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频激光原理
激光倍频技术原理
10
§8.3角度匹配方法
负单轴晶体的角度匹配
<1>负单轴晶体I 类 no ne
要求no ne2 2
2 2 o 2 2 o 1 2
基频光取o光偏振态,倍频光选e光偏振态 o o e 2 no n (
2 e I m负
)
1
no
2
2 o 2
1 n (
e
I m正
)
2
n
2 o
ne
2
2 (no ) 2 (no ) 2 arcsin 2 2 (no ) (ne )
<2>正单轴晶体II 类 o e o 2
1 cos 2 sin 2 2 2 ne ( ) no ne2 ne ne ( ) no no
9
§8.3角度匹配方法
角度相位匹配 相位匹配要求nω=n2ω,由于色散的存在,nω一般不等于n2ω。 对于各向异性晶体,由于存在双折射,不同偏振态的光电场对应的 折射率也不相同。 在某个方向上,可以使色散与双折射互相抵消,实现nω=n2ω。
为消除光孔效应和相位失配,必须使 sin(2 m ) 0 m 0, m / 2,即使基频光垂直光轴入射。
对于负单I 类,要满足no ne2 , 使曲线在A处相切,
一般采用控制温度的方法实现。因此NCPM 也称为 90o 温度匹配。
15
§8.3角度匹配方法
§8.2倍频技术
激光倍频技术也称为二次谐波(SHG)技术,是最先在实验上发现的 非线性光学效应。1961年由Franken等人进行的红宝石激光倍频的实 验,标志着对非线性光学进行广泛实验和理论研究的开端。激光倍频 是将激光向短波长方向变换的主要方法,已达到实用化的程度,并且 有商品化的器件和装置,目前获得非常广泛的应用。
激光倍频实验讲解
非线性效应系数是决定极化强度大小的一个重要物理量。
在线性关系P=χ(1)E中对各向同性介质,χ(1)是只与外电场大小有关而与方向无关的常量;对各向异性介质,χ(1)不仅与电场大小有关,而且与方向有关。在三维空间里,是个二阶张量,有9个矩阵元dij,每个矩阵元称为线性极化系数。
在非线性关系P=χ(2)E2中,χ(2)是三阶张量,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有27个分量,鉴于非线性极化系数的对称性,矩阵元减为18个分量,在倍频情况下
实验证明,只有具有特定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以某一特定角度入射晶体时,才能获得良好的倍频效果,而以其他角度入射时,则倍频效果很差,甚至完全不出倍频光。根据倍频转换效率的定义
,(15)
经理论推导可得(为突出物理图象和实验技术,理论推导在此不作详细介绍)
。(16)
η与L∙∆k/2关系曲线见图1。图中可看出,要获得最大的转换效率,就要使L∙∆k/2=0,L是倍频晶体的通光长度,不等于0,故应∆k=0,即
,(12)
P和E的下角标x,y,z表示它们在三个不同方向上的分量。鉴于各种非线性晶体都有特殊的对称性,就像晶体的电光系数矩阵一样,有些dij为零,有些相等,有些相反。因此无对称中心晶体的dij,独立的分量数目仅是有限的几个。例KDP(或KD*P)晶体,有
,(13)
其中d14=d25,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有d14=d36。又如铌酸锂晶体,有
1.倍频实验
让He―Ne光通过晶体,注意He―Ne光的偏振方向应垂直于光轴,光轴方向应预先测出。调节晶体,使He―Ne光垂直通过光端面。并把透镜前后调节,使He―Ne光聚焦于晶体的前端端面以外一点,这样可避免损坏晶体,又可争取更大功率密度,当调节完成以后,插沪光片于E和F之间。放白纸屏于摄谱仪前面。这一切工作好以后,点亮釹玻璃激光器,强的1.06μm激光脉冲经晶体倍频后,产生绿光,这时在白纸屏上可看到一个绿点。
实验十八__激光倍频技术及其特性分析
实验十八 激光倍频技术及其特性分析【实验目的】1、掌握倍频的基本原理和调试技能;2、了解影响倍频效率的主要因素;3、测量二倍频激光转换效率。
【实验原理】利用某些晶体在强光作用下的非线性效应,使频率为ω的激光通过晶体后,变成频率为2ω或3ω的倍频光,即为倍频技术。
它可用以扩展激光波段。
例如,可将1.06m μ的红外激光二倍频为0.53m μ的可见绿光,这对水下通讯,彩色电视等都很有实用价值的。
1、 物质极化的非线性效应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及带负电的电子组成,一般呈中性。
但当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原子的内能并不发生变化,只引起外层电子的位移,产生了电偶极矩,m er m =是偶极矩。
e 是负电中心的电荷量,r 是负电中心相对于正电中心的距离。
单位体积内偶极矩的总和为极化强度p Nm =,N 是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数。
极化强度的大小和方向随外电场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了极化波,这种极化场的变化会产生电磁辐射。
一般情况下(就是入射光的场强与原子内的场强相比十分微弱时),极化强度P 与入射光的电场E 成线性关系P xE =。
因此极化场产生的辐射与入射光场有相同的频率。
在强光照射下,物质的极化则表现为非线性的特性,极化强度与入射光场的关系的标量形式为23123P ......x E x E x E =+++ (18-1)式中的1x 、2x 、3x ……分别是线性、二次非线性,三次非线性等的极化系数,并且1x >>2x >>3x ,故在弱电场作用下,只能呈现出线性效应,只有对强电场才能显示出非线性效应。
在激光出现前,这种非线性现象不可能观察到,只有高强度的激光出现后,才观察到了非线性现象。
我们忽略三次以上的非线性效应,现在分两种情况来分析光波场通过非线性晶体时的二次非线性效应。
第一种情况:一列行波通过非线性晶体时的二次非线性效应距波源o 为z 处的任一点s 在t 时刻光波场的振辐可表示为0(,)cos()E z t E t kz ω=- (18-2)式中0E 为光源光波场的振辐,2/,k n πλλ=为波长,n 为晶体折射率。
第30讲 激光倍频技术
2E r , t
0
2P r , t
同样在外界光波电场E的作用下将引起介质内部的极化,产生 极化强度P,考虑到非线性相互作用,极化强度P可以写成:
P PL PNL PL 为线性极化项,PNL为非线性极化项。
上述两个过程互为因果,将两式联立可以解出介质中光场分布
当光电场强度很低时,可以忽略PNL,只保留线性极化PL, 即通常的线性光学
L 0 L 1 L 1 E1 E1 L 0 L 2 L 2 E2 E2
可以看出,由于非线性响应,在非线性介质中感应的极化强度, 不仅有频率1 和 2的分量,还有频率为21 、 2 2、1 2、1 2 的分量以及直流分量。 这些极化强度分量将辐射出相应频率的电磁
k 1 k 1
代入上式,可以得到联立方程组: 设光电场由频率为1 和 2 e 2 r1 r1 0 r1 E t 单色光组成: m i1 t i 2 t r r 2 r Ar 2 E t E e E e c .c . 1 2 2 0 2 1 2
波,这就是非线性光学中的倍频、和频、差频和光整流等光学效应。
10
30.1 非线性极化
三、极化率张量的性质
由极化强度的定义P Ner和P 0 E,可以得到各阶的极化 率为:
2
1
Ne 2 L 0m
线性极化率
Ne 3 A 2 L 2 L 2 倍频极化率 2 0m
对上述方程组求解,可以得到:
9
30.1 非线性极化
r1 t e E1 L 1 e i1 t E2 L 2 e i2 t c .c . m
激光倍频技术-光学频率之舞
激光倍频技术-光学频率之舞什么是倍频激光倍频激光是一种激光器输出的光束经过一个非线性光学晶体或非线性光学材料后,产生的光束频率翻倍的现象。
这个过程叫做倍频(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SHG),也被称为频率加倍。
在倍频激光中,通常使用非线性光学晶体或材料来实现频率翻倍。
这些材料对于不同频率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因此当原始激光光束通过这些材料时,会发生频率加倍的现象。
具体来说,倍频过程中,两个光子被合并成一个光子,其频率是原始光的两倍。
如将激光倍频是指激光经过倍频晶体(LBO、BBO)生成波长减小一半,频率加倍的激光,晶体对1064nm强光倍频后为532的绿光。
倍频的条件晶体可以找到一个方向,使频率f1的基频激光,和2*f1频率的倍频光,折射率能够相同(光子动量守恒),这样晶体中就可以存在理想的增益特征长度。
能量能够持续地从f1的基频激光转换到2*f1的倍频光中。
倍频技术的核心原理非线性光学原理在这些过程中是核心,非线性材料或晶体被用来将原始激光的频率改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倍频技术:二次谐波生成(SHG):这是最常见的倍频过程之一,其中原始激光的频率翻倍,产生两倍频率的光。
SHG广泛用于激光光源和医学成像。
和频生成(SFG):两个不同频率的光波通过非线性晶体相互作用,产生一个新的频率,其频率是两个原始频率的和。
SFG在界面科学和光谱学中有重要应用。
差频生成(DFG):两个不同频率的光波相互作用,产生一个新的频率,其频率是两个原始频率的差。
DFG也用于光谱学和激光源。
光学参量振荡(OPO):这种特殊的倍频过程中,一个非线性晶体中的激光光子分裂成两个较低频率的光子,同时满足能量守恒。
这通常用于产生可调谐的激光光源激光倍频的好处激光的波长越短,频率越高,光的粒子性越强,穿透力越强,传送完整电磁波的周期越短,激光脉冲的最短时间越短。
脉冲越短,所需要的电磁波的周期越短,频率越高。
这就是为什么皮秒或飞秒激光器的电磁波的频率越高的原因。
(完整版)激光倍频技术原理
ne (mI正 ) no2
1 no2 2
1
ne
(
I m正
)
2
cos
2
I m正
no 2
sin
2
I m正
ne 2
arcsin
(no )2 (no )2
(no2 )2 (ne )2
1/ 2
<2>正单轴晶体II 类 o e o2
E(2,
2
z)
ei(2tk2 z)
c.c.
E(, z, t) E(, z) ei(tkz) c.c.
2
Q dE(2, z) E2 (, z)ei(2k k2 )zdz
E(2, L) L dE(2, z) E2 ()eikL/2L sin(kL / 2)
就属于双轴晶体。双轴晶体的折射率曲面是双层双叶曲面,不再以Z
轴为光轴,Z轴是两个光轴的角平分线,折射率也不仅是 的函数,
也是 的函数
在双轴晶体中非光轴方向,中存在着两个相互正交的光电场 、 , 分别对应着双层双叶曲面的两个曲面E ' n'(,) 和 E '' n''(,) ,同样可 以利用角度匹配的方法,也分为I类(平行式)和II类(正交式)匹 配,即:
10
§8.3角度匹配方法
负单轴晶体的角度匹配
<1>负单轴晶体I类 no ne
基频光取o光偏振态,倍频光选e光偏振态 o o e2
要求no ne2
1
no
ne2
光倍频产生的原理
光倍频产生的原理光倍频是一种通过非线性光学效应将输入光的频率提高为倍频的技术。
它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和光学器件,广泛应用于光学通信、激光器、光谱分析和光学传感等领域。
光倍频的原理基于非线性光学效应,其中最主要的是其非线性极化效应。
非线性光学效应是指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与介质产生相互作用,使光在介质中的行为不再服从线性的Maxwell方程,出现非线性现象。
具体而言,在非线性介质中,光与介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介质分子的极化现象,从而改变了光的传播行为。
介质的极化性质决定了光与介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对于线性介质,极化强度与电场强度成正比,其极化率是一个常数。
而对于非线性介质,极化强度与电场强度不再成线性关系,而是成倍数关系,即P=aE+bE^2+cE^3+...(其中P为极化强度,E为电场强度)。
在非线性光学效应中,光与介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分子的极化现象,并且极化强度与光强度的高次幂关系有关。
而当输入光的强度较小时,高次幂项可以忽略不计,从而可以得到较低阶的极化强度。
而光倍频就是利用非线性光学效应中的二阶非线性效应,将输入光的频率提高一倍的过程。
在光倍频器件中,输入光经过非线性介质后,会通过二阶非线性的极化作用产生新的频率成分,即倍频的光。
这主要通过二次谐波产生来实现。
二次谐波产生是指将输入光的频率提高为其二倍,即将一个光子转变为两个光子。
在光倍频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常见的非线性光学材料有二氧化硅、二硫化碳、氮化硼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非线性极化率,可以有效地产生倍频效应。
光倍频的过程可以通过耦合模理论进行描述。
耦合模理论认为,输入光与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视为一系列耦合的光波模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光倍频过程中,输入光首先进入非线性介质,其频率与第二倍频的频率匹配。
介质中的非线性效应导致光子之间的行为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第二倍频的光子。
实际上,光倍频并不是一个单独的过程,它还与其他非线性过程相互影响。
倍频激光原理
倍频激光器的原理激光激光是受激辐射光的简称,其原理是:当原子系统受到外来光子作用下,且外来光子能量刚好是原子系统某两个高低能级的能量差,即hv21=E2-E1时,则处于高能级E2的粒子可能会在这个光子的诱发下,而跃迁到低能级 E1并发射一个与原外来光一模一样的光子,这种过程称之为光的受激辐射。
受激辐射产生的光就叫做激光。
激光器要使受激辐射起主要作用而产生激光,必须满足三个前提条件:1.有提供放大作用的增益介质作为激光工作物质,(YAG激光器采用掺钕离子的钇铝石榴石制成的晶体棒)。
2.有外界激励能源,使介质上下能级产生粒子数反转分布。
(YAG激光器,采用氪灯或氙灯或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泵浦,即用光轰击YAG晶体使其中的Nd3+产生粒子数反转分布,聚光腔起辅助作用,目的是使灯发出的光尽可能多的反射或散射到YAG晶体上)。
3.有激光谐振腔,使受激辐射光在谐振腔中产生震荡,(最简单常见的是由一块半反镜,一块全反镜构成,激光由半反镜输出)。
谐振腔相当于激光器的正反馈,没有谐振腔即是一个光放大器,引进谐振腔而使放大光产生振荡形成激光振荡器,成为激光器。
因此,一个完整的激光器应包括:工作物质、外界激励能源、谐振腔。
YAG激光器YAG激光器是固体激光器的一种,它的工作物质是掺钕钇铝石榴石晶体(YAG),即简称YAG激光器。
泵浦源泵浦源是为工作物质提供能量,使工作物质内原子产生受激辐射从而产生激光。
YAG激光器的泵浦源一般采用椭圆柱腔,氪灯和激光棒分别置于椭圆柱腔的两个焦点轴上,因椭圆的一个焦点(如氪灯)发出的光经一次反射或直射可达另一个焦点上(激光棒),所以,这种结构可以将氪灯发出的光尽可能多的汇聚在激光棒上。
不同的激光有不同的泵浦源。
倍频绿激光YAG激光器产生的激光的波长为1064nm,其波长比红色光的波长还要长,位于可见光范围外,属于红外线区域,因此,这种光可以称之为红外激光。
如果我们通过特定的方法,将1064 nm的红外激光的波长缩短为原来的一半(也就是频率增大为原来的一倍),那么,将产生一种波长为532nm的激光,它的波长正好处于可见光的绿光部分,因此,这种光我们称之为“绿激光”,而将YAG激光的频率增大一倍的技术,我们称之为“倍频”。
激光倍频晶体原理
激光倍频晶体原理激光倍频晶体原理是指在激光产生过程中,通过非线性光学效应,将激光的频率倍频或多倍频,从而获得更高频率的激光光束。
激光倍频晶体原理的关键在于非线性光学效应。
在介质中,光的电场与介质中的电子相互作用,导致介质中的电子和光场之间存在一个非线性的关系。
当激光通过一个非线性光学介质时,光的能量可以转移到介质中的电子上,产生新的频率成分,这就是倍频效应的基本原理。
非线性光学晶体是激光倍频中最常用的介质。
这些晶体具有特殊的非线性光学性质,能够在激光通过时发生倍频效应。
最常用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有二极管晶体、锂离子晶体和硫化镉晶体等。
激光倍频晶体的使用通常需要遵循一定的条件。
首先,激光的频率必须在晶体的非线性响应范围内。
其次,选择合适的晶体材料和长度,以匹配激光的频率和倍频效应。
此外,还需要适当调整激光的功率和角度,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倍频效果。
在激光倍频晶体中,最常用的倍频效应是二次倍频效应,即将激光的频率提高一倍。
当激光通过晶体时,晶体中的电子受到激光的电场作用,从而发生弯曲运动。
如果激光的频率在晶体的非线性响应范围内,晶体中的电子可以通过非线性效应,将激光的能量转移到倍频光束上,使其频率加倍。
激光倍频晶体的倍频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非线性光学晶体的性质,包括晶体的非线性系数、透射率和吸收率等。
其次是激光的特性,包括功率、波长、脉冲宽度和重复频率等。
此外,晶体的长度、温度和入射角度等参数也会对倍频效果产生影响。
激光倍频晶体在科学研究和应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激光器中,倍频效应可以将激光的频率提高到更高的能量级,从而获得更短的脉冲宽度和更高的峰值功率。
这在激光加工、医学和光学通信等领域中都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此外,在激光光谱分析中,倍频效应也可以用于获得更高分辨率的光谱信息。
总之,激光倍频晶体原理是通过非线性光学效应,将激光的频率倍频或多倍频,从而获得更高频率的激光光束。
这一原理在科学研究和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且可以通过调整各种参数来优化倍频效果。
532nm激光倍频原理
532nm激光倍频原理532nm激光倍频原理介绍激光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学技术,在许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532nm激光倍频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从浅入深,逐步解释532nm激光倍频原理。
激光的基本原理1.激光简介:激光是通过受激辐射过程产生的一种高度聚焦的、高能量的、单色的光束。
2.激光产生原理:激光的产生主要由两个过程构成,即受激辐射和放大辐射。
激光倍频技术1.激光倍频简介:激光倍频是指将光波的频率提高到原来的2倍或更高,产生更短波长的激光。
2.532nm激光倍频:532nm激光是一种常见的绿光激光,在许多应用领域中需求较高。
而532nm激光倍频技术可以将其频率提高到原来的2倍,即产生266nm的紫外激光。
532nm激光倍频原理详解1.荧光物质的选择:为实现532nm激光倍频,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荧光物质,如β-BBO晶体。
2.波长调节:通过调整激光器的光路和外加电场,将532nm激光的频率调整到特定值,以匹配荧光转化的需求。
3.双倍频效应:当532nm激光通过β-BBO晶体时,由于晶体的非线性光学特性,波长减半,产生266nm的紫外激光。
4.激光束整形:通过使用适当的光学组件,可以对266nm激光进行整形,使其满足具体应用的需求。
应用领域1.生物医学:532nm激光倍频技术在生物医学中广泛应用于显微成像、荧光染料激发等领域。
2.光通信:532nm激光倍频可以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高的带宽,因此在光通信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结论532nm激光倍频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激光技术手段,通过选择合适的荧光物质和调节激光波长,可以实现532nm激光频率的加倍,从而产生更短波长的激光。
该技术在生物医学和光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倍频晶体相位角对绿光输出功率的影响
倍频晶体相位角对绿光输出功率的影响1.概述倍频技术是一种常见的光学技术,利用非线性晶体产生两倍频或更高次倍频的新光波。
在激光器中,倍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产生绿光,特别是用于激光显示、激光成像等领域。
在倍频过程中,倍频晶体的相位角对绿光输出功率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来探讨倍频晶体相位角对绿光输出功率的影响。
2.理论分析2.1 倍频原理倍频原理是指通过非线性晶体将激光波长缩短一半,将红光转化为绿光。
在倍频过程中,晶体中的非线性效应起着重要作用。
当激光波通过非线性晶体时,晶格中的电子将被激发到高能级,然后再退回到较低的能级,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倍频效应,即红光波长压缩一半,转化为绿光。
在这个过程中,倍频晶体的相位角对激光波的倍频效率和输出功率有较大的影响。
2.2 相位角对倍频效率的影响相位角是指倍频晶体中激光波传播方向与晶体中光轴方向的夹角。
在倍频过程中,晶体的相位角对倍频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当相位角为理想值时,倍频效率最高,即激光波的大部分能量都会被转化为绿光输出。
但是,当相位角偏离理想值时,倍频效率会显著下降,甚至会影响到绿光输出功率的稳定性和功率密度。
3.实验分析3.1 实验装置为了验证倍频晶体相位角对绿光输出功率的影响,我们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由激光器、倍频晶体、功率计和角度调节装置组成。
通过调节角度装置来改变晶体的相位角,然后通过功率计来测量绿光输出功率的变化。
3.2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当倍频晶体的相位角偏离理想值时,绿光输出功率会有明显的波动。
尤其是在相位角过大或过小的情况下,绿光输出功率会急剧下降甚至消失。
这表明倍频晶体的相位角对绿光输出功率有很大的影响,而且相位角的偏离会导致绿光输出功率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
4.结论综合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倍频晶体的相位角对绿光输出功率有显著的影响。
当相位角偏离理想值时,绿光输出功率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绿光输出功率的不稳定和波动。
激光倍频演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激光倍频的基本原理;2. 掌握激光倍频实验的操作步骤;3. 观察激光倍频现象,分析影响倍频效率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激光倍频是指激光经过非线性光学晶体或材料后,其频率翻倍的现象。
在激光倍频过程中,原始激光光束通过非线性光学晶体,与晶体中的电子相互作用,使电子发生能级跃迁,从而产生频率翻倍的倍频光。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 激光器(如 Nd:YAG 激光器)- 非线性光学晶体(如 LBO、BBO)- 光学平台- 光电探测器- 信号处理器- 数据采集系统2. 实验材料:- 激光倍频晶体(如 LBO、BBO)- 激光倍频实验样品(如光路板、光纤等)四、实验步骤1. 将激光器输出的激光束耦合到光纤中,通过光纤传输至非线性光学晶体;2. 将非线性光学晶体放置在光学平台上,调整晶体的位置和角度,以获得最佳的倍频效果;3. 使用光电探测器检测倍频光输出,记录数据;4. 通过信号处理器处理数据,分析倍频效率;5. 改变实验条件,如激光功率、晶体温度等,观察倍频效率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当激光功率为 1 kW,晶体温度为25℃ 时,倍频效率最高,约为 10%;2. 当激光功率增加时,倍频效率也随之增加,但增幅逐渐减小;3. 晶体温度对倍频效率有一定影响,当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倍频效率均有所下降;4. 实验中观察到的倍频光波长为 532 nm,符合理论预测。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激光倍频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2. 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倍频技术在光通信、激光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3.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激光功率、晶体温度等因素对倍频效率有较大影响,需要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4. 激光倍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对于拓展激光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注:本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实际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和差异。
光倍频原理
光倍频原理
光倍频是一种重要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它可以将一个光波的频率加倍,从而产
生新的频率加倍的光波。
这一原理在激光技术、光通信、光谱分析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光倍频的基本原理、应用和相关技术。
光倍频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呢?在介绍光倍频的原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非
线性光学效应。
非线性光学效应是指光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介质极化率与电场强度不成线性关系而产生的光学效应。
而光倍频就是其中的一种。
当一个光波通过非线性介质时,介质中的电子会受到光场的作用而发生振动,从而产生新的频率加倍的光波。
这一过程可以用非线性极化来描述,即介质的极化率与电场强度的平方成正比。
光倍频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激光技术中,光倍频可以用来产生更短波长的激光,从而实现更高分辨率的成像。
在光通信中,光倍频可以用来实现光信号的频率转换,从而实现光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在光谱分析中,光倍频可以用来产生特定波长的光,从而实现对样品的精确检测。
为了实现光倍频,需要使用特定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或非线性光学波导。
这些材
料通常具有较高的非线性极化率,从而能够产生明显的光倍频效应。
此外,还需要精确控制光波的入射角度、偏振状态和相位匹配条件,以确保光倍频效应的高效率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光倍频是一种重要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它可以实现光波频率加倍,
从而产生新的频率加倍的光波。
它在激光技术、光通信、光谱分析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精确控制光波和选择合适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可以实现高效率和稳定性的光倍频效应,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光的倍频原理
光的倍频原理光的倍频原理是指通过某种方法将光的频率增加到原来的倍数。
光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光波重复出现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光的倍频主要可分为非线性倍频和线性倍频两种。
非线性倍频是指在非线性光学材料中,通过非线性光学效应将光的频率增加到原来的倍数。
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非线性响应特性,即光强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
其中,最常见的非线性光学材料是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简称DMSO),它具有良好的非线性效应。
非线性倍频中的主要过程是二次谐波产生,即将输入的基频光波的频率加倍。
例如,将一束红光(波长为632.8nm)射入非线性光学材料中,通过二次谐波产生,可以得到一束波长为316.4nm的绿光。
线性倍频是指通过光学器件中的非线性效应将一束光的频率增加到原来的倍数。
常见的线性倍频器件有倍频晶体、掺铒光纤和光纤拉伸器等。
其中,倍频晶体是线性倍频中最常用的器件。
通过频率加倍效应,倍频晶体可将输入的光源频率扩展到原来的二倍。
倍频晶体一般由非线性晶体(如β-BaB2O4,简称BBO)制成。
当一束入射光穿过倍频晶体时,晶体中的非线性效应会导致光的频率翻倍。
例如,将一束波长为1064nm的红外激光传入BBO晶体,可以得到一束波长为532nm的绿光。
光的倍频原理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激光技术中,光的倍频可以用于激光器的频率加倍、波长转换和频谱展宽等。
另外,光的倍频也常用于实验室中的光学实验,例如通过倍频晶体可以获得更高频率的光源以满足实验需求。
此外,光的倍频还在光通信、光制造、光学测量和光学信息处理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总而言之,光的倍频原理是通过非线性效应或线性倍频器件将光的频率增加到原来的倍数。
非线性倍频通过非线性光学材料中的二次谐波产生,线性倍频通过倍频晶体等器件实现。
光的倍频在激光技术和光学实验中具有重要应用,对于促进光学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倍频原理及
倍频原理及倍频原理是指将一个频率为f的信号通过某种方式转换成频率为2f、3f、4f……的信号的过程。
在通信、雷达、医学影像等领域,倍频技术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倍频原理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倍频原理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工作原理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倍频原理的基本概念。
倍频原理是指通过某种电路或器件,将输入信号的频率转换成原来的整数倍。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整数倍频和非整数倍频两种情况。
整数倍频是指将输入信号的频率转换成原来的整数倍,比如2倍频、3倍频、4倍频等;非整数倍频则是将输入信号的频率转换成非整数倍,比如1.5倍频、2.5倍频等。
倍频原理在无线通信、雷达系统、医学成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倍频原理的应用领域。
倍频原理在通信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高信号的传输速率和频谱利用率,常常会采用倍频技术。
此外,在雷达系统中,倍频技术也可以用来实现更高分辨率的目标检测和跟踪。
在医学成像领域,倍频技术可以用来提高成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从而更好地观察人体内部的结构和病变情况。
倍频原理的工作原理。
倍频原理的实现通常需要借助于倍频器、倍频混频器、倍频倍频器等器件。
这些器件可以通过非线性电路或者非线性元件来实现输入信号频率的倍频转换。
在倍频器中,输入信号经过倍频器后,其频率会成倍增加,从而实现倍频的效果。
倍频原理的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信号的失真和杂散问题,因此在设计和应用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输出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倍频原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通信、雷达、医学成像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倍频技术也在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应用。
未来,倍频原理将更加广泛地应用于5G通信、毫米波雷达、超声医学成像等新兴领域。
同时,倍频原理的研究和应用也将更加注重器件的小型化、集成化和低功耗化,以适应现代电子设备对性能和体积的要求。
结语。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倍频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倍频原理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处理技术,在通信、雷达、医学成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激光倍频晶体原理
激光倍频晶体原理
激光倍频晶体是一种能够将激光的频率倍增的器件。
它通过将入射的激光束经过非线性晶体的作用,使得原本的激光光束的频率提高一倍或者多倍。
激光倍频晶体的原理主要涉及到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其中最常用的晶体包括KDP(磷酸二氢钾)、BBO(βBaB2O4)等。
具体原理如下:
1.二阶非线性效应:二阶非线性效应是指晶体在外加电场或光场的作用下,产生的电极化率与电场强度或光强度的平方成正比。
这种效应在晶体中存在,是由于晶体具有空间反转对称性破缺导致的。
2.非线性晶体中的二次谐波发生:当入射的激光束通过非线性晶体时,由于晶体的二阶非线性效应,使得激光光强平方的部分能量被转换为频率加倍的二次谐波光。
这个过程称为频率倍增。
3.相位匹配条件:为了实现频率倍增,需要满足相位匹配条件。
相位匹配条件是指入射激光的频率和倍频后的频率在晶体中产生相位匹配,使得二次谐波的辐射具有相干性和高效率。
4.温度和角度调整:由于非线性晶体的折射率与温度和角度有关,需要通过调整晶体的温度和角度来实现频率倍增的相位匹配条件。
通过以上原理和步骤,使用激光倍频晶体可以将入射的激光光束的频率提高一倍,甚至更高倍数,实现光学信号的频率转换和调整。
这在激光技术的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在光通信、光谱分析、激光雷达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第30讲激光倍频技术
r1 2
z E3 exp
ik3
z
r
PNL1
z,1
0 t 2
1 , 2 ,3
:
r a2
r a3
E2
E3
exp
i
k3 k2
z
r
PNL2
z,2
0 t 2
2 , 1 ,3
:
r a1
r a3
E1
E3
exp
i
k3 k1
z
r
PNL3
z,r 3
0 t 2
3 ,1 ,2
6
30.1 非线性极化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经典理论认为,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
对光的响应是电偶极振子在光电场作用下振动所产生的极化,
r 其极化强度为:P
t
nerr
t
一、简谐振子模型
假设介质中的电偶极振子为简谐振子,在受到外加光电场的
作用时,原子中的电子做强迫振动,其运动方程为:
将r和E傅里叶展开,有:
15
30.2 非线性介质中的耦合波方程
一、耦合波方程
从Maxwell方程组可以推导出在无自由电荷、非铁磁的非线性
介质中光波传播的波动方程为:
r
r
r
r
E r, t 0 0
2E r,t
t 2 r
0
E r, t
r t
0
r
2P r, t
t 2
代表介质的光学损耗,P r, t PL r, t PNL r, t
不仅有频率1 和2的分量,还有频率为21、22、1 2、1 2
的分量以及直流分量。这些极化强度分量将辐射出相应频率的电磁
波,这就是非线性光学中的倍频、和频、差频和光整流等光学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倍频激光器的原理
激光
激光是受激辐射光的简称,其原理是:
当原子系统受到外来光子作用下,且外来光子能量刚好是原子系统某两个高低能级的能量差,即hv21=E2-E1时,则处于高能级E2的粒子可能会在这个光子的诱发下,而跃迁到低能级E1并发射一个与原外来光一模一样的光子,这种过程称之为光的受激辐射。
受激辐射产生的光就叫做激光。
激光器
要使受激辐射起主要作用而产生激光,必须满足三个前提条件:
1.有提供放大作用的增益介质作为激光工作物质,(Y AG激光器采用掺钕离子的钇铝石榴
石制成的晶体棒)。
2.有外界激励能源,使介质上下能级产生粒子数反转分布。
(YAG激光器,采用氪灯或氙
灯或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泵浦,即用光轰击YAG晶体使其中的Nd3+产生粒子数反转分布,聚光腔起辅助作用,目的是使灯发出的光尽可能多的反射或散射到Y AG晶体上)。
3.有激光谐振腔,使受激辐射光在谐振腔中产生震荡,(最简单常见的是由一块半反镜,
一块全反镜构成,激光由半反镜输出)。
谐振腔相当于激光器的正反馈,没有谐振腔即是一个光放大器,引进谐振腔而使放大光产生振荡形成激光振荡器,成为激光器。
因此,一个完整的激光器应包括:工作物质、外界激励能源、谐振腔。
YAG激光器
YAG激光器是固体激光器的一种,它的工作物质是掺钕钇铝石榴石晶体(Y AG),即简称YAG激光器。
泵浦源
泵浦源是为工作物质提供能量,使工作物质内原子产生受激辐射从而产生激光。
YAG激光器的泵浦源一般采用椭圆柱腔,氪灯和激光棒分别置于椭圆柱腔的两个焦点轴上,因椭圆的一个焦点(如氪灯)发出的光经一次反射或直射可达另一个焦点上(激光棒),所以,这种结构可以将氪灯发出的光尽可能多的汇聚在激光棒上。
不同的激光有不同的泵浦源。
倍频绿激光
YAG激光器产生的激光的波长为1064nm,其波长比红色光的波长还要长,位于可见光
范围外,属于红外线区域,因此,这种光可以称之为红外激光。
如果我们通过特定的方法,将1064 nm的红外激光的波长缩短为原来的一半(也就是频率增大为原来的一倍),那么,将产生一种波长为532nm的激光,它的波长正好处于可见光的绿光部分,因此,这种光我们称之为“绿激光”,而将Y AG激光的频率增大一倍的技术,我们称之为“倍频”。
紫外激光
将调Q后的1064nm激光首先部分倍频为532nm的绿光,532nm绿光与剩余的1064nm 红外光再次聚焦后进入三倍频晶体中,即可实现355nm波长的激光输出,而355nm正好处于紫外区域,因此我们把这种激光成为紫外激光。
CO2激光
二氧化碳激光器是一种气体激光器,它的工作物质是二氧化碳,其产生的原理和固体激光器类似,只是具体形式的不同。
二氧化碳激光的波长是10.6um。
1.有关声光的一些知识:
声光效应: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引起介质密度(折射率)周期性的变化,可将此声波视为一种条纹光栅,当光波入射于声光栅时,即发生光的衍射。
所以利用这种效应来控制激光的锁放光及强弱。
声光器件是基于声光效应的原理来工作的,它由声光介质(石英或钼酸铅等晶体)和换能器(超声波发生器)两部分组成。
其中换能器是利用压电晶体使电压信号变为超声波,并向声光介质中发射的一种能量变换器。
声光器件分为声光调制器和声光偏转器两类。
我们采用的声光器件为声光调制器,一般称之为声光Q头。
当Q驱输出一定载波频率驱动Q头时,换能器即产生同一频率的超声波并传入在石英晶体,使石英晶体的密度产生周期性的变化,光束通过石英时即发生相互作用而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即产生衍射。
2.Q驱动的一些知识:
Q驱功能有两个(1)提高激光峰值输出功率。
(2)控制激光器的锁光。
工作过程是根据DA T给的信号,输出特定的射频信号去驱动Q头锁放光。
其功率为25W-50W。
方框图
如下:
对于Q系统而言,其主要技术指标是相对于Q驱及Q头的关联所提出来的,有三个:(1)Q驱的输出功率P(FSW)
50W≥P(FSW)≥25W
它反映的是Q驱输输出到Q头的信号的功率。
(2)驻波比SWR
SWR=(1+√P(REF)/P(FSW))/(1-√P(REF)/P(FSW) )≤1.5 它反映的是Q驱与Q头的匹配情况,正如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会产生反射一样,高频信号F(Q)由特性阻抗为Z1的介质进入特性阻抗为Z2的介质也会产生反射。
SWR就是描述这反射的大小的。
反射大,SWR大,反射小,SWR小,理想无反射时,SWR=1。
3)反射功率P(REF)
P(REF)≤2W
它反映的是P(FSW)经Q头反射回来的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