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寒潮天气过程-2
天气学课程分析 2课程总结
天气学分析II 课程总结一、课程的认识与总结(几次天气过程分析)1.北方气旋天气过程A.北方气旋的特征及发生发展过程北方气旋包括蒙古气旋、东北气旋、黄河气旋和黄海气旋等;北方气旋平均每年出现70次左右,四季均可发生,多发生在春季;北方气旋引起的天气主要是大风和降水。
蒙古气旋多在蒙古生成,发生过程通常有暖区新生气旋、冷锋进入倒槽生成气旋、蒙古副气旋三类;东北气旋多从外地移来,来源有三类:第一类蒙古气北方气旋天气过程 寒潮天气过程 北方气旋的特征 北方气旋个例分析 寒潮天气特征 寒潮天气个例分析 课程的认识与总结 梅雨天气过程 梅雨天气特征 梅雨天气个例分析台风天气过程 台风天气特征 台风天气个例分析旋移入东北地区,第二类形成于黄河下游的气旋在经向度较大的高空槽前偏南气流的引导下北上进入东北地区,第三类是在东北地区形成的气旋;黄河气旋按高空环流形势其发生发展过程主要有三类经向型纬向型和阻塞型。
B.北方气旋个例分析(1971年4月5日到4月7日)(1)过程概况这是一次随着西风槽的东移,地面冷锋进入到新疆到蒙古西部的暖性低压后,发展为蒙古气旋的天气过程,属于冷锋进入倒槽型,出现了大风、沙暴、降温、降水等天气现象,其中降温较剧烈。
气旋以每天10到15经度速度向东偏南方向移动,并且在移动的过程中强度还在加强。
(2)发生发展过程5日高空:低槽在蒙新高原西侧,与新疆、蒙古一带的浅脊配合的暖空气明显增强,暖中心位于南疆盆地5日地面:在天山东侧有倒槽强烈发展原因:地形的爬坡加压作用槽前等高线的辐合槽线上没有明显的冷平流输送蒙新高原西侧的低槽有所减弱,移速大大加快地面冷锋迅速侵入到原在天山东侧的暖性低槽中6日08时:低槽已开始越过蒙古高原,低槽加强。
原因:下坡地形的减压作用,使得锋区加强,槽线上有明显的冷平流输送,而且上游(乌拉尔山之西)有一个低槽强烈发展引起的上游效应使得低槽的加强,槽前的正涡度平流明显加强,引起地面倒槽进一步减压,出现闭合的低压环流。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学好地理最主要的就是要熟悉课本,地理当中有很多的知识都是和书本有关的,有很多的同学在学习地理的时候,不太注重地理课本,指向去做题,这样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今天本店铺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接下来随着本店铺一起来看看吧!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一)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大气的受热过程(1)两个来源①地球大气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A太阳辐射。
2013年11月下旬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资源与环境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4期2013年11月下旬寒潮天气过程分析龚克坚I姚素香2('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宁夏空管分局气象台,宁夏银川750009;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摘要基于帯规站点观测记录■,分析了2013年11月下旬我国2次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结果表明,本次冷空乞的源地为新地岛附近的洋面。
先后发生的2次冷空气活动分别为小橹发展型和横槽转竖型,并分别取不同的路径滲响我国。
2次冷空气接踵而至,在第1次寒潮天气全面暴发后1d,由于冷涡南下,横槽建立,继而转竖,第2次寒潮夭气过程自北向南彩响我国,因而造成全国范国内的强降温事件。
于*匕同时,多地•发生大风、暴雪以及中到大雨等天气。
关键词寒潮;天气过程;小槽发展;横槽转竖;2013年11月下旬中图分类号P4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9)04-0166-02寒潮天气是我国冬半年频繁发生的一种大规模强冷空气活动,其生命史与超长波、长波密切联系,其冷空气的源地可追溯到极地地区叫寒潮对交通、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已有研究分析了寒潮天气频次和强度的多年变化特征t2-3],评估了模式对寒潮天气过程的预报能力旳。
寒潮天气在近年来表现出极端性,强寒潮天气频发tr。
2013年11月下旬,我国经历了连续2股极强冷空气影响,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然而对于该过程的分析较少。
因此,本文针对2013年11月下旬2次接踵而至的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旨在由其环流形势得出持续强降温的可能原因。
1寒潮天气概况此次寒潮主要带来显著的大风、降温以及雨雪天气。
2013年11月21—22日,降温和雨雪天气在新疆出现;11月24日经过河套上游地区,此时蒙古高压强度达到1052hPa;11月25日则为全国范围内的降温,蒙古高压分裂出的冷空气已到达华南,蒙古高压强度减弱。
11月24-25日,我国东部地区降温均在8~10^0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冷空气的南下、东北气旋的加深,冷空气重新在贝加尔湖附近堆积,在这次过程中冷空气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影响着我国。
2008年12月2—6日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2008年12月2—6日寒潮天气过程分析2008年12月2—6日寒潮天气过程分析2008年12月2日至6日期间,中国南方地区遭遇了一次罕见的寒潮天气过程,为该地区带来了大范围的低温和降雪天气。
本文将对该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其形成原因和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该寒潮天气过程的形成原因。
该次寒潮天气主要受北方强冷空气南下的影响。
12月2日,由西伯利亚高压东移至蒙古,形成了强冷空气团。
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弱,南海副高较强,加之副高与冷空气东南气流的强烈对接,导致寒潮天气过程的形成。
此外,粤港澳地区受到强劲的冷空气切变线和槽位系统的双重影响,使得暖湿气流受阻,寒潮天气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
其次,我们分析该寒潮天气对南方地区的影响。
受寒潮天气的影响,南方地区迎来了明显降温和大范围的降雪天气。
特别是广东、广西、湖南等地,出现了大雪和暴雪天气,给当地交通、农业、电力等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交通方面,由于降雪天气的出现,公路、铁路交通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道路结冰和积雪严重,导致道路交通事故明显增多,许多地方出现交通瘫痪的情况。
农业方面,降雪天气对农作物的破坏性较大,尤其是广东和广西地区的茶叶、蔬菜等经济作物,受到严重的冻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电力方面,由于降雪导致的断线、设备故障等原因,一些地方出现了停电的情况,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不便。
但是,无论再严寒的冬天也会过去,寒潮过后,南方地区的天气逐渐回暖。
市民迎来了阳光明媚的天气,尽管外面仍旧寒风刺骨,但人们的心中已充满了希望和对未来的向往。
总之,2008年12月2—6日的寒潮天气过程对南方地区的影响不可忽视。
寒潮天气的形成离不开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和气压系统的配合,而对于南方地区而言,降温和降雪给交通、农业和电力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然而,人们始终带着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寒潮过后,春天还会再次来临,带给我们温暖与希望。
对于未来,我们应该提前做好应对寒潮天气的准备,加强气象观测和预警工作,提高社会应对能力,以减轻寒潮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综上所述,2008年12月2-6日的寒潮天气对南方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 湘教版选修5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1.识记我国干旱、洪涝灾害的分布特征;寒潮的特点、入侵路径;台风的移动路径。
2.理解我国旱涝灾害的成因。
3.理解寒潮、台风对我国的危害。
我国的干旱灾害 【自主学习】1.特征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的范围广。
2.形成原因 (1)降水因素降水的季节变化(季节性易旱地区)⎩⎪⎨⎪⎧①长江以南:7、8月份伏旱②华北、东北:春旱和春夏连旱③西南地区:冬春连旱降水的年际变化:降水年际变化大的地区,发生干旱的几率较大。
(2)水资源因素(3)社会经济因素:工农业生产用水量提高。
①耕地复种指数增加,灌溉面积扩大。
②北方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
③人口的增加→生活用水量增大;工业发展→工业用水量、需水量增多。
1.我国的四个旱灾中心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提示:华北地区、江淮地区、华南地区及西南地区。
2.我国旱灾最严重的区域在哪里?原因是什么?提示:华北平原。
原因:①华北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春季降水少,易发生春旱;②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③春季华北地区雨季还未来临,而农耕已经开始,农业用水量大;④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核心归纳】 我国旱灾的类型及成因旱灾类型旱灾成因自然原因人类活动东北、华北地区春旱为主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而雨季未到,降水稀少春季正值东北农作物播种期和华北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长江以南伏旱为主7、8月份,雨带北移,该地受副高控制,出现高温晴朗天气,形成“伏旱”作物生长期、水电和城市用水需求量大西南地区冬春连旱为主冬春季,西南气流和北方气流交汇于西南地区的北部、东北部、东部,在那里形成了连续阴雨天气;而该地区处于锋面以西,为旱季无论是该地区东北边缘的低温阴雨天气还是该地区的低温干旱天气,都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很大1.利用谚语理解记忆旱灾的区域特点“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东北夏旱“春雨贵如油”——华北春旱“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长江地区伏旱2.图解我国四大旱灾地区的成灾原因【跟踪训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导学案无答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导学案无答案湘教版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学习重点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学习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学习方法资料完整分析法课时安排三课时学习过程知识点Ⅰ: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一)、阅读教材P28图2-14“中国1月平均气温”,完成下列问题.1.请在图中用彩笔描出1月0℃等温线,该线大致位于我国的一线,向南延伸至高原东缘.2.填写下列城市1月平均气温的范围:漠河,哈尔滨,北京,武汉,拉萨,广州,海口 .3.从海口到漠河,温度大致相差℃,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方温暖,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其主要原因是:①② .(二)、读“我国7月平均气温”,完成下列问题.1.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低),其主要原因是.2.我国夏季气温分面的特征:(青藏高原除外).其原因是: .(三)、我国温度带的划分1.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是: .在我国,从北向南习惯上划分为A 带、B 带、C 带、D 带、E 带和F 气候区等温度带.5、读图2-16,秦岭-淮河一线,南侧的温度带是,北侧的温度带是 .湖南位于温度带,作物熟制为;海南全部位于带,作物熟制为;东北平原位于温度带,作物熟制为 .识记:P30 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思考:五个温度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我国南北跨度大,近50个纬度,各地积温由1600℃~8000℃,差别很大,故适合喜热、喜温、喜凉等多种作物生长,世界上绝大多数农作物都可以在我国找到适合生存的地点;我国水稻、棉花等高产作物分面北界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作物熟制从一年一熟到一个三熟也是多样的.不利: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或改革熟制试验上,必须因地制宜,才能取得成功.知识点Ⅱ: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和干湿地区(一)阅读教材31页“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中找到800mm,400mm,200mm年等降水量线.2.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沿一线,经高原东南边缘.3.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总趋势是 .4.读下图,回答问题.1、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_______________,明显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国年降水量的时间分配特点是:季节多,季节少.3、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叫 .4.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 .5、读图2-19,在我国,从东南向西北习惯上划分为A 、B 、C 、D 四种干湿地区类型.6、读图2-19,秦岭-淮河一线,南侧的干湿地区是,北侧的干湿地区是,湖南位于干湿地区.识记P33干湿地区分布和植被类型7.写出各干湿地区的主要植被: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8.结合中国地形图填下表.地形区内蒙古高原东部准噶尔盆地华北平原黑龙江北部海南岛温度带干湿地区知识点Ⅲ:气候复杂多样及其影响1、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影响范围最广的地区在洲的东部和南部.世界上的季风气候类型有季风气候、季风气候、季风气候三种.2、在季风区内,夏季,风从吹向(填海洋或陆地),降水 .冬季风从吹向,降水 .3、我国疆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所以我国气候,即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4、读土2-21,找出湖南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地区气候特征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南部云南西双版纳亚热带季风气候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北方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大的西北地区高山高原气候青藏高原,天山山地6、结合实际,从动植物资源,农业生产,地域文化等来讨论: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对我国有什么影响.(书P35)知识点Ⅳ:季风气候显著1、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陆性质差异巨大.季风名称发源地风向陆地→海洋海洋→陆地性质产生的影响影响范围(地区)冬季风夏季风2、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3、的进退影响我国东部雨带的推移,南方雨季开始要比北方,结束要比北方(早或晚).南方雨季比北方(长或短).4、夏季风与雨带进退“失常”,会造成灾害,当夏季风较弱,向北推进迟缓,徘徊在南方,则会导致“南北 .当夏季风较强,向北推进迅速,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会导致“南北 .5、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使得我国夏季普遍,同期,这是我国的一大气候资源.6、我们把受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叫季风区,影响甚小的地区叫非季风区.季风区内降水 .、、 .湖南位于区.8、我国气候有很强的大陆性特征,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气温冬季明显偏,夏季明显偏 .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大.知识点Ⅴ:主要气象灾害知识点(一):特殊天气1、寒潮是一种在时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强冷空气活动,它会带来急剧、、、有时还伴随天气.2、梅雨是(时间),地区常常出现的天气.3、袭击我国的台风常发生在月,尤以7-8月为多(夏秋季节).多发地区是东南沿海各省,以台、粤、闽、浙居多.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天气.但台风带来的雨水能够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 .4、沙尘暴主要是指我国地区和地区,在气候比较干燥的季时,强风将地面大量沙粒和尘土卷入空中,使空气浑浊,能见度降低.知识点(二):旱涝灾害1、洪涝多出现在季和季,是我国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2、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灾害是 .3.趣味练习:请将下列四种自然灾害的名称填入诗中合适的位置(春寒,寒潮,伏旱,台风)春季最害倒春寒,各种秧苗难保全;北方难播种,南方稻长难;夏季多成灾,房屋倒塌粮减产;若遇霜冻早,庄稼未熟已冻坏.小结:在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课堂自测:一、填空题.1.我国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风.2.科学家是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将我国划分为()种干湿地区类型.3.青藏高原地区是()气候.4.我国的“雨极”是().5.大兴安岭的北段及其两侧地区属于()带.6.我国气候主要特征之一是()气候显著.7.雨带的进退时常会导致()灾害.二、选择题.1.以下关于我国气候描述错误的是()A.我国气候复杂多样B.季风气候明显C.季风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D.西北地区为高原气候2.以下哪项不是我国的特殊天气()A.寒潮B.台风C.冰雹D.沙尘暴3.以下不是我国主要气候特征的是()A.季风气候显著B.冬雨夏干C.雨热同期D.气候复杂多样4.我国干旱地区的植被是()A.森林B.森林、草原C.荒漠草原、荒漠D.草原5.我国中温带的作物熟制是()A.一年一熟B.一年三熟C.两年三熟D.一年两熟6.我国热带的主要作物是()A.春小麦B.大豆C.水稻D.冬小麦7.广东地区属于()A.干旱地区B.湿润地区C.半干旱地区D.半湿润地区三、判断题.1.我国季风气候不明显.()2.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关很大.()3.我国没有热带地区.()5.梅雨是我国的一种特殊天气.()学习反思: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教学重点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教学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教学媒体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课时安排三课时板书设计第二节气候一、气候复杂多样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二、季风气候显著三、多特殊天气教学过程〔板书〕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板书】一、气候复杂多样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指导读图〕我们比较一下哈尔滨和广州两地冬季的气温.看书图2-14,计算哈尔滨和广州两地1月份气温相差多少?〔转折过渡〕两地1月气温相差近35°C,难怪两地景观相差那样悬殊.要了解全国南北气温差别的具体情况,还要看我国的1月、7月平均气温图――等温线分布图.初一我们学过世界气温分布,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等温线?什么是等温线分布图?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利用各点的气温值,绘两幅气温图(发给学生气温分布空白图).要求:①绘出等温线.②观察图1、图2回答:若两图表示同一区域,等温线的疏密程度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学生绘图,然后讨论回答.〔概括总结〕图1等温线排列比较密集,说明南北温差大;图2等温线排列比较稀疏,说明南北温差小.〔启发引导〕根据上面的等温线知识,我们分析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看我国冬夏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指导读图〕首先看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要求观察:①黑龙江最北部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②海南省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③我国南北1月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④找出0°C等温线,并在图上用彩笔描绘出来;观察0°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区.⑤比较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一看等温线疏密程度如何?这说明了什么?(1)冬季等温线排列密集,说明冬季南北温差大.黑龙江最北部1月平均气温在-32°C一下,海南省1月平均气温在16°C以上,我国南北气温相差悬殊.(2)1月平均气温0°C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板书〕一、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南北气温相差悬殊〔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么悬殊呢?〔出示投影片〕“冬至日的光照及昼夜“再读课本中“冬至日漠河、北京、广州三地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时间”表.〔组织讨论〕①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哪个半球?②这时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高还是低?为什么?③这时北方和南方相比较,哪个昼长?为什么?④这时北方和南方相比较,哪里获得的太阳光照多?〔结论〕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阳光小角度斜射.再加上北方昼长也比南方低,自然北方获得的太阳光热就比南方少.除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这两个因素,还有冬季风的影响.〔录像〕《季风的形成》中节选《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引导学生读课本4.6图,思考以下问题.〔思考讨论〕①冬季风的源地是哪儿?风向如何?②冬季风对我国北方和南方气温的影响在程度上有什么差别?③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和台湾岛能受到冬季风的影响?学生讨论、回答.〔概括总结〕冬季风南下,我国北方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且冬季风在南下的过程中,受崇山峻岭阻挡,势力渐弱,故南方受冬季风的影响而降温的程度远低于北方.综合以上因素,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冬季风南下对北方的影响显著是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悬殊的形成原因.〔启发提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那么夏季气温是不是相差也很大呢?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呢?〔引导读图〕用同样方法,分析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读图要求(可要求学生依据1月平均气温图的方法,分组讨论,列出读图提纲):①黑龙江最北部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②海南省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③找出我国7月气温最低的地区在哪儿?那里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为什么这里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1)夏季全国等温线排列稀疏,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为20°C以上,说明我国普遍高温.(2)黑龙江省北部7月平均气温为16°C,海南省南部7月平均气温为28°C,我国南北平均气温相差仅为12°C左右,气温差别不大.(3)7月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在青藏高原内部.因为青藏高原地势很高,故青藏高原内部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板书〕二、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呢?依据刚才学过的分析冬季气温分布的原因的方法,同学们课下可讨论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可以参照课本上“夏至日漠河、北京、广州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表”.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悬殊,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同学们想一想这些特点对我们平时生产和生活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讨论回答〕(1)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热量资源,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2)冬季北方严寒,使北方取暖的燃料造成很大损失,另外,容易使北方农作物造成冻害等.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其原因,了解这些知识便于我们掌握规律,趋利避害,让大自然能更好的为我们人类服务.〔板书〕三、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指导读图〕说明读图要求,指导读图方法:(1)我国共划分哪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2)这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份的哪条等温线一致(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4)我们这个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东北大部分地区、黄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海南岛、长江流域、塔里木盆地各属于哪个温度带.教师对学生读图给予具体的指导,如教师讲解某个温度带分布的读图方法,其它温度带由学生自己读出来.不要求和书上说法完全一致,鼓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比较哪种表述更好.〔出示复合投影讲解、总结〕“我国温度带的分布图”温寒温带: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度中温带: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带暖温带:黄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亚热带:秦岭-淮海以南、青藏高原以东青藏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指导填图〕请同学们把五个温度带和青藏高原气候区填在填充图上.学生填图.〔教师〕不同的温度带适宜栽培和推广的农作物品种不同,作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请看表:〔出示投影〕各种农作物对积温的需求指标.农作物喜凉作物:小麦、马铃薯、大麦(青稞)、甜菜喜温作物:玉米、谷子、大豆等喜热作物:甘蔗等≥10°C 1000~20__°C >3000°C >5000°C同学们看书上“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表和投影片回答:(1)看一看各种农作物对积温的需求指标.(2)五个温度带的积温分别是多少?适合种植哪些农作物?(3)五个温度带的作物熟制如何?我们这个地区是一年几熟?主要农作物有哪些?我们钢才提到的小麦要求的积温是多少,主要分布在哪个温度带?学生讨论、回答.〔引导思考〕我国五个温度带对农业生产有何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总结〕我国南北跨度很大,近50个纬度,各地积温由1600-8000°C差别很大,故适合喜热、喜凉、喜温的等多种作物生长,世界上绝大多数农作物都可以在我国找到适合生存的地点.而且我国水稻、棉花等高产作物的分布北界,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作物熟制从东北的一年一熟到海南岛的一年三熟,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这个地区是什么熟制,请同学们调查一下.但是,由于我国面积广大,各地的气温日较差和夏季温度等差异很大,同一作物品种在不同地区所需的 10°C积温也不相同.因此,在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或改革熟制试验上,必须因地制宜,才能取得成功.〔板书〕降水的特征1.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东多西少,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讲授〕我国降水量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在时间分布上呢?〔出示投影片〕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四城市降水量柱状图.〔启发提问〕请注意老师出示城市的顺序,它们的降水在季节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教师指导读图,学生讨论、回答.〔总结〕全国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也不均匀,南北方差异较大,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板书〕2.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匀(季节不均,集中于夏秋季节)〔讲授〕这是一年内降水的分布特点,那么不同的年份间又怎样呢?〔副板书〕空间成因时间〔指导读图“中国干湿地区〕〔讲授〕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属于较湿润的地区,根据年降水量的多少,又划分了湿润地区和非湿润地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地区,属于较干旱的地区,根据干旱程度的不同,又分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不同的干湿地区,地表的植被差别很大.东部湿润区,水分充足,可生长高大茂密的乔木.过去这里是郁郁苍苍的森林,后来,人类的足迹来到了这片土地,大片的森林被砍伐,只剩东北地区和武夷山区还有大片原始林.〔挂图〕湿润地区景观.〔讲授〕半湿润区水分条件较差,植被由高大的乔木向低矮的草本植物过渡,典型的自然植被是森林草原.但事实上,这片地区被开发利用的很难找到原始植被了.这里是历史悠久的农耕区,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半干旱区气候偏干,地表植被为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挂图〕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景观.〔讲授〕干旱地区水分严重不足,也制约了植被的生长,有些地区几年不降一滴水,地表景观十分单调、荒凉,是典型的荒漠景观.〔挂图〕干旱地区景观.〔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分析了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的活动与降水的关系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我们知道,由于季风活动的一些异常,有时会给我国带来一定的自然灾害,使人们的生命财产遭受损失,带来不利之处.尽管这样,它对我们的影响仍然是利大于弊.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把我国东部季风区与同一纬度的其它国家、地区做比较,例如北非. 〔显示北非景观〕〔讲授〕由于没有季风活动,北非气候十分干旱,是世界上著名的干旱区,比我国的干旱区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里是著名的世界第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一片广阔的不毛之地.而我国的30°N附近,正是地肥水美的“长江中下游平原”,还有美丽的、富饶的四川盆地,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这样一对照,我们不禁要感谢季风了.所以我们对待季风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和态度,既看到它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它不利的一面.关于这一点,下节课我们继续讨论!〔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问题〕青藏高原海拔很高,达数千米,随着山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植被随之发生变化,从山下的常绿阔叶林依次过渡到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雪线以上.说明地势的高低对气候影响很大,进而影响植被种类的生长分布.秦岭南北一图,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观上的差异.山南生长的是亚热带植物――柑橘树,山北生长的是温带植物――苹果树.这是因为秦岭在气候上起着屏障作用,可阻挡北部冬季风的南下.所以秦岭南坡气温高,为亚热带景观;北坡气温低,为暖温带景观.〔讲述〕由以上分析得出:地形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使得我国的气候更加复杂多样.〔板书〕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启发提问〕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对各种植物和农作物品种的生长有什么影响?学生讨论、回答.〔归纳总结〕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板书〕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读表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28页,“我国与世界纬度相近地区气温的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1)1月份,我国的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法国的巴黎、美国的纽约低多少摄氏度?学生回答:分别低22.7°C和3.7°C.(2)7月份,齐齐哈尔的气温比巴黎高多少摄氏度?学生回答:高26.3°C(1)齐齐哈尔气温年较差,比巴黎大多少摄氏度?学生回答:齐齐哈尔比巴黎大26.3°C.〔提问〕对上述问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回答)〔分析归纳〕冬季,我国比同纬度地区冷,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又比同纬度除沙漠地区以外暖热.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偏大.由此得出气温冬冷夏热的特点.大陆性气候显著.〔归纳总结〕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再加上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由此得出我国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陆性强的气候特点.归纳起来,一是说明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二是具有大陆性的特点.〔板书〕二、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显著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板书〕季风活动及其对降水的影响〔讲授〕什么是季风?顾名思义,与什么有关?(季节)联系生活实际冬、夏各刮什么风?〔板书〕1.季风的概念〔讲授〕冬天盛行的风叫冬季风,夏天盛行的风叫夏季风.〔板图演示〕冬、夏季风的动态演示.〔总结板书〕2.风向性质范围冬季风偏北干冷大部分夏季风偏南暖湿〔提问〕从刚才的演示中可以看出夏季风并没有影响到整个中国,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
高二地理湘教版 选修五 第二章 第二节 课时2 寒潮与台风
寒潮与台风[学习目标定位] 1.能概括说出影响我国最深刻的寒潮和台风的主要特征||。
2.学会独立分析并明确阐述我国寒潮和台风的形成机制||。
3.知道寒潮及台风带来的灾害性天气及其主要危害||,了解寒潮入侵和台风登陆我国的主要路径||。
一、影响我国的寒潮1.概念:寒潮是指规模较大、势力较强、温度较低的冷气流侵袭现象||。
它是①冬半年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
2.特点:寒潮具有②降温快、温度低、来势猛、③风力强、规模大、④范围广的特点||。
3.主要路径: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⑤北冰洋地区和⑥西伯利亚北部||。
寒潮入侵我国的主要路径主要有三条||。
a⑦西路||,b⑧中路||,c⑨东路||。
4.危害:一是对北方的农作物如冬小麦会造成⑩冻害||,二是南方的经济作物如柑橘、香蕉等有可能被冻死||。
三是在草原牧区||,暴风雪覆盖草场||,造成“⑪白灾”||。
四是在干燥地区||,寒潮可以引起⑫沙暴||。
五是寒潮可以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
思维活动1.一提到寒潮||,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它的“过”||,那么寒潮对人类有益处吗?答案有益处||。
(1)寒潮有助于地表的热量交换;(2)寒潮是风调雨顺的保证||,能缓解我国冬季的旱情;(3)寒潮带来的低温是最有效的“天然杀虫剂”||,能减轻作物的病虫害;(4)寒潮能带来风力资源||,是一种无污染的宝贵动力资源||。
2.寒潮暴发后||,在我国不同的地区强度有明显差异吗?答案侵入我国的寒潮强度||,在不同的地区有明显的差异||。
在我国||,寒潮强度以西北和东北地区最强||,向华中、华南地区逐渐减弱||,沿海和青藏高原地区最弱||。
寒潮在南下的过程中||,受山脉的层层阻挡和地表摩擦力的影响||,强度逐渐变弱||。
3.寒潮只产生降温、大风天气||,不产生降水过程吗?答案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寒潮侵袭时||,不仅引起流经地区剧烈降温和大风天气||,也可能产生降水过程||。
冬半年||,寒潮天气突出表现为大风和降温||。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第2节中国的气候(共34张PPT)
200 5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2、400毫米等降 水量线大致通过大__兴__ _安__岭、张家口市、 _兰__州_ 市、_拉__萨__ 市至 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三、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三
读图回答
。
托克逊
降水量 (毫米) 1600
800 400
200 5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3、年降水量200毫米 以下的地区大多在 _西__北__内__陆__地__区__。
3.800mm、400mm等降水量气线?:
秦岭-淮河一线
大兴安岭-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
4.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五月中旬
七八月份
六月中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总结
夏 季 风 的 进 退
结论
东部地区 雨带推移
华北、东北 7、8月
北方 雨季
开始迟 结束早 雨季短
西部 青藏高原大部 黄土高原南部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青藏高原西北部 青藏高原东南部
多荒漠 草原
森林草原
森林
用直线将下列地区与其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连接起来:
寒温带
黑龙江省最北部
中温带
华北平原
暖温带
珠江三角洲
亚热带
塔里木盆地
热带
内蒙古高原
高原气候区 青藏高原西北部
海南省东部
干旱地区 半干旱地区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带湿润地区):秦岭一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 积温4500℃等值线)。
②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界线: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3200℃等值钱。
人教版地理八上第二章第2节《气候》 课件 (共77张PPT)
分布地区
植被
年降水量>800mm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湿润地区 降水量>蒸发量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和 森林
东北三省东部
半湿润 地区
半干旱 地区
年降水量>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东黄高北土原平高东原原南、南部华 部北 和平 青原 藏、森 草林 原
年降水量<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草原
知识点四:我国的干湿中国的地气候 区
•熟干与湿蒸记区发我划量分国依据干:湿降水区量 •的类型类有型四种分:湿布润于区、植半 被湿地润区区。P、3半3干旱区、干旱
降水量与蒸发量----→ 干湿地区的划分
降水量 > 蒸发量 ----→气候湿润
降水量 < 蒸发量 ----→气候干燥
主页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中国的气候
知识点五:我国气候类型:
回忆我国气候类型的特点?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季风气候显著 3、大陆性强
复杂多
西北部为干旱
样
半干旱的:
温带大陆性气温候带季风气候
高原高山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季候部风为气
西南部 青藏高 原区为
热带季风气候
(自南 而北)
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中国国的家气候 之 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 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 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 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 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
中国的气候
第二节 中国气候
知识点我国一气候:的特气点候复杂多中国样的气候
中国地大物博,气候多样,同 一时间,在中国各地所呈现的景 观,截然不同,让我们揭开它美 妙神秘的面纱吧!
第2章寒潮天气过程-3(本科版)
2、极涡偏心型的演变特点 极涡偏心型的演变特点 极涡中心偏于东半球(偏心型) 极涡中心偏于东半球(偏心型)——东 东 半球倒Ω流型形成(初始阶段) 半球倒Ω流型形成(初始阶段) 东亚倒Ω流型建立(酝酿阶段) 东亚倒Ω流型建立(酝酿阶段) 乌拉尔山暖脊强烈发展东移, 乌拉尔山暖脊强烈发展东移,推动冷空 气向南爆发,形成寒潮。东亚大槽重建, 气向南爆发,形成寒潮。东亚大槽重建, 寒潮结束。 爆发阶段) 寒潮结束。(爆发阶段) 2006例2006型槽脊东移型的演变特点 北半球长波槽顺序东移, 北半球长波槽顺序东移,槽后冷空气南 引发寒潮。东亚大槽重建, 下,引发寒潮。东亚大槽重建,寒潮结 束。 2008例2008-3-10
二、两个大洋中暖脊在中期天气过程中的作用 1、寒潮中期天气过程的关键系统是两个大洋 、 上的暖性高压脊, 上的暖性高压脊,大西洋暖高脊和阿拉斯加 暖高脊对东亚两个暖高脊形成起主要作用。 对东亚两个暖高脊形成起主要作用。
2)酝酿阶段: 酝酿阶段: 东半球倒 流型向亚洲地区收缩, 东半球倒Ω流型向亚洲地区收缩,乌拉尔 山和鄂霍次克海建立暖性高压脊, 山和鄂霍次克海建立暖性高压脊,亚洲极涡加 强并南压, 东亚倒 流型形成 形成。 强并南压,——东亚倒Ω流型形成。 东亚 图6 . 8
爆发阶段(短期过程) 3) 爆发阶段(短期过程) 中纬长波槽脊的急速发展东移或以横槽形 引导冷空气向南爆发,形成寒潮。 式,引导冷空气向南爆发,形成寒潮。东亚 大槽重建,寒潮结束。 大槽重建,寒潮结束。
2、乌拉尔山暖高脊的形成 1)补充型 乌山浅脊与大西洋暖脊东伸的正变高叠 乌山浅脊与大西洋暖脊东伸的 正变高叠 加而发展加强 P275 图6.9
2) 结合型 乌山浅脊与阿拉斯加暖脊 暖脊切断出的西移 乌山浅脊与阿拉斯加暖脊切断出的西移 极地高压叠加而发展加强 极地高压叠加而发展加强 P275 图6.10
初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云南大旱
梅州五华遭受寒潮侵袭
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
我国七月平均气温
最冷、最 热分布在
哪里?
等温线分 布有什么
特点?
读图分析
最热在吐鲁番盆地,最冷在青藏高原
我国七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特点: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 原因: ⑴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 ⑵北半球昼长夜短
二、我国的温度带 中国温度带的划分
秦岭—淮河
注意各 区的界
线
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
四、中国的气候特征
四、中国气候特征
• 1、气候复杂多样 • 东部为季风气候(温带季风、亚热带季
风、热带季风) • 西北为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 青藏高原为高山气候
四、中国气候特征
• 2、季风气候显著 (图)
• 冬季风:亚洲高压控制,寒冷干燥,从高纬 陆地吹向低纬海洋, 盛行西北风(偏北风)
复杂多样的气候
五、特殊天气现象
• 1、寒潮:图 • 时—秋末、冬季、初春, • 地—源于西伯利亚、蒙古 • 影响—严寒、大风、霜冻。 • 我大部分地区受影响,西藏、云贵地
区影响小
五、特殊天气现象
• 2、台风:图 • 时—夏季 • 地—西北太平洋 • 影响—狂风、暴雨、风暴潮 • 主要影响我国广东、台湾、海南、福建 • 利:缓和长江流域的伏旱 • 3、水旱灾害 图
常用的天气符号
回忆
一、气温分布
我国一月平均气温
秦岭—淮河
最冷、最 热分布在
哪里?
等温线分 布有什么
特点?
读图分析
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位于秦岭——淮河一线 最冷在漠河,最热在南海诸岛 我国一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2.2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说一说各干湿地区分界线与 哪些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相似。
说一说各干 湿地区主要分布 在哪些地区。
秦岭——淮河线
森林
湿润地区景观
半湿润地区景观
半干旱地区景观
干旱地区景观
秦岭——淮河线
秦岭——淮河线
秦岭——淮河线
中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依次为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 部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为高山高原气候。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三
读图回答
。 。 张张家家口口 。
降水量
80 0 20 0
(毫米)
160 0
400 5 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3、400毫米等降 水量线大致通过_大__兴_ _安__岭、张家口市、 _兰__州_ 市、_拉__萨__ 市至 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四
读图回答
。
托克逊
降水量
在世界北纬 15 °~30°的纬 度带上,不少地 区是沙漠,我国 处于这一纬度带 上的长江以南地 区却是“鱼米之 乡”……
优点: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缺点:夏季风不稳定,易出现旱涝灾害
多特殊天气:
寒潮
自主探究
1、寒潮是一种什么样 的天气现象?
寒潮是大范围的 强冷空气活动。
2、寒潮到达时,当地的 天气将会有怎样的变化?
0℃等温线
最热:海南
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
正午太阳高度角
1、纬度的差异
昼长时间
2、冬季风的影响
冬季,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白昼短, 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同时,北方地区邻近冬季风的源地, 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
浙江专用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第2课时寒潮与台风学案湘教版选修5
第2课时寒潮与台风学考要求分析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一、影响我国的寒潮【要点橈理】1概念:寒潮是指规模较大、势力较强、温度较低的冷空气侵袭现象。
2•多发季节:冬半年。
3•特点:降温快、温度低、来势猛、风力强、规模大、范围广等。
4•来源: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
5•入侵路径:中路: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在长江以北地区以大风、降温为主,江南则发展为雨雪天气。
西路:对我国西北、长江以南以及华南地区影响较大。
东路:通常只影响到我国长江以北地区。
6•危害:寒潮造成的大风、降温对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危害;带来的暴风雪会覆盖草场,造成"白灾”;还可引起沙尘暴,对交通运输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探究归纳】寒潮的成因及防御(1 )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南下的影响:①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了寒潮的南下,使寒潮的势力越向南越弱。
②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2 )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不易受寒潮影响的原因: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很少受到寒潮的影响。
寒潮南下过程中,受到山脉的重重阻挡及地表摩擦力影响,势力逐渐减弱,加之云贵高原海拔较高,所以也不易受寒潮影响。
【学以致用】读“寒潮入侵我国主要路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图中①②③三条寒潮路径分别是① 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 。
其中,路寒潮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给江北地区造成________________ 天气,江南地区发展为____________ 天气。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潮入侵给我国草原牧区造成的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影响我国的寒潮多来源于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并通过三条路径进入我国(西、中、东),其中中路寒潮对我国影响较大;寒潮可能给我国牧区带来暴风雪灾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与天气(共32张PPT)
A
B
C
D
练习5:
B
A
读“某锋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雨区)”,回答下列问题
(1)该锋的名称是 冷锋
(2)A该地气团性质为
暖气团
冷气团 ,B地气团性质为
(3)锋面需24小时移至A地,A地未来48小时内天
气将如何变化?
▲6、下列四幅锋线示意图中,A、B、C、D四地纬度 相当,不考虑地形、海陆分布的影响、气温最低、气 压最高的点是 B
例2 下列表示冷锋天气的示意图是(B )
随堂练习:
1、天气变化剧烈是因其位于( B ) A、暖气团控制下 B、冷暖气团交界地带 C、冷气团控制下 D、无气团控制的地区 2、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特点是( A ) A、过境后天气转晴 B、过境时气压升高 C、降水多发生在锋前 D、冷空气在锋面之上
3、关于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锋面总是朝运动方向前方倾斜 B、锋面以下是冷气团,以上是暖气团 C、冷锋是向冷气团方向运动的锋 D、暖锋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暖锋在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活动频繁。
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的“梅雨”是由准 静止锋造成的。
1. 冷锋、暖锋与准静止锋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气团势力 情况
过境时天 气
过境后天 气
我国常见 的天气
冷气团势力强 主动推向暖气 团一方
云层增厚,出 现较大的风、 雨或雪天气
气温降、气压 升 天气转晴
冬季的寒潮夏 季的暴雨华北 春季沙暴天气
暖气团 锋前
冷 锋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温暖晴朗.
暖气团 冷气 冷气团
A 过境前
冷锋
过境时:常出现阴天、下雨、 刮风、降温等现象.
2008年12月2—6日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2008年12月2—6日寒潮天气过程分析2008年12月2-6日寒潮天气过程分析一、引言2008年12月2日至6日期间,我国北方地区突然袭来了一股寒潮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本文将对此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形成原因和影响。
二、天气过程分析1. 形成原因此次寒潮天气的形成与北方的气候环流有关。
在12月2日前,北方地区的气候一直比较温暖,且南方的暖湿空气从南方流向北方,为北方地区带来了温暖的天气。
然而,在12月2日时,一股强冷空气从西北方向流入北方地区,与南方的暖湿空气相遇,形成了一次较为剧烈的寒潮天气。
冷空气大量的流入,使得气温急剧下降,而暖湿空气被压制,形成降雪或雨夹雪的现象。
2. 影响此次寒潮天气给北方地区的生活和交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首先,气温骤降导致居民们需要增加穿衣量,同时也增加了供暖需求,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其次,降雪或雨夹雪使得道路湿滑,给交通出行带来了危险。
雪花积聚在道路上,增大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加之低温导致道路结冰,使得行车更加困难。
另外,此次寒潮还对农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寒潮天气使得农作物受到冻害,尤其是果树等灌木和乔木。
此外,农民们需要对农田进行保温处理,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
三、对策和建议针对此次寒潮天气给人们生活和交通带来的不便,我们应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和减轻其影响。
1. 在生活方面,人们应增加穿衣量,及时添置保暖用品,确保身体的健康。
同时,居民社区或小区应增加供暖设备,尽量提供温暖的居住环境。
2. 在交通方面,政府应及时清理和除雪道路,增加道路抗滑功能。
公共交通部门应加强班次调整和运力增加,确保市民的出行。
此外,驾车出行的人要加强安全意识,注意驾驶技巧,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3. 在农业方面,农民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及时对农田进行保暖,并对果树进行覆被以减少冻害的发生。
政府部门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农田和果树进行检查和保护,及时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支持。
中国天气复习题
中国天⽓复习题《中国天⽓》复习第⼀章西风带⼤型扰动1、何谓西风指数?Rossby 把35°~55°之间的平均地转西风定义为西风指数。
实际⼯作中把两个纬度带之间的平均位势⾼度差作为西风指数I。
2、何谓指数循环?西风环流的中期变化主要表现为⾼低指数交替循环的变化过程,称为指数循环。
3、什么叫长波、超长波、短波?西风带长波辨认的⽅法有哪些?超长波:波长在⼀万公⾥以上,绕地球⼀圈可有1~3个波,⽣命史10天以上,属于中长期天⽓过程。
长波:也称罗斯贝波,⾏星波。
波长3000~10000公⾥,全纬圈约为3~7个波,振幅10~20纬距,平均移速10个经距/⽇以下,有时很慢,呈准静⽌,甚⾄向西倒退。
短波:波长和振幅均较⼩,移动快,平均移速为10~20经度/⽇,⽣命史也短,多数仅出现在对流层的中下部,往往迭加在长波之上。
西风带长波辨认的⽅法:①制作时间平均图②制作空间平均图③绘制平均⾼度廓线图④分析长波的结构和特性4⼜叫槽线⽅程、罗斯贝波速公式假定条件:假定⼤⽓运动是正压和⽔平⽆辐散的,流型具有正弦波形式且宽度很⼤,南北⽆变异。
物理意义:相对涡度平流的作⽤:使槽东移;地转涡度平流的作⽤:使槽西退;波东进还是西退取决于和相对重要性5、何谓长波调整?⼴义的长波调整包括长波位置的变化和长波波数的变化,⼀般仅把长波波数的变化及长波的更替称为长波调整。
长波调整是与长波稳定相对⽴的概念,长波稳定时,⼤型环流很少变动。
6、何谓上下游效应与波群速?上下游效应:⼤围上、下游系统环流变化的联系,称为上下游效应。
上游效应:上游某地区长波系统发⽣某种显著变化之后,接着就以相当快的速度影响下游系统也发⽣变化,叫上游效应。
下游效应:当下游某地区长波发⽣显著变化后也会影响上游环流系统发⽣变化,称为下游效应。
波群速:综合波振幅最⼤值的移动速度7、何谓频散波与能量频散?频散波:若频率与波数有关,则C g≠C ,称为频散波,如重⼒波、惯性重⼒波、长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地面冷高压南下的形式不同 • 冷高压主体南下 (小发、横转竖) • 冷高压分裂南下-高压主体在蒙古,分裂一个冷高中 心南下(横旋转) • 冷高压补充南下-高压主体在蒙古,分裂多个冷高中 心相继南下 (低东、变) • 冷空气扩散南下-高空的短波槽带一股股弱冷空气, 持续补充降温 (低东)
c)寒潮爆发的流场不同 • 小槽发展型-乌拉尔山地区有长波高压脊发展建立, 新地岛的不稳定小槽强烈发展,在贝加尔湖地区成 为长波槽向南运动,引导寒潮爆发。 • 横槽转竖型-西伯利亚阻高西退或崩溃,横槽转竖, 引导寒潮爆发。 • 低槽东移型-欧洲弱脊东移至中亚发展成长波脊,脊 前低槽有两股冷空气叠加至贝加尔湖发展成长波槽, 移动性槽脊,引导寒潮爆发。 • 变形场锋生型-中纬度锋区中低槽一个个东移并引导 小股冷空气南下,低层变形场有东西两路汇合锋生, 引导寒潮爆发。 • 横槽旋转型-极涡向西伸出一个个横槽,围绕低压中 心旋转南下。持续降温,造成寒潮。
2、各类寒潮天气过程不同点 a)冷空气源地和路径不同
小槽发展型为西北路径,源地为新地岛以西的洋面 — 乌拉尔山 — 西西伯利亚 — 蒙古 — 进入我国 横槽转竖和横槽旋转为北方路径,源地为新地岛以东的洋面 — 亚洲北部 — 贝加尔湖 — 蒙古 — 进入我国 低槽东移型和变形场锋生为西方路径,源地为冰岛以南的洋面 — 欧洲南部 — 里海 — 巴尔喀什湖 — 新疆 — 我国
四、各类寒潮天气过程特点比较 1、各类寒潮天气过程共同点: 500hpa 44 C a)冷中心强度
o o 700 hpa 36 C 850hpa 32o C
b)高空锋区强度 700hpa 850hpa
16o C / 5纬距
20o C / 5纬距
c)地面冷高压中心强度≥1050百帕
2 )欧洲弱脊东移到中亚地区发展成长波脊,脊 前西北气流引导高纬新冷空气南下补充。 3 )由于西北或北方新冷空气叠加合并,使西来 低槽在贝湖地区强烈发展成长波大槽,引导寒 潮爆发。 4 )东亚大槽重建过程 —— 北半球长波一次调整 过程
三、横槽型 三类
横槽转竖 横槽旋转 变形场锋生
1、横槽转竖
2)横槽转竖型寒潮过程的基本特征
a)冷空气源地--新地岛以东的洋面(喀拉海或新西伯 利亚海) 冷空气路径--北方路径(东北路径) 太梅尔半岛-亚洲北部-蒙古-我国; 可以不进入关键区,自北向南影响我国; 冷空气强,全国类寒潮。 b) 西伯利亚阻塞高压与横槽稳定建立,高纬呈“北高 南低”天气形势,冷空气在横槽内聚集,缓慢南压。 C)阻高西退(或崩溃),横槽转竖,冷空气爆发性南 下(一天影响全国)形成寒潮。 D)东亚大槽重建过程--北半球长波一次调整
§4
寒潮短期天气过程
寒潮短期天气过程: 3-7天 寒潮短期天气过程有三类: 小槽发展型 低槽东移型 横槽型
一、小槽发展型
1、天气过程
2、小槽发展型寒潮过程的基本特征
1)冷空气源地——新地岛以西的洋面(巴伦支海) 冷空气路径——西北路径(乌拉尔山—西西伯利 亚— 蒙古—我国)
西北路径为主(全国类寒潮) 从关键区侵入我国的路径 东路冷空气次之(北方类寒潮)
2)乌拉尔山有长波高压脊发展建立,脊前西北气 流引导冷空气南下 3)寒潮爆发过程—由脊前不稳定小槽边东移边发 展, 在贝湖地区发展成长波大槽,槽后带有强冷空气 南下,引发寒潮。 4)东亚大槽重建过程——北半球长波一次调整过 程
二、低槽东移型
2、低槽东移型寒潮过程的基本特征
1)冷空气源地——冰岛以南洋面(欧洲西海岸) 西北路径 冷空气路径——西方路径+ 合并叠加 北方路径 东路冷空气为主(北方类寒潮) 从关键区侵入我国的路径 西北路径次之(全国类寒潮)
• 以上前三类均为东亚大槽重建,北半球长波调整的 天气过程。 • 后两类为欧亚大陆长波环流形势稳定的天气过程
End
b )阻高脊线由东北 - 西南向转为西北 - 东南向,横 槽后由东北风转为西北风。 c)横槽前有阶梯槽或等高线疏散状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变形场锋生型寒潮过程的基本特征
a)500hpa 东亚倒 Ω 流型形成后,极涡中心南下到亚洲 高纬的贝湖地区,亚洲北部形成纬向低压带。40-45 呈纬向极锋锋区,锋区上多短波槽东移带下一股股 冷空气。 b)低层(850 hpa、700hpa)在河套地区形成变形场。
河西走廊西路冷空气 c) 华北和东北回流冷空气 东西两股冷空气汇合,在河套形成锢囚锋缓慢 南下,持续降温形成寒潮 d)若有南支槽配合-冷空气可影响我国南方。
3、横槽旋转型
2)横槽旋转型寒潮过程的基本特征 a)东亚倒Ω 流型形成后,极涡在西伯利亚为强大稳定 的冷低中心,向西伸出一个个横槽,冷空气来自亚 洲东北部 b) 极涡西侧的长波脊稳定维持(不是阻高),有移动 性小高脊东移 c) 横槽沿极涡中心旋转运动,带下一股股冷空气形成 寒潮--持续降温,影响我国北方 d) 若有南支槽配合,则影响我国南方,造成全国性寒 潮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