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2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新人教版
优化探究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四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选择题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⑤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⑥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解析: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都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而①②④⑤都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
答案:A2.某种昆虫对经常使用的一种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杀虫剂诱发种群中特定个体产生了可遗传的抗药性变异B.在使用杀虫剂之前昆虫种群基因库中就存在抗药性基因C.种群抗药性基因频率在使用此杀虫剂过程中保持不变D.已经具有了抗药性的昆虫种群属于一个新的物种解析:杀虫剂对昆虫进行选择,而不能诱发种群产生可遗传的抗药性变异,A项错误。
抗药性基因产生于使用杀虫剂之前,B项正确。
使用杀虫剂导致无抗药性的个体被杀死,从而使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C项错误。
具有了抗药性的昆虫只有与原种群产生了生殖隔离,才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D项错误。
答案:B3.有人将欧洲家兔带到某小岛上,几百年之后小岛上的这些兔子后代不能与欧洲家兔杂交产生后代。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的环境对这两个种群的变异进行了选择B.地理环境决定了两个种群产生的不同变异C.由于隔离,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产生较大的差异D.两个种群已产生生殖隔离,形成不同物种解析:不同环境对这两个种群的变异进行了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朝着一定方向变化,A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突变是不定向的,不由环境决定,B错误;由于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产生了较大的差异,C正确;由于这些兔子后代与欧洲家兔不能杂交产生后代,说明已经产生生殖隔离,形成了不同的物种,D正确。
近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第4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第4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第4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第4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4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时作业]单独成册方便使用一、选择题1.(2018·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物种产生不一定发生了生物进化,生物进化一定产生新物种B.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没有阐明遗传变异的本质,但解释了进化的实质C.野生型红眼果蝇群体出现了白眼突变个体,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长期使用抗生素容易使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变异,进而使细菌产生较强的耐药性解析:新物种产生一定发生了生物进化,生物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B错误;迁入和迁出、基因突变等因素,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正确;抗生素只是起了选择的作用,不能使细菌定向产生抗药性变异,D错误.答案:C2.(2018·湖南娄底月考)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但随机交配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B.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不仅仅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错误。
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杀虫剂消灭害虫,因选择的作用提高了害虫种群中抗药性基因的突变率B.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形成生殖隔离,二者均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共同进化就是指具有捕食关系的两个物种改变双方种群基因频率的过程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物种在环境中存在和繁衍的基本单位D[选择并不能提高基因突变率,A错误。
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形成生殖隔离,但有些生殖隔离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如八倍体小黑麦的形成),故地理隔离不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错误。
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C错误。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物种在环境中存在和繁衍的基本单位,D正确。
]2.(2018·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A[群体中的近亲个体基因相似度高,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A正确;基因突变中的有害和有利突变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C错;基因频率保持不变的一个前提条件是群体足够大,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不一定保持不变,D错。
] 3.某地有一个大型的石灰厂,其白色的粉尘使周围的植物都变成了灰白色。
该厂长期生产,其周围环境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数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灰粉尘促进褐色蛾类进化了B.石灰粉尘导致灰色蛾类的变异C.石灰粉尘让蛾类发生定向变异D.石灰粉尘对蛾类的性状进行了选择D[石灰粉尘对蛾类的性状进行了选择,A错误,D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B、C错误。
]4.以下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生素可以诱发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B.某种群中若显隐性个体数量保持不变,则该种群肯定没有发生进化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必将导致新物种的形成D.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表现型D[细菌的抗性突变发生在使用抗生素之前,抗生素只能对细菌的抗性突变进行选择,A错误;某种群中若显隐性个体数量保持不变,但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则该种群发生了进化,B错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必将导致生物进化,但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C错误。
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第四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第七单元第四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选择题1.根据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的环境中B.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C.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会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解析: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可以生活在自然环境中,A错误;生物进化是定向的,由自然选择决定,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错误;基因频率改变后并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C错误;农药处理后,种群抗药性强的个体更多地保留下来,这些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D正确。
答案:D2.(2017·河北廊坊监测)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不同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B.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C.由于环境污染,桦尺蠖的种群中黑色基因频率增大,所以产生了新物种D.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解析: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不同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这种相互作用包括生存斗争、种间互助等,A项错误;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通过对个体的选择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B项正确;桦尺蠖种群中黑色基因频率增大,说明发生了进化,但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C项错误;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变异是不定向的,D项错误。
答案:B3.以下关于生物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生素的使用使病原体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B.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C.由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后一定会形成新的物种D.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生殖隔离,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解析:抗生素的使用对病原体起到选择作用,而不能诱导其产生适应性变异;生物进化后出现生殖隔离才能形成新的物种,基因频率改变是进化的标志;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重组,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答案:B4.金鱼是重要的观赏鱼,品种众多,可观赏的性状多种多样。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生物的进化 作业
2023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生物的进化作业[基础达标]1.(2022·山东济南月考)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主要由两大学说组成:共同由来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其中后者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机制,解释了适应的形成和物种形成的原因;但其理论并不完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学说指出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B.适应的形成是由于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并留下后代,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分子水平和种群水平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补充与丰富D.中性突变学说认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而不是自然选择解析:选A。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并不是自然选择学说,A错误。
2.下图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
图中上为甲岛,下为乙岛,A、B、C、D为四个物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种A进化为B、C的过程中发生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由物种A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内因是存在地理隔离C.甲岛上的物种B迁移到乙岛后不与物种C发生基因交流D.物种C与物种D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解析:选B。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物种A进化为B、C的过程中发生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正确;由物种A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外因是存在地理隔离,B错误;甲岛上的物种B与乙岛上的物种C存在生殖隔离,故迁移到乙岛后不与物种C发生基因交流,C正确;物种B形成新物种D,物种C与物种D之间也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
3.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植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a、c、f没有地理隔离,也不会产生生殖隔离B.a~j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种群基因库C.f~j在一段时期内没有产生新的基因,但该种群基因频率有可能发生变化D.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和周围的非生物环境之和称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解析:选C。
2020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生物进化论作业含答案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生物进化论作业1.(2019·南京学情调研)岛上某种动物的皮肤图案有a、b1、b2、c四种,不同图案的个体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b1、b2类型的出现一定是突变的结果B.岛上所有该种动物的全部肤色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C.b1和c的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T5时期,b2与a一定存在生殖隔离2.(2019·益阳高三调研)达尔文明确指出人类可能与黑猩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但从染色体数目看,人类23对、黑猩猩24对,让人对达尔文的学说产生怀疑。
生物学家研究发现黑猩猩的两条染色体(2A和2B)经拼接与人类2号染色体相似,据此提出融合假说。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若融合假说成立,在共同原始祖先进化成人类的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B.人和黑猩猩的生存环境差异较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融合假说说明染色体变化是新物种形成的直接原因D.DNA分子杂交能为融合假说提供证据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B.自然选择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唯一因素C.新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D.农药的使用对害虫起到选择作用,使其抗药性逐代增强4.(2019·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模拟)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变异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但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和新的基因组合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5.(2018·淮北第一中学高三周考)下表所示为海南岛上某动物种群体色的基因型频率变化情况,由这些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A.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基因型,aa频率才会逐年上升B.2005年,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49%C.a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更适应新环境D.该种群的进化使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6.(2018·茂名市五大联盟学校高三联考)某一野生动物种群的栖息场所被两条交叉的高速公路分割成4块,由此形成4个完全独立的种群。
高中生物高考一轮总复习讲义 必修2 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跟踪训练1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符合达尔文学说基本 观点的是( )
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 生物的新类型 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 境
解析:此题考查对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自然选择学 说是达尔文创立的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学说。该 学说正确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该学说认为遗传和变异 是生物进化的内因,变异是不定向的,为进化提供原材 料。通过自然选择,不利的变异被淘汰,有利的变异被保 存,并通过遗传积累起来,然后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故 A、B、C三项符合达尔文学说的基本观点,而D项是拉马 克进化学说的观点。
考点1
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ຫໍສະໝຸດ 理论知识必备 1.自然选择学说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巧记生物进化 种群单位因频变,突变重组原材料, 变异无向自选定,物种形成必隔离。
疑难突破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及相关计算 1.比较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基因频率 公 式 某基因频率=该基因的数目/该 基因与其等位基因的总数 ×100% 基因型频率 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的个 体数/总个体数×100% 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 一定改变
(2)已知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 设某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p,a的基因频率为q,则 AA的基因型频率为p2,aa的基因型频率为q2,Aa的基因型 频率为2pq。 注:上述计算方法只适用于理想条件下。
误区剖析 1.“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 变”和“染色体变异”。 2.农田喷施农药杀灭害虫,在喷施农药之前,害虫中 就存在抗农药的突变个体,喷施农药仅杀灭不抗药的个 体,抗药的个体存活下来,农药不能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 异,只是对抗药性个体进行了选择。
最新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详细复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点透析+典例跟踪详解+实验导航大题专训 新人教版
D.细胞衰老意味着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的下降
解析:人体内激素、神经递质和抗体在发挥作用后立即失活, 但酶是生物催化剂在发挥作用后不失活;水稻种子在萌发过 程中有机物的含量减少,但有机物种类会增加,如部分淀粉 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蛋白质水解为多肽、氨基酸等;衰 老细胞内绝大多数酶的活性下降,但色素积累的酶活性增加。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进化的标志,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 标志,C正确。 答案:C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 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1)不同物种之间的影响既包括种间互助,也包括种间斗争。
(2)无机环境的选择作用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 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生物的进化反过来又会影响无机环境。 (3)共同进化的实例:
【例1】 (双选)最近,可抵抗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引 人关注,这类细菌含有超强耐药性基因 NDM1 ,该基因编码 金属β内酰胺酶。此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是( ) A.定向突变 B.抗生素滥用 C.金属β内酰胺酶使许多抗菌药物失活
D.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他细菌获得耐药基因
解析: “ 超级细菌 ”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其抗药性产 生于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故A错误;“超级细
共同进化类型 不同物种之间
包含类型 共生 捕食
举例 长有细长吸管口器的 蛾与长花矩的兰花 猎豹和斑马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生物影响环境,环境 影响生物地球最早无 氧环境→厌氧生物→ 光合生物出现→空气 中有了氧气→出现好 氧生物
生物与无机环境 之间生物影响环 境,环境影响生 物地球最早无氧 环境→厌氧生物 →光合生物出现 →空气中有了氧 气→出现好氧生 物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精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高考目标导航】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基础知识梳理】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选择的基础:过度繁殖(2)生物进化的动力和选择的手段:生存斗争(3)生物进化的内因:遗传变异(4)自然选择的结果:适者生存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基因频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2)可遗传的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变异是不定向的经过自然选择→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
(4)隔离与物种的形成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简称种隔离: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叫做隔离,包括两种类型: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作用: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的形成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
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化(1)概念: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2)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选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2、生物多样性(1)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2)形成原因:生物进化(3)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化石3、知识点拨(1)任何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和共同进化的。
(2)基因多样性是形成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反之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又影响基因多样性。
【要点名师透析】一、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解释——物种形成1、方式:渐变式和爆发式,爆发式在很短时间内即可形成新物种,如多倍体的形成。
2020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作业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作业一、选择题1.(2019·河北沧州联考)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B)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B.基因重组不产生新的基因,但也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抗生素的使用诱导细菌产生了抗药性,使细菌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大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基因重组不产生新的基因,但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抗生素的使用对细菌产生的不同抗药性个体进行定向选择,使细菌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大,C错误;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错误。
2.(2019·天津四合庄中学月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B)A.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B.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的多样性是变异的结果C.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生物定向进化实质是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D.生物进化理论在生物进化的原因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同观点解析: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认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A正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的多样性是进化的结果,B错误;现代生物进化论认为生物定向进化的实质是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生物进化理论在生物进化的原因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同观点,如有学者认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D正确。
3.(2019·湖南、江西十四校联考)果蝇的红眼、白眼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某果蝇种群中足够大,个体间自由交配,自然选择对果蝇眼色没有影响,不发生基因突变,没有迁入和迁出;其中白眼雄果蝇(X a Y)占5%,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A.可以估算该种群中白眼雌果蝇约占2.5%B.若以上条件不变,该种群将不会发生进化C.该种群X a基因频率是0.05D.该种群下一代,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可能都不会发生改变解析:白眼雄果蝇(X a Y)占5%,说明X a的基因频率为5%,则可以估算该种群中白眼雌果蝇约占5%×5%=0.25%,A错误、C正确;若以上条件不变,则种群基因频率不变,因此该种群将不会发生进化,B正确;该种群下一代,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可能都不会发生改变,D正确。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时作业26(含解析)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时作业26(含解析)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解析: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A错误。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B错误。
答案:D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的变异C.物种的形成使得自然界中生物类型有所增加D.地理隔离使同种生物不同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解析:自然选择就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过程,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A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种群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物种的形成必然要经过生殖隔离,使自然界的生物种类增加,C正确;地理隔离使同种生物不同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D正确。
答案:B5.某植物的高秆(D)对矮秆(d)显性,抗锈病(T)对易感病(t)显性,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下列对DdTt和Ddtt杂交后代的预测中错误的是( )A.由于等位基因分离,后代可出现矮秆类型B.由于基因重组,后代可出现矮秆抗锈病类型C.由于基因突变,后代可出现DDdTt类型D.由于自然选择,后代的T基因频率可能上升解析:高杆和矮杆属于一对相对性状,在DdTt和Ddtt杂交的过程中,由于等位基因分离,后代可出现矮秆类型,A正确;矮秆抗锈病属于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过程中基因重组,后代可出现矮秆抗锈病类型,B正确;杂交育种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时不会出现DDdTt类型,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C错误;自然选择,使后代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正确。
答案:C6.在一个随机交配的中等大小的种群中,经调查发现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两种:AA基因型的频率为60%,Aa基因型的频率为40%,(aa基因型致死)。
那么,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a的基因频率为( )A.1/6 B.1/5C.2/5 D.3/5解析:由题意知:AA=60%,Aa=40%,产生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80%,a=20%,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80%,a=20%。
人教生物一轮课时作业2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课时作业2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山东淄博一模下列叙述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符合的是( )A .进化地位越高等的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B .生物体所发生的变异都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 .喷洒农药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提高,从而使害虫的抗药性逐代增强D .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物种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解析:自然选择下的各种生物,各有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
生物体所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才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但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答案:C2.东北师大附中三次摸底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下列事实不属于共同进化的是( )A .随着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升高B .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C .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和猎豹都能迅速奔跑,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 .4亿年前形成了原始的陆生植物,随后出现了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解析:随着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升高,这属于环境污染,不属于共同进化。
其他三个选项都体现了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选择是共同进化。
答案:A3.一项用于寻找两种飞蛾:浅色斑点蛾和黑蛾(有黑色翅膀的飞蛾)在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分布状况的科学研究已经进行了几年,结果如下:郊区 工业区 浅色蛾95% 5% 黑色蛾 5% 95%以下哪一项是对飞蛾在研究区域内的不均衡分布的最确切解释( )A .自然选择发生:在郊区选择了浅色飞蛾,在工业区选择了黑色飞蛾B .生活在工业区的孩子们喜欢抓浅色飞蛾玩,解释了那里浅色飞蛾减少的原因C .浅色飞蛾更喜欢生活在郊区D .悬浮于高度污染的空气中的烟灰染黑了飞蛾解析:郊区几乎没有工业,周围颜色浅,有利于浅色蛾的生存;工业区被污染,周围颜色深,有利于黑蛾的生存,这是一种自然选择。
答案:A地 区 数量 种类4.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2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1·山东淄博一模下列叙述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符合的是( )A.进化地位越高等的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B.生物体所发生的变异都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喷洒农药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提高,从而使害虫的抗药性逐代增强 D.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物种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解析:自然选择下的各种生物,各有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
生物体所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才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但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答案:C2.2011·东北师大附中三次摸底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下列事实不属于共同进化的是( )A.随着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升高B.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C.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和猎豹都能迅速奔跑,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4亿年前形成了原始的陆生植物,随后出现了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解析:随着工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温升高,这属于环境污染,不属于共同进化。
其他三个选项都体现了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选择是共同进化。
答案:A3.一项用于寻找两种飞蛾:浅色斑点蛾和黑蛾(有黑色翅膀的飞蛾)在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分布状况的科学研究已经进行了几年,结果如下:地区郊区工业区数量浅色蛾95% 5%黑色蛾5% 95%A.自然选择发生:在郊区选择了浅色飞蛾,在工业区选择了黑色飞蛾B.生活在工业区的孩子们喜欢抓浅色飞蛾玩,解释了那里浅色飞蛾减少的原因 C.浅色飞蛾更喜欢生活在郊区D.悬浮于高度污染的空气中的烟灰染黑了飞蛾解析:郊区几乎没有工业,周围颜色浅,有利于浅色蛾的生存;工业区被污染,周围颜色深,有利于黑蛾的生存,这是一种自然选择。
答案:A4.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
在一个有30000人的人群中,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纯合体有12000人。
蓝眼的有3600人,那么,在这一个人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0.64和0.36 B.0.36和0.64C.0.50和0.50 D.0.82和0.18解析:由题干可知,aa有3600人,AA有12000人,Aa有14400人,A基因频率=(12000×2+14400)÷(30000×2)=0.64,则a基因频率=1-0.64=0.36。
答案:A5.某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下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
则该种群经选择之后,下一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的结果最可能是图( )解析:由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可知:aa的繁殖成功率最高,其次是Aa、AA、故选B。
答案:B6.2012·银川一中二模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B.隔离产生后,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是有差别的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定向的,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因此生物的进化也是定向的D.某种抗生素长期使用药效下降,这是由于病原体接触药物后,产生了对药物有效成分的抗药性变异解析:隔离产生后,不同种群的生存环境不同,自然选择的方向也不同,通过选择保留、淘汰的变异类型不同,即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是有差别的;定向的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最终生物定向进化;生物的变异不是环境诱导的结果,环境的作用是对生物不同的变异类型进行选择,通过选择作用,对药物有抗性的变异类型将被保留。
答案:D7.2012·苏北四市二次联考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解析: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变大。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物进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隔隔离的前提条件,但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并不意味着产生生殖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条件,但有些生物没有地理隔离也会形成新的物种,如植物多倍体的形成。
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但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
答案:D8.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 )A.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是0.32B.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C.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一定会形成新物种D.若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0.4,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到40%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隐性个体aa的基因型频率为0.64,则a的基因频率为0.8,A 的基因频率为0.2,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是2×0.2×0.8=0.32;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若A的基因频率变化为0.4,则a的基因频率为0.6,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AA、Aa)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为0.42+2×0.4×0.6=0.64,即64%。
答案:A9.2012·广东深圳模拟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D.共同进化指生物无机环境之间的进化,不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解析:基因突变不受环境控制,环境只是对生物不同的变异类型进行选择,保留种群中有利的变异类型,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共同进化指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共同进化,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答案:D10.2011·南京模拟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解析:图中A应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但并不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有些新物种(如多倍体)形成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的两种生物除了不能杂交产生后代,也可能进行交配却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答案:B11.2012·山东烟台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生物的突变和重组B.②是自然选择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D.④是物种多样性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导致了基因频率的改变;现代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生物的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因此①、②、④代表的含义叙述错误。
答案:C12.2012·广州模拟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C.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物种形成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从而导致物种形成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种群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答案:B二、简答题(共40分)13.(10分)下表是某条大河两岸物种演化的模型:表中上为河东,下为河西,甲、乙、丙、丁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
请回答问题:(1)由甲物种进化为乙、丙两个物种的两个外部条件是_____ _____和__________。
(2)河东的乙物种迁回河西后,不与丙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内部条件是________不同,外部条件是________。
(3)假如游回河西的乙物种进化为丁物种。
请问你判断丁物种是否是不同于乙物种的新品种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物种形成的原因。
同一自然区域内的甲物种,由于大河的阻隔,有的生活在河西,有的生活在河东,因河东、河西的环境条件不同,使得同一物种的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不同的定向改变。
由于地理隔离,在河东生活的种群不能与在河西生活的种群自由交配使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各不相同,并逐渐出现生殖隔离,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生物就进化成了两个不同的物种。
因此,当乙物种游回河西后,不会再和丙物种共同进化为相同的新物种,而是各自独立进化。
游回河西的乙物种进化为丁物种,丁物种是否是不同于乙物种的新品种,就要看乙物种和丁物种之间是否已经形成生殖隔离,即看丁物种能不能与乙物种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答案:(1)自然选择地理隔离(2)种群的基因频率(或种群的基因库) 生殖隔离(3)依据: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方法:观察两个物种的生物是否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14.(12分)2009·上海高考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
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_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
(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_______。
(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
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1)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_______加剧。
2)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
(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_______多样性;若从分子水平检测这种多样性,可采用的简便技术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