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8章-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护理PPT课件
![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a2c15be87101f69f319541.png)
肥胖症是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 耗,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 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正常小儿体 重均值的20%即称肥胖。
【健康史】 【身体状况】 【心理社会特点】 【辅助检查】 【治疗原则】
【护理】
【健康史】
1.能量摄入过多:最多见 2.活动量过少 3.遗传因素 4.其他:进食过快、精神创伤、
沉积在骨质生长部位。
(一)健康史
佝偻病的病 因
(1)日光照射不足 (2)体内贮存不足 (3)食物中摄入不足 (4)生长速度过快 (5)疾病和药物影响
发病机制
维生素D缺乏 肠道对钙、磷吸收减少
维生素D 的代谢
来源
(1)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2)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合成 (3)从食物中摄取
紫外线照射合成是主要来源
维生素D 的代谢
无活性
转化
25-羟化酶
VitD
肝 25-O性强
维生素D 的代谢
功能
(1)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2)促进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 (3)促进成骨细胞功能,使钙盐
因多种原因引起的能量和 (或)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 不能维持正常新陈代谢而导致 自身组织消耗的营养缺乏症。
【健康史】 1.摄入不足 2.消化吸收障碍 3.需要量增多或消耗量过大
【身体状况】
1.体重改变:不增→下降 2.皮下脂肪减少顺序:
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 3.其他状况
各器官功能低下 严重蛋白质缺乏→营养不良性水肿。
【心理-社会状况】
1.患儿:孤僻、胆怯、 自卑、对抗等。
2.家长:缺乏认识。
【辅助检查】
1.甘油三脂、胆固醇增高, 严重者血清β白蛋白增高。
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
![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87dcc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9.png)
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营养基础知识营养障碍性疾病概述患儿护理的基本原则与技巧针对不同营养障碍性疾病的护理措施特殊情况下的营养护理总结与展望
CHAPTER
营养基础知识
01
营养是指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养料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营养定义
良好的营养是人体正常发育的基础,对于抵抗疾病、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的护理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医学、护理、营养学等。未来研究应加强跨学科合作,整合各学科的优势资源,共同推进护理实践的发展。
强化跨学科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各国之间的护理实践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未来研究应关注国际前沿动态,借鉴国外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技术,推动我国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护理水平的提升。
分类
定义
铁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贫血。
缺铁性贫血
维生素D缺乏症
肥胖症
阳光照射不足、饮食中维生素D含量不足等导致维生素D缺乏,影响骨骼健康。
能量摄入过多,超过机体能量消耗,导致脂肪堆积。
03
02
01
长期营养素摄入不足会影响患儿的身高、体重和骨骼发育。
生长发育迟缓
营养不良可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增加感染风险。
矿物质缺乏的患儿需要补充相应的矿物质来改善症状,同时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矿物质的食物摄入。
对于缺铁性贫血的患儿,需要补充铁剂,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C来促进铁的吸收。
对于锌缺乏的患儿,需要增加富含锌的食物摄入,如肉类、蛋类、豆类等。
CHAPTER
特殊情况下的营养护理
05
总结词
疾病状态下,患儿的营养需求发生变化,需要特别关注和护理。
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
![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acc72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9e.png)
案例二
患儿小红,患有维生素缺乏症,通过补充维生素和调整饮食,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未出现并发症。
失败案例分析
案例一
患儿小刚,因护理不当导致营养障碍加重,引发其他并发症 ,最终治疗效果不佳。
案例二
患儿小丽,因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营养障碍性疾病,导致病 情恶化,影响预后。
经验总结与展望
经验总结
成功和失败案例的对比分析表明,早期发现、合理护理和营养干预是提高患儿康复效果的关键。同时,加强家长 教育、提高对营养障碍性疾病的认识也是重要的措施。
提高患儿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护理帮助患儿建立良好的生活习 惯和社交技能,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
预防并发症
01
02
03
监测病情变化
通过定期监测患儿的病情 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 能出现的问题,预防并发 症的发生。
控制感染
保持患儿的生活环境卫生 ,加强口腔和皮肤护理, 预防感染的发生。
预防骨折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采 取适当的措,预防骨折 等并发症的发生。
视程度。
知识普及
向家长和儿童普及营养障碍性疾病 的预防和控制知识,帮助他们了解 如何合理饮食、增加运动和控制体 重等。
提供咨询
设立咨询热线或开展义诊活动,为 家长和儿童提供营养障碍性疾病相 关的咨询服务。
05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成功案例介绍
案例一
患儿小明,因严重营养不良导致发育迟缓,经过精心护理和营养干预,逐渐恢复 健康,生长发育指标达到正常水平。
分类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营养障碍性疾 病可以分为营养不足、营养过剩、营 养不均衡等多种类型。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营养障碍性疾病的病因主要包括 食物摄入不足、消化吸收障碍、 代谢异常、疾病影响等。
患儿小红,患有维生素缺乏症,通过补充维生素和调整饮食,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未出现并发症。
失败案例分析
案例一
患儿小刚,因护理不当导致营养障碍加重,引发其他并发症 ,最终治疗效果不佳。
案例二
患儿小丽,因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营养障碍性疾病,导致病 情恶化,影响预后。
经验总结与展望
经验总结
成功和失败案例的对比分析表明,早期发现、合理护理和营养干预是提高患儿康复效果的关键。同时,加强家长 教育、提高对营养障碍性疾病的认识也是重要的措施。
提高患儿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护理帮助患儿建立良好的生活习 惯和社交技能,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
预防并发症
01
02
03
监测病情变化
通过定期监测患儿的病情 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 能出现的问题,预防并发 症的发生。
控制感染
保持患儿的生活环境卫生 ,加强口腔和皮肤护理, 预防感染的发生。
预防骨折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采 取适当的措,预防骨折 等并发症的发生。
视程度。
知识普及
向家长和儿童普及营养障碍性疾病 的预防和控制知识,帮助他们了解 如何合理饮食、增加运动和控制体 重等。
提供咨询
设立咨询热线或开展义诊活动,为 家长和儿童提供营养障碍性疾病相 关的咨询服务。
05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成功案例介绍
案例一
患儿小明,因严重营养不良导致发育迟缓,经过精心护理和营养干预,逐渐恢复 健康,生长发育指标达到正常水平。
分类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营养障碍性疾 病可以分为营养不足、营养过剩、营 养不均衡等多种类型。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营养障碍性疾病的病因主要包括 食物摄入不足、消化吸收障碍、 代谢异常、疾病影响等。
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护理课件
![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4ea79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3.png)
02
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日常护 理
饮食护理
01
02
03
饮食调整
根据患儿的营养障碍类型 和程度,制定个性化的饮 食计划,以满足其营养需 求。
食物选择
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 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高 热量、高脂肪、高糖和高 盐的食物。
喂养技巧
采用适当的喂养技巧,如 少量多餐、缓慢进食等, 以帮助患儿更好地吸收和 利用营养。
生活护理
保持卫生
定期给患儿洗澡、洗头、洗手等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
规律作息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 睡眠和休息,有助于患儿的生长发 育。
适当运动
鼓励患儿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 、游泳等,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心理护理
情感支持
给予患儿情感上的支持和 鼓励,增强其自信心和积 极配合治疗的意愿。
THANKS
1 2
饮食调整
指导家长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调整饮食结构,保证 营养均衡,避免过度喂养或营养不良。
生活规律
帮助家长建立患儿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 睡眠和适当的运动,促进身体健康发育。
3
心理支持
关注患儿心理健康,指导家长与患儿建立良好的 沟通关系,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05
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案例分 析
并发症处理
对于已经出现的并发症,如肺炎 、心脏疾病等,采取相应的护理
措施,减轻患儿痛苦。
康复护理
饮食调整
根据患儿病情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 划,逐步恢复营养摄入。
运动康复
鼓励患儿进行适当的运动,促进身体康复和功能 恢复。
心理支持
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患 儿树立信心,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ppt参考课件
![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ppt参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77924ebb4cf7ec4afed0cb.png)
诊断的良好指标 (3)血糖、胆固醇、红细胞、血红蛋 白下降
【护理评估】
(四)治疗要点
(1)去除病因及治疗原发病 (2)调整饮食与补充营养物质 (3)促进和改善消化功能 (4)控制并发症和继发感染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有关
2.生长发育迟缓 与……有关 3.潜在并发症:自发性低血糖、营养 性贫血、感染、维生素缺乏症 4. 知识缺乏 家长缺乏……的知识
2.促进消化、改善食欲:
(1)用消化酶和B族维生素 (2)用蛋白质同化激素:苯丙酸诺龙 (3)少量多次输血、静脉高营养
3.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
(1)预防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感染 (2)特别是夜间或清晨加强观察,此时间 易发生低血糖 (3)并发营养性贫血: 补充各种维生素 及微量元素: vitA--干眼病
(3)男孩阴茎隐匿
(三) 心理-社会状况 1.患儿:孤僻、胆怯、 自卑、对抗等。 2.家长:缺乏认识。
【护理评估】
(四) 辅助检查 1.甘油三脂、胆固醇增高, 严重者血清β白蛋白增高。 2.常有高胰岛素血症, 生长激素水平降低。 3.超声波检查: 常有脂肪肝
【护理评估】
(五)治疗要点 1.控制饮食:最主要措施 2.加强运动:最主要措施 3.消除心理障碍
活泼如常 ❖ 一般不发热
(2)手足搐搦:见于较大的婴幼儿特有 ① “助产士手”② “芭蕾舞足”
(3)喉痉挛: 多见于6个月以内 发作时喉部肌肉和声门突发痉挛 呼吸困难有窒息的危险, 可因严重缺氧导致死亡
惊厥
【手足抽搐 】
【二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2.隐性体征: (1)面神经征 (2)陶 瑟 征 (3)腓反射征
案例导入
【护理评估】
(四)治疗要点
(1)去除病因及治疗原发病 (2)调整饮食与补充营养物质 (3)促进和改善消化功能 (4)控制并发症和继发感染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有关
2.生长发育迟缓 与……有关 3.潜在并发症:自发性低血糖、营养 性贫血、感染、维生素缺乏症 4. 知识缺乏 家长缺乏……的知识
2.促进消化、改善食欲:
(1)用消化酶和B族维生素 (2)用蛋白质同化激素:苯丙酸诺龙 (3)少量多次输血、静脉高营养
3.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
(1)预防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感染 (2)特别是夜间或清晨加强观察,此时间 易发生低血糖 (3)并发营养性贫血: 补充各种维生素 及微量元素: vitA--干眼病
(3)男孩阴茎隐匿
(三) 心理-社会状况 1.患儿:孤僻、胆怯、 自卑、对抗等。 2.家长:缺乏认识。
【护理评估】
(四) 辅助检查 1.甘油三脂、胆固醇增高, 严重者血清β白蛋白增高。 2.常有高胰岛素血症, 生长激素水平降低。 3.超声波检查: 常有脂肪肝
【护理评估】
(五)治疗要点 1.控制饮食:最主要措施 2.加强运动:最主要措施 3.消除心理障碍
活泼如常 ❖ 一般不发热
(2)手足搐搦:见于较大的婴幼儿特有 ① “助产士手”② “芭蕾舞足”
(3)喉痉挛: 多见于6个月以内 发作时喉部肌肉和声门突发痉挛 呼吸困难有窒息的危险, 可因严重缺氧导致死亡
惊厥
【手足抽搐 】
【二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2.隐性体征: (1)面神经征 (2)陶 瑟 征 (3)腓反射征
案例导入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152e8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b.png)
况。
定期评估病情
预防并发症
药物治疗
定期评估患儿的营养状 况和病情进展,调整护
理计划和饮食方案。
注意预防患儿出现感染、 骨折等并发症,及时发
现并处理。
根据医嘱给予患儿必要 的药物治疗,注意观察 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心理护理原则
与患儿建立信任关系
与患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增强患儿的信 心和安全感。
鼓励患儿积极配合治疗
定期监测患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和日常护理措施,促进 患儿健康成长。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为患儿提供合 理的饮食建议,保证其摄入足够的营 养物质。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
05
康复与预后
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康复训练对于营养障碍疾病患儿 的恢复至关重要,有助于改善患 儿的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增加食物种类和口感
控制饮食量和速度
合理控制患儿的饮食量和进食速度, 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进食。
鼓励患儿尝试多样化的食物,并调整 食物的口感和质地,以增加食欲。
运动护理
鼓励患儿进行适当的运动
根据患儿的身体状况和年龄,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 跑、游泳等,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
合理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
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此外,研究还发现了一些新的护 理技术和方法,如个性化护理、 家庭护理等,为患儿提供了更加
全面和专业的护理服务。
研究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营养障碍疾 病患儿的护理研究将进一步深入,特别
是在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等领域。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预防和早期干预, 同时,研究者们还将进一步探索如何将
02
定期评估病情
预防并发症
药物治疗
定期评估患儿的营养状 况和病情进展,调整护
理计划和饮食方案。
注意预防患儿出现感染、 骨折等并发症,及时发
现并处理。
根据医嘱给予患儿必要 的药物治疗,注意观察 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心理护理原则
与患儿建立信任关系
与患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增强患儿的信 心和安全感。
鼓励患儿积极配合治疗
定期监测患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和日常护理措施,促进 患儿健康成长。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为患儿提供合 理的饮食建议,保证其摄入足够的营 养物质。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
05
康复与预后
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康复训练对于营养障碍疾病患儿 的恢复至关重要,有助于改善患 儿的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增加食物种类和口感
控制饮食量和速度
合理控制患儿的饮食量和进食速度, 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进食。
鼓励患儿尝试多样化的食物,并调整 食物的口感和质地,以增加食欲。
运动护理
鼓励患儿进行适当的运动
根据患儿的身体状况和年龄,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 跑、游泳等,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
合理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
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此外,研究还发现了一些新的护 理技术和方法,如个性化护理、 家庭护理等,为患儿提供了更加
全面和专业的护理服务。
研究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营养障碍疾 病患儿的护理研究将进一步深入,特别
是在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等领域。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预防和早期干预, 同时,研究者们还将进一步探索如何将
02
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儿的护理
![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儿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adb234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6e.png)
身体状况
指标分度
体重低于正常 均值
轻度
15%~25%
中度
25%~40%
腹壁皮脂厚度 0.8~0.4cm
< 0.4cm
重度
> 40% 消失
消瘦
不明显
明显
皮包骨样
身长/高
正常
低于正常
明显低于正常
肤色、弹性 基本正常
苍白、弹性差 多皱纹、弹性消失
肌张力 精神
正常 正常
明显降低、肌肉松弛 低下、肌肉萎缩
烦躁不安
护理措施 1.调整饮食,增加营养
根据病情、消化能力调整食物量和种类。 遵循原则:由少到多、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步增加。
(1)能量和蛋白质供给 •轻 度: 60-80 → 140 (kcal/kg.d)→正常量 •中、重度: 45-55 → 120-170(kcal/kg.d)→正常量 蛋白质:1.5-2.0 → 3.0-4.5(g/kg.d)
3、预防感染
– 预防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感染 – 重度营养不良患儿:输新鲜血浆或球蛋白
护理措施
4、观察病情
– 预防并发症:低血糖、维生素A缺乏等 (特别是夜间或清晨加强观察低血糖,报告医生并 静脉注射25%∽50%葡萄糖溶液抢救)
5、健康指导
– 介绍营养不良的原因,强调饮食调整原则 – 讲述、示范婴儿喂养方法 – 加强小儿体格锻炼,按时免疫接种
营养障碍性疾病 患儿的护理
学习目标
掌握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身体状况、护理诊断及 护理措施。
熟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病因、治疗原则。 了解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辅助检查。 学会按照护理程序为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患儿提
供整体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护理措施】 2.增加运动
(1)选择喜欢、有效、易坚持的运动; (2)每日至少半小时、不感疲劳为宜。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护理措施】
(二)帮助缓解心理压力 1.引导正确认识身体的改变 2.帮助建立信心,消除自卑 鼓励参加社会交往。 3.避免经常指责患儿的饮食习惯; 4.避免家长对肥胖过分担扰而四处求医 给患儿带来的精神压力; 5.鼓励参与制定饮食控制和运动计划。
心理因素等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护理评估】 (一) 健康史 (二)身体状况
1.症状 (1)食欲旺盛,喜食甜食与高脂肪食物。 (2)不爱运动,动作笨拙,常有疲劳感。 (3)重度肥胖者可出现
“肥胖-换气不良综合征” (4)身高最终低于正常小儿。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护理评估】
2.体征 (1)皮下脂肪增多,分布均匀。
严重者皮肤出现白纹或紫纹。 (2)少数患儿膝外翻和扁平足 (3)男孩阴茎隐匿 (三) 心理-社会状况 1.患儿:孤僻、胆怯、 自卑、对抗等。 2.家长:缺乏认识。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护理评估】
(四) 辅助检查 1.甘油三脂、胆固醇增高, 严重者血清β白蛋白增高。 2.常有高胰岛素血症, 生长激素水平降低。 3.超声波检查: 常有脂肪肝
1.调整饮食: (1)能量供给每日(kJ/kg)
① 轻 度:250‾330 开始 ② 中重度:165‾230 开始 (2)食物调整 母乳喂养;给蔬菜、水果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一)维持营养平衡
2.补充营养:
(1)给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2)必要时静脉高营养 3.促进消化、改善食欲:
(1)用助消化药 (2)用蛋白质同化激素:苯丙酸诺龙 (3)用胰岛素和锌制剂 4.病情观察: 测体重1次/周 , 测身长1次/月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营养失调 2.有感染的危险 3.潜在并发症:低血糖、
营养性贫血等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护理目标】
患儿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体重逐渐增加达到正常标准; 患儿未发生感染。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护理措施】
(一)维持营养平衡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护理评估】
轻度营养不良
5.临床分度 中度营养不良
重度营养不良
中度营养不良
体重低下型
6.临床分型 生长迟缓型
消瘦型பைடு நூலகம்
重度营养不良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营养不良的临床分度标准
第8章-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 理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第一节 营养不良 第二节 小儿肥胖症 第三节 VitD缺乏性佝偻病 第四节 Vit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因能量和(或)蛋白质缺乏或吸收障 碍所致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
1.喂养不当 2.消化、吸收不良 3.需要量增加 4.消耗增加
目录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肥胖症是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 耗,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 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正常小儿体 重均值的20%即称肥胖。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病因
1.能量摄入过多:最多见 2.活动量过少 3.遗传因素 4.其他:进食过快、精神创伤、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护理评估】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四)辅助检查
(1)血清白蛋白降低:是最突出表现 (2)胰岛素生长因子1降低
诊断的良好指标 (3)血清酶活性、血糖、胆固醇、维
生素、矿物质降低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护理评估】
(五)治疗要点
(1)调整饮食与补充营养物质 (2)促进和改善消化功能 (3)去除病因及治疗原发病 (4)控制并发症和继发感染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护理措施】
(三)健康指导 1.鼓励患儿树立信心,坚持饮食和运 动治疗。 2.勿采用成人用的药物、禁食、手术 疗法治疗小儿肥胖症。 3.引起家长对小儿肥胖的重视。 4.宣传科学喂养知识,增加活动量。 5.定期监测小儿的体重。
目录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护理评估】
(五)治疗要点 1.控制饮食:最主要措施 2.加强运动:最主要措施 3.消除心理障碍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 2.体像紊乱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护理措施】
(一)维持营养平衡 1.调整饮食 (1)高蛋白、低脂肪、低碳水化合物; (2)多吃体积大而能量低的蔬菜类食物; (3)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护理措施】
(二)预防感染
1.预防呼吸道感染 2.预防消化道感染 3.预防皮肤感染 4.严重者:输新鲜血浆或丙种球蛋白
(三)观察病情,防止发生并发症
特别是夜间或清晨加强观察, 此时间易发生低血糖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护理措施】
(四)健康指导 1.讲解饮食护理方法; 2.教会家长观察病情; 3.介绍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 4.指导坚持活动,保证睡眠; 5.按时预防接种; 6.宣传定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7.指导先天畸形患儿及时手术治疗。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护理评价】
经过治疗和护理患儿是否达到: 体重恢复到正常小儿的水平; 未发生感染、低血糖、贫血等并发症。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1.营养不良病因有哪些? 最主要的病因是什么?
2.营养不良的最早表现是什么? 3.皮下脂肪减少的顺序是什么? 4.临床分度主要的客观指标是什么? 5.营养不良有哪些并发症? 6.护理措施的要点有哪些?
概念
由于小儿体内VitD不足,导致钙、 磷代谢失常,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 一种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多见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
维生素D 的代谢
第六章 营养与营养性障碍性疾病
来源
(1)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 (2)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合成 (3)从食物中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