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制生理学教学大纲(第七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熟悉要求:
ATP在机体能量代谢中的地位
体温的分类和体温的正常波动与影响因素
机体散热的基本途径
循环系统在散热中的作用
了解要求:
机体能量的来源
能量代谢测定的方法
体温调节的两种类型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8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滤过膜的结构和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滤过分数的概念
有效滤过压与滤过平衡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了解要求:
搏功的概念
脉搏波的概念和特点:
淋巴回流的作用;
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心血管反射的中枢整合型式;
肺循环的特点及血流量的调节;
脑脊液的生成和吸收;
血一脑脊液屏障和血一脑屏障;
第五章呼吸(8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肺通气的动力、呼吸运动及形式、肺内压及其呼吸周期中的变化、胸膜腔内压及其形成和意义;
吸收的部位和过程
水和无机盐离子在小肠中的吸收过程和影响因素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2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能量代谢及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呼吸商等相关概念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机体产热的器官和产热活动的调节
蒸发散热的类型和意义
体温调节的温度感受器、调节中枢和调定点学说
局部电位的特点;
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和影响因素
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了解要求:
平滑肌的收缩机制和神经支配。
第四章血液循环(15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跨膜电位的分期和形成机制;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及影响因素;
心肌细胞收缩的特点;
心动周期的概念、心脏泵血的过程和各期特点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脊髓对姿势的调节中的对侧伸肌反射和节间反射
脑干对姿势的调节
大脑皮层对姿势的调节
基底神经节与大脑皮层的联系
黑质-纹状体系统
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自主神经的结构特征
脊髓对和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调节
皮层诱发电位
觉醒状态的维持和睡眠时相产生的机制
学习与记忆
语言和其他认知功能
肾上腺髓质激素和醛固酮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血管升压素、缩宫素的生理作用
了解要求:
激素的分类和各自的细胞作用机制
促黑激素的功能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肾上腺雄激素的作用
肾上腺髓质素
胰岛素的作用机制
胰高血糖素的生物学作用和分泌的调节
组织激素
简化眼与眼内光线的折射
眼的折光能力和调节能力的异常
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其代谢
视杆细胞外段的超微结构和感受器电位的产生;
与视觉有关的其它现象
中耳的功能和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耳蜗的生物电现象
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
前庭反应和眼震颤
本体感觉的感受器与功能
触-压பைடு நூலகம்、痛温觉感受器的特点
了解要求:
眼的结构与光学特性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6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蠕动的定义和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
胃液的成分和功能
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
体液因素对胃液分泌的调节
胰液的成分、功能和分泌的调节
胆汁的成分、功能和分泌的调节
分节运动的定义及生理意义
熟悉要求:
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消化道的神经支配的特点
唾液的成分、作用及其调节
胃的运动形式及其控制
稳态
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和特点
正、负反馈的定义和意义
熟悉要求:
反射和反射弧
旁分泌、神经分泌
体液的组成
生理学研究的三种水平
前馈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6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细胞膜的单纯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经载体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功能:
钠泵的生理意义;
第二信使的概念和几种常见第二信使;
八年制生理学教学大纲(第七版)
说明:
1.本大纲根据《生理学》统编教材(第七版)内容改编。适用于我校八年制(硕博班)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需要,其它年制临床医学和非临床医学专业可作参考。
2.理论课教学时数为70学时。授课章节包括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循环、呼吸、消化与吸收、能量代谢与体温、尿的生成与排出、感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内分泌等章节(其中血液和生殖章节内容由其它相关课程安排。)
体表心电图的特点和各波形的意义;
心房收缩对心脏泵血的作用;
心音的概念、分类和意义;
静脉血压与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微循环的构成和意义;
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血管升压素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
其它激素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
局部血流量的调节机制;
冠脉循环的血流特点及调节;
脑循环的特点、脑血流量的调节;
第十一章 内分泌(5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生长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熟悉要求:
内分泌系统的构成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及激素分泌的调节
下丘脑调节肽和垂体释放的激素名称以及它们的主要作用
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功能联系;
催乳素的功能
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的作用及其调节以及1,25-二羟维生素D3的作用
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
中枢抑制和易化
感觉传导通路的组成
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
内脏痛的特点与牵涉痛
运动传出中脊髓和脑干运动神经元的作用及运动单位
脊休克的原因
大脑皮层的运动区及运动传出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
与基底神经节损害有关的疾病
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脑电图的波形和形成机制
睡眠的时相
优势半球
前负荷、后负荷和心脏收缩功能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心泵功能贮备;
动脉血压的概念和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组织液生成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血管的神经支配;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功能的调节机理;
心血管中枢的位置;
压力感受形反射的过程的意义;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
熟悉要求:
心房钠尿肽的作用
清除率及测定清除率的意义
排尿反射
了解要求:
肾的功能解剖
重吸收与分泌的概念以及几种转运方式
Ca的重吸收和分泌
尿液的稀释
自由水清除率
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
排尿异常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4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眼视近物时的调节
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熟悉要求:
感受器的定义,及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胃排空及影响胃排空的因素
消化间期胃的运动形式
小肠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小肠液分泌的调节;
小肠的运动形式
糖、蛋白质和脂肪在小肠中的吸收方式
了解要求:
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消化器官功能活动的激素调节;
胃肠血流的一般特点
咀嚼与吞咽的过程与神经反射
呕吐及生理意义
消化间期小肠的运动形式
回盲括约肌的功能
大肠液分泌;
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Na+、Cl-及水的在肾小管各段的重吸收
HCO3-的重吸收与H+的分泌
葡萄糖的重吸收
尿生成中肾内自身调节机制
抗利尿激素和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对尿生成的调节
熟悉要求:
肾血流量的特点及其自身和神经体液调节
球旁器的组成和功能
K+的重吸收与分泌
NH3的分泌及功能
尿液的浓缩与直小血管的作用
肾交感神经对尿生成的调节作用
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组成和功能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在维持觉醒中的作用。
牵张反射
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功能特征
熟悉要求:
神经纤维的传导特征和营养性作用
非定向突触传递
递质和调质的概念
递质的共存
受体的概念、分类和受体的调节
氨基酸类递质及其受体系统
反射活动的中枢控制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3.本大纲所列内容与三级分类要求,是教师组织教学实施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进行自学、复习考试的指导和依据。课程内容虽有重点与一般之分,但学习内容应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内容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不能截然分开。学生应该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内环境
肺弹性阻力的来源以及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
时间肺活量和用力肺活量及其生理意义;
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的差异;
肺换气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氧解离曲线及相关概念;
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
CO2的运输形式和CO2解离曲线;
波尔效应和何尔登效应的意义;
血液中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熟悉要求:
比顺应性;
胸廓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静息电位的定义、产生机制;
动作电位的定义、特点、神经动作电位形成的机制;
动作电位传播的机制;
阈电位的概念;
兴奋和兴奋性的概念;
刺激和兴奋的关系,及组织兴奋性的变化
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的过程
兴奋-收缩耦联的概念和过程
熟悉要求:
细胞膜的组成;
出胞和入胞式物质转运;
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和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系统的基本过程
视网膜的结构
视锥系统的换能和颜色视觉
外耳和中耳的结构与功能
耳蜗的结构
毛细胞兴奋与感受器电位
听神经动作电位
嗅觉感受器和嗅觉的一般性质
味觉感受器和味觉的一般性质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14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突触的传递过程
突触后电位与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
乙酰胆碱及其受体系统的分布、分类和功能
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及其受体系统
大脑皮层的语言功能
了解要求: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神经胶质细胞的组成和功能
突触的微细结构和突触的分类
突触传递的调节与突触传递的可塑性
电突触传递的特性
递质的鉴定
递质的代谢
多巴胺、5-羟色胺、组胺、神经肽、嘌呤类递质及其它可能的递质与其相应的受体
躯体感觉
内脏感觉的传入通路与皮层代表区
特殊感觉的中枢分析
非弹性阻力中气道阻力及其影响因素;
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Hb与O2结合的特征;
呼吸中枢的部位和呼吸节律的形成;
肺牵张的反射性调节
了解要求:
呼吸功;
影响气体扩散的因素;
呼吸气体和人体不同部位气体的分压
肺扩散容量;
组织换气;
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防御性呼吸反射、肺毛细血管旁感受器引起的呼吸反射
ATP在机体能量代谢中的地位
体温的分类和体温的正常波动与影响因素
机体散热的基本途径
循环系统在散热中的作用
了解要求:
机体能量的来源
能量代谢测定的方法
体温调节的两种类型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8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滤过膜的结构和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滤过分数的概念
有效滤过压与滤过平衡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了解要求:
搏功的概念
脉搏波的概念和特点:
淋巴回流的作用;
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心血管反射的中枢整合型式;
肺循环的特点及血流量的调节;
脑脊液的生成和吸收;
血一脑脊液屏障和血一脑屏障;
第五章呼吸(8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肺通气的动力、呼吸运动及形式、肺内压及其呼吸周期中的变化、胸膜腔内压及其形成和意义;
吸收的部位和过程
水和无机盐离子在小肠中的吸收过程和影响因素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2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能量代谢及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呼吸商等相关概念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机体产热的器官和产热活动的调节
蒸发散热的类型和意义
体温调节的温度感受器、调节中枢和调定点学说
局部电位的特点;
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和影响因素
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了解要求:
平滑肌的收缩机制和神经支配。
第四章血液循环(15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跨膜电位的分期和形成机制;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及影响因素;
心肌细胞收缩的特点;
心动周期的概念、心脏泵血的过程和各期特点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脊髓对姿势的调节中的对侧伸肌反射和节间反射
脑干对姿势的调节
大脑皮层对姿势的调节
基底神经节与大脑皮层的联系
黑质-纹状体系统
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自主神经的结构特征
脊髓对和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调节
皮层诱发电位
觉醒状态的维持和睡眠时相产生的机制
学习与记忆
语言和其他认知功能
肾上腺髓质激素和醛固酮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血管升压素、缩宫素的生理作用
了解要求:
激素的分类和各自的细胞作用机制
促黑激素的功能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肾上腺雄激素的作用
肾上腺髓质素
胰岛素的作用机制
胰高血糖素的生物学作用和分泌的调节
组织激素
简化眼与眼内光线的折射
眼的折光能力和调节能力的异常
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其代谢
视杆细胞外段的超微结构和感受器电位的产生;
与视觉有关的其它现象
中耳的功能和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耳蜗的生物电现象
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
前庭反应和眼震颤
本体感觉的感受器与功能
触-压பைடு நூலகம்、痛温觉感受器的特点
了解要求:
眼的结构与光学特性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6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蠕动的定义和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
胃液的成分和功能
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
体液因素对胃液分泌的调节
胰液的成分、功能和分泌的调节
胆汁的成分、功能和分泌的调节
分节运动的定义及生理意义
熟悉要求:
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消化道的神经支配的特点
唾液的成分、作用及其调节
胃的运动形式及其控制
稳态
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和特点
正、负反馈的定义和意义
熟悉要求:
反射和反射弧
旁分泌、神经分泌
体液的组成
生理学研究的三种水平
前馈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6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细胞膜的单纯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经载体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功能:
钠泵的生理意义;
第二信使的概念和几种常见第二信使;
八年制生理学教学大纲(第七版)
说明:
1.本大纲根据《生理学》统编教材(第七版)内容改编。适用于我校八年制(硕博班)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需要,其它年制临床医学和非临床医学专业可作参考。
2.理论课教学时数为70学时。授课章节包括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循环、呼吸、消化与吸收、能量代谢与体温、尿的生成与排出、感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内分泌等章节(其中血液和生殖章节内容由其它相关课程安排。)
体表心电图的特点和各波形的意义;
心房收缩对心脏泵血的作用;
心音的概念、分类和意义;
静脉血压与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微循环的构成和意义;
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血管升压素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
其它激素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
局部血流量的调节机制;
冠脉循环的血流特点及调节;
脑循环的特点、脑血流量的调节;
第十一章 内分泌(5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生长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熟悉要求:
内分泌系统的构成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及激素分泌的调节
下丘脑调节肽和垂体释放的激素名称以及它们的主要作用
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功能联系;
催乳素的功能
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的作用及其调节以及1,25-二羟维生素D3的作用
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
中枢抑制和易化
感觉传导通路的组成
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
内脏痛的特点与牵涉痛
运动传出中脊髓和脑干运动神经元的作用及运动单位
脊休克的原因
大脑皮层的运动区及运动传出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
与基底神经节损害有关的疾病
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脑电图的波形和形成机制
睡眠的时相
优势半球
前负荷、后负荷和心脏收缩功能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心泵功能贮备;
动脉血压的概念和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组织液生成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血管的神经支配;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功能的调节机理;
心血管中枢的位置;
压力感受形反射的过程的意义;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
熟悉要求:
心房钠尿肽的作用
清除率及测定清除率的意义
排尿反射
了解要求:
肾的功能解剖
重吸收与分泌的概念以及几种转运方式
Ca的重吸收和分泌
尿液的稀释
自由水清除率
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
排尿异常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4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眼视近物时的调节
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熟悉要求:
感受器的定义,及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胃排空及影响胃排空的因素
消化间期胃的运动形式
小肠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小肠液分泌的调节;
小肠的运动形式
糖、蛋白质和脂肪在小肠中的吸收方式
了解要求:
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消化器官功能活动的激素调节;
胃肠血流的一般特点
咀嚼与吞咽的过程与神经反射
呕吐及生理意义
消化间期小肠的运动形式
回盲括约肌的功能
大肠液分泌;
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Na+、Cl-及水的在肾小管各段的重吸收
HCO3-的重吸收与H+的分泌
葡萄糖的重吸收
尿生成中肾内自身调节机制
抗利尿激素和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对尿生成的调节
熟悉要求:
肾血流量的特点及其自身和神经体液调节
球旁器的组成和功能
K+的重吸收与分泌
NH3的分泌及功能
尿液的浓缩与直小血管的作用
肾交感神经对尿生成的调节作用
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组成和功能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在维持觉醒中的作用。
牵张反射
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功能特征
熟悉要求:
神经纤维的传导特征和营养性作用
非定向突触传递
递质和调质的概念
递质的共存
受体的概念、分类和受体的调节
氨基酸类递质及其受体系统
反射活动的中枢控制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3.本大纲所列内容与三级分类要求,是教师组织教学实施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进行自学、复习考试的指导和依据。课程内容虽有重点与一般之分,但学习内容应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内容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不能截然分开。学生应该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内环境
肺弹性阻力的来源以及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
时间肺活量和用力肺活量及其生理意义;
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的差异;
肺换气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氧解离曲线及相关概念;
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
CO2的运输形式和CO2解离曲线;
波尔效应和何尔登效应的意义;
血液中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熟悉要求:
比顺应性;
胸廓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静息电位的定义、产生机制;
动作电位的定义、特点、神经动作电位形成的机制;
动作电位传播的机制;
阈电位的概念;
兴奋和兴奋性的概念;
刺激和兴奋的关系,及组织兴奋性的变化
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的过程
兴奋-收缩耦联的概念和过程
熟悉要求:
细胞膜的组成;
出胞和入胞式物质转运;
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和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系统的基本过程
视网膜的结构
视锥系统的换能和颜色视觉
外耳和中耳的结构与功能
耳蜗的结构
毛细胞兴奋与感受器电位
听神经动作电位
嗅觉感受器和嗅觉的一般性质
味觉感受器和味觉的一般性质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14学时)
学习要求:
掌握要求:
突触的传递过程
突触后电位与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
乙酰胆碱及其受体系统的分布、分类和功能
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及其受体系统
大脑皮层的语言功能
了解要求: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神经胶质细胞的组成和功能
突触的微细结构和突触的分类
突触传递的调节与突触传递的可塑性
电突触传递的特性
递质的鉴定
递质的代谢
多巴胺、5-羟色胺、组胺、神经肽、嘌呤类递质及其它可能的递质与其相应的受体
躯体感觉
内脏感觉的传入通路与皮层代表区
特殊感觉的中枢分析
非弹性阻力中气道阻力及其影响因素;
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Hb与O2结合的特征;
呼吸中枢的部位和呼吸节律的形成;
肺牵张的反射性调节
了解要求:
呼吸功;
影响气体扩散的因素;
呼吸气体和人体不同部位气体的分压
肺扩散容量;
组织换气;
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防御性呼吸反射、肺毛细血管旁感受器引起的呼吸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