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学院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关键信息项:1、专科建设目标2、建设内容与措施3、人才培养计划4、设备购置计划5、科研与学术交流计划6、质量控制与评估机制1、专科建设目标11 总体目标在未来X年内,将重点中医专科建设成为在区域内具有领先水平、特色鲜明、疗效显著、服务优质的中医专科,为广大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中医医疗服务。
111 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目标提高专科门诊量和住院量,年增长率达到X%以上;降低平均住院日,提高病床周转率;提高疑难病症的诊治能力,使疑难病症的治愈率和好转率达到X%以上。
112 医疗技术水平提升目标掌握并开展X项以上先进的中医诊疗技术,形成具有特色的中医诊疗方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使专科病种的中医治疗有效率达到X%以上。
113 学科影响力提升目标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X篇以上,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X项以上;举办省级以上学术会议X次以上,与国内知名中医专科建立合作关系X个以上。
2、建设内容与措施21 优化专科诊疗环境改善门诊和住院条件,增加专科病床数量,优化就医流程,为患者提供舒适、便捷的就医环境。
211 加强专科病房建设按照中医特色病房的要求进行装修和布置,营造浓厚的中医文化氛围;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设施,满足临床诊疗需求。
212 优化门诊布局设立独立的专科门诊区域,设置候诊区、诊室、治疗室等功能分区,方便患者就诊。
22 加强专科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的中医专业人才,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
221 人才引进通过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式,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的中医专业人才X名以上。
222 人才培养选派业务骨干到国内知名中医专科进修学习,每年不少于X人次;鼓励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
223 师承教育建立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开展师承教育,培养中医传承人才。
23 提升专科医疗技术水平积极开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优化诊疗方案。
231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推广应用推广应用针灸、推拿、拔罐、艾灸、中药熏蒸等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提高临床疗效。
智能制造学院策划书3篇
智能制造学院策划书3篇篇一智能制造学院策划书一、策划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智能制造人才,特制定本策划书。
二、学院目标1. 成为国内领先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基地。
2.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制造研究平台。
3. 推动智能制造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三、学院规划1. 专业设置开设智能制造工程、工程、智能控制技术等相关专业。
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 师资队伍引进国内外优秀教师,组建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 实践教学建立智能制造实验室,配备先进的设备和软件。
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4. 国际合作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资源和课程体系,提升学院的国际化水平。
5. 创新创业成立创新创业中心,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和指导。
举办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四、实施步骤1. 第一阶段(1-2 年)完成学院的组建和筹备工作。
制定学院的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
招聘优秀教师,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
2. 第二阶段(3-5 年)完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学院的国际化水平。
3. 第三阶段(6-8 年)建成国内领先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基地。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制造研究平台。
推动智能制造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取得一批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五、保障措施1. 经费保障争取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
合理使用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 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学院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学院的正常运转。
加强监督和评估,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团队保障加强学院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培养和引进优秀的教师和科研团队,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
本策划书旨在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制造学院,为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一、扶植目标和意义应用化学是工学化学工程与技巧一级学科下与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并列的一个二级学科(编号080704)。
是以化学全然理论和方法对化工、材料、医药、信息、生命、情形、能源、地球、空间和核科学等工业临盆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进行应用差不多理论和方法及应用研究为任务的中间学科,是化学与化工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人类赖以生计和公平易近经济成长的重要支撑。
经由过程对本学科的扶植,周全晋升本学科的教授教化科研才能和程度、项目和成果的档次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和对区域经济成长的供献。
顺利完成省级重点扶植学科的扶植义务。
二、学科概况本学科点是在已有近30年办学汗青的化学学科差不多上于2004年筹建而成。
现有专任教师21人,个中传授2人、副高8人、讲师11人。
个中,具有博士学位8人(含1人博士在读)、7人硕士研究生卒业;有原子接收分光光度计(WFX-130)、气相色谱仪(GC900、GC9800)和紫外接收光谱仪(UV 2100、VARIAN Cary)、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BRUKER D8 ADVANCE XRD、Q600同步热分析、Nicolet 5700智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Gemini V 2380全主动比别处积和孔隙分析仪、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AGLIENT 3DCE毛细管电泳仪、VARIAN Cary 100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岛津GCMS-2010PLUS气质联用仪等1100余万元仪器设备。
承担各类基金项目40余项,个中,国度立异基金1项、省部级15项、横向项目4项,省教诲厅12项。
揭橥研究论文200余篇,个中被SCI、Ei和ISTP收录35篇。
获安徽省高等黉舍省级优良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
开创橡胶、塑料助剂、医药、农药中心体和食物添加剂等精细化工产品12个,创建“含有活性氢大年夜分子量有机化合物衍生化萃取-气相色谱”等分析方法22项。
1、现有差不多2、重要研究偏向本学科点在功能材料与精细化工范畴的研究偏向重要有四个方面:(1)功能材料以与情形化学物质(如气体)之间感化所引起的电阻改变来检测各类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敏锐材料摸索为主的功能材料研究始于1997年。
高等教育职业学院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专业完整版)
XXX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XX大学发展办公室监制20xx年12月前言.......................................................................................................................... 第一章分析“十三五”的发展态势....................................................................一、走专业路线越来越清晰................................................................................二、狠抓教学研究和教学质量管理...................................................................三、科研发展快速和社会实践活跃度高...........................................................四、积极开展党建活动和学生工作...................................................................五、学校整合整顿工作顺利完成.......................................................................六、自查自纠当下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十四五”时期学校遇到的机遇和压力...............................................一、大环境中的发展机遇....................................................................................二、大环境中存在的压力.................................................................................... 第三章“十四五”学校的发展宏图....................................................................一、“十四五”学校的发展指引 .......................................................................二、“十四五”学校的发展路线 .......................................................................三、“十四五”学校的发展计划....................................................................... 第四章“十四五”期间学校的工作任务..........................................................一、紧紧依靠党建的力量,自助自强自立.......................................................二、用发展的眼光对待任务,脚踏实地地打造名牌学校..............................三、大力打造优秀教师队伍................................................................................四、积极做好学科专业建设工作 .......................................................................五、积极做好教育教学变革工作 ....................................................................... 第五章确保完成“十四五”期间学校的工作任务的举措.............................一、想方设法筹备办学资金................................................................................二、亟需教学变革,提高教学质量...................................................................三、制定学校管理的各项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四、做好学校文化建设,建立和谐大环境.......................................................五、做好教学工作................................................................................................六、做好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七、紧密联系地方政府,积极配合地方经济政策..........................................八、进一步加强教育变革工作 ........................................................................... 第六章总结............................................................................................................第一章分析“十三五”学院的发展态势十三五期间,我们XXX学院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配合下,学校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可喜可贺,现总结如下。
XX大学X学院“十四五”专业(群)建设规划(模板)
XX大学X学院“十四五”专业(群)建设规划(模板)一、建设背景与基础(结合近年来各专业调研相关内容,结合各学院实际情况)(一)建设背景(二)建设基础(三)现阶段专业群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二、建设思路与目标(着重组群逻辑的剖析)(一)建设思路(二)建设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三、专业(群)建设内容(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参考内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坚持校企“双元”育人,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以专业群为单元的现代学徒制。
以专业群为单元联合行业企业组建产业学院,联合开展招工招生、实训实习、质量评价、就业创业等工作,形成产学深度融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参考内容:面向产业链与岗位群需求,基于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课程构架,重构“底层基础+中层模块+高层方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底层基础或平台类课程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或通用能力,中层模块课程培养学生面向关键岗位的基本素质、核心能力、职业能力等,高层方向课程培养学生岗位迁移能力。
根据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标准、教学资源建设标准、实验实训实习实施标准,建设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在线精品课程,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三)教材建设与教法改革(参考内容:规划、推进教材建设,完善教材选用制度,促进教材研究、编写及完善。
紧跟产业发展,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针对具体岗位职责和操作流程,引用企业真实案例,校企共同开发新形态一体化、工作手册式、活页式教材,云教材。
推进教法改革,以学习者为中心,打造优质课堂。
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高职学院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高职学院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建设之一,是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学校“创特色、树品牌、谋发展”的重要手段。
为了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特色鲜明、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根据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结合我校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资源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专业建设发展现状(一)专业建设基本情况1. 专业规模不断扩大“十三五”期间,学校专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专业数量由2015年的28个发展到2020年的43 个,涵盖九个专业大类,其中,工科类专业25个,占58.14 乐经管、文科类专业14 个,占32.56%,艺术类专业4个,占9.30%。
学校现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项目I 个,省级二类品牌专业建设项目1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广东省民办教育特色专业1个,己形成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线,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建筑工程技术等特色专业为龙头,构建与产业紧密对接的高水平专业群,学校现已逐渐形成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的品牌专业和办学特色。
学校重点专业群建设发展迅速,由2017年的2个(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开发专业群、智能制造控制技术专业群)发展到2020年的6个校级重点专业群,它们分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业群、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制造)专业群、工程造价专业群、电子商务(跨境电商)专业群、软件技术专业群、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群。
2020年12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被广东省教育厅认定为首批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项目。
2 .办学条件明显提升“十三五”期间,学校加大投资力度,五年内共投入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购置经费二千多万元,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
至2020年底,学校固定资产达7589.69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4729.84万元),建筑面积254980平方米,教学用计算机3580 台,图书77.68 万册,各专业实训室166个,多媒体教室381间。
某高职学院十四五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
某高职学院十四五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高职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和竞争力,特制定本学院十四五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
二、发展基础与形势分析(一)发展基础在过去的几年里,我院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目前,学院拥有X个专业,涵盖了列举主要专业领域等多个领域。
部分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设施、课程建设等方面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培养了一批适应社会需求的毕业生。
(二)形势分析1、产业发展需求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列举相关产业等产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对专业人才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政策支持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高职学院的专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竞争压力周边地区的高职学院在专业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竞争日益激烈。
三、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对接产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发展目标1、专业规模到 2025 年,学院专业总数达到X个左右,形成以重点专业领域为核心,相关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
2、专业质量建设X个省级以上高水平专业群,X个国家级骨干专业,提升专业整体水平。
3、师资队伍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X%以上。
4、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实习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主要任务(一)优化专业结构1、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定期开展专业调研,根据产业需求调整和新增专业。
2、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对招生就业困难、与产业发展脱节的专业进行调整或撤销。
(二)加强专业内涵建设1、制定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规划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规划一、发展基础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于2000年开设,是我校的自治区示范性专业,并在2009年中央财政400万支持下建设了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一一数控实训中心。
目前在校生人数250人左右,规模位居全区中职同类学校前列。
专业建设的SWoT分析如下:(一)优势1.专业发展的大环境好。
《中国制造“2025”》将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列为“加快突破的战略必争领域”,其中提出要加强前瞻部署和关键技术突破,积极谋划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造点,提高国际分工层次和话语权。
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2.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基础好。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作为学校较早设置的专业,有雄厚的师资队伍,现专任教师7人,高级讲师3人,讲师2人,助理讲师2人,“双师型”教师5人。
3.2020年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的要求修订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技能竞赛成绩喜人。
指导学生参加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数控综合技术应用》赛项2019年获一等奖,2020年获二等奖,2021年获一等奖。
2020年参加广西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数控综合技术应用》赛项获二等奖。
5.实训室建设。
从专业设立至今,学校共投入约800万元建设了数控实训中心、普通机加工实训室、钳工实训室、CAD/CAM实训室等多间实训室,其中数控实训中心占地面积约800m2,工位30个。
其中用于教学的数控机床30台套。
(二)劣势L师资队伍人员职称、年龄结构分布不均。
有2名副高讲师5年内退休,并有1名副高讲师从事行政工作,教师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状态。
6.实训室实训设备老旧,大部分是2009年之前购置,与现在的技术发展有些脱节。
7.教科研能力薄弱。
教学任务比较重,教师在教学论文发表、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成果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团队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8.随着国家对职业学生培养方向的进一步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中与目前行业发展和学生升学需求有很大冲突,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和创新有待深化,配套的专业教材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信息工程学院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规划
信息工程学院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规划一、现有基础1.专业基础信息工程学院现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工业工程五个本科专业和一个网络工程本科专业方向,一个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专业,有西X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硕士研究方向。
目前在校本科生1484人,专科生239人,成人函授72人,共40多个教学班。
以上五个专业一个方向涵盖了五个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
根据专业的划分,现设的教研室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基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六个教研室。
2.实验室基础学院具有良好教学实验环境,现有四类实验室,即公共基础实验室(含有7个计算机房700台微机,力学、光学和电磁学实验)、计算机技术中心(含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电子信息综合实验室(含单片机与接口实验、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实验)、通信工程实验室(含通信原理实验和网络与通信综合实验)。
3.教师队伍截止到2011年7月,信息工程学院共有专职56人,博士1XX人(含在读4人),硕士XX人,在读硕士XX人;教授、副教授XX人,讲师XX人,教师平均年龄 30多岁。
二、重点建设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1.重点建设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的理由经过10多年的发展,学院基本奠定了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主、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专业为辅的师资队伍。
其中专门从事计算机与网络领域的教授1人、副教授有8人,博士2人,近3-5年有希望晋升教授的8人。
从事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教授1人、副教授2人,博士4人,近3-5年有希望晋升教授的2人。
在计算机方面主要研究方向有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图像信息获取、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应用技术、语音分析与信号处理、网络工程与网站规划设计、网络与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网络安全技术;在电子方面主要研究方向有环境危害气体的光谱检测技术和光热太阳能发电技术、光热太阳能发电技术、光通信无源器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与优化、光电子技术在太阳能开发利用、复合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控制策略研究及能量管理系统研究,太阳能电池模拟器,太阳能电动汽车复合能源系统的优化匹配;在通信工程方面主要研究方向有光电检测方法及信号处理、微波毫米波雷达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应用,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控制等。
XX职业技术学院X学院X年专业建设规划(202X版)
XX职业技术学院
X学院X年专业建设规划
(202X版)
一、教学单位专业规划的思路(1000字以内)
说明:根据产业调研,分析区域企业人才需求,分析标杆院校的本专业,确定专业设置数及专业招生规模,并分析本教学单位专业现状及其各专业的关联度。
二、需要解决的问题(500字以内)
说明:依据专业规划和发展的基本思路,分析专业改革与发展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进一步明确专业建设方向。
三、主要任务与项目及年度专业建设预期成果(3000字以内)
说明:此部分内容应紧扣“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师发展与教学团队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学生技能大赛与创新创业训练、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方面撰写,重点介绍方法和路径及预期成果。
(各二级学院根据学校和自身的发展情况,不一定需要每年所有方面都有成果,但规划中提及的成果要尽量保证完成。
)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预期成果
(二)课程与教材建设及预期成果
(三)教师发展与教学团队建设及预期成果
(三)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及预期成果
(四)学生技能大赛与创新创业训练及预期成果
(五)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及预期成果
(六)其他
注:大标题宋体二号加粗,一级标题黑体3号,二级标题楷体3号加粗,三级标题仿宋3号加粗,正文仿宋3号,行距固定值28,段前段后0行。
XX理工学院关于成立学科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的通知
XX理工学院
关于成立学科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的通知
为加强XX理工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提升学院办学水平。
经研究,决定成立XX理工学院学科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
一、学科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组成人员
主任:X 广西大学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委员:
X X院长,X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X X副院长,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X 厅处处长)
X 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X 协会秘书长
X X地产总经理
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杨小雄同志担任。
二、工作内容
1.指导编制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2.指导修改X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指导重点学科、特色专业、重点实验室的建设。
4.指导科学研究项目方向,指导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三、议事规则
1.学科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会
议由主任主持。
根据工作需要,可适当扩大参加会议的人员范围和增加会议的次数。
2.学科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根据研讨、评审内容的需要,不定期召开会议,委员会可临时邀请有关专家参加会议。
3.学科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每年给学生作一次讲座。
XX理工学院
X年X月X日。
XXXX学院_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方案_培训
XXXX学院工业机器人专业建设方案2016/02/28目录一、建设目的3二、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32.1工业机器人人才岗位分析32.2 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目标42.3 工业机器人专业中职课程体系建设5三、工业机器人专业配套教学资源63.1工业机器人配套系列教材63.2中职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学资源库73.3工业机器人产教联盟会员11四、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建设114.1基础实验室114.2机器人维护维修实验室154.3机器人焊接实验室174.4机器人自动化加工单元实验室21五、建议方案及报价33一、建设目的由于人力成本的快速上升,全球产业结构深度调整,越来越多的企业装配自动化设备来提高产能、降低人力成本。
以全球代工帝国富士康集团为代表的机器人计划是:三年后将目前的1万台机器人增至100万台。
由此看出,中国作为“世界工场”正在快速进行技术升级,顺应制造技术的向前发展,自动化生产时代的到来已是一种趋势。
可以预计,未来的几年中,企业对于自动化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目前我国能够掌握机器人操作、调试、维修的技能人才极度缺乏,国内大中专院校机器人专业开设几乎为空白,所以,开设机器人相关专业,建设机器人实训基地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开设机器人专业、建设机器人实训基地为适应目前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教学、实操训练可以为企业培养大量自动化高层次人才,避免将来人才缺乏的问题。
同时把实验室建设成实验教学体系合理、开放共享、特色鲜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平台,达到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一流水平机器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二、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2.1工业机器人人才岗位分析工业机器人操作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机器人应用企业工业机器人现场管理工业机器人维护、工艺及现场管理机器人应用企业工业机器人维修应用机械、电气、控制的安装、检测与维修机器人应用、机器人制造企业工业机器人装配调试机器人安装、电气调试、装配(本体装配)机器人应用、机器人制造企业工业机器人应用开发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应用、工作站装调、工作站设计与改造机器人应用企业、集成厂商工业机器人销售服务产品集成解决方案,售前技术销售方案、售后产品调试安装交付等机器人制造企业、机器集成厂商中职人才岗位需求则主要集中在工业机器人设备维修、装配与调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开发与系统集成设等岗位,主要分为技术与销售两条人才培养路线。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第三产业的崛起,旅游业展示出了较强的发展潜力,全域旅游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2018年,我国旅游业的收入为5.97万亿元,对GDP的贡献率为9.94,占我国GDP总量的IL04%,近年来这三个数字仍然在不断攀升。
区域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使高素质的旅游产业服务人员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
旅游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旅游业规模的扩大,造成该行业从业人员需求的激增,导致旅游专业技能型人才紧缺。
培养大量具有较高素质的旅游产业应用型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发展和行业长远规划的必然选择,也是中职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人才的需求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
通过对我市及周边区域旅游服务与管理行业用人需求情况分析显示:目前旅游行业市场人才结构不合理,一是表现在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专业型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
二是专业结构不合理,管理人员从业水平普遍偏低。
在这样的背景下,熟悉旅游服务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具备较高从业意识、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将备受青睐。
旅游企业急需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较大的专业人才需求量为旅游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契机。
一、专业概况(一)专业定位面向现代旅游专业市场,培养适应旅游服务与管理行业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从事旅游服务与管理行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本专业领域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够从事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和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情况1.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我校传统专业,是河北省骨干专业遵化职教中心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于2001年,2018年被评为河北省骨干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5人,学生276人,近三年招生情况良好,生源稳中有升。
学生专业技术发展规划范文
学生专业技术发展规划范文作为一名学生,我对专业技术发展有着明确的规划。
首先,我将努力完成学校所开设的所有专业课程,争取在各科目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同时,我还计划参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比赛和实践活动,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另外,我还打算通过参加一些行业研讨会和讲座,了解行业前沿的发展动态,并结交一些业内的人脉资源。
在专业技术方面,我还会积极寻找实习机会,争取能够进入一些知名企业或机构进行实习。
通过实习,我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实际工作场景,了解行业的运作模式和企业的管理机制,同时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我还会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学习一些编程语言或者进行一些实验性的项目。
此外,我还会积极参加一些学术交流活动,比如参与一些学术论文的撰写和发表,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力。
总的来说,我的专业技术发展规划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我会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拓宽自己的视野,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人才。
我还计划在学业方面争取参与科研项目,深化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我可以接触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我也会充分利用学校和网络资源,持续关注本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努力保持专业领域的敏感度和前瞻性。
另外,我还计划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争取多方面的实践经验。
无论是校内组织的实习机会、社会实践活动,还是参加志愿者服务等,都能够让我更加全面地了解社会和实际工作环境,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专业技术能力,我还将注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我计划参加一些职业素养培训课程,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并争取获得一些相关的证书。
在其他方面,我也会注重运动锻炼和身心健康,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工作状态。
综上所述,我的专业技术发展规划包括全面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加强综合素质提升等内容。
麻醉科学科建设规划
麻醉科学科建设及发展规划
一、进一步明确麻醉科组织结构,目前共有麻醉医师x人,拟在近年内培养出正高x人,副高x人,主治x人,住院x人,强化内涵建设。
二、合理安排麻醉科工作流程,理顺麻醉科与其它科室的关系,保障麻醉安全。
(1)由单一的麻醉模式向麻醉综合和救治模式转变。
(2)由麻醉过程中的对症处理模式向预防性综合治疗模式转变。
三、稳定推进麻醉科门诊的建设,做好住院、手术、门诊和有创诊疗操作与手术风险评估、术前准备指导、术后随访、恢复指导等服务。
四、加强手术之外麻醉与镇痛,提高无痛诊疗比率,争取开展无痛纤支镜等业务。
五、加强麻醉科护理服务,送麻醉科护士到上级医院专科进修,指导手术室护士、病房护士做好宣教、心理辅导、术后疼痛管理,满足舒适化医疗的要求。
六、加强麻醉亚专业建设,培养更多的亚麻醉专业人才。
科室高年资医师按亚专科分组,注重亚专业的进修和外出学习、短期教育培训。
七、积极开展麻醉新技术、新项目,紧跟麻醉发展步伐。
按照《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我科计划马上开展的新技术项目:超声引导深静脉穿刺、神经阻滞技术,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心排量监测技术、血栓弹力图监测技术等,这些仪器设备的购买需要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
八、加强人才引进和人才梯队的建设,体现“人才兴科”的战略思想,科室考虑每年招录x名专科研究生,鼓励在职人员攻读更高学位。
九、除了考虑临床工作外,对于科研和教学要加大支持力度,强化科室人员在医教研三方面共同发展,促使麻醉科成为医疗、教学、科研齐头并进的学科。
十、鼓励各级人员积极申请科研项目,发表更多的高水平专业文章。
新媒体产业学院建设规划
新媒体产业学院建设规划一、建设目标围绕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和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在现有新媒体产业学院的基础上, 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开展校企合作,建设成效明显的示范性产业学院。
项目建设期为3年, 所需资金按学校现有经费渠道筹措解决,建设期自2022年1月1日开始计算。
在建设期内,力争将该产业学院建设成省内标杆新媒体产业学院,在全国新媒体人才培养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二、建设思路1、产业学院建设总体思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新媒体学院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推动产业学院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紧密对接,培养符合传媒类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紧紧抓住区域经济发展机遇,借助本地区产业基础雄厚、市场规模庞大的优势,在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产业风口等方面探索新媒体产业学院协同发展新模式。
发挥学院人才优势,以传媒类产业需求为导向,依托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群,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提高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立足新媒体行业,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构建以传媒市场为导向的协同育人机制。
打造集产、学、研、转、仓4、用于一体,互补、互利、互动、多赢的实体性校企协同育人平台。
2、新媒体产业学院建设具体思路:(1)坚持育人为本。
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
贯彻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才培养观。
二是推动产业学院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紧密对接,深度接轨行业“真一线”。
明确产业特色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培养目标,密切对接合作企业,助推双方共同搭建课程体系、建立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电视频道共同开发运营、大型活动共同投资开发,形成人才培养方向的共建共投共享、互通互助互融模式。
三是立足生源现实条件,培养符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学院专业建设发展规划X学院成立于X年X月,目前有矿山机电、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和铁道供电技术等4个专业。
现有教职工X人,1个省级教学团队(矿山机电),省级教学名师X人,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X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X人。
近年来,完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X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X门,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X项,学生参与省级职业技能达赛共获奖X人,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一、建设基础(一)专业现状X学院现有有矿山机电、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和铁道供电技术等4个专业,近年来随着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项目的探索建设,拥有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X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X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X门。
学院师资队伍学缘结构比较合理,现有教师X人,其中专业课教师X人,副高以上职称X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X人,机械类教师X人,电气类教师X人。
各专业所处位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矿山机电专业2009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专业。
2016年申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是X省第3个申报该专业的学校。
2017年申报铁道供电技术专业,是X省中游水平专业。
(二)需求分析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需求分析随着石油化工、汽车、现代装备制造业三大主导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新型机电设备、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工业机器人占据企业设备的绝大部分,传统机电设备只占很小的比例:进口设备比例大,国产设备比例小;高端技能型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门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扩大。
机械技术与电气技术已经变的密不可分,从而机电行业对人才的市场需求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企业一方面为了提高生产的高效性从而精简缺乏专业技能的员工,然而在另一方面又非常需要大量的专业的技术型员工。
总体上看来,从事机电行业的人员数量非但没有明显的上升,反而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与之相对应的情况就变成了:机电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更高了,从以前单纯的“懂机”或“懂电”向既“懂机”又“懂电”的方向发展。
因此,与工业发展速度不相适应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市场上极为短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单位性质以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为主,占总比例的85%。
并且机电类高职毕业生在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规模中工作的比例占到78.2%,这与近几年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发展比较迅猛有关,也成为近几年人才需求量最大的企业,同时这些也是工科类高职院校就业的主渠道。
通过调查分析,学生第一份工作岗位生产加工占35%,维护维修占23%,专业对口率达74%经过近一年的工作,第一线生产岗位人数变少,但在企业管理岗位和营销方面人数增加很快。
全国共有450多所高职院校开设有机电类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教学体系和各自办学特色.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建设各有特色.从办学情况看.此专业招生就业情况好.就业从机电设备.装备制造普及到机械.水利电力.环保交通食品医疗纺织石油.化工.金融等多个产业都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有较大需求.目前,不少办学条件欠缺的学校也开设或新增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但高层次的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任务主要落到办学条件好的高职院校来承担。
2. 铁道供电技术专业需求分析高铁作为高技术、高科技的产物,它的架设和使用急需一批接触网架设与检修、牵引供配电系统调度与管理、高低压供电设备检修与调试等岗位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由于专业性较强,高等人才比较匮乏。
按照我国平均每公里铁路需要维护人员20人的标准,全长1318公里的京沪高铁仅维护就需要26360名专业人员。
铁路行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人员有大学以上学历的约占62%。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获批运营、开建、筹划地铁的城市共有28个线网规划,2020年将建成轨交运营线路177条,运营总里程6100公里;到2050年规划建成290条城市轨交线路,运营总里程达11740公里。
在未来几年,全国范围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人员的市场需求呈爆炸式增长态势,以郑州地铁为例,一号线正常运营每公里至少需要60名管理及技术人员,未来五年,郑州地铁运营里程将达950公里,届时将直接带动近5.7万人就业。
而目前,河南省乃至全国开设铁道供电技术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和高职院校较少,河南省只有3家高职院校有本专业的毕业生,年均毕业生数,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3. 工业机器人专业需求分析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技术浪潮的关键,是世界制造大国争先抢占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制高点。
《中国制造2025》和《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对机器人技术发展做出了顶层规划。
随着人口红利逐步消失,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中国机器人拥有量的低密度预示着市场潜力大,发展空间广阔。
具体到我省的情况,伴随“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及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和建设,河南机器人产业发展面临良好发展时机,2015年年初,河南出台了《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形成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超千亿规模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未来,广大机器人制造厂商(制造方)及其集成商(销售方)和广大制造类企业作为使用工业机器人的客户(购买方),需求大量生产制造、设计集成、安装调试、销售及技术服务、操作与维护、编程与调试、维修与保养等专业领域工程师和技术员。
工业机器人专业技术人才用工缺口大,就业行业广泛,就业质量较高,显示出巨大的人才需求和就业市场潜力。
截止2018年,全国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达259所,在校人数据估算达39000余人,自2016年新专业设立招生,本专业还没有毕业生。
二、问题及原因(一)目前全国职业院校整体专业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依据《2018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高职院校整体专业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建设不够规范。
专业设置求全、存在同质化现象;专业设置不能完全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减招易、停招难;特色专业建设效果不够突出。
2.师资队伍建设尚需加强。
教师队伍规模需要扩大、师资队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有待优化。
受现有办学体制局限,人才引进和职称评聘受到制约。
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适应网络化教学的能力不足,开发慕课、微课的技术水平和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3.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办学活力严重不足。
办学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学校管理、机关作风与校园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管理体制需进一步优化,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尚需进一步理顺,职能应进一步强化,各种管理规章制度还需进一步补充、修改和完善,目标任务考核体系不健全,工作落实不够到位。
4.专业实践教学条件较为薄弱。
办学基础设施不足,实验室等教学资源薄弱,导致综合性实训条件建设进展缓慢,难以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
5.科研反哺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校企合作亟待突破。
学校科研成果层次总体有待提高,教师科研兴趣和积极性不高,教师“互联网+”的思维与能力不足,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不强。
6.生源结构发生变化,招生就业面临困难。
生源结构发生变化,在数量上表现为高招生源总量呈下降趋势,各省(市)及高校招生计划持续增加;在结构上表;招生形式上自主招生比例逐年扩大,注册式入学改革趋势明确。
经济增长放缓,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对学生就业及创新创业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倒逼学校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
(二)学院院(部)学生培养存在问题及原因1.我院专业建设发展很不平衡我院专业有的专业学生多,有的专业学生较少。
老牌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传统专业,是我校支柱专业,学生多,专业教师团队也成熟,是省级示范建设专业,但也存在实验实训设备老化的问题。
工业机器人技术和铁道供电技术是新专业,学生少,实验实训设备少,师资队伍不健全等问题。
还有学校政策和资金支持不到位为题,需要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充实到新专业教师队伍中,建设新老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和铁道供电技术)实验实训设备,保障理实一体化教学正常进行。
2.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及原因人才培养模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尚有差距,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还没有实现“无缝”对接,尚未达到行业企业的应用型人才要求,还需进步完善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3.学生培养存在问题及原因高职学生的思想总会受到阅历和视野的局限,潜意识中也很容易给自己更多负面的暗示。
导致学生动力不足,甚至没有动力。
这是国家整体高职生的思想状况,需要学校教育、教师们从思想上引导他们寻找到更多的积极意义。
我院招生学生现状是:单招生、五年制、普招生,其中单招生超过半数,另一半的三分之二才是普招生。
部分学生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是家常便饭,课堂上玩手机,说话、睡觉,此类现象屡禁不止。
面对如此现状的生源,我们教书育人的重担可想而知,真的是举步维艰。
三、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1)服务区域:中原经济区和长江三角区服务行业和产业:电工电子机械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智能制造、轨道交通(2)专业定位目标:通过三年建设,使现有专业达到省内一流、国内领先,新增专业招生规模逐年提升。
(3)规模目标(院(系)专业数量及学生规模);通过三年建设,在现有三个专业基础上,申报无人机应用技术(560610)专业、供用电技术(530102)专业,到2020年专业数量达到5个,在校生人数达到2400人。
(4)社会服务能力目标:1)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在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艺传承、技能推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X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基础上,再建1个X大师工作室。
2)构建基于行业需求的科研创新长效机制开展基于协同理念的校企横向课题合作,在横向课题研究的数量上有新的突破。
建立支持专任教师开展科学研究、行业服务的长效机制。
三年建设期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项以上,市厅级科研项目2项以上。
公开发表科技论文30篇以上,申请专利3项以上。
3)服务企业开展基于本质安全理念的学历提升教育和技能培训,每年培训人数达到300人;每年开展中级电工技能鉴定培训800人、开展高级电工技能鉴定培训200人、开展技师技能鉴定培训30人。
每年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项,开展技术讲座4次。
4)学生创新成果强化创新教育,培育创新成果,促进成果转化。
推动以专业创新成果为基础的创业实践。
每年完成学生创新成果1项。
(5)国际合作与交流1)深入开展职业院校教师交流合作,主要从“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面深人开展高职院校间的教师交流。
2)开展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方面,引入国外企业合作开展研发项目,合作模式由“引进来”变为“走出去”。
(二)具体目标(1)专业发展目标X学院的专业主要包括两大方向:智能控制技术、综合自动化供电技术,目前有三个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铁道供电技术专业,通过三年建设,到2020年新增两个专业: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供用电技术专业,使X学院的专业结构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