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合集下载

《文学理论教程》第八章

《文学理论教程》第八章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本章知识点本章概述: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义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

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作情感地评价对象,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

最终,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情感评价所把握的艺术真实“造形”,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境界是呈“美”,体现为“文体升华”。

本章即通过对“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这三个基本范畴的诠释,揭示文学创造的以真、善、美为内涵的审美价值追求。

第一节 艺术真实本节概述:“真实”是文学的生命。

文学创造要求“真实”。

然而这种“真实”不是简单的摹写原物,像照相机照相一样,不是将人物变为“席勒式的”“时代精神的传声筒”。

而是要求文学创造的艺术真实。

它要求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上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美”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的真实,也就是马克思所谓的人物精神的“莎士比亚化”。

艺术真实是一种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主观的真实和诗艺的真实。

知识点1:认识与艺术真实文学创造要求的“真实”是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既非生活真实亦非科学真实,而是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上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美”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的真实。

知识点2: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重点)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它以“历史理性”对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必然性的揭示,作为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并表现在假定性情境之中。

1.内蕴的真实艺术真实不是生活真实的自然主义摹本,而是对它的反映。

文学创造正是在既有理智体察又有直觉把握(对某些抒情诗来说可能只是一种直觉把握)的心理机制和思维活动中,以“历史理性”的眼光,透过生活真实的表层对社会生活的内蕴作出艺术的揭示和表现。

2.假定的真实文学求“真”的价值取向是在假定性情境的创造中实现的,而假定性情境的创造归根到底又基于一个“真”字:真事理,真情感。

文学概论 08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文学概论 08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高尔基论真实
‚文学是巨大而又重要的 事业,它是建立在真实上面的, 而且在与它有关的一切方面,要 的就是真实‛ —— 高尔基
巴尔扎克论真实
‚获得全世界闻名的不朽的成功 的秘密在于真实‛,不真实的作品 ‚现在与将来都不会有任何价值‛。 ——巴尔扎克
别林斯基论真实
‚真正的艺术作品永远以真实、 自然、正确和切实去感染读者‛,这 样的作品越是多读,‚你和它之间的 内在情意和联系也就越深入、实切而 不可分割。‛ ——别林斯基
《西游记》、《变形记》
• 唐僧(现实形象)与孙悟 空、猪八戒以及神仙、妖 魔(非现实形象)的结合 • 《变形记》主人公格里高 里变成甲壳虫(非现实形 象)与周围其他人(现实 形象)的结合
《雷雨》
假定性情境:让两个家庭 八个人物之间的矛盾纠葛 发生在两个场合(周家客 厅与鲁家住宅)及一昼夜 之内,冲突集中而强烈。
第一节 求真的文学
• 2.文学创造要求的真实是艺术真实。艺术真实是主体把内 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中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美 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的真实。 • 二、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 1.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比较 • (1)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 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 凡是历史上出现过和现实中存在的一切事物与现象,都是 生活真实,生活真实为文学创造提供了原型启示,但艺术 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它在假定性情境之中,解释社 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必然性,以此作为自己的目标。
• ‚文化大革命‛时‚四人帮‛提倡的文艺作品要‚在所有 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 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而‚中心人物‛必是‚高、大、 全‛那样的角色,以此指导塑造反剥削反压迫的无产阶级 英雄形象的。 • 1.电影《金光大道》的主人公的名字就叫‚高大泉‛,这 也是‚高大全‛这一概念的由来。‚高、大、全‛三个字, 没有明明白白的注解,但是根据‚三突出‛的原则,主人 公必须形象高大、胸怀宽广,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没 有缺点的英雄,总之必须是一个完人。 • 2.于洋扮演的《火红的年代》中的炼钢工人赵四海,粉碎 了国际帝修反的封锁和阶级敌人的捣乱破坏,为中国工人 阶级炼出了‚争气钢‛。赵四海起码也三十好几的人了, 只守着老母亲过日子,那时候的导演不允许他有老婆。

第八章_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第八章_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3)作家是人类命运的关注者和社会文明进 步的促进者,无不高扬人文精神。
37
(2)人文关怀
1)列夫托尔斯泰,屈原,陶渊明,李白, 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
2)关汉卿的戏剧,曹雪芹的《红楼梦》, 鲁迅的《阿Q正传》
3)人文关怀从来就是也应该是文学创造的 永恒主题,是其尚善的终极价值追求。
38
(二)人文与历史:文学价值取向的交汇
20
三、艺术概括
(三)艺术概括的规定性
1、从“个别”到“一般” (1)屠格涅夫谈艺术概括 (2)实现“个别”与“一般”相统 一是一个艺术提炼的过程
21
(1)艺术概括
1)多余人的形象罗亭,革命者的形 象巴扎洛夫等,都不是从概念出发 由一般演绎成的个别,而是通过对 特殊的观察,比较,思索而造成的 个别与一般的统一,从个别达到一 般
18
文本赏析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19
三、真实的发掘与表现(艺术概 括)
(一)含义:作家以主体的审美价 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 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创 造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体现着 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的 方法
(二)作用:艺术概括是实现艺术 真实的基本途径。比如《追忆似 水年华》和《人间喜剧》
14
(3)《雷雨》
戏剧家:曹禺
假定性情境:让两个家庭 八个人物之间的矛盾纠葛 发生在两个场合(周家客 厅与鲁家住宅)及一昼夜 之内,冲突集中而强烈。
15
(4)《牡丹亭》
《牡丹亭》中杜丽娘 “梦而死”、“死而生” 式追求爱情幸福的离奇 情节,由于情感真挚, 人们就会从心理倾向上 忽略其他而“以假为 真”。
4

文学理论教程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PPT

文学理论教程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PPT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文学创造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文学创造的价值取 向各有不同。
我们的教材认为, 文学创造追求以真 善美为内涵的审美 价值。
第一节 艺术真实
认识与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艺术概括
一、认识与艺术真实
文学作为认识活动 文学是理解、反映和阐释对象世
界的认识活动。 作品 “真实性〞的品格:历史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假定的真实
以假定性情境反映或表现社会生活的内蕴 浪漫型和象征型作品 把现实形象与梦想的非现实形象融会,如?
西游记?、?变形记? 以虚拟形象世界取代现实的形象 现实型作品 艺术情境是虚构的、假定的,如?雷雨? 假定与“真〞 :真事理/真情感,如?牡丹
——刘白羽:?平明小札?
作家刘白羽
诗艺性
含义 诗的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 作用 文学按照主观化方式把握客体世
界,必然要讲究“诗艺〞,诗艺 性可以理解为艺术形式标准。 假定性情境是在“诗艺〞中生成 没有“诗艺〞运用便没有艺术真
文本赏析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牡丹亭?
?牡丹亭?中杜丽娘“梦 而死〞、“死而生〞式 追求爱情幸福的离奇情 节,由于情感真挚,人 们就会从心理倾向上忽 略其他而“以假为真〞。
〔二〕与科学真实不同的艺术真实
认识活动发生的两个要件是主体和客体, 认识的结果总包含着主观性和客观性。艺 术真实的主观性受到尊重和强调,科学认 识那么要求尽量减少主观性而强调客观性; 艺术真实服从诗艺性〔文学性〕的标准, 科学真实那么服从技术理性的标准。
主观的真实
文学创造有主体性或主观性

第八章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第八章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15
1、主不雅的真实
〔1〕文学创作发明有主体性或主 不雅性
① 文学供应的“真实”都被主不 雅化、心灵化
② 艺术创作发明自由地把客体世 界变成主体的熟悉与感悟、情 绪与意志的对象物
16
2、诗艺性
〔1〕含义:诗的艺术手段和艺术妙 技
〔2〕传染感动 ① 文学依照主不雅化体例掌控客体
世界,必定要讲求“诗艺” ② 假定脾性境是在“诗艺”中生成 ③ 没有“诗艺”应用便没有艺术真
2〕文学作品在描写善恶的时刻体现出的伦 理判定,和激起的情绪合适仁慈的人性。
28
〔1〕尊贵的品质
3〕不和例子----俄国作家蒲宁的《乌鸦》, “写的很浅薄,写成了父子间的争风”。
4〕在于以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去裁判它, 《红楼梦》其情绪立场具有很高的品位, 看到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的强烈对 比,听到对丑罪恶径的训斥和对美大好 人生的呼叫
……很多悲凉,淫秽或丑恶的材料,用散文写,
仍不失落其为悲凉,淫秽或丑恶,披上诗的
形式,就几何可以把它美化。好比母杀子,
妻杀夫,女逐父,子娶母之类故事在实际生
活生计中很等闲引发怅恨与嫌恶,可是在希
腊悲剧和莎士比亚的悲剧中,它们居然成为
45
〔3〕王汶石
……当我们一旦分明了它〔指素材〕的内在 乎义,取得一个深入而新奇的思惟,找到了 主题,情景当即就不合了。思惟的火光一旦 燃起,所有的生活生计事实、细节,都被通 统照亮,举动了起来,向主题思惟的光点会 萃,各找各的位置,各显各的脸孔;一个作 品的轮廓就明明起来,构成起来。
——王汶石:《座谈艺术构思》
2〕个体因特别而不成反复,一般因 特别而意蕴无穷
21
2、个体与一般的同一 〔1〕有赖于作家充分调动本身的生活生计 经历和情绪经历,对其所不雅照和描写的 特别进展开掘,提炼,增补和刷新。 〔2〕这个历程实际上就是创作主体把内在 的尺度即审美价值取向应用到对象上去的 能动性介入和掌控的历程。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2、假定的真实 p155
假定性是艺术真实的外部特征。
以假定性情境反映或表现社会生 活的内蕴是一切文艺的共同特征。
普希金生前参加过“扮演普希金”比赛
结果普希金本人 只得了第三。也 就是说有两人比 他更象“普希 金”。
生活的真实是—是;艺术的真实是—象(假定)。
(1)浪漫型和象征型作品
或把现实形象与幻想的非现实形象融会成一 个荒诞不经的情境世界,或完全抛开现实的形 象而以虚拟的形象世界取而代之。 P155-2-8
“真”是“善”的基础。
怎样理解文学中情感的价值和意义? p177 -4
情感是基于人的需要、观念等思想意识而 对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评价。文学在创造艺术 真实时运用“内在的尺度”,实际已把情感 评价融入其中,因此,艺术形象都是理智与 情感的统一,情感评价是文学创造的本质属 性。文学创造正是以这一本质属性,在向人 们呈现着意义——尚“善”的审美价值追求。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因伦理评价而引发的情感表现是文学 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 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隐含着人的社会性 需要与态度。 P161↑1 -162.1
艺术是情感的符号,情感是艺术 之根本。艺术形象是因情而动人。
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书上动物图像精确,却不动人,而 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却能动人心情。
一、审美理想的烛照 (一)审美理想的特征 (二)审美理想的功能
(一)审美理想的特征 p171
首先,审美理想是以理念形式存 在的鉴赏的原型好最高典范。
艺术真实总是与发掘和表现社会 生活的本质与规律联系在一起。
例:艾青《礁石》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人文与历史:文学价值取向的交合
可编辑ppt
16
三、艺术概括
含义
➢ 作家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 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 理,创造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体现着 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的方法
作用
➢ 艺术概括是实现艺术真实的基本途径。 比如《追忆似水年华》和《人间喜剧》
可编辑ppt
17
《追忆似水年华》和《人间喜剧》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可编辑ppt
1
第一节 艺术真实
认识与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艺术概括
可编辑ppt
2
认识与艺术真实
文学作为认识活动
➢ 文学是理解、反映和阐释对象世界的 认识活动,旨在其蕴藉中创造认识与 审美相统一的形象体系
➢ 作品 “真实性”的品格:历史理性
➢ “真”是文学的审美价值追求实现的 基础,巴尔扎克论真实、别林斯基论 真实
——别林斯基
可编辑ppt
5
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与生活真实不同
➢ 内蕴的真实 ➢ 假定的真实
与科学真实不同
➢ 主观的真实 ➢ 诗艺性
可编辑ppt
6
内蕴的真实
何谓内蕴的真实
➢ 以“历史理性”的眼光,透过生活真 实的表层对社会生活的内蕴作出艺术 的揭示和表现
➢ 社会生活内蕴的层次
➢ 真相事理层 ➢ 历史文化层 ➢ 哲学意味层
➢ 文学创造以情感评价发挥着审美意识形态 作用
➢ 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从形象性问题上得 到印证。比如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
可编辑ppt
24
齐白石的虾
可编辑ppt
25
徐悲鸿的马
可编辑ppt

第8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第8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第8章⽂学创造的价值追求第8章⽂学创造的价值追求⼀、求真的⽂学(⼀)⽂学中的求真1.“真”的含义(1)⽂学创造⾸先是理解、反映和阐释对象世界的认识活动。

(2)认识活动的价值取向是以“理性”求“真知”。

(3)“真”乃是⽂学的审美价鱼追求的基础。

2.⽂学求真的特点(1)⽂学对“真”的探求不同于⾃然科学,后者更注重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学则是通过语⾔来表现处于审美价值之中的⼈的世界。

(2)⽂学创造要求的“真实”是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既⾮⽣活真实亦⾮科学真实,⽽是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到对象世界上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美”共⽣并存的审美化的真实。

(⼆)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1.与⽣活真实相⽐与⽣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1)内蕴的真实⽂学创造是在既有理智体察⼜有直觉把握的⼼理机制和思维活动中,透过⽣活真实的表层对社会⽣活的内蕴作出艺术的揭⽰和表现。

(2)假定的真实如果说表现社会⽣活中某些本质性东西的价值取同是艺术真实的内在要求,那么艺术情境的假定性则是艺术真实的外部特征。

2.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

(1)主观的真实⽂学创造是站在⼈的⽣命体验与审美感受以及对社会⽣活给予⼈⽂关怀的⽴场上,因⽽其对客体世界的认识、感悟与表现带有浓厚的主体性或主观性。

(2)诗艺性⽂学按照主观化⽅式把握客体世界、以激发⼈们的审美情感为⽬的的价值取向,使它必然要讲究“诗艺”,即艺术⼿段和艺术技巧。

运⽤艺术⼿段和艺术技巧创造的艺术真实,能够使其价值取向得到理想的表现,产⽣强烈的感染⼒和震撼⼒。

(三)真实的发掘与表现通过个别来表现普遍和⼀般的⼿段是艺术概括,其所发掘和表现的普遍性能创造巨⼤的艺术效应。

1.艺术概括的含义艺术概括是指作家依据⾃⼰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的⽅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在主体与客体相统⼀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法。

文学概论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1节

文学概论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1节

别林斯基评果戈理的作品 来自他的伟大的创造力, “来自他的伟大的创造力, 表现了他深入生活本质的能 力 。” 许多作家帮助读者认识世界、 许多作家帮助读者认识世界、 社会人生以及人性, 社会人生以及人性,从而也 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许多作家同时也 是深刻的思想者。莎士比亚、 是深刻的思想者。莎士比亚、 歌德、曹雪芹、鲁迅…… 歌德、曹雪芹、鲁迅
4、审美的真实 、 给人以审美的享受, 给人以审美的享受,艺术的感 染。 德国诗人席勒: 它有权利, 德国诗人席勒:“它有权利, 甚至于可以说有责任使历史的 真实屈从欲诗艺的规则, 真实屈从欲诗艺的规则,按照 自己的需要, 自己的需要,加工得到的素 材。” 诗人指引人们人生的路途和目 的地, 的地,还在沿途装点了美丽的 风景。 风景。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春眠不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 春眠不 觉晓
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人间喜 近百部小说。 剧》近百部小说。总 序中写道: 序中写道:“法国社 会将要作为历史学家, 会将要作为历史学家, 我只能当它的书记 从来, 员”。“从来,小说 家就是自己同时代人 们的秘书” 们的秘书”。“获得 全世界闻名的不朽的 成功的秘密在于真 实”,“艺术家的使 命就是把生命灌注到 他所塑造的这个人体 里去, 里去,把描绘变成真 实。”
1、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歌德有席勒的争论。歌德: 歌德有席勒的争论。歌德:“诗 人究竟是为一般而特殊, 人究竟是为一般而特殊,还是在特 殊中显出一般, 殊中显出一般,这中间有一个很大 分别” 分别”,席勒把人物当作时代精神 的传声筒。歌德认为后者“ 的传声筒。歌德认为后者“才特别 适宜于诗的本质” 适宜于诗的本质” 。 众多的文学人物是个性鲜明的, 众多的文学人物是个性鲜明的,活 生生的,有血肉有灵魂, 生生的,有血肉有灵魂,真实可信 可亲。 可亲。 又有丰富内涵, 又有丰富内涵,向读者昭示许多真 成为“真理” 精神” 理。成为“真理”、“精神”等的 感性显现” “感性显现”。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课后习题 第8章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圣才出品】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课后习题 第8章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圣才出品】

第8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1.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答:对“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的理解:(1)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义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

作为实践活动,文学创作探索伦理问题,其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并激发人的丰富情感。

最终,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饱含真情实感的形象“造形”,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呈现美的境界,体现为“文体升华”。

总之,真善美即文学创造的价值原则。

(2)真善美是文学创造活动中“三位一体”的价值结构,它们相互融通,属于人类三个根本的精神世界:认识、伦理和世界。

(3)“真”是文学的审美价值追求的基础,是与“善”“美”共生共存的审美化的真实;“善”是高尚的品格和利他的取向,求真是尚善的基础,没有真,善就流于无历史内容的虚伪的“爱的呓语”;真和善的表现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在追求真和善的同时,还要完成美的创造;作为文学创造的审美追求,“善”是其价值结构的核心,不是善的就不可能是“美”的,并且“善”与“美”的存在和呈现都要以“真”为根据和基础。

因此,真善美及其统一便构成了文学创造审美追求的价值追求。

2.艺术真实有哪些主要特征?说明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的原理。

答:(1)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①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艺术真实是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

②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艺术真实是主观的真实、诗意的真实。

(2)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①一切现实中存在的和历史上出现过的事物与现象,都是生活真实,包括一些假象。

生活真实为文学创造提供了原型启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然而艺术真实则是以“历史理性”对社会生活内蕴的揭示,作为自己求“真”的审美价值取向,并表现在其创造的假定性的情境之中。

因而,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体现着主体对生活的能动性认识和把握。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第八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价值:是指事物对人与社会的有用性或积极意义。

文学创造的价值:是指在作品创造过程中,作家通过对特定社会生活的艺术表现和评价,创造出一定的文学价值。

文学价值越大,对人与社会的影响越大。

文学价值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价值内容的、相互联系的系统。

文学的价值系统:认识价值→真伦理价值→善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美文学的主导价值:是指文学活动的多样性价值追求中,总有一种占主导地位。

例:文学社小说、新月派诗歌、问题剧一、文学的真实(名词解释)文学真实:是指作家通过合乎艺术规律的方式,将社会的真实状况、人生的真正面目、作家的真情实感等表现出来。

(反映真实、表现真情、追求真理。

)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1、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A)假定的真实 P155(艺术真实的外部特征。

)生活真实:现实层面、真人真事艺术真实:观念层面、想象人物与事件B)内蕴的真实 P153(艺术真实的内在要求。

)透过现象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与规律“深入事物的灵魂”能指——所指语言符号——内在意义2、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A)主观的真实 P156文学创造客体的“主体化”心理真实:心理时间、意识流(补充)B)诗艺性:运用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创造的艺术“真实”,能够使其价值取向得到理想的表现,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二、文学的伦理与情感伦理与情感是文学的核心要素伦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处理规范。

情感:人对外在事物的态度、评价。

恩格斯:“诗意的裁判”——表明文学对于是非、善恶的价值判断。

文学体现善的价值追求(重点)1)高尚的品格 P163文学中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美好情操、美好生活和美好理想的守望与追求,以及对丑恶、腐朽和阴暗事物的反思与鞭挞。

(表现“主旋律”)2)人文关怀 P167是指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

有益于“世道人心”。

情感的表现方式 P165(了解)诚挚的情态;真情实意;真诚、真挚。

文学概论第八章练习题

文学概论第八章练习题

第八章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一、填空
1、艺术真实是一种的真实、的真实、的真实和
的真实。

2、“诗意的裁判”这一情感评价的别名是由提出的。

3、情感评价与善的价值追求主要表现在和两个方面。

4、鲁迅在谈到“真善美”作为文学批评的美学标准时,曾把“善”置换成一词,即有利于社会前进或进步的意思。

5、情感的表现方式体现着文学创造的审美的价值特质,在文学中表现为
和。

6、审美理想具有鲜明的、和特征。

7、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的诗歌《腐尸》,用死亡、白骨甚至蛆虫反衬生命之美,充分说明了文学可以。

8、认为艺术美在于“有意味的形式”。

二、名词解释
1、艺术真实
2、艺术概括
3、情感表现
4、人文关怀
5、艺术形式
6、有意味的形式
三、论述与分析
1、艺术真实有哪些主要特征?它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有哪些区别。

2、如何理解文学创造过程中“真、善、美”的关系?
3、怎样理解审美理想的含义、特征和作用。

4、为什么说形式创造对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八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八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② 内蕴的真实的层面:
真相事理层面 历史文化层面 哲学意味层面
(3)艺术真实是假定的真实: ①假定的真实的含义:
是提炼、补充、集中、概括,通过想 象和联想,在虚构的基础上加以重 组、变形和再塑,构成相应的艺术 体系。
《红楼梦》第一回“太虚幻境”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本章重点】
1、艺术真实的基本特征 2、怎样理解情感评价的含义 3、艺术形式创造的基本内涵
【本章关键词】 艺术真实 艺术概括 情感评价 形式创造
第一节
一、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
1、 艺术真实的含义:
艺术真实要求作家以主观性 感知与诗艺性创造,在其营构的 假定性情境中表现对社会生活内 涵、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 的东西的认识与感悟。
• (一)人文关怀,"善"的终极价值体现
三、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
1 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 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 神,它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 态及其命运、幸福。是人类一切创 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
• 2 人文关怀产生的原因: 首先, “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是人类一切 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其次,人文关怀是文学审美价值追求的灵魂 和存在的根据, 最后,人文关怀是作家的自觉的价值追求和 神圣的社会职责。
假作真来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真作假来假更真
有为无处无还有
②假定的真实的原则:
其一,假定性情景必须具有 完整性、统一性和内部演进的必 然性。 其二,假定性情景必须符合客 体的事理逻辑,或符合主体的情 感逻辑。
(二)与科学真实相比,
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 观性和诗艺性。艺术真实是主观的真 实、诗意的真实
鲁迅:‚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高尔基说:‚文学家如果能从二十个—五十个, 不,几百个商人、官吏、工人的每个人之中, 抽出最具特质的阶级的特征、习惯、趣味、 动作、信仰、谈风等—拿来统一在一个商人、 官吏、工人的身上,那末,文学家就可以借 着这样的手法,创造出‘典型’来。‛ (《高尔基论文学》)

文学概论知识汇总

文学概论知识汇总

文学概论知识汇总第八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名词解释艺术真实:它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和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艺术概括: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题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的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的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对艺术概括的理解:1从个别到一般(类型化)2个别与一般的统一论述:试论述艺术真实的特征一首先艺术真实:它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和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二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景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一)内蕴的真实。

艺术真实总是与发掘和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与规律联系在一起。

如卡夫卡的《变形记》主人公形象尽管荒诞,然而其遭际却是西方现代社会中的人生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真实而深刻的感受和发现。

(二)假定的真实。

艺术真实在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假定性和虚拟性,艺术情景的假定性则是艺术真实外部特征。

如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最讲究艺术情景的假定性。

浪漫型和理想型的艺术情景假定性显而易见。

现实型作品虽然保留着社会生活的原生态,形象是写实的,但是其艺术情景也是虚构的、假定的。

但无论怎样假定必须要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做到合情合理。

三与科学真实的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一)主观的真实。

它是站在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感受以及对社会生活给予人文关怀的立场上,因而其对客体世界的认识、感悟和表现带有浓厚的主观性。

如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虽然与科学真实相去甚远,却表达了普通人的真、真实的生活体验。

(二)诗艺性的真实。

诗艺即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诗人的出发点不是使读者相信白发真的有三千丈,而只是表现其真实的愁怨之情。

文学概论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3节

文学概论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3节
宗白华(1897一1986),
现代的哲学家、美学家、 诗人。
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
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 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 大师”。美学论文集《美 学散步》、《艺境》等。 1994年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宗白华全集》。
两种极端的观点: 韩愈“文以载道”, 清代袁枚:“意似主人,辞为
奴婢”。
浪漫主义诗人戈蒂耶
“为 艺术而艺术”,诗集《珐琅 与玉雕》(1852年)是代表。
孔子:“质胜文则野,文
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 君子。”
孔子:言而无文,行之不
远。

形式创造的基本内

A
内容形式化
黑格尔:内容和完全适合内
容的形式达到独立完整的统一, 因而形成一种自由的整体,这 就是艺术的中心。
赵翼(1727~1814),清朝文学
家、史学家。乾隆二十六年进士。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
内容无他,形式之转 化为内容;形式无他, 内容之转化为形式。
宗白华:“艺术家往
往倾向于以形式为艺 术的基本,因为他们 的使命是将生命表现 于形式之中”。
宗白华:“艺术家往往
倾向于以形式为艺术的基 本,因为他们的使命是将 生命表现于形式之中”。
吴冠中(919— —)江苏宜兴人。 国画《急流》
《荷塘》(国画)吴冠中
吴冠中 白桦林 国画
思考题
1、名词解释
: “有意味的形式”
艺术真实 艺术概括 人文关怀
2、艺术真实有哪些特征?
3、如何理解文学创作中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的关系? 4、形式创造对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有什么意义?
各种表现手法是长期文学创造实践
中积累而形成的艺术经验。
形式创造能让内容得到充分的展现,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1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1

齐白石的虾
徐悲鸿的马
自由与奔放
诗意的裁判” “诗意的裁判”
裁判:情感评价“ 裁判:情感评价“善”的价值取向追求 功利性 高尚性 诗意:情感评价“ 诗意:情感评价“美”的实现方式 诚挚性 艺术性 “真”的实现
诚挚性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 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 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 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 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 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庄子 ——庄子
第一节 艺术真实
1、论真实 、
庄子: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 庄子:“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 人。” 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 “获得全世界闻名的不朽的成功的秘 密在于真实” 不真实的作品“ 密在于真实”,不真实的作品“现在与将来都不会 有任何价值” 有任何价值”。 别林斯基: 真正的艺术作品永远以真实、自然、 别林斯基:“真正的艺术作品永远以真实、自然、 正确和切实去感染读者。 正确和切实去感染读者。”
毛诗序: 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为情而造文,……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 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 刘 勰:为情而造文,……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 诗者,由情生者也。 袁 枚:诗者,由情生者也。
2、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 、
文学创造以情感评价发挥着审美意识形态作用。 文学创造以情感评价发挥着审美意识形态作用。 情感评价是文学(艺术)创造的本质属性。 情感评价是文学(艺术)创造的本质属性。 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从形象性问题上得到印证。 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从形象性问题上得到印证。 齐白石的虾、 如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高尔基论真实
“文学是巨大而又重要的 事业, 事业,它是建立在真实上面 的,而且在与它有关的一切 方面,要的就是真实” 方面,要的就是真实” —— 高尔基
Maksim Gorky 1868— 1936
巴尔扎克论真实
“获得全世界闻名的不朽 的成功的秘密在于真实” 的成功的秘密在于真实”, 不真实的作品“ 不真实的作品“现在与将 来都不会有任何价值” 来都不会有任何价值”。 ——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
假定的真实
浪漫型和象征型作品
把现实形象与幻想的非现实形象融会成一个荒诞 西游记》 变形记》 不经的情境世界, 不经的情境世界,如《西游记》、《变形记》 完全抛开现实的形象, 完全抛开现实的形象,以虚拟形象世界取代现实 的形象(寓言、童话中的拟人化的动植物世界, 的形象(寓言、童话中的拟人化的动植物世界, 神话、传说中的神仙、鬼怪) 神话、传说中的神仙、鬼怪)
二、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二)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 与科学真实不同, 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
2、诗艺性:科学真实讲究实证性、精确性,而由于 诗艺性:科学真实讲究实证性、精确性, 文学是按照审美的方式把握客体世界并以激发人们的 情感为目的,因而它必然讲究艺术技巧, 情感为目的,因而它必然讲究艺术技巧,从而使艺术 真实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与震撼力。 真实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与震撼力。这就使它具有了诗 艺性的特征。 艺性的特征。 含义: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 作用: 作用:
二、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二)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 与科学真实不同, 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
1、主观的真实:文学是站在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 主观的真实: 感受以及对社会生活关注的立场上对待客观世界, 感受以及对社会生活关注的立场上对待客观世界, 因而其对客体世界的认识与感悟, 因而其对客体世界的认识与感悟,揭示与表现带有 浓厚的主观性, 浓厚的主观性,在作品中建构的是从属于人的目的 及意义的世界。 及意义的世界。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章节题库 第8章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圣才出品】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章节题库 第8章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圣才出品】

第8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一、名词解释1.诗意裁判(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诗意裁判”是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时使用的一个概念。

恩格斯说自己“从这个卓越的老头那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因为在他的作品里不仅“有1815年到1848年的法国历史”,还有他对这个历史的富有“诗意的裁判”。

“诗意的裁判”是善与美的统一,它既是对情感评价的价值品格内容的规定,也说明了情感评价的实现方式。

情感评价作为“诗意的裁判”有着其自身的内涵,意味着情感评价作为“善”的价值追求具有高尚品格和功利取向。

2.情感把握(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情感把握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要求作家对自己的创作对象作情感性体验和评价。

情感把握作为一种主体心理过程,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性评价。

3.俄国形式主义答:俄国形式主义是1915年至1930年在俄国盛行的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其组织形式有以雅克布逊为首的“莫斯科语言学学会”和以什克洛夫斯基为首的“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其成员多为莫斯科大学和彼得堡大学的学生。

他们认为,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在于它的文学性,而文学性存在于形式之中,形式主要指语言。

此外,俄国形式主义还提出了“陌生化”理论,在当时及后来影响甚大。

4.英美新批评答:英美新批评是20纪20年代发端于英国,40、5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形式主义批评流派之一,它的基本理论原则是:①诗歌是一个客观的、独立自足的有机统一体;②诗歌使读者能够具体地、感性地理解和把握人类经验。

但由于新批评忽视了文学的社会性、忽视了文学作品与历史现实的联系,所以在五十年代后期它逐渐失势,走向衰落。

5.形式美答:形式美是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从美的事物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各种形式因素及其按特定规律所作的有机组合。

文学作品的形式除了对内容具有表现和塑造的意义外,其自身也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课后习题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圣才出品】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课后习题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圣才出品】

第8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1.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答:对“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的理解:(1)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义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

作为实践活动,文学创作探索伦理问题,其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并激发人的丰富情感。

最终,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饱含真情实感的形象“造形”,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呈现美的境界,体现为“文体升华”。

总之,真善美即文学创造的价值原则。

(2)真善美是文学创造活动中“三位一体”的价值结构,它们相互融通,属于人类三个根本的精神世界:认识、伦理和世界。

(3)“真”是文学的审美价值追求的基础,是与“善”“美”共生共存的审美化的真实;“善”是高尚的品格和利他的取向,求真是尚善的基础,没有真,善就流于无历史内容的虚伪的“爱的呓语”;真和善的表现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在追求真和善的同时,还要完成美的创造;作为文学创造的审美追求,“善”是其价值结构的核心,不是善的就不可能是“美”的,并且“善”与“美”的存在和呈现都要以“真”为根据和基础。

因此,真善美及其统一便构成了文学创造审美追求的价值追求。

2.艺术真实有哪些主要特征?说明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的原理。

答:(1)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①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艺术真实是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

②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艺术真实是主观的真实、诗意的真实。

(2)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①一切现实中存在的和历史上出现过的事物与现象,都是生活真实,包括一些假象。

生活真实为文学创造提供了原型启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然而艺术真实则是以“历史理性”对社会生活内蕴的揭示,作为自己求“真”的审美价值取向,并表现在其创造的假定性的情境之中。

因而,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体现着主体对生活的能动性认识和把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一、求真的文学
(一)文学中的求真
1.“真”的含义
(1)文学创造首先是理解、反映和阐释对象世界的认识活动。

(2)认识活动的价值取向是以“理性”求“真知”。

(3)“真”乃是文学的审美价鱼追求的基础。

2.文学求真的特点
(1)文学对“真”的探求不同于自然科学,后者更注重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而文学则是通过语言来表现处于审美价值之中的人的世界。

(2)文学创造要求的“真实”是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既非生活真实亦非科学真实,而是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上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美”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的真实。

(二)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1.与生活真实相比
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1)内蕴的真实
文学创造是在既有理智体察又有直觉把握的心理机制和思维活动中,透过生活真实的表层对社会生活的内蕴作出艺术的揭示和表现。

(2)假定的真实
如果说表现社会生活中某些本质性东西的价值取同是艺术真实的内在要求,那么艺术情境的假定性则是艺术真实的外部特征。

2.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

(1)主观的真实
文学创造是站在人的生命体验与审美感受以及对社会生活给予人文关怀的立场上,因而其对客体世界的认识、感悟与表现带有浓厚的主体性或主观性。

(2)诗艺性
文学按照主观化方式把握客体世界、以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为目的的价值取向,使它必然要讲究“诗艺”,即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

运用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创造的艺术真实,能够使其价值取向得到理想的表现,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三)真实的发掘与表现
通过个别来表现普遍和一般的手段是艺术概括,其所发掘和表现的普遍性能创造巨大的
艺术效应。

1.艺术概括的含义
艺术概括是指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的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2.艺术概括的具体规定
(1)从个别到一般
艺术概括是以对特殊的即富有特征的事物的观照和描述为途径的。

(2)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要让“特殊”在“个别”与“一般”的统一中真正地成为真实而完整的“小世界”,则有赖于作家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情感经验,对其所观照和描述的“特殊”进行开掘、提炼、补充和改造。

二、善的判断与人的情感
(一)对善的追求
1.文学与伦理
文学创造既以艺术真实反映生活,又以伦理的态度观察和评判生活,实现其价值功能。

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客观反映,伦理则是基于人的需要、观念等思想意识而对事物所采取的主观态度和评价。

2文学与情感
善与恶的形象会引发不同的情感,而创造艺术形象永远是文学创造的中心课题。

因伦理评价所引发的情感表现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隐含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

(二)善与“诗意的裁判”
它既是对情感评价的价值品格的规定,也说明了情感评价的实现方式。

1.情感与善的价值追求
情感的价值取向,体现为真、善、美。

(1)高尚的品格
①含义
品格高尚,蕴涵着对美好事物、美好情操、美好生活和美好理想的守望与追求,以及对
丑恶、腐朽和阴暗事物的拒斥。

②文学与高尚品格的关系
a.文学创造能否以高尚的情感态度去“裁判”社会生活,最终取决于创造主体的人格。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或基本精神面貌,它是为人的各种需要决定的。

b.文学创造中对社会生活的伦理判断和情感表现,实际就是作家的人格投放,是在其
创造的艺术世界中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人格的过程。

(2)利他的取向
①概述
人的实践活动是有功利性的,文学作品常常会表现社会中的人面对功利的种种态度。

善的功利性恰好是与自私的功利性相对立,是利他而非利我,体现在克服自我欲望,成就他人和群体。

②文学与利他性
对社会生活的情感评价所隐含的功利性质,是文学审美价值创造的必然要求。

这是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说,“美”不仅根植于“真”,它还源于“善”,而“善”是对社会人生有着实际意义的价值取向。

2.善与情感表现方式
(1)诚挚的情态
①情感诚挚的意义
情感诚挚,作品才会动人,其尚“善”的价值取向就能在富于感染力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为读者所认同和接受,产生共鸣。

②文学与情感的诚挚性
情感的诚挚性与反映生活的真实性是联系在一起的。

真实与真诚融为一体,文学创造才能实现其审美价值追求。

③诚挚情感的产生
真情或者说诚挚的情态,不是由艺术技巧造就的,而是来自作家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体验是情感产生的根基,没有对生活的真切体验便没有情感的诚挚状态。

(2)艺术的呈现
“善”的价值与情感的表达,在文学作品里是艺术方式的呈现,即把情感寄寓于具体形象的创造之中,并与理性的思索和反省相交融。

艺术的呈现,是文学审美价值实现的方式,其情与境的融合,让读者从中获取的不仅是思想上的教益,同时还有精神上的享受。

(三)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
1.人文关怀:“善”的终极价值体现
(1)人文关怀是指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

(2)人文关怀从来就是也应该是文学创造的永恒主题,是其尚“善”的终极价值追求。

2.人文与历史:文学价值取向的交合
(1)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作为“真”与“善”的精神价值,两者在文学作品中的关系:作家是在对社会生活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描述中寄寓人文关怀的,因而其对人的生命、尊严、价值、生存状态及未来命运的深情关注,同历史理性血肉般地联系在一起。

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文学作为审美创造的自由空间,作家完全有权利而且能够在不同的历史理性视点上去展现人文精神。

(3)单一的历史视点的强调,不仅违背艺术规律,有时还会导致对人文精神的伤害。

三、美的创造
(一)审美理想的烛照
1.审美理想的含义
(1)审美理想也称美的理想,是指审美主体在长期社会实践和审美活动中形成的、由个人审美经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融合了特定历史文化传统的关于美的理想观念或范型。

(2)审美理想的形成深受文化传统、社会语境和阶级身份的影响,因此具有鲜明的民族和阶级特征;审美理想又与个体的秉性、经历和修养密切相关,因此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

2.审美理想的特征
(1)审美理想是以理念形式存在的鉴赏的原型和最高典范。

(2)审美理想是直观形象与理性观念的结合。

(3)审美理想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

3.审美理想的功能
(1)审美理想是作家进行审美评价的最高标准
文学作品所表现的一切,美或丑,崇高或卑下,悲或喜,都需要审美理想的观照,也不管是否自觉,作家创作总离不开审美理想的引导和调节。

(2)审美理想是作家对生活的观照和评价
审美理想对生活的这种观照和评价功能特别体现在作家对生活丑的艺术表现中,只有在审美理想的照耀和穿透下,才能否定丑的同时确证美。

(二)文学形式的升华
1.内容形式化与形式内容化
(1)文学内容与形式之间是相互规定的:一方面,一定的材料和内容要求并规定着相应的文学形式;另一方面,文学材料和内容又必须达到充分的形式化,融人文学形式之中。

(2)形式创造在作家的审美价值追求中,不仅具有表现内容的功能,还有塑造内容的作用。

在文学创造的实践中,由于形式的生成作用,内容确能得到深化或升华乃至于产生审美新质。

2.化丑为美
审美理想的观照意义突出体现在“化丑为美”的艺术表现中;同理,文学形式的升华功能也可通过“化丑为美”得到最集中的发挥。

(三)文学形式之美
1.文学形式之美的发现
对艺术形式自身审美价值的高度重视,发生在19世纪末西方现代主义出现之后。

西方现代主义各美学流派虽然观点驳杂,但视形式比内容更重要、重视艺术形式的创新,则是一种普遍的理论倾向。

2.“有意味的形式”
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提出了“有意味的形式”一说,并产生了广泛影响。

(1)主张
认为艺术作品的基本性质就在于它是“有意味的形式”。

作品的各部分、各因素之间以独特的方式组合起来的“形式”是“有意味”的,它主宰着作品,能够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

(2)意义
这一理论对艺术形式的审美特征的揭示,对于人们认识形式美的问题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