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CAM课程设计总结
cadcam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cadcam课程设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32e4a2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8.png)
cadcam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CAD/CAM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应用领域及发展历程。
2. 学生能掌握CAD/CAM软件的基本操作,如绘图、编辑、建模、渲染等。
3. 学生能了解CAD/CAM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实际应用,如模具设计、数控编程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CAD软件进行二维和三维图形的绘制,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
2. 学生能运用CAM软件对设计好的图形进行加工路径的生成和仿真,具备基本的加工操作能力。
3. 学生能通过CAD/CAM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CAD/CAM课程,培养对制造业的兴趣和热情,增强职业认同感。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学生能认识到CAD/CAM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和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验课程,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结合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初中年级学生,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动手能力强,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果。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和实施,确保教学设计和评估的有效性。
二、教学内容1. CAD/CAM基本概念与历史发展- CAD/CAM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CAD/CAM发展历程及趋势2. CAD软件操作与绘图技巧- 软件界面及基本工具介绍- 二维图形绘制与编辑- 三维建模与渲染3. CAM软件加工路径生成与仿真- 数控加工基础知识- 加工路径策略及参数设置- 加工仿真与优化4. CAD/CAM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实例- 模具设计与制造- 数控编程与加工- 产品设计与创新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实践项目设计与实施-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 行业案例分析及讨论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CAD/CAM基本概念与历史发展第二周:CAD软件操作与绘图技巧第三周:CAM软件加工路径生成与仿真第四周:CAD/CAM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实例第五周: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教材章节关联:《CAD/CAM技术与应用》第一章:CAD/CAM概述《CAD/CAM技术与应用》第二章:CAD软件操作《CAD/CAM技术与应用》第三章:CAM软件加工《CAD/CAM技术与应用》第四章:CAD/CAM应用实例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CAD/CAM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cadcam课程设计总结
![cadcam课程设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5ae30a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2.png)
cadcam课程设计总结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CAD/CAM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2. 学习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如绘图、修改、标注等,理解三维模型构建的基本方法;3. 了解CAM软件的功能,掌握简单的刀具路径生成和加工参数设置。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产品设计,完成二维图纸到三维模型的转换;2. 学会运用CAM软件对设计好的产品进行加工路径规划,生成NC程序;3. 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CAD/CAM技术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项目实践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提高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CAD/CAM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制造业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同时,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1. CAD/CAM基本概念与概述- 了解CAD/CAM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熟悉CAD/CAM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2. CAD软件操作与三维建模- 学习CAD软件的基本界面、工具栏和菜单操作;- 掌握二维图形绘制、编辑、标注等基本操作;- 学习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如拉伸、旋转、扫掠等。
3. CAM软件功能与加工路径规划- 了解CAM软件的基本功能,如刀具路径生成、加工参数设置等;- 学习对设计好的产品进行加工路径规划,生成NC程序;- 掌握常用的加工策略和参数设置。
4. 实践操作与项目案例-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CAD/CAM软件的实操训练;- 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设计、加工、装配等完整项目流程;-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涵盖不同行业和加工方法。
CAD CAM计算机绘图综合训练课程小结
![CAD CAM计算机绘图综合训练课程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657fc37727284b73f2425065.png)
CAD/CAM课程设计小结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日异,CAD 制图已经成为当今建筑行业应用中空前活跃的领域,在工作中可以说得是无处不在。
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来说熟练掌握CAD 绘图技术及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回顾起此次CAD 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
,在一个星期的CAD 课程设计期间,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是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说实话,课程设计真的有点累.然而,当我一着手清理自己的设计成果,漫漫回味这三周的心路历程,一种少有的成功喜悦即刻使倦意顿消.虽然这是我刚学会走完的第一步,也是人生的一点小小的胜利,然而它令我感到自己成熟了许多。
通过课程设计,使我深深体会到,干任何事都必须耐心,细致.短短三周是课程设计,使我发现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真正如此的缺乏,自己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力是如此的不足,几年来的学习了那么多的课程,今天才知道自己并不会用.劳动是人类生存生活永恒不变的话题。
通过实习,我才真正领略到“艰苦奋斗”这一词的真正含义,制图也是一个团队的任务,一起的工作可以让我们有说有笑,相互帮助,配合默契,多少人间欢乐在这里洒下,大学里一年的相处还赶不上这一个周的实习,我感觉我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更加近了;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
机械工程实训课程学习总结CADCAM技术应用与机械设计
![机械工程实训课程学习总结CADCAM技术应用与机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ce78e2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5.png)
机械工程实训课程学习总结CADCAM技术应用与机械设计机械工程实训课程是培养机械工程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来巩固学习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本学期的机械工程实训课程中,我主要学习了CADCAM技术的应用和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通过实践操作和学习,我对CADCAM技术和机械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升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CADCAM技术的学习中,我们首先学习了CADCAM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CADCAM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的简称,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实现机械设计和制造的自动化。
我们学习了CADCAM软件的基本界面和功能,例如AutoCAD、SolidWorks等软件的使用。
通过学习这些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我们能够进行机械产品的三维建模、装配设计、运动仿真等操作。
在实践操作中,我们进行了多个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制作。
我们首先选择了一个简单的机械产品进行设计,并利用CADCAM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装配设计。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对机械产品的构造和装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设计能力和计算机操作技能。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还要考虑到产品的结构合理性、运动性能、材料选择等因素,这对我们的工程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机械产品的运动仿真实验。
通过CADCAM软件中的仿真功能,我们可以对机械产品的运动进行建模和模拟。
我们可以模拟机械产品在不同工况下的运动状态,并进行动力学分析、应力分析等工作。
通过仿真实验,我们可以对机械产品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同时也可以提前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和隐患,保证机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机械设计方面的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机械产品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我们学习了机械产品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产品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等环节。
我们还学习了机械产品的结构设计、工艺设计、材料选择等相关知识,了解了不同机械产品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
通过学习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和改进。
cam实训总结
![cam实训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5d2d6f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7.png)
cam实训总结cam实训总结篇一:CAM实训总结总结与体会首先,要在这里感谢指导郭老师,如果没有老师在我们实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耐心的教导。
我相信我们不可能这么顺利的凭借自己的努力完成了此次的实习。
在我们同组人的共同参与,共同的思考,共同的努力下,终于完成了这次的课程设计。
就是这么一组人这么在一起讨论,一起研究,一起谈吐自己内心的想法,虽然没有曲折的过程,也没有让人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但是却让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很融洽的团体,团体里面的每个人都在工作中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付出自己的汗水,这是我们大家自己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证明。
整个设计通过软件和硬件上的调试,我想这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在这次设计中遇到了许多实际性的问题,在实际设计中才发现,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在实际运用中还是的还是有一定出入的,而且要不断更正以前的错误思维,一切必须靠自己一点一滴的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子在飞速的提升。
这也激发了我今后努力学习的兴趣,我想这将对我以后的学习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次,这次实习让我成分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分工协作才能保证这个项目有条不紊。
并且,有我们的实习导师郭老师的帮助,实习过程过程中的疑惑,郭老师总会耐心的讲解,给我们的设计以极大的帮助,是偶们受益匪浅,通过实习我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意义,学会了坚持、耐心和努力,这将是我以后学习和工作的最好榜样。
同时我认为我们的工作是一个团队的工作,团队需要个人,个人也离不开团队,必须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某个人的离群都可能导致导致整项工作的失败。
实习中只有一个人知道原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每个人都知道,否则一个人的错误,就有可能导致整个工作失败。
团结协作是我们实习成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保证。
cadcam实训总结
![cadcam实训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10d72e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1.png)
cadcam实训总结CAD/CAM实训总结一、实验内容CAD/CAM实训实验,是以UG NX8.5/Tebis4.0/MasterCAM2017为工具,结合机床CNC设备,以自我体会实践应用为宗旨,以实现从设计,到编程,再到加工一系列技术操作为目标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1、从铣削车刀补充和更换入手,了解铣削车刀机构结构,参数设置,并加工设计的零件;2、学习UG NX8.5的二维绘图,建立零件图形模型,设计常用工艺技术;3、学习Tebis4.0的编程,如抛物面曲面的生成,NC代码编程,仿真测试;4、学习MasterCAM2017的程序编制,如车削加工、轮廓抛光、车削螺旋加工等;5、利用UG NX8.5/Tebis4.0和MASTERCAM2017编程软件,对形成的零件模型进行加工,进行加工仿真,分析刀路;6、加工上机设置,并使用加工后的零件进行测量,进行二次改进,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二、实验体会本次CAD/CAM实训课程,提升了学生的加工问题分析的能力,加深了学生对CAD/CAM知识的理解,并且对计算机辅助加工设备的使用有了一定的熟悉,对工业技术操作应用有了实践性的体会。
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地意识到,对CAD/CAM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实践,不仅要把软件的操作掌握,更要在通过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加工技术问题的解决能力。
此次实训的实践,是掌握CAD/CAM 软件的基础,也是提高加工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次实训,对提高我的加工技能及兴趣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感受到了CAD/CAM三大组成部分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复杂的加工系统,以及不断完善的编程技能,也认识到了软件与机床的紧密结合对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总之,本次实训对于加深CAD/CAM的学习,加强加工技术具有很大的意义,同时也让我对加工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增强了我的技术能力,更加充分地发挥学习的价值,使我的实践更加深入,为以后实现加工技术的综合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CADCAM技术》学习体会及课程总结
![《CADCAM技术》学习体会及课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98767c9a1c7aa00b52acbfa.png)
《CAD/CAM技术》学习体会及课程总结专业:机械制造班级:机硕1001 姓名:宋龙龙学号:10121485经过本学期对CAD/CAM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自己更近一步加深了对本课程的理解和认识,也使自己对CAD/CAM技术的使用和学习进入了新的一个阶段。
选课初期,从课程名称理解,以为本课程主要是作图设计以及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的学习,但是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认识到以前对CAD开发软件理解的局限性,本科阶段接触CAD,只是学习了软件的二维制图功能,曾经一度简单以为CAD只是二维图形绘制,而在学习了三维绘图软件之后,更加减弱了对二维CAD 的重视,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更加深入的学习认识了CAD/CAM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学习将CAD软件与vb编程语言结合对其进行二次开发,自主开发图形界面与实现自定义功能,图形编译的程序设计,其次在学习CAD的过程中,同时也进一步学习了vb编程语言,对vb编程语言的功能和使用有更直观更明确的了解,改变了此前单纯学习编程语言却不知如何使用的不足,再次,此前学习使用的三维绘图设计软件是UG,在本学期CAD/CAM技术课程中又接触到一种新的三维绘图设计软件Pro/e,尽管三维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大体相近,但是也存在绘图思想上的差异,通过对Pro/e软件的使用练习,也初步掌握一种新的设计绘图软件,也丰富了自己一项新的技能。
本门课程中老师注重对我们练习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练习使我们加深了对理论学习的认识,使得对理论的理解更加直观,也更加有助于我们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消化。
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与课堂交流氛围,老师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拉近了我们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也使课堂学习效率相对较高,使我对本课程的学习印象深刻,感觉课时安排相对太少,真的感觉到意犹未尽,故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能够继续向宋老师请教。
再次感谢宋老师!致礼!。
CADCAM课程设计报告
![CADCAM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8fa3b1f6edb6f1aff001fd0.png)
一、摇头风扇叶片建模流程1、画出风扇叶片形状草图2、利用“通过曲线网格”和“延伸曲面”命令生成叶片的初步模型3、通过草图截面修剪叶片的初步模型4、利用“移动对象命令”生成三片风扇叶片5、根据实际情况,对叶片与中间固定圆柱面的交界处进行“焊接”处理,避免造成压力集中6、最终经过“倒角”、“布尔运算”和“编辑显示”等命令之后的叶片实体模型二、基座建模流程1、基座实体用到的主要命令是“拉伸”命令,可以在草图平面上画出基座实体需要用到的所有草图2、利用“拉伸”、“布尔操作”、“替换面”、“边倒圆”和“编辑显示”等命令得出基座的实体模型三、支承的建模流程1、利用“回转”命令得出支承座初步模型2、利用“抽壳”命令对底座进行抽壳,取厚度为5mm3、利用“拉伸”和“移动对象”命令画出支承座的加强肋板4、利用圆柱体画出支撑杆,得出支承的最终模型四、摇头风扇的运动仿真及相关运动学/动力学特性参数4-1 摇头风扇的装配1、风扇叶片前罩与后罩为同心约束2、齿轮Z36和连杆直间为接触对齐约束3、基座与电机后盖之间为距离约束,相距6mm4、叶片与电机轴之间为接触对齐约束5、柄和基座之间为同心约束6、连杆和基座之间为接触对齐约束7、基座和电机前壳之间为同心约束8、支承和柄之间为接触对齐约束4-2 摇头风扇的运动仿真运动仿真是UG/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模块中的主要部分,它能对任何二维或三维机构进行复杂的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和设计仿真。
通过UG/Modeling 的功能建立一个三维实体模型,利用UG/Motion 的功能给三维实体模型的各个部件赋予一定的运动学特性,再在各个部件之间设立一定的连接关系即可建立一个运动仿真模型。
UG/Motion 的功能可以对运动机构进行大量的装配分析工作、运动合理性分析工作,诸如干涉检查、轨迹包络等,得到大量运动机构的运动参数。
通过对这个运动仿真模型进行运动学或动力学运动分析就可以验证该运动机构设计的合理性,并且可以利用图形输出各个部件的位移、坐标、加速度、速度和力的变化情况,对运动机构进行优化。
CADCAM课程设计报告
![CADCAM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63ea56f9b6648d7c1c746ff.png)
《CAD/CAM实践性教学》课程设计题目名称抽水马桶的三维建模分析学生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成绩评定教师签名2013年6月23日目录一、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3)二、摘要 (6)三、设计分析步骤 (6)(一)零件结构分析 (6)(二)建立零件三维参数化、变量化实体模型 (7)(三)建立装配模型 (12)(四)零件工程图 (19)(五)模型的表面渲染与处理 (19)(六)有限元分析 (22)(七)加工过程仿真 (30)(八)运动仿真 (41)四、设计总结 (44)五、思考题 (44)六、参考文献 (47)七、工程图附录 (47)一、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内容1.设计抽水坐厕零件结构模型;2.在Unigraphics NX 6.0平台上建立坐厕零件/产品结构的三维参数化、变量化实体模型。
3. 根据产品的功能及设计要求建立组件的装配模型;4.在Unigraphics NX 6.0平台上按国家制图标准绘制工程图。
5. 可以适当补充完成下列设计内容:(至少选做其中3样)1)对所设计的模型设置光照、背景、材料纹理等条件,完成模型渲染,输出模型高质量的视觉效果图;2) 根据有限单元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对所设计的机构进行静力学分析,包括设计分析模型简化、单元网格划分、材料特性定义、约束定义、载荷及边界条件定义、模型分析解算等;3) 根据机构运动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产品三维参数化实体装配模型的基础上,定义机构的运动副、运动驱动、运动关系,创建运动分析模型,利用ADAMS解算器完成运动分析求解;4)数控加工程序的生成及加工过程仿真。
6. 完成5条思考题。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1. 每组人数4-5人,每个人都必须单独完成一定数量的零件CAD几何建模内容,然后分工开展装配建模、CAD工程绘图、有限元结构力学分析*、机械运动仿真*、加工模具设计*、零件数控加工工序设计、数控后处理器设计及加工代码生成、加工过程仿真*等。
汽车CADCAM总结报告
![汽车CADCAM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f6c36dfbe1e650e53ea9908.png)
目录1. 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 (2)2. 汽车技术概述,及其基本概念 (2)2.1 技术概述 (2)2.2 基本概念 (2)3. 以三维设计软件为载体,产品建模的基本过程及方法 (3)3.1 产品建模的基本方法 (3)3.2 草图建立方法 (3)3.3 实体建模方法与装配方法 (14)A. 实体建模 (14)B. 装配 (24)3.4 曲面建模的方法、 (33)3.5 逆向工程设计的方法 (40)3.6 工程图的建立方法 (46)4. 产品数字样机的运动仿真建立方法 (55)4.1 运动副的建立方法 (55)4.2 运动分析 (57)5. 零件数控加工编程 (58)5.1 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 (58)5.2 数控加工编程加工坐标系、零件、毛坯、安全平面、夹具的建立与设置方法 . 585.3 加工方法与策略的方法 (63)5.4 数控编程的后置处理 (67)5.5 数控加工编程实例 (68)6. 汽车的先进制造技术 (70)6.1 并行工程 (70)6.2 同步工程 (71)6.3 尺寸工程 (71)6.4 工程数据库管理技术 (72)6.5 (73)6.6 (74)6.7 (76)6.8 打印 (77)6.9 数字化工厂 (78)6.10 云制造 (79)7. 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分析 (80)8. 产品的有限元分析 (84)9.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 (86)9.1 的分类 (86)9.2 检索式 (87)9.3 创成式 (87)9.4 专家系统 (87)1.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随着计算机科学,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与机械制造技术相互结合与渗透,产生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即,简称,该技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手段,大大减轻了科技人员的脑力和体力劳动,甚至能够完成人们无法完成的工作,具有数字化,知识密集,综合性强,效益高等特点,被视为“世纪最杰出的工程成就之一”。
因此,学习这门课程,我对这些技术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作为学习车辆专业的一名学生,计算机建模这项技能必不可少,学习三维软件的建模,以及相应的虚拟仿真模块,能为我后续的学习,乃至于未来的工作打下深刻的基础,在汽车制造行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
CAD、CAM教学总结
![CAD、CAM教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e05a52ca32d7375a417803a.png)
CAD/CAM课程教学总结李宁这学期为了让G16机电一体化班对CAD/CAM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UG8.5项目课程》一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基本上同学们都能用UG软件绘制出三维图形,虽然CAM实践时间短暂,但学生学习效果总体良好。
一、课程目标:1、完成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结合、提高学生与社会的沟通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实践能力,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实习实训重在运用教学成果,检验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快学生理论知识转化为扎实操作技能。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这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实操。
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实际的数控加工和工艺过程,熟悉工厂管理的基本环节,实际体会一个数控加工工人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二、本学期取得的成绩1、通过直接参与加工的运作过程,让学生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和图纸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学生首先接触的是UG软件的使用,通过一边学理论,一边实践。
学生便掌握了UG软件中,绘图与加工,接着是数控机床的实际操作,有了UG软件的基础,操作机床变的简单易懂,几天的时间,学生便可单独操作,随着操作的渐渐熟练,学生们开始搜索大脑中可以加工出来的形状,设计着自已的作品。
2、实训中,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
3、实训最大的成功是每个学生都做了自己的作品,都由自己独立设计、独立编程、独立加工,完成的,每一个作品都对他们有着纪念意义。
三、教学反思1、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前后联系,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最大可能的把CAD/CAM教好,把握三维目标教学。
2、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进度、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一直保持激情。
《模具CADCAM》课程设计(五篇范例)
![《模具CADCAM》课程设计(五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44e2a00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e.png)
《模具CADCAM》课程设计(五篇范例)第一篇:《模具CADCAM》课程设计景德镇陶瓷学院《模具CAD/CAM》课程名称模具设计 ___院系:机械电子工程学院___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__ 姓名:__陈俊_____ 学号:200910340116_____ 指导教师:刘文广_________完成时间 2012年12月10日—14日目录1.原始数据及资料 1.1课程设计任务 1.2完成的工作量 2.对设计课题的分析2.1选择并分析原材料的工艺特性和成型性能2.2分型面位置的确定确定型腔数量和排列方式 3.设计计算3.1浇注系统的设计 3.2成型零件的设计 4.模具结构设计4.1 准备工作 4.2创建模具模型 4.3设置收缩率 4.4设置分型面 4.5分割体积块4.6产生凸模、凹模零件 4.7设计浇道系统4.8设计完成后所产生的零件5.设计小结 6.参考文献一:原始数据及资料图一:零件cad图⒈ 课程设计任务根据完成时间 2012年12月10日—14日指导书提供的CAD图及相关参数,用UG6.0来进行其注塑模具成形部分的设计(型腔、型芯等)。
⒉ 完成的工作量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课程设计目的,本人的设计任务,设计步骤,结论,心得体会和建议;2、上交完成的零件模型和模具相关UG6.0文件(电子文档)。
二:对设计课题的分析Ⅰ、选择并分析原材料的工艺特性和成型性能;①件的使用要求塑料制件主要是根据使用要求进行设计,由于塑件有特殊的机械性能,因此设计塑件时必须充分发挥其性能上的优点,补偿其缺点,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塑件的形状尽可能地做到简化模具结构,符合成型工艺特点,在设计时必须考虑:(1)塑件的物理机械性能,如强度、刚性、韧性、弹性、吸水性等;(2)塑料的成型工艺性,如流动性;(3)塑料形状应有利于充模流动、排气、补缩,同时能适应高效冷却硬化(热塑性塑料)或快速受热固化(热固性塑料);(4)塑件在成型后收缩情况及各向收缩率差异;(5)模具总体结构,特别是抽芯与脱出塑件的复杂程度;(6)模具零件的形状及制造工艺。
实习总结 cad与cam实训报告范文3篇
![实习总结 cad与cam实训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26857a87c24028915fc3e1.png)
cad与cam实训报告范文3篇实训是学生对于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和提高巩固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过程,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cad与cam实训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cad与cam实训报告范文篇一:一、实训目的学习掌握UG软件的CAD模块的基本操作。
二、实训准备准备UG软件、U盘、CAD基本操作基础。
三、实训要求1、通过实例讲解,抓住机械制图"形体分析法",进一步学会正确分解三维实体模型,以有利于学习理解、掌握UG的基本操作。
2、在了解UG软件的基础上,熟练掌握UG的CAD模块之应用,为学习UG辅助编辑打好基础。
3、独立完成实训任务及自学内容,独立完成实训报告的书写。
4、遵守实训作息时间,保证实训进度。
2、在了解UG软件的基础上,熟练掌握UG的CAD模块之应用,为学习UG辅助编辑打好基础。
完成任务按步骤图的顺序大体分为如图1-1所示的操作过程。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新建所需的文件存储路径。
2、打开UG程序,在菜单栏中选择"文件"中的"新建"命令,或者在工具栏中单击(新建)按钮,打开新建对话框,选择正确的保存位置和建立正确的文件名,然后"确定"进入建模工作界面。
3、在坐标原点放置一个圆柱,圆柱体素特征如图1-2所示,按工程图所给的尺寸正确输入,然后单击"确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新建所需的文件存储路径。
2、打开UG程序,在菜单栏中选择"文件"中的"新建"命令,或者在工具栏中单击(新建)按钮,打开新建对话框,选择正确的保存位置和建立正确的文件名,然后"确定"进入建模工作界面。
3、在坐标原点放置一个圆柱,圆柱体素特征如图1-2所示,按工程图所给的尺寸正确输入,然后单击"确定"。
"求差",圆柱底面的大孔(直径78,深12.5)与圆台上的孔做法相似。
cadcam课程设计感想
![cadcam课程设计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bc5a772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d.png)
cadcam课程设计感想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CAD/CAM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应用领域;2. 学习CAD/CAM软件的基本操作,如绘制、编辑、修改图形;3. 了解CAD/CAM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AD/CAM软件进行简单零件的绘制、加工路径的生成;2. 培养学生运用CAD/CAM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CAD/CAM技术及其在制造业中应用的兴趣;2. 增强学生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CAD/CAM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实践操作;2. 学生为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和工程识图能力;3.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CAD/CAM基本概念:介绍CAD/CAM的定义、发展历程、功能及应用领域;2. CAD/CAM软件操作:学习AutoCAD、Mastercam等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绘图环境的设置、绘图命令的使用、编辑修改功能等;- 章节关联:教材第1章“CAD/CAM概述”;3. 零件绘制:教授如何运用CAD/CAM软件绘制二维零件图、三维零件图,以及尺寸标注、图层管理等;- 章节关联:教材第2章“CAD/CAM软件操作”;4. 加工路径生成:讲解CAD/CAM软件中加工模块的使用,包括刀具选择、加工参数设置、加工路径生成等;- 章节关联:教材第3章“CAD/CAM加工路径生成”;5. 实践案例:分析典型零件的CAD/CAM设计加工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章节关联:教材第4章“CAD/CAM案例分析”;6. 课程总结与拓展:对本章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布置拓展任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机械工程实训课程学习总结CADCAM技术应用与实践
![机械工程实训课程学习总结CADCAM技术应用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2fa0149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9.png)
机械工程实训课程学习总结CADCAM技术应用与实践在机械工程领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CADCAM技术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提供了更高效、准确的机械设计与制造解决方案。
本文将总结我在机械工程实训课程中学习的CADCAM技术应用与实践。
首先,在实训课程中,我们学习了CADCAM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例如,我们使用SolidWorks等软件进行三维模型的建立和编辑。
通过这些软件,我们可以轻松地创建复杂的零部件和装配体,并进行参数化设计,快速调整尺寸和几何形状。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CAD模型的导入和导出,以及与其他工程软件的接口交互。
这些技能在实际工作中非常实用,可以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度。
其次,在CADCAM技术的应用中,我们学习了数控编程与加工。
通过学习数控编程语言和相关编程软件,我们能够将设计好的三维模型转化为可执行的数控程序。
在加工过程中,我们熟悉了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维护,掌握了常见的切削工艺和加工参数的选择。
通过将CADCAM技术与数控加工相结合,我们能够快速高效地制造出高精度的零部件和工件。
另外,我们在实训课程中还学习了有限元分析(FEA)与模拟仿真。
有限元分析是一种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对零部件或装配体进行应力、变形等物理特性进行模拟和分析的技术。
通过学习相关软件,我们能够评估零部件的强度、刚度等性能,并进行优化设计。
模拟仿真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在设计阶段就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减少重复试验和改进的成本。
此外,CADCAM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机械制造过程的自动化。
通过将CADCAM技术与生产线和机器人系统相结合,可以实现机械零部件的自动化生产。
这种自动化生产方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并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
这对于现代制造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机械工程实训课程中对CADCAM技术的学习与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技术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cadcam课程设计实践小结
![cadcam课程设计实践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a616403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0.png)
cadcam课程设计实践小结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CAD/CAM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软件进行产品设计和制造。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了解CAD/CAM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掌握CAD/CAM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二维和三维图形设计,使用CAM软件进行加工路径的规划和仿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新技术的敏感度和接受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CAD/CAM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CAD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CAM软件的加工路径规划和仿真。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CAD/CAM技术概述,介绍CAD/CAM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第二章:CAD软件操作,讲解CAD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包括二维图形设计、三维模型构建等。
3.第三章:CAM软件应用,介绍CAM软件的功能和应用,讲解加工路径规划和仿真的方法。
4.第四章:实践项目,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项目,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CAD/CAM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讨论法:学生就CAD/CAM软件的操作技巧和应用实例进行讨论。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CAD/CAM应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4.实验法:安排实际操作项目,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参考书,丰富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配置相应的CAD/CAM软件和硬件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D/CAM技术训练》总结
CAD/CAM技术训练课程设计是材料成型CAD/CAE、材料成型CAM在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应用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对两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原理、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和全面训练。
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软件进行模具设计的重要手段。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具有模具设计、成型分析及数控加工的思想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使用CAD/CAE/CAM的基本技能,如造型、分模、成型分析、格式转换、模型预处理、自动编程等,使学生能够结合工程实际设计一般复杂程度的模具并能对主要零件进行数控加工自动编程操作。
在本次课程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认真负责指导、学生努力工作,最终圆满的完成了本次教学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对本课程设计总结如下:
教学内容的准备。
指导教师根据本教学环节的教学目的和大纲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甄选并反复进行讨论,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产品,做到难易适中,工作量饱满并能全面训练和考核学生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运用。
教学指导的过程。
准确的对学生讲解教学内容,并制定了详细可行的指导计划,针对整体问题进行整体答疑,统一辅导,安排机动时间针对学生个别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解答。
最终成绩评定。
本课程设计的成绩由平时成绩(30%),答辩成绩(30%),与课程设计说明书与图纸绘制情况(40%)综合评定获得。
通过本次设计,学生重新梳理了所学的相关课程理论知识,增强了信心,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设计中,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在复杂的思考过程中不断地否定自己的设计,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在本次设计中还是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在设计中有的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个别学生表现出专业知识的不扎实,此外部分学生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不规范,图纸绘制欠规范等。
材料加工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