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本课程内容包括:(1)绪论;(2)发动机受力分析;(3)压气机;(4)涡轮;(5)燃烧室、加力燃烧室和排气装置;(6)典型总体结构方案及发动机总体结构;(7)附件系统与传动装置简况。叙述方法采取横向分析为主,兼顾纵向联系。即通过典型方案,系统地阐述了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结构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满足基本原则的各种具体的结构措施,同时选择一、二台国内广泛采取的典型机种的零组件方案贯穿整个课程。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课程的绪论详细介绍了本课程的特点、航空发动机结构发展、国内外典型航空发动机介绍、发动机结构设计基本原则等。绪论教学安排了4个学时,目的在于通过绪论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了解发动机发展动态。
在讲述发动机结构时,均依据以下的思路组织教学内容。首先根据零组件的功用和工作条件提出结构设计中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然后对典型结构方案进行分析,最后得出若干概括性的规律。这样讲解有利于学生从大量结构方案中总结
出一些共同性的规律;有利于防止形而上学地看问题。新的结构方案总是要不断地取代旧的方案,具体的方案总是会陈旧的,但是这些规律性的东西却能指导学生去分析新的方案。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和方法就是通过具体的方案,掌握这些共同性的规律。这些共性也就是结构设计原则。在发动机的某一类结构讲解完之后,均要补充一个新结构的教学内容,与当前结构进行对比,并简要分析新结构的设计思想。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动态的,每年均根据国内外资料进行更新,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航空发动机结构的最新进展。
四、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本课程在压气机、燃烧室、涡轮以及发动机总体结构这四章上完之后各安排1次2学时的现场教学。目的是:(1)通过对实际结构的观察与分析,进一步加深对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的理解。(2)培养学生结构设计中考虑问题周到、细致的能力。课堂教学主要讲授结构的理论与方法,重点阐述结构的普遍性、规律性,对具体的结构只能作宏观的介绍,对于一些“不起眼”的结构如压气机转子上小孔位置与分布、燃烧室冷却孔的大小与位置等等一般不做细致的阐述。然而这些细致的结构却往往是发动机正常工作所必需的。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针对这些微小的结构设计提出问题,并开展讨论,或者作为课后的作业题,从而让学生知道发动机结构的设计应一丝不苟。(3)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勤思考的习惯,提高大家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和能力。现场教学采用的是讨论式,通常气氛很热烈,提出的问题也是千奇百怪,包罗万象。譬如年轻人看到实际的发动机都喜欢自己动手摸一下、转一转,因此几乎每次现场课都有同学提出“为什么WP7发动机低压转子正反都能转动,而高压转子则只能正向转动?”,这个问题在教
材和发动机结构参考书上均找不到现存的答案,但是根据课堂上讲解过的双速传动机构原理可以分析出来。因此,该问题作为一个大作业,让学生自己分析。(4)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动机结构复杂,同学们看懂图纸后往往事物放到自己面前也不一定认识,通过现场教学中的“图”与“事物”对照训练,可有效地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本课程的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有一个2周的发动机结构课程设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加深发动机结构知识及有关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综合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发动机结构设计的能力。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现场教学和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