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板沉淀池设计公式

合集下载

斜板沉淀池计算公式

斜板沉淀池计算公式

污水部分
日平均水量(m3/h) 6.25
进水COD浓度(mg/l)500
出水COD浓度(mg/l)50
进水悬浮物浓度(mg/l)300
出水悬浮物浓度(mg/l)30
池子数量n(座)1
设计表面负荷(m3/(m2.h)3可以取到3-6
1、池子的水面面积F(m2) 2.2893772890.91为斜板区面积利用系数
2.1、圆形池的直径D(m) 1.707748281
2.2、方形池边长a(m) 1.513068832
斜管区上部水深h2(m)0.5一般取0.5-1
斜管高度h3(m)1一般取1-1.2
3、池内水力停留时间t(h)0.5
污泥部分
每人每日污泥量S(L/(人.d)0.8一般取0.3-0.8
设计人口数N(个)200
污泥室储泥周期T(d)0.5
4.1、污泥部分所需的容积V(m3)0.08算法1(根据人口数计算)污泥密度γ(t/m3)1大约值为1
污泥含水率ρ0(%)98%
4.2、污泥部分所需的容积V(m3)0.020450414算法2(根据污泥浓度计算)污泥斗高度h5(m)0.5
污泥斗上部半径R(m)0.85387414
污泥斗下部半径r1(m)0.25
污泥斗下部边长a1(m)0.5
5.1、污泥斗容积V1(m3)0.525986415圆锥体
5.2、污泥斗容积V1(m3)0.549318618方锥体
超高h1(m)0.3
斜管区底部缓冲层高度h4(m)0.6一般取0.6-1.2m
6、沉淀池总高度H(m) 2.9
用系数
人口数计算)污泥浓度计算)。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mm
mm
t % t/m3 m3
m3 m3
污泥斗
m3
m2
m2
m2
大于单斗排泥
m3

6.0
平台置于沉淀池中部
m m m/min m3 min
mm h m/s
m m
m m m m
mm cm cm/s cm2/s
s min
满足排泥要求
1.已知条件:
2.单池计算 a.清水区面积 b.斜管长度L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
进水量Q=
5
自用水系数=
5
则进水量Q'=
0.608
设计斜管沉淀池座数为2座
单座Q1=
0.304
清水区上升流速=
1.3
取颗粒沉降速度=
0.3
取SS与NTU相关系数为
1.2
进水NTU=
50
出水NTU=
3
采用塑料片热压六边形蜂窝管
管厚=
0.3
清水区高h清=
1.2
e.复核Re及 沉淀时间T
布水区高h布= 污泥斗高h斗=
斜管高 沉淀池总高H=
水力半径R= =
管内流速V0= 取运动黏度ν=
则雷诺数Re= 沉淀时间T= =
1.5 2.5 0.69 6.19
8.75 0.875
0.15 0.01 13.13 532.94 8.88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6.11
采用双钢丝绳牵引刮泥机,卷扬机平台置于沉淀池中部
取刮泥板高h2= 刮泥板宽b2=
刮泥两板台行刮进泥速机度一V个2= 工作刮循泥环机刮一泥个量工V刮作=
循环所需时间T刮=
取排泥管直径d= 取排泥时间t排= 则排泥流速V泥=

常用-斜板沉淀池计算公式表

常用-斜板沉淀池计算公式表

h5(m)
圆形池
污泥斗上部 污泥斗下部 半径R(m) 半径r(m)
2
圆锥体V1(m3) 5.607437968
1000
20
泥斗个数
长边分个数 2
宽边分个数 1
0.95 方形池
4704
2.352
污泥斗下部 泥斗上部长 污泥斗上部 边长a1(m) 边a2(m) 宽边a3(m)
2.352
2
1.527069271 0.2
工业污水斜管沉淀池
最大设计流量 Qmax(m3/h)
池子个数n
设计表面负荷q', 一般3-6(m3/ (m2*h)
池子水面面 积F(m2)
圆形池子直 径D(m)
方形池子边 长a(m)
长宽比
方形池子边 宽b(m) 斜板区上部 斜板高度h3 水深h2(m) (m) 2.5
池内停留时 间min
10
1
1.5
方锥体V1 (m3)
超高h1(m)
斜板区底部 缓冲层高度
h4(m)
沉淀池高度H (m)
0.4 1.953363462 1.56269077 5.215146147 0054138542 3.906726924 1.56269077
1
0.6
64
两次清除污泥 间隔时间T(d)
斜板沉淀池进水 SS mg/L
斜板沉淀池出水 SS mg/L
污泥含水率
污泥量 S(L/d)
污泥部分所 每格池污泥
需的总容积 部分所需容 污泥斗高度
V(m3)
积V''(m3)

斜管沉淀池计算

斜管沉淀池计算

工程名称: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一、已知条件处理水量Q=195000 m3/d斜管沉淀池分两组颗粒沉降速度µ=0.35 mm/s清水区上升流速:v=2.5mm/s采用塑料片热压六边形蜂窝管,管厚=0.4mm,边距d=30mm,水平倾角θ=600。

二、设计计算1.每组沉淀池的流量Q:Q=195000/2 m3/d=97500 m3/d=1.13 m3/s2.清水区面积:A=Q/v=1.13/0.0025=452 m2 ,其中斜管结构占用面积按3%计,则实际清水区需要面积:A/=452×1.03=465.6 m2为了配水均匀,采用斜管区平面尺寸为15.8m×29.5,使进水区沿29.5m长一边布置。

3.斜管长度L管内流速:v=v/sinθ=2.5/sin600=2.5/0.866=2.89mm/s-µsinθ)d/µcos600=(1.33×2.89-0.35×斜管长度:L=(1.33 v0.866)d30/0.35×0.5=607mm考虑管端紊流、积泥等因素,过渡区采用250mm斜管总长:L/=250+607=857,按1000mm计4.池子高度:采用保护高度:0.3m工程名称:清水区:1.2m布水区:1.2m穿孔排泥斗槽高:0.8m斜管高度:h=L/sinθ=1×sin600=0.87m池子总高:H=0.3+1.2+1.2+0.8+0.87=4.37m5.沉淀池进口采用穿孔墙,排泥采用穿孔管,集水系统采用穿孔管,以上各项计算均同一般沉淀池或澄清池设计。

6.复算管内雷诺数及沉淀时间:/ξRe=Rv式中水力半径:R=d/4=30/4=7.5mm=0.75cm=0.289cm/s管内流速:v运动黏度:ξ=0.01cm2/s(当t=200C时)Re= 0.75×0.289/0.01=21.68沉淀时间:T= L// v=1000/2.89=346s=5.77min(沉淀时间T一般在4~8min之间)。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水厂)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1、清水区面积A2110001.1==63.02m824Q A q 式中:2332m m 5~9m /m h,A Q q ——清水区面积,;——单组斜管沉淀池的设计流量,;——斜管沉淀池的液面负荷,北方寒冷地区宜取低值。

2、清水区实际面积A263.0267.77m 0.93A A 式中:2m 0.92~0.950.79~0.86A ——清水区的实际面积,;——有效系数(或利用系数),指斜管区中有效过水面积(总面积扣除斜管的结构面积)与总面积之比。

由于材料厚度和性状的不同的而已,塑料与纸质六边形蜂窝斜管的有系数为,石棉水泥板的有效系数为。

3、清水区宽B同絮凝池。

通常,为保证排水均匀,清水区宽B 沿絮凝池的长边布置。

即是清水区宽为:10.8mB 4、清水区长L6.28mAL B 5、斜管长取斜管长为1ml 斜管支撑系统采用钢筋混凝土梁——角钢——扁钢的方式制作。

等边角钢对中置于钢筋混凝土上,两侧电焊连接,角钢与扁钢垂直搁置并在接头处的扁钢两侧焊牢固,钢筋混凝土两端与池壁现浇。

6、沉淀池水力校核斜管内流速取为 3.5mm /(3~10mm /)s s 一般为Re =56<500管内流速水力半径/运动粘度,要求,满足。

2-5=765.63>10Fr 管内流速,要求,满足。

水力半径运动粘度7、沉淀池池高H12345=0.3+1.2+0.87+1.6+0.54=4.51mH h h h h h 式中:12233114450.3m;1.0m;=sin (m),601.5mm h h h h h l l h h h o——超高,取为——清水区高度,《室外给水设计规范》要求——斜管区高度,,为斜管长为斜管放置倾角,通常为;——配水区高度,《室外给水设计规范》要求——泥斗高,。

8、沉淀池出口设计—集水系統目前采用的办法多为集水槽出水。

断面为矩形的集水槽,采用淹没式孔口集水方式。

【精品】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精品】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1.已知条件:进水量Q=5万吨/天=自用水系数=5%则进水量Q'=0.608m 3/s =单座Q1=0.304m 3/s =清水区上升流速=1.3mm/s 取颗粒沉降速度=0.3mm/s 取SS 与NTU 相关系数为1.2进水NTU=50=60出水NTU=3= 3.6管厚=0.4mm 边距=35mm 水平倾角=60°2.单池计算a.清水区面积A=233.71m 2则实际清水区面积A'=240.72m 2取池宽B=12m 则池长L=20.06m 取L=20.50m b.斜管长度L管内流速V0=1.50mm/s 斜管长度L=405.22mm250mm 则斜管总长L ’=655.22mm 采用塑料片热压六边形蜂窝管设计斜管沉淀池座数为2座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在满足考虑管端紊流积泥,过渡区管长采用其取L ’=800mm c.排泥计算每日沉淀池干污泥量G=1.481t 取污泥含水率=98%取污泥密度ρ=1.03t/m 3每日沉淀池湿污泥体积V湿=71.87m 3则每次排泥量V ’=11.98m 3取V ’=12.0m 3单斗排泥量V单=6.0m 3取泥斗下底面面积F1=0.6m 2泥斗上底面面积F2=5.0m 2泥斗高h1=2.5m 2则泥斗贮泥部分体积V1= 6.11m 3取刮泥板高h2=0.1m 刮泥板宽b2=6.0m 刮泥板行进速度V2=1.0m/min 两台刮泥机一个工作循环刮泥量V刮=1.37m 3刮泥机一个工作循环所需时间T刮=41.00min 取排泥管直径d=200mm 取排泥时间t排=1.5h 则排泥流速V泥=0.04m/s采用双钢丝绳牵引刮泥机,卷扬机平台置于沉淀池中部于进水端设置两座污泥斗设计每天排泥6次,则每隔4小时刮泥一次大于单斗d.沉淀池高度采用保护高h保=0.3m清水区高h清= 1.2m布水区高h布= 1.5m污泥斗高h斗= 2.5m斜管高0.69m沉淀池总高H= 6.19me.复核Re及沉淀时间T水力半径R=8.75mm=0.875cm管内流速V0=0.15cm/s取运动黏度ν=0.01cm2/s则雷诺数Re=13.13沉淀时间T=532.94s=8.88min0.579m3/s2187.50m3/h1093.75m3/hmg/Lmg/L其中斜管结构占用面积按3%计在满足配水均匀条件下,使进水沿池宽方向布置于单斗排泥量6.0满足排泥要求。

斜管(板)式沉淀池设计计算书

斜管(板)式沉淀池设计计算书

④校核Gm
Gm= ( V12 V22 ) 2tv
式中
V1—配水孔水流收缩断面的流速,m/s,V1=Vn/ε,ε=1 V2—导流絮凝区平均向下流速,m/s,V2=Q/f
f—导流絮凝区环形面积,㎡
设导流絮凝区的宽度与配水槽同宽,则
V2=
QO(1 R) 3600πB(D+B)

5.615551 m/s
Gm= ( V12 V22 ) = 2tv
39.62 m3
237.74 m3,大于污泥设计量
(7)沉淀池的总高度H 设置超高h1 缓冲层高度h4 沉淀池总高度H H=h1+h2+h3+h4+h5
0.30 m 0.50 m
5.266 m
(8)流入槽设计 采用条形平底槽,等距设布水 孔径d 并加短管L
①流入槽 设流入槽宽B 槽中流速取v 则槽中水深h
Gm—导流絮凝区的平均速度梯度,一般可取10~30s-1

t=
650 s
Gm=
20 s-1
水温20℃时,v=
Vn=Gm× 2tv
布水孔数 n= QO(1 R)= 3600VnS
0.00000106 m2/s 0.74 m/s
78001 个
③孔距L
L1= L = n
水槽总长度
2.564060468 ㎜ 200 m
(4)校核固体负荷G G=2(4 1 R)QOX = A
49.14 [kg/(㎡·d)]
(5)污泥区的容积V
h2
qt
污泥区容积按贮泥时间t确定
3h
V=
2T(1 R)QX 24 (X+Xr)

每个沉淀池污泥区容积V' = 总污泥量

斜板沉淀池设计

斜板沉淀池设计

环保设备课程作业之樊仲川亿创作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作业1:斜板沉淀池设计计算采取异向流斜板沉淀池1.设计所采取的数据①②③斜板水平倾角θ=60°④⑤斜板净板距 P=0.05m P一般取50~150mm⑥2.沉淀池面积式中 Q——进水流量,m3/dq——容积负荷,mm/s需要斜板实际总面积为设斜板间隔数为N=130个则斜板部分长度为池宽B=校核:,合适故沉淀池长为8.4m,宽为9.2m,从宽边进水.排泥周期T=1d污泥斗计算设计4个污泥斗,污泥斗倾斜角度为67°,污泥斗下底面长a=0.4m,上底面长b=2.1m.污泥斗总容积:>V=90m3,合适要求.式中 h1——呵护高度(m),一般采取0.3-0.5m,本设计取0.3m;h2——清水区高度(m),一般采取0.5-1.0m,本设计取1.0m;h3——斜管区高度(m);h4——配水区高度(m),一般取0.5-1.0m,本设计取1.0m;h5——排泥槽高度(m).8.1. 沉淀池进水设计沉淀池进水采取穿孔花墙,孔口总面积:式中v——孔口速度(m/s),一般取值不大于0.15-0.20m/s.本设计取0.18m/s.每个孔口的尺寸定为15cm×8cm,则孔口数个.进水孔位置应在斜管以下、沉泥区以上部位.沉淀池的出水采取穿孔集水槽,出水孔口流速v1=0.6m/s,则穿孔总面积:设每个孔口的直径为4cm,则孔口的个数:式中 F——每个孔口的面积(m2)设沿池长标的目的安插8条穿孔集水槽,右边为1条集水渠,为施工便利槽底平坡,集水槽中心距为:L'=9.2/8=1.1m.每条集水槽长L=8 m, 每条集水量为:,考虑池子的超载系数为20%,故槽中流量为:槽宽:=0.9×0.20=0.18m.起点槽中水深H1=0.75b=0.75×0.18=0.14m,终点槽中水深H2=1.25b=1.25×0.18=0.23m为了便于施工,槽中水深统一按H2=0.25m计.集水办法采取淹没式自由跌落,淹没深度取0.05m,跌落高度取0.07m,槽的超高取0.15m.则集水槽总高度:集水槽双侧开孔,孔径为DN=25mm,每侧孔数为50个,孔间距为15cm.8条集水槽汇水至出水渠,集水渠的流量按0.23m3/s,假定集水渠起端的水流截面为正方形,则出水渠宽度为=m,起端水深0.52m,考虑到集水槽水流进入集水渠时应自由跌落高度取0.05m,即集水槽应高于集水渠起端水面0.05,同时考虑到集水槽顶相平,则集水渠总高度为:=0.05+0.5+0.52=1.07m 9. 沉淀池排泥系统设计采取穿孔管进行重力排泥,穿孔管横向安插于污泥斗底端,沿与水流垂直标的目的共设4根,双侧排泥至集泥渠.孔眼采取等距安插,穿孔管长8m,首末端集泥比为0.5,查得=0.72.取孔径d=25mm,孔口面积=0.00049m²,取孔距=0.4m,孔眼个数为:孔眼总面积为:m2穿孔管断面积为: w===0.0129 m2穿孔管直径为:D==0.128m 取直径为150mm,孔眼向下,与中垂线成角,并排排列,采取气动快开式排泥阀.作业2:UASB反响器的设计计算1.设计参数(1) 污泥参数设计温度T=25℃容积负荷NV=8.5kgCOD/(m3.d) 污泥为颗粒状(2) 设计水量Q=1000m3/d=41.67m3/h=0.0116m3/s=11.6L/s.(3) 水质指标进水COD 10000mg/L,去除率为80~85%,取去除率为85%,则出水COD为1500mg/L.2. UASB反响器容积及主要工艺尺寸的确定(1) UASB反响器容积的确定本设计采取容积负荷法确立其容积V V=QS0/NVV—反响器的有效容积(m3)S0—进水有机物浓度(kgCOD/L)取有效容积系数为0.8,则实际体积为1250m3(2) 主要机关尺寸的确定UASB反响器采取圆形池子,布水均匀,处理效果好.取水力负荷q1=0.3m3/(m2·h)反响器高度 H=V/A=1250/138.9=8.99m 取H=9m采取2座相同的UASB反响器,则每个单池面积A1为:取D=9m实际概略水力负荷 q1=Q/2A2=41.67/127.2=0.33 m3/(m2•h)q1<1.0 m3/(m2•h),合适设计要求.3. UASB进水配水系统设计(1) 设计原则① 进水必须要反响器底部均匀散布,确保各单位面积进水量基底细等,避免短路和概略负荷不均;② 应满足污泥床水力搅拌需要,要同时考虑水力搅拌和产生的沼气搅拌;③ 易于不雅察进水管的堵塞现象,如果产生堵塞易于清除.本设计采取圆形布水器,每个UASB反响器设30个布水点.(2) 设计参数每个池子的流量(3) 设计计算查有关数据,对颗粒污泥来说,容积负荷大于4m3/(m2.h)时,每个进水口的负荷须大于2m2,则布水孔个数n必须满足пD2/4/n>2 即n<пD2/8=3.14×81/8=32 取n=30个可设3个圆环,最里面的圆环设5个孔口,中间设10个,最外围设15个,其草图见图1①内圈5个孔口设计折合为办事圆的直径为:用此直径用一个虚圆,在该圆内等分虚圆面积处设一实圆环,其上布5个孔口则圆环的直径计算如下:3.14 d12/4=S1/2② 中圈10个孔口设计折合为办事圆的直径为:则中间圆环的直径计算如下:3.14 (6.362-d22)/4=S2/2③ 外圈15个孔口设计折合为办事圆的直径为则中间圆环的直径计算如下:3.14 (92-d32)/4=S3/2布水点距反响器池底120mm;孔口径15cm图1 UASB布水系统示意图4. 三相别离器的设计(1) 设计说明 UASB的重要机关是指反响器内三相别离器的机关,三相别离器的设计直接影响气、液、固三相在反响器内的别离效果和反响器的处理效果.对污泥床的正常运行和获得良好的出水水质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按照已有的研究和工程经验, 三相别离器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沉淀区的概略水力负荷<1.0m/h;三相别离器集气罩顶以上的笼盖水深可采取0.5~1.0m;沉淀区四壁倾斜角度应在45º~60º之间,使污泥不积聚,尽快落入反响区内;沉淀区斜面高度约为0.5~1.0m;进入沉淀区前,沉淀槽底裂缝的流速≤2m/h;总沉淀水深应≥1.5m;水力停留时间介于1.5~2h;别离气体的挡板与别离器壁重叠在20mm以上;以上条件如能满足,则可达到良好的别离效果.(2)设计计算本设计采取无导流板的三相别离器①沉淀区的设计沉淀器(集气罩)斜壁倾角θ=50°概略水力负荷q=Q/A=41.67/(2×63.6)=0.33m3/(m2.h)<1.0m3/(m2.h) 合适要求② 回流缝设计依据图8中几何关系,则b1=h3/tanθb1—下三角集气罩底水平宽度,θ—下三角集气罩斜面的水平夹角h3—下三角集气罩的垂直高度,m下三角集气罩之间的污泥回流缝中混合液的上升流速v1,可用下式计算:Q1—反响器中废水流量(m3/s)S1—下三角形集气罩回流缝面积(m2)V1<2m/s ,合适要求.上下三角形集气罩之间回流缝流速v2的计算:V2=Q1/S2S2—上三角形集气罩回流缝面积(m2)v2<v1<2.0m/h , 合适要求确定上下集气罩相对位置及尺寸(3)气液别离设计由图5可知,欲达到气液别离的目的,上、下两组三角形集气罩的斜边必须重叠,重叠的水平距离(AB的水平投影)越大,气体别离效果越好,去除气泡的直径越小,对沉淀区固液别离效果的影响越小,所以,重叠量的大小是决定气液别离效果好坏的关头.由反响区上升的水流从下三角形集气罩回流缝过渡到上三角形集气罩回流缝再进入沉淀区,其水流状态比较庞杂.当混合液上升到A点后将沿着AB标的目的斜面流动,并设流速为va,同时假定A点的气泡以速度Vb垂直上升,所以气泡的运动轨迹将沿着va和vb 合成速度的标的目的运动,按照速度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例,则有:要使气泡别离后进入沉淀区的需要条件是:在消化温度为25℃,沼气密度=1.12g/L;水的密度=997.0449kg/m3;按照斯托克斯(Stokes)公式可得气体上升速度vb为vb—气泡上升速度(cm/s)g—重力加速度(cm/s2)μ—废水的动力粘度系数,g/(cm.s) μ=vβ水流速度校核:,故设计满足要求.图5 三相别离器设计计算草图采取矩形槽圆周出水,槽宽0.2m,槽深0.3m.每日产泥量为=10000×0.85×0.1×1000×10-3=850kgMLSS/d则每个UASB每日产泥量为W=850/2=425kgMLSS/d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可用200mm的排泥管,每天排泥一次.储气柜容积一般依照日产气量的25%~40%设计,大型的消化系统取高值,小型的取低值,本设计取38%.储气柜的压力一般为2~3KPa,不宜太大.设进水温度为15°C,反响器的设计温度为25°C.那么所需要的热量:QH= dF×γF×( tr-t)×qv/ηQH-加热废水需要的热量,KJ/h;dF-废水的相对密度,按1计算;γF-废水的比热容,kJ/(kg.K);qv-废水的流量,m3/htr-反响器内的温度,℃t-废水加热前的温度,℃每天沼气的产量为4250m3,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沼气的平均热值为22.7 KJ/L每小时的甲烷总热量为:(4250/24)×22.7×103=4.02×106 KJ/h,因此足够加热废水所需要的热量.时间:二O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高效斜板沉淀池

高效斜板沉淀池

高效斜板沉淀池(2010-03-29 13:20:51)标签:环保沉淀池教育高效斜板沉淀池1 原理1.1 浅池沉淀理论如图所示,在池长为L,池深为H,池中水平流速为v,颗粒沉速为u0的沉淀池中,在理想状态下,L/H=v/ u0。

沉淀池原理图如果处理得水流量为V,沉淀池底面积为A,沉淀时间为t,则V=H·A/t,t=L/v=H/ u0,即得V=A u0可见,沉淀池的处理能力,只与沉淀池的底面积A和沉降速度u0有关,而与沉淀池的深度无关。

如果用水平隔板,将H分为3等层,每层深H/3,如图(a)所示,在u0与v不变的条件下,则只需L/3,就可将沉速u0的颗粒去除,也即总容积可减小到1/3。

如果池长L不变,见图(b),由于池深为H/3,则水平流速可增加到3v,仍能将沉速为u0的颗粒沉淀掉,也即处理能力可提高3倍。

把沉淀池分成n层就可把处理能力提高n倍。

这就是浅池沉淀理论。

为了解决沉淀池的排泥问题,浅池理论在实际应用时,把水平隔板改为倾角为α的斜板,α采用50°~ 60°。

所以斜板的有效面积的总和,乘以cosα,即得水平沉淀面积:nA=∑A1cosα1由式V=A u0,如保持沉淀效率及u0不变,沉淀区面积A增大n倍,理论上通过的水量也可增大n倍。

高效斜板沉淀池就是借助于装许多斜板来增大沉降面积A,形成许多浅层沉淀池,因此斜板沉淀池的处理能力可以显著地提高。

1.2 工作原理废水由进水管进入池体,向下流通过位于池体中间的进水室,由导流板反射,再通过里面的进水布水口进入斜板。

随着溶液向上流动,其所含的固体颗粒就沉淀在平行的斜板组件上,然后滑入池体底部的污泥斗,在污泥斗中,污泥浓缩后通过污泥出口排出。

而其澄清液离开斜板通过顶部的出水通路孔流出,然后通过可调出水堰流汇集,由出水管流出。

在斜板顶部设计通路孔的目的是使澄清液在通过集水渠时形成一个压力差,保证各斜板间流态分布均匀,从而使整个面积都被利用。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一、斜管沉淀池的尺寸计算
1.总高度计算公式:
H总=H2-H1+H悬-h连
其中,H总为总高度,H2为池体深度,H1为污泥底排底高度,H悬为悬浮物浓度高度,h连为连管的高度。

2.斜管长度计算公式:
Ls=H总-H悬
其中,Ls为斜管长度。

3.斜管直径计算公式:
Ds=K*Ls
其中,Ds为斜管直径,K为常数,可根据经验值选择。

二、斜管沉淀池的悬浮物沉降速度计算
悬浮物的沉降速度是斜管沉淀池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可以使用Stokes定律计算,公式如下:
Vs=(2*g*(ρs-ρm)*d^2)/(9*η)*(1-ρm/ρw)
其中,Vs为悬浮物的沉降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ρs为悬浮物颗粒密度,ρm为介质密度,d为悬浮物颗粒直径,η为介质黏度,ρw为水密度。

三、斜管沉淀池的流量计算
1.斜管污水处理流量计算公式:
Q=V*A*n
其中,Q为污水处理流量,V为平均水流速度,A为管道截面积,n为
管道数量。

2.斜管沉淀流量计算公式:
Qs=Q*(1-ηr)
其中,Qs为斜管沉淀流量,Q为污水处理流量,ηr为沉淀率。

四、斜管沉淀池的沉淀时间计算
沉淀时间是指水在斜管沉淀池中停留的时间,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t=V/Qs
其中,t为沉淀时间,V为池体体积,Qs为斜管沉淀流量。

以上是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的基本内容,但实际设计中还需要根据工
程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参数的选择和优化。

同时,在进行设计计算时,还需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如泥水比、悬浮物浓度、出水浊度等,以保证沉
淀效果和处理效果的达到要求。

斜板沉淀池设计

斜板沉淀池设计

环保设备课程作业之蔡仲巾千创作作业1:斜板沉淀池设计计算采取异向流斜板沉淀池1.设计所采取的数据①由于斜板沉淀池在絮凝池之后,经过加药处理,故负荷较高,取q=3.0mm/s②斜板有效系数η取0.8,η=0.6~0.8③斜板水平倾角θ=60°④斜板斜长 L=1.2m⑤斜板净板距 P=0.05m P一般取50~150mm⑥颗粒沉降速度μ=0.4mm/s=0.0004m/s2.沉淀池面积式中 Q——进水流量,m3/dq——容积负荷,mm/s3.斜板面积需要斜板实际总面积为4.斜板高度5.沉淀池长宽设斜板间隔数为N=130个则斜板部分长度为斜板部分位于沉淀池中间,斜板底部左边距池边距离l2=0.1m,斜板底部右边距池边距离l3=0.8m,则池长L=7.5+0.1+0.8=8.4m池宽B=校核:,符合故沉淀池长为8.4m,宽为9.2m,从宽边进水。

6.污泥体积计算排泥周期T=1d污泥斗计算设计4个污泥斗,污泥斗倾斜角度为67°,污泥斗下底面长a=0.4m,上底面长b=2.1m。

污泥斗总容积:>V=90m3,符合要求。

7.沉淀池总高度式中 h1——呵护高度(m),一般采取0.3-0.5m,本设计取0.3m;h2——清水区高度(m),一般采取0.5-1.0m,本设计取1.0m; h3——斜管区高度(m);h4——配水区高度(m),一般取0.5-1.0m,本设计取1.0m;h5——排泥槽高度(m)。

8.进出水系统8.1. 沉淀池进水设计沉淀池进水采取穿孔花墙,孔口总面积:式中v——孔口速度(m/s),一般取值不大于0.15-0.20m/s。

本设计取0.18m/s。

每个孔口的尺寸定为15cm×8cm,则孔口数个。

进水孔位置应在斜管以下、沉泥区以上部位。

8.2.沉淀池出水设计沉淀池的出水采取穿孔集水槽,出水孔口流速v1=0.6m/s,则穿孔总面积:设每个孔口的直径为4cm,则孔口的个数:式中 F——每个孔口的面积(m2)设沿池长方向安插8条穿孔集水槽,右边为1条集水渠,为施工方便槽底平坡,集水槽中心距为:L'=9.2/8=1.1m。

(整理)斜板沉淀池设计

(整理)斜板沉淀池设计

环保设备课程作业环境与测绘学院作业1:斜板沉淀池设计计算采用异向流斜板沉淀池1.设计所采用的数据①由于斜板沉淀池在絮凝池之后,经过加药处理,故负荷较高,取q=3.0mm/s②斜板有效系数η取0.8,η=0.6~0.8③斜板水平倾角θ=60°④斜板斜长 L=1.2m⑤斜板净板距 P=0.05m P一般取50~150mm⑥颗粒沉降速度μ=0.4mm/s=0.0004m/s2.沉淀池面积A=Qq=2000024×60×60×0.003≈77m2式中 Q——进水流量,m3/d q——容积负荷,mm/s 3.斜板面积A f=Qημ=2000024×3600×0.8×0.0004=723m2需要斜板实际总面积为A f′=A fcosθ=7230.5=1447m24.斜板高度h=l×sinθ=1.2×sin60°=1.0m5.沉淀池长宽设斜板间隔数为N=130个则斜板部分长度为l1=130×0.05÷sin60°=7.5m斜板部分位于沉淀池中间,斜板底部左边距池边距离l2=0.1m,斜板底部右边距池边距离l3=0.8m,则池长L=7.5+0.1+0.8=8.4m池宽B=AL =778.4=9.2m校核:B′=A f′(N+1)×l=9.2m,符合故沉淀池长为8.4m,宽为9.2m,从宽边进水。

6.污泥体积计算排泥周期T=1d()()()()61232410020000200201010090100110096Q C C TV m nγρ--⨯⨯⨯-⨯⨯===-⨯-污泥斗计算设计4个污泥斗,污泥斗倾斜角度为67°,污泥斗下底面长a=0.4m ,上底面长b=2.1m 。

5 2.10.4tan tan 6722222b a h m θ⎛⎫⎛⎫=-=-︒= ⎪ ⎪⎝⎭⎝⎭污泥斗总容积: 3150.4 2.1249.29222a b V h n L m ++=⨯⨯⨯=⨯⨯⨯=>V=90m 3,符合要求。

斜管沉淀池计算

斜管沉淀池计算

工程名称: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一、已知条件处理水量Q=195000 m3/d斜管沉淀池分两组颗粒沉降速度µ=0.35 mm/s清水区上升流速:v=2.5mm/s采用塑料片热压六边形蜂窝管,管厚=0.4mm,边距d=30mm,水平倾角θ=600。

二、设计计算1.每组沉淀池的流量Q:Q=195000/2 m3/d=97500 m3/d=1.13 m3/s2.清水区面积:A=Q/v=1.13/0.0025=452 m2 ,其中斜管结构占用面积按3%计,则实际清水区需要面积:A/=452×1.03=465.6 m2为了配水均匀,采用斜管区平面尺寸为15.8m×29.5,使进水区沿29.5m长一边布置。

3.斜管长度L管内流速:v=v/sinθ=2.5/sin600=2.5/0.866=2.89mm/s-µsinθ)d/µcos600=(1.33×2.89-0.35×斜管长度:L=(1.33 v0.866)d30/0.35×0.5=607mm考虑管端紊流、积泥等因素,过渡区采用250mm斜管总长:L/=250+607=857,按1000mm计4.池子高度:采用保护高度:0.3m工程名称:清水区:1.2m布水区:1.2m穿孔排泥斗槽高:0.8m斜管高度:h=L/sinθ=1×sin600=0.87m池子总高:H=0.3+1.2+1.2+0.8+0.87=4.37m5.沉淀池进口采用穿孔墙,排泥采用穿孔管,集水系统采用穿孔管,以上各项计算均同一般沉淀池或澄清池设计。

6.复算管内雷诺数及沉淀时间:/ξRe=Rv式中水力半径:R=d/4=30/4=7.5mm=0.75cm=0.289cm/s管内流速:v运动黏度:ξ=0.01cm2/s(当t=200C时)Re= 0.75×0.289/0.01=21.68沉淀时间:T= L// v=1000/2.89=346s=5.77min(沉淀时间T一般在4~8min之间)。

斜板沉淀池设计

斜板沉淀池设计

环保设备课程作业作业1:斜板沉淀池设计计算采用异向流斜板沉淀池1.设计所采用的数据①由于斜板沉淀池在絮凝池之后,经过加药处理,故负荷较高,取q=3.0mm/s②斜板有效系数η取0.8,η=0.6~0.8③斜板水平倾角θ=60°④斜板斜长 L=1.2m⑤斜板净板距 P=0.05m P一般取50~150mm⑥颗粒沉降速度μ=0.4mm/s=0.0004m/s2.沉淀池面积式中 Q——进水流量,m3/dq——容积负荷,mm/s3.斜板面积η需要斜板实际总面积为4.斜板高度°5.沉淀池长宽设斜板间隔数为N=130个则斜板部分长度为°斜板部分位于沉淀池中间,斜板底部左边距池边距离l2=0.1m,斜板底部右边距池边距离l3=0.8m,则池长L=7.5+0.1+0.8=8.4m池宽B=校核:,符合故沉淀池长为8.4m ,宽为9.2m ,从宽边进水。

6.污泥体积计算排泥周期T=1d()()()()61232410020000200201010090100110096Q C C TV m nγρ--⨯⨯⨯-⨯⨯===-⨯-污泥斗计算设计4个污泥斗,污泥斗倾斜角度为67°,污泥斗下底面长a=0.4m ,上底面长b=2.1m 。

5 2.10.4tan tan 6722222b a h m θ⎛⎫⎛⎫=-=-︒= ⎪ ⎪⎝⎭⎝⎭污泥斗总容积: 3150.4 2.1249.29222a b V h n L m ++=⨯⨯⨯=⨯⨯⨯=>V=90m 3,符合要求。

7.沉淀池总高度123450.3 1.0 1.0 1.0 2.0 5.3H h h h h h m =++++=++++=式中 h 1——保护高度(m ),一般采用0.3-0.5m ,本设计取0.3m ; h 2——清水区高度(m ),一般采用0.5-1.0m ,本设计取1.0m ; h 3——斜管区高度(m );h 4——配水区高度(m ),一般取0.5-1.0m ,本设计取1.0m ; h 5——排泥槽高度(m )。

【精品】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水厂)

【精品】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水厂)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1、清水区面积A2110001.1==63.02m824Q A q 式中:2332m m 5~9m /m h,A Q q ——清水区面积,;——单组斜管沉淀池的设计流量,;——斜管沉淀池的液面负荷,北方寒冷地区宜取低值。

2、清水区实际面积A263.0267.77m 0.93A A 式中:2m 0.92~0.950.79~0.86A ——清水区的实际面积,;——有效系数(或利用系数),指斜管区中有效过水面积(总面积扣除斜管的结构面积)与总面积之比。

由于材料厚度和性状的不同的而已,塑料与纸质六边形蜂窝斜管的有系数为,石棉水泥板的有效系数为。

3、清水区宽B同絮凝池。

通常,为保证排水均匀,清水区宽B 沿絮凝池的长边布置。

即是清水区宽为:10.8mB 4、清水区长L6.28mAL B 5、斜管长取斜管长为1ml 斜管支撑系统采用钢筋混凝土梁——角钢——扁钢的方式制作。

等边角钢对中置于钢筋混凝土上,两侧电焊连接,角钢与扁钢垂直搁置并在接头处的扁钢两侧焊牢固,钢筋混凝土两端与池壁现浇。

6、沉淀池水力校核斜管内流速取为 3.5mm /(3~10mm /)s s 一般为Re =56<500管内流速水力半径/运动粘度,要求,满足。

2-5=765.63>10Fr 管内流速,要求,满足。

水力半径运动粘度7、沉淀池池高H12345=0.3+1.2+0.87+1.6+0.54=4.51mH h h h h h 式中:12233114450.3m;1.0m;=sin (m),601.5mm h h h h h l l h h h ——超高,取为——清水区高度,《室外给水设计规范》要求——斜管区高度,,为斜管长为斜管放置倾角,通常为;——配水区高度,《室外给水设计规范》要求——泥斗高,。

8、沉淀池出口设计—集水系統目前采用的办法多为集水槽出水。

断面为矩形的集水槽,采用淹没式孔口集水方式。

①集水槽长度jscL 6.28mjsc L 沉淀池长度=②每座沉淀池中集水槽的个数N /10.8/1.29N B a 式中:m <1.5m B a ——清水区宽,;——集水槽中心距,一般。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

1.已知条件:进水量Q=5万吨/天=自用水系数=5%则进水量Q'=0.608m 3/s=单座Q1=0.304m 3/s =清水区上升流速= 1.3mm/s 取颗粒沉降速度=0.3mm/s 取SS与NTU相关系数为1.2进水NTU=50=60出水NTU=3=3.6管厚=0.4mm 边距=35mm 水平倾角=60°2.单池计算a.清水区面积A=233.71m 2则实际清水区面积A'=240.72m 2取池宽B=12m 则池长L=20.06m 取L=20.50m b.斜管长度L管内流速V 0= 1.50mm/s 斜管长度L=405.22mm250mm则斜管总长L’=655.22mm采用塑料片热压六边形蜂窝管设计斜管沉淀池座数为2座斜管沉淀池设计计算在满足考虑管端紊流积泥,过渡区管长采用其取L’=800mm c.排泥计算每日沉淀池干污泥量G=1.481t取污泥含水率=98%取污泥密度ρ=1.03t/m 3每日沉淀池湿污泥体积V 湿=71.87m 3则每次排泥量V’=11.98m3取V’=12.0m 3单斗排泥量V 单= 6.0m 3取泥斗下底面面积F 1=0.6m 2泥斗上底面面积F 2=5.0m 2泥斗高h 1=2.5m 2则泥斗贮泥部分体积V 1=6.11m 3取刮泥板高h 2=0.1m 刮泥板宽b 2=6.0m 刮泥板行进速度V 2= 1.0m/min 两台刮泥机一个工作循环刮泥量V 刮= 1.37m 3刮泥机一个工作循环所需时间T 刮=41.00min 取排泥管直径d=200mm 取排泥时间t 排= 1.5h 则排泥流速V 泥=0.04m/s采用双钢丝绳牵引刮泥机,卷扬机平台置于沉淀池中部于进水端设置两座污泥斗设计每天排泥6次,则每隔4小时刮泥一次大于单斗=0.3md.沉淀池高度采用保护高h保= 1.2m清水区高h清布水区高h= 1.5m布污泥斗高h斗= 2.5m斜管高0.69m沉淀池总高H= 6.19m e.复核Re及沉淀时间T水力半径R=8.75mm=0.875cm管内流速V0=0.15cm/s取运动黏度ν=0.01cm2/s则雷诺数Re=13.13沉淀时间T=532.94s=8.88min0.579m3/s2187.50m3/h1093.75m3/hmg/Lmg/L其中斜管结构占用面积按3%计在满足配水均匀条件下,使进水沿池宽方向布置于单斗排泥量6.0满足排泥要求。

常用-斜板沉淀池计算公式表

常用-斜板沉淀池计算公式表

长宽比 2.5
501 1.536.63 6.8298.736 3.49410.664
21000200.952352011.76011.7602 3.4150.2
长边分个数宽边分个数25.934210.4 4.368 3.49422.6470.20.3 4.1
斜板区底部
缓冲层高度h4(m)工 业 污 水 斜 管 沉 淀 池
沉淀池高度H
(m)
斜板沉淀池进水SS mg/L 泥斗个数污泥斗下部边长a1(m)污泥斗上部宽边a3(m)方锥体V1(m3)超高h1(m)污泥斗上部半径R(m)污泥斗下部
半径r(m)
圆锥体V1(m3)圆形池
污泥部分所需的总容积V(m 3)每格池污泥部分所需容
积V''(m 3)污泥斗高度
h5(m)方形池泥斗上部长边a2(m)斜板沉淀池出水SS mg/L 两次清除污泥间隔时间T(d)污泥量S(L/d)方形池子边长a(m)方形池子边宽b(m)污泥含水率圆形池子直径D(m)斜板区上部水深h2(m)斜板高度h3
(m)池内停留时
间min
最大设计流量Qmax(m3/h)池子个数n
设计表面负荷q',
一般3-6(m3/(m2*h)池子水面面积F(m2)。

UASB及斜板沉淀池设计计算

UASB及斜板沉淀池设计计算

UASB反应器设计计算已知参数:流量50m3/h,COD 10000mg/L,去除率80%,其他为给出参数视为满足UASB反应器进水要求或按设计规范取值。

设计计算一、反应池容积采用容积负荷计算法m3式中:V—反应器有效容积,m3;Q--UASB反应器设计流量,m3/d;N v—容积负荷,kgCOD Cr/(m3·d),取值为10 kgCOD Cr/(m3·d);S0—UASB反应器进水有机物浓度,mgCOD Cr/L。

沉淀池有效水深H=8mA==m则反应器表面负荷为q=m3/(m2·h)由于是单个池子,采用圆形池子,则D= 13.824二、配水系统设计本系统设计为圆形布水器,布水装置进水点距反应器池底200mm。

每个进水口的布水面积为4m2,Q=50 m3/h(2)设计计算布水系统设计计算草图见下图2.3:孔数:n=150/4=38则每个孔的出水量为1.316 m3/h,取孔口尺寸为15mm,则孔口面积为1.767×10-4m2,孔口流速为2.07m/s。

设3个圆环, 3环各设9个,13个,16个孔口内圈9个孔口设计服务面积:S1=9×4=36m2折合成服务圆直径为:用此直径作一个虚圆,在该圆内等分虚圆面积处设一实圆环,其上布9个孔口,则圆的直径计算如下:d1=4.79m取管内流速为0.8m/s,则管径为取管径为75mm。

中圈13个孔口设计服务面积:S2=13×4=52m2折合成服务圆直径为:d2=8.89m取管内流速为0.8m/s,则管径为取管径为100mm,则实际流速为0.605m/s。

中圈16个孔口设计服务面积:S3=16×4=64m2折合成服务圆直径为:d3=12.27m取管内流速为0.8m/s,则管径为取管径为100mm。

三、三相分离器设计计算1)沉淀区的设计沉淀器(集气罩)斜壁倾角θ=45°沉淀区面积: A=150m2表面水力负荷q=Q/A=50/150=0.33m3/(m2.h)<1.0 m3/(m2.h) 符合要求2) 回流缝设计取h1=0.5m h2=1.5m h3=2.5m依据图中几何关系,则b1=h3/tanθ式中:b1—下三角集气罩底水平宽度,θ—下三角集气罩斜面的水平夹角h3—下三角集气罩的垂直高度,mb1=2.5/tan45=2.5mb2=b-2b1=13.83-2×2.5=8.83m下三角集气罩之间的污泥回流缝中混合液的上升流速v1,可用下式计算:符合要求上下三角形集气罩之间回流缝流速v2的计算:v2=Q/S2S2—上三角形集气罩回流缝面积(m2)CE—上三角形集气罩回流缝的宽度,CE>0.2m 取CE=1.8m CF—上三角形集气罩底宽,取CF=10mEH=CE ×sin45=1.8×sin45=1.273mEQ=CF+2EH=10.0+2×1.273=12.546mS2=3.14(CF+EQ) CE/2=3.14 ×(10.0+12.546) ×1.8/2=63.75m2 v2=50/63.75=0.784m/hv2<v1<2.0m/h , 符合要求3)确定上下集气罩相对位置及尺寸BC=CE/cos45=1.8/cos45=2.546mHG=(CF-b2)/2=(10-8.83)/2=0.585mEG=EH+HG=1.273+0.585=1.858mAE=EG/sin45=1.858/sin45=2.63mBE=CE ×tan45=1.8mAB=AE-BE=0.83mDI=CD×sin45=AB ×sin45=0.83× sin45=0.587mh4=AD+DI=BC+DI=0.83+0.587=1.42mh5=1.5m4)气液分离设计校核由反应区上升的水流从下三角形集气罩回流缝过渡到上三角形集气罩回流缝再进入沉淀区,其水流状态比较复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部分
日平均水量(m3/h)20
进水COD浓度(mg/l)
出水COD浓度(mg/l)
进水悬浮物浓度(mg/l)650
出水悬浮物浓度(mg/l)50
池子数量n(座)1
设计表面负荷(m3/(m2.h)2可以取到3-6
1、池子的水面面积F(m2)10.989010990.91为斜板区面积利用系数
2.1、圆形池的直径D(m)
3.741489024
2.2、方形池边长a(m)
3.314967721
斜管区上部水深h2(m)1一般取0.5-1
斜管高度h3(m) 1.2一般取1-1.2
3、池内水力停留时间t(h) 1.1
污泥部分
每人每日污泥量S(L/(人.d)0.8一般取0.3-0.8
设计人口数N(个)200
污泥室储泥周期T(d)0.5
4.1、污泥部分所需的容积V(m3)0.08算法1(根据人口数计算)污泥密度γ(t/m3)1大约值为1
污泥含水率ρ0(%)98%
4.2、污泥部分所需的容积V(m3)0.145425167算法2(根据污泥浓度计算)污泥斗高度h5(m)0.5
污泥斗上部半径R(m) 1.870744512
污泥斗下部半径r1(m)0.25
污泥斗下部边长a1(m)0.5
5.1、污泥斗容积V1(m3) 2.108965905圆锥体
5.2、污泥斗容积V1(m3) 2.149415808方锥体
超高h1(m)0.3
斜管区底部缓冲层高度h4(m)0.6一般取0.6-1.2m
6、沉淀池总高度H(m) 3.6
用系数
人口数计算)污泥浓度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