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田野调查方法》课程介绍

合集下载

人类学概况-第二版官方PPT 第七章 田野调查方法

人类学概况-第二版官方PPT 第七章  田野调查方法

第七章田野调查方法【本章要点】•人类学者从自己的田野研究兴趣出发,选择相应的研究取向并确定主题。

在此基础上认定研究对象并需要着手完成田野准备工作。

•人类学者以何种方式进入研究对象居住的社会,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调查结果。

通常而言,人类学者可以通过正式行政体制自上而下进入和通过非正式的渠道进入。

由于田野调查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人类学者采用何种方式进入田野工作地点并没有固定的形式,有时还要视具体的考察问题和领域的不同而定。

但不兴师动众、自然而然地进入田野点的方式是可取的。

【本章要点】•即使是今天,田野工作前做好艰苦生活的准备亦是有益的。

诚然,现代世界的许多地区的社会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并不需要携带过多的野外用品,或者所说的生存问题也不甚显著,但由于文化差异,人类学者遭遇的文化震荡状态依然存在。

因此,做理解文化差异的田野实践准备仍是必要的。

•参与观察是指人类学者长时段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和非日常的一切活动,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方法。

参与观察者以当事人的角度观察并理解诸文化事项及其行动的意义,梳理其整个的文化脉络,并加以诠释。

因此,参与观察方法的意义首先是提高了从田野工作中所收集资料的质量,其次是显然提高了民族志的解释力。

此外,我们还要区分一下参与观察和观察参与的含义。

参与观察的人类学家既是田野生活的参与者,又是他人生活的观察者。

而观察参与的人类学家则还在实地调查中体验和观察自己和他人的参与。

因此,人类学者和当地人都成为观察和记录的对象,并且强调田野过程中二者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本章要点】•访谈是通过向研究对象提问或与之交谈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和资料的重要方法。

然而,对于报道人的实际访谈技巧和具体方法则由研究者和期望获得的资料而定。

人类学的访谈类型可以分成非正式访谈和正式访谈两大类,其中正式访谈又可分为结构性访谈、非结构性访谈和半结构性访谈等。

人类学者刚进入一个社区时,谱系法是他们认识当地人群关系和地方社会的重要认识途径。

《田野调查方法》课件

《田野调查方法》课件

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田野调查,企业可以了 解市场需求、消费者习惯等 信息,为决策和改进提供支 持。
在政策制定中的应用
政府部门可以利用田野调查 的数据和观察结果,为政策 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结论
1 田法的展

发展

田野调查能够提供直接的 实证数据,但受条件和调 查者主观性的影响。
《田野调查方法》PPT课 件
让我们来探索田野调查方法的奥秘吧!田野调查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研究方法, 通过实地采集数据,揭示背后的真相。
田野调查方法概述
• 田野调查的定义 • 田野调查的作用 • 田野调查的基本步骤
调查设计
1 调查目的的确定
明确调查目标,确保获得有益的调查结果。
2 调查问题的设计
精心设计调查问题,以获取准确和详尽的信息。
资料处理方法
1 资料整理
整合和清理收集到的资料,准备进一步的分 析。
2 资料分类
按照主题或者特定的标准对资料进行分类, 以便更好地进行分析。
3 资料分析
运用适当的分析方法研究数据,揭示隐藏的 规律和趋势。
4 资料呈现
将分析结果以清晰和易懂的方式展示给他人。
质量控制
1
抽样方法
采用适当的抽样方法来确保样本的代表
随着科技的发展,田野调 查技术在数据收集和分析 方面也在不断革新。
未来,田野调查将更加注 重数据科学、多样化的方 法和跨学科的应用。
调查人员的选择和培训
2
性和可靠性。
选择经验丰富且专业的人员,并提供培
训,以确保调查的高质量。
3
调查环境和调查时间的控制
选择适宜的环境和时间进行调查,以确
调查中的注意事项

人类学专业优质课文化人类学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方法

人类学专业优质课文化人类学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方法

人类学专业优质课文化人类学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方法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其文化的学科,在人类学的学习过程中,田野调查与研究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田野调查的步骤与方法,以及在文化人类学中的应用。

一、田野调查的步骤与方法田野调查是人类学研究的核心,它通过实地观察、访谈和记录来获取关于研究对象的数据和信息。

以下是田野调查的基本步骤与方法:1. 研究目标设定:在进行田野调查之前,研究者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和问题。

这些目标和问题可以指导整个田野调查过程,并帮助研究者更好地收集数据和分析结果。

2. 田野地选择:选择一个合适的田野地对于田野调查的成功至关重要。

研究者需要考虑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田野地,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数据。

3. 实地观察:田野调查的第一步是进行实地观察。

研究者需要亲自前往田野地,观察和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语言、习惯等方面的信息。

这种观察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文化特征和社会结构。

4. 访谈与交流:除了观察外,研究者还需要与研究对象进行访谈与交流。

通过与研究对象的沟通,研究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想法、信念和价值观,进一步深入研究对象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关系。

5. 数据记录与整理: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及时记录和整理所得到的数据和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文字、录音、摄影等方式进行记录,并使用适当的方法整理和分析。

准确的数据记录对于后续研究分析至关重要。

6. 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最后,研究者需要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将结果呈现给读者。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研究者可以使用统计方法、比较研究等手段,得出结论并支持自己的研究假设。

结果呈现可以通过论文、报告、书籍等形式进行。

二、文化人类学中的田野调查应用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领域,主要关注人类文化的研究。

在文化人类学中,田野调查是一种主要的研究方法,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探索和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与联系。

以下是文化人类学中田野调查的应用示例:1. 社会结构与亲属关系研究:通过田野调查,人类学家可以研究不同文化中的社会结构和亲属关系。

民族学考研 田野调查课程的实现方式

民族学考研 田野调查课程的实现方式

民族学考研田野调查课程的实现方式一、课程设置田野调查是民族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在民族学考研课程设置中,应该包括田野调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素养。

田野调查课程可以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也可以作为民族学研究方法的一部分融入其他课程中。

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要确保田野调查课程的内容与目标明确,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目标。

二、教学方法田野调查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可以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理解田野调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田野调查中,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

三、实践环节田野调查课程的实现离不开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实施。

学生需要亲自参与到田野调查的实践中,与被研究对象进行交流和观察。

实践环节可以包括田野调查计划的设计、实地考察的组织和实践报告的撰写等。

通过实践环节的设置,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田野调查的全过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科研素养。

四、实践指导在田野调查课程中,教师的实践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困难。

同时,教师还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田野调查的能力。

五、评估方式田野调查课程的评估方式应该与课程目标相一致。

评估可以包括实践报告、调查成果展示、小组讨论等形式。

通过评估,可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素养进行全面评价,为学生提供改进和提高的方向。

六、资源支持实现田野调查课程还需要充分利用各类资源的支持。

学校可以提供相应的实践场所和设备,如田野调查实验室、图书馆等。

同时,还可以邀请民族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培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术资源和指导。

实现民族学考研田野调查课程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实践指导、评估方式和资源支持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实践和指导,学生才能够真正掌握田野调查的方法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研究素养。

田野调查方法

田野调查方法

田野调查(field research )的基本方法田野调查最初来自于人类学的“田野工作”(field work),是人类学特有的研究方法,这种深入到研究现象实地进行调查的方法,在20世纪初发展成为社会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普及为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主要调查方法,则是中国社会科学界发展的独特现象。

(一)不是所有社会科学都需要“调查”这一观念的破除是在黄宗智先生主讲的《中国农村研究》的课程上。

那是第一堂课,学生来自北京各着名高校的各种专业,黄先生让大家讲一讲自己的专业、学术方向、研究设计等。

一轮讲下来,黄先生提了一个问题,“大家注意到每个人在谈自己的研究时,提到最多的研究方法是什么?”一回想,我们都傻眼了,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提到了“我要去调查”。

而大家的专业真是五花八门,有以“社会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社会学、人类学,也有较接近的经济学、政治学等,还有基本挨不上的中文、历史与哲学。

黄先生就笑了,说在美国的大学里,除了社会学专业的学生会天天把调查挂在嘴上,其他专业的学生很少使用“调查”的方法,除非他的研究问题要求必须使用“调查”的方法,而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

为什么,在中国大陆,几乎所有学科的学生,一谈到研究方法就必谈调查法而不是其他呢。

这与毛泽东1930年代做过几次调查,并且自上而下大力倡导做调查有着根本的联系。

以至于今天,就连从未接触过调查方法的人,都能随口来几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之类的语录。

但是正在大学里接受教育,学习如何研究的学生们,如果把这种“调查法”当作是真正的社会调查,并视为学问的来源之一,可真是大错特错了。

究其词源,并参考实际方法应用,社会科学领域并没有单独的“调查”方法,或者“田野调查”方法,经常使用并有严格学术界定的是在欧美经常被使用的social survey[1],中文通常译为“社会调查”的一词。

这是一套随着抽样方法和问卷方法发展而成的结构化的资料搜集方法,常常被称为抽样调查或者问卷调查。

《田野调查方法概论》课件

《田野调查方法概论》课件

如何克服缺点
仔细考虑研究目的、研究方法、 合理规划调查范围、选择社会科 学领域研究专业的调查人员,并 采用多种数据收集方法进行有效 核查。
田野调查方法的应用领域
• 社会学领域 • 文化人类学领域 • 经济学领域 • 生态学领域
结语
田野调查是一种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思想、不同文化的有效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和卫生水平的提 高,以及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这种方法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分类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不同,田野调查可以分为观察调查、访谈调查、问卷调查、实验 调查等多种形式。
田野调查方法的实施步骤
1
研究方案的制定
研究方案的制定是整个调查的重要步骤,需要明确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对象、数据收 集方法、调查记录方以及数据分析方法。
2
数据收集方式的选择
采用不同的数据收集方法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以及收集数据的难度。比如,可以采用访谈调 查的方式来获得独立变量。同时,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案来获得受试者的反应。
3
调查对象的选择
调查对象应该具备代表性,可以通过随机数或部分随机的方式来获得实验数据响应者。同时, 研究者需要了解这些对象的一些基本特征,如年龄、性别、地域、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特征。
4
调查问题的设计
通过设计调查问题,可以有效获得调查对象的想法和观点,这些问题主要用于最终结果的分析。
5
调查记录方式的选择
质性数据的分析方法
对质性数据进行分析时,采用 逻辑排序、根据内涵创新等多 种途径,概括和发掘数据隐含 规律,最终获得分析结果。
田野调查方法的优缺点
优点
通过全方位探究非结构化问题, 减少偏见和局限性,从而更好地 满足调查目的。

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课件

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课件

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
17
• 拉德克里夫·布朗毕业于 剑桥大学,曾在海顿指 导下研究人类学,但不 师从进化学派的理论, 另创结构功能学说。
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
18
• 他曾在澳洲、非洲等地长期从事田野调查,对于如 何搜集原始社会亲属关系及社会结构方面的资料, 积累了经验。他的《安达曼岛民》一书,即可反映 出深入细致地田野工作情况,对于在田野调查过程 中如何收集土著社会的亲属关系以及社会结构方面 的资料,具有重要参阅价值。
11
• 他批评进化学派根据少量资料就排列出人类社会发展阶 段的轻率论断,主张对一个地区的文化历史作认真资料 的研究,强调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
12
• 主要贡献:1.主张人类学者学习当地语言;2.主要调查 实践:他乘皮船和雪橇在爱斯基摩人中作长期调查,和 爱斯基摩人共睡一张鹿皮和同锅吃饭;之后他又研究北 美西北岸的印第安人,特别是夸扣特人,先后做过13
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
7
• 海顿曾进行较长时期实地考察,1898——1899年,他曾领导一 支考察队在新几内亚的托列斯海峡做大规模调查,仅在莫雷岛就 住了6个多月,他们访问土著人民,参加仪式、搜集文物,除社 会制度和风俗习惯外,还进行心理学和语言学的调查。这可以说 是人类学史上第一支综合调查队,也是第一次长时期的调查。
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
5
(一)初期
• 进化论学派
• 泰勒(Edward B. Tylor)虽然曾到古巴、 墨西哥等地作长期调 查,但他在写《原始 文化》(1871)更多 地参考文献资料,或 用发放问卷的方式。
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
6
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

《田野调查方法概论》课件

《田野调查方法概论》课件
详细描述
保密原则是为了保护受访者的隐私和安全。研究者需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数据加密、限 制访问权限等,确保信息不被泄露。同时,在研究报告、论文等研究成果中,应避免提
及可能识别出受访者的信息。
无伤害原则
总结词
研究者在进行田野调查时,应尽量避免对受 访者造成伤害,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 的伤害。
详细描述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公正原则要求研究者尊重受访者的权利和尊严,不进行任 何形式的歧视或偏见。在选择受访者、收集数据和撰写报 告等方面,应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确保研究的公正性 和可信度。同时,研究者还需关注受访者的利益和福祉, 积极寻求与他们的合作与共赢。
06
田野调查的应用领 域与案例分析
社会学领域的应用
详细描述
深度访谈法是一种田野调查方法,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对话,了解其思想、情感、价值观和信仰等 方面的情况。这种方法能够让研究者获得研究对象的主观感受和内心世界,对研究对象的认知和情感有更深入的 了解。
焦点小组讨论法
总结词
了解群体观点和行为
详细描述
焦点小组讨论法是一种田野调查方法,研究者将一组研究对象聚集在一起,引导他们就某一主题展开 讨论,了解他们的观点、态度和行为。这种方法能够让研究者了解群体内部的互动和关系,对群体的 行为和认知有更深入的了解。
总结词
田野调查在社会学领域中应用广泛, 主要用于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变迁、 文化现象等。
详细描述
社会学家通过深入实地,观察、访谈 和参与观察等方法收集资料,了解特 定社区或群体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如农村城市化、移民问题等。
人类学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人类学家常常运用田野调查方法来研 究人类文化、社会和行为等方面,以 揭示人类多样性和文化演变。

田野调查研究方法

田野调查研究方法

田野调查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实地观察、访谈和收集数据,了解特定社会、文化、经济或环境现象。

田野调查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和解释复杂的现象,并提供实证证据来支持研究结论。

田野调查的第一步是选择研究主题和目标群体。

研究主题可以涉及各种社会问题,如社会不平等、教育差距或环境变化等。

目标群体是指研究人员希望了解和研究的特定群体,如城市贫困居民、农村青年或企业家等。

在进行田野调查时,研究人员通常会使用多种数据收集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实地观察和访谈。

实地观察是指研究人员亲自前往研究现场,观察和记录现象、行为和环境特征。

访谈是指研究人员与目标群体进行面对面或电话交谈,以了解他们的意见、观点和经验。

除了实地观察和访谈外,田野调查还可以使用其他数据收集方法,如问卷调查、档案研究和参与观察等。

问卷调查是一种通过向目标群体发放问卷来收集信息的方法。

档案研究则是通过分析已有的文献、报告和记录等来获取数据。

参与观察是指研究人员直接参与到目标群体的活动中,以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洞察。

田野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数据分析和解释。

研究人员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归纳,以便提取关键信息和模式。

然后,研究人员可以使用不同的定性或定量方法来分析数据,如内容分析、统计分析或主题分析等。

最后,研究人员需要将分析结果与现有理论和研究进行比较,以得出结论和提出建议。

总之,田野调查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观察、访谈和数据收集,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和解释社会、文化、经济或环境现象。

田野调查需要仔细的计划和设计,并使用多种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以获得准确、可靠的研究结果。

田野调查法

田野调查法

田野调查法第一篇:田野调查法目录1田野调查法 1.1 概念 1.2 工作程序 1.3 注意事项2工作程序具体描述 2.1 准备阶段 2.2 开始阶段 2.3 调查阶段1田野调查法概念田野调查又叫实地调查或现场研究,属于传播学范畴的概念。

主要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如人类学,民俗学,考古学,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民族音乐学,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语言学,古生物学,社会学等,其英文名为Field work。

科学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是由英国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Bronisław Kasper Malinowski)奠定的,在我国这方面卓有成绩的是著名社会学教费孝通先生。

其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就是参与观察。

它要求调查者要与被调查对象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从中观察、了解和认识他们的社会与文化。

田野调查工作的理想状态是调查者在被调查地居住两年以上,并精通被调查者的语言,这样才有利于对被调查者文化的深入研究和解释。

传统的田野调查方法花费时间和精力,花费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如果方法运用有不得当的地方,那么其信度和效度也会大打折扣。

工作程序田野调查可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开始阶段、调查阶段、撰写调查研究报告阶段、补充调查阶段。

这里仅前三个阶段作一说明。

注意事项题目的选择:个人兴趣;题目大小能否掌握;题目的发展性;语言、书目、财力、当地学者参与等。

研究的可行性:学术考量;政治(visa,题目政治敏感度)体能财力时间。

共同的特征:资料提供者(informant)或受访者(interviewee);——深度访谈者;音乐演出、文化仪式典礼记录;田野记录(略记、日记、记事本;包括时间金钱的安排)音乐录音照片影片摄影书籍、音响资料、乐器收集。

参与观察法:完全参与;边参与边观察;完全观察。

田野工作能力培养:人际关系(获得informant的信任)却除文化偏见(尊重对方文化的重要性)语言(对田野工作地方语言的运用)Interview的方法、练习:常犯错误——讲太多、插话、错误引导观察、记录、写作能力。

田野调查法的具体内容

田野调查法的具体内容

田野调查法的具体内容一、引言田野调查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直接观察和采集实地数据,以了解和分析特定社会现象、问题或群体的状况和特征。

本文将介绍田野调查法的具体内容,包括研究目的、调查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等。

二、研究目的田野调查法主要用于深入了解和描述特定社会现象或问题,其研究目的通常包括:1. 描述和解释特定社会现象或问题的特征和规律;2. 探索和发现特定社会现象或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3. 验证和检验社会科学理论或假设的有效性;4. 提供决策支持和政策建议。

三、调查设计田野调查法的调查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对象的选择: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是特定群体、地区或组织等。

2. 调查方法的选择: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

3. 样本的确定: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目标样本量确定调查样本,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4. 调查工具的设计:根据研究问题设计合适的调查工具,如问卷、访谈提纲等。

5. 数据采集计划的制定:确定数据采集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保证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四、数据采集田野调查法的数据采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并进行调查,可以是面对面或通过网络进行。

2. 访谈:根据预定的访谈提纲,与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其观点、经验和态度。

3. 观察: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环境和互动过程,获取实时的数据和信息。

4. 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和资料,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补充和支持调查结果。

五、数据分析田野调查法的数据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筛选和清洗,排除异常值和无效数据。

2. 数据编码:根据研究问题和分析需要,将数据进行编码和分类,便于统计和分析。

3. 统计分析: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包括频数分析、比例分析、平均数计算等。

4. 结果解释: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解释和描述研究对象的特征、规律和差异。

田野调查法PPT课件

田野调查法PPT课件
人类学研究者的调查与一般的行政干部和记 者的调查不一样,需要掌握与有社会和文化关的 各种理论及基础知识。例如,与社会和文化有关 的理论有进化理论、传播理论、功能理论、结构 理论、象征理论、族群理论、实践理论、冲突理 论、交换理论、互动理论等,并有众多的与文化 有关的各种概念。如果调查前不熟悉这些理论和 知识,调查就不可能深入,写出来的调查报告只 能有关该地表层文化的调查报告,与一般的新闻 记者和行政干部不会有多大差别。
来有意识地收集符合该框架要求的资料。这既是 一种操作原则,也是一种伦理原则。
2.整体论
注意文化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对于某 一个特定的文化要素或文化现象的理解只 能放在这种有机的结构关系中才有意义。
例如,在集约农耕的文化中,定居生活、 家庭园圃业、水资源的管理、父系继嗣、 对土地的崇拜及其各种仪式等等,是如此 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至于我们忽略掉其 中任何细节都不可能获得对这种文化类型 的正确理解。
(一)调查课题的选择
田野调查一般分为两种: 1.全面调查,对一个人口不多的群体或地
区进行全面的详细的调查,最后可以写成 一本描述文化各方面的民族志。 2.定向调查,对一个或几个群体或地区进 行专题调查,用以验证或检查某一人类学 理论问题,或解决现实生活中某一社会问 题。
调查前目的与类型的认识
1.调查方案: 调查地点和对象、调查日期和预计的时间长
度、调查课题及其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自己具 备的条件及准备如何进行调查。 ★选择调查点的基本要求: 一是选择有特色的地区, 二是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 三是要选择特殊关系的地区, 四是选择前人调查研究过的著名社区。
2.调查提纲中应列举你调查中准备提哪些 问题。调查提纲主要供调查者自己看,帮 助调查全面考虑问题,防止调查中有所遗 漏。

田野调查方法与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

田野调查方法与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

田野调查方法与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一、田野调查方法田野调查方法是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应用于调查和分析特定社会群体、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

田野调查方法是通过实地观察、深入访谈和资料收集等手段,获取并整理相关信息、数据和素材,以揭示和解释社会现实、社会关系和社会变迁。

在政治学领域,田野调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政治行为、政治制度和政治决策等方面的问题,有助于深入了解政治现象的本质、动态和影响因素。

田野调查方法包括多种具体技术和手段,如实地观察、访谈、问卷调查、参与式观察和档案研究等。

在田野调查中,研究者需要深入实地、与被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以获取原始资料和数据,并了解被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和态度。

通过对实地观察和访谈的记录、整理和分析,田野调查可以获取高质量、真实性和丰富性的研究素材,为研究者提供深入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可能。

二、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在政治学领域,自主知识体系是指研究者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学术背景和学术观点,构建和发展的独立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通过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发展,研究者可以在政治学研究领域中形成自身的学术特色和学术立场,拓展和丰富政治学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视野和深度。

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需要研究者具备丰富的学术素养和宽广的学术视野,以及对政治现实和政治理论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不断地汲取各种学术资源和研究成果,进行批判性思考和研究实践,加强对政治学研究领域的认识和了解,积极地参与政治学学术交流和学术争鸣,从而打破学术界的壁垒和桎梏,形成自身独特的政治学研究思路和理论体系。

三、田野调查方法与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关联田野调查方法和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和互动。

田野调查方法为研究者提供获取高质量、真实性和丰富性研究素材的途径和手段,有助于研究者深入了解和把握政治现实和社会关系,为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依据。

田野调查方法与实践PPT课件

田野调查方法与实践PPT课件
• 现代西方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始于美国 的摩尔根而成型于英国的马林诺夫斯基。摩尔根 是19 世纪与所研究的对象直接接触过的少数人类 学家之一。他曾多次访问北美印第安人居留地, 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 19 世纪的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大多都不从事田 野调查。他们不是从土著民族中直接收集资料, 而主要是依靠传教士、探险家、政府官员和旅行 家撰写的关于各地土著民族的资料,致力于重建 人类文化的历史,解释各地文化差异的原因。
• 里弗斯的学生拉德克利夫- 布朗于1906 —1908 年 到孟加拉湾的安达曼群岛调查岛上居民,又于 1910 —1912 年调查了澳大利亚的土著民族。
• 在田野调查方面,马林诺夫斯基是英国学者中最 为典型的一个。
• 马氏原籍波兰,1910 年到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就读,师从塞利格曼和韦斯特马克学习人类学。 1914 年,他在马雷特、塞利格曼的大力支持下, 参加罗伯蒙特人类学考察团,到新几内亚和美拉 尼西亚进行实地考察。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因他属于敌对国奥匈帝国(当时的波兰属奥匈帝 国) 的公民,被当地政府拘留,后由于他的同行和 在伦敦的朋友出面担保而获得自由。地方当局还 准许他进行人类学考察,使他有较长时间在新几 内亚及其邻近岛屿对异文化做详细研究。
• 马林诺夫斯基的调查方法,后来成为西方人类学 社区田野作业的范式。根据这种方法,人类学家 通常要长期居住在被调查民族的一个小社区中, 通过“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这两种方法了 解当地居民的生活和行为方式,熟悉当地居民的 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及心理特征等,研究其文 化全貌。马林诺夫斯基的田野调查方法和撰写民 族志的方法,主要是在调查原始民族的基础上形 成的,比较适用于无文字的、尚未分化的简单社 会,对于历史悠久的复杂社会则不完全适用。

田野调查,,,教学大纲

田野调查,,,教学大纲

田野调查,,,教学大纲田野调查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90907X11课程名称:田野调查/FieldInvestigation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学时/学分:2周/2学分先修课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适用专业:舞蹈表演专业教材、教学参考书:《田野调查实录》,郝时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社会调查教程》,水延凯,中国人民出版社,2014年;《田野民俗志》,黄晓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田野调查是舞蹈表演专业的重要基础必修课程之一。

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拓展专业知识面,同时也为有相关研究兴趣、毕业后准备继续在此方向深造或者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同学铺垫基础,培养他们的研究热情,引导他们对社会文化现象的探索研究。

该课程在专业培养体系中设置为基础必修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用。

是学科基础必修课程之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达到以下效果和要求:1、知识要求:掌握相关民俗知识,提高对民间文化的认识;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田野调查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方法。

2、能力要求:要求达到以下能力:培养个人的实践学习能力,了解和掌握田野调查的方法;提高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意识。

3、素质要求:要求获得和深化以下素质要求:使学生在精神上充实自己,了解田野文化以及人民的智慧、创造力及多样性的文化;使学生掌握所讲授的相关知识,为发扬光大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为强化自己的职业生涯储备必要的知识。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章节教学内容总总学学时时学时分配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案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讲课(含研讨)实践践第一部分学习田野调查方法田野调查的方法与注意事项1天4学时半天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与注意事项要求学生掌握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并能较好运用。

讲解法,讨论法,比较式教学,穿插问答法、示范与模仿、第二部分收集收集准备田野调查的资半天半天收集准备田野制订田野调查方案讲解法,讨论法,比较式教学,穿插问答章节教学内容总总学学时时学时分配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案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讲课(含研讨)实践践资料和方案制订的准备阶段料并制订方案调查的资料法第三部分调查提纲设计阶段撰写详细的调查提纲和设计调查表格半天半天调查提纲的设计问卷调查的设计讲解法,讨论法,比较式教学,穿插问答法第四部分田野调查阶段实地进行调研考察10天(含双休日)10天实地调查中对调查方法的运用实地调查中对调查方法的运用影像记录、访谈法、动态模拟法等第五部分完成田野调查报告完成详实的调查报告2天2天田野调查报告的撰写要求学生较好使用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提交田野调研报告讲解法,讨论法,比较式教学,穿插问答法等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该课程总学时为2周(14天),包括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学习田野调查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第二阶段主要收集准备田野调查的资料并制订方案;第三阶段主要是专业详细的调查提纲与田野调查表;第四阶段为实地田野调查;第五阶段为撰写并完成田野调查报告。

田野调查方法

田野调查方法

田野调查方法田野调查是社会科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数据收集方法,通过对实际情况进行直接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取客观、真实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田野调查方法,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进行田野工作。

一、参与观察法参与观察法是研究者积极融入被研究群体中,与其进行真实的互动,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来感受和理解被研究对象的生活和经历。

研究者需要长时间的参与,并与被研究者密切交流,以获得全面和深入的调查结果。

例如,在田野调查农村社区的生活方式时,研究者可以租住当地的农家院,与村民一同生活,参与他们的日常活动,与村民进行交谈,观察他们的生产、消费和社交行为等。

这样能够更好地了解农村社区的特点和变化,获取到真实可靠的数据。

二、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通过编制问卷并向被研究对象发放,以收集其主观意见、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的一种调查方法。

研究者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量表题等,以得到不同层次的信息。

在田野调查农民对农业政策的态度时,研究者可以设计一份问卷,向农民发放并要求填写。

问题可以包括农民对政策效果的看法、对政策的满意度、对政策执行的建议等。

通过问卷调查,研究者能够获得大量的数据,进而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

三、访谈法访谈法是通过与被研究者进行面对面交流,以了解他们的观点、经验和态度等的一种调查方法。

研究者需要制定访谈大纲,并与被调查者进行深入对话,以获取详尽的信息。

在田野调查农村青年对就业问题的态度时,研究者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青年进行访谈。

通过提问和反馈,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青年对就业机会、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等问题的看法。

这样能够更好地掌握青年的心理需求和关切点,为政策制定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四、观察记录法观察记录法是指研究者在现场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的行为、言语和环境等,通过记录和描述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一种调查方法。

观察者应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尽量减少主观偏见的影响。

例如,在田野调查城市公园使用情况时,研究者可以选择一个公园作为观察场所,通过记录人群的数量、人群分布、活动类型等信息,了解公园的流量和功能利用率。

田野调查法(1)

田野调查法(1)

田野调查法什么是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是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旨在通过直接观察和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和收集真实和准确的数据。

这种调查方法通常用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以获取从实地获取信息的细节和深入洞察。

田野调查法的步骤1.确定研究目的:在开始田野调查之前,研究人员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

这有助于指导调查的方向和方法选择。

2.选择研究场所:研究场所是进行调查的地点,可以是一个社区、组织、公司等。

选择一个适合研究目的和问题的场所非常重要。

3.制定调查计划:制定一个周密的调查计划是成功完成田野调查的关键。

计划应包括调查的时间、地点、研究对象以及采集数据的具体方法。

4.收集数据:在田野调查中,数据的收集通常通过观察、访谈和参与等方式进行。

研究人员需要记录和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解读。

5.分析数据:收集到数据后,研究人员需要进行数据分析,以发现其中的模式、关联和趋势。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内容分析、统计分析和质性分析等。

6.撰写报告:根据分析的结果,研究人员需要撰写报告,总结和呈现研究的发现。

报告应包括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

田野调查法的优势和局限优势:•真实性和准确性:田野调查法能够直接观察和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因此所收集到的数据往往更加真实和准确。

•深度和细节:通过实地观察和参与,研究人员可以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行为、态度、价值观等,获得更详尽的信息。

•全面性:田野调查法可以涵盖多个维度和方面,从而提供一种全面了解和理解研究对象的机会。

局限:•主观性:田野调查法的数据收集往往依赖于研究人员的主观意识和解读,因此可能受到研究人员自身偏见的影响。

•时间和资源消耗:田野调查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投入,包括调查准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等,可能会增加研究的成本和时间。

•样本限制:田野调查通常只能涉及到有限的样本,因此可能无法代表整个群体的情况,存在样本偏差的风险。

《田野调查方法》PPT课件

《田野调查方法》PPT课件
31
• (3)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原则。录音、 录像的目的,以及今后如何使用录音、录像等记 录手段需取得报道人或当事人的同意。
• (4)及时记录原则。对于田野资料,即使生病或 有其他事故,当天获知的事实也应当天整理完毕, 应该使记录每天的田野笔记成为日常工作之一。
• (5)核对原则。田野记录资料需要反复进行前后 对照和核实。
4
• (二)进入角色 • 当进入田野点后,研究者要尽快向当地人说明此行的目的和自己的身份,否
则会因为误解而导致当地人对你敬而远之 • 在介绍自己的身份和目的时应尽可能用通俗的或当地人可以理解的言语和词
汇来说明,而不是用深奥的学术语言高谈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性
5
• 人类学者依照调查对象的社会交往方式展开社交并取得一种当地人认可的合 适身份(角色)可以使调查工作进入新的天地。
时对报道人的印象和现场场景的描述也记录在其中,同时, 也包括录音记录的时间、地点、内容、录音对象基本情况 的详细记录。 • 观察记录 不仅包括人及其行为过程的观察记录,也包括 关于实物的测绘记录,即对有关现场或物体的实地测量, • 拍摄记录 在田野现场,通过摄像、摄影等手段收集到的 第一手影像资料,是田野调查资料中不可缺少的图像资料 来源。在拍摄记录中,照相、摄像的地点、时间、被拍摄
息和资料的方式
19
• 所谓抽样(sampling)就是指通过一定方法从研究 对象总体中选择一部分人作为调查对象。
• 抽样可以分为随机抽样(probability sampling)和 非随机抽样(non probability sampling)两大类。
• 随机抽样是按一定的几率来抽样,所得资料可以 进行统计分析;非随机抽样则不受几率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田野调查方法》课程介绍
课程简介:民族学是我校重点学科,田野调查是人类学民族学的核心基础;《田野调查方法》是一门具有多学科、跨学科特点的实践性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能力、提高其社会研究与服务能力的基础课。

规范、扎实的田野训练是培养学生社会文化敏感性和磨练其学术感悟力的重要途径。

田野调查是民族学人类学理论的源头和实验室,也是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收集资料利器,近年来倍受其他学科高度重视,被考古与博物馆学、新闻传媒、民俗学、宗教学、医学与公共卫生、公共政策、历史学、旅游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心理学、国际政治、艺术学、民族医学、建筑学、植物学、动物学等学科积极地借鉴,并成为各个学科专业创新和发展的源泉之一。

课程内容:本课程以人类学民族学理论方法为指导,按照田野调查和社会研究的程序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注重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意识的培养,不仅仅传授资料收集技巧和工具,更在于激励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各民族各个地方文化特征,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实现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培养并举的目的。

具体内容涵盖田野调查所要经历的全部过程,第一部分按工作先后顺序划分,包括“前期准备→调查课题的选择→调查方案的设计→田野调查的实施→参与观察社会文化现象→结构性和半结构性访谈→各种资料的收集→资料的整理→资料的初步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跟踪调查→修改调查报告”;每一项内容中都包含以往的教学实践案例;每一项内容结束后,都安排相应的实训练习。

教学实践分课堂教学、田野调查实践和网络平台三个层面。

课堂教学主要将人类学理论与田野调查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充分领会民族学人类学理论前沿及其与田野调查的直接联系,介绍田野调查方法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理论,以及学生在学习、科研乃至未来的工作中必备的有用工具和技巧,包括熟悉如何进行田野调查,如何选定研究议题,如何开展研究计划,如何解决田野调查中遇到的一些具体困难等。

同时,运用以往学生田野调查资料和案例,使学生在调查经费不足的情况下,观摩学习其他学生的田野调查实践,并协助学生寻找所学理论和方法与自己所学专业的结合点。

田野调查实践将安排学生分小组按不同主题对各自关心的社会现象或问题展开小规模调查练习,以培养学生对田野的感性认识,发现自己的研究兴趣。

调查实践结束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小型民族志文本或田野调查报告。

旨在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自学、总结、反思等方面的能力,在实践中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民族志与田野调查之间的关系,思考学习和调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深层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指导学生从选题、研究设计、调查资料的收集、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到研究报告的撰写等各个环节的实践活动。

帮助学生在系统学习收集资料的技能的同时,发现自己的潜力,培养学术思考的习惯和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网络教学平台将为本课程教学团队和选课学生群体建立本课程专属的微信群,既方便学
生随时通过网络提问、延伸课堂讨论,又方便教师团队第一时间答疑解惑。

其次,我们还将在本课程微信群里分享相关网络资源和本学科的一些相关公众号,实时为选课学生提供最新学科动态。

再次,指导学生运用网络进行社会调查,并借助现有的计算机设备和统计软件,强化学生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课程特色:(1)讲练结合。

将学科理论与授课教师自己的田野调查经历结合;带领学生开展小型实地调查,让学生在社会场景中自主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学习;开展对话式、研讨式和案例教学。

(2)授课内容新颖、前沿。

注重提供相关理论概念、方法、概念工具的中英文术语和相关中英文扩展阅读资料、网络资源。

(3)重视实践和个性化实用性。

通过提供堂上和课后学生的实践练习、网络上下的师生交流和互动,注重为学生提供各种层次的锻炼机会,重视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需求。

(4)优质教师队伍。

几乎所有授课教师均在境内外获得博士学位或研修经历,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

不同学术训练背景的教师团队将分享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对田野调查的实践经验和理解,让学生充分了解田野调查理论和实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教师团队:本课程具有一支优质、专业、跨学科的教师队伍,几乎所有授课教师均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大多数为教授,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

所有教师不仅长期站在教学第一线,而且一直坚持行走在乡间田野,在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和创造性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授课对象:田野调查方法是政治学、管理学、历史学、旅游学、社会学、社会工作、民族植物学、人文地理、环境科学等专业学科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对民族学、人类学、文化研究等人文社会科学感兴趣的理工科学生和需要增强、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学生的不二选择。

成绩评定:期末笔试成绩50%,实践成绩50%。

参考书目:《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黄淑娉、龚佩华1996)
《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汪宁生1996)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凤笑天2014)
《人类学家在田野—参与观察的案例分析》(林恩•休谟等编译者:龙菲徐大慰译)
《民族志:步步深入》(大卫•费特曼,龚建华译,2007)
《人类学的询问与记录》(周云水等译2009)
Robben, Antonius and Jeffrey Sluka (eds). 2006. Ethnographic fieldwork: an anthropological reader. Oxford: Blackwell.
课程建设团队主要成员
白志红: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人类学博士,博导;负责政治制度与社会组织、社会控制、习惯法、族群关系、传统知识等方面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何明:二级研究员,环境史博士,博导;负责文学与艺术,包括口传艺术、雕刻与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部分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徐菡:民族学在读博士,长期主讲硕士学位基础课《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负责反思教学过程、影视记录技巧、民族志写作、田野伦理等部分。

白永芳: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副教授,长期主讲本科《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理论;负责节庆、人生礼仪、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

马居里:副教授,宗教学硕士,负责宗教信仰(包括万物有灵信仰、巫术等)部分的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

郑宇:教授,民族经济学博士,负责经济体系与经济生活(包括资源占有、食物获取、财产分配、生产协作、物品交换等。

刘永青:民族学在读博士,负责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继嗣、年龄与分层、社会关系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等部分的资料收集与分析。

张雅音:副教授,台湾清华大语言学博士,主要从事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负责方言、语言使用和习得、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等部分的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

崔明昆:教授,民族生态学博士,主要从事民族植物学和民族生态学研究;负责人类生态系统的资料收集与分析,包括如何认识自然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植物的分类及其阶层系统,植物的名称及其意义,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编目与鉴定等。

杨克诚:副教授,地理信息硕士;负责GIS软件应用、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知识的运用,AreView GIS与AreGIS地理信息统计分析,以及土地利用示意图、社区(村落)聚落分布图、地形地貌图的绘制等。

陈浩:南开大学社会学博士,负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问卷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录入和定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信度测量方法与社会调查中信度的测量方法相结合,并利用网络搜索和在线数据获取等手段收集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