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 考点五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五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准确辨识,掌握效果

[考点要求]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E级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1.(2014·江苏)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A.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

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

答案 A

解析先分析题干诗句,“墙头”是名词,“头”是对“墙”的补充;“雨”是名词,“细”补充说明了“雨”的状态;“垂”是动词;“纤草”是名词,且“纤”是形容词,说明了“草”的状态。然后分析选项:A项“水面”对“墙头”,“风回”对“雨细”,“聚”对“垂”,“落花”对“纤草”,意义相称,词性相同,对仗工整;B、C、D三项中的“数峰无语”“雨来”“蝉曳残声”词性都与题干句不对仗。

试题评点该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材料是古典诗句,有着浓浓的传统文化味道。题型是选择题,这是江苏卷在语言表达运用中首次使用该题型。考生可能搞不清对偶与对仗有怎样的严格的区别,但凭着厚实的古诗积淀,选对答案绝对没问题,因此,该题几乎无难度。但正因如此,这个考题点可能以后不会再考到了。

2.(2015·江苏)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的修辞手法——比拟(拟人和拟物)。B项意为浮萍碎处,映现出远山的倒影;小船过时,听到划过草叶的声响。是从视觉与听觉角度来写的,并未使用比拟手法。A项意为春风试着用神奇的刀尺,精心剪裁出春天的红花绿叶。“试”“裁”是人的动作,

用了拟人。C项说芍药花“含春泪”,“蔷薇”“卧晓枝”,把花写成美人,拟人。D项一“偷”一“翻”,采用拟人手法,突出了南风这位旧相识的顽皮可爱。

试题评点该题是对2014年修辞手法题的继承。解答的关键是对比拟手法的理解。比拟分拟人和拟物两种。拟人是古典诗歌中使用较广的一种修辞手法。该题难度不大。3.(2016·江苏)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B.人皆可以为尧舜

C.化干戈为玉帛D.情人眼里出西施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借代。A项出自《鸿门宴》,将他人比作“刀俎”,自己比作“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使用了比喻手法。B项出自《孟子·告子下》,意思是人人都可以做尧舜那样的贤人。“尧”和“舜”指代贤人,有作为的人,使用了借代手法。C项出自《淮南子·原道训》,指把战争或争斗变为和平、友好。“干戈”,盾牌和戈,泛指武器,多借指战争;“玉帛”,古时国与国间交际时用作礼物的玉器和丝织品,代指和平、友好。本句使用了借代手法。D项“情人眼里出西施”是谚语。西施原是春秋末期越国的美女,后来代指心上人。此句表示由于有感情,觉得对方无处不美,使用了借代手法。

试题评点该题继续考查修辞手法的辨识,所不同的是本题考的是“借代”,题料不再是诗句,而是熟语。借代与借喻是考生较难辨识的一组修辞手法,难度虽略有增大,但因为“熟语”考生很熟了,故可以说没有难度。

4.(2015·湖南)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自强不息、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百废待兴,中国人民奋发图强;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A.比喻排比B.对偶比喻

C.排比夸张D.夸张对偶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判断。“梦想是……源泉”“梦想的太阳……”两句是暗喻,将“梦想”分别比喻成“源泉”“太阳”。三个“面对……”,属于排比。

试题评点该题虽然命题立意和题型与江苏卷相同,但考查量较大,它考的是修辞手法的兼用和套用,难度稍大,符合高三毕业生的语文水平。它恐怕会对未来的江苏卷修辞手法命题有所启发。

1.江苏卷修辞手法题有何特点?

答案(1)重点考查常见常用的修辞手法的辨识。

(2)采用客观选择题形式,题料选的是古典诗歌名句或熟语。

(3)试题难度不大。

注意: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不仅出现于语言文字运用题中,也出现于古典诗歌鉴赏与文学类文本阅读中。

2.根据江苏卷修辞手法题的特点,我们应如何复习“修辞手法”考点呢?

答案(1)熟练掌握《考试说明》规定的七种修辞手法的特征和表达效果,尤其是常考的比喻、比拟、借代、排比、对偶等手法。

(2)对修辞手法理解和运用的难点,往往不在形式,而在内容。因此,学习时要多积累,重揣摩。

(3)注意全面,综合复习。不仅能辨识修辞手法,而且能注意其套用与兼用现象,注重修辞效果的理解;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复习,还要与古典诗歌鉴赏与现代文阅读结合起来。

一、掌握七种修辞手法的特征和效果

(一)比喻:打比方

1.下列诗句中,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杜甫《曲江对酒》)

B.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C.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

D.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李白《山人劝酒》)

答案 D

解析把“秀眉”比作“霜雪”,把“颜”比作“桃花”。

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地球上的生灵中,惟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增进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

B.爱就是火,火总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烧的是煤块还是木材,是大树还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闪耀着同样的光辉。

C.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

D.庄严的教堂里,一束不很明亮的光线从彩色玻璃窗透了进来,沉重的钟声好像震慑了我的心灵,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答案 D

解析“好像”不是比喻。

3.指出下列诗句所用的比喻是哪一种。

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明喻)

②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暗喻)

③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借喻)

(1)概念。比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2)构成必需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种类。①明喻,②暗喻,③借喻,④博喻(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4)作用。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等。

(二)比拟:“变个脸”

4.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A.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B.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