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制生理学教学大纲(第七版)
八年制生理学教学大纲
八年制生理学教学大纲(第七版)说明:1.本大纲根据《生理学》统编教材(第七版)内容改编。
适用于我校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需要,其它年制临床医学和非临床医学专业可作参考。
2.理论课教学时数为70学时。
授课章节包括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循环、呼吸、消化与吸收、能量代谢与体温、尿的生成与排出、感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内分泌等章节(其中血液和生殖章节内容由其它相关课程安排。
)3.对教学内容分为:“掌握”属重点内容(一级要求,内容下面有___________);“熟悉”属比较重要的内容(二级要求,内容下面有);“了解”为三级要求,内容下面不作表记。
课程内容虽有重点与一般之分,但学习内容应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内容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不能截然分开。
学生应该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
4.本大纲所列内容与三级分类要求,是教师组织教学实施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进行自学、复习考试的指导和依据。
第一章绪论(2学时)学习要求:熟悉人体生理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及其特点;掌握内环境、稳态、反馈控制系统等概念。
熟悉反射、反射弧、旁分泌、神经分泌等概念。
内容:第一节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学的任务;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第二节机体的内环境(体液及体液的分布;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第三节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反射、反射弧;体液调节:旁分泌、神经分泌;自身调节作用;)。
第四节体内的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负反馈控制系统、正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5学时)学习要求:掌握细胞膜的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功能;熟悉出胞和入胞式物质转运。
熟悉细胞的跨膜信号三种传递方式及其基本过程。
掌握生物电产生和兴奋传导的基本原理。
掌握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
掌握横纹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熟悉横纹肌的收缩机制以及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内容: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细胞膜的结构概述;物质的跨膜转运:单纯扩散、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出胞与入胞)第二节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跨膜信号转导概念及三种主要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第三节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细胞膜的被动电学特性;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组织的兴奋和兴奋性)第四节肌细胞的收缩(横纹肌: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横纹肌细胞的微细结构、横纹肌的收缩机制、横纹肌的兴奋-收缩耦联、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平滑肌:平滑肌的微细结构、平滑肌的收缩机制、平滑肌的分类、平滑肌活动的神经支配)第四章血液循环(15学时)学习要求:掌握心室肌和窦房结细胞跨膜电位变化及其形成机制;掌握心肌电生理特性;熟悉心电图各波意义;掌握心肌收缩的特点;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容积、瓣膜启闭和血流方向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八年制生理学教学大纲
八年制生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为八年制医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提供全面的生理学知识,培养学生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为其今后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了解人体常见疾病的生理学机制,为今后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生理学基础1.1 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2 人体的组织与细胞结构1.3 生物膜与细胞的通透性和传递1.4 神经元和神经递质1.5 神经-肌肉接头和运动机制2. 神经生理学2.1 神经传导和突触传递2.2 自主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 2.3 心血管系统的神经调节 2.4 呼吸系统的神经生理学2.5 消化系统的神经生理学3. 循环生理学3.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3.2 血液的成分和功能3.3 血压的调节3.4 循环系统的调节3.5 睡眠与循环生理学4. 呼吸生理学4.1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2 呼吸的调节和控制4.3 气体交换和呼吸运动4.4 血氧和二氧化碳的调节5. 消化生理学5.1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5.2 消化腺的分泌和酶的作用 5.3 肠道运动和吸收5.4 饮食与能量平衡5.5 肠道微生物与健康6. 泌尿生理学6.1 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6.2 肾脏的调节功能6.3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6.4 水和电解质平衡调节6.5 酸碱平衡调节7. 生殖生理学7.1 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7.2 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7.3 生殖激素的分泌和作用7.4 生殖过程和妊娠7.5 遗传与发育生理学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但不限于:1. 课堂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听讲和提问的方式,全面系统地介绍生理学的理论和知识。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生理学的实际应用。
3. 讨论与案例分析: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08011102x《生理学》教学大纲学分3学时48
08011102x 《生理学》教学大纲学分:3 学时:48一.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1、目的:生理学是研究正常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之一。
通过学习生理学,使学生掌握和了解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学习医学专业的其他后继课程奠定基础。
2、要求:(1)第一章《绪论》要求了解生理学研究的内容。
掌握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
掌握人体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
了解人体功能自动调控中反馈调节机制的重要意义。
(2)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要求掌握细胞膜物质转运的方式和原理;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原理;兴奋-收缩耦联和收缩的机制。
了解细胞膜的构成:细胞膜的跨膜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机制;肌肉收缩的力学分析。
(3)第三章《血液》要求掌握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生理性止血。
掌握血细胞生理。
了解血型和输血原则。
(4)第四章《血液循环》要求掌握心肌生物电、心肌特性与心脏的射血功能。
了解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概念。
掌握动脉血压形成的原理及影响因素;掌握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了解微循环的生理功能。
(5)第五章《呼吸》要求了解呼吸的概念,呼吸的三个环节,肺通气的结构和功能;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
掌握肺通气、肺换气的原理;呼气节律的产生和呼吸运动的调节。
(6)第六章《消化和吸收》要求了解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消化的两种形式,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
掌握食物在胃内和肠内的消化过程。
了解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唾液的分泌及作用。
(7)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要求了解机体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
掌握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掌握基础代谢的概念。
掌握体温的概念及其正常变动,了解体温相对稳定的机制。
(8)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要求掌握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尿生成的调节。
了解肾脏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尿液的浓缩和稀释;清除率;排尿反射。
(9)第九章《感觉器官》要求了解感受器的概念。
《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1010X3课程名称:《生理学》(Physiology)课程性质:必修(考试课)学分:4学分总学时:48学时理论学时:24学时实验学时:24学时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医用化学、细胞生物学参考教材:1.王爱梅主编,《生理学》(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岳利民崔慧先主编,《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白波杜友爱主编,《生理学》(第一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生理学(physiology)是以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基础医学科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人体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构成人体各系统的器官和细胞所表现的各种生命活动过程、功能表现的内部机制及其规律。
掌握和利用这些机制、规律,可以为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生理学的教学任务应该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实践和科研等工作打下必要的生理学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本教学大纲是为四年制本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而制定的。
编写的主导思想是落实“宽口径、厚基础,兼顾专业”的培养原则,体现我校本科生理学教学“加强基本理论知识,重视与临床学科及各专业知识相整合”的特点,增强学生自学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素质,以培养适应新世纪医学发展要求的本科医学人才。
本教学大纲按照王爱梅主编的《生理学》(第一版),进行编写。
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
大纲内容的理论部分所列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内容是生理学的重点知识,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能融会贯通地应用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熟悉内容多为生理学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的内容,要求学生对其有明确的印象;了解内容所涉及到的往往是易于自学的知识或以及新近展、新方法等,学生应该对其有所了解和认识。
八年制生理学教学大纲
八年制生理学教学大纲一、引言1. 编写目的2. 教学背景和目标3. 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二、课程概述1. 课程名称和编码2. 学分和学时要求3. 先修课程4. 课程描述和目标三、教学内容1. 基本概念和原理-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组织和器官系统- 生理学的基本原则2. 神经系统- 神经元和神经传导 - 中枢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3. 感觉系统- 视觉系统- 听觉系统- 触觉系统- 嗅觉和味觉系统4.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器官和激素 - 调节机制5. 消化系统- 消化器官和消化过程 - 吸收和代谢6. 循环系统- 心脏结构和功能- 血液循环和输送- 免疫系统7. 呼吸系统- 呼吸器官和呼吸过程 - 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 - 呼吸调节8. 生殖和生育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 生育过程和调节四、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1.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实验室实践- 小组讨论- 案例分析- 视听资料2. 学生评估- 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作业和实验报告- 小组项目- 期中和期末考试五、教材和参考书目1. 主教材2. 辅助教材3. 参考书目六、课程计划1. 教学进度安排2. 重要事项和作业截止日期七、学习资源1. 图书馆资源2. 在线学习资源3. 实验室设施和设备八、教学团队1. 授课教师介绍2. 助教或实验室助理信息九、教学支持和辅助措施1. 学术辅导2. 课外学习资源3. 学生支援服务十、督导和质量控制1. 课程督导机制2. 学生反馈和课程改进3. 教学质量标准十一、总结1. 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和用途2. 指导学生学习的关键要点3. 课程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展望结论八年制生理学教学大纲的编写旨在为学生提供一套系统、全面的生理学课程。
通过引入基本概念和原理,深入讲解神经系统、感觉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生殖生育系统等生理学的核心内容。
教学大纲涵盖了课程的概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教材和参考书目、课程计划、学习资源、教学团队、教学支持和辅助措施、督导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组胚教学大纲(8年制,第7版)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供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南方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目录前言第14章消化管第1章组织学绪论第15章消化腺第2章上皮组织第16章呼吸系统第3章结缔组织第17章泌尿系统第4章血液第18章男性生殖系统第5章软骨和骨第19章女性生殖系统第6章肌组织第20章胚胎学绪论第7章神经组织第21章胚胎发生总论第8章神经系统第22章颜面和四肢的发生第9章眼和耳第23章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第10章循环系统第24章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第11章皮肤第25章心血管系统的发生第12章免疫系统第26章神经系统、眼和耳的发生第13章内分泌系统前言本大纲以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第7版)》为依据,规定了我校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本学科的教学要求。
由于该专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高级临床医生,而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十分基础的学科,所以,本学科的教学重点是对学生以后学习其它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特别是病理学、生理学、产科学)最有用的知识。
按照这一原则,本大纲将教科书内容分为三级:1.掌握。
是课堂上主要讲授、学生重点学习的内容,也是考试的主要内容。
2.熟悉。
是课堂上选择性讲授、学生必须阅读的内容,在考试的范围内。
3.了解。
是课堂上选择性讲授、学生应当浏览的内容(包括插入框的内容),不在考试范围内。
在要求掌握和熟悉的内容中,如教师未于课堂讲授,则学生必须自学。
此外,教师可酌情讲授学科的新进展。
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要学会对书本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提取精华;要注意培养对组织形态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本学科为80学时,理论课与实习课学时比约为5:4。
理论课通过教师讲课、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实习课通过观察标本,观看幻灯片、录相片等方式进行。
第1章组织学绪论掌握:组织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组织、嗜酸性、嗜碱性的概念;组织学学习方法的要点。
熟悉: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技术的原理和主要过程,HE染色,PAS反应。
生理学1.5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中医学本科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Physiology(中医学本科)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号:100501112. 课程性质/类别:必修课 / 学科基础课程3. 学时学分: 48+8学时/ 3+0.25学分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教育必修的基础理论学科之一。
其基本内容包括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规律、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等。
课程教学目标是在前期课程基础上使学生认识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基本功能,系统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发生原理以及内、外环境因素对这些活动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独立思考、科研等能力。
为学习其它医学课程奠定基础,为学习和研究中医药理论提供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基本知识及基本的操作技能;为日后的临床医疗实践和科研实践提供健康人体功能的检测标准、诊治依据。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的自然科学。
实验教学基本目标是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实验,使学生获得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报告的写作能力,了解从事医学工作的一些基本技术。
并培养学生对科学工作的严谨的态度、严密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总学时 56学时。
理论授课48学时,3学分,每周3学时,共16周;实验教学8学时,0.25学分,每2周1学时,共16周。
3. 建议学时和知识单元表1 各知识单元内容及学时分配:章节内容讲授1 绪论 22 细胞的基本功能 63 血液 44 血液循环105 呼吸 56 消化与吸收 57 能量代谢与体温 28 尿的生成和排出 69 感觉器官的功能010 神经系统生理 311 内分泌生理 5合计48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1.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生理学及其任务;生理学和医学的关系;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急性实验法(在体实验法和离体实验法)、慢性实验法。
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整体水平、器官、系统水平,细胞、分子水平。
2.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体液;内环境;稳态。
《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生理学(physiology)学分:4.0总学时:理论学时:80实验学时:先修课程要求: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适应专业: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教材:1、生理学,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参考教材:2、生理学,朱大年主编,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生理学,姚泰主编,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生理学,姚泰主编,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生理学,丁报春主编,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其任务是研究人体及其细胞、组织、器官等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的活动规律和生理功能,阐明其产生机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活动的影响。
生理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主干基础课之一,与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有着密切的联系。
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规律,才能理解和掌握机体异常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所以生理学为后继医学学科及以后的医疗工作奠定了基础,因而,生理学的目标应该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由于现代科学和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相关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极大地推动了生理学研究向微观的细胞分子水平深入发展和向宏观的整体水平加快扩展。
在教学中,也要及时向学生介绍生理学的重大进展,使学生对生理学的发展动态有所了解。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根据学习医学的需要,参照本科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和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着重强调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注意加强对学生科学思维模式、科学态度、科学的实验方法、信息处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重视从心理、社会的角度观察和理解人体的生命活动。
此外,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生理学英语专业名词,以加强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
生理学教学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
其中实验教学在机能实验学课程中完成。
生理学B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人卫第七版)
生理学B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所属课程名称:生理学 B课程英文名称: Physiology B所属课程编号:41032011;4103201面向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七年制)、医学检验、护理学;医学影像学(五年制)课程总学时: 72理论学时: 72实验学时: 0课程学分:4.5本课程所属院系:东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大纲主撰人:董榕 Tel:83272425 E-mail:shenglidongrong@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究各种生物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科的一个分支。
它对活体功能活动规律的认识均来自于实验的观察和总结,所以生理学亦是一门实验学科。
学习生理学的目的在于掌握内容正常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内外环境变化对机体功能的影响,为今后学习其他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为在医疗、护理、预防等医学工作中有效地防治疾病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对医学生来说,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
二、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以活体研究为对象的机能学学科。
生理学的内容是通过大量的医学实践与动物的实验研究,从而积累了许多关于人体生理功能的认识。
通过对生理学课程的学习,要掌握内容相关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基本理论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人体功能活动的影响,了解内容熟悉内容获得这些基本理论的途径与方法。
认真学习生理学内容,可为后继医学课程的学习及在今后的医学实践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掌握内容:1.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2.体内的控制系统:反溃控制系统的概念,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控制的概念和意义。
熟悉内容:1.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的三个水平。
2.生理学研究的方法:急性实验法和慢性实验法。
了解内容:1.人体生理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2.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3.学习生理学的指导思想。
教学内容:人体生理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的三个水平。
2024年度《生理学》教学大纲
研究对象
从细胞、组织、器官到系统水平的各 种生理功能,包括神经、循环、呼吸 、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统。
4
生理学在医学领域重要性
基础医学课程
生理学是医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为后续临 床医学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临床诊断和治疗依据
肺换气
通过肺泡膜实现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 的交换。
通气/血流比值
反映肺通气和肺换气的匹配程度,对维持正常呼吸功能具有重要意 义。
20
气体在血液中运输和交换
2024/3/23
氧气运输
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在血液中运输,通过血液循环将氧 气输送至全身各组织器官。
二氧化碳运输
以碳酸氢盐的形式在血液中运输,通过血液循环将二氧化 碳输送至肺部排出体外。
尿液生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尿液生成过程
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 吸收作用和分泌作用。
影响因素
尿液生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肾 小球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率、体液 平衡状态、神经和体液调节等。
2024/3/23
30
尿液浓缩和稀释机制
尿液浓缩机制
当机体缺水时,肾脏通过减少尿量、增加尿比重等方式来浓缩尿液,以保留水 分。
3
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交流:水通道蛋白、离子通 道等
2024/3/2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
细胞间通讯与信号传导
2024/3/23
细胞间通讯方式
直接接触、旁分泌、自分泌等
信号传导途径
G蛋白偶联受体途径、酶联型受体途径、核受体途径等
信号传导调节与细胞效应
《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生理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重要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
它以人体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等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同时又是康复治疗专业课程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学习生理学目的是在了解正常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现象及其机制的基础上,去了解在各种疾病情况下身体某个或某些部分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器官功能变化与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为后续课程和疾病康复治疗实践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要有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2.教学中应以人体整体性观点、人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来指导教学的全过程。
3.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课程内容适当联系临床病例,用生理学知识去解释临床疾病的发病机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4.要重视实验课和加强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教学改革医学教育中的生理教学应传授实用性基础医学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应将医学基础知识和康复临床医学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并为康复临床医学实践奠定实用的理论基础。
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教学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强化知识的整体性。
改变传统生理学“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根据课堂实际需要,合理适当改革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启发式、讨论式、混合式教学等。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一节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机体的内环境 1学时知识点:生理学的概念、任务、研究对象和研究水平、机体的内环境第二节机体的稳态、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1学时知识点:机体的稳态、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正反馈、负反馈)与前馈控制系统。
本章小结重点:内环境与稳态;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特点;正反馈与负反馈。
难点:前馈控制系统思考题:1.兴奋与兴奋性有何区别?反应与反射有何区别?2.何谓内环境及其稳态?有何生理意义?3.试述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生理学教学大纲(一)2024
生理学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生理学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研究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正常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生理学教学大纲(一)是生理学课程的基础,旨在帮助学生熟悉人体生理、理解生理过程的调节机制以及掌握生理实验方法。
本文将以引言、五个大点和总结的形式,详细阐述生理学教学大纲(一)的内容。
正文:一、人体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 细胞的功能:代谢、分裂和增殖、信号传导3. 组织的分类和特点: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4. 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5. 组织的适应性和再生能力二、人体的运输系统1. 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组成和功能、血液循环2. 呼吸系统: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气体交换及其调节3. 淋巴系统:淋巴管、淋巴结、淋巴循环4. 营养与代谢:消化系统、代谢与能量平衡、内分泌系统的调节5. 排泄与水盐平衡:肾脏的结构与功能、尿液的形成、体液与电解质平衡三、人体的调节与协调1.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感觉器官2. 神经传递和神经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神经调节机制、感觉和运动的调节3.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主要内分泌腺体及其激素、激素的合成和调节4. 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免疫器官、免疫反应机制、炎症和免疫疾病5. 生物节律和睡眠:昼夜节律、生物钟、睡眠的调节机制四、人体的感觉与运动1. 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视觉、听觉、平衡、嗅觉、味觉和触觉2. 神经系统与运动:运动肌肉的结构和功能、运动的控制和调节3. 运动的能量供应和调节:肌肉收缩、运动代谢、运动补偿机制4. 运动与协调:运动学习、运动记忆、运动技能的发展5. 运动与运动障碍:运动障碍的原因、临床诊断和治疗、运动康复的原则五、人体的发育与遗传1. 生殖细胞的发生与成熟: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生殖周期2. 受精和胚胎发育:受精过程、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器官形成3. 遗传学基础:基因的结构和功能、遗传信息传递、突变和突变潜能4. 生殖与生长:生殖周期的调节、生长发育和生长激素、生殖健康和生育技术5. 人体发育与衰老:生育周期的调节、细胞衰老和再生、年龄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总结:本文详细阐述了生理学教学大纲(一)的内容,包括人体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人体的运输系统、人体的调节与协调、人体的感觉与运动以及人体的发育与遗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肺活量和用力肺活量及其生理意义;
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的差异;
肺换气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氧解离曲线及相关概念;
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
CO2的运输形式和CO2解离曲线;
波尔效应和何尔登效应的意义;
血液中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熟悉要求:
比顺应性;
胸廓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6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蠕动的定义和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
胃液的成分和功能
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
体液因素对胃液分泌的调节
胰液的成分、功能和分泌的调节
胆汁的成分、功能和分泌的调节
分节运动的定义及生理意义
熟悉要求:
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消化道的神经支配的特点
唾液的成分、作用及其调节
胃的运动形式及其控制
前负荷、后负荷和心脏收缩功能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心泵功能贮备;
动脉血压的概念和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组织液生成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血管的神经支配;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功能的调节机理;
心血管中枢的位置;
压力感受形反射的过程的意义;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
熟悉要求:
视网膜的结构
视锥系统的换能和颜色视觉
外耳和中耳的结构与功能
耳蜗的结构
毛细胞兴奋与感受器电位
听神经动作电位
嗅觉感受器和嗅觉的一般性质
味觉感受器和味觉的一般性质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14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突触的传递过程
突触后电位与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
乙酰胆碱及其受体系统的分布、分类和功能
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及其受体系统
熟悉要求:
ATP在机体能量代谢中的地位
体温的分类和体温的正常波动与影响因素
机体散热的基本途径
循环系统在散热中的作用
了解要求:
机体能量的来源
能量代谢测定的方法
体温调节的两种类型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8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滤过膜的结构和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滤过分数的概念
有效滤过压与滤过平衡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吸收的部位和过程
水和无机盐离子在小肠中的吸收过程和影响因素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2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能量代谢及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呼吸商等相关概念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机体产热的器官和产热活动的调节
蒸发散热的类型和意义
体温调节的温度感受器、调节中枢和调定点学说
第十一章 内分泌(5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生长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熟悉要求:
内分泌系统的构成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及激素分泌的调节
下丘脑调节肽和垂体释放的激素名称以及它们的主要作用
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功能联系;
催乳素的功能
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的作用及其调节以及1,25-二羟维生素D3的作用
胃排空及影响胃排空的因素
消化间期胃的运动形式
小肠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小肠液分泌的调节;
小肠的运动形式
糖、蛋白质和脂肪在小肠中的吸收方式
了解要求:
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消化器官功能活动的激素调节;
胃肠血流的一般特点
咀嚼与吞咽的过程与神经反射
呕吐及生理意义
消化间期小肠的运动形式
回盲括约肌的功能
大肠液分泌;
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八年制生理学教学大纲(第七版)
说明:
1.本大纲根据《生理学》统编教材(第七版)内容改编。适用于我校八年制(硕博班)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需要,其它年制临床医学和非临床医学专业可作参考。
2.理论课教学时数为70学时。授课章节包括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循环、呼吸、消化与吸收、能量代谢与体温、尿的生成与排出、感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内分泌等章节(其中血液和生殖章节内容由其它相关课程安排。)
稳态
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和特点
正、负反馈的定义和意义
熟悉要求:
反射和反射弧
旁分泌、神经分泌
体液的组成
生理学研究的三种水平
前馈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6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细胞膜的单纯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经载体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功能:
钠泵的生理意义;
第二信使的概念和几种常见第二信使;
静息电位的定义、产生机制;
动作电位的定义、特点、神经动作电位形成的机制;
动作电位传播的机制;
阈电位的概念;
兴奋和兴奋性的概念;
刺激和兴奋的关系,及组织兴奋性的变化
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的过程
兴奋-收缩耦联的概念和过程
熟悉要求:
细胞膜的组成;
出胞和入胞式物质转运;
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和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系统的基本过程
局部电位的特点;
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和影响因素
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了解要求:
平滑肌的收缩机制和神经支配。
第四章血液循环(15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跨膜电位的分期和形成机制;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及影响因素;
心肌细胞收缩的特点;
心动周期的概念、心脏泵血的过程和各期特点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
中枢抑制和易化
感觉传导通路的组成
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
内脏痛的特点与牵涉痛
运动传出中脊髓和脑干运动神经元的作用及运动单位
脊休克的原因
大脑皮层的运动区及运动传出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
与基底神经节损害有关的疾病
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脑电图的波形和形成机制
睡眠的时相
优势半球
体表心电图的特点和各波形的意义;
心房收缩对心脏泵血的作用;
心音的概念、分类和意义;
静脉血压与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微循环的构成和意义;
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血管升压素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
其它激素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
局部血流量的调节机制;
冠脉循环的血流特点及调节;
脑循环的特点、脑血流量的调节;
3.本大纲所列内容与三级分类要求,是教师组织教学实施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进行自学、复习考试的指导和依据。课程内容虽有重点与一般之分,但学习内容应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内容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不能截然分开。学生应该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内环境
了解要求:
搏功的概念
脉搏波的概念和特点:
淋巴回流的作用;
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心血管反射的中枢整合型式;
肺循环的特点及血流量的调节;
脑脊液的生成和吸收;
血一脑脊液屏障和血一脑屏障;
第五章呼吸(8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肺通气的动力、呼吸运动及形式、肺内压及其呼吸周期中的变化、胸膜腔内压及其形成和意义;
Na+、Cl-及水的在肾小管各段的重吸收
HCO3-的重吸收与H+的分泌
葡萄糖的重吸收
尿生成中肾内自身调节机制
抗利尿激素和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对尿生成的调节
熟悉要求:
肾血流量的特点及其自身和神经体液调节
球旁器的组成和功能
K+的重吸收与分泌
NH3的分泌及功能
尿液的浓缩与直小血管的作用
肾交感神经对尿生成的调节作用
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组成和功能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在维持觉醒中的作用。
牵张反射
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功能特征
熟悉要求:
神经纤维的传导特征和营养性作用
非定向突触传递
递质和调质的概念
递质的共存
受体的概念、分类和受体的调节
氨基酸类递质及其受体系统
反射活动的中枢控制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非弹性阻力中气道阻力及其影响因素;
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Hb与O2结合的特征;
呼吸中枢的部位和呼吸节律的形成;
肺牵张的反射性调节
了解要求:
呼吸功;
影响气体扩散的因素;
呼吸气体和人体不同部位气体的分压
肺扩散容量;
组织换气;
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防御性呼吸反射、肺毛细血管旁感受器引起的呼吸反射
脊髓对姿势的调节中的对侧伸肌反射和节间反射
脑干对姿势的调节
大脑皮层对姿势的调节
基底神经节与大脑皮层的联系
黑质-纹状体系统
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自主神经的结构特征
脊髓对和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调节
皮层诱发电位
觉醒状态的维持和睡眠时相产生的机制
学习与记忆
语言和其他认知功能
简化眼与眼内光线的折射
眼的折光能力和调节能力的异常
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其代谢
视杆细胞外段的超微结构和感受器电位的产生;
与视觉有关的其它现象
中耳的功能和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耳蜗的生物电现象
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
前庭反应和眼震颤
本体感觉的感受器与功能
触-压觉、痛温觉感受器的特点
了解要求:
眼的结构与光学特性
心房钠尿肽的作用
清除率及测定清除率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