的环境安全。
关闭电源插座,确定病房内没有燃气泄漏等危险,同时保证室内通风良好。
2.安全防控: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防护眼镜、手套等,以减少感染风险。
3.患者卧位:将患者安置在半卧位或坐位,保持头部稍微向前倾斜的姿势,以有利于痰液的排出。
4.备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吸痰设备,包括吸引器、吸痰管、生理盐水等。
二、操作步骤1.洗手:先正确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进行洗手,至少持续20秒,确保清洁。
2.提醒患者:向患者说明吸痰的过程,告知他们需要配合,做好心理准备。
3.检查设备:检查吸引器、吸痰管的状态,确保设备完好无损,防止感染交叉。
4.操作前准备:戴好手套,利用无菌生理盐水对吸痰管进行冲洗,避免引进细菌。
5.应用生理盐水:先向患者鼻腔滴入数滴生理盐水,以湿化痰液,帮助痰液松解。
6.吸痰操作:轻轻将吸痰管插入患者的鼻腔或口腔,直至到达痰液的位置。
同时,通过吸引器的负压,将管内的痰液吸出。
7.不断观察:在吸痰的过程中,要不断观察患者的痰液产量以及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操作方法。
8.重复操作:如果痰液较多,需要多次吸痰,此时要注意给患者一个适当的休息时间。
9.操作完成:吸痰结束后,将吸痰器中的痰液倒入合适的容器中,将吸痰管进行处理,清洗和消毒。
10.患者护理:吸痰过程结束后,要及时给患者嘴巴、鼻腔进行清洁,保持口腔的清洁和口气的新鲜。
三、注意事项1.操作注意:在吸痰过程中,操作者要轻柔、稳定地进行操作,以免对患者造成不适。
2.避免感染:在吸痰过程中,要注意自身防护,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使用一次性产品,并妥善处理。
3.切勿过度吸痰:在吸痰的过程中,不要过度吸痰,以免刺激患者的气道引起不适。
4.观察病情:在吸痰的过程中,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如呼吸状况、氧饱和度等。
吸痰技术操作流程
吸痰技术操作流程吸痰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适用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或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
正确的吸痰技术操作流程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吸痰技术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吸痰前,护士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洗手,并穿好手套,以免交叉感染。
接着,准备好所需的吸痰管、生理盐水、吸引器、护理垫等器材。
确保吸痰器的吸引力正常,以免影响吸痰效果。
2. 与患者沟通。
在进行吸痰操作前,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他们即将进行的操作,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同时,要向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和过程,以减轻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感。
3. 采取正确体位。
将患者的头部稍微向一侧倾斜,以便于吸痰管顺利进入气道。
在操作过程中,护士需要保持患者的头部稳定,避免患者头部晃动而影响吸痰的准确性。
4. 清洁口腔。
使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水帮助患者清洁口腔,以减少吸痰时吸入口腔内的细菌和分泌物,减少感染的风险。
5. 进行吸痰。
将吸痰管插入患者口腔,进入咽喉部。
在吸痰的过程中,护士需要注意吸痰管的深度,避免刺激患者的气道黏膜。
同时,要控制好吸引器的吸引力,避免对患者的气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6. 清理分泌物。
在吸痰的过程中,护士需要通过吸引器将患者口腔和气道内的分泌物吸出。
吸痰结束后,要及时清洁吸痰管,以免细菌滋生。
7. 观察患者反应。
吸痰结束后,护士需要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氧饱和度,以确保吸痰操作没有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8. 记录观察结果。
吸痰操作结束后,护士需要将患者的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包括吸痰的时间、吸出的分泌物量、患者的反应等情况。
这些记录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为下一步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总结,吸痰技术操作流程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正确的吸痰操作可以有效清除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减少感染的风险,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护士在进行吸痰操作时,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与患者充分沟通,采取正确的体位,注意清洁口腔,掌握吸痰技术的操作要点,及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并做好记录工作。
吸痰的操作程序范文
吸痰的操作程序范文吸痰(也叫抽痰)是一种医疗程序,常用于帮助病人清除呼吸道中的痰液,从而改善呼吸。
这个程序需要按照严格的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以下是吸痰的操作程序的提纲,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1.准备好吸痰设备:吸痰器、吸痰管、连接管、痰瓶、生理盐水或稀释的漱口水、手套等。
2.检查吸痰器是否正常工作:确认吸痰器的负压是否正常、连接管是否无损、吸痰管是否连通等。
3.清洗双手并戴上手套。
二、操作步骤1.向病人解释吸痰的目的和过程,并取得其同意。
2.安置病人:调整病人的姿势,尽量使其舒适,一般采用半卧位或坐位。
3.帮助病人咳嗽:先让病人尽量咳嗽,以便尽可能多地将痰液咳出。
4.准备吸痰管:将吸痰管放入生理盐水或稀释的漱口水中,使其湿润。
5.将连接管连接吸痰管。
6.随时询问病人是否准备好,确保病人能够配合操作。
7.戴好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8.利用左手或右手握住吸痰管,用握拳的方式将前臂上的血管凸显出来,选择血管较粗的部位。
9.用另一只手将吸痰管直接插入口中,插入深度应达到目标区域,一般是20-25厘米。
10.吸气:通过吸痰管的连接管提供负压,吸气时间一般不超过15秒。
11.观察痰液:在通过吸痰管吸取痰液后,观察其颜色、黏稠度和气味,以便评估病人的呼吸情况。
12.重复操作:如果病人需要,可以重复多次吸痰手术。
13.拔除吸痰管:在吸痰过程结束后,慢慢拔出吸痰管。
14.利用漱口水或生理盐水清洗病人的口腔,帮助病人漱口。
三、注意事项1.操作者应熟悉吸痰的原理和操作规程,避免盲目操作。
2.坚持无菌原则,确保吸痰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3.操作过程中,保持与病人的良好沟通,随时关注病情变化和病人的反应。
4.操作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对病人的口腔和喉部造成损伤。
5.操作完毕后,清洗和消毒吸痰设备,避免交叉感染。
6.病人应在操作过程中配合呼吸,并尽量放松身体。
7.在婴幼儿或无法配合的病人身上进行吸痰时,确保有专人配合,同时避免婴幼儿窒息情况的发生。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步骤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首先,要确保仪器和设备(如吸痰器、适当大小的吸管、吸痰袋、抽痰管、含氧气面罩等)整洁干净,并进行适当地消毒。
-确保供氧情况,检查气源、氧气流量和吸痰器的连接是否正常,保证供氧充足。
-要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告知整个程序的步骤,让患者知晓整个操作过程。
2.患者准备:-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保持舒适的姿势。
-让患者先清理口腔,洗漱漱口,以减少细菌数量。
-如果患者依赖呼吸机,要事先减少呼吸机的参数或关闭,同时要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3.穿戴手套和面罩:-在开始操作之前,必须穿戴洁净的无菌手套,以避免交叉感染。
-可以戴上医用口罩,以减少细菌或病毒传播。
4.操作步骤:-打开吸痰器的开关,确保吸痰器内的容器和管道是清洁的。
-采用“负压吸引”原则,将吸管的一端放入患者的口腔或鼻腔中,患者可以咳嗽以帮助产生痰液。
-另一手手握吸痰器的开关,用力地吸引痰液。
在吸引过程中,应保持手的动作快速、准确,以避免对患者呼吸造成过度干扰。
-吸引持续几秒钟,然后松开吸痰器的开关,让患者休息片刻,以便恢复呼吸。
-如果患者呼吸急促或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吸痰操作,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和呼吸,并在必要时提供氧气。
5.清洁器材:-操作完成后,立即将使用过的吸痰器进行清洁和消毒。
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清洁吸痰器的管道,确保吸痰器内的残留物全部清除干净。
-需要定期彻底清洁和消毒吸痰器,以避免交叉感染。
6.观察和记录:-在吸痰过程中,需要观察患者的痰液性状,并记录痰液的颜色、黏稠度和数量等信息,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同时,要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困难、心率变化、面色苍白等不适状况,并记录相关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经口鼻吸痰法需要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操作,并要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消毒要求,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使用过程中,要随时关注患者的呼吸状况和感受,以便及时调整操作方式或停止操作。
经口鼻腔吸痰法操作流程
经口鼻腔吸痰法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首先,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包括:-确认医嘱:确保医生已经给出了吸痰的医嘱,并明确吸痰的频率和方法。
-确认患者的病情: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需要清除的痰液的性质、黏稠度和量。
-确保设备和用品准备齐全:包括呼吸机、吸痰管、生理盐水、吸痰手套、消毒液、吸痰器、垫子、护理巾等。
2.选择正确的体位选择适当的体位有助于顺利进行吸痰。
常用的体位包括:-半卧位:患者靠在床上的靠背上,将床头抬高30°至45°,有助于减少误吸的风险。
-侧卧位:将患者侧卧在床上,用一个枕头将患者的头部抬高,有助于清除口腔和咽喉部的痰液。
3.维持呼吸机的连接如果患者正在使用呼吸机,需要注意保持呼吸机的连接。
在吸痰前,要检查呼吸机的连接是否稳固,通气管道是否通畅。
4.洗手和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在进行吸痰前,护士需要洗手,并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吸痰手套、面罩和护目镜。
这样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5.喷洒生理盐水使用注射器加配件,用生理盐水喷洒在患者的口腔和咽喉部。
这样可以软化痰液,使其更容易吸出。
6.吸痰操作a.打开吸痰装置,并将吸痰管插入患者的口腔或鼻腔,直到达到合适的位置。
在插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碰到患者的舌头和咽喉部,以减少刺激和引起呕吐的风险。
b.当吸痰管插入到合适的位置后,需要进行吸痰操作。
根据医嘱,可以选择持续抽吸和间歇抽吸两种方法。
-持续抽吸:将吸痰管与吸痰器连接,打开吸痰器的抽吸开关,开始抽吸。
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状况,如呼吸是否稳定,有无面色改变等。
-间歇抽吸:通过定时抽吸的方法进行吸痰。
设定一个适当的时间间隔,如每隔2-3小时进行一次吸痰,以清除呼吸道内的痰液。
7.观察患者反应在吸痰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
特别要注意以下情况:-患者是否有窒息的迹象:如面色发白、呼吸困难等。
-患者是否出现呕吐:有时插管会引起呕吐,需要及时将吸痰管取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是否有疼痛或不适感:插入吸痰管可能会引起疼痛或不适感,需要及时给予舒适护理。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
谢谢聆听!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
第21页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
第1页
学习目标
掌握吸痰目标和注意事项 掌握中心吸痰技术 熟悉保持气道通畅方法 熟悉负压吸引吸痰技术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
第2页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
相关理论
保持气道通畅方法 1、若患者昏迷应使其气道处于开放状 态 2、去除气道内分泌物和异物 (1)保持呼吸道湿化 (2)依据病情进行翻身、拍背等 (3)如分泌物严重阻塞气道时,应 马上进行机械吸引 3、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 4、缓解支气管痉挛,使用支气管扩张 药品。必要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背。 6、必要时操作前给予约束双上肢。
第10页
操作规程
携用物至床旁→查对解释→接通 电源→检验是否通畅→调整负压 →取卧位→接吸痰管→试吸→吸 痰→吸痰毕,整理、统计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
第11页
操作规程
1、将床头放平,使病人肩下垫 15-20cm厚枕头,使病人颈部后 仰。
2、按鼻腔吸痰法打开吸痰包, 调好负压,用生理盐水试吸,检 验导管是否通畅。
第3页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
经口鼻吸痰法
一、目标
去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促进呼吸功效,改进肺通气 预防并发症发生
二、适应症
1、 无力咳嗽、排痰而出现呼吸困难患 者,如昏迷、新生儿、危重、麻醉术后等患 者。
2、窒息时抢救,如溺水、吸入羊水等患 者抢救。
第4页
分类
利用负压吸引原理,连接导管吸 出痰液,普通有以下二种方法: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
第16页
吸痰时间★ ★
吸痰法 操作流程
吸痰法操作流程
吸痰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物品,如治疗盘、痰液收集袋、压力表、吸痰管、吸引管、听诊器、灭菌注射用水、启瓶器、手消液、污物罐、记录单、签字笔、医疗垃圾桶和生活垃圾桶。
在进行操作前,需要洗手、戴口罩,并检查所需物品是否齐全和正确。
然后,将携带所需物品的推车推至床旁,向病人解释操作的目的和过程,并核对病人的信息。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先放置灭菌注射用水和医疗垃圾桶,然后检查吸引器和压力表的连接,并打开第二根吸引管连接痰液收集袋。
接着进行肺部听诊,向病人解释操作过程,然后进行吸痰操作。
吸痰时需要注意吸痰管的深度和时间,每吸一个部位需要更换一根吸痰管。
操作完成后,需要整理床单位和记录痰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无菌操作,轻柔插管,防止损伤呼吸道粘膜,并给予高流量吸氧,防止缺氧。
对于痰液粘稠的
患者,可以采取翻身、叩背、雾化吸入等方法,使痰液易于吸出,但不能加大负压。
吸痰法操作流程图
吸痰法操作流程图吸痰技术操作流程一、用物准备;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无菌盘内放置无菌吸痰管、治疗巾、无菌盐水、一次性无菌手套、遵医嘱备湿化液。
二、环节1携带用物至床旁,查对患者,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2接通电源,打开吸引器,检查吸引器性能与否良好,根据患者状况及痰粘稠度调整负压。
(40-53KPA)3吸引器胶管与吸痰管相接,试吸NS 检查与否畅通。
4患者平卧或侧卧头转向操作者并略后仰并张口,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者张口器辅助。
5一手持导管末端(玻璃管连接处)并折叠,以免损伤粘膜,一手戴手套持导管头。
6轻轻插入口腔或鼻腔,吸出口鼻分泌物。
7换管,折叠插入合适深度(个人认为要过第一种狭窄即15-25CM)。
放开导管末端,轻柔机灵迅速左右旋转提起8拔出吸痰管吸生理盐水冲洗管子。
9每次吸痰不超过15S 若未吸尽,等待3-5MIN可继续操作。
10清理患者口鼻。
11关闭电源,观测口鼻黏膜有无损伤及患者反应,协助其取合适卧位。
12清理用物,洗手,作好记录。
三、注意事项1、吸痰前后予以患者100%旳纯氧2分钟,以提高患者旳SPO2(经皮血氧饱和度)至所能到达旳最高值,从而防止吸痰时发生严重旳低氧血症2、注意无菌操作:吸痰过程中对吸痰管及气道旳污染会导致患者旳肺部感染,必须严格无菌操作,现吸痰管内多配有无菌手套,进行吸痰操作前必须做好用物准备,要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旳手不能被污染,一根吸痰管只限用一次,冲洗吸痰管旳生理盐水瓶应注明吸引气管插管及口鼻腔之用,不得混用3、吸痰动作要轻快,吸引负压不得超过—6。
67Kpa,以免损伤气道粘膜,尤其对支气管哮喘旳患者,则更应注意,以免诱发支气管痉挛4、吸痰时注意吸痰管插入与否顺利,碰到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要盲目插入5、如欲吸引左支气管内旳分泌物,应将患者头部尽量转向右侧,因吸痰管比较轻易插入左侧支气管6、操作者动作宜轻柔迅速,吸痰时间不要超过15秒7、吸引完插管内旳痰液后,可用同一根吸痰管吸引口鼻腔旳分泌物。
吸痰的操作流程及步骤详细说明
一、引言吸痰是临床护理中常见的一项基本操作,主要用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改善通气功能。
吸痰操作要求护理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步骤,确保患者安全。
本文将对吸痰的操作流程及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二、吸痰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核对患者信息。
(2)物品准备:吸痰器、吸痰管、生理盐水、无菌手套、口罩、垃圾桶、治疗车等。
2. 患者准备(1)向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如侧卧位、半坐位等。
3. 操作步骤(1)连接吸痰器1)将吸痰器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打开电源开关。
2)将吸痰管连接到吸痰器吸嘴。
3)检查吸痰器吸力,确保吸力适中。
(2)洗手、戴口罩1)护士洗手,戴口罩。
2)戴无菌手套。
(3)吸痰操作1)用生理盐水湿润吸痰管,插入患者口(鼻)腔。
2)轻轻旋转吸痰管,向上提拉,使痰液进入吸痰管。
3)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吸痰。
4)吸痰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15秒。
5)吸痰结束后,将吸痰管插入生理盐水中冲洗,去除痰液。
6)再次检查吸痰管,确认无痰液后,将吸痰管连接到吸痰器吸嘴。
7)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清除干净。
(4)吸痰完毕1)拔出吸痰管,洗手。
2)清理吸痰器,关闭电源。
3)将吸痰器、吸痰管等物品放入垃圾桶。
4)记录吸痰时间、吸痰量等。
5)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如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等。
三、注意事项1. 吸痰操作前,护士应了解患者的病情、年龄、意识状态等,确保操作安全。
2. 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吸痰。
3. 吸痰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15秒,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4. 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5. 吸痰完毕后,清理吸痰器,关闭电源,确保患者安全。
6. 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
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及其在急救中的应用
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及其在急救中的应用急救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
而在急救过程中,口鼻吸痰法是一种常用的操作,旨在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异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口鼻吸痰法的操作流程,并探讨其在急救中的应用。
一、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口鼻吸痰操作之前,急救人员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这包括佩戴好防护手套、带上护目镜,并确保吸痰器的畅通和完好无损。
2. 位置调整将患者的头部轻轻向一侧转动,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者处于卧位,可以稍微抬高上半身以提高呼吸道排痰的效果。
3. 引流器插入将吸痰器的一端放入患者口腔中,并慢慢推进至咽喉部位。
注意,不要过于用力,以免引起患者不适或损伤黏膜组织。
4. 吸引痰液轻轻吮吸吸痰器的另一端,将呼吸道内的痰液吸出。
同时,避免对吸痰器进行过度吸力,以免对患者的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5. 重复操作如果需要持续清除呼吸道内的痰液,可以重复以上操作,直到痰液排尽。
操作过程中,始终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舒适度,并在必要时及时调整。
二、口鼻吸痰法在急救中的应用1. 呼吸道梗阻在一些紧急情况下,患者的呼吸道可能会被分泌物、异物或其他原因导致梗阻。
此时,口鼻吸痰法可以快速而有效地清除这些梗阻物,恢复患者正常的呼吸功能。
2. 病情观察急救过程中,吸痰可通过观察痰液的颜色、量和性质等方面,为医生提供重要的病情信息。
比如,大量出现黏液或血性痰液可能暗示患者存在肺部感染等疾病。
3. 预防并发症口鼻吸痰法可以预防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肺炎、呼吸衰竭等。
通过清除呼吸道内的痰液和分泌物,可以降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并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4. 急救效果评估口鼻吸痰法还可以用于急救效果的评估。
通过观察痰液的清晰度和呼吸功能的改善情况,可以判断急救措施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或观察。
总结:口鼻吸痰法是一项简单而重要的急救操作,可以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异物,恢复患者正常的呼吸功能。
吸痰考核操作流程及标准
吸痰术的操作流程主要分为6步,患者全程需要配合医生的指导。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戴手套,将吸痰设备携至床旁,核对患者信息,患者需要把情况告诉操作者,同时不要紧张,要保持心情平静。
2、在操作者的帮助下,患者选择合适的卧位,把头偏向一侧,如果有假牙及时取出来,配合操作者的检查,比如张口、伸舌头。
3、操作者打开吸痰器的开关,会把其中一根导管放入患者的咽部,过程可能会有不适应,如果放入的时候,咽部感觉疼痛,要及时告诉操作者,放入导管完毕,就会开始吸痰操作。
4、吸痰的时间为每次抽吸时间<15秒,一次未吸尽,隔3~5分钟再吸,每次吸痰结束,要配合操作者取出导管。
5、在吸痰过程中,操作者会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吸出物的情况,由于吸痰过程可能会出现缺氧或窒息的情况,患者如果感觉不舒服,要和操作者示意,以免发生意外,
6、吸痰结束后,患者可以用干净的纸巾擦净脸部分泌物,选择舒服的姿势躺下,注意要多喝水,饮食清淡,不抽烟喝酒,减少对咽部的刺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痰法
用物准备:治疗盘、痰液收集袋、压力表、吸痰管、吸引管两根、听诊器、灭菌注射用水、启瓶器、手消液、污物罐、记录单、签字笔、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操作步骤:
1.操作前洗手、戴口罩、物品准备齐全、持物正确
2.检查灭菌注射用水并打开铝盖、注明开瓶日期及时间、检查吸痰管有效期及型号、将吸痰管内手套移至顶端、检查两根吸引管的有效期
3.携用物推车至床旁、查对病人、解释(口述: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看一下您的腕带,XXX您好,由于您长期卧床,痰液无法出咳出,遵医嘱给您吸痰,请您配合)
4.放灭菌注射用水、放医疗垃圾桶、检查并打开第一根吸引管,一端连接痰液收集袋、一端连接压力表
5.检查并关闭吸引器开关、压力表与吸引系统相连接、打开第二根吸引管连接痰液收集袋,打开开关、检查性能(反折吸引管前端)、吸引器管头放于灭菌注射用水液面以上
6.听诊、(先对侧,后近侧)告知病人(口述:XXX现在为您进行肺部听诊,请您配合,您肺部有湿锣音,现在为您吸痰。
昏迷患者可用开口器或压舌板协助开口)头偏向一侧
7.检查吸痰管、撕开外包装袋、取出避污纸、戴手套、垫避污纸于下颌、取出吸痰管与吸引管相连接,打开开关、查看压力(口述:调整压力为150-200mmHg即0.04-0.53Mpa)(成人为150-200mmHg,儿童
<100mmHg)
8.吸痰:(口述:请您深呼吸,在无负压的状态下,经鼻腔插入25cm,经口腔插入口腔15cm,在有负压的状态下,左右旋转,向上提拉,一次性吸痰不能超过15s连续吸痰不超过3min,每吸一个部位更换一根吸痰管。
)
9.缠绕吸痰管、分离吸引器、冲洗吸引管、关闭开关、放吸引管于灭菌注射用水液面以上
10.脱手套、用避污纸包裹手套、放入黄色垃圾桶
11.整理床单位、摆正头部、解释(XXX痰液已经为您吸完了,请您安静体息,如有任何不适,请您及时按铃叫我,我也会随时来看您)
12.评估、洗手、记录(记录痰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13.推车回治疗室,报告护士长操作完毕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尤其是气管内吸痰,吸痰管每次更换。
2.插管时动作轻柔,不带负压,防止损伤呼吸道粘膜。
3.吸痰前后给予高流量吸氧,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防止缺氧。
4.患者痰液粘稠,给予翻身、叩背、雾化吸入,使痰液易于吸出,不能加大负压。
5.及时倾倒吸引瓶内痰液,一般不超过2/3,防止痰液吸入损坏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