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微课程-《微课程设计方案》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六微课程设计

小学语文六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并理解其含义。
2.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结构。
3. 学生能够了解课文所涉及的文化背景,拓展知识视野。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 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培养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学生能够从课文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小学语文六年级的微型课程,旨在通过精讲一篇课文,帮助学生巩固语文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文章内容有自己的理解,但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拓展,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此阶段学生好奇心强,善于表达,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课文为《草原》。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生字词学习:学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辽阔”、“碧绿”、“骏马”等,并理解其含义。
2. 课文朗读与理解: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分析文章结构,了解作者通过描绘草原景色表达的情感。
3. 阅读理解: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培养审美情趣。
4. 写作技巧: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小学语文—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学生体会+教学设计【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34)

13 精卫填海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故”、“堙”的含义,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3.结合课文,感受精卫填海的精神。
4.能用自己的话将精卫填海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理解“故”、“堙”的含义,结合注释,翻译全文,并用自己的话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感受精卫填海的精神。
教学准备:大海、精卫鸟的图片,课件,精卫填海完整的故事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走近《山海经》1、同学们,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孩子特别爱读书,大家知道的故事可多了。
现在,我来考考你,你都读了哪些神话故事?生说。
师:你们知道的神话故事真多呀!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个个精彩而有趣的故事出自哪部书吗?(课件出示:《山海经》)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就直接告诉他们。
2、简介《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3、联系自己读的神话故事,了解神话的特点。
师:大家回忆一下自己读过的神话故事,你觉得它与我们身边发生的故事有什么不同?生说,教师引导。
(出示课件:让我告诉你。
)小结: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山海经》,读一读几千年前的神话故事,感受故事语言的韵味。
(生齐读课题,师板书:精卫填海)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释题。
(1)学生齐读课题。
(2)解释课题的意思。
①指名学生说出自己对课题的理解。
②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加以总结。
2、初读课文(1)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重点指正字音:少(shào)曰(yuē)溺(nì)衔(xián)堙(yīn)(3)停顿。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wèi)/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 yīn )于/东海。
3、再读课文,并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4、根据学生的反馈,解决重点词句的含义。
①之:的②少女:小女儿③故:因此④堙:填塞⑤女娃游于东海:(女娃于东海游)女娃在东海游玩。
小学语文—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学生体会+教学设计【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46)

《日月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潭、湖”等15个生字,会写“名、胜”等9个字,会写“群山、树木”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3.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好像披上轻纱”等词语的意思,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教学重点】理解感受描写日月潭美景的词句;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1、假期,同学们到祖国的各地去游玩,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这节课我要带同学们去日月潭看一看。
2、谁知道日月潭在哪里。
(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总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一大岛)同学们看这个岛字,鸟与山联合起来。
它表示鸟群覆盖的山。
鸟群迁徙时做中途停留休息的水中山头。
四面环水的小块陆地称为岛屿,其中面积较大的称为岛,较小的成为屿。
聚焦在一起的岛屿,我们称他为群岛。
3、文章第一段这样介绍日月潭,谁来读。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
她在台湾省中部的山区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大家看,从这段当中你能感受到日月潭什么多?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日月潭的山多、树多、名胜多(群山环绕、树木茂盛)4、读这样的词群山环绕树木茂盛碧波荡漾春光明媚繁花似锦绿树成荫鲜果飘香隆冬来临雪花飞舞鲜花盛开鲜花凋谢树叶飘落冰雪覆盖狂风大作日月潭湖泊环绕茂盛中央游客吸引光华岛小岛轻纱童话仙境周围展现点点灯光蒙蒙细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风光秀丽隐隐约约太阳高照湖水碧绿披上轻纱名胜古迹佳丽中华央求披发胜利名称展览出现痕迹5、认识1.名字;名称:人~。
书~。
命~。
报~。
给他起个~儿。
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胡兰。
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到处游山玩水。
4.名声;名誉:出~。
有~。
世界闻~。
5.出名的;有名声的:~医。
~著。
~画。
二年级语文微课程方案

二年级语文微课程方案一、课程目标本微课程旨在帮助二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该微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熟练掌握基础识字和拼音;2.积累丰富的词汇量;3.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4.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阅读和写作任务;5.培养对语言文化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一课:认识拼音•学习并练习认读基础的拼音字母和声母韵母组合;•进行拼音的听写练习,加深对拼音的理解和记忆。
2. 第二课:认读基础识字•学习认读具有常用意义的基础词汇;•通过看图识字,巩固词汇记忆;•进行简单的拼音与字词的对应练习。
3. 第三课:初步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教授常用的语义搭配和常用短语;•阅读简短的课文,进行基础的阅读理解训练;•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复述和理解。
4. 第四课:培养写作能力•学习基本的写作规范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如写日记、写小故事等。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 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技术,使用图片、动画等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兴趣和记忆效果。
2. 游戏和互动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高学习的效果。
3. 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能力,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区别对待,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水平的教育。
4. 思维导图和总结使用思维导图工具进行知识结构的梳理和总结,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效果。
5. 良好的课堂氛围营造通过积极向上的鼓励和认可,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四、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1. 教学资源•拼音学习卡片和练习册;•识字卡片和绘本;•课文阅读材料;•写作练习册。
2. 评价方式•拼音听写和认读的测验;•词汇记忆和语感的测试;•阅读理解和写作任务的评价;•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的日常观察。
五、教学反思本微课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兼顾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旨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和兴趣。
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和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语文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学生体会【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59)

蚊子和狮子一课时利冲昏头脑。
寓意三:人要有自信。
寓意四:狮子战败后,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可见,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寓意五: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失败者,也没有永远的胜利者。
☞目标导学二:艺术特色1、情节波澜起伏。
这则寓言情节大起大落,写出蚊子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变。
蚊子战狮子,狮子比它强大很多倍,可它却胜了;当蚊子以为自己天下无敌时,却葬身蛛腹。
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2、运用拟人,生动形象。
文章采用拟人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性格特征,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生动、形象。
如把蚊子的叫声说成是“吹起喇叭”“唱着凯歌”,极为形象贴切地写出了其得意忘形之态。
‖教学提示‖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伊索寓言》的艺术特点。
三、板书设计四、教学反思可取之处点击学生的兴奋点,通过阅读理解,找出寓言的寓意,明白作者想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依照故事和结尾的点题,来把握寓言的寓意。
易于学生理解。
不足之处在学习寓言时,我采取的是以读促讲,但是给学生的阅读时间有限,需要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微课的交互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是要注意这个问题。
《麻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麻雀》(选自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
【教材分析】本单元为习作单元。
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麻雀》作为习作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旨在引导学生领会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课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这个故事因猎狗与小麻雀的相遇而展开。
事情的起因是猎狗攻击小麻雀,经过是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幼儿,结果是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撼而退缩。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把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很明白。
作者观察仔细,捕捉到很多细节,既看到了猎狗露出锋利牙齿的凶恶、小麻雀拍打翅膀的可怜、老麻雀挓挲起羽毛的紧张,又听到了老麻雀嘶哑而绝望的尖叫声,并加上了自己的想象。
作者把这些内容写下来,清晰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情形。
B2《蜗牛与黄鹂鸟》微课程设计方案--小学语文

(10)请同学们再次完整演唱一遍歌曲,带着活泼、风趣的声音演唱歌曲。
(11)教师加入声势动作,请同学们一边演唱歌曲,一边随教师表演肢体动作。
(12)师生合作演唱歌曲。生生合作演唱歌曲。
制作方式
□拍摄 √录屏 □动画 □其他(可多选)
预计时长
6分钟
微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
(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的所有环节,至少包含导课、主体内容和小
结三部分)
设计意图
(从教学方法、学习任务单、案例选取、内容编排呈现、互动设计、技
术运用等方面进行说明)
课前声势训练:(播放《蜗牛与黄鹂鸟》伴奏音乐)
2/4 X XXXX X XXXX
1.修改日记格式
2.完成日记练笔
三、困惑与问题
技术运用
运用希沃白板,可以更好地实现交互。
自评等级
□优秀 □合格 □不合格《写日记》学习任ຫໍສະໝຸດ 单一、学习指南学习主题
《写日记》
学习目标
掌握日记的格式,了解日记可写的内容。
学习重点
掌握日记格式。
学习难点
了解日记可写的内容。
使用说明
学法指导
二、学习任务
画出学习内容的结构图
内容:、、、。
写日记
格式:、、。
基础性自测习题
《蜗牛与黄鹂鸟》微课程设计方案
基本信息
县(市、区)
学校
姓名
学科
能力维度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学法指导 □学业评价
所属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 √混合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
小学语文微课程设计方案

小学语文微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生词、成语及重点句子结构。
2. 学生能够复述课文内容,概括文章主旨,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3. 学生能够了解并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阅读理解、表达和沟通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写作,提升文学素养。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通过课文内容感受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小学语文微课程,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特点:小学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善于模仿,喜欢合作,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要注重趣味性、互动性和实践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课本第三单元《寓言故事》主题下的《狐狸和葡萄》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生词学习:狐狸、葡萄、羡慕、焦急、失望等。
2. 成语积累:自不量力、眼高手低、前功尽弃等。
3. 句子结构:分析课文中的复杂句子,理解句子成分和结构。
4. 修辞手法:学习寓言故事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5. 阅读理解:分析《狐狸和葡萄》的故事情节、角色性格,探讨故事寓意。
6. 写作练习: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创意写作,编写寓言故事。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图片、谜语等形式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2. 学习生词:讲解生词,让学生朗读、拼写,并运用到句子中。
3.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故事内容,分析角色性格。
小学语文优秀微型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优秀微型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能够:1. 熟练掌握汉字的写法和发音。
2. 学会运用正确的书写方法书写汉字。
3. 培养良好的汉字书写惯。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汉字的基本构造和笔画顺序。
2. 常用的汉字书写规范。
3. 汉字的发音规律。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通过给学生出示一些常见的汉字,引起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问学生一些与汉字有关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
步骤二:研究汉字的基本构造和笔画顺序教师介绍汉字的基本构造和笔画顺序,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汉字的结构特点和书写规律。
步骤三:研究汉字书写规范教师带领学生研究汉字的书写规范,包括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通过多次操练,让学生熟练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技巧。
步骤四:研究汉字的发音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汉字之间的发音规律,让他们通过发音来巩固和记忆汉字的写法。
步骤五:巩固练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巩固练,包括听写、课堂练和课后作业等形式,巩固和检验学生对所学汉字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资源1. 汉字教学课件。
2. 汉字书写练册。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听写成绩和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延伸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文讲解和文学鉴赏等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语文素养。
以上是一份小学语文优秀微型课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提高汉字书写的能力和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拓展。
小学语文微课程设计方案

小学语文微课程设计方案小学语文微课程设计方案一、主题选定我们的主题是:“怎样帮助孩子提高语文能力”。
该主题关注的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即如何帮助孩子提高语文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口语表达和文学鉴赏等方面。
二、目标学生群体本课程主要针对3-6年级的小学生。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语文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已经开始接触并学习各种类型的语文知识,需要掌握基本的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词汇量,掌握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把握文本的主旨和细节。
3、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包括作文构思、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等方面。
4、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5、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文学鉴赏知识,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四、教学大纲1、第一模块:基础知识(1-2周)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基本词汇和表达方式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意义2、第二模块:阅读理解(3-4周)阅读方法:快速阅读、精细阅读等文本分析:主旨把握、细节理解等阅读策略:预测、联想、推断等3、第三模块:写作技巧(5-6周)作文构思:选材、立意、布局等语言表达:用词准确、句式多变、修辞恰当等文字组织:逻辑清晰、条理分明、首尾呼应等4、第四模块:口语表达(7-8周)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声音洪亮、语速适中、情感饱满等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朗诵、演讲、辩论等5、第五模块:文学鉴赏(9-10周)文学作品的类型和特点鉴赏方法:从情感、意境、语言等方面欣赏文学作品经典文学作品选读:选取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进行赏析6、第六模块:综合实践(11-12周)阅读实践:选取优秀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实践,检验阅读理解能力写作实践:根据指定主题进行写作实践,检验写作能力口语实践:开展朗诵、演讲等口语实践活动,检验口语表达能力文学鉴赏实践:选取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实践,培养文学鉴赏能力7、第七模块:总结与评价(13周)学习成果总结:回顾和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学习效果评价:进行语文综合能力测试,评估学习效果学习建议与改进: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和改进措施五、教学资源1、PPT课件:根据教学大纲,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包含图片、动画、音频等多种元素,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教案标题:小学语文微课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所学课文的意义,掌握基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和词汇,提高写作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3. 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所学课文的意义,通过阅读和理解提高语文水平。
2.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和词汇,提高写作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和词汇,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教学准备:1. 一台电脑或平板电脑,用于播放微课视频。
2. 微课视频材料,包括课文、课文背景知识等。
3. 学生课前准备材料,包括词汇卡片、作文纸等。
4. 学生练习材料,包括练习册、小短文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正文:1. 播放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跟读课文内容,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 学生阅读课文,理解其中的核心内容和细节,回答相关问题。
可以利用填空、选择题等形式。
3.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鼓励他们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
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如“你觉得主人公的决定正确吗?为什么?”4. 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和学习到的知识点。
拓展:1. 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阅读材料,可以是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文章或故事。
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读完,并回答相关问题。
可以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读后感。
2.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要求他们根据课文内容或自己的经历,写一篇相关的小短文或记叙文。
可以提供写作框架或关键词汇供学生参考。
巩固:1. 通过课堂练习和反馈,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修改彼此的作文,提高写作质量和表达能力。
结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写作的习惯。
2. 提醒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并指导他们如何使用词典或其他工具进行查阅和学习。
语文微课程设计方案

语文微课程设计方案1. 介绍本文档为语文微课程设计方案,旨在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学习兴趣。
本课程适用于中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作为家庭辅导的参考资料。
2. 目标和目标受众本微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情境化学习和趣味性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适用于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学生。
3. 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3.1 课程内容本微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1 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讲解语言规范、词语辨析、常用成语和谚语等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和能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1.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精选富有趣味性的课文和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推理能力。
3.1.3 写作能力通过讲解写作基本技巧和范文,指导学生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逻辑思维和提高作文的语言表达水平。
3.2 教学方法3.2.1 情境化学习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生活的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
3.2.2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3.2.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具、视频、图片等辅助教学资源,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课程实施计划本微课程建议采用每周一节课的形式进行实施,每节课时长为40分钟。
根据学生年级和具体教学进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1 第一周本周的课程重点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学生可以通过拓展阅读和小组讨论来巩固所学内容。
4.2 第二周本周的课程重点为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选择趣味性的课文,通过提问和小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3 第三周本周的课程重点为写作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微课课程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微课的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 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2. 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1. 微课课件2. 生字卡片3. 课文朗读音频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回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1. 学生自主观看微课,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针对微课内容,进行讲解和补充。
3. 学生跟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和语调。
4.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新词。
5.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
三、巩固练习1. 学生完成微课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1.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巩固记忆。
六、课后作业1. 学生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 完成微课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微课的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探索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微课程设计

小学语文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生字词的读音、结构和书写方法。
2.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生能够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创意写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阅读和讨论过程中,培养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学会关爱他人,尊重生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小学语文微课程,旨在通过精讲一篇课文,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运用语文能力。
学生特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机结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选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自然之美”单元中的《秋天的雨》一文作为教学内容。
具体教学大纲如下:1. 生字词学习:雨、秋天、清凉、温柔等生字词的认读、书写和理解。
2. 课文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描绘。
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理解并欣赏课文之美。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秋天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5.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课文朗读、讨论和创意写作,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
6. 写作练习:运用课文中学到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以“秋天的景象”为主题的创意写作。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生字词学习和课文朗读,课文大意理解。
第二课时:课文解析,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第三课时: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创意写作。
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六年级语文微型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微型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韵律、节奏和语言特点;2.能够识别和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拟人等修辞语言;3.能够朗读《望江南》一诗,并理解诗歌中描写的景象和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1.诗歌的分析和理解;2.诗歌朗读的表达和感受。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将一幅描绘江南水乡的图片呈现给学生,并让学生观看片段《画江湖之不良人》中的江南水乡场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题。
2. 诗歌欣赏(15分钟)教师朗读课文《望江南》,让学生跟读几遍,感受诗歌节奏和韵律。
3. 诗歌分析(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比喻和拟人等修辞语言,探究其表达的意义和情感。
4. 诗歌朗读(15分钟)教师以展现诗歌韵律和情感为主要目的,进行诗歌朗读,让学生模仿跟读,并注重发音、语调、韵律和情感表达。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简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和练习来掌握诗歌朗诵技巧,提高语文修养和文学素养。
四、教学评估1.学生能否正确理解、识别和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语言;2.学生能否清晰流畅地朗读诗歌,并表达出其中的情感和情境。
五、课后拓展1.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自行编排朗诵活动,展示自己的朗读表现;2.教师可以布置一篇写作作业,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所学修辞语言,写一篇叙事文或散文。
六、教学反思本课程主要以诗歌欣赏和朗读为主要内容,注重学生的感官体验和情感表达,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发展。
同时,本课程将学生引入诗歌内容分析和理解的环节,培养学生夯实基础、开展创新思维的能力。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素材、开展小组讨论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课堂互动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j q x 与 ü的故事》微课程设计方案

了,第一个免费进入游乐场玩耍。 q—ü---( ) q—ü---( qu ) 完全正确,请进 请进。 x—ü---( 快快有请! 设计亮点: 亮点 1:一年级孩子大多注意力不够集中,兴趣点不足,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我从 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入手,并用故事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在收获快乐的同时收 到知识。 亮点 2:编顺口溜便于学生记忆,小学生喜欢朗朗上口的小儿歌、顺口溜,我抓住了 学生的这一特点,将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变成简短的小顺口溜,便于学生记忆。 亮点 3:卡通图片、声音的导入,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 x—ü---( xu ) 呀!你太棒了!
√ 录屏
√演示文稿 □动画 □其他
微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
(请在此处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程的所有环节)
设计意图
(请在此处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或选
择)
一、
故事导入
j q x 是三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她们经常一起去 游乐场玩耍。瞧,这天它们又商量好一起去游乐 场玩,他们三个手牵手正走在去游乐场的路上碰 一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听故事、讲故事, 见了小ü,小ü忙和他们三个打招呼“j q x 大哥,因此我以故事方式引出, 引起学生的学 你们好!你们这么高兴这是要去哪儿?”j 大哥 习兴趣, 为后文 j q x 与ü的拼读创造基 说“今天是周末,我们三个好兄弟准备去游乐场 础。 玩耍。” 小ü忙问“j 大哥能带着我吗?我也非 常想去。”小ü见 j 大哥没有说话,急得哭了起 来…… 二、j q x 与小ü的拼读规则 j q x 三个大哥看着小ü哭得如此伤心,它们有些 不忍心。,于是 j 大哥发话了“ü小弟,你别哭!主 要是我们前几天想和 u 交朋友, 可是我们发现我们三 以故事化情节引出 j q x 和ü的拼读原 个和 u 根本不能交朋友, 你想和我们交朋友就得做个 则,并把这一原则变成顺口溜的形式, 乖孩子, 来, 赶紧把眼泪擦干净, 我们就带你一起去。 ”便于形式理解、强化记忆。在学生熟悉 j 大哥牵着小ü的手, 他们四个一边走一边唱 “j q x 真 了拼读原则的基础上, 我采取了老师泛 调皮,从不和 u 在一起,我们和ü做朋友,见了鱼眼 读的方法进而让学生学会正确拼读。 就抹去。” 来跟我读,j—ü---ju q—ü---qu x—ü---xu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完整版

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完整版
1. 引言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微课的形式,促进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研究和理解。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步骤。
2. 教学目标
- 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激发学生对语文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3. 教学内容
本微课教学设计将涵盖以下内容:
- 课文朗读
- 文字解读
- 阅读理解练
- 语文知识小测验
4. 教学步骤
4.1 课文朗读
-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意思,并简要解释生词和难点。
4.2 文字解读
- 学生分组进行课文的文字解读,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和句子
结构。
-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帮助学生掌握词语的含义和词
语间的逻辑关系。
4.3 阅读理解练
- 学生独立完成与课文相关的阅读理解练题。
- 教师提供答案解析,帮助学生检查答案,并讨论解题思路。
4.4 语文知识小测验
- 学生进行一次简短的语文知识小测验,检验他们对本节课所
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 教师批改测验,并给予学生相应的反馈和建议。
5. 教学评估
本节微课教学的评估将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观察
- 学生完成的阅读理解练和语文知识小测验的分数
-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回顾和总结
6. 结束语
通过本微课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也希望通过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范例

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范例一、教学背景•年级:三年级•科目:语文•主题:识字与阅读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识字与阅读技巧,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词汇量。
三、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辨认出常见的汉字,提高识字能力。
2.学生能够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并回答问题,提高阅读能力。
3.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学过的词汇,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识字游戏、课文及练习题等。
2.课本:学生的主要学习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今天的课程内容,提出学习目标: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些新的词汇和理解课文的技巧。
2. 识字游戏(15分钟)•使用课件展示一些常见的汉字,以互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
教师按字母顺序展示汉字,学生快速说出该字的读音和意思。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奖励正确回答的学生。
3. 课文阅读(30分钟)•在课件中展示课文,分段读给学生听。
教师要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以及适当的停顿与语气。
•然后,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理解课文的意义并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发表对课文的个人理解和观点,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4. 课文练习(20分钟)•在课件中展示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
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判断等形式,旨在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老师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进度,适当调整题目的难度。
5. 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进行肯定,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在课余时间多读课外书籍,提高阅读量和词汇量。
六、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课本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学生们在课文阅读和词汇记忆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也较好。
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以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此外,可以尝试引入一些多媒体资源,如音频、视频,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六年级语文微型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微型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成语的含义及用法。
2.学会运用成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3.能够在阅读中感知和应用成语。
4.加深对汉字和成语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内容成语故事《刻舟求剑》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10分钟)先与学生互动,问学生以前是否听过成语故事。
然后教师介绍本课要学的成语故事《刻舟求剑》,通过讲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成语。
2.讲述成语故事(25分钟)教师讲述成语故事《刻舟求剑》,注意表情、语调抒情。
3.理解词语(10分钟)教师将故事中涉及到的生字生词逐一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成语及应用(20分钟)教师先讲述成语“刻舟求剑”的意思,并给学生讲解其来源和用法。
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并分组展示应用成语的场景,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5.课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堂练习,如编故事、填空、造句等。
6.总结复习(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复习所学知识点。
四、教学重难点1.学习成语“刻舟求剑”的实际含义及用法。
2.引导学生加深对汉字和成语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故事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和展示成语的应用场景,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书本七、教学评价1.在学习故事中,学生表现积极,大多数学生能沉浸在故事中,理解故事内容。
2.通过教学,学生明确了成语“刻舟求剑”的实际含义及用法,学生分组展示及讨论成语的应用场景表现积极。
3.在学习中,教师能够耐心细致地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增强学生对汉字和成语的理解和掌握。
四年级语文《王戎不取道旁李》微课程设计方案

教学用途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重难点,让学生在视频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更好地突出本节课的 教学重难点。
知识类型
理论讲授型 □推理演算型 □技能训练型 □实验操作型 □答疑解惑型 □情感感悟型 □其他
制作方式 拍摄 录屏 □动画 □其他 (可多选)
预计时长 8 分钟
干优秀,成为了杰出的人才,正如单元导语所 文言的停顿、断句无意识,不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律
说“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今 和节奏。所以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前提下,我在本文
天要学的这则文言文,讲的也是关于一位古 的教学过程中着重采用诵读,也就是朗读课文,借
代俊杰小时候的故事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 助注释,接着就按照这个步骤带领学生正确朗读课
1 初读课文,读通语句
①生生读,指名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有节奏的读。
②借助注释等方法理解古文大意,教师相 机指导:尝、走、之等古今异义难懂的字词。
③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能够完整地简单复 述故事。
④ 创设情境,探究“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
苦李”的原因,感悟王戎善于思考,勤于观察
的形象。
教学内容科学准确,符合课程标准,突出了教学重
《王戎不取道旁李》微课程设计方案
基本信息 能力维度 所属环境 微能力点 教学环境 课题名称
选题意图
教学对象
县(市、 区)
学校
姓名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学法指导 □学业评价
多媒体教学环境 混合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学科 语文
混合学习环境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 25 课,本篇课文是 一篇文言文,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的课文只有两年时间,对于文言文的语言结构依旧 感到陌生,通过学习本文夯实学生的文言文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此处注明选自哪本教材中的哪一部分或者其它出处)
三年级上学期习作2
适用对象
(请在此处注明学科、学段)
小学语文,三年级
教学目标
1、掌握“抓住特点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2、运用“抓住特点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写自己的外貌。
教学用途
□课前预习√□课中讲解或活动√□课后辅导□其他
(请简要说明你将如何使用该微课程)
亮点1:主题内容——以学定教
这段微课的内容是针对学生习作出现的问题设计的,直接指向学生的难点、困惑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体现了尊重学情,以学定教的学生观。
亮点2: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提到作文,学生都有为难情绪,还没写就觉得很难,肯定写不好。谜语学生都喜欢,微课以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谜语的谜面抓住了动物的特点,学生知道了只要抓住特点就可以,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抓住特点描写人物外貌》微课程设计方案
作者信息
姓 名
联系电话
所教学科
小学语文
所教学段
中年段
电子邮件
单位名称
微课程信息
主题名称
抓住特点描写人物外貌
选题意图
学生描写人物外貌有的不知该如何下笔,有的眼睛、眉毛、嘴巴……面面俱到,千人一面。设计制作这节微课程,让学生在反复观看的过程中,明确写人物外貌要抓住特点来写。
1、上课时,当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描写自己的外貌)后,先试着说说要写的内容,然后带着自己的困惑观看微课。
2、在练写、修改的环节中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反复观看微课。
知识类型
√□理论讲授型□推理演算型□技能训练型□实验操作型
□答疑解惑型□情感感悟型□其他
制作方式(可多选)
□拍摄√□录屏√□演示文稿□动画□其他
预计时间
(3.5分钟)
微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
(请在此处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程的所有环节)
设计意图
(请在此处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或选择)
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猜两个谜语:
长长耳朵三瓣嘴,红红的眼睛四条腿,一年四季穿皮袄,爱吃萝卜和青菜。(打一动物)
肚皮大来尾巴小,好吃懒做爱睡觉,虽然没病也哼哼,不热也把扇子摇。(打一动物)
通过猜谜语激发学习兴趣,明确谜语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了小动物的特点,描写人物外貌也可以用抓特点的方法来写。
二、学习“抓住人物特点”的方法
1、怎样抓人物特点?
(1)马三立的漫画中脸特瘦,耳朵非常大、深深的抬头纹这些就是他的外貌特点。
(2)马季的漫画漫画家抓住他的什么外貌特点?
2、练习:找人物外貌的特点
出示人物图片,找找个人物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3、描写人物外貌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写出特点就可以了
4、阅读欣赏人物外貌描写的片段
学习“抓人物特点“的方法
运用刚才学到的“抓人物特点“的方法找人物外貌的特点
5、掌握“抓人物特点“的方法了吗?请试着用这种方法练习描写自己的外貌。
练笔
设计亮点:
(请你从教学方法、案例选取、媒体选择、互动设计、技术细节等方面来说明你的设计亮点,以便其他教师更好地关注微课程的设计细节,不超过300字。)