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江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情系江淮

教学内容

1.唱:《杨柳青》;《打麦号子》;《对花》

2.《杨柳叶子青》(女声独唱、合唱);《情系江淮》(领唱、合唱);《打麦号子》;《对

花》(黄梅戏);《花鼓》(钢琴独奏;《我为祖国守大桥》(手风琴独奏)

3.歌表演《打麦号子》

4.采集与分享—今日家乡桥更美我的创造:创编节奏;露一手:表演花鼓

教学总目标

1.初步了解民间音乐的常用体裁。喜欢身边、家乡的民歌和民间音乐。对探索民族民间音乐产生浓厚兴趣。对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产生崇敬之情。

2.初步养成静心聆听民间音乐的习惯,并能用自信、大胆的演唱体悟和表现民歌的色。

了解民族音乐是作曲家创作音乐的素材和源泉,能够对音乐作品作出初步的评价。3.积极参与“我的创造”、“露一手”、“采集与分享”等音乐活动,体验到艺术的感染力和成功的快乐。在创编打击节奏等活动中提高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

1. 通过听、唱、动等多种途径开展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材分析:

1. 《杨柳叶子青》是在江苏、安徽、浙江一带广为流传的民间小调。全曲明快有力,流利明畅。尤其是一系列具有江北方言特点的衬词,使歌曲拥有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教材中女声独唱版本叙事性强,无伴奏女声合唱则加入再创造的因素,给人以新的艺术享受。

2. 领唱、合唱《情系江淮》旋律流畅、情感淳朴。第一部分两段歌词分别歌颂了江苏光辉的历史和辉煌的今天。第二部分为合唱,通过旋律的大跳到达歌曲的高潮,进一步抒发了对江淮故土的深情厚意

3. 靖江民歌《打麦号子》是人们在进行田间劳动时演唱的歌曲。它可以帮助大家统一节律,消除疲劳。歌曲铿锵有力,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和”的旋律在“领”旋律基础上发展而来,增强了呼应的感觉。歌曲开始有节奏的劳动呐喊,充满生活情

趣,进一步烘托了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4. 黄梅戏《对花》选自《打猪草》,它即景设喻,借花抒情,生动地表现了劳动人们的聪明才智。其唱词针对10种花(荞麦花、莲蓬花、万字花、纺棉花、大红花、一身花、葵花、茄子花、芝麻花、石榴花)问答,充满情趣,并加入一些衬词烘托愉快的气氛。《对花》节奏鲜明,热情欢快,表演时可采用对唱的形式。

5. 钢琴独奏《花鼓》是一首旋律通俗易懂,节奏明快活泼,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鲜明民族风格的乐曲。反映了欢乐的歌舞场面和愉悦的心情。乐曲以锣鼓的节奏音型贯穿全曲。第一主题取材于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第二主题引用了《茉莉花》的音调素材。在最后的高潮部分,第一主题在低音区出现,高音区则是第二主题华彩性装饰伴奏,展现出热烈欢腾的场景。

6. 手风琴独奏《我为祖国守大桥》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乐曲以同名歌曲的主旋律为基本素材,并采用变奏手法,热情饱满地表现了解放军守护大桥的生动形象。在乐曲中,手风琴“抖风箱”技巧和“减七和弦”的运用,逼真地表现出车轮滚动,火车飞跑的形象,增强了乐曲的表现力。此曲打破了手风琴只用于歌曲伴奏的格局,在手风琴艺术的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课时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女声独唱、合唱《杨柳叶子青》

2.唱:《杨柳青》

教学课时目标:

1.通过听、唱《杨柳叶子青》和《杨柳青》,初步了解江苏民间小调体裁的歌曲。激发学生对家乡民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民间音乐是音乐的源头。

教学难点:

1.用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稳定学生情绪

二.新课导入:

1.你可知道我国前任国家主席江泽民爷爷的故乡在哪里吗?——江苏扬州

2.有谁到过扬州?简单介绍一下你所见到的扬州好吗?

3.结合课件,李白曾在著名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提到扬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好一个“烟花三月下扬州”!有好多诗人曾经在作品中也写到扬州美景,比如杜牧的诗《寄扬州韩绰判官》也写到扬州“二十四桥”,在古代扬州是江南的政治、文化、商业的中心。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4.师:扬州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紧邻我们南京。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采用扬州方言演唱的民歌《杨柳青》

三.学唱歌曲

1、简单介绍民歌《杨柳青》:江苏是一个民歌之乡,苏南、苏北民歌的风格各不相同。《杨柳青》这首民歌就是出自苏南,在江苏、安徽、浙江一带也广为流传。《杨柳青》属于民间小调,曲调变化较自由。

2、听老师范唱,感受活泼、诙谐的歌曲风格、熟悉歌词内容。

3.谈谈歌曲给你的感受,说说歌曲的内容。

4.歌曲因歌词中有“杨柳叶子青啊nia”而得名。最初歌词确与“杨柳叶子青”有关,在流传过程中逐步演变成为脱离歌词内容的衬词,并无实际意义。

5. 再听录音范唱,给你感觉最深刻的是那一句?——一般会是“衬词”部分。

6. 这些都是“衬词”,这些衬词虽然不表达意思,却表现了人们在唱这首歌时的心情。

7.齐唱歌曲。

四.欣赏《杨柳青》

1.导入,我们来听另一个版本的《杨柳青》——女声独唱

2.细细品味女声独唱《杨柳叶子青》,并回答问题:这首女声独唱在音乐表现上有什么特点?听懂歌词吗?

3.对,用了扬州方言来演唱。民歌产生于民间,在民间的各种风俗活动中,由口头创作又经过口头广泛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加工进行再创作,使之更加完美。正因为这样,许多民歌都是用当地的方言来演唱的。《杨柳青》这首歌曲用方言来演唱显得更加有趣味和乡土气息。

4. 老师教学生用方言学唱歌词。nia;呵ho;哥go;卷舌音变平舌音。

5.再听女声合唱《杨柳叶子青》问题:女声独唱《杨柳叶子青》和女声合唱有哪些新鲜的地方?你喜欢吗?为什么?

6.讨论,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不一样的艺术效果。

7.再听赏无伴奏合唱《杨柳叶子青》,进一步感受、体验无伴奏合唱的魅力。

五.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课后记录:

这节课作为最后一节课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