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工程课程设计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管理设计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管理设计一、引言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管理设计是指在林业生产中,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采取一系列措施和管理手段,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随着人类对森林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管理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该领域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
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1. 林地规划与布局在进行林地规划与布局时,需要考虑森林资源的分布情况、土地利用现状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因素。
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布局不仅可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效率,还可以减少土地利用冲突,并为后续的经营管理提供基础。
2. 林木种植与培育通过科学选种、合理配置种植密度以及实施育苗技术等手段,可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此外,在培育过程中还需要加强疾病虫害防治,以保证林木的健康生长。
3. 水土保持与防治沙漠化水土保持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建设防风林、植被覆盖和水土保持工程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发生,维护生态平衡。
4.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需要重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
通过采取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恢复濒危物种等,可以有效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三、林业生态工程管理设计1. 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在进行林业管理设计时,需要进行定期的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
通过对森林资源、水质、空气质量等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2. 森林火灾预防与灭火森林火灾是对森林资源和人类安全造成威胁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林业生态工程管理设计中,需要加强森林火灾的预防与灭火工作,提高火灾的预警能力和灭火能力。
3. 林业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问题,对森林健康和生态平衡造成威胁。
在林业生态工程管理设计中,需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工作,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控制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4. 林木采伐与更新在进行林木采伐与更新时,需要科学制定采伐计划,并合理控制采伐强度。
农业生态工程课程设计
农业生态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原理和关键技术。
2. 学生能描述不同类型的农业生态系统,了解其结构和功能。
3. 学生能解释农业生态工程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产量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农业生态工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农业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设计简单的农业生态工程方案,并进行初步评估。
3. 学生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和表达农业生态工程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绿色农业观念。
2. 学生形成科学的农业发展观,关注农业可持续发展。
3. 学生培养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探讨和解决农业生态工程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农业科学领域的专业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高中生,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和农业知识基础,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课程目标需具备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将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进行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农业生态工程概述- 农业生态工程的定义、原理与作用- 农业生态工程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2.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3. 农业生态工程关键技术- 生物技术在农业生态工程中的应用- 生态农业模式设计与实践-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4. 农业生态工程案例分析与评价- 国内外典型农业生态工程案例介绍- 农业生态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评价5. 农业生态工程与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绿色农业与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农业生态工程概述第二周: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第三周:农业生态工程关键技术(一)第四周:农业生态工程关键技术(二)第五周:农业生态工程案例分析与评价第六周:农业生态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基于教材中关于农业生态工程的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拓展,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设计
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设计姓名:XXXXXXXX级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二○一一年七月十三日1.1.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98年6月10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8)《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4年7月27日);(9)云南省人大《关于开发建设项目认真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决议》。
(2000年7月)1.2.2部委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513号,1994年11月22日);(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第5号令,2005年7月8日24号令修订);(3)《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2000年第12号令,2000年1月31日);(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6号,2005年7月8日24号令修订);(5)《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水利部第24号令,2005年7月8日);(6)《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水利部令第28号,2006年11月19日)1.2.3规范性文件1.2.3.1部级文件(1)《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号);(2)《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3)《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4号);(4)《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制格式和内容补充规定>的通知》(水利部保监〔2001〕15号);(5)《关于加强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续工作的通知》(水利部办公厅办函〔2002〕154号);(6)关于颁发《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水总〔2003〕67号);(7)《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89号);(8)“关于发布2007年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的通知”中“水土流失防治费和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纳入收费项目”(财政部、国家计委财综〔2006〕6号);(9)《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保监〔2005〕22号);(10)《关于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纳入收费项目的通知》(财政部、国家计委财综〔2002〕25号);(11)《关于规范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工作的意见》(办水保〔2005〕121号);(12)《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公告,2006年2号);(13)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试行)》的函(水保监〔2006〕16号);(14)《关于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督察工作的通知》(办水保〔2007〕94号);(15)《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水保〔2007〕184号);(16)《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的通知》(水保监〔2008〕8号);(17)《关于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综〔2008〕78号);(18)《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保〔2009〕187号)。
第八章 林业生态工程的规划设计
济南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东营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泰安市 威海市 日照市 莱芜市 临沂市
1003.38
383.24 696.08 1316.00 1030.00 882.61 604.07 836.02 311.67 170.05 834.61
1230.96
503.31 891.85 1630.89 1246.41 1102.16 732.11 1008.81 387.78 223.88 1012.00
(三)自然条件(立地条件)资料的收集 1、气象资料
降水、气温、地温、风、湿度及农业灾害性天气资料。
2、土壤调查资料
成土母质、土壤种类、分布、土壤的水、肥状况等。土壤 分布图、土壤肥力图和土地利用分区图及其相应的文字说明。
3、水文地质调查资料
水源类型及水量情况,历史洪水和枯水调查资料,水位、 流速、流量、库容、含沙量等水文要素资料;径流资料。
(三)、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的工作程序
规划 项目建议书
修 改 或 重 新 设 计
可行性研究 推迟立项 评估 不予立项 立 项
初步设计
1、规划 规划可分长期(10~20年)、中期(5~10年)和短期 (3~5年)三种。项目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该项目建设的必 要性、项目的地域范围和规模、资源条件、工程任务量和投资 额的初步估计、投资效果的初步分析。在项目规划报告中,应 该突出说明在这一地区进行该建设的必要性和作用,分析资源 潜力,对项目实施后新增生产能力和社会效益进行初步预测。 项目规划报告是一个申报文件。当它经投资单位筛选审批 同意后,提出项目规划报告的单位即可着手组织项目的可行性 研究。 2、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是根据已审批的规划内容,从中提出近期有可 能实施的项目,进行论证研究后编制而成,一般只是规划的部 分内容,有时规划内容少,也可一次全部提出。如项目较小, 也可不做项目建议书,由上级部门直接下达可行性研究任务书。 项目建议书的内容和编制方法与可行性研究基本相同,只是线 条更粗一些。
大学造林课程设计
大学造林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造林的基本概念,掌握造林的科学原理和实施步骤。
2. 学生能掌握不同树种的生态特性和造林技术要求。
3. 学生能了解我国林业政策及造林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造林设计和规划。
2. 学生能在实际操作中,正确选择树种,进行造林施工及后期管理。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进行造林项目的调查、分析和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造林对国家、社会和人类的益处。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旨在培养学生具备造林专业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大学阶段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对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造林实践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生态环境观念。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造林基本概念:包括造林的定义、分类、功能及造林效益。
教材章节:第一章 造林概述2. 树种选择与配置:介绍不同树种的生态习性、适应性及配置原则。
教材章节:第二章 树种与造林设计3. 造林技术要求:涵盖整地、造林方法、栽植技术及幼林抚育等内容。
教材章节:第三章 造林技术4. 造林设计与规划:学习造林项目的设计流程、规划方法及实施方案。
教材章节:第四章 造林规划与设计5. 造林施工与后期管理:掌握造林施工技术、后期管理措施及病虫害防治。
教材章节:第五章 造林施工与后期管理6. 造林项目评价与效益分析:了解造林项目的评价方法、效益分析及改进措施。
教材章节:第六章 造林项目评价与效益分析7. 林业政策与法规:学习我国林业政策、法规及造林相关政策。
林业生态工程课程设计范文
林业生态工程课程设计范文一、课程设计背景。
林业生态工程啊,就像是大自然的一场精心策划的绿色魔法。
咱这课程设计呢,就是要把书本上那些干巴巴的理论知识,变成实实在在的、能让森林更茂盛、生态更美好的计划。
想象一下,咱们就是大自然的设计师,要给森林这个超级大社区来个全面的升级改造。
二、设计目标。
1. 改善生态环境。
让那些小动物们有更舒适的家,就像给小鸟打造豪华鸟窝公寓一样。
让空气更清新,就像给地球装了一个超级大的空气净化器。
而且还要让土壤更肥沃,让树木像吃了菠菜的大力水手一样茁壮成长。
2. 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
不能光让森林美美的,还得让它赚钱呢。
比如说,合理规划树木的种植,让那些可以做木材的树长得又好又快,就像培养森林里的赚钱小能手。
同时,发展林下经济,像是种点蘑菇啥的,这就相当于森林的副业啦。
3. 增强森林的生态稳定性。
森林里的物种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成员,要让它们和谐共处。
不能让某个物种太霸道,也不能让某个物种太孤单。
所以我们要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让森林这个大家庭热热闹闹、稳稳当当的。
三、设计区域概况。
咱选的这个设计区域呢,是一片位于山区的林地。
这片林地就像一个性格复杂的家伙,有陡峭的山坡,也有相对平缓的谷地。
土壤肥力呢,就像个调皮的孩子,有的地方肥沃得很,有的地方就比较贫瘠。
而且这片林地里的树木种类也是五花八门,有高大挺拔的松树,就像森林里的大哥哥;还有一些矮小的灌木,像是一群小跟班。
这里的小动物也不少,经常能看到松鼠在树枝间跳来跳去,就像在玩杂技。
四、具体设计方案。
1. 造林规划。
在山坡的上部,因为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我们就种上一些根系发达的树种,比如马尾松。
马尾松的根就像无数只小手,紧紧抓住土壤,防止土壤溜走。
就像给山坡穿上了一件结实的防滑鞋。
在山坡中部,土壤肥力还可以,我们种上一些经济价值比较高的阔叶树,像樟树。
樟树不仅能提供优质的木材,它的叶子还散发着一种清香,让整个森林都香喷喷的。
在谷地呢,水分比较充足,我们可以种上一些喜湿的树木,比如水杉。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管理设计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管理设计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管理设计引言:随着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消耗的加剧,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成为当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管理设计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旨在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促进林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林业生态工程的定义、目标、原则、方法和管理设计等方面,系统阐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林业生态工程的定义和目标:林业生态工程是指通过营造和管理人工林、提升林区生态功能和服务能力的一系列工程措施。
它的目标是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维护和恢复可持续生态系统。
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定性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首要原则。
2.多功能原则: 林业生态工程需要具备多种功能,包括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3.可持续发展原则: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需要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平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4.科学性原则: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需要依据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规划和管理,确保工程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方法:1.合理规划:通过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确定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空间布局和时间节点。
2.科学选择树种:根据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和经济可行性,选择适宜的树种,提高林区生态功能。
3.合理造林: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和生态需求,采用适当的造林方式,提高造林效果。
4.生态修复:对已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包括土壤修复、种植护林树种等。
5.生态监测:建立生态监测网络,定期监测和评估生态系统的各项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林业生态工程的管理设计:1.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提供政策支持。
2.技术支持:提供技术支持,研发先进的林业生态工程技术,提高工程的效果和可操作性。
第五章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资料课件
❖ (4)林业生态工程目的不同,规划内容也有所侧重。例如 防护林规划设计、用材林基地建设规划设计、经济林或风景 林营造规划设计等,随营造的主体林种不同,在进行造林规 划时其内容也有所差异。例如三北防护林规划设计着重调查 风沙、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情况,在设计中坚持因地制宜、 因害设防,以防护林为主,多林种、多树种结合,乔、灌、 草配套,带、网、片结合等设计原则。而南方山地速生丰产 用材林规划设计则着重调查造林地立地质量,编制立地类型 表和立地指数,对宜林地进行质量评价,选用生产力高的林 地进行造林,并对其产量进行预估。
❖ (4)造林规划设计还必须确定林业生态工程发展目 标、工程经营方向,安排生产布局,落实工程任务 ,提出保证措施,编制造林规划设计文件。
❖ 三、规划设计的内容
❖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的内容是根据任务和要求决定的。一般 来说,其内容主要是:查清土地和森林资源,落实林业生态 工程用地;进行土壤、植被、气候、水文地质等专业调查, 编制立地类型表、林业生态工程典型设计和森林经营类型表 ;在完成社会经济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营建等各项规 划,编制规划文件。但是,由于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的种 类不同,其内容和深度是不同的。
❖ 林业生态工程总体规划项目多根据事前上级主管部
门和有关单位提出的要求来制订。例如,以县为单 位的林业生态工程总体规划的目的是为了领导层发 展林业进行决策,为制订林业生态工程计划、安排 种苗生产以及林业投资提供依据。因此,林业生态 工程总体规划内容包括清查土地和森林资源,进行 土地利用和区划,制订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目标 和方向,进行林种、树种规划和造林布局,安排种 苗生产,规划现有林经营。如有必要,还可进行与 林业生态工程有关的多种经营规划,林业生态工程 科研、教育规划、林场场址、苗圃以及道路等附属 工程规划。此外,也可对林业生态工程组织机构, 林业职工编制,林业生产所需劳力、资金等进行规 划。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教案讲义
(2) 提出规划设计方案,并计算投资、劳力和效益。规划 设计的造林面积和营林措施要落实到山头地块。
(3)根据实际需要,对林业生态工程有关的附属项目进行 规划设计,包括造林灌溉工程、营建道路、通讯设备等的规划 设计。
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
1.总论 2.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3.项目区基本情况 4.项目总体布局、建设内容及规模 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效益分析与评价 7.项目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8.结论与建议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第1章 总论 第2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第3章 建设条件分析 第4章 建设方案(比选方案) 第5章 森林保护与环境保护 第6章 项目组织与经营管理 第7章 项目建设进度 第8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9章 效益分析与评价 第10章 项目建设保障措施
2.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质量评价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统计 A 土地利用分类:农田、林地、牧业用地、水
面、非生产用地 B 土地利用调查
(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A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B 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C 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需求分析
(3)土地质量评价
3. 土地利用规划与林种安排
(1)农牧用地规划 (2)林业用地规划:是整个规划设计的核心。 防护林(protective forest):以发挥森林的防护效益
5. 成本及效益估算
成本:包括实施这项规划设计所需求的一切费用,要按照有关规 定进行概算,注意不要遗漏也不要高估,一定要实事求是。 效益估算:包括经济和生态效益两部分。
直接经济效益:包括木材、果实、木本粮油、薪柴、条子、 饲料等 间接经济效益:包括防护作用增产的粮食、油料、复合经营 增加的多种经济产品等方面 生态效益:包括土壤侵蚀减少量、河流水分状况的改善、气 候的缓和、生物多样性的增加、自然灾害的减轻、生态景观 的改善等方面。有的可以直接估算,有的则可以根据经验、 试验资料进行推算。要多作调查分析,力求予以客观的估计。
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生态环境工程学教案
林业生态工程学教案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第一讲(绪论1)一、教学内容章节:绪论内容:林业生态环境工程在生态环境建设、流域治理、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位置与作用。
二、重点森林与水土保持,森林资源概况。
三、难点林业生态工程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四、课堂互动问题:森林资源的统计标准与森林覆被率,生态环境改善与林产品需求对森林资源的需求?讨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森林定义与对森林认识的变迁。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与讨论。
辅助教学手段:PPT。
第二讲(绪论2)一、教学内容章节:绪论内容: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林业生态工程学的特点、内容及相关学科的关系;国内外发展趋势及教学方法,当前相关研究热点与难点问题。
二、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国内林业生态工程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发达国家与发展状国家相关实践的主要特点与差异,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三、难点林业生态工程与传统林业的区别,林业生态工程体系。
四、课堂互动问题:防护林、林业生态工程、体系的概念及体系形成?讨论:林业生态工程理论发展过程与生态学理论的进展。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与讨论。
辅助教学手段:PPT。
第三讲(第一章1)一、教学内容章节:第一章林业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内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生态学原理-生态系统原理,恢复生态学理论。
二、重点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理论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作用,与林业生态工程的布局、结构、配置措施之间的关系,在种群配置、植被恢复方法选择、工程建设目标确定、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三、难点恢复生态学的基本理论、脆弱生态系统,生态平衡。
四、课堂互动问题:生态系统能流与物流原理与人工生态系统构建、自然地理区与生态平衡?讨论:生态恢复的可能性与恢复标准。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提问与讨论。
辅助教学手段:PPT。
第四讲(第一章2)一、教学内容章节:第一章林业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内容:林业生态工程学的生态学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景观生态原理。
林业生态工程课程设计范文
林业生态工程课程设计范文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
2. 掌握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类型及其生态功能。
3. 了解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影响。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林业生态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2. 能够设计简单的林业生态工程方案,并进行初步评估。
3. 能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查询等途径,收集、整理和分析林业生态工程相关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森林资源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积极参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态度。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为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内容1. 林业生态工程概述- 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与功能- 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历程及现状2. 林业生态工程原理- 生态学原理- 造林学原理- 水土保持原理3. 林业生态工程类型- 防护林体系建设-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沙漠化防治工程- 水源涵养林工程4. 林业生态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工程设计方案的评估5. 林业生态工程实施与评价- 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 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 林业生态工程的成功案例与启示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以课本为依据,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按照概述、原理、类型、设计和实施评价五个方面进行安排和进度制定。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林业生态工程相关知识,为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对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类型等进行系统讲解,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
第十一章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 PPT
6、竣工验收和后评价阶段
林业生态工程施工后,当年应按设计文件对工程进行验收。 并且按设计中造林地的最小单位(小班)建立档案,组织与管理 幼林经营。
项目交付使用后,便进入生产运行期,在经过一段时间 (一般为2年)的生产运行之后,应对项目的立项决策、设计、 竣工验收、生产运营全过程及交付使用后的生态效益、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进行总结评价,以便总结经验,解决遗留问题, 提高工要性:
(1)通过林业生态工程总体规划可以把一个较大区域的林 业生态工程项目进行通盘考虑,合理地作出长远规划的安排。
(2)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把先进适用的工程技术安排到 山头地块,实行科学造林,达到保障造林质量,提高造林成活 率和林木生产力的目的。如适地适树问题。
(3)通过规划设计可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技术性,克 服盲目性,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和浪费。如育苗与需苗关系。
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
1.总论 2.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3.项目区基本情况 4.项目总体布局、建设内容及规模 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效益分析与评价 7.项目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8.结论与建议
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项目的可行 性研究,就没有项目评估;不经过评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也不能成立,是无效的。
有权批准投资项目的单位在收到上报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后, 应及时进行审查,组织评估工作。
评估小组完成评估工作以后,应对项目提交评估报告和评 估意见。评估意见可分同意立项、需修改或重新设计、推迟立 项和不同意立项四类。确认可行的项目,经投资决策部门审查 批准后正式立项,可进行初步设计。
建设单位根据批复的总体设计文件,组织编制作业设计 文件,以指导建设项目施工作业。 作业设计的范围明确,符合总体设计确定的经营管理单 位。小班区划转绘、面积核实测算符合精度要求,小班 套入的立地类型、造林类型和森林经营类型准确。
林业生态工程篇教案
第一章林业生态工程概论一课程概述林业生态工程学是随着林业发展战略转移、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需求而通过继承、交叉形成的一门新的专业课程,不仅是从单一的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来研究水土保持的生物措施,而是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林业发展的理论与技术措施,核心是在对生态理论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工程措施进行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的林业生态建设,根据生态理论进行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以在系统内获得较高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是水土保持、林学、生态、环境规划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必修或选修的重要课程。
林业生态工程学是水土保持专业教学的一门骨干专业课,在80年代初期开始形成,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不断吸收新的理论与技术到90年代中期完善形成体系。
它以现代生态、水土保持、森林培育理论为基础,在原“水土保持林学”、“防护林学”、“农林复合经营”、“森林培育学”、“生态工程学”及“生态学”等课程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形成,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三大部份:防护林学基础、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林业生态工程效益监测评价,同时配合有一周的教学实习和半周的课程设计。
通过课堂讲授、野外实习与课程设计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学的理论、实践与实际动手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培养,达到使学生具有较丰富理论知识又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独立开展研究与工程设计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材由林业生态工程学课本、学习指导、实习指导、课程设计指导、多媒体教学课件、习题库等几部分组成,形成了较完整教材体系。
二主要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中国生态林业工程概况,防护林营造技术措施防护林体系建设技术,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工程规划与设计技术等几个方面:林业生态环境工程在生态环境建设、流域治理、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位置与作用;林业生态工程学的特点、内容及相关学科的关系;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国内外发展趋势及教学方法。
林业生态工程课程设计
目录1引言‥‥‥‥‥‥‥‥‥‥‥‥‥‥‥‥‥‥‥‥‥‥‥‥‥‥‥‥‥‥‥‥2项目区概况‥‥‥‥‥‥‥‥‥‥‥‥‥‥‥‥‥‥‥‥‥‥‥‥‥‥‥‥2.1地理位置‥‥‥‥‥‥‥‥‥‥‥‥‥‥‥‥‥‥‥‥‥‥‥‥‥‥‥‥‥2.2项目区自然状况‥‥‥‥‥‥‥‥‥‥‥‥‥‥‥‥‥‥‥‥‥‥‥‥‥2。
2。
1植物2。
2。
2土壤2。
2。
3气候2。
2.4地貌2。
2。
5地质2.3社会经济状况‥‥‥‥‥‥‥‥‥‥‥‥‥‥‥‥‥‥‥‥‥‥‥‥‥‥‥2.3。
1行政区划与人口分布2。
3.2工业生产情况2。
4土地利用状况‥‥‥‥‥‥‥‥‥‥‥‥‥‥‥‥‥‥‥‥‥‥‥‥‥‥‥‥‥2。
5水土流失状况‥‥‥‥‥‥‥‥‥‥‥‥‥‥‥‥‥‥‥‥‥‥‥‥‥‥‥‥‥3设计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4腰堡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设计‥‥‥‥‥‥‥‥‥‥‥‥‥‥‥‥‥‥4.1立地类型划分‥‥‥‥‥‥‥‥‥‥‥‥‥‥‥‥‥‥‥‥‥‥‥‥‥4。
2林业生态工程布局‥‥‥‥‥‥‥‥‥‥‥‥‥‥‥‥‥‥‥‥‥‥‥‥‥‥5单项林业生态工程设计‥‥‥‥‥‥‥‥‥‥‥‥‥‥‥‥‥‥‥‥‥‥‥5。
1坡面水土保持林‥‥‥‥‥‥‥‥‥‥‥‥‥‥‥‥‥‥‥‥‥‥‥‥‥‥‥5。
2沟道水土保持林‥‥‥‥‥‥‥‥‥‥‥‥‥‥‥‥‥‥‥‥‥‥‥‥‥‥‥6管理措施6。
1人工林抚育管理6.2工程管理6。
3 资金管理6.4 信息管理6.5 物资管理7 效益分析8进度安排1引言以小流域为单元,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农林牧渔各业用地,布置各种水土保持措施,使之互相协调,互相促进,形成综合的防治措施体系。
流域是地面水和地下水天然汇集的区域,是水土流失和开发治理的基本单元。
流域大小的划分是相对的,根据水利部规定,中国目前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小流域概念,是指面积小于50平方公里的流域。
实践证明,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集中、连续的治理,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条成功经验。
《生态恢复与生态工程技术》课程总体设计
《生态恢复与生态工程》课程总体设计1.课程定位《生态恢复与生态工程技术》是林业技术专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专业、经济林培育与利用专业、森林资源保护专业、林业调查与信息处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相关工作所必需的生态恢复与生态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素质,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该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为以后的专业核心能力课打下基础。
同时,培养同学的环保意识和逐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该课程一共64学时,前导课程有《森林环境》、《森林植物》、等课程。
2.课程设计2.1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1)设计理念:本课程为林业技术专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专业、经济林培育与利用专业、森林资源保护专业、林业调查与信息处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为使生态恢复与生态工程技术课程教学能够更好地体现高职的办学定位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师经过多年探讨,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定位高职、服务专业、提高素质、强化技能”,并提出“面向专业需求、确保教学质量”的教学要求。
多次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减少了不适应学生现有基础的过于难繁的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深受学生欢迎。
在课程设计上,把“理论强化技能,方法对接知识,项目引领实践,兴趣激发创新”作为设计理念(图一),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注重对学生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素质提升、激发兴趣。
按照做学结合的基本框架对课程进行设计、开发、改革与实施,充分体现对学生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培养要求。
(图一课程设计理念)(2)设计思路1。
任务一林业生态工程的规划设计
任务二综合调查与评价技术
❖ 三社会经济系统调查分析
❖ 1、收集有关气候、自然资源等基础资料、建设区域社会与 经济等方面的第二手资料;并与建设区域主管人员、科技人 员进行座谈,更详细地手机建设区相关资料。在分析第二手 资料的基础上,制定采访工作计划。
复习思考题
❖ 1 林业生态工程概念 ❖ 2 林业生态工程和传统森林培育区别 ❖ 3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存在问题 ❖ 4 了解世界林业主要生态工程概况。
项目二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区域调查与分析
❖
任务一建设区域综合调查内容
❖ 一建设区域总和调查内容
❖ 二建设社区与自然资源环境条件调查的内容
❖ 三建设区域灾害调查的内容
况等
❖ ⑷ 人口质量:人口的文化素质(文化程度、科技水
平、劳动技能、生产经验等)、人员体力等
任务一建设区域综合调查内容
❖ 四建设区域内社会经济情况调查的内容 ❖ 2、生产情况
❖⑴ 产业结构 ❖ ⑵生产水平和技术
❖ ⑶群众生活水平 ❖ ⑷社会、经济情况
任务二综合调查与评价技术
❖ 一、自然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 (一)自然资源调查的方法步骤 ❖ 三类,收集资料法、常规(现场)调查法、
遥感法 ❖ 1、准备阶段 ❖ 2、外业阶段
❖ 3、内业阶段
任务二综合调查与评价技术
❖ 一、自然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 (二)水资源分析评价
❖ 1、水的存在形式:两种形式 ❖ 2、水质 ❖ 3、水的供需平衡分析 ❖ 4、水能资源
任务二综合调查与评价技术
❖ 一、自然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 (三)土地资源评价
❖ (三)减少土壤侵蚀
❖ 1、森林减少水土流失面积 ❖ 2、深林减少土壤侵蚀量 ❖ 3、森林减少河川径流的输沙量 ❖ 4、森林减少泥沙淤积
最新-林业生态工程教育课改 精品
林业生态工程教育课改在我国,水土流失的环境问题,尤其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只有控制水土流失,才能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创造条件;在城市和开发建设项目区,环境的恶化更令人担忧,增加绿地覆盖面积,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恢复植被,保护森林,建设林业生态工程,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根据国家计划委员会主持编制的全国生态建设规划1996~2050及林业部编制的全国生态建设规划1996~2050的需要,适应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的需要,国家教育部立项研究高等农林院校环境生态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为推动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及建立林业生态体系服务,本文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林业生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1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应用能力11优化教材,改革教学内容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需要,为师生教学之用而编写的,它系统的阐述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要点,因此,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处理好教材是至关重要的,选择一本基本理论比较详细、全面的书作为学生的教材。
教学内容的改革应突出基础性、前瞻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要紧密结合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比如,通过照片对比和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林业生态工程在目前水土保持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中强化对对所学知识的运用。
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配置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布局与设计,包括承接任务、现状调查、规划设计以及后期服务在内的主要步骤等,培养林业生态工程项目作业设计与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能力。
12强化课程设计,突出应用能力课题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是强化知识应用的重要途径,是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转化的关键,是学生知识、技能和技巧得以巩固和提高的有力措施,所以在课堂教学之余,安排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来综合锻练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2012-2013学年第 1 学期)课程名称: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设计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2010级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院:水利学院学号:学生成绩:目录1引言‥‥‥‥‥‥‥‥‥‥‥‥‥‥‥‥‥‥‥‥‥‥‥‥‥‥‥‥‥‥‥‥2项目区概况‥‥‥‥‥‥‥‥‥‥‥‥‥‥‥‥‥‥‥‥‥‥‥‥‥‥‥‥2.1地理位置‥‥‥‥‥‥‥‥‥‥‥‥‥‥‥‥‥‥‥‥‥‥‥‥‥‥‥‥‥2.2项目区自然状况‥‥‥‥‥‥‥‥‥‥‥‥‥‥‥‥‥‥‥‥‥‥‥‥‥2.2.1植物2.2.2土壤2.2.3气候2.2.4地貌2.2.5地质2.3社会经济状况‥‥‥‥‥‥‥‥‥‥‥‥‥‥‥‥‥‥‥‥‥‥‥‥‥‥‥2.3.1行政区划与人口分布2.3.2工业生产情况2.4土地利用状况‥‥‥‥‥‥‥‥‥‥‥‥‥‥‥‥‥‥‥‥‥‥‥‥‥‥‥‥‥2.5水土流失状况‥‥‥‥‥‥‥‥‥‥‥‥‥‥‥‥‥‥‥‥‥‥‥‥‥‥‥‥‥3设计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4腰堡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设计‥‥‥‥‥‥‥‥‥‥‥‥‥‥‥‥‥‥4.1立地类型划分‥‥‥‥‥‥‥‥‥‥‥‥‥‥‥‥‥‥‥‥‥‥‥‥‥4.2林业生态工程布局‥‥‥‥‥‥‥‥‥‥‥‥‥‥‥‥‥‥‥‥‥‥‥‥‥‥5单项林业生态工程设计‥‥‥‥‥‥‥‥‥‥‥‥‥‥‥‥‥‥‥‥‥‥‥5.1坡面水土保持林‥‥‥‥‥‥‥‥‥‥‥‥‥‥‥‥‥‥‥‥‥‥‥‥‥‥‥5.2沟道水土保持林‥‥‥‥‥‥‥‥‥‥‥‥‥‥‥‥‥‥‥‥‥‥‥‥‥‥‥6管理措施6.1人工林抚育管理6.2工程管理6.3 资金管理6.4 信息管理6.5 物资管理7 效益分析8进度安排1引言以小流域为单元,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农林牧渔各业用地,布置各种水土保持措施,使之互相协调,互相促进,形成综合的防治措施体系。
流域是地面水和地下水天然汇集的区域,是水土流失和开发治理的基本单元。
流域大小的划分是相对的,根据水利部规定,中国目前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小流域概念,是指面积小于50平方公里的流域。
实践证明,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集中、连续的治理,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条成功经验。
小流域治理的目的在于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充分发挥小流域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有利于集中力量按照各小流域的特点逐步实施,由点到面,推动整个水土流失地区水土保持工作,使水土保持工作的综合性得以充分体现。
2项目区概况2.1地理位置本溪地处辽东半岛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3°34'~125°46',北纬为40°49'~4 1°35'。
东与吉林省的通化市为邻,西与辽阳市接壤,南临丹东市的凤城、宽甸两县,北靠沈阳市的苏家屯区和抚顺市的抚顺、新宾两县。
距省会城市沈阳63公里,南距出海口大连、营口、丹东分别为350公里、193公里、200公里。
2.2项目区自然状况2.2.1植物本溪市植被覆盖率较高,森林茂密,现有山林面积976万亩,林木树种繁多,名类植物计80个科,6200多种,森林覆盖率62%,以天然次生林为主。
有红松、刺秋、黄波罗、水曲柳、核桃楸等较珍贵树种。
年产木材17万立方米,约占辽宁省木材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山区盛产中草药、桓仁县有“人参之乡”的美称。
此外,还盛产鹿茸、天麻、黄芪、细辛、五味子、贝母、刺五加等260多种中药材和山楂、黑木耳,弥猴桃、蕨菜、凤尾磨等山菜野果。
本溪县草河掌一带崇山峻岭中生长着芳香美丽的"天女木兰花",是经济价值很高的化工原料。
2.2.2土壤本溪地区的土壤处于棕壤带。
由于受到成土母质、地势、气候、植被、水文等条件的影响,境内各地的土壤类型及其理化性质差异较大。
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发育有适合林木生长的暗棕壤。
在低山丘陵、山前漫岗以及距离村屯较近的平缓地带发育有大面积的棕壤,是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地。
在棕壤、暗棕壤地带的冷凉低温地区零星分布着白浆土。
在中部、东南部、西北部、西南部的河谷盆地和平原地带,发育有草甸土、沼泽土和水稻土,地势低平,土质肥沃,是本溪市蔬菜、水稻的主要产地。
2.2.3气候本溪属于中温带湿润气候区,春天风和日丽,夏季稍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
全地区年平均气温为6.1℃~7.8℃,最热的七月,月平均气温为24.3℃;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为零下14.3℃。
雨量比较充足,年平均降水量为800-900毫米,其中一半集中在夏季的七、八月份。
综观全年,春天风和日丽,夏季稍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天冰封雪飘。
最佳旅游季节为秋季。
2.2.4地貌本溪地处辽宁东部山区,由于受纬向构造和扭动构造的控制,自地质历史的第三纪以来逐渐形成以东西向和北东——南西向联结组合为主的山川走向。
按海拔高度和相对标高测定,地貌主要特征是以中低山地形为主,西北部边缘有局部丘陵地形。
全境总趋势为南高北低,而东西相比又东高西低。
其地貌组成以湿润流水作用的山地侵蚀构造地貌为主,间杂一部分剥蚀构造地貌,在河谷宽阔处有零星的剥蚀堆积地貌。
本溪地区处于长白山支脉——千山山脉之东北端。
千山山脉自吉林通化龙岗山向西南支出,蟠结数百里,由吉林通化、抚顺新宾入本溪市。
总体走向为东北——西南向,形成浑江、太子河、浑河的天然分水岭。
宏观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西两侧比较,自东向西倾斜。
本溪境内1000米以上的高峰40余座,主要分布在本溪县、桓仁县和两县与凤城县、宽甸县的接壤地带。
局部山脉走向有的呈东西向,有的呈南北向,崎岖蜿蜒,遍布全境,最高为佛顶山,主峰山峰1367.2米,为辽宁第一高峰,被誉为“辽宁屋脊”。
2.2.5地质本溪市山河交错,地质复杂,素有“地质摇篮”、“天然地质博物馆”之称。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较早,是中国地质学研究的发源地之一。
地质构造体系上5个构造带:北西向构造带,处在本溪地区北部和西部的太古代鞍山群地层中;近东西向构造带及太子河凹陷带;摩天岭及四棵杨树近东西向构造带和马鹿沟近东西向岩体带;北东向构造带,重要是断裂构造;弧形构造带;伽玛射线地温异常带。
2.3社会经济状况2.3.1行政区划与人口分布本溪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濒临省会沈阳市,下辖本溪、桓仁两个满族自治县和平山区、明山区、溪湖区、南芬区四个城区及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总面积8411平方公里,人口156万人,除汉族外,有满族、回族、朝鲜族等33个少数民族。
2.3.2工业生产情况本溪市工业经济发展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1954年之前是中央政府直辖市,目前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主要有冶金、机械、化工、建材、纺织、医药、轻工、电子、有色金属、煤炭等行业。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本溪紧紧抓住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机遇,结合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资产存量优势,做强做优冶金支柱产业,加快培育现代生物医药、旅游和钢铁深加工制品三大接续产业,本溪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4土地利用状况土地利用状况如附表1所示单位:亩农地林地草地果园水域荒地城镇村占地道路其他用地未利用地基本农田坡耕地天然林人工林其他薪炭林蚕场154247487.9270 22 1.2 1 2.5水土流失状况本溪市辖两县四区和一个经济开发区,土地面积8420km2,其中山地面积7667km2,占91.5%。
林业用地6253km2,占74.4%,耕地706km2,占8.4%。
长期以来,由于人口的增长,为解决吃、烧等问题和对各种资源的开采开发,毁林、毁草、陡坡种地,掠夺式的经营,致使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据2005年全省遥感调查结果,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达1193.1km2,占全市面积的14.2%,土壤侵蚀总量为337.3万吨/年,水土流失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827.27吨/(平方公里.年)3设计指导思想与指导原则根据腰堡小流域规划区内土地资源、林业资源进和水资源状况,以及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本着自然地域与行政区划完整性和遵循地形地貌相对一致的原则;经济水平与自然灾害相对一致的原则;林业发展方向和经营措施相对一致的原则等,确定腰堡小流域的布局。
基本原则即综合性原则、相似性原则以及主导因素原则。
4腰堡小流域林业生态设计4.1立地类型划分按照主导环境因子组合的方法划分立地条件类型,并作立地条件类型划分表。
其方法为:选择主导环境因子若干,对每个因子进行分级,按因子、因子水平组合成一张立地条件类型表,其命名方法为:因子+级别(程度)。
例子:因子:地形(海拔、坡向、坡位、坡度……)土壤(土壤种类、土层厚度、理化性质……)水平:坡位(上部、中部、下部、坡角)土层厚度(<25cm薄、25-60cm中、>60cm厚)。
4.1.1 原则(1)综合性原则:进行林业区划应以自然规律为基础,结合经济规律确定林业生产发展的方向和布局。
因此,一切对林业生产发展有影响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都必须综合考虑。
(2)相似性原则:在同一区域内,必须保持自然条件、林业资源条件、林业经济条件的相似以及在发展方向、布局和主要途径、措施上的相似性。
(3)主导因素原则:在形成各个区域特性的诸因素中,总有一个或几个重要因素起主导作用,它直接影响着林业生产发展的方向。
因此,在分区划片时,要抓住主导因素,再参考其它因素,合理确定区间的界线。
4.1.2 主导因子的确定采用正确的方法对立地条件进行分析评价,找出影响林草生长的因子,弄清诸因子之间的关系,确定限制性因子(主导因子),是林业生态工程设计的前提,也是立地类型划分的基础。
自然因子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因子。
除此之外还有人为活动。
4,1.2.1.立地因子在林业生态工程实践中,造林地的立地因子是多样而复杂的,影响林木生长的环境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
但概括起来植物的基本生活因素不外是光、热、水、气、土壤、养分条件因子。
水热状况基本决定着乔、灌、草种的区域分布及适应范围。
同时,通过区域性范围内某一造林地的其他因子对水热因子的再分配作用的影响,而形成造林地的局部小气候条件,从而构成具有一定特征的造林低环境条件。
立地因子中土壤的水分、养分和空气条件,是造林地立地条件的主要方面,再加上该造林地上所具有小气候条件,即综合反映出该造林地的宜林宜牧性质及林草具有潜在生产力。
立地条件是众多环境因子的综合反映。
为了全面掌握造林地的立地性能从而找出影响立地条件的主导因素,就必须对立地条件的有关各项因子进行调查、观察和了解。
在一个森林植物地带范围内分析立地条件,必须了解和掌握以下几点:(1)海拔高度: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急下降0.5—0.6°Ç。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空气湿度则逐渐增加,其后又低海拔的干燥温暖状况,转变为高海拔的湿润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