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免疫学的一些基本知识
免疫学知识点梳理
![免疫学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9933f707a216147917112826.png)
免疫学知识点梳理第一章绪论1.免疫的概念2.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特点比较。
3.免疫的三大功能防御、自稳、监视,相应的病理反应为超敏及免疫缺陷、自身免疫病、恶性肿瘤。
4.免疫系统的组成5.简述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6.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意义。
7.主要的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有哪些。
8.克隆选择学说第二章抗原1.抗原的定义2.完全抗原与半抗原的定义及特点3.抗原表位的分类(线性表位-T细胞和构象表位-B细胞)、抗原结合价4.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交叉抗原的生物学意义。
5.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理化因素、宿主因素、免疫途径及方法)6.抗原的种类:1)抗体产生是否对T细胞依赖:TD抗原、TI抗原2)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异嗜性抗原、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3)抗原提呈细胞内抗原的来源:内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7.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免疫佐剂、超抗原、丝裂原第三章抗体1.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定义。
2.抗体的基本结构:重链(H链)和轻链(L链);可变区(V区):超变区(CD1-3)和骨架区(FR1-4)恒定区(C区):C H1-4;C L铰链区:CH1与CH2之间。
结构域和功能区:VH和VL抗原结合位点;CH1和CL为Ig同种异型遗传标志所在;CH2和CH3为补体C1q结合位点;CH3和CH4能与多种细胞表面的Fc 受体结合,产生免疫效应。
3.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2个Fab(抗原结合片段),1个Fc(可结晶片段)胃蛋白酶水解片段:1个Fab’ 2段,多个pFc’段4.抗体的类型:根据重链C区氨基酸组成的差别分为,IgG、IgA、IgM、IgD、IgE。
型:根据轻链C区氨基酸组成的差别分为,λ和Κ5.抗体三类不同的抗原决定基:同种型:同一种属所有个体Ig分子共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
同种异型: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Ig分子具有的不同抗原特异性标志。
存在于Ig C区和V区。
独特型:同一个针对不同抗原所产生的Ig分子V区所特有的抗原表位。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归纳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32bb947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2.png)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归纳摘要:一、医学免疫学基本概念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应答的分类二、固有免疫1.概念和特点2.固有免疫细胞3.固有免疫的作用三、适应性免疫1.概念和特点2.适应性免疫细胞3.适应性免疫的作用四、免疫应答的调节1.免疫抑制2.免疫促进五、免疫学应用1.疫苗2.免疫治疗3.免疫检测正文:医学免疫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和机制的学科。
它涉及到人体对抗病原体入侵的防御机制,以及免疫应答的调节等方面。
本文将对医学免疫学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
一、医学免疫学基本概念免疫系统是人体防御病原体入侵的重要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免疫应答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其中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适应性免疫是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应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二、固有免疫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非特异性和先天性特点。
它主要由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组成,能够识别并清除病原体。
三、适应性免疫适应性免疫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主要由t细胞和b细胞组成。
t细胞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识别并杀死感染细胞;b细胞能够产生抗体,结合病原体使其失去活性。
四、免疫应答的调节免疫应答的调节主要包括免疫抑制和免疫促进。
免疫抑制是指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和分子的活性,降低免疫应答的强度;免疫促进是指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和分子的活性,增强免疫应答的强度。
五、免疫学应用免疫学在医学领域有很多应用,如疫苗、免疫治疗和免疫检测等。
疫苗是通过引入病原体的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从而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免疫治疗是通过调节免疫应答,治疗某些疾病,如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检测是通过检测免疫细胞和分子的活性,诊断某些疾病,如感染和免疫性疾病。
总之,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和机制的学科,涉及到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和免疫学应用等方面。
免疫学基础知识介绍
![免疫学基础知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c70a75e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d.png)
免疫学基础知识介绍免疫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的是生物体抵抗外界有害物质和疾病侵袭的机制。
了解免疫学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免疫相关疾病的发展和治疗。
本文将通过介绍免疫学的基础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反应的过程,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免疫学的基础知识。
一、免疫学基础概念1.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一种复杂的生物系统,由多种细胞、分子和组织构成,旨在识别、消灭和记忆可能对机体造成伤害的外来物质。
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淋巴器官(如淋巴结、脾脏等)和免疫调节分子(如抗体、细胞因子等)。
2. 免疫应答当有害物质(如细菌、病毒等)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会启动一系列的免疫应答以保护机体的健康。
免疫应答可以分为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种类型。
先天免疫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应答,它通过机体固有的内在机制来迅速应对各种有害生物。
获得性免疫则是一种特异性的应答,它会产生针对特定抗原的免疫记忆,并提供长期保护作用。
3. 免疫记忆免疫系统在接触到某种抗原后,会产生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免疫记忆。
一旦再次接触到同样的抗原,免疫系统将迅速而有效地产生针对该抗原的应答。
这种免疫记忆是由特定的淋巴细胞(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储存和调控的。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主要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1. 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等。
淋巴细胞是免疫应答中最关键的细胞类型,包括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它们分别负责产生抗体和调控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
巨噬细胞则负责吞噬和消化病原体,促进抗原的呈递和免疫应答的激活。
2. 淋巴器官淋巴器官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淋巴结、脾脏、扁桃体等。
淋巴结是淋巴细胞的主要聚集地,也是淋巴细胞和抗原相互作用的场所。
脾脏则负责滤清血液中的有害物质,促进免疫应答的启动。
3. 免疫调节分子免疫调节分子包括抗体、细胞因子等。
免疫基础必学知识点
![免疫基础必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554bb2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0.png)
免疫基础必学知识点1.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由多种细胞和分子组成,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抗体、细胞因子等。
2. 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和清除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及其产生的有害物质,以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和损伤。
3. 免疫系统的分类:免疫系统可以分为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先天免疫是指机体天生具备的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的免疫防御机制,而获得性免疫是指通过感染病原体或接种疫苗等方式获得的特异性免疫防御。
4. 免疫应答的过程:免疫应答包括免疫识别、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三个过程。
免疫识别是指免疫系统识别病原体的过程,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针对病原体的攻击和清除过程,免疫记忆是指机体对先前感染过的病原体具有长期保护免疫的能力。
5. 免疫细胞的类型和功能:免疫系统涉及到多种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
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主要负责清除病原体和感染细胞,T细胞和B细胞则负责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调节免疫应答。
6. 免疫应答的调节:免疫应答具有严格的调节机制,以避免过度或不足的免疫反应。
这包括免疫系统内部的正反馈和负反馈机制,以及外部的免疫调节细胞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7. 免疫记忆和免疫防御:通过先前的感染或疫苗接种,机体可以建立免疫记忆,当再次遭遇相同病原体时,免疫系统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清除病原体,从而提供持久的免疫防御。
8. 免疫失调和免疫疾病:免疫系统的功能失调会导致免疫疾病的发生,如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和免疫缺陷等。
对于免疫疾病的治疗,常采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来调节免疫反应。
9. 免疫学的应用:免疫学的研究和应用广泛应用于疫苗的研发、肿瘤免疫治疗、器官移植、免疫诊断和免疫预防等领域,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持。
免疫学的基础知识与应用
![免疫学的基础知识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005aa2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1.png)
免疫学的基础知识与应用免疫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免疫应答及其在防御疾病方面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简单讲述免疫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
一、免疫学的基础知识1. 免疫系统组成人体免疫系统由多种细胞和分子组成,包括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抗体等。
2. 免疫应答的类型免疫应答主要分为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
细胞免疫应答是由T细胞介导,而体液免疫应答则是由B细胞介导。
3. 免疫记忆免疫系统具有免疫记忆,即在初次遇到致病微生物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在接下来的遭遇中产生更快、更强的反应。
二、免疫学的应用1. 疫苗疫苗是一种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药物。
疫苗可以模拟微生物感染的过程,从而激活免疫系统产生针对该微生物的抗体或T细胞免疫应答。
疫苗对于控制和消灭传染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利用免疫系统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包括细胞免疫治疗、体液免疫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
其中,最常见的是体液免疫治疗,即使用抗体来治疗疾病。
3. 免疫监测免疫监测是利用免疫学的技术对病情和治疗效果进行监测的方法。
例如,通过检测血液中抗体或T细胞的水平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或治疗效果。
4. 免疫诊断免疫诊断是利用免疫学的技术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例如,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定抗体、免疫分子或细胞来诊断感染病原微生物或自身免疫疾病等。
三、结语免疫学在现代医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疾病,都与免疫学有紧密的关系。
充分了解免疫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有助于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归纳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cccaf2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c.png)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归纳摘要:一、医学免疫学基本概念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应答的类型二、免疫细胞的分类与功能1.吞噬细胞2.T 细胞3.B 细胞4.NK 细胞三、免疫应答的过程1.抗原识别2.免疫细胞激活3.免疫效应四、免疫失调与疾病1.免疫缺陷病2.自身免疫病3.过敏反应4.移植排斥反应五、免疫学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1.疫苗研究2.免疫治疗3.免疫诊断正文:医学免疫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它对我们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医学免疫学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
一、医学免疫学基本概念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入侵的重要防线,由多种免疫细胞、组织和分子组成。
免疫应答是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外来抗原的过程,分为天然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二、免疫细胞的分类与功能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包括吞噬细胞、T 细胞、B 细胞和NK 细胞等。
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免疫功能,共同维护机体的免疫平衡。
1.吞噬细胞:通过吞噬和消化病原体来清除抗原。
2.T 细胞:分为辅助性T 细胞和细胞毒性T 细胞,分别参与免疫应答的调控和细胞杀伤。
3.B 细胞:产生抗体,结合病原体抗原,中和毒素,促进病原体清除。
4.NK 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
三、免疫应答的过程免疫应答是免疫系统对外来抗原的识别和清除过程,包括抗原识别、免疫细胞激活和免疫效应三个阶段。
1.抗原识别:抗原递呈细胞(如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捕获并处理抗原,然后将抗原信息递呈给T 细胞和B 细胞。
2.免疫细胞激活:T 细胞和B 细胞识别抗原后,被激活并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
3.免疫效应:效应细胞发挥免疫作用,清除病原体,维持机体免疫平衡。
四、免疫失调与疾病免疫失调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如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和移植排斥反应等。
1.免疫缺陷病:免疫系统功能不足,易发生感染。
免疫学基础知识点
![免疫学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7d5f81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f.png)
免疫学基础知识点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对抗疾病和外界微生物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机体内免疫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等几个方面,介绍免疫学的基础知识点。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等多个组成部分构成的。
免疫器官主要包括骨髓、脾脏、淋巴结和扁桃体等;免疫细胞主要包括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分子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和复合物等。
这些组成部分相互协调合作,形成了一个复杂而高效的免疫系统来对抗外界侵袭。
二、免疫应答的原理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对外界抗原刺激做出的一系列反应。
当外界抗原侵入机体后,免疫系统将启动免疫应答,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先天性免疫应答和获得性免疫应答。
先天性免疫应答是机体天生具备的一种非特异性防御机制,包括物理屏障、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等。
获得性免疫应答是机体在遇到具体抗原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免疫反应,形成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应答。
这一过程涉及到抗原递呈、淋巴细胞激活和免疫效应等环节。
三、免疫调节的机制免疫调节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调节免疫应答的一种机制,以保持免疫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调节分为正向调节和负向调节两种机制。
正向调节主要包括促进因子的作用,如细胞因子、辅助性T细胞等,它们可以增强免疫应答的效果。
负向调节主要包括抑制因子的作用,如抑制性T细胞、免疫抑制分子等,它们可以抑制免疫应答的过度活化。
免疫调节机制的平衡是维持机体免疫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
四、免疫学的应用免疫学的研究及应用涵盖了很多领域。
在疾病诊断方面,免疫学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如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等。
在疾病治疗方面,免疫学技术也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如免疫疗法、细胞免疫治疗等。
另外,免疫学还涉及到疫苗的研发、器官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等方面。
结语免疫学是一个复杂而又有趣的学科,通过对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等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机体的免疫机制,对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归纳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4ade32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0.png)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归纳【原创实用版】目录1.免疫学的基本概念2.免疫系统的组成3.免疫反应的类型4.免疫疾病的分类和举例5.免疫学的应用正文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如何识别和排除非己物质,以维持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学科。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免疫学主要研究机体对抗原的识别和排除。
抗原是指那些能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并产生抗体的物质,它们可以是外来的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也可以是机体内部的损伤细胞或病变组织。
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抗原,并对非己抗原产生免疫应答,以保护机体的健康。
2.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免疫器官包括胸腺、脾脏、淋巴结等,它们是免疫细胞的生成和成熟的场所。
免疫细胞主要包括 T 细胞、B 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它们是机体对抗原的识别和排除的主要执行者。
免疫分子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等,它们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3.免疫反应的类型免疫反应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固有免疫是机体天生具有的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主要由皮肤、黏膜和巨噬细胞等组成。
适应性免疫是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应答,主要由 T 细胞和 B 细胞发挥作用。
4.免疫疾病的分类和举例免疫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反应、肿瘤免疫逃逸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己的组织或细胞,导致炎症和损伤。
移植排斥反应是由于受体和供体之间存在不同的组织类型,导致免疫系统攻击供体的组织。
肿瘤免疫逃逸是由于肿瘤细胞通过多种方式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攻击,导致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5.免疫学的应用免疫学在临床医学、生物技术和疫苗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临床医学中,免疫学技术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如免疫组化技术可以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免疫球蛋白治疗可以用于治疗免疫缺陷病等。
在生物技术中,免疫学技术可以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和筛选克隆细胞等。
免疫学基础知识
![免疫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86b97a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19.png)
免疫学基础知识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它涉及到识别和清除病原体、维持内环境稳定以及防止自身免疫疾病等方面。
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同时也是维持机体健康的重要系统。
免疫系统由两大部分构成: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先天免疫是人体生来就有的,能够快速响应,但对所有病原体的反应基本相同,不具有特异性。
适应性免疫则是后天形成的,能够针对特定病原体产生特异性反应,并且具有记忆功能,使得再次遇到同一病原体时能够更快速有效地应对。
1. 先天免疫系统先天免疫系统包括物理屏障(如皮肤和黏膜)、化学屏障(如胃酸和抗菌肽)、细胞屏障(如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
这些屏障能够阻止病原体的入侵,或者在病原体进入体内后迅速将其清除。
2. 适应性免疫系统适应性免疫系统由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和T细胞)组成,它们能够识别、记忆并特异性地攻击病原体。
B细胞能够产生抗体,这些抗体能够识别并结合到病原体表面的特定分子,从而标记病原体以便其他免疫细胞清除。
T细胞则直接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或者帮助激活其他免疫细胞。
3. 免疫应答过程当病原体入侵时,免疫系统会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应答过程。
首先,病原体会被先天免疫系统识别并标记。
随后,适应性免疫系统的T细胞和B细胞会被激活,它们会增殖并分化为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效应细胞负责清除病原体,而记忆细胞则在体内长期存在,为未来可能的再次感染提供快速响应。
4. 免疫调节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确保免疫反应既足够强大以清除病原体,又不至于过于强烈而损害自身组织。
调节性T细胞(Treg)和免疫抑制分子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能够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防止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5. 自身免疫疾病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时,就会发生自身免疫疾病。
这类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1型糖尿病等。
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机制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和免疫系统调节失衡有关。
免疫学知识点
![免疫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1e1c331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64.png)
免疫学知识点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对抗病原微生物及异己物质的防御机制和免疫应答的科学。
它涉及到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器官与组织、免疫细胞与分子等多个方面。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免疫学的重要知识点。
1.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机体的防御系统,由多个器官、组织和细胞组成。
其中,淋巴器官如脾脏和淋巴结是免疫细胞的主要聚集地。
这些器官通过产生、储存和激活免疫细胞,协调免疫应答。
2. 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T细胞和B细胞是适应性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和攻击特定的抗原。
巨噬细胞是先天免疫细胞,具有吞噬和杀伤微生物的能力。
3. 抗原与抗体抗原是能够引起免疫应答的物质,可以是病原微生物、细胞表面蛋白或化学物质等。
抗体是由B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可以结合特定的抗原并中和其活性。
4. 免疫应答免疫应答是机体对抗原的防御过程。
当抗原侵入机体时,免疫系统会启动一系列反应,包括抗体的产生、T细胞介导的免疫杀伤和免疫记忆的形成。
这些反应协同作用,以保护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
5. 免疫记忆免疫记忆是指免疫系统对于曾经接触过的抗原具有长期保护作用的能力。
一旦机体再次遭遇相同的病原微生物,免疫系统能够快速作出反应,阻止病原侵入并迅速清除感染。
6. 免疫调节免疫调节是机体对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以避免过度免疫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这包括正向和负向调节,通过激活或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来维持免疫平衡。
7. 免疫疾病免疫疾病是指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对自身组织发生免疫攻击,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缺陷病是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容易发生感染,如艾滋病和先天性免疫不全综合征。
8. 免疫疫苗免疫疫苗是通过注射抗原或抗原片段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以预防感染的方法。
常见的疫苗包括流感疫苗、水痘疫苗和麻疹疫苗等。
9. 免疫疗法免疫疗法是利用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疾病的治疗方法。
免疫学基础知识梳理
![免疫学基础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e763638f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4.png)
免疫学基础知识梳理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对抗疾病和维持健康的生理学科,它涉及到机体的免疫系统以及各种免疫反应的调控机制。
了解免疫学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和防御机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免疫学中的重要概念和关键过程进行梳理,以帮助读者对免疫学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免疫系统概述免疫系统是机体的一种防御系统,它由一系列细胞、器官和分子组成,协同工作以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
免疫系统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1. 先天免疫先天免疫是机体生来就具备的一种防御机制。
它是对病原体的广泛非特异性应答,不需要预先接触病原体。
先天免疫包括屏障和固有免疫两个层面。
屏障免疫是机体通过皮肤、黏膜等物理和化学障碍来阻止病原体侵入身体。
固有免疫则涉及到一系列细胞和分子的参与,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天然杀伤细胞、补体等。
2. 获得性免疫获得性免疫是通过机体与病原体接触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它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个层面。
细胞免疫主要由T细胞介导,通过识别和杀伤感染细胞来清除病原体。
体液免疫则由B细胞介导,产生抗体来中和病原体和促进其清除。
二、免疫应答免疫应答是机体对病原体感染的反应过程。
它包括两个阶段:感染识别和免疫效应。
1. 感染识别感染识别是机体感知和识别病原体,启动相应的免疫反应。
感染识别可以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s)来实现,PRRs可以识别病原体特定的结构,如细菌的脂多糖、病毒的核酸等。
2. 免疫效应免疫效应是机体为了清除病原体而发起的一系列免疫反应。
免疫效应可以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个层面。
细胞免疫通过激活T细胞和其他效应细胞来清除感染细胞。
体液免疫则通过产生抗体来中和病原体和促进其清除。
这两种免疫效应相互协作,形成对病原体的全面攻击。
三、免疫耐受和疾病免疫耐受是机体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的调节机制,以防止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攻击。
当免疫耐受出现故障时,就会导致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化,引发免疫相关疾病。
免疫学知识点总结
![免疫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d57472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f.png)
免疫学知识点总结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对抗疾病的科学。
它探究了免疫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以及疾病发生与发展的免疫学基础。
以下是对免疫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1.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由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和淋巴组织器官等组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并消灭入侵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2. 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B细胞和T细胞等。
巨噬细胞能够吞噬和消化病原体,B细胞和T细胞则负责产生抗体和杀死感染的细胞。
3. 免疫分子免疫分子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等。
抗体是一种特异性蛋白质,能够结合病原体并标记其进行消灭。
细胞因子是一类信号分子,能够调节和协调免疫细胞的功能。
补体是一组蛋白质,能够直接杀死病原体或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4. 免疫记忆免疫系统具有记忆功能,即一旦免疫细胞接触到特定的病原体,它们就能够记住并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
这种记忆使得人体在再次感染相同病原体时能够更快更有效地进行抵抗。
5. 免疫应答免疫应答是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防御反应。
免疫应答包括先天免疫应答和获得性免疫应答。
先天免疫应答是非特异性的,由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介导。
获得性免疫应答则是特异性的,由B细胞和T细胞介导。
6. 免疫耐受免疫耐受是指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容忍,避免对自身抗原产生过度的免疫应答。
免疫耐受的失调可能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7. 免疫调节免疫调节是免疫系统自身对免疫应答进行调控的过程。
它能够平衡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以避免过度炎症反应或免疫抑制。
8. 免疫疫苗免疫疫苗是通过引入弱化或死亡的病原体或其抗原来诱导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
疫苗能够预防疾病的发生,并且在全球范围内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传染病的作用。
9. 免疫缺陷病免疫缺陷病是指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或缺陷所导致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可以是先天性的,如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症(SCID),也可以是后天获得性的,如艾滋病。
10.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利用免疫系统或其产物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免疫知识基础知识点总结
![免疫知识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1c8d3b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4.png)
免疫知识基础知识点总结一、免疫系统结构免疫系统是由多个器官和细胞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淋巴器官、骨髓、脾脏、淋巴结等。
其中,淋巴器官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包括胸腺和淋巴组织(如淋巴结、扁桃体、腺样体等)。
这些器官通过淋巴循环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免疫系统。
二、免疫细胞免疫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粒细胞等。
其中,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核心细胞,它们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主要起着细胞免疫的作用,而B淋巴细胞主要分泌抗体来进行体液免疫。
三、免疫分子免疫系统的分子主要包括抗体、细胞因子、补体等。
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它能够识别和结合外来抗原,从而协助其他免疫细胞来清除抗原。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类生物活性分子,它们能够影响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活化等过程。
补体是一组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的蛋白质组成的系统,它们具有溶解细菌、促进炎症反应等功能。
四、免疫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受到多种调节因素的影响,包括免疫系统本身的调节和外界环境的调节。
免疫系统内部的调节主要包括免疫耐受和免疫记忆。
免疫耐受是指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从而避免对自身组织的损害。
免疫记忆是指免疫系统对曾经接触过的抗原产生持久的免疫应答,从而使得再次接触同一抗原时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清除抗原。
外界环境的调节主要包括病原体的逃逸机制、药物的调节以及环境因素等。
综上所述,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通过多种细胞和分子相互协作来保护人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
了解免疫系统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免疫学常见知识点
![免疫学常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248c3f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e.png)
免疫学常见知识点1.免疫是免疫识别“自我”和“非己”抗原,并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生理或病理性反应。
2.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3.免疫系统具有:(1)免疫防御功能: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的病原体及有害的生物性分子;(2)免疫自稳功能:清除体内衰老的细胞;(3)免疫监视功能:监督机体内环境出现的突变细胞及早期肿瘤,并予以清除。
4.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法氏囊(禽类),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皮肤相关淋巴细胞。
5.免疫细胞:NK细胞+B细胞+T细胞+其他(嗜酸性粒细胞核嗜碱性粒细胞等)。
6.固有免疫:固有性(或先天性)无需抗原激发,模式识别受体等,无免疫记忆。
7.适应性免疫:活动性免疫,需要抗原激发,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产生记忆细胞。
8.适应性免疫应答具有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
9.抗原是指能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具有启动免疫应答潜能的物质。
10.自身抗原:机体对正常的自身组织和体液成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当自身耐受被打破,即可引起自身免疫应答。
11.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的,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的化学基团称之为表位。
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决定特异性。
12.T细胞抗原表位:T细胞受体TCR,必需MHC分子参与。
13.B细胞抗原表位:B细胞受体BCR,无需MHC分子参与。
14.B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CD40、CD80和CD86、CD20、CD22、CD32。
15.B淋巴细胞的功能:(1)B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
(2)B细胞的次要功能是向T细胞提呈可溶性抗原。
16.BCR是特异性表达于B细胞表面的膜型免疫球蛋白(mIg)。
17.白细胞分化抗原:主要是指造血干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淋巴细胞及其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志。
18.黏附分子功能:提供T、B细胞活化时的协同刺激信号。
介导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
《免疫学》重要必背知识点100条
![《免疫学》重要必背知识点100条](https://img.taocdn.com/s3/m/a47412a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f.png)
《免疫学》重要必背知识点100条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如何抵御病原体入侵的学科。
免疫系统包括先天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
先天免疫系统是指生物体天生具有的免疫防御机制。
获得性免疫系统是指生物体在遭受感染后,通过免疫细胞和抗体等防御机制获得的免疫防御力。
先天免疫系统包括皮肤、黏膜屏障、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
获得性免疫系统包括T细胞、B细胞、抗体等。
免疫系统对抵御病原体入侵、维持内环境平衡和免疫记忆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免疫系统的异常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反应、免疫缺陷等疾病的发生。
免疫学研究包括病原体免疫学、免疫细胞生物学、抗体学等方面。
病原体免疫学是研究病原体和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学科。
免疫细胞生物学是研究免疫系统中各种免疫细胞的分化、功能和调控的学科。
抗体学是研究抗体的结构、功能和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的学科。
免疫应答是指生物体对病原体入侵所做出的免疫反应。
免疫应答包括先天性免疫应答和获得性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分为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两种。
细胞免疫应答主要由T细胞介导。
体液免疫应答主要由B细胞和抗体介导。
免疫细胞分化包括T细胞分化和B细胞分化。
T细胞分化包括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两种类型CD4+ T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不同的亚群,包括Th1细胞、Th2细胞、Th17细胞等。
Th1细胞主要产生干扰素γ等细胞因子,参与细胞免疫应答和对细胞内病原体的清除。
Th2细胞主要产生IL-4、IL-5等细胞因子,参与体液免疫应答和对寄生虫等外源性病原体的清除。
Th17细胞主要产生IL-17等细胞因子,参与对真菌和细菌等外源性病原体的清除。
CD8+ T细胞可以识别和清除被感染的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应答。
B细胞可以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浆细胞可以分泌大量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应答。
记忆B细胞可以长期保存对特定抗原的记忆,对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做出更快、更强的应答。
抗体是由B细胞分泌的一种免疫球蛋白,能够识别和结合特定抗原。
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
![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6c3167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b.png)
1.免疫的现代概念:免疫是指机体通过识别“自己”与“非己”成分,对非己物质进行识别、应答和予以清除的过程。
2.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固有免疫的特点是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免疫记忆性。
适应性免疫的特点是后天获得、有特异性、有免疫记忆性。
3.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
4.人体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的类型:中枢免疫器官是T、B淋巴细胞发生、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
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T、B细胞定居和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5.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组织或器官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
6.淋巴细胞妇巢:成熟的淋巴细胞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归巢。
7.抗原的定义及双重属性:抗原是指能够与T、B细胞受体(TCR、BCR)特异性结合,启动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效应细胞)产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抗原的双重属性指的是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免疫原性是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的能力,免疫反应性是指抗原与其所诱导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8.半抗原:半抗原是指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抗原。
9.表位(AD):又称抗原决定簇,是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区域或基团,它是TCR、BCR及抗体与其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
10.异嗜性抗原:在不同种属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表面存在着的共同抗原,最初由ForSSn1.an发现,又称为Forssman抗原。
11.影响免疫原性的主要因素:1.抗原的结构与生物学特性:异物性;分子量;复杂性;易接近性;可提呈性2.免疫系统的识别能力3.抗原与免疫系统的接触方式。
12.T细胞依赖性抗原(TD-Ag):指需要在APC和Th的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
绝大多数的天然抗原属于TD-Ag。
其特点是均为蛋白质抗原,分子量大,结构复杂,表位种类多,含有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但每种表位的数量不多且分布不均。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归纳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6aeed2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47.png)
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归纳摘要:1.免疫学的基本概念2.免疫系统的组成3.免疫应答的类型及功能4.免疫疾病的分类和特点5.免疫学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正文:一、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如何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以维持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学科。
免疫学主要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免疫应答的调节和效应。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适应性免疫则是指体内T、B 淋巴细胞接受非己的物质(主要指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包括清除抗原等)的全过程。
三、免疫应答的类型及功能免疫应答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主要由T 细胞执行,可分为CD4+T 细胞和CD8+T 细胞。
CD4+T 细胞可释放IL-2、IFN-γ、TNF-α等细胞因子,在局部组织产生以淋巴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反应或迟发型超敏反应。
CD8+T 细胞(即CTL)可通过释放穿孔素、颗粒酶和高表达FasL,导致靶细胞溶解破坏或发生凋亡,主要杀死胞内菌、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
体液免疫主要由B 细胞执行,分泌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进而通过吞噬细胞等清除抗原。
四、免疫疾病的分类和特点免疫疾病可分为自身免疫病、移植排斥反应、免疫缺陷病、肿瘤免疫病等。
自身免疫病是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移植排斥反应是受者与供者之间存在免疫不相容,导致移植物被排斥。
免疫缺陷病是免疫系统功能缺陷,无法有效抵抗病原体,如艾滋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
肿瘤免疫病是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产生免疫应答,清除肿瘤细胞,如黑色素瘤、肺癌等。
五、免疫学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免疫学在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例如,疫苗接种可以预防某些传染病,免疫抑制剂可以治疗移植排斥反应,单克隆抗体可以作为诊断试剂和治疗疾病等。
免疫学知识
![免疫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a4d1f9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c.png)
免疫学知识一、免疫系统概述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和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防线。
它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具有识别、应答和清除抗原的三大功能。
二、免疫器官免疫器官包括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发育分化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等。
三、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等。
其中,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等,它们在免疫应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四、免疫分子免疫分子包括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等。
抗体是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效应分子,具有特异性的结合抗原的能力;补体是一种非特异性防御系统,可以溶解或杀伤某些微生物;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分泌的调控因子,参与调节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活化等过程;黏附分子是参与白细胞与抗原或抗原与淋巴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
五、抗原与抗体抗原是一类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
外源性抗原指来自外部环境中的微生物、寄生虫等;内源性抗原指机体自身产生的物质,如变性或死亡的细胞。
抗体是机体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一种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根据其功能和作用特点可分为IgM、IgG、IgA、IgD和IgE五类。
六、细胞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是指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在T细胞被激活后,会分化为不同的亚型,包括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T细胞和调节性T 细胞等。
这些亚型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如辅助性T细胞可促进B细胞产生抗体,细胞毒T细胞可杀死受感染的靶细胞等。
七、体液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是指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在B细胞被激活后,会分化为浆细胞并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可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进一步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或调理作用。
体液免疫应答在抗感染中起到重要作用。
八、免疫调节免疫调节是指对免疫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调节,使其处于最佳状态的过程。
《免疫学》知识点整理
![《免疫学》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1dbcdd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3.png)
《免疫学》知识点整理免疫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如何识别“自身”与“非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来排除“非己”物质,以维持自身生理平衡和稳定的科学。
这门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主要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免疫器官包括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如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骨髓是造血干细胞的发源地,也是 B 细胞发育成熟的地方。
胸腺则是 T 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脾脏、淋巴结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等,它们是免疫细胞定居和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
免疫细胞种类繁多,包括淋巴细胞(T 细胞、B 细胞、NK 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以及红细胞等。
免疫分子则包括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
抗体是由 B 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补体是存在于血清和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参与免疫调节和免疫防御。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具有调节免疫细胞功能和介导炎症反应等作用。
二、免疫应答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应答是生物体与生俱来的防御机制,其反应迅速,但特异性较低。
例如,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NK 细胞的杀伤作用等都属于固有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则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当抗原进入机体后,T 细胞和 B 细胞会被激活,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
T 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通过直接杀伤靶细胞或分泌细胞因子来发挥作用。
B 细胞则主要介导体液免疫,产生抗体来中和或清除抗原。
免疫应答的过程包括抗原提呈、淋巴细胞活化、免疫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免疫效应等阶段。
抗原提呈细胞将抗原加工处理后提呈给T 细胞,使其活化。
活化的 T 细胞和 B 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cfv:单链抗体可变区基因片段完整抗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体内应用时难以穿越血管进入靶部位。
单链抗体(single—chain antibody fragment):一种有效治疗淋巴瘤的疫苗。
对抗体基因重组,由抗体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通过15~20个氨基酸的短肽(linker)连接而成。
在目标特定的scFv上连接放射性核素、生物毒素、药物,将极大增强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
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5000,仅为完整抗体的1/6。
单链抗体相对分子质量小,容易通过血管壁,容易穿透实体瘤,是导向药物首选的载体;单链抗体免疫原性弱,不易引起超敏反应和排斥反应;单链抗体无Fc段,不与非靶细胞的Fc受体结合,在影像分析中非特异性少;单链抗体在体内清除快,用作造影时对周围组织损伤小;单链抗体易于构建和表达,易于大批量制备等优点。
CD20抗原CD20是在B细胞表面表达的四穿膜蛋白家族的跨膜蛋白,并且已在来自周围血以及淋巴组织的B细胞上发现。
CD20表达从早期前B细胞阶段持续至浆细胞分化阶段。
相反,而在造血干细胞、血浆细胞和其他正常组织中不表达。
除在正常B细胞中表达外,CD20还在例如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和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等B 细胞源性恶性肿瘤中表达。
已知表达CD20的细胞在包括炎症的其它疾病和病症中起作用。
CD20抗原是一种B细胞分化抗原,仅位于前B细胞和成熟B细胞,它在95%以上的B细胞性淋巴瘤中表达,CDRs:比较不同特异性抗体的VL和VH的氨基酸顺序显示,变异仅集中在其中少数区域的氨基酸上(15%~20%),称为超变区(hypervariable)超变区是抗体的抗原结合位,与抗原决定簇的结构互补,故又称为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s,CDRs) 。
hBAFF:人B淋巴细胞激活因子,与人体免疫调控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属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
作为B淋巴细胞发育的正调节因子,具有促进B淋巴细胞分化、存活的作用,而过多的B淋巴细胞可导致B淋巴细胞过度活化,促使机体产生大量抗核抗体等。
导致炎症反应,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CAR-T,全称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
这是一个出现了很多年,但是近几年才被改良使用到临床上的新型细胞疗法。
和其它免疫疗法类似,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清除癌细胞,但是不同的是,这是一种细胞疗法,而不是一种药。
CAR-T治疗流程:第一步,从癌症病人身上分离免疫T细胞。
第二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给T细胞加入一个能识别肿瘤细胞,并且同时激活T细胞杀死肿瘤细胞的嵌合抗体,T细胞变身CAR-T细胞,靶向杀死癌细胞。
第三步、体外培养,大量扩增CAR-T细胞,一般一个病人需要几十亿,乃至上百亿个CAR-T细胞。
第四步、把扩增好的CAR-T细胞输回病人体内杀死癌细胞。
在天然抗体分子中 ,有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
每条重链和每条轻链在其 N - 末端有一个可变区。
每个可变区由 4 个构架区 (FR) 和交互的 3 个互补性决定区 (CDR) 组成。
通常可变区的残基按照Kabat等发明的系统编号。
GEO也可指gene expression omnibus(高通量基因表达)。
GEO DataSets 储存由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 repository中得来的基因表达以及分子丰富性的数据。
基因芯片(又称DNA 芯片、生物芯片)技术该技术系指将大量(通常每平方厘米点阵密度高于400 )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后与标记的样品分子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探针分子的杂交信号强度进而获取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序列信息。
1、GEO上有四类数据GSM, GSE, GDS, GPLGSM是单个样本的实验数据,个别样品处理,它接受的操作,以及从它派生的每个元素的丰度测量。
GDS是人工整理好的关于某个话题的GSM的集合,一个GDS中的GSM的平台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他们共享一套通用的探针元素。
整个数据集的后台处理和标准化计算是一致的。
GSE是一个实验项目中的多个芯片实验,可能使用多个平台GPL是芯片的平台,如Affymetrix,Aglent等锌指锌指是一种常出现在DNA结合蛋白质中的一种结构基元。
具有手指状结构域的转录因子。
锌螯合在氨基酸链中形成锌的指状结构。
由一个含有大约30个氨基酸的环和一个与环上的4个Cys或2个Cys和2个His配位的Zn2+构成,形成的结构像手指状。
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 ,TFs)真核生物转录起始十分复杂,往往需要多种蛋白因子的协助,转录因子与RNA聚合酶Ⅱ形成转录起始复合体,共同参与转录起始的过程。
根据转录因子的作用特点可分为二类;第一类为普遍转录因子,它们与RNA聚合酶Ⅱ共同组成转录起始复合体时,转录才能在正确的位置开始。
除TFⅡD以外,还发现TFⅡA,TFⅡF,TFⅡE,TFⅡH 等,它们在转录起始复合体组装的不同阶段起作用。
第二类转录因子为组织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这些TF是在特异的组织细胞或是受到一些类固醇激素\生长因子或其它刺激后,开始表达某些特异蛋白质分子时,才需要的一类转录因子。
Pter p-telomere p-端粒CpG岛CpG岛(CpG island):CpG双核苷酸在人类基因组中的分布很不均一,而在基因组的某些区段,CpG保持或高于正常概率,这些区段被称作CpG岛。
CpG岛主要位于基因的启动子(promotor)和第一外显子区域,约有60%以上基因的启动子含有CpG岛。
正常情况下,人类基因组“垃圾”序列的CpG二核苷酸相对稀少,并且总是处于甲基化状态,与之相反,人类基因组中大小为100-1000bp左右,富含CpG二核苷酸的CpG岛则总是处于未甲基化状态,并且CpG岛常位于转录调控区附近,与56%的人类基因组编码基因相关,因此基因转录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以往的研究证明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导致抑癌基因失活是人类肿瘤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之一,而且这种高甲基化是导致抑癌基因失活的又一个机制。
启动子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
启动子是基因(gene)的一个组成部分,控制基因表达(转录)的起始时间和表达的程度。
启动子本身并不控制基因活动,而是通过与称为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的这种蛋白质(proteins)结合而控制基因活动的。
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是指基因组中不同基因座间存在的非随机关联,即不同基因座的非等位基因间的非随机组合。
LD Plot表示该基因所有snp的的连锁情况,各个方块的颜色由浅至深(白—红),表示连锁程度由低到高,深红色表示完全连锁。
LD plotcDNA complementary DNA互补脱氧核糖核酸与某m RNA(信使RNA)链呈互补的碱基序列的单链DNA,或此DNA 链与具有与之互补的碱基序列的DNA链所形成的DNA双链。
与RNA 链互补的单链DNA,以其RNA为模板,在适当引物的存在下,由依赖RNA的DNA聚合酶(反转录酶)的作用而合成,并且在合成单链cDNA后,在用碱处理除去与其对应的RNA以后,以单链cDNA 为模板,由依赖DNA的DNA聚合酶或依赖RNA的DNA聚合酶的作用合成双链cDNA。
在这种情况下,mRNA的cDNA,与原来基因的DNA(基因组DNA,genomic DNA)不同而无内含子;相反地对应于在原来基因中没有的而在mRNA存在的3′末端的多A序列等的核苷序列上,与exon序列、先导序列以及后续序列等一起反映出mRNA结构。
以生物细胞的总mRNA 为模板,用反转录酶合成互补的双链cDNA,然后接到载体上,转入到宿主后建立的基因文库就是cDNA文库。
mTOR:mTOR可对细胞外包括生长因子、胰岛素、营养素、氨基酸、葡萄糖等多种刺激产生应答。
它主要通过PI3K/Akt/mTOR途径来实现对细胞生长、细胞周期等多种生理功能的调控作用。
假基因假基因(pseudogene)具有与功能基因相似的序列,但由于有许多突变以致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所以假基因是没有功能的基因,常用ψ表示。
大部分假基因在染色体上都位于正常基因的附近,但也有位置在不同的染色体上的。
假基因和正常基因的结构上的差异包括在不同部位上的程度不等的缺失或插入、在内含子和外显子邻接区中的顺序变化、在5'端启动区域的缺陷等。
这些变化往往使假基因不能转录并形成正常的(mRNA)从而不能表达。
脆性位点脆性位点在细胞遗传学家看来,是染色体上的裂隙或不连续的间断区。
在此间断处,如果标本做得好的话,可以看到有一些物质穿过。
在有些细胞分裂的中期标本中,可以看到染色体在脆性位点断裂。
脆性位点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区域,在这里,染色体既没有为有丝分裂而完全包裹好,又过早成熟地去螺旋化。
开放阅读框开放阅读框(或开放读码框架,open reading frame,ORF)是DNA 上的一段碱基序列,由于拥有特殊的起始密码子和直到可以从该段碱基序列产生合适大小蛋白才出现的终止密码子,该段碱基序列编码一个蛋白。
当一个新基因被识别,其DNA序列被解读,人们仍旧无法搞清相应的蛋白氨基酸序列是什么。
这是因为在没有其它信息的前提下,DNA序列可以按六种框架阅读和翻译(每条链三种,对应三种不同的起始密码子)。
ORF识别包括检测这六个阅读框架并决定哪一个包含以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为界限的DNA序列而其内部不包含起始密码子或终止密码子,符合这些条件的序列有可能对应一个真正的单一的基因产物。
ORF的识别是证明一个新的DNA序列为特定的蛋白质编码基因的部分或全部的先决条件。
保守性在遗传的过程中,它都是由亲代遗传给子代,一般不发生突变!保守基因就是在进化过程中不同生物体都保留下来的相似性很高的DNA序列吧UTRUTR(Untranslated Regions)即非翻译区,是信使RNA(mRNA)分子两端的非编码片段。
5'-UTR从mRNA起点的甲基化鸟嘌呤核苷酸帽延伸至AUG起始密码子,3'-UTR从编码区末端的终止密码子延伸至多聚A尾巴(Poly-A)的前端。
NcRNAs非编码RNANocoding RNAsLncRNAs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