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语言赏析公开课

合集下载

记叙文句子赏析教案

记叙文句子赏析教案

记叙文句子赏析教案第一章:记叙文句子赏析概述1.1 记叙文句子的定义解释记叙文句子的概念,强调其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记叙文句子与其他类型句子的区别。

1.2 记叙文句子的功能介绍记叙文句子的主要功能,如描述、叙述、说明等。

通过具体例子展示不同功能句子的运用。

1.3 记叙文句子的结构解析记叙文句子的基本结构,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等。

强调句子结构对句子表达效果的影响。

第二章:记叙文句子的表达方式2.1 语言描写讲解语言描写在记叙文句子中的作用,如表现人物性格、情感等。

提供实例,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语言描写丰富记叙文句子。

2.2 动作描写介绍动作描写在记叙文句子中的重要性,如展现人物行为、情感变化等。

通过具体例子演示如何运用动作描写增强记叙文句子的表现力。

2.3 心理描写解释心理描写在记叙文句子中的作用,如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情感波动等。

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描写技巧,丰富记叙文句子的内涵。

第三章:记叙文句子的修辞手法讲解比喻在记叙文句子中的作用,如增强形象性、生动性等。

提供实例,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比喻手法创作富有表现力的记叙文句子。

3.2 拟人介绍拟人在记叙文句子中的作用,如赋予非人事物以生命、情感等。

通过具体例子展示拟人手法在记叙文句子中的运用。

3.3 对比解释对比在记叙文句子中的作用,如突出事物特点、强化情感等。

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手法,提升记叙文句子的表现力。

第四章:记叙文句子的赏析方法4.1 关键词分析讲解关键词分析在记叙文句子赏析中的重要性,如揭示句子核心内容、情感等。

提供实例,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关键词分析法赏析记叙文句子。

4.2 句子结构分析介绍句子结构分析在记叙文句子赏析中的作用,如揭示句子表达效果、特点等。

通过具体例子演示如何运用句子结构分析法赏析记叙文句子。

4.3 修辞手法分析解释修辞手法分析在记叙文句子赏析中的重要性,如增强句子表现力、美感等。

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分析法,深入赏析记叙文句子。

第五章:实战演练5.1 选取一篇记叙文,进行句子赏析练习。

记叙文(公开课)解析

记叙文(公开课)解析



升格1:悬念法
舞台
奶奶的舞蹈土里土气、别里别扭, 沾满着泥土的芬芳、草叶的清纯! “奶奶!奶奶!”和奶奶睡一张床的小 弟一翻身,发现奶奶不见了,嗓音带着哭 腔。我们哥俩儿把屋前屋后寻了个遍。 (设置悬念)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农村的老家和城里的新家只有15分钟 的路途,天热了,老家又没空调,我们哥 俩儿把奶奶她老人家连拉带拽地接过来享 享清福了,现在咋就不见了。
的波澜起伏?
❖ 《祝福》《一碗阳春面》 ❖ 《变色龙》 ❖ 《警察与赞美诗》 ❖ 《罗密欧与朱丽叶》 ❖ 《黛玉葬花》 ❖ 《琐忆》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前置自评
课前我们选取了两篇有 “平铺直叙”弊病的习作,大 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很有质量, 我们挑选了几则典型的和大家 一起品评。
当堂互评
原文1升格·品评
原因分析:流水账,缺乏波澜!
没有高峰和低谷,行文平坦!
结尾平淡,缺乏内在意蕴
Hale Waihona Puke ❖平铺直叙,内容空泛:❖儿时…小学时…现在…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陈老师…季老师…徐老师… ❖操场上…音乐教室里…食堂里… ❖中国馆…沙特馆…日本馆
❖流水账的常见形式
旧文重评
想一想: 下列课文用何种方法达到结构上
夕阳的余晖把秧田染得分外葱茏,蛙声 将水田注满生机,满田是诗,满地是歌,定 睛望去,有一个细点,唉,那是奶奶!
更有表演意味的细节描写
奶奶赤脚踏在水田里,裤管挽得高高,露出了 干瘦、布满皱纹的细腿。只见她抽一把秧苗,左手 的拇指和食指顶出一小撮,弯腰,插入,起身,扭 动腰杆,后退。在我看来枯燥无味的动作,已近六 旬的奶奶“表演”得那样轻盈:脚下的步伐,腾挪 躲闪,伤不着一颗嫩嫩的秧苗;瘦细的腰杆左旋右 转,六颗秧苗转瞬成行;干枯的手指,捏紧秧苗, 如小鸡啄米,点点成绿。汗津津的脸,映着夕阳, 红红的,就像是一个大姑娘,在那宽广的舞台上扭 起了秧歌,那碧绿的农田,漾起的水波是迷人的背 景!一株株水稻激动不已,随手而立,随风而舞, 生根拔节,奶奶淌下的汗滴,颗颗都是金黄的谷粒!

记叙文阅读之句子赏析已讲ppt课件

记叙文阅读之句子赏析已讲ppt课件
劳动中从顶棚跌下,当场停止了呼吸。 那是一个寂静的冬夜,院长叫人把
剧场大门打开,领着他走到台前。父亲 实在憋不住,一下子扑倒在儿子摔下来 的地方,再也无力站起。
整个剧院空空荡荡,无声无息, 一只只椅背像大海的波涛,在这苦难 的父亲胸中掀起了滔天的巨澜。
从描写角度赏析划横线的句子。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
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 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 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
该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从“三十 个莲子”和“一碗莲子汤”两个角度, 连续发问,增强了语气,强化了抒情的 表达效果。让人感受到其中包含的莲农 的血汗和辛 劳,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劳动 者的同情与关爱。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郎 平虽然很想休息,但仍然坚持训练 的坚韧不屈的性格。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基本题型3:从句式方面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2、请从语句的表达效果方面赏析文中画 线的句子。
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 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15年芜湖市中考题

《记叙文阅读之语句赏析》【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记叙文阅读之语句赏析》【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父亲是一盏灯》
赏析:这句运用环境描写,写出了森林 的黑暗,渲染了恐怖的气氛,烘托了儿 子害怕的心理。
经典共赏
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 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罗贯中《三国演义》
赏析:关羽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 手法,把张飞从百万军中取上将人 头比作是“探囊取物”,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张飞的勇猛异常。
赏析:这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油蛉和 蟋蟀以人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 蟀叫声悦耳动听,写出了百草园充满生机,有 无限乐趣。表现了“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三)牛刀小试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赏析:这句诗运用奇妙的夸张, 突出了诗人心中愁之深之重,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痛苦之 情。
二、从用词的角度赏析
动作描写“飞将来”“一隔”“跳出”,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鲁智深的勇猛和武艺高超,而鲁智深 说:“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这一语言描写 体现了鲁智深性格的粗中有细,因为此时出来不 仅可以救林冲,而且还有他们的“犯罪证据”, 叫他们服气,再杀他们,也算是有凭有据。
次日天未明,刘姥姥便起来梳洗了,又将
板儿教训了几句。那板儿才五六岁,一无所知, 听见带他进城逛去,便喜得无不应承。于是刘 姥姥带他进城,找至宁荣街。来到荣府大门石 狮子前,只见簇簇轿马,刘姥姥便不敢过去, 且掸了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蹭到 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 在大板凳上,说东谈西呢。刘姥姥只得蹭上前 来问道……
长夜里,红星闪闪驱黑暗; 寒冬里,红星闪闪迎春来;
斗争中,红星闪闪指方向; 征途中,红星闪闪把路开。
记叙文阅读之语句赏析
一、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一)赏析方法:
1、找修辞 2、找出表达效果:写出了……(景物、 人物特点) 3、表现了 ……(感情、主题 )

记叙文阅读专题——精彩语言赏析PPT优秀课件

记叙文阅读专题——精彩语言赏析PPT优秀课件
记叙文阅读专题
——精彩语言赏析
复习目标:
掌握文学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 语言的品析角度 掌握基本解题思路 掌握规范化的答题技巧
例题点拨
(一)自读感知
请同学们读一读,看看这些句子精彩在哪里.(5分钟时间给同学们自读感 知下列句子的精彩处)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 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所堆积成 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3、 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儿一 绺山羊须,浸了油似的乌黑锃亮。 4、“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 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 酝酿。
示例:从触觉和嗅觉的角度,把无形 无味的风描写得形象至极,写出了春 风柔和、清新的特点,更有感染力。
赏析角度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 (2)、用词(动词、形容词、叠音词等) (3)、描写方法(人物、环境,) ①人物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外貌 ②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4)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视觉、 听觉、味觉、触觉、嗅觉)
2、规范表述: 鉴赏角度╃事物特点(人物品质) ╃ 表达作用(效果、情感) ◆也就是要答出:写什么内容?怎样 写的?有什么效果? 注意:不要面面俱到,要有具体的切入 点;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特别是从修 辞角度赏析时,不要直接把修辞的作用 罗列出来.
补充:
此外,还有从表达方式方面赏析的题型. 常见的如,记叙中的描写:景物描写,人 物描写 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表达作者的观点, 点明主旨,深化中心.

记叙文阅读(语言赏析专题)教案

记叙文阅读(语言赏析专题)教案

记叙文阅读(语言赏析专题)教案第一篇:记叙文阅读(语言赏析专题)教案记叙文阅读(语言赏析专题)教案一、赏析句子的方法1、修辞角度(1)修辞手法种类: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比、反问、设问比喻:就是打比方,就使用某一种事物或情境比另一种事物或情境。

包括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

种类有(1)明喻。

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犹如”。

例如: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

喻词“成”“变成”“成为”、“当做”、“化作”。

例如:有时候爱是粉红的羽毛,谁捧着都有微笑的眼角。

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把事物当人来写,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

鸟儿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花儿们呼吸着夜晚的新鲜空气,都想谈谈心里话。

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

八月桂花,香飘万里。

(夸大)这房间,连个巴掌大都没有。

(缩小)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内容意思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借以增强语气,说明道理,加深感情。

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死它。

借代: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所要说的人或事物。

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一个是马褂,一个是西装。

(2)掌握八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25分钟)比喻:生动、形象、具体夸张: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表达感情更强烈,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拟人:生动形象,人格化,有情趣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排比:句式整齐,节奏鲜明,有气势,增强语气,深化思想内容对比:突出强调反复:突出强调,加强节奏借代:形象突出,生动具体反问:加强语气,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设问:引起人们的主意和思考(3)答题格式(4)实战练习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徐志摩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A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日本女郎(本体)比喻成水莲(喻体)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日本女郎娇羞的样子,表达了……)B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使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作者与日本女郎别离时的不舍,表达了他对日本女郎的依依不舍之情。

(公开课)记叙文阅读-赏析类-句子赏析

(公开课)记叙文阅读-赏析类-句子赏析

思考: 运用修辞手法来赏析句子时答题步骤是什么? 比喻和拟人的答题公式是什么?
答题步骤: 析效果
品情感
当确定是比喻或拟人时答题公式:
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拟人:把什么拟人化
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注意: 找事物特点的方法:1.句子中的关键词
• 精神抖擞地立 起来。硕大的花瓣上,还有几颗露珠在晨光中闪烁。我的 整个暑假,因为它,多了许多憧憬和幻想。每天,我像探望老朋友,看 它在风中摇曳,看蜜蜂在它的花蕊里沾满嫩黄嫩黄的花粉……
• ⑦九月天气逐渐转凉,野百合也在一阵阵的凉风中逐渐枯萎、凋零。看 着凋落的花瓣,生命的短暂、美的易逝,让我第一次感到了忧伤。父亲 说,我们可以把球茎分瓣,来年会变成几棵,父亲将百合花的球茎挖出 来,分成七八瓣,在菜地的一角重新栽下去。
记叙文阅读:
赏析类——句子赏析
草坪标语: ”别踩我,我会疼!“————拟人 香皂广告词: 强生婴儿香皂,像妈妈的手一样温柔。——比喻
修辞的妙处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推敲“典故——动作描写的妙处
赏析句子的角度: 一、修辞 二、表达方式 : 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正面与侧 面描写
学习目标
Course Objectives
1、了解修辞与人物描写 2、掌握两种角度的答题技巧
目录
Catalog
1. 从修辞角度来赏析句子 2.从人物描写角度来赏析句子
PART 01
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

记叙文句子赏析教案

记叙文句子赏析教案

记叙文句子赏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记叙文句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记叙文表达情感和描绘事物的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2. 记叙文句子的基本结构3. 记叙文句子的表达技巧4. 分析与欣赏记叙文句子5. 实践演练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和句子结构。

2. 示范法:展示优秀记叙文句子,进行分析与欣赏。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写作,提高运用记叙文表达的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展示记叙文概念、特点、句子结构等知识点。

2. 优秀记叙文范文:用于分析和欣赏。

3. 练习纸:供学生动手练习。

4. 作文本:用于学生写作练习。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

2.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记叙文句子赏析。

第二环节:讲解记叙文句子结构(10分钟)1. 讲解记叙文句子的基本结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2. 举例说明各种句子结构在记叙文中的运用。

第三环节:分析与欣赏记叙文句子(10分钟)1. 展示优秀记叙文句子,让学生欣赏。

2. 分析句子的表达技巧,如运用修辞手法、描绘细节等。

3. 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欣赏句子中的美感。

第四环节:实践演练(10分钟)1. 让学生动手写作,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记叙文句子。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句子,互相欣赏和评价。

第五环节: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记叙文句子赏析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记叙文句子的基本结构和表达技巧。

在实践演练环节,学生积极参与,互相评价,提高了写作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讲解和分析过程中,要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引入一些优秀范文,让学生有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六、教学拓展1. 引入经典记叙文名篇,进行深入的句子赏析。

《中考记叙文语言赏析》教学课件

《中考记叙文语言赏析》教学课件
赏析格式:运用什么修辞,有何表达效果,写 出人物什么特点,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写人句子赏析:
◆…实在标致极了。《藤野先生》 ◆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没有要打的意思。《我的老师》 ◆我的母亲旱巳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
八岁的侄儿宏儿。《故乡》
赏析格式:运用什么词,有何作用,写出人物 什么特点,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写景句子赏析: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 嫩嫩的,绿绿的。《春》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 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 就是哲尔赛岛了。《我的叔叔于勒》
赏析格式:运用什么词,有何表达效果, 写出景物什么特点,表达作者什么思 想感情。
写人句子赏析:
◆“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 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 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的,盘得平 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 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 极了。《藤野先生》
写人句子赏析: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 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很努力的样子。《背影》
运用什么描写,形象地写出人物什么动作, 表现人物什么思想品质。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拳头舒过来, 道:“这个,你且收着。”《范进中举》 运用什么描写,形象地写出人物什么心理, 表现人物什么性格特点。
赏析格式: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有何表达效果,写出 人物什么动作或心理,表现人物什么性格或品质.
意蕴深厚的感悟句、哲理句赏析: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赏析格式:这个句子启示我们什么或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蝴蝶的金翅膀
☆七嘴八舌谈收获
◆我学会了_______ ◆我感受了___ 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 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 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 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 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记叙文语言赏析课件

记叙文语言赏析课件

考点一: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方法:词语的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具体 指代的内容)
题目1:结合语境,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例:起初一号床的女人不肯收,我谎称 车小, 在跑一趟不够油钱,那女人才讪讪的接受了。 《最美的善举》 答:女人因接受别人施舍而不好意思。 题目2:指示代词“这”“那”所指的内容 方法: 1.答案一般是往前找,不会超出前三句; 2、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 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不去奋斗,希望就无所谓有;有希望并为之奋斗,希望就无
所谓无。虽然实践“希望”困难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实践, 就能走前人所没有走出的路,创造前人所未经的生活,鼓励
人们为实现新生活而奋斗。
4、言外之意句:
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弦外之音,写出 作者的真正用意。 例:第二天,邻居表扬小强说:“你真 是个勤奋的孩子呀,都晚上十一点了,你还 在练琴。”
现代文阅读
——语言赏析篇
应考策略





赏析(理解,分析作用)词语的答题步骤如下: 第一步:先理解词语的本义,也就是词典上解释的常用义(简称 词典义),把握词语在一般情况下的感情色彩。 第二步: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简称语境义) 第三步:分析词语用在此处的作用也就是表现力。如,动词:这 个词语准确描写了……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品质。 赏析(理解,分析作用)句子的答题步骤如下: 第一步:分析句子在内容上的作用即结合文章主旨理解句子在文 章中的含义。这一步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篇不离中心,中心不离背景”。解答此类试题时千万不能脱离具体的 语言环境,作架空分析。 第二步:分析句子在结构、艺术形式上的作用。
赏读语句
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赏析作品语言。(2011、2012) 2、理清作者的思路与作品线索。(2011、2012) 3、领悟作品的情感变化。(2012) 4、初步欣赏作品的表现手法。(2012) 5、分析形象特征。(2010、2011) 6、整体把握文学作品的内容、情感。(2010、2011、2012) 7、整体把握,理解标题的妙处。(2011) 8、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2010)
(2)“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角度)
答:此句通过语言描写,(1分)形象地描绘 出少年结结巴巴、吞吞吐吐的情态, (1分) 传神地表现出他要求主人送画又难以启齿, 渴望得到画像又担心主人不肯给的矛盾心 理。(2分)
内容
(效果+对象+特点 )
——孙犁《芦花荡》 4、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 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 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莫顿·亨特《走步,再走一步》
• 回顾经典
他用两手攀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他 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朱自清《背影》
• 回顾经典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 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 们 唤醒。
• 3、析情感(性格):(不一定有)
• 回顾经典
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 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 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走一步,再走一步》
句子的含义
抓关键词 化含蓄为直白
把作者的意思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 人类的普遍真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 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 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 回顾经典
1、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 子。
——朱自清《春》 2、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 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 来把它们唤醒。
——老舍《济南的冬天》
• 回顾经典
3、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 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 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 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 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啊!
• (1)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
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
(角度)
内容
(效果+对象+特点 )
答:通过“伸进”、“麻利”、“翻掏”、 “摊开”这些词语(1分)生动地描写了少 年想要表现自己没拿东西的情态,(2分) 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少年被抓后处事不惊的 小惯偷形象。(1分)
人物形象
——老舍《济南的冬天》
• 回顾经典
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 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 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 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 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啊!
——孙犁《芦花荡》
• 回顾经典
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 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 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 3、析情感(性格):(不一定有)
角度
内容
(效果+对象+特点 )
运用拟人的修辞,(1分)将“老城”人 格化,生动地写出老城暖和安适的特点。(2
分)表现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 (1分)
情感
• 授之以渔
赏析语言三步曲
• 1、抓角度:用词、描写、修辞、含义
• 2、扣内容:效果+对象+特点 (析关键词、看上下文)
——《走一步,再走一步》
• 授之以渔
品味记叙文语言的角度
1.用词:动词、形容词、叠词、感情色彩
变化的词等。
2.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
反复等 。
3.描写:正面描写(外貌、语言、神态、
动作、心理描写等)、侧面描写。
4.含义:深邃的哲理、动人的情感
• 回顾经典
他用两手攀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他 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走一步,再走一步》
哲理
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 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一步一步战胜小困 难,最后就能战胜最大的困难。
• 临渊垂钓
《偷父 》 ——2010年广东中考卷
16.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 品味语言。(4分) (1)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 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 (2)“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朱自清《背影》
角度
内容
(效果+对象+特点 )
通过“攀”“缩”“微倾”这些动词(1分)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过铁道给“我”买橘子的 行动不便,步履艰难,(2分)表现了父亲爱子 的深情。(1分)
情感
• 授之以渔
赏析语言三步曲
• 1、抓角度:用词、描写、修辞、含义
• 2、扣内容:效果+对象+特点 (析关键词、看上下文)
• 3、析情感(性格):(不一定有)
角度
内容
(效果+对象+特点)
运用心理描写,(1分)传神地写出了老头 子(1分)为不能圆满完成任务而感到深深的自 责、内疚,(1分)表现出他过于自尊的性格特
征。(1分)
性格
• 授之以渔
赏析语言三步曲
• 1、抓角度:用词、描写、修辞、含义
• 2、扣内容:对象+特点 (析关键词、看上下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