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城市规划中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几点思考
14-城市规划中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几点思考
![14-城市规划中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fca62f8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4.png)
14-城市规划中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几点思量在城市规划中,老城区改造规划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老城区的功能和形态往往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需求,因此需要进行改造规划。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几点思量。
一、充分调研分析1.1 对老城区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底蕴进行深入了解,明确老城区的特色和价值所在。
1.2 调查老城区的现状和问题,分析老城区的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老城区的人口结构和社会需求,掌握老城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变化。
二、制定合理规划方案2.1 根据调研结果,确定老城区改造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明确改造的重点和重点区域。
2.2 制定老城区改造的详细规划方案,包括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公共设施规划等。
2.3 考虑老城区改造的可持续性,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确保改造后的老城区能够长期发展。
三、注重社会参预和民意调查3.1 积极开展社会参预活动,邀请老城区居民和相关利益方参预规划过程,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3.2 进行民意调查,了解老城区居民的期望和需求,充分考虑他们的意见和诉求。
3.3 做好宣传工作,向公众介绍改造规划的内容和意义,增强公众对改造规划的理解和支持。
四、加强规划执行和监督4.1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明确责任部门和工作任务,确保规划能够按时按质完成。
4.2 加强规划执行的监督和评估,定期对改造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4.3 做好规划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向社会公众介绍改造成果和效果,增强公众对改造规划的认同和支持。
五、持续跟踪评估和调整优化5.1 建立老城区改造的长效机制,定期对改造成果进行评估和调研,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优化规划。
5.2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专家的合作,及时了解城市规划的最新理念和技术,不断提升改造规划的水平和质量。
5.3 做好老城区改造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向社会公众介绍改造成果和效果,增强公众对改造规划的认同和支持。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f23a868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d.png)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摘要】在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过程中,旧城面临诸多挑战,如历史遗留问题、基础设施老化等。
旧城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可以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旧城改造的方法和手段包括更新基础设施、修缮老旧建筑等。
在此过程中,应平衡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规划需求,保留历史文化底蕴。
社会参与和满足民生需求是关键,促进旧城改造的顺利进行。
未来,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应注重可持续发展,激发旧城潜力,优化城市功能,实现城市的长远发展目标。
【关键词】城市规划,旧城改造,历史背景,重要性,方法,手段,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参与,民生需求,未来发展方向,可持续发展,潜力,功能优化。
1. 引言1.1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许多历史悠久的旧城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这些旧城区不仅在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上存在着种种不足,更重要的是,它们面临着如何在城市规划的框架下进行合理改造的问题。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成为了当今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在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中,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实现旧城区功能的优化和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
社会参与和民生需求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只有让居民参与到旧城改造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社会、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旧城改造方案,以实现城市功能的优化,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但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有效的措施,才能让旧城焕发新的活力,实现城市功能的优化,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 正文2.1 历史背景下的旧城面临的挑战在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中,历史背景下的旧城面临诸多挑战。
由于历史原因,旧城区域内的道路、建筑、基础设施等已经相对老化,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由于旧城的建设规划较为混乱,存在诸多隐患和安全隐患,给城市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和风险。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785b25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1.png)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旧城改造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旧城改造旨在提升城市的功能、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振兴经济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旧城改造成为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旧城改造的思考。
旧城改造应注重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
许多老城区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这是城市独特的魅力所在。
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应当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保留历史风貌,并将其纳入到城市规划中。
要避免简单粗暴的破坏和重建,以减少对历史遗产的破坏。
通过旧城改造,可以实现历史文化与现代化的和谐统一。
旧城改造应注重提升居住品质。
由于历史原因,许多老城区的建筑老化,居住环境差,交通拥堵,缺乏基础设施等问题严重。
在旧城改造中,应加大对老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应注重保护和改造老城区的传统文化街区和胡同,提升旧城区的人文气息和功能,增强居民归属感和幸福感。
旧城改造应注重振兴经济。
许多老城区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发展滞后,产业结构落后,面临着产业转型的压力。
在旧城改造中,应注重引进新的产业、优化产业布局,推动老城区的经济发展。
可以考虑引入科技、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提升老城区的产业竞争力。
还可以通过改善交通、赋予历史建筑新的功能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消费者,推动老城区的旅游业发展。
旧城改造应注重环境保护。
许多老城区由于建筑老化、交通拥堵等原因,存在环境问题,如噪音、污染等。
在旧城改造中,应注重改善老城区的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可以通过推行节能环保措施,改善城市交通,减少噪音和污染物的排放。
要注重保护老城区的绿地和水域,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旧城改造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充分考虑历史文化、居住品质、经济振兴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城市规划者和决策者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并与居民积极沟通,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旧城改造,可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14-城市规划中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几点思考
![14-城市规划中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e6a5c2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d.png)
14-城市规划中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几点思量在城市规划中,老城区改造规划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如何在保留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实现城市功能的优化和提升,是一个需要认真思量的问题。
本文将就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几个关键点展开讨论。
一、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1.1 在老城区改造规划中,如何平衡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更新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1.2 需要充分调查研究老城区的历史文化价值,确定哪些建造、街区需要保留,哪些可以适度改造或者拆除。
1.3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要注重保护老城区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通过规划设计体现老城区的独特韵味。
二、功能优化与公共空间规划2.1 在老城区改造规划中,需要考虑如何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老城区的居住、商业、文化等功能。
2.2 需要规划合理的公共空间,包括广场、绿地、步行街等,提升老城区的居住品质和城市形象。
2.3 在规划设计中,要考虑老城区的交通组织和停车设施,提升老城区的交通便利性和可达性。
三、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3.1 在老城区改造规划中,需要考虑如何促进老城区的产业转型,引入新的产业和业态,提升老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3.2 需要规划老城区的产业布局,确定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配套设施,促进老城区的产业升级和转型。
3.3 在规划设计中,要考虑老城区的商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辟,提升老城区的经济活力和吸引力。
四、社会保障与居民安置4.1 在老城区改造规划中,需要考虑如何保障老城区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合理安置因改造而需搬迁的居民。
4.2 需要规划老城区的社会保障设施,包括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老城区居民的生活品质。
4.3 在规划设计中,要注重老城区居民的参预和共享,促进老城区的社会和谐发展。
五、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5.1 在老城区改造规划中,需要考虑如何保护老城区的生态环境,提升老城区的生态品质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5.2 需要规划老城区的绿化和环境管理措施,改善老城区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
14-城市规划中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几点思考
![14-城市规划中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e8554c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9.png)
14-城市规划中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几点思考引言概述: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老城区的规划和改造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老城区改造规划的目标是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同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老城区改造规划的思考。
一、老城区改造规划的背景和意义1.1 城市发展的需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老城区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
1.2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老城区通常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改造规划需要在保护这些遗产的前提下进行,以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
1.3 提升城市形象:老城区改造规划可以改善城市的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原则和目标2.1 综合规划:老城区改造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整体发展需求,包括交通、环境、居住等方面。
2.2 保护与利用并重:在改造规划中要保护老城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充分利用这些遗产,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2.3 参与与共享:老城区改造规划需要广泛征求居民和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实现参与和共享的目标。
三、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具体措施3.1 保护历史建筑:老城区改造规划需要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修复,恢复其原有的风貌和功能。
3.2 改善基础设施:老城区改造规划需要改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供水、供电等,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3.3 优化居住环境:老城区改造规划可以通过改善居住环境,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吸引更多的人口回流老城区。
四、老城区改造规划的挑战和对策4.1 资金问题:老城区改造规划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何筹集资金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可以通过政府投资、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解决。
4.2 利益调整:老城区改造规划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方,如何平衡各方的利益是一个难题,需要政府的协调和引导。
4.3 社会影响:老城区改造规划可能会对居民的生活和社会结构产生影响,需要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和解决社会问题。
五、老城区改造规划的成功案例5.1 北京胡同改造:北京胡同改造规划通过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改善居住环境,提升了老城区的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14-城市规划中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几点思考
![14-城市规划中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7b2184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3.png)
14-城市规划中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几点思考引言概述:老城区改造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城市历史保护、环境改善、社区参与和经济发展四个方面,对老城区改造规划进行几点思考。
一、城市历史保护1.1 保护老城区的历史文化遗产:老城区是城市的历史见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改造规划中,应注重保护老城区的历史建筑、街道布局等,保留历史的痕迹,传承城市的记忆。
1.2 修复老城区的传统建筑:老城区的传统建筑代表了当地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应该进行修复和保护。
修复要尊重原有建筑的风貌和结构,同时结合现代技术和设施,提升其功能和可持续性。
1.3 引入历史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历史文化活动,如展览、演出等,使老城区焕发新的活力。
这不仅可以吸引游客,还可以提升当地居民对老城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环境改善2.1 改善老城区的交通状况:老城区通常存在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的问题。
改造规划应考虑引入公共交通、鼓励步行和骑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同时,优化道路布局和交通设施,提升交通效率。
2.2 提升老城区的绿化水系:老城区通常缺乏绿化和水系,改造规划应注重增加绿地、公园和水体,提升老城区的生态环境和居住品质。
同时,要注重保护和修复老城区现有的自然环境,如湖泊、河流等。
2.3 改善老城区的环境卫生:老城区的环境卫生问题常常受到关注。
改造规划应注重提升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确保老城区的环境卫生状况符合标准。
三、社区参与3.1 增加社区参与的机会:老城区改造规划应该充分尊重居民的意愿和需求,增加社区参与的机会。
可以通过开展公众听证会、征求意见等方式,征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改造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
3.2 建立社区组织和合作机制:在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可以建立社区组织和合作机制,促进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合作。
通过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可以更好地保护和改善老城区的环境和生活条件。
14-城市规划中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几点思考
![14-城市规划中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54bc46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1.png)
14-城市规划中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几点思量引言概述:老城区改造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旨在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老城区改造规划进行思量:历史文化保护、基础设施升级、环境改善、社区参预和可持续发展。
一、历史文化保护1.1 保护与修复历史建造:老城区的建造物通常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应制定相应政策,保护和修复这些建造物,以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
1.2 建立历史文化街区:通过将具有相似历史文化背景的建造物和街区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可以提升老城区的整体形象,并吸引游客和投资者。
1.3 加强历史文化教育:在老城区改造规划中,应加强历史文化教育,提高居民对城市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二、基础设施升级2.1 道路交通改善:老城区通常面临道路拥堵和交通不便的问题,改造规划应重点解决交通问题,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完善公共交通网络。
2.2 水电气供应升级:老城区的水电气供应系统通常老化且不够稳定,改造规划应考虑升级供应设施,确保居民正常使用。
2.3 建设公共设施:老城区改造规划中应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包括学校、医院、公园等,提升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和舒适度。
三、环境改善3.1 绿化和景观提升:老城区改造规划应注重绿化和景观提升,增加绿地和公园,改善居民的生态环境。
3.2 河流和湖泊管理:老城区通常面临河流和湖泊污染问题,改造规划应加强水环境管理,保护和改善水体质量。
3.3 垃圾处理与环境卫生:老城区改造规划中应考虑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环境卫生的改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整体形象。
四、社区参预4.1 居民参预决策:老城区改造规划应充分倾听居民的意见和需求,鼓励居民参预决策过程,增加改造计划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
4.2 社区活动和文化交流:改造规划中应鼓励社区活动和文化交流,加强社区凝结力,提升居民的社会参预感。
4.3 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改造规划中应注重社区服务设施的建设,提供便利的社区服务,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现代城市规划中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几点思考
![现代城市规划中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04c7f3d915f804d2b16c1a1.png)
现代城市规划中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几点思考摘要:现代城市进程中,老城区的改造作为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以更好的提高老城区改造规划的质量。
研究表明。
在面临着新旧城区矛盾和困难的时候,我们需要作出科学的决策,坚持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系统性。
在不断的改造与发展过程中,对老城区的规划进行逐步的完善,以提高老城区改造的效果。
关键词:老城区;规划改造;策略引言随着房地产开发公司发现旧城区土地开发有利可图时,各方面均已顾不得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这个初衷了,危改范围逐步扩大,对利润的追求决定了对改造地区、改造时机和改造方式的选择,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政府决定,从最危破的旧城中心开始改造,大部分居民改造后得到回迁,居民们较满意。
于是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1 旧城改造阶段的老城区规划设计开发商尽量增加非居住用地比例,热衷于购物中心、商贸金融、高档公寓建设,使居住用地比例降低。
建筑密度过大,各功能环境质量不高,住宅房屋间距小,日照不足,彼此干扰,公共绿化面积小。
由于资金有限,城市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不完善,难以引进燃气、热力等管道,供水、供电容量欠缺。
针对这些现象,设计师常常很无奈,因为决定权在开发商手中,开发商在利润的驱使下早已定好建筑面积、容积率等指标,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旧城区改造的用地性质、容积率、层数等得到了合理控制。
在这个前提下,通过对旧城区改造通盘考虑,提出多种改造的可能,进行反复多次的规划与建筑设计讨论、论证,得出最佳方案,尤其应该认识到旧城改造在根本上其实就是对环境的综合治理。
也许在旧城改造的初始阶段,是规划师坚持要扩大绿地面积,尽可能改善绿化环境,而开发商只重视容积率的提高,随着旧城改造范围的不断扩大,设计师感到业主不论出于何种目的,总归是与自己达成了共识,于是设计了许多自认为环境宜人的大片绿化,包括那些只准看不准进的草坪、花园。
还有些开发商为突出旧城改造后的居住区形象,一般要求把这种中心绿化区设置于主要出入口处,为烘托居住区的气氛,有些小区还作了喷泉等大尺度水景。
对旧城改造的几点思考
![对旧城改造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5bf1d6448d7c1c708a145d8.png)
既要注重旧城城市文脉的延续障和完整性,又要适应现代化结构调整,是规划部门与政府所面临的难题,如要做到两者兼顾,则需要一方面錾清楚地认识城市结构与形志之间的关系,另n而叉费形成切|=自效的具体办法。
现状的城市形态是小同历史阶段城市形态的积累.其变化总足以原有的形态为基础,井在窄间L对其存在依附的现象。
因此,城市形态具有连续性.历史上形成的形态将对其今后的发展产牛深远的影响.然而.今火许多l目城富有历业・意义的半廊结构,城『仃意向正被破坏.这种破坏的原因丰耍是在=一足蛳删展望未捌溉击岳.缺蒯篇i的燃放尊重,二是经济热潮cl-盲目求|臭求大,缺乏深入细致的1一作.导致旧城建设平庸精糙。
三是过分迁就经济发展需求,缺乏历史文化与急功近利之岫j的价值衡量比较。
木人就汩城更新过程中淡一些精浅的看法、一、通过城市规划手段.从城市和区域的角度.宏观地、整体地、全面地进行旧城更新改造问题城市的深层结构发生了根本降的变化,r}{此产生的许多问题已很难在城市局部地艟得眦解决,需噩“全局的观忠.以区域的观念,充分认阻衬会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内在动,』优化一m结_|旬和人口构成,合理婀查城市用地布局,并存此基础卜,埔定传统风貌保护范围、保护重点和听史保护地段近『年来.我国从计划经济止向市场经济,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而临n人调整,从而【}【特动城市结构的巨大变化.老城Ⅸ内太规模的拆当代建设DANGDAIJIANSHE建、新建,唯利是周的商业开发,已经给老城留下了难以弥补的创伤。
因此.旧城的结构调整首先应从城市总体结构及区域范罔进行。
二、更新需要城市设计的观念和思想在旧城改造规划中.必须滁划把握城市空间的内在质晕和文化内涵,以城市设计的手法创造和保护城市的空问特征和景脱特征.规划人员小仅需要高超的城l“规划和布局技巧,具存丰富的历史文化知暇以及对历史充分理解与尊重的情感,同叫需耍强烈的城市避ir意谚{和精湛的城r|『设计水甲,将旧城保护思想渗适到旧城更新的整个过程-h在I阿城改造的城市设汁层次上,应着蓖对以下儿方面把握:1、旧城更新中生活结构的维护与桶整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成的旧城社会组织结构.对J:居住区安全和居民区的精神依托具有不可1占昔的作用。
14-城市规划中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几点思考
![14-城市规划中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950a12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3.png)
14-城市规划中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几点思考引言概述: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老城区改造规划成为了城市规划中的重要议题。
老城区改造规划旨在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居住环境,解决老城区存在的问题,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几点思考。
正文内容:1. 基础设施的改善1.1 建设交通便利的道路网络1.2 提升水电供应和排水系统1.3 完善老城区的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市场等2.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2.1 对老城区的历史建筑进行修缮和保护2.2 保留老城区的传统文化和风貌2.3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居民保护和传承老城区的历史文化3. 优化居住环境3.1 改善老城区的居住条件,提供更多的住房选择3.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改善老城区的卫生状况3.3 增加绿化覆盖率,提高老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4. 促进经济发展4.1 鼓励老城区内的企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4.2 引入新的产业和商业模式,推动老城区的经济转型4.3 加强老城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促进经济合作与交流5. 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完善5.1 加强社会管理,提高老城区的治安和秩序5.2 提供更优质的社会服务,如教育、医疗、养老等5.3 加强社区组织建设,促进居民自治和社会和谐总结:老城区改造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任务,它涉及到基础设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居住环境、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管理和服务等多个方面。
通过改善基础设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优化居住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完善社会管理和服务,可以实现老城区的全面改造和提升。
同时,老城区改造规划也需要政府、居民和相关利益方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老城区的可持续发展。
14-城市规划中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几点思考
![14-城市规划中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9c540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5.png)
14-城市规划中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几点思考引言概述: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老城区的规划和改造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老城区改造规划的目标是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老城区改造规划进行思考。
一、老城区改造规划的背景和意义1.1 城市发展过程中老城区的问题:老城区通常存在基础设施老化、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1.2 老城区改造的意义:通过改造老城区,可以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
二、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原则和目标2.1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老城区通常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改造规划应注重保护和传承。
2.2 提升居住环境质量:改造规划应关注居民的生活需求,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
2.3 优化交通和基础设施:改造规划应考虑交通流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交通便捷性和公共服务水平。
三、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实施策略3.1 制定详细规划方案:通过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明确改造目标和步骤,确保改造工作有序进行。
3.2 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老城区改造,通过公私合作模式,提高改造效率和质量。
3.3 加强政府管理和监督:政府应加强对老城区改造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改造进程符合规划要求。
四、老城区改造规划的案例分析4.1 北京胡同改造:北京通过保护和改造胡同,提升了城市的文化魅力和旅游吸引力。
4.2 上海老弄堂改造:上海通过改造老弄堂,打造了具有历史风貌的文化街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商家。
4.3 广州老城区改造:广州通过改造老城区,提升了城市形象,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推动了经济发展。
五、老城区改造规划的挑战和对策5.1 资金和土地问题:老城区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土地资源,需要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解决。
5.2 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化建设的平衡:改造过程中需要平衡历史文化保护和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注重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的结合。
5.3 居民迁移和社会稳定问题:改造过程中需要妥善处理好居民迁移和社会稳定问题,确保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8e8077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e.png)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也随之不断地进行着更新和改造。
伴随着这一过程,旧城区也越来越成为城市规划改造的重要对象。
旧城改造既是城市向前发展的必要路径,也是城市管理的热点问题。
然而,旧城改造面临着很多难题,如何实现旧城更新与维护,如何平衡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利益等需求,为此,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城市旧城改造的思路。
一、保障生活环境和住房条件旧城改造的第一要务是保障原住户的生活环境和住房条件。
对于那些拥有较好经济条件的居民,他们可以自行选择购置新住房,但对于贫困居民来说,政府更应该采取积极切实的措施来保障其基本住房权益,提高其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
二、维持历史文化特色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而旧城区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特点,要想改造旧城,就必须维持旧城区的历史文化特色。
在改造过程中,应当注意保护和维护原有的建筑和历史文化遗产,合理利用并发挥其独特的城市魅力。
三、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城市规划改造的目的是提高城市市民的生活品质,旧城改造也应如此。
通过对旧城区的改造和升级,增加公园绿地、购物商圈、文化娱乐等服务设施,增强幸福指数,提高居住质量。
四、引进多元产业,促进经济发展通过旧城改造,可以引进多元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在改造旧城区时,也需要注意平衡房地产开发与商业发展,避免过多依赖某一方面的发展,避免出现单一功能或封闭社区。
五、充分发挥社区和居民自组织力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社区和居民自组织力。
对于一些小型的改造项目,小区居民和社区组织可以参与其中,通过居民自愿参与建设、管理和维护,形成共同建设的良好局面。
综上所述,城市的旧城改造是一个复杂而又紧迫的问题,关系到城市发展与市民福祉。
旧城改造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政府、企业、社区居民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为我们走向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cf3b58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5.png)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一些老旧城区的面貌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要求,因此旧城改造成为了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旧城改造的思考进行探讨。
旧城改造需要重视文化遗产保护。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而这些文化遗产正是城市的独特之处。
在进行旧城改造时,应注重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让城市保持独特魅力。
可以通过修复老建筑、保留传统街区等方式来实现。
要将文化遗产融入到城市规划中,让它们成为城市的亮点和吸引力。
旧城改造需要注重人文环境的打造。
城市规划不仅仅是修建楼房和道路,更重要的是打造一个让人们愿意生活的城市环境。
旧城区多为老旧建筑、狭窄街道,若只注重外在的改造,很难提升整体环境质量。
在旧城改造中要注重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例如增设公共绿地、提升交通便利性等。
要注重保障居民的利益,避免旧城改造过程中出现居民被迫搬迁的情况,让他们能够继续在改造后的城市中生活。
旧城改造需要注重环境保护。
城市发展不应仅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在进行旧城改造时,要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提倡节能环保的建筑和设施。
可以通过引入绿色植物、规划水系等方式来改善城市环境,并提高城市的生态品质。
旧城改造需要注重社会参与。
改造城市不仅仅是政府的任务,更应该是全民共同参与的过程。
在旧城改造中,应该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参与到改造过程中,让城市的改造更贴近居民的需求。
要注重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对旧城改造的认知和理解。
旧城改造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注重文化遗产保护、人文环境打造、环境保护和社会参与。
只有在这些方面取得平衡,才能实现旧城改造的目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2f27803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5.png)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旧城改造,即城市更新,是指对城市中老旧、功能不全或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区域进行重新规划、改造、提升,以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一种综合性工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在我国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在旧城改造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旧城改造需要问题导向,旧城改造不能仅仅是建筑的修缮,而是要找出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并国际上的一些先进城市更新经验结合,以问题为导向,做到有的放矢的推进城市旧区、老区、厂区和城中村等的改造。
在推进中要了解社会、环境、政策等各方面因素,并积极探索埋藏在旧城中的瑰宝,尊重城市历史和文化,挖掘城市内在价值。
其次,旧城改造需要创新理念,旧城改造的成功需要引入前沿的思想,引导各种资源的整合和调配,促进政府、市场、环境、社会等多方利益相关方统筹协调,共同推动城市更新的不断发展。
内容不单单是空间规划和功能替代,需要更深入阐述旧城改造的内涵,如环保,生态和低碳的理念,打造宜居和美好城市等等。
再者,旧城改造需要社区参与。
旧城改造过程中,社区居民的诉求和意愿是不可忽视的。
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应该积极促进社区居民的参与,让社区居民成为改造的主体和受益者,以便更好的推进旧城改造。
最后,旧城改造需要审慎考虑,不能把旧城改造仅仅理解为一种项目,而应合理处理好经济利益、就业、城市形象等多方面的利益,不能因为改造项目的追求而忽视城市的整体利益和市民的切身需求。
总之,旧城改造既是一个长期的进程,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旧城改造的成功需要广泛的社会支持和积极的政策引导。
在城市规划和管理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拥抱创新,否则旧城改造只会成为一个空洞无物的口号。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6b43bf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a.png)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一些旧城区的建筑和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的需求。
旧城改造成为许多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就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进行一些思考。
旧城改造的目标应该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城市规划的核心概念,它要求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的需求。
在旧城改造中,应该注重优化城市空间的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还应该关注社会公益、人文关怀等方面的问题,使改造后的旧城区更加人性化和宜居。
旧城改造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环境等因素。
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因此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应该尊重和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
还应该注重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增加公共绿地和景观,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
通过充分发挥旧城区的特点和优势,既能保护城市的传统文化,又能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旧城改造需要注重社区参与和民众的利益保障。
旧城区常常是城市中老百姓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因此在改造过程中,应该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参与到决策和规划中。
还要保障他们的利益,确保他们能够继续居住在改造后的城区。
除了居民的参与和利益保障,还应该注重改造后的城区对社区发展的促进作用,例如增加就业机会、提供商业服务等,让居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旧城改造需要注重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布局。
在改造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旧城区与周边区域的联系和配套设施的建设。
旧城区周边应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和便捷的交通工具,方便居民的出行。
还应该注重改造后的城区与城市其他区域的协调和平衡,避免出现旧城区与其他区域的差异过大。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需要综合考虑可持续发展、历史文化、社区参与和整体规划等方面的问题。
只有合理平衡这些因素,才能实现旧城改造的目标,创造出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4ef8b9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5.png)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摘要:随着城市快速发展,许多老旧城区面临着更新改造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进行思考,探讨了如何保留老旧城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魅力,同时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文章通过分析现有问题和以往的改造经验,提出了一些改造思路和措施,例如保护历史建筑、提升城市功能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以期为旧城改造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旧城改造、历史文化、城市功能、居民生活质量一、引言本文旨在通过对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进行思考,探讨一些改造思路和措施,以期为旧城改造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考。
二、现状分析1.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足:许多老旧城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在城市发展中面临着被破坏或遗忘的风险。
2. 城市功能欠缺:许多老旧城区的城市功能相对薄弱,缺乏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能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3. 居民生活质量有待提升:许多老旧城区存在低环境质量、低居住品质等问题,居民生活质量亟需改善。
三、改造思路1. 保护历史建筑:在旧城改造中,应优先保护和修复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以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和独特魅力。
3. 促进产业升级:针对老旧城区的特点和优势,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4. 加强社会参与:鼓励居民、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等多方参与旧城改造的规划和决策过程,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措施建议1. 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旧城改造的相关法规和标准,明确权责和途径,为改造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2. 资金支持:加大对旧城改造的资金投入,支持历史建筑的修复和改造,推动城市功能的提升。
3. 引入专业团队:通过引进专业团队,进行专业规划和设计,确保旧城改造能够科学、顺利进行。
4. 创新技术应用:利用新技术手段,如智能化、绿色建筑等,提升旧城改造的效率和质量。
5. 宣传和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旧城改造的认知和支持,激发公众参与的热情。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06d8e5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3.png)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旧城区的规划和改造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
为了提高城市的居住环境和整体形象,旧城改造需要思考以下几个方面。
旧城改造需要考虑保留和弘扬历史文化。
很多旧城区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古建筑、街巷、风俗民情等。
在改造过程中,要尊重历史,保留和修复有代表性的建筑和环境。
可以通过加强文化宣传,设置历史标识牌和展示区域等方式,向公众传递历史文化信息,提高市民的历史文化素养。
旧城改造需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很多旧城区由于建筑老旧、土地利用不合理等原因,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普遍存在。
在改造过程中,要优化城市布局,增加绿化覆盖面积,减少污染排放,建设生态健康的城市。
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缮河道、建设湿地公园等方式,改善旧城区的生态环境,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
旧城改造需要注重社会公平和良好居住条件的提供。
在旧城区改造中,要充分考虑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利益,提供适宜的居住条件。
可以通过建设经济适用房、公租房、社区服务设施等方式,改善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环境,缩小社会经济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旧城改造需要注重功能的合理布局。
旧城区往往存在着交通拥堵、住宅密集、商业混乱等问题,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
可以通过修建交通枢纽、优化道路布局、建设公共交通网络等方式,改善旧城区的交通状况;可以通过规划商业圈、打造品牌街区等方式,提升旧城区的商业价值;可以通过提升社区配套设施、建设公共休闲区等方式,提高旧城区的居住品质。
通过合理的功能布局,旧城区才能更好地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
旧城改造还需要注重社会参与和民主决策。
旧城改造不仅涉及到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技术问题,更关乎市民的利益和生活。
在改造过程中,要广泛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保证决策的公正和透明。
可以通过举办听证会、征求意见书等方式,加强市民对旧城改造的参与,增强公众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旧城改造需要综合考虑保留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提供良好居住条件、合理布局功能以及加强社会参与等方面的问题。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5b7995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9e.png)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部分,旧城改造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旧城改造是指对城市中老旧、破败的建筑物和街区进行综合治理和改建,使之发挥新的功能和效益,提高城市的整体品位和人居环境。
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旧城改造,是当前城市规划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保留历史文化,弘扬城市精神。
旧行街区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城市记忆的载体。
保护和修缮旧城区的历史建筑,不仅能够体现城市的文脉积淀,还能够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
新建筑与旧建筑的结合,能够让城市更加有温度、有灵魂。
同时,在改造过程中,应该借鉴和利用旧有街区特色,发扬城市精神,促进城市带队。
第二、加强旧城区环境改造。
伴随城市发展的变化,很多旧城区的环境已经变得陈旧而拥挤,不满足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要求。
在旧城改造中应该注意环境因素,通过改善交通、绿化、下水管网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提升旧城区的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第三,产城融合。
如何引导旧城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是旧城改造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旧城区应该利用自身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发展文化创意、旅游等新产业,也可以将老商业街区转型为现代化商业和服务区,吸引更多的人流和产业投资。
同时,城市规划部门应该注重产城融合,将租赁住宅、文化、商业、办公以及公共服务相结合,让旧城区的人居环境更加优化,使其更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
第四、实现公共服务共享。
城市发展离不开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
如何在旧城区改造中,实现公共设施的共享,使其更加高效且资源利用更加充分,就成为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旧城区应该加快公共设施建设,分散疏导人群,改变旧城区的交通拥堵现象,也可以通过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从而实现城市公共服务的共享。
总之,旧城改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城市规划部门需要综合考虑历史文化、环境、产城融合、公共服务等多方面因素,制定长期规划和具体方案,科学合理地进行旧城改造,提高城市的新旧动能转换能力和自身核心竞争力。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b45689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9.png)
城市规划下的旧城改造思考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许多城市出现了旧城区的问题。
旧城区通常指古老、破旧或无法满足现代需求的城区。
这些地区的建筑物老化、基础设施陈旧,道路狭窄拥挤,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活质量低下。
对旧城改造进行思考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议题。
旧城改造的目标是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下面将对旧城改造进行思考。
旧城改造的基础是全面的调查和研究。
城市规划者应对旧城区进行全面调查和研究,了解建筑物的状况、基础设施的问题、交通流量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调查和研究,可以全面了解旧城区的问题和需求,为后续的规划和改造工作提供依据。
旧城改造应充分考虑文化保护。
旧城区通常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对其进行改造时应注重保护和传承。
可以通过修复和重建历史建筑、修缮文物,以及开展文化活动等方式来保护旧城区的文化遗产。
将文化元素融入旧城改造的设计中,能够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游客。
旧城改造应注重环境保护。
旧城区通常环境污染严重,改造时应注重环境保护,并提升旧城区的环境质量。
可以通过改善污水处理设施、增加绿化面积、治理空气污染等方式来改善旧城区的环境状况。
建设生态系统,引入环保科技,提倡低碳生活方式,也是改善旧城区环境的重要举措。
旧城改造还应注重社区建设。
旧城区通常存在老旧社区和社会问题,改造时应注重社区建设,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社会参与感。
可以通过建设社区公共设施,提供社区活动和服务,改善社区环境等方式来促进社区建设。
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旧城改造的决策和实施过程,能够提高居民的满意度和参与意识。
旧城改造也需要注重经济发展。
旧城区通常存在经济落后和就业问题,改造时应注重经济发展,为旧城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活力。
可以通过引进新的产业和企业,提供创业机会和就业机会,促进旧城区的经济发展。
建设商业中心和购物中心等商业设施,也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吸引投资。
旧城改造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任务。
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注重文化保护、环境保护、社区建设和经济发展,可以实现对旧城区的全面改造,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中旧城改造规划的思考
![城市规划中旧城改造规划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840404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8.png)
城市规划中旧城改造规划的思考摘要:城市旧城区改造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旧城区各种情况来进行相关的规划设计,但是在具体的设计中,会遇到各种冲突问题,比如新旧文化的冲突、新旧建筑的冲突等,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对旧城区改造规划设计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鉴于此,展开对城市旧城改造规划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旧城改造;规划设计;相关探讨引言在城市规划工作中,旧城改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现代化背景下,旧城改造需要重视对历史建筑、文化的保护工作,重视改造中对环境的保护等。
此外,城市规划的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旧城的不同情况来进行实际规划,既要实现旧城改造的目标,又要保留旧城原有的文化等。
1旧城改造中城市规划的地位1)在旧城改造中,有关部门既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需求,又要平衡广大民众的基本权益和精神状态。
然而,很多旧城改造都从商业利润的角度出发,相关部门只考虑旧城的升值利益,而不考虑广大人民的日常所需。
如果城市规划不能明确旧城改造工程的资金来源,则重建项目的开发受到限制,只能盲目地对繁华地带进行改造,而不是对旧城进行综合改造,使旧城改造无法全面施行。
如果旧城改造受到限制,会导致核心城区空壳化现象,甚至影响市政设施建设的稳定运行,造成旧城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可逆性不断加剧,老城区居民难以获得足够的经济补偿,导致“驱贫引富”现象,逼迫原有空间单元“土崩瓦解”,直接损害社会组织形式的稳步发展。
2)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城市规划的理念和方式存在很多误区,如城市规划在城市开发中的影响力和功效,以及城市规划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
我国旧城改造规划只有健全和完善职能资源分配权,使居民权益不受影响,才能塑造“公共服务”的形象。
2城市规划角色转变下旧城改造现状分析2.1城市规划的理论有所欠缺相关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在进行旧城改造时,仍会单纯地借鉴西方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
实际上,国内的城市发展方向及趋势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中老城区改造规划的几点思考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旧城改造的案例就老旧城区改造规划中的一些问题作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城市规划;旧城改造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发展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不仅是新型小城镇的规划和发展问题,对一些已具规模的城市,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旧城改造规划。
但由于对城市定位、以及老旧城区未来发展的预期偏差,导致我国的旧城改造大多千篇一律,或者成为房地产项目建设的“代名词”。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城市发展定位和发展预期的科学评估基础之上,旧城改造规划正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必须建立清晰的定位,构建科学合理的改造和规化模式。
本文将结合旧城改造的案例就老旧城区改造规划中的一些问题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从不同层面看待旧城改造规划
旧城改造规划的特殊性在于,它不同于普通的规划项目、也不同于单纯的房地产开发规划,它同时兼具了城市更新和区域发展的特性。
必须从技术、市场、城市发展等不同角度,以及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不同层面看待和分析,从而制定正确的改造方向。
技术可行性是基于微观层面的视角,主要是从可行性角度去分析旧城改造规划中容积率、建筑、承载力、水电、配套、交通、外观、负面影响(消防、治安)、资源占用等情况。
市场因素是影响旧城改造项目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通过全面调研,综合分析,明确拆赔代价(经济测算)、房地产市场发展、开发顺序及难易、资金问题、开发商意愿、利益平衡等、政策(规划奖励、改造政策、规划审批)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对策,才能有针对性的建立起旧城改造的定位和模式,也才能确保旧城改造后的良性发展。
旧城改造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否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是评估和衡量旧城改造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但由于这种结果的客观性不可能完全通过规划予以实现,所以如何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定城市的发展战略就显得更加重要,因为这直接影响着旧城改造和规划的思路和出发点。
城市发展是个多因素制约和协同体系,需要对城市产业、环境、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功能用途、发展风险(政治、社会、管理)、发展紧迫性、城市意象、外部环境、未来机遇等多因素进行综合考量,这中间很多因素存在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关系,所以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建立起多因素全面协同,相互促进以及相互间最低的制约和限制关系才能保证城市未来发展的良性和可持续。
二、旧城改造规划的视野和定位
一个城市的旧城改造不应仅站在物质形态改善的层面为改造而改造,而应是旨在完善城市功能、塑造鲜明特色、寻求整体效益最优的“城市更新计划”,这就需要旧城改造规划要具有一个更广阔的视野,要从改造规划的内容、动因、改造规划的重点以及内涵等多视野进行全面分析。
在过往的旧城改造中,大多旧改项目重在阻止城市物质性老化,局限于单纯的物质性的改造,把旧城改造变成了把旧建筑变成新建筑的简单翻新,把旧城改造的重点放在了改善城市环境和美化城市,把旧城改造的内涵局限于城市建设项目的组合。
这种旧城改造和规划理念解决的只是城市短期发展问题,这种改造和规划理念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非常
滞后,虽然解决了城市短期的发展问题,但带来了城市未来发展的局限性。
因此从“城市更新计划”的视野,应将旧城改造规划看成是城市结构更新的契机,是城市功能体系更新和完善的良好机会,旧城改造规划的动因是为了防止城市功能性和结构性衰退,要着眼于区域的整体发展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内涵则要致力于实现城市的综合发展战略。
因此对于旧城改造必须首先明确城市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发展的大战略、大方针,同时从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建立起与周边大区域未来发展的内在关联。
全面认识旧城改造对未来城市发展所能起到的关键作用,以及有可能对城市未来发展带来的瓶颈。
从旧城改造的定位来看,则要基于城市优化、城市竞争力和城市管理进行战略判断,要站在“城市未来发展”的视角,而非“旧城改造项目”。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对城市未来发展的预见,对城市旧城改造的全面剖析以及旧城改造发展的纲领与策略。
三、湖南省旧城改造案例分析
以湖南省沅江市沿河路旧城改造项目规划为例,从项目区位优势来看,沅江地处华中经济圈内,自古以来是湘北地区战略要地,为湖南省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
水路连湘、资、沅、澧四水,通江达海,是洞庭湖区重要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料集散中心;陆路南接长石铁路、洛湛铁路和长常高速公路,与长沙、益阳相通,北连白沙大桥和南茅大桥,与岳阳相接。
省道S204线纵贯全境,随着白沙大桥、南茅大桥、益沅一级公路、白沙港口的相继建成,将使沅江交通更加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从整个城市未来发展来看,已经制定了“建山水城市,留自然风光;搞滚动开发,做旅游文章”的建设规划。
该战略明确了城市未来的发展要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在城市产业发展来看,则明确了动态开发的模式以及旅游兴市的目标。
这就为沅江市沿河路旧城改造项目的规划建立了结构框架和规划定位,对沅江市沿河路旧城改造项目而言,必须要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实现旧城改造,通过旧城改造实现旧城产业结构向绿色旅游业态的调整和优化。
从我国目前旧城改造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角度来看,以及结合过往的项目经验,大致可汇总出旧城改造规划中的一些关键点和主要问题。
(1)改造的目标体系建立,主要包括旧城改造的社会效益目标、市场价值目标以及改造进程目标。
(2)改造政策问题,主要包括对开发主体的政策(容积率奖励、地价减免等)、拆迁补偿的政策、“原居民”安置政策的研究和利用。
(3)功能布局与规划指标问题,包括对核心功能区的规划研究,土地增值问题以及制定的指标如何使利益平衡。
(4)建筑风格问题,包括改造前后规划建筑风格的统一性问题、新建建筑与整体风格相容性问题、改建建筑与整体风格相容性问题、街区改造与整体风格相容性问题等。
(5)开发模式问题,重点明确改造主体,利润实现主体、风险控制主体,明确是整体改造还是局部改造,是整体开发还是分期开发。
下面我们仅从旧城改造的目标体系以及规划布局等关键点作一探讨,该地块位于沅江市庆云山路与湘北市场交接处,与下琼湖,石矶湖相临。
现有的建筑主要以民居,商业为主。
经营项目以餐饮,杂货为主。
以上建筑物建造年代较久,建筑形式陈旧,规划布局杂乱无序,土地利用率极低。
占该地块面积约50%的水
面水质污浊,也无活水源,与整个城市的风貌极不相符,阻碍了整个城市的发展。
因此对这一地块的改造和规划必须适应市场和城市建设的双向需要。
在总平面规划布置上,“以人为本,人车分流,商住分流”为原则,各主要功能出入口分开设置。
满足消防疏散,地面临时停车和商业货物运送的需求。
临城市道路,留有足够的疏散广场,方便人流的疏散要求,提升了群楼的商业价值。
总体的平面规划旨在解决原有旧城布局杂乱的问题。
功能分区设计方面,明确了以商业步行街和大型居住小区作为沅江市沿河路旧城改造建筑群的两个中心主体,布置在整个地块的中心位置,这也就明确了旧城改造的中心。
相邻城市干道,以大尺度的退让形成宽敞的广场和临街商业系统。
有利于集中人流的疏散,同时也避免了城市空间的拥挤感。
大型居住小区位于整个地块的东北部,避开了城市噪音的干扰,具有良好的居住环境,步行商业街相邻两条城市干道,形成了良好的商业气氛。
场地内景观设计主要布置了三个中心景观和一条景观轴线。
构成了场地内的景观系统。
即中部以小区中心广场为中心景观节点,主要以小品,绿化,铺地结合建筑出入口组织人车流线。
西南部,东北部以道路形成的交叉口为两个中心景观节点,主要布置绿化,铺地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户外活动空间。
南北之间用一条强烈的景观轴线将三个中心景观节点贯通,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通过明确中心建筑群体和利用景观轴线沅江市沿河路旧城改造规划实现了整个旧城改造的整体性。
参考文献:
[1] 刘晓君,赵琰,赵翠芹等.旧城改造项目可持续建设可拓综合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23):73-77.DOI:10.6049/kjjbydc.2013GC0033.
[2] 安树伟,张晋晋.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比较研究——基于政府视角[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4):53-56.DOI:10.3969/j.issn.1006-3862.2011.0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